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研究論文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研究論文

發布時間:2023-04-29 21:34:57

㈠ 農業科技論文寫作範文

農業技術包括良種繁育、施用肥料、病蟲害防治、栽培和養殖技術,我為大家整理的農業科技論文寫作範文,希望你們喜歡。
農業科技論文寫作範文篇一
我國發展農業科技的戰略對策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經過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面對目前的國內外形勢,急切需要新的突破。

關鍵詞:農業科技;戰略

一、發展農業科技的十項戰略

(一)加大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農業科技體制

這就是既要積極推進改革,又充分考慮農業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點。一是優化專業結構,使產前、產中、產後三個環節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學合理,當前的重點是加強產前、產後的科技力量;二是優化布局,逐步改變農業科研機構按行政區劃設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態類型區為基礎的新型科研組織體系;三是擴大開放,更多的吸收國外有益的經驗加強國際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進資金和先進的設備、設施。

(二)切實加強農業科技推廣和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

充分發揮市場經濟作用,促進農業科技推廣隊伍多元化,推廣形式的多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

(三)圍繞推進農村經濟產業化,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針對農業產業化對技術的需求,篩選一批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適當引進進行組裝配套,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推廣,並通過科技攻關計劃、國家重大成果推廣計劃、星火計劃,大力推進農村的科技進步,積極引導東部鄉鎮企業上水平、上規模、出效益。

(四)切實提高農業科技研究與開發能力

一是突出應用研究,努力解決嚴重製約農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性、戰略性技術難題;二是抓好基礎研究與基礎性工作,為農業科技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特別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機理、雜交優勢機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型鏈作;三是要加速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

(五)建立一個宏大、高質量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大幅度地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我國的人口多,主要農產品人均佔有量還很低,農業發展對科技的需求大。這一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擁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的農業科技體系。

(六)加速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建立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新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應由研究開發、技術服務、科技管理和科技企業等部分組成。針對農業科技多頭管理、重復和分散的現狀,建立協調高效的農業科技管理體系;對農業科技機構進行分類重組,建立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農業科技機構。

(七)抓緊建立和完善農業信息體系

通過信息體系的完善,使科研單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農業生產實踐對科技的需要,使生產經營單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農業技術信息,促進科研面向生產、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八)抓緊建立農業標准體系

盡快制定包括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在內的農業質量標准體系。

(九)建立農業科技示範基地,作為科研成果轉化和農科教結合的突破口

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棗判按照實現農業區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統一規劃和指導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較完善的農業科技示範基地。

(十)增加科教興農的投入

要通過多種途徑,增加各級政府、全社會對農業科技的投入,特別要增加各級財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撥款中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用於重點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設。

二、突出科教改革

(一)戰略重點和布局

在科技項目發展上,不斷總結成就,尋找差距,有針對性、有重點地對重要農業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進行攻關。近期重點:農業科技工作,緊緊圍繞農業新階段對科技的需求,卜岩孫在原有增產類技術的基礎上,特別強調有關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增加農民收入,保護生態環境,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對技術的需求。中遠期戰略重點:1、充分利用生物的遺傳潛力。培育高產、優質、抗逆性好的動植物新品種,重視資源與環境問題。2、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3、保護和有效利用水資源。因地制宜地加強灌溉農業、節水農業、雨養農業和旱地農業的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的配套技術研究。4、關注食物安全、國人營養和健康。5、提高科學種植與養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科學化、規范化、標准化,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化,增加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防禦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動植物綜合生產力。6、改進農產品加工、儲運技術,大力發展農產品保鮮、加工、儲運、包裝、銷售和綜合利用等技術,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技術保證,尤其要重視發展飼料工業和食品工業。7、關注轉基因動物和植物的研製和生產,使我國農業緊跟世界高科技先進水平。此外,工廠化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和旅遊農業等也都是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發展方向。8、針對我國農業生產的管理水平的實際,利用信息社會即將到來的有利時機,把農業生產中的“軟體”部分,特別是管理水平提升到應有的高度。

(二)在科技的使用上進行革命性變革,重視發揮科技的綜合作用,藉助綜合國力,深層次地改變農業生產的重大機制問題

1、由傳統的糧食開發機制轉向大食物開發機制。由於我國食物資源的豐富多樣和人口眾多,通過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類食物的資源成為人的食品以及創造出新的食品種類,其革命性變革的巨大作用將是不可估量的。

