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的內城、外城、皇城、紫禁城是什麼關系
都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北京城池分四重,即外城、內城、皇城、宮城。城各有門。
1、內城
又稱「京城」、「大城」。城牆高12至15米,底厚20米,頂厚16米,上有女牆。有城門九座,角樓四座,水門三處,敵台一百七十二座,雉堞垛口11038個。城外有寬30-60米的護城河。城有九門。
2、外城
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間增築。又稱「國城」、「外郭」。城牆長28里,高7.5米至8米,底寬約12米,頂寬約9米。有七門。
3、皇城
長18里,有六門。
4、宮城
即紫禁城。城牆周長3.4公里,有六門。
(1)北京皇城保護成果擴展閱讀
北京城是中國歷史上最後5代封建王朝遼的陪都及金、元、明、清的都城,其設計規劃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最高成就,被稱為「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
目前北京城池遺存的只有正陽門城樓、箭樓,德勝門箭樓,東南角樓,內城護城河北段,以及北京站和西便門兩處城牆殘余,另外永定門被重建。
⑵ 皇城的簡介
古都北京,有著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餘年的建都史。自金貞元元年(1153年)起,先後有金、元、明、清四朝定都於此。自元代營建元大都起北京就形成了三重城垣的基本格局。此後又經歷了明永樂年間重修紫禁城和明嘉靖年間復修外城,使北京城形成了明確而完整的凸字型、四座城垣的結構。四座城垣中,中心為紫禁城,即今故宮,至今仍保存完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最外側是共同構成北京城凸字形結構的內城和外城,其位置大體與今天的二環路相當。雖然已被拆除,但人們還能依稀記得它的位置。在紫禁城之外,內城之內還有一座在今天看來鮮為人知,但在歷史上卻有著重要地位的特殊城池。這就是北京四座城垣中唯一一座由紅牆黃瓦圍就的城池——皇城。
北京皇城,位於北京京城之內,環繞在宮城之外,是拱衛皇宮並為皇宮提供各種服務和生活保障的特殊城池。這樣的城池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的都城中都曾建設過,曾在北京建都的金、元兩代就都有過。八百五十年前,女真人營建金中都時就曾在城內建有皇城。十三世紀中後期,蒙古人在原金中都城的東北側建起了氣勢恢弘的元大都,建設者特別在大都城中心正南方偏西的位置上,建設了以太液池為中心的皇城,又稱蕭牆。大液池兩岸建有皇家宮殿和園林。在大小宮殿之間,還建有各種儲物的倉庫、服務機構、辦事的衙署等。
皇城的變遷
今天我們看到的北京皇城是明代開始建設的,明皇城從明永樂四年(1406)開始營建,永樂十八年(1420)與紫禁城同時落成。它的位址在元代皇城的基礎上略做了南移,許多元代蕭牆內的皇家園林仍被保留在明代的皇城之內,如元代的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後苑(今景山)等都成為了明代皇城的組成部分。
清代沿襲明制,在皇城的基本格局上並未做大的改變,只是對其中的主體建築進行了多次維修和改建。北京皇城歷經明清兩代五六百年的雨雨風風,數十朝帝王建設經營才達到了今天的規模。因其龐大的建設規模和高超的建築技藝,成為了中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封建皇城,也是全世界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建築群。
北京明清皇城南起今天的長安街,北到今天的平安大街,東至今東城區南北河沿一線(現已建起皇城根遺址公園),西達今西城區西黃城根一線。東西長約2500米,南北約2790米,面積約6.9平方公里。
皇城的規制
皇城並不是一個規則的正方形。為了舉行各種重大活動的需要,在皇城的正南方建設者特別規劃了一座T字型的宮廷廣場,稱「千步廊」。皇城的西南方還缺少一角。缺角的原因眾說紛紜,得到認同最多的一種說法認為皇城的西南角上是金代古剎慶壽寺(又稱雙塔寺,位於今西單電報大樓附近),該寺歷史久遠、香火旺盛,早在元世祖忽必烈修元大都時,就曾為保護該寺,特意讓城牆拐了一個彎,將該寺圈入大都城內。明初時該寺依然保存完好且香火甚旺,明代統治者擔心拆除該寺會惹怒神靈,無奈之下皇城牆只好繞道而行了。這樣一來皇城就形成了一個缺少一角的不規則甲字型。
⑶ 如何保護和開發物質文化遺產
「我們搞文化遺產保護的人最怕聽到的兩個詞就是打造和開發……」這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先生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生班開班式上的一句坦言。如烏先生所述,博大精深的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著來源於不當開發的巨大威脅。這樣的憂慮不僅來源於烏丙安先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田青老師和著名博物館學專家蘇東海先生也都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了十分相似的擔憂。田青老師在其《傳統與現代化》主題學術講座中談到:「中國的現代化是在對傳統的極度憎惡中開始的,所以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是在對傳統嚴酷破壞的基礎上開始的。」蘇東海先生更是在城市文化研討會上明確指出:「城市的高速建設將會導致文化遺產的快速消失」。面對諸位先生前輩的擔憂和感嘆,作為一名文化遺產工作者,我們不得不十分謹慎的重新審視各種形式的「打造」、「開發」與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關系,我們也不禁要問一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真的形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嗎?
