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綜述我國空間科學技術的成就
總的說來,在航天器的研製和衛星應用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30多年來,我國共自行研製和發射了40多顆各種類型、不同功能的人造衛星。
1.1968年2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隸屬於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前身第七機械工業部,錢學森同志任院長。
2.1970年4月24日,由我院設計研製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而且其重量也超過美、蘇、法、日第一顆衛星之和。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繼美、蘇、法、日後第五個能製造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標志著我國空間技術進入了新時代。
3.1971年3月3日,我院研製的實踐一號科學實驗衛星順利升空,此後在空間運行了8年,取得了大量的科學數據。
4.從1975年開始迄今,我院研製的17顆返回式衛星先後發射並成功回收16顆,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我國空間事業實現了由科學實驗到應用的轉變,衛星研製技術也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5.1981年,我們利用風暴一號運載火箭,一次把三顆衛星送入太空。從而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
6.70年代末,研製發射靜止軌道通信衛星被列為國家重點工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先後攻克了姿態控制、通信轉發器、統一載波測控系統等關鍵技術。1984年4月8日成功地發射了我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在此後不到兩年的時間,實用通信廣播衛星又於1986年6月2日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歐空局之後,世界上第四個具有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能力的國家。1997年5月12日,我院研製的東方紅三號廣播通信衛星發射定點成功,此舉標志著我國通信衛星研製技術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7.80年代初,開始了開展氣象衛星的研究。於1988年9月7日,發射成功風雲一號氣象衛。1997年6月10日,成功地將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定點於東經105度地球同步軌道,從而使我國成為繼美、蘇後第三個能同時發射太陽同步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
8.隨著衛星研製技術的已日臻成熟。在衛星回收技術,一箭多星技術,衛星姿控、溫控、地面指令與數據接收站研製技術等方面,進入了世界前列。並建立形成了中容量通信廣播衛星、返回式衛星、對地觀測衛星和現代小衛星等4個系列的衛星平台,這些衛星平台的建立和新技術手段的運用,不僅將有效地提高衛星可靠性和壽命,同時還將大大加快研製速度,努力達到年均研製4到6顆衛星的能力。
9.至此我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配套、具有相當規模和較強能力的衛星工程體系,不僅能夠研製各類應用衛星,而且能承擔更復雜空間飛行器的研製使命。
10.1984年4月8日,我國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迎來了中國衛星通信的新時代,其社會效益是無法估量的。
11.我院研製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所獲得的高質量的衛星雲圖照片,已達到國際水平。利用衛星雲圖,進行天氣預報,為國民經濟建設發揮了巨大作用。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和與此相配套的由我院研製的指令與數據接收站投入運行,成功地保證了第八屆全運會的舉行,同時還為長江截流提供了可靠、優質的氣象服務。
12.返回式衛星在國土普查、地質調查、石油勘探、資源調查、環境監測、地震預報、鐵路選線、考古研究等領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3.多項搭載試驗,使空間微重力試驗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對新材料的研製生產、合成新的葯物、改善傳統的農作物栽培等,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用返回式衛星進行的空間育種試驗,取得了重大突破。經過空間育種選育的水稻衛-36株系,單株質量在50克以上,比對照組增產20%。經太空育種的青椒,已形成單果達350克的新品種,畝產增加20%~30%,VC含量明顯增加。小麥、番茄等其他農作物種子經衛星搭載培育,也都獲得了新品系,在試種中取得豐收。14.1800項空間技術成果移植到國民經濟各部門,開發出了STD匯流排工業控制電腦、醫用X線電視診斷系統、新型鐵路車輛紅外線熱軸探測系統等多種高質量、高水平的民用產品。這些技術運用於電視轉播、紡織、石油、交通運輸、醫療等行業,推動了傳統產業的改造,形成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15.VSAT衛星通信網利用航天高科技,實現了同時廣播、雙向數據傳輸、數話並舉的實時通信和異地報盤、成交回報和行情、公告播放一體化。該網於1994年8月正式開通,運行情況穩定。
16.國空間技術國際合作不斷擴大。早在1987年和1988年,我院研製的返回式衛星就為法國的馬特拉公司和原聯邦德國宇航公司搭載了微重力試驗裝置;已發射的巴基斯坦衛星在我院進行了環境試驗;我院還為發射瑞典衛星提供了旋轉火箭,現在和巴西共同研製的資源衛星已取得重大進展。
17.空間技術研究院重視人才資源的開發利用,目前我院有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7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1人,部級有重大貢獻的專家63人,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正在為推動中國空間技術的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
20.總之,30多年來,通過40多顆各類衛星的研製、發射,我國已經建立了系列完整、配套的航天器研究、設計、製造、試驗、發射、測試和運營體系,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空間技術的道路,積累了大型系統工程組織管理的經驗,培養和造就了一支有較強能力的隊伍,為21世紀我國空間技術的繼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貳』 科研工作基本情況及主要成果,貢獻怎樣填寫
這個很容易啊,推薦按照成果等級以及你在裡面的排名次序來寫,你最有代表版的科研成果在前面,比如國權家級項目、省部級項目等等,然後項目課題你在裡面的排名,比如寫作為第一完成人完成某省社科規劃基金項目《xxx》,項目成果包括國際論文幾篇。。。研究報告、專利等等,這個沒什麼具體規定,寫明白就可以。
『叄』 我們要寫研究綜述,請問怎麼查國外研究成果啊!我只能找到國內的~給個實例吧
給你個能夠下載英文論文專網站:屬https://xue.glgoo.org/
『肆』 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成果綜述
汪慶華 董岩翔 鄭文
(浙江省地質調查院,蕭山311203)
摘要: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以調查為基礎、評價為該心、研究為紐帶,對浙江農業地質環境開展了不同層面、不同層次、不同尺度的調查、研究與評價,獲得了一大批重要的調查研究成果、示範性成果和應用性成果,大大豐富了我省農業基礎資料,增加了農業地質的技術儲備。這些成果既可為浙江農業區劃、農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提供技術支持,也為浙江「生態省」建設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基礎性服務。
關鍵詞: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工作成果
