A. 我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情況如何
進三十年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但是轉化率確不甚理想.我國科技成版果轉化過程中主要權存在問題是,科研機構缺乏資金支持,部分科技成果不符合市場需求,企業和科研機構之間缺乏協調性的問題.為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必須改變這種現狀形成企業引導科技創新,科技促進市場發展的良好循環.
B. 政府應怎樣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激發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現就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可自主決定採用科技成果轉讓、許可、作價投資等方式,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活動,行政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對不涉及國防、國家安全、國家利益、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在境內的使用、處置不再審批或備案,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所獲得的收益全部留歸單位,單位可自行決定向團隊分配。由地方財政資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除基礎研究外,項目的主管部門要明確項目承擔單位的成果轉化責任和期限,轉化情況納入科技項目驗收及後評估的指標體系。
二、本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有企業以科技成果對外投資實施轉化的,經審計確認發生投資虧損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審定對已經履行了勤勉盡責義務且未牟取私利的,不納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有企業對外投資保值增值考核范圍。
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可通過簽訂協議的方式,授予職務科技成果完成團隊或個人對該成果的處置權,並協商確定成果轉讓、許可或作價投資的最低可成交價格。職務科技成果的完成團隊或完成人可在最低可成交價格的基礎上,通過協議定價或評估定價等市場化方式,確定科技成果轉讓、許可或投資價格。
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對職務科技成果實施轉化的,要依法規定或者與職務科技成果的完成團隊、轉化團隊約定獎勵和報酬的方式和數額。未規定、也未約定的,允許將不低於70%的轉化收益歸屬團隊。轉化收益用於對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的團隊或個人的獎勵和報酬不計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量。科技成果完成團隊和轉化團隊之間及內部的收益分配方式和數額,由團隊自行協商確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制定職務科技成果完成、轉化的獎酬規定,要充分聽取科研人員的意見,並在本單位予以公開。
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設立專門的技術轉移工作機構,圍繞產業需求開展科技研發,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機制,建立日常運行保障和績效獎勵相結合的經費支持機制,強化知識產權管理;也可委託第三方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開展技術轉移工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統計和報告制度,強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目標導向和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社會責任。科技行政部門或主管部門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績效列入對其的考核評價指標,考核結果作為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據;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活動中有弄虛作假等失信行為的,相應單位和人員信息將計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
六、國有科技創新型企業可對在科技創新中做出重要貢獻的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實施股權和分紅權激勵。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價入股的企業,用於股權獎勵和股權出售的激勵總額中,用於股權獎勵的部分可以超過50%,用於股權獎勵的激勵額可以超過近3年(不滿3年的,計算已有年限)稅後利潤形成的凈資產增值額的17.5%。
七、支持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的小試、中間試驗、工業性試驗和工程化開發平台等,促進其提升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服務能力。優化國家和本市各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布局,按功能定位分類整合,構建開放共享互動的創新網路,建立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有效開放的機制。加大國家及本市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和專利基礎信息資源等向社會開放力度。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圍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有效開展,實施技術描述標准化、技術研發流程和過程數據開放共享。
八、大力發展技術市場,充分發揮國家級技術轉移交易平台的功能作用,支持各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建立與國際知名技術轉移機構深度合作交流的渠道,吸引國際知名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來滬開展業務,構建功能完善、高效運轉、輻射全球的技術轉移服務網路。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緊缺人才培養計劃,加大對國內緊缺的前沿技術路線研究、技術需求分析、無形資產價值評估、技術營銷、技術並購、知識產權運營等領域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
九、大力培育具有市場化、專業化特點的新型研發機構,建立政府購買服務、後補助、獎勵等財政投入與競爭性項目資助相協調的財政資金支持機制。探索設立國有非企業研發機構。支持跨國公司在滬設立外資研發中心,支持本土跨國企業在滬設立全球研發中心、實驗室、企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支持新型研發機構與高等院校聯合培養研究生。允許國內外企業、機構、合夥人或個人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設立提供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輸入或輸出,以及其他相關科技服務的非企業機構;對海內外非企業機構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分支機構或代表處,簡化審批程序。
十、運用財政後補助、間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許可、作價入股、產學研合作等方式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對本市企業實施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根據其綜合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及項目知識產權的屬性、創新程度等,在一定期限內,對其研發投入由財政專項資金給予扶持。
