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股權轉讓例子

股權轉讓例子

發布時間:2022-12-18 05:29:45

① 企業股權轉讓糾紛案例

公司股權糾紛案例 
時間:2010-6-29 9:08:36 
  核心提示:原告:謝某   被告:張某、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  1997年6月10日,被告張某與上海立新實業有限公司(下稱立新公司)共同合作設立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下稱金剛公司),注冊資本為300萬美元,由立新公司提供39.5畝土地,張某擁有100%的股權。金剛公司成立後,張某將其20%的股份轉讓給原告,原告... 原告:謝某 
  被告:張某、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 
  1997年6月10日,被告張某與上海立新實業有限公司(下稱立新公司)共同合作設立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下稱金剛公司),注冊資本為300萬美元,由立新公司提供39.5畝土地,張某擁有100%的股權。金剛公司成立後,張某將其20%的股份轉讓給原告,原告共計向金剛公司匯款美元392,908.64元。根據金剛公司2000年6月10日的營業執照,其實到注冊資金為50萬美元。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間,原告與張某多次商討股權回購事宜。2000年3月13日,金剛公司董事會作出A、B兩個決議案(以下簡稱3•13決議),具體規定了股權轉讓以及支付轉讓款的方案。 
  原告訴稱,張某並未按合同、章程的約定繳納出資,並將原告的出資當作其個人出資進行驗資。原告與兩被告達成股權轉讓協議後,雖未到政府相關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但原告實際於決議簽訂後即離開公司,張某也向員工宣布原告已退股的消息。由於兩被告始終未向原告支付相應的股權轉讓款,故提起訴訟,要求判令兩被告支付股權轉讓款。   被告張某辯稱,中外合作經營企業股權的變更,必須經審批機關批准和登記機關變更登記,光有董事會決議是無效的。並且,董事會決議本身也有違法之處,如將屬於金剛公司的兩處房產作價支付股權轉讓款,會造成合作公司注冊資本減少。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金剛公司辯稱:本案屬股東之間的股權糾紛,與金剛公司並無關聯。 
  審理中,原告以兩被告故意不到政府部門辦理股權變更手續,人為製造訴訟障礙為由,於2000年11月27日增加了一項訴訟請求,即請求判令兩被告到政府有關部門辦理因本案所涉股東、股權變化所引起的一切法律手續。   針對原告增加的訴訟請求,兩被告辯稱,未能辦妥股權變更手續是由於原告自身原因所致,並非被告拖延不辦。此外,金剛公司已於2000年12月5日召開董事會,在原告借故拒絕參加的情況下,董事會作出了「關於2000年3月13日之A、B決議終止執行」的決議案(下稱12•5決議),因此原告退股的事實前提已不存在,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受理法院認為,3•13決議具有董事會決議和股權轉讓合同雙重屬性,原告與被告張某在3•13決議簽字之時,雙方的股權轉讓合同即已成立。由於原告並未參與12•5決議的議定過程,12•5決議對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並無實質影響。根據法律規定,這一股權轉讓行為應當報審查批准機關批准後方為生效,由於金剛公司未按決議去申報合作合同變更手續,致轉讓行為至今未能生效,轉讓合同未能發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效果,故應對原告要求被告辦理股權轉讓手續的訴訟請求先行判決,至於其它有關支付股權轉讓款的事宜,在先行判決生效後再行處理。據此判決:被告張某、被告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應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就原告謝某將其在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給被告張某事宜至審批機關辦理相關的股權變更手續。 
判決後,當事人均未提起上訴,被告張某、金剛公司於判決生效後至審批機關辦理了股權變更手續,審批機關將被告金剛公司的投資者變更為案外人立新公司及被告張某。 
  關於股權轉讓款的支付事宜,法院認為:3•13決議系被告金剛公司的董事會為原告股權

