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教學成果包括哪些方面
教育教學成果包括論文、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等等。教育教學成果指教育科研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對某一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觀察、調查、實驗、行動研究和思維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獲得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通過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主要體現在課題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確,理論科學合理,事實真實充分,有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
❷ 如何把進一步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做貢獻當先鋒的強大動力
想進一步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做貢獻,當先鋒的強大動力,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的重要意義,以及我們要進行的必要性,這樣有內力的推動,才能夠成為做貢獻,當先鋒的強大動力
❸ 教育教學成果包括哪些
教育教學成果指教育科研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對某一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觀察、調查、實驗、行動研究和思維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獲得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成果的基本表現形式為論文、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等。
1、具有研究價值。
通過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2、具有科學性。
主要體現在課題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確,理論科學合理,事實真實充分,有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
3、具有創新性。
課題反映新的內容,反映時代特點,反映新的視角,應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沒有做過或做過卻未能解決的問題。
4、具有可行性。
課題是否具備進行研究的主觀與客觀的條件。
主觀條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論水平、知識、能力、專長、經驗、基礎,對課題的理解程度、興趣、資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廣泛。
客觀條件是指課題研究所必須的資料、設備、人員、時間、經費以及領導支持程度等因素。
關於對教育教學成果注意事項
1、明確教育教學的目的。教師參加教育科研,不僅僅是為了獲得幾個證書,而是通過教育科研,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身價值,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提高育人效率。
2、明確教育教學的對象。教師進行教育科研,必須以本職工作的內容為主要研究對象,切忌脫離實際的"學術"研究。
3、由不自覺向自覺轉化。應從工作的歷程中逐步對教育科研產生興趣,自覺主動地進行教育科研活動。
4、運用科學方法。在研究過程中,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觀察平時的工作,避免脫離實際的研究。要加強學習,注意觀察,分析思考,不斷積累,加強交流和研討,及時反思和總結。通過研究逐步掌握教育科研的規律和方法。
5、做到堅持不懈。教育科研不是短期行為,而應貫穿教育生涯的始終。要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實效,關鍵在堅持,堅持就能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科研成果
❹ 教學成果具體指哪些
教育教學成果指教育科研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對某一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觀察、調查、實驗、行動研究和思維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獲得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成果的基本表現形式為論文、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等。
1、具有研究價值。
通過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2、具有科學性。
主要體現在課題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確,理論科學合理,事實真實充分,有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
