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地礦改革成果

地礦改革成果

發布時間:2023-04-07 12:50:50

①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改革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一、隊伍基本情況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以下簡稱有色地調中心或中心)系2001年由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地質勘查總局及其未屬地化的直屬單位改組而成,是中編辦批准成立的正局級事業單位,隸屬國務院國資委,其人事和黨的關系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代管。

有色地調中心是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地質隊伍「屬地化」改革後,保留的唯一一家有色系統的中央地勘單位,擁有一支地質、物探、化探、遙感、測量、地質災害與環境、測試和工程施工等專業齊全、人員精乾的新型地質勘查隊伍。

(一)所屬單位基本情況

經中編辦批准,有色地調中心下轄5個二級事業單位:北京地質調查所、新疆地質調查所、南方地質調查所、北京勘查技術中心、北京測繪院。內設2個二級單位:西南地質調查所、有色地質資料館。2005年10月,有色地調中心與成立於1955年的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實行了整合,組成了新的有色地調中心,對外仍保留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的牌子,從體制上形成了科研—勘查一體化的隊伍。

整合後的有色地調中心本部設有:辦公室、黨委辦公室、地質處、科技處、企業處、財務處、綜合管理處等7個處室。

本調查報告的有關數據,主要是整合後有色地調中心的情況。

(二)從業人員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有色地調中心所屬職工人數481人,包括在職人員447人,離退休人員144人。在職人員中,正高級技術人員30餘人,博士(雙碩士)博士後26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6人。

「十五」期間,承擔並完成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資源補償費項目、財政部中央地質專項等95項;承擔並完成國家973項目、863項目、科技攻關項目課題等10餘項,取得了勘查與科研雙豐收。共發現礦產地18處,提交333+3341資源量:銅113.92萬噸,鉛131.89萬噸,鋅392.91萬噸,銀158噸,金20多噸;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 項,二等獎4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

(三)本系統具有地質勘查資質單位情況

有色地調中心的地質勘查資質有甲級3個:區域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遙感地質勘查;乙級1個: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丙級4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的地質勘查資質有甲級3個:固體礦產勘查、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勘查;乙級2個:區域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丙級1個: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資質的專業分布:區域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二、經濟發展狀況

(一)綜合收入情況

2006年是整合後新有色地調中心的開局之年。有色地調中心(含下屬事業單位和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實現到賬綜合收入1.45億元,比2005年有色地調中心(含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綜合收入翻一番多;據不完全統計,所屬企業實現收入1.87億元,比2005年增長52%;地調中心及所屬企業總經營規模達到3.27億元,比2005年同比增加82%;礦權數量增加,節余和利潤增加,員工收入增加。

(二)從事公益性地質工作的基本情況

2006年有色地調中心承擔公益性地質工作50餘項,取得國家和地方財政資金9190.91萬元。其中,國家項目資金渠道包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礦產資源補償費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費項目、國外礦產資源風險勘查項目、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礦產資源保護項目、危機礦山項目和科技部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有關科研項目等;地方財政項目主要是內蒙古、青海、新疆、四川等地的招投標項目。

中心所承擔的瑤崗仙鎢礦、東川銅礦、賽什塘銅礦等危機礦山項目,取得了明顯的找礦成果,驗證工程均見到較好的工業礦體。

(三)從事商業性礦產勘查工作的基本情況

中心所屬9個控參股公司,包括中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東南亞資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礦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色資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資環鑽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北京中色地科礦產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鑫匯地質礦業有限公司和中色測繪有限公司等。

國內商業性地質工作主要在新疆、青海、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北、河南、湖南、廣西、雲南、四川、江蘇、廣東等省(區),工作內容包括商業性礦產勘查、技術服務和工程施工等。

有色地調中心國外地質工作,主要在辛巴威、巴比亞新幾內亞、尚比亞、衣索比亞、菲律賓、剛果(金)、烏干達、巴基斯坦、安哥拉、寮國、智利等10餘個國家,開展礦產風險勘查、綜合技術服務和工程施工業務。目前,在寮國、智利、尚比亞、衣索比亞等國家注冊有項目公司。

2006年有色地調中心及所屬公司共完成鑽探12萬余米,其中完成商業性礦產勘查的鑽探10萬余米。

2006年有色地調中心及所屬公司在國內外承攬各項商業性礦產勘查勞務收入16704萬元,其中境外承攬各項商業性礦產勘查收入6000餘萬元。

(四)礦產開發基本情況

進入礦業開發領域是有色地調中心「十一五」的重要戰略目標。2006年已在廣東、內蒙古、新疆等地注冊成立了項目公司,開發籌備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預計在未來2年內將有2~3個控參股礦山投產。

(五)工程勘察施工基本情況

有色地調中心從事工程勘察施工的單位,主要是北京中礦建設有限公司,2006年工程勘察收入達到1238萬元。

(六)其他產業基本情況

有色地調中心從事的其他多種經營產業主要有地質災害與環境調查治理、三產服務業和礦產品貿易等。2006年三產服務業收入600餘萬元,完成礦產品貿易額1.01億元(貿易額未統計在綜合收入中),地質災害與環境調查治理屬起步之年,完成收入700餘萬元。

三、改革發展取得的主要經驗

(一)順應潮流,主動變革,積極推進企業化改革

按照小事業、大企業的思路,積極推進事企分開改革,打造事、企兩個平台。事業平台主要實現員工身份保障、單位和諧穩定、科技創新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功能,運作的基本導向是穩定、透明、公正;企業的主要目標是發展,運作的基本導向是靈活、快速、高效,以提升企業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持續的盈利能力。

積極推進產權多元化、福利貨幣化、後勤市場化改革。中心所屬公司大多是產權多元化的有限責任公司,在國有控股或相對控股的前提下,鼓勵公司管理層及員工入股,注重從股權、「期股」、薪酬等方面激發員工創新創業的內動力,努力實現中心和員工共成長。

(二)發揮科研—勘查一體化的體制優勢,以創新帶動找礦突破

巨大的資源需求與有限的資源供給之間的矛盾,為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有價值的礦權是地勘單位的核心資產,礦產勘查能力是地勘單位的核心競爭力。整合後的有色地調中心,自身是一個科研—勘查一體化的單位。回顧近年來的找礦進展,主要得益於正確的勘查選區和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特別是我們研製的森林沼澤景觀區的化探掃面技術、遙感蝕變信息提取技術、大深度輕便化的物探技術(如TEM-3S,三分量磁測井技術等)在找礦靶區優選和找礦突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中心在沒有前期礦權積累的基礎上(中心和地研院均是從2002年,才開始登記自己的礦權),迅速獲得了一批較有價值的礦權。

(三)建立網路化的合作體系,在開放合作中提升競爭力

近年來,按照「小內核、大網路」的思路,有色地調中心建立了較廣泛的合作網路。我們既與中國鋁業公司、中國有色礦業集團、西部礦業、紫金礦業等大型礦業公司合作,也與進入礦業的民營企業合作,同時還與有專業特色的地勘單位、院校和研究單位等開展戰略協作,以建立業務發展的支撐體系。不搞小而全,按市場規律辦事,把握核心部分,搞好社會化協作,藉助社會資源加速自身的發展。在合作中獲得資金、管理、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不斷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差距,激發創新創業的熱情;在合作中轉變觀念,藉助外力推進企業化改革。

(四)積極開拓海外地礦市場,擴大發展空間

有色地調中心境外地質工作,主要由所屬公司開拓,中心在項目聯系、技術把關、人員配置等方面給予支持。海外地礦業務漸成中心新的亮點和經濟增長點。

2006年實現到賬收入6000多萬元(人民幣),獲得海外礦權18處。今年初已簽訂海外地礦業務合同額超億元,海外礦權勘查也傳來喜訊。目前中心的海外地礦業務已與國內地礦業務平分秋色。

四、「十一五」改革發展設想

(一)發展戰略和目標

1.目標與戰略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精神,緊緊抓住礦業市場升溫的戰略機遇,將跨越式發展的雄心與求真務實的作風有機結合,以建設「國際化的勘查型礦業公司」為目標,以礦業開發和海外地礦業務為切入點,實施「強地興礦」為戰略,積極推進企業化改革和轉型,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地勘單位崛起之路。

在傳統礦業公司中,勘查處於從屬地位。而在地勘單位的發展中,勘查是我們的主要業務和核心競爭力,勘查與開發是兩個相互支撐的細分市場板塊。「國際化的勘查型礦業公司」體現了我們的特色和「三化」要求(國際化、企業化、勘查-開發一體化)。

2.發展模式

以產權為紐帶,以共享為動力,以發展為依託,按一個中心(事、企)、兩套體系的運行模式,建設創新中心、富裕中心、和諧中心。

3.產業格局

以地礦業(礦產勘查、礦業開發、技術服務)為主體,以環境工程業和三產服務業為兩翼,構建「一體兩翼」的產業格局,形成相互促進的三大目標產業鏈。

以產業化的思路實現科研—勘查—開發的一體化鏈接,以全球化視野推動有色地調中心地礦主業新一輪的發展。

(二)具體措施和做法

1.以提升礦業權價值為重點,努力實現地質找礦的新突破

認真做好國家地質項目的立項和實施工作。國家地質項目目前仍然是地勘事業單位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以擴大資源量和實現找礦突破為重點,組織實施好自有礦業權的勘查工作。「十一五」期間,力爭有6~8處找礦新突破,提交出一批控製程度較高(333及以上級別)的銅、鉛鋅、銀、金等資源量,爭取1~2處有宏觀影響的大成果,為中心的礦業開發和跨越式發展打下堅實的資源基礎。

加強自主創新和新技術新儀器的引進與應用,加強實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隊伍素質,以科技創新帶動找礦突破。

優化礦業權結構,做好礦業權資本經營。認真清理現有礦業權,做好礦業權規劃,按照「優選礦業權—勘查升值—轉化獲利」的經營思路,通過勘查提升礦業權價值,通過轉化(轉讓和開發)實現礦業權價值。不斷提高礦業權的運作能力,及時將礦業權的數量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實現礦業權價值的最大化。

2.進入礦業開發領域,使礦業成為重要經濟增長點

勘查—開發一體化是地勘單位多年發展的成功經驗總結。有色地調中心在礦產開發方面,要致力於建設自己的開發隊伍和礦山企業,同時高度重視與社會資本和礦業公司的結合與協作,實現優勢互補。目前已組建了3個礦山開發項目公司,力爭在「十一五」末,建成3~4個參控股礦山,使礦業成為中心發展的重要支柱。

3.發揮整體優勢,積極拓展海外地礦業務

經濟全球化必然要求礦業的全球化,而礦業的全球化必然帶動地質工作的全球化。巨大的市場需求、良好的市場機會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必將掀起中國礦業「走出去」和地質工作跨國經營的新高潮。有色地調中心是國內較早「走出去」的地勘單位,具有明顯的人才、技術和先發優勢,必須肩負起我們的歷史使命,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戰略機遇,勇做「地質工作跨國經營」的踐行者。

按照「企業拓展,中心支持,提升轉型,做優做強」的總體思路,大力推進海外地礦業務的跨越式發展,促進海外地礦業務由工程施工向勘查項目總承包,並進一步向礦權資本運作轉型,逐步形成海外工程施工、勘查技術服務(勘查總承包)和礦權資本運作「三位一體」的產業格局,使海外地礦業務成為中心發展的另一重要支柱。

4.推進企業整合,力爭與資本市場接軌

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精神,繼續推進中心的企業化和事企分開改革。中心目前所屬的參控股企業,盡管大多都充滿活力,但也存在著企業數量多、規模小、主業不突出等問題,應按照「集團化、專業化、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企業整合,在發展中解決集團化問題,把集團化的成本和風險降到最小,以保證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得以加速。

大力培育骨幹企業。以與資本市場接軌為目標,選擇符合中心發展戰略、主業突出和產業帶動作用大的企業,加大扶持力度,迅速壯大公司的經營規模,提高持續贏利能力,在行政推動和市場化操作的基礎上,打造圍繞骨幹企業的「聯合艦隊」,逐步形成內有凝聚力,外有競爭力、影響力的企業集團,力爭「十一五」末整體上市。

五、對策建議

(一)改革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有色地調中心在改革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還是自身的問題,包括觀念守舊、體制機制不順和市場運作能力低等問題,需要在不斷深化改革和加快發展中來解決。存在的其他問題主要有:

1.地質勘查工作遇到的問題

(1)礦業權問題是當前地質勘查遇到的最為突出的問題。一是礦權取得難。一些省(區)探礦權和采礦權採用「招、拍、掛」方式取得,地勘單位普遍底子薄、包袱重,因經濟實力不足逐漸淪為「打工族」;二是礦權維護難。礦權管理層級多,維護成本急劇增高;三是礦權市場不規范。一些地方不顧礦產勘查的客觀規律性,盲目要求地勘單位在1~2年內,要把探礦權做到采礦權,地勘工作受到干擾,地勘單位的利益難以得到很好的保護。

(2)國家和地方地質勘查項目申報渠道不暢。一是各工業地勘部門大部分不是財政預算一級單位,須經主管部門才能申報項目;二是申報項目時還要經過項目所在省(區)國土資源廳的初評,環節多,婆婆多,申報項目的任務重,時間緊,耽誤項目申報;三是地方條塊管理,未屬地化的地勘部門申報地方地質勘查項目的成功率低。

(3)地質勘查環境問題。一些地區礦業秩序混亂,影響了地質工作的正常進行;林業佔地許可證辦理手續復雜、時間太長,影響正常野外作業;在土地、道路和青苗補償等問題上的一系列不合理「索賠」時常發生,不僅使勘查實施的難度增大,也增加了地質工作成本。

2.歷史遺留問題

(1)地質勘查業人才短缺與結構不合理。現有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結構、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不盡合理,大部分為礦產勘查專業人員,且30~50歲之間的專業技術骨幹較缺乏,特別是熟悉礦產地質、水工環地質、災害地質、礦山環境治理等專業的復合型人才極其缺乏,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地質勘查工作的需要。

(2)基地建設和基本建設費用問題。目前有色地調中心共有15個企事業單位,其中還有7個單位沒有自己的基地,基地建設十分繁重;每年的基本建設費用問題一直未能得到解決。

(3)離退休人員費用缺口問題。地勘單位歷史欠賬多,離退休人員費用缺口較大,長期遺留至今仍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不同程度地制約了地勘隊伍的改革和發展。

(4)設備老化,基礎設施陳舊,地勘裝備的更新能力低。

(二)促進地勘單位(行業)改革發展的建議

(1)採取更有力措施,支持非公益性地勘單位的企業化。「戴事業的帽子」是把「雙刃劍」。一方面,「事業的帽子」有利於穩定人心,爭取國家的事業費支持;另一方面,「事業的帽子」也阻礙了員工觀念的轉變和市場開拓力度,國家把企業化的地勘事業單位等同於一般事業單位管理,使地勘單位在投資、產權多元化改革和激勵機制的設計等方面遇到了一系列難題。建議國家能明確非公益性的地勘單位為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在「企業化的事業單位」這一屬性下,對非公益性地勘單位的改革與發展進行總體設計,在政策上給予明確和一系列的傾斜支持,如減免地勘單位及其所屬企業5年的所得稅,對裝備和科技創新經費給予支持,保持原國家項目渠道5年不變或設立企業化國有地勘單位基礎地質工作基金,保留原事業員工退休時的事業身份,等等。國有地勘單位的企業化進程不設時間表,但國家的支持政策可以設時間表。

(2)幫助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企業化改革創造良好的環境。地勘單位經濟基礎薄弱,對歷史遺留問題國家應幫助解決。離退休人員在事業體制下為國家地質工作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建議由國家(地方)財政負擔離退休人員及相關費用,逐步推進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使企業化的地勘單位與其他市場主體在平等的起點上,參與市場競爭。

(3)暢通地勘項目申報渠道,地質勘查基金項目的出讓收入向地勘單位傾斜。未屬地化地勘單位申報國家地質項目時,強烈要求取消經過屬地主管單位證明、評審、審查的做法,以防止「地方保護」。地質勘查基金(周轉金)在支持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方面,也應發揮更大的作用,其出讓收入向國有地勘單位傾斜。

(4)加大海外地礦工作的支持力度。「走出去」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號召和一般性支持上,在我國資源緊缺和外匯儲備過萬億美元的條件下,應切實加大海外地礦工作的支持力度,落實溫家寶總理提出的「中國地質工作要『走出去』實行跨國經營」的號召,以全球化的視野為我國地礦工作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同時也為提升我國資源保障程度作出地勘單位應有的貢獻。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地質處)

② 對新形勢下地質工作改革的評述

一、新形勢下地質工作改革設計比較系統深入

國辦發[1999]37號文提出的屬地化管理和企業化經營的改革,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形成的條件下的改革,比原有的改革深刻得多、重要得多,可以說在地勘單位改革進程中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一)政府機構改革的帶動地勘單位的改革

原地礦部撤銷之後,新成立的國土資源部沒有帶隊伍的職能,這就從根本上割斷了縱向上政企、政事不分的鏈條。而屬地化之後的政府管理,也完全是按照政企、政事分開的格局運作,各省級政府不具體管理各地勘局的業務和生產經營,因而是有新意的管理體制,既排除了上邊對下邊干預,也排除了下邊對上邊的依賴。這就可能大大加速地勘單位企業化進程。