十一、支持商業銀行開發科技成果轉化信用貸款產品,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股權質押貸款等貸款業務。政府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給予風險補償。對於創業投資機構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發生的實際投資損失,可按照損失額的一定比例給予風險救助。
十二、支持保險機構開發符合科技成果轉化特點的保險品種,包括關鍵研發設備、研發中斷、產品研發責任、產品質量保證、新產品試用、環境污染責任等保險,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保險服務,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保費補貼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十三、通過政府首購、訂購和取得專利技術的創新產品單一來源采購等政策,采購創新產品和服務,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鼓勵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形成首台(套)重大裝備,對實現首台(套)業績突破的科技成果轉化產品,可享受首台(套)相關政策支持。
十四、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離崗創業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的科研人員,經所在單位同意,可在5年內保留人事關系,保留原聘專業技術職務,工齡連續計算,與原單位其他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權利。擔任職能部門處級(含)以上領導職務的,可在辭去領導職務後以科研人員身份離崗創業,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以離崗創業、兼職等方式從事科技成果轉化,要遵守與原單位的約定,保守原單位的商業秘密,尊重原單位的知識產權;使用原單位或他人知識產權的,要與原單位或他人簽訂許可或轉讓協議。
十五、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績效列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應用研究類專業技術職稱的評價體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暢通創新創業科研人員職稱申報、評審渠道。由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類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負責對本市在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做出貢獻的工程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以及技術轉移轉化中介服務組織工作人員的任職資格進行評審。對在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業績突出者,可破格評定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十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單位引進的科技和技能人才或專業從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中介服務人才,依照本市有關規定,可直接申辦本市戶籍。對尚未達到直接入戶條件的,按照本市有關規定,優先辦理《上海市居住證》和居住證轉辦戶籍。
十七、明確界定研發團隊、轉化團隊和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員以各種形式合法獲取與科技成果及其轉化相關收益行為,與貪污、私分、侵佔、挪用等非法行為之間的執法標准。對涉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案件,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與執紀部門、司法機關的溝通銜接,統一執法標准。
十八、加強科技、財政、投資、稅收、人才、產業、金融、政府采購、軍民融合、知識產權等政策協同,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造良好環境,市有關部門聯合設立「一門式」服務窗口,提供政策咨詢服務,協調解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的疑難問題。
十九、市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制定實施細則。各區縣政府可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細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根據本意見,制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規章制度。
C. 如何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科技成果轉化分為直接轉化和間接轉化:D. 如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一是激發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性。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一批機制靈活、面向市場的國家技術轉移機構,探索有效機制與模式。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型研發機構等協同開展成果轉化。推動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互動融合,調動科技人員轉化成果積極性,支持以核心技術為源頭的創新創業。
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撐服務體系。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專業化、市場化的國家技術交易網路平台,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科技成果掛牌交易與公示,解決成果交易流通與市場化定價問題。鼓勵區域性、行業性技術市場發展,完善技術轉移機構服務功能。大力培育專業化技術經紀人,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領軍人才納入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培養計劃。
三是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匯交與發布。圍繞新一代信息網路、智能綠色製造等重點產業領域,以國家財政科技計劃成果和科技獎勵成果為重點,發布一批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投資規模與產業帶動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場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路徑。
四是發揮地方在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的重要作用。建設一批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加大政策、服務、金融等創新力度,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與模式。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完善基層承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平台和機制,通過成果轉化支撐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五是強化創新資源深度融合與優化配置。健全多渠道資金投入機制,發揮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作用,支持地方加大投入力度,創新投貸聯動、眾籌等科技金融手段拓寬資金市場化供給渠道。推動軍民科技成果融合轉化應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E. 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是什麼
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包括直接轉化和間接轉化。F. 如何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能力