轉讓事宜而達成之協議,各方當事人均應恪守。金剛公司願以其特定財產為張某支付股權轉讓款的行為,屬於債的加入,但其對相關債務所負的責任,應為有限責任,即僅以約定的財產承擔責任。據此判決:一、被告張某應予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謝某支付股權轉讓款40萬美元或人民幣3,311,600元。二、對於被告張某在前款中的債務,被告金剛公司應以各方約定的特定財產(上海市金沙江路65弄7號404室、上海市金沙江路69號底層店面房)為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具體履行方式為:1、由被告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將上海市金沙江路65弄7號404室之房產過戶給原告謝某,該房屋作價人民幣421,145元;2、由被告上海金剛鑄造有限公司出售上海市金沙江路69號底層店面房,以所得款項償付被告張某在本判決第一款中的債務。三、對原告謝某的其餘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評析] 
  本案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法律問題: 
  一、關於未繳納投資的合作方是否享有股權問題   有觀點認為,本案被告張某在實際繳納出資之前並不享有合作企業的股權,也不享有將尚未支付對價的股權轉讓給他方的權利,所以被告張某向原告轉讓股權的行為是無效民事行為。 
  按照公司法理論,股東所持有的股份既可以是以原始出資方式而實際繳納的股款所折算出的股東在公司出資中所佔的比例或數量,也可以是股東以協議方式認繳但未實際出資的承諾比例或數量。由於中外合作企業的出資責任不同於公司法所規定的實收資本制,合作方在設立中外合作企業的申請獲得審批機關批准後,可以暫不繳納出資,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即可成立企業。出資可以在營業執照簽發以後繳清,也可採用分期繳付的方法,合作各方依照合作企業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繳足投資或提供合作者條件的義務。這種體制使中外合作企業的設立較為容易,成立後的資金運作也更為便捷、靈活,有利於吸引外資。但是相應的也產生了沒有繳納出資的合作方是否享有股權的問題。   雖然本案被告張某在轉讓股權之前尚未繳付其認繳資本的對價,但法院並沒有將張某向原告轉讓股權的行為認定為無效民事行為。原因在於:1、金剛公司依法設立後,有關合同、章程以及營業執照、批准證書等具有公示效力的登記文件中均有被告張某作為公司合作方及股東的記載,被告張某作為合法股東,享有由股份代表的股東資格及相應的權利。事實上,被告張某也行使了包括表決權、收益權、知情權等在內的股東權利,其所從事的經營管理公司的行為均應視為代表被告金剛公司所作的行為。如果以被告張某未出資為由認定其不享有股權,則被告張某代表公司所作的一切行為均應認定為無效民事行為,這種認識所導致的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是可想而知的。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合作各方應當根據合作企業的生產經營需要,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合作企業合同中約定合作各方向合作企業投資或者提供合作條件的期限」。對於在合同約定的投資期限屆滿前未繳納投資的合作方對合作企業所享有的權利,法律、行政法規均未作任何限制性規定。因此,在合同約定的繳納投資期限內,以被告張某未出資為由認定其不享有股權顯然缺乏法律依據。3、被告張某向原告轉讓股權的行為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並且報經審批機關批准,換發了批准證書,工商登記資料亦作了相應的變更記載,符合轉讓股權的法定條件,應屬有效。 二、關於3•13協議的法律效力問題 
  3•13協議具有董事會決議和股權轉讓合同雙重屬性。如前所述,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應當符合下列條件:1、合作他方的書面同意;2、審批機關的批准。原告與被告張某在3•13決議簽字之時,雙方的股權轉讓合同即已成立。被告金剛公司的其他合作方參加了3•13協議,可以視為同意股權轉讓合同。但本案直至原告起訴時,被告金剛公司仍未向審批機關報送有關申請文件,致使合同未能生效。在訴訟期間,原告與被告張某對股權轉讓這一事實均無異

議,對應根據3•13協議辦理有關報批手續的事實亦無爭議,從而可以認定原告與被告張某在3•13協議中關於股權轉讓的意思表示真實。如果直接否定股權轉讓合同的法律效力,既不符合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也不利於市場交易的安全穩定。況且本案股權轉讓合同未能發生預期法律效果的原因是因為被告金剛公司未按3•13協議去申報合作合同變更的手續,在審批機關對股權轉讓事宜作出批准與否的決定之前,認定股權轉讓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並不符合合同法的立法精神。 
  從合同履行的角度看,原告自3•13協議後,即退出金剛公司的經營管理,將其所享有的包括表決權、收益權、知情權在內的股東權利實際交付給被告張某,可以說,原告方的合同義務已經履行完畢。股權轉讓合同本身不存在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情形,如正常報批,則合同可完全履行。如果僅僅以欠缺報批手續這一生效要件否定合同的法律效力,顯然有違誠信、公平的法律原則,不利於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發展。   三、關於先行判決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判決」。本案關於股權轉讓合同一節事實查明後,法院考慮到股權轉讓款的支付需以股權轉讓行為生效為前提,所以對原告要求被告辦理股權轉讓手續的訴訟請求作出先行判決。先行判決生效後,被告張某、金剛公司至審批機關辦理了股權變更手續,審批機關將被告金剛公司的投資者變更為案外人立新公司及被告張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九條的規定,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辦理批准手續的,應當認定合同生效。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後,法院再就股權轉讓款的支付事宜進行審理作出裁決。 
  以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為生效要件的合同,被債務人以不作為形式阻撓,無法生效,由此產生的利益嚴重失衡問題長期困擾著我國司法界。這種不作為行為與合同法的基本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背道而馳,主觀惡意非常明顯,但長期以來,理論界對於這種行為的性質以及行為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爭議較大,往往以合同未生效為結論,對相對方的利益保護較弱,無法制裁違背誠信原則的當事人。本案採用先行判決的方式為解決上述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寶貴的司法實踐經驗。

