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兩岸貿易成果

兩岸貿易成果

發布時間:2022-12-18 05:18:01

㈠ 近年來,台灣與祖國大陸的關系發生了哪些

自己理解和查到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的話當然肯定是黨派合作之間的進展,和前些年相比較的話,政治間的進展是比較好的,最好的例子就是通航各方面的便利,截止今年2月10日,大陸與台灣之間通航的城市就已經達到了31個,而且後續應該還有不少的增加。這些都是政治上交流越來越密切的證明。

變化:經歷了2008年島內的政黨輪替,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一年多來,兩岸直接三通基本實現,兩岸各項交往交流發展迅速,且不斷取得新突破。
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顧問、內定駐北京辦事處主任楊瑞宗今天表示,駐北京辦事處籌備已近尾聲,基於尊嚴、對等原則,台旅會及海旅會同意互設辦事處,明年農歷春節前掛牌。
與海基會即將進行的第四次會談主要內容有4方面,將就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農業檢驗檢疫合作、標准計量檢驗認證合作、避免雙重徵稅以及稅務方面合作進行商談。這四項商談涉及農漁民和千家萬戶工商業者切身利益,如果能順利商簽,對台灣漁業發展、農產品,特別是南部農產品對大陸貿易問題、廣大工商業者獲得更好投資環境、在稅收方面得到優惠保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對兩岸和平發展和經貿發展都非常有意義。
11月中旬在台北召開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討論敏感的政治、軍事、涉外事務等問題。這是兩岸交往中第一次在台灣舉行有大陸退役將領和退休大使等參加的公開研討會,也是雙方智庫學者第一次在台北公開討論敏感政治議題。
未來兩岸關系將會如何發展?
兩岸關系進入和平發展階段以來,交流日益頻繁,成果豐碩。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長期復雜的歷史過程。未來一段時期內,兩岸關系將從熱絡的大發展進入到一個相對摩擦多一些、雷區多一些的狀態,這是向正常交往的自然過渡。這一歷史過程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其發展必然是曲折中前進、螺旋式上升。

㈡ 大陸與台灣經貿合作的潛力與前景研究

兩岸經貿合作的互利
對台灣而言,通過兩岸經貿合作可以得到以下好處:
一、擴大對外貿易市場:
目前,台灣對大陸的進出口貿易總額,每年約為230餘億美元,其出口約為195億美元,進口約為40億美元,每年約有160億美元的順差。大陸已成為第一大貿易順差地區,且台灣總體的順差額小於對大陸貿易的順差額;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對大陸的巨額貿易順差,台灣的對外貿易將由順差變為逆差,因此若是未來兩岸經貿合作能繼續維持良好的互動關系,加入WTO後,勢必將會擴大台灣對外貿易市場。

二、促進台灣經濟發展:
1998年,台灣的GDP約為2600億美元,而向大陸的出口為180億美元,向大陸的出口值為其GDP的7%。因此,向大陸的出口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持作用。

將台灣建設為高科技產業為主的製造中心,是台灣建立「亞太地區營運中心」的重要內涵之一,而大陸對高科技及其產品均有較大的需求,若能與大陸發展進一步的經貿關系,無疑對台灣建設亞太地區製造中心有促進作用。

對大陸而言,發兩岸經貿關系亦可以帶來以下好處:
一、引進資金、技術與現代化管理方法,並促進就業:
大陸的經濟發展,需要從境外引進必要的資金、技術、巿場開拓及現代化管理方法,而這些方面均可以從對台灣的經貿合作中得到一定的補益。
台商在大陸投資,既對我國經濟增長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提供了相應的就業機會。

二、有利於科技成果產業化:
大陸雖然在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的研究上有著較強的實力與水平,研究成果也頗為豐富,但在科研成果的應用與產業化方面則不甚理想,台灣則在適應巿場需要發展產業方面,有較多的經驗與成就,雙方經貿合作將有利於促進我國科技成果產業化。

兩岸產業分工
一、在工業方面:
大陸與台灣在知識密集型高新技術產業的某些領域各有一定的優勢,例如:台灣在信息與通訊技術方面有較大的優勢,而大陸則在核子技術、生物工程與航太科技方面有較大優勢,各自可以發展自己的優勢部門,相互補充。

二、勞動密集型產業:
台灣由於有相當數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產業在台灣發展的條件日益不利,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向大陸轉移,特別是向正在擴大開發步伐的西部地區轉移。兩岸在產業的橫向與縱向分工協調均有很大的發展餘地。

三、農業方面:
加入WTO對兩岸農業沖擊都會造成影響,大陸農業進口限制比台灣要松,大陸農產品關稅要從31%降至15%,沖擊比台灣(農產品的進口關稅要從現在的21%,分年調降為14%與12%)大很多;其實兩岸農業有很多地方可以互補,因為大陸有資源和市場,而台灣有技術和資金,如果利用雙方的優勢進行合作,將會互蒙其利,不過有些問題要先解決,譬如畜產檢疫極為重要,否則會損失慘重。

四、人力資源運用及合作:
過去20年,人員交往與互訪已有一定的發展,但由於種種原因,從人力資源的合作與交流的角度來看,還很不理想,從客觀需求看,大陸需要通曉現代經營管理、現代金融服務、巿場中介等業務的專業人才;台灣則需要基礎與應用方面的科技人才,這些方面也正好是兩岸可以互補的短處與長處,而且兩岸之間有許多共同之處,兩岸人力資源的交流、合作,遠較同西方國家的交流更為合理。
五、積極轉型,搶占優勢戰略地位:
與中國大陸相較,台灣有較好的經營、行銷能力,有較強的技術、設計能力與較豐富的資金。我們應該把自己轉型為一個投資者、經營者、技術創新者與市場行銷者。在兩岸的分工中,台灣要佔據一個較好的戰略位置,可以掌握市場通路、技術來源,能對資金調度與配置做更有效而安全的運用。

兩岸加入WTO後的潛在問題
一、金融服務業:
近期有些國外的金融機構來台與國內業者進行策略聯盟,其除了看好台灣本土的市場外,另一方面就是看重中國大陸的市場,希望藉由與台灣的金融業合作,訓練進入大陸市場的人才;可是由於政府政策保守,台灣的銀行業迄今尚未獲准開放赴大陸設立分行。另外,在大陸方面,中國大陸加入WTO會有很大的問題,其中問題最大的是銀行體系,目前大陸銀行體系逾放的問題十分嚴重,不知未來要如何面對加入WTO所作的允諾,也就是在加入兩年後,開放外資銀行承作人民幣業務,以及加入五年後,對國外金融機構給予國民待遇等,這些都是未來大陸必須嚴正以對。
二、兩岸經貿談判:
加入WTO比較令人憂心的,是兩岸同時入會後的經貿關系發展,包括中國大陸農工產品的進口、產品進口的檢疫與走私等問題,都會涉及兩岸的經貿談判。目前我國政府對這方面的策略,似乎是要依循WTO的架構進行;但大陸的態度則不清楚,在大陸以黨領政,政治掛帥下,如何進行經貿談判,台灣必須早作準備。此外,WTO的副秘書長幾年前應台灣某學術單位之邀請來台演講,就曾提及中國大陸入會後,會在內部集結其他會員的力量,修改WTO的規范來看,中國大陸絕對不會沒有政治性的考量;所以,入會後,台灣對中國大陸的經貿往來,究竟是要透過兩岸談判進行?或者由台灣對大陸片面的開放?是比較讓人擔心的問題。