2、由傳統的種植業二元結構機制轉向三元結構機制。使“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結構轉為“糧食作物――飼料作物――經濟作物”的結構。這是挖掘飼料潛力,增加我國優質飼料的重要途徑。

3、由傳統的耕地資源開發機制轉向整個國土資源開發機制。我國廣大的丘陵山區、草地、海陸水面和灘塗都可發展各具特點的農業產業,特別是通過高新技術的運用,可以開發出人類未曾有過的農業產業,前途不可限量。

4、由傳統的農產品簡單加工機制轉向多次增值的現代化農產品製造業機制。使農產品在農村多層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現代化產業。

(作者單位:雞西市園林管理處)
農業科技論文寫作範文篇二
增加農業科技的有效供給

摘要: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差是導致我國農業發展緩慢的關鍵因素。要增加農業科技的有效供給,就要大幅度增加財政對農業科技的支出,加大政策支持,構建多渠道投入體系,調動社會力量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和農村教育質量;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加快調整農業科技結構,提供適銷對路的農業科技產品。

關鍵詞:農業科技投入; 農業科技人才;農業科研體制

作者簡介:周志太(1956-),男,淮北煤炭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圖分類號:F3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309(2008)12-0037-04

一、我國農業科技存在的問題

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差是導致我國農業發展緩慢的關鍵因素。據資料顯示,國家技術發明獎中已連續7年沒有農業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農業每年也只有1至2項。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和儲備能力在國內日趨不足,其原因如下:

(一)農業科技投入嚴重不足

我國農業科技的政府財政投入不足。我國目前的農業投資強度不到0.5%,遠遠低於世界農業平均投資強度1.5%,而比起發達國家普遍達到的2%-4%,我國農業科技投資強度更顯得微乎其微。

我國農業科技資金主要來自於政府財政支出,其它農業科技投入不足。一是企業和農戶的農業科技投入不足;二是外資對農業科技的投入不足。

(二)農業科技創新人才不足

科技以人為本。但是,由於農業科研環境差、待遇低,使得農業科技人才流失嚴重。

目前,我國許多涉農高校的教學方式仍停留在傳統模式上,以理論教學為主,缺乏創新教育,教學內容“過期”;缺乏與國外著名涉農高校的聯系、交流與合作。

(三)農業科技資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這是由於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體制不完善造成的,其中有4點表現較為嚴重:

“重物輕人”,重成果而輕發現、培養、穩定和吸引優秀科技人才。農業科研機構缺乏以績效考核為核心的測評機制,從而很難把握每個科技人員的真實水平,經常出現一些有能力、創新意識強的優秀科技人才被埋沒的情況。

農業科研管理條塊分割嚴重,各自為政,缺乏統一指揮,導致科研力量分散,科研項目重復,經費嚴重浪費,難以集中有限力量辦大事。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究其原因:一是科研與實際相脫節,科研機構與推廣部門、生產部門相脫離。我國許多農業科研人員的科研項目只停留在實驗室,依靠理論進行研究,而與市場和實際缺乏聯系,信息閉塞,常常造成科研項目脫離實際需要,使得科研成果使用價值有限。二是在科研項目申報過程中,往往由於一些人為因素而使得某些缺乏可行性的科研項目“過關”,這使一些科研成果成為“次品”。三是科技推廣隊伍不健全,農業科技推廣隊伍總體數量不足,質量不高,推廣能力低。

此外,我國農民的科技需求不足,農民收入不高,農民的農業科技投資不足。我國農民整體文化素質較低,農村中“文盲”和“半文盲”的農民還不少,尤其是有文化的青年農民進城打工,老農民種地,而老農民中,文盲、半文盲比重大。因此,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能力有限,這就影響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速度。