「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是浙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合作開展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項目。浙江省也是全國第一個以省部合作形式開展農業地質工作的省份。該項目聯合了省內外18個單位(部門),集聚了多學科、多專業的180餘位專家,投入了巨大的實物工作量,獲得了126萬多個高精度的實測數據,編制了上千張各類圖件。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查明了我省主要農業經濟區土地質量的新情況,基本掌握了某些土地資源的新優勢,初步揭示了農業地質環境變化的新趨勢,首次建立了全省農業地質環境技術支撐的新平台,拓展了淺海灘塗地質環境質量調查的新領域。
1 成果概況
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項目實際完成的調查總面積為43613km2,其中陸域調查面積為
37737km2,沿海灘塗和近岸淺海調查面積為5876km2。
本次工作投入了巨大的實物工作量。測制土壤地質柱狀剖面408個,土壤地球化學剖面1354km,採集土壤、淺海沉積物、淺層地下水、農作物等各類樣品66554件,進行了土壤元素全量、有效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70多個指標、淺層地下水24項指標、農產品20餘項指標的分析測試;獲取了各類測試分析數據約126萬個,編制了450餘張基礎性圖件。
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形成的調查及研究報告共29份,其中,總項目綜合性成果報告5份、基礎性調查報告4份、專項研究報告7份、專題研究報告6份、示範區調查報告7份。圖集5套:浙北、浙中、浙東3個地區的《地球化學圖集》各一套,《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圖集》、《浙江省生態地質地球化學圖集》。
2 調查成果
2.1 獲得了海量多介質、多元素、多指標的高質量實測數據,編制了系列基礎性地球化學圖件,全面更新和充實了浙江區域地球化學資料,為多部門、多學科的應用,構件了基礎信息平台
通過對浙北平原區、浙中丘陵盆地區及浙東沿海地區3個重點農業種植區的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獲得了126萬余項多介質的元素地球化學分析測試數據,主要包括:
(1)浙江省主要土壤及土壤母質Cd、Hg、Cr、Pb等52種元素及有機碳、pH值分析數據;
(2)浙江省主要土壤Fe、Mn、Cu、Zn等12種元素的有效量分析數據;
(3)浙江省主要土壤有機氯(六六六、DDT)農葯殘留量分析數據;
(4)浙江省主要土壤有機污染物(多氯聯苯PCBs)分析數據;
(5)浙江省主要農田土壤淺層地下水NO3、NO2、NH4等24項水質分析數據;
(6)浙江省近岸淺海和灘塗沉積物的52種元素及有機碳、pH值分析數據。
利用區域調查所獲得的實測數據,按技術規范要求,編制了52種元素的地球化學圖、11種元素有效態(可浸提量)分布圖、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分布圖等一大批基礎性圖件;為開展農業地質環境評價和綜合研究提供了依據。在區域評價和綜合研究基礎上,首次編制了《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圖集》和《浙江省生態地球化學圖集》;這些成果是自第二次農業普查和全國第二次地球化學掃面以來所獲得的最系統、最可靠、最新的基礎性成果,海量的基礎資料,是「數字浙江」的重要數據源,具多部門、多學科、多領域的長遠應用價值。
2.2 查明了浙江省主要農業經濟自然區的地質環境現狀,「摸清了家底」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2.2.1 土壤環境質量評價
評價結果表明,浙北平原、浙東沿海和浙中盆地3個主要農業種植區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上較好。功能類型綜合評價結果表明:在被調查的3個區約3.7萬km2的范圍內,一類土壤佔21.14%,二類土壤佔61.04%,三類和超三類土壤分別佔16.63%和1.19%。
依據農業部綠色食品產地土壤環境質量標准,結合全省1999年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對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的種植適宜性評價表明,在浙北、浙東和浙中3個調查區236.5萬公頃農用地之中,能滿足安全農產品生產土壤環境質量要求的農用地面積為179.8萬公頃,佔三地區農用地面積的76.0%,其中,水田147.9萬公頃,佔三地區水田的74.9%;旱地25.7萬公頃,佔三地區旱地總面積的86.7%;園地面積7.3萬公頃,佔三地區園地總面積的78.6%。不適合種植綠色農產品的非綠色農用地面積為47.2萬公頃,佔三地區農用地面積的20.0%。
2.2.2 土壤污染程度評價
受來自工業、農業及城市等多方面的影響,我省土壤已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屬元素的污染。調查評價成果統計,浙北、浙中、浙東沿海3個區中,輕度污染面積占調查區總面積的38.1%,中度污染佔9.0%,重度污染佔1.61%。
研究表明,在快速發展的工業化進程中,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含量變化大大超過了自然作用的變化,在短短的12年間,Cd、Cu、As、S等元素平均相對累積率達15%以上,浙北平原、浙東沿海平原和浙中盆地3個區表層土壤中均出現Hg、Cd、Pb、Zn、Cu、As等元素的富集。調查顯示,重金屬污染主要是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化肥、農葯等農用化學品以及其他人為的作用下,通過如大氣降塵、灌溉、施肥、滲透等形式廣泛進入到土壤環境。
2.2.3 土壤有機污染現狀評價
調查表明,六六六、滴滴涕這類有機氯農葯在停用近30年後仍在土壤中廣泛殘留,但總體上未超過國家環境質量的標准。
2.2.4 農田淺層地下水環境質量評價
調查顯示,3個重點調查區的農田淺層地下水水質主要為Ⅳ類和Ⅴ類,其中Ⅳ類水佔42.0%,Ⅴ類水佔49.2%;浙東沿海地區的Ⅴ類水達65.7%。
淺層地下水的重金屬污染不突出,主要集中在鐵、錳及亞硝酸鹽等指標上,其中鐵超標比例為61.8%,錳為73.3%,亞硝酸鹽為25.2%。
2.2.5 農田土壤營養微量元素豐缺評價
浙北、浙東、浙中三地區土壤肥力和微量營養元素豐缺評價結果表明,土壤養分之間的不平衡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土壤肥力與養分豐富水平或平衡狀況較差的土壤面積接近50%,浙中地區問題最為突出;平衡性較佳的土壤面積比例較小。沿江臨海的墾區,土壤普遍缺Zn、Mo、Cu等元素;B不足具有廣泛性、區域性,有92.2%的土壤存在缺B問題。
2.2.6 灘塗及近岸淺海沉積物環境質量評價
調查表明,除Ni元素在樂清灣一帶超標較高外,沿海灘塗尚未發現明顯的重金屬污染。
2.3 通過調查,首次發現並評價了浙江富硒土壤。該成果不僅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也具有資源開發價值
2.3.1 富硒土壤及評價
通過研究,首次提出了根據土壤的含硒水平和硒反應性、富硒土壤的面積、土壤中硒的富集程度、硒的有效性、土壤環境質量和生物效應等指標的富硒土壤資源綜合評價方法,將富硒土壤分為較高富集(Ⅰ級)、中等富集(Ⅱ級)、一般富集(Ⅲ級)3個等級。經評價,在浙北平原、浙東沿海平原和浙中盆地3個區圈出了29處約7654km2的富硒土壤區;其中,Ⅰ級區5處,Ⅱ級區15處,Ⅲ級區9處。
2.3.2 富硒農產品調查
通過富硒區農產品的實地調查驗證,新發現海寧、平湖、諸暨的水稻,金華的葡萄,衢州、開化、慈溪的茶葉,龍游志棠白蓮,瑞安馬蹄筍、天目山竹筍等農產品的硒含量已達到標注富硒農產品標准。
3 評價成果
3.1 土壤地質研究
以地學為基礎,提出了「土壤地質單位」的新觀念,系統劃分了浙江成土母質類型,實現了地學與土壤學的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浙江土壤地質研究水平。
以「母岩—母質—土壤」的地質地球化學相關性研究為切入點、以土壤地質剖面研究和土壤母質地學分類為基本方法,通過對農業地質背景的系統研究,提出了「土壤地質單位」的新概念。由於地質工作能准確釐定各類岩石、地層的空間展布、詳細描述其生成地質環境、地球化學等特徵,建立在地學基礎上的土壤母質分類將更具准確性。依據分類原則,建立了36個土壤母質類型,劃分了118個土壤地質單位,編制了新的浙江土壤母質圖;並對不同土壤類型進行了土壤礦物學、土壤磁性等方面的研究,從成土母岩、土壤母質及不同成壤環境等方面,系統總結了浙江省土壤的地質-地球化學特徵,豐富了農業環境的基礎資料,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3.2 特色農產品適生地質—地球化學環境研究
