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課題《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的主要內容怎麼寫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具有前瞻性的指導性文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帶給我們廣大幼教工作者的是全新的挑戰。貫徹、實施《綱要》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即要把 《綱要》精神完全融入到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教師是幼兒園教育中重要的、最基本的力量,是高品質幼兒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創造者。對高質量的幼兒教育的要求 最終會轉化為對教師的要求,即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期待。 「一課三研」作為一種教研方式,同時關注了課程、幼兒與教師的發展,因此,實施課改以來即受到廣大幼教工作者的關注。一些發達地區如上海的部分優質幼兒園已率先對其作了有益的嘗試與探索。 我園地處山區,教師們的教學策略與方法相對滯後,對如何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落實到教育實踐中,指導教育行為,教師們始終充滿困惑,這就大大阻礙了教師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化的步伐。 為探討如何通過行之有效的教研形式與途徑,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我們擬進行本課題的研究。這對加快我園教研與課程的園本化,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美國幼教專家凱茨認為,幼兒教師的專業應表現為:在教育工作中,能運用高級、縝密的知識作為判斷和行事的標准。也就是說,幼兒教師要具備研究與反思的 能力。「研究型的教師」不僅是世界范圍內的一種新的理論趨勢,而且也將成為我們幼兒教師即將面臨的現實要求。正如德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指出的那樣「倘若把 創造力作為教育目標,那麼實現的前提就是創造型的教師」。 2、《綱要》強調的「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育活動的組織和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幼兒園教育評價 以教師自評為主,評價的過程是各方共同參與,相互支持和合作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 的重要途徑」等等理念,為教師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角色與任務都提出更高的、新的要求。 三、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課三研:是指教研組內教師針對同一活動(主要指幼兒園的學習活動),由同一教師或不同教師進行多次的實踐研究活動,在研究活動中比較不同的教學策略,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研討教學中的困惑、存在的問題及目標的價值取向等等。 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個體在其整個職業生涯中,依託專業組織,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實施專業自主,表現專業道德,不斷增長專業能力的過程。 四、研究目標與內容 目標: 通過研究,架設起教師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激發教師主動學習新理論知識,提高教師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並內化於自己的認知結構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及實踐反思能力,形成團結、合作、信任、支持的群體氛圍。 內容: 1、了解我園教師對自身專業成長的共同期待值及期待目標和方向。了解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共同存在的困惑與問題。 2、在「一課一人三研」與「一課二人三研」的活動中探討如何發揮個體優勢和群體智慧,圍繞預定專題進行研討,並將教研經驗向日常、隨機遷移與運用。 五、研究方法和步驟 1、成立課題組,課題組組長由園長親自擔任,課題組成員由園教研組成員擔任。 2、綜合運用問卷調查法,行動研究法,實踐反思法,個案分析法進行研究。 3、以「教師如何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為研討大方向,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收集問題、並分類歸納,確定「活動目標的制定、材料的有 效投放」、「如何實施有效提問」、「如何針對幼兒個體差異實施有效引導」、「如何創設和諧、親切、寬松的活動氛圍」、「如何引導幼兒細致觀察」、「如何引 導幼兒在音樂活動中大膽表現」、「如何激發小班幼兒參與探究的慾望」等七個研討小專題,以科學、藝術領域為切入點,從「一課一人三研」(一人同課多輪)過 渡到「一課二人三研」(同課異構),分別在大、中、小班開展研討活動。以教師為研究主體,重研「師」(教師的教育理念與教學行為),輕研「課」(活動框架 及環節),凸顯教師的主體性。 第一階段:(2006、9——2006、10) 1、做好開題論證工作,使全體成員明晰課題研究的意義及步驟,進一步優化研究方案。 