㈢ 海峽論壇的首屆論壇

海峽論壇活動包括開幕式和論壇大會、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海峽文化藝術周」、「兩岸民間交流嘉年華」等四大板塊18場大型經濟文化交流活動。各項活動如下:
1、海峽論壇開幕式暨「中華情·海峽緣」綜藝晚會
5月16日晚在廈門會展中心舉行。這是一場兩岸各界人士共同參與的盛會。開幕式後舉辦「中華情?海峽緣」綜藝晚會。晚會由中央電視台與廈門市政府承辦,將邀請海峽兩岸演藝人員同台演出。
2、海峽論壇大會
5月17日上午在廈門海峽會議中心進行。這是由國家部委領導、福建及相關省市領導和台灣知名人士、行業代表等出席的一場高端會議。大會將由博鰲亞洲論壇龍永圖秘書長主持,國台辦、福建省領導和台灣重要嘉賓等作主題演講。
3、兩岸海上直航圓桌會議
5月16日在廈門進行。由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主辦,兩岸有關負責人和航運業界代表參加。會議在「兩岸港航全面交流對接合作」框架下,探討兩岸全面「三通」後港口及航運界合作的前景和兩岸海運直航交流合作的具體措施、辦法。
4、海峽旅遊論壇
5月16日在廈門進行。由國家旅遊局和福建省政府共同主辦,兩岸旅遊業界人士參加。會議的主題是:推動兩岸「無縫對接」、打造海峽旅遊品牌。會議將介紹兩岸旅遊合作情況及未來合作前景展望;商討大陸居民循「小三通」航線赴台旅遊協作事項;台灣旅遊業界人士作旅遊推介。
5、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
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5月18日—22日在福州舉行。由國台辦、中國貿促會、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和福建省政府共同主辦。本次「海交會」將舉辦台灣縣市名優特產品展、兩岸創意產業合作與發展高峰會議、海峽兩岸裝備製造業項目對接洽談會、旅遊雙向對接會等系列活動。
6、海峽經濟區高層研討會
5月18日下午在福州市舉行。由台盟中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日報社和福建省政協主辦。會議將探討海峽經濟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海峽經濟區的框架和政策內容、兩岸經濟合作的前景等。
7、縣市主題日活動
5月18日在福州舉行。由台灣有關縣市組團參加經貿洽談、商品展覽,並舉辦經貿文化主題日活動。
8、海峽兩岸經貿行業協會對接會
5月18日下午在福州進行。會議主題是:攜手合作,共創雙贏。活動內容包括舉辦兩岸行業發展研討會,圍繞電子信息、機械、石化、紡織服裝等產業,組織專業交流;安排行業協會、公會合作,投資項目合作,技術交流合作及人員往來等項目對接。
9、海峽兩岸中醫葯發展與合作研討會
5月17日下午在廈門進行。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與廈門市政府共同主辦,將邀請台灣中醫葯界代表出席。
10、海峽兩岸書法論壇
5月17日上午在廈門進行。由中國書法家協會與廈門市政府共同主辦,將邀請海峽兩岸書畫名家參加。
11、海峽影視展映展播周
5月17日下午在廈門舉行開播儀式,前後7天。由國家廣電總局和福建省政府共同主辦。將邀請台灣知名電影編劇、導演、演員等主創人員出席。之後,兩岸電視作品相互在對方電視頻道播映,並安排台灣電影和大陸電影在福建省內電影院播映。
12、海峽兩岸傳統武術交流大賽
5月17日下午開賽,前後7天在廈門進行。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和福建省體育局、廈門市體育局共同主辦。參賽對象有大陸多個省份和台灣武術團隊。比賽項目包括太極傳統拳、南少林傳統拳及其他拳種比賽。
13、海峽巾幗健身大賽
5月17日晚上開賽,前後5天在泉州進行。參賽對象有兩岸四地婦女社團組成代表團。比賽項目包括氣排球、太極拳、健身秧歌、體育舞蹈等4個競賽項目和特色展示項目。
14、海峽兩岸大學校長研討會
5月17日下午在廈門進行。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和福建省教育廳共同主辦,將邀請兩岸大學校長等參加,共同研討兩岸教育交流合作事項。
15、台灣媽祖信眾直航湄洲進香活動
5月15日在莆田市湄洲島進行。台灣媽祖信眾將搭乘客輪直航湄洲島,在媽祖祖廟舉行祈福祭典活動。
16、兩岸青年社團負責人圓桌會議
5月15日—17日在廈門進行。由全國青聯、福建團省委共同主辦。
17、閩台姓氏族譜和涉台文物展暨宗親懇親會
5月17日下午在廈門進行。活動主題是:同根共祖,血脈相連。活動項目包括舉辦開幕式、閩台族譜及涉台文物展覽、若干姓氏族譜對接、宗親懇親聯誼等。福建在台的閩南、客家等宗親將參加系列活動。
18、鄭成功文化節
5月17日下午在廈門市思明區舉行開幕式。活動主題是:緬懷鄭成功歷史功績,促進兩岸和平發展。活動項目包括舉辦鄭成功文化節開幕式暨鄭成功頌典,踩街活動,鄭成功文化學術研討會,鄭成功遺跡連線觀光等。 首屆海峽論壇圓滿落幕成果豐碩 展現三大特色
歷時八天的首屆海峽論壇22日在福建圓滿落幕。這一迄今為止規模最大、人數最多、范圍最廣的兩岸大型民間交流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據海峽論壇組委會辦公室主任、福建省台辦主任鄧本元22日介紹,海峽論壇由海峽兩岸54個機構聯合舉辦,上萬民眾共同參與,台灣25個縣市、20多個界別、8個黨派派代表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等出席論壇活動並會見台灣嘉賓。朱立倫、胡志強、郁慕明、秦金生、林炳坤、許信良等台灣知名人士出席了論壇活動。
鄧本元說,首屆海峽論壇展現了三大特色。一是兩岸合作、多方參與。本屆海峽論壇無論是主辦單位的規模,還是涉及領域的廣泛都是前所未有的。二是突出民間、面向基層。參加本屆海峽論壇的8000多名台灣各界人士,參與界別齊整、民間色彩濃厚、基層特徵明顯。三是領域廣泛、議題務實。涉及經貿、科技、航運、旅遊、教育、農業、影視、出版、醫葯、體育、婦女、工會、青年和少數民族、鄉里長、宗親、媽祖信眾等20多個界別和行業,包括旅遊合作、文化溝通、教育研討、海上直航、產業對接、縣市協作、中醫葯研究、影視共賞、武術競技、書法切磋、工會交流、青年互動、婦女聯誼、宗親懇談等議題。
本屆海峽論壇成果豐碩。論壇期間的民間互動交流進一步密切了兩岸同胞的情感聯系。閩台姓氏族譜和涉台文物展暨宗親懇親會,展出閩台姓氏族譜2759冊、2687部,涉及閩台姓氏141個,創涉台族譜展覽規模之最。出席海峽論壇的台灣縣市長、鄉里長、基層民眾和各界別、行業人士通過論壇系列活動感受了真情,增進了友情,深感兩岸同胞應當攜手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互利雙贏。
論壇期間發布了一批惠台和先行先試政策。5月16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了9項進一步促進兩岸海上直航的政策措施。5月17日,國台辦主任王毅宣布了8項具體方案。同日,商務部、國台辦發布了《關於大陸企業赴台灣地區投資或設立非企業法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共10項政策措施。5月18日,國家質檢總局在福州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意見》共20條措施。海峽論壇舉辦前夕,公安部出台支持福建先行先試的2項政策措施。
此外,海峽論壇前夕,適逢國務院出台《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論壇期間兩岸各方增進了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的認同和參與。論壇期間達成了一些經貿合作的共識和意向。第十一屆「海交會」暨第六屆「商交會」,以及作為「海交會」系列活動的海峽兩岸創意產業合作與發展高峰會議、海峽兩岸裝備製造業項目對接洽談會和旅遊雙向對接會,對接成果豐碩,吸引投資成效明顯。 首屆海峽論壇主要活動:
海峽論壇開幕式
主題: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時間:5月16日19:40-20:00
地點:廈門會展中心D、E廳
出席嘉賓:
大陸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錢運錄,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雲林,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盧展工
台灣方: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台灣桃園縣縣長朱立倫,新黨主席郁慕明,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台灣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台中市市長胡志強
大型文藝晚會
主辦單位: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廣電總局
承辦單位:中央電視台廈門市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廣電局 福建廣電集團
聯合錄制:廈門廣電集團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
直播平台: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東南衛視廈門衛視廈門生活頻道 東森亞洲台
時間:5月16日20:00-21:30
地點:廈門會展中心D、E廳
海峽論壇大會
主題: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時間:2009年5月17日上午
地點:廈門海峽會議中心海峽廳
媽祖信眾直航湄洲
主辦單位:莆田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莆田市湄洲島管委會 莆田市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
時間:5月15日-17日
主要活動:
15日
上午 進香團從台灣直航湄洲島3000噸級碼頭
15:00 在湄洲島客運碼頭舉行歡迎儀式
16:00 舉行民俗文藝踩街活動步行往祖廟
17:00 舉行媽祖神像安座、頌經祈福、謁祖進香儀式
18:00 歡迎宴會
19:30 觀看《媽祖緣 兩岸情》歡迎晚會
16日
08:30 舉行祭祀媽祖祈福大典暨媽祖文化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宣傳活動
10:00 參觀祖廟景區和鵝尾神石公園
13:30 歡送進香團赴廈門
17:00 抵達廈門
晚上 參加當晚舉辦的海峽論壇開幕式和「中華情 海峽緣」晚會
17日
上午 游覽廈門景點
下午 乘客輪返台
兩岸海上直航圓桌會議
主辦單位:交通運輸部 福建省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 福建省交通廳 廈門市人民政府
時間:5月16日8:30-12:00
地點:廈門海峽會議中心1D會議室
會議內容:
1、交流擴大兩岸海上直航交流合作的建議
2、探討《海峽兩岸海運協議》簽訂後,兩岸航運界近期、中遠期亟需協調處理的問題和措施建議
3、研討兩岸直航船舶安全管理、技術標准、許可程序、海事處理、救助打撈、協調機制等事宜
4、展望兩岸直接「三通」後,閩台港口、航運及物流業合作的前景
海峽旅遊論壇(廈門)
主辦單位:國家旅遊局 福建省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福建省旅遊局福建省台辦福建省公安廳廈門市人民政府
時間:5月15-19日
地點:廈門會展中心
主題:共謀合作雙贏 做大海峽旅遊
海峽兩岸青年社團會議
(廈門)
主辦單位: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
承辦單位:福建省青年聯合會
協辦單位:廈門市青年聯合會
時間:5月15日-17日
地點:廈門國家會計學院
閩台姓氏族譜
(廈門)
主辦單位:福建省台辦 福建省文化廳 福建省文物局
協辦單位:廈門市台辦廈門市文化局廈門市社科聯漳州市政協文史委上杭縣客家族譜館台灣省姓氏研究學會 台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承辦單位:福建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廈門市博物館福建省閩台交流協會 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所 漳州市漳台交流協會泉州市泉台交流合作促進會龍岩市龍台交流協會
時間:5月17-22日
地點:廈門市博物館
主要活動:
1、閩台族譜和涉台文物展覽
2、族譜對接交換
3、研究成果展示
4、宗親懇親聯誼
海峽巾幗健身大賽開賽
主辦單位:福建省婦聯福建省體育局
承辦單位:泉州市婦聯泉州市體育局
時間:5月17-5月20日
地點:泉州僑鄉體育中心
主要活動:
1、5月17日20:00,開幕式(泉州僑鄉體育館)
2、5月18日-20日上午,項目比賽(氣排球、太極拳、健身秧歌、體育舞蹈)
3、5月18日19:30,文藝演出(梨園古典劇院)
4、5月20日08:30,特色項目展示、大賽閉幕式(泉州僑鄉體育館)
兩岸大學校長研討會
主辦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福建省教育廳
協辦單位:台灣木鐸學社 福建省教育交流協會 福建省閩台高校交流促進會
時間:5月17日
地點:廈門華僑大廈
主要活動:
1、14:00-14:30,「海峽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合作中心」成立揭牌儀式
2、14:45-17:45,海峽兩岸大學校長研討會
「海峽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合作中心」第一次全體成員會議
台灣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等參觀對口廈門市中小學、幼兒園
3、18:00-18:30,福建省領導會見百名台灣校長
4、5月17日晚,福建省教育廳宴請
兩岸傳統武術交流大賽
(廈門)
主辦單位: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福建省體育局廈門市體育局承辦單位:福建省武術院 台灣武藝文化研究協會台北市國術會中華武術搏擊散打協會
協辦單位:廈門市有關單位
時間:5月16日-22日
地點:廈門大學明培體育館
主要活動:
1、5月16日台灣代表團報到,入住廈門閩僑賓館
15:30 新聞發布會
2、5月17日
上午 台灣代表團選手熟悉比賽場地
09:00 比賽大會組委會會議
14:30 武術比賽開幕式,比賽
晚 歡迎宴會
3、5月18-19日晚 比賽
4、5月20日 台灣運動員按各類拳種分別到福州、莆田、泉州、漳州、龍岩等五市與福建省各類主要拳種發祥地進行交流,並參觀名勝。
5、5月21日晚,台灣代表團全體成員返回廈門,參加歡送宴會
6、5月22日,台灣代表團返回台灣。
海峽影視展映展播周
主辦單位:國家廣電總局 福建省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福建省廣電局 福建省文化廳 福建省文聯 福建省廣電集團 廈門市政府 福州市政府
合作單位:東森電視公司 中華演藝總工會 廈門市廣電局 廈門市文化局
時間及地點:
5月17日下午,首映式(廈門)。即日起,電影在福建省各區市電影院展映3-7天。
5月10日,電視劇在東南衛視開播。
5月16日,福建省電視台開設文藝片專欄,開播電視文藝片。
鄭成功文化節(廈門)
主辦單位: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政府 廈門市文化局
協辦單位: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
時間:5月16-19日
地點:廈門市思明區
主要活動:
1、5月17日15:00,鄭成功文化節開幕式暨鄭成功頌典儀式(鼓浪嶼皓月園鄭成功群雕廣場)
2、5月18日上午,延平郡王祠遷建奠基典禮(鴻山公園嘉興寨)
3、5月18日全天,鄭成功文化論壇(廈門市思明區政府一樓會場)
中醫葯發展與合作研討
(廈門)
主辦單位:國家中醫葯管理局 廈門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廈門市衛生局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對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
協辦單位:廈門市中醫葯協會 台灣中華醫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時間:5月17日-18日
地點:廈門中醫院四樓學術報告廳
主要活動:
1、5月17日下午,研討會開幕式、主題發言
2、5月18日,研討會大會發言
16:10,研討會閉幕式
海峽兩岸書法論壇
主辦單位:中國書法家協會 廈門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廈門市文聯 廈門市書協
時間:5月17日
地點:中華兒女美術館
主要活動:
1、9:30-11:30,「海峽兩岸抒發論壇」演講
2、15:30,「中國書法家協會海峽兩岸書法創作交流基地」掛牌儀式,美哉廈門書法展、現代刻字藝術探索展開幕。
十一屆海交會
主辦單位: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福建省人民政府
支持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承辦單位: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福建省經貿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福建省分會福州市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台中世界貿易中心台灣中國時報集團
支持媒體: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福建電視台經濟頻道 台灣中天電視台香港文匯報
時間:5月18-22日
地點:福州金山展覽城
主要活動:
1、5月18日9:00,開幕式(福州金山展覽城廣場)
2、5月19日,第二屆海峽兩岸裝備製造業項目對接洽談會(福州世紀金源大飯店)
3、5月18-22日,兩岸經貿合作先行先試系列活動
4、5月18-22日,「海交會」重點項目簽約儀式
5、5月16-18日,2009海峽兩岸創意產業合作與發展高峰會議(福建會堂國際會議廳)
6、5月19-20日,2009福州保稅港高峰會議(福州世紀金源大飯店)
7、5月18日14:30,第五屆國際商協會領導人會議暨旅遊產業雙向對接會(福州世紀金源大飯店國際廳)
海峽經濟區高層研討會
主題:著力先行先試,擴大兩岸交流,發展海峽經濟,共創合作雙贏
主辦單位:台盟中央、福建省政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日報社
時間:5月18日下午
地點:福州 福建會堂國際廳
台灣縣市主題日活動
主題:開展兩岸城市交流 促進區域全面合作
主辦單位:福州市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江西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承辦單位:福州市人民政府
時間:5月16日-19日
地點:廈門、福州
與會城市:台灣25個縣市,福建周邊三省11市,福建省9個設區市。
兩岸經貿行業協會對接
主辦單位:福建省經貿委 福建省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廳 福建省信息產業廳 福州市人民政府 閩台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辦公室
承辦單位:福建省機械工業聯合會福建省輕工業聯合會 福建省信息產業商會福建省石油和化工行業協會福建省紡織工業協會 台灣有關行業同業公會等
時間:5月18日
地點:福州溫泉大飯店
主要活動:
1、上午,參加「海交會」開幕式,參觀展館。
2、14:00-15:00,應對金融危機、促進海峽兩岸行業合作交流、產業轉型升級政策措施報告。
3、15:00-15:20,簽約儀式:兩岸相關行業協會、公會簽訂相關合作協議。
4、15:30-17:20,海峽兩岸經貿行業交流座談會
5、17:30-18:00,福建省領導會見台灣嘉賓客商
6、18:10-19:30,晚宴

㈣ 要寫中國大陸和台灣的論文,經濟關系,歷史關系,政治關系都可以,求參考資料,謝謝!