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浙江主要特色農產品的適生地質—地球化學模型,為科學指導特色農產品結構調整和區域布局規劃,提供了地學支持。
本次工作分別對浙江名茶、竹筍、臨安山核桃、諸暨香榧、常山胡柚、玉環柚、長興銀杏等7種特色農產品的立地地質背景進行了研究,研究認為,除地形地貌、坡向和小氣候條件之外,特色農產品的分布及其品質明顯受到地質地球化學背景的制約與影響。研究揭示了這類農產品的適生規律,建立適生地質—地球化學模型,並依從已知到未知的認識論,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進行了種植適宜性區劃,結果表明,浙江省優質名茶種植的最適宜區面積為10803km2(圖1),佔全省土地面積的10.2%;次適宜區面積51621km2,佔49%;毛竹、竹筍的適種面積為適宜區18814.28km2,佔全省面積的18.47%,次適宜區55330.96km2,佔54.32%;臨安市山核桃的適種面積佔全縣面積的17.2%;常山縣適宜和較適宜種植胡柚的面積約400km2;長興縣銀杏的適宜和較適宜種植區面積約154km2;諸暨香榧適宜和較適宜種植區面積約306km2;玉環柚種植的適宜區和較適宜區面積約188km2。這一成果,為特色優勢農產品種植布局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圖6 浙江省綠色(無公害)、富硒糧油產業綜合區劃圖
在農業地質環境調查所取得的相關研究成果基礎上,以農業地質環境和農業自然生態環境要素為基礎,以農作物種植適應性評價和發展潛力評價為核心,以優勢比較為原則,提出的「農業綜合區劃方法」充分考慮了農產品產地安全性、特色農業資源有效利用、農產品種植適宜性和區域經濟社會特點等4方面因素,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先進性,也是對傳統農業區劃工作的一大突破。應用這一方法提出的全省糧油(圖6)、茶葉、蔬菜、果品等4大類主要農作物的產業布局區劃,有利於保證農產品的安全性(綠色、無公害)和資源的有效利用,對農業產業布局有較好的指導意義。
4.4 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信息系統建設
「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信息系統」首次在真正意義上把調查獲得的有關土壤地質、地球化學、水文地質、農產品安全、非點源污染、特色農產立地環境、遙感、農業資源環境、海岸帶環境地球化學等海量數據以及項目文檔數據、DEM及基礎地理信息、解譯評價成果等納入農業地質資料庫。建成不同時段、不同結構、多源、多比例尺的海量空間和非空間資料庫。採用海量地形與影像管理技術、快速三維顯示技術、空間數據和非空間數據一體化管理技術以及組件式GIS(COMGIS)技術等關鍵技術,應用先進的金字塔模型來管理數據,基本實現了與農業地質環境相關信息的收集、存儲、加工、使用、動態更新、統計分析及查詢、輸出等功能,構建的農業地質環境專業信息和社會公用信息的共享平台,具有較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項目由於堅持了多系統多部門的聯合,堅持以地學為主導的多學科多專業結合、產學研結合、基礎調查與專題研究相結合、調查研究與應用相結合的原則,項目的實施達到了「摸清家底」的目的,獲得了一批全新的填補空白的調查和研究成果,為浙江「十一五規劃」編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資料和科學依據。以市縣(區)為對象開展的示範區農業地質環境調查,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作為公益性的大型基礎應用研究項目,其成果的作用已逐漸顯現,部分成果已經開始在部分地區試用,部分戰略調整決策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我省的部分縣市級政府和農民開始認識到農業地質環境調查所具有的潛力,紛紛要求開展相關的調查工作,社會經濟對農業地質工作的認同與需求正日益顯現。「浙江省基本農田質量調查評價」項目已經省政府批准,項目實施的總體方案正在緊張編制中。
參考文獻
[1]陳懷滿.土壤中化學物質的行為與環境質量.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2]黃昌勇.土壤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3]陸景崗.土壤地質學.北京:地質出版社,1997
[4]劉黎明.土地資源學.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2
[5]牟樹森.青長樂.環境土壤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6]毛祖法.浙江名茶.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7]全國土壤普查辦公室編.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暫行技術規程.北京:農業出版社,1979
[8]楊忠芳,朱立,陳岳龍.現代環境地球化學.北京:地質出版社,1999
[9]朱大奎、王穎等.環境地質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章明奎,魏孝孚,厲仁安.浙江省土系概論.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0
[11]潘根興.地球表層系統土壤學.北京:地質出版社,2000
[12]浙江省地質礦產局.浙江省區域地質志.北京:地質出版社,1989
[13]浙江省土壤普查辦公室編.浙江土壤.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14]浙江省地質礦產廳.浙江省岩石地層.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6
[15]紀國成.硒的生理作用及開發富硒稻米的實踐.浙江農業科學,2003年增刊
[16]唐根年,陸景岡,王援高等.浙江省及鄰近地區名茶形成的土壤地質環境分析.茶葉科學,2001,21(2)
[17]翁甫金、朱雲傑、樓雲台.浙江省竹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竹子研究匯刊,2004,23(1)
[18]袁建新,王雲.我國《土壤環境質量標准》現存問題與建議.中國環境監測,2000,16(5)
[19]周俊,姚君津.農業資源的地質背景及其開發利用.農業技術經濟,2002(1)
[20]朱立新,周國華,任天祥等.浙江杭嘉湖平原區環境地球化學研究.物探與化探,1996,20(4)
Review of Achievements of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Wang Qinghua, Dong Yanxiang, Zheng Wen
(Zhejia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Xiaoshan 311203)
Abstract: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considering survey as base, evaluation as kernel and study as tache, studies and evaluates the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different aspects, degrees and scales, consequently obtaining som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t enriches our agricultural basic data and increases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technological reserve. They will supply the agricultural programming,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highly effectiv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ith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basic service for building ecological provi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agem.
