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幾月幾日

成果幾月幾日

發布時間:2022-06-18 00:59:06

Ⅰ 我國近幾年的科技成果

第五代戰機殲20正式服役

2017年3月9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五代戰斗機殲-20正式進入空軍序列,而且它裝配的還是國產發動機。

中國首艘航母下海

2017年4月26日,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在中國船舶中國集團大連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該艦也是我國自主研發歷經四年造成。

動車組「復興號」首發

2017年6月25日,中國動車組「復興號」在北京首發。該動車從里到外都是由我國自主研發,不管是造型設計還是運行系統都是地地道道的國產貨。

萬噸級驅逐艦下海

2017年6月28日,中國海軍新一代導彈驅逐艦——055型導彈驅逐艦成功下水。准備有最先進的武器雷達系統,在世界上同級驅逐艦中,具有領先地位。

港珠澳大橋震撼世界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歷經8年的努力,終於建設完成,從珠海口岸段上橋開車20多公里,可到達西人工島,全長55千米。

世界首輛新能源空鐵

2017年7月18日,在四川成都首次亮相,當時車廂懸掛在8米高的軌道上平穩運行,是世界首例新能源空鐵



發射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

2017年8月16日凌晨,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在中國酒泉順利發射,被命名為「墨子號」為我國科研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第二台深海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完成測試

2017年10月3日,「深海勇士號」在我國南海完成海上試驗,返航三亞,它的作業能力可到達水下4500米,90%的核心部件都是國產。

大型客機C919試飛成功

2017年11月10日11時38分,從上海浦東機場4號道起飛,飛行1300公里,同年12月17日,第二架還在浦東機場起飛,全面拉開試飛新征程。

「天眼」射電望遠鏡向宇宙發射信號

被稱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成功發射信號,並確認發現多顆脈沖星。

小編說的這些都是2017年中國眾多科研成果的一部分,可以說這一年中國向未來邁進了一大步,下面盤點一下今年到現在為止中國有哪些重要的科研成果。

兩只克隆的猴子誕生中國

克隆猴子「中中」和它的妹妹「華華」登上國際權威期刊《細胞》封面。

電磁監測衛星「張衡一號」成功發射

中國首顆自主研發的電磁檢測衛星在中國酒泉利用長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上空,成為世界少數幾個擁有這類衛星的國家。

針灸療法發現治療哮喘靶標

從針灸治療哮喘得到靈感,造出治療支氣管哮喘的靶標,為新葯提供了思路。

實現全球首例人體自體肺幹細胞移植再生

同濟大學左為教授團隊在臨床成功實現人類肺臟再生。

中國研究人員培育出「亨廷頓舞蹈病」豬

科研人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出患有該病原的豬模型,為治療這種病提供了很好的實驗模型。

揭示水稻遺傳信息密碼

通過「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這一研究的重大成果將提升全球水稻基因組的育種水平。

嫦娥四號中繼星發射

在我國西昌發射基地用長征四號成功將嫦娥四號發射升空,將執行「鵲橋計劃」。

科學鑽探井,「松科二井」入地7018米

在我國黑龍江安達市,鑽探工程超額完成預訂目標,該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袁隆平團隊沙漠種植水稻成功

來自多個國家的專家在我國袁隆平院士的帶領下在沙漠地區實驗種植水稻大獲成功。

我國自主研發的「天鯤號」試航成功

經過為期4天的海上航行,首艘由我國自主研發的亞洲最大自航絞挖泥船「天鯤號」完成試航。

Ⅱ 黨的十七大重新起草並於幾年幾月幾日通過

2007年10月2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一致同意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

