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使學生有序表達,實施口語交際——主題式校本研修活動案例
一、案例生成的背景《語文課程標准》 明確提出了口語的目標是:具有日常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的地進行人際溝通與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爆炸的時代,人際交往更加頻繁,口語交際是人們最基本、最經常的交流活動,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更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也是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高的關鍵時期。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交際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使其成為真正的社會人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我們的研究主題是:「怎樣使學生有序表達,實施口語交際這一主題的確立來源於對農村老師們口語交際課的思考。二、主題案例研修實施過程(一)教學實踐,引發問題 在多次的課堂教學中,發現教師們對此課程大多處於敷衍一下的狀態,根本不注重口語交際的訓練,如一位教師在上口語交際:《我喜歡的畫》一課。師:你能說說你喜歡的畫是什麼?生:我喜歡喜歡的畫是山。學生只回答了一句。老師又叫了幾個學生,他們的回答也是一句話。老師就讓學生接下來去寫,再沒有引導學生如何寫具體。教師不能真正把此課程的學習與發展認認真真落實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導致學生對口語交際失去興趣。農村小學語文老師也清楚地意識到口語交際課的重要性,然而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老師們卻束手無策,或是老師輕描淡寫,或是學生寥寥數語,導致農村小學的孩子不會說,說話經常出現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詞不達意、顛三倒四的現象;不敢說,他們思維較慢,注意力容易轉移,緊張的心理不善於表達自己,不願意與人說話;說不好,學生與人進行口語交際抓不住重點,離題萬里,漫無邊際,不善於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組織要說的內容,話語連貫性差,缺乏條理性.如何使用恰當的教學手段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二)觀察分析,集體反思 現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課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怎樣的位置?發揮了他多少本應該具有的功能呢?本學期,我們就這一專題——「怎樣使學生有序表達,實施口語交際」進行了專題研討,在鮮活的研修課例中,在反復的交流碰撞中,老師們各抒己見分析有如下四個誤區導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缺失:一、重視了口語交際課,輕視了語文學習的各個環節。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應貫穿語文學習的全過程,作為教師不僅要重視口語交際課上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還要有意識的在語文教學的各環節中去培養,並且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我們的教師曾精心准備口語交際課,但非口語交際課預設交際環節的就少了,致使出現為上口語交際課而上口語交際課,這樣逐日就喪失了諸多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鮮活素材和良好契機。二、重視了口頭作文,輕視了人際、社會間的交際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是為了實現交往與應對。使學生逐步樂於表達、善於表達,進而實現「我會說」的目標。回顧我們的教學,很多教師注重學生口頭作文的訓練,甚至強化訓練口語表達,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完成口頭作文是單方面的,是個體行為。而要實現交往與應對,不僅要求學生有表達的技能,還要有傾聽、理解、交際應對的能力,這是雙向的、綜合性的。換言之,口頭作文課側重「作文」,具有單一性;而口語交際課側重「交際」,具有綜合性,它是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體現。三、重視了說的環節,輕視了聽、評的細節。作為教師,每一次口語交際課都會進行認真的設計,提前對學生進行任務布置並予以指導,讓學生課前認真收集、准備交際材料,其出發點是為學生說准備材料,讓學生「有話說」。課堂上也給足展示時間,但往往不能說的精彩,究其原因:缺少交際的說話是失真的交流。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巧妙、機智地使用聽評的細節,讓學生點評,或是讓學生提問,比如:聽了該同學的交流,你還想知道什麼呢?這樣的問題常常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記得寶塔小學劉家一老師執教的一節《教你學一招》的口語交際課上,一學生介紹自己的絕招是做飯,待學生介紹完之後,劉老師機智地問道:「聽了他的介紹,你們有什麼問題嗎?」立刻有兩個學生站起來發問:「我想知道他是怎樣做飯的?」「我想知道他的絕招『絕』在哪裡?」。這兩個同學的問題正切中了該同學交際的「要害」,沒有完成必要的交流,沒有把話說清楚,有了這兩個同學的點評與追問,該同學明白了自己交流中存在的問題,可見,有效的點評能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提升。四、重視了學生的演說,輕視了教師的示範引領。俗話說:「不打無准備之仗」。作為教師,每一次口語交際課都給學生十足的准備時間。在口語交際展示環節,也是盡可能讓學生展示,讓其充分表演與表達。我也曾看到這樣的例子:某教師組織學生口語交際課,先是讓學生讀教材中的要求,再給時間小組內交流,然後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師適當提出要求予以指導,組織學生對說的好的同學進行「鼓掌式」評價,整節課就這樣在學生的演說中結束。