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魯能集團由中國綠發接手了
是的,8月10日,魯能集團官網發布消息,根據國資國企改革有關部署,國家電網公司持有的魯能集團(都城偉業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將整體轉劃至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綠發」)。
資料顯示,中國綠發是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參股投資的股權多元化中央企業,以綠色能源、幸福產業、綠色地產和國家鼓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發展方向。劃轉後,中國綠發注冊資本金擬調增至400億元。
與此同時,魯能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廣宇發展也披露了這一消息。公告顯示,此次劃轉完成後,廣宇發展將成為中國綠發下屬上市公司,魯能集團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國務院國資委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1)魯能轉讓了擴展閱讀:
魯能集團表示:
公司劃入中國綠發,有利於繼續發揮公司發展積累的管理、人才和市場等優勢,在保持職工隊伍穩定基礎上,通過改革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對於更好地發揮國有資本作用,推進綠色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產生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同時,也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競爭力、影響力,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助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新的更大力量。
㈡ 魯能集團37億賣給誰了
孫瑜。魯能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以住宅地產、商業地產、文旅地產、綠色能源為主營業務,因為劉宇不會經營賣給公司的最大的股東孫瑜是以37億賣了。
㈢ 關於魯能集團股權轉讓問題
我怎麼覺得有些中性。
原來依靠山東電力集團的背景發展起來,並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脫離山東電力集團變為私人公司的魯能集團重新回到了發跡之初的國有股權架構。
但如果有注資的話或者有整體上市預期的話,肯定是好事啊
㈣ 魯能dcs為什麼轉讓
可能還是市場份額太低,推廣不好,所以轉讓了。
作為國產DCS的一員,06年就用過LN2000系統,也希望他能壯大。
㈤ 魯能37億賣給了誰
北京首大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國源聯合有限公司。
魯能集團正逐漸剝離一些房地產業務,被北京兩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北京首大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國源聯合有限公司,收購了百分之九十一點六的股份,共出資37億元左右。
魯能置業集團公司:在北京、海口、三亞、重慶、宜賓、大連、濟南、青島等全國大中城市,建成和正在開發一批大型城市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項目,在同業中享有較高聲譽,位居2006年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成長性TOP10」第四位,「規模性TOP10」第五位。
㈥ 聽說魯能的電廠要被華能收購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對的,電力行業合並是大趨勢。就像通信行業的改革一樣。
㈦ 魯能改制了嗎
魯能集團悄然改制 700億資產歸屬仍在迷霧中
2007-01-09 11:23:35 大洋網
--------------------------------------------------------------------------------
山東第一大企業,同時也是全國電力系統最大職工持股企業魯能集團悄然改制,但700億資產的歸屬仍在迷霧中。
2006年12月30日,山東省省會濟南市迎來了2006年的最後一場雪。紛飛的雪花中,帶有「魯能」字樣的各色廣告燈牌懸掛在主要的道路邊,在深夜清冷的街頭顯得格外耀眼。
魯能近年來崛起於山東大地,橫跨煤電、礦業、房地產、工程建設、金融、體育等多項產業。這個名字不論是對電力業界資深人士,還是街頭匆匆而過的行人,都如雷貫耳。鮮為人知的是,經過一年來的輾轉騰挪,這個龐大的企業王國已悄然易主。
魯能集團,這個原為國家電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下屬的「三產多經」企業(電力行業內部對「三產」和多種經營公司的通稱),如今已然是羽翼豐滿的企業王國,總規模不僅超過原母體山東電力集團,也超過勝利油田、兗州煤礦、海爾集團等其他知名本地企業巨頭。據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截至2005年底的數據,魯能集團以總資產738.05億元傲居山東企業第一。
