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小學科學學本課堂成果展示會總結

小學科學學本課堂成果展示會總結

發布時間:2022-06-14 02:11:06

㈠ 科學活動教學小結事應該注意什麼

如何來上好科技活動課呢?現根據我平時的教學實踐將科技活動教學歸納為五個環節。
一、實驗演示,激發興趣。
在科技活動課中,實驗、操作、演示、製作,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實驗演示形象、生動、直觀,只要學生憑著自己的一雙眼睛,就能發現有關理論和現象,不需要教師去做任何解釋,它比任何解釋的說服力都強,
工作總結
《科技活動教學總結》(http://www.unjs.com)。由於學生的年齡特徵,心中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一種想動手操作的慾望,都躍躍欲試,從而激起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濃厚興趣。
分析實驗,得出結論。
在實驗演示的基礎上,學生的興趣正濃,腦中正不斷地呈現著剛才實驗演示的整個過程,對於實驗中所產生的種種疑問,他們都會去竭力地尋找著問題的答案,此時,學生的思維是最活躍的。趁這個熱度,教師馬上引導學生對剛才的實驗進行分析討論,分析現象所產生的原因,討論操作過程中的要點,甚至是製作上的原理。憑著教師正確地引導和學生自己想像和探索的結果,然後由學生自己來歸納總結,說出其中的奧秘。這些往往就是本課知識的重點所在。這時,這些知識就在分析討論中悄悄地進入了學生記憶的深處,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在愉快的教學中學到了知識。
三、小組合作,鞏固提高。
小組合作,鞏固提高,這是小學科技活動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實踐性是科技教學的一大特點,實踐常常在科技教學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科技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現場製作和實驗,這往往是學生在課中夢寐以求的,學生對此更感興趣。他們不光想親手實踐一下,而且都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得出和老師一樣的結果,充分地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悅。這樣,既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培養,又使學生在本課中所學的知識在愉快的實踐中得以加深和鞏固。
四、運用知識,嘗試創造
學習知識並不是僅僅為了博學,更重要的是去運用知識,而且要創造性地運用。因此,在科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作為教師,應做好正確的引導和啟發,鼓勵學生去運用自己所學到理論知識,展開思維進行創造發明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普及活動,結合科技創新大賽廣泛開展活動,開展以科技為主題的班隊活動、科普知識搶答、鼓勵學生參加模型運動會等,讓科普走進孩子們的生活。
在潛能生轉化方面,我將關注那些課前准備不夠充分、動手能力差的孩子,除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外,更加著重指導他們的動腦、動手操作能力。
總之,學生的科技教育工作意義深遠,我熱愛這項工作,並將繼續探索與努力。

㈡ 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感想總結

通過此次科學教材培訓,使我對如何進行科學教學有了較深刻的認識。科學和其他學科不同,更注重於動手實驗。為此,培訓方更是貼心的給我們安排了常見的實驗展示,然後讓我們自己動手做演示實驗,互相交流,使我們更加明確了實驗的重要性,明確實驗中容易發生的一些誤區,如何預防,如何做好這些常規實驗。科學實驗是研究自然現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科學課的這些探索性實驗,指導學生操作觀察,分析實驗結果,不僅有利於拓寬學生視野,更有利於學生深入領會課本的理論知識。這樣不僅使學生學的興趣盎然,學的主動,而且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

回首培訓的日子,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其次,科學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自然學科,上好科學課不是件容易之事兒,教師應有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教學理念,真正做到「學科學,用科學」.

每一位科學教師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在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使兒童在自然生活中有所進取,感到成功。學生面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現在的孩子見得多,聽得多,接觸的也多。思維活躍,知識面廣,提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尖銳。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也是凡人,但礙於情面卻不願承認自己的不懂不會。其實這是一種對學生極其的不尊重,也是對自身的不信任。因此,在教學中要盡量滿足兒童的要求,並真誠坦白平等地與孩子們形成共同學習的氛圍。

總之,只有作好科學教學的充分准備,進行精心的預設,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才會使學生的能力與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使我們的科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㈢ 小學科學課所有概念總結大神們幫幫忙