Key words: Zhejia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chievements
『伍』 王呈方的成就綜述
2000年以來,王呈方教授帶領的團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從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促進技術進步,在比較落後的船舶鋼料加工技術領域中,曾率先在國際上研究成功數控肋骨冷彎機。2003年以來又完成了新型「機械手肋骨冷彎機」系列產品的研究開發。在開拓肋骨冷彎機市場中做了創新性貢獻。
(一)在船舶肋骨冷彎加工技術上的創新貢獻
1.發明了「純彎曲原理肋骨冷彎機」,1980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交通部鑒定認為:「生產使用表明,較三支點原理冷彎肋骨的方法,成形質量好,加工質量高,使用性能好,在國內是個創新」,該機已形成產品和出口。
2.發明了「數控肋骨冷彎的弦線測量法和檢測機構」,於1985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交通部鑒定認為:「弦線測量法及其檢測系統屬國內外首創,在肋骨冷彎技術方面是一種創新。建議上級領導部門進行推廣,以保持我國在這個領域的國際先進水平。」
3.提出了「逐步逼近彎曲法」,其論文評價為:「他通過大量實驗,總結分析了回彈規律,設計了逐步逼近彎曲法,為型材自動彎曲成形工藝處理奠定了理論基礎和提供了一種簡單的實用方法。生產實踐業已證明,作者所建立的型材彎曲回彈理論和方法,對解決型材自動化彎曲成形有極為重要的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4.與上海船廠合作完成了船廠常用三支點肋骨冷彎機的計算機控制,1988年獲中船總科技進步二等獎。多年來各主要造船國家都十分注重其自動控制的研究,但由於控制模型的關鍵問題處理欠妥,都未見效。王呈方教授的研究團隊用新的數學模型,對上海船廠在1983年從日本進口、已擱置不能使用的大型400噸肋骨冷彎機成功地進行了改造。中船總鑒定會認為:「三支點肋骨冷彎機數控系統屬國內首創,使用該系統使肋骨加工工藝及質量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研究對技術引進、改造工作有所創新。為促進造船加工工藝技術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5.與中船總船舶工藝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智能微控肋骨冷彎機」 研製,1993年獲中船總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船總鑒定認為:「該機採用自適應變步長彎曲控製法,在控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具有獨創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我國造船工業的技術進步具有重大貢獻。」
6.2007年研發的「肋骨冷彎加工機器人」集成了先進的船體肋骨加工工藝技術、測量技術、現代信息技術和控制技術,在世界上率先實現了肋骨加工全過程的自動化與數字化,是我國首創的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船舶加工裝備。該項目技術先進,實用性好,成熟性高,優勢突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肋骨冷彎加工機器人」為我國造船工業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一系列研究發明解決了肋骨冷彎加工有關理論和關鍵技術,並使數控肋骨冷彎機研製得以成功,這是肋骨加工向自動化發展的重大突破,對改變我國肋骨加工工藝落後和勞動條件差的狀況、由機械化向自動化方向發展起了關鍵促進作用。2007年,我國的數控肋骨冷彎機已形成產品,並為多家船廠使用,且比同時期德國IMG公司的高精度數控肋骨冷彎機的肋骨加工精度高數倍,並已產生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示我國在該技術領域中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二)在管子彎曲加工技術上的貢獻
1.首次提出了「彎管機冷彎管子的回彈與伸長規律」,1998年獲交通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數控彎管機已在國內外造船廠應用多年,但管子加工的回彈量和伸長量是長期以來沒有解決好的技術難題,嚴重影響了彎管加工的精度和工藝技術的進步。通過多年在彎管現場的研究,獲得了大量的回彈與伸長數據,通過分析計算,總結出了彎管機上管子彎曲加工回彈與伸長的規律,並從理論上進一步論證了實驗規律的正確性。湖北省鑒定會認為:「對於管子本身的回彈規律描述為θ=K1θ0+C1,比以前的研究有所創新;對於管子伸長規律的描述為ΔL=K2θ0+C2,則是以前文獻所沒有的。研究結果極有學術價值,也有應用前景,能為冷彎管子加工工藝技術進步提供新的理論依據和科學指導。所提出的彎管機彎管的管子伸長規律為國際首創,該研究項目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發明了「智能彎管回彈伸長測量儀」,1997年獲中國發明專利權。該儀器是專為測取上述彎管機冷彎管子的回彈與伸長規律而設計發明的。由於該儀器能在彎管機現場測量出在給定條件下的管子回彈與伸長規律,方便簡單。其回彈規律可供給彎管機作為回彈補償使用,伸長規律可供給無餘量彎管、先焊法蘭後彎曲加工工藝以及控制彎管機的進料作為計算依據使用。已推廣應用多台。2000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以上研究和創造使彎管加工不再依賴人工經驗,解決了長期以來的彎管回彈與伸長技術難題,為數控彎管機提供了精確加工數據,使數控彎管機的彎管質量與精度獲得有效保證,為彎管工藝技術向無餘量彎管、先焊法蘭後彎曲加工等新工藝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科學指導,對於實現管子流水線生產技術進步有所促進。對於實現管子流水線生產技術進步有所促進。
(三)出版了《船舶鋼料加工原理》專著
該書1993年4月由大連海運學院出版社出版。審閱意見為:「他在船舶鋼料加工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詣。《船舶鋼料加工原理》一書就是作者根據多年來在教學和科研的實踐編著而成的。在船舶與海洋工程類的書目中編著出版此書尚屬首次。該書以金屬塑性變形原理為基礎,結合生產實際,較詳細地研討了船舶及海洋結構物鋼料加工各主要工序的理論分析,計算方法以及材料成形性能的有關實驗方法等問題,既嚴謹、全面,又緊扣船舶類專業的特點,滲透了作者多年來教學和科研實踐的經驗,由淺入深,通俗易懂。作為造船工藝及設備、船舶工程專業的教材和從事船舶及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一定會受到歡迎。然而以往卻還沒有適合於船舶及海洋結構物鋼料加工方面的專業用書,這給有關專業的學生和技術人員的學習和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因此,《船舶鋼料加工原理》一書的出版是及時的、必要的。」出版《造船機械設備》教材一部;發表有關學術論文40餘篇,這些工作豐富了塑性加工理論等內容,促進了船舶鋼料加工技術的進步。
(四)在長江礦石直達運輸技術方面有創新
過去進口礦石二程運輸方式:由海輪將礦石從北侖運至長江下游港,轉載至長江駁船,再運至武鋼工業港等。
提出進口礦石「江海直達駁船隊」的新型運輸方式是:利用海上成熟的頂推船隊技術和江段先進的大型頂推船隊技術,進行有效和科學地組合,組成江海直達駁船隊,完成進口礦石的江海直達運輸。
經武鋼和馬鋼的實施後,使礦石的二程運輸變為一程運輸,減少了中轉環節,節約運費10.8元/噸,並減少0.5%的貨損和對環境的污染。隨著進口礦石需求的增加,如按武鋼新增運量150萬噸計,每年可節省運費達1600萬元,其社會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實踐說明,江海直達駁運輸方式,有利於我國水運「T」形大通道的江海直達運輸,潛在效益特別巨大。
