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校本研修成果類型有哪些
答:1
、「為了學校和教師的發展」;
2
、「基於學校和教師的發展」;
3
、「通過學校和教師的發展」。校本研修與校本培訓、校本教研的區別是,1、強調教師主體。2強調教師專業發展。聯系學校是責任主體。
Ⅱ 初中物理所涉及到的物理學家及成就
力學:1.法國物理學家帕斯卡設計演示的「裂桶實驗」證明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重力無關。 2.義大利物理學家托里拆利設計了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較精確地測量大氣壓的值。 3.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在伽利略等科學家研究基礎上,進行大量實驗研究,總結出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4.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發現浸在液體中的物理所受浮力的大小等於被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電磁學:1.英國物理學家焦耳1840年通過實驗發現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與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就是焦耳定律。 2.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1820年首先發現電流周圍存在磁場的現象。 3.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1822年開始進行電磁感應現象的探索,1831年發現了磁生電的規律。 4.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克服種種困難,經過不懈努力在1827年歸納出了歐姆定律。 5.法國物理學家安培對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等進行了深入的探究,短時間內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Ⅲ 求一份《物理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報告》(初中生)
所謂等離子體就是被激發電離氣體,達到一定的電離度(>10-x),氣體處於導電狀態,這種狀態的電離氣體就表現出集體行為,即電離氣體中每一帶電粒子的運動都會影響到其周圍帶電粒子,同時也受到其他帶電粒子的約束。由於電離氣體整體行為表現出電中性,也就是電離氣體內正負電荷數相等,稱這種氣體狀態為等離子體態。由於它的獨特行為與固態、液態、氣態都截然不同,故稱之為物質第四態。
等離子體的研究是探索並揭示物質「第四態」―等離子體狀態下的性質特點和運行規律的一門學科。等離子體的研究主要分成高溫和低溫等離子體兩大方面。
高溫等離子體中的粒子溫度高達上千萬以至上億度,是為了使粒子有足夠的能量相碰撞,達到核聚變反應。低溫等離子體中的粒子溫度也達上千乃至數萬度,可使分子、原子離解、 電離、化合等。可見低溫等離子體溫度並不低,所謂低溫,僅是相對高溫等離子體的高溫而言。高溫等離子體主要應用於能源領域的可控核聚變,低溫等離子體則是應用於科學技術和工業的許多領域。高溫等離子體的研究已有半個世紀的歷程,現正接近聚變點火的目標;而低溫等離子體的研究與應用,只是在近年來才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並正處於蓬勃的發展時期。
液晶是一種介於固態和液態之間的物質,是具有規則性分子排列的有機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熱會呈現透明狀的液體狀態,把它冷卻則會出現結晶顆粒的混濁固體狀態。正是由於它的這種特性,所以被稱之為液晶(Liquid Crystal)。用於液晶顯示器的液晶分子結構排列類似細火柴棒,稱為Nematic液晶,採用此類液晶製造的液晶顯示器也就稱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而液晶電視是在兩張玻璃之間的液晶內,加入電壓,通過分子排列變化及曲折變化 再現畫面,屏幕通過電子群的沖撞,製造畫面並通過外部光線的透視反射來形成畫面。
液晶顯示器通過顯示屏上的電極控制液晶分子狀態來達到顯示目的,即使屏幕加大,它的體積也不會成正比的增加,在重量上比相同顯示面積的傳統顯示器要輕得多,液晶電視的重量大約是傳統電視的1/3。
液晶電視擁有16.7百萬的色彩,畫面層次分明,顏色絢麗真實。
解析度大,清晰度高。液晶顯示器一開始就使用純平面的玻璃板,其平面直角的顯示效果比傳統顯示器看起來好得多。
液晶顯示器沒有幅射,只有來自驅動電路的少量電磁波,只要將外殼嚴格密封即可排除電磁波外泄。所以液晶顯示器有稱為冷顯示器或環保顯示器。液晶電視不存在屏幕閃爍現象,不易造成視覺疲勞。
液晶電視耗電量低,使用壽命長。按照使用時間為每天4.5小時的年耗電量換算,用30英寸液晶電視替代32英寸顯像管電視,每年每台可節約電能71千瓦。液晶電視的使用壽命一般為5萬個小時,比普通電視機的壽命長得多。
要說品牌當然是國外的比較好,但是價格太高,我傾向於國內的,現在過內的也很不錯啊。
Ⅳ 什麼是校本研修成果
是指以學校為單位抄,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的成果展示。
校本培訓是指以學校為單位,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內容以學校的需求和教學方針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此外,校本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領域,基於學生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驗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課程。它的基本學習方式是探究學習。
(4)初中物理校本研修成果擴展閱讀:
一、教學特徵
1、 立足於工作崗位是教師校本培訓的顯著特徵。
2、 針對性是校本培訓的生命。
