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鑒定通過的科技成果,由組織鑒定單位頒發《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因此需要在成果鑒定證書的頒發單位對證書真偽予以鑒定。
為了加強科學技術成果(以下簡稱科技成果)鑒定工作的管理,正確判別科技成果的質量和水平,促進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制定本辦法。
【方法】
會議鑒定:根據金融行業的特點全部採用的是會議鑒定。對鑒定項目進行現場考察、測試,經過討論答辯後對科技成果作出評價。具體要求如下:
會議鑒定的鑒定委員會由七至十五名同行專家組成了。聘請專家的要求是:專家必須學風嚴謹、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專家不能是成果完成人。各行申請鑒定項目必須有鑒定委員會推薦人員名單一份與鑒定材料同時報科技司。
函審鑒定(依照國家科技成果鑒定辦法的規定進行),申請科技成果鑒定的項目應符合下列條件:
完成合同的約定或者計劃任務書規定的任務要求,項目已正式使用半年以上;
不存在科技成果完成單位或者人員名次排列異議和權屬方面的爭議;
技術資料齊全,並符合有關標准和規范;
經科技部認定的科技信息機構出具的查新結論報告。
【內容】
(一)是否完成合同或計劃任務書要求的指標;
(二)技術資料是否齊全完整,並符合規定;
(三)應用技術成果的創造性、先進性和成熟程度;
(四)應用技術成果的應用價值及推廣的條件和前景;
(五)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鑒定結論不寫明「存在問題」和「改進意見」的,應退回重新鑒定, 予以補正。
組織鑒定單位和主持鑒定單位應當對鑒定結論進行審核,並簽署具體意見。鑒定結論不符合本辦法有關規定的,組織鑒定單位或者主持鑒定單位應當及 時指出,並責成鑒定委員會或者檢測機構、函審組改正。
經鑒定通過的科技成果,由組織鑒定單位頒發《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
『貳』 四大文明古國有哪些成果對今天有直接影響
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葯、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
古埃及:多神教崇拜、金字塔建築藝術、
古印度:佛教、印度教
古巴比倫:空中花園、泥板書
『叄』 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哪些成果對今天有直接影響
我們知道,《漢謨拉比法典》是在蘇美爾法典的體系中完善的,體現了王權神授的思想。從以上的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出《漢謨拉比法典》是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體現了是等級的差異,區別於現代法律的最基本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現代法律則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思想。
人類今天所擁有的很多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都可以追溯到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這四大文明古國。
1.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歷法,一年都分12個月並且有閏月;
2.各個文明都創造了自己的文字;
3.印度河、黃河、兩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輪制陶;
4.埃及和兩河流域都計算了圓周率,巴比倫和中國都發現了勾股定理,印度則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肆』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哪些
中國近些年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科技方面更是如此,成就較多,簡單舉幾個例子。
①超級計算機。在大數據廣為應用之下,超級計算機越來越受重視,而且應用場景越來越多,這使得超級計算機成為「國家科技體現的標配」,畢竟國家信息化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准,而實現這個標準的物質基礎,就是超級計算機。近些年,我國的超級計算機發展速度極快,目前綜合實力僅次於美國,遙遙領先於第三名,在全世界范圍之內形成了中美爭霸的局面,這本身就說明中國科技的崛起。
事實上,核電技術是我國未來要發展的方向,也是未來「出海」的主力產品之一,我個人認為他要比超級計算機更具變現力和戰略性。
『伍』 如何進行科技成果鑒定,需要准備什麼材料,到哪去做科技成果鑒定
各地都有生產力促進中心或叫科技局的機構,找他們可以實施科技成果鑒定;
前提是你的成果要有實際的效果才行;
『陸』 四大古國文明中的哪些成果對今天仍有直接影響
