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技術創新成果

技術創新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08 19:53:12

『壹』 我國近年來科技創新成就

1、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五年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國際論文總數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國際論文檢索系統(SCI,EI,ISTP)論文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

納米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二。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

2、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

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鋼鐵、船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和生物技術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產業整體技術素質邁上新台階。

3、科技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人民。

近年來中國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社會事業放在突出位置,科技進步為人口健康、節能減排、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雜交水稻的培育和應用,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實施,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能源領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設備、大型水電設備、先進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燃料電池、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關鍵技術,為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

4、知識產權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

五年來,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2002年到2006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從3.97萬件增長到12.2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從0. 58萬件增長到2.5萬件。

5、科技投入規模和強度持續提高。

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5位;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提升,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2%。

近5年國家財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較快增長,其中2006年中央財政科技撥款達1009.7億元,比上年增加25.0%。

6、中國成為世界科技人力資源大國。

2005年,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全時人員達150萬人/年;一支充滿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正在迅速成長,45歲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員占研究人員總數的80%。

『貳』 十八大以來我國科學技術創新取得哪些成果

1、我國TD-LTE產業鏈日趨成熟,2015年末4G用戶數超過3.8億;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速鐵路技術世界領先,高鐵運營總里程達1.9萬公里,佔世界的60%以上,並進軍海外市場;

2、ARJ支線飛機成功實現商業銷售和交付運營;油氣開發專項再造一個西部大慶;半導體照明技術加快應用推廣,2015年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規模達4245億元,比上年增長21%;

3、第四期「超級稻」創造百畝連片平均畝產1026.7公斤的新紀錄;全球首個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以及阿帕替尼、西達本胺等抗腫瘤新葯成功上市。

(2)技術創新成果擴展閱讀:

十八大以來,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明顯加快,北京、上海積極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創新型省份、創新型城市建設試點初見成效,區域創新改革試驗全面啟動。

2015年江蘇、廣東、山東和北京等地區研發經費超過1000億元,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廣東、浙江、山東和陝西等地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2013-2014年,我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創新活動企業佔比分別為44%、39.8%、37.9%和26.3%,天津、江蘇、浙江、廣東、陝西等地區位居前列。你追我趕、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叄』 我國近來的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果

具體如下:
1、航天上的太行發動機,我國起步晚,經驗少,歷史積淀少,取得航天發動機技術的進步,證明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
2、神舟系列飛船以及天空一號,北斗系列。
3、高鐵技術,雖然不久前出現事故,但是技術還是領先的。
科技創新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環境。如果人們自覺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環境,就能激發科技創新的社會潛能,就能縮減從科技創新到產業運用的時間進程。學習各國在科技創新上的經驗,無疑是提高上述自覺性的很好方式。

從各國的經驗看,科技創新能力的形成有賴於如下因素:

一種良好的文化環境。例如,有一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有熱愛科學的社會風氣,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學術教養和規范,等等。沒有一個良好的軟環境,就很難形成科技創新能力生長的土壤。當前,世界各國都出現了一些科技詐騙、學術腐敗的案例,盡管這類事在急功近利的風氣下難以避免,但必須加以有效地扼制。

一個較強的基礎條件。在科技創新的基礎條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教育體系。中國的傳統教育體系偏重於知識傳授,厚重有餘,活力不足,在某種意義上不利於創造能力的形成。中國的教育在課程設置、教授方式、考評方式等方面均有諸多待興待革之處。

一種有效的制度支持。國家對自主科技創新的制度支持應是全面而有效的。例如,有有效的項目評估和資金支持體系,有有利於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制度,有明智的產業政策,有合理的知識產權制度,有有利於科技創業的社會融資系統,等等。

在人類社會中,做成一件事的條件無非是人、財、物。在三個條件中,人是主體、是最活躍的因素。在科技創新中,人的因素第一,人才第一,體現得更為突出。當然,人的因素並不僅僅指個人的才智,也包括人的社會組織水平。另一方面,有人而無財、物,便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也是做不成事。因此,所謂科技創新的環境創造,就是讓人、財、物能自然地結合、有效地結合,實現一種「人能盡其才,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和諧狀態。

