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國經濟成果

中國經濟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10 19:47:54

Ⅰ 中國發展有哪些成就

●GDP年均增長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國家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國經濟核心指標。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1952年至2008年,扣除價格因素,我國GDP以年均的速度增長,經濟總量增加77倍,位次躍升至世界第3位。

●城鄉居民儲蓄增加2.5萬倍人民生活由貧困邁上總體小康

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44元提高到4761元。2008年底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達21.8萬億元,比1952年底增加2.5萬倍。

1978年全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仍還約有2.5億人,約佔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末,減少為1479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聯合國和世界銀行認為,近25年來全人類扶貧事業成就中,三分之二應歸功於中國。

●財政收入增長985倍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觀調控能力

1950年國家財政收入只有62億元,到1978年上升到1132億元,到1999年達到11444億元。進入新世紀,財政收入連續跨越新台階,2008年達到61317億元,比1950年增長985倍。

●糧食產量增長3.7倍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而且支撐工業化進程

2008年我國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長3.7倍,達到52871萬噸;豬牛羊肉類產量達到5337萬噸,而1952年只有339萬噸。

●粗鋼年產從16萬噸到5億噸成為世界製造業大國

2008年與1949年相比,我國粗鋼產量由16萬噸增長到50092萬噸,紗產量由32.7萬噸增加到2149萬噸。我國由一個只能製造初級工業產品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製造業大國。根據聯合國資料,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世界的份額由1995年的上升到2007年的.

●對外貿易增長2266倍從封閉半封閉走向全方位開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走上了對外開放之路,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三對外貿易大國。

●城鎮化率從提高到走向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城鎮化水平很低,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僅為,城鄉之間處於嚴格的分割狀態。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進入加速發展時期,2008年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到,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文盲率降至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教育關繫到國家的未來。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學齡兒童入學率只有20%左右。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目前的教育普及程度已經接近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2008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高中毛入學率74%,初中毛入學率,小學凈入學率達,文盲率降至;當年高中階段在校生人數4546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2057萬人。

●科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

2008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4570億元,占,比1991年提高個百分點。科技成果大量涌現。

●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由35歲提高到73歲公共衛生體系初步建立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地區缺醫少葯,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經過60年建設,我國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體系初步建立,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2008年年末全國每千人口擁有醫院、衛生院床位數2.8張,處於發展中國家中等偏上水平,而1949年為張。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由1949年的35歲提高到2005年的73歲,在世界同等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中居於領先地位。(國家統計局)