科學復習 1.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觀察同一物體,隨著放大倍數的增加,觀察物體的(圖像)變大,獲得的(物體信息)更多,同時(視野)變小,球形放大鏡放的最大,特別是(玻璃球)。 2、 鏡的特點是(透明,中央厚邊緣薄)。放大鏡也叫(凸透鏡)。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鏡面的(凸度)有關,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球形透明體)放大倍數是最大的,例如(裝滿水的玻璃球、燒瓶)。 3、 顯微鏡至少要(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放大鏡。 4、透鏡看到的(面積或區域)叫做透鏡的(視野)。 5、晶體的方法是有(減少水分)和(降低溫度)兩種。我們在課堂上利用(蒸發)來減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的)。 7、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發明了(顯微鏡)。後來人們又研製出(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 8、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發現了(細胞)。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由組成的。 9、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人類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11、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包括空氣、電、火、聲音。 12、(物質)總是不斷地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形態、大小,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 13、蠟燭變成蠟燭油是(物理變化),油燃燒了變成氣體是(化學變化)。 14、白糖熔化是由(物理變化),熔化後變黃、變黑,有焦味是(化學變化)。 15、建築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 16、含澱粉的食物有(米飯、土豆、麵粉、紅薯、玉米、豆類、包子、饅頭、餅類)。 17、鐵生銹與(空氣和水的共同作用)有關。 18、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有(改變顏色、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產生沉澱物)。 19、澱粉遇到碘酒變成藍色、鐵生銹、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銅溶液與鐵釘的反應、蠟燭燃燒、白糖加熱、煤和石油的燃燒、美麗的煙花、製作檸檬汽水是化學變化。 20、鐵絲變彎\水結冰和水變成水蒸氣、折紙、易拉罐壓扁、混合沙和豆子、鹽或糖在水裡溶解是物理變化。 21、物理變化的特點:不產生新物質。化學變化的特點:產生了新物質。 22、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包含圍繞行星轉動的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 23、 第一個在月球上著陸的載人飛船是美國的(阿波羅11號);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美國人叫(阿姆斯特朗)。 24、 第一個進入宇宙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 25、 世界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是(中國) 26、 我的載人飛船是(神舟5號和神舟6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現在(嫦娥一號)探月又發射成功 27、 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光年是用來計量(恆星間距離)的單位。 28、 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 29、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 30、 (大熊座)的明顯標志是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利用大熊座能很快找到北極星。 31、 (天津四、織女星、牛郎星)三個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稱為(夏季大三角)。天津四屬於(天鵝座),織女星屬於(天琴座),牛郎星屬於(天鷹座)。 32、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徵:(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形山) 33、(減少垃圾的數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 34、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廚余垃圾:剩餘飯菜、果皮和蔬菜莖葉等廚房垃圾。 可回收垃圾:各種金屬、紙、塑料、玻璃、橡膠、布等製品。 有害垃圾:廢電池、廢日光燈、廢水銀溫度計、注射器、過期葯品。 其他垃圾: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 35、(重新使用)是減少垃圾數量的重要方法。 36、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 焚燒) 兩種。 37、絕大多數的水污染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 38、(垃圾分類、分裝)是垃圾回收利用的前提。 39、污水的處理包括三步:初步處理(物理方法)、再處理(生物方法)、追加處理(化學方法) 40、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土地沙漠化、溫室效應、臭氧空洞…… 41、42、 二、判斷題。 1、 生活中的垃圾都是無用的,沒有什麼價值可言。