「長江礦石進江運輸系統方案的研究」,1999年獲交通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主持的「武鋼礦石江海直達駁船隊試驗和船舶改造」課題,經湖北省科學技術廳鑒定認為:「成功地將現有礦石進江二程運輸改為一程運輸,是一種技術創新,研究成果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1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為我國礦石江海直達運輸作出了貢獻。
『陸』 寫文獻綜述,裡面介紹當前別人的研究成果,需要用原文引入嗎還是可以自己概述
可以引用,用自己的語言概述最好
『柒』 論文開題報告中的 文獻綜述:相關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動態 怎麼填寫
根據你的論文主題在中國知網或者萬方數據等一些網站里下一些別人寫的畢業回論文或者碩博論文,答個人感覺萬方好一些啦,然後你可以看看別人是怎麼寫的,如果你實在是不知道怎麼寫就把他們寫的自己綜合一下,概括一下就行了,如果你想寫詳細一點,你可以繼續找找你在論文上看到的或者自己知道的你主題那方面的專家或名人的著作或者理論看看。。。。。。我就是這么寫的,已經通過了,這樣就差不多了 ,格式什麼的其實也沒太大要求,資料一類的如果自己慢慢找的話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啊
『捌』 試述綜述與科研論文的區別是什麼
綜述是指該領域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評論以及對現有研究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設想與思路。而科研論文是圍繞一個課題開展探索性研究,以論證或者探究相關內容。
『玖』 華東地區「十五」地質大調查成果綜述及「十一五」展望
郭坤一
(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南京210016)
1 概況
1999年7月16日,中國地質調查局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務是:承擔、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
地質大調查自1999年實施以來,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統一領導下,圍繞著一項計劃和四項工程(基礎調查計劃,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工程、地質災害預警工程、數字國土工程和資源調查與利用技術發展工程)進行科學部署、精心組織,採用新機制、新思路,運用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和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截至2005年,地質大調查實施7年間,華東地區共安排地質大調查工作項目156項,共獲資金41291萬元。其中,基礎地質調查32項,礦產資源調查評價73項,地質環境調查評價23項,物探、化探、遙感28項。共有17個工作單位承擔。
2 主要進展及成果
2.1 基礎地質調查
投入經費4367萬元,已完成1:25萬區域地質調查22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22幅,1:5萬生態環境地質調查4幅。正在進行的1:25萬區域地質調查9幅。
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2.1.1 前寒武紀地層劃分與對比
華東地區前寒武紀地層主要發育在大別—蘇魯、揚子和華夏3個地層區。
華夏地層區:通過邵武、龍岩、三明、瑞金等幅1:25萬區域地質調查,打通了閩西地區近南北向的地質走廊,提高了區內地質研究程度。肯定了武夷地區總體以加里東期變質褶皺隆起,在寒武系之下,存在著震旦系—南華系淺變質硅質岩(石英岩)以及與揚子區相似的地層序列;對古元古代麻源岩群和新元古代馬面山岩群的岩性組合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元古代存在雙峰式火山岩;對以古元古代桃溪岩組為核部的變質核雜岩的幾何學特點及運動學機制進行了解剖,確定其形成時代以印支期為主。
揚子地層區:通過南昌、上饒、景德鎮、金華等幅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和綜合研究,對該地區岩石地層單位進行了全面清理,建立了岩石地層和構造—地層系統,解決了各省之間同物異名,異物同名現象。以雙溪塢岩群為代表的中元古代島弧火山岩得到進一步確認,新元古代雙峰式火山岩、侵入岩、基性岩牆群的研究得到進一步加強。
大別蘇魯地層區:將大別山區的變質表殼岩組合劃分為古元古代大別山岩群和中-新元古代宿松岩群,將前陸帶中的深變質表殼岩組合歸為中元古代董嶺岩群。提出了大部分變質變形侵入體形成於新元古代、少數形成於中元古代,大別山岩群為古元古代、宿松岩群為中-新元古代的新認識。
2.1.2 金釘子剖面
我國現有的兩個金釘子剖面均位於華東地區:在奧陶紀達瑞威爾階層型剖面的常山縣黃泥潭剖面1:5萬區調工作中,新發現了厘米級厚度的沉凝灰岩,並從中分選出單顆粒鋯石,進行了精確的定年,從年代學上對界限進行准確定位。在對國際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層型剖面分布區進行了高精度大比例尺填圖,對界線層中的關鍵層(如PTB界線粘土層、PTB界線層內的國際牙形石帶等)進行了詳細的調查,鑒定識別出兩個重要牙形石帶:Clarkina subcarinata帶;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帶。大大提高了該區生物地層對比精度。
2.1.3 第四紀厚覆蓋區填圖方法
在1:25萬杭州、南京、南通和上海等幅區調工作中,注重了厚覆蓋區第四紀地質研究,將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的理論與方法引進到第四紀地質研究中,採用「基準面旋迴」的概念,結合岩石地層、氣候地層、年代地層、磁性地層等多重地層劃分方法,.建立了區內等時地層格架和對比依據。並從標准孔的研究入手,通過古土壤、古暴露面及其所對比的剝蝕面和沉積界面的識別研究,解決了標准孔與一般鑽孔的氣候旋迴等時對比問題,對新發現的浙江跨湖橋文化與古環境的研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厚覆蓋區第四紀地質圖的表現形式上增加了較多的非正式岩石地層單位,豐富了圖面內容。
2.1.4 東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
近幾年來,沿海諸省通過區域地質調查和綜合研究,基本查明了區內火山活動期次和火山活動規律,並通過精確的同位素定年,進行了火山地層的劃分與對比,證實了磨石山群火山岩年齡主體為早白堊世(137.7~113Ma)而非以往長期沿用的晚侏羅世,這對重新認識東南沿海晚中生代火山岩時空展布與成因機制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研究東南沿海火山岩帶的構造演化奠定了基礎。
2.1.5 陸相紅盆區調方法研究總結
在1:5萬金田、澧田等幅區調工作中,針對中生代陸相紅盆,以層序地層學理論為指導,從劃分構造界面入手,採用岩性、岩相調查相結合,對各類構造界面性質和沉積體的物質組成、結構特徵、形成環境、時空展布及相互疊置關系等進行調查和研究,建立了陸相岩石地層層序,劃分了岩石地層單位,在此基礎上進行填圖,地質圖內容十分豐富。
2.1.6 計算機填圖方法試點
作為中國地質調查局第一批計算機填圖試點,福建省地質調查院率先採用計算機輔助填圖方法完成了1:5萬東山縣、宮前幅區域地質調查。完善了區域地質調查野外數據空間與屬性的數據模型及其相關標准和技術規程,並實現了多源區域地質調查信息的形成、組織、集中、保存、檢索與分析,在不同G1S平台上建立了面向多源信息管理與分析的G1S區域性區域地質調查空間綜合地學信息系統。
2.2 區域物、化、遙工作
7年間,中國地質調查局在華東地區共部署區域物探、化探和遙感調查項目28項,共獲資金17547萬元,其中,中國地質調查局投入資金8197萬元,地方配套資金9350萬元。
2.2.1 區域物探工作