3、具有創新性。
課題反映新的內容,反映時代特點,反映新的視角,應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沒有做過或做過卻未能解決的問題。
4、具有可行性。
課題是否具備進行研究的主觀與客觀的條件。
主觀條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論水平、知識、能力、專長、經驗、基礎,對課題的理解程度、興趣、資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廣泛。
客觀條件是指課題研究所必須的資料、設備、人員、時間、經費以及領導支持程度等因素。
(4)學成果教育擴展閱讀:
關於對教育教學成果注意事項
1、明確教育教學的目的。教師參加教育科研,不僅僅是為了獲得幾個證書,而是通過教育科研,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身價值,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提高育人效率。
2、明確教育教學的對象。教師進行教育科研,必須以本職工作的內容為主要研究對象,切忌脫離實際的"學術"研究。
3、由不自覺向自覺轉化。應從工作的歷程中逐步對教育科研產生興趣,自覺主動地進行教育科研活動。
4、運用科學方法。在研究過程中,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觀察平時的工作,避免脫離實際的研究。要加強學習,注意觀察,分析思考,不斷積累,加強交流和研討,及時反思和總結。通過研究逐步掌握教育科研的規律和方法。
5、做到堅持不懈。教育科研不是短期行為,而應貫穿教育生涯的始終。要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實效,關鍵在堅持,堅持就能發展。
❺ 教育教學成果項目內容怎麼寫
教育教學成果項目名稱如實填寫。是什麼榮譽就寫什麼榮譽,一定要寫好名稱。
如XX縣優秀教師,XX市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先進個人,指導老師獲獎,指導學生獲獎,論文評比獲獎,優質課獲獎,成績獎,優秀學員等。
教育教學成果類型如實填寫。是什麼榮譽就選什麼榮譽,一定要分對類。如:綜合榮譽、管理獎或德育工作獎勵、控輟保學、幫扶轉化後進生、指導教師、學生比賽獲獎、教學能力考核、本學科課堂教學評比、教學成果獎、其他獎勵等。
教育成果填寫技巧
級別:如實填寫。如:省部級,市級,縣級,鄉鎮級,校級等。
角色:如實填寫。如:參與實施、指導等。
項目內容:如實填寫。如:參與實施2020年度教育教學工作等。
個人任職和獲獎材料(限10張)上傳榮譽證書或文件。
單位認可及其他輔助材料(限10張)如實填寫。
❻ 如何利用成果導向教學
為了迎接新工業革命對高等工程教育的挑戰,同時為了適應由於公共問責制的興起、人們更加關注教育投入的回報與實際產出的現實需要,成果導向教育(
OBE)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成為了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是由美國首先提出來的。作為教育強國的美國,人們對其在科技方面的貢獻及表現並不滿意,例如人造地球衛星由前蘇聯搶先發射成功等,人們開始反思教育的實用性以及教育成果的重要性。在這種背景下,OBE在1981年由Spady率先提出後,以驚人的速度獲得了廣泛重視和應用。經過此後10年左右的發展,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至今仍被認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確方向。美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並將其貫穿於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始終。2013年6月,我國被接納為「華盛頓協議」簽約成員。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工程教育改革,具有現實意義。
一、成果導向教育及其實施架構
1、什麼是成果導向教育
OBE是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後所取得的學習成果。OBE強調如下4個問題:
(1)我們想讓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是什麼?
(2)我們為什麼要讓學生取得這樣的學習成果?
(3)我們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取得這些學習成果?
(4)我們如何知道學生已經取得了這些學習成果?
這里所說的成果是學生最終取得的學習結果,是學生通過某一階段學習後所能達到的最大能力。它具有如下6個特點:
(1)成果並非先前學習結果的累計或平均,而是學生完成所有學習過程後獲得的最終結果。
(2)成果不只是學生相信、感覺、記得、知道和了解,更不是學習的暫時表現,而是學生內化到其心靈深處的過程歷程。
(3)成果不僅是學生所知、所了解的內容,還包括能應用於實際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價值觀或其他情感因素。
(4)成果越接近「學生真實學習經驗」,越可能持久存在,尤其是經過學生長期、廣泛實踐的成果,其存續性更高。
(5)成果應兼顧生活的重要內容和技能,並注重其實用性,否則會變成易忘記的信息和片面的知識。
(6)「最終成果」並不是不顧學習過程中的結果,學校應根據最後取得的頂峰成果,按照反向設計原則設計課程,並分階段對階段成果進行評價。
從如下5方面可以更深刻地理解OBE的內涵:
