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鄂爾多斯 鄂前旗 哪一年建旗的
清順治六年(1649年),清廷對鄂爾多斯實行分旗而治,右翼中旗初設15個哈喇(即參),83個蘇木(即佐)。15個哈喇是:大哈喇,二哈喇,多羅蘇木哈喇,巴嘎和碩哈喇3個,烏拉特哈喇3個,哈日哈騰哈喇2 個,呼和錫巴固沁哈喇,哈塔斤哈喇,以及用哈喇章京姓名命名的2 個哈喇。光緒元年(1875年)至宣統3年(1911年),右翼中旗共設15個哈喇,84個蘇木。
民國時期行政區劃
民國初年,仍採用清時建制。民國24年(1935年),將城川地區蒙古族天主教教徒編為1個蘇木,歸鄂旗王府管理。民國28年(1939年),在漢族聚居區三段地、二道川的葫蘆素淖爾開始實行保甲制。
民國31年(1942年),鄂旗普遍實行保甲制,計有:布拉格保(包括現在的布拉格格蘇木、毛蓋圖蘇木、芒哈圖鄉、上海廟牧場);吉拉保(包括現在的吉拉蘇木,敖鎮的敖勒召其嘎查和鎮區);城川保(現城川鎮);珠和保(現珠和蘇木);查干陶勒蓋保(包括現查干陶勒蓋蘇木、瑪拉迪蘇木);三段地保(現三段地鎮和敖鎮的大沙頭村、三道泉子村);二道川保(現二道川鄉);董家地保(現屬寧夏鹽池縣轄地)。
民國33年(1944年),設黑梁頭(蒙語日希里)保,民國34年(1945年),黑梁頭保與城川保合並。
新中國成立後行政區劃
1949年10月至1950年6月,鄂旗開始"廢保建政"。牧區建努圖克(即區)公所,農區、半農半牧區建區公所,全旗建立12個區1個直屬鄉。計有:三道泉子區(布拉格),後稱五區,設2 個鄉,17個自然村;三段地區,後稱六區,設5個鄉,21個自然村;吉拉區,後稱七區,設2 個鄉,12個自然村;二道川區,亦稱八區,設2個鄉,6個自然村;城川區,後稱九區,設4個鄉,12個自然村;珠和區,後稱十區,設2 個鄉,12個自然村;查干陶勒蓋區,後稱十一區,設3個鄉,12個自然村;北大池直屬鄉。
1951年6月,將八區(二道川),並入六區(三段地)。
1953年,經調整,鄂旗共設15個區,43個鄉,全部用數字排列。將三段地區(即六區)政府遷入北大池。鄂前旗境設有:五區(布拉格)、六區(北大池)、七區(吉拉)、九區(城川)、十區(珠和)、十一區(查干陶勒蓋)。
1955年根據國務院關於市轄區和縣轄區公所的名稱,重新統一以地名稱呼,不按數字排列的規定,改為布拉格區、北大池區、吉拉區、城川區、珠和區、查干陶勒蓋區。
1956年,撤區劃鄉,牧區撤銷努圖克區公所,嘎查政府,改建蘇木、巴嘎;農區撤區,改建中心區、鄉。旗境區城建立的蘇木有:布拉格、毛蓋圖、瑪拉迪、吉拉、珠和、哈日根圖(原查干陶勒蓋區的1個鄉)等6個;農區調整為北大池中心區,下設北大池、三段地、二道川3個鄉,城川中心區,下設章昂希里、包日陶勒蓋、包日巴拉嘎蘇3個鄉。同年,各蘇木鄉建起了農牧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大池、二道鄉合並二道川鄉,哈日根圖、瑪拉迪合並為查干陶勒蓋蘇木。
同年11月,區、鄉、蘇木一律改為人民公社。在鄂前旗區域建有衛星(布拉格)、勞動(毛蓋圖)、萬能(吉拉)、勝利(珠和)、幸福(查干陶勒蓋)5個特區人民公社,和紅旗(北大池、三段地、二道川)、友誼(城川中心區)2個農區人民公社。
1961年7月,從幸福人民公社分設出瑪拉迪人民公社。
1962年4月,從紅旗人民公社設出二道川人民公社。
1968年4月,各公社組建為革命委員會,鄂前旗區域組建有:布拉格、三段地、二道川、吉拉、城川、珠和、查干陶勒蓋、瑪拉迪、毛蓋圖等9個公社革命委員會。
1975年12月,組建芒哈圖地區領導小組,1979年9月25日,取消芒哈圖地區的名稱,成立芒哈圖人民公社。
『貳』 鄂托克前旗怎麼樣,從經濟,環境建設以及未來發展潛力等方面看,和杭
鄂托克前旗綠化建設挺好的,而且生活節奏也比較慢,經濟方面還不錯吧,跟東勝比不了,吃的方面比較單一,可選擇的少,杭錦旗沒待過,不過曾經路過過幾次,個人覺得鄂前旗比杭錦旗要好
『叄』 鄂托克前旗在民國時期屬於哪個省
屬於綏遠省。
綏遠省為中華民國時的塞北四省(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寧夏省)之一,簡稱綏,省會歸綏(今呼和浩特市),在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綏遠在清朝為歸綏道,屬山西省管轄,1914年袁世凱政府將之分出山西,與興和道建立綏遠特別區,1928年改稱綏遠省,省會為歸綏(今呼和浩特),抗日戰爭時期省會為陝壩(今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陝壩鎮)。1954年並入內蒙古自治區。
『肆』 我們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能給我們辦下來嗎QS食品
