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論文3500字兩大理論成果

論文3500字兩大理論成果

發布時間:2022-07-13 17:43:31

㈠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3500字 詳細 不要復制 真心謝謝!另有懸賞!

原創的 這個我是有的,,,都是按照你的要求

㈡ 兩大理論成果對中國革命和發展的貢獻之我見

中國發展》主要欄目有可持續發展、經濟與社會、建言獻策、理論探索、調查研究、僑海研究等。[3]
人員編制
據2020年第2期《中國發展》期刊內頁顯示,《中國發展》學術委員會有委員16名,編輯部有責任編輯5名、英文編輯1名,編委會有委員26名。[2]
職務
姓名
學術委員會委員
王小雲、王松靈、甘霖、馮小明、呂彩霞、閆小培、李永舫、李卓彬、張宏福、張恩迪、趙進東、俞書宏、曹小紅、曹鴻鳴、龔新高、程津培
責任編輯
祁曉紅、郭琪、沈曉英、宋亞軻、湯偉陳
英文編輯
王田保
展開全部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6月7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發展》出版文獻量1886篇。[1]
據2020年6月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發展》出版文獻量1711篇,基金論文量為350篇。[3]
據2020年6月7日維普網顯示,《中國發展》發文量94篇。[4]
收錄情況
《中國發展》是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AMI擴展期刊,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2010—2011)、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維普網收錄。[1][3][4]
影響因子
據2020年6月7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發展》總被下載次數393378次、總被引次數10148次,(2019版)復合影響因子為0.457、(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23。[1]
據2020年6月7日萬方數據服務平台顯示,《中國發展》被下載量64749次、被引量8555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中國發展》影響因子為0.34(經濟學綜合刊均影響因子為0.8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4606名。[3]
據2020年6月7日維普網顯示,《中國發展》被引量為297次,影響因子為0.3240,立即指數為0.0957,被引半衰期為3.62。[4]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中國發展》辦刊宗旨是堅持科學發展觀,致力於報道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成果與實踐;堅持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關注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問題,著力圍繞調整經濟結構與轉變增長方式、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推進改革和自主創新、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等主題。

㈢ 如何作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論文 3000字

實事求是的意義是我們辦一切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從客觀存在著的規律出發.
解放思想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事例主觀偏見和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與時俱進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賦予創造性.
關系:①解放思想是堅持實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實事求是.②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也只有實事求是才能進一步解放思想.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與時俱進的前提和基礎,與時俱進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具體體現.
實質:要以創新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去認識和把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堅持三者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我們黨和社會主義事業搞好,不斷有所作為,開創新局面,取得新勝利.

黨的十六大把「與時俱進」增寫進黨章總綱,明確黨的建設的第二項要求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對於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以不斷創新所取得的新的理論成果指導黨的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才能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客觀事物是不斷發展的,人類的社會實踐也是不斷發展的,與此相適應,人類對於客觀事物的規律和人類實踐的規律的認識,也是不斷地發展、上升和深化的。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就是對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的歷史;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八十多年的歷史就是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的歷史。正是由於對中國共產黨建設的規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規律、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規律的認識的不斷深化,才使我們黨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實現了兩大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指導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偉大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也只有在新的實踐中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以新的理論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以新的理論指導社會主義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我們的黨和國家才能興旺發達,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思想精髓和理論品質,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和品質,是貫串於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之中基本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論,是我們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永葆指導思想的生機活力、永葆自身的先進性和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貫徹「三個代表」要求的關鍵。客觀實際是不斷變化的。無論是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的文化,還是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動態的和不斷變化的。我們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要永葆其先進性,就必須不斷地解放思想,不斷地使自己的指導思想、路線綱領、方針政策與不斷變化的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就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與時俱進,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理論,開辟新境界。在這里,解放思想是統一思想的基礎。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加強全黨理論武裝和理論創新的必由之路。我們既要不丟掉「老祖宗」,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要講新話,順應時代進步潮流,從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出發,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如果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就談不上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就不可能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就會陷入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我們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才能在實踐中勇於進行理論創新,使全黨思想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基礎上達到高度的統一。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團結全黨、領導人民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的前提條件。我們乾的是全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只是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則,沒有提供現成的答案;對於別國的經驗,我們又不能照搬照抄。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才能在實踐中開拓前進,才能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勝利。

㈣ 關於公共環境管理的3500字論文

畢業論文,泛指專科畢業論文、本科畢業論文(學士學位畢業論文)、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博士學位論文)等,即需要在學業完成前寫作並提交的論文,是教學或科研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從事本專業工作和進行相關的基本訓練。
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從事本專業工作和進行相關的基本訓練。畢業論文應反映出作者能夠准確地掌握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對所研究的題目有一定的心得體會,論文題目的范圍不宜過寬,一般選擇本學科某一重要問題的一個側面。

畢業論文的基本教學要求是:
1、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學生處理數據和信息的能力;
2、培養學生正確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3、培養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研究;文獻資料收集、閱讀和整理、使用;提出論點、綜合論證、總結寫作等基本技能。
畢業論文是畢業生總結性的獨立作業,是學生運用在校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去分析、解決一兩個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過程,也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是整個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撰寫畢業論文對於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畢業論文在進行編寫的過程中,需要經過開題報告、論文編寫、論文上交評定、論文答辯以及論文評分五個過程,其中開題報告是論文進行的最重要的一個過程,也是論文能否進行的一個重要指標。