十七大黨章,分總綱與條文兩個部分,共計十一章,五十三條,1.7796萬字。新修訂的黨章,黨的性質、黨的綱領、基本路線沒有改變,黨員的權利與義務、基本要求、黨組織的工作制度,也基本沒有變,只是作了必要的充實與完善。
新黨章的修改,主要是寫進黨的重大理論成果,重要執政布局,重點出突的工作要求。現行黨章是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通過的。根據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1987年11月,黨的十三大對條文作了部分修改;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對總綱和條文作了部分修改;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對總綱作了個別修改;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對總綱和條文作了部分修改。 黨章的修改,重點反映黨的十六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要求,根據新形勢新任務充實對黨員、黨的幹部和黨的各級組織的要求,完善黨內有關制度。這樣做,既有利於維護黨章的權威性和保持黨章基本內容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又能夠使黨章及時反映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的成果,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更好地規范和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
十七大黨章體現以下五個新特點:
一是新的理論成果。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確保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要求,是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客觀需要,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 黨章總綱增寫了關於科學發展觀的表述。增寫的第七自然段表述為: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集中全黨智慧,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增寫了第八自然段,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黨章中明確寫入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有利於更好地把握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二是新的總體布局。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任務,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擴展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這體現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
黨章總綱第九自然段在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現階段奮斗目標時,增寫了必須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內容,並在總綱第十四至十七自然段,分別論述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這樣修改,有利於全面反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布局、目標、任務更加明確,有利於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好地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時,黨章總綱第九自然段還增寫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內容。這就清楚地表明,我們所強調的發展,是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努力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三是新的目標要求。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黨章總綱把黨的基本路線的表述最後一句修改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這樣修改,使黨的基本路線表述更加全面。
對闡述「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3個自然段作了適當補充,增寫了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的內容。 增寫了關於經濟建設的自然段,充實了總綱關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容,充實了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容,增寫了黨領導人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自然段。總體布局四個方面,都有具體目標。
黨章修正案對軍隊建設、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統戰工作和外交工作。第十八自然段增寫了切實保證人民解放軍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的內容。總綱第十九自然段第一句修改為中國共產黨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並增寫了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內容。黨章總綱第十九自然段還增寫了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團結信教群眾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的內容。黨章總綱第二十自然段在統一戰線構成的表述中增寫了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的內容。
關於黨的工作,黨章修正案對黨的建設和黨的領導提出的這些要求,集中體現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這條主線,反映了黨的十六大以來黨的建設方面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和重要實踐經驗,有利於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四是新的執政理念:第一章第三條對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作了補充,第一款增寫了學習科學發展觀和學習法律知識的內容,第八款增寫了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作這樣的充實,使黨章關於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的規定更加符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有利於促進黨員保持先進性、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第六章對黨的幹部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十四條第一款增寫了帶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容,第二款中的「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艱苦創業,做出實績」修改為「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艱苦創業,樹立正確政績觀,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第五款增寫了加強道德修養的內容。這樣修改,有利於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促使各級領導幹部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道德修養,腳踏實地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 三是第三十一條第二款增寫了組織黨員學習科學發展觀和學習法律知識的內容,把第三十一條第三款「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和監督」修改為「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這體現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黨的基層組織提出的新要求,運用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功經驗,有利於進一步激發黨員的內在動力。四是第三十一條第三款增寫了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的內容。
五是新的民主政治。一是黨務公開。第二章對黨的組織制度作出了3項新規定。一是第十條第四款增寫了黨的各級組織要按規定實行黨務公開的內容。二是黨代表的任期制。第十一條增寫了黨的各級代表大會代表實行任期制的內容。主要考慮是,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都對黨的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發揮代表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各地對黨的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發揮代表作用的途徑和形式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較好成效。三是巡視制。第十三條增寫了黨的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實行巡視制度的內容。中央決定實行巡視制度以來,取得顯著成效。把巡視制度寫入黨章,有利於加強黨內監督,促進反腐倡廉工作。 四是報告工作制。第二十一條增寫了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報告工作、接受監督的內容;第二十七條增寫了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的常務委員會定期向委員會全體會議報告工作、接受監督的內容。五是推選制。第二十九條第二款關於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和支部委員會選舉辦法的規定,增寫了提出委員候選人要廣泛徵求黨員和群眾的意見的內容。把第三十條中關於「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選出的書記、副書記,應報上級黨組織批准」修改為「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的書記、副書記選舉產生後,應報上級黨組織批准」。作這樣的修改,有利於在基層黨組織選舉中普遍實行黨員和群眾公開推薦與上級黨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候選人提名的民主,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加強黨的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建設;有利於給直接選舉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等擴大黨內基層民主的探索留出空間。
把握以上六新特點,對新修訂的黨章的學習,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作為黨員來說,學習貫徹黨章是當前的重大任務。我們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以加強黨性修養的姿態,精研細讀,熟記於心,這樣才能牢記使命,為黨再立新功。