(1)OBE強調人人都能成功。所有學生都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功,但不一定同時或採用相同方法。而且,成功是成功之母,即成功學習會促進更成功的學習。
(2)OBE強調個性化評定。根據每個學生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的評定等級,並適時進行評定,從而准確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對教學進行及時修正。
(3)OBE強調精熟。教學評價應以每位學生都能精熟內容為前提,不再區別學生的高低。只要給每位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機會,他們都能達成學習成果。
(4)OBE強調績效責任。學校比學生更應該為學習成效負責,並且需要提出具體的評價及改進的依據。
(5)OBE強調能力本位。教育應該提供學生適應未來生活的能力,教育目標應列出具體的核心能力,每一個核心能力應有明確的要求,每個要求應有詳細的課程對應。
可見,OBE要求學校和教師應該先明確學習成果,配合多元彈性的個性化學習要求,讓學生通過學習過程完成自我實現的挑戰,再將成果反饋來改進原有的課程設計與課程教學。
2、成果導向教育的特點
成果導向教育能夠衡量學生能做什麼,而不是學生知道什麼,前者是傳統教育無法做到的。例如,傳統教育衡量學生的常用方法是,從幾個給定答案中選擇出一個正確答案。這種方法往往只能測試出學生的記憶力,而不能讓學生展示出他們學會了什麼。也就是說,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記憶。對內容的理解所體現的認知能力比對內容的記憶所體現的記憶能力重要的多。OBE要求學生將掌握內容的方式,從解決有固定答案問題的能力拓展到解決開放問題的能力。
OBE要求學生通過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例如提出項目建議、完成項目策劃、開展案例研究和進行口頭報告等,來展示他們的能力。這樣的任務,能讓學生展示思考、質疑、研究、決定和呈現的能力。因此,OBE是將學生置於發展他們的設計能力到完成一個完整過程的環境之中。OBE更加關注高階能力,例如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分析和綜合信息的能力、策劃和組織能力等。這種能力可以通過以團隊的形式完成某些比較復雜的任務來獲得。
3、成果導向教育的實施原則
OBE的實施原則如下:
(1)清楚聚焦:課程設計與教學要清楚地聚焦在學生在完成學習過程後能達成的最終學習成果,並讓學生將他們的學習目標聚焦在這些學習成果上。教師必須清楚地闡述並致力於幫助學生發展知識、能力和境界,使他們能夠達成預期成果。清楚聚焦是OBE實施原則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則,這是因為:第一,可協助教師制定一個能清楚預期學生學習成果的學習藍圖;第二,以該學習藍圖作為課程、教學、評價的設計與執行的起點,與所有的學習緊密結合;第三,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學評價,都是以讓學生能充分展示其學習成果為前提;第四,從第一次課堂教學開始直到最後,師生如同夥伴一樣為達成學習成果而努力分享每一時刻。
(2)擴大機會:課程設計與教學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在時間和資源上保障每個學生都有達成學習成果的機會。學校和教師不應以同樣的方式在同一時間給所有學生提供相同的學習機會,而應以更加彈性的方式來配合學生的個性化要求,讓學生有機會證明自己所學,展示學習成果。如果學生獲得了合適的學習機會,相信他們就會達成預期的學習成果。
(3)提高期待:教師應該提高對學生學習的期待,制定具有挑戰性的執行標准,以鼓勵學生深度學習,促進更成功的學習。提升期待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提高執行標准,促使學生完成學習進程後達到更高水平;二是排除邁向成功的附加條件,鼓勵學生達到高峰表現;三是增設高水平課程,引導學生向高標准努力。
(4)反向設計:以最終目標(最終學習成果或頂峰成果)為起點,反向進行課程設計,開展教學活動。課程與教學設計從最終學習成果(頂峰成果)反向設計,以確定所有邁向高峰成果的教學的適切性。教學的出發點不是教師想要教什麼,而是要達成高峰成果需要什麼。反向設計要掌握兩個原則:一是要從學生期望達成的高峰成果來反推,不斷增加課程難度來引導學生達成高峰成果;二是應聚焦於重要、基礎、核心和高峰的成果,排除不太必要的課程或以更重要的課程取代,才能有效協助學生成功學習。
4、成果導向教育的實施要點
OBE的實施要點,或者說關鍵性步驟如下:
(1)確定學習成果。最終學習成果(頂峰成果)既是OBE的終點,也是其起點。學習成果應該可清楚表述和可直接或間接測評,因此往往要將其轉換成績效指標。確定學習成果要充分考慮教育利益相關者的要求與期望,這些利益相關者既包括政府、學校和用人單位,也包括學生、教師和學生家長等。
(2)構建課程體系。學習成果代表了一種能力結構,這種能力主要通過課程教學來實現。因此,課程體系構建對達成學習成果尤為重要。能力結構與課程體系結構應有一種清晰的映射關系,能力結構中的每一種能力要有明確的課程來支撐,換句話說,課程體系的每門課程要對實現能力結構有確定的貢獻。課程體系與能力結構的這種映射關系,要求學生完成課程體系的學習後就能具備預期的能力結構(學習成果)。
(3)確定教學策略。OBE特別強調學生學到了什麼而不是教師教了什麼,特別強調教學過程的輸出而不是其輸入,特別強調研究型教學模式而不是灌輸型教學模式,特別強調個性化教學而不是「車廂」式教學。個性化教學要求教師准確把握每名學生的學習軌跡,及時把握每個人的目標、基礎和進程。按照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