㈤ 馬克思主義哲學論文3000字

走向21世紀的人類社會,正經歷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世界的發展、中國的發展都處於一個關鍵時期,相應地,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也處於一個關鍵時期。馬克思主義誕生後的一個半世紀的歷史表明,每當社會發生重大變革,往往孕育著馬克思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上新的發展的可能性。在新世紀即將到來的時代條件下,這種可能性無疑是大大地增強了。馬克思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上新發展的可能性在多大程度上成為現實,將直接決定著馬克思主義以何種姿態走向機遇與挑戰並存的21世紀。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發展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包括它的基礎和核心——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不斷發展著的理論,這並不是什麼新觀點,而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常識。恩格斯在1887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說:「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頁。)按照這種觀點,恩格斯曾告誡說:「以為人們可以到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變的、現成的、永遠適用的定義」是一種「誤解」(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7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所以是發展的理論,這是由其本性所決定的:其一,它的實踐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實踐,特別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是它的一切理論觀點形成和發展的最深刻源泉和動力,正確的理論必須能夠如實、及時地反映實踐的發展變化,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另一方面,哲學誠然要解釋世界,但更根本的是改造世界,為此,它堅持理論必須不斷地被運用於實踐,在指導實踐的過程中接受實踐的最終檢驗。離開無限豐富、不斷變化的社會實踐,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會走向自身的反面。其二,它的科學性。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總結、概括和吸收近現代科學的一切成就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身又是一種科學的理論,不是什麼宗教教義,它嚴格地從「最頑強的事實」出發,而不是從某種先驗的概念、原則、公式出發來看待自己的一切理論觀點。其三,它的開放性。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一切舊哲學不同,也有別於現代西方一些自命不凡的哲學,它從來都不主張自己已經結束了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誠然有它的體系,但這個體系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它為後人不斷地豐富它、發展它留下了無限廣闊的空間。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上述特性,決定了它可能而且必然要求隨著實際生活的發展而不斷地發展。
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發展的理論,當然不是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是不穩定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中葉及其後期,站在最先進的工人階級的立場上,所創立的哲學理論的基本觀點是科學發展和人類歷史經驗包括以往人們在哲學思想上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和概括,並在後來的社會實踐中被證明是正確的。這些基本觀點包括:辯證而又唯物的世界觀、方法論;辯證而又唯物的認識論;辯證而又唯物的歷史觀等等。
這些基本原理之所以有價值,因為它們可以被有效地運用於實際。在後人掌握、運用這些原理的時候,當然必須從他們所處的具體實際出發。因此,即使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也必須不斷地以科學發展的新成果、人類社會的新經驗和新認識來充實和豐富它的內容,否則它就會成為僵死的教條。這已為中國和其他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國家和無產階級政黨在20世紀的發展實際所證明。
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初傳入中國以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曾經必須反對這樣一種錯誤觀點,即認為中國的國情是如此的「特殊」,以致於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階級斗爭學說、社會主義理論是完全不適用的。馬克思主義者通過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的科學分析證明,這種「中國特殊論」是站不住腳的,馬克思主義能夠運用於中國的具體實際,指導
中國革命取得勝利。但是,中國的國情又的確有自己的特點。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觀察中國歷史和現實時,必須充分注意這種特點,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只有這樣,馬克思主義才能在中國生根,才能正確地指導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也才能徹底駁倒那種認為馬克思主義不合乎中國國情的論調。
為了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正確地指導中國革命事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曾經在黨內堅決反對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公式化的教條主義。30年代初,此種教條主義使中國革命遭受了巨大挫折。為了從哲學的高度克服教條主義,確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毛澤東帶頭研究哲學,寫下了諸如《實踐論》、《矛盾論》等一系列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傑出著作。他把對教條主義的批判特別地提升到哲學方法論、認識論的高度。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不僅使我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完全勝利,在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東方大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而且黨在這個過程中也形成了毛澤東思想——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大理論成果。
問題在於,革命勝利後,在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是否仍然要考慮到中國的具體國情、中國社會發展的具體特點?在這方面,中國共產黨做出了艱苦的探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沉痛的歷史教訓。給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造成重大損失的「左」傾思潮,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不顧中國的具體國情,從某種「本本」出發,從抽象的公式、概念出發,超階段地提出建設所謂「純而又純」的社會主義的主張。為了克服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教條主義,鄧小平積極支持並引導了1978年在全國范圍內的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大討論。他特別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註:《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頁。)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結合,使我們黨不僅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而且形成了第二大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社會實踐
馬克思曾經說過,每個時代總有屬於它自己的問題,准確地把握並解決這些問題,就會把理論、思想,把人類社會大大地向前推進一步。而所謂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89~290頁。)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理論上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強大生命力,從根本上說,決定於它把握、理解和解決時代重大課題的程度和水平。走向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緊緊抓住世紀之交乃至下個世紀人類社會實踐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在對時代重大問題的靈敏反映、准確把握和科學解答中,開創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境界。列寧說:「正因為馬克思主義不是死的教條,不是什麼一成不變的學說,而是活的行動指南,它就不能不反映出社會生活條件的異常劇烈的變化。」(註:《列寧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5頁。)那麼,當代「社會生活條件」出現了哪些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工作者所不得不格外重視的異常劇烈的變化,向人們提出了哪些必須研究或探索的重大時代課題呢?

1.當代資本主義出現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變化,其中,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就是所謂經濟全球化現象。
人們列舉了資本的「全球化」的種種表現:跨國公司、跨國資本、跨國經濟組織的急劇增加,使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出現了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態勢;出現了國際化的勞動分工,國際信貸經濟得到發展,資本調控進入跨國公司結構,生產系統和勞動過程日趨靈活,非中心化經濟逐漸形成,標准化的市場和消費模式的指數不斷增長,社會綜合保障的信貸制度日益擴展,新價值體系開始創立並得到實際運用。經濟全球化還造成了一種新的社會秩序,在這種社會秩序中,由於取消了社會和資本之間的界限,資本自身變成社會性,從而一切用於社會再生產的條件都已直接被資本吸收,資本的控制呈現出普遍化和迅速擴散的態勢,而不再像19世紀那樣,集中封閉在一個地區;金融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快速流動,對地區乃至世界經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而在經濟全球化中承擔著重要角色的跨國公司其職能也已發生變化,它不再為一個國家服務,而是有它自己的聯盟,為它自己的公司服務,為全球資本主義服務,一切都以它的資本增值和再生產為轉移。總之,經濟全球化表明,資本的控制真正達到了國際化的程度。有鑒於此,一些人士斷言:在21世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傳統意義上的民族與國家將成為歷史的「陳跡」。
應該區別三種意義上的「全球化」:一是作為當代資本主義客觀發展狀況或趨勢的全球化;二是對現實的全球化現象所作的理論探討;三是一些大國傳媒與資本共謀而進行的「炒作」。對於第一種意義上的「全球化」,當代馬克思主義者必須深入地研究,揭示全球化的實質及其可能的發展趨勢;對於第二種意義上的「全球化」,即作為觀念形態的東西存在於一些嚴肅認真的理論探討之中的「全球化」理論、思潮,馬克思主義者要認真對待,將其中所提出的問題加以批判地分析,轉化為自身的研究課題,盡可能說出一些新的道理來;對於第三種意義上的所謂「全球化」,馬克思主義者必須給以足夠的警覺。
人們注意到,經濟全球化並沒有消解掉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的下面這段話是許多討論全球化現象的學者(甚至包括那些並不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士)經常加以引用的:「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資產階級挖掉了工業腳下的民族基礎。古老的民族工業被消滅了,並且每天都還在被消滅。它們被新的工業排擠掉了。新的工業的建立已經成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問題;……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的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於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76頁。)國外一些學者如阿里夫·德里克甚至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中期能夠寫下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極其恰當的描述文字,對於他們那個時代而言是顯得奇怪的。
其實,馬克思在上述文字里所表述的思想在稍早一些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就已清楚地闡發過。馬克思所以能在資本主義尚處在幼年的時候就對其做出了今天還令世人驚奇的預測,歸根到底,源於他所創立的唯物史觀,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的客觀發展規律,源於他對資本的本質的科學把握。在馬克思看來,資本,按其本性來說,是天生的國際派,由於它活躍在世界舞台上,造成了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造成了交往的普遍化,個人的狹隘地域性的存在愈益被世界歷史性的存在所代替。人們在驚訝於馬克思的天才預測的同時,可能會感到,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許多重要思想長期以來並未得到足夠的注意,這是造成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某種簡單化、庸俗化和片面化理解的重要原因,因而,當代馬克思主義者有對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思想再認識再研究的必要;另一方面,當代資本主義畢竟出現了一些馬克思、恩格斯當年那個時代所不曾具有的變化,畢竟提出了一些新的問題。新的變化、新的問題需要當代馬克思主義者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加以研究,而不能簡單復述經典作家的原有見解。
譬如,經濟全球化是否將導致民族、國家的消失呢?這個問題是值得認真考慮的。應該看到,整體化是以分化為各自利益不同甚至對立的民族為前提的。在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過程中,各民族之間的普遍交往、相互依賴和相互作用的不斷加深並未消融各民族不同的特徵、價值追求的差別,毋寧說是以這種差別為前提的。因此,各民族在普遍交往過程中所呈現並發展起來的民族性、民族特色本身就是世界歷史的規定。因此,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民族、國家是不可能消亡的。取消了各民族獨立自主地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的一體化「同質世界」本身是一個單調的世界,是不會得到大家認同的。事實上,在主要由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唱主角的全球化浪潮中,國家在推動資本的擴張,在維護本民族利益方面始終承擔著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還存在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同,存在著不同民族、國家之間的利益沖突,以及在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中的民族、國家間的不平等現象。當然,民族、國家的職能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會發生變化,研究這些變化的發展趨向,特別是造成這些變化的社會物質條件,我們能夠進一步豐富唯物史觀關於社會有機體、社會共同體,關於民族、階級和國家的理論。
再如,經濟全球化使得對現代化問題的反思格外地突出出來。20世紀中期以來,西方學術界就興起一股對現代化的批判浪潮,後現代主義是其中的重要一支。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入,這種反思批判進一步加強了,後殖民理論等思潮進而取代後現代主義成為「顯學」。西方現代化理論包含著合理的因素,但也存在著明顯的誤導。對現代化的反思、批判並不構成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拒絕追求現代化的美好生活、加速現代化建設的理由。現代化是發展中國家全面復興的必由之路。因而,在這里,問題只可能轉化為對西方式現代化發展道路的批判性反思:這種現代化發展道路真的具有普適性嗎?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怎樣獨立自主地選擇適