2、設計調查問卷,以全園教師為調查對象,並進行訪談,充分了解我園教師對自身專業成長的期待值及期待目標和方向,了解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共同的困惑及問題,。並撰寫調查報告,針對統計結果提出相應的對策。 3、組織教師培訓、學習相關理論,提高教師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意識,為課題研究創建和諧、信任的人文環境。 第二階段:(2006、11——2007、6) 1、選定四名課題組成員,以「一課一人三研」的形式,在「學習、實踐、研討、反思,再實踐、研討、反思」的循環中,圍繞既定專題開展教學研修,課題組主要成員觀摩、評析、修正活動方案,並提交課例、案例及個人在三研全程各階段的反思記錄。 2、開展教學觀摩活動,向全園展示三研成果,分享有效的教育策略。 第三階段:(2007、9——2008、4)這一階段的研究工作主要是: 1、以年段為單位,圍繞選定的研究專題,以「一課二人三研」的形式開展教學研修,解讀自己與他人教學行為背後的教育理念,取長補短,做到經驗向理論的升華。 2、總結教學策略,收集課案例及參與教學研討活動各階段的個人反思記錄,進行整理歸檔,並向課題組反饋情況。 3、優選研究課,向全園展示。 第四階段:(2008、5——2008、6)這一階段的研究工作主要是: 撰寫總課題的研究報告,匯編優秀課例、案例集,收集反思記錄,在全園范圍內交流研究成果。 六、研究成效與分析 通過兩年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組成員深有感悟,對研討活動有了全新的認識,從教育觀念到教學行為都有了極大的轉變,理論與實踐水平也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1、執教者的成長 執教老師在領到研討任務後,首先必須對所對應的研討專題中的相關理論進行學習,內化,再提交教案,開展「一研」,「一研」活動結束後並不急於研討,而是留 下幾天的時間給執教者進行自我反思與剖析,學慣用教育理論來解析自己的教學行為,並形成書面反思材料,與課題組成員交流,在「研師」的氛圍中,內化群體的 智慧,並接收來自群體的質疑:目標的制定是否適宜、教師的提問是否有效、指導是否到位等等,而後再反思,再研討,如此循環反復,形成三研三反思。 一課三研活動的開展,改變了執教老師傳統的思維方式,學會了反思,學會了用新的理念來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在反思中發現許多自己從未意識到的問題,通過不 斷的執教、反思,在磨練中提高了執教者的教育教學能力,教師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學會了考慮目標的設計要全面性和適宜性,做到明確具體,能 反思活動中採用的方法和教育策略,投放的教學具是否做到生動直觀,符合幼兒的年齡和身心特點,是否做到服務於教育目標,在實踐、研討、反思的循環中逐漸改 進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加快由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的步伐。
Ⅱ 幼兒園教師如何寫教育成果
1.開篇寫教了孩子們哪些東知識。如這個學期,我教給了孩子們英語字母回,數字,禮儀知答識和繪畫。
2.寫你所教的知識,鍛煉了孩子們什麼素質。如文明素養,進取精神,關懷他人的品質。
3.寫寫感悟。比如引領孩子們學習,需要調動他們興趣。培養孩子們的品質可以增添他們的人格魅力等。
4.收尾時就說,通過對孩子們的教育,我也受益頗多。我的工作經驗也得以豐富,我將再接再厲,做一個優秀的幼師。
Ⅲ 如何展示幼兒園課題研究成果
一、展示會 通過成果展示會可以快速地向同行或家長展示研究的成果。這種形式可以包括如下類型: 1.專題研討會。以專題研討的方式發布課題成果,這樣還可以聽到其他人對這一專題的高論,通過分享、互動,共同提高。 2.課題成果介紹會。詳細介紹課題取得的具體成效,如矯正了幼兒的不良行為、使幼兒擺脫了入園焦慮等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成果,以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園長管理水平提高和家長滿意度提高等。 3.課題研究經驗介紹與交流會。由教師或課題組負責人介紹自己園所課題開展的經驗,如選題的經驗、組織實施課題的經驗以及研究報告撰寫的經驗等。 4.課件、課例觀摩。如果是涉及教學的課題,就可以通過精心製作的課件、教學活動錄像帶以及現場教育教學觀摩課等形式向同行展示。 二、教育展覽 通過教育展覽可以較大范圍地向同行和家長展示研究的成果,瑞吉歐教育展覽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1981年馬拉古茲率團在瑞典舉辦《如果眼睛能越過圍牆》的教育展覽,當時這個教育成果展覽轟動了整個歐洲。命名為《孩子的一百種語言》的瑞吉歐教育展覽已經巡迴全球展出多次,不斷向世界各國展示他們的成果,也正是通過這種展板展覽的形式,引起全球教育界的矚目。用展板展示課題成果時要注意突出展示活動的標題,使正標題盡可能醒目,然後用副標題分塊展示,使展示清楚明了,展板上可以展示活動照片、幼兒作品和教師的感想和評論等。 三、論文和書籍 論文和書籍是理論化的課題成果,通過這種形式不但展示了課題的研究成果,而且提升了教師對課題成果提煉、表達的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1.發表論文。一是通過在期刊上發表論文展示課題的研究成果,如《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9年第8期刊登的《開展感覺統合訓練,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以實例的形式介紹了廣州市第一幼兒園開展課題研究的成果;二是介紹課題開展的經驗,如《山東教育》2007年Z6期刊登的《如何讓家長參與幼兒園課題研究》,介紹了江蘇省張家港市東萊幼兒園開展課題研究的經驗。 2.