一是激發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性。科研人員積極性不高,回是導致我國科技成果轉移答轉化率偏低的根本原因,金智創新認為,要想有效的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需要積極探索有效的獎勵機制與模式,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型研發機構等協同開展成果轉化。推動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互動融合,
二是重視科技成果轉移中間機構。一般來說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主要由三方組成,一是由科研機構提供前沿科技成果,二是有技術需求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但是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等,無法高校的溝通,這個時候就需要重視科技成果轉移中間機構的,充分發揮其溝通協同的作用。讓企業和高校能夠各取所需,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
三是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匯交與發布。圍繞新一代信息網路、智能綠色製造等重點產業領域,以國家財政科技計劃成果和科技獎勵成果為重點,發布一批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投資規模與產業帶動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場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路徑。
G. 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哪些難點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篳路藍縷、砥礪前行,40年滄海一粟,我國最終實現了由封閉、貧窮版、落後到開放、富強、權文明的歷史轉變,我們14億中國人不僅填飽了肚子,更武裝了頭腦,中國科技事業突飛猛進,製造業也逐漸在由「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創造」,我國各項前沿科技專利保有數量逐年增加。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應該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要知道我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率仍然偏低,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前沿科技成果仍處於「紙上談兵」的階段,無法轉化為生產力。
眾所周知,前沿科技成果多掌握在各類高校以及科研機構手中,而企業內部的研究開發機制相對薄弱,據相關統計表明,截止到2018年六月,游離於企業之外的各類科研機構近6000家,科研機構雖然研發能力較強,但是市場嗅覺較弱,並且資金也不充裕,金智創新認為科研機構和企業缺乏溝通是導致我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H. 政府如何幫助企業進行科技成果轉化
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可自主決定採用科技成果轉讓、許可、作價投資等方式,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活動,行政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對不涉及國防、國家安全、國家利益、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在境內的使用、處置不再審批或備案,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所獲得的收益全部留歸單位,單位可自行決定向團隊分配。由地方財政資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除基礎研究外,項目的主管部門要明確項目承擔單位的成果轉化責任和期限,轉化情況納入科技項目驗收及後評估的指標體系。
二、本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有企業以科技成果對外投資實施轉化的,經審計確認發生投資虧損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審定對已經履行了勤勉盡責義務且未牟取私利的,不納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有企業對外投資保值增值考核范圍。
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可通過簽訂協議的方式,授予職務科技成果完成團隊或個人對該成果的處置權,並協商確定成果轉讓、許可或作價投資的最低可成交價格。職務科技成果的完成團隊或完成人可在最低可成交價格的基礎上,通過協議定價或評估定價等市場化方式,確定科技成果轉讓、許可或投資價格。
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對職務科技成果實施轉化的,要依法規定或者與職務科技成果的完成團隊、轉化團隊約定獎勵和報酬的方式和數額。未規定、也未約定的,允許將不低於70%的轉化收益歸屬團隊。轉化收益用於對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的團隊或個人的獎勵和報酬不計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量。科技成果完成團隊和轉化團隊之間及內部的收益分配方式和數額,由團隊自行協商確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制定職務科技成果完成、轉化的獎酬規定,要充分聽取科研人員的意見,並在本單位予以公開。
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設立專門的技術轉移工作機構,圍繞產業需求開展科技研發,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機制,建立日常運行保障和績效獎勵相結合的經費支持機制,強化知識產權管理;也可委託第三方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開展技術轉移工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統計和報告制度,強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目標導向和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社會責任。科技行政部門或主管部門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績效列入對其的考核評價指標,考核結果作為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據;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活動中有弄虛作假等失信行為的,相應單位和人員信息將計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
六、國有科技創新型企業可對在科技創新中做出重要貢獻的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實施股權和分紅權激勵。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價入股的企業,用於股權獎勵和股權出售的激勵總額中,用於股權獎勵的部分可以超過50%,用於股權獎勵的激勵額可以超過近3年(不滿3年的,計算已有年限)稅後利潤形成的凈資產增值額的17.5%。
七、支持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的小試、中間試驗、工業性試驗和工程化開發平台等,促進其提升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服務能力。優化國家和本市各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布局,按功能定位分類整合,構建開放共享互動的創新網路,建立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有效開放的機制。加大國家及本市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和專利基礎信息資源等向社會開放力度。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圍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有效開展,實施技術描述標准化、技術研發流程和過程數據開放共享。