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發展道路?發展問題能否歸結為單純的經濟總量的增加,如果不能,怎樣科學地認識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本身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關系?等等。對於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將會促使我們深化對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理解。
還有,經濟全球化是否消除了資本主義固有的基本矛盾呢?筆者認為,全球化並沒有消除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而是使這一矛盾具有了新的更加普遍化的形式。全球化既然從本質上是資本的國際化,那麼它就必然地是一種充滿矛盾的異化形式。
當代馬克思主義者所擔負的一個重大歷史使命,是深入研究、把握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新特徵、新趨勢,並在這種研究過程中豐富、深化科學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
2.科學總結20世紀世界社會主義實踐的歷史經驗,據以展望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發展前景,是世紀之交馬克思主義哲學所面對的重大課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是與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相聯的。馬克思、恩格斯逝世後100年間,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理想, 在世界上廣大的地域內成為現實。但是有三個必須引起注意的歷史現象。其一是社會主義並不像馬克思、恩格斯當年所設想的那樣,首先在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中誕生。它誕生的地方倒是在資本主義欠發達的國家,甚至是很不發達的國家。其二是社會主義制度在一些國家建立起來以後沒有能長期保持。其三是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並仍然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一些國家程度不同地面臨著進行社會主義改革的繁重任務。
社會主義社會是否首先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產生的問題,當然也就是資本主義制度是否首先在那裡崩潰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明白無誤地指出:革命之所以必須,資本主義制度所以要否定,是因為資本主義制度已經成為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桎梏,而一種社會制度,在它還能容納生產力的發展的時候,是不會立即被否定的;另一方面,革命的實際發生,除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急劇尖銳化以外,還有賴於現實的革命條件,而這些條件並不是人們事先所能完全預料、設計的。因此,馬克思、恩格斯在他們生前多次拒絕了對一些國家是否或者什麼時候爆發革命進行預測的請求。
恩格斯逝世後相繼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和震撼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即使被認為是處於穩定發展的戰後階段,資本主義造成的地區沖突、經濟危機特別是金融危機也是接連不斷。所有的歷史事實一方面表明,馬克思主義關於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是經得起考驗的;另一方面又表明,資本主義的大廈並不是到處都很容易被沖塌的。
由於現實的社會主義制度誕生在原來資本主義不發達或很不發達的國家,因而,這些國家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不能不遇到一些特殊的困難。雖然不同國家的情況有別,困難的程度各異,但造成困難的原因多少都與這些國家原有的資本主義不發達而導致社會生產力水平不高有關。可惜,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天真地以為,只要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就能自動地帶來生產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如果不能這樣,那就把這種制度搞得更「純」一些。這並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精神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從這個意義上說,本世紀後半期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普遍發生的改革,特別是中國的改革,其歷史意義不容低估。它使人們開始認識到:「社會主義制度並不等於社會主義的具體做法」;社會主義沒有也不可能有固定不變的模式;一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歸根到底要能適合該國的實際,要能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必須努力探索使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政治制度優越性得以充分發揮的中間制度層次,而這就需要改革。人們有理由相信,也有理由希望,隨著改革實踐的深化,社會主義國家的這種改革經驗能夠被提升到更加系統、成熟的理論形態,從而大大豐富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視域。
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上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只要不抱偏見,就會承認,這一挫折並不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在理論上的「失敗」,但這一重大挫折也的確表明,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遠未達到成熟的形態。歷史經驗表明,社會主義運動中的挫折,往往孕育著馬克思主義在理論上的新突破、新發展的契機,能否把握好這種契機,關鍵在於是否科學地總結和消化歷史經驗。應該說,人類在20世紀確實積累了豐富的有關社會主義的實踐經驗,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經驗寶庫中的最新內容。
當代馬克思主義者不可推卸的一個重大責任,就是總結20世紀社會主義實踐中成功和失敗的經驗,用以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豐富科學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這對於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健康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3.科學技術特別是高科技的飛速發展,是當代社會生活中的一個
突出現象。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十分重視自然科學研究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其所以重視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辯證的同時又是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必須以對自然界的科學認識為其堅實的基礎;其二,生產力的發展對社會進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在人類發展歷史上,科學技術在生產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從科學技術的進步來說,20世紀的面貌是大大地改觀了。本世紀初的物理學革命,標志著科學新時代的到來。40年代以後,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自動化、宇宙航行、電子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70年代以來,以微電子學、網路技術、新的生物技術和生命復制技術、航天技術、海洋技術、新能源技術和新材料技術為主體的高科技群的迅猛發展及廣泛應用,開辟了許多新的生產領域,為生產力的飛躍發展創造了以往不能想像的寬廣的可能性。知識經濟的興起更是大大縮短了科學革命、技術革命與產業革命之間的「時間差」,科學研究本身,知識的生產、傳播和運用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力發展中的貢獻率越來越高,科學技術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大拓寬和深化了人們的世界圖景,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勞動組織方式、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念,使人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系的認識躍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研究這些新的變化、新的影響,利用人類對自然界、社會和自身的新認識來豐富馬克思主義的哲學世界觀,是當代馬克思主義者的重要任務。可以說,脫離當代科學技術所取得的一切成就,要發展馬克思主義是不可想像的。