(二)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運行

兩類地質工作的區別是:①公益性是經費運作,用完核銷,事業管理;商業性是投資運作,用完進入礦產品成本,企業管理。②公益性是政府財政出錢;商業性是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出資。③公益性地質成果,向社會公開,無償提供;商業性地質成果,企業獨占,有償轉讓。④公益性地質工作由政府用計劃配量;商業性地質工作由市場配置。這四個區別決定實施地勘單位企業化經營之後,地勘單位使用地勘費可以按市場規則,可以自主決定商業性的投入,沒有好的項目可以不做,另圖他業;對公益性地質工作,無須動用地勘費基數,如果承包地質大調查任務,則完全是一種技術勞務活動,按合同規定進行,有則做,沒有則另圖他業。

(三)上(級)下(級)一起改

首先,國土資源部不再直接管理商業性地勘單位,這就是改革。其次,省地勘局也要實行企業化經營,同所屬地勘單位一起,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濟實體。局機關的管理和利益,要同所屬地勘單位經營成果掛鉤,不再置身於地勘單位之外指揮企業化。

(四)地勘單位的改革目標定位在企業上,而不是企業化管理

對此,國土資源部印發的《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宣傳提綱》明確指出:「企業化經營是指地勘隊伍要按照政企(事)分開的原則,逐步轉變事業機制,建立健全企業機制,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地勘單位作為企業,不受地域的限制,有權依法走向全國乃至境外去謀求經營和發展。」

(五)地勘費劃定基數不再改變(政策性增資,基數統一上調,在各單位之間,也是相對不變的),同時也不再下達預算內地質勘查任務的改革

這本身就是一種機制、一種政策。從此以後,地勘單位干好、干不好,國家不再減撥地勘費。這就是說,今後地勘單位深化企業化改革,不再是為減輕國家負擔,而是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即企業化經營是地勘單位自身的需要。

(六)地勘單位的起點不同但改革不遷就後進的,每個單位都要力爭上游

十幾年前地勘單位「三化」的改革,其起點在各地勘單位之間基本一致。而現在,雖然所給的優惠政策基本相同,但經過多年的企業化管理,各自的經濟實力、機制轉變程度大不一樣。這就是各單位為什麼對這次改革所承受的感覺不同。但市場並不同情弱者,所以一方面要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實施企業化經營;另一方面對改革的目標、實現目標的時限又不能降低要求。

(七)融入地方經濟,地勘單位的生產經營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因為地勘單位的主業和多種經營,本來就是地方經濟、區域經濟的組成部分,可是長期以來由於條條管理,束縛了它和區域經濟的聯系。而屬地化管理,則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大有利於地勘單位融入區域經濟之中,是一次極好的發展機遇。

二、地質工作改革實踐取得重要進展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和逐步完善,我國地質工作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公益性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運行、協調發展的機制逐步建立,運行基本順暢。地質勘查投入顯著增加,投資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探礦權市場逐步完善,探礦權交易日趨活躍。

(一)初步實現了公益性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運行

經過多年探索,公益性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運行、協調發展的機制逐步建立,運行基本順暢。公益性地質工作方面,成立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商業性地制工作方面,初步建立了礦產勘查市場體系,原地勘隊伍實現了屬地化管理,並向企業化經營推進。這為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運行提供了組織框架。政府財政投入的地質工作的目的從生產型向服務型和宏觀調控型轉變。這一根本性轉變,決定了政府財政投入的管理理念,組織管理和運行方式,政績觀、工作成果的評價方式和准則等將發生根本變化,表明政府的宏觀引導也向著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運行的方向發揮作用。

(二)地質工作兩級管理的體制框架初步建立

中央和地方兩級管理的地質工作體制框架初步建立,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中國地質調查局新的「三定」方案,明確地調局為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統一管理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對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實行項目聯系、業務指導。為適應新的地質調查工作要求,建立了「地調局—六大區地調中心—項目承擔單位」三級項目運行管理體系。基本建立了覆蓋地質調查全過程的業務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了從立項到資料匯交的技術、質量、經濟管理的程序與要求。地質調查工作總體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三)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取得了寶貴經驗

1999年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以來,地勘隊伍屬地化管理順利實現。屬地化地勘隊伍在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地勘隊伍擴大服務領域,融入地方經濟建設,企業化經營逐步推進,取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地勘單位內部推行事、企分開運行機制

由於企業和事業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運行機制,必須分開運行,才有利於主產業的發展,又有利於事業隊的穩定,從理論上講,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但地勘單位在實踐中探索出這個道理,並自覺按照這個方向去改革,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確實是一個巨大進步。我們調研的基層單位,都提出了要在地勘單位內部實行事企分開,因此具有普遍性的認識。這一舉措,突破了企業化經營的體制性障礙,為企業化經營開辟了廣闊空間。通過事、企分開運行,既保證了公益性地質工作和產業發展雙加強,又保持了隊伍的穩定。

2.突出自己的優勢和特色發展產業

地勘單位通過多年的工作積累,在地質調查、礦產勘查、工程勘察施工和物業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產業的根本,通過對自己優勢領域的產業拓展和延伸,才能具有競爭優勢,才能形成穩定產業。地勘單位在經歷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失敗,最後認識到要突出自己的優勢和特色發展產業,屬地化以來,很多地勘局確定了礦業,工程勘察施工,地產、珠寶和外貿等產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幾年經營,取得很好的成果。這一選擇,也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3.實行勘查、開發一體化

實行勘查、開發一體化,也是我們調研的基層單位形成的共識。近幾年來,地勘單位逐步走向勘查、開發一體化道路,找礦工作獲得了重大突破,並獲得較穩定的開發效益,為地勘體制改革和地勘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4.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

地勘單位企業化的最大難點之一就是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身份的轉變,由於事業單位班子制度的穩定性,離退休待遇高於企業,所以,職工將事業身份轉變為企業身份存在很大障礙。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即對政策實施時間(如1993年)之前的職工,進入企業後保留事業身份,退休後享受事業單位退休政策;對於以後的新職工,交由人才交流中心實行身份代理,不再進入事業編制,這樣,就切斷了事業單位自然膨脹的源頭,隨著時間的推移,完全企業化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調研中也反映出,地勘單位的企業化也不是整體企業化,而是以事、企分離的方式,實現大部分企業化,小部分變為事業單位保留下來。

(四)礦業權交易市場初步建立

1996年修改後實施的《礦法》和1998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的三個配套法規初步建立了礦業權市場交易制度。2000年,國土資源部制定的《礦業權出讓轉讓管理暫行規定》對礦業權交易方式做了進一步規范細化,明確礦業權的出讓方式包括批准申請、招標、拍賣,礦業權的轉讓方式包括出售、作價出資、合作、出租、抵押。2003年發布的《探礦權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管理辦法》對礦業權出讓的方式和程序、競價方式、公開信息內容,以及市場監督管理方面又做了進一步規定。2005年發布的《關於規范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許可權有關問題的通知》和2006年發布的《關於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出讓管理的通知》等部門規章,使礦業權交易制度得以進一步完善。

我國礦業權交易平台的建設卻起步於2001年,主要有兩個快速時期。一是2001~2003年,隨著礦業權的公開競爭、有償出讓方式試點及全面推開,全國大部分國土資源廳以及部分市(縣)級國土資源管理局都建立了各自的礦業權出讓交易大廳,這一時期的礦業權交易平台的建立帶有明顯的政府行為,交易服務功能主要是資源所在地區礦業權出讓,如河北省礦業權交易中心。二是2006年以來,隨著「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治理整頓和資源整合」的深入,又掀起了新一輪礦業權交易平台建設的高潮。新時期礦業權交易中心主要採用公司制形式,服務功能與前一時期相比要寬廣得多,例如2006年7月建立的雲南省礦業權交易中心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已建立的礦業權交易中心有近20家,呈現的主要特點是地域性服務強,已建立的礦業權交易中心各主要採用的是公司制和事業制形式。從總體情況來看,目前我國礦業權交易處於初步建立和發展階段。

(五)勘查投入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來,我國地質勘查投入顯著增加,投資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在社會資金迅速增加的同時,財政資金總量也不斷增加,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地質勘查基金,積極探索彌補風險勘查市場缺失的有效途徑。但從投入結構看,社會資本投入比例不斷高於財政資金。由此可見,中央財政、地方財政、社會資金共同投資於地質工作,地質勘查投入多元化局面進一步形成,社會資本逐步成為礦產勘查市場投入的主體。2000年社會資金在勘查總投資中的比例僅為30%左右,2005年上升為70%左右。政府財政投入的勘查資金中,省級財政資金所佔比例逐步提高,從2000年占國家財政勘查總投資的40%,上升到2005年的80%以上。2009年全國基礎地質調查和固體礦產勘查共投入資金277億元,其中67%是社會資金投入。雖然受國際金融海嘯影響,社會資金投入比例仍沒有出現大幅度下降,這說明社會資金仍然很看好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行業。

三、存在問題

面對新形勢,我國地質工作體制機制仍存在一些不適應:主要表現為四個不到位:一是我國風險勘查資本市場不到位,缺乏通過股市融資的渠道。目前,礦產勘查投入以企、事業單位投入為主、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也佔有較大比例(30%~40%)。二是地質工作「兩個主體」不到位。公益性地質隊伍的建設不實不強,中央公益性地質隊伍在數量和結構上,離精兵加現代化,調查與科研相結合,能擔當重大戰略任務,善於攻堅打硬仗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要求還有差距。地方公益性地質隊伍至今也沒建實建強。屬地化地勘隊伍的企業化進展緩慢,未能真正成為勘查市場主體,礦業中介服務機構不健全。市場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市場主體建設需要大力推進。三是戰略性礦產勘查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不到位。國家地質工作沒有形成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機制,政府與企業相互聯動不夠,各類地質勘查資金有機銜接不夠,勘查與開發有機結合不夠,結果導致重要成礦區帶基礎工作程度嚴重不足,重要礦產資源的後備基地匱乏,國家地質工作沒有形成合力,影響地質找礦的重大突破。四是地質調查工作缺乏長效機制。目前,無論是常態工作還是非常態工作,都以國家專項形式開展,影響了地質隊伍的穩定性和地質工作的持續性。地質工作體制機制存在問題的原因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

(一)政府職能需要進一步落實

政府在地質工作中,缺位錯位越位的問題,在不同領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行政管理機關的管理仍然習慣於項目管理和技術管理,重審批,輕監管。一些地方不能堅持依法行政,政令不暢。一些地方擅自擴大范圍,對所有探礦權一律以「招拍掛」方式出讓。

勘查管理法制建設和執法隊伍建設跟不上勘查市場發展要求,對圈而不探、虛假勘查、有效勘查投入不足以及地勘行業行為不規范等缺乏有效監管手段,監督檢查力度不夠。

(二)公益性地質工作隊伍建設不到位

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規模偏小,人才結構性短缺,油氣戰略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等專業隊伍缺失,野外一線地質調查人員和領軍人才缺乏,調查研究能力特別是野外調查能力薄弱。經常性經費不足,經常性經費短缺,基本上靠專項經費運轉,缺少持續發展的經費穩定來源機制;缺乏裝備及基地保障,地質裝備缺乏更新機制;基地建設不能滿足隊伍發展需要,特別是京區地質科研試驗基地緊張。

局、院、所管理關系有待理順,中央與地方公益性隊伍聯系不夠緊密,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尚未建實。

(三)市場主體建設不到位

國有地勘單位改革的配套政策未落實到位,企業化改革推進緩慢,「百局千隊」轉企改制尚未破局,市場主體建設還遠未到位。隨著國庫集中統一管理等財政體制改革的深化,事業管理體制與企業運行機制之間不兼容的矛盾日益突出,「戴事業帽子,走企業路子」,已經遇到越來越突出的體制機制障礙。中央管理地勘單位和屬地化管理地勘單位,行政隸屬關系五花八門,均存在管理體制不順的問題。

目前,國有地勘單位還不是真正的企業,難稱其為合格的市場主體。基本現狀是公商不分,事企混行,目標多元,導致事業做不好,企業做不大。依賴財政投入的找礦機制沒有根本改變,地勘單位投入非資本化,難以實現良性循環。

(四)統一部署統籌協調不夠

地質工作統一部署和協調不夠,中央、地方財政資金和商業性勘查投入缺乏統一部署和統籌協調,缺乏有機銜接,難以形成整體勘查。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礦產勘查機制,應該是一個多元投資的大平台,各種資金都願意進來參與勘查,各方面的積極性都能夠調動,共同推進找礦突破,共同發展。但是,現行的機制還有較多計劃經濟的痕跡,沒有體現多元投資的性質,各個投資主體的定位和利益分配機制不合理,沒有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中央專項分散管理,中央、地方政府與企業難以聯動;公益性地質工作與商業性礦產勘查脫節,一些國家專項未能實現有效拉動社會投資的目標;缺乏國外通行的風險勘查財政補貼制度,對風險勘查的拉動力度不夠,地勘單位的找礦積極性尚未充分調動起來。

(五)勘查與開發一體化機制尚未形成

礦山企業「用礦不找礦」,依賴國家配置接續資源,來解決「資源危機」。開采未能有效勘查,勘查開發沒能實現一體化。地勘單位的技術優勢與大型礦業企業資金優勢未能有機結合,勘查區塊強制退出機制貫徹不力。

(六)缺乏公益性地質工作穩定投入機制

基礎地質工作程度是衡量國家地質工作進步與水平的重要標准,基礎地質工作缺乏穩定投入機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事業經費經常性嚴重缺乏,基本上依靠專項經費運轉,缺少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導致隊伍不穩定,工作不穩定。

(七)資料集群化服務有待進一步加強

全國沒有實現成果、原始、實物地質資料的集群統一管理;地調、礦產、水工環、物化遙等地質調查資料分散於若干單位;沒有形成完整的地質資料信息產品體系,地質調查信息資料集群化服務需要加快推進。存在的困難主要表現為:

1.地質資料信息服務政策法規不配套

有關地質資料保密、保護的政策法規不配套,制約了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開展。

2.地質資料信息集成整合、開發程度不夠

把地質數據轉化為服務產品的意識不強,對資料信息挖掘不夠,限制了服務工作的深度和廣度。

3.地質資料信息共享平台建設滯後,數字化、網路化推進較慢

全國地質資料服務統一平台建設滯後,分散在不同專業、不同單位的地質資料不能有效提供服務。數據信息分散管理,形成信息孤島,存儲、維護、服務所依賴的技術、系統大量異構,標准化程度低。地質資料數字化積累仍顯不足,沒有形成有效的更新、維護及積累機制,全國地質資料數字化程度為40%,全國地質資料館僅為30%,制約地質資料現代化服務水平的提高。

③ 關於內蒙古國有地勘單位改革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繼續深化國有地勘單位改革,是當前建立和完善地勘新機制的重要內容之一。內蒙古自治區近年在推進國有地勘單位改革、轉換地勘單位經營管理機制方面,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內蒙古地勘單位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地勘單位由事業單位向企業法人過渡,由於改革力度大、具有體制突破性意義,一度受到廣泛關注。按照部黨組關於開展地勘新機制研究工作的要求,調研組重點對內蒙古地勘改革的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基本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內蒙古自治區有三家直屬地勘單位隸屬國土資源廳管理,共有職工26793人,其中在職職工14083人,離退休人員12710人。改革前三大地勘單位都存在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管理落後、歷史包袱沉重等許多困難,改革發展舉步維艱。為適應進一步解放地勘生產力、支持地勘單位發展的形勢需要,內蒙古自治區於2003年開始,系統研究和設計區內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方案,通過精心組織,廣泛調研,充分論證,逐步形成完善了地勘單位改革的基本方案。2005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決定將自治區直屬地勘單位列入直屬事業單位改革試點。2005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批准實施《關於自治區地勘局、有色地勘局、煤田地質局推進內部企業化改革的意見》,正式啟動了自治區屬地化管理的地勘單位的內部企業化改革工作。

內蒙古自治區地勘單位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實行內部事業和企業職能分開,離退休人員與在職人員分開管理,推進企業化經營,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產權制度,增強地勘單位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能力。在改革步驟上,先從內部改革入手,轉換機制,積累經驗,逐步向企業過渡;在管理機制上,堅持尊重歷史,照顧現實,體現新人新政策,老人老辦法,切實維護好職工的切身利益;在運行機制上,堅持「牌子不摘、經費不斷、身份不變」的「三不變」政策,真正實行事業與企業分體運行。

基本做法是:

1.剝離地勘單位辦社會職能

為減輕地勘單位的社會負擔,2004年,自治區政府對三大地勘單位所屬的9所子弟學校和職工技校實行屬地管理。由三個地勘局分別與學校所在盟市簽訂協議,以2004年在編在冊人員、上級撥款和各類資產為基數,成建制移交地方,現有人員與地方同類人員的工資差額,由自治區財政和原主管局各承擔50%,補貼3年,地勘單位不再承擔義務教育的社會職能。

2.離退休人員經費單列管理

將三個地勘局的12710名離退休人員與在職人員分開管理,經費單列,專項核撥。改革後新增加的政策性調資、政策性補貼等費用,全部由自治區財政撥款解決。三個地勘局共劃出單列經費23486萬元,占國撥地質勘探事業費67%,人年均1.85萬元。2005年以來,新增加的政策性調資、補貼、遺屬生活費等近5000萬元,已另由自治區財政追加撥款。同時,將其中的355名離休幹部納入自治區本級離休幹部醫療保障統籌管理,自2006年1月1日起將其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統一由自治區本級醫保中心報銷。