試問學生收獲多少,是否達成本次口語交際的目標,著實有探究的空間。教師在組織口語交際課時要能在課前或課中突破難點時以身示範,恰到好處擇時機地示範交際,甚至在示範交際展示後要求學生提問,以促進學生思維訓練、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三)制定策略,組織實踐 該如何讓小學生不當一名機械的聆聽者或簡單地回答問題的「應聲蟲」,願意自主表達、交流?我們語文教師要循課標、思方法、去激活口語交際課堂,努力打造有效的口語交際課。究竟怎樣才能上好有效口語交際課呢?我們語文組的成員進行了交流,大家暢所欲言,最後達成共識:一、精心准備,為學生搭建口語交際平台。我在這里要說的不僅是學生的准備,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其中,深入到學生中去,為學生搜集材料提供切實可行的途徑,了解學生在准備過程中搜集了哪些材料,並為學生提供言語實踐的形式。譬如:二(上)語文教材「保護有益的小動物」的口語交際訓練時,老師應課前指導學生搜集「有益小動物」的圖文資料;活動方式包括詢問、閱讀、收看影視、網上查詢等;然後以記憶、剪貼、繪畫、抄寫等形式,將搜集到的資料整理好,准備在班上交流。二、創設情景,營造輕松自如的交際氛圍。「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這是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對口語交際教學提出的具體要求。口語交際教學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單純「聽話」、「說話」練習,而是師生心靈間的對話與交流。只有營造輕松自如的交際氛圍,學生才能迫不及待地打開「話匣子」。嚮往橋小學的向金成老師執教的一節《身邊的垃圾》的口語交際課就很好地使用了這個策略。他在課前將本校整潔、臟亂兩個方面的圖片拍下來製成幻燈片,課上伴隨問題創設情景予以展示,當問及學生看到了什麼,學生個個搶著說;當展示整潔畫面,問及垃圾哪兒去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被老師引導完成了交際任務,整個過程顯得輕松自如、水到渠成。三、多法並舉,打造有效口語交際課。1、先看後說,用插圖想像地說。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能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有助於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更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生動材料。有的口語交際內容配有插圖,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再進行交際活動,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抓住事物本質的習慣,又可以發揮學生想像能力。2、先想後說,用思維有序地說。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還未形成,他們看到什麼,就說什麼,不善於思考,東一句,西一句,雜亂無章。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先想後說的習慣,做到說話有條理,以理服人。3、邊演邊說,用形象繪聲地說。缺乏具體情境的口語交際是蒼白無力的。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因地制宜創設具體的生活化的口語交際情景,引導學生進入情景,進入角色,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加之小學生天性好動、善於表現自己,我們應該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得到角色體驗,通過自己的表演或看錶演,對人和事有了直觀的印象,就有了說話的題材,說起來會更有興趣,表達也會更清楚。4、以評促說,用追問完整地說。口語交際時,常會遇到一些「攔路虎」,使口語交際難以順利進行;作為教師,要因勢利導,就可以將停滯狀態的課堂變成多向互動的「場」。做法很簡單,一是可以讓有困難的學生主動向別人請求幫助,二是要其他學生對說不下去的同學進行點評,甚至提問,這樣「一請一問」、雙向互動,自然解決學生說的困難。5、以導助說,用引領規范地說。上面提到的「一請一問」可以促進口語交際活動中的「卡殼」現象,但是要想學生真正能有所突破,能說、會說、說好,還需要教師必要的引導與示範,但雙向互動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平等對話,對學生「卡殼」要多寬容、多鼓勵、多引導、多幫助,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態度,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四)及時總結,改進課堂圍繞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原則,進行再次備課,同時確立本次校本研修的主題:使學生有序表達,實施口語交際。在調整後的教學設計中,要給學生一種感覺:口語交際課是我們自己的,是輕松的、自主的、愉悅的。同時,教師還要認識到:學生是處於發展中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過程,因而每個學生都是等待開墾的金礦,有著發展的可能和潛力。但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課堂教學中要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把相信人人能成功進行口語交際的期望傳達給每個學生。教師還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可以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而不是一個威嚴的法官,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要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系,營造一個輕松的、積極的班級口語交際環境。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顯然是不可忽視的教育因素。