(4)自我參照評價。OBE的教學評價聚焦在學習成果上,而不是在教學內容以及學習時間、學習方式上。採用多元和梯次的評價標准,評價強調達成學習成果的內涵和個人的學習進步,不強調學生之間的比較。根據每個學生能達到教育要求的程度,賦予從不熟練到優秀不同的評定等級,進行針對性評價,通過對學生學習狀態的明確掌握,為學校和教師改進教學提供參考。
(5)逐級達到頂峰。將學生的學習進程劃分成不同的階段,並確定出每階段的學習目標,這些學習目標是從初級到高級,最終達成頂峰成果。這將意味著,具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將用不同時間、通過不同途徑和方式,達到同一目標。
5、成果導向教育三角形框架
綜上,可將OBE的實施框架歸納為:1個核心目標、2個重要條件、4個關鍵前提、4個實施原則、5個實施要點。由此構成了OBE的三角形實施框架(見圖1)。
圖1 成果導向教育三角形實施框架
其中,一個核心目標:所有學生都要達成頂峰成果。兩個重要條件:一是描繪成果藍圖,建立一個清晰的學習成果藍圖,並勾勒出哪些是必備的能力與內容,即確定學生在畢業時應該達到的能力結構;二是創設成功環境,為學生達成預期成果提供適宜的條件和機會。三個關鍵前提:一是所有學生均能通過學習達成預期成果,但不一定同時和通過相同途徑、採用同樣方式;二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學習的成功會促進更成功的學習;三是學校要對學生成功學習負責,學校掌握著成功的條件與機會,直接影響學生能否成功學習。四個實施原則是:清楚聚焦、擴大機會、提高期待和反向設計。五個實施要點是:確定學習成果、構建課程體系、確定教學策略、自我參照評價和逐級達到頂峰。
二、成果導向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比較
這里所說的傳統教育是指相對OBE而言目前的具有普遍性特徵的教育。
1、成果導向教育的新突破
(1)成果決定而不是進程決定。傳統教育的課程教學嚴格遵循規定的進程,統一的教學時間、內容、方式等。教學進度是以大部分學生可以完成的假設為前提預設的,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學習,將被視為達不到教學要求。OBE的目標、課程、教材、評價、畢業要求等均聚焦於成果,而不是規定的進程。OBE強調學生從學習的一開始就有明確目標和預期表現,學生清楚所期待的學習內涵,教師更清楚如何協助學生學習。因此,學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學習經驗、學習風格、學習進度,逐步達成目標,所有的學生均有機會獲得成功。
(2)擴大機會而不是限制機會。傳統教育嚴格執行規定的學習程序,就像將學生裝進了以同樣速度和方式運行的「車廂」,限制了學生成功的機會。OBE強調擴大機會,即以學習成果為導向,以評價結果為依據,適時修改、調整和彈性回應學生的學習要求。「擴大」意味著改進學習內容、方式與時間等,而非僅僅延長學習時間。
(3)成果為准而不是證書為准。傳統教育學生獲得證書是以規定時間完成規定課程的學分為准,而這些課程學分的取得是以教師自行設定的標准為准。OBE獲得證書是以學習成果為准,學生必須清楚地展現已達到規定的績效指標,才能獲得學分。將學習成果標准與證書聯系起來,使得證書與學生的實際表現相一致,而非只是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業的證明。
(4)強調知識整合而不是知識割裂。傳統教育只強調課程體系,實際上是將知識結構切割成了一個個課程單元,每門課程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界限清晰的知識單元,這些知識單元之間的聯系被弱化了,學生的學習往往是「只見大樹、不見森林」。OBE強調知識的整合,是以知識(能力)結構出發反向設計,使課程體系支撐知識結構,進而使每門課程的學習都與知識(能力)結構相呼應,
最終使學生達成頂峰成果。
(5)教師指導而不是教師主宰。傳統教育以教師為中心,教什麼、怎麼教都由教師說了算,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安排來完成學習。OBE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該善用示範、診斷、評價、反饋以及建設性介入等策略,來引導、協助學生達成預期成果。
(6)頂峰成果而不是累積成果。傳統教育將學生每次學習的結果都累積起來,用平均結果代表最終成果。這樣,學生某一次不成功的學習,就會影響其最終成果。OBE聚焦的是學生最終達成的頂峰成果,學生某一次不成功的學習,只作為改進教學的依據,不帶入其最終成果。
(7)包容性成功而不是分等成功。傳統教育在教學進程中的評價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最終成果也被劃分成不同等級,從而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等級的成功者。OBE秉持所有學生都是成功學習者的理念,僅將學生進行結構性區分或分類,採取各種鼓勵措施,創造各種機會,逐步引導每一位學生都成為成功的學習者,達成頂峰成果。
(8)合作學習而不是競爭學習。傳統教育重視競爭學習,通過評分將學生區分開或標簽化,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關系置於一種競爭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中,學習成功者和學習失敗者之間不可能建立一種和諧互動的關系。OBE強調合作式學習,將學生之間的競爭轉變為自我競爭,即讓學生持續地挑戰自己,為達成頂峰成果而合作學習。通過團隊合作、協同學習等方式,使學習能力較強者變得更強,使學習能力較弱者得到提升。
(9)達成性評價而不是比較性評價。傳統教育強調比較性評價,在學生之間區別出優、良、中、差等不同等級。OBE強調自我比較,而不是學生之間的比較。強調是否已經達到了自我參照標准,其評價結果往往用「符合/不符合」、「達成/未達成」、「通過/未通過」等表示。由於採用學生各自的參照標准,而不是學生之間的共同標准,故評價結果沒有可比性,不能用於比較。