② 股權轉讓如何交稅

股權轉讓如何交稅
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自然人甲於與自然人乙成立一家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甲出資200萬,佔20%的股權比例,乙出資800萬元,佔80%的股權比例。經過五年的運營,公司發展勢頭良好,至8月底,公司凈資產已經達到了人民幣10000萬元。現甲將其所持有的股權以3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轉讓給第三方。則甲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
【股權轉讓價格(3000萬)—原始投資成本(200萬)】*20%=560萬元

股權轉讓如何合理避稅
避稅是指納稅人利用稅法上的漏洞或稅法允許的辦法,作適當的財務安排或稅收策劃,在不違反稅法規定的前提下,達到減輕或解除稅負的目的。對於自然人轉讓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的稅負,大體可以有下述方法;
1、有效利用知識產權無形資產避稅。自然人股東在轉讓股權前,將預先持有於自身名下的商標、專利或著作權對公司進行增資,由於評估價格可控,所以將極大地增加其自身權權益,進而在股權轉讓時可以極大限度地避免交易稅金的產生;
2、在股權轉讓前一段時間(6個月至一年),通過增加壞賬准備計題等財務安排等有效降低公司凈資產;
3、如果自然人股東尚100%持有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可以通過業務交易,選擇合適的交易並適用的稅種等減少股權交易稅金的產生。

③ 案例詳解股權轉讓如何交稅

股權轉讓涉及到印花稅和個人所得稅;印花稅為股權轉讓所涉及金額的萬分之五,轉讓專方與受讓方均須繳納;屬另,就股權轉讓所得超過出資額的部分還應按20%交納所得稅。
例:A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甲在A公司持有49%的股權,其實際出資為490萬元,現甲將該49%的股權以490萬元轉讓給乙,則甲須繳納的印花稅為490萬元*0.05%=2450元,乙也要繳納2450元的印花稅;因轉讓未溢價,故不需要支付個人所得稅。