Ⅲ 我國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

自建國後,20世紀至70年代,中國先後掌握了「兩彈一星」技術;1973年,水稻專家袁隆平培育出了「秈型雜交水稻」,該水稻畝產比普通水稻增產20%以上,被稱為「東方魔稻」。袁隆平因此獲得了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986年3月,在四位老科學家的建議下,時任中顧委主任鄧小平作出批示,要求「找些專家和有關負責同志討論,提出意見,以憑決策」。「863計劃」就因上述時間而得名。半年後,《863計劃綱要》形成,選擇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新材料和海洋高技術八個領域列為中國發展高技術的重點。1995年5月,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作出《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正式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3)成果幾月幾日擴展閱讀:

中國政府為了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推動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設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其中規格最高的獎項當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每次選出不超過兩名科技成就卓著、社會貢獻巨大的公民,由國家主席親自簽署並頒發榮譽證書和高額獎金。每位獲獎者的獎金總額均為人民幣500萬元,其中50萬元直接授予個人,另外450萬元作為科學研究經費由獲獎人全權管理具體用途。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授予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基礎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術等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中國公民的獎項,同時國家自然科學獎不授予組織。國家自然科學獎設一、二等兩個獎勵等級。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國家最高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是授予在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中國公民,同時國家技術發明獎不授予組織。國家技術發明獎設一、二等兩個獎勵等級。國家技術發明獎表彰的是當年中國國民經濟中新的、先進的、效益好的新技術。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

Ⅳ 「機遇」號火星車成果日程表是什麼樣子的

「機遇」號是美國宇航局2003年火星探測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資料表明,該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將「勇氣」號和「機遇」號兩輛火星車送往火星,對火星這顆紅色行星進行實地考察。

2003年6月25日,「機遇」號發射成功,並於2004年美國東部標准時間1月24日登上火星。

事實證明,「機遇」號同樣不孚眾望,在火星期間獲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例如,在火星軌道上已發現火星表面存在碳酸鹽。

「機遇」號火星車示意圖

「機遇」號火星車日程一覽表:

(1)2004年1月30日,它在著陸點附近發現了火星曾經有水存在的初步證據。「機遇」號利用小型熱輻射光譜儀發現了可能存在赤鐵礦的線索,而這種礦物通常在有液態水的環境下生成。這將說明火星上從前比現在更「濕潤」,適合於生物生存。

(2)2月4日,科學家宣稱,「機遇」號在火星上發現了一種非同尋常的「混合物」。該物質由土壤、沙粒和一些很圓的卵石組成。這一發現引起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照片顯示的卵石為什麼那麼圓?這些混合物究竟意味著什麼?這項新發現是否證明火星曾一度溫暖潮濕過?科學家們認為目前要回答這些問題還為時尚早。但「機遇」號的新發現,特別是那些圓圓的、個頭不小的神秘卵石,無疑更激起了科學家們探究火星上水源線索的好奇與熱情。

(3)2月5日夜間,「機遇」號進行了首次行走,為尋找那裡曾存在水的證據邁出了重要一步。它當日走了約3.05米,途中進行了土壤分析研究。事實上,此次行走的目的地是離著陸艙約4.6米的一處外露岩床。後來,「機遇」號於2月6日抵達那裡,進行了取樣分析研究,目的是確定岩石中赤鐵礦的含量。

(4)2月8日,「機遇」號傳回這處火星岩床的顯微照片。這處名為「斯努特」的岩床位於著陸點附近的一個淺坑區。科學家認為,它是火星地質史的縮影,對其進行研究很可能找到火星上曾經有水存在的線索。「機遇」號還使用機械臂上的光譜儀研究了岩床的成分。次日,美國航宇局在解釋「機遇」號動態時指出,「機遇」號正在仔細「端詳」「斯努特」上鑲嵌的小石球。而該照片顯示,這些小石球像「蛋糕上的藍莓果」一樣鑲嵌在岩床上。科學家們在對這些石球的成因進行種種猜測後得出3種假設:一是火山噴發時飄浮在空中的火山灰互相粘在一起結成石球;二是火山熔岩冷卻時生成石球;三是某種液體(很可能是水)帶著溶解的礦物質流經火山岩石時生成石球。科學家們認為如能證明「藍莓果」的形成與火山噴發無關,則會大大增加火星上曾經有液態水存在的可能性。