『肆』 科技成果評價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科研成果評價指對科研成果的工作質量、學術水平、實際應用和成熟程度版等予以客觀的、具體的、恰當的權評價。對科技成果進行評價方法:從學術價值、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三個方面進行評審。對不同類型的成果,要有不同的側重,但不能偏廢。對基礎研究成果,主要側重於學術價值;技術研究成果(應用研究印發展研究成果)應側重於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在成果具體評價上,必須堅持科學性、客觀性原則。

『伍』 供電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謝謝

我也收到了兩封信函,蓋的章是:
「中國社會經濟優秀論文評選辦公室」和「全國電力科技創新成果評審委員會」兩個單位,發文和組織單位是中國社會經濟調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感覺盈利的氛圍太濃了!當時我的文章參加了雜志社舉行的徵文比賽,主辦機構都是免費寄送獲獎證書和獎品,不像這家機構,收費是先決條件。
大家明鑒!

『陸』 怎麼寫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的具體情況和取得成效

這個一般都是跟你的項目掛鉤的吧,要麼就是你說的專利、論文、獲獎情況這些專;如果是軟體的屬話就取得軟體著作權、軟體產品這些,社會效益感覺跟項目成果關系不是很大,經濟效益可以說一說,沒有規定你要面面俱到,只需要列出主要的幾點即可,有時寫一個點也行的。。我們以前有寫過取得軟體著作權,編號多少,或軟產品,登記號多少,這樣也是可以的。。當然如果項目還沒完成,也可以寫完成了項目測試,解決了項目的什麼問題,預計什麼時候能投產等等,其實沒有規定的模板,可以自由發揮,跟你項目的成果有關即可。

『柒』 我國當前在科技創新方面有哪些成就

1.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五年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國際論文總數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國際論文檢索系統(SCI,EI,ISTP)論文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納米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二。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非線性光學晶體、量子信息通訊、超強超短激光、高溫超導等前沿技術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涌現了載人航天、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准等一批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2.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鋼鐵、船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和生物技術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產業整體技術素質邁上新台階。重大技術裝備自主開發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綜合工程化能力明顯提高,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3.科技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人民。近年來中國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社會事業放在突出位置,科技進步為人口健康、節能減排、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撐。雜交水稻的培育和應用,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實施,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能源領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設備、大型水電設備、先進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燃料電池、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關鍵技術,為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控技術取得重要進展,一批新葯創製成功,傳統中醫葯得到新的發展,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知識產權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來,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2002年到2006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從3.97萬件增長到12.2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從0. 58萬件增長到2.5萬件。隨著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國專利局受理的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量連年增長,2006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總量達21萬件,居世界第4位。

5.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持續高速增長。五年來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平均增速高達27.0%,高於「九五」時期平均增速6.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總產值占製造業比重由14.5%上升到16%。2006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322億元,是2002年的2.7倍;高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達5288億美元,是2002年的3.5倍,優化了貿易結構,國際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

6.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06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收入和總產值分別達到4.3萬億和3.6萬億;聚集了全國一半數量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研究開發投入佔全國的1/3;區內企業擁有發明專利數為32600;區內企業創造的工業增加值達8520.5億元,約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9.4%。2007年上半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營業總收入25891.8億元,工業總產值21873.2億元,工業增加值5021.6億元,出口創匯967億美元。

7.科技投入規模和強度持續提高。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5位;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提升,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2%。近5年國家財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較快增長,其中2006年中央財政科技撥款達1009.7億元,比上年增加25.0%。

8.中國成為世界科技人力資源大國。2005年,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全時人員達150萬人/年;一支充滿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正在迅速成長,45歲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員占研究人員總數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總規模達到2300萬人,成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養規模最大的國家。

9.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逐步增強,大學、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中的骨乾和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2006年,中國企業研究開發支出總額達到2134.5億元,佔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的71.1%,企業開發的重大技術成果不斷涌現;民營科技企業已由20年前的7000多家發展為2006年的15萬家。高等院校現有研究開發人員22.7萬人,取得了人類細胞衰老主導基因、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家蠶基因組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面向市場的創新能力得到加強