很少有人知道,這家「巨無霸」數年前已並非國有企業,主要由具有壟斷地位的電網系統職工控股;更少人知道,今天的魯能,已經完成了驚險的一躍:在內部人嚴密運籌之下,職工退股已經基本完成,兩家位於北京的企業——北京首大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首大能源)和北京國源聯合有限公司(下稱國源聯合)——已獲得魯能集團91.6%的股份。魯能集團股權的作價依據,為魯能集團截至2005年底的賬面凈值,並且減去了魯能集團向股東支付的2005年度現金紅利。以此計算,兩家公司收購總價格約為37.3億元。相關新聞: 魯能系齊問魯能集團是否私有化 尚未得到答復
2006年12月,中國投資協會會長、原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陳光健上書國務院,反映魯能清退職工股並引進兩家私人企業股東的情況。這封信措詞峻急,請求國務院成立專門調查組,查清這一事件中可能涉及的「腐敗問題」。
魯能兩個「新主人」的名稱,在魯能內部一個極小的圈子裡一度被稱為「絕密中的絕密」;如今,正是這兩家名不見經傳的神秘公司,成為這一大型綜合性財團的絕對控股人。從這兩家「幸運的」新股東往上追溯,則是層層疊疊密如蛛網的股權轉讓與交易網。
今天的魯能究竟屬於誰?雲深不知處,答案在這張網中。
既成事實
「魯能集團公司層面的職工退股已基本完成。」2006年11月8日,魯能集團政治工作部宣傳負責人金濤向《財經》記者證實。
事實上,魯能集團遠不止是「基本完成」職工退股而已。在魯能內部,北京兩家私人企業入主魯能集團的說法早就悄悄流傳,但長期以來,無人知曉是哪兩家公司,更不清楚是用什麼價格、什麼方式轉讓股權。即便到了2006年下半年,魯能集團股權轉讓及相關的股權變更手續完成以後,這一消息仍然被嚴密封鎖。《財經》記者遍詢魯能集團與山東電力業內人士,無人說得出新股東的名稱。金濤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仍然否認魯能正在進行改制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說法。
與此同時,中央國資委、國家電監會等部門的高級官員也表示,迄今沒有接到魯能集團股權轉讓的報批文件。
然而,新晉股東絕對控股魯能集團,早在半年前就已成為現實,有關工商登記變更業已完成。
山東省工商局資料顯示,北京首大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國源聯合有限公司於2006年5月獲得了當時魯能集團35.77億股本中的91.6%。魯能集團50家股東中,除三家公司,其餘股東均已完成職工退股,隨即將所持魯能集團股權悉數以凈值作價轉讓。其中,山東省電力工會委員會(當時名稱為中國水利水電工會山東電力委員會,下稱山東電力工會)持有的31.52%股權轉讓給首大能源;其餘46家股東合計持有60.09%的股份則轉讓給國源聯合。
2006年6月10日,魯能集團已經召開了新一屆股東會,剛剛完成股權變更的新晉大股東立即宣布增資。首大能源與國源聯合計劃共同增資37億元左右,採用分期付款出資的形式進行。目前,第一期認繳出資7億余元(國源聯合4.1億元,首大能源3.4億元)已打入魯能賬戶;第二期認繳出資29.7億元約定於2006年12月31日之前到位。
待增資完成,魯能集團的注冊資本將達到72.94億元,國源聯合、首大能源分別擁57.29%和38.59%。
魯能集團新一屆董事會亦已正式產生:原董事會成員錢平(山東電力集團總會計師)、焦德房(魯能物業公司總經理)、劉建旬(山東青島供電公司總經理)、王魯軍(山東電建三公司經理)等去職,同時去職的還有於世昌(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等五名監事。新晉大股東國源聯合派出三名董事李彬(國源聯合董事長)、霍宏、肖翠蘭,首大能源派出兩名董事熊宏偉(首大能源董事長)、曾鳴(首大能源子公司首大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長),在九人董事會中共據五席。
代表新大股東進入魯能集團董事會的國源聯合董事長李彬年僅36歲,是內蒙古包頭市人氏。
魯能集團核心人物董事長高洪德與總裁徐鵬繼續擔任原職。
高洪德與徐鵬均從山東臨沂起步。高洪德歷任山東臨沂行署辦公室科長、電業局副局長、山東電力局局長助理、山東魯能控股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等,之後經歷魯能歷次股權轉讓,目前仍擔任魯能集團的董事長;徐鵬曾任山東臨沂電業局局長,2003年前後進入魯能集團總部,任分管地產業務的副總裁,其後很快被提升為魯能集團總裁。
如果一切順遂,新董事會及其所代表的新晉大股東意志,將主導魯能這家總資產超過700億元的企業巨頭未來的命運。
「轉制」三部曲
2006年的這場改制,對魯能決策者來說,可能是水到渠成之舉。
作為一家由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養育的公司,魯能集團近年來在業務層面數道並進,跨地區跨行業拓展雷厲風行,作風高調進取,迅速崛起為煤電、房地產和資源行業的重要玩家;同樣是近年間,魯能集團內部股權結構與資產交易頻仍,作風同樣激進卻極為低調,令業內資深人士也難窺堂奧。
「魯能的企業性質到底是什麼?」前不久,電監會價財部一位負責官員向魯能旗下魯能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一位高管發問。答曰:「不是中央國有,不是地方國有,也不是私人企業,是『四不像』。」
「那資產呢?」
「資產也說不清,國有、私營都有。」
「說不清」的魯能,歷史原本並不模糊。
「魯能」,原本是山東電力集團(當時為山東省電力工業局)下屬第三產業和多種經營企業的總稱,創建於1995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988年成立的魯能電力開發公司。魯能第一任總經理崔兆雁回憶,創業之初「只有五個人,一間辦公室」。這是第一階段的魯能,至1998年時總稱「山東魯能集團總公司」,經營的資產約26億元。