出版書籍。就研究的結果進行分類整理,編輯成書出版發行。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了一套園本課程理論與實踐探索叢書,介紹了北京市一些幼兒園課題研究的成果,包括《根深方能葉茂:幼兒養成教育經驗薈萃》、《數學教育走進幼兒生活的探索與研究》、《幼兒健康生活教育》和《幼兒自我保護教育的實踐探索》等,這套叢書大約有20本,向我們展示了幼兒園課題研究的豐碩成果。 四、活動材料 幼教界對蒙台梭利的教具和學具都不陌生,家長也都希望能夠給孩子買上樂高和孩之寶等品牌的好玩具。但是,現有的材料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自製的活動材料,卻能夠滿足一些人的特殊需求,具有它的獨特價值,這些自製的材料可以向幼教界和家長展示,有的材料也可以通過玩具公司開發並投入生產,使得成果展示的范圍更廣。 五、課程 如果課題研究項目比較大,且課題研究成果涉及的面比較寬,就可以把成果轉化為幼兒園的活動課程或教師培訓課程。 1.幼兒園活動課程。我國幼兒園與中小學相比擁有更多的課程自主權,可以自主選擇各類課程。因此,課題研究的成果不但可以形成園本課程,還可以更大范圍的展示和推廣幼兒園的特色課程,如安全教育課程、體育特色課程等等。 2.教師培訓課程。如果在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的課題,如果想要幼兒學習、遵守禮儀,教師必須展現自己的良好修養和規范、嚴謹、專業、有禮、有節的良好印象,這也就需要對教師進行禮儀課程的培訓。有需要就有市場,幼兒園教師也要不斷學習各種課程。假如幼兒園環境教育的課題開展的比較好,那麼就可以形成環境教育的教師培訓課程,介紹幼兒園環境教育的目標與內容;環境教育的實施途徑與方法;環境教育主題活動的設計;國內外環境教育的信息介紹等。 六、家長開放日 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夥伴,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課題研究成果,讓家長切實感受課題研究如何能更好地促進他們孩子的健康成長,能夠爭取到家長對課題的理解、支持並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 七、環境設備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很多到過幼兒園的人都能感受到環境與人對話的力量,通過環境展示能夠使到過幼兒園的每一個人都能夠了解幼兒園課題的研究成果。 1.環境布置。幼兒園的每一根柱子、每一面牆都可以用來展示課題研究的成果。 2.設施設備。幼兒園課題開展離不開幼兒園的設施設備,同樣設施設備也能展示課題研究的成果。如一個開展體育特色課題研究的幼兒園,必然少不了要有多種多樣的體育器材,或者對日常設施設備的特別的用法,這些也可以作為課題研究的成果來展示。 3.幼兒的作品。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那麼課題實施中幼兒的作品正是課題的成果之一,向外界展示幼兒的作品也就達到了展示課題成果的目的。 八、媒體 現在媒體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採用媒體形式展示和推廣課題成果有覆蓋面廣、 1.網路媒體。很多幼兒園都建有自己的網站,例如在育兒網上(http://ping.ci123.com/)點擊可以進入廣州市的600所幼兒園,進入全國的上萬所幼兒園。現在已經有不少幼兒園對他們的特色課程和活動以及課題成果進行了簡單介紹,但是介紹的不是很詳細,沒有充分利用網路這個工具。 2.電視媒體。相信大家都看過愛心傳遞、孝敬父母的經典公益廣告「媽媽洗腳」,並且對這個廣告印象深刻。如果幼兒園開展了養成教育課題,完全可以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聯系生活,把幼兒生活中的好習慣、好行為進行提升放大,以公益廣告或教育短片的形式由電視台播放,寓教於樂,傳播的范圍也廣。 九、廣場活動 大型戶外親子活動、大型親子晚會等廣場活動不但能展示幼兒園課題的卓越成果,還能展示幼兒園教師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幼兒園的教育走進社區,走向社會,使更多的人了解幼兒園,了解幼兒教育。 十、評比活動 積極參加優質課評比、優秀幼兒教師評比、幼兒教師論文評比和教育科研獎評選活動等,不僅可以展示課題的創新性成果,而且可以提供互動與交流的舞台。這些評比活動不僅為教師快速成長搭建了舞台,更是實現教育教學質量可持續提高的有效手段。
Ⅳ 評好課理論研修小結
「評好課」暑期校本研修小結
為期五天的校本研修即將結束,回顧這幾天的學習,緊張充實但又頗有收獲。針對本次的研修主題「評好課」,我們進行了自學理論書籍,小組交流,專家引領學習,在不斷的學習中,我們對評課這一常態的教研活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並在今後的教研中努力將先進的評價理念內化成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現將學習小結如下:
一、善於反思和批判傳統聽評課的弊端,避免評課中習慣的「固化」。
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校都會定期的展開相應的教研活動,聽課評課自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但是我們的聽評課效率著實不令人滿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評課被「經驗、習慣」固化。組織散漫,主題離散,重形式輕內涵,不務實效,要數量輕質量,評議粗放,走流程棄跟進,鮮有收獲。在這樣的評課中,沒有精細目標化的觀察,沒有專業的理解剖析,就很難讓執教者意識到教學中的問題所在,從而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評議者行走於教研的表層,又何來教研的收獲!
