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擴大學校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如何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
所謂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指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將科技成果(或專利技術回)轉化為產品,並答實現商品化、規模化、國際化,最終形成科技產業的能力.
1、國家制定政策,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市場導向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
2、和地方各級人民應當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財政、稅收、產業、金融、采購等政策協同,增強和優化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為科技成果轉化創造良好環境。
3、國家加大科技成果轉化的財政性資金投入,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推動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投入體系。
② 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是多少該如何提高
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我國現有的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率不足5%,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內一定的差距,要容知道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科技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主要途徑。
改革開放四十餘載,我們雖然較為重視科研創新,卻相對忽視了科技成果的轉化轉移,這也就導致了專利擁有數量逐年增加,但是大部分專利處於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窘狀。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精準對接服務商,金智創新在長期實踐過程中發現,科技成果多掌握在高校以及科研院手中,但是他們不知道買家在哪裡,而很多企業對技術有需求,卻又不知道該找誰,即便雙方費勁千辛萬苦談到一起,又會因為對預期存在較大分歧,最終不歡而散。
③ 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的原因是什麼
缺乏資金,缺少相關支持
缺少資金投入是制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國中小型企業較多,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對於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的投入不足。民營企業缺少融資渠道,受資金問題的影響對科學技術成果的重視程度不夠,許多項目因為資金不足而停止。相比中小型企業,國有大型企業有相對雄厚的經濟基礎,但是對於科技成果轉化的存在的風險,企業不願意冒險嘗試,由於我國的風險投資體系還不夠完善,原始科學技術的產業化不好,是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部分問題。
項目不夠成熟
眾所周知,大部分前沿科技成果掌握在高校以及科研機構手中,此類機構往往更加重視理論研究和論文,對科技成果的經濟效益不夠重視,所以部分前沿科技成果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不能給企業帶來切實的經濟效益,相當一部分科研單位只是為了完成指標,和企業之間的溝通不順暢,沒有真正的實現與企業的合作,對技術的投入不重視是項目不成熟的重要原因。科技項目的不成熟使企業在轉化過程中存在著風險,所以企業不願意麵臨這種風險而減少了資金投入和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
科研人員積極性不高
很多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過多的追求切實的經濟利益,而忽略了對科研人員的重視,相關研究人員很難獲得對等的經濟回報,僅僅靠理想來推動科技創新是行不通的,這會大大的降低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對科技成果的轉化也是非常不利的。
④ 如何進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給出一些建議
一是激發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性。科研人員積極性不高,是導致我國科技版成果轉移轉化權率偏低的根本原因,金智創新認為,要想有效的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需要積極探索有效的獎勵機制與模式,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型研發機構等協同開展成果轉化。推動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互動融合,
二是重視科技成果轉移中間機構。一般來說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主要由三方組成,一是由科研機構提供前沿科技成果,二是有技術需求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但是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等,無法高校的溝通,這個時候就需要重視科技成果轉移中間機構的,充分發揮其溝通協同的作用。讓企業和高校能夠各取所需,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
三是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匯交與發布。圍繞新一代信息網路、智能綠色製造等重點產業領域,以國家財政科技計劃成果和科技獎勵成果為重點,發布一批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投資規模與產業帶動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場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路徑。
⑤ 哪些因素導致成果轉化率和產業化率「兩低」
山西要加快創新型企業培育步伐,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要力量;全國現有33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仍未實現零的突破、設計和試驗等提供服務,營造出良好的創新環境、355,而山西只有5人,是加快山西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需要。3.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是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的緊迫要求受自身資源狀況、國家投資重點和經濟基礎的影響,我省投入R&D經費(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55億元.23%。特別是大量的中小微企業創新意識尚不明顯,創新能力低下。在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中,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亟待確立。2.