3.在職人員經費包干,編制注冊管理

改革財政補助方式,三個地勘局原有的在編在冊人員,以2005年地勘事業費預算為基數,在分別扣除離退休人員經費和學校劃轉經費後,剩餘部分實行定額管理,包干使用,自負盈虧。對企業化管理的地勘單位,改革前的在職在冊人員實行注冊備案,保留事業單位身份和享有事業單位退休政策。改革後不再核定事業編制,減少一人相應減少一名事業編制。新進人員按企業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不再核定事業編制和經費。地勘單位的內設機構及其領導職數自行調整,改革前的院處級幹部注冊管理,改革後新聘任的領導幹部不再確定行政級別。在勞動人事和經費、編制上,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管理機制。

4.組建三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06年5月8日,自治區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自治區有色地質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地質勘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6年7月28日,地礦、有色、煤勘三個集團公司相繼掛牌運營。新組建的地勘企業為自治區國有獨資公司,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自治區政府授權國土資源廳履行出資人職責,對三大公司授權經營,並負責經營業績考核和監管工作。自治區地勘局、有色地勘局和煤田地質局與各自組建的集團公司,實行事企分開管理,人員、資產、財務分開,分軌運行。進入集團公司的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原身份、職級、工資等進入檔案。

二、改革成效

從調研情況看,內蒙古地勘單位改革促進了地質工作,深化了地勘單位改革,轉換了地勘工作機制,盤活了勘查生產要素,增強了地勘單位的活力,發展了地勘單位經濟,穩定了地勘隊伍,改善了職工的生活。

(一)地質勘查工作得到切實加強

近年內蒙古地質勘查工作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趨勢。2005年以來,自治區共投入各類地質勘查項目專項資金29億元,政府投資的拉動效應、巨大的市場和良好的市場前景同時也吸引了近44億元社會資金投入到地質勘查市場。現在已逐步形成了以煤、鐵、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為主要礦種,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商業性地質工作相互協調配合的地質勘查市場。三個地勘集團公司成立兩年來共承擔了各類地質項目2200多個,資金總額超過30億元,完成鑽探工作量300多萬米。形成了一批新的重要地質找礦成果。三個集團公司相繼發現和探明了白音華、烏審召、五間房、呼和諾爾等多處超大型和大型煤田,新增煤炭儲量3700多億噸。發現和評價了一批重要的礦產地,新增金屬量:金8.84噸,銀8282噸,銅27萬噸,鉛鋅317萬噸,鉬30萬噸,鐵2.3億噸。特別是拜仁達壩、維拉斯托銀鉛鋅多金屬礦,通過詳查均達到大型或超大型礦床規模。

(二)國有地勘單位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內蒙古地勘單位改革從改革方案的出台,到集團公司的正式運營,橫跨兩年多的企業化改革,突破了地勘單位體制性、結構性的障礙,強化了地勘單位適應市場的經營機制,激發了地勘單位蘊藏的生機活力,促進了地勘生產力的發展。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來的三大地勘集團公司積極探索建立現代產權制度,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在內部經營管理上,推進了「三項制度」改革,實行生產經營責任制,競爭上崗,績效掛鉤;改革分配製度,以崗位工資、績效工資、股權分紅為主,收入與業績、效益等貢獻掛鉤,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新組建的產業公司和各企業再投資公司,全部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社會融資、職工入股。各集團公司還加強了對資本運營、礦權運作、項目籌劃、產業布局和發展規劃的管理,對整合重組的地勘單位和企業賦予經營自主權,建立了以資產經營責任制為核心的生產經營考核體系,重點考核經濟效益、發展速度、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同時各集團公司積極探索「探采一體化」的地勘工作運行新機制,初步形成了地質勘查、礦產采選、冶煉加工一條龍的產業鏈條,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延伸產業。內蒙古地礦集團利用掌握的資料和礦業權,向礦產開發業延伸,走出了一條勘查、開發、經營一體化的新路子。地礦集團通過採取自籌資金、社會融資、項目合作、集資參股等多種方式,先後建成花敖包特鉛鋅礦、拜仁達壩銀多金屬礦、油簍溝金礦等礦山,2006年銷售收入8億多元,實現利稅4億多元;2007年銷售收入20億元,實現利稅8億元。預計到「十一五」末期年總產值可達到100億~150億元,利稅30億元以上。

(三)地勘單位綜合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

改革激發了內蒙古地勘單位的活力,促進了內蒙古地勘經濟的快速發展。2006年三個地勘集團公司實現經營總收入36.62億元,同比增長了76.66%;其中經營性收入32.72億元,同比增長92.4%;實現利潤4.1億元,同比增長156%;上繳稅費2.8億元,同比增長133%;新增經營性資產6.1億元,同比增長79.4%。職工人均年收入1.95萬元,增長42%。同時地勘單位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整體大為提高,2006年有18個院隊級地勘單位收入在5000萬元以上,其中9個單位的經營收入超過億元,1個地勘單位經營收入超過5億元;4個單位實現利潤超過了5000萬元,15個單位實現利潤超過千萬元。2007年三個地勘集團公司預計可完成年產值50億元,實現利稅10億元以上。三個地勘集團公司的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大大增強。近年發展迅速的內蒙古地勘十院2007年礦業產值將突破10億元,成為北方地區產值最高、上繳利稅最多的地勘企業。自治區政府給內蒙古地礦集團提出了力爭到2015年打造成經濟總量達到100億美元的龍頭企業集團的宏偉目標。

(四)地勘隊伍在改革發展中保持了和諧穩定

自治區政府在設計改革方案時堅持「尊重歷史、照顧現實、統籌兼顧、循序漸進」的原則,提出了「三不變」、「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離退休人員和在職人員經費分開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措施,切實維護了地勘職工的利益,消除了地勘單位幹部職工的思想顧慮,取得了廣大職工的認可和支持。隨著地勘單位改革的不斷推進,內蒙古地勘單位幹部職工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從被動觀望變為了積極主動參與。從地勘單位的反映來看,三個地勘局的幹部群眾對自治區黨委、政府推進地勘單位內部企業化改革的思想認識有了質的飛躍,普遍認為,企業化改革符合實際,有利於地勘單位發展。地勘單位的同志認為,改革變以前的「甩包袱」為現在的「促發展」,得到了地勘單位的支持和擁護。近三年的企業化改革,始終保持了經濟發展、隊伍穩定、職工安心,從未發生職工上訪案件。

三、借鑒與啟示

內蒙古地勘單位改革歷經數年努力,能夠取得階段性成效,根本原因在於,政府統籌主導有力、目標方向明確、支持政策到位、符合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地勘新體制、新機制的客觀要求。

(一)政府統籌主導是推進地勘單位改革的組織保障

地勘單位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有強有力的政府組織保障。內蒙古自治區領導認為,盡管地勘單位成建制企業化改革在全國尚無先例,尤其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率先推動地勘單位改革,可能會在行業內部引起震盪。但是,不轉換機制,積重難返;不加快改革,就難以沖破體制性的障礙,搞活地勘單位。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加強地質勘查工作和推進地勘單位改革,自治區領導親自掛帥,著力理順管理體制,協調落實改革政策,科學設計改革方案。確立了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指導思想。國土資源廳還專門成立地勘單位改革辦公室,抽調3名同志負責擬定政策、爭取政策,掌握了解改革動態,協助有關部門落實改革政策,為推動地勘單位改革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服務支撐和政策保障。自2003年開始,在自治區政府領導下,國土資源廳、財政廳、人事廳、機構編制辦公室、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密切配合,協調落實有關政策,形成了自上而下、領導重視、各方配合、上下聯動、齊心協力促改革的局面,保障了改革的順利進行。

(二)建立地勘新機制是企業化改革的根本目標

改革不能回歸舊體制,必須堅持改革的方向不動搖。時任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的烏雲其木格指出:「地勘單位要擺脫面臨的困境,只能轉換機制,深化改革,不改革沒有出路。」推進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不是甩包袱,根本目的在於轉換機制,增強地勘單位活力,解放和發展地勘生產力。內蒙古地勘單位改革的目標方向十分明確,就是堅定不移地推進地勘單位事企分開,堅定不移地推進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堅定不移地推進公益性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運行,堅定不移地推進商業性地勘工作進入市場。內蒙古地勘單位改革的最大成效,在於通過改革,建立了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地勘新機制,即在事企分開、剝離負擔的基礎上,通過轉換經營機制,政府投資拉動,給予礦權等支持政策,促進了勘查開發有效銜接,引導和鼓勵地勘單位形成勘查開發良性循環機制,成為商業性地質工作和資源開發產業的市場主體。如在礦業權管理政策上,既支持地勘單位依法獲得礦業權,同時又限制「圈而不探」,規范其轉讓,目標是促進勘查開發。

(三)政策支持是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的必要條件

按照「大改革給大政策、小改革給小政策、不改革不給政策」的原則,內蒙古自治區有關部門協調配合,支持措施到位,配套政策扎實,可操作性強。國土資源廳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要求,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循序漸進、加強指導、多做服務」的原則,做好地勘單位改革的組織實施工作。自治區政府要求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落實改革政策,在礦權設置和資源配置上扶持三大集團公司做大項目、做大產業。支持地勘單位優先取得自治區地質勘查項目,建立找礦突破激勵機制,鼓勵多找礦、找大礦,發展勘查、開發一體化產業。除了實行「三不變」政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剝離辦社會職能、離退休人員經費單列管理等減輕負擔穩定隊伍的政策外,還給予投資支持、礦權支持、用地支持等政策,優先安排地勘單位承擔自治區地勘項目,支持地勘單位爭取礦權,促進形成勘查開發一體化,同時在有償出讓國家出資礦產地價款提取10%返還地勘單位用於支持地勘工作,給予經營用地等優惠政策支持。這些配套政策,為地勘單位推進改革,加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四)正確處理地勘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是地勘單位改革的基本方法原則

考慮到地勘行業的特殊性及其歷史形成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內蒙古地勘單位改革堅持了尊重歷史、照顧現實、統籌兼顧、穩步發展的原則,突出以人為本,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始終把握好企業化改革的力度、進度和職工的承受能力,確保了改革目標平穩推進。在切實解決好地勘單位歷史遺留問題的前提下,從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入手,轉換經營機制,實施企業化管理,使地勘單位適應市場經濟,與市場經濟接軌,進一步激活內在活力,從而放開搞活地勘單位,壯大地勘產業經濟,逐步使地勘單位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並為最終實現轉企改制創造了必要條件。

圖1 內蒙古事企分開運行的地勘管理體制示意圖

圖2 內蒙古國有地勘單位各類資金分開運行示意圖

圖2 內蒙古國有地勘單位兩類地勘工作分開運行示意圖

圖3 內蒙古自治區國有地勘單位人員管理示意圖

④ 對體制轉換時期地質工作體制和機制的評述

一、在慧盯瞎地質工作體制轉換時期,由於體制和機制的改革,促進了地勘單位地質找礦成果和經濟效益有較大的提高

按照可比口徑測算,即扣除物價上漲的因素,1997年投入的地勘費只相當於1978年的45.1%,投入的占探工作量只相當於1978年的6.8%,而產出的地質報告數相當於1978年的161%,新發現的礦產地相當於1978年的104%。主要地質成果有:

煤礦方面:在陝西—內蒙古一帶的神府—東勝煤田,經勘探證實為世界級特大型煤田。礦山建設方面重點擴建了北票、開灤、陽泉、阜新、雞西、徐州、天府、黃石等30多處老礦區,以及兗州、大同、邢台、晉城、潞安等14個現代礦務局。地質勘探取得豐碩成果,一些老礦區遠景在擴大,2000年全國煤炭產量達12.99億噸,為改革開放前1978年的2.1倍。

石油方面:貫徹東部挖潛、發展西部、開拓海域、油氣並舉的方針,在東海、南海、塔里木、鄂爾多斯和四川盆地進行的油氣勘查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大慶油田持續保持生產5000萬噸以上原油的高產水平。2000年,全國原油產量達1.63億噸,為改革開放前1978年的1.5倍。

鐵礦方面:全國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生產鐵礦石,其中年產量大於1000萬噸的有河北、遼寧、山西、四川、北京、內蒙古和安徽等省(區、市)。2000年全國產鐵礦石22256萬噸,為1978年的1.9倍。

10種有色金屬礦產的勘查在福建、新疆、陝西、甘肅、西藏、雲南等西南地區以及全國其他一些地區都取得很好的成果。2000年全國10種有色金屬產量760萬噸,為1978年的7.9倍。

黃金方面:經地質勘查結果表明,全國有26個省(區、市)有金礦產地,其中在小秦嶺地區、山東招遠地區、貴州黔南等地區的勘查收獲最為豐碩。改革開放期間全國累計探明金礦儲量約為改革開放前探明儲量的7倍。2000年全國產金176.91噸,為1978年的9倍。

化工礦業方面:改革開放時期是化工礦業大發展的時期,國家投入130多億元建設磷、硫、鉀等礦山,這是計劃經濟經濟時期的8倍多,基本形成了昆陽、開陽、襄陽等八大磷礦基地,廣東雲浮、安徽新橋、內蒙古炭窯口等三大硫鐵礦基地,青海鉀肥生產基地,遼寧硼礦,浙江螢石和廣西重晶石礦生產基地。2000年化肥全國產3286萬噸,為1978年的3.9倍。

建材礦產勘查開發在改革開放時期也獲得大發展,基本形成了一批建材礦生產基地。2000年全國累計探明水泥石灰岩儲量達54.2億噸。全國生產水泥57700萬噸,為1978年的8.8倍。

鹽礦方面:改革開放時期基本形成了東部海鹽、西部湖鹽、中部井礦鹽的生產則廳格局。由於海鹽產量占總產量71%左右,海鹽又易受氣候影響,所以鹽業生產呈時高時低的波動式發展。2000年全國產鹽3128萬噸,為1978年的1.6倍。

二、在取得豐碩地質成果的同時,「一業為主,多種經營」,也獲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很明顯,從當時整個地質工作供求形勢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用行政方法配置的龐大的地質勘查隊伍,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用市場機制來配置則不需要那麼多了,必須進行結構性調整。所以實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是所有地勘單位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必然選擇。而所有地勘單位也確實這樣做了,並且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在1978年,預算內地質工作收入是地礦部門除探礦廠收入之外的唯一收入。而到1997年,預算內地質工作收入只佔地礦部總收入的19.1%,預算外收入占總收入的33.9%,說明「一業為主,多種經營」以及結構調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地勘主業的變化也是很大的,這就是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提出的「開闢地質勘查多種資金渠道」的問題。實際上從市場經濟角度看,地質勘查工作除公益性地質勘查工作以外,應當是「誰受益,誰投入」,無需專門強調「開辟多種資金渠道」。盡管如此,這個政策的提出對推動地質工作的改革仍然起重要作用。1978年地礦部門地勘主業總收入為101437萬元,全部為預算內地勘費的撥款;而到了1997年,地勘主業的總收入為1073633萬元,其中預算內地勘費為744291萬元,占總收入的69.3%。社會資金和其他資金的投入329342萬元,占總收入的30.7%。而且在預算內地勘收入中也增加了多種資金渠道,成就顯著。

三、實行企業化改革和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大大增強了地勘單位的經濟實力

企業化改革取向就是在事業體制不變前空的情況下,實行企業化管理,比照企業進行機制改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承包經營,進而是資產承包經濟責任制。承包經營主要是通過簽訂承包合同,用契約的形式確定國家和企業的責、權、利關系,形式多種多樣,方法靈活,適應性強,適合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起始階段的特點。地礦部移植過來為我所用,起到了積極作用。它使地勘單位具有一定的活力,這個活力來源於地礦主管部門與地勘單位之間責、權、利的界定,從而使地勘單位產生一種動力機制,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這一點可以從20年地礦部門總收入、生產增加值、資產負債的變化情況得到證明(表2-4)。

表2-4 1978~1997年地礦部門總收入及資產變化情況單位:萬元

續表

由表2-4可知,20年地礦部門的總收入增加15倍,生產增加值增加13.4倍,資產總量增加9.7倍,凈資產增加4.2倍,而勞動者報酬總量增加12.6倍,人均勞動者年收入(1997年為8951元;1978年為737元)增加11.1倍。

四、改革的成就應當歸功於地質主管部門強有力的領導,理論的先導,以及廣大地質職工的支持

(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央各部委對地質部門體制改革的領導是強有力的,1980年以後,每年的地質工作會議都是以改革為重心,帶動整體地質工作。以地礦部為例,1985年黨組根據《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要制訂地質工作體制改革的總體構想,並開始組織力量著手起草《地礦部地質工作體制改革總體構想綱要》(以下簡稱《綱要》)。1986年4月,《綱要》討論稿提交全國地礦局長會議討論。1987年1月,經過這一年改革實踐的檢驗和多次修改後的《綱要》稿,再次提交全國地礦局長會議討論。會後,經地礦部黨組審定,1987年3月19日,正式以地發[1987]130號文印發,成為指導全國地質工作改革的標志性文件。《綱要》提出,地質工作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充滿生機活力、適應有計劃商品經濟發展的地質工作體制,逐步實現部分地質工作成果商品化、地質勘查單位企業化或經營管理企業化,以及地質工作或地質隊伍社會化,為提高地質工作經濟、社會效益提供體制、機制保證。《綱要》還提出,按地質工作成果是否適用於有償轉讓使用,把地質工作分為兩類:基礎性和公益性地質成果,應屬於無償提供使用的范圍;開發性地質工作成果,應屬於有償轉讓使用的范圍。正是這個改革《綱要》,指導著體制轉換時期全程的地質工作體制和機制的改革。

