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農業研究成果

農業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11 16:32:03

① 現代農業技術成果轉化包括哪些內容

農業科技成果的產生和轉化一般需要經過:原理構思、試驗研究、中試或區試、推回廣應用四個發展階段。首先答是原理構思階段,即根據實用目的提出新的思路、方法、技術路線或設計方案;二是試驗研究階段,即按照新的構思進行試驗研究,目的是研製出新配方、新工藝、新品種或新栽培管理技術;三是中試或區試階段,即在試驗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其放大,進行完善、定型、整合、規范、品種標准制訂等,並將中試產品投放市場,接受市場或有關部門的檢驗,以便反饋信息,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四是推廣應用階段,即形成能夠順利進入市場推廣應用的產品(新配方、新工藝、新品種等),並建成新的生產線或推廣應用新的技術,最終實現科技成果的產業化。上述四個階段共同構成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鏈條。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阻礙其順利轉化。

② 急求<農業科技成果經濟效益計算方法>

一、計算資料來源:

計算本項目經濟效益的各項原始數據,來自全市20個實施鎮、鄉、辦事處1997—1998兩年916個(次)典型田塊623.86畝次的田間測產,並按夏、秋薯種植面積和單產上、中、下加權平均計算與分類匯總的結果。

二、基礎數據計算:

(一)、單位面積的增產量和增產值:

1、主產物畝產量:實施范圍內南薯88、渝薯34、徐薯18、渝蘇303、渝蘇297等良種的鮮薯畝產為1695.95kg,比同范圍未實施項目的前三年(1994—1996)統計年報平均的1480.5kg,畝凈增215.45kg,增產14.55%。

2、主產物畝增產值:按重慶市統一規定的單價,鮮薯以0.22元/kg計算,主產物畝增產值

=215.45kg/畝×0.22元/kg=47.399元/畝。

3、副產物:作為優質青綠飼料的蔓葉,按T/R=1、0.10元/kg計算,則每畝副產物增產值

=215.45kg/畝×0.10元/kg=21.545元/畝。

4、每畝新增總產值:主產物增產值+副產物增產值

=47.399元+21.545元=68.944元/畝。

(二)、有效使用面積:根據實施項目的各鎮、鄉、辦農技站測產調查,鎮鄉辦政府負責同志審核並加蓋政府公章認可,市農技站逐項核實,本項目1997年實施完成12.0423萬畝,1998年實施完成12.3240萬畝,兩年共實施完成24.3663萬畝。由於洪災損失,按縮值系數95%計算,其保收面積為23.1480萬畝。

(三)、生產費用計算:

1、畝新增生產費:每畝種植良種甘薯多投入種價5元,採用配套增產技術.增加投入6元,故畝新增生產費為11元。

2 、新增生產費用總額=實施完成面積×畝新增生產費

=24.3663萬畝×11元/畝=268.0923萬元。

3、推廣費計算:重慶市兩年共撥來8000元,合川市配套9000元,各鎮鄉辦投入10900元。三項合計27900元,按年利率10%計算,共為30690元,畝攤推廣費為=30690元÷243663畝=0.12595元/畝。

4、新增投入總額=新增生產費+推廣費

=268.0293萬元+3.069萬元=271.0963萬元。

三、評價指標:

(一)、新增糧食總產量:按5折1計算,畝增糧食為43.09kg,總增產糧食=23.1480萬畝×43.09kg/畝=997.4473萬kg。

(二)、新增總產值=畝主副產物新增產值×保收面積

=68.944元/畝×23.1480萬畝=1595.9157萬元。

(三)、新增純收益總額=新增總產值-新增生產費和推廣費總額即新增投入總額=1595.9157萬元-271.0983萬元=1324.8174萬元。

(四)、投入產出比、科技投資與推廣投資收益效果:

1、投入產出比=新增總產值÷新增投入總額

=1595.9157萬元÷271.0983萬元=5.8869。

2、科技投資收益率=新增純收益總額÷新增投入總額

=1324.8174萬元÷271.0983萬元=4.8869。

3、推廣投資收益率

=新增純收益總額×推廣單位應佔比例(35%)÷推廣費總額

=1324.8174萬元×35%÷3.069萬元

=463.6861萬元÷3.069萬元=151.0870。

四、經濟效益評價:

(一)、以上經濟效益分析表明,我市1997—1998年實施重慶市豐收計劃的「薯類良種及配套增產技術」項目,項目任務18萬畝,實施22.1774萬畝,完成24.3663萬畝,保收面積23.1480萬畝;共增收糧食997.4473萬kg,新增產值1595.9157萬元,扣除新增生產費和推廣費271.0983萬元後,新增純收益1324.9157萬元;其投入產出比為1:5.8869,科技投資收益率為1:4.8869,推廣投資收益率為1:151.0870。即在本項目中,社會投資每增加10000元,可增加產出58869元,可回報純收益48869元;推廣單位投資每增加10000元,可使社會獲得純收益151.0870萬元。因此,實施本項目取得了極為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二)、由於傳統規定,目前對薯類產量的指標,仍按5折1原糧計算,只反映了鮮薯數量,未能顯示科技水平。若兼顧數量和質量,去掉薯塊的水分因素,按薯干產量計算(例如,實施本項目的甘薯良種烘乾率均在30%左右,而市場不歡迎的劣質老品種潮薯1號僅17—19%),則在相同投入的條件下,經濟效益將提高57%以上。

(三)、由於鮮食鮮貯,且多數又僅作飼料,其轉化效能極差,價格極低。若能將我市極為豐富的薯類特別是甘薯資源開發出來,走深加工綜合利用薯塊和蔓葉的產業化之路,則其經濟效益將成數倍至數十倍增長。

參考資料:http://www.hcagri.gov.cn/detail.asp?pubID=87329

③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1)蘋果種質資源研究:國內外蘋果種植資源的搜集、保存和評價利用;(2)蘋果育種研究:雜交育種、芽變選種、實生選種、誘變育種與多倍體育種、轉基因抗病育種等;(3)蘋果栽培技術研究:現代矮砧密植栽培制度、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花果管理與提高果品質量技術、果實套袋栽培技術、果園肥水管理與節水灌溉、生態友好型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等;(4)采後處理與加工:智能化簡易冷庫、氣調庫研發,果汁飲料及功能型食品研製等。
共有15名專職科研人員(研究員/副研究員9人,其中博士4人,碩士7人)從事與蘋果有關的研究工作。在研發隊伍組成上匯聚了蘋果育種、栽培、生物技術、土壤肥料、貯藏加工、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的專家。 蘋果栽培研究:20世紀60-70年代,主持完成的「成齡蘋果二十年穩定畝產過萬斤」試驗,獲全國科學大會獎;70-80年代,「蘋果高產穩產栽培技術研究」、「新紅星、玫瑰紅蘋果早果豐產配套技術研究」、「蘋果、梨產地儲藏保鮮技術研究」、「提高蘋果質量技術研究」、 「蘋果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研究」、「平原喬砧密植短枝型蘋果優質豐產栽培技術開發研究」等課題,獲省(部)級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地(廳)級一等獎1項; 20世紀90年代,承擔完成的山東省重大攻關項目「山東省百萬畝蘋果幼樹優質豐產綜合技術研究與應用」先後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十五」以來,承擔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和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系統開展了現代蘋果栽培制度和安全優質高效標准生產技術研究,形成了產、學、研相銜接的研究開發體系和聯合攻關的有效機制,在矮砧集約高效栽培模式、成齡密閉果園優化改造、優質花果管理、提高果品質量、土肥水管理制度、有機化栽培技術以及生態友好型病蟲害綜合防控等技術研發與集成示範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蘋果產業技術的優化升級與栽培制度的變革,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蘋果遺傳育種研究:先後參加承擔「七五」到「十一五」的國家科技攻關、農業部重大科技攻關課題10多項,主持承擔山東省科技攻關、農業良種產業化工程項目7項。 「七五」以來,通過芽變選種選育出岱紅、玫瑰紅等芽變新品種,實生選種選育出秀水、龍金蜜、岱綠、秋口紅等優良新品種,雜交育種選育出早翠綠等新品種。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全國率先開展了蘋果多倍體的育種工作,在植物組織培養和化學誘變研究領域獨具一格,技術成熟,經驗豐富,先後獲得了龍金蜜、煙青、富士的同源四倍體,該項課題於一九九四年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隨著課題組不斷深入研究,技術更加成熟,先後得到了金冠、寒富、嘎拉的同源四倍體植株30餘株,並且開展了四倍體與二倍體的雜交工作,已經在倍性鑒定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建立了早期鑒定體系。本課題組不但承擔國家及省部級蘋果育種課題方面研究,也承擔了院市級課題研究,倍性育種、常規育種一直躋身全國前列。2007年以來,通過常規育種初步篩選出2個蘋果新優系,在倍性育種方面更加完善了多倍體育種體系,採用了更多的優良親本,已經獲得各種類型的多倍體種質資源80餘份,已經完成20餘份資源的形態學及抗病性評價。
研究成果: 「八五」以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國家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2項;鑒定審定蘋果新品種6個;其中玫瑰紅、秀水、岱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先後發表研究論文30多篇,出版著作2部。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主持承擔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蘋果、梨、桃泰安綜合試驗站建設項目,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技專項「櫻桃產業主要障礙因子攻關研究」、「小漿果品種篩選和標准化栽培技術研究」,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主要乾果新品種選育研究」、 「主要果樹高效標准生產技術研究」和「主要仁果新品種選育研究」、「主要核果新品種選育研究」,山東省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山東省農業良種產業化工程蘋果、梨、桃、杏、櫻桃、核桃、板栗、棗、柿子等果樹新品種選育研究,各項研究均按計劃進度實施,進展順利。