(5)2月11日,「機遇」號火星車發回了令「科學家們激動不已」的火星岩層圖像。該圖像顯示,火星岩層並非像筆記本那樣總是平行,如從某一角度細看,岩層有時相互交錯。科學家們分析後認為:「這些不平行的線條可能因火山活動、風或水的作用形成。」

(6)2月19日,「機遇」號在火星土壤中發現一種神秘的發光圓球。雖然還不清楚發光的具體原因,但科學家肯定其絕非單純的光學效果。2月22日,它又發現神秘的線狀物。

(7)2月24日,「機遇」號成功地對火星表面一塊堅硬的岩石鑽洞,並拍攝了洞內的細節。

(8)3月11日,「機遇」號拍攝到了火衛1遮擋太陽的火星日食照片。這將幫助科學家確定火衛1的飛行軌道,以便讓目前繞火星飛行的軌道探測器對其進行近距離觀測。此前,它還拍到了火衛2遮擋太陽的火星日食照片。從地球上看,天空中月亮和太陽的圓面大小幾乎相同,因此在日全食時,月亮幾乎可以完全遮住太陽圓面。而火星比地球距太陽遠,在火星上看到的太陽只有地球上看到的約2/3大。但火星的衛星非常小,因此在火星上看日食時,火星的衛星只能遮住不到太陽圓面的1/2。

(9)在隨後的3月23日,美國宇航局根據最新探測結果顯示,火星表面過去可能部分為鹹海所覆蓋。這一結果為火星上可能曾存在支持生命的環境提供了新證據。並且,「機遇」號對著陸區域附近岩層形狀和岩石中所含某些化學元素進行的探測表明,其中一些岩石可能是在緩緩流動的一片鹹水底部形成的。火星車項目首席科學家斯奎爾斯指出,「機遇」號停靠的位置,過去可能是一塊鹹海的海岸線。不過,該科學家也強調說,根據「機遇」號目前搜集到的線索,尚無法判斷該區域何時存在過液態水,究竟被液態水覆蓋了多長時間以及鹹水區面積到底有多大。這些都要進行進一步探測才能給出答案。

(10)4月17日下午,安裝了升級版電腦軟體的「機遇」號在火星上創紀錄地行駛了近3小時,跑完一個馬拉松式的長途,輕松駛出140.9米,創下人造火星車在火星上單日行車距離的新紀錄。這大大超出它自己此前保持的火星單日行車里程紀錄,也大於「旅居者」火星車1997年在火星上考察3個月行駛距離的總和。在結束這次長途旅程後,「機遇」號在火星上的累計行駛里程達到627.7米,突破了600米大關。

(11)4月26日,「機遇」號完成第90個火星日的探測,步「勇氣」號後塵,一舉通過所有「考核標准」。孿生火星車探測計劃至此正式宣告取得圓滿成功。科學家和工程師事先設立了一系列硬指標,作為判定2輛火星車聯合探測計劃是否成功的依據。按照規定,除行駛總里程至少達到600米外,每輛火星車都要至少工作90個火星日(約相當於地球上的92天),至少造訪8個不同地點,並必須拍下周圍環境的立體和彩色全景照片。

後經過6周的長途跋涉,「機遇」號駛到了一個露天足球場大小的環形山邊緣。這個名為「持久」的環形山直徑約130米,據估計最大深度在20米以上。這里潛在的科學探測價值對火星車構成了「誘惑」。在5月6日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科學家們公布了「機遇」號從坑邊拍攝的坑內彩色全景照片。「機遇」號著陸後,有近2個月時間一直在較淺的「小鷹」環形山中活動,對其中的裸露岩石等進行探測,並幫助科學家得出了該區域曾被一片早已蒸發光的鹹水覆蓋的推斷。但鹹水蒸發前火星上到底有過什麼樣的環境,在該環形山中卻找不到相關證據,因為它深度太淺,還不到3米。對「持久」環形山的探測可能有助於回答這個問題。