加入WTO對兩岸經貿關系的影響
目前中國大陸已基本完成加入WTO的談判,預計在今年11月份將正式加入WTO。按事先約定,台灣將隨中國大陸之後入世。兩岸先後加入WTO,將對兩岸經貿交往帶來更多有利因素,兩岸應抓住這個契機,進一步推動兩岸經貿關系發展,進而促使兩岸關系全面改善加強。

一、 加入WTO有利於兩岸利用經濟的互補性促進兩岸產業的分工合作。

海峽兩岸之間的經濟具有較強的互補性。經濟上的互補性,源自於經濟的差異性,即兩岸在資金、資源、技術、人才、勞動力、市場、管理等經濟要素方面有所差異,從而產生地域間分工協作的可能性,發揮這些分工協作的可能性,對促進兩岸的經濟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台灣是個地域和人口有限的海島,島內市場狹窄,經濟上主要仰賴出口市場、祖國大陸十二億人口的市場十分廣闊,這二十多年經濟發展迅速,市場發展的潛力已經令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的大公司、大企業矚目、垂涎;台灣的電子、化工、機械工業在國際市場上有相當的地位。電子工業中,計算機主機板、監視器、半導體晶元、掃描器、終端機、集線器等產品的產值居世界市場首位;筆記本電腦、集成塊設計、集成塊封裝、CD——ROM、液晶顯示器、繪圖片、網路卡等產品的產值居世界市場第二位。化學工業中,聚酯絲、ARS樹旨、PU人造革、熱塑性彈性體等產品的產值居世界市場首位,對苯二甲酸、尼龍纖維、聚氯乙烯等產品的產值居世界市場第二位。機械工業中,鼓風機、風扇、製鞋皮革機械、木工工具等產品,在世界市場也有重要的位置。這些產業完全可以與大陸資源和市場相結合,尋求未來的發展。台灣島資源相對貧乏,土地緊缺更成為制約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祖國大陸在資源和土地方面固然不十分豐富,但比起台灣島仍有著明顯的優勢。同時祖國大陸預計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工資成本仍將較低,十二億五千人口是一個龐大的勞力庫,如果把祖國大陸的資源、土地、勞動力與台灣加工工業技術、開發能力和營銷相結合,兩岸的互補將大大增加加工工業的出口量。大陸也有些長項企業,可以赴台灣投資設廠。兩岸的互補將使整個中國在全球化的世界經濟中占據更大的份額,近十幾年台商對祖國大陸投資所取得的成效已經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

兩岸的農業合作有利於降低農產品成本。台灣農業在種植業、養殖業的品種選育和技術改進等方面已經取得可喜的成績,這些成果有助於祖國大陸農業的發展,特別是自然條件與台灣相似的東南沿海地區。近幾年大量新品種的農產品隨投資的台商帶入大陸,已經為大陸市場增色,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加入WTO後,台灣農業面臨農業發達國家的沖擊,只有和祖國大陸的土地和勞動力結合起來,加強兩岸之間的家產品互通,才能增加對發達國家農產品競爭的抵禦力。實際上,近幾年已經有不少台灣農民攜帶資金、種苗、技術到福建、廣東、海南等地舉辦大大小小的農場,盡管大陸農產品價格低於台灣,絕大多數農場以大陸市場為對象,經營還都十分成功。由於「三通」直航尚未實現,現在還難以實現對台灣的農產品反饋,如果產品銷往台灣,經濟效益將更好。

兩岸金融、保險業合作的前景也很廣闊,為了抵禦大跨國銀行對兩岸金融業的沖擊,為了給相互之間的投資和貿易提供金融支持,兩岸互設金融、保險機構和開展金融、保險合作是金融業取得雙贏的重要機遇。當前兩岸金融合作至少可以有以下內容:一是為機構互設提供便利,兩地金融當局應就機構審批和監管方面的問題達成一致,包括在互設機構審批問題上相互協調,大陸赴台金融機構接受台灣金融當局同一標準的審批和監管,而台灣的金融機構在大陸則除享受外資銀行的各種優惠,還可以首先享受國民待遇;二是證券市場的合作,雙方上市公司可以有選擇地到對方證券市場上市,可以在監管的前提下允許雙方基金進入對方證券市場,同時協調兩地證券市場的監管方式,以利於處理跨境的違規行為;三是開放兩岸的直接貨幣匯兌,有利於兩岸的經濟往來和人員往來。

此外,祖國大陸和台灣都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更何況兩岸之間還有許許多多人緣、親緣關系,商務、投資、探親、訪友也是旅遊業的重要客源,相信旅遊業的合作同樣是前景廣闊。

二、 在WTO架構下,兩岸貿易往來將進一步發展。

WTO是當代規范與協調全球經濟貿易關系的最權威組織,其宗旨是追求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精神,積極促進各成員經由協商、共同承擔關稅、降低或解除非關稅貿易障礙,消除歧視待遇,提供平等及互惠互利的環境,以擴大國際貿易,進而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為達成這些目標,WTO要求各成員必須遵守其條例規則,如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原則,關稅約束與遞減原則,公開貿易與自由競爭原則等。因此,海峽兩岸加入WTO的實質意義是雙方都與WTO成員相互減少甚至消除貿易壁壘,進一步開發市場,在WTO的國際經貿規范下從事自由公平的經濟競爭。這將大大促進兩岸貿易的往來與發展。

長期以來台灣當局對大陸貨品的進口有嚴格限制,目前仍有四成六的大陸產品不能入台。台灣歷來從大陸獲得大量貿易順差:1994年獲得順差118.4億美元,1995年116.86億美元,1996年為133.80億美元。大陸已經成了台灣平衡國際收支的主要財源。兩岸加入WTO以後,台灣將撤除禁止大陸產品進島的措施和其他非關稅壁壘,從而刺激台灣對大陸的各種采購活動,導致大陸對台灣出口額的增加,改變目前兩岸貿易極不平衡狀態。入WTO後,台將有8000多項農工產品必須執行降稅承諾,首波調整降關稅的產品,降幅至少超過30%以上,而農業則首當其沖。台灣已承諾入關後第一年將農產品稅從目前的20.6%降為14.1%,降幅達31%;承諾除少部分農產品降稅期限延至2004年,其餘則最遲在2002年前要將稅率下調41%。另外,台灣還承諾入世後,將取消香蕉、花生等40多項產品的進口限制。若兩岸同時入世,由於大陸在地理、品種、價格等到方面的優勢,蔬果鮮品及冷凍調制加工的農產品,將先行進入台灣市場。這樣,兩岸貿易就能穩定迅速增長。同時,台灣業者為因應加入WTO,一方面將爭取大陸農工原料、半成品和某些工業製成品更多反銷台灣,在台灣進行經營上的整合,利用大陸產品成本低(大陸勞動力成本僅為台灣的50%),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將台灣半成品運至大陸進行加工、裝配,再申請大陸產地證,利用大陸享受的關稅優惠進行外銷。

三、 以加入WTO為契機,化解兩岸政治僵局,促時經貿關系進一步發展。

在WTO的架構下發展兩岸經貿關系,勢必要求兩岸建立隱定正常的政治關系作為保障,這無疑是為兩岸政治關系的突破創造了契機,為兩岸於本世紀之初在政治關系定位上確定一個穩定的框架提供了機遇。

加入WTO對兩岸關系而言,不是一個單純的經貿問題,因為在解決有關兩岸經貿的一系列經貿政策問題時,如進一步開放商品市場和投資領域、「國民待遇」、「三通」等問題。從台灣方面目前的意向來看,台灣期望以對等WTO成員身份,用WTO的機制或框架來規范兩岸經貿關系,在此架構下用進一步開放大陸經貿政策的「善意」來換取大陸的政治「回報」。顯然,在兩岸之間缺少互信的現狀下,台灣方面的思路難免不讓大陸警覺其有借加入WTO之機,把兩岸經貿關系界定為實質上的國際經濟關系,以此進一步推動兩岸關系朝著「兩國論」所謂的准國際關系轉化的政治意圖,對此大陸方面無疑是持堅決反對的立場。

今年元旦,台灣當局提出了從「經濟統合」走向「政治統合」的論調。實質上,「經濟統合」的提法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區域經濟整合理論概念,因為它沒有特定的內涵,是指要素無障礙流動的自由貿易,或是包括經濟政策一致性的經濟一體化,概念不甚清晰。因此台灣當局所謂兩岸「經濟統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不具操作性的空洞概念,其用意在於迴避「一個中國」原則。隨著加入WTO時間的臨近,台灣當局一方面希望利用WTO的機制解決兩岸經貿關系中衍生出的各種問題,從而促進兩岸經貿關系,緩解台灣經濟困境;另一方面則可借機迴避「一個中國」原則,企圖借雙方共同加入WTO,而謀求對等政治地位,甚至將一些屬於兩岸關系的問題,上升為國際關系問題。事實上,「一個中國」問題決不會因兩岸共同入世而淡化,任何想利用入世而迴避、拖延解決一中問題或繞過一中問題而改善與發展兩岸經貿或全面關系的圖謀者都是不現實,不可行的。

最後一段時期台灣許多人士就如何在WTO框架下,推動兩岸經濟關系發展進行了許多探討。3月26日,現任國民黨副主席肖萬長發起成立了「兩岸共同市場」,肖提出,兩岸加入WTO後,應擱置政治爭議,以經濟為「最大公約數」參照歐盟模範式推動「兩岸共同市場」,全面開放「三通」,調整「急戒用忍」政策,逐步促進兩岸貨物、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自由流通,並以經濟整合作為政治整合的第一步。應該說,此構想意在打破兩岸政治僵局,促進兩岸關系發展,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目前條件下,缺乏現實可行性,其症結仍在於是否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問題。事實上,大陸與台灣同屬於一個中國,兩岸經貿交往乃至「三通」都屬於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盡管由於目前兩岸尚未統一,因而在具體做法上,兩岸交流有別於大陸各省區之間的交往,但一個中國的前提是必須明確的,否則,如果迴避這一點,而去推動「共同市場」,就有可能使兩岸出現一個新的「歐洲聯盟」,甚至可能被人利用成以主權國家間「共同市場」概念來定們未來兩岸經貿關系的架構。不久前,台灣「行政院長」張俊雄曾表示,將於WTO及APEC架構下,與中國大陸簽訂投資互保協定,建立兩岸共同市場。這其中,都不由得使我們警惕,台灣當局是否要借支持「兩岸共同市場」來達到既可迴避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緩和在此問題上的壓力;又可通過此途徑讓台灣得到實際經濟利益,以爭取民心,鞏固政權。

隨著兩岸加入WTO時間的臨近,台灣民眾要求台灣當局解除「戒急用忍」,開放兩岸直接「三通」呼聲越來越高。台灣當局應從台灣民眾的福祉著想,盡快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最大限度地開放大陸政策,以加入WTO為契機,促進兩岸經貿關系發展,從而使台灣經濟起出困境,邁向繁榮。

㈤ 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方面的巨大成就

政治:我國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人民當家做主權利得到更好保障。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有效實施,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不斷擴大,人權事業全面發展。

經濟: 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國綜合國力邁上新台階。從1978年到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增長到24.95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9.8%,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長率的3倍多,我國經濟總量上升為世界第四。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

文化:我們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得到更好滿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建設卓有成效,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公民道德建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推進,文化事業生機盎然,文化產業空前繁榮,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人們精神世界日益豐富,全民族文明素質明顯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顯著增強。

社會:我們成功實施「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祖國和平統一大業邁出重大步伐。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方針得到全面貫徹執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保持繁榮穩定。祖國大陸同台灣的經濟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不斷加強,兩岸政黨交流成功開啟,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邁出歷史性步伐,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斗爭取得重要成果,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呈現新的前景。