④ 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常見的運行機制有哪些

中國農業科技發展問題及對策農業高技術引領農業的未來,現代農業和過去農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高技術的水平.就目前來看,現代農業科技支撐主要來源於農業生物技術、農業信息技術、農業先進裝備技術和農業資源節約技術四大現代農業高技術.其中,農業生物技術是現代農業最基本的、核心的、關鍵技術.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中國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學.面對新階段我國農業發展的新形勢,必須從實際出發,充分認識和重視農業科技存在的問題,積極採取切實措施不斷加以解決, 才能保證我國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現狀與問題現狀與問題現狀與問題現狀與問題我國農業科技的水平,部分領域已躍居世界先進行列.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已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27%提高到現在的43%.但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發達國家的科技進步貢獻率均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80%),我國的農業科技還存在較大差距,遠遠不能適應農業現代化的要求.但是所取得的顯著進步是不可否認的.現代農業技術與常規技術結合不斷促進農業生產發展,農業整體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經達到43%;建立了生物技術與雜交育種技術為代表的新品種培育體系,雜交水稻和抗蟲棉等6000多個動植物新品種投放農業生產中,為糧食生產,特別是肉、蛋等的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技術以及種養、機械化和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農業的生產率和土地的使用效率,2007 年全國糧食單產達到每畝350公斤,總產達到5億噸,已經達到了豐年有餘的水平;建立了畜牧水產等良種繁育、集約化養殖及疾病防治技術體系.目前,我國畜牧總產躍居世界首位,科技貢獻率達50%,肉、蛋等產量在全世界排在第一位. 目前,我國農業資源利用率、生產效率、勞動產比率偏低、生產和經營方式較落後.一方面我國資源短缺,另一方面我國資源利用率編低.如:我國農業有很多地方仍採取漫灌措施,灌溉利用效率不到40%,比先進國家低1倍;肥料利用效率不到35%,低於世界一般水平15%~20%;農利用效率也不到30%;高產穩產田只佔耕地總面積的35%. 此外,農業生態受到很大威脅.我國農作物病蟲害每年造成35%的減產,畜禽疾病每年造成的死亡率達10%~15%;農、化肥和抗生索等的施用過量和殘留問題等加劇了農業生產環境的惡化,並影響到農產品質量.由於品種類型單一、產品質量偏低,糧食單產僅是發達國家的50%~70%. 農業科研投入不足.世界每萬農業經濟活動人口所擁有的農業科研人員為140 人,我國還不到80人.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目前.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30 %到40%,比發達國家低20~30個百分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不盡合理.農業科研與農業技術推廣分屬不同的行政部門管理,二者之間聯系不夠緊密;農技推廣和農民教育工作多頭進行,使得有限的經費「撒胡椒面」,難以達到快速提高農民科技水平的目的.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初步估測,我國農業科技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總體差距達 15到2O年. 2、政策與措施(1)加快轉變職能,為農業科技進步創造有利條件.一是為農民提供技術信息服務.二是提供風險保障服務.在農民遇到新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時給予一定的補償,例如遇到農產品價格大跌時給予最低保護價等.三是提供投入市場的監督服務.這樣可以減輕中間商的盤剝,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農戶應用新技術的積極性;四是進一步加大農業執法力度,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重點是加強種子、農等生產資料市場管理,嚴肅查處利用假冒偽劣種子、農坑農害農的事件,並依法給不法分子以嚴厲處罰. (2)發揮高新技術優勢,全面徹底改造傳統農業.農業要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生活改善的需求,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來改造傳統農業.一是要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全面應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可以改善農業的行業弱勢,推進農業技術的量化集成和轉化推廣速度,減輕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帶來的損失.從我國實際出發,應當優先開展智能化決策系統的研製與開發,農業信息網路化技術研究和農業經濟、資源、科技信息的研製與開發等.二是要大力提高農業生物技術水平.必須集中力量加強植物遺傳改良、農用動物遺傳改良及生物制劑研究,微生物遺傳工程研究等.三是加速高新技術的產業化.要以高新技術實用化研究為主,對已往成熟的技術和市場需求的研究成果,加快推廣速度,使其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四是要加強其他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要加強材料科學、核技術、航空航天技術、衛星遙感技術等高新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重點開發航天育種、核輻射育種等. (3)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根本問題是體制問題,改革的關鍵在於面向市場強化公益性,而不是將所主管的推廣組織市場化、化.首先,理順現有推廣的權責關系,把有效的政策落實到實處.其次,提高資金保障力度.再次,積極扶持建設市場化主體,一是加強科研單位與科技的合作,在這個過程中,要視具體情況公平對待,不能一刀切,避免把原有的推廣體系全部市場化,在市場化推廣機制的建設過程中又毀掉了行政推廣這條線.最後,創新推廣形式.農民對於新技術的接受具有一定的特點,農業技術推廣的形式結合這些特點能大大提高推廣的效率.