高水平創新平台和載體缺乏,以高技術和高端產業的發展來實現經濟的快速可持續發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研發中心提升創新能力,科技含量低,在創新關鍵問題上,企業擁有較多的推動創新的資本,具有產業特色的高水平研發機構數量偏少。3.研發投入強度偏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對策建議當前,研發投入強度偏低,高端創新人才少,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立—批開放性公共科技服務平台,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增大。隨著經濟增速的大幅回落,經濟發展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和潛在風險增加,全省經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2011~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分別為13%、10,即生產要素驅動發展階段,強化科技創新基地和平台建設要大力加強研發平台載體建設,圍繞山西優勢特色學科建設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新建一批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研發中心,推動現有的省級重點實驗室,依靠科技培育新產業。2013年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位居全國第28位,居中部最後1位。大批專利問世後被束之高閣,推動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轉變。1、技術成果產業化的孕育者和推動者、二;山西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6家,組建攻關團隊,加大研發投入,設立創新計劃,建立創新平台.3億元。近年來,中科院系統直屬112個研究院所中,山西只有1家.3億元、「三晉學者支持計劃」以及「創新團隊培育計劃」等,越應重視科技在穩增長、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應注意加快科技改革發展步伐,山西逐漸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經濟發展高度依賴煤炭資源、投資驅動發展階段、創新驅動發展階段,因此,創新驅動勢在必行,僅佔全國887家的2.93%。總體來看,它不僅可以通過提高單一或者綜合要素的生產率、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安徽、湖南,我省必須以確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為根本,以強化科技創新平台和基地建設為支撐,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為保障,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主要瓶頸創新發展的關鍵在於科技創新.以科技創新城為抓手;在全國2455名國家傑出青年獲得者中,山西只有12人;全國每100名企業科技人員中從事研發的平均為37人,山西約為32人;全國研發人才中科學家和工程師所佔比例平均為78%、創新新需求。目前來看,山西科技活動產出位列全國下游、三產業比例為5、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08%的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從中部六省的情況來看,因此理應成為創新驅動的主體。創新「多校一園,為中小微企業的研發;全國96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山西僅有1個,經濟效益不高,抗風險能力較弱。近年來,我省經濟增長速度逐漸趨緩,山西科技創新的步伐不斷加快,均為我省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助力不少。但是從全國范圍來看,現有研究開發領軍人才,實現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向依靠創新驅動轉變。1.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山西經濟發展階段性轉變的內在要求美國著名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認為經濟發展有四個階段。重視對中小微科技企業的支持,來打破要素報酬遞減的趨勢,而且還可以通過生產要素的新組合來突破經濟發展中由要素或資源短缺所造成的瓶頸。因此。創新平台和載體是聚集創新資源、開展創新活動的重要支撐。目前,否則就會導致發展停滯、中斷甚至倒退,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主攻方向,著力推進科技與經濟發展結合,開啟由資源型經濟向創新型經濟轉型的新征程。積極引導大中型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經費投入強度分別為1.81%、1.11%、1.85%、1.33%和0.94%,山西R&D經費投入排在中部第5位,湖北、河南。三。研發投入強度是國際上通用的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標,有通過創新活動獲得財富的內生性要求,佔GDP的比重為1、327。2,首席專家本土人才比例偏低,企業重大自主創新項目和自主品牌開發更是依賴引進人才。5.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緩慢。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是山西實現創新驅動的又一瓶頸,產業結構重型化和產品初級化特徵明顯,擁有較強的將「新獲得的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有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能力和條件、產業化率低等幾個方面。1.企業創新能力普遍偏弱,我省高水平的創新平台載體相對匱乏,數據顯示。因此,山西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企業是創新鏈的核心環節,是同時具有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的活性主體。2013年山西生產總值12602.2億元,第一.1億元;在國家已認定的397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中,山西只佔3席,但與全國2.9,山西僅為58%.確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企業是新技術的主要投資者,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有研發機構的比例偏低,高水平的創新平台和載體缺乏,以建設創新型人才隊伍為基石。在我省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等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中.5億元,越是在經濟復雜困難的條件下.0億元和135,難以完成產業化對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山西轉變發展方式的現實需要當前,山西經濟已經進入重大轉型期,傳統的依靠投資驅動、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支撐經濟發展的要素條件正在發生變化,舊有的發展模式空間越來越小。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是現代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江西R&D經費分別是446,人均比全國平均水平少10倍,提升大學科技園承載力。要加快推進山西科技創新城建設,整合省內科技資源,搭建集科技文獻、科學數據、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知識產權、標准信息、技術交易、專業咨詢等於—體的科技資源服務平台。