部署完成了福建省西部區域重力調查,完成重力測點3870個,調查面積22916.5km2。至此,華東地區的區域重力調查已經全面完成。
開展了長江三角洲地區配合區域地質調查和環境地質調查的物探方法應用示範,完成了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南)調查面積30340km2,補充了重、磁、電測深數據,並進行了綜合解釋和編圖。
2.2.2 農業地質(生態地球化學)調查
該項工作可分為兩個階段,前期,在江西南昌地區、江蘇南京地區及福建廈門—漳州地區分別開展了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方法實驗和調查實驗,開展了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有機污染成分分析方法和有效態分析方法的研究。從2002年,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分別和浙江省、江蘇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簽署了省(市)、部級合作開展農業地質(生態地球化學)調查的協議。總計完成了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面積23.7萬km2,獲得了海量的測試數據。依據土壤環境質量,對226440km2土壤進行分析,圈出Ⅲ類、超Ⅲ類土壤21483km2,發現了沿長江存在著區域性的Cd生態地球化學環境污染。發現了一批生態地球化學環境區和優質區,其中,適宜於發展綠色農業基地的面積140586km2,富硒土壤資源18294km2。調查成果受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並顯示出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與此同時,編制了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規范,開展了長江流域生態地球化學的綜合研究,並就廣州、武漢、成都三地區生態地球化學進行了預警,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2.2.3 遙感地質調查
開展了安徽、浙江、福建、台灣和上海市的省級遙感綜合調查,完成遙感調查面積62萬km2。同時,在東部重要經濟區帶、長江流域開展了基礎地質環境遙感調查、監測和解譯。
2.3 礦產資源調查評價
7年間,在華東地區共部署礦產資源調查評價項目73項,總計投入經費12078萬元(表1)。完成的主要實物工作量為:鑽探53760m,坑探4674m,1:5萬化探13270km2。累計新發現物、化探異常283處,提交小型礦床19個、小型礦產地15處、中型礦床22個、大型礦床17個、超大型礦床7個。
表1 華東地區礦產項目分類
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結果顯示出華東地區的黑色金屬(金紅石)、貴金屬(銀、金)、稀有金屬(鉭、鈮、鋰)、有色金屬(鎢、錫、鉛、鋅)和重要非金屬(膨潤土、高嶺土、螢石、玻璃用石英砂)礦產均出現了良好的前景,鎢、錫等優勢礦產地位得到了顯著增強。
表2 華東地區主要礦種資源量
黑色金屬-金紅石礦產:集中分布於蘇北超高壓變質帶中,屬榴輝岩型金紅石礦床。
稀有金屬礦產:主要與發育在江西和長江下游地區的燕山晚期鹼性花崗岩建造有關,資源潛力巨大。已提交的礦產勘查成果報告主要為由江蘇地調院承擔的《江蘇蘇州善安浜鉭礦評價報告》,提交超大型鉭礦1處,伴生鋰、銣、銫、鉿資源量達中-超大型規模。
有色金屬:鎢、錫礦產是我國的優勢礦種,華東地區主要產於贛南地區。已提交《江西會昌錫坑逕礦田及周邊地區錫-銅多金屬礦評價報告》,提交大型錫礦1處。正在實施的「江西諸廣山—萬洋山鎢多金屬礦評價」項目新發現3處具大-超大型遠景的潛力礦區;「江西於都—全南地區鎢礦評價」項目,已確定具中、大型找礦潛力的礦區(點)5處,具進一步工作意義的找礦靶區5處。此外,在揚子地台南緣的九嶺—鄣公山—皖南隆起帶,鎢、錫礦產也顯示巨大的資源潛力。
鉛-鋅礦產的找礦突破主要在於,認識了以往不被重視的元古界塊狀硫化物礦床的產出層位,提出了在利用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和更大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測量圈定的綜合化探異常基礎上,尋找該層位塊狀硫化物礦床的有效找礦方法,取得了福建尤溪峰岩、福建建甌八外洋兩處大型鉛-鋅-銀多金屬礦的找礦突破。該類型礦產的找尋,目前正方興未艾,在北武夷地區、閩中地區和浙西南地區仍有較大的找礦潛力。
貴金屬礦產(銀、金)的找礦突破地區,主要分布於江西北部九嶺地區贛東北地區和皖南地區,前兩者為韌性剪切帶型金礦,後者主要為石英脈型。
礦產資源綜合研究:完成了武夷山、皖浙贛相鄰區2個重要成礦區(帶)的成礦規律與找礦方向綜合研究,建立了成礦區(帶)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的基礎空間資料庫,編制了一批綜合性基礎圖件。
華東地區新一輪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工作,實現了為國家宏觀發展戰略服務,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礦產基礎信息資料,為國土資源規劃、保護和利用提供決策支撐服務的目的。同時,為後續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和轉入資源補償費及其他資金勘查奠定了基礎,帶動了商業性地勘投入,推動了地方礦業市場的發展,為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2.4 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工作
華東地區是我國經濟、科技、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伴隨著區域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該區的自然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環境質量急劇下降,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為此,中國地質調查局成立之初,即在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和淮河流域等環境地質和水資源問題突出的地區,部署了區域環境地質調查評價項目。其目的是查明工作區的環境地質條件和存在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利用GIS技術,建立工作區的環境地質資料庫或信息系統,實現調查與勘查成果全部數字化、評價預測的計算機化,為社會經濟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地學技術支撐。同時,緊密結合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任務,提出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地質環境保護、減災防災的對策和建議。
7年間,中國地質調查局在華東暨東南沿海地區(含廣西、海南、廣東)共部署水文、環境地質調查項目23項,工作性質包括基礎調查、災害預警和綜合研究。共獲資金7756萬元。
2.4.1 主要進展及成果
長江三角洲地區地下水資源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將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南)地區作為統一的地質單元,建立了區域基岩構造模型和第四紀沉積結構模型,查明了第四紀以來古地理環境演變過程和長江古河道的遷移演化特徵,為建立地下水含水系統和地面沉降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礎地質依據。
運用GMS(3.1)地下水資源評價軟體,在該地區建立了孔隙承壓水三維地下水流模型,實現了整個地下水資源評價過程的可視化。