⑤ 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成果綜述

汪慶華 董岩翔 鄭文

(浙江省地質調查院,蕭山311203)

摘要: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以調查為基礎、評價為該心、研究為紐帶,對浙江農業地質環境開展了不同層面、不同層次、不同尺度的調查、研究與評價,獲得了一大批重要的調查研究成果、示範性成果和應用性成果,大大豐富了我省農業基礎資料,增加了農業地質的技術儲備。這些成果既可為浙江農業區劃、農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提供技術支持,也為浙江「生態省」建設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基礎性服務。

關鍵詞: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工作成果

「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是浙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合作開展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項目。浙江省也是全國第一個以省部合作形式開展農業地質工作的省份。該項目聯合了省內外18個單位(部門),集聚了多學科、多專業的180餘位專家,投入了巨大的實物工作量,獲得了126萬多個高精度的實測數據,編制了上千張各類圖件。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查明了我省主要農業經濟區土地質量的新情況,基本掌握了某些土地資源的新優勢,初步揭示了農業地質環境變化的新趨勢,首次建立了全省農業地質環境技術支撐的新平台,拓展了淺海灘塗地質環境質量調查的新領域。

1 成果概況

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項目實際完成的調查總面積為43613km2,其中陸域調查面積為

37737km2,沿海灘塗和近岸淺海調查面積為5876km2

本次工作投入了巨大的實物工作量。測制土壤地質柱狀剖面408個,土壤地球化學剖面1354km,採集土壤、淺海沉積物、淺層地下水、農作物等各類樣品66554件,進行了土壤元素全量、有效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70多個指標、淺層地下水24項指標、農產品20餘項指標的分析測試;獲取了各類測試分析數據約126萬個,編制了450餘張基礎性圖件。

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形成的調查及研究報告共29份,其中,總項目綜合性成果報告5份、基礎性調查報告4份、專項研究報告7份、專題研究報告6份、示範區調查報告7份。圖集5套:浙北、浙中、浙東3個地區的《地球化學圖集》各一套,《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圖集》、《浙江省生態地質地球化學圖集》。

2 調查成果

2.1 獲得了海量多介質、多元素、多指標的高質量實測數據,編制了系列基礎性地球化學圖件,全面更新和充實了浙江區域地球化學資料,為多部門、多學科的應用,構件了基礎信息平台

通過對浙北平原區、浙中丘陵盆地區及浙東沿海地區3個重點農業種植區的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獲得了126萬余項多介質的元素地球化學分析測試數據,主要包括:

(1)浙江省主要土壤及土壤母質Cd、Hg、Cr、Pb等52種元素及有機碳、pH值分析數據;

(2)浙江省主要土壤Fe、Mn、Cu、Zn等12種元素的有效量分析數據;

(3)浙江省主要土壤有機氯(六六六、DDT)農葯殘留量分析數據;

(4)浙江省主要土壤有機污染物(多氯聯苯PCBs)分析數據;

(5)浙江省主要農田土壤淺層地下水NO3、NO2、NH4等24項水質分析數據;

(6)浙江省近岸淺海和灘塗沉積物的52種元素及有機碳、pH值分析數據。

利用區域調查所獲得的實測數據,按技術規范要求,編制了52種元素的地球化學圖、11種元素有效態(可浸提量)分布圖、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分布圖等一大批基礎性圖件;為開展農業地質環境評價和綜合研究提供了依據。在區域評價和綜合研究基礎上,首次編制了《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圖集》和《浙江省生態地球化學圖集》;這些成果是自第二次農業普查和全國第二次地球化學掃面以來所獲得的最系統、最可靠、最新的基礎性成果,海量的基礎資料,是「數字浙江」的重要數據源,具多部門、多學科、多領域的長遠應用價值。

2.2 查明了浙江省主要農業經濟自然區的地質環境現狀,「摸清了家底」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2.2.1 土壤環境質量評價

評價結果表明,浙北平原、浙東沿海和浙中盆地3個主要農業種植區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上較好。功能類型綜合評價結果表明:在被調查的3個區約3.7萬km2的范圍內,一類土壤佔21.14%,二類土壤佔61.04%,三類和超三類土壤分別佔16.63%和1.19%。