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27年來,國民經濟年均增長9.6%,社會事業加快發展。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2萬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改善。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建立。目前,95%以上的商品價格已由市場確定,95%以上的投資來源於企業、銀行和社會。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4年多來,嚴格信守承諾.清理和修訂法規,逐步降低關稅,取消非關稅措施,開放服務貿易,推動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為進一步擴大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積極創造良好條件。
同時應當看到,中國前進的道路上還存在不少困難。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經濟總量雖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後。中國的產業結構還不合理,技術水平不高,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經濟和社會發展還不協調,城鄉、區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得到扭轉。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大國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
今後一段時期,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目前,中國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發展的主要目標:一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三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實現這些目標,需要把握未來,開拓創新。在理論創新方面,中國認真總結自身建設和世界其他國家發展的經驗,提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在科技創新方面,中國制定了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確立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和方針。在體制創新方面.中國按照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明確了各方面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在創新的推動下,中國將保持發展的良好態勢,提高發展的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軌道。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首先,中國的發展是立足國內的發展。中國國內需求潛力大,可以為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過去5年,中國新增電話用戶5.14億戶,新增發電裝機容量超過2億千瓦,就是市場規模大的客觀反映。今後5年,我們將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保持固定資產投資合理增長;同時,積極調整投資與消費的關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中國既是能源消費大國,又是能源生產大國,多年來能源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產的潛力很大。例如,中國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還不到1/3.核電裝機占電力裝機的比重只有1.7%。我們將堅持立足國內,構築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高效、清潔地開發利用煤炭資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氣供給能力,協調發展煤電、水電、核電,加快開發利用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們還將立足國內,優先發展科技教育,加快培養各級各類人才。中國有40%左右的國民儲蓄率,8億多勞動力資源.廣闊的國土蘊藏著自然資源:還有初具規模的基礎設施,較好的科技教育基礎,不斷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長期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發揮好國內資金、勞動力、能源資源等生產要素的作用。中國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長期持續發展。
第二,中國的發展是結構優化的發展。中國首次經濟普查資料顯示,2004年,第一、二、三次產業的比例為13.1:46.2:402。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成效,但還需要進一步優化。今後5年。我們將依靠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繼續加強農業,加快發展服務業,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依託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把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加強消化吸收再創新結合起來.在高效清潔發電和輸變電、大型石油化工、先進適用運輸裝備、高檔數控機床、集成電路設備和先進動力裝置等領域實現突破,提高裝備製造的整體水平。大力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術產業,促進金融、物流、咨詢、文化、旅遊等服務業加快發展,繼續加強能源、礦產、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中國的發展是資源節約的發展。人口多,資源相對短缺,是中國的基本國情。我們將貫徹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堅持節約優先,大力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和資源綜合利用。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電力等重點行業的節約降耗工作。實施節約和替代石油、熱電聯產、綠色照明等重點節能工程,推進1000家重點企業的節能改造,鼓勵生產和使用節能節水產品、節油環保型汽車。發展節能省地型建築。嚴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產業的發展。依法淘汰落後的生產能力。
第四,中國的發展是環境友好的發展。我們將進一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貫徹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加快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突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繼續實施重點流域污染治理工程,推進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積極防治農村面源污染。保護好飲用水源;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加快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搞好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調整產業結構和經濟布局,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合理劃分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的區域。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防沙治沙等生態工程,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系統。嚴格環境監管,強化環境執法,防範和化解生態環境風險。
第五,中國的發展是全面協調的發展。我們將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突出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有序轉移,改善城市人居環境。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推進扶貧開發,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加快發展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
第六,中國的發展是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們將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向。深化改革開放,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動力和保障。改革的重點任務包括: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加快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進價格改革,建立能夠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污染治理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深化財稅、金融、投資等方面的改革,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建立現代市場體系;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執法力度。我們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一是繼續發展對外貿易,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二是積極有效利用外資,切實提高利用外資質量,著重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三是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開展優勢互補的對外投資,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2005年,中國商品進出口總額1.42萬億美元,其中,進口總額6600億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資603億美元。均居世界第三位。改革開放以來,世界各國給了我們有益的援助,國外資金、技術和人才的引進,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同時,中國也為世界發展作出了貢獻。近年來,中國對40個最不發達國家提供了優惠關稅待遇,為海嘯受災國、南亞地震救援、禽流感國際合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資金和技術援助。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峰會上,中國就支持發展中國家發展提出了五項新舉措,涉及關稅、減債、貸款、防治疾病和人力資源開發等領域。今後5年,中國的發展將為全球帶來更多的機遇,僅商品進口累計就將超過4萬億美元。希望各國企業家和各界人士抓住機遇,擴大對華投資貿易。繼續參與和支持中國的建設。
中國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我們願與國際社會一道,相互開放市場,健全多邊貿易體制,促進全球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擴大經貿合作創造更好的環境;發展技術貿易.建立技術推廣和轉讓機制,讓更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分享技術革新的成果;完善國際金融體系,營造穩定、高效、安全的金融環境,防範金融風險:積極開展能源合作與對話,保持國際能源市場穩定,為發展提供安全、經濟、清潔的能源保障;廣泛開展環境合作,認真履行國際環境公約,推進環境保護能力建設;加強相互磋商,協調國際行動,共同解決貧困、債務、人口以及自然災害、疾病傳播、恐怖主義等問題,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展望未來,中國將堅持走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的道路,與各國攜手前進,開拓創新,為促進全球發展、建設和諧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Ⅲ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取得的成就

具體如下:

1、經濟方面:

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2、思想方面:

改革開放給中國人民面貌帶來的歷史性變化,還不僅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觀念的巨大轉變。30年改革開放的一個最大變化就是打破了過去那種單調、統一的帶有個人崇拜和違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趨多樣化,思想觀念日益多元化。

3、經濟增長方面:

我國經濟不僅實現了長期、持續、快速增長,而且實現了平穩增長。這里所說的經濟平穩增長,主要就是指經濟周期實現了由建國以來多次發生的超強波周期(波谷年與波峰年經濟增速落差在20個百分點以上)、強波周期(落差在10個百分點以上)、中波周期(落差在5個百分點以上)到輕波周期(落差在5個百分點以下)的轉變。

4、政治方面:

實施依法治國方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益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日益完善,一國兩制制度解決了香港、澳門的回歸和平穩過渡。

5、教育方面:

目前,中國高等教育規模世界第一、博士生數量世界第一、大中小學生數量世界第一;政府先後在農村和城市推廣了免費義務教育,中國在實現教育公平上邁出了第一步。中國教育不斷的進行改革,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方面穩步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是當下的大勢所趨。

6、科技方面:

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18年,中國探月工程將實現新突破。嫦娥四號任務將於今年實施兩次發射任務,實現國際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巡視勘察,譜寫月球探測歷史新篇章。

(3)中國經濟成果擴展閱讀

關於改革開放的三個重大轉折:

1、第一個偉大轉折就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2、第二個偉大轉折是從封閉半封閉的社會向全面開放的社會轉變。

3、第三個偉大轉折是人民的生活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社會轉變。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實現三個偉大轉變。

(參考資料:網路:改革開放)

Ⅳ 中國近年來取得的新成就

中國人權事業取得新成就

一、是改革紅利更多惠及全民,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專的保障水平再屬上新台階。

二、是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有效推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

三、是人人平等原則得到切實貫徹,各類群體的權利保障力度穩步加強。

四、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弘揚,人權教育研究水平顯著提升。

五、是國際人權交流合作廣泛開展,人權理念、政策和成就更受尊重。

人權司法保障方面取得新成就

一、是不斷健全人權司法保障機制。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司法職權配置進一步優化。