(×) 2、北斗七星離我們的距離都是一樣的。(×) 3、月相變化是在月亮繞地球公轉的過程形成的.(√)4、月球上的環形山是公認為是隕石的撞擊形成的.√) 5、垃圾被填埋了對人類的危害也就不存在了。(×) 6、日食和月食都有全食、偏食和環食三種形式。√) 7、圓柱形透明體的放大倍數是最大的。(×) 8、八大行星都分別有自己的衛星。(×) 9、科學家發現宇宙正處在膨脹之中。(√) 10、恆星不會消亡 ,太陽也不會消亡。(×) 三、選擇題。 1、發生日食時,地球、太陽、月球三個天體排列正確的是( B ) A、月球、地球、太陽。 B、地球、月球、太陽 C、地球、太陽、月球 4、發生月食時,地球、太陽、月球三個天體排列正確的是( A ) A、月球、地球、太陽。 B、地球、月球、太陽 C、地球、太陽、月球 5、填埋場在填垃圾後,可以在上面( C、D ) A、種植莊稼 B、建築房屋 C、修建公園 D、修建體育場 6、銀河系大約由( C )億到( D )億顆恆星組成,直徑有( A )萬光年。 A、10 B、100 C、1000 D、2000 7、( B )星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北斗七星是( A )星座的明顯標志。 A、大熊座 B、小熊座 C、獅子座 8、發生的流星雨特別有名的星座是( C ) 9、第一個發現和提出「細胞「的人是( D )。 A、大熊座 B、小熊座 C、獅子座 D、獵犬座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加加林 D、羅伯特胡克 10、下列天體,( A )離地球最近 11、( C )地形的最大特點就是頒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形山。 A、月球 B、太陽 C、金星 A、太陽 B、地球 C、月球 12、下列工具中,有放大圖像功能的是( C ) 13、第一個發現微生物的科學家是( B ) A、汽車的後視鏡 B、近視鏡 C、裝水的燒瓶 A、巴斯德 B、列方虎克 C、羅伯特胡克 14、( B )是太陽系裡唯一發光的恆星。 15、銀河系的直徑有( B )萬光年。 A、月球 B、太陽 C、火星 A、120 B、10 C、100 四、觀察實踐活動。 (一)垃圾填埋場在雨水浸泡下發生變化的模擬實驗中: 1、細石子、沙模擬土層;2、清水模擬地下水;3、 浸過墨水的紙巾模擬被填埋的垃圾; 4、墨水模擬污水 5、慢慢往上面噴水模擬天下雨; 瓶底的清水最後變成墨水色了,這說明垃圾被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的東西仍會浸濾出來污染地下水。 (二)、日食、月食模擬實驗中: 1、用玻璃球代表月球;2、乒乓球代表地球;3、電筒代表太陽。 玻璃球轉到乒乓球與電筒之間,在一條直線上時就會形成日食。(地球——月球——太陽) 乒乓球轉到玻璃球與電筒之間,在一條直線上時就會形成月食。(月球——地球——太陽) (三)、探索垃圾的最終終處理方法 1、第一種方法:採取清潔填埋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對地下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但不能根除對環境的污染,潛在危害依然存在,同時要永久性地佔用大量土地,不能用來種植莊稼和建築房屋(地基不穩固和土壤里可能有毒)。 2、第二種方法:焚燒法。焚燒法的特點是減量,避免了垃圾污染地下水,產生的熱量還能發電;最大的問題是要消耗大量電能,留下殘余物,產生有毒物質造成二次污染。 (四)、根據月食的模擬實驗,試述月食的形成過程或畫圖加以說明。 當地球運動到太陽和月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在地球上一定區域內,只能看到月球的部分或全部看不到,就形成了月食。 畫圖注意順序:月球——地球——太陽 五、說一說。 1、應該怎樣正確地使用放大鏡?(答案在科學書下冊第2頁下面的兩種觀察方法) 2、放大鏡有什麼特點?什麼樣的放大鏡放大倍數比較大? 答:放大鏡特點是透明,中央厚邊緣薄。凸度越大的放大鏡倍數越大。例如玻璃球、裝滿水的燒瓶。 3、用眼睛看和放大鏡看,兩次觀察獲得的信息有什麼不同? 答:圖像放大了,看到了圖像是由許多點組成的。 4、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步驟是什麼?(答案在科學書下冊第13頁) 5、展示畫的洋蔥表皮細胞,我們發現了什麼? 答:細胞被放大了,是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方格中間有一個小黑點,還看到一個大液泡。 6、細胞對於生命體有什麼意義? 答: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等生命活動都是由細胞進行的。 7、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發生什麼變化? 答:冒出大量氣泡,產生大量氣體,聽到嗤嗤聲。 8、硫酸銅溶液與鐵釘的反應現象是什麼? 答:浸入溶液的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附著,有銅被置換出來,同時淺藍色的溶液顏色逐漸變得更淺了。 9、探索鐵生銹什麼因素有關?(答案在科學書下冊第38頁) 10、生活中,人們怎樣防止鐵生銹、減慢鐵生銹的速度? 答;盡可能把空氣和水進行隔絕,達到防止鐵生銹的目的。例如:刷漆、鍍保護層、塗油、搪瓷利用了隔絕空氣和水的方法;把物體放在乾燥處利用隔絕水的方法。 11、給月相排序 答:上半月:月亮面積逐漸變大,直至滿月,亮面在右側;下半月:月亮面積逐漸變小,直至朔月,亮面在左側。 12、八大行星的排序是怎樣的? 答:離太陽距離從小到大排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3、建一個太陽系的模型,我們發現了些什麼?(具體答案在科學書下冊第56頁表格里) 答: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最遠的是海王星;最小是水星,最大的是木星;自轉的最快的是木星,最慢的是金星;公轉周期最短的是水星,最長的是海王星。 14、怎樣做才是解決垃圾問題更有效的一些方法呢? 答;減少丟棄、重新使用、分類和回收利用垃圾。 15、給商品的生產廠家減少包裝浪費的建議有哪些? 答:簡包裝、大包裝、包裝回收重復使用、容器重裝、盡量少用塑料包裝。 16、回收垃圾的好處有哪些? 答:能夠減少垃圾的數量;回收利用塑料能夠減少環境污染;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取玻璃便宜;回收利用廢金屬,既節約能源又節約礦石資源;還能賣到許多錢。 17、我的節水計劃有哪些?(科學書下冊第80頁) 18、不的污染源可能來自哪兒? 答;農業(殺蟲劑、肥料)、工業(廢水、油污)、家庭(洗滌劑、人的排泄物)、動物的屍體。