依據農業部綠色食品產地土壤環境質量標准,結合全省1999年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對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的種植適宜性評價表明,在浙北、浙東和浙中3個調查區236.5萬公頃農用地之中,能滿足安全農產品生產土壤環境質量要求的農用地面積為179.8萬公頃,佔三地區農用地面積的76.0%,其中,水田147.9萬公頃,佔三地區水田的74.9%;旱地25.7萬公頃,佔三地區旱地總面積的86.7%;園地面積7.3萬公頃,佔三地區園地總面積的78.6%。不適合種植綠色農產品的非綠色農用地面積為47.2萬公頃,佔三地區農用地面積的20.0%。

2.2.2 土壤污染程度評價

受來自工業、農業及城市等多方面的影響,我省土壤已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屬元素的污染。調查評價成果統計,浙北、浙中、浙東沿海3個區中,輕度污染面積占調查區總面積的38.1%,中度污染佔9.0%,重度污染佔1.61%。

研究表明,在快速發展的工業化進程中,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含量變化大大超過了自然作用的變化,在短短的12年間,Cd、Cu、As、S等元素平均相對累積率達15%以上,浙北平原、浙東沿海平原和浙中盆地3個區表層土壤中均出現Hg、Cd、Pb、Zn、Cu、As等元素的富集。調查顯示,重金屬污染主要是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化肥、農葯等農用化學品以及其他人為的作用下,通過如大氣降塵、灌溉、施肥、滲透等形式廣泛進入到土壤環境。

2.2.3 土壤有機污染現狀評價

調查表明,六六六、滴滴涕這類有機氯農葯在停用近30年後仍在土壤中廣泛殘留,但總體上未超過國家環境質量的標准。

2.2.4 農田淺層地下水環境質量評價

調查顯示,3個重點調查區的農田淺層地下水水質主要為Ⅳ類和Ⅴ類,其中Ⅳ類水佔42.0%,Ⅴ類水佔49.2%;浙東沿海地區的Ⅴ類水達65.7%。

淺層地下水的重金屬污染不突出,主要集中在鐵、錳及亞硝酸鹽等指標上,其中鐵超標比例為61.8%,錳為73.3%,亞硝酸鹽為25.2%。

2.2.5 農田土壤營養微量元素豐缺評價

浙北、浙東、浙中三地區土壤肥力和微量營養元素豐缺評價結果表明,土壤養分之間的不平衡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土壤肥力與養分豐富水平或平衡狀況較差的土壤面積接近50%,浙中地區問題最為突出;平衡性較佳的土壤面積比例較小。沿江臨海的墾區,土壤普遍缺Zn、Mo、Cu等元素;B不足具有廣泛性、區域性,有92.2%的土壤存在缺B問題。

2.2.6 灘塗及近岸淺海沉積物環境質量評價

調查表明,除Ni元素在樂清灣一帶超標較高外,沿海灘塗尚未發現明顯的重金屬污染。

2.3 通過調查,首次發現並評價了浙江富硒土壤。該成果不僅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也具有資源開發價值

2.3.1 富硒土壤及評價

通過研究,首次提出了根據土壤的含硒水平和硒反應性、富硒土壤的面積、土壤中硒的富集程度、硒的有效性、土壤環境質量和生物效應等指標的富硒土壤資源綜合評價方法,將富硒土壤分為較高富集(Ⅰ級)、中等富集(Ⅱ級)、一般富集(Ⅲ級)3個等級。經評價,在浙北平原、浙東沿海平原和浙中盆地3個區圈出了29處約7654km2的富硒土壤區;其中,Ⅰ級區5處,Ⅱ級區15處,Ⅲ級區9處。

2.3.2 富硒農產品調查

通過富硒區農產品的實地調查驗證,新發現海寧、平湖、諸暨的水稻,金華的葡萄,衢州、開化、慈溪的茶葉,龍游志棠白蓮,瑞安馬蹄筍、天目山竹筍等農產品的硒含量已達到標注富硒農產品標准。

3 評價成果

3.1 土壤地質研究

以地學為基礎,提出了「土壤地質單位」的新觀念,系統劃分了浙江成土母質類型,實現了地學與土壤學的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浙江土壤地質研究水平。

以「母岩—母質—土壤」的地質地球化學相關性研究為切入點、以土壤地質剖面研究和土壤母質地學分類為基本方法,通過對農業地質背景的系統研究,提出了「土壤地質單位」的新概念。由於地質工作能准確釐定各類岩石、地層的空間展布、詳細描述其生成地質環境、地球化學等特徵,建立在地學基礎上的土壤母質分類將更具准確性。依據分類原則,建立了36個土壤母質類型,劃分了118個土壤地質單位,編制了新的浙江土壤母質圖;並對不同土壤類型進行了土壤礦物學、土壤磁性等方面的研究,從成土母岩、土壤母質及不同成壤環境等方面,系統總結了浙江省土壤的地質-地球化學特徵,豐富了農業環境的基礎資料,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3.2 特色農產品適生地質—地球化學環境研究