八、大力發展技術市場,充分發揮國家級技術轉移交易平台的功能作用,支持各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建立與國際知名技術轉移機構深度合作交流的渠道,吸引國際知名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來滬開展業務,構建功能完善、高效運轉、輻射全球的技術轉移服務網路。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緊缺人才培養計劃,加大對國內緊缺的前沿技術路線研究、技術需求分析、無形資產價值評估、技術營銷、技術並購、知識產權運營等領域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
九、大力培育具有市場化、專業化特點的新型研發機構,建立政府購買服務、後補助、獎勵等財政投入與競爭性項目資助相協調的財政資金支持機制。探索設立國有非企業研發機構。支持跨國公司在滬設立外資研發中心,支持本土跨國企業在滬設立全球研發中心、實驗室、企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支持新型研發機構與高等院校聯合培養研究生。允許國內外企業、機構、合夥人或個人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設立提供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輸入或輸出,以及其他相關科技服務的非企業機構;對海內外非企業機構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分支機構或代表處,簡化審批程序。
十、運用財政後補助、間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許可、作價入股、產學研合作等方式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對本市企業實施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根據其綜合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及項目知識產權的屬性、創新程度等,在一定期限內,對其研發投入由財政專項資金給予扶持。
十一、支持商業銀行開發科技成果轉化信用貸款產品,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股權質押貸款等貸款業務。政府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給予風險補償。對於創業投資機構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發生的實際投資損失,可按照損失額的一定比例給予風險救助。
十二、支持保險機構開發符合科技成果轉化特點的保險品種,包括關鍵研發設備、研發中斷、產品研發責任、產品質量保證、新產品試用、環境污染責任等保險,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保險服務,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保費補貼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十三、通過政府首購、訂購和取得專利技術的創新產品單一來源采購等政策,采購創新產品和服務,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鼓勵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形成首台(套)重大裝備,對實現首台(套)業績突破的科技成果轉化產品,可享受首台(套)相關政策支持。
十四、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離崗創業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的科研人員,經所在單位同意,可在5年內保留人事關系,保留原聘專業技術職務,工齡連續計算,與原單位其他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權利。擔任職能部門處級(含)以上領導職務的,可在辭去領導職務後以科研人員身份離崗創業,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以離崗創業、兼職等方式從事科技成果轉化,要遵守與原單位的約定,保守原單位的商業秘密,尊重原單位的知識產權;使用原單位或他人知識產權的,要與原單位或他人簽訂許可或轉讓協議。
十五、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績效列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應用研究類專業技術職稱的評價體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暢通創新創業科研人員職稱申報、評審渠道。由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類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負責對本市在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做出貢獻的工程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以及技術轉移轉化中介服務組織工作人員的任職資格進行評審。對在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業績突出者,可破格評定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十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單位引進的科技和技能人才或專業從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中介服務人才,依照本市有關規定,可直接申辦本市戶籍。對尚未達到直接入戶條件的,按照本市有關規定,優先辦理《上海市居住證》和居住證轉辦戶籍。
十七、明確界定研發團隊、轉化團隊和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員以各種形式合法獲取與科技成果及其轉化相關收益行為,與貪污、私分、侵佔、挪用等非法行為之間的執法標准。對涉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案件,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與執紀部門、司法機關的溝通銜接,統一執法標准。
十八、加強科技、財政、投資、稅收、人才、產業、金融、政府采購、軍民融合、知識產權等政策協同,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造良好環境,市有關部門聯合設立「一門式」服務窗口,提供政策咨詢服務,協調解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的疑難問題。
十九、市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制定實施細則。各區縣政府可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細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根據本意見,制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規章制度。
I. 技術轉移轉化和科技成果轉化有什麼區別
技術轉移轉化和復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區別是概念不同,主體不同,客體不同。J. 如何認定 科技成果轉化主要貢獻人
所謂的高來新技術成果轉源化,即企業以技術成果形成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主要是考查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具體的體現材料如下:
著作權證書、新產品證書、檢測報告、查新報告、銷售證明(合同、發票、用戶意見)、生產許可批文、實物照片、獎勵證明、其他相關證明材料等。
高新要求企業,三年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達到12項以上,平均每年要完成4項以上的成果轉化,而且要是不同的產品,當然在原有的產品上進行的創新以及改進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