一、不同角度的不同觀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在歷史上創造並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的具有知識性、技藝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項。比如民間文學、表演藝術、傳統節日、傳統儀式和生產生活知識等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漫長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面對這筆巨大的文化財富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有不同的認識。
站在遺產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延續,妥善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客觀認識歷史、開展文化創新、保護文化多樣性、重建社會秩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具有實物形態,使其較之有形的文物(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在識別、保護方面都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又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特性,也使其在歷史變革與時代沖擊時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護上的這種困難性和其本身的這種脆弱性,對它的保護才顯得更加的急需和緊迫。
站在旅遊和經濟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民留給今人和後人的一份寶貴財富,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過程中,應當鼓勵各方對非物質遺產的活用,從民俗表演到旅遊開發,從工藝品銷售到文化創意發展,多手段全方位的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弘揚傳統文化、振興民族藝術的同時也為開發人文旅遊景觀、刺激地方經濟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開發破壞和保護桎梏
前文的兩種觀點看似有較大的分歧,但細細想來卻各有其合理之處。筆者認為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上,以上兩種觀點都是正確的,保護遺產與開發遺產同樣都可以對遺產傳承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但是在實踐中基於不同的認識往往會引發不同的行動,對遺產、對社會、對國家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不論是遺產工作者還是經濟工作者,面對祖先遺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只要我們心態正常、方法得當,不論是保護行動還是開發行動都會是對遺產有利的活動,但如果不能端正心態或使用不正常的方法則往往會給珍貴的文化遺產造成一些不良影響有些甚至是不可消除的。
1、開發破壞損害遺產
開發活用非物質遺產本無可厚非,但是在最近我們卻總能聽到因為開發活用不當給遺產造成不良影響的例子。從民樂改良增加交響樂指揮,到邦子演員穿上歌劇演出服,我們不難發現由於開發者熱情過高,又不了解遺產的文化內涵,在開發的過程中盲目的追大求全,導致經過「開發」的文化遺產已經失去了應有的韻味。民間小戲像京劇大戲,民族音樂像西方交響樂。本來極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快速的向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趨同,而文化趨同的過程往往正是文化遺產消失的過程。從雲南石林的天天「三月三」,到民俗村裡的隨意「拉郎配」,我們又發現一些開發者只看到了遺產之中的經濟價值,對於文化遺產背後的文化價值缺乏應有的重視,導致開發過後的文化遺產形式與內涵分離,文化遺產中蘊藏的風俗、信仰反而在文化遺產保護大潮中快速消失,如此一來經濟開發也就成了經濟糟蹋。
2、過度保護桎梏社會
經濟開發可能給遺產造成開發性的破壞,這一點也許不難理解。但是僅僅按照遺產保護的工作規范對遺產進行保護就完全利於遺產發展嗎?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不盡然。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的遺產,它需要由傳承人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傳承人所生活的社會也不斷發展,遺產也會發生變化。如果遺產工作者僅是教條、機械的對遺產進行保護,不注意隨著社會發展改變保護手段,並且總是希望遺產處於一個歷史的時間點,與遺產有關的一切都一承不變,那麼這種保護就成為了一種過渡的保護。過渡的保護是不現實的,比如我們不能為了保護一個民族地區的民族習俗就讓當地的女孩子不去上學,比如我們不能為了保護船工號子就讓河流上的航運交通停止使用機械動力而恢復拉纖。像這樣的過渡保護往往會桎梏經濟甚至是社會的發展,並且也往往不會被社會所接受。