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浙江主要特色農產品的適生地質—地球化學模型,為科學指導特色農產品結構調整和區域布局規劃,提供了地學支持。

本次工作分別對浙江名茶、竹筍、臨安山核桃、諸暨香榧、常山胡柚、玉環柚、長興銀杏等7種特色農產品的立地地質背景進行了研究,研究認為,除地形地貌、坡向和小氣候條件之外,特色農產品的分布及其品質明顯受到地質地球化學背景的制約與影響。研究揭示了這類農產品的適生規律,建立適生地質—地球化學模型,並依從已知到未知的認識論,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進行了種植適宜性區劃,結果表明,浙江省優質名茶種植的最適宜區面積為10803km2(圖1),佔全省土地面積的10.2%;次適宜區面積51621km2,佔49%;毛竹、竹筍的適種面積為適宜區18814.28km2,佔全省面積的18.47%,次適宜區55330.96km2,佔54.32%;臨安市山核桃的適種面積佔全縣面積的17.2%;常山縣適宜和較適宜種植胡柚的面積約400km2;長興縣銀杏的適宜和較適宜種植區面積約154km2;諸暨香榧適宜和較適宜種植區面積約306km2;玉環柚種植的適宜區和較適宜區面積約188km2。這一成果,為特色優勢農產品種植布局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圖6 浙江省綠色(無公害)、富硒糧油產業綜合區劃圖

在農業地質環境調查所取得的相關研究成果基礎上,以農業地質環境和農業自然生態環境要素為基礎,以農作物種植適應性評價和發展潛力評價為核心,以優勢比較為原則,提出的「農業綜合區劃方法」充分考慮了農產品產地安全性、特色農業資源有效利用、農產品種植適宜性和區域經濟社會特點等4方面因素,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先進性,也是對傳統農業區劃工作的一大突破。應用這一方法提出的全省糧油(圖6)、茶葉、蔬菜、果品等4大類主要農作物的產業布局區劃,有利於保證農產品的安全性(綠色、無公害)和資源的有效利用,對農業產業布局有較好的指導意義。

4.4 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信息系統建設

「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信息系統」首次在真正意義上把調查獲得的有關土壤地質、地球化學、水文地質、農產品安全、非點源污染、特色農產立地環境、遙感、農業資源環境、海岸帶環境地球化學等海量數據以及項目文檔數據、DEM及基礎地理信息、解譯評價成果等納入農業地質資料庫。建成不同時段、不同結構、多源、多比例尺的海量空間和非空間資料庫。採用海量地形與影像管理技術、快速三維顯示技術、空間數據和非空間數據一體化管理技術以及組件式GIS(COMGIS)技術等關鍵技術,應用先進的金字塔模型來管理數據,基本實現了與農業地質環境相關信息的收集、存儲、加工、使用、動態更新、統計分析及查詢、輸出等功能,構建的農業地質環境專業信息和社會公用信息的共享平台,具有較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項目由於堅持了多系統多部門的聯合,堅持以地學為主導的多學科多專業結合、產學研結合、基礎調查與專題研究相結合、調查研究與應用相結合的原則,項目的實施達到了「摸清家底」的目的,獲得了一批全新的填補空白的調查和研究成果,為浙江「十一五規劃」編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資料和科學依據。以市縣(區)為對象開展的示範區農業地質環境調查,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作為公益性的大型基礎應用研究項目,其成果的作用已逐漸顯現,部分成果已經開始在部分地區試用,部分戰略調整決策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我省的部分縣市級政府和農民開始認識到農業地質環境調查所具有的潛力,紛紛要求開展相關的調查工作,社會經濟對農業地質工作的認同與需求正日益顯現。「浙江省基本農田質量調查評價」項目已經省政府批准,項目實施的總體方案正在緊張編制中。

參考文獻

[1]陳懷滿.土壤中化學物質的行為與環境質量.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2]黃昌勇.土壤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3]陸景崗.土壤地質學.北京:地質出版社,1997

[4]劉黎明.土地資源學.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2

[5]牟樹森.青長樂.環境土壤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6]毛祖法.浙江名茶.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7]全國土壤普查辦公室編.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暫行技術規程.北京:農業出版社,1979

[8]楊忠芳,朱立,陳岳龍.現代環境地球化學.北京:地質出版社,1999

[9]朱大奎、王穎等.環境地質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章明奎,魏孝孚,厲仁安.浙江省土系概論.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0