㈥ 台灣的服務貿易是什麼啊

兩岸的經貿業務主管部門展開服務貿易磋商並達成共識。2012年8月9日兩岸兩會第八次高層會談,雙方同意在達成關於服務貿易協議文本和市場開放項目的共識後,簽署協議。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本協議尚待完成相關程序後生效) 為加強海峽兩岸經貿關系,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依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及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與海峽兩岸關系協會經平等協商,達成協議如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目標
本協議致力於:
一、逐步減少或消除雙方之間涵蓋眾多部門的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促進雙方服務貿易進一步自由化及便利化;
二、繼續擴展服務貿易的廣度和深度;
三、增進雙方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
第二條 定義
就本協議而言:
一、「服務貿易」指:
(一)自一方內向另一方內提供服務;
(二)在一方內向另一方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
(三)一方服務提供者透過在另一方內的商業據點呈現提供服務;
(四)一方服務提供者透過在另一方內的自然人呈現提供服務。
二、「服務部門」指:
(一)對於一特定承諾,指一方承諾表中列明的該項服務的一個、多個或所有次部門;
(二)在其他情況下,指該服務部門的全部,包括其所有的次部門。
三、「人」指自然人或法人。
四、「法人」指根據兩岸任一方相關規定在該方設立的實體。
五、「服務提供者」指兩岸任一方提供服務的任何人。如該服務不是由法人直接提供,而是透過分支機構或辦事處等其他形式的商業據點呈現提供,則該服務提供者(即該法人)仍應透過該商業據點呈現享有本協議所給予的待遇。此類待遇應擴大至提供該服務的呈現方式,但不需擴大至該服務提供者位於提供服務的一方之外的任何其他部分。
六、「服務消費者」指接受或使用服務的任何人。
七、「措施」指兩岸任一方的規定、規則、程序、決定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措施。
八、「一方影響服務貿易的措施」包括關於下列事項的措施:
(一)服務的購買、支付或使用;
(二)與服務提供有關,且該方要求向公眾普遍提供的服務的獲得和使用;
(三)另一方的人為在該方內提供服務的呈現,包括商業據點呈現。
九、「商業據點呈現」指任何類型的商業或專業據點,包括以下列方式在一方內提供服務:
(一)設立、收購或維持一法人,或
(二)設立或維持一分支機構或辦事處。
第三條 范圍[編輯]
一、本協議適用於雙方影響服務貿易的措施。
二、本協議不適用於:
(一)公共采購;
(二)在一方內為行使公共部門職權時提供的服務;
(三)一方提供的補貼或補助,或者附加於接受或持續接受這類補貼的任何條件。但如果前述補貼顯著影響一方在本協議下所做特定承諾,另一方可請求磋商,以友好解決該問題。應另一方請求,一方應盡可能提供與本協議下所作特定承諾有關的補貼訊息;
(四)兩岸間航空運輸安排,即「海峽兩岸空運協議」與「海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及其後續修正文件所涵蓋的措施及內容;
(五)與兩岸間航空運輸安排的行使直接有關的服務,但不包括「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及其後續協議項下的服務貿易市場開放承諾表所列措施;
(六)雙方有關海運協議的相關措施,但不包括「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及其後續協議項下的服務貿易市場開放承諾表所列措施;
(七)雙方同意的其他服務或措施。
三、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關於自然人移動的附件准用於本協議。
四、雙方各級業務主管部門及其授權的機構應履行本協議項下的義務和承諾。
第二章 義務與規范
第四條 公平待遇
一、一方對於列入其在世界貿易組織中所作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附件四「服務貿易早期收獲部門及開放措施」及本協議附件一「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的服務部門,在遵守前述承諾表或開放措施所列任何條件和資格的前提下,就影響服務提供的所有措施而言,對另一方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所給予的待遇,不得低於其給予該一方同類服務和服務提供者的待遇。
二、本條第一款不適用於一方現有的不符措施及其修改,但該一方應逐步減少或消除該等不符措施,且對該等不符措施的任何修改或變更,不得增加對另一方服務和服務提供者的限制。
三、根據本條第一款所作的特定承諾不得解釋為要求任一方對於因相關的服務或服務提供者的非當地特性而產生的任何固有的競爭劣勢作出補償。
四、一方可對另一方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給予與該一方同類服務和服務提供者形式上相同或不同的待遇,以滿足本條第一款要求。如此類形式上相同或不同的待遇改變競爭條件,且與另一方的同類服務或服務提供者相比有利於該一方的服務或服務提供者,則應被視為較為不利的待遇。
五、關於一方影響服務貿易的措施,除符合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的豁免外,該一方對另一方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所給予的待遇,不得低於該一方給予的普遍適用於其他任何世界貿易組織會員的同類服務和服務提供者的待遇。
六、本條第五款不適用於一方現有的不符措施及其修改,但該一方應逐步減少直至消除該等不符措施,且對該等不符措施的任何修改或變更,不得增加對另一方服務和服務提供者的限制。
第五條 訊息公開與提供
一、一方應依其規定,及時公布或用其他方式使公眾知悉普遍適用的或針對另一方與服務貿易有關的措施。
二、應另一方請求,一方應依其規定,及時就已公布並影響另一方服務提供者的措施的變化提供訊息。
三、一方不得要求另一方提供一經披露即妨礙執行相關規定或有違公共利益,或損害特定企業正當商業利益的機密訊息。
第六條 管理規范
一、一方對已作出特定承諾的部門,應確保所有影響服務貿易的普遍適用措施以合理、客觀且公正的方式實施。
二、雙方應依其規定賦予受影響的服務提供者對業務主管部門作出的決定申請行政救濟的權利,並確保該行政救濟程序提供客觀和公正的審查。
三、對已作出特定承諾的服務,如提供此種服務需要取得許可,則一方業務主管部門應依其規定在申請人提出完整的申請資料後的一定期間內,將申請的審核結果通知申請人。應申請人請求,該一方業務主管部門應提供有關申請的訊息,不得有不當遲延。
四、為確保有關資格要求、資格程序、技術標准和許可要求的各項措施不構成不必要的服務貿易障礙,對於一方已作出特定承諾的部門,該方應致力於確保上述措施:
(一)依據客觀及透明的標准,例如提供服務的能力;
(二)不得比為確保服務品質所必需的限度更難以負擔;
(三)如屬許可程序,則該程序本身不成為對服務提供的限制。
五、一方可依其規定或其他經雙方同意的方式,認許另一方服務提供者在該另一方已獲得的實績、經歷、許可、證明或已滿足的資格要求。
六、在已就專業服務作出特定承諾的部門,一方應提供適當程序,以驗證另一方專業人員的能力。
第七條 商業行為
一、一方應確保該方內的任何獨占性服務提供者在相關市場提供獨占性服務時,並未採取違反其在本協議附件一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附件四中所作承諾的行為。
二、一方的獨占性服務提供者直接或經關系企業,參與其獨占權范圍外且屬該方特定承諾表中服務的競爭時,該方應確保該服務提供者不濫用其獨佔地位在該方內採取違反此類承諾的行為。
三、一方有理由認為另一方的獨占性服務提供者的行為違反本條第一款或第二款規定時,在該方請求下,經雙方協商,可由另一方提供有關經營的訊息。
四、一方在形式上或事實上授權或設立且實質性阻止少數幾個服務提供者在該方內相互競爭時,本條第一款及第二款規定應適用於此類服務提供者。
五、除本條第一款至第四款所指的商業行為外,服務提供者的相關商業行為可能會抑制競爭,從而限制服務貿易。在此情形下,一方應就另一方請求進行磋商,以期消除此類商業行為。被請求方對此類請求應給予充分和積極的考慮,並盡可能提供與所涉事項有關且可公開獲得的非機密訊息。被請求方依其規定,在與請求方就保障機密性達成一致的前提下,應向請求方提供其他可獲得的訊息。
第八條 緊急情況的磋商
若因實施本協議對一方的服務部門造成實質性負面影響,受影響的一方可要求與另一方磋商,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第九條 支付和移轉
除本協議第十條規定的情況外,一方不得對與其特定承諾有關的經常項目交易的對外資金移轉和支付實施限制。
第十條 確保對外收支平衡的限制
一方對外收支出現或可能出現嚴重失衡時,可依規定或慣例暫時限制與服務貿易相關的資金移轉和支付,但實施該等限制應遵循公平、非歧視和善意的原則。
第十一條 例外
本協議的任何規定不得解釋為妨礙一方採取或維持與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規則相一致的例外措施。
第十二條 合作
雙方應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加強各個服務部門的合作,以進一步提升雙方服務部門的能力、效率與競爭力。
第三章 特定承諾
第十三條 市場開放
對於本協議第二條第一款所指的服務提供模式的市場開放,一方對另一方的服務和符合本協議附件二及本協議其他所列條件的服務提供者給予的待遇,不得低於該方在本協議附件一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附件四中列明的內容和條件。對以本協議第二條第一款第一目、第三目所指模式提供的服務,如一方就其作出市場開放承諾,則該方應允許相關的資本移動。
第十四條 其他承諾
雙方可就影響服務貿易,但不屬於依本協議第十三條列入特定承諾表的措施,包括資格、標准、許可事項或其他措施,展開磋商,並將磋商結果列入特定承諾表。
第十五條 特定承諾表
一、雙方經過磋商達成的特定承諾表,作為本協議附件一。
二、特定承諾表應列明:
(一)作出承諾的部門或次部門;
(二)市場開放承諾;
(三)本協議第十四條所述其他承諾;
(四)雙方同意列入的其他內容。
三、本協議附件一所列金融服務部門的開放承諾方式不受本條第二款規定的限制。
四、本協議附件一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附件四所列服務部門及市場開放承諾適用本協議附件二關於服務提供者的具體規定。
第十六條 逐步減少服務貿易限制
一、為逐步減少或消除雙方之間涵蓋眾多部門的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經雙方同意,可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就服務貿易的進一步市場開放展開磋商。
二、依據本條第一款展開磋商形成的結果,構成本協議的一部分。
三、任一方均可在本協議規定的開放承諾的基礎上自主加速開放或消除限制性措施。
第十七條 承諾表的修改
一、在承諾表中任何承諾實施之日起三年期滿後的任何時間,一方可依照本條規定修改或撤銷該承諾。如該承諾不超出其在世界貿易組織承諾水平,則對該承諾的修改不得比修改前更具限制性。
二、修改一方應將本條第一款所述修改或撤銷承諾的意向,在不遲於實施修改或撤銷的預定日期前三個月通知另一方。
三、應受影響一方的請求,修改一方應與其進行磋商,以期就必要的補償性調整達成一致,調整後結果不得低於磋商前特定承諾的總體開放水平。
四、如雙方無法就補償性調整達成一致,可根據本協議第二十條規定解決。修改一方根據爭端解決結果完成補償性調整前,不得修改或撤銷其承諾。
第四章 其他條款
第十八條 聯系機制
一、雙方同意由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服務貿易工作小組負責處理本協議及與服務貿易相關事宜,由雙方業務主管部門各自指定的聯絡人負責聯系,必要時,經雙方同意,可指定其他單位負責聯絡。
二、服務貿易工作小組可視需要設立工作機制,處理本協議及與服務貿易相關的特定事項。
第十九條 檢視[編輯]
自本協議生效之日起十二個月後,雙方可每年召開會議檢視本協議,以及雙方同意的其他與服務貿易相關的議題。
第二十條 爭端解決[編輯]
雙方關於本協議解釋、實施和適用的爭端,應依「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第十條規定處理。
第二十一條 文書格式[編輯]
基於本協議所進行的業務聯系,應使用雙方商定的文書格式。
第二十二條 附件
本協議的附件構成本協議的一部分。
第二十三條 修正
本協議修正,應經雙方協商同意,並以書面形式確認。

㈦ 急求一篇《當今國際形勢與我國外交成果》的論文,1800-2000字左右,謝了!

樓主可以參考:

當今國際形勢與我國外交成果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這一科學論斷精闢概括了當前一個時期國際形勢演變的基本特徵,也反映了2007年國際戰略形勢的主要特點。目前國際戰略形勢中出現的深刻變革和復雜調整,是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三大趨勢深入發展的推動下,各國利益出現新的變化、實力出現新的消長、政策出現新的變動等多方面因素交織互動的結果。

就我國而言,大國關系、周邊關系、發展中國家關系和多邊關系,構成了我國外交態勢的全局。大國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重點,周邊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要點,發展中國家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基點,多邊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亮點。過去一年,我國的國際戰略態勢總體上繼續朝著積極方向發展,主要體現在「四個進一步」:大國關系進一步調整,周邊關系進一步改善,與發展中國家關系進一步加強,多邊關系進一步發展。但與此同時,我們仍面臨著一些挑戰,必須居安思危,妥善應對:一是國際安全形勢復雜多變,世界仍很不安寧;二是全球經濟失衡加劇,南北差距拉大;三是我與各大國關系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問題;四是我國周邊還存在一些復雜問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台獨」分裂勢力正在加緊進行分裂活動。我們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兩岸和平統一,但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台灣從祖國分割出去。

展望2008年,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四個繼續」:繼續同發達國家加強戰略對話,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妥善處理分歧,推動相互關系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繼續貫徹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加強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積極開展區域合作,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繼續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深化傳統友誼,擴大務實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要求和共同利益;繼續積極參與多邊事務,承擔相應國際義務,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一、大國關系

過去一年,國際力量對比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推動著新一輪大國關系的調整。美國單邊主義嚴重受挫,2007年明顯加強對國際上其他力量的協調和借重。歐盟實現第六次擴大,成員增加到27個,歐盟峰會通過《里斯本條約》,一體化建設擺脫停滯狀態。俄羅斯復興勢頭強勁,2007年經濟增速可達7.6%,俄對外政策進取性增強。日本經濟保持復甦勢頭,積極謀求世界大國地位。在此背景下,美俄矛盾有所發展,針對美進一步擠壓俄戰略空間的做法,俄積極展開戰略反制;美歐分歧猶存但關系有所拉近;美日強化同盟關系的同時分歧有所展現,特別是日政府被迫中止海上自衛隊在印度洋對美軍的支援行動,對美日關系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大國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重點。中國綜合國力持續增強,國內生產總值有望達到3萬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2萬億美元,國際地位和影響不斷提高。過去一年,我國與各大國關系進一步調整。

1、中美關系保持總體穩定並有新的進展。

胡主席與布希總統兩度會晤、多次通話;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和戰略對話成功舉行,取得多項成果。2007年1—9月,中美雙邊貿易額為2213.6億美元,同比增長15.6%,雙方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雙方在一些熱點問題上加強溝通,雙邊關系的戰略內涵更加豐富。我成功接待美國防部長蓋茨訪華,兩國軍事交流與互信得到增強。

2、中俄關系取得長足發展。

兩國高層互動頻繁。胡主席與普京總統五度會晤,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第二個10年的發展確定總體框架。雙邊經貿合作務實推進,2007年1—9月,中俄雙邊貿易額達349.2億美元,同比增長41.8%,2010年前雙邊貿易額增至600-800億美元的目標可望如期實現。

我成功在俄舉辦「中國年」活動,雙方共簽署價值約43億美元的21項合作協議,舉行300多項活動,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諸多領域。