3、 校本培訓是教師發展與學校發展的統一。
二、發展情況
我國「校本培訓」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教育部《關於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意見》中提出的,「中小學是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學都要制定本校教師培訓計劃,建立教師培訓檔案,組織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
校本培訓作為一種未來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形式,比較符合我國地域分布廣,培訓任務重,經費短缺,保持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等實際情況,成為一種與離職培訓優勢互補的運作方式,一經提出就受到廣泛重視。
Ⅳ 近幾年物理學前沿取得的成就及研究成果
有物理學新基本理論(或物理學新基本定律),發表在《科技創新導報內》2008年第12期的171頁上。該容成就在網路的勞作下,被定為:當代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推薦答案,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世界級的成就推薦答案,中國人近百年來對人類的貢獻推薦答案。
Ⅵ 國培校本研修成果
校本研修過程
序號 研修活動 所在學校教研組老師的意見 你的反思與改進
1 教學設計方案在校本研修活動中得到意見和改進內容
2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是否達成教學目標,是否出現的偏離教學結果等教學問題,有哪些反思和改進建議?
3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出現哪些非預見的生成性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如何解決和處理的?更好的處理辦法是什麼?
4 在教學實踐後對教學設計需要做哪些調整和修改?為什麼做這樣的調整和修改?
Ⅶ 初中物理學家的實驗及成就
1、 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英國 牛頓
2、馬德堡半球實驗,有力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德國 奧托·格里克
托里拆利實驗,首先測出大氣壓的值:義大利 托里拆利
3、首先通過實驗得到電流跟電壓、電阻定量關系(即歐姆定律)
通過實驗最先精確確定電流的熱量跟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系(即焦耳定律):
4、發現電流的磁場(即電流的磁效應)的(首先發現電和磁有聯系) 奧斯特
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進一步揭示電和磁的聯系)1831年 英國 法拉第
5、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杠桿平衡條件(又叫杠桿原理):希臘 阿基米德
6、判定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跟電流方向關系的法則(即安培定則):法國 安培
7、電子的發現:英國 湯姆生 8、白熾燈泡的發明:美國 愛迪生
9、小孔成像:最早記載於《墨經》 10、光的色散:牛頓
11、早期電話的發明: 貝爾
12、電報機的發明: 莫爾斯
13、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建立了電磁場理論 麥克斯韋
14、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赫茲
Ⅷ 初中物理所涉及到的科學家,以及他們的成就
樓主你好
1.牛頓
艾薩克·牛頓爵士 是一位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煉金術士。1687年他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闡述了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力學和天文學的基礎,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在2005年,英國皇家學會進行了一場「誰是科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的民意調查,在被調查的皇家學會院士和網民投票中,牛頓被認為比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更具影響力。
2.法拉弟
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生於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僅上過小學。他詳細地研究在載流導線四周的磁場,想出了磁場線的點子,因此建立了電磁場的概念。他觀察到磁場會影響光線的傳播,找出了兩者之間的關系,還發現了電磁感應的原理、抗磁性、法拉第電解定律。1824年1月當選皇家學會會員,1825年2月任皇家研究所實驗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學教授。1846年榮獲倫福德獎章和皇家勛章。1867年8月25日逝世
3.麥克斯韋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1831年6月13日 --- 1879年11月5日),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史上,稱牛頓把天上和地上的運動規律統一起來,是實現第一次大綜合,麥克斯韋把電、光統一起來,是實現第二次大綜合,因此應與牛頓齊名。1873年出版的《論電和磁》,也被尊為繼牛頓《原理》之後的一部最重要的物理學經典。沒有電磁學就沒有現代電工學,也就不可能有現代文明。