④ 股權轉讓溢價差異的疑問:為何「同股不同價」

在輿論普遍對張裕集團兩次轉讓股權價格不同群情激憤時,有必要反思股權轉讓溢價差異化的合理性,以及其中真正的原因。在了解了中天科技這個案例後,超高差異化率就會有更直觀的感受。 在企業股權轉讓中,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只有兩個:其一是企業股權尤其是國有股權的轉讓對象,即股權賣給誰的問題;其二是轉讓價格。與價格相關的信息,是國有股權在轉讓過程中是否做到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及股權轉讓價格與股權真實價值(凈資產)相比,所產生的股權轉讓差價(溢價率)是否在合理范圍之內。 在近段時間內,市場對於煙台張裕集團國有股權轉讓產生了較大的爭議,爭議的問題關鍵在於股權轉讓溢價率的差異化。但是,根據對歷年上市公司並購的研究表明,同一上市公司股權在不同時間價格存在差異,即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溢價率存在差異化。對於一家企業股權轉讓過程中形成的溢價率差異,關鍵是要分析其成因。相對而言,引起「公憤」的張裕集團的溢價差異化並不那麼嚴重。 「同股不同價」的正常性 在煙台張裕集團有限公司的國有股權轉讓過程中,受讓張裕集團股權的機構有兩類:一類是外資企業,即義大利意利瓦公司( IllvaSaronnoInvestments );一類是企業員工,即張裕集團以及張裕 A ( 000869 )的高管層控制的煙台裕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裕華投資)。 2005 年 2 月 7 日,煙台市國資委將張裕集團 33% 的國有產權轉讓給意利瓦公司時,轉讓金額為人民幣 48142.43 萬元; 2004 年 10 月 29 日,煙台市國資委將張裕集團 45% 的股權轉讓給裕華投資時,轉讓價格僅為人民幣 38799.51 萬元。這意味著,在相差不長的時間內,張裕集團的股權轉讓給不同的對象轉讓價不同,即溢價率存在較大的差異,經計算兩者轉讓價格相差四成。 其實,在企業股權轉讓過程產生的溢價率差異化現象是常見的,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為例,一家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轉讓存在差異化。以下試舉兩個例子: 2003 年 8 月 6 日,黑龍江建材集團將其持有的天鵝股份( 600829 )的 7680 萬股國家股 ( 占總股本的 29.8%) 轉讓給哈葯集團公司,轉讓價格為每股 3.087 元,轉讓完成後相應股份將變更為法人股。 2004 年 4 月 28 日,黑龍江建材集團再次將其持有的天鵝股份 4194 萬股國家股(占總股本的 16.27% )轉讓給哈葯集團公司,該次轉讓價格是每股 2.496 元,轉讓完成後相應的股份將變更為法人股。天鵝股份國有股轉讓的溢價率存在差異,後者比前者下降了 19.14% 。 不但國有股轉讓存在溢價率差異化現象,法人股轉讓也存在溢價率差異化。 2003 年 6 月 27 日,北京首都國際投資管理公司和海泰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後者將望春花( 600645 ) 6819.44 萬股社會法人股轉讓給前者,協議轉讓價格約定為人民幣 12875 萬元,即每股轉讓價為 1.89 元。 2004 年 5 月 11 日,上述兩家公司經過協商,將擬轉讓的望春花 6819.44 萬股社會法人股的轉讓價格調整為 10875 萬元,調整後的每股轉讓價為 1.59 元,股權轉讓溢價率下降了 15.87% 。 從整個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市場的溢價率平均水平來看,不同時期轉讓溢價率的差異化現象更加劇烈。以上市公司控股權轉讓的溢價率為例,在過去,由於上市公司「殼」 資源的稀缺性,所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存在較高的轉讓溢價率, 1997 年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平均溢價率達到 33.96% 。但從整個市場的發展趨勢上看,從 1997 年到 2002 年,我國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平均溢價率一直處於下降的通道之中,從 33.96% 逐步下降到 10.71% 。到了 2003 年,國資委改變了上市公司股權轉讓定價理念,定價方法從靜態凈資產轉移到凈資產與價值相結合的方式上,並在多起外資並購高溢價的影響下, 2003 年上市公司並購平均轉讓溢價率有所提高。到 2004 年,在證券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部分上市公司的股價已經接近或者低於其凈資產,所以上市公司並購溢價並沒有維持 2003 年反彈上升的趨勢,反而重新步入下降通道 ( 見圖 1) 。 綜上所述,對於企業股權這種特殊的商品,它的轉讓如同其他商品買賣一樣,存在基本的市場供求關系。在我國這樣市場環境不成熟、市場信息不完整的情況下,企業股權在不同時間的市場價格是不同的,即股權轉讓的溢價率肯定存在差異化,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關注溢價率差異化的成因 既然企業股權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在轉讓過程中存在股權轉讓的溢價率差異化是自然現象。所以,無論是對於力求發現企業價值的投資者,還是對於監管部門,都要關注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化的成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規律,在尋找到發展機會的同時,控制市場風險。