(10)協同教學而不是孤立教學。傳統教育將教學單元細化為一個個孤立的課程教學,承擔每門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獨立開展教學工作,很少顧及不同課程教學之間的協同效應。OBE強調教學的協同性,要求每一名承擔課程教學的教
師,為了達到協助學生達成頂峰成果的共同目標,進行長期溝通、協同合作,來設計和實施課程教學及評價。
2、成果導向教育與傳統教育對比。
表1從學習導向、成功機會、畢業標准、成就表現、教學策略、教學模式、教學中心、評價理念、評價方法和參照標准等10個方面,對OBE和傳統教育進行了對比。
三、基於成果導向教育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成果導向教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正確方向。正如前述,成果導向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與操作模式。但在推進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時,我們絕不能徹底摒棄現有的高等工程教育體系,應將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融入高等工程教育體系中,改革與此不相適應的做法。結合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現狀,考慮到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要求,基於成果導向教育的工程教育改革首先要實現如下三個轉變。
表1 OBE與傳統教育的對比
1、從學科導向向目標導向轉變
傳統的工程教育是學科導向的,它遵循專業設置按學科劃分的原則,教育模式傾向於解決確定的、線性的、靜止封閉問題的科學模式,知識結構強調學科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完備性,教學設計更加註重學科的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專業的需求。成果導向的工程教育是目標導向的,它遵循的是反向設計原則,其「反向」是相對於傳統工程教育的「正向」而言的。反向設計是從需求(包括內部需求和外部需求)開始,由需求決定培養目標,再由培養目標決定畢業要求,再由畢業要求決定課程體系。正向設計是從課程體系開始,逆反向過程到畢業要求,再到培養目標,再到需求。然而,這時的需求一般只能滿足內部需求,而不一定能滿足外部需求,因為它是教育的結果而不是教育的目標。因此,傳統工程教育對國家、社會和用人單位等外部需求只能「適應」,而很難做到「滿足」。而目標導向下的工程教育則不然,它是反向設計、正向實施,這時「需求」既是起點又是終點,從而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教育目標與結果的一致性。
目標導向下的工程教育在教學設計與實施中強調如下四個方面:培養目標要以需求為導向,畢業要求要以培養目標為導向,課程體系和課程教學要以畢業要求為導向,資源配置要以支撐畢業要求與培養目標的達成為導向。畢業要求的達成要能支撐培養目標的達成,課程教學要求的達成要能支撐畢業要求的達成。所有參與教學的教師要明確自己所教對達成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的貢獻與責任,每位學生要明確自己所學對達成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的作用。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表述要有利於對目標和要求的達成度進行評價。
2、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
所謂以教師為中心是指,教學設計主要取決於教什麼,教學過程主要取決於怎麼教,教學評價主要取決於教得怎麼樣,這是學科導向教育的必然。所謂以學生為中心是指,教學設計主要取決於學什麼,教學過程主要取決於怎麼學,教學評價主要取決於學得怎麼樣,這是成果導向教育的使然。也就是說,以學生為中心的工程教育要求整個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都要緊緊圍繞促進學生達到學習成果(畢業要求)來進行,要求提供適切的教育環境、了解學生學什麼(內容)和如何學(方式與策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並實施適切的教學評價來適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效。
以學生為中心的工程教育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緊緊圍繞學生的發展來確定;教學內容根據對學生的期望而設計;師資與其它支撐條件判斷標準是是否有利於學生達成預期目標;評價的焦點是學生學習效果與表現;是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優秀學生。以學生為中心的工程教育強調「教主於學」的教學理念,即教之主體在於學、教之目的在於學、教之效果在於學。遵循以學論教的教學原則,即教什麼取決於學什麼,怎麼教取決於怎麼學,教得怎麼樣取決於學得怎麼樣。重教輕學是傳統工程教育的痼疾,至今仍然主導著課堂教學。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解決兩個基本問題:教學本質與教學理念。