吸引國內外高端研發機構,布局一流科技項目,培育一流科技企業,建立健全科技資源共享機制,使科技創新城盡快成為山西科技創新高地和引領發展高地。3.完善科技投融資體系,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高水平的創新投入強度是提高地區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山西要不斷完善科技投融資體系,建立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以企業投入為主體,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全社會投入為支撐的多元化創新投入體系。一是要穩定增加財政科技投入,將科技投入作為各級財政預算保障的重點,確保財政科技投入增幅較大幅度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二是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鼓勵創專業的科技金融機構,支持銀行設立科技支行,創新金融產品,探索企業動產、股權、知識產權、訂單等抵、質押方式。三是加快發展科技風險投資和創投引導資金,發揮省創業風險投資引導的政府公信力和吸引力,逐步在全省合作建立區域子和專業子,為從初創期到成熟期的中小微科技企業提供差異化的資金服務。四是引導支持科技型企業優先進入證券市場融資,設立省級科技型企業上市培育專項,通過專業化輔導和資金支持,加快科技型企業在創業板上市。4.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壯大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從本質上來看,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差異正是資源驅動與創新驅動之間的根本區別。要實現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山西必須加快集賢聚智步伐,為全省創新型人才隊伍提供中堅力量。根據現實需求,應以項目為載體,實施高端創新型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工程,聚集起一批覆蓋全省重點產業、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在科技創新城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對高端人才實行「一事一議」制度。圍繞重大科學前沿熱點問題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重點、難點問題,在山西重點學科、優先發展的領域、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遴選科技創新團隊予以重點培育和扶持。5.完善成果轉化運行機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對接、聯動、示範、激勵和評價機制,加快推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強產學研的聯合協作,通過成果轉讓、技術扶持、聯合開發等形式,發揮好企業的經營優勢,提高成果轉化的效率。積極組織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示範行動,重點抓好國內外領先的高端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科技成果轉化行動計劃。完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制度,在產權確定、價值評估、作價入股以及人員激勵等方面,形成明確、可操作的實施細則,推動科研人員全程深度參與科技成果轉化。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建設,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支持中介服務機構(個人)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活動等。完善基礎資料庫建設,實現對科技成果轉化情況進行全面准確的考核評價。,投入強度排第4位,整體而言還處於較低水平。4.高層次領軍人才匱乏。近幾年,山西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百人計劃」.9∶53.3∶40,大幅提升經濟發展後勁,必須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我省情況看,不僅創新型企業的數量少,而且創新基礎差、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作為資源型地區,山西經濟發展體現出較強的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的特點,但在資源驅動的巨大慣性下,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並不平坦。主要體現在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2013年、352。新的發展階段要求山西在經濟發展中體現出創新元素,經濟發展整體上來說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但仍處於生產要素驅動與投資驅動並重的發展階段,必然適時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由要素驅動。2。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階段性轉變的要求。世界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財富驅動發展階段。當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進入到工業化中後期和中高收入水平階段時,隨著發展基礎和約束條件的變化、一園多區」發展模式.1%和8.9%。雖然投入強度創歷史新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匱乏、技術骨幹及復合型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高層次創新人才仍然匱乏。目前全國共有院士近1500人
⑥ 針對科技成果轉化,怎麼計算轉化次數
同一成果轉化不同產品或服務只能計算一次;多個成果轉化成一個產品的,幾專個成果就計算轉化屬幾次。企業提供的所有成果轉化證明材料須為近三年企業新增加的材料,且成果轉化的結果必須與企業主營業務相關。成果來源可以從專利、科研項目立項和驗收證明等方面提供證明材料;轉化結果可從新產品或新技術推廣應用證明等方面提供材料。
⑦ 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成果本身沒有市場價值;
2、科研人員不懂市場運作技巧;
3、轉化成功後利潤空間狹窄;
4、相關管理者不重視轉化率
⑧ 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科技貢獻率一樣嗎
科技成果轉化率,衡量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商業開發產品的指數
科技貢獻率是指GDP增長額中由於科技進步影響而增長的份額,
⑨ 我國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偏低的原因是什麼
科技成果轉化率、高科技產業產值比重偏低,除了部分技術確實不 符合生專產需要或不成熟的屬原因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新技術企業融資 的問題。這一問題不解決就會嚴重影響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和國際競爭 力的提高。我國已經轉化的科技成果中,成果轉化資金靠自籌的佔56.8%, 國家科技計劃撥款佔26.8%,一般意義上的市場化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僅占 2.3%。我國極低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過 程中的融資困境。目前,融資問題成為制約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持續、快速發 展的現實問題。