張裕集團國有股權轉讓被指為實行 EMBO ,因此其溢價率差異化更被認為是國有資產流失等。但是,從歷史上看,國有股權轉讓的溢價差異化完全是正常的,因為股權轉讓時間不同,一次是在 2004 年 10 月 29 日轉讓,另外一次是在 2005 年 2 月 7 日轉讓。甚至,如果 MBO 本身並無不可,張裕集團國有股權轉讓給不同的主體也可以是不同溢價的。我們需要關注的張裕集團國有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化成因,是時間的差異,還是轉讓給管理層控股公司裕華投資與轉讓給外資意利瓦公司的對象差異。 其實,我們在關注國有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化的同時,更應該關注非國有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化的成因,因為對於非國有股權轉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不監管、媒體也不太關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化可能更加值得我們去思考。中天科技( 600522 )的法人股轉讓就是這樣一個案例。在中天科技法人股中,股權轉讓價格為每股 0.206 元,與 2003 年末每股凈資產 2.70 元相比,其轉讓溢價率為 -92.37% !這是什麼原因?整個案例水落石出以後,我們才得以知曉,這是一起管理層主導下的收購案例。盡管管理層並沒有獲得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地位,但如此股權結構已經完全控制了上市公司(見附錄)。 商品達成交易,有其市場的合理性。無論是張裕集團國有股權轉讓,還是中天科技的法人股轉讓,爭議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化的事實是沒有意義的。但對於企業股權,尤其是影響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股權轉讓,建議採用如下方式,可能更有利於形成一個股權轉讓溢價差異化的形成機制,更有利於發現一個符合市場化的股權轉讓溢價率: 一、在收購方組建上,管理層與職工參與,社會其他收購方競標參與。即從市場常說的管理層收購( MBO , ManagementBuy-out )走向管理層參與收購( MPA , )。 二、在轉讓過程中,有中介機構的全程參與,轉讓過程公開,信息披露完整,並且留下了參與個人的簽名與聲明。 三、在轉讓時間上,公開轉讓時間較長。目前掛牌時間一般為 20 天,但對於有興趣參與的投資方, 20 天時間是不可能完成對一家上市公司進行調查清楚,從而難以做出正確的投資與否的判斷。 附錄:中天科技股權轉讓案例 一、讓人詫異的超低轉讓溢價率 2004 年 12 月 3 日,中天科技披露法人股轉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如東縣中天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天投資)將其所持有的公司法人股 5832.68 萬股 ( 占公司總股本的 28%) 轉讓給江蘇中天絲綢有限公司(下稱中天絲綢)。轉讓完成後,中天科技的第一大股東為中天投資(持有 29.4% 的股權),中天絲綢將以微弱的持股差距成為中天科技的第二大股東。本次協議轉讓總價為人民幣 1200 萬元,每股轉讓價格為 0.206 元,與 2003 年末每股凈資產 2.70 元相比,其轉讓溢價率為 -92.37% ! 中天科技 2000 年到 2002 年的業績逐年增長,由於上市的原因每股收益在 2002 年有所下降, 2003 年經營狀況不佳,但是 2004 年前三季度還有每股 0.059 元的收益。況且公司在 2002 年 10 月才募集 3.6 億元資金,上市不到兩年,與同期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相比,中天科技法人股就這么低的溢價率轉讓了。如此大的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能不讓人詫異? 中天絲綢的股權結構為:如東縣河口鎮農村經濟服務站(下稱河口鎮農經站)占 90% ,自然人薛濟萍(中天科技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先生占 10% (見圖 2 )。而河口鎮農經站是河口鎮政府下屬事業法人單位,其實際控制人為如東縣河口鎮人民政府。一家鎮人民政府控制的企業如此便宜地收購上市公司中天科技的法人股,怎能不讓人詫異? 二、管理層主導收購提供解謎線索 2005 年 2 月 4 日,中天科技公開披露的信息使這個謎底的解開或許有了一些線索。薛濟萍與河口鎮農經站簽訂《股權轉讓協議》,薛濟萍受讓河口農經站持有的中天絲綢 70% 的股權,交易價格為 2065.7 萬元,以現金支付。轉讓完成後,薛濟萍共持有中天絲綢 80% 的股權。中天科技目前第一大股東中天投資持有中天科技 6125.32 萬股法人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29.4% ,而中天投資的兩名股東為河口鎮農經站和薛濟萍,分別持有 90% 和 10% 的股權。如此一來,薛濟萍通過中天投資和中天絲綢間接持有中天科技 25.34 %的股份。中天科技股權變動的一系列動作,說明其目的可能只有一個——實現管理層收購。盡管管理層並沒有獲得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地位,但如此股權結構已經完全控制了上市公司。 呂愛兵/文