現在全國改制,已經沒有QS了,改成SC了。你按照審查細則辦理就行了。
『伍』 我的戶口是鄂托克前旗的現在想把戶口轉到四子王旗需要什麼手續
公民因各種原因需辦理戶口遷移手續的,應持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及與遷移事由相關的證明。
如錄用公務員、招收職工遷移戶口,持錄用(招收)證明及《調動人員情況登記表》;需要憑戶口准遷證方可遷移的對象,還須持遷入地縣、市公安機關出具的戶口准遷證;
需要免費的法律援助請到司法服務網,專業律師免費為您解答按法律問題,希望能夠幫到您。
若滿意就請採納吧,謝謝
『陸』 美麗的鄂托克前旗
美麗的草原我們的家
鄂托克前旗是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所轄的一個旗,下設9個蘇木鄉鎮,即敖勒召其鎮、三段地鎮、上海廟鎮、城川鎮、昂素鎮、珠和蘇木、毛蓋圖蘇木、布拉格蘇木、二道川鄉。敖勒召其鎮為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全旗有69個嘎查村,有7個民族,總人口6.8萬。其中,蒙古族21988人、漢族46113人、滿族16人、回族31人、苗族18人,另有藏族、土家族各1人,全旗市鎮人口近2萬人。
鄂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地處北緯37°44ˊ—38°44ˊ之間,東經106°26ˊ—108°32ˊ之間,為毛烏素沙漠的腹地。北與鄂托克旗相依;東與烏審旗相連;南與陝西省靖邊、定邊兩縣及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毗鄰;西與寧夏陶樂縣、靈武縣接壤。總面積12500平方公里。地勢從布拉格蘇木到三段地鎮呈南北脊型,分別向東南-西北傾斜,海撥最高點達1564米,最低點為1160米,境內海撥一般在1300—1400米之間,地貌類型分梁、灘、沙3種。梁地佔全旗總面積的31.46%,
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下水埋藏較深,多數地區在50米以下,個別地區超過70米;灘地、沙地分別佔全旗總面積的7.94%和60.53%,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毛烏素沙漠腹部,地下水位2-3米。東南流沙呈西北——東南條帶狀與灘相間分布。
鄂前旗屬中溫帶溫暖型乾旱、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其主要特點是乾旱,多風,沙大,日照長,輻射強,冬寒長,春暖快,夏熱短,秋涼早。年平均降雨量140—350毫米,最多340—350毫米,最少95.7毫米。年平均氣溫6.7—8.0℃。年日照時數2700小時。無霜期145—180天,枯草期長,氣候比較溫暖,光熱條件比較好,適宜於牧草生長,可利用草原占總土地面積的52%。水資源比較豐富,境內有兩條小河流,即東南部的無定河(薩拉烏素河),西部的水洞溝。河水水質較好,可大力發展灌溉與養殖業。地下水位高,年開采量可達6400萬噸。土壤類型多樣,主要有:風沙土、灰鈣土、棕鈣土、草甸土、栗鈣土等。
『柒』 鄂前旗在什麼地方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隸屬於鄂爾多斯市,在銀川市以東150公里。 鄂托克前旗於1980年8月建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西南部,地處蒙陝寧三省區交界。境內主要由毛烏素沙地和鄂爾多斯梁地兩大地貌構成,土地總面積1.218萬平方公里。全旗轄4個鎮,68個嘎查村,總人口7.5萬人,其中蒙古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31%,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多數的少數民族地區。
『捌』 鄂前旗在哪
鄂托克前旗1980年從鄂托克旗分設,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地處蒙陝寧三省區交界,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毗鄰,南與陝西省接壤,121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養育著7.4萬各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