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了社會生產力迅猛發展的可能性,同時也給即將走向新世紀的人類社會帶來了新的問題。例如,由就業、資源、生態和環境保護等構成的全球性問題;由科學技術發展及其廣泛應用中出現的負面影響而產生的科學合理性與技術合理性問題;由社會的信息化所導致的文明危機與文化沖突問題,等等。這些問題是科學技術發展本身不能完全解決的。毫無疑問,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面對這些問題,並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向前發展。
三、世界普遍交往時代的哲學
社會生活條件異常劇烈的變化,當代社會實踐中涌現出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能不在人們的頭腦中反映出來,從而,出現各式各樣的哲學文化思潮是毫不奇怪的。我們看到,與現實生活的復雜多變交相輝映,諸如後現代主義、後殖民思潮、新文化保守主義、新自由主義等等,不一而足。如何科學地對待這些非馬克思主義甚至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也是在當代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方面。
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一個半世紀以前只是少數先進的人們所遵循的世界觀成長為今天世界性的哲學思潮,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它不是那種狹隘的宗派哲學,而是始終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抱著一種博大的開放胸襟。當然,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繫上的開放性並不意味著它在本質上持一種折衷主義的立場,它在批判謬誤、捍衛和發展真理上的原則立場是有目共睹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潮、錯誤傾向的斗爭中發展起來的。
問題在於,要斗爭就必須講究斗爭的藝術,要批判錯誤的東西,就必須有正確的方法。恩格斯在評論費爾巴哈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時深刻地指出:「費爾巴哈打破了黑格爾的體系,簡單地把它拋在一旁。但是簡單地宣布一種哲學是錯誤的,還制服不了這種哲學。像對民族的精神發展有過如此巨大影響的黑格爾哲學這樣的偉大創作,是不能用乾脆置之不理的辦法來消除的。必須從它的本來意義上『揚棄』它,就是說,要批判地消滅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過這個形式獲得的新內容。」(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頁。)恩格斯在這里所揭示的方法,是我們對待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潮的唯一正確的方法。
按照這種方法,馬克思主義者在批判各種錯誤思潮時,必須把批判、探索與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把錯誤思潮顛倒化地處理的問題轉化為正面研究的對象,做出真正有說服力的分析和解答,同時,批判地吸收其中可能具有的合理成分。應該看到,當代西方各種哲學思潮,即使是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其所以產生並得以傳播開來,總是表明它所提出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陣營內部以往不曾熟悉,或不曾重視的問題,將這些問題真正梳理清楚,不僅可以消除錯誤思潮的影響,而且是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寶庫所必不可少的。馬克思主義者要勇於參加世界范圍內的百家爭鳴,以傳播馬克思主義,同時也開闊自己的眼界。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意義是通過數代馬克思主義者的艱苦努力才獲得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在21世紀的新發展同樣要靠幾代馬克思主義者的扎實工作才能達到。馬克思主義哲學應該而且能夠在21世紀擁有更加光輝燦爛的發展前景。

㈥ 宣講一帶一路構想和建設重點的論文3500字左右

(一)要有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去檢查每一部分在論文中所佔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當,篇幅的長短是否合適,每一部分能否為中心論點服務。比如有一篇論文論述企業深化改革與穩定是辯證統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業為例,說只要幹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則,與職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數職工的理解。從全局觀念分折,我們就可以發現這里只講了企業如何改革才能穩定,沒有論述通過深化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職工收入增加,最終達到社會穩定。
(二)從中心論點出發,決定材料的取捨,把與主題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棄,盡管這些材料是煞費苦心費了不少勞動搜集來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塊毛料寸寸寶貴,捨不得剪裁去,也就縫制不成合身的衣服。為了成衣,必須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們必須時刻牢記材料只是為形成自己論文的論點服務的,離開了這一點,無論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須捨得拋棄。
(三)要考慮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初學撰寫論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論點和論據沒有必然聯系,有的只限於反復闡述論點,而缺乏切實有力的論據;有的材料一大堆,論點不明確;有的各部分之間沒有形成有機的邏輯關系,這樣的論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這樣的論文是沒有說服力的。為了有說服力,必須有虛有實,有論點有例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論證過程有嚴密的邏輯性,擬提綱時特別要注意這一點,檢查這一點。
(四)論文的基本結構由序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組成。序論、結論這兩部分在提綱中部應比較簡略。本論則是全文的重點,是應集中筆墨寫深寫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綱上也要列得較為詳細。本論部分至少要有兩層標准,層層深入,層層推理,以便體現總論點和分論點的有機結合,把論點講深講透。

㈦ 大專幼師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限3500字的,誰幫幫忙吧!

(一)論文名稱
論文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
第一,名稱要准確、規范。准確就是論文的名稱要把論文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論文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第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二)論文研究的目的、意義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論文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論文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⑵通過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
(三)本論文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規范些應該有,如果是小課題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台(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
(四)論文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
(五)論文寫作的目標
論文寫作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論文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論文寫作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准確、精練、明了。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目標定得過高, 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
(六)論文的基本內容
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並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他們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寫作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
基本內容一般包括:⑴對論文名稱的界說。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⑵本論文寫作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七)論文寫作的方法
具體的寫作方法可從下面選定: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 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
(八)論文寫作的步驟
論文寫作的步驟,也就是論文寫作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論文寫作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