⑤ 實務總結|最高院關於股權轉讓糾紛案件裁判規則(一)

1、合同約定轉讓公司全部股權及資產,在實際履行中僅對股權辦理過戶手續的,未辦理資產產權變動手續的,應認定當事人之間僅實際發生了股權轉讓法律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2012]民二終字第64號民事判決書

2、股權轉讓合同約定的轉讓方不需向受讓方開具發票的條款是以損害國家稅收利益為目的,根據《合同法》第52條第(2)項的規定,應為無效條款。

——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二終字第54號民事判決書

3、所涉股權系第三人所有情況下,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認定。

【裁判要旨】股權轉讓合同中,即使雙方約定轉讓的股權系合同外的第三人所有,但只要雙方的約定只是使一方負有向對方轉讓股權的義務,而沒有實際導致股權所有人的權利發生變化,就不能以出讓人對股權無處分樹立為由認定股權轉讓合同系無權處分合同進而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2010]民提字第153號民事判決書

4、公司經營范圍發生變化或者被宣告破產,不影響以公司股權為標的物的轉讓合同的履行。

【裁判要旨】當事人訂立股權轉讓合同後,公司經營范圍發生變化或者被宣告破產,不影響合同的繼續履行。股權因公司經營范圍發生變化或被宣告破產的貶值損失屬於正常商業風險,當事人應根據合同約定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2012]民二終字第7號民事判決書

5、當事人以自己的意思處分冒名登記在他人名下的股權,其處分行為有效。

【裁判要旨】因許光全、許光友將身份證復印件借給塗開元時,二人並沒有與塗開元共同設立公司的意思表示,因此,塗開元向許光全、許光友隱瞞借用身份證復印件的真實目的,並暗中將開明房產公司的部分股權登記在許光全、許光友名下,系冒名出資行為。因被冒名的股東名下股權的實際權益人系塗開元,塗開元以自己的意思處分其事前暗中登記在他人名下的股權,系實際出資人處分自己投資權益的行為,該行為雖可能損害他人姓名權,但沒有損害被冒名者的股東權益,故其處分行為應認定有效,受讓人舒鑫的股東資格應予確認。

——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78號民事判決書

6、受讓人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所受讓的資產屬於國有資產,且未依法進行報批和評估的情況下,仍以明顯不當的低價受讓該國有資產的,不屬於善意受讓人。

【裁判要旨】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解釋(一)》第2條的規定,因《公司法》實施工前有關民事行為或者事件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如當時的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時,可參照適用《公司法》的規定。二、根據《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第3條的規定,國有資產佔有單位進行資產轉讓的,應當進行資產評估。該規定屬於強行性規定,而非任意性規定。國有資產佔有單位進行資產轉讓時未依照上述規定進行資產評估的,轉讓合同無效;受讓人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所受讓的資產屬於國有資產,且未依法進行報批和評估的情況下,仍以明顯不當的低價受讓該國有資產的,不屬於善意受讓人。

——最高人民法院[2008]民申字第461號民事裁定書

 

7、當事人明知所涉股權未經過評估而簽訂國有股權轉協議的,若評估價格屬於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可認定為惡意串通。

【裁判要旨】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國有資產轉讓不僅應當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批,而且應當由國有資產評估資格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當事人明知所步股權未經評估而簽訂國有股權轉讓協議的,可以認定當事人明知或應當知道其行為將造成國家的損失,而故意為之,說明當事人並非善意。如果簽訂轉讓協議後評估價格屬於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且受讓方明知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仍與之交易,謀取不當利益的,即可認定為惡意串通。在上述情形下,應認定為該股權轉讓協議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二終字第15號民事判決書

8、企業未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企業國有產權的轉讓,其場外交易行為無效。

【裁判要旨】根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第13條的規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可以制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根據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制定實施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第4、5條的規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可以採取拍賣、招投標、協議轉讓等方式赴。企業未按照上述規定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企業國有產權轉讓,而是進行場外交易的,其交易行為違反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原則,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應依法認定其交易行為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0第4期(總第162期)

9、上市公司股權置換協議未辦理審批手續,股權置換的條款因不具備行政法規規定的必須經主管部門審批才生效的生效要件而未生效。

【裁判要旨】在僅系股權轉讓條款未經批准才生效的情形下,未經批准,股權轉讓條款未生效。法院應當依據當事人請求繼續辦理報批手續的訴請,在可以繼續辦理報批手續的情形下,判令當事人辦理報批手續以促使合同生效。

——最高人民法院[2007]民二終字第190號民事判決書

10、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在股份禁止轉讓期內簽訂的約定在禁上轉讓期滿後再辦理轉讓手續的股份轉讓協議的效力認定。

【裁判要旨】一、、《公司法》原第147條第1款關於「發起人持續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內不得轉讓的規定,旨在防止發起人利用公司設立謀取不當利益,並通過轉讓股份逃避發起人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二、股份有限公司司的發起人在公司成立後3年內,與他人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約定待公司成立3年後為受讓方辦理股權過戶手續,並在協議中約定將股權委託受讓方行使的,該股權轉讓合同不違反《公司法》原第147條第1款的規定。協議雙方在《公司法》所規定的發起人股份禁售期內,將股權委託給未來的股權受讓方行使,也並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且在又方正式辦理股權登記過戶前,上述行為並不能免除轉讓股份的發起人的法律責任,也不能免除期股東責任。因此,上述股權轉讓合同應認定為合法有效。