(2)在整個改革過程中,理論的指導作用非常明顯。突出表現在「三大問題」的討論上:①關於地質勘查工作性質問題的討論。正確認識地質工作性質是研究地質工作改革和發展的前提,是制訂國家產業政策的基礎,直接關繫到地質勘查與其他產業的協調發展。按照產業劃分的理論,強調了地質勘查作為基礎產業的定位,位於國民經濟的最前端,它直接制約著礦業的發展,進而影響到後續加工業的發展指出地質工作改革事關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②關於地質工作「三化」問題的討論。提出地質工作面對的外部環境改革形勢,必須沖破原來固有的封閉體系,全面走向開發。為此,就應當以地質市場為突破口,通過地質成果和地質勘查勞務的有償使用,探索與社會各界建立廣泛的經濟聯系。進而要求廣大地勘行業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認真分析地質勘查成果的商品屬性,認識推行地質成果商品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③ 關於增強地勘單位活力問題的討論。指出地勘單位是地質工作這一有機整體的基本細胞,細胞是否有活力,直接關系著機體的活力,所以必須把搞活地勘單位作為保證地質工作有機體活力的關鍵。

(3) 改革也得到了地勘單位領導和廣大職工的強有力支持。地質工作體制和機制的改革設想一經提出,就受到了廣泛地歡迎,許多單位主動要求作為試點,先走一步。沒有被試點的單位,也自發的搞起改革來了。有許多改革進程中的好經驗,就是來自於自發改革單位的總結。所以改革成就的取得,更應當歸功於各級地勘單位的領導,和戰斗在第一線的廣大職工。

五、改革還遺留不少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化

關於地質成果商品化,當時還只限於政府出資從事的開發性地質工作成果,所以提出「兩次交換」的理論,見圖2 - 1:

圖2-1 「兩次交換」理論示意圖

雖然當時也提出了直接交換,但沒有作為改革的重點,而是在間接交換上想出了不少辦法,影響了地勘單位對地質成果產權佔有的良好機遇。

關於地勘單位企業化還僅僅限於經營管理企業化,也就是如何把政府的錢、社會資金的錢花好、用好,始終處於「打工」的角色,缺少出資者經營自己資本的意識,這一點在自籌資金從事地質工作上表現尤為突出。這不是基層地勘單位本身的問題,而是改革整體設想就存在的局限性。也就是對從事地質勘查生產的企業,到底應當是什麼的企業模式,並沒有清晰而具體的構想,所以難免在實踐上舉步艱難。

關於地質工作社會化或地質隊伍社會化,當時的目標並不十分清楚,即使清楚了,也是地勘部門自身難以解決的。如離退休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至今也難以解決。同時有些外部條件,也是當時沒有想到的,如企業職工退休同事業單位職工退休的待遇,相差之大,嚴重影響地勘單位企業化的改革走向; 再比如大量原國有企業在競爭中,被民營企業所取代,也直接影響地勘單位所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地勘單位企業化的改革難以有更大的突破。

⑤  中國地礦行政管理的改革

行政改革是當代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許多國家都把行政改革作為提高政府效率、推動經濟發展和增強國力的有力杠桿。在我國,行政(含地礦行政)改革還包含另一層必要性和緊迫性,那就是行政和行政體制改革,必須跟上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形勢,適應其要求。

(一)地礦行政管理改革的涵義和目標

1.地礦行政管理改革的涵義

地礦行政管理改革是指政府為了提高地礦行政管理效率和效能,使之適應和促進地礦工作的發展,有意識地改革舊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方式,建立新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方式的行為。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地礦行政管理改革,僅指地礦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的改革;廣義的地礦行政管理改革,泛指地礦行政管理部門為追求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行政管理方式和方法、行政管理職能、公務員制度、中央與地方職權劃分、行政辦公手段以及重大行政管理原則等方面的改革。我們在本節討論的地礦行政管理改革,是廣義的改檔褲孫行鏈革,但重點放在狹義的改革上。

2.地礦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標

中共十五屆二中全會公報對政府機構改革的目標是這樣概括的:「通過改革,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系,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國家行政管理幹部隊伍,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體制。」這也是地礦行政管理改革必須達到的目標。這一目標達到的情況,可以從3個方面來檢驗:

(1)地礦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提高情況;

(2)地礦行政管理的依法行政力度增強情況;

(3)地礦行政公務員素質的提高情況。

(二)地礦行政管理改革的指導原則

根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借鑒國外地礦行政管理的經驗,結合我國地礦行政管理的實際,我國地礦行政管理改革應遵循如下指導原則:

1.適應性原則

行政管理體制是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上層建築必須與經濟基礎相適應。黨的十四大已明確規定了我國經濟基礎變革的方向: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當前,我國的地礦經濟基礎也正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因此,地礦行政管理體制也應該適應地礦經濟基礎變革的要求而進行相應的改革。

2.政企分開和政事分開原則

政企不分和政事不分是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地礦行政管理形成的兩大弊病,消除這兩大弊病,實行政企分開和政事分開,既是地礦行政管理改革應遵循的原則,又是它必須完成的改革任務。

3.完整統一原則

完整統一原則,是建立或改革行政組織機構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純握其含義是指在一個國家和國家的一個地區,只能有一個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權。這個政府的組織機構可以分層級、分部門,但它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其中的任何局部都是有機整體的組成部分,各自發揮不同的功能,相輔相成。這一原則又通過如下3個統一體現出來:

第一,職能目標統一。各個行政組織機構的職能目標都是政府職能總目標的分目標,分目標要服從總目標。要實行目標歸類,同類行政目標要歸同一個行政組織來管理,不能「一事兩辦」或「一事三出」。各個行政組織機構都發揮各自的功能,都為實現國家的總任務和政府的職能總目標服務。

第二,機構設置完整統一。首先,政府職能機構的設置要完整配套,功能要完備齊全,凡是地礦行政管理主管部門職能范圍內的事務,都要有相應的機構來管理。其次,各地礦行政組織之間,要明確隸屬、制約關系及上下級關系,形成一個統一完整的權力體系。

第三,領導指揮統一。其含義是指整個地礦行政管理要形成一個由首長統一領導和指揮的垂直系統,對任何一個層級的任何一個行政機構,都不能實行多頭領導。需要各部門協調配合的管理活動,也要形成一個領導指揮核心,要避免出現「政出多門」,多頭指揮的現象。

4.依法行政原則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制經濟。為此,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把加強法制建設列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一項跨世紀的任務。他說:「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黨和國家事業順利發展的必然要求。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地礦事業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一部分,地礦法律法規體系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一部分。因此,進一步健全、完善地礦法律法規體系,堅持依法行政的原則,同樣是地礦事業順利發展的必然要求。

5.精簡高效原則

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把精簡、統一、效能確定為推進政府機構改革應遵循的原則,並提出如下具體要求:「把綜合經濟部門改組為宏觀調控部門,調整和減少專業經濟部門,加強執法監管部門,培育和發展社會中介組織。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實現國家機構組織、職能、編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嚴格控制機構膨脹,堅決裁減冗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完善公務員制度,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國家行政管理幹部隊伍。」地礦行政管理機構改革也必須遵循這些原則和滿足這些要求。

(三)地礦行政管理改革的內容

我國的地礦行政管理改革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以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為依據,緊緊圍繞改革的目標和任務進行。在現階段,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下方面:

1.繼續進行地礦法制建設

進一步健全、完善地礦法律法規體系,提高全民的地礦法律意識,加強地礦法制觀念,尚有許多工作要做。在本章第一節之「二」已列舉了這方面要做的大量工作。在執法和司法建設方面:首先,要根據完整統一原則改革現行的地礦行政管理組織機構體系,為執法統一和行政司法統一奠定組織保證;其次,要堅決清除執法及司法障礙,並逐步消除產生這些障礙的根源;第三,加強執法和司法力度,提高其效率和效能。

2.調整地礦行政管理部門職能結構

合理確定和配置地礦行政管理部門職能,是地礦行政管理改革的首要問題。為此,首先要研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了監管好地質礦產勘查、開發活動和地質環境保護治理活動,國務院賦予地礦行政主管部門的各項職能是否齊全完備;其次,要審查各項職能是否落實、到位,如果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則需要找出原因和提出解決的辦法;第三,要研究地礦行政管理部門職能是否轉移到行政立法、統籌規劃、制定和掌握政策、嚴格執法、組織協調、信息引導以及檢查監督和提供服務上,那些政企不分和政事不分的問題是否解決了。

3.調整地礦行政管理權力結構

合理劃分行政管理許可權,正確處理集權和分權的關系,是行政改革的重點。權力結構調整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

(1)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權力關系,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對地礦行政管理來說,首先,要確定分幾級進行管理,如何分級;其次,是如何劃分各級的管理許可權。

(2)合理劃分各級地礦行政管理部門內部各職能機構之間的管理許可權。

(3)要正確劃分地礦行政管理廳(局)與地勘企事業單位的責權關系,做到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為此,要構築國有資產營運主體,建立出資人制度和法人財產制度,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和企事分體運行,使企業能真正行使各項自主經營管理權。

(四)調整地礦行政管理組織機構

地礦行政管理組織機構的合理設置,是地礦行政管理部門有效行使其職能的組織保證。地礦行政管理組織機構改革應以適應國務院賦予的職能需要為出發點,在合理劃分行政層次的基礎上,按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進行調整。通過改革,建立起一個結構合理、功能齊全、運轉協調、行政高效的地礦行政管理系統。

(五)改革幹部人事制度

幹部人事制度是制約各項改革發展的重要因素。這項制度改革,包括任用、培訓、考核、獎懲、升降、交流、工資福利、退休退職等內容的單項改革。同時,要使改革內容相互配套。當前,地礦行政管理部門人事制度改革的重點是進一步完善公務員制度,加強對公務員行政行為合法性的監督。

(六)建立和完善地礦行政管理運行機制

地礦行政管理運行機制是否完善,直接影響地礦行政管理整體效能的發揮。地礦行政管理運行機制,主要包括科學的決策機制、高效的執行機制、靈敏的反饋機制、有效的監督機制。同時,要加強地礦行政工作過程中的組織、計劃、指揮、協調、控制等管理環節,使之充分發揮職能、提高行政效率。此外,地礦行政體制責權不清,程序煩瑣的問題也比較突出,應按科學管理辦法簡化行政程序,這也是提高地礦行政運行效率不可忽視的方面。

(七)轉變地礦行政管理方式

地礦行政管理方式必須適應地礦經濟體制的轉變而進行相應的轉變。我國地礦經濟體制正由集中計劃的產品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地礦行政管理方式應進一步做到以間接管理為主,加強宏觀調控,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進行管理,由部門管理轉向全行業管理。其中,尤其需要著重強調的兩項具體管理方式的轉變:

其一,轉變礦業權管理方式。即由行政主管機關無償授予,不得轉讓轉變為由地礦行政主管部門依據礦產資源法、區塊登記辦法及開采登記辦法的規定有償出讓。探礦權人和采礦權人依據兩權轉讓辦法可以轉讓各自依法取得的探礦權和采礦權。為此,要建立、培育礦業權市場,依法規范礦業權人的交易行為,監督管理礦業權市場的運行。還要發展、培育中介組織,進行礦業權評估管理等。

其二,轉變礦產資源管理方式。即由產品經濟管理方式轉變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管理方式。由於礦產勘查生產的認識性質及其產品具有隱蔽性和難以准確把握等特點,礦產勘查報告成為礦產勘查產品的表現形式,礦產資源儲量成為其產品的質(品位等)和量的量度。因此,管理礦產勘查產品就表現為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和地質資料的管理。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礦產勘查投資和風險全部由國家承擔,並實行礦山企業無償使用礦產勘查產品的制度,從而,形成了適應這種體制和制度要求的一整套礦產資源儲量、資源分類分級管理,礦產儲量審批、登記、統計管理和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方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益要通過市場實現,礦產勘查的投資主體多元化,礦業(含礦產勘查)企業的產品或勞動成果要通過市場實現等。因此,必須改革一整套舊的產品經濟管理方式,建立一套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商品經濟管理方式。這套管理方式的具體內容詳見第二章第一節之「五」。

⑥ 做強主業樹形象 立足服務求發展——屬地化以來江西省地礦局改革與發展的實踐及當前地勘工作的思考

王小烈

(江西省地礦局,江西南昌,330002)

自1999年7月屬地化以來,在江西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和國土資源部的指導下,江西省地礦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實現富民強局為目標,以地質找礦為主業,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和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提供礦產資源及地質工作保障,實現了地質工作投入再攀新高,重點礦區勘探成果顯著,以礦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礦業發展新格局已現雛形,產業經濟初具規模,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全局隊伍保持穩定,呈現出「地礦主業樹形象,工程建設壯總量,多種經營創品牌,礦業開發增後勁」的良好格局,在實踐中探索了一條有江西地礦特色的改革發展新路。

一、主要做法

屬地化以來的6年,是充滿挑戰和考驗的6年,是全局幹部職工克服困難、團結奮進的6年。我們圍繞「發展經濟、多作貢獻、穩定隊伍、富民強局」的目標,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促進了地礦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全局資產總額從1999年的80121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140345萬元,增長75%;凈資產從1999年的34727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56270萬元,增長62%;節余與收益從1999年的716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1625萬元,增長127%;財政預算撥款從1999年的20210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31997萬元,增長58%;經營收入從1999年的36726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69309萬元,增長89%,其中礦業收入增長105.4%。這些數據表明,我局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良性發展階段,為全局實現「富民強局」的目標和率先在中部地區崛起夯實了基礎。

1.突出以地質找礦為主業

我們始終堅持以地質找礦為主業,遵循「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加大地質工作有效投入,創新地礦工作機制,促進礦業經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注重成礦遠景區的研究,注重地質資料的二次開發,突出重點礦種勘查,不斷挖掘找礦潛力。通過優化項目、多渠道立項、積極引進社會資金,地質工作總規模已從屬地管理時的每年1000萬元左右增長到目前的近8000萬元,到2005年年底可突破1億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和新跨越,已經出現了商業性地質工作投入大於國家財政投入的可喜局面。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新發現和探明了一批具有大型、超大型規模前景的礦產地,如德安張十八銀鉛鋅礦、鄱陽金家塢金礦、會昌錫坑逕礦區淘錫壩錫礦、於都銀坑橋子坑鉛鋅銀礦及上猶、崇義、大餘一帶的大型—超大型鎢錫礦。在西藏新發現礦產地13處(包括鐵礦、銅礦、銻錳礦、銅金礦、多金屬礦等),其中特大型磁鐵礦床2處(分別控制3341鐵資源量近億噸),中型銅礦和銻錳礦各1處。

2.做大做強礦產開發業

礦產開發越來越成為我局重要的、可以依託和充分發揮優勢的一大產業。近年來,我局通過盤活礦業權和加大礦產資源開發力度,培植優勢礦山企業,以礦招商引資,礦業權流轉等有效形式,探索出礦業經濟發展新路子。自2001年以來,我局先後完成礦業權流轉合作項目65個,礦業權轉讓價款總額3.8億元。其中一次性轉讓項目11個,股份合作開發項目17個,合作風險勘查項目37個,共引進後續開發建設資金13.1億元人民幣。超億元的項目有與深圳正威集團公司合作開發贛南牛嶺鎢礦等3個礦區及礦產品深度加工(5.5億元人民幣)、與澳大利亞亞勝和國際貿易公司合作開發富達鹽礦(2.68億元人民幣)和與深圳翰爾非公司合作開發貴溪市冷水坑下鮑銀鉛鋅礦(1.08億元人民幣)等項目。今年上半年,我們對鄱陽金家塢金礦進行了合作開發,礦業權價款達1億元,投資規模達到1.5億元。目前,我局礦產開發與地質勘查正在形成緊密相連的產業鏈,將對地礦行業改革與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3.進一步優化多種經營企業產業結構

屬地化以來,我局共投入8000多萬元扶持各類骨幹企業的建設。主要通過盤活地產、房產,實施「山水」牌、「安源」牌、「明珠」牌等品牌戰略,結束了長期以來開辦「小開關廠」式多種經營格局,走上了效益高、結構好的發展新路,企業的知名度、競爭力不斷提高。贛南山水賓館、贛東北山水賓館、萍鄉安源建材大市場、宜春山水溫泉療養院、新餘明珠大酒店等服務型企業已具有一定的競爭實力。合資企業富煌公司創辦的輕鋼結構建材廠,其產品填補了省內空白。915隊利用樟樹葯都品牌,合資組建了葯都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鹿神養生酒投產上市就銷售一空,前景十分看好。

4.不斷提升工程施工技術

全局各施工單位積極調整力量,優化施工隊伍,在努力爭取相應資質條件的基礎上,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的應用,進一步強化經營管理,培養了一大批市場競爭意識較強、技術業務能力較精的專業人才,創立了較高的社會知名度。我局目前擁有國家公路工程總承包二級資質、房屋建築工程二級資質、地基與基礎工程一級施工資質、工程勘察綜合甲級、地質災害治理與勘察設計甲級、測繪甲級等各類高等級資質,具備了很強的施工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如我們高質量、高效益地完成了「浙江第一高樓」——溫州世貿中心、「中國房屋第一超大直徑樁」——深圳金中環國際商務大廈、杭州灣跨海大橋、長江大壩防滲牆、中組部井岡山幹部培訓中心邊坡治理等一大批有影響、規模大、難度高的工程。

5.不斷完善產業和隊伍結構調整

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了隊伍結構調整。根據「理清思路、做強產業、改革創新、穩定隊伍」的總原則,我局對同處一個區域的贛南地勘單位908隊、909隊、贛南隊實行了「三合一」的戰略重組;對市場專業相近的江地總公司、建工隊、物資公司進行了專業合成;重新組建了贛南地質調查大隊和江西省地質工程總公司。還對全局專業隊伍進行了整合,建立了有機聯系的江西省地調院、工勘院、測繪院。實踐證明,隊伍結構調整對經濟發展和體制機制的轉換起到了積極作用。新的贛南隊、江地總公司和各專業院理順了內部關系,完善了組織機構,各項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為提高市場競爭力奠定了基礎。