三、合理利用與傳承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文化事項,它也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論是開發還是保護,只要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也總會變得不切合實際。《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提出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針,同時明確指出:「正確處理保護和利用的關系,緊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和整體性,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誤解、歪曲和濫用。」「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這給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工作提出了一個基本方針,在這個大方針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之間的矛盾也似乎並非不可調和。適度的保護與合理的開發會相輔相成的促進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但在適度保護與合理開發的過程中還有一些要點值得注意:
1、 不能將開發置於保護的對立面上
要走出保護與開發「非黑即白」的二元論怪圈,保護可以是為了開發而保護,開發也可以是為了保護而開發。不能盲目的將開發置於保護的對立面上,單純為了保護而禁止開發或為了開發而拒絕保護。開發者要有效利用保護者的工作成果,依照文化傳統進行傳承性的開發,而保護者則應當針對開發者的工作給出有效建議,以便開發工作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
2、 可以利用遺產開發當代文化產品但要與遺產加以區分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來源於民間,來源於生活並非為表演和旅遊而設計,在需要進行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時就難免會對遺產的部分內容進行變更,比如為了增強視覺效果在民間戲劇中加入聲光電元素,為了增強音響效果在民間音樂中加入新式樂器的伴奏,為了提高製作效率在民間手工藝製作過程中加入現代工藝等等,經過這樣的變更原本非為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需要的文化遺產,就成為了一種既具有全新形式,又帶有遺產元素,適合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的當代文化創意產品。為了經濟開發需要而利用傳統文化遺產開發當代文化創意產品是應當給予支持的,因為它一方面帶動了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擴大了遺產的社會影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當代文化創意產品應當在推廣時與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區分,讓當代創意產品的受眾對於其改動內容有明確的認識,防止對於遺產的誤解。
3、 要允許遺產的自然發展但不能人為干預其發展
如前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活態的遺產,需要由傳承人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傳承人所生活的社會不斷發展,遺產也會隨著時代發生變化。比如在部分傳統的苗族村落,火把節中的火把早已被工業文明的手電筒所取代;又比如在部分原來生產力落後民族地區,隨著先進生產工具,人們已經在一些傳統手工藝使用原來沒有的電動工具。這些都是遺產的自然發展,是社會變革的必然結果。對此遺產工作者要持一種相對寬容的態度,不能過度的干預。但是文化遺產的自然發展也要尊重自然歸律,不能人為的「拔苗助長」加速其變化,防止「邦子演員穿上歌劇演出服」的鬧劇重演,防止對於遺產的歪曲。