修訂後的《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該條僅縮短了禁售期,並未作出實質性修改,因此本案仍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民事判決

11、股權轉讓合同當事人有意違規定採取股權託管的方式以規避股權轉讓審批程序,因未獲行政審批導致合同不能繼續履行而解除的,雙方應依同等過錯承擔損失。

【裁判要旨】由於股權轉讓雙方均系在已經預見到股權轉讓可能因中國證監會不予審批而存在無法實際交付的風險的情況下,有意違規採取股權託管的方式以規避股權轉讓審批程序,故在股權轉讓合同因未獲得監管機構的審批無法實際履行而解除時,對託管期間股權價值貶損雙方負有同等過錯,各承擔保50%的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2008]民二終字第53號民事判決書

 

12、夫妻一方轉讓共同共有的公司股權的行為屬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其效力應綜合案件事實予以認定。

【裁判摘要】一、夫妻雙方共同出資設立公司的,應當以各自所有的財產作為注冊資本,並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夫妻雙方登記注冊公司時應當提交財產分割證明。未進行財產分割的,應當認定為夫妻雙方以共同共有財產出資設立公司,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或妻名下的公司股份屬於夫妻雙方共同共有的財產,作為共同共有人,夫妻雙方對該項財產享有平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一)》第17條第2款的規足,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夫或妻一方作出的處理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因此,夫或妻一方轉讓共同共有的公司股權的行為,屬於對夫妻共同財產作出重要處理,應當由夫妻雙方協商一致並共同在股權轉讓協議、股東會決議和公司章程修正案上簽名。夫妻雙方共同共有公司股權的,夫或妻一方與他人訂立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問題,應當根據案件事實,結合另一方對股權轉讓是否明知、受讓人是否為善意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如果能夠認定另一方明知股權轉讓,且受讓人是基於善意,則股權轉讓協議對於另一方具有約束力。

——最高人民法院[2007]民二終早第219號民事判決書

13、在礦業權主體未發生變動情形下,當事人以股權轉讓合同內容違法因而主張該合同無效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

【裁判要旨】股權及資產轉讓協議的履行並不當然發生礦業權的轉讓。在礦業權主體未發生變動情形下,當事人以股權轉讓合同內容違法因而主張該合同無效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

——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二終字第106號民事判決書

14、礦山企業股權轉讓涉及變動的是股權而非采礦權等資產故不適用《礦山資源法》。

【裁判要旨】當事人之間簽訂《公司收購協議書》《補充協議》,約定礦山企業的全體股東將股權全部轉讓並過戶給受讓方安排接受股權的人,並約定了收購對價、辦理股權過戶及公司資產移交等相關內容,該兩份合同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不損害他人合法權益,應認定合法有效。當事人主張按照《礦產資源法》《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等規定,《公司收購協議書》及《補充協議》應未生效,因本案法律關系涉及變動的是股權,並非采礦權等資產,上述法律對礦山企業股權變動並沒有限制性規定,其主張適用上述法律的觀點應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2012]民二終字第86號民事判決書

15、轉讓房地產公司全部股權不能認定為變相轉讓土地使用權而因此認定股權轉讓合同無效。

【裁判要旨】本案爭議雙方兩次股權轉讓後,雖然出讓方將房地產公司的全部股權轉讓給了受讓方,但原屬該目標公司的建設用地使用權權屬始終登記於目標公司名下,屬於目標公司的資產,並未因股權轉讓而發生流轉。因此,不能僅以轉讓了房地產公司的全部股權,而認定該股權轉讓行為實為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行為,並因此認定股權轉讓合同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2012]民二終字第23號

16、當事人之間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有別於直接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標的公司所控制的土地使用權是否達到開發投資總額的25%,並非判斷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依據。

【調解要旨】1.《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關於土地轉讓時投資應達到開發投資總額25%的規定,是對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標的物設定的於物權變動時的限制性條件,轉讓的土地未達到25%以上的投資,屬合同標的物的瑕疵,並不直接影響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的效力。該條規定的性質,系管理性規范。2.當事人之間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有別於直接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標的公司所控制的土地使用權是否達到開發投資總額的25%,並非判斷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二終字第2號民事調解書