4.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萊(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及哲學家,科學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進望遠鏡和其所帶來的天文觀測,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伽利略做實驗證明,感受到引力的物體並不是呈勻速運動,而是呈加速度運動;物體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會保持其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運動狀態不變。他的工作,為牛頓的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1642年1月8日卒於比薩。伽利略被譽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 、「現代物理學之父」 、「科學之父」 及「現代科學之父」阿基米德
5.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確定了許多物體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發現了杠桿原理和浮力定律,出生於西西里島的敘拉古。設計製造了多種機械,如螺旋揚水器、軍用投射器等。阿基米德到過亞歷山大里亞,據說他住在亞歷山大里亞時期發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
托里拆力
6·托里拆利
埃萬傑利斯塔·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又譯托里切利,,1608~1647)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1608年10月15日-1647年10月25日),義大利物理學兼數學家,以發明氣壓計而聞名。他在正當39歲生日之際,突然病倒,與世長辭。可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取得了多方面傑出的成就,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1608年10月15日出生於貴族家庭,幼年時表現出數學才能,20歲時到羅馬在伽利略早年的學生B.卡斯提利指導下學習數學,畢業後成為他的秘書。1641年寫了第一篇論文《論自由墜落物體的運動》,發展了伽利略關於運動的想法。經卡斯提利推薦做了伽利略的助手,伽利略去世後接替伽利略作了宮廷數學家,1647年10月25日(39歲)過早去世
Ⅸ 初中物理所有涉及到的科學家及其成果
焦耳-焦耳,英國傑出的物理學家。焦耳一生都在從事實驗研究工作,在電磁學、熱學、氣體分子動理論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赫茲-,德國物理學家,生於漢堡。赫茲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是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惠更斯-荷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
伽利略-義大利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是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合貫通了數學、天文學、物理學三門科學的科學巨人。伽利略是科學革命的先驅,畢生把哥白尼、開普勒開創的新世界觀加以證明和廣泛宣傳。法拉第-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
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是電磁場理論的奠基人
愛因斯坦-德國物理學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他的科學業績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早期對布朗運動的研究;狹義相對論的創建;推動量子力學的發展;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開辟了宇宙學的研究途徑
笛卡兒-,1596年3月13日,在法國西部的希列塔尼半島上的圖朗城.笛卡兒最早認識到慣性定律是解決力學問題的關鍵所在,最早把慣性定律作為原理加以確立。
庫侖-法國工程師、物理學家。
布儒斯特-蘇格蘭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光學方面的研究
貝爾-電話發明家,1847年生於蘇格蘭愛丁堡市。
Ⅹ 物理研究性學習發言稿
本課題匯報,我將從問題提出、研究過程、主要成果三個方面進行,其中在研究過程中說明研究的目的、內容、步驟和採用的一些方法。最後述說說課題研究的收獲和思考。一、課題的提出(略) 在課改初期,隨著新課程的啟動、新教材的適用,大量的問題不斷湧出,在大連適用新教材的第二年即2003年7月,西崗區承接了「初中物理新課程實施研究」這一課題。實驗研究對促進新課程實施有著重要的意義。二、研究過程(一)確定研究的目的根據新課程實驗的統一要求確定理論目的:
1、探索出課程標准和實驗教材的適應程度;2、探索出適應新課程的物理教學方式和評價體系;3、開發出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4、探索出與新課程適應的教師培訓方式。通過課題實驗要達成實踐目的:1、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明顯改變,學習成績有較大提高。2、使教師的專業素質有一定的提高。(二)研究步驟第一階段(2003.7-2004.8)制定研究方案——確定研究細目——階段總結交流——調整研究細目第二階段( 2004.8-2005.9)集中精力突出重點研究——收集整理過程料 ——提煉研究成果第三階段(2005.9-今)聚焦課堂,深化研究,成果驗證三、研究內容1、研究課程標准、實驗教材的適切性。2、探索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師培訓方式以及適應新課程理念的中學物理教學方式。3、開發適應新課程的課程資源。形成文字課程資源、多媒體課程資源以及實驗室資源。四、研究過程第一階段:啟動階段我們建立課題領導小組、確定實驗教師、制定了實驗方案。