二、主要體會

屬地化以來的6年是我們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局發展的最好時期之一。一些成功的思路和實踐將為我們今後的發展積累寶貴經驗。回顧6年來的工作,有以下主要體會。

1.樹立科學發展觀、突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加快地礦事業發展的前提

我們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的思想,緊緊咬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作為建設「三個文明」的基礎和贏得各項工作主動的關鍵,是妥善解決前進中出現的所有問題的前提。近年來,我們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堅持從地勘費中切出部分資金確保發展的需要,重點扶持基層單位的支柱產業項目,努力培育地勘單位自我生存、自我發展的綜合實力,促進地勘經濟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2.堅持以地質找礦為主業,積極融入地方經濟是加快地礦工作發展的內在動力

地質找礦是立局之本,是融入地方經濟的有效形式。我們始終把地質工作的服務領域拓展到地方經濟發展的各方面,服務於經濟建設的全過程。如我們為我省11個設區市精心編制了《礦產資源情況及開發利用建議》;成功召開了「江西省地質找礦戰略研討會」,聘請了我國地學界6名院士為我省地質找礦顧問;開展了農業地質調查,提供了大量基礎數據,新發現了800多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區,為全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參加地質災害防治,發現並治理了百餘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盡最大努力減少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通過開展缺水地區找水成井,解決了人民群眾吃水用水難問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上述工作,不斷強化了我局的社會影響,提高了社會地位,省領導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召開地質工作表彰大會,隆重表彰我局地調院及西藏區調隊,省委書記孟建柱、省長黃智權、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孟憲來等領導出席表彰大會並頒獎。分管副省長危朝安多次對我局工作進行批示、給予肯定,經常深入我局基層單位看望職工,進行工作調研;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吳新雄專門聽取了我局的工作匯報,對全局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指示全局要多作貢獻,促進地礦事業更快更好發展。我局提出的關於加強全省地質工作的4點建議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認同,並指定我局與省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共同籌劃「礦產資源與江西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研討會」。我們認為,只有急政府之所急,幫政府之所需,有作為才有地位,有市場才有發展。

3.內練硬功,全面提升自我發展能力是加快地礦工作發展的客觀要求

事業單位企業化方向發展的定位促使我們在立足服務求發展的同時,必須苦練內功,以提高服務水平。一是制定發展戰略規劃。局委託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對全局發展進行了戰略研究,為我局不同階段的經濟發展提出有科學指導意義並具有可操作性的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二是推進產權制度改革。我局堅持不斷解放思想,按企業化要求,加大改制力度,把「事企分離、主輔分離」與產權制度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大了對二級經濟實體的股份制改造,特別是在地質勘查、礦業開發、設備租賃等方面的股份制改造成效顯著,提高了單位的市場競爭能力。如為提高資本運營能力,盤活現有資源,我局成立了江西地礦寶源投資有限公司,總的注冊資本達到1億多元人民幣。為進一步做大做強礦業經濟,各地勘單位先後成立了股份制的礦業公司。三是加大了管理創新。為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我局從實際出發,修訂了《地勘費預算管理辦法》、《轉產扶持金管理辦法》、《資產經營責任制實施辦法》和《礦業權管理辦法》等管理規定,推進了管理工作創新,提高了基層單位謀發展、幹事業的積極性,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四是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實施了「百名人才計劃」,建立了「人才專項基金」,努力把各類急需人才集聚到我局的各項事業中來,為實現富民強局目標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發展措施,全面提升了自我發展能力,加快了地礦經濟的發展。

4.把以人為本,建立和諧平安地礦作為加快發展的目的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局十分注重構築「和諧平安地礦」,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始終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為全局職工創造了良好的創業環境和祥和的生活環境。職工收入逐年提高,已經達到人均年收入1.2萬元。省政府發放的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補貼,局全額發放到位;局、隊兩級每年拿出近200萬元進行送溫暖、扶貧助學和再就業小額貸款;全局每年出資近200萬元,為全局2萬多職工辦理了團體醫療保險,減輕了職工群眾的經濟負擔,進一步解除了職工看病難、看大病更難的後顧之憂,為全局職工辦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大好事。信訪工作進一步加強,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了逐步解決。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成效突出。全局連續7年蟬聯全省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並獲得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已有5個單位獲得省級文明單位,1個單位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地勘隊伍保持穩定,職工群眾更加和諧。

三、當前地勘工作發展面臨的形勢及工作思考

當前,我國正處於高速工業化發展階段,資源儲量消耗速度大於儲量增長速度,礦產資源基地不足,資源供應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與此同時,全球礦產品價格大幅上揚,礦業投資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各類資本大量注入的重點。礦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再次凸顯,地質勘查工作在國民經濟協調、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緩解資源瓶頸已成為地質工作的首要任務。為此,地質工作重新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務院即將出台《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土資源部加強了地勘單位的行業管理,這一切都為地勘隊伍的改革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相應地,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地勘隊伍內部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地勘職工的觀念有了重大轉變,職工應對改革的承受能力也在不斷增強。屬地化為融入地方經濟建設,尋求更寬廣的市場領域創造了條件,地勘單位的專業優勢、資源信息優勢在短期內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這表明,地質工作又面臨一次新的發展機遇。

但我們也面臨著許多挑戰與困難:資本不足,債務繁重,可經營性資產少;地質工作投入跟不上地質工作發展的需要,找礦裝備相對落後,科技含量低;產業尚未形成規模,經濟運行質量低,缺乏靈活的機制,獨立生存能力差;隊伍結構不合理,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緊缺的現狀沒有大的改變;社會負擔重,下崗職工多,再就業難,離退休人員多,老齡化嚴重,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險制度改革滯後等問題。這些問題已經給地勘隊伍求生存、闖市場帶來了內在困難,嚴重製約了地勘單位的改革與發展。

在正確分析形勢的基礎上,結合我局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實際情況,總結多年來的發展經驗,我們把「突出一個中心,明確兩大目標,堅持三條方針,抓住四個重點,加強五項建設」作為我局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思路。即突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明確「富民強局,為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提供地質工作保證」兩大目標,堅持「以地質找礦為主業,堅持以開放促改革和堅持以人為本」三條方針,抓住「事企分離、產權改革、結構調整、創新管理」四個重點,加強「黨的建設和班子建設、人才隊伍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五項建設。這一發展思路,任務明確,既保持了工作的連續性,又體現了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思路決定出路。我局在這一新思路的指引下,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把各項工作的立足點放在真抓實幹上,圍繞地勘主業做文章,在搶登礦業權上下功夫,在運作礦業權上出新招,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我局在全省地質勘查領域的主導地位;重點做好江西地礦寶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組建工作,為做強做大我局旅遊、賓館、房地產和礦業,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集中閑置資金,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本運營能力提供載體;全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好資質申報注冊登記工作,拓展地質工作服務領域,抓好重點礦山建設,構建和諧平安地礦等工作,狠抓落實,搶抓機遇,自我加壓,扎扎實實地把改革和發展地礦經濟推向前進。

四、關於加快地勘工作發展的幾點建議

當前,地勘工作的改革與發展正處於非常關鍵的轉折時期,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優惠的政策支持是地勘單位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前提。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建議國土資源部在代國務院起草的《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中,應以緩解國家資源瓶頸、提高資源保障程度為目的,全面加強地質工作

《決定》應強調加大找礦投入,改進現有國有地勘單位的地質裝備,鼓勵創新和運用新的找礦理論與方法,培養地質人才等方面的內容。《決定》的出台應能充分調動全國地勘隊伍的找礦積極性,充分發揮探礦權人智慧,讓國家投入變成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保障。由於地勘單位仍然承擔國家基礎性、戰略性找礦任務,故地勘單位應定性為公益性事業單位。

2.建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地勘單位獲取探礦權、采礦權上繼續給予支持

礦業權是國家賦予礦業權人在對礦產資源進行勘查和開發時的法定權利。也就是說,只有擁有了礦業權,才能合法開展地質勘查工作,才能轉入開發和進行礦業權流轉,最終產生經濟效益。實踐證明,通過礦業權流轉,地勘單位獲得了發展資金,為今後加大找礦投入、發展其他產業創造了條件。為支持地勘單位改革與發展,要注意解決目前存在限制國有地勘單位登記探礦權的傾向,在「兩權」登記上(尤其是探礦權)應對地勘單位傾斜。特別是對因種種原因已經「滅失」的礦業權,原在該礦業權區工作過的地勘單位應享有勘查成果的參與處置權和重新登記優先權。

3.切實抓好國辦發37號文件和76號文件中的各項規定的落實

屬地化以來,國家對地勘工作十分重視,出台了一些有利於地勘單位發展的優惠政策,幫助解決了許多現實問題,使地勘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改革工作不斷深入,職工隊伍保持了相對穩定,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目前地勘單位在資金、人才等方面仍存在許多困難,處於「沒有地勘費活不了,單靠地勘費活不好」的狀況。國辦發37號和76號文件對地勘單位改革與發展提供了許多優惠政策,但在落實中往往遇到很多問題。由於國家的優惠政策尤其是涉及地質職工切身利益的優惠政策不能兌現和落實,挫傷了地質職工的積極性。為此,我們懇請國土資源部協助解決國務院37號和76號等文件政策的落實到位。當前,應允許地勘單位剝離學校、醫院等社會職能,並允許地勘隊伍進入當地養老統籌、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

4.建立地質找礦基金,全面加強地質工作

目前,國家正實施地質大調查和國家戰略資源保障工程。江西的南嶺地區、武夷山成礦帶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已列為國家地質工作重點區域,資源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工作也已啟動。為此,地方政府應積極呼應和配合國家地質工作的開展,借鑒有些省份設立地勘專項基金的好做法,從省級財政預算,省留成的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和采礦權登記費、使用費,礦權出讓的價款等收入中形成基金來源,重點用於開展爭取國家立項的前期工作及地方急需的礦產資源勘探工作。

作者簡介

王小烈,江西省地礦局局長,高級工程師。

⑦  地礦行政組織體制現狀與改革

(一)地礦行政組織體制的涵義

地礦行政組織體制是指地礦行政管理系統中縱向、橫向機構的職能、領導關系和運行程序的總體配置的組織制度。

(二)地礦行政組織體制的沿革

1982年,原地質部更名為地質礦產部,尤其是1986年礦產資源法公布實施,標致著地礦行政管理全面起步。198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在地礦部的「三定」方案中明確:地質礦產部是國務院領導的綜合管理全國地質礦產工作的政府職能部門,也是全國地質勘查工作的行業主管部門。199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在地質礦產部的「三定」方案中進一步明確:地質礦產部是國務院主管全國礦產資源、地質環境和地質勘查行業的職能部門。其主要任務是:提供礦產資源和地質資料,維護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保護地質環境,實施地質勘查工作的行業管理。隨著「三定」方案的落實,地礦部不僅進一步強化了礦產資源管理,礦產開發監督管理和地質環境保護管理等社會管理職能,並逐步健全和完善地質勘查行業管理。

與此同時,地方地礦行政組織體制也進行了相應改革。經國務院批准,從1983年起,省、自治區、直轄市地礦行政機構實行部、省雙重領導,以地礦部為主的領導體制。1988年,原國家編委支持、指導地礦部選擇部分省地礦局進行了改變領導體制試點。經部、省商定,河南、浙江兩省地礦局更名為地質礦產廳(簡稱「地礦廳」),作為省政府職能部門進入行政序列,改變了領導體制。海南省組建了環境資源廳。其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採取地方政府授權的形式,由地礦局履行地礦行政職能。1986年,礦產資源法公布以後,根據執法實際需要,地礦部與原勞動人事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建立健全地(市)、縣礦產資源監督管理機構的通知》,明確指出:「經國務院批准,在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市)、縣應建立健全礦產資源法的執行監督機構,配備精乾的、懂業務的礦管幹部,代表政府行使統一監督管理職能。」在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經過不懈努力,已經初步建成了包括省(區、市)、市(地)、縣各級的地方地礦行政管理體系。但管理體制很不規范,多數省(區、市)地礦主管機構仍是事業管理機關,實行以部為主的垂直管理體制,市(地)、縣兩級地礦產管機構管理體制也未理順。原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地礦主管機關為游離於政府機關之外的事業管理機關,在實踐中難以代表政府有效地維護礦產資源國有權益,協調和處理勘查、采礦權屬糾紛。二是影響執法主體的合法性和權威性。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礦產資源法實施情況視察組綜合報告指出的:「多數地方地礦機構沒有進入政府序列,與法律賦予礦管機構的權力和責任極不相稱」。三是省(區、市)地礦局肩負礦產資源、礦業權、地質環境等社會管理和直屬地勘隊伍生產經營管理雙重職能,因政企(事)不分,既不利於秉公執法,也不利於搞活地勘單位及進一步提高地質找礦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和反復論證研究後,1993年,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和地質礦產部聯合發出的《關於實施地方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確定,「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實行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分級管理,地方地礦主管部門機構由以部為主垂直管理改為地方政府直接管理,進入地方政府行政序列。」從而使中央和地方行政組織成為符合法定條件的法定行政主體。

(三)現行的地礦行政組織體制的類型

1.從事權劃分

現行地礦行政組織體制是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管理相結合。從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維護國家所有權益的需要和國有礦山企業是開采礦產資源的主體,國家保障國有礦業經濟的鞏固和發展的要求出發,地礦行政必須實行中央集權的管理體制;但是從我國多民族組成、地域遼闊、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實際出發,必須兼顧地方(尤其是少數民族自治區)的利益,因而,地礦行政組織體制在實行中央集權的同時,必須輔以分級管理相結合。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地方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機構改革方案中確定:中央、省(區、市)、市(地)、縣四級地礦行政主管部門上下級之間是業務指導關系。

需要指出:行政組織機構隸屬關系問題,實際上是我國建國以來一直想解決,卻又沒有完全解決好的重大問題之一。在現行的地礦行政組織體制下,地方地礦行政機構納入了同級政府行政序列,無疑是一個重大進展;但是,四級地礦行政機構如僅是「業務指導」關系,還是不夠的,仍需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40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門受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並且受國務院主管部門的領導或業務指導。自治區、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門受人民政府統一的領導,並且受上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的領導或業務指導」。在我國,現行行政組織機構隸屬關系實際上有三種形式:一是垂直領導;二是雙重領導;三是業務指導。實踐證明:不論採取那種隸屬形式,都必須注意把握具體執行時的程度和分寸,妥善處理好條條與塊塊的關系。

地礦行政組織體制是比較復雜而又敏感的問題,建設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中國地礦行政體制仍是一項相當艱巨的戰略任務。可喜的是,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研究和探索。河北省人民政府結合本省的實際情況,在省地礦廳的「三定」方案中明確規定:市(地)地礦行政管理機構統一稱「地質礦產局」,實行省地礦廳與市政府、地區行署雙重領導,以省地礦廳為主的領導體制。該省的實踐結果,政令暢通,精幹高效,顯示了其體制的生命力。為適應礦產資源法修改後的新形勢的要求,應總結地礦行政組織體制建設的經驗教訓,改革和建立、健全地方地礦行政組織機構及其管理體制。

2.從決策角度劃分

地礦行政組織內部實行首長負責制。根據國務院及地方組織法的有關規定,我國各級政府均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即首長擁有決策權和最終決斷權。其特點是:職責明確,職權集中,決策迅速,指揮靈敏,行政效率高。一方面,上述特點符合地礦行政的需要;另一方面,各級地礦行政組織本身就是同級政府的職能機構。因此,各級地礦行政組織均實行首長負責制。由於地礦行政具有政策性、社會性和專業復雜性的特點,而行政首長的政策水平、專業技能等局限性容易產生主觀片面性、隨意性,造成決策失誤。因此,地礦行政組織實行首長負責制的同時,必須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和力量,集思廣益,分工合作,做到民主科學決策。行政首長一定要聽取和尊重多數同志意見,審慎決策。

(四)地礦行政組織設置的依據和主要職責

1.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

1993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明確:保留地質礦產部,為國務院主管全國礦產資源、地質環境和地質勘查行業的職能部門。主要職責是:

(1)負責礦產資源法及其配套法規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地礦法規體系;指導並監督檢查地方地礦行政管理工作;組織制定全國地礦工作改革與發展的戰略、方針、政策以及有關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和監督。

(2)負責礦產資源的管理。組織編制礦產資源規劃;依法合理分配礦產資源;負責采礦登記發證管理工作;維護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建立並推行礦產資源的有償開採制度。

(3)負責礦產資源開發的監督管理。按照礦產資源法的有關規定,參與審批開辦礦山企業的立項報告;協調處理重大采礦權糾紛;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進行監督管理;負責審批礦山閉坑地質報告。

(4)在國家環境保護法規指導下,監督管理地質環境及開發利用工作。組織編制地質環境保護、監測及地質災害防治規劃、計劃;參與編制國家環境保護規劃;負責全國地質環境監測站、網的統一管理;組織協調重大地質災害的整治工作;為重大建設項目、城市總體規劃和區域經濟開發規劃的審批工作提供有關審查意見。

(5)在國家計委指導下,統一部署、協調全國地質勘查工作。組織編制全國地質勘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重要地質勘查單位的資質認證和地質勘查項目的登記發證;協調處理重大地質勘查糾紛;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重大地質勘查工作;負責全國各類地質資料的匯交管理工作;管理國撥地質勘探費和各類地質勘查基金;對重要的骨乾性地質勘查單位國有資產的增值進行監督檢查和評價。