爬出「小鷹」後,「機遇」號開了近800米才到達「持久」邊緣。照片分析顯示,這個大環形山內壁嵌有多層裸露岩石,一些岩石位於高約5~10米的峭壁之上,所處深度比「小鷹」坑內的裸露岩石要深,或者說年代更為久遠。6月4日,宇航局宣布,科學家們就讓「機遇」號冒險駛入該環形山達成了一致。6月8日,「機遇」號正式開始嘗試進入環形山內。進入後,「機遇」號將首個探測目標鎖定為一塊名為「田納西」的扁平岩石,並成功地在這塊岩石上打出了一個洞。

(12)6月8日,科學家透露,「勇氣」號在古謝夫區域新刨出了一條溝,並通過對溝中土壤的分析發現了該區域過去曾存在過水的新證據。阿爾法粒子X射線光譜儀的探測顯示,在新挖的這條溝內,土壤中礦物鹽含量相對較高。光譜儀在土壤中發現了硫和鎂存在的跡象,而且含量在溝內不同位置保持同步變化。這意味著2種元素有可能以硫酸鎂的形式存在。對此最可能的解釋是水從表面之下滲出,溶解出礦物;當接近表面的水蒸發後,就會留下濃縮的鹽。科學家還強調,這一發現提供的證據比「勇氣」號1月3日著陸以來在其他任何地方發現的證據都更具說服力。科學家介紹,「勇氣」號在火星上馳騁了3.2千米後,離一群小山越來越近。

(13)6月25日,美國宇航局公布了「勇氣」號拍攝的被稱作「金壺」的火星岩石照片。這塊岩石含有赤鐵礦。赤鐵礦通常在液態水環境下生成,但火山作用也可能會形成這種礦物。科學家們表示,「金壺」中的赤鐵礦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他們尚未找到真正的線索。

據專家透露,在「勇氣」號和「機遇」號探測計劃的實施過程中,宇航局投入的經費和評估測試的嚴格程度都超過從前,總共耗資約8.2億美元,但還是出了故障,今後還不知會有什麼不可預知的各種突發情況。由此可見,探測火星非常不容易。

Ⅳ 中國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1、全球首對體細胞克隆猴姐妹「中中」「華華」誕生

2018年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宣布我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多年來,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沒有解決,成為世界性難題。該成果標志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實現了我國在非人靈長類研究領域由國際「並跑」到「領跑」的轉變。

2、「慧眼」衛星填補我國空間X射線探測衛星空白

2018年1月30日,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其進入科學成果產出的新階段。據介紹,「慧眼」衛星已多次參加了國際空間和地面的聯測,獲得了銀道面掃描巡天、黑洞、中子星、太陽耀發等的大量觀測數據,發布了30多個伽馬射線暴的觀測結果,直接測量到了目前最強的中子星磁場迴旋吸收線,完成了國內最高精度的脈沖星導航試驗。

3、我國科學家實現全球首例人類肺臟再生

從患者支氣管刷取出的幾十個幹細胞,在體外擴增數千萬倍之後,被移植到患者肺部的病灶部位;經過3至6個月的增殖、遷移和分化,這些幹細胞逐漸形成了新的肺泡和支氣管結構,進而完成了對患者肺部損傷組織的修復替代——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利用成年人體肺幹細胞移植技術,在臨床上成功實現了人類肺臟再生。

4、「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揭示水稻遺傳信息密碼

2018年4月2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長文刊登了「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用新一代基因組測序技術和高性能計算機平台,對這些水稻種質資源進行了大規模基因組重測序和大數據分析,解析了水稻種群基因組多樣性本質。

5、「天鯤號」海試成功中國疏浚事業邁向深藍

「天鯤號」於2018年6月8日-11日進行海上試航,期間,「天鯤號」完成多項考驗,如航速測定、停船試驗、回轉試驗、拋錨試驗、操舵裝置試驗、船舶動力系統功能試驗及其他輔助系統功能試驗。除了航行時需要進行慢車、停車、全回轉、溺水救生等一系列緊急動作外,還要對雷達、電羅經、磁羅經等助航輔助設備進行調試校正,返航後開始為後期挖泥試驗做准備。

Ⅵ 我國重大科技成果有哪些

中國近年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第一顆裝專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屬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飛船升天;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成功升天。

(6)成果幾月幾日擴展閱讀:

基本特徵: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中把「科技成果」定義為: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試驗和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並經過鑒定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