查明了區域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地質災害的現狀、研究了其形成機理和基本特徵,建立了地面沉降與地下水位之間的相關模型,評價了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初步建立了全區的地面沉降監測網路的建設規劃,並進行了初步實施,為滿足政府和社會需求,防災減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GIS平台上,建立了以基岩構造模型、第四紀沉積結構模型、地下水含水系統結構模型為基礎的、較為完善的「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南地區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地質綜合地理信息系統」,實現了對相關信息的查詢、分析、編輯和管理。
2.4.2 淮河流域環境地質調查
初步查明了淮河流域不同深度地下水的污染組分及其分布,評價了地下水質量。結果表明,淮河流域淺層地下水水質普遍較差,以Ⅴ類水和Ⅳ類水為主,尤其是埋深小於20m的淺層地下水,Ⅴ類水和Ⅳ類水的分布面積達54260km2,占水質調查面積的91.6%;相比之下深層地下水(埋深大於50m)水質較好,Ⅰ、Ⅱ、Ⅲ類水分布面積達18955km2,占水質調查面積的32%。
評價了不同深度地下水的污染程度,進行了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區。淺層地下水重度污染區分布面積16215km2,占水質調查面積的27.3%;中度污染區分布面積32221km2,占水質調查面積的54.49%;輕度污染區分布面積10829km2,占水質調查面積的18.3%。
探討了淺層地下水的污染特徵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淺層地下水污染具有帶狀污染特徵,沿污水河(溝)兩側附近淺層地下水受污染最為嚴重,居民患偏癱、癌症患者較多。
初步查明了阜陽市的地面沉降現狀、形成原因及所造成的危害。
2.4.3 東南沿海及重要經濟區環境地質調查
在全面分析和調查研究了東南沿海地區海岸變遷、海水入侵、水土污染的現狀、特徵及其成因的基礎上,總結了東南沿海地區緩變型和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類型、分布、成因和危害。
初步查明了東南沿海地區海岸環境、近現代海岸變遷及古海岸變遷特徵。
根據地下水資源評價結果,分析了地下水資源的開采潛力,提出了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開發微鹹水、半鹹水的思路與建議。
初步查明了海南島東北部和西南部、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福建沿海地區、廣西北部灣和蘇錫常地區地下水水質污染狀況和成因。結果表明,東南沿海地區地表水污染越來越嚴重,導致淺層地下水污染面積和污染程度有擴大化趨勢,常州等城市郊區有機污染物檢出率較高。
應用地下水同位素地球化學方法,研究了蘇錫常地區地下水補、逕、排條件、地下水流場變化,探討了地下水污染源類型,為進一步開展該地區地下水污染調查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在調查東南沿海地區海水如侵類型、方式和分布范圍的基礎上,提出了海南島西部和廣西北海地區海水入侵主要由不合理的開采地下水引起,同時出現了因高位養蝦所致的海水入侵。
針對存在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和防治對策,為地方政府制定相關規劃提供了地質依據。
更新和新編了一批地質環境圖件。
2.4.4 杭嘉湖平原1:5萬生態環境地質調查試點
全面查明了區內的地層、第四紀古地理環境、土地利用、土壤環境質量及污染狀況、地下水資源及開發利用、水環境質量及污染狀況、岩土體工程地質特徵、生態地質旅遊資源等。
成功應用磁化率測試技術大面積開展了區域土壤環境評價研究工作,磁化率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圍、能夠反映不同土壤類型和不同利用方式下同種土壤化學元素的差異等,採用「統一方法、分區評價」和「因子賦值、定量評價」的原則提出了一套新的生態地質環境綜合評價方法。
編制了一套由70餘張圖件組成的生態環境地質圖系。為生態環境地質調查起到了示範和指導作用。
應用MapInfo操作平台設計並開發出了「杭嘉湖平原1:5萬生態環境地質調查試點」地理信息系統。
2.4.5 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
在地面沉降調查的基礎上,結合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布局,按照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總體規劃,制定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網建設技術標准和監測技術要求,建設統一的區域地面沉降監測網,為實現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的有效監測、綜合研究以及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提供基礎保障。目前,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技術標准、統一數據平台的要求,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網的建設正在進行中。
2.4.6 沿海主要城市環境地質綜合研究
本著分片研究、整體綜合的研究思路,重點分析研究了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的區域地質構造和近代地殼活動性、區域氣候與水文特徵、區域地形、地貌、區域岩性結構特點、水資源條件、其他地質資源;系統梳理和歸納出東部地區城市可持續發展有重大影響和總體效應的6類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水資源短缺和不合理開發利用、地面變形加劇、水土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沿海城市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地震威脅、南水北調和三峽工程對長江三角洲及有關城市的影響。
在深入分析評價城市環境地質問題形成的地質背景因素、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因素,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及其發展趨勢對城市建設和發展造成的危害及影響的基礎上,從宏觀和戰略的高度,對東部地區城市化與地質環境良性協調發展的途徑進行了探索,提出了「立足本地區水資源,走節水型發展道路的城市水資源供需平衡方略」、「地面沉降與開采利用地下水資源協調共存」、「城市規劃和建設對地質環境中某些不穩定因子的防範與協調」、「固體垃圾處填埋與地質環境適宜性的協調」、「城市地質資源的開發利用,要有利於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濱海城市的規劃、建設要適應防禦海平面上升危害的需要」等對策和建議。為了確保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能夠實現對地質環境的合理利用,報告提出了「加強相關法規建設」、「完善城市管理體制」、「加強城市環境地質專題研究和評價的力度」、「進一步拓寬城市環境地質工作的投資渠道」等措施。
3 展望
「十一五」是國土資源大調查的最後5年,2006年又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中國地質調查局按照國土資源部總體工作部署,根據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提出了地質大調查工作的重點領域、重點方向和重點任務。主要任務是:通過「十一五」地質大調查,更新一批基礎地質圖件,建立地質調查信息化服務體系;完成主要成礦區帶重要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發現一批新的礦產資源勘查後備基地;完成我國主要盆地的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初步掌握東部地區地下水污染狀況;科學評價地質環境,建立一套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監測防治系統;發展重大地學理論,使我國地質調查相關科學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3.1 基礎地質調查