如果一個學生在說話時,其它學生冷眼旁觀、竊竊私語甚至在做小動作,那麼有幾個學生能順利、輕松地完成口語交際,可能連最後的一絲勇氣都會消失。所以要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讓融洽與合作的陽光普照每個學生的心靈。 運用改進後的教案,老師再次進行了教學實踐,在第二次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同樣的教學內容,但由於教學策略和活動設計的改進,取得了完全不同的效果。三、案例反思 針對這一次的教學實踐,我們再次進行了課堂記實,學生發言覆蓋率達100%,發言兩次以上三十人,佔97%,三次以上二十一人,佔68%;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改進了活動設計,加強了口語訓練的扎實性和坡度性,培養了學生口語交際的自尊心、自信心。從課堂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爭先恐後的表達;看到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系;看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平等對話,對學生「卡殼」要多寬容、多鼓勵、多引導、多幫助,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態度,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更看到每個學生成為了課堂的真正主人。在這堂課上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
⑵ 什麼是校本研修成果
是指以學校為單位抄,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的成果展示。
校本培訓是指以學校為單位,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內容以學校的需求和教學方針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此外,校本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領域,基於學生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驗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課程。它的基本學習方式是探究學習。
(2)校本研修成果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一、教學特徵
1、 立足於工作崗位是教師校本培訓的顯著特徵。
2、 針對性是校本培訓的生命。
3、 校本培訓是教師發展與學校發展的統一。
二、發展情況
我國「校本培訓」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教育部《關於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意見》中提出的,「中小學是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學都要制定本校教師培訓計劃,建立教師培訓檔案,組織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
校本培訓作為一種未來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形式,比較符合我國地域分布廣,培訓任務重,經費短缺,保持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等實際情況,成為一種與離職培訓優勢互補的運作方式,一經提出就受到廣泛重視。
⑶ 基於結果的校本研修計劃中的結果指的是
基於結果的校本研修計劃中的結果指的是教師的行為變化。校本教研是基於校級教研活動的制度化規范,其基本特徵是以校為本,強調圍繞學校自身遇到的問題開展研究。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是教學研究的直接目的。
(3)校本研修成果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有關專家認為,所謂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師為了改進自己的教學,在自己的教室里發現了某個教學問題,並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以追蹤或汲取他人的經驗解決問題。也有人把這稱之為「為了教學」、「在教學中」、「通過教學」。
「為了教學」,是指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於驗證某個教學理論,而在於「改進」、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升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的價值。
「在教學中」,是指校本教研主要是研究教學之內的問題而不是教學之外的問題;是研究自己教室里發生的教學問題而不是別人的問題;是研究現實的教學問題而不是某種教學理論假設。
「通過教學」,是指校本教研就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而不是讓教師將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放在一邊,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⑷ 教學設計方案在校本研修活動中得到意見和改進內容
!「具體問一下學校教科研處,他們的方案中提到了「活動中改進的內容」!
祝工作順利、生活愉快!'tongyi
⑸ 國培校本研修成果
校本研修過程
序號 研修活動 所在學校教研組老師的意見 你的反思與改進
1 教學設計方案在校本研修活動中得到意見和改進內容
2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是否達成教學目標,是否出現的偏離教學結果等教學問題,有哪些反思和改進建議?
3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出現哪些非預見的生成性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如何解決和處理的?更好的處理辦法是什麼?
4 在教學實踐後對教學設計需要做哪些調整和修改?為什麼做這樣的調整和修改?
⑹ 在"地圖"教學中遇到哪些問題學習課程後是如何解決的
後又是如何解決的?