㈧ 求一篇原創的軍事理論論文,關於中國國防的,三千字左右

一、以新的防禦戰略指導思想為核心 中央軍委從國家利益出發,適時調整和完善了我軍軍事戰略方針,根據我國的國情,必需堅持和發展積極防禦戰略指導思想,這是我國信息化戰爭的核心指導思想。積極防禦這一戰略方針在信息化戰爭條件下,賦予它新的內涵,要與時俱進,去研究新問題、新特點,迎接新挑戰,樹立新觀念。 1、要嚴格服從政治的需要 由於信息化戰爭的手段能夠對戰爭全局產生重大影響,戰爭的決策者必需從國家利益的高度為出發點,准確判斷戰爭威脅的性質、程度、方向等情況,根據政治和外交斗爭的需要,決定在軍事上的反應程度。因此,軍事行動必需以國家政治斗爭目的為依據,即戰爭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政治斗爭的需要,確定信息化戰爭的軍事目的、作戰目標、作戰方法、指導原則等,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籌劃軍事行動,確實做對慎重組織、嚴格控制、不打則已,一打必勝、速戰速決,要使敵人屈服或讓步,為政治解決創造有效的條件。 2、要周密謀劃戰爭全局 信息化戰爭的戰場上情況多變,戰場空間廣闊。各種武器裝備既綜合運用又自成系統,同時軍事戰爭與政治、經濟、外交的手段融為一體,作戰保障復雜,技術性強。所以戰爭決策者必需具備高超的指揮才能和精湛的謀略藝術,對信息化戰爭進行全面周密的謀劃。實施正確的戰略指導,一要創造有利的作戰環境,在戰爭力量的使用、作戰手段的選擇、各種斗爭方式的配合,特別是地形和氣候條件的利用方面和精心謀劃,積極創造戰機,形成有利的戰略態勢,贏得戰爭的勝利;二要充分預見各種復雜情況,針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做好准備,才能從容應對,積極謀取和保持戰略主動權,達到靈活隨機應變取勝的目的;三要主動把握戰爭進程,注重戰爭階段的謀劃,要有連貫性,以便給敵人連續不斷的攻擊,不給敵人喘息和還手的機會,力爭速戰速決。 3、要注重綜合整體的威力 信息化戰爭不僅是諸軍兵種作戰能量的聯合,而且是各種作戰力量、各個作戰空間、各種作戰方法、各個斗爭領域的大融合,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和發揮國家的整體威力和綜合效能。要打好一場信息化戰爭,就要掌握好兩個突出的特點和要求,一是在技術上既要組織自己的信息化作戰,又要對付敵人的信息化作戰,更要注重發揮整個社會的技術優勢,特別是信息優勢,形成整體綜合作戰能力;二是在地域上,必需把國家的整體優勢聚合在交戰的主要地區,形成整體合力,構建陸海空天電五維一體的戰場體系,最大限度發揮整體威力,信息化戰爭。 4、加強信息化戰爭的准備 信息化戰爭具有爆發突然、進程短促、戰場廣大、體系對抗等優點,幾乎沒有雙方態勢優劣、力量強弱轉換的時間和空間,戰爭開始之際就有可能進入戰略決戰的高潮。戰爭的勝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戰前的各種准備。這也就是常說的有備無患。在信息化戰爭中,只要善於積極籌劃備戰,營造有利的戰略態勢,就能打贏高技術的信息化戰爭。信息化戰爭准備的內容非常廣泛,對我國來說,主要是政治、經濟、軍事和高科技方面的准備。 二、以謀求打贏信息化戰爭理論創新為前提,大力培養新型軍事人才,努力創新發展軍事理論;為履行軍隊歷史使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要著眼信息化軍隊建設;牢記使命、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圍繞重大現實問題,突出針對性,研究性和實效性,在解決軍隊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上下功夫,拿出有效管用的創新成果來。 1、改善軍事理論創新機制,抓住有利的機遇,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和機制:一要激勵軍事理論創新精神,營造人人愛科學,學科學,爭當科技專家的良好氛圍,用科學理論、方法、知識來發展軍事理論;二要改善軍事理論創新的條件,運用虛擬實驗技術,建立作戰實驗室,把電腦推理和專家經驗相結合,為軍事理論創新提供新的空間和方法;三要營造寬松的軍事學術爭鳴環境,要造就敢於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論的軍事人才;四要建立健全單鍵激勵機制,使各種優秀人才和有價值的成果脫穎而出,不論學歷、資歷、年齡、職位,只要有創新成果的人才,就能得到獎勵重用。這樣就形成了、人人創新、關於創新、敢於創新的新局面。 2、積極探索制勝的作戰理論,從更廣闊的視角,突破傳統領域,研究新問題、新理論,切實摸索出我軍在新世紀新階段如何發揮「力量保證、安全保障、戰略支撐、重要作用」的思想和方法,為我軍有效履行新使命提供理論指導。 3、擴展我軍理論創新成果,必需緊跟世界新軍事潮流,著眼面臨的種種重大現實困難,突出針對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加緊創新如何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指導理論,研究如何按照信息技術發展建設信息化軍隊,並健全信息化戰爭的國防動員機制等,切實拿出實在管用的理論指導成果,為我軍官兵履行新的使命,駕馭信息化戰爭提供科學的思想武器。 三、以科技強軍戰略為條件。打什麼樣的仗,就要什麼樣的軍隊。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要堅定不移的執行科技強軍戰略,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在新軍事變革中搶佔先機。 1、以信息技術創新為動力,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加快以信息技術為主要的創新步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力,促進機械化武器向信息化武器系統推進。 2、提高軍隊信息技術含量,就是要依靠信息技術建設軍隊,把軍隊現代化的著眼點放在提高部隊信息技術含量上,充分發揮信息的作用,改變舊觀念,確立信息化在軍隊建設中的中心作用,利用信息革命的成果武裝軍隊,全面實現「看得見,傳得快,打得到、打得准」的作戰能力。 3、建立信息化的裝備體系,就是以信息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C4ISRK為核心的裝備體系。未來的信息化戰爭就是體系的對抗,誰的裝備體系出現缺陷,誰就吃虧。我軍必需在信息化建設中加大投入,構建信息化研製平台,控制和利用好信息資源,以信息流控制物質流,讓研發的武器裝備向更精確、更靈活、更可靠、更及時的方向發展,隨時應對復雜的信息化戰爭。 4、強化信息化作戰訓練,加強培養信息化作戰人才,提高軍隊信息化素質。這主要表現為:一是信息意識強烈,具備獲取信息的強烈願望,關於運用多種方法、手段採集信息;二是信息技術水平較高,熟悉敵我雙方的信息武器的技術性能,並熟練的使用它;三是熟練掌握處理信息的方法,關於在魚龍混雜的信息海洋中正確區別各種信息。 四、實現武器裝備跨越式發展。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研製新武器,二就是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原有的舊武器進行升級改裝,使之能適應未來的作戰要求。這兩條路我們都要走,而且都要走好。 五、以實施人才戰略工程為保障。要駕馭信息化戰爭,人才是關鍵。新型軍事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全面素質,具有復合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為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樹立新型軍事人才制勝觀念,實施人才戰略工程的目標是「五支人才隊伍建設」,具體是指要培養大批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質的指揮官隊伍、參謀隊伍、科學家隊伍、技術創新專家隊伍和士官隊伍。因為信息技術和知識已經成為重要的戰鬥力,作戰要靠信息化人才來謀劃。 2、確立新型軍事人才素質指標要求,信息化戰爭對未來的軍事人才有了很高的要求,我認為,未來的軍事人才必需有「優秀的政治思想素質、深厚的軍事理論素質、靈活的戰略思想素質、先進的軍事技術素質、高超的軍事指揮素質和深邃的洞察力、准確的預測力、果斷的決策力、靈活的協調力、及時應變能力和大膽創新能力。」一句話,要培養新型高素質人才必需關於運用新的科技成果、科技手段和先進的國家成功經驗,追蹤高技術前沿,執著追求、敢為人先、打破常規、抓住機遇,迎接新搶占,找出新辦法。 3、改進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模式。一要充分發揮院校的渠道作用。走開拓國民教育培養新式人才的路子,實現三個轉變:一是教育投資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走出一條投入少,產出多,以質量效益為核心的集約化培養模式。二是培養內容由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三是實現培訓方法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打破專業限制,院校界限,實現教學力量與信息資源共享,藉助地方院校、科研單位,集中各方面優勢培養特殊人才。二要充分發揮重大演習平台作用。在沒有戰爭的年代,演習就是考核、檢驗評估指揮員素質的最佳平台。要想在瞬息萬變的信息化戰爭中應對自如,就必需在一次次演練中磨礪、摔打、培育、提高,在實踐中鍛煉成長。三要盡力開拓多元化培養途徑。

㈨ <<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和取得的理論成果>>論文,1500字左右,謝謝啦!!

一、 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我們黨的幾代領導人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都反復強調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情況相結合。歷史和實踐證明,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研究現實中出現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在不斷總結新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實現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是中國革命取得成功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巨大進步的致勝法寶,同時也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得到堅持和發展。所以我們不僅堅持了馬克思主義,而且在中國的實踐中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偉大的成果就是: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進行理論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對中國革命實踐中的一系列獨創性的經驗作了理論概括,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歷史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找到了新民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從中國實際出發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為中國走向和平發展、繁榮富強創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正是由於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正確道路,毛澤東思想這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飛躍的偉大成果才得以全面展開並達到成熟。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個偉大的成果是:鄧小平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繼承了毛澤東探索中國式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未竟之業。他科學分析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在正確認識「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問題的基礎上,總結了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實現了全黨工作重心的轉移,形成了「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具體實際真正實事求是地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思路,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之路。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中國共產黨人的新思想、新觀點,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它是我們黨實現的第二次理論飛躍,也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推進到鄧小平理論的嶄新階段。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個成果是: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准確把握時代特徵,科學判斷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正確應對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集中全黨智慧,以馬克思主義的巨大勇氣和求實精神進行理論創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怎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三次理論飛躍,體現了21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新時代精神和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四個成果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的同時,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走和平發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偉大事業的新局面。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經過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在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實踐具體相結合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必定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我們必定以科學的態度,創造性的態度,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以新的理論來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堅持理論創新,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這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事業蓬勃發展的根本保證和理論武器。