Ⅶ 請問中非論談是幾月幾日召天的,有那些精神及成果

11月2日-5日
世界要實現和諧發展,離不開非洲以及中非關系的和諧發展;而非洲以及中非關系的和諧發展,也必將為世界的和諧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當今世界不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南北發展的差距加大。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要加強南北對話與合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增進南南合作,使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一致、共謀發展。中國一向重視與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成功召開表明,中國願意與非洲國家共同努力,盡快擺脫貧困,共享發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

Ⅷ 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建黨日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中國共產黨建黨紀念日是1921年7月1日,星期五;中國共產黨建黨日是1921年7月23日,星期六。

建黨日的由來: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

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後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隻遊船上繼續進行。

參加會議的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代表全國各界五十七名黨員出席了會議。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出席了會議。

參加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柯爾斯基。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環境困難,不能查記「一大」召開的准確日期(後經過考證,得出「一大」召開的時間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四大」,確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

(8)成果幾月幾日擴展閱讀:

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

提起「七·一」這個日子,可能所有的中國人都不會陌生,人們都知道它是中國共產黨的生日。

其實,熟知黨史的人都清楚,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日子,應該是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日期,也就是1921年7月23日,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1921年7月1日。

每年的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紀念日,不過紀念日不等於誕生日,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是第一次代表大會。

這次代表大會於1921年召開,過去人們都把1921年的7月1日作為代表大會的召開日,但是真實的時間在很長時間內人們並不清楚,其實為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時間在1938年以前也沒有一致的意見,這是由於建黨本身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並不是像人的嬰兒那樣有一個從母體中間誕生的准確日子。

中國共產黨一大以後,長時間處於秘密狀態,早期的黨員大部分都犧牲了或者脫黨了,早期的文獻在國內也大多數都沒有保存下來,1937年中中共中央進入延安以後環境了,需要在全國擴大影響並凝聚全黨。

1938年春天,毛澤東決定舉行建黨紀念,並把黨的一大作為黨的正式誕生日,當時在延安參加過一大的只有毛澤東、董必武兩個人,他們兩個人又都沒有當年的文字材料,只記得7月間到上海開會,毛澤東、董必武經過研究決定取7月月首這一天,也就是7月1日為建黨紀念日。

1938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的演講中正式提出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17周年紀念日,應該說這句話的用語還是很慎重的,只認為這一天是紀念日,不過後來一些宣傳材料的撰寫者想當然的理解毛澤東這句話,把紀念日寫成誕生日。

因此一直到1980年以前,國內的史書都把一大寫成是1921年7月1日召開,其實解放初期一些領導人曾做過一大的考證工作,在50年代參加過一大的李達夫婦和已經脫黨的包惠生、劉仁靜等人都在回憶錄中間講,一大是在暑假期間召開的。

因為當時毛澤東在內的多數代表都在學校里頭讀書或者教書呢,只有放假才能脫身,而當時的國內放暑假時間是在7月中旬以後。

1957年當時的蘇共中央把共產國際中間的中共檔案移交到北京,其中就有一大的重要線索,可惜的是當系的國內黨史界鑒於中央已經確定7.1是建黨日了,就沒有人認真考證蘇聯帶來的那些材料來研究准確的日子。

1978年末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了撥亂反正,對黨史問題進行了全面的科研。

1979年中央黨校集中了一批史學家,以解放軍後進學院教員紹為正為首的小組負責考證一大的具體情況,他們首先從1957年蘇聯移交的檔案中找到了一大召開的日期是7月23日。

因為當時蘇聯有代表來參加,不過需要國內的材料佐證才能最後認定,根據眾多的當事人回憶和國際代表的報告都說會議在上海開了8天,研究人員就開始查找當年的報紙。

果然在1921年8月初的申報上查到了大東旅館謀殺案的時間就是在7月31日凌晨,7月31日再往前推8天,正好是7月23日,有關一大召開日期的研究成果在1980年就上報了中共中央。

當時中共中央書記處還討論了是不是修改建黨紀念日,但是考慮到幾十年來的習慣,再加上毛澤東當時只確定了七一是紀念日,因此中央最後決定還是不予改變,不過在中共黨史年表中間和後來的黨史書籍中間把黨的誕生日寫成為7月23日。

閱讀全文

與成果幾月幾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