3、中日關系呈現改善和發展的良好勢頭。

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2007年年內,胡主席與時任日首相的安倍兩度會晤,溫總理成功訪日,日現任首相福田成功訪華,雙方為構築和發展中日戰略互惠關系而共同努力。2007年1—9月,兩國貿易額達1719.4億美元,同比增長14%;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會議機制正式啟動,並舉行首次會議。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曹剛川成功訪日,是中國國防部長時隔近10年再度訪日;中國海軍軍艦首次訪日,書寫了兩國軍事交流的新篇章。「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活動舉行近百次活動,加深了兩國民間往來和相互理解。

4、中歐關系保持穩定和發展。

胡主席會晤多位歐洲政要,法總統薩科齊、英首相布朗等歐洲國家領導人訪華,中歐舉行第十次領導人會晤和第三輪中歐戰略對話。2007年1—9月,中歐貿易額達2561.3億美元,同比增長27.8%。9月,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首次在大西洋及地中海海域分別與英、法、西班牙等國海軍舉行海上聯合軍演,軍事交流領域有新的拓展。

二、周邊關系

我國周邊地域廣闊,國家眾多,既是當前世界經濟增長的亮點,也是諸多矛盾和問題相對集中的熱點。過去一年,我國周邊地區形勢保持總體穩定,朝鮮半島形勢明顯趨向緩和,東盟一體化建設邁上新台階,南亞區域合作步伐加快,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成就顯著。8月,上合組織峰會通過《上合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並成功舉行「和平使命—2007」聯合反恐軍演,引起廣泛關注。

周邊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要點。過去一年,我國與周邊國家關系進一步改善。俄羅斯和日本既是大國,也是我周邊重要鄰國。中俄關系、中日關系繼續取得新的進展。除此之外,我與周邊各方向上國家的關系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1、與東北亞國家關系取得新的成果。

盡管解決朝核問題仍然是個曲折復雜的過程,但我在朝核問題有關各方之間積極斡旋,推動六方會談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2007年年內,六方會談先後於2月和10月通過《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共同文件和《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共同文件。朝同意完成對寧邊核設施的去功能化,並對核計劃進行申報;美將根據朝方行動並行啟動不再將朝列為「支恐」國家程序,推動終止對朝適用《敵國貿易法》進程;各方重申向朝提供經濟、能源與人道主義援助。我在朝核問題解決進程中充分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得到國際社會廣泛稱贊。中朝傳統友好關系進一步鞏固。中韓全面合作夥伴關系深入發展。中日韓三國交流合作得到加強,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成功舉行,「中日韓文化交流年」順利展開。與東南亞國家關系深入推進。1月和11月,溫總理先後出席第十次和第十一次東盟與中國「10+1」峰會,與東盟達成多項重要共識。7月1日起,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協議》正式實施,中國與東盟自貿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中國積極參加東盟地區論壇安全政策會議等對話活動,成功主辦東盟與中日韓武裝部隊國際救災研討會和中國與東盟維和研討會,與東盟安全對話合作領域不斷拓寬。

2、與中亞國家關系不斷深化。

2007年是我國與中亞國家建交15周年。15年來,中國與中亞國家成功解決邊界問題,不斷增進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國」機制和上海合作組織。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已成為新型國家關系和區域合作的典範。

8月,胡主席對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進行國事訪問;11月,溫總理對烏茲別克和土庫曼進行正式訪問。高層互訪和各層級交流進一步增強了我與中亞國家的政治互信與互利合作。

3、與南亞國家關系穩步發展。

2007年年內,中巴雙方同意將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提升到新的水平。7月1日起,中國對巴實施中巴自由貿易協定第一階段降稅,推動中巴自貿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中印關系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胡主席、溫總理與辛格總理多次會晤,雙方同意不斷推進中印合作「十項戰略」,深化雙邊關系發展。兩國外長2007年年內共5次會晤,創歷年之最。2007年1—9月,中印雙邊貿易額達272億美元,超過2006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長52%,增幅在中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中居於首位。11月,中印舉行首次防務與安全磋商;12月,舉行首次陸軍聯合反恐訓練,兩國軍事互信合作取得新的進展。

三、發展中國家關系

過去一年,發展中國家經濟普遍呈現良好發展勢頭,聯合自強趨勢明顯上升。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金磚四國」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經濟總和已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5%左右。亞洲、非洲、拉美地區經濟都保持較高增速。新興力量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超過傳統大國。據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2007年143個發展中國家中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均實際收入都在增加,只有10個國家人均實際收入水平有所減少。

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基點。過去一年,我國與發展中國家關系進一步加強。積極開展與發展中國家的全面合作。2007年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各項後續措施的開局之年。1月30日—2月10日,胡主席對非洲8國進行國事訪問,有力推動了中非新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深入發展。9月,中國與非洲48國外長在聯大舉行首次政治磋商,啟動了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外長級定期政治對話機制。中國對非援助、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中非發展基金正式啟動,免債、免關稅等工作有序進行。2007年1—9月,中非雙邊貿易額達526.1億美元,同比增長29.7%。

我與拉美國家關系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中拉雙方在聯合國、里約集團、美洲國家組織成員與常駐觀察員對話會等機制內保持密切磋商、不斷加強協調。以「G8+5」等機制為平台促進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在全面推動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同時,我積極主動地推進和引導南北對話與合作。

自2002年起,八國集團在峰會期間與部分發展中國家舉行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2007年6月,八國集團啟動「G8+5」常規對話機制,今後將定期召開會議,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能源、社會等領域加強對話與溝通。「G8+5」機制正成為推進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2007年年內,胡主席出席在德國海利根達姆舉行的「G8+5」對話會,就世界經濟問題闡述中方立場,主張促進在國際發展領域的南北合作;就氣候變化問題發表中方政策主張,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要求發達國家率先承擔減排義務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根據自身情況採取措施;在出席發展中國家領導人集體會晤時就加強南南協調提出倡議,得到與會領導人的積極響應。這是胡主席繼2003年法國埃維昂會議、2005年英國鷹谷會議、2006年俄羅斯聖彼得堡會議之後,第四次出席南北領導人對話會,對加強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鞏固我與發展中國家友好合作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多邊關系

過去一年,全球和地區多邊關系發展更趨活躍。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APEC)、世貿組織、上合組織、歐盟、東盟、非盟、阿盟、亞歐峰會等全球和地區性多邊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與影響不斷增強。在解決朝核問題、伊核問題、蘇丹達爾富爾問題等方面,聯合國安理會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12月舉行的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厘島路線圖」這一新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框架協議,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重視和廣泛贊譽。亞太經合組織經過18年的發展歷程,已經擁有21個成員,佔世界人口總數的41%、世界經濟總量的53%和世界貿易的46%,成為當今最具廣泛性和代表性的地區性國際組織。9月,亞太經合組織第15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表《悉尼宣言》,就氣候變化、多哈回合談判、區域經濟一體化等問題達成重要共識。

多邊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亮點。過去一年,我國多邊關系進一步發展。中國積極參與多邊事務,在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上合組織、東盟與中國「10+1」和東盟與中日韓「10+3」、東亞峰會以及「G8+5」等多邊機制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高度重視並積極參與聯合國和亞太經合組織等全球和地區性組織的活動。以聯合國為重要舞台,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中國高度重視維護聯合國的權威,發揮聯合國的作用,一貫堅持在聯合國框架內、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有關國際問題,在朝核、伊核、蘇丹達區等問題上既注意照顧有關國家的合理關切,又重視維護各方的共同利益,既有效維護了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權威,又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建設性作用,全面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

中國積極加大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力度,截至2007年11月底,我軍共參與聯合國18項維和行動,派出維和軍事人員9040人次,是安理會五常中派出維和部隊人數最多的國家。2007年,我應聯合國請求,又向黎巴嫩派遣1支60人的維和醫療分隊,將赴黎巴嫩維和工兵分隊由182人擴編至275人,承諾向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派遣1支315人的多功能維和工兵分隊,其中140人的先遣隊已於11月24日部署到任務區,獲得良好的國際反響。中國積極履行對聯合國應盡的財政義務,會費比額由2.05%上升至2.667%,增幅居各國之首。中國還從2007年起參加《聯合國軍費透明制度》,恢復參加《聯合國常規武器登記冊》,為推動聯合國裁軍和軍事信任制度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在亞太經合組織中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重視參與亞太經合組織的各項活動,積極支持該組織在亞太地區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2007年9月,胡主席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15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針對氣候變化這一會議主要議題,胡主席明確提出堅持合作應對、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堅持科技創新的重要主張,提議建立「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路」,介紹了中國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措施、成就和目標。這是繼「G8+5」會議後,胡主席再次在多邊場合深入、系統地闡述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也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在國際會議中就應對氣候變化提出具體、務實的合作建議,受到各方積極評價和支持。會議通過的《悉尼宣言》採納了中國提出的主張。中國在亞太經合組織發展中的建設性作用日益增強。

新的一年,我們將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中國的和平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戰略態勢,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㈧ 鷹潭文明城市作文