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構建中國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中國化發展,是中國經濟學構建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使中國革命取得成功,又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堅持和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僅堅持了馬克思主義,而且在中國的實踐中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如果說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提出了要根據本國國情走自己的發展道路,並初步探索了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那麼鄧小平同志則實現了對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理論認識上的大膽創新和飛躍,他強調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提出實行改革開放,社會主義也實行市場經濟,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到十三屆四中全會後,江澤民同志提出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強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發展,這些論述進一步豐富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黨的十六大以來,胡錦濤堅持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新時代新階段我國社會主義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理論,形成了中國當代國家發展模式的理論。這些重大理論認識上的創新和進步,既是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結果,又是我們用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結合中國國情和各個歷史階段的具體實際予以發展創新的結果。可以說,離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就不可能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和建設的成就,就不可能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和發展的模式。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行動指南,也理所當然地是中國經濟學建設和發展的理論指南。

(二)中國經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結晶,是中國經濟學構建的實踐基礎。

一些經濟學家已經注意到,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實踐經驗對中國經濟學的重大意義。因為「中國經驗」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創造性運用的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結晶。而我們要構建中國經濟學,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更離不開中國幾十年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經驗,所以中國經驗,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結晶,又是中國經濟學構建的實踐基礎。理由是:首先,「中國經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的結果。我們一直強調走中國自己的路,我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我們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等作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目標。這一系列的舉措是其他任何國家都沒有經歷過的,是中國獨有的「摸著石頭過河」的特色經驗。其次,「中國經驗」的主要理論和實踐淵源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到現在為止,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已經實現了三次偉大的歷史性飛躍,毛澤東思想是第一次飛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創立是第二次飛躍,以科學發展、和諧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為核心的中國當代國家發展模式是第三次偉大的歷史性飛躍。這三次飛躍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不斷提高和進步,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顯示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也顯示了馬克思主義和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的強大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吸收人類一切優秀理論成果的巨大勇氣和寬廣的胸懷,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命運與共的關系,我們建立中國經濟學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者敢於創新、勇於創新理論的偉大精神,不斷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第三,「中國經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結晶,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最重要的話語權,是中國經濟學構建的實踐基礎。實驗與創新是中國經驗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的改革一直遵循著實驗的方法,這包括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有部門種種漸進的和多樣化的制度改革等等。中國改革的成功就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教訓,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們在不斷實踐的積累中,不斷的實現理論上的升華,又用升華了的理論來指導實踐,因而可以說,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踐中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形成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經濟改革與發展道路,即「中國經驗」或「中國模式」。所以要發展中國經濟學,「中國經驗」是我們最重要的經驗基礎、實踐基礎。

三、 國經濟學創新發展的根本出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的創新與發展

中國經濟學建設與發展的關鍵是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指導,就要把握時代脈搏,在實踐中推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創新與發展。在當代要建立中國的經濟學,只能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實踐的並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正確借鑒並廣泛吸收西方經濟學以及一切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的中國特色的經濟學理論。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實現思想資源和理論來源多元化和大融合。首先,中國經濟學必須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繼承和發展,但它又不是一種僵化的理論教條,它是具有時代性的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探索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以及經濟學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論觀點,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理論,並且這些理論在實踐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實踐證明,正是我們黨堅持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指導了中國市場取向的經濟改革,中國經濟才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可以說,離開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就不可能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和建設的成就,就不可能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第二,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等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實現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對中國經濟學的借鑒價值。改革開放後,在經濟全球化愈加深化的條件下,一方面,西方經濟學對我國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因而反映這種現實的經濟基礎核心內容的意識形態必然會參雜著傳統的小農經濟思想和西方資本主義經濟思想。這種客觀存在的經濟現實決定了我國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存在的必然性。所以,我們不需要片面強調非馬克思主義的價值,也不需要武斷地視之為洪水猛獸。第三,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這種創新和發展包括:在實踐中對已有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進行檢驗、補充和發展;根據時代的要求確立新的研究主題;從實際出發發現新的問題,並對新問題做出科學的說明;揭示新的經濟規律並提出新的概念與范疇;注重分析工具和分析手段的進步,特別是要正確運用數學方法,等等。

(二)必須進行一系列的制度創新。第一,建立新的學術規范。西方經濟學中由數學形式主義所支配的學術規范不能在中國重演,但是在經濟學界應該出現真正的百家爭鳴的局面,為中國經濟學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第二,改革經濟學教育體制。為了適應中國經濟復興的需要,中國經濟學教育體制就應該進行創新性的改革,比如,改革大學教育中關於經濟學課程、數學課程設置和教材編制的問題,改革中學教育中的政治學課程的問題等等。

(三)廣泛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所有優秀成果,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當前,創新、發展是與中國經濟學的前景生死攸關的課題。而創新的關鍵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基礎上,批判地吸收一切有利於認識現實、指導實踐的經濟學理論成果,包括那些與馬克思主義截然對立的世界觀的基礎上的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學術成果,以此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發展中國經濟學。我們要抓住歷史機遇,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廣泛吸收和正確借鑒國外經濟學發展的優秀成果,密切聯系中國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的實際,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努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理論。

(四)要正確處理好中國經濟學本土化與國際化的關系。中國經濟學是一門本土經濟學,但也需要國際化。一方面,它需要吸收國際上公認的經濟理論和分析方法來豐富自己的理論體系;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學也應該走向國際,不斷把研究成果推向世界,為整個經濟科學的進步作出貢獻。當然,中國經濟學目前在發展方面存在著許多不足和差距,許多中國經濟學家不能用國際上經濟學通用的術語、範式來表達自己的研究成果,一些頗有成就的學者甚至不能用英文與同行自由交流。這在一定意義上使得中國經濟學至少其中的一些理論和方法無法與國際接軌,不能上升為國際上公認的經濟學原理,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因而我們在強調中國經濟學自主發展的同時,也要積極努力地探索其與國際接軌之路。

(五)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要有前瞻性。馬克思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或世界歷史發展規律的理論,研究、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也要有前瞻性。就是既要研究當代中國的經濟問題,也要研究當代世界的經濟問題;既要考慮中國的實際國情,也要考慮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既要自己注重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也要廣泛注意國外學者專家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進展的情況,還要廣泛學習和研究國外經濟學理論的最新發展情況。正所謂要以夷人之長補己之短,以便更快更好的發展自己的經濟學。

㈩ 求一片3500字的歷史論文

歷經五千年滄桑歲月,中華民族經歷了戰和更替、聚散分合、對峙與融匯,卻始終不曾割斷共同的文化傳統。民族認同感一脈相承,而且越是歷經磨難,遭遇坎坷,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的自我意識和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越是增強。千百年來,對國家統一的不懈追求日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而造就中國歷史這一鮮明特徵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說是「大一統」文化觀念的潛移默化影響所致。它像一根堅韌的紐帶將中國境內各民族聯系、團結在一起,逐漸形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並日見鞏固。我們今天從歷史的角度考察中國統一大勢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這一歷史現象,就不能不充分認識到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實現國家統一過程中的特殊地位與重要作用。