4、 通過科學記錄的方式保護遺產的現狀並努力保護遺產的活態傳承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於生產力不發達的民族地區和農村,當今在這些地方正發生著快速的社會變革。在社會變革中人們思考的往往不是如何保護文化遺產,而是如何擺脫落後文化的束縛。當他們有朝一日過上他們盼望的「幸福生活」時,他們會發現他們的傳統文化已經消逝,一些與時代發展「不適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消亡。面對這種情況遺產工作者不可能人為的阻礙社會變革,讓遺產的傳承人選擇他們不願接受的生活。我們應該做的是積極的通過多媒體的科學記錄方式保護對於遺產記憶,通過收集與遺產有關的作品、工具保護遺產的現狀,並通過改善傳承人生活狀態努力保護遺產的活態傳承。盡可能真實的保持文化遺產的原貌,讓後人更加真切的了解遺產的全貌,防止以後可能發生的對於遺產的濫用。
看到今天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領域中保護與開發之間的辯駁,使我不禁想起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一面是具有悠久歷史又現實岌岌可危的文物建築,另一面是生活在近乎是危房的文物建築中渴望改變生活又經濟拮據的居民,面對這一對矛盾,因為我們的一些城市管理者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一些文物建築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一些曾經的文化名城正在變成與西方大都市面貌相仿的「水泥森林」。面對這一切,我想說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再也不能走文物保護、舊城保護的老路,要從開始就做好規劃。特別是我們這些遺產工作者更是不能愧對這份歷史的重託。
1949年解放軍解放北平之前,曾向古建專家梁思成先生求教,讓他在北京城地圖中劃出一些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人民解放軍會對把這些建築視為雷池禁區一樣絕不加以破壞,在戰爭中對這些建築的所在區域寧可增強傷亡,也要用步槍、用手榴彈去打,決不使用炮擊。58年後的今天,這個故事被人們傳為佳話。而我們今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正是要拿出58年前梁思成先生的氣度為我們國家文化建設標出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雷池禁區。而我們的領導幹部也應當拿出58年前人民解放軍的風骨,寧可花費更大的成本,也絕不破壞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愧對歷史,愧對祖先。
作者:北京皇城藝術館 李晨
⑷ 在清朝時期北京皇城和宮城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在清朝時期,北京皇城和宮城最大的變化是1754年擴建了天安門前宮廷廣場。據《國朝宮史·宮殿一》記載:天安門外,東為長安左門,西為長安右門,重建於1754年,至1760年竣工,又增築長安左門外圍牆一百五十五丈,長安右門外圍牆一百六十七丈五尺一寸。各設三座門。
這說明,當時的天安門廣場,在長安街左、右門外又分別加築了一道圍牆,從而將門外的街道也括入了天安門前廣場之內。北京皇宮在順治、康熙兩朝雖尚屬恢復階段,但其宏偉壯麗與精美絕倫在世界上已堪稱一流。在當時,廣場東側大部分沿用明朝舊制,仍為各部所在,當時叫戶部街。為了封建統治的需要,清朝在戶部街外側增設了掌制誥、史冊、文翰之事的翰林院,負責對外通商和交涉事物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及太醫院等。
在天安門廣場的西側,清朝採用八旗兵制,不再建立五軍都督府,並把原來的街道改稱前府胡同、右府胡同、左府胡同、中府胡同和後府胡同等。還在明錦衣衛舊址建立了刑部,稱這條街為刑部街,後來,在刑部街上又增設了都察院和大理寺等審案判刑的機關,又稱司法部街。
另外,在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有分別通往五府六部的總門兩座,叫做「公生門」,文武官員由此進出宮廷俱奏。乾隆年間,清朝在公生門兩邊加築圍牆,東西折向北轉接皇城牆,又在新加圍牆東西端各闢一門,門三闕,分別稱東三座門、西三座門。後來,公生門和東、西三座門及內里的五府六部陸續拆除。在清朝末年,天安門遭到嚴重破壞。後來,荒涼破敗的天安門城樓歷經它歷史上最大兩次大規模的修繕,由原來的通高33.87米變成了34.7米。整個天安門古建築群,從天安門到外金水橋至天安門廣場,全部建築煥然一新,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在天安門城樓大殿內,在10根紅色廊柱中間,懸掛上了8個紅色的大宮燈。每個宮燈高2.23米,周長8.05米,直徑2.25米,重達80千克,簡直碩大無比,每一盞至少3個大人才能環抱過來,在當年堪稱有史以來最大的宮燈。
天安門城樓的中廳懸掛了一幅高2.6米、寬5.8米的《江山永泰》圖。以奇特的構思、濃烈的筆墨和粗獷的線條,勾勒出一幅巍峨雄渾的泰山圖。畫家借泰山謳歌和諧盛世。在天安門城樓東西兩側,各有7個紅色的觀禮台,觀禮台前東西各築有花壇。在天安門城樓的前方近處是兩座大觀禮台,每座長95米,寬12米,各有6個小區。觀禮台呈北高南低傾斜式,內有梯形台階,總容量為20000多人。