臨滄市全員培訓考核管理辦法
根據《臨滄市教育局關於印發﹤臨滄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全員培訓及研修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臨教發〔2011〕254號)要求,現將2014年臨滄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全員培訓(評好課專題)考核辦法通知如下(採用光碟學習的考核辦法另行通知):
一、臨滄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全員培訓的考核成績總分為100分,考核內容包括網上學習情況(佔70%,滿分70分)和在線考試(佔30%,滿分30分)兩大部分。
二、網上學習情況包括學習時間、網上交流、作業3項考核指標:
1、學習時間是指學員網上學習各類課程資源的時間,該指標占網上學習情況總成績的30%,滿分21分,由網路平台直接給出此項成績。
2、網上交流(杜絕抄襲)在學習平台中以研修日誌、校本研修成果、教學設計與反思以及論壇研討的形式來進行考核,該項考核指標占網上學習情況總成績的40%,滿分28分,由網路平台直接給出此項成績。
「研修日誌」即學員在研修過程中記錄的個人學習的點滴感悟、心得、收獲以及培訓內容反映在教學過程中的改變等,要寫出個人的真實感受,字數要在100字以上。
校本研修成果是學員針對自己感興趣或長期困擾自己的問題、研修中有爭議的問題或者其他問題(選題要強化課題研究的指向性與內驅力)撰寫的教研性小論文。初步選題後,要圍繞解決問題理清思路,把握要點,重組知識,完成論文提綱。有了滿意的論文提綱,才算完成了論文選題。文章要求以培訓內容為引領,以解決課堂教學實際問題為導向,倡導應用研究與實踐創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主題突出,解析充分,特色鮮明,富有啟發借鑒性;以1500——3000字為宜。
「教學設計與反思」包括「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兩部分:通過學習課程資源,結合自己日常教學的某一堂課,進行教學設計,其中要體現課程學習中汲取的理念;教學反思是要在該教學設計實施後,針對整個教學設計或實施中的某個教學行為進行深入的反思。
「論壇研討」是指各位老師在培訓中要針對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或實際教學過程中問題在論壇發帖,並積極回復其他老師的問題,進行論壇研討。論壇研討要求帖子有實質性的內容。
3、按時完成平台中發布的作業:參訓學員要緊密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該項考核指標占網上學習情況總成績的30%,滿分21分,由班級輔導教師批改後給出此項成績。作業要反映自己的真知灼見,不宜長篇大論,不可敷衍了事,杜絕抄襲。每份作業都有截止日期,超過截止日期,學員將不能再提交作業。
三、在線考試是學習評價的重要依據。培訓後期我們將舉行在線考試,要求學員在線完成關於本次培訓內容的試卷,試題採用客觀題的形式,有單選、多選、判斷等多種形式,試題難度將比2013年加大,不學習網上課程將難以取得合格成績。
今年起不參加在線考試的學員,即使網上學習成績合格,總成績也記為不合格。
四、根據參訓教師的在線考試、學習時間、作業、網上交流情況,由繼教網結合班級輔導教師評價後給出最終成績。本次考核成績不合格的教師,下一次需自費補訓,參加考核。
五、 對培訓成績合格的學員,在《雲南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登記冊》中給予5個學分,72個學時登記。
六、州(市)、縣(市、區)教育局與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根據有關標准評選優秀組織單位、優秀學校、優秀輔導教師和優秀學員。對參與培訓取得優異成績、評為優秀學員的教師,在各類評優評先中優先考慮。
七、本次培訓要求所有學員都要記手寫的學習筆記。該項指標雖然只佔總成績的30%,但實行一票否決制,培訓中後期市教育局將會同各縣抽查部分學校學員的學習筆記。學習筆記要求包括每個專題培訓中每門課程的大體內容框架,對課程內容的評價以及學員學習課程後的感受(尤其要包括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影響)。不按要求記學習筆記的學員,即使網路學習平台有學習記錄,最終成績一律為0,並對學員所在學校和校長進行通報批評。建議各位老師像在課堂上要求學生那樣來記筆記,筆記應該是聽課過程中的隨堂筆記,而不是敷衍了事隨表抄襲,既然要學習,就好好認真學習。
⑺ 中小學教師如何撰寫教育經驗總結——校本研修專題之四(下)