二、是進一步完善人權司法保障程序。

三、是努力提高人權司法保障執行力。

四、是切實保障被羈押人合法權利。

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取得新成就

一、建設目標向信息化整體轉型。

二、編制構成向質量效能型轉變。

三、軍事訓練向基地化、模擬化、網路化發展。

四、人才培養向素質能力躍升。

五、政治工作向提高戰鬥力聚焦、

六、後勤保障邁向三軍一體、軍民兼容、平戰結合。

七、武器裝備建設更加註重頂層設計。

Ⅳ 中國經濟建設的成就

宏觀經濟指標全線飄紅
第一,在經濟增長方面,破天荒地實現了長期、持續、快速、平穩增長。1979年-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在基數大大提高的情況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個百分點,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經濟增速為10.4%。據國外有的學者計算,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有11個國家和地區在長達25年的時間內,年均經濟增速達到7%以上。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已有29年實現了年均增速9.8%。看來,中國經濟增速達到9%左右,還要延續一段時間。所以,我國經濟長期持續增長,在中外經濟發展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第二,在國際收支方面,實現了飛躍式的增長。在經濟改革以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部分地由於實行封閉、半封閉政策的影響,部分地由於當時國際形勢的限制,我國國際收支不僅規模很小,增長速度也很慢。1952年末,國際收支順差只有2.94億美元,到1978年也只有8.68億美元;按美元當年價格計算,26年間只增長了1.95倍,年均增長4.2%。改革以來,在經濟迅速增長的條件下,由於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國際收支順差呈現出飛躍式的增長。由1982年的62.91億美元增長到2006年的2470.25億美元;按當年美元價格計算,24年增長了38.3倍,年均增長16.5%。 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第一,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這是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的來源。1978年-2007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長到13786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由133.6元增長到4140元;二者分別增長了6.4和6.2倍。2008年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2528元,增長10.3%。但需說明:這些收入並不是居民的全部收入。它只是包括了工薪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並沒有包括各單位對居民的補貼和居民的其他合法收入,更沒有包括數量相當大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所以我國居民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低估了。還要提到: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提高,實際上也提高了居民收入。1989年我國開始徵收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為800元,2006年調高為1600元,2008年再調高為2000元。
第二,居民消費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全體居民消費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長到184元;其中,農村居民由65元增長到138元,城鎮居民由154元增長到405元。按可比價格計算,這期間三者年均增速分別為2.3%、1.8%和3.0%。但2006年居民消費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長到6111元,其中農村居民由138元增長到2848元,城鎮居民由405元增長到10359元。這期間,三者年均增速分別為7.5%、5.9%和6.3%;三者比前一個時期分別高出2.26倍、2.28倍和1.1倍。還要著重提到:1978年-2007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已由2.5億下降到1479萬人。
第三,恩格爾系數(即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質生活提高的重要指標。1978年-2007年,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由67.7%下降到43.1%,城鎮居民家庭由57.5%下降到36.3%;二者分別下降了24.6個百分點和21.2個百分點。
第四,住宅水平有所提高。1978年-2006年,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由6.7平方米增長到27.0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由8.1平方米增長到30.7平方米;二者分別增長到了3.0倍和2.8倍。
第五,現代交通通訊的廣泛運用以及交通通訊支出在消費支出中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生活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比如,到2006年,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行動電話達到了152.88部;農村也達到了62.05部。到2007年,我國寬頻用戶數已達1.22億戶,居世界首位。與此相聯系,2006年城鎮居民家庭交通通訊支出在人均消費支出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1.20%提高到13.19%,農村由2.24%提高到11.95%。
第六,高等學校畢業生人數的增長,是人民文化生活提高的最重要標志之一。1978年-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由16.5萬人增加到448萬人;研究生畢業人數由9人增長到31萬人;二者分別增長了26.1倍和34443.4倍。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城鄉居民家庭消費支出構成中也明顯地反映出來。1990年-2006年,城鎮居民家庭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由11.12%上升到13.83%,農村由8.36%提高到12.63%。
第七,國內旅遊的蓬勃發展。1994年-2006年,僅國內旅遊就由524萬人次增加到1394萬人次,其中城鎮居民由205萬人次增加到576萬人次,農村居民由319萬人次增加到818萬人次;三者分別增長了1.66倍、1.81倍和1.56倍。在這期間,人均旅遊花費由195.3元增長到446.9元,其中,城鎮居民由414.7元增長到766.4元,農村居民由54.9元增長到221.9元;三者分別增長了1.29倍、0.85倍和3.04倍。
第八,閑暇時間大幅增加。改革以來,我國開始實行由改革前的每周單休日改為雙休日。後來又實行「五一」節、國慶節和春節三個長假(每節放假三天)。從2008年1月1日起,又調整和增加了假日。即取消了前兩個長假,但增加了富有歷史文化內涵的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每節一天假日)。這樣,我國法定節假日和周末休息日再加上職工帶薪年休假,一年中平均休假時間就超過了一年的三分之一的時間。
第九,人口預期壽命的增長,是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高的一個綜合指標。1978年-2006年,我國人口預期壽命由68歲提高到72.4歲。 經濟大國地位總體確立
第一,200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6452億美元;居世界位次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第四位,居美國、日本、德國之後。與此相聯系,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增長。2003年-2005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3.8%,居世界第二位;估計2007年將達到16%,居世界第一位。