17、雙方簽訂法人股轉讓協議中確定了轉讓對價以及所有權的轉移問題的,不屬於股權的代持或掛靠。

【裁判摘要】股權的掛靠或代持行為,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法人股隱名持有。法人股隱名持有存在實際出資人和掛名持有人,雙方應簽訂相應的協議以確定雙方的關系,從而否定掛名股東的股東權利。對於一方原本就是法人股的所有人,對方則是通過有償轉讓的方式取得法人股的所有權,雙方所簽訂的是法人股轉讓協議,協議中確定了轉讓對價以及所有權的轉移問題的,不屬於股權的代持或掛靠,可以認定雙方是通過出售方式轉移法人股的所有權,即使受讓方沒有支付過任何對價,出讓方也已喪失了對系爭法人股的所有權,而只能根據轉讓協議主張相應的債權。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民事判決書

18、轉讓股東撤銷對外轉讓股權時 不得損害享有優先購買權的其他股東的合法權益。

【裁判要旨】股東對外轉讓股權,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權,轉讓股東撤銷對外轉讓股權時,不得損害享有優先購買權的其他股東的合法權益。

《公司法》第七十二條規定,股東對外轉讓股權時應當書面通知股權轉讓事項,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本案當事人未如實向公司其他股東通報股權轉讓真實條件,公司其他股東知情後起訴主張以同等條件行使優先購買權時,轉讓股東在表明放棄轉讓的同時又與受讓股東達成轉讓協議,對其股權是否轉讓及轉讓條件作了多次反復的處理。受讓股東為繼續經營公司,兩次按照轉讓股東的合同行為准備價款,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但均被轉讓股東以各種理由予以拒絕。轉讓股東雖然合法持有股權,但其不能濫用權利,損害相對人的合法民事權益。在此情形下應支持其他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

——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子第113號民事判決書

⑥ 公司法案例,急!!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約定的違約金數額不得超過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三十,超過部分可以主張無效的,所以您可以主張適當減少違約金的數額

⑦ 有關企業所得稅法中股權轉讓所得的問題

不矛盾,你說的是兩種行為,第一種是股權轉讓,第二種是撤資行為。

舉個例子:A、B公司共同投資成立M公司,A出資4000萬元,佔M公司股份的40%,B出資6000萬元佔M公司的60%股份,2013年A將其股份作價12000萬元全部轉讓給B,股權轉讓完成後,M公司成為B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截止股權轉讓前,M公司的未分配利潤為5000萬元,盈餘公積為5000萬元。計算A公司股權轉讓所得應繳納企業所得稅。(稅二78頁單選7和344頁單選2。課件中也有相應題目修改過。)

分析:本題指的是轉讓股權。規定:股權轉讓所得是指股權轉讓價減除股權成本價後的差額。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所以計算企業所得稅=(12000-4000)*25%=2000(萬元)。

另一做法:改成撤資。投資企業從被投資企業撤回或減少投資,其取得的資產中,相當於初始出資的部分,應確認為投資收回;相當於被投資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按減少實收資本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其餘部分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相當於被投資企業累計盈餘公積和累計未分配利潤按減少實收資本比例計算的部分:(5000+5000)×40%=4000(萬元),這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是免稅的,投資資產轉讓所得=12000-4000-4000=4000(萬元),投資資產轉讓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計算略。

⑧ 請教關於股權轉讓問題

不能用公司資產進行交易,這筆交易不成立,不需要賬務處理。這是誰想出來的,真是超級天才的蠢材。
舉個例子,這家公司全部資產就這一個廠房,是用當初甲乙各325萬投資建的,相當於兩位股東各擁有廠房的一半(實際不是這個概念,我只是想說個道理),現在甲賣給乙一半廠房,對應乙賣給甲一半股權,則甲得到一半廠房,加上他原有一半廠房,實際擁有整個廠房,而沒了股權。而乙得到一半股權,加原有一半,實際擁有了全部股權,但沒了廠房。
結果甲總計只投資了325萬元,最後得到了650萬的廠房,乙總投資325萬元,只得到了沒有任何資產在裡面的100%股權。你覺得乙會這么做嗎?
實際上應是乙另外出325萬買另半股權(也就是你說的400萬),加上原出資325萬,得到650萬的廠房和對應的100%股權。甲則收到325萬元完成退出(如果是400萬元,則甲這次投資獲得收益75萬元)。

⑨ 關於全資子公司股權轉讓的問題

全資子公司,說明子公司的股東就是母公司一個,不存在股東會和董事會。
轉讓子公司,那就是母公司一個股東說了算,有特殊情況就看字公司章程。

閱讀全文

與股權轉讓例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