(6)負責礦產儲量審批和地質勘查工作的監督管理。組織制定地質勘查工作的標准、規范、規程並進行質量監督管理;審批下達礦床工業指標;負責地質勘查成果登記和管理;協同有關部門培育和完善地質市場;承擔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7)參與水資源調查、評價、規劃,協同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地下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進行監督管理。

(8)協助有關部門管理全國地質科技、教育工作。組織編制全國地質科技規劃;組織協調重大地質科技項目的實施;管理地質科技成果;組織開展地質人才需求預測;編制地質教育發展規劃;進行地質教育質量評估;指導地質教育學科、專業建設。

(9)組織協調地礦工作的對外交流。參與涉及國家礦產資源權益問題的國際討論和談判;組織國內有關部門履行對外協議;參與審批中外合資、中外合作與外商獨資在我國領域及管轄海域開展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項目;歸口組織參加有關國際組織的重大活動。

(10)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2.省(區、市)地質礦產廳(局)

1993年10月,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和地質礦產部聯合發出《關於實施地方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確了地方地礦行政機構改革要根據轉變職能、理順關系、精兵簡政、提高效率的要求,按照礦產資源法關於礦產資源屬國家所有的規定,加強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宏觀管理,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實行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分級管理,地方地礦主管部門機構由以部為主垂直管理改為地方政府直接管理,進入地方政府行政序列。

《通知》並就省級地質礦產行政機構的職能配置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1)負責礦產資源法執法監督。參與起草、制定地方性地礦法規和政府規章;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地礦工作改革與發展的戰略、方針、政策以及有關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指導並監督檢查市(地、州)、縣地礦行政管理工作。

(2)負責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授權范圍內礦產資源的管理;維護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制訂本行政區礦產資源規劃;負責授權范圍內的采礦登記發證管理工作;依法組織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

(3)負責礦產資源開發的監督管理。參與審批開辦礦山企業的立項報告;協調處理礦產資源采礦權屬糾紛;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進行監督管理;負責礦山督察員的管理工作。

(4)參與水資源調查、評價、規劃,協同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地下水資源。負責本行政區地下水資源勘查、監測、統計、分析和儲量審批與管理工作,並對本行政區地下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進行監督管理。

(5)在國家環境規劃指導下,參與編制本行政區環境保護規劃,監督管理本行政區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組織實施。負責地質環境監測站的管理工作;參與本行政區較大建設項目、城市總體規劃和區域經濟開發規劃的審批工作。

(6)負責地質勘查工作的行業管理。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地質勘查工作中長期規劃;制定並發布地質勘查工作布局指南;依法負責地質勘查資質認證和地質勘查項目的登記發證工作;調處地質勘查糾紛;負責本行政區各類地質資料的匯交管理;管理地方勘查基金。

(7)負責礦產儲量審批和地質勘查工作質量監督管理。負責地質勘查成果登記和管理;根據授權組織本行政區內礦產資源的登記、統計、評估及核算;審批並管理礦產儲量;承擔本行政區礦產儲量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礦產資源法第16條根據礦種、礦產儲量規模,進一步明確了省級地礦行政機構審批和頒發采礦許可證的許可權和職責。

3.市(地)及縣地礦行政組織機構

1986年,礦產資源法公布實施後,原國家編委地方司根據地礦部的建議,就市(地)、縣地礦主管機構的設置發出通知。1994年,在地方機構改革過程中,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地礦部和省地礦行政機構的「三定」方案,對市(地)、縣地礦行政機構設置提出了原則要求,並對職能配置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市(地)、縣人民政府根據上級要求,並結合本區實際設置了地礦行政機構,並明確了相應職責。

(五)地礦行政組織體制改革

我國的地礦行政管理體制近年來雖有所變革,但就總體而言,仍未脫離傳統模式,計劃經濟色彩很濃,難於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有待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1.地礦行政組織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全國國土資源(含土地、水、礦產、海洋資源等)行政管理由多個行政部門主管,既不利於精簡機構,也不利於統籌規劃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環境的綜合治理。

(2)資源的所有權管理與資源開發經營權管理尚未完全分離,資源、環境的開發產業部門代行部分行政管理職能,政出多門,致使地礦行政管理難於統一和高效。

(3)部、省兩級地礦主管部門肩負地礦行政管理和直屬地勘隊伍的生產經營管理雙重職責。政企、政事尚未完全分開,既不利於秉公執法,也不利於隊伍的搞活。

(4)相當數量的市(地)、縣地礦行政組織,未正式進入同級政府行政序列,行政編制和行政經費未落實,不符合行政主體法定條件。

(5)四級地礦行政組織關系尚未完全理順,與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制的目標尚有較大差距。

解決上述問題,一方面有待於國家行政機構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也有待於地礦經濟改革理論研究的突破和實踐的積極探索。

2.地礦行政組織體制改革的方向和原則

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推進機構改革的任務,強調指出:「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把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權力切實交給企業;根據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進行機構改革,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系,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平;把綜合經濟部門改組為宏觀調控部門,調整和減少專業經濟部門,加強執法和監督部門,培育和發展社會中介組織。」黨的十五大報告對全國機構改革描繪了藍圖,也為地礦行政組織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據此,地礦行政組織體制改革應體現如下原則:

(1)貫徹精簡、統一、效能和加強執法和監督部門的原則。有必要把關系密切的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合並成立統一的自然資源管理部門。

(2)貫徹資源所有權與開發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在對全國專業經濟部門改革的同時,原已分散的行政職能應予收回,交由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代表國家實行集中管理,強化國家所有權。

(3)貫徹政、企、事分開的原則,深化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及地勘隊伍體制改革,轉換地勘工作運行機制。

(4)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地礦行政管理實行分級管理,明確劃分事權;市(地)、縣級地礦行政組織應該進入同級政府行政序列,四級地礦行政組織實行雙重領導體制為宜。

(5)組建精乾的事業單位和礦業權評估等中介組織,為各級地礦行政組織提供服務。

⑧ 關於參加中南地區地勘(礦)局長研討會有關情況及河南省地勘單位改革發展情況調研的報告

4月12日~14日中南地區地勘(礦)局長研討會在河南鄭州召開,根據部地勘司安排,由地勘司、經研院、中礦聯地勘分會有關同志組成調研組參加了研討會,並就地勘單位改革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會議的基本情況

這次中南地區地勘局長研討會,由國土資源部地勘司與河南省地礦局共同舉辦,參加會議的代表有中南地區六省(區)地勘局長及有關人員,應邀參加會議的有中礦聯地勘協會、報社、甘肅等7個省地勘局、河南省內有關地勘單位的負責人,與會代表共約70人。會議圍繞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加強地質工作、實現新的找礦重大突破、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研討會上代表認為,《決定》出台後全國地勘工作整體形勢發展良好,地質工作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一是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加強地質工作,有關各省(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精神,包括出台實施意見、召開地質工作會議、起草配套文件,各省(區)在加大地勘工作投入、加強地勘行業管理、落實有關政策等方面採取了許多積極有效的措施。二是地勘單位普遍加快了改革發展步伐,圍繞實現找礦突破、提高服務能力、完善體制機制、調整隊伍結構、融入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許多積極進展和新的成效。

研討會認真分析了當前地質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總體認為,一方面,受當前國內外「礦業熱」的市場利好因素的影響,地質工作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整個地勘行業能否實現持續發展,值得重視和研究。代表認為,當前地質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地勘單位要有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要進一步圍繞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堅持改革方向不動搖,進一步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和綜合服務功能,在發展中增強能力,在服務中謀求地位。

與會代表認為這次會議開得很成功,中南地區地勘局長會議首次由國土資源部地勘司參與合辦,體現了國土資源部對地質勘查行業管理工作的重視和加強。通過交流研討,有利於反映行業的共性問題,交流經驗,更好地促進行業政策的制定和落實。

二、專題調研的基本情況

根據地勘司安排,調研組會同國土資源廳組織開展了專題調研,重點圍繞地勘單位改革發展模式,邀請了河南省地礦局、有色地礦局、煤田地質局、核工業地質局等地勘單位召開了專題座談,並對河南地調院等基層地勘單位進行了重點調研。

(一)地勘行業管理的有關情況

河南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加強了地質勘查行業管理工作,開展了大量行業調研工作,積極協調省有關部門落實地勘改革發展有關政策,認真反映地勘單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使有關落實政策具有可操作性,省地勘行業主管部門在有關政策落實過程中,重視發揮地勘單位的作用,多次邀請地勘單位參加,反復協調徵求意見,共同研究制定有關的配套落實政策。

圍繞地勘單位關心的礦業權管理問題,行業管理部門的同志介紹了大致的情況。河南省在探礦權設置和管理上,按地域劃分為三類:一是禁止勘查區,主要是自然保護區等禁止勘查開發的區域;二是限制勘查區,針對重點成礦區帶,主要由國家和省投入加強地質調查,設立了大量礦調項目(如兩權價款項目),這些項目鼓勵國有地勘單位申請承擔,項目完成提交後公開向社會「招、拍、掛」,收益或股份的15%歸地勘單位。據介紹這樣可以避免一個大的成礦區帶被肢解為若干小范圍的礦權,有利於促進資源的合理勘查開發。三是自由申報區。一般按照「行申請者先得」原則,如果有重疊申請的,則通過「招、拍、掛」授予。據了解,河南省對一些認為相對好一點的空白區,也實行「招、拍、掛」。

(二)一隊(院)一公司的改革發展模式

河南省地勘局、煤田地質局等地勘單位,基本上都是按照「以隊為單元」的改革模式。河南省地勘局按照事企分開的原則,從實際出發,提出了「以隊為基礎,一隊一公司」的改革發展模式,實現事企分體運行。以隊為基礎,目的是保留事業身份;建立公司(資源型公司和技術服務公司),目的是探索推進內部企業化。整體思路是實現「兩精幹一過渡」(事業精幹、企業精幹,社會統籌逐步過渡)。同時本著「資本增值、單位增效、職工增收」的目的,按照「三個有利於」(是否有利於地質找礦、是否有利於地勘事業發展、是否有利於隊伍穩定)的標准,積極推進了二級地勘單位的產權制度改革,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在地勘單位改革發展過程中,進一步突出了主業的發展,如煤田地質局突出了主業及其關聯產業的發展,對關聯較弱產業採取了限制收縮政策。地勘單位認為,對於河南省的地勘單位,人均資本金普遍僅有2萬~3萬元(一般工業企業人均資本金在7萬元以上),以局為單元的改革條件還不成熟。目前來看,以隊為單元的改革模式比較切合實際。

三、河南省公益性地質隊伍的組建模式

河南省在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組建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基本完成了「建實」目標,具有一定的典型示範意義。

(一)總體情況

成立於1998年的河南省地質調查院,2000年經河南省編委正式批復為獨立法人事業單位,河南省政府通過豫編〔2000〕28號文、豫編辦〔2004〕107號文、豫財預〔2004〕185號文,以及《河南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決定的意見》(豫政〔2006〕51號)等一系列文件,明確了地調院的職能和預算,確定其主要職責是:承擔國家和省政府確定的基本性、公益性和戰略性地質調查任務,承擔並組織實施全省地質災害、地質遺跡、環境地質調查及評價工作,為國家和省政府對國土資源規劃、保護和綜合利用等提供有關基礎地質資料。明確地調院為全供事業單位,將公益性地質調查單位經常性支出等有關經費列為本級財政支出的重點內容,項目經費按實際工作量核定。河南省政府還從項目、經費、辦公及住宅用地等方面對地調院的建實做強給予了大力支持,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

(二)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

(1)在管理體制上,河南省地調院實行的是「廳局共管、以局為主」的管理模式。為省編委批復的全供事業單位,編制500人。

(2)在地調院的內部運行機制上,地調院在全供事業單位全額預算管理體制下,實行「統分結合、分級分類」管理。即地調院在編人員人事關系由院統一管理;基本支出和公共費用全部列入省財政事業費預算。在此基礎上,實行「三級二類」管理(「三級」指院總部、專業調查中心、分院;「二類」指對專業調查中心、分院實行兩類不同的管理模式。)專業調查中心包括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礦產地質調查中心、基礎地質調查中心、城市與農業地質調查中心、水文與環境地質調查中心、旅遊地質調查中心、遙感所、國外項目部等,對專業調查中心的管理實行行政和業務上的直接管理,以確保預算內公益性地質調查任務的順利完成。另外根據專業性質和分布地域設置了14個地調分院,對分院則實行「院隊共管,以隊為主」的管理模式,分院既承擔院下達的公益性地質調查任務,也可自主開展一些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

(三)河南地調院模式的成效和經驗總結

(1)促進了公益性地質工作的發展。河南省地調院通過隊伍建實做強,有力促進了本省公益性地質工作的發展。從2004年開始,項目經費連續以每年3000萬元以上的速度遞增,共承擔國家與地方各類公益性地質項目83項,2006年項目經費達到9000萬元,今年有望突破1.2億元。近幾年河南地調院在省內外的地質找礦工作方面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果,新發現和評價大中型礦產地12處,並在基礎地質調查、農業地質與城市地質、水文與環境地質調查等方面均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在省內外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2)理順了公益性地質隊伍的管理體制。一是較好地協調了廳局關系,確立了「廳局共管、以局為主」的體制模式;二是正確處理了院隊關系,從實際出發,保留了依託在各地勘單位的分院,形成了輻射地礦局各地勘單位和全省各地區的工作網路。這樣既促進了地調院本身的建實建強,又兼顧了地質隊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調院與地質隊之間在骨幹人才競爭方面的矛盾和沖突。

(3)明確公益性地質隊伍的職能定位。河南地調院明確緊密圍繞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形成公益性地質工作的「1+6」專業服務體系(即:以地質找礦為中心,基礎地質、農業地質、城市地質、旅遊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全面發展)。明確地調院主要承擔國家與地方公益性地質工作項目(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資源補償費項目、兩權價款項目等),主要任務是成為「銜接國家與地方公益性地質工作的橋梁和紐帶」,原則上不參與社會項目的競爭,不與其他地勘單位爭利。

圖1 河南省地調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示意圖

四、問題和建議

這次研討會和調研中,地勘單位反映的主要問題和建議集中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進一步加大《決定》落實及檢查力度

地勘單位的同志認為,《決定》出台後各地貫徹落實工作總體情況是好的,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一些地方落實《決定》文件發了,會也開了,但僅僅落實在文件和程序上。還需要進一步督促檢查,真正落實到工作中去。另外,希望能夠盡快出台《決定》的相關配套落實政策。建議國家加強對《決定》貫徹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工作。

(二)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礦業權管理

在礦業權管理方面,一是地勘單位對探礦權「招、拍、掛」(尤其是空白地「招、拍、掛」)反映強烈,建議國家對礦業權「招、拍、掛」進行明確規定;二是不少地勘單位反映申請和取得探礦權難,反映有的省一年多連一個探礦權都不批,有的省將重點成礦區帶納入規劃勘查區,只允許勘查基金等專項進入,不允許登記礦業權。地勘單位抱怨,「連找礦的權利都沒有了」,怎麼加強地質工作、實現找礦突破?