下面進行具體闡述:(一)標題標題應簡潔、准確、新穎、醒目。題目不能過長,宜小不宜大(以寫一個側面或面上一個點為好),能反映文章中心和新穎之處,使人一看就明白所論述的內容。像《關於××的總結》、《關於××的一些體會》這類標題就有千人一面之嫌,而且也不夠生動、醒目。標題可以是既定的科研項目,即專題經驗總結;也可以是對某一階段(如一學期、一學年等)全部工作的回顧。為確保標題盡量不落俗套,可採用以下方法:1、以「單位(或姓名) + 時間+ 內容+ 文體」作為標題這是標題中最常見的寫法。只用將單位(或姓名)名稱、時間、內容和文體四個方面列舉全面即可。如:《××中心學校××××年度××校本教研工作總結》,《××教師對於×學×年級××教學的經驗總結》。這種標題雖然比較呆板,但使人一目瞭然。2、以成功的經驗作為標題可採用「主副式」結構的標題形式,主標題簡潔、形象,副標題概括主題、文體特點,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教師轉變學困生的經驗》;《給學生一把『開概括山斧』——談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這種標題往往用語生動、有活力,在眾多的呆板枯燥的標題中讓人耳目一新,極易引起讀者的興趣。3、以問題直接作為標題這種標題豁亮,直逼眼簾,顯山露水。如:《怎樣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問題的方式向讀者拋出文章的中心,不僅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同時引發讀者思考、共鳴。教育經驗總結報告的題目形式很多,作者可根據總結的具體內容來全面衡量,靈活確定。(二)前言也叫引言。教育經驗總結的前言力求簡潔,不要長篇大論。大多數以凝練簡潔的語言交代本篇經驗總結的背景、寫作目的、取得的主要成績等,使讀者一開始就判斷出有無參考價值。主要有兩種寫法:1、全面經驗總結的前言。前言中簡單介紹基本情況,如:××(教研組或學科教學)工作的全面總結、××教研組工作的總結。2、專題經驗總結的前言。在前言中說明該總結的背景和目的意義。(三)正文正文是報告的主體,占據了報告的大部分篇幅,體現了教育經驗總結報告的質量和水平。正文必須圍繞教育經驗總結的中心論點(總觀點)組織材料進行論證,通過對教育經驗的分析和綜合,把教育經驗的重要意義體現出來。寫作時,要緊扣經驗總結的主題(中心觀點)組織材料,可在文中設小標題,但要注意所敘述的若干個問題的內在聯系。經驗總結既要有典型的事例,又要通過分析研究,加以理論概括,做到內容生動,有理有據,說理性強,使人在思想上受到啟迪。工作上可資借鑒。正文的寫作形式很靈活,大概有以下幾種:1、層層遞進。這類報告往往是先談實踐工作過程,從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開始介紹作者所採取的方法,接著談取得的成績,然後談從中所得到的經驗體會,最後談存在的問題或今後應改進的建議。這種行文方式是按照經驗總結構成的幾部分順序依次進行的,逐步推進,深入展開。2、並列式寫法。這類報告是將整個工作過程以及經驗體會經過整理後分為若幹部分來寫,各部分之間是並列關系,若干個分部分集中說明整個文章的論點。文章除了總標題之外,每一部分也可以有一個醒目的小標題。這種寫法在經驗總結報告中也較為常見,往往在較為復雜或是較大的工作總結中使用。3、倒敘寫法。先列出所取得的成就,再介紹經驗。這種寫法也常使用。正文部分的內容,應以總結成功的先進經驗為主,這也是這類報告的最終目的之所在。即是為了推廣先進經驗,促進教學活動的發展,豐富教育理論。正文除了要充分總結成績和成功經驗外,也可以適當總結失敗的教訓或簡明地闡述尚存在的問題,便於進行更深入地研究。作者既可以把問題和建議分散在每個具體的問題上,總結成績的同時,也適當地提出一些問題或建議,也可以在全面闡述成績和經驗之後,集中談論問題和建議。前種寫法多用於當每個方面的具體工作既有成功經驗,又同時存在著明顯的問題時使用。這種寫法使得問題突出,針對性強,便於讀者閱讀與理解。後一種寫法多用於僅個別部分問題突出時使用,這樣的寫法便於集中討論問題。問題集中,建議凸現,利於深入總結和分析。(四)結尾結尾是教育經驗總結報告的精髓和結晶,能反映出作者的獨到見解。通過對正文論述的進一步概括,根據典型材料的分析進行概括,形成規律性的結論。有的經驗報告總結則將上述的問題或建議部分移在此部分論述作結,這樣也未嘗不可。寫作的具體形式千變萬化,大題的思路總是一致的,關鍵在於作者去選取合適的有效的形式。總之。結尾的用語要准確、有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五)附錄和主要參考文獻嚴謹的教育經驗總結報告應有附錄。它是一些不便於寫入報告但又必須交待的重要材料,如調查問卷、研究紀錄等;主要參考文獻是指對報告的中心論點、寫作思路有重要影響的材料和論述,要註明作者、文獻標題、出處、卷期或出版時間等,以供查證。這是任何學術論文都必須的。同時,對參考文獻的羅列,也進一步向讀者展示了該經驗總結的相關背景,便於讀者進一步查證和研究。 四、報告的修改教育經驗總結的成果一般體現為經驗總結報告。正確表述經驗是總結經驗的關鍵。為此,要做到:鮮明觀點與充實材料統一,經驗描述與理性概括相統一,表述簡煉、准確、邏輯性強。