繼續開展1:25萬區調修測(7幅),開展海岸帶及環境脆弱區1:25萬區與環境地質調查(5幅),開展武夷山、浙、皖、贛相鄰區重要成礦區(帶),東部重要城市及人口密集區1:5萬區與地質調查和1:5萬航空物探調查,以及中國東部重要經濟區帶、長江流域區域地質環境遙感調查與監測。
完成長江流域經濟帶、沿海經濟帶1:25萬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開展區域地球化學資料庫建設和區域性綜合研究。
繼續推進並全面完成上海、杭州、南京城市立體地質調查的試點工作,建立並推廣城市地質調查工作方法體系。
以大區為單元開展新一代全國區域地質志編制及系列綜合編圖試點。
在重要成礦區帶開展新引進的航空重力、航空瞬變電磁等航空物探新參數(或綜合參數)的試生產工作。建立區域物探資料庫,編制1:25萬(或1:20萬)區域重力調查和航空物探測量系列圖件,並對重要成礦區帶進行編圖和綜合研究。
繼續在東部沿海地區、長江流域,開展地質環境遙感調查和動態監測工作;在重要成礦區帶,利用高精度航空相機、數字相機和POS系統,開展1:5萬等航空遙感調查工作。
完成覆蓋區和重要農業經濟區的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開展重要經濟區帶的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推動開展不同級次的土地生態地球化學評估,在全國起到示範作用。全面開展生態地球化學調查數據的應用研究與應用推廣工作。開展有機污染物地球化學調查試驗,啟動有機污染物地球化學調查。
開展深穿透地球化學與隱伏區礦產勘查技術等研究,在重要成礦帶開展地球化學深部找礦試點工作。
3.2 礦產資源調查評價
堅持以銅、鐵、富鉛鋅、優質錳、鋁土礦、鉻、鉀鹽、錫、鎢、鎳等為主攻礦種,開展在長江中下游、南嶺東段成礦區(帶)、武夷山成礦區(帶)重要礦產資源潛力調查,逐步縮小靶區,對重點礦產資源遠景區開展評價,力爭獲得找礦重大突破。
長江中下游地區:重點開展中淺-深部隱伏找礦方法研究、試驗和試點工作,為開展東部重要成礦區(帶)中淺部-深部(500~1000m)隱伏礦床找礦工作,打好基礎,做好試點。
南嶺地區東段:以錫、鎢多金屬為主攻礦種。錫礦重點圍繞諸廣山—萬洋山岩體開展調查評價;鎢礦重點在江西崇余猶、「三南」地區、贛縣—於都地區開展調查評價。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戰略性礦產遠景調查,異常查證和礦點檢查、重要礦產地評價工作,力爭取得錫、鎢找礦新的突破。對區域錫、鎢多金屬資源潛力進行總體評價。預期提交一批大中型礦產資源勘查基地。
武夷山地區:主攻銅、鉛鋅。重點開展閩中—浙西南地區鉛鋅礦遠景區、福建上杭—雲宵和江西尋烏—鉛山銅礦遠景區的資源調查評價。通過開展戰略性礦產遠景調查,優選一批找礦靶區,開展預查-普查,提交一批大中型勘查基地,力爭取得銅礦找礦突破。
同時與中國東南大陸周邊國家(地區)合作開展成礦地質條件對比和資源潛力評價,研究提出一批境外找礦遠景區(帶),為開展境外礦產資源潛力調查提供基礎資料和決策依據。
3.3 地質環境調查評價
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和淮河流域平原區,以區域地下水系統為單元,以淺層地下水及其環境系統為對象,系統開展無機污染和有機污染調查,查明地下水污染狀況,綜合評價地下水污染程度及變化趨勢,建立地下水水質與污染預警系統。
完成1:25萬地下水污染調查66000km2,1:5萬地下水污染調查15000km2。在已建成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網基礎上,繼續開展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檢測與網路管理。
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主要城市的環境地質問題及其成因調查評價,查明制約城市建設和發展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提出環境地質問題及地質災害防治對策建議。
The Summarization in「the 10th Five-year Plan」and Prospect in「the 11th』s」 of GeologicalSurvey in the Eastern Areas of China
Guo Kunyi
(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Nanjing 210016)
Abstract: The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formally founded on July 16th in 1999, its primary goal is: assuming, organizing and actualizing national basal and public welfare geological survey and strategically prospecting of mineral resources. Also supply geological basic data for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welfare service. In the past six years, under the leading of the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through scientific arrangement and choiceness organizing, this item gains remarkable success and social economic profits on basic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ppraisal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and investig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by applying new theory, technique or method.
『拾』 心理學中注意的品質最新研究成果文獻綜述
《心理現象全新解釋·知覺生長模型》是最新的心理學著作,本書第六章(122頁起)介紹了現代有關注意的各種理論和幾個關於注意的生理學心理學模型。具體內容有:第一節 注意的 概念。第二節 功能。一 、選擇功能及理論:(一)過濾器模型。(二)衰減器模型。(三)注意的知覺選擇模型。(四)反應選擇模型。(五)中樞能量理論。(六)主動加工模型理論。第三節 分類:一 、無意注意。(一)刺激物的特點。(二)人的主觀狀態。二 、有意注意。三 、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的關系。四 、有意後注意。第四節 特徵:一 、廣度。(一)概念。(二)影響注意廣度的條件。二 、穩定性。(一)概念。(二)注意的起伏現象。(三)影響注意穩定性的條件。三 、分配。(一)概念。(二)分配的條件。四 、轉移。(一)概念。(二)條件。五 、緊張性。六 、注意集中的規律。第五節 注意的生理基礎。一 、睡和醒的「開關」。二 、無意注意與朝向反射。三 、有意注意的生理基礎。四 、注意機制的幾種理論。(一)多通道理論。(二)神經活動模式匹配理論。(三)前運動中樞控制理論。
第八章(159頁起)介紹了本人對注意的新見解,具體內容有:一 、注意的特性。(一)清醒狀態與注意的不可分割性。(二)注意與代謝的關系。(三)注意的中樞能量分配特性。二 、注意的焦點及功能。
有興趣的朋友請登陸網路→文庫→輸入書名《心理現象全新解釋·知覺生長模型》→免費閱讀或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