二、准確把握科學的評價理念,有效進行教學評價。
對課堂教學評價理念的理性認識與分析是有效開展教學評價研究的前提。我們評課的最終目的不是作出評價,而是讓被評議者認同,讓參與者在教研中思索,不斷反思創新課堂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因此,我們要准確把握評課的意義與價值,在教學評價中更關注師生的課堂體驗,評價標准更靈活開放,關注教師的個人教學風格與創造性,在自評、他評中不斷的加以審視,明確教學問題的實質,有意識的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促進自我的專業發展。
三、掌握有效評課要領,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
要做到有效評課,就必須做好評課的准備。對授課內容的熟悉與個性理解,對授課目標的把握,對授課者風格的了解,這是評好課的前提。其次,確立的主題,關注細節,注重精細化的觀察,這是評好課的關鍵。再者,細評與總評要結合。對授課者教學細節的剖析與思索,對課堂生成的解析,授課者教學目標是否明,教學內容是否准,教學過程是否清,教學技能是否強,教學效果是否好,教學特色是否諧,這是評課的要點所在。在評課這一教學活動的研究中,教師掌握了評課要領,教師的主體意識才會強化,教師行動研究才會進一步顯性化,才能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
Ⅳ 什麼是幼兒園學科實踐研修成果要求
校本研修對我們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字眼。它是我們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一所學校迅速發展的引擎。通過校本研修讓層次不同實力不同的教師都發展成了「最好的自己」, 只有真正落實了校本研修,才能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結合我校的多年實踐與探索,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一些有效地途徑和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研修氛圍 我校把校本研修與教育教學、業務學習緊密結合起來,從學校和教師的實際出發,通過培訓解決學校和教師的具體實際問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能力。 (1)業務學習和集體備課活動常抓不懈。通過集體備課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才智,研究教學內容、學生及教學方法。通過活動切切實實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學校圍繞新課程的深入實施,以教研組組織主題性的反思教學實踐活動,引領教師用新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成長,反思自己的發展。及時記錄自己的反思所得。精彩的一刻、難免的失誤、新穎的設想,並從中捕捉典型,撰寫案例、設計反思、論文等,指導教學實踐。反思每學期不少於5篇。 二、走上網路平台,提升校本研修水平 充分利用網路直播系統,發揮名師工作室、骨幹教師等教育資源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提高研修質量,組織教師開展網路閱讀交流活動,鼓勵教師建立博客撰寫網路日誌,豐富教師成長檔案袋內容;組織教師圍繞典型課例開展網上議課活動,幫助教師診斷課堂、研究課堂、改進課堂,豐富教師課堂教學實踐知識;組織教師開展網路論壇活動,圍繞實踐提出主題,運用網路對話交流平台展開探討和交流。在充分運用上述研修方式的同時,各學校還要注重從實際出發,大膽創新,探索不同風格與特色的專業訓練方式方法。 三、教師自我批評反思 一般完成一節研究課要經過這樣的幾個過程:備課,試講,研討修改,上研究課,聽課教師評課,上課教師寫教學反思。每個環節都很重要,在所有的准備程序都做好以後,課程結束對課程的自我批評與反思是極其重要的。 1.教師自我反思。上完課後寫下了這樣的教學反思:上完一堂課後,靜靜地坐在辦公桌前,然後從容地整理自己的教學思路,清理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自己的教學得失,捕捉課堂教學時的某個細節,及時記下課堂中的一個精彩的小片段。這樣的一份閑情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還要善於時時給自已找一面反思的「鏡子」,面對新的教學改革要清醒地問問自己,我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原因是什麼?順著問題思考下去,從多個角度或換個角度看問題,思想也就日益成熟、日臻完善了! 2.學生座談方式找反思點。學生對課堂的課後評價,是教師對課堂教學反思的鮮活話語,所謂「童言無忌」,更會給我們老師提出真正的問題和建議,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3.教師討論交流聽課感受,提出修改和建議。 四、同伴互助式的開展校本研修活動 同伴互助是以校為本的教研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有效策略。更重要的是,教師同伴互助有助於突破學校中教師之間的相互隔絕,形成一種相互協作、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新型的學校文化,而這種新型的學校文化又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五、自身廣讀書豐富知識 教師閱讀是校本研修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只有博覽群書,讓閱讀成為習慣,才能不斷地吸取專業營養,拓寬教師的知識視野,提升教師的職業品位。首先討論書目進行閱讀,老師們提交自己希望閱讀的書目,教研組集中大家的書目,討論確定共同閱讀的書籍和個人閱讀的任務,這樣我們的閱讀總量會很大,而且閱讀的書刊品種也多樣化。之後進行讀書交流活動,定期舉辦教師閱讀沙龍或讀書報告會,每個老師都講一講自己閱讀的收獲,把閱讀中得到的案例貢獻給教研組,讓大家分享,同時,交流各自的閱讀心得。 時代在發展,手段也越來越先進,我會在時機教學過程中繼續探索,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方法。