『捌』 關於科學技術創造的成果的資料

①探月工程——首次探測 月球背面:

2018年,中國探月工程將實現新突破。嫦娥四號任務將於今年實施兩次發射任務,實現國際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巡視勘察,譜寫月球探測歷史新篇章。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劉繼忠介紹:

嫦娥四號今年的發射任務將分別於5月和12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計劃5月發射中繼星,首次在地月朗格朗日L2點放置衛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面站之間的測控通信;12月發射著陸器和巡視器,在中繼測控支持下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就位和巡視探測,科學探測數據再通過中繼星轉發至地面接收站,開展相關科學研究。

②北斗衛星——密集發射 全球組網:

進入2018年,北斗衛星迎來高密度發射之年。與此同時,我國自主研製和建設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進入發展新階段:系統性能、衛星壽命、服務精度大為提升,提供服務的地區范圍更廣,進一步向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角色靠近。

「2018年底前,將發射10多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建成基本系統,覆蓋『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到2020年,將發射30多顆衛星,向全球提供服務。」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言人冉承其介紹。

③深海科考——「七龍」探海 更深更遠:

「深海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是人類未來發展的藍色空間,也是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新疆域。」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峰說,2018年對國家深海事業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年。2018年,我國將從「硬實力」和「軟實力」兩方面下功夫,力爭在深海探索中占據先發優勢。

深海裝備,是深海大洋調查的有力保障。今年,會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龍」號無人有纜潛水器、「潛龍」無人無纜潛水器組成的「三龍」深海裝備體系為抓手,促進深海技術的創新突破。比如持續推進「蛟龍號」和「潛龍二號」的技術升級與應用。

④量子技術——通信計算 繼續領跑:

2017年12月19日凌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自然》雜志對外發布2017年度改變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入選。《自然》雜志為每一名入選者做了一篇新聞特寫,其中以「量子之父」為題報道了潘建偉。

毫無疑問,潘建偉是世界量子技術領域里最好的科學家之一。在他的帶領下,中國量子通信研究迅速從「跟跑」實現「領跑」,目前已領先世界5年到10年;中國量子計算研究也邁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⑤核電技術——高溫低溫 全面發力:

核科技作為重要的科技領域,備受社會關注。歲末年初,核科技持續自主創新再結碩果,呈現出新堆型扎堆的可喜現象。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日前在京正式發布其自主研發的「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堆。

與此同時,我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核電高溫氣冷堆也傳來捷報,山東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2號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扣蓋成功。這意味著距離我國建成全球首座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商用示範工程又邁進了一大步。

『玖』 如何著力技術創新

接下來的問題是成果轉化問題,可謂舉步維艱。有人說,創業難,創新更難。但我要說,對於高科技領域的中小企業而言,創新猶如爬山,而創新成果的轉化則如登月。

創新是毅力、信心加上智力的競爭,對於創新者來說,目標確定以後,有了必要的知識(學習)和信心,則義無返顧地投人工作,功到自然成,無需過多投入資本,創新者往往只圖溫飽而已。古人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意即最強大的人是無己的人。所以.一項創新能否成功,除了科學依據以外,主要取決於創新者是否能進入無我的境界。

而成果轉化則不然。據統計,一項高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所需投入的經費,平均為前期科研開發經費投入的十倍以上。中小企業是資本競爭的弱者,為揚長避短而轉向自主創新的智力競爭,但到了成果轉化階段又不可避免要投入資本,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所以,當中小企業的創新成果進入生產力(產品)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國家和社會的支持和投入,創新型的中小企業是很難成功的,可謂在劫難逃。也就是說,必須用納稅人的力量來培養新的納稅人。我們公司的上述成果,現在已正式進入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階段,這些成果屬於電子(光電子)和信息類,其技術的目標產品是專用集成電路(ASIC)。為了將上述成果變為有競爭力的產品,自2005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在世界范圍內尋找合作夥伴。