中華文化追求「大一統」的價值觀是奠定和強化國家統一的牢固基石

中華文化對於國家統一大勢的形成與發展的意義,首先在於「大一統」價值觀長期以來深入人心,從而使統一成為人們所普遍認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先秦時期,中華民族隨著內部凝聚力的不斷增強,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統」觀念。《詩經·小雅·北山》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表達了這種思想傾向和價值取捨。而戰國時代「九州說」與「五服說」的盛行,則反映出人們的大一統觀念進一步走向成熟。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眾口言九州的情景,反映了九州觀念普遍流行於先秦社會。……九州就是中國,九州的完整代表著中國的完整」(唐曉峰:《「體國經野」:試論中國古代的王朝地理學》,《二十一世紀》2000年8月號)。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這種追求統一的思想趨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當時,西周社會創立的禮樂文明遭遇到根本性的沖擊,早期初始形態的「一統」格局趨於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統的政治秩序,結果導致諸侯爭霸,混戰綿延,因而人們渴望重新實現政治上的統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這一點在當時大多數思想家的學說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雖然他們在追求統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見,但天下必須「定於一」則是普遍的共識。譬如,法家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韓非子·揚權》);墨家提倡「尚同」,「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墨子·尚同上》);儒家強調「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孟子·梁惠王上》),並憧憬著「四海之內若一家」(《荀子·王制》)的局面。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大一統」觀念已成為人們普遍的精神寄託和政治信仰,並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一個重要內容。正是具備著這樣的思想基礎,當統一條件基本具備之時,才會由秦國通過戰爭的手段,橫掃六合,鯨吞六國,使這種政治理想變成了現實,「車同軌,書同文」,建立起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才會有繼秦而起的兩漢大統一,出現漢武帝在「泰山刻石文」中所描繪的那幅國家「大一統」的理想圖畫:「四海之內,莫不為郡縣,四夷八蠻,咸來貢職。與天無極,人民蕃息,天祿永得。」(《後漢書·祭禮志》注引《風俗通》)

作為思想觀念的「大一統」,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涵,並隨著歷史的演進而發展變化。在地理概念上,它是指國土統一,「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禮記·坊記》);在政治概念上,它是指全國上下高度一致,聽命於最高統治者,「天下若一」,「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尊天子,一法度」;在時間概念上,它是指長久統一,千秋萬代江山永固,「至尊休德,傳之亡窮,而施之罔極」(《漢書·董仲舒傳》);在民族概念上,它是指「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小大若一」(《公羊傳解詁·隱公元年》)。這種以「統一」為理想政治秩序觀念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在於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親身體驗到分裂割據給國家、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所謂「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離婁》),所謂「白骨蔽於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等等,都是關於分裂戰亂對社會生產力造成巨大破壞的形象寫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統一的政治秩序下,社會生產的發展相對迅速,民眾的生活相對安定,國家的安全相對能得到保證。這無疑是比較理想的局面,可以實現人們嚮往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盛況。由此可見,對戰亂的厭惡,對和平的渴望,以及對中央集權的追求,使得統一既是統治者的政治雄心,客觀上也符合廣大普通民眾的意願。

正因為「大一統」的理念植根於中華民族的內心深處,成為人們衡量政治有序、天下有道的主要標志,所以自秦漢以降,歷史上雖然統一與分裂交相更替,但總的來說,統一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主流,是不可逆轉的總趨勢;割據分裂的局面雖然不時出現,但它始終無法為人們所認可,始終不能被承認為正常、合理的政治狀態,也始終被中華文化所排拒。即便是在分裂的年代裡,追求統一也始終是各族統治者和廣大民眾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如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分崩,群雄並立,但各個政權的統治者大都以統一為己任,並以炎黃之後自居:諸葛亮倡導「還定舊都,漢室可興」,前趙劉淵以黃帝之後自居,後趙石勒贊賞劉邦不封六國之後,前秦苻堅渴求「平一六合」等均為明證。它從一個側面說明中華民族寧合不分的願望是多麼頑強而普遍。這種強烈的「統一」意識還反映在人們對「正統」觀的理解上。從政治學的角度看,古代「正統」說的主導傾向就是為「大一統」觀念作歷史哲學層面的論證。所謂「正統」就是指「王者大一統」。正如歐陽修所說:「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於一,斯正統矣。堯、舜、夏、商、周、秦、漢、唐是也。雖始不得正統,卒能合天下於一」(《居士集》卷十六,《正統論下》)。

千百年來,這種以「統一」為「正統」理念的思想普遍流行,進一步強化了人們認同國家統一的自覺性,成為中華文化培育統一意識、指導統一實踐、完善統一秩序的又一個顯著標志。

中華文化為中國統一大勢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資源

在中國統一大勢不斷鞏固和發展的過程中,博大精深、與時俱進的中華文化不但起到了團結各族人民、促進國家統一的重要作用,而且為合理化解統一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種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資源。這種作用突出地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中國文化講求「用中適時」、「隨時以行」,要求人們把國家統一視為一個長期復雜的歷史過程。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用中適時、隨時以行是人們認識和處理事物的思想方法論,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正是這種理性精神的集中體現。這種文化理念決定了人們在對待國家統一的問題上,能夠秉持現實客觀的態度,既充分肯定大一統的歷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又冷靜看待實現大一統的艱巨性與曲折性。作為統一大略的制定者,尤其要注重統一基本條件的創造與統一有利時機的把握。而其基本原則就是「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國語·越語下》)所以,在一些特定的形勢下,要敢於面對暫時分裂的現實,先完成局部的統一,並肯定局部的統一對於最終實現國家統一的必要性,努力為將來的大統一局面的形成創造條件。譬如,在歷史上,戰國七雄爭戰之於秦漢統一、魏蜀吳三國鼎立之於西晉統一、南北朝分治之於隋唐統一、宋遼金對峙之於元明清統一等等,在當時不少政治家、思想家看來,都是走向國家大一統的必要環節,是「分久必合」的重要前提。在這個時候,對於當時的戰略決策者而言,關鍵是如何作好充分的准備,繁榮經濟,改良政治,增強軍力,從而在統一時機成熟之時,運用軍事、政治、經濟等多種手段,順應民心以結束分裂的局面,「宜當時定,以一四海」(《晉書·羊祜傳》)。與此相反,如果昧於時勢,企冀在條件不成熟之時「畢其功於一役」,則必然事與願違,不但無法實現大統一,而且還可能導致更加嚴重的分裂局面。應當指出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雲雲,絕不是簡單的重復和循環,而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分」是為更高層次意義上的「合」作必要的鋪墊和准備,「合」則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從中國國家統一的歷史大勢看,秦漢統一的規模勝過宗周的天下一統,隋唐統一的規模超邁秦漢,有清一代的統一規模又遠逾隋唐,這正是國家統一大勢日趨增強的歷史印證。因此,可以這么說,「用中適時、隨時以行」的思想方法論,幾千年來始終維系著人們對大一統的堅定信心,幫助人們克服分裂與統一交替出現所帶來的困惑,推動著國家統一大業在曲折中不斷向前邁進。 第二,中華文化講求「守經用權」、「和而不同」,強調國家的統一是一個富有層次的文化現象,要求人們在國家統一的歷史進程中實現穩步推進。「守經用權」指的是在處理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要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有機統一,相輔相成;「和而不同」指的是要正確看待事物之間的共同點與差異性的關系,更好地實現「一」與「多」的辯證統一。按照「經權」原則,「大一統」是人們必須嚴格遵循和不懈追求的「大經大法」。因此,建立「大一統」的政治秩序,既是歷代王朝一以貫之的最高政治目標,又對國家的統一與發展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在這種文化思想指導下,人們在堅守「統一」至上原則的同時,要「守經用權」,通權達變,從而為更好地實現「大一統」這一基本目標鋪平道路。而「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文化觀念則為人們追求與完成國家的大一統提供了哲學上的依據。它提醒人們,在國家統一大勢的形成與發展上,既要看到統一的必然性,又要承認統一的差異性。因此,中華文化始終強調,「天下」乃是有中心與邊緣之別的天下,有層次的天下。早在戰國時期人們就已經充分意識到這一點,「五服制」的提出就是證明。而事實上,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過程中,不僅擁有廣大的農業區,而且還有廣大的農牧業結合地帶和牧業區,地區差異很大,彼此的矛盾與沖突在所難免。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在全國雷同地推行「大一統」行政管理,顯然不切實際。因此,傳統的「經權」、「和同」思想正好為歷代的統一政治實踐提供了可事操作的方法。這就是要堅持「大一統」之「經」,以建立大一統的政治秩序為目標,全面推行中央集權制、郡縣制,積極經營邊疆,同分裂割據等違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行為作斗爭。同時,也承認統一的地區差異性、內外層次性,重視區域差別與文化多元。在統一實踐上體現出「通權達變」的理性寬容精神,對不同地區或不同民族採取不同的政策和制度。如形形色色的「羈縻」體制及政策,就既賦予了「四夷」邊疆在「一體」中的角色,體現了大一統的原則,維護了中央的權威;又「適天地之情」,「各適其性」,「地移而事移」,照顧到了不同民族和地區生活方式和經濟文化水平的差異,做到了因時因地因人而治。這種「經權」、「和同」理論,無疑是國家統一的強大粘合劑。