教學本質回答的是教學是什麼。傳統的認識是:教學是「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這種傳統認識有5個局限:教學局限於教書,教書局限於課程,課程局限於課堂,課堂局限於講授,講授局限於教材。我們理解的教學就是「教學生學」,教學生「樂學」、「會學」、「學會」。其中「會學」是核心,要會自己學、會做中學、會思中學。教學理念回答的是教學為什麼。傳統的認識是:「教」是為了「教會」,「學」是為了「學會」。我們提倡的教學理念是「教為不教、學為學會」。「教為不教」有兩層含義:「教」的目的是「不教」,「教」的方法是「大教」。「教,是為了不教」是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名言。這種「教」是教學生「學」,這種「大教」是「善教」。施教之功,貴在引路,妙在開竅。葉聖陶先生曾講:「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
3、從質量監控向持續改進轉變。
我國高校目前的教學質量管理,還停留在對教學環節進行質量監控的初級階段,初步具備了監督、調控功能,但缺乏改進功能。一個具有完善功能的質量管理體系應該具備「閉環」特徵,即通過監督功能發現偏差,通過調控功能糾正這些偏差,再通過改進功能分析產生這些偏差的原因,並對系統進行改進。也就是說,這三個功能是首尾搭接,互為輸入和輸出的關系。
成果導向的工程教育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它要求建立一種有效的持續改進機制,從而實現如下功能:能夠持續地改進培養目標,以保障其始終與內、外部需求相符合;能夠持續地改進畢業要求,以保障其始終與培養目標相符合;能夠持續地改進教學活動,以保障其始終與畢業要求相符合。
建立持續改進體系的要點包括「1個目標、2條主線和3個改進」:1個目標是保障質量,2條主線包括培養目標的符合度與達成度和畢業要求的符合度與達成度,3個改進為培養目標的持續改進、畢業要求的持續改進和教學活動的持續改進。這3個改進,通過三個循環來實現,即:通過外循環持續改進培養目標、通過內循環持續改進畢業要求、通過成果循環持續改進教學活動。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符合度與達成度這兩條主線,是對其符合度和達成度的評價與改進過程。首先,評價畢業要求(培養目標)是否與培養目標(內外需要)相符合,如果不符合,就要改進畢業要求(培養目標);然後,評價畢業要求(培養目標)是否達成,如果沒有達成,就要改進教學活動(畢業要求)。教學活動的改進包括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支持條件、學生的學習機會、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等。
四、結束語
成果導向教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在美國等一些國家已有了多年的理論與實踐探索,至今已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施模式,而且已證明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正確方向。為了使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更好地適應國家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迎接新工業革命的挑戰,需要我們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引導下,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著力實現三個轉變,即:從學科導向向目標導向轉變、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和從質量監控向持續改進轉變。
❼ 如何認識教學成果
教學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學規律,具有獨創性、新穎性和實用性,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產生明顯效果的教育教學方案,包括:
(1)針對教育對象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的要求,運用現代教育和教學手段,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開展課程、教材、實驗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堅持教書育人,探索教育規律,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成果。
(2)根據教育目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教學規律,在組織教學工作,推動教學改革,開展教學評估,加強專業(學科)、教師隊伍和學風建設,促進產學研結合,實現教學管理現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3)結合自身特點、推廣、應用已有的教學成果,並在實踐中進一步創新和發展,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有顯著效果的成果。
《條例》中所稱的教學成果涵蓋了高等教育和中等以下教育。從時間上看,中等以下教育的教學成果可以從1994年《條例》頒布以後進行,但國家級獎勵僅限於高等教育。
2000年5月25日教育部發出了《關於認真做好2001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工作的通知》。《通知》繼續沿用了《條例》中規定的教學成果定義,外延有所變動。