在國內,這些年來集成電路技術和產業已有很大進步,但仍是弱項。國家每年進口的集成電路總值超過500億美元。我們要集成的產品,是超過千兆赫茲帶寬的模擬集成電路,在世界范圍內也極具先進性。所以,一開始我們就想通過一種國際合作的方式來完成,然而我們發現,要想將上述成果轉化為集成電路,國內外合作者的要價都太高昂,而且技術風險極大,我們是無法承受的。通過反復論證,我們決定了一條最為艱苦,但最節省和技術風險最小的路線,那就是我們自行設計、國外加工的路線,這條路的好處是經費可節約50%以上,技術風險則全在我們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且,通過項目執行,我們可以擁有公司自主的集成電路設計平台和設計能力,這是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建立自身的集成電路設計軟硬體平台,設計程序已基本打通,初步的前端設計驗證結果遙遙領先國際水平。

現在,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資金問題,從集成晶元設計到完成投片試產,盡管我們選擇了最省的路線,資金的缺口仍有500萬元之巨。我們正在為此四處奔走,如若能籌到足夠的資金,2007年8月份我們將能實現第一批試片投放,11月份完成封裝測試。但若籌集不到資金,則成果的轉化進程將無法按計劃進行,甚至可能胎死腹中。

我們的困境還源於我本人的價值觀,作為企業的帶頭人,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而是一個愛國主義者。我始終認為我們的突破性成果將是國之利器,它應該屬於民族和國家,因此我相當忌諱外資投入,即使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我仍拒絕了外國人對公司的收購意圖,打腫臉充胖子。事實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外企業和投資商對我們的成果感興趣。是否可以用容納外資的方式使公司走出困境,成了又一道難題。

我國到2020年將成為科技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政府向全國人民發出的庄嚴號召,也是向世界發布的響徹雲霄之強國宣言。作為一個職業科技工作者,我經歷了中國和世界的光通信從科研到生產推廣應用及社會由此邁向信息化的全過程,也曾為國家的通信科技發展和工程建設作出過一點微薄貢獻。而今能趕上科技創新強國的大潮,我從心底歡呼,喜極之餘,深慶我輩生而逢時,生而為炎黃子孫。廉頗雖老矣,既得逢時,自當再立新功。

我們的事業盡管經常會有困難,但我們總是對前景充滿信心,我堅信我們將能以世界領先的創新成果和產品報效國家和人民,報效上海市政府和上海的父老鄉親。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壯心難表,有打油詩為證:

聞雞起舞效先賢,征夫少解戰衣眠。病牛猶勇耘千畝,未信天下不豐年。

『拾』 中國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古代:四大發明

現代:「蛟龍號」載人潛水器
我國領先世界的科技有; 1、激光技術。我國激光技術世界第一,領先全世界15年。 2、超級稻及其他農作物雜交技術。超級稻被世界成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3、陶瓷技術。陶瓷技術是我國傳統的領先技術。 4、反衛星武器技術。我國已經發明寄生星多年。現在開始向菲律賓的一顆商業衛星部署寄生星。寄生星只有中國才有,世界任何國家都沒有研製出來。是我國鎮國之寶。 5、建橋技術。我國是造橋王國,有「世界橋梁博物館」的美稱。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橋,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橋。 6、高原鐵路建設技術。青藏鐵路是世界高原鐵路技術難度最大的技術。 7、巨型水電站建設技術。我國建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代表世界水電技術的最高水平。 8、排灌機技術。安裝在駱馬湖的抽水機直徑8米,計劃再安裝直徑12米的機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9、智能機器人技術。我國的水下螃蟹系統,是世界獨有的。 10、汽墊船是我國發明的。當時為了保密,沒有向全世界公布。 11、打水井技術。我國在西北能打世界最深的水井。 12、絲綢技術。絲綢是我國的傳統技術。現在仍然世界領先。 13、治理沙漠技術。我國治理沙漠技術世界領先。 14、防治人畜瘟疫技術。我國在50--60年代已經基本消滅人畜瘟疫,當時和現在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15、防治SAS病技術。我國防治SAS病技術世界第一水平。 還有一些小科技就不提了。

閱讀全文

與技術創新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