對實驗教師進行了有關理論的學習和培訓。包括教育科學理論、課程改革綱要、初中物理課程標准等相關內容學習。組織教師進行研討,請使用過一年新教材的教師談體會,提出教學實踐中的困惑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認識到課題與課改的密切關系,順利進入實驗研究角色之中。我們接受了課題專家組的提問與現場指導,完善了實驗方案。第二階段:實施研究階段對實驗教師的培訓採取集中培訓——自主學習——小組研討——個別指導的方式,引導教師進入實驗軌道。(一)扎扎實實地進行初中物理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和學生適切性的研究。將《課標》和《大綱》進行比較,發現《課標》有別於《大綱》的兩部分內容: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結合課標中的教學建議,著重對這兩部分做了深入的學習,發現重視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正是新課程中表現突出的地方。對照《課程標准解讀》對《課標》逐句剖析、理解。實驗教師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確定到教學方式的選擇、教學實施中學生的反應進行記錄,對照課標與教材驗證其適切性我們動用了全區30多名物理教師對所使用的教材從教材段落、插圖、欄目作了詳細的審讀,做出調查統計表,指出教材中出現的問題,最後匯總由我執筆寫出了上科版教材評估報告。調查統計的所有材料均上交有關部門,並在全國新課標研討會上直接與教材主編也是課標組成員廖伯琴教授交流。(二)探索適應新課程理念的中學物理教學方式和教師培訓方式(1)設計可操作的「問題式」教學,即課堂三問:「課前學生問,課中老師問,課後學生問」,從學會提問開始,改變教學方式。 此為5中的學生階段學習中的問題匯總,教育故事展示中26中董培磊對學生的提問題的思考。 (2)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使教學由課內走向課外。 此為34中開展電子線路大賽的海報和照片。 (3)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從學校走入工廠。實施新課程以來,科學探究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又作為教學內容,被提到高度重視的程度,而在課堂的有限時間內不能完成教材中所有的探究活動,許多探究活動就延伸到課外,這一點在船中姜華老師就做了大膽的嘗試。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參觀工廠、做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將所見與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並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之中,將過去的從課堂中獲得知識的途徑向外延伸、拓展。(4)改變教師培訓內容單調,形式單一的現狀。將教師作為主體,以教學問題為牽動,增強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定期徵集教師、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增強師生的問題意識,促進教師主動學習。通過改變教研方式的實驗操作,對教師的教學也起到了引導作用。另外,通過教師教學問題辯論會、教學設計比賽、教師拉鏈課、教師的教學行為分析、講述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骨幹教師開放課等活動,給教師搭設一個展示的舞台,讓教師通過自主、探究在交流互合作中共同提高。讓教師領會到交流合作是學習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從而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覺地運用到平日的教學當中。(三)探索開發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的途徑教師和學生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十分巨大的,物質資源的開發需要人去完成。所以,從開發人力資源做起。有了一批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他們就能自覺地開發物質資源。教師充分的利用日常用具充實實驗室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主動地收集教學中問題,參與開發文字、音像等課程資源的開發。延伸物理課程,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尋找更豐富的課程資源。第三階段:提煉總結階段課改過程中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資料。如相關的統計有關數據,教師的論文、教案、學生活動案例、照片、錄像、光碟等。做好專輯的選編工作,提煉研究成果完成。五、主要研究成果1、對課程標准、實驗教材提出修訂意見由課題主持人匯總對教材的調查結果,寫出了「上科版物理教材分析報告」由教育學院附中的張瑾寫出了《滬科版物理教材的使用體會》發表在中學物理上。 2、探索出改變教學方式的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師活動:教學問題辯論會、演示實驗競賽、教師拉鏈課、教師的教學行為分析、講述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骨幹教師開放課等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課外活動、競賽、參觀、研究性學習展示用教研活動的方式的改變促進教學活動方式的改變。通過「活動展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反思總結—解決問題」的教研活動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教學方式的改變,在教學要求上,將教學方式的改變放在有形的操作之中。