(三)呼籲協調落實地勘單位改革有關政策

主要還是集中在基地建設、住房欠賬、裝備、盤活國有土地等政策落實方面。河南反映,按照河南省總體部署,要求在豫地勘單位全部遷鄭,提出能否給予經濟適用房、征地政策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有代表反映,面對地勘單位人均資本金不足的現實,建議能否繼續通過落實礦業權轉增資本金等方式,給予地勘單位扶持政策。地勘單位建議,國家能否進一步出台支持國有地勘單位依法合理取得礦權的政策,由國有地勘單位代理「國家出資人」身份,承擔各級財政安排的地質勘查專項,以及經營國家出資形成的礦業權。針對地質專業人才嚴重短缺、引進人才難等問題,提出建議國土資源部人教司協調有關部門,下達一些定向性的培訓計劃,以解決目前地勘單位人才青黃不接的現狀。目前都是各地勘單位自身與地質院校協調定向計劃,但省教育廳往往又不認賬。

(四)切實改善地質工作環境

一要抑制地方政府掌控資源、經營礦業權的沖動。如某省(區)規定,非國家規劃礦區,由地礦局統一登記,規劃勘查,招商引資,通過補貼、貼息貸款等進行勘查,勘查後資源交由政府統一配置。一些省(區)省級地勘基金壟斷重要的成礦區帶,對其他社會資金產生擠出效應。二要切實保護礦業權人的合法權益。地勘單位反映,要麼是拿不到礦權,要麼已有的礦權也無法正常工作。由於地方政府及社會投資者對地質工作及有關政策不了解,地方政府利用招商引資活動隨意侵犯礦業權人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還反過來埋怨礦業權人「圈而不探」。三是改善地質工作環境,關鍵是要協調好各方利益關系。目前地質工作已經不是投入不足的問題,各類「熱錢」進入勘查市場,包括社會投資、地勘基金等,積極性都很高。這種情況下,政府如何引導各方面的資金有序進入,關繫到地勘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地勘單位也認識到,選擇什麼樣的勘查資金,關繫到自身的切實利益。甘肅地勘局介紹,地勘單位為了改善地質工作環境,主動協調市縣政府合作開展礦產勘查的招商引資活動,取得了積極成效。

(五)加強對行業發展的規劃、指導和管理

調研中反映,當前地勘改革發展正處於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重要時期,一方面在市場拉動和各種政策利好因素驅動下,近幾年地勘行業實現了較快發展,地勘單位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另一方面,地勘單位改革缺乏實質性進展,預期目標還遠未實現。地勘行業當前的形勢到底能持續多久?這個行業如何才能實現持續發展?整個行業的盈利模式是什麼?國家對地勘行業的長遠發展戰略及目標是什麼?一些代表也提出,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地勘單位改革發展的調查研究。經過多年了,一些問題應該得到逐步理清,需要進一步加強基層調研工作,使出台的政策更加有效。行業管理工作也要進一步加強對行業發展的規劃和指導,以及加強對改革政策的協調和指導。如許多地勘單位在產權制度改革中遇到障礙,目前地勘單位的產權多元化,由於受身份、國資管理等政策影響,基本上只能採用內部模擬股份制的形式。另外,地勘單位反映現行的勘查費用定額普遍採用大調查定額標准,成本項目不全,對地勘單位在商業性地質工作的定價談判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這些問題都需要加強研究,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加以解決。

⑨ 廣西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發展專題調研報告

為摸清各地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的情況,進一步加強地質勘查行業管理。2007年7月16日,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組織調研組對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地勘局聯合召開了座談會,實地調研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地勘局(以下簡稱廣西地勘局)的第四地質隊、二七四地質隊、二七一地質隊和國土資源廳直屬的廣西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組織邀請地質勘查單位的各類人員填寫了地勘行業問卷調查表200份(由於對問卷調查表要進行綜合統計,說明材料將另行撰文,本文不再提及)。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調研單位基本情況介紹

(一)總體情況

1.地質勘查單位情況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廣西共有地質勘查單位47個,其中國有地質勘查單位共29個。國有地質勘查單位中屬地化管理地質勘查單位23個,中央直屬地質勘查單位6個。擁有地質勘查資質的單位45個。

2.地質勘查單位從業人員情況

截至2006年末,全區共有職工8865人,其中,地質勘查從業人員5089人。地質勘查從業人員中技術人員3419人,地學專業人員2258人,具有高級職稱人員668人,具有中級職稱人員1532人。

國有地質勘查單位職工人數6551 人,其中,地質勘查從業人員4310人。地質勘查從業人員中技術人員2783人,其中,地學專業人員1831人,具有高級職稱人員480人,具有中級職稱人員1233人。

全區地質勘查行業離退休人員10786人,其中國有地質勘查單位離退休人員9462人;2006年全區離退休人員經費17093.24萬元,人均經費15848元。國有地質勘查單位離退休人員經費16833.24萬元,人均經費17790元。

3.地質勘查單位經營情況

2006年全區地質勘查行業總收入139206.8萬元,其中,地勘業收入38120.4萬元,礦業權轉讓收入3514.6萬元,礦產開發收入3750.4萬元,工程勘察收入46682.6萬元,其他產業收入22929.6萬元。

全區國有地質勘查單位總收入82923.1元,其中,中央、自治區財政分別撥付地質勘查費2081.9萬元和22542.5萬元,礦業權轉讓收入3357.8萬元,礦產開發收入643.8萬元,工程勘察施工收入18469.4萬元,其他產業收入21466.6萬元。

(二)廣西地勘局情況

廣西地勘局有下屬地質勘查單位45個,其中經自治區編委確認的地質勘查事業單位35個,屬於自收自支從事多種經營工作的單位17個(含6個地勘事業單位)。全局有22個地質勘查單位持有地質勘查資質,其中地質勘查類的甲級資質14個,乙級11個,丙級17個,涵蓋地質、礦產、物化探、水工環勘查、測試及施工。

2006年末,全局在編職工17267人,其中在職職工6841人(其中:地礦884人,建工1261人,基地3772人,肆鄭工貿及其他924人),離退休職工10426人。在職職工中,在崗職工裂早頌4998人(其中:地礦879人,建工1239人,基地2001人,工貿及其他879人),富餘待崗職工1190人,內退、退養、長病職工653人。

全局在冊在職專業技術人員3592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3人,高級職稱403人,中級職稱1622人。

2005年末全局資睜如產總量20.06億元,凈資產10.22億元,資產負債率49.04%。2006年全局完成總產值17.61億元,實現總收入17.47億元,其中,預算資金收入3.7億元,實現經營收入13.77億元。地質勘查項目收入9080萬元,建築業收入8.52億元,製造業銷售收入1.47億元,住宿和餐飲業收入0.47億元,采礦業收入0.22億元,批發和零售業收入0.11億元。全局47個單位有40個單位實現盈利。

2005年人均總收入185181元,人均增加值62558元;人均勞動報酬20107元;人均節余及利潤5259元。

(三)地勘局第四地質隊

廣西第四地質隊為地勘局下屬最大的綜合地質隊,現有職工2137人,其中,在職職工701人,離退休職工1436人。在職職工中,在崗職工519人,富餘125人,內退23人,其他34人;從事地勘業人員137人,工勘業人員72人,施工業人員110人,科室管理人員45人,生活基地管理服務人員63人,多種經營業(經濟實體)人員92人;擁有專業類技術人員291人,其中教授級高工1人,高級工程師30人,工程師127人,其他133人。

第四地質隊現有總資產10275萬元,流動資產3246.79萬元,凈資產2230萬元,其中設備資產411萬元。

2006年,第四地質隊財政撥款5687.30萬元,對外增收2019.43萬元,實現總收入7706.73萬元,利潤238.37萬元,其中:地勘收入549.96萬元,利潤296.66萬元;工勘收入1325.38萬元,利潤5.76萬元;多種經營(修配廠、物資公司、測繪院)收入144.09萬元,利潤-64.05萬元。全隊職工人均工資收入為22639元/年。

2006年,第四地質隊礦產資源勘查資金投入總額2756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礦產資源補償費240萬元,地方財政投入屬地化地勘費267萬元,社會資金投入中國內企業投入1900萬元,個人投入152萬元,其他類型投入207萬元。

目前第四地質隊具有「區域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甲級」、「工程勘察專業類岩土工程(勘察、咨詢、監理)甲級」、「工程勘察專業類岩土工程(設計)乙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單位乙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單位丙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丙級」、「液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丙級」、「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丙級」等資質證書

(四)廣西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2000年機構改革後,環境監測總站劃歸廣西國土資源廳直接管理,成為廳直屬事業單位,共設9個科室,1個環境地質實驗室,並分別在南寧、柳州、桂林、北海、玉林、河池、百色、梧州等8個市設有直屬分站,在來賓、貴港市國土資源局設有辦事處。截至2006年底,環境監測總站共有在編人員150 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13人(包括教授級高工1人,高級工程師18人,工程師64 人,初級職稱30人),技術工人及工勤人員37人。此外,聘請各類技術人員13人。有離退休職工61人。

2006年,環境監測總站固定資產為720.87萬元,自治區財政預算撥款1111.34萬元,中央地質調查項目撥款300萬元,市場項目收入1304.43萬元,全年總收入2615.77萬元。

環境監測總站現有「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甲級」、「液體礦產勘查甲級」、「固體礦產勘查丙級」、「勘查工程施工丙級」、「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丙級」、「環境影響評價證書」(乙級)、「地質災害勘查甲級、設計甲級」、「地質災害評估甲級」、「地質災害治理施工監理乙級」、「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證書」(乙級)、「編制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資格證書」(乙級)等資質證書。

二、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發展方式

廣西對地質勘查單位的改革於2000年開始實施,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改革為集中合並和結構調整階段,於2001年完成;第二階段的改革為產業下放與分類管理階段,於2004年基本完成。

(一)集中合並和結構調整階段

該階段改革的特點是將全省原隸屬地礦、有色和核工業的地質勘查單位統一整合管理,按專業化、做大做強的原則對原有地勘隊伍進行跨區域的合並和調整,調整後進行分類管理。

根據國辦〔1999〕37號文的有關規定,按照《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桂政發〔2001〕3號)的要求,廣西於2001年一季度完成了國家有關部委下放的原地礦、有色、核工業三支地勘隊伍的集中統一管理改革,並在此基礎上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局為單元、以市場為導向、以資產為紐帶、以優勢企業為龍頭,按照「三個分開」的原則,開展跨地區、跨地質勘查單位的戰略結構調整,從而打破了以隊為基礎的舊模式,建立了地質勘查、經濟實體和基地管理分體運行的新機制。

首先,將全局生產經營性資產和人員集中起來,組建集團公司;廣西地質礦產集團公司於2001年底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該集團公司與地勘局是一套人員兩塊牌子。

其次,在集團公司內部,再以支柱產業為基礎,以骨幹企業為龍頭,組建產業公司。一是以建設精乾地質勘查隊伍為目標,將全局地質、物化探、水文、測繪、測試等技術人員和技術裝備相對集中,經自治區編委批准設立組建了廣西地質勘查總院;二是成立建設工程、旅遊賓館、工貿三個產業中心;三是以地質勘查單位的基地為依託,將全局非生產經營性資產和人員、離退休人員、下崗人員分別留在原基地,保留事業性質,實行物業管理。

2001年底,廣西全面完成了地勘總院所屬各分院、三個產業中心所屬各經營實體的重組改造和各地質勘查單位基地管理的組織機構的組建工作。

(二)產業下放與分類管理階段

該階段的工作特點是將第一階段由於重組和結構調整劃分出去的絕大部分人員重新劃歸原地質隊管理,對部分地質隊結構進行了專業性的劃分和調整。

2003年,根據國家關於加快組建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和廣西執行部門二級預算的要求,廣西地勘局開展了地質勘查單位集中分類管理工作,全面調整全局地質勘查隊伍結構,撤銷了建工、旅遊賓館產業中心,局部調整了工貿中心,歸並了部分經營實體,將原歸屬局統一管理的廣西地質勘查總院和三個產業中心的所屬分院重新劃分到地質隊管理。從2004年開始,在全局執行了部門二級預算。

現行的地勘行業運行機制是以公益性為主的隊伍和以商業性為主的隊伍各有分工、各有側重,同時也互有交叉、相互配合,以商業性為主的隊伍也承擔部分公益性地質工作,以公益性為主的隊伍保留了一些商業性地質工作,總體上仍屬於混合運作。

三、廣西地勘單位改革與發展的主要成效和經驗

(一)在管理體制上廳、局改革目標一致、工作配合協調、改革成果顯著

200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桂政發〔2001〕3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桂政辦發〔2000〕135號),將國家有關部委下放廣西的原地礦、有色、核工業三支地勘隊伍集中統一納入地勘局進行管理,為下一步地質勘查單位的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2007年5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全區地質工作的通知》(桂政發〔2007〕19號),為進一步深化廣西地勘行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在機制改革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通過地勘局以局為單元進行結構調整,採取分離的方式把經營性資產和經營性人員分離出來,進行了內部的事企分離改革。通過改革將經營性人員跟經營性資產企業化,將非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人員留下來走事業的路子,減少了事業機制與企業機制的碰撞和摩擦。

(三)通過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和配置了資源

以局為單元對全局各類資源進行了有效的梳理和配置,從而相對集中了全局的生產要素,並使部分生產要素可以在同產業內流動,壯大了各產業實力,提高了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四)人才的相對集中管理進一步優化了人力資源結構

通過人員調整,使得地質專業技術人員主要集中在地質勘查業,而其他各類產業則集中了過去一二十年改革中培養起來的經營管理人才。專業人才的集中管理以及同時進行的非經營性人員的分離,使地質勘查業和各產業可以專心地去考慮各自產業經濟的發展,優化了人力資源結構,提高了管理效率。

(五)通過地勘行業改革促進了地勘經濟發展

近幾年,廣西對地勘工作的投入(包括國家、市場等方面)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對地方經濟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地質勘查單位的經濟總量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職工收入有所增加。

四、地勘單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

(一)深化改革遭遇體制障礙

廣西壯族自治區從2000年開始設計的地質勘查單位的體制改革,無論從改革目標的設定,到應該採取的改革步驟,都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但是在體制改革上並沒有很大的突破,體制沒有發生質的改變,直到現在所有的經營單位都屬於國有獨資企業,各產業體制不順、活力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盡管已經進行了兩次產業結構調整,實行了事企分體運行,但總體來說還是在事業體制下實行企業化管理,管理體制長期事企不分、產權不清、責權不明,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並且導致只負盈不能負虧。另外,具備企業化經營條件的地質勘查單位或地質勘查單位中的多種經營實體的企業化改革舉步維艱,企業和從業人員都不願意摘掉「事業」的帽子,所以依然是「事企不分」。以至於目前地勘局幾乎所有地質勘查單位仍實行混合運行,只不過在核算上、分配上有所差異而已。還有,地質勘查單位事業體制所表現的投資主體單一、分配僵化、積累低下等弊端,使已經企業化經營的產業很難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導致綜合競爭力不強。以上種種因素,使得廣西地質勘查單位的改革已由主動式的改革發展成為被動式改革,2003年的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結果也充分體現了現行的涉及事業單位的改革遭遇了難以逾越的政策性體制障礙。

(二)產業結構需要調整

廣西地勘產業發展結構不合理,主導產業定位不清。應該作為優勢主導產業的地質礦產勘查開發業發展速度慢,其優勢培育不夠,佔領的市場份額很小,與優勢產業地位不相匹配。據廣西國土資源廳2006年的統計資料,全區所有地質勘查單位地勘業總收入為38120萬元,占總收入的33.1%;礦業權轉讓收入3514.6萬元,占總收入的3.1%;礦產開發收入3750萬元,占總收入的3.3%;工程勘察施工收入46683萬元,占總收入的40.5%;其他產業收入22930萬元,占總收入的20%。由此可見,地勘主業(包括礦產開發)僅占總收入的39.5%,礦產開發收入僅佔3.3%,還沒有形成探采結合的體制。地質礦產勘查開發業本應成為地質勘查單位的主導產業,但由於長期以來投資體制和管理體制不順等方面的原因,礦產勘查與礦業開發嚴重脫節,成果轉化率偏低,礦產勘查基本游離於礦產開發業之外。在現有體制下,地質礦產勘查項目大多是預算內國家資金項目,只為勘查而勘查,沒有形成地質成果向礦業開發轉換的產業鏈。由於自身資金和體制限制,商業性地質也絕大部分限於探礦權的引資合作勘查或出售,基本沒有融入礦業開發這一環節,無法形成勘查、開發、經營一體化的良性礦業產業互動機制。與此同時,地勘主業之外的工勘和其他產業收入占總收入的60.5%,遠高於地勘主業收入。而這些產業大多是競爭激烈、技術含量低、高成本、低利潤的行業。這種產業發展格局容易導致地質勘查單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困難,效益不理想,有的產業甚至處於下滑和虧損的邊緣。還有一些產業則一直是處於不斷更新投入的循環中,投入與安置、產出不成正比,這些產業特點導致其今後無法成為地質勘查單位的主導產業,因此現行的地質勘查單位產業發展格局面臨著結構性的調整。

(三)運行機制阻礙產業發展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主要是體制因素)廣西地質勘查單位的改革無法使事企完全實現分體運行,幾乎所有的經營實體均呈現出事企混合運行的模式。而這種模式的種種弊端嚴重阻礙了地勘經濟的產業發展。另外,沒有經過產權改革嘗試的全額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方式,只能導致單位和職工「等、靠、要」思想蔓延,無法調動職工參與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的積極性。

(四)專業人才結構矛盾凸現

(1)地質勘查單位的人才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專業技術人員多,綜合管理人員少;二是在二線的人才多,在一線工作的人才少;三是工作條件好、待遇高的地質勘查單位高素質的人才多,工作條件差、待遇低的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少;四是低技能、年齡偏大人員多,年輕的專業人員特別是綜合管理人才少;五是一些技術專業人員多,部分專業技術人員(如鑽探)少。另外還存在著地質勘查單位專業人員知識老化、知識結構單一和新老接替斷層等情況。

(2)地質勘查單位人才流失嚴重。前些年,由於地勘行業經濟困難,一些地質勘查單位多年沒有地質勘查項目,造成專業技術人才大量流失。近幾年,由於社會對地勘工作需求增加,大量社會資金投入到地勘業,各方對地質勘查單位的專業人才採取了形式各異的吸引手段,也導致了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大量流失。

(3)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機制不暢。由於體制原因導致地質勘查單位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人才引進機制不活、選人手段單一、用人觀念陳舊等弊端。

(五)職工思想意識落後和歷史負擔沉重造成改革工作步履維艱

地質勘查單位長期以來實行的是指令性計劃管理,「計劃經濟」的觀念根深蒂固,「等、靠、要」思想普遍存在,還是熱衷於向上要項目、要經費,不是積極開拓產業市場;多數職工對企業化經營信心不足,不願意丟掉「事業單位職工」的身份去闖盪市場,開辟產業。

長期以來,地質勘查單位自身沒有積累,用於發展生產的經營性資產不足,技術裝備落後,自我發展能力差,嚴重阻礙地勘產業經濟的發展。養老、醫療、離退休、基地、住房等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地勘產業的不穩定因素日益加重。上述幾方面的問題對地質勘查單位的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另外國家和自治區給予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的許多優惠政策沒有得到落實,也是導致了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無法深入進行下去的重要因素。

五、體會與建議

總結廣西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的經驗,由自治區政府主導的對區內屬地化的地質勘查單位進行整合並實施統一管理的方式在全國具有典型的借鑒意義。

(一)該改革方式實施的基本條件

(1)由地方省(區)級政府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為主導。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依照國家對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的基本要求,依照實際情況制定並頒布了《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桂政辦發〔2000〕135號)和《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桂政發〔2001〕3號)。為區內屬地化地質勘查單位的集中管理奠定了政策基礎。