第二,作為主要農產品(13.56,-0.28,-2.02%)的穀物、肉類和籽棉1978年分別居世界的第二、第三和第二位,1990年以後三者均居世界第一位。作為主要原材料的鋼和水泥1978年分別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2000年以後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作為主要能源的煤、原油和發電量1978年分別居世界第三位、第八位和第七位。其中,煤在1990年以後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原油在1990年以後上升到第五位或第六位,發電量在2000年以後一直居世界的第二位。當前製造業規模已居世界的第四位。其中,高技術製造業規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第三,2007年我國普通高校在校生達到1855萬,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超過7000萬人。我國已成為高等教育大國和人力資源大國。依據2007年9月科技部發布的「中國科技實例研究」項目成果,當前,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我國研究開發人員總量為142萬人,居世界第二位。此其一;其二,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五位;研究開發投入強度達到1.42%。其三,目前專利申請受理總量突破400萬件,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3年超過國外申請量,2006年達到53.4%,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居世界第四位。
第四,我國進出口貿易額由1978年的206.4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21738.0億元,按當年美元價格計算,增長了105.3倍。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世界位次1978年為二十七位,2004年以後一直居世界第三位。另據2007年8月韓國貿易協會國際貿易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報告稱,中國有958種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佔有率排名第一,是擁有佔有率位居第一的商品種類最多的國家。我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由1979年-1980年的181.87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748億美元,多年來均居世界前列。2007年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87億美元,居發展中國家第一位。我國的外匯儲備由1978年的1.67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15282億美元,按當年美元價格計算,增長了9149.9倍,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6月末,又增加到18088億美元,同比增長35.7%。
第五,據國外有的單位測算,2006年我國消費額佔世界消費額的5.4%,居世界第五位。
但在這里也需說明:第一,上述中國經濟大國地位的確立,是從總體上說的。這就意味著:一方面中國在有些領域(比如第三產業的某些領域)還沒有成為經濟大國;另一方面中國在某些領域已經不只是經濟大國,還是經濟強國。其突出表現,就是繼人造衛星上天、航天飛船發射成功之後,2007年又實現了嫦娥一號探月工程,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它表明中國在這個領域已經處於強國地位。第二,如果對衡量經濟大國地位的指標做更全面的比較,中國經濟居世界的位次就沒有那麼高。比如,按國內生產總值計算,中國在2005年列世界第四。如果按國民總收入(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來自國外的要素凈收入)計算,2005年中國經濟總量是22867億美元;當年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的經濟總量分別為145039億美元、49418億美元、36309億美元、35796億美元、27910億美元,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排位不是第四,而是第六。又如,2005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達14221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但綜合考慮外資對外貿的貢獻等因素,2005年中國實際外貿總額為8741億美元。而當年德、日、法、英的外貿總額分別為17448億美元、11119億美元、9550億美元、8781億美元,都比中國多。但即使考慮上述各項因素,中國經濟大國地位的總體確立,仍然是肯定無疑的。
概括以上所述,宏觀經濟指標全線飄紅,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和經濟大國地位總體確立,是改革開放30年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
當然,像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一樣,我國經濟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正如2007年召開的黨的十七大所總結的,突出的表現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仍然不平衡;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衛生、居民住房、安全生產、司法和社會治安等方面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仍然較多,部分低收入群眾生活比較困難;思想道德建設有待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同新形勢新任務不完全適應,對改革發展穩定一些重大實際問題的調查研究不夠深入;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少數黨員幹部作風不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比較突出,奢侈浪費、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還要指出:2008年經濟增速雖有下降,但仍處於偏熱狀態;特別是通脹還由去年低通脹的上限區間演變為中通脹下限區間,而且壓力還在增大。

Ⅵ 為什麼說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八十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萬二千億斤。

城鎮化率年均提高一點二個百分點,八千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 「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效顯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

Ⅶ 中國近年來的輝煌成就

截止2019年,中國的輝煌成就:

1、社會主義改造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這一切,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2、堅持改革開放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成功開辟、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經受住考驗和挑戰

經受住蘇聯解體、東歐劇變、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和嚴重洪澇災害、2003年「非典」疫病災害、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嚴峻考驗和挑戰。通過持續努力和奮斗,中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發展起來,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歷史性飛躍。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開啟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進軍。到本世紀中葉,當我國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時,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5、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辦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沈陽、秦皇島、青島為協辦城市。香港承辦馬術項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共有參賽國家及地區204個,參賽運動員11438人,設302項(28種)運動,共有60000多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參加。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