二、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

(一)提高對農業科技創新意義的認識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是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的需要。世界經濟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促使農業科技創新成為世界各國提高其綜合國力的重要手段。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近年來都制定長期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改革農業科技創新體制,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力度。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是我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保障。新農村建設的本質要求我國農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而當前,制約我國新農村建設可持續性的因素很多,如水土流失不斷加劇、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生態破壞愈演愈烈等。只有靠農業科技的不斷創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農業發展基本問題,使農業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經濟協調起來,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是我國農村經濟走產業化道路的重要依託。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重大飛躍,要求我國農業必須走以市場經濟為中心的農業產業化道路。農業產業化道路要求我們盡快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轉變農業增長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這些都需要農業科技來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撐。同時,隨著農業產業化的加速發展,農產品的商品化、市場化使得競爭日益激烈。而農產品要想具有市場競爭力就必須提高質量,這只能依靠農業科技創新。

(二)加大政府財政對農業科技的支出

由於農業科技具有長期性、公共性和外部性,需要政府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投資主體,政府必須加大財政支出。

充分發揮政府在國民經濟中的宏觀調控作用,加大對落後產業――農業的財政支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必須大幅度增加財政對農業科技的支出。

大力調整農業投資結構。適當減少一些具有競爭性的農業財政投資項目,如農業綜合開發方面的一些生產性投入,相應地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資力度。

盡快解決我國農業科技投資強度低的不利局面,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投入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爭取到2015年把科技投資強度提高到1.5%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把科技投資強度提高到2%的水平,以提高農業科研裝備水平,提高農業科技人員的收入水平,進而提高農業科技對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的支撐能力。

建立農業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使農業科技投入的增長速度始終保持高於經常性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並可以用相關的法律形式加以確定。

(三)構建多渠道科技投入體系

政府財政對農業科技的支出是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資金的主要來源,但不是唯一的來源。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所需資金多,單靠政府財政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尋求更多、更廣的投資途徑。要建立以政府投資為主,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體系。

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信貸傾斜、政府獎勵等政策,調動企業投身農業科技研究的積極性。從事農業科技研究開發的企業,可得到利率低、額度充足的銀行貸款;農業科技研究成果豐碩的企業,可得到政府提供的補貼和獎勵。從事農業科技研究開發的企業可憑借其科技成果,享受一定比例的稅收減免待遇。凡是“效益優、力量強”和發展潛力較大的企業,可得到政府的相關扶持。

盡快建立起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機制,吸引社會各界向市場前景廣、經濟效益好的農業科技領域進行投資,從而籌集農業科技資金。

重視引進外資和人才,加強農業科技研究機構與國外農業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對一些重大科技項目的共同研究與開發,解決科研資金和人才不足的問題。

鼓勵農業科研機構以自己的科研成果通過股份制或利用信貸資金等形式和方式,興辦科技企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走自我發展之路。

三、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科技競爭實際是人才競爭。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必須依靠一批高素質的科技人才來推動,這就需要加緊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主要途徑有:

(一)加強農業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應盡快實現從學歷教育到創新教育、素質教育的轉變,實現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轉變。

提高農業科技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培養更多、更優秀的農業科技人才。通過互派學者、合作研究、舉辦雙邊研討、聯建實驗室和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等形式與其他國家的研究所、大學、公司等進行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培養創新人才。(1)密切關注農業科技的最新走勢,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要“與時俱進”。通過農業專家、農業教授和學生的互動,把握農業科技發展的現狀和發展方向,重點建設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知識內容、課程和學科。大量引進反映國內外農業科技發展的書籍報刊,建立有關知識的電子閱覽室,給師生提供一個便捷的信息平台。(2)加強高校與農業科技創新企業之間的聯系,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西北農大與企業以股份制形式於1994年4月成立的亞洲第一所葡萄酒學院是產、學、研結合的一個成功案例。學院通過建立穩固的校外產學研綜合生產實訓基地,讓學生能夠進行系統的實崗實練,查漏補缺,按缺補學,培養應用型科技人才。

(二)發展農村教育,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農民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需求者和終端主體,是農業科技產業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加快農民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有利於農業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

大幅度增加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針對農村教育嚴重落後的狀況,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逐步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從而逐漸提高農村教師質量,提高農村教育質量。

通過發展網路、電視廣播講座,創辦農村科技知識學習培訓基地,建立農村科技咨詢服務站等形式,加大對農業科技知識的推廣、普及力度,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緊密圍繞當地特色產業,根據農業勞動者與非農業勞動者、外出勞動力與外來勞動力、普通從業者與經營管理者的不同需求,合理安排培訓內容,以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農民技術培訓,根據培訓內容和對象的需要,選擇最有效的培訓方式,將集中培訓與單獨指導、課堂傳授與實地講解、有償培訓與無償培訓結合起來。