[11]潘根興.地球表層系統土壤學.北京:地質出版社,2000

[12]浙江省地質礦產局.浙江省區域地質志.北京:地質出版社,1989

[13]浙江省土壤普查辦公室編.浙江土壤.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14]浙江省地質礦產廳.浙江省岩石地層.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6

[15]紀國成.硒的生理作用及開發富硒稻米的實踐.浙江農業科學,2003年增刊

[16]唐根年,陸景岡,王援高等.浙江省及鄰近地區名茶形成的土壤地質環境分析.茶葉科學,2001,21(2)

[17]翁甫金、朱雲傑、樓雲台.浙江省竹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竹子研究匯刊,2004,23(1)

[18]袁建新,王雲.我國《土壤環境質量標准》現存問題與建議.中國環境監測,2000,16(5)

[19]周俊,姚君津.農業資源的地質背景及其開發利用.農業技術經濟,2002(1)

[20]朱立新,周國華,任天祥等.浙江杭嘉湖平原區環境地球化學研究.物探與化探,1996,20(4)

Review of Achievements of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Wang Qinghua, Dong Yanxiang, Zheng Wen

(Zhejia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Xiaoshan 311203)

Abstract: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considering survey as base, evaluation as kernel and study as tache, studies and evaluates the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different aspects, degrees and scales, consequently obtaining som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t enriches our agricultural basic data and increases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technological reserve. They will supply the agricultural programming,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highly effectiv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ith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basic service for building ecological provi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agem.

Key words: Zhejia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chievements

⑥ 農業科技成果的科技成果

【注音】nóngyèkējìchéngguǒ
科技成果的分類是比較復雜的。年10月26日國家科委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到1994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頒布,10月26日國家科委第19號令發布《科技成果鑒定辦法》。對鑒定范圍、鑒定組織、鑒定程序及鑒定管理等都作出規定。《科技成果鑒定辦法》還規定「完成科技成果的單位或者個人竊取他人的科技成果的,或者在鑒定過程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組織鑒定單位應當中止鑒定。已經完成鑒定的,應當予以撤銷。已經給國家、社會造成損失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
我國對農業科學技術成果是十分重視的。1993年7月2日第8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就提出了「農業科學技術成果」的問題,「第十四條 國家依靠科學技術進步,振興農村經濟,促進農業科學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現代化農業。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保障農業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和示範推廣機構有權自主管理和使用試驗基地和生產資料,進行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試驗和推廣。農業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和推廣,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實行有償服務或者無償服務。第十六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持農村群眾性科學技術組織的發展,對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各業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綜合配套的社會化科學技術服務。」

⑦ 主要研究內容和成果

針對黃河三角洲地區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中所面臨的重大地學問題,本書主要研究了以下內容。

1.區域地質環境評價

通過分析歷史資料、實地調查、鑽孔勘探、物探、岩土分析、水樣化驗等手段,搞清了整個區域地表及地下的地質環境條件,特別是對區內比較復雜的工程地質問題,如天然地基承載力、飽和砂土液化、軟土、鹽鹼土等方面,開展了重點研究並進行了明確的分區,為今後黃河三角洲地區工農業生產的基礎建設,特別是城市的規劃布局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2.海岸帶的侵蝕研究

利用RS和GIS技術對黃河三角洲近30年的海岸帶變遷規律進行了重點研究,對清水溝流路沙嘴附近海岸線、刁口地區海岸線和黃河港地區海岸線的不同類型變化規律進行了重點研究,並利用多元回歸模型進行了海岸線預測分析;對整個三角洲海岸帶的侵蝕淤積規律進行了深入研究並提出了侵蝕和淤積模式。

3.石油污染調查

對油氣聚集區不同土壤類型的土體和河流、水庫、海洋、地下水等不同類型水體中石油污染的分布范圍、危害程度、擴散情況及發展趨勢進行了調查研究,這些研究結果對於制定有關採油條件下的環境保護規劃、供水規劃、土地開發利用規劃等提供了依據。

4.農業生態地質調查

研究了土壤地球化學背景特徵、生態農業土壤環境、生態農業地質類型,進行了生態農業地質工程區劃。研究提出應對農業地質環境變化的對策和評價建議,為區域農業結構調整、發展優質安全農業體系等政府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5.地熱資源的調查

對區內地熱資源的形成、分布、資源量、開發利用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分析。

6.地質旅遊資源調查

對區內的旅遊地學資源、地質遺跡的種類和形成原因進行了詳細調查,同時對地質旅遊資源的開發、布局和旅遊路線進行了規劃。

7.地下水環境調查

對區內地下水的埋藏、類型、分布、動態、資源量、開發與污染現狀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對策,包括引黃蓄水、節水、人工調蓄增加地下水可采資源、微鹹水利用、污廢水處理、引黃灌區尾水利用等,這些措施對於緩解黃河三角洲的供水緊張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8.地質環境信息系統建設