「(1)針對教育對象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的要求,在轉變教育思想,優化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實驗技術,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養綜合提高,德智體全面發展,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等方面的成果。
(2)根據教育目的和教育教學規律,在組織教學工作,推動教學改革,加強專業(學科)、教師隊伍、教材、實驗實習基地、學風建設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促進產學研相結合與各種合作辦學,開展評估,建立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機制,實現教學管理現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3)結合自身特點,推廣、應用已有的教學成果,並在實踐中進一步創新和發展,顯著提高辦學效益和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的成果。」
從上述歷程可以看出,教學成果的概念來之不易,是不斷求索的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其內涵已為大家所公認,但外延與時俱進,富有時代特徵,與當前的工作,特別是熱點、難點問題緊密相連,基本上涵蓋了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部內容。在同一內涵之下,可以有多種外延。中等以下教育的成果外延應當根據中等以下教育內容作出相關界定。
02
從幾個側面認識教學成果
1. 教學成果的三要素
一項教學成果,需要具備三
❽ 教育教學成果和教科研成果有什麼區別
它們表現形式不同:
教育教學成果指的是:如:學生成績、學生及個人榮譽證書、某一研究所獲獎項 等。
教育科研成果是指教育科研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對某一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觀察、調查、實驗、行動研究和思維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獲得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成果的基本表現形式為論文、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等等。
拓展資料:
科學研究成果
指科研人員在他所從事的某一科學技術研究項目或課題研究范圍內,通過實驗觀察、調查研究、綜合分析等一系列腦力、體力勞動所取得的、並經過評審或鑒定,確認具有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
它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是人類重要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生產力,也是衡量科學研究任務完成與否,質量優劣,以及科研人員貢獻大小的重要標志。是國家的財富、智力的資源。科研成果應符合以下三方面的條件:
(1)科研成果應具有創造性、先進性,創造性是指前人所沒有或國內外所沒有的.理論上有新的創見,技術上有新的提高。先進性應該在成果的技術價值和技術水平上有所提高;
(2)科研成果必須具有社會價值(科學價值初經濟價值),並得到社會的公認。既要有實用性,又要符合科學規律,具備實施條件,滿足社會要求,經濟價值高。
(3)科研成果必需經過技術鑒定或評審。鑒定或評審應實行同行專家評議。認為合格,才能算作成果。
❾ 如何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教育工作的強大動力
學習黨章黨規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起始和基礎,是開展學習教育的第一步,是每位黨員的必修課,要堅持真學、真信、真用,通過原原本本地學,真正掌握黨章黨規的真諦要義。廣大黨員必須深入學習黨章、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廉潔自律的准則和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把黨章這個總規矩立起來,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自覺尊崇黨章、遵守黨章、維護黨章。
要堅持邊學邊查邊改,通過學習,對照黨章黨規查找問題、發現問題、整改問題,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和政策水平。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在抓好「四風」問題和「不嚴不實」問題整改的基礎上,對照黨章黨規和「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標准,不等不拖,邊查邊改。市委常委更要以身作則,做到標准再提高、整改再深入,切實當好表率。要堅持理論聯系實踐,將學習黨章黨規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實踐的動力,轉化為優化黨員作風的強大武器。
一、精心組織設計,突出學習主題創新學習方法
支部堅持把學習放在首要位置,為扎實開展活動打下堅定的思想基礎。