希望採納

㈣ 如何優化小學科學課堂探究活動的有效性

「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但目前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低效性,降低了科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效的科學課堂教學即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經歷探究活動的過程,掌握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發展科學精神、培養科學態度。如何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有效性教學,這就要對其進行理性思考,採取一些措施對策,以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水平。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的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小學科學(3─6年級)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因此,科學探究這一小學科學課堂的核心理念要深深地植入廣大科學教師的思想與行為之中,使我們的科學課堂真正落實學生在科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既學會了科學知識、科學方法與技能,又培養了科學的能力、科學情感與價值觀,較好的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然而,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低效性,淡化了科學教學目標的落實,降低了科學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改進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從教師思想和課堂教學入手,切實保證課堂教學有效實施。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小學科學課堂的有效性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真正重視科學課程
在小學階段多數科學課教師均為科學兼職教師,專職教師缺乏,有的學校雖然配備了專職教師,但課時安排過多。造成低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學的科學課程不屬於學生與學校認定的主要課程,在思想上沒有很重視這門課程,就造成教師在課前教材解讀不深刻、學生把握不到位、目標定位不準確、活動材料准備不充分等,不能精心准備每一節課,因此就不能保證科學課的質量。
要提高科學課堂的有效性要先從教師的思想上改變科學課不重要的觀念,只有真正認識了科學課程的重要性,課堂的有效性才能被充分實行。只有在思想上轉變的教師才會精心地准備課堂。
二、認真制定教學目標
開設科學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增長見識,了解生理、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和規律,學會用科學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但是一些老師制定的教學目標往往只滿足於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掌握,停留在一個較淺的層次。如何讓學生得到較大的收獲,提升他們的思維,這就需要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是仔細斟酌,制定合適的目標。
例如我在上蘇教版五年級下冊《大腦》一課時,剛開始制定的目標是以了解大腦的形態和結構為主要目標,但是在深入探究後,發現學習大腦的知識要想講透不容易,也必然會涉及許多科學名詞和抽象的概念,而認識大腦及大腦的功能是為學生理解如何科學用腦提供科學依據,學生更需要在如何科學用腦方面得到科學的指導,我們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糾正他們平時在學習生活上一些錯誤觀念,讓他們通過本課學習後知道如何科學用腦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開發大腦功能讓自己變得更聰明。因此,我們制定的教學目標為:1、初步認識大腦的結構特點。2、了解大腦分為左右半腦,對人體的管理是一種交叉的關系。3、了解大腦各區域的功能,認識大腦的主要功能,體驗大腦是人體的最高指揮中心。4、認識科學用腦的意義和保護大腦的方法。教學重點確定為認識科學用腦的意義與方法。
這樣的目標設置讓教學這堂課程更有針對性,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學目標的重要體現。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要為課的目標服務。環節需要用什麼方式呈現,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同時也要預設學生的課堂反應,提前設計應對措施,以便減少因准備不足而派生出的無用環節,從而節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大腦》一課的目標是讓學生知道如何科學用腦,在教授如何科學用腦之前,講解大腦構造和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純粹的知識灌輸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可是人的大腦卻是一個打不開的「暗箱」,為了克服對這個「暗箱」理解的障礙,我設計與「人的大腦」相似的又是生活中容易見到的「豬的大腦」作為替代品,讓學生在興奮的猜測後,通過對豬的大腦的觀察,直觀地了解了人腦的結構和特點,輕而易舉地揭開了「暗箱」。這樣的體驗觀察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快捷地明白人的大腦構造,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服務。
在「大腦是指揮中心」這一知識層面上,通過一系列活動,引領學生分析這些活動是由大腦相關區域控制的,至於活動內容我們基於學生全休參與的原則進行了重新設計。在教學大腦的功能時,課堂上設置的幾個有趣的小游戲,如:聽聲辨人、大家來找茬等簡單的小游戲,寓教於樂,在游戲中體驗了大腦各區域對人體各種活動的控制功能,把原本極抽象的概念通過游戲的方式,在快樂、輕松的氣氛中讓孩子們體驗到學而有樂,思亦有趣。在這一環節設計上不採用課本上的「記憶力」、「創造力」游戲,是因為記憶對於人的大腦功能而言是比較復雜的,不能清晰體現大腦對各器官和各種活動的控制功能,而創造力游戲——拼七巧板,也無法很好地體現學生的動手創造能力。所以把游戲簡單化,清晰化,這樣更能為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點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中實施評價方面,我們試圖通過日常學習中常見到的現象以判斷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檢測,鞏固已學的知識,把科學用腦的方法潛移默化地傳達給了學生。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不能只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知道如何應用知識去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問題。
四、有效利用課堂生成
預設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充分的預設是教學成功的保證。充分的預設,並不表示教師對教學的全控制,也並不表示教師對學生活動和思維的干預。葉瀾老師說過「教師只要思想上真正顧及了學生多方面成長、顧及了生命活動的多面性和師生共同活動中多種組合和發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發現課堂教學具有生成性的特徵」。所謂「動態生成式教學」,是指課堂中不能機械地按原先確定的一種思路教學,而應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由教師靈活地調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計劃的教學流程,使課堂處在動態和不斷生成的過程中,以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簡單的電路》一課,做連接電路的實驗,十二個小組里還有一個組的燈不亮,我沒有簡單的說:「你們課後再試試吧」,而是讓他們小組演示做法給全體同學看,大家一起分析、尋找失敗原因,幫助這個小組獲得成功。這樣的學習過程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握課堂生成的資源讓學生認識到科學實驗需要嚴謹,細致的態度,同時也感受到分享的快樂。
五、大力拓展課外探究
《科學課程標准》指出:「教師不要把上下課的鈴聲當作教學的起點和終點」、「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課後開展後續活動」。但是,我們在教學中經常引導學生進行後續探究時,總習慣把拓展活動當作標簽,在每節課的最後說上一句「這節課就上到這兒,這個問題我們課外繼續研究」,而如何研究卻無後話。因此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領者,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研究時,要加強實效性。首先應該對學生所要探究的問題進行篩選,從中確定學生比較容易完成的、確有價值的、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然後要及時督促檢查,鼓勵評價,適當時可以交談、書信、家長簽字的形式取得家長對學生科學課外探究活動的支持。對於那些中長期的探究活動,教師要盡量設計些簡單易行圖表式的記錄單,並及時組織學生進行過程性反饋,讓學生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給同學看,讓別人來欣賞,使自己在活動過程中得到同學間的認同和肯定,獲得成功感,進一步激勵了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熱情,真正把我們的科學探究活動引向生活,走向社會,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性,讓我們的孩子去感受科學學習的魅力,真正與科學學習零距離。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我們更多的去思考、創造性的去設計、藝術性的去實施。相信我們在不斷摸索中總結經驗不斷前進,「讓學生出彩,讓課堂精彩。」