不斷完善的海西現代交通網路,極大地推動了20城間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往來。記者 祝敏松 攝 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程。30個年頭,改革開放春潮滾滾,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風生水起、氣象萬千。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思路的探索、形成和實施,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福建的實踐,伴隨著福建改革開放30年的宏偉歷程。 這是一片蓬勃發展的熱土。福建的福州、廈門、泉州、莆田、漳州、龍岩、三明、南平、寧德;浙江的溫州、麗水、衢州;江西的上饒、鷹潭、撫州、贛州;廣東的梅州、潮州、汕頭、揭陽,20座城市矗立於海峽西岸,延伸兩翼、對接兩洲,拓展一線、兩岸三地,縱深推進、連片發展,對外開放、服務全局。於是,一個全新的經濟板塊,崛起於祖國的東南沿海。 大機遇、大變革,千載難逢;大挑戰、大跨越,千山萬水。同處海西的閩浙贛粵4省20市8000多萬人民,豪情滿懷、團結協作、開拓創新,正致力於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打造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區。 轉變觀念、打通關卡,海峽西岸經濟區在四省融通中逐步形成 20座城市,一片熱土。30年來,這片熱土上發生的變化,演繹著的傳奇,都離不開這相連的山水,相近的文化,相親的骨肉之情。 在漳州平和縣和潮州饒平縣交界處的深山窩里,有一個小村莊,叫矮子坑村,分屬閩粵兩省管轄。村民們講客家話,祖祖輩輩戶插戶、屋挨屋居住著,相互幫忙,相互照顧。前年6月山洪暴發,一戶福建村民的房屋倒塌。廣東村民不約而同地請他來自家居住。去年,廣東村民王火源要蓋一幢新房子,福建村民也紛紛伸出援手幫忙。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海西20城,就在這種互助互通中發展著、融合著。 30年來,閩浙贛粵4省尤其是邊界地區的交流合作,更如涓涓細流,點點滴滴,長年累月,終於匯成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澎湃大潮。 大潮所至,地理如何阻隔! 道路通,百業興。改革開放,特別是海西戰略提出以來,福建與周邊三省區域內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逐步形成。比蜀道更難的閩道,漸成通衢。 長期以來,福建只有一條鷹廈鐵路與全國鐵路網相連。 1986年以後,福建對鷹廈鐵路進行電氣化改造。 海西戰略提出以後,福建鐵路建設驟然提速,近4年每年至少開建一條高等級鐵路。目前,連接溫州、福州的溫福鐵路,連接福州、廈門的福廈鐵路,龍廈鐵路,都在緊張建設中。西起江西向塘東至福建莆田的向莆鐵路,將廈門、汕頭、深圳三經濟特區「串起」的廈深鐵路,已於2007年底開工建設。未來4年,福建境內將新建成鐵路1200公里;至2020年,將新建、改建鐵路約3000公里。 與此同時,高速公路也縮短著海峽西岸城市間的距離。 2004年,京福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漳龍高速公路的全線通車,使福建提前一年實現各設區市4小時內通達省會城市的目標。福廈漳高速公路,連接福州、泉州、廈門和漳州,正由現在的雙向四車道擴大為八車道。目前,從閩浙交界處到閩粵交界區,行車時間已縮短至原來的1/3。 「十一五」期間,福建省高速公路計劃建設里程2061公里,讓絕大部分縣市30分鍾內上高速。屆時,福建將有4條高速公路大通道與江西相連,各有2條高速公路與浙江、廣東相接。 交通設施的完善,打破了長期以來制約海西20城交流合作的地理限制,極大地推動了海西20城間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往來。 自從詔安縣太平鎮通往廣東饒平縣漁村鎮的水泥鄉道修通後,兩省的村民往來更加頻繁了。平時太平鎮放電影或演戲,漁村鎮坎下村村民張顏順,就常帶著家人「跨省」去看。前年台風,村裡通往饒平縣的大橋被洪水沖毀。村民正為救災物資運不進村發愁時,饒平縣民政局人員卻帶著救災物資來了。原來,廣東省的救災物資從高速公路借道詔安縣的鄉道運到了坎下村,詔安縣還派出大型推土車為他們清除途中的塌方。 道路這一有形關卡的暢通,促進了區域內思想觀念的交流、碰撞與激盪,帶來了政策層面上各種無形關卡的暢通,開辟了省際交往更為廣闊的空間。 江西上饒市位於贛閩浙皖四省交界,根深蒂固的「農業立市」思維,讓上饒的區位優勢無法轉換成經濟優勢,錯失了上世紀80年代鄉鎮企業和90年代民營企業發展的大好時機。 面對新世紀新機遇,上饒提出「掉頭向東,通江達海,對接長珠閩,融入全球化」的發展思路。 上饒「通江達海」的強烈訴求,得到福建省的熱烈回應。去年,福建熱情邀請上饒在海峽西岸網洽會上免費設立展館。 藉助海西網洽會的知名度,上饒宣傳自己的投資環境,短時間就取得成果:有意在內地投資農業產業化開發的台灣海峽協會,登錄上饒館後,及時與萬年縣聯系,並前往考察,目前項目正在洽談中;德國法蘭克福一家設備器材公司多次咨詢萬年縣一家公司的自動設備…… 海峽西岸城市群發展的共同訴求,也推動了區域內部大通關機制的形成和完善。 福建擁有海峽西岸最多的港口。海西港口立足於成為大陸通往海峽東岸(台灣)的一個主要門戶港,成為服務中部崛起、西部開發的東南沿海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 今年3月19日,廈門和贛州《關於加強兩地口岸合作、推進贛州無水港建設的協議》簽約儀式在贛州舉行。 「從2005年6月28日第一單集裝箱從贛州東站發往廈門起,公司通過海鐵聯運的集裝箱每年翻番,2005年204個標箱,2006年508個,2007年1068個,贛州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內陸『無水港』。」提起閩贛口岸「鐵海聯運」方式,廈門港務物流贛州分公司業務代表湯熙用數字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鐵海聯運」是福建省發揮港口優勢,為省內山區和內陸省份服務的一項具體舉措。它將鐵路和港口連為一體,內陸貨物從鐵路運輸到港口後無需再辦理其他運輸手續,可直接裝船運輸。 近年來,福州、廈門海關全面加強與周邊海關的區域協作,開通了廈門港與三明、江西南昌、廣東梅州等地的多條「海鐵聯運」綠色物流通道,實現內陸省區鐵路運輸與海運的順暢銜接,享受「港口就在家門口」的無水港的便利。 2007年9月,福建又出台一系列關於鼓勵中西部省份從福建省港口進出口貨物及投資建設碼頭泊位的規定。 快捷的交通網路,迅捷的通關速度,大大增強了海西20城之間的經貿互動,也進一步凝聚了海西20城齊心協力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共識。 區域協作、經濟整合,海西20城總體實力在「海西板塊」中共同提升 當今世界,以地緣經濟為紐帶的區域整合勢頭發展迅猛。加強區域內部經濟的合作與協調已經成為振興經濟,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的重要途徑。 海西20城改革開放的歷程,就是省際區域協作不斷深化,區域經濟不斷整合的過程。 上世紀80年代,中央在《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指出:「國內各地區之間更要互相開放。要打破封鎖,打開門戶……大力促進橫向經濟聯系。」 福建省委、省政府根據中央精神,提出和實施了「大念山海經」的發展戰略,促進省內各地區之間的經濟協作。 上世紀90年代,我省加強省際區域協作,廣泛開展了資源、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多元的聯合與協作。福建與周邊地區成立了閩浙贛皖九方經濟協作區、閩粵贛十三市經濟協作區、閩粵贛三邊經濟技術協作區和閩浙贛皖福州經濟協作區四個跨省區域協作組織,經濟一體化進程在探索中不斷推進。 進入新世紀,面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加速進程、兩岸三地經貿關系日益密切的發展新形勢,福建省委、省政府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於2004年提出並開始實施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思路。 海西建設是區域共同發展的需要,反映了區域內各個城市的共同願望,不僅為福建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也為周邊區域經濟發展搭建了新平台。 對此,溫州市發改委副主任姜增堯深有體會:「溫州有區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長三角不可能完全介入,珠三角地緣比較遠,因此,我們要乘上海西這艘船。」 隨著海西影響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溫州客商越過閩浙邊界的福鼎分水關,到海西各地投資創業。在寧德,除了福鼎處處有溫州商人的足跡外,在閩東其他各縣(市、區),能闖敢試的溫州人都十分活躍。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從浙南溫州、台州等地前來閩東創業的客商不下5萬人,創辦各類大小企業1000多家,投資總額超過200億元。 粵東地區人多地少。同處海西這一區位特點,讓他們想到利用福建豐富的農業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與漳州、龍岩和三明市開展農業合作。汕頭每年從福建調入大量的蔬菜、花卉等農業物資。特別在台風季節,漳州、龍岩、三明等地大力支援,年年幫助汕頭度過台風過後的蔬菜短缺難關。 地處長三角、珠三角和海西腹地的閩浙贛地區在生態環境、經濟實力、產業結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近年來,閩北、贛東、贛南、浙西南等區域都提出建設綠色產業區。江西提出要建成「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基地、優質農副產品供應的基地、勞動力輸出的基地和旅遊觀光的『後花園』」;浙江麗水將自身發展定位為「秀山麗水,浙江綠谷」,衢州提出「抓住自然資源、生態資源兩大優勢,發展特色經濟」的戰略定位;福建南平則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綠色腹地」,形成以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為核心,綠色農業、生物醫葯產業、綠色旅遊業等綠色產業優勢互補的綠色經濟聚集區。 今年5月12日,來自閩浙贛粵4省20個城市的代表聚集武夷山,共同簽署了《海峽西岸20城市環境保護協作武夷山宣言》,加強區域環境保護協作,攜手保護生態環境,共同推動科學發展。 共同打造以綠色產業為主導的「中國綠谷」,成為閩浙贛地區將豐富的資源、區位、生態優勢轉化為強大的經濟優勢, 推進區域經濟迅速發展的戰略選擇。 海西20城經貿往來如日中天,四省間的旅遊合作也如火如荼。 廣州——福建三日游已成為廣東旅遊的經典線路,閩南遊已成為潮汕地區遊客周末度假的主要線路,而赴閩西的自駕車游也是潮州市旅遊局每個黃金周的保留項目。 在衢州市旅遊局市場部,記者讀到一份《浙贛閩皖邊際游線路手冊》的宣傳資料,其中「衢州——武夷山三日游」被作為該市重點推介線路。衢州市旅遊局副局長鄭兵認為,跨省旅遊合作對於福建和浙江兩省的旅遊產業都有直接推動作用,衢州市將在主動對接中加大合作力度,提升區域旅遊產品的競爭力和知名度。 憑著堅定不移的改革開放政策,依靠國家各部委和各大央屬企業的大力助推,在海西20城的共同努力下,海峽西岸經濟區已經開始顯現磁吸和輻射效應,產業集聚不斷升溫,區域內要素流動速度加快,中國經濟版圖中的「海西板塊」強勢崛起。 百姓受益、社會和諧,海西20城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改革開放推動了發展,海峽西岸20城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社會的大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社會和諧,使海西20城8000多萬人民得以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經濟發展帶來的便利,海西人民共同享有。 閩北贛東交界處有一個葫蘆形田畈,「葫蘆」的頂部是鷹潭貴溪市樟坪鄉西排村,底部是南平光澤縣寨里鎮山頭村。 幾十年前,山頭村建了一座小水電站,雖然裝機容量很小,但還是用木頭電桿,把照明電送到西排。1998年,山頭村實施農網改造用上高壓電,西排村也實現了同步改造,而且水泥電桿往山頭村民農田中間過,也沒誰說要一分錢補償。 去年,經多方努力,光澤電信公司又為西排村安裝了程式控制電話。目前,山頭村正在搞電視光纖聯網工程,過不了多久,電視光纖也會拉到西排村……一樁樁一件件,西排村巧用山頭村這個「支點」,只花很少的錢,就為村民辦成幾件大事。 經濟發展遇到的困難,海西人民共同分擔。 贛州是我國最大、世界著名的臍橙生產、加工基地。春節前後持續雨雪冰凍災害,讓臍橙主產區的贛南果農們個個眉頭緊鎖——冰凍不僅凍壞了他們的果樹,也冰封了臍橙的銷路。 同在海西天空下,福建各界危難時刻伸援手。從政府部門、大型企業、批發商到零售商,都積極行動起來,想方設法幫助解決贛南臍橙滯銷問題。 2月10日,春節假期尚未結束,福建省經貿委即向我省贛南臍橙的主要銷區貿發部門下發通知,要求積極組織當地果汁生產企業、水果經銷商、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以及批發市場水果經營大戶與江西方面接洽采購事宜。 作為福州水果最主要集散中心的福州果品批發市場,一方面為江西來的水果運輸車輛開辟綠色通道,對贛南臍橙的銷售減免手續費,免費為駕駛員和江西來的經銷商安排住宿;另一方面優先安排批發攤位,保證水果快速銷售;同時,還及時發布市場信息,幫助經銷商了解市場狀況。 經過多方的努力,贛南果農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 利民為民的舉措,海西人民相互借鑒。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6畝,而人均林地面積4畝,南平、三明、龍岩等林區,農民人均林地面積高達14.51畝。 長期以來,由於集體林產權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解決,林業發展緩慢,林農守著「金山銀山」過窮日子。 