3、開發出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開發文字資源我區教師編寫《導航》《尖子生新課堂》《探究報告冊》《創新設計》18冊,每冊完成改編2-3次,這些教輔材料,在對推動課改起到了相當大的輔助作用。師生問題庫開發利用生活用品補充實驗室資源開發媒體資源錄制空中課堂、名師課堂,建立電子交流平台(教師在上面進行交流)4、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了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了物理教學質量。34中每學期一次的學生研究性學習匯報展示,自動輸液報警器申請國家專利,女生敢做短路實驗讓人吃驚。實驗點校34中,把物理課外活動和物理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把研究性學習活動融入物理教學,促進學生走出校門、家門、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在調查研究中,學生自主制定計劃、設計問卷、收集數據、處理數據。學校由物理教師組織、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並堅持每學期搞一次的學生研究性學習匯報展示。在這過程中,同學們不僅開闊了眼界,學到了課堂上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而且還激發了他們對物理知識在生活、生產中應用的關注和追求,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研究性學習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思維的靈活性、開放性。學生的綜合索質不斷提高,促進他們全面發展。(附件:學生研究性學習光碟)5、培養鍛煉了一支教師隊伍,促進教師教學思想的更新,教育、教學、科研能力提高。我們在課題研究過程的展示活動和學習交流中,教師重新審視教學目標和教育、教學的價值觀,在更新教學思想和師生關系等方面有所進展。在教改實踐中,大家親身感到學生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和巨大的潛力,深感教學觀念更新的迫切性。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發現的問題常常出乎教師意料之外,這就很自然地「逼」著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思考。通過課改實踐,我區涌現出一批課改骨幹教師,如陳硯、王珣、李莉、等,他們能夠獨立組織區級教研活動、承擔市級教研活動中的教材輔導的任務。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區參加教輔編寫的人數達19人,通過教輔編寫發揮了已有骨幹教師的引領、輻射作用,同時又鍛煉了一批新的青年骨幹。目前,已有兩名教師可以勝任教輔材料的主編。獨立命題的教師不斷增加我區的物理教師整體素質不斷的提高,青年教師參加省、市教學比賽參加的數量、質量都在增加。(我區教師參加省創新設計大賽、省市青年教師評優課比賽有七人獲省一等優秀課,二人獲省二等優秀課,三人獲市一等優秀課,兩人獲市二等優秀課。教師撰寫省交流論文19篇,市級交流論文9篇,有4篇在正規刊物上發表。教師上市、區級教學研討課多節。)我區教師陳硯曾在「全國新課標研討會」上代表大連的一線教師作了《走進科學探究》的經驗交流。獲得專家和與會教師的一致好評。34中物理組代表大連市在2004年5月在全國物理教研員研討會上作了《落實課改,走校本教研之路》的經驗介紹,獲得專家的肯定和與會教研員的熱烈歡迎。厲玲老師為遼寧市教研員培訓獻課。6.打造網路交流平台,開辟教師研修的新方式。隨著新課程實施的不斷進展,教師的學習慾望不斷增強,教學問題需要及時的研討,教學經驗渴望及時的交流。我們通過區域教研活動、校本教研採取互動研討的方式進行交流,這種交流受到時間的限制。因此我們將交流的方式發展到網路,通過公用郵箱、西崗教育網等平台進行展示交流,交流的面比較窄,也存在者被動的成分。07年,我們課題組又開辟了兩個網上交流平台:西崗物理QQ群,「物理教師的空間」教師博客圈子,教師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教學意見,主持人在網上發表教研、教學指導文章。交流的內容更多,傳播的范圍更廣,教師的參與的積極性又提高了一步,開辟了教師培訓的新途徑。一批新的骨幹教師主動建起了個人博客,在博客中發表自己的文章,加快信息傳遞與交流的速度。豐富了課程資源。6.以物理探究專題復習為例,進行了有效的專題復習的課堂教學行為設計,並付諸實踐。2007年5月,由5中高琳按照課題組設計的復習課教學行為設計的思路,在全市物理學科教研活動中展示了一節「科學探究之分析論證」專題復習課,其設計理念之新,設計思路之清晰,方法之恰當,操作之可行等方面獲得聽課者的好評。而高琳上完課之後,凸顯出有效的專題復習課堂教學行為實施的優勢。在同年的中考模擬測試中,5中的科學研究之分析論證試題的得分率明顯的高於其他學校(學科平均分位於下游,而分析論證部分試題得分率位於上游,僅次於第一名)。西崗區的科學探究復習專題設計課由此在市教育學院舉辦的綠洲行動表將會上做匯報展示。有效的復習教學行為設計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六、困惑1、整個研究一直在專家的指導下,我們認為還是非常成功的,研究也比較透徹,在教學改革方面做了很多。但是教師觀念的改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還存在者一些死角,如教師的壓力不足,教師的能力素質不一,認識層次不同,導致教師發展不均衡,作為教研員我們也力不從心。2、評價改革是新課程實施的催化劑,目前我市的物理學科中考筆試中加大了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考察,我們僅僅在物理探究專題復習課中作了點兒研究,設計了探究專題復習課的教學行為設計並付諸實施,僅此一點就能顯示出實驗點校探究教學的優勢。我們也試圖做學生探究能力評價研究,但是由於受中考的制約,我們在評價方面研究沒有深入下去,還有待以探索。 專家肯定:作了研究。專家提問:1、報告中有學習方式改變的調查,是否分析過,什麼原因引起學習方式的改變? 2、你的研究中突出的地方表現在那裡(與別人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