(2)以省(區)內最大的屬地化隊伍為整合基礎。廣西是以原地礦部下屬的地質勘查局及其下屬單位為隊伍整合基礎。按照上述自治區兩個文件的要求由經過整合的地勘局負責管理區內全部屬地化的地質勘查單位。

(3)以局為單位進行改革的設計和實施。無論是成立集團公司還是組建廣西地質勘查總院以及建設工程、旅遊賓館、工貿等三個產業中心,均是以局為單元進行的,完全打破了地質隊和原隸屬關系的界限。

(二)該改革方式的特點

(1)改革起步比較早。廣西壯族自治區全面完成了區內屬地化隊伍的集中管理工作是在2001年第一季度,而這項工作的准備工作早在全國地質勘查單位屬地化時已經開始了。

(2)各產業調整的力度比較大。原屬地礦部、有色和核工業的隊伍的地勘產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情況並不均衡,此次改革根據區內的條件和各地質勘查單位產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集中與整合並成立了集團公司,由集團公司管理新組建的一個地調總院和三個產業中心。

(3)改革涉及的范圍廣。此次改革涉及了區政府的許多相關部門,涉及到了全區所有屬地化地質勘查單位,關繫到所有地質勘查單位職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改革的綜合協調難度比較大。

(三)該改革方式的缺憾

決定地質勘查單位改革是否成功的決定因素是體制因素和政策因素。

(1)體制因素。地質勘查單位的事業單位體制最終在改革實施的中後期成為地質勘查單位改革和發展不可逾越的障礙,這種體制的障礙因素迫使地質勘查單位的改革進程遲滯甚至倒退。當然,由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改革尚未開始,這種障礙在短期內不會消除。

(2)政策因素。國家給予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的種種優惠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為推進地質勘查單位企業化改革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遭遇了體制障礙等因素,遭遇了各類相關政策壁壘。導致許多涉及地質勘查單位企業化改革的非常關鍵的優惠政策無法實施和推行,改革的實施和相關政策的不配套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一些地質勘查單位執行的地方性政策由於缺少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呈現出有權放、無權收的尷尬局面,使得地質勘查單位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一味求穩、求平衡。

(2007年9月)

⑩ 青海省地質勘查行業改革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地質勘查行業調查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25號)要求,我省組織開展了地質勘查行業調查工作,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全省地質勘查行業隊伍基本情況

(一)地質勘查行業隊伍及機構情況

我省地質勘查行業主要包括寬桐屬地化改革中劃歸我省管理的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省有色地質勘查局、省測繪局、省核工業地質局、省環境地質局,未屬地化管理的青海煤炭地質局和中國建材工業中心青海總隊,具有勘查資質的公司及礦山企業等。本次調查不包括未屬地化管理的單位。

截至2006年12月底,全省地質勘查行業人員5240人,其中地質勘查從業人員3297人,工程勘察與施工從業人員391人,礦業開發從業人員225人,其他產業731人。

全省專業技術人員1921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有351人,具有中級職稱的有809人。

(二)勘查資質分布情況

全省頒發勘查資質證書共26個,按單位取得的最高資質統計,其中≥1類甲級資質單位有11個,占總數42.3%;≥1類乙級資質單位有7個,占總數26.9%;≥1類丙級資質單位有8個,占總數30.8%。

全省國有地勘單位共18個,其資質級別相對較高,全部為乙級以上資質。全省11個甲級單位全部為國有地勘單位,另外7個為乙級單位,分別佔全省甲乙級資質級別的100%、87.5%。全省核定頒發的11個資質類別甲、乙、丙級資質共112個。其中區域地質調查8個,占總數的7.1%;水工環調查15個,占總數的13.4%;固體礦產勘查25個,占總數的22.3%;液體礦產勘查13個,占總數的11.6%;氣體礦產勘查1個,占總數的0.86%;物探14個,占總數的12.5%;化探9個,占總數的6.0%;遙感3個,占總數的2.8%;工程施工13個,占總數的11.6%;岩礦鑒定與測試11個,占總數的9.8%;選冶試驗2個,占總數的1.8%。

二、國有地勘單位經濟發展狀況

(一)國有地勘單位基本情況

截至2006年12月底,全省國有地勘單位在職職工4965人,其中從事礦產勘查的3067人(專業技術人員1773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314人,中級技術人員728人);從事工程勘察的職工有369人;從事礦業開發的職工225人;其他產業從業人員719人。全省從事地質勘查業人均年工資2.38萬元,退休人員共7640人,人均年工資2.33萬元。與2005年同期相比,全省國有地勘單位職工人數增加了7%。在職職工年工資收入與2005年相比基本持平,離退休人員工資略有增加,增資比例為4.6%。

(二)國有地勘單位經濟發展狀況

2006年地勘行業經濟運行平穩,地質勘查開發主業地位進一步鞏固,較之2005年保持了既好又快的發展勢頭。

2006年全省國有地勘單位總收入6.28億元,與2005年相比,總收入增加25.6%。全省國有地勘單位總資產增加了38.12%,生產性資產增加了68.3%,專用儀器設備凈值增加了45.03%;

2006年市場經營收入達2.49億元,比2005年增長21.38%。有力地推進了整個地質勘查開發主業的發展。

近年來,中央財政和省財政在地質勘查方面投資增加較快,全省各國有地勘單位及大型礦山企業所屬的勘查資質單位經濟實力不斷發展壯大。國有地勘單位的技術裝備及野外工作條件較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生產性資產大幅增加。

2006年全年地勘投入達2.81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是「十五」期間全部地勘投入的近一半。其中省地勘項目資金支出為10317.7萬元(省財政4683.1萬元,礦產資源補償費889萬元,探礦權采礦權價款及使用費4745.2萬元);爭取國家資金4475萬元;地勘系統投入資金5442.8萬元;重要商業性地勘項目資金7864.5萬元。實際完成地勘投入2.35億元。

2006年我省共安排和落慎尺坦實各類地勘項困褲目137項。其中省地勘項目50項;國家地勘項目32項(其中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16項,礦產資源補償費戰略性礦產資源遠景調查項目5項,礦產資源補償費礦產勘查項目6項,中央財政專項補助項目4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項目1項);各地勘主管局安排項目42項(其中地礦局21項,有色地勘局8項,煤炭地質局4項,核工業地質局5項,環境地質局2項,建材地質總隊2項);重點商業性地勘項目13項。

集中資金,捆綁使用,加大重要成礦區帶、重點礦種的勘查力度。重點加大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礦區、江倉礦區,格爾木市卡而卻卡銅礦,都蘭縣果洛龍窪金礦、澤庫縣瓦勒根金礦、都蘭縣五龍溝金礦區、格爾木市駝路溝鈷礦、雜多縣納日貢瑪(銅)鉬礦區、格爾木市尕林格鐵礦區、曲麻萊縣加給龍窪金礦、雜多縣東莫扎抓鉛鋅銀礦等一批我省重點礦區的勘查投入力度。同時有計劃地安排了一批1:5萬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地質調查工作,以提高我省基礎地質研究程度,為下一步安排部署地質工作提供依據。

(三)公益性地質工作基本情況

2006年中央財政出資進行的公益性地質工作投入1817萬元,省財政出資進行的公益性地質工作投入3103萬元。由於我省地質工作程度較低,近年來,省財政安排的地質勘查專項資金20%~30%是用於基礎性和公益性地質勘查工作的。省財政出資進行的基礎性和公益性地質工作以1:5萬礦產地質調查為主,兼顧重要成礦帶地質科研和水工環等基礎工作。

(四)商業性勘查工作情況

商業性礦產勘查市場日趨活躍,聯合勘查及市場項目資金投入不斷加大。我省國有地勘單位在完成計劃內地質勘查工作的前提下,積極爭取市場項目,加大聯合勘查力度。2006年度我省國有地勘單位承擔市場地勘項目經費超過1億元(含省外招標項目)。其中,曲麻萊縣大場金礦勘查和祁連縣紅川金礦勘查與加拿大有關礦業公司聯合勘查,引進外資近3000萬元。

(五)礦產開發及工程勘查施工基本情況

國有地勘單位不斷開辟新的礦產開發基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構建多元化產業結構。推動工程勘察、基礎測繪、化驗測試、房地產開發、建築設計等其他產業發展,各類產業在市場中努力發揮各自的優勢,經濟效益不斷增長,在地勘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不斷增加。

一是支柱性產業建設進度加快。依託本省優勢資源,以鉀肥生產為主的察爾漢鹽湖霍布遜鉀肥生產線年產6萬噸KCl項目已竣工投產,加上原有的格爾木地礦化工總廠,察爾漢鹽湖礦山企業鉀肥生產能力可達到8萬噸/年。

二是以黃金生產為主的五龍溝金礦、果洛龍窪金礦及松樹南溝金礦勘查開發項目礦山籌建全面推進。與外資企業合作的灘間山岩金礦於2006年11月正式投產,設計年產黃金2.6噸。

三是工程勘察施工市場項目進展順利。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地勘單位承接岩土工程勘察等項目,合同總價值8000餘萬元。

三、地質勘查行業改革取得的主要經驗

近幾年,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地勘工作,把地勘工作與國家和本省的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把產業經濟發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緊密結合起來,堅持科學發展觀,強化市場經濟意識,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加快發展產業經濟,壯大整體經濟實力。積極穩妥地推進地勘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按地質勘查、礦業開發、地勘延伸產業及服務業分體運行與分塊管理,增強了發展活力和後勁。地勘主業有了快速發展。

(一)公益性地質工作發展勢頭良好,地質找礦成果顯著

2006年在基礎地質調查中基本查明了調查區的成礦地質背景,圈定了一批具有找礦價值的物、化探異常,確定一批成礦遠景區,為進一步進行礦產勘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水工環地質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三江源1:25萬生態環境地質調查完成4.2萬平方千米,為該地區環境保護移民工程提供了基礎資料;柴達木盆地環境水文地質調查為該地區查明了一批有開采價值的水源地;貴德盆地地方病改水項目,結束了4萬人吃高氟缺碘水的歷史;工程地質提供了大批建設工程資料,保證了全省道路、房地產、基本建設項目的開工需要。

(二)礦產勘查工作成果凸現

提交了多處可供勘查或開發的礦產地。省重點勘查項目均取得較好成果,各礦區資源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控製程度進一步提高,評價速度明顯加快。加大對外引資合作勘查力度,多渠道引進資金,按市場經濟運作方式進行商業性礦產勘查與開發取得成效。

(三)礦業權管理進一步規范、經營收益有所增加

為充分發揮現有探礦權的潛力,通過各種方式招商引資,吸收社會資金聯合勘查,進一步做大做強了地勘主業,加快了我省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的步伐。

(四)基地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平安基地與和諧地礦建設取得新進展

2006年是我省地礦局開展「創建平安基地、構建和諧青海地礦」活動五年規劃的第一年,按照「服務第一」理念,大力推行「以人為本,親情服務」,進一步完善制度,細化服務內容,職工服務滿意率達到90%以上。省有色地勘局、省核工業局近幾年在加強基地建設中也有突出成績,職工的居住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隊伍安定,單位凝聚力增強,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與和諧的發展局面。

四、「十一五」改革發展設想

(一)加強地質勘查,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以地質勘查開發為主導產業,重點做好勘查工作,實現年均增長速度10%以上,「十一五」末地勘經濟生產總值在2005年基礎上實現翻一番;利潤年均增長6%以上,人均收入年均增長5%以上。

以《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為契機,以青海省「十一五」發展規劃為指導,面向社會需求,統籌規劃,集中力量加強礦產資源勘查,突出國家急需礦種和重點區帶,強化找礦意識,積極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以找大礦、找好礦,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為奮斗目標。要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商業性地質勘查,拓寬找礦空間,不斷提高礦產資源勘查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發展和壯大主業,實現地質找礦的重大突破。

「十一五」期間,重點安排東昆侖成礦帶、北祁連成礦帶、青藏鐵路沿線、柴達木盆地、「三江」成礦帶北段的勘查評價工作;兼顧鄂拉山地區;適當安排青海東部、柴達木盆地北緣地區的礦產勘查評價工作;提交可供開發的礦產地26處。

進一步發揮地質工作在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牧業產業優化、生態環境治理、地下水(熱水)、地質災害等方面的基礎性作用,積極參與重大工程建設、防災減災、環境治理與保護工程等;充分發揮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專業特長,為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二)穩步推進對外合作,擴大找礦空間

在做好省內、外已有地勘項目的同時,積極穩步地推進「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戰略,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積極引進國外有實力的礦業公司進行聯合風險勘查,加強境外周邊地區的礦產勘查與技術服務工作。建立國內、國外礦產資源勘查基地,壯大經濟實力。

(三)加大礦業開發力度,壯大礦業經濟

在已有的基礎上,培育3~4個年產值在千萬元以上的重點開發項目。延長礦業開發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原有的小礦山要加強管理,通過挖掘潛力,擴大資源,完善工藝技術,保證正常生產,增產增效。

(四)擴展地勘延伸產業

「十一五」期間要加強地勘延伸產業建設,對現有的地勘延伸產業(鑽探及工勘、測試、測繪),要積極開拓市場,穩定發展,同時不斷拓寬其他業務,積極承攬工程建築、測繪、土地測量等任務。

五、存在問題

一是國有地勘單位屬地化管理時,我省各地勘單位地勘費的預算基數是以中央政府主管部門下達的地勘費計劃為基礎。而當時原地勘費計劃在核定經常性費用、增資以及執行地區性補貼資金方面,未能充分考慮我省實際情況和青海省自然條件惡劣、經濟欠發達等具體情況,未全額下達經常性費用計劃和增資等資金計劃,導致我省地勘單位地勘費資金缺口巨大、地勘費的預算基數嚴重偏低,影響地勘經濟持續發展。

二是地質專業技術人才不足,專業技術隊伍結構不盡合理,人才供需矛盾等問題突出,嚴重困擾著地勘產業經濟的發展。地質專業技術人才數量不足,特別是野外一線技術力量嚴重短缺;專業技術隊伍結構不合理,缺乏高層次高素質能夠承擔大型綜合、重點項目的領軍人才;在專業技術隊伍學歷結構上,高層次高學歷比例嚴重偏低。因此難以滿足地勘經濟快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三是離退休人數較多,負擔重。我省離退休人員與在職人員的比例為1:1.65。離退休人員至今未進社會養老統籌,全部費用均從地勘費用基數中承擔,造成國撥地勘費60%以上用於發放離退休人員生活費。

四是內部下崗、待崗人員多,經濟負擔過重。他們中大多數是原從事野外生產的各類生產工人,技能單一,職工下崗後無技能參加市場競爭。

五是大調查項目中,對青海省困難因素諸如海拔高,交通差,乾旱缺水,施工不便等省情考慮不充分,造成整個項目費用不足。

六是《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於深化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國有地勘單位可繼續執行將價款轉增國家資本金的政策,但實際辦理轉增國家資本金手續困難。

六、對策建議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的精神和青海省委、省政府「依託優勢資源,實施資源轉換戰略」總體部署,按照「一業為主、兩翼延伸」的發展思路,在做大做強勘查開發主導產業的同時,大力培育其他相關產業,夯實發展基礎,保持地勘行業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一)提高地質礦產勘查技術和科學研究水平

以尋找大中型礦床為主攻目標,突出重點項目的安排,尋求地質找礦新的突破。加速對資源潛力大、開發條件相對較好的重要礦床的勘查評價,做到統籌安排,發揮勘查資金的最大效益,提高地質成果質量。

(二)創新體制,搞活機制,增強地勘單位發展活力

不斷探索體制、機制改革的新路子,大力推進資產多元化和投資主體多元化,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搞好股份制運作,使產權制度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在企業經營上,可實行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實行經營方式多元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堅持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並存,效率優先,注重公平的原則,理順分配關系,合理調整分配格局,形成正確的利益分配導向機制,努力向生產一線、野外傾斜。建立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多種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新機制,規范和完善津貼、補貼。

進一步改革人事、勞動用工制度,積極推行職工、幹部競聘、競爭上崗,建立合理有效的競爭、激勵與約束機制,逐步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塊使,一心一意謀發展,團結拼搏奔小康。

(三)加強技術隊伍建設,改善裝備,提高工作保障能力

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全面落實各項培養培訓計劃。圍繞地勘工作,充分利用各種條件和優勢,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認真研究人才建設規劃,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為保證地勘工作健康發展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礎。

加強在職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造就一批品德優良、專業過硬的業務骨乾和管理人才,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要制定相應的內部優惠政策,如工資、住房、使用等方面的政策,積極引進和吸收大專院校畢業生,廣泛吸納各方面的技術人員和高級技術工人。

加大地質設備更新力度,不斷提高裝備水平,積極促進地質工作信息化,加快推進地質工作現代化建設。建立一支素質優秀、結構合理、裝備精良、不畏艱苦、勇於奉獻的地勘隊伍,不斷提高找礦能力和為社會經濟服務的能力。

(四)積極拓展地質工作領域

積極拓展地質工作領域,為城鎮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牧業產業優化、生態環境治理等服務。積極參與重大工程建設、環境治理與保護工程。

(五)明確權益分配

國家勘查資金項目的權益分配中應充分體現物化勞動過程中地勘單位的利益,盡快明確權益比例。

(六)集中資金建設骨幹產業項目

通過產權多元化的混合制股份公司融集大量資金,引進資金、技術、管理,集中資金培育上規模的骨幹產業項目,實行規模經營,提高經濟效益,快速提升經濟總量。

(青海省國土資源廳地勘處)

閱讀全文

與地礦改革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