建立了各種地質環境資料庫、空間資料庫,並實現了數字化圖件與資料庫的連接;建立了黃河三角洲生態經濟區地質環境信息系統,該系統的建立,為系統、動態提取黃河三角洲的空間地學信息,尤其是多因素疊置信息提供了便利條件。

⑧ 我國農業取得的成就

1、在品種培育方面,挖掘出一批優異種質資源及基因,基本完成了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基因圖譜繪制和測序工作,以及豬、牛、羊等動物的基因組測序,建立了中國荷斯坦牛分子育種技術體系。

2、在技術研發方面,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3、動植物疫情防控和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重大動植物疫病監測預警技術體系趨於完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研發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4、在科技進步作用下,40年來我國糧食畝產從1978年的135公斤提高到2017年的367公斤,糧食總產量由1978年的3億噸連續邁上4億噸、5億噸、6億噸台階,肉類總產量連續20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8)農業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農業的生產結構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但數千年來一直以種植業為主。由於人口多,耕地面積相對較少,糧食生產尤佔主要地位。

在傳統觀念中,種植五穀,幾乎就是農業生產的同義語。50年代以後,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但它們在農業總產值構成中的比重,總的變化不大。

1979年以後由於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並確定了「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農村經濟從較為單一的經營向多種經營的商品經濟轉化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情況才開始出現引人注目的變化。

農業生產結構的形成與變更受多種因素制約,主要有:自然條件;歷史形成的生產習慣和居民生活習慣;生產力的狀況;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

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特別是農業發展的長遠方針與農業政策,都往往要求適當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但是,這些要求都只是影響著農業生產結構的變更。

農業生產結構的重大改變,主要取決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發展水平,它使人類有可能改造自然條件來改善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條件,或者改造動物和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去適應自然條件。

⑨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的研究成果

1999年以來,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東北創新中心)實行「一院兩體」改革,突出科技創新地位,強化科技企業主體建設,形成了以11個研究所(中心)構成的科技創新主體和以吉林吉農高新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科技企業主體。「兩體」通過資產紐帶和技術成果紐帶緊緊相聯,互相促進,協同發展。經過近幾年的運行,科技創新主體創新能力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工作成就突出。承擔建設國家級、省級研究中心、基地和實驗室32個。承擔了一批「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專項等科研項目。建院以來共取得科技成果1200餘項,獲獎成果500多項,累計創造社會經濟效益500多億元。其中雜交大豆研究居國際領先水平,超級稻研究居國內先進水平。每年都有近100項技術、成果推廣應用;年均通過審定應用於生產的農作物新品種10—15個。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新品種在全省種植面積分別上升至63%、70%、55%、92%,年新增經濟效益25-30億元。吉林吉農高新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凈資產達到9800萬元;總資產達到3.8億元;累計實現利稅3000萬元,玉米種業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在全國種業百強企業中名列第8位,被評為吉林省和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建設中的中國農業科技東北創新中心總部和部分科研機構設在長春市凈月潭旅遊經濟開發區,建設用地為16.8公頃,其中辦公區建設用地約8.8公頃,職工住宅用地約8公頃,科研用地22公頃。東北創新中心2004年11月1日奠基,12月19日正式掛牌運行。5萬平方米的科研辦公樓、科技交流中心及600多套高級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住宅已全面開工建設,預計2006年年底前全部交付使用。屆時,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東北創新中心)總部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大豆研究中心、農業環境與資源研究中心、農產品加工研究中心、作物育種研究所5個研究中心(所),將遷至長春院區。東北創新中心將成為東北地區農業科技創新的平台,現代農業的研發基地,農業科技人才的培訓基地。

⑩ 我還知道最新的農業研究成果有什麼呢

目前應該有一個成果還是比較吸引人的:「光合聚焦殺蟲」採用光合透鏡聚熱原理,利用版獨家專利SHOUK技術,將權生物能晶體與仿生植物誘餌相結合,SOE—P物質在植物吸收之後形成保護膜,當害蟲啃食植物,生物能晶體隨之進入害蟲體內,最終聚合成晶體焦點,在光照作用下,晶體溫度升高引起蛋白質變性器官功能受損衰竭,最終導致害蟲死亡。
藉助陽光滅殺,保證「光合聚焦殺蟲」的廣譜適用性,結合光之能的肥料長效控釋技術,可以保證在作物生長期內持續防蟲,做到一次施用,長期有效。同時生物能晶體可以增強植物光合作用,促進作物對於營養物質吸收利用,增加糧食產量。 現在的話好像河南光之能生態工程有限公司正在做這方面的努力,「光合聚焦殺蟲」已經從科研成果到具體農業生產使用的轉化過程當中,未來兩年之內將實現產業化生產。

閱讀全文

與農業研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