⑸ 北京的歷史文物古跡都有哪
1、故宮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所在地,也是中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跡。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首都,1949年10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⑹ 北京故宮的保護措施具體有哪些
根據提交世遺大會的故宮緩沖區保護方案,包括故宮保護范圍佔地八十六公頃、緩沖區范圍佔地一千三百七十七公頃,總計面積一千四百六十三公頃。其中含什剎海、皇城、國子監、南北鑼鼓巷五個歷史文化保護區。方案被世遺認可後,緩沖區范圍內將限制大拆大建,皇城區內禁止建設高度超過九米的新建築,並逐步消除不符合規定的建築。
⑺ 北京市皇城歷史文化街區屬於什麼類型的歷史文化街區
屬於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2015年04月21日,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對外公布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北京市皇城歷史文化街區等30個街區入選。
皇城歷史文化保護區:是北京舊城整體保護的重點區域,內含紫禁城、太廟、社稷壇、北海、中南海及14片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面積約6.8平方公里。
⑻ 為什麼圓明園被燒而紫禁城卻被保留了下來
當時英法聯軍侵華的主要原因是認為咸豐皇帝違背了條約,而且還殺死了21個英法公使。侵華時法軍司令孟托班曾跟上司提議說要把紫禁城毀了,並燒光故宮,藉此來讓清政府付出慘烈的代價。
不過這個提議並沒有得到英國首領額爾金的認可,他認為紫禁城是清朝的政治中心,一旦摧毀之後肯定會遭到清軍的拚死反抗,到時候可能會難以收場。於是最終選擇了圓明園這個咸豐的「後花園」,打算給咸豐一個教訓。
最終圓明園被搶光燒毀了,當時難以計算的奇珍異寶都被搶走了,當時一位法軍軍官透露,自己搶的寶貝賣了70萬法郎。
八國聯軍
北京被佔領以後,八國聯軍統帥、德軍元帥瓦德西特許士兵公開搶劫三天,以後各國軍隊又搶劫多日。中國的珍貴文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
皇宮和頤和園里珍藏多年的寶物被搶掠。俄軍最高指揮官阿列科謝也夫將軍等人把慈禧寢宮用黃金和寶石精製的數十件珍寶「洗劫一空」。
英、法士兵把各類珍寶搶光以後,以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裝,運回駐地。僅嵩祝寺一處,丟失鍍金銅佛3000餘尊,錦綉製品1400件,銅器4300件。就連太和殿前存水的銅缸上面的鍍金,也被侵略軍刺刀颳去,至今刮痕斑斑。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
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
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萬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
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⑼ 誰保護了今天雄偉的故宮呢
提起故宮,很多人都會想到坐落在北京城的那座繁華的宮殿群。對於如今的億兆黎民來說,這里曾經所有的故事可能已經消散在了這座皇家建築群中,他們所希望看到是古代王朝的皇宮是怎樣的輝煌?古代王朝的龍椅又是如何的富麗堂皇?
而締造者一切的朱棣卻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中。
更多的人所知道的是,這里曾經是明王朝、清王朝兩代王朝的皇家住所,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是永樂皇帝朱棣永樂強令締造了這一切。
如今的故宮早已經不是明清兩大王朝的專屬皇家群,在歷史的緩緩進程中,它們已經有了新的標簽:
中國的文化藝術瑰寶。
這座六百年歷史的皇宮都親眼目睹了一切,見證過往事輝煌,也見證過列強環伺的屈辱,它所經歷的一切的一切都註定了這座皇城會成了眾人心中一座獨特的皇家建築群。
曾經的紫禁城所代表的皇家別苑已經被徹底抹去,因為它有一個新的名字---故宮博物院。
從它正是敞開胸懷迎接各地的遊客,到現在已經有94年的歷史。曾有所有輝煌的記憶雖然已經漸漸模糊,如今在高牆大院中,我們所能看到的也許僅僅是紅牆青瓦。
可是,曾經這座皇宮所承載的厚重的歷史卻是不容遺忘的。
⑽ 故宮歷史
明成祖朱棣時建造.距今有600多年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