經驗總結報告一般由以下部分組成:一是所總結的教育活動的簡要、全面的回顧;二是教育活動中採取的主要措施、引發的現象、取得的教育結果;三是對教育措施系統和教育結果系統之問因果聯系的認識和討論;四是在今後類似的工作中如何吸收這類經驗、克服缺點的想法與建議。總結經驗是要給別人看的,因此,從寫作前到寫作後,從內容到形式,都要反復推敲,精益求精,並以此來不斷提高自己總結經驗的水平。修改是教育經驗總結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工作。初稿完成後,可視情況進行適當的修改,使文章更充實完整。修改應注重總體結構是否合理、語句是否通順、用詞是否准確。修改不必急於進行,可以自己思考後動手修改,也可以向專家請教,給予更高層次的點撥,完善經驗總結報告。 二〇一〇年六月七日
⑻ 個人校本研修學習計劃
個人校本研修學習計劃(通用21篇)⑼ 校本研修成果類型有哪些
答:1
、「為了學校和教師的發展」;
2
、「基於學校和教師的發展」;
3
、「通過學校和教師的發展」。校本研修與校本培訓、校本教研的區別是,1、強調教師主體。2強調教師專業發展。聯系學校是責任主體。
⑽ 論教學設計如何提高教學效果
如何改進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教學效果
一、功在課前,效在課上
(一)抓住備課,滿盤皆活
1、備課質量影響課堂效果
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向45分鍾要質量。而上好課,首要是備好課,只有認真備好課,才能上好課。正所謂抓住備課,滿盤皆活。所以應在備課、優化課堂設計上下苦功,課前勤一點,課上「懶」一點,總體上會用較少的勞動投入取得較大的教學效果。
2、備課是專業成長之橋
備課中,教學設計能力既是一種綜合教學能力,又是一種創新能力,它在教學能力中居於核心地位。備課是一種學習、提升和修煉的過程,是一種放飛思想、張揚個性、抒發情感的過程,它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去打造。
3、優化備課是最現實的校本研修
備課、說課、聽課、上公開課已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也是教研的精華。尤其是備課,它無須加重我們的負擔,它是教研,也是工作。使我們做中研,研中做,相得益彰。
(二)備課做到「二備」
1、研讀教材
備課除按常規要求之外,在備知識時,要抓住四點,即新知識點,新舊知識連接點、興奮點、創新點。這四「點」,在備課時要有預見、有對策。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去驗證、修改、總結和積累。長此以往,備課就會越來越細、越來越精,心中越有數,上課時就能做到輕車熟路。研讀教材不可簡單地泛泛而讀,應邊讀、邊想、邊畫、邊問、邊記,把讀、想、畫、問結合起來。鑽研揭示語和旁註,它既是幫助我們正確使用教材、突出重點、發散難點的教法指導,又是啟發學生分析思考掌握知識要領的學法指導。
2、超越文本
使用好教參:課程標准、教材、教參是教學中的三件法寶,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好。借鑒好報刊:各具特色的教學報刊很多,內容豐富、信息量大,資料的可讀性、指導性和實用性很強,是我們備課和業務進修的「活水」。活用好經驗,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大都是來自於教學一線,不僅經過實踐檢驗是正確的,更主要是這些經驗針對性強、操作性強。
(三)教學設計
當前,許多教師的教學仍然是「濤聲依舊」,與其說課堂沒有突破,不如說沒有教學設計上的突破,教學設計是教師練功的平台,是教師專業化的成長之橋。
教學設計應體現:
1、規劃性。課堂教學設計實際上是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各項工作做一個規劃。如教學目標編制、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教學方法與手段的籌劃等。
2、前瞻性。在做教學總體設計時,教師通過思考預測教材內容、學習環境、教師的行為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應,依據學生可能做出的反應,藉助於想像擬出操作藍圖。
3、創造性。教學設計要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去設計獨特的具有個性的教學方案,使課堂教學常教常新。
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優化教學目標與內容