第三,中華文化強調「王者無外」、「夷夏一體」,要求人們把國家統一視作一個民族融合的和諧形態,在實踐中追求各民族文化、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共同進步。中國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國家。因此,所謂「統一」就不單純是華夏漢族方面的問題,而是漢族與眾多少數民族共同關注與參與的歷史主題。換言之,統一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消除國內各民族之間的畛域,實現民族大融合。中華文化有關民族問題的立場有兩大支柱:一是所謂「夷夏之辨」,鼓吹「用夏變夷」;一是所謂「夷夏一體」、「王者無外」。就前者而言,它承認諸夏與夷狄之間有差別,但這種差別不以種族歸屬為標准,也不以地域遠近為界限,而是以文明進化程度為標准。由於所處位置以及觀察角度的不同,佔主體地位的華夏民族自然認為諸夏代表著文明與先進,夷狄代表著野蠻與落後,歷史的進程當以諸夏為中心,由諸夏的文明改造所謂的夷狄,「以夏變夷」,使夷狄逐漸向先進文明過渡,最終實現大同的理想。當然,對這種諸夏本位觀,國內少數民族不一定完全贊同,漢代時中行說與漢使辯論時亟論匈奴風俗文化之優長,就是證明。就後者言,「王者無外」、「夷夏一體」意味著天下乃是「統一」的天下,「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的普天之下、「六合之內」均為「皇帝之土」(《史記·秦始皇本紀》),所以,華夏的天子是全「天下」的天子。按照這個邏輯,國內不同的民族自然可以各處其所,進而走向融合,統一於天子的號令之下。這兩種民族文化觀念從本質上說是一個整體,互為彌補,共同作用於民族融合與國家統一的歷史進程。應該指出的是,「用夏變夷」的深層文化含義,是視夷夏關系為可變的實體,而非不變的頑石,兩者的區分僅僅在於道德、政治方面,而與血緣種族、地域環境無涉,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韓昌黎文集》卷一,《原道》)。夷狄可以進為中國,中國也可以退為夷狄。這樣便為歷史上少數民族推行漢化,入主中原,在更大范圍內實現民族大融合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至於「王者無外」,則是致力於化解國內不同民族的對立與矛盾,使其認同於「天下」統一的理想。強調華夏與各少數民族的和諧相處,並在時機、條件成熟之後一步步走向融合。這樣,便為歷史上開明的統治者推行「胡漢一家」的進步民族政策,維護大一統格局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唐太宗倡言「天之生人,本無蕃漢之別」(《李衛公問對》卷中);強調「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資治通鑒》卷一九八,太宗貞觀二十一年)。雍正一再主張不得「有華夷中外之分」(《大義覺迷錄》卷一)。中華文化這種增進國內各民族之間的溝通與聯系的價值觀,毫無疑問在促進民族融合、進而鞏固和發展國家統一大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繼承中華文化寶貴遺產再創中華民族新的輝煌

從中國歷史發展大勢看,追求統一、維護統一始終是中華文化的本質屬性與價值取向。千百年來,中華文化既為國家統一大勢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也為人們參與這一歷史活動提供了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手段與方法。即使在今天看來,它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也是深遠的,貢獻也是巨大的。

首先,它使中國在歷史上長期保持了大統一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華民族的現代政治版圖,並為中華民族在向近代民族國家發展中培植了政治、民族和文化資源。自夏商周以來,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的政策,建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創造了條件;而自秦漢以降,儒家的「大一統」文化價值觀更是一以貫之,支配和規范著歷代傳統政治實踐,成為傳統政治運作的至上原則和行為方式。正因為如此,歷朝歷代都在不斷地鞏固多民族統一國家這一成果,各少數民族也都以融入到中華一體的民族大家庭為其發展的歸宿,從而使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政治格局不斷地得到鞏固和拓展。換言之,大一統文化觀念的深入人心,漢族與各兄弟民族在碰撞、融合、和諧的基礎上互動互補,共同發展,不斷增強政治與文化的認同感,這對於堅持國家統一大勢的健康發展、增進各民族間的凝聚力、向心力功不可沒。到了近代,中國雖然遭受到西方列強的野蠻侵略,但中華民族始終保持著國土的基本統一,表現出堅不可摧的民族力量,這不能不歸功於以統一為宗旨的中華文化的整合凝聚作用。

其次,它使中國社會的發展保持了長期的歷史連續性,使中華文明成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斷的文明。中國「大一統」的政治體系與文化體系在其形成和發展中,也有一個不斷充實、擴大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大一統」的政治體系不斷成熟,中華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不斷匯聚溝通,由點及面,由內向外,不斷輻射,不斷擴散,如此循環往復,逐漸將舊的邊緣消融為新的中心,中華民族實體就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不斷地得到發展和鞏固。因此,歷史上的匈奴文化、突厥文化、蒙古文化、滿族文化乃至域外的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基督教文化等,雖曾作為與「華夏文化」對立的一極受到排斥,但最終還是在不斷擴大的交流中,在「大一統」的格局中,得到有機的融合,使中華文明不但一直沒有出現斷裂,而且不斷進行更新,不斷增加新的活力。可見,正是中華文化的親和力、創造力與文化主體的自覺意識,使得國家統一大勢浩浩盪盪,不可逆轉,文明承續始終如一。

閱讀全文

與論文3500字兩大理論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
轉讓翻轉犁 瀏覽:705
門頭廣告牌使用費合同 瀏覽: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