四大文明古國一般用來指代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等四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但對由於古文明缺乏准確的文獻紀錄,其具體誕生時間學術界尚有爭論。人類今天所擁有的很多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都可以追溯到這些古老文明的貢獻。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兩河流域、尼羅河、黃河、長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恆河流域相繼產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國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繼由新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進而步入鐵器時代。社會制度大多採用奴隸制,國家政權則較晚誕生。古埃及的諾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他們利用神話來加強自己的專制主義統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稱是「太陽神的兒子」,古巴比倫的統治者漢謨拉比自稱「月神的後裔」,中國的君主自稱天子。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歷法,一年都分12個月並且有閏月。各個文明都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黃河、兩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輪制陶,埃及和兩河流域都計算了圓周率,巴比倫和中國都發現了勾股定理,印度則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古巴比倫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里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里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兩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兩河流域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雖然巴比倫現巳消失,但其影響(尤其宗教方面)卻很多流存至今。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實在當之無愧。 巴比倫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達城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以古亞述城為中心,稱為西里西亞,或簡稱亞述;南部以巴比倫城為中心,稱為巴比倫尼亞,意思為「巴比倫的國土」。巴比倫尼亞又分為兩個地區,南部靠近波斯灣口的地區為蘇美爾,蘇美爾以北地區為阿卡德,兩地居民分別被稱為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初就是由蘇美爾人創造出來的。 蘇美爾幾乎和古埃及人同時發明了文字。他們用削尖的蘆葦做筆,把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後把泥胚烘乾,成為泥板。由於這種文字形狀成尖劈形,所以被稱為楔形文字。 公元前2007年,阿摩利人入侵兩河流域,摧毀了阿卡德人和蘇美爾人建立的烏爾王朝。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個以幼發拉底河河畔的巴比倫城為首都的王朝。從那時起,美索不達米亞就被稱為「巴比倫尼亞」,那裡所有居民都被稱為巴比倫人。 古巴比倫王國時期是兩河流域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這個國家出現了一位著名的君主-漢穆拉比。漢穆拉比用武力統一了兩河流域後,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專制國家。他個人集宗教、軍事、 行政、司法和水利建設等各種大權於一身。為了更有效的統治自己的國家,他頒布了著名的《漢穆拉比法典》。法典共282條,刻在一塊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迄今發現的最早完備成文的法典。 古巴比倫王國在漢穆拉比統治時期達到極盛,但是漢穆拉比死後,帝國就瓦解了。王國先後受到赫梯人、喀西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終於被亞述帝國吞並。 公元前612年,迦勒底人聯合米底人推翻勒亞述帝國。迦勒底人建立的的帝國也是以巴比倫城為首都,歷史上稱為「新巴比倫王國」。這個王國在尼布甲尼撒統治時期打到鼎盛。尼布甲尼撒曾兩次攻陷耶路撒冷,毀滅猶太王國,把大批猶太人當奴隸押往巴比倫。這就是聖經上所說的「巴比倫之囚」。尼布甲尼撒還下令重建巴比倫城,在城內建造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重建後的巴比倫城宏偉壯麗,直到100多年後,希臘歷史學家,被稱為「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來到巴比倫城時,仍稱它為世界上最壯麗的城市。 新巴比倫王國在公元前538年被波斯帝國所滅。此後,古代兩河流域再也沒有出現過獨立的完整的國家。 古埃及是指從公元前4000多年開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而結束,位於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為一個基於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國的經典範例。 