1998年,山東電力集團撤銷「山東魯能集團總公司」,成立「山東魯能集團公司」。這是第二階段的魯能,特點是職工持股和國有股共存。這一時期魯能集團的股權結構是:山東電力工會代表職工持股超過20%,而山東電力集團直接持股為17%,另有由山東電力工業局下屬的魯能物業持股19%。
第二階段的魯能為時甚短,1999年9月以後,山東電力集團確定以魯能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魯能控股)為核心來管理旗下「三產多經」企業。魯能由此進入第三階段:魯能控股由山東電力集團全資擁有,將本已試行職工持股的魯能重新全數納入國有軌道,並大量注入山東電力所屬國有資產。
此時的魯能控股,規模已然不小。原來的「山東魯能集團公司」則更名為「魯能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魯能發展),主營發電業務,成為魯能控股旗下骨幹企業之一。30多台發電機組從山東電力劃撥到魯能發展,總裝機容量400多萬千瓦,相當於彼時山東全省總裝機容量的10%以上。正是依託早年間電力系統的行業壟斷地位,魯能控股獲得極大發展,是山東電力集團轄下同時擁有電力和非電力資產的國有企業。這一時期,山東電力工會開始通過協議轉讓等方式收購魯能控股旗下的優質資產。
2001年是中國電力體制改革的啟動年。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打破多年集發電、配電職能於一身的國家電力公司及下屬各省公司的超級壟斷地位;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實行「(發電)廠(電)網分開」政策,原電力系統仍然能夠以壟斷地位掌握電網資源,旗下電力資源則劃至國家五大電力集團公司,亦即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電集團、中電投集團。
依改革之勢,原山東電力的資產一分為二,電網資產組建山東電力集團公司,為「中央駐魯企業、國家電網公司所屬企業」,以壟斷地位專責山東電網運營;發電資產則大部劃入五大國有發電集團。但是,已經在此前劃至魯能發展的電力資產不在「分家」之列。
此後,山東電力又在「魯能」這一旗號下,邁出了關鍵性一步:2002年11月8日,魯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魯能集團)成立,由此進入魯能的第四階段。山東電力工會將持有的魯能發展、恆源經貿、魯能物資等公司的股權作價8.6億注入魯能有限。當年年底開始了職工集資改制。集資由山東電力集團正式提出,要求「自願集資,數額固定……普通員工和科技幹部3萬元;處級幹部5萬元;局級幹部8萬元」。
完成了改制的魯能集團,已接近百分之百的職工持股。與此同時,國有的魯能控股依然存在,二者並存至今,但始於2002年,從國有之魯能控股到電網職工之魯能集團的資產交易便開始了。
㈧ 經營中超俱樂部真的燒錢,濟南文旅接手山東魯能,俱樂部前途如何
記者苗原表示,濟南文旅的管理層很快就正式接管魯能俱樂部,他們對球隊本賽季的要求就是力拚足協杯,目標直指冠軍並獲得下賽季的亞冠參賽資格。大家都知道經營中超俱樂部真的燒錢,還有相關政策不允許國企掌權,只能由地方性國企控股。
不過中超賽場最大的特色大投入大產出,巨額投入,獵聚到一幫高水平球員,就會迅速成為強旅。讓魯能保持強隊,也只能如此,拼消費 ,濟南文旅自然逃脫不了。兩三年內魯能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畢竟魯能還在前期投入的紅利期,三年以後就不好說了!
㈨ 魯能集團由中國綠發接手說明了什麼
魯能集團由中國綠發接手說明了在魯能的管理和發展上,話語權將轉移到中國綠發手中。
魯能集團官網昨日發布消息,根據國資國企改革有關部署,國家電網公司持有的魯能集團(都城偉業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將整體轉劃至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綠發」)。
資料顯示,中國綠發是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參股投資的股權多元化中央企業,以綠色能源、幸福產業、綠色地產和國家鼓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發展方向。劃轉後,中國綠發注冊資本金擬調增至400億元。
與此同時,魯能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廣宇發展也披露了這一消息。公告顯示,此次劃轉完成後,廣宇發展將成為中國綠發下屬上市公司,魯能集團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國務院國資委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9)魯能轉讓了擴展閱讀
魯能劃入中國綠發的益處:
魯能集團表示,公司劃入中國綠發,有利於繼續發揮公司發展積累的管理、人才和市場等優勢,在保持職工隊伍穩定基礎上,通過改革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對於更好地發揮國有資本作用,推進綠色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產生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同時,也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競爭力、影響力,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助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