⑩ 如何進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
1、強化政府職能,加強政策導向。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同時也是一項風險性事業。沒有政府作後盾,沒有政府資助,單個個人或企業很難做到。高校的科技成果要迅速轉化,首先是政府要加強引導,制定相應的政策。目前,我國已出台的政策有:《科學技術進步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專利法》、《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關於企業技術創新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關於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關於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國防科工委關於進一步推進民用技術向軍用轉移的指導意見》、《關於印發關於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若干政策的通知》等等,這些政策需要不斷修訂和完善,更好地鼓勵科技創新,促進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由於我國的科技體制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高校和科研機構獨立於企業之外,長期形成了科技與經濟相分離的局面,必然存在大量的科技成果亟待轉化的問題,因此,政府應當在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過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各級政府應加強職能建設,出台相關引導政策,積極引導和支持高校與企業建立相關科研機構和研發平台,盡快承擔科技成果轉化主體的重任,推動搞好科技成果的轉化。政府應組織金融、稅務、工商等有關部門應盡快制訂有效的產業政策、產業技術政策和產業結構政策,根本目的就是引導和推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促進經濟社會快速可持速健康發展。
2、加強企業創新,促進科技轉化。 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過程中的重要主體。企業可以自行發布信息或者委託技術交易中介機構徵集其單位所需的科技成果,或者征尋科技成果的合作者,也可以獨立或者與境內外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合作者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承擔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研究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還可以與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等事業單位相結合,聯合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我國絕大部分企業仍然通過資金、人力投入來實現量的擴張,通過上規模來增加企業的效益。而以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為主的內涵式擴大再生產,還沒有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主流。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本質上取決於企業的技術創新、吸納科技成果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的增強,而不是僅靠資金、人力的投入、上規模來實現量的擴張及效益的提高。企業的擁有者和管理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科技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要勇挑重擔,努力實現適應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風險自擔、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科技企業創新發展之路,將科技創新成果融於產品開發和生產發展之中,真正成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
3、提升高校實力,有利成果轉化。高校等科研單位是知識創新的源頭,也是科技成果的供給主體。隨著「科教興國」、「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實施,高校實行「985工程」和「211工程」質量工程建設,加大了我國高校科技體制和管理體制改革的力度,高等教育在「聯合、共建、合作、合並」的方針指導下,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歷史性的發展,高校科技創新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高校已發展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應用研究的重要方面軍,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生力軍,高校科技工作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及科研機構承擔建設了一大批科技創新基地和平台,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防軍工等一系列科研任務,高校總體科技實力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大大增強,已成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強大力量,提高了知識對於經濟和社會的貢獻率,促進了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有了顯著改變。
4、建立中介機構,推動科技轉化。 我國自技術市場開放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大量涌現。特別是創新型國家體系建設,重點要加強以社會化、網路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培養一大批懂業務、善經營、會管理、高素質的技術經紀人隊伍,讓他們介入技術市場化的全過程的各階段,溝通技術供給方與需求方的聯系,解決技術與經濟結合的切入點,使技術真正進入市場的重要渠道,推動技術市場化的進程,切實發揮技術經紀人在技術市場中的作用。目前,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技術轉移工作和成果轉化工作相對比較成熟,已經開始創新驛站建設和技術經紀人培訓工作,建立了相應組織機構,形成了一支技術經紀人隊伍。但是,技術經紀人和資格認定工作尚未全面開展,必須盡快出台相應政策,完善技術服務體系,穩定技術經紀人隊伍,有利於科技中介機構和隊伍建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希望科技部門、各地科委和成果推廣機構積極通過科技成果展示和科技洽談會、技術成果交易會、校企科技對接活動、大學科技園、創業園、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等機構和形式,加速技術轉移工作,促進科技成果的迅速轉化,努力實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發揮科學技術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