Ⅵ 幼師個人學習成果怎麼寫
(參考範文結合你學習的具體內容就可以了)
轉眼間,這次的幼兒園教師培訓已經結束,很榮幸自己能夠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這次的培訓充實而富有意義,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養,此次培訓
理論與實例結合,課程豐富多樣,從全方位地精心詮釋了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經過兩天半的學習,收獲頗多,談談自己的一點學習體會。
一、讀書,幼師生命成長的必須
在
培訓過程中,老師們扎實的話語基礎令我欽佩,這些與讀書是密不可分的,特別是吳克宇老師,年紀輕輕就已是學校的骨幹教師,這與他的勤奮好學是分不開的,所
以,我要讀書,特別是一些經典書籍,還有學前教育的文章,寫好讀書筆記、,從而也能進步自己的寫作水平,語言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理論素質,日日學
習,終身學習。
二、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師德和職業道德
德高為師,身正是范,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精神。熱愛、尊重、理解幼兒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核心。愛是兒童正常成長的必要條件,我們要學會理解、關愛幼兒。
三、廣泛學習幼兒教育教學理論,提升教學技能
甘
老師籠統的為我們解讀新教材,為我們的教學實踐起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為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其他幾位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又結合幼兒教育
的五大領域特點,為我們詳細、生動的講解了課程特點及教學活動設計、組織與指導、環境布置,讓我們了解如何在幼兒園進行教學工作。
這次的培訓中,聽到了各位同行前輩的經驗之談,我倍感榮幸,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學習,加強自己的專業素養,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將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Ⅶ 教師的師德師風,教學效果,校本研修進行評價.
細化評分標准,每周評、每月評、期末總評。三份表格,師德師風:主要是關愛學生、版考勤、培優權補差、加班、繼續教育等;教學效果:單元質量跟蹤、學科輔導、競賽成績、常規檢查等次、教研成果等;校本研修:示範課、業務學習考勤發言記錄、個人學習體會。
做好每月階段公示, 一個學期下來,評優評先就再也不用搞投票了,教師們也不用去拉幫結派搞選票,只能老老實實靜下心來搞好工作。
Ⅷ 什麼是校本研修成果
是指以學校為單位抄,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的成果展示。
校本培訓是指以學校為單位,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內容以學校的需求和教學方針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此外,校本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領域,基於學生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驗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課程。它的基本學習方式是探究學習。
(8)幼兒教師評好課校本研修成果擴展閱讀:
一、教學特徵
1、 立足於工作崗位是教師校本培訓的顯著特徵。
2、 針對性是校本培訓的生命。
3、 校本培訓是教師發展與學校發展的統一。
二、發展情況
我國「校本培訓」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教育部《關於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意見》中提出的,「中小學是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學都要制定本校教師培訓計劃,建立教師培訓檔案,組織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
校本培訓作為一種未來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形式,比較符合我國地域分布廣,培訓任務重,經費短缺,保持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等實際情況,成為一種與離職培訓優勢互補的運作方式,一經提出就受到廣泛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