一是在辦好常委會黨組會議、機關黨組會議和其他會議的服務工作中,注重學習常委會黨組、機關黨組及領導們在模範帶頭、求真務實方面的好作風;二是在起草常委會黨組活動方案及其他文稿,編印工作指南、學習資料中,注重學習和領會中央和省委的有關精神;三是在工作上與各處室的協作共事中,注重虛心學習各處室的好經驗、好做法,取長補短;四是在組織支部的集中學習中,注重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結合秘書處事務性工作較多、難以集中的特點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明確「為了誰」、搞清「依靠誰」、重點解決「我是誰」,把集中學和分散學結合起來,採取引領式、啟發式的學習方法。通過學習,每位同志都有收獲、有認識、有體會、有反思,避免了學習走形式、走過場,確保學習討論更加充分、更加深入。比如,大軍副處長發表了理論文章「理清思路掌握方法力求實效」(《貴州日報》2013.8.1論苑欄目)。
在學習中,大家普遍認為,以前學文件學講話,有一篇看一篇、用一篇學一篇,主動學的少被動學的多,是碎片化的、零散的,對思想的觸動、對工作的啟發更多是靈光一現,但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把一列重要講話和文件放到一起學習,大家感到,有利於深刻領會活動精髓和要義,有利於融會貫通,做到全面把握、學深悟透。
二、統一思想認識,堅持做到活動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支部同志一致認為,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必須在自覺學習、深化認識、統一思想上下功夫;必須在提高自身素質、理清工作思路、堅持活動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上下功夫。
大家深刻認識到,這次教育實踐活動把主要任務聚集到作風建設上,對准了焦距、抓住了要害。大家一致表示,通過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不斷加強了對人大及常委會性質、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增強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崗位自信,增強對做好了人大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增強了對人大機關的認同感、歸屬感,在思想上行動上要始終與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按照常委會黨組和機關黨組的部署和要求,認真抓各項工作的落實。
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人民群眾最怕的是形式主義,最盼的是解決問題,最反感「乾打雷不下雨」,最厭煩「只有唱功沒有做功」。老百姓如何看待這次活動,關鍵在於行動。
因此,我們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充分發揮好統籌協調、兼顧各方的中樞作用,注重邊學邊改、邊查邊改,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重點問題、重點辦、突出問題、突出辦,能改的馬上改,確保活動與工作協調有序推進。
一是圍繞解決「庸懶散慢浮」的一些突出問題,工作作風進一步改進,工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二是著力整治落實力、執行力差的問題,辦事疲沓、拖拉的現象明顯改變;三是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來文來函處理方式不斷改進,文件資料、報紙信件、包裹郵寄派送速度明顯加快;四是團結協作、合作共事的意識進一步加強,力求做到工作精緻、細致、極致;五是會務工作進一步改進,會務操作程序進一步規范,文稿質量進一步提高。
三、認真查找問題,把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轉化為做好下半年工作的強大動力
當前,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對照「四風」進行檢查。據光明日報評論員文章稱,在「四風」中,形式主義遙遙領先,排在首位。一些地方和單位在活動中,以文件傳達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寫文章「穿靴戴帽」「敷衍應付」「錦上添花」「閉門造車」;下基層「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把「官場」當「秀場」,熱衷於出鏡頭、露露臉等形式主義。有的地方用「新的形式主義」來應付「舊的形式主義」。還有的地方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這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我們認為反對「四風」,必須「真對真」「實打實」。
找不出問題就是問題,認為自己沒有問題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作為支部第一責任人,要求支部黨員真心誠意給我挑毛病、找問題。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活動的要求,著重抓好以下「五個一」工作:
一是查找出一些問題。要求每位同志自己找、別人找、找別人,自己至少找出兩個問題,幫其他同志至少找出一個問題,敢於揭短亮醜,觸及心靈。二是撰寫好一份對照檢查材料。在深入開展調研、客觀分析問題的基礎上,對照「四風」深入檢查,認真撰寫自我剖析材料。三是開好一個民主生活會。要自覺把黨性修養正一正、理一理。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❿ 教育經歷學習成果怎麼填寫
教育經歷就是哪年哪月到哪年哪月在哪讀的高中,大學等等。學習成果我認為就是比如說取得了本科學位啦,獲得優秀畢業生稱號啦,獲得英語六級證書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