備課第一位的是研讀教材,准確把握教學目標。如果說教學內容決定「教什麼、學什麼」,那麼教學目標則決定「教到什麼程度,學到什麼水平」。僅僅知道教學內容,而不清楚教學目標,往往會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千重要,萬重要,理解教材最重要;這個法,那個法,不理解教材就沒法。要搞好教學首先要注重吃透教材。優化教學內容要解決的問題:「教什麼?」「選什麼?」「教什麼最好?」「主題是什麼?」「教到什麼程度?」「採取什麼方法?」、教材離學生越近發揮作用越好。怎樣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關鍵的是要能把課堂激活;怎樣才能把課堂教學激活,重要的秘密武器,那就是在備課中對課程資源的巧妙開發和利用。所以要備好課除了要研讀教材外,還要根據教材去找素材。當然,素材並不等於教學內容,教師准備了很多內容,不能一下子都塞給學生,素材需要進行梳理取捨加工整合。只有素材根據自己的語言或者教學風格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揚棄,整合才有效。在講課時力求把握特點,突出重點,克服弱點,讓學生獲得真知。對教材的把握應明確四度:「寬度、深度、難度、溫度」。
(二)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巧妙與否,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簡與繁、易與難、順暢與阻塞、生動與枯燥,決定一節課的成與敗。當前我們在備課中的教學設計是不容樂觀的,甚至是令人堪憂的。我們普遍不重視教學設計,即使有些教師重視教學設計,也不得法。
我們普遍缺少六種備課能力:(1)研讀教材的能力;(2)圍繞主題搜集素材的能力(激活教材);(3)了解學生的能力;(5)組織處理教材的能力;(5)教學設計能力;(6)個性化編寫教案的能力。
(三)優化教學方法與策略
正確對待傳統教學方法好的經驗:(1)注意以舊引新,尋找新舊知識的關聯和生長點;(2)要系統化傳授知識,精心處理重難點;(3)運用邊講邊問啟發學生思考、集中注意,師生共同參與;(4)精心組織練習,小步快進,當堂反饋校正,力求把問題解決在課內。
存在問題:(1)習慣從概念出發,而不是從問題出發,注意結論和識憶,而忽視對知識發生過程和思維方法的探究;(2)過分強調教師主宰作用,基本上仍是牽著學生鼻子走,缺乏對學生自主精神、創新意識的尊重與關懷;(3)未注意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動手實驗與學生已有的認識經驗緊密聯系。 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態度就是要揚其長、避其短,這是選擇教學方法首先要遵循的原則。改進教學策略東方不亮西方亮。當運用一種教學方法難以奏效時,是否想過改變一下思路,換一種教學方式。一種新的教學策略也許會讓你的教學活動走出「山重水復疑無路」,而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而採取的方法、步驟、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這樣能出奇制勝,常教常新。
(四)優化課堂教學組織管理
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上課只是布置學習內容及要求,然後嚴格督促,嚴格檢查,嚴格驗收,及時反饋並提出改正要求,不讓一個學生矇混過關,其結果是,這種簡單枯燥的、並不受看好的方式,一學期下來,教學成績竟比其他教學班高出很多,所學的知識量也比其他班多出好很多。這里且不說這種方法是不是科學,要不要推廣,但是其結果是發人深省的。
盡管這些做法並非完全符合現代教學觀,但這緊緊抓住「嚴格管理」是有其科學性的。
作為一所學校,作為一個教師,嚴格管理是什麼時候都不應該丟棄的。
(五)優化教師的專業素養
沒有一流的教師,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學。教師可分為三類:1)責任心很強,業務水平高,受教於他的門下,學生負擔輕,學習質量高;2)責任心較強,但業務水平一般,受教於他的門下,學生負擔重,效果一般;3)沒有責任心也沒有業務水平,受教於他的門下,學生沒負擔,自然也沒有學習質量。既,教師的質量就是學生的質量,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根本出路在於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沒有一流的教研,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學成果。在教研上讓人不如意的教師其表現為:不思進取,碌碌無為,不願研究;熱衷應酬,忙於事務,不勤研究;裝點門面,流於形式,不真研究;心浮氣躁,淺嘗輒止,不深研究;食而不化,學用脫節,不善研究。既,教研的質量就是教學的質量,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其根本出路在於提高教研的深度、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