1998年9月,永安市洪田村誕生了一個「分山到戶」的決議,洪田村成了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小崗村」,為全國林業體制機制的綜合改革探索了一條成功的路子。 200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省委、省政府敏銳地意識到,推進林改,是山區林區走出困境、加快發展的根本出路。很快,我省做出了全面推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決定,及時推廣洪田村的經驗。 永安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永安林農在全國第一個喊出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的心聲。 福建的林改經驗迅速在江西、浙江等周邊省份得到推廣。如今,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經在全國范圍鋪開。 社會平安,海西人民共同維護。 閩粵贛邊界龍岩、梅州、贛州三市自1996年建立治安聯防協作關系,10多年來,協作區各成員單位刑偵民警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共同作戰,有力打擊了各類跨區域、流竄刑事犯罪活動。 2007年10月16日,龍岩市公安局接到江西瑞金警方的協助請求——瑞金市某食品公司出納曾某攜帶公司農民工工資款24萬余元,乘車向龍岩方向潛逃,請求協助攔截抓捕。當晚8時許,犯罪嫌疑人曾某在龍岩永定縣落網,24萬元工資款被悉數追回。 統計資料顯示,僅2007年,各協作單位為兄弟縣局破獲各類刑事案件594宗,其中重大案件218宗,協助抓獲犯罪嫌疑人259名,追捕網上逃犯133名,追繳贓款贓物價值309.6餘萬元。 生態文明,海西人民共同建設。 閩西、粵東同飲一江水。發源於長汀的客家母親河汀江,自北向南穿過龍岩市的4個縣一路奔流而下,進入廣東省境內被稱為韓江,流經梅州、潮州、汕頭、揭陽等地,也是潮汕人的母親河。 為了保護這條閩粵兩省的共同母親河,2003年8月,閩粵贛十三市黨政領導第八次聯席會議修訂通過的協作章程中有一條規定:「加強區域內江河流域等水系的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004年8月初,根據廣東蕉嶺縣群眾反映,武平縣立即處理本縣象洞鄉養殖業污水排入蕉嶺多寶水庫的問題,遷走養殖場,圓滿解決了這起跨省界水污染事件。 2006年龍岩市出台了《關於加強汀江流域水資源保護的決定》和《關於進一步加強汀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意見》,流域各縣(區)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確保了河水的甘甜。 目前韓江水質達到國家優良標准,是廣東水質最好的飲用水之一。 優勢獨特、先行先試,海西的對台前沿平台優勢充分發揮 閩台兩地一衣帶水,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改革開放以來,獨特的對台區位優勢使福建成為兩岸區域經濟整合的橋梁和紐帶。 自1981年第一家台資企業來閩落戶,到上世紀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國務院陸續批准在福建設立四個台商投資區,再到2004年海西戰略提出後,我省積極拓展「六求」作為,閩台交流合作由單向到雙向、由點到面在多層次、多領域全面展開,一直走在大陸各省前列。 福建的最大優勢在於對台,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提出並且得到各方面的強烈呼應,很重要的原因也在於海西獨特的對台區位優勢。 近年來,隨著台海局勢的不斷緩和、兩岸關系的不斷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不斷在對台合作中佔得發展先機。以福建為主體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已經成為中央惠台政策的實驗區和先行地,成為開展兩岸文化、教育、科技以及人員交往交流的前沿平台,成為兩岸產業對接和經貿合作的連接點。 「5·18」、「6·18」、「9·8」等一系列展會,成為海西對接台灣的平台。 5月18日,第十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在福州舉辦。為讓海西人民共享兩岸經貿交流成果,今年海交會首次設立海峽西岸經濟協作區板塊展,展示協作區投資環境和協作發展的成果,成為「立足海西、聯結兩岸、面向世界」的一流經貿盛會。 今年的「6·18」,正式更名為「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成為海峽兩岸重要的科技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推動兩岸產業界、科技界的交流與合作向縱深發展,促進閩台產業對接和海西產業優化升級。 此外,漳州「花博會」,以花為媒開兩岸花卉交流先河,為兩岸農業企業創造了更多商機;莆田「藝博會」,推動兩岸的文化和經貿交流;晉江「鞋博會」,通過舉辦海峽兩岸鞋業沙龍、繼續設立中國台灣館以及攜手台灣東森電視台展開媒體合作等經貿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打好海西牌…… 藉助各種平台,充分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獨特的對台優勢,已經成為海西20城的共識。各城市對兩岸交流合作都有更多期待,也做好了充分的聯動准備。 藉助海西的平台,加強與台灣的經貿合作,是浙南溫州、麗水、衢州三市的共同願望。溫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副局長潘平平說,溫台農業互補性強,特別是在農產品加工、休閑觀光農業、農業服務等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溫州希望能借鑒漳州和福州的經驗,向國家申辦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 潮汕、梅州等地都與台灣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海西戰略提出後,粵東各地積極融入海西,充分發揮對台交往的優勢,為祖國統一大業作出貢獻。 去年10月,粵台經濟技術貿易交流會在汕頭市舉行。交流會同期舉辦的「兩岸產業合作與企業創新」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學者認為,地緣相近是汕頭、台灣兩地合作最重要的優勢之一,汕頭應充分發揮這種優勢,主動、積極地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利用國家政策的支持,密切跟台灣的合作。 揭陽與台灣交往也源遠流長。6月初,揭陽市委書記陳弘平在與來訪的廈門黨政代表團座談時提出,要成立揭陽台商協會,加強與台灣的經貿合作,大力引進台資,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大局中體現揭陽的作用,凸顯揭陽的特色。 大力吸引台資,也是江西實施大開放戰略的重要方面。江西連續10屆參加在廈門舉辦的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連續4屆舉辦贛台經貿洽談會。得益於海西的平台效應,通過辦「贛台農業懇談會」、「贛台經貿合作研討會」,贛台交流合作成果迭出,在贛台資逐年增加,台灣百大企業已有十餘家落戶江西。 發揮對台優勢,著力先行先試,海峽西岸經濟區在兩岸交流合作中取得了豐碩成果,也為區域內各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新途徑。 廣泛認同、士氣高昂,20城共同把海西建設推向新階段 2007年10月,舉世矚目的黨的十七大在北京召開。 會議通過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經濟發展」。「海峽西岸」第一次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說明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已經成為黨中央的決策和全黨的意志,獲得了方方面面的廣泛認同。 海西20城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把握海西發展這一重大歷史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業績。 就在這一年,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上了一個新台階。 作為海西主體的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呈現持續向上的良好勢頭。全省生產總值突破9000億元,增長15.1%;財政總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達到1284億元,增長26.8%。在對台交流合作方面,2007年全省新批合同台資25.66億美元,同比增長約三成,對台小額貿易進出口達6389.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五成多;全年「金馬澎旅遊」成行1271個團組3.08萬人次,是前三年累計數的一倍多,接待台胞超過80萬人次,進一步凸顯了福建對台先行先試的作用。 2007年,溫州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157億元,邁入GDP超2000億元城市俱樂部。 梅州市GDP1978年才8.2億元,到2007年突破了400億元,經濟增速創13年來新高。 2007年,撫州全市引進外資134個億,其中有四成來自福建;有6萬多福建客商在撫州興業,在撫州的閩企超過1500家,有10多位閩商成為撫州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 …… 就在這一年,福建提出努力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區,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福建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深化項目帶動,實施品牌帶動,著力民生,著力民心,發揮福建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和重要作用,構建擴大對外開放的平台、推動全國區域合作的平台、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平台。 撫州市委書記鍾利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海西先行,我們要推動運作機制對接,把撫州建成承接閩商、台商產業轉移的基地、海西農產品供應基地,還要把撫州建設成為閩台生態旅遊示範區。」 衢州江山市市委書記傅根友認為,江山作為「浙閩咽喉」,農業、工業、服務業等方面的一些產業協作在已有基礎上,應繼續先行。 …… 從這一年開始,海峽西岸經濟區20城間的合作進入一個新時期。 2007年召開的溫州市第十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擴大對內開放,積極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加強同全國各地的經濟交流與合作。 2007年底出台的《汕頭市「十年大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提出,把汕頭建成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經濟協作區重要中心城市、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板塊、溝通珠港澳與泛珠三角區域重要通道。 今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批復《海峽西岸城市群協調發展規劃》。這是繼京津冀城市群之後,國家批復的又一區域城市群協調發展規劃。 根據規劃,未來的海西城市群應憑借自身良好的生態本底、活躍的經濟氛圍、兩岸同源的文化優勢,在國家的支持下,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進一步優化經濟、社會、文化、制度環境,努力建設成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前沿平台,推動國際合作的重要窗口,連接『兩洲』、輻射中西的沿海增長極,兩岸文化交融、社會和諧的示範區,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先行區」。 6月16日,福建9市和毗鄰的浙江溫州、江西上饒、撫州、廣東汕頭、梅州等市在福州簽署協議,成立海峽西岸人力資源交流與合作聯盟。 聯盟將加強區域人才網路合作,構建區域間網上人才公共服務平台,共同組織區域間、城市間的網上招聘會;在地緣相近的城市之間、台商相對集中的區域之間、產業相對集中的區域之間定期舉辦大型人才交流會、項目成果交流洽談會等;在人才智力引進、人才培訓、人才派遣、勞務合作等人力資源服務方面開展多方位合作。 6月18日,首屆海峽西岸20城市工商聯協作懇談會在福州召開。海峽西岸20城市工商聯負責人圍繞「交流、協作、發展、共贏」這個主題,共同探討在海峽西岸經濟區這個大背景下,如何推動海西區域內工商聯組織間的交流與合作,整合閩浙贛粵20城市工商聯的資源優勢,促進城市間的經貿往來,共享海西科學發展的成果。會上還簽署了《海峽西岸20城市工商聯協作框架協議》。 …… 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以福建為主體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是我國最早實行改革開放的區域,包括廈門、汕頭兩大經濟特區在內的區內20城,在中國30年改革開放歷程中寫下壯麗篇章。 如今,黨的十七大向海西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是歷史賦予海西人民的光榮而神聖的使命。蓬勃發展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正如一艘乘風破浪的航船,滿載著海西20城市繁榮發展的共同願景,揚帆遠行。 (記者 劉 輝 賴文忠 吳美章 潘綉文 鄭武平)