㈤ 求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總結一篇........

一 指導思想
教材以數學課程標准為依據,吸收了教育學和心理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於改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在課堂中推進素質教育,力求體現三個面向的指導思想。目的是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運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應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事實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二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如下內容: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活動。內容的呈現體現了以學生的數學活動為主線,注重層次性和思考性。注重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形成綜合實踐活動的多樣化和專題化。內容的呈現方式靈活多樣,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情感。
三 教學內容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活動。
四 學情分析
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基礎比較扎實,但個別同學存在學習態度及方法問題,有待指導與提高。另外,需加強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五、教學反思
(1) 注重將知識積累與動手操作,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加強知識運用的綜合性,靈活性與實踐性;
(2)注重知識的全方位整合與綜合運用,分析;
(3) 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知識回顧與反思的習慣;
(4)在學習過程中強調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培養學生積累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
(5) 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注意能力的培養及習慣的養成;
(6) 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點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事實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不足之處:
個別同學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學習習慣有待於培養,改進與提高;整體知識整合不夠,學生分析問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有待培養提高;須加強全面培養與個別輔導。
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需再接再厲,不斷努力。

㈥ 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科學興趣的研究課期階段性小結

科學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基礎自然科學。要學好科學課,就必須多觀察、多實踐、多思考。但是如果學生對學習科學課沒有興趣,那就談不上怎樣去觀察、實踐和思考,正如常言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在科學教學中,教師就應考慮採用何種方式、何種手段激活課堂氣氛,使整個教學活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從而真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探索欲、創新欲,對學習科學產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自覺地訓練技能,熟練的掌握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達到教學的目的。為此,教學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設置懸念,誘發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設置挑