在古埃及南北分治期間的疆域最大,南部尼羅河河谷地帶的上埃及的領域有現在的蘇丹到衣索比亞,而北部三角洲地區的下埃及除了現在的埃及和部份阿爾及利亞以外,其東部邊界越過西奈半島直達迦南平原。但由於鄰近地區的民族不斷壯大,使古埃及的版圖不斷縮少。及至埃及妖後自殺之後,原來神廟的官員把埃及語變成用希臘字母書成的科普特文明繼續流傳下去,直到近代的17世紀歐洲開始進侵非洲時,為傳教士所焚毀。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後半期,逐漸形成了國家,至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為止,共經歷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後王朝8個時期31個王朝的統治。(參看埃及王朝) 古埃及歷史 古埃及最早形成的國家叫做諾姆,也叫州,是一種城邦式的國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傳說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定都孟斐斯(今開羅西郊)。發展農業,開發水利。 古埃及真正的統一是在古王國時代。這是古埃及史上農業、手工業、商業、建築業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第一個偉大時代。確立了以官僚體制為基礎的、君主獨裁的專制統治,並且出現了金字塔。 第六王朝以後,王權衰落,國家分裂,一直到十一王朝才重新統一。十二王朝時遷都底比斯(今埃及盧克索),開始使用青銅器。與敘利亞、克里特的交往擴大。十三王朝時政權又瓦解,喜克索人佔領了埃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建立了長達100多年的「太陽神不在的統治」。第十七王朝的阿赫摩斯一世最後驅逐喜克索人,重新統一埃及,開始了第十八王朝。 第十八王朝國力強盛,對外頻繁發動戰爭。十九王朝時與赫梯帝國發生了卡迭石戰役,經過16年之久的戰爭,最後以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王哈圖西利斯簽訂和約告終。此時的埃及成為了一個大帝國,統治范圍北起敘利亞,南到尼羅河第四瀑布,橫跨北非和西亞。 到第二十王朝以後,一系列的奴隸起義導致國力衰竭。最終在前525年被波斯帝國所滅。前332年又被亞歷山大大帝所統治,結束了延續3000年之久的法老時代。 古埃及的文化 羅塞塔石碑上同時記錄了古代埃及象形文字聖書體和世俗體以及古希臘文,成為後人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關鍵古埃及的文化非常豐富。創造的象形文字對後來腓尼基字母的影響很大,而希臘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建的。此外,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阿蒙神廟等建築體現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築技術和數學知識,在幾何學、歷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參考資料: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qid=1306111215583
『柒』 請問在哪裡可以即時了解到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動態啊
第一章 計算機硬體系統概述 要想成為一名計算機硬體工程師,不了解計算機的歷史顯然不行。在本書的第一章中,我們將帶你走進計算機硬體世界,去回顧計算機發展歷程中的精彩瞬間。 第一節 計算機的發展歷史 現代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離不開人類科技知識的積累,離不開許許多多熱衷於此並嘔心瀝血的科學家的探索,正是這一代代的積累才構築了今天的「信息大廈」。從下面這個按時間順序展現的計算機發展簡史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科技發展的艱辛及科學技術的巨大推動力。 一、機械計算機的誕生 在西歐,由中世紀進入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大變革,極大地促進了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長期被神權壓抑的創造力得到了 你可以試下
『捌』 世界最先進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1、相對論
1905年,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天才愛因斯坦在他26歲時創立了狹
義相對論,提出了不同於經典物理學的嶄新的時空觀和質(m)能(
E)相當關系式E=mc2(此處光速C=3×108米/秒),在理論上為原
子能的應用開辟了道路。
關於E=mc2,即物體貯藏的能量等於該物體的質量乘以光速的平
方,這個數量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程度。我們不妨打個比方說,1克物
質全部轉化成的能量,相當於常規狀態下燃燒36000噸煤所釋放的全部
熱能;或者說,1克質量相當於2500萬度的電能。
1915年,愛因斯坦又創立了廣義相對論,深刻揭示了時間、空間
和物質、運動之間的內在聯系——空間和時間是隨著物質分布和運動
速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它成為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從1923年開始,愛因斯坦用他的後半生致力於統一場論的探索,