㈨ 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的主題內容

1999年,福州市在舉辦第六屆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活動的同時,舉辦海峽科技文化博覽會,成為福州市招商引資歷史上的第一屆海交會。99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暨海峽科技文化博覽會在福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歐美客商熱情赴會,眾多海外客商紛至沓來,看好中國市場,其規模和層次超過歷屆,可謂盛況空前。據組委會介紹,全國63個城市代表團、23個國家駐華使領館的36名官員、100多個海外華僑社團、50多家世界五百強大企業、近 300家台灣高科技企業代表以及來自世界4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0名客商前來參加本屆招商月。據介紹,本屆招商月共安排87場主要活動,比去年增加22場;預計簽約項目可超過300項,總投資20億美元,協議外資17億美元,其中合同100多項,總投資6億美元。
海峽科技文化博覽會吸引了海內外892家企業前來參展,其中台灣參展企業達260家、展位610個,愛默生、愛普生等跨國公司參展達20家、展位78個。這些參展企業的高科技資質已全部經科委部門審查認定。本屆海博會將圍繞體現國際水平、突出科技招商、確保20萬參觀人數三大目標,開展高科技專家講座、市長早餐會等一系列活動。在1999年的海博會上,台灣高科技企業帶來了眾多新技術:台灣淡江大學的盲人張金順在榕城演示了他在全球首創的一套專為視障人士發明的電腦軟體,有了它,視障人也能跟常人一樣看電腦;巴掌大的E-book電子書,能存儲400多萬的文字和圖形資料;薄薄的等離子顯示器……不少剛剛走出實驗室的新技術借著海博會的平台,轉化成巨大的產能,幾年後,這些新產品已經飛入百姓家,成為再普通不過的日常消費品。在1999年的海博會上,全球第二大跨國連鎖企業麥德龍簽約進駐福州,總投資額2000萬美元。2000年5月28日麥德龍建成竣工,營業後年銷售額達10億元。2000年,沃爾瑪(福州)山姆會員店在楊橋西路破土動工,之後沃爾瑪又在福州開設了兩家門店。眾多跨國商貿巨頭搶灘榕城的結果是,市民買東西的選擇實在太多了 。 2000年,與第七屆招商月活動同時舉辦的第二屆海交會更名為海峽兩岸科技成果交易會;在世紀之交,集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推進海峽兩岸新技術交流於一體的2000年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暨海峽兩岸科技成果交易會於5.28在福州開幕。本屆招商月活動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福州市人民政府承辦。該招商月已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和福建省最重要的對外經貿活動。至1999年底,福州市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共6093家,合同利用外資156.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0.4億美元,擁有各類投資區、開發區22個。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12.68億元增加到1999年的944.97億元。本屆招商月活動自5月11日開始籌備。從5月28日至6月6日將舉辦海峽兩岸科技成果交易會、市長論壇、網路項目招商、中國百城大串游、21世紀中國市場與跨國公司商業研討會等一系列活動以及工業、農業、商貿、基礎設施、旅遊、網路項目、土地批租等70多個招商專場活動。海峽兩岸科技成果交易會有海峽兩岸及國外共700多個高科技企業參展,展位規模達1000多個。來自美國、加拿大等47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30多個國家駐華使領館官員等4000多名海內外嘉賓參加了開幕式。
2000年的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暨海峽兩岸科技成果交易會是福州新千年首次招商盛會,海交會這個名稱從這一年浮出水面。2000年中國互聯網熱方興未艾,福州也推出了頗有創意的首次網路招商,得到了國內外網路投資商、融資商的熱烈響應,最終共簽約26個項目,融資金額達2.91億元,有9家企業落戶福州軟體園。中國電子商務的先行者、福州人王峻濤率一眾網路風雲人物集體亮相,他們成了榕城人心目中的英雄。 跨國公司的參與也是這一年的新熱點。沃爾瑪、惠普、愛普生、東芝、諾基亞等52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派出高層次代表參會,沃爾瑪、麥德龍、家樂福等商業跨國公司紛紛搶灘福州。2000年海交會上,福州軟體園產業基地在風景秀麗的五鳳山正式揭牌。福州軟體園是繼北京中關村、東北阿爾派等軟體開發區之後的第九個國家軟體產業基地,規劃用地1000畝。今年海交會前,軟體園第四期建設將全部完成,最終福州軟體園的年產值將達到50億元~60億元,成為海峽西岸最重要的軟體業基地。 為期5天的第六屆中國海交會昨日在福州落下帷幕,其間簽約項目利用外資24億多美元、合同項目利用外資10億多美元,均創歷屆之最。據組委會介紹,本次海交會期間共實際簽約外商投資項目357項,利用外資24.27億美元,其中合同項目208項,利用外資10.05億美元;協議項目105項,利用外資8.39億美元;意向項目44項,利用外資5.83億美元。
據介紹,合同項目和生產性項目仍佔大頭,其中工業項目簽約數和利用外資額分別占簽約項目總數的72.5%和57.5%。另外,大項目、高科技項目、增資擴產項目、產業聚集項目和碼頭項目都有大幅增加,服務貿易項目也呈發展態勢。投資方仍主要來自港、台、東南亞、日、美等國家和地區,新增了西班牙、希臘、挪威等國客商。台灣館是本次海交會的一大亮點,近百個台灣企業和台資企業展出216個項目,其中首度亮相的金馬澎展區吸引了眾多的中外客商。台灣百家珍釀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江楨梁總經理在展會現場高興的告訴記者,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海交會,但感覺海交會特別熱鬧、熱烈,而且招商效果非常好。他說,全國各地很多的廠家都有和他們簽訂合同,其中北京、上海、廈門等地有40多家企業和他們簽訂了團購協議。他還希望澎湖和福建能早日通航。他說,那樣他的生意會更好做,而祖國大陸的同胞也更方便到澎湖看看外婆的澎湖灣。
本次海交會設置了500個國際標准展位,展出總面積11000平方米。202個海外華僑社團、34個台商團組、41個兄弟省市代表團、近百個著名跨國公司和上市企業代表以及來自6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名海內外客商參加了本次海交會。到展會現場參觀洽談的觀眾達到18萬人次,現場訂貨成交額約5億多元。另外,同期舉行的首屆中國福建商品交易會也在今天閉幕。累計出口成交額2560萬美元,內銷成交額6430萬元,其中來自港台、東盟、歐盟的定單占總成交額的80%。此外,民營生產企業也大放異彩,參展企業占總數的60%,成交額達到總成交額的70%以上。 第七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第二屆中國福建商品交易會,昨天在福州展覽城圓滿落下帷幕。海交會期間福州市實際簽約外商投資項目342項,利用外資24.78億美元,其中合同項目仍佔大頭,共209項,利用外資10.37億美元。商交會累計出口成交額達3052萬美元,今年海交會、商交會成果超過去年水平。昨日下午,組委會舉行閉幕式新聞發布會,海交會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秘書長、市委副書記陳揚富在會上宣布本屆海交會、商交會圓滿閉幕。海交會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副秘書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作興主持發布會,海交會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副秘書長、市委常委、副市長梁建勇和商交會組委會副秘書長、省外經貿廳副廳長吳國盛,分別發布了第七屆海交會和第二屆商交會取得的各項成果和有關情況。
今年「5·18」活動順應天時,「海峽」特色得到了進一步凸現,特色更加鮮明。本屆海交會進一步加大對台經貿交流力度,實現了台灣農產品的首次「零關稅」直航福州,首次設立了台灣農產品展區,精心籌劃台灣館。台灣館除台灣農產品展區外,還設立金門、馬祖、澎湖展區,兩岸農業合作成果展區,台灣機械五金產品展區,台資企業名牌產品展區。台灣館內共有172個展位,另有44個重點台資企業展位安排在中心館。台灣(含台資)企業展位數占海交會總展位數的46%。台灣館整體展出規模和層次均超過歷屆。台灣農產品展區是媒體最關注、市民群眾最嚮往、人氣最旺的熱點區域,現場購買、觀賞、品嘗異常火爆。台灣農產品首次亮相榕城就呈現供不應求的良好開局,廣大市民迫切希望兩岸農產品貿易能盡快正常開展。台澎金馬展品齊亮相。在歷屆參展取得豐碩成果的基礎上,今年金門、馬祖、澎湖方面組織更強大的參展陣容,金門貢糖、馬祖「八八坑道」白酒、澎湖甜醋等已打開福建市場,逐步進入尋常百姓家。兩岸農業合作展區集中展示了榕台農業合作成果,並重點推介了年初在福清成立的「台灣農民創業園」。此外,福州市組織了海峽兩岸農產品貿易對接研討會、海峽兩岸數碼科技和數碼娛樂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舉行海峽園開園儀式、「海峽西岸正春風」閩江大型文藝焰火晚會等高水平的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到一批台灣政經界知名人士蒞會,以實際行動積極貫徹中央對台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 據統計,與去年海交會成果相比,福州市簽約項目利用外資超出5100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超出3915萬美元。在福州市外資簽約項目中,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共87項,利用外資19.69億美元,項目數僅佔25%,利用外資比重卻高達79.5%;增資擴產項目明顯增加,共有73項,利用外資6.4億美元;農業成為簽約項目的新亮點,共38項,利用外資3.6億美元,其中直接以台灣名義投資的農業項目達11項;服務貿易業呈持續發展態勢,共簽約52項,利用外資2.56億美元;吸引世界500強跨國公司投資又有新突破,新簽世界500強跨國公司投資項目3項,利用外資7800萬美元。今年海交會簽約項目投資國別、地區愈趨多元化,投資外方主要來自港、台、東南亞、日、美等地區和國家。 此外,海交會期間全市共簽約內聯投資合作項目265項,總投資88.55億元,其中合同項目166項,總投資51.5億元。合作項目涵蓋基礎設施、機械電子、紡織、冶金、電力、農業和商貿等行業。(下轉3版)。海交會期間福州市外商投資企業動工投產項目共141項,合同外資6.29億美元,分別比增10%、27%。32項外資項目在海交會期間舉行動工投產儀式,合同外資2.54億美元,包括住友電裝、福順半導體製造、山崎實業、迅捷光電、金綸石化纖維、億源石材、棕櫚油等。此外,還有26個內資企業舉行動工投產儀式。 天津市、昆明市、長沙市、南寧市、江蘇鹽城市、北京順義區等兄弟城市、兄弟區代表團在海交會期間舉辦了招商專場,簽約投資合作項目53項,總金額達37.55億元。投資合作項目涉及機械、電子、基礎設施、農業綠色食品加工、商貿等行業。另外,截至5月22日,第二屆商交會累計出口成交額達3052萬美元,比上屆增長19.22%,內銷成交額達1.22億元,比上屆增長89.74%。據介紹,第二屆商交會我省出口成交主要呈現以下特點:港台、東盟成交活躍,來自港台和東盟的訂單占總成交額的80%;企業成交呈多元化,民營生產企業大放異彩,占參展企業總數的80%,成交額占總成交額的90%以上;名優產品受青睞,名牌商品獨領風騷,凡是採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創意的「四新」產品普遍受到客商的關注。展會規模盛況空前。本屆海交會、商交會展位爆滿,人氣旺盛,布展水平、參展效果歷屆最佳,「海峽」特色鮮明,成為東南沿海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對台經貿盛會和商品交易盛會。今年海內外客商參會積極,來賓團組規模和范圍繼續擴大,共有37個兄弟城市代表團、11個國家駐華使領館官員、28個重點台灣團組、53個海外華僑社團、200多家著名境外企業和跨國公司代表以及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名海內外客商應邀參展參會。台灣工商企業界和農業界參與面最廣,體現了廣大客商和社會各界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認同感。第七屆海交會主展設中心館和台灣館兩部分,企業參展熱情高漲,呈現五多:一是台灣企業多,台灣(含台資)參展企業117家216個展位,東南汽車、冠捷電子、華映光電三大台資龍頭企業全部參展;二是外國企業多,瑞典、日本、奧地利、泰國等國機構和企業展出34個展位;三是跨國公司和上市企業多,芝光照明、新大陸、日立科技、東北理光、力勁集團、燦坤電子等重點企業已連續多年參展;四是開發區多,組織全省38家開發區參展,設立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紡織服裝、旅遊區、港航物流七大板塊,集中展示福建省開發區20年建設成果;五是內聯城市多,閩浙贛皖經濟協作區成員和部分省會城市也積極組團參展,體現了海交會的強大凝聚力。 展會布展水平明顯提高。本屆海交會充分體現「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的設計理念,展區布局科學合理,館門、展區、展位設計突出高大恢宏的氣勢,全部按特裝布展。台灣館是歷屆海交會布展水平最高、展出效果最佳的一屆,得到展商和觀眾的普遍好評。據不完全統計,5天來前往參觀洽談的客商和觀眾人數突破30萬人次,現場洽談成交金額達8億元,取得歷屆最好成果。今年海交會期間,還有數十場大型經貿活動在福州舉行。2005中國(福州)現代物流國際學術交流大會、海峽兩岸數碼科技和數碼娛樂產業發展高峰論壇、首屆歐盟—海峽西岸經濟區商協會領導人會議、2005年亞洲紡織服裝發展福州高峰論壇、工業支柱產業暨工業集中區招商項目簽約會、農業專場招商會、土地專場拍賣會、空港工業集中區動工儀式等一批專場經貿活動,均取得了顯著成果。商交會組委會還牽頭承辦了奧地利環保產品推介會、中國(福建)—德國萊法州經貿洽談會、大型連鎖商貿企業逆向采購會、汽車配件洽談會等大型活動。其中,逆向采購會成為商交會的一大特色和亮點,有300多家供應商參加對口洽談,共簽訂訂貨意向合同4958萬元,現場成交訂單704萬元,162家生產商與商貿企業建立了經銷(代理)關系。盛況空前的展會也引起了境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央、境外、國外和省、市及兄弟省市媒體100多家500多名記者參加了今年「5·18」活動的采訪報道。各類媒體累計刊播「5·18」信息2200多條,傳播面之廣,報道量之大,均為歷屆之最。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今年「5·18」活動精彩紛呈,成功舉辦了一系列文化娛樂活動,創作能力強、組織水平高,營造濃厚的喜慶氛圍,充分展示省會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良好形象。5月17日晚的「海峽西岸正春風」閩江大型文藝焰火晚會,是今年「5·18」文化活動最具觀賞性的精品佳作,共有近2000名重點內外賓和20多萬市民現場觀看,東南電視台、福州電視台進行了現場直播。現場燃放焰火規模之大、品種之多、歷時之長以及焰火與舞台節目的互動效果,均居歷次焰火晚會之最。特別是有我國最大的、直徑達300多米的巨型禮花彈以及堪稱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長達3000米的瀑布禮花,大氣磅礴、震撼人心,讓來賓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此外,福州市民族民間文藝晚會、優秀傳統閩劇劇目展演、「大愛暖千秋」大型詩歌舞樂劇文藝節目演出晚會、第三屆中國·海壇國際沙雕節、福州市第六屆美食旅遊文化節、中洲島啤酒美食狂歡節、第五屆「金龍頌」龍舟邀請賽、福州市工藝美術品「三寶」拍賣會等「5·18」系列文化娛樂活動也內容豐富、品位不俗,營造了濃厚的喜慶氛圍。 福建先行先試、落實中央各項對台經貿政策使得第八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海峽」特色更加明顯。22日,為期5天的海交會落幕之際,福建省政府新聞辦主任朱清表示,此次海交會充分體現和落實了今年4月「兩岸經貿論壇」成果,在兩岸經貿合作上取得多項突破。
據福州市常務副市長梁建勇介紹,本屆海交會期間,福建率先在以下各項惠台政策上取得進展:一、率先擴大台灣農產品准入及「零關稅」種類和范圍。此次海交會是中央15項惠台政策農產品條款於5月1日正式實施後規模最大、品種最全、入境渠道和方式最多的一次展銷活動。共有13種台灣水果、9種台灣蔬菜、270多種台灣農(水)產品的深加工產品進入海交會展銷。二、率先恢復和啟動兩岸漁工勞務合作。海交會期間首批大陸漁工在平潭東澳碼頭順利登船,兩岸漁業界人士就完善兩岸對口民間磋商協調機制、保障大陸漁工和台灣船東正當權益以及加強交流、擴大合作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溝通和交流。三、率先實施台灣居民在大陸申辦個體工商戶。海交會期間,32名台灣居民在福州領到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進一步落實了5月9日福州市出台的《關於台灣居民在福州申辦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的若干意見》,各縣(市)、區工商局均在登記窗口開辟「綠色通道」,為台灣同胞提供便捷服務。四、國家政策性銀行首次向福建省台資企業、台商投資區發放開發性貸款,4個涉台項目貸款總金額達15億元人民幣。這標志著去年底國家開發銀行和國務院台辦聯合出台《台資企業國家開發銀行貸款暫行辦法》之後福建的相關貸款業務正式啟動,標志著國家開發銀行與國務院台辦為支持台資企業發展所開展的開發性金融合作在福建進入實質階段。 2008年5月22日,第十屆海交會在福州結束,共簽約外資項目203項,利用外資17.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6%,其中合同項目125項,利用外資9.5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03%。據福州市副市長梁建勇介紹,本屆海交會大項目投資規模超過去年,有55項千萬美元以上的簽約合同項目,利用外資7.5億美元,與上年相比增長4.02%,平均單項利用外資規模達1363.6萬美元。台灣在本次海交會上直接投資項目25項,利用台資1.69億美元,利用台資數超過去年。
梁建勇說,本次海交會投資領域涉及農業、工業、服務貿易業、基礎設施等行業,其中農業項目5項,利用外資1435萬美元;製造業項目117項,利用外資10.9億美元,占總數63.7%;服務貿易業項目53項,利用外資4.6億美元,項目數及利用外資額分別比去年增長15%和57%。本次海交會吸引了富士康科技、統一集團、台灣工業協進會等26個重點台商團組和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等26個國家及香港、澳門地區的124個重點商家代表團,包括甲骨文軟體、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聯華國際等知名企業。另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69個僑商團組和各地商會,共有近萬名海內外客商參加。
本屆海交會分為台灣城市映像展、兩岸光電機電產品展、兩岸動漫創意產業展3個展區。組委會介紹說,參展的台灣本島企業有近200家,為歷屆最多。第十屆海交會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貿促會、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福州市人民政府具體承辦,18日在福州開幕。 主辦單位: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福建省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建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福建省委員會、福州市人民政府
支持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舉辦時間:2011年5月18日
舉辦地點: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將於5月18日至22日在福州舉行。
本屆海交會將繼續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共設展區面積75000平方米,總展位數3376個。主要設置有中心館、台灣館、「台灣個人游」推介展區、商交會展區、消費品全球采購交易會展區、海峽西岸經濟區暨協作城市映象展區等。
其中,台灣館展區,主要展示兩岸消費電子、數控車床、綠色建材、節能環保、民生食品等五大類產品。同時,首次在展區內設置台灣高科技智能家居專館,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建築師作品展。「台灣個人游」推介展區,主要宣傳福州列入第二批大陸居民赴台個人旅遊試點城市,以擴大影響。
本屆海交會圍繞「對台交流、互利共贏」主題,立足於突出經貿特色、展示交易成果、注重項目對接,加強與國際機構、國家有關部委及相關組織之間的溝通與聯系,著力提升展會實效,努力將海交會打造成為「立足海西、聯結兩岸、面向世界」的一流經貿盛會。

㈩ 最近看到台灣學生的新聞,查了一下才知道是因為「服務貿易」

因為中國以及台灣等亞太地區的勞動力成本是非常低的,而服務貿易主要是依靠人力,對資源的要求並不高,所以有人認為在壓榨工人的工資

閱讀全文

與兩岸貿易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