重點選拔出一批有發展潛力的農民到大學深造,讓他們發揮科技帶頭人的作用,從而實現“一小批”科技能人帶動“一大批”農民的效果。

四、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

增加農業科技的有效供給,不僅要增加農業科技的投入,還要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提高農業科技投入資金的效益。

(一)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

以人為本,尊重人才。充分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嚴懲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

農研管理體制創新。全國一盤棋,按照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人才培養與使用、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的原則,通過“並、轉、建、撤”的整合、改革、改造和改建,解決國有科技力量分散、課題重復、農業科技資源浪費的問題,逐步建立以重點農研機構和涉農大學為主體、科技力量集中、機構精幹、結構優化、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競爭合作、與生產者聯系緊密、社會各界參與、共同發展、效益優化的農業科技體系。

不斷滿足科技人員的課題經費要求,給科研人員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條件和環境,使他們能夠一心一意、心情舒暢地搞科研。

建立公平競爭、獎懲分明的制度。對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給予高額獎勵,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對效率低、考評不合格的科研人員給予懲處,如降低待遇、調離或解聘等。

鼓勵農業科技人才走出去,到田間地頭去創新、創業。這樣,他們才能選准課題,抓住和解決突出問題,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鼓勵科技參股,鼓勵以科技項目、科技專利為主建立農業科技型企業,讓農業科學家先富起來。

(二)加快農業科技結構調整,提供適銷對路的農業科技產品

以優質高產作物新品種選育及其產業化為重點,加快開發良種擴繁技術,建立完善良種檢測標准和技術體系,推動區域化、標准化、規模化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快新品種推廣應用,提供符合市場需要、豐富多樣的高產、優質和高效的良種。

以農產品加工技術為重點,大力提高農業後續經濟效益。把農產品加工業,特別是食品工業作為新時期農村經濟的增長點,通過星火計劃、 中小企業科技基金、國家重點新產品試制計劃等工作,重點支持農產品加工技術與設備的研究與開發,通過綜合利用,多層次轉化增值,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從而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以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開發與研究為重點,提高農產品與食品的安全性。

(三)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速度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依靠各部門及科研人員、推廣人員之間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來完成。

努力提高科研成果質量。加快培養農業優秀科技人才,引進先進農業科研設施,保證軟體和硬體的配套,並使之有機結合,產生合力。

建立廣泛有效的信息網路渠道,把握農業科技發展最新動態,了解對農業科技的最新需求。隨“需”應變,使科研始終與市場需求緊密聯系,“適銷對路”。

加強項目的評審,保證項目評審公開、公平、公正,確保優先選拔成熟、可行性強、緊密聯系現實的科研項目立項,保證科研成果的先進性、實用性和經濟性。

加快農業科技推廣隊伍建設。依靠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農業科技推廣人才,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保證農業科技推廣隊伍數量和質量的統一。由農業部牽頭,科技部門、高校、研究單位配合,組織科技下鄉、科技流動站、科技特派員,利用互聯網實現農業科技與農村試驗田的“互聯”和無縫對接,推動農業科技成果更快更好的傳播、轉化。通過利益導向、科學准確考評考核,不斷提高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通過財政支持、政策支持和科技創新,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對科技產品的購買力。

(責任編輯:吳之銘)

參考文獻:

[1] 黃天柱.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創新研究[D].陝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

[2] 商五一.新時期農業科技投入戰略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6.


看了“農業科技論文寫作範文”的人還看:

1. 農業科技論文範文

2. 大學科技論文範文參考

3. 大學科技論文範文

4. 科技小論文範文

5. 大學科技小論文範文

閱讀全文

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研究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
轉讓翻轉犁 瀏覽:705
門頭廣告牌使用費合同 瀏覽:835
廠轉讓樣本 瀏覽:8
攤銷土地有殘值嗎 瀏覽:529
永久煤柱攤銷系數是多少 瀏覽:421
工商局的權力 瀏覽:637
商標注冊0603分類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