企圖建立一個既包括引力場又包括電磁場的統一場理論,雖然他沒有
取得成功,但是楊振寧和米爾斯於50年代創立了「楊—米爾斯場方程」,
發展了所謂「規范場」的理論,使愛因斯坦夢寐以求的統一場論可望
在規范場的基礎上得以實現。
2、量子力學
1900年,普朗克創立了量子論,提出能量並非無限可分、能量的
變化是不連續的新觀念。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論,揭示了
光的「波粒二象性」。1913年,玻爾把量子化概念引進原子結構理論。
1923年,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理論。1925年,海森伯和薛定諤分別建
立矩陣力學和波動力學。1928年,26歲的狄拉克提出電磁場中相對論
性電子運動方程和最初形式的量子場論,使包括矩陣力和波動力學在
內的量子力學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20代末量子力學的建立,是繼1905—1915年相對論建立之後對經
典物理學的又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它成功地揭示了微觀物質世界的基
本規律,加速了原子物理學和固態物理學的發展,為核物理學和粒子
物理學准備了理論基礎,同時也促進了化學鍵理論和分子生物學等的
產生。因此,量子力學可以說是20世紀最多產的科學理論,迄今仍具
有強大的生命力。
20世紀中後期5大科學成就
30年代以來,物質基本結構、規范場、宇宙大爆炸、遺傳物質分
子雙螺旋結構、大地構造板塊學說以及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等理
論的創建,使人類的視野進一步拓展到更為宇觀、宏觀和微觀的領域,
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巨大推動力。
1、物質的基本結構
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就在探討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有沒有公
共的基本單元。直到19世紀末,人們都認為這種共同的基元就是原子。
1911年,盧瑟福發現原子內部有一個核;1913年,玻爾指出放射性變
化發生在原子核內部,於是研究原子核的組成、變化規律以及內部結
合力的核物理學應運而生。
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從此,人們認識到各種原子都是
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的,於是把這三種粒子和光子稱為基本粒子。
但是,基本粒子並不「基本」。一方面,正電子、中微子、介子
等新的基本粒子相繼發現;另一方面,基本粒子還有其內部結構。
60年代以來,出現了基本粒子結構的「誇克模型」、「層子模型」等,
使40年代末誕生的一門新的獨立學科——基本粒子物理學(又稱高能
物理學)至今方興未艾,成果累累。
2、宇宙大爆炸理論
現代宇宙學的研究發端於愛因斯坦。他在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
後,用它來考察宇宙的結構問題,於1917年提出有限無邊的宇宙模型。
1922年,弗里德曼提出的非靜態宇宙模型,認為宇宙是可能膨脹的。
1929年,哈勃確定了星系紅移(即退行速度)和距離之間的線性關系,
證實了宇宙膨脹理論。1932年,勒梅特提出了宇宙爆炸說。
1948年,伽莫夫把核物理學的知識同宇宙膨脹理論結合起來,發
展了大爆炸理論,並用它來說明化學元素的起源。這一宇宙大爆炸理
論在1965年發現的宇宙背景輻射現象和1998年哈勃望遠鏡探測到距地
球120億光年之遙的星系中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3、DNA分子雙螺旋模型
1953年4月25日,英國《自然》雜志刊登了25歲的沃森和37歲的克
里克合作研究的成果——DNA雙螺旋結構的分子模型,這一成就後來被
譽為20世紀生物學方面最偉大的發現,也被認為是分子生物學誕生的
標志。
DNA是遺傳基因的物質載體——脫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簡稱。1915至
1928年間,摩爾根通過果蠅實驗,證明了坐落在細胞核內染色體上的
基因決定著生物性狀,從而創立了基因理論。染色體是由蛋白質和
DNA組成的。過去生物學界一直認為蛋白質是遺傳信息的載體,直到
1944年埃弗里等人通過實驗才證明了遺傳載體不是蛋白質,而是DNA。
1953年DNA分子結構雙螺旋模型的建立是打開遺傳之謎的關鍵。60年代
尼倫柏格等人破譯了遺傳密碼,證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遺傳密碼都是
相同的——DNA的4種核苷酸鹼基的序列代表了基因的遺傳信息,決定
著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組成和排列順序。作為基因載體的DNA是生命
的後台指揮者,生命的一切性狀通過受DNA決定的蛋白質來表現。 答案補充 http://tech.sina.com.cn/d/focus/2008popsci/ 答案補充 http://www.sciam.com.cn/
『玖』 砒霜治療白血病,成果拯救百萬人,獲未來科學大獎的張亭棟牛在哪
備受關注的2020未來科學大獎今天在北京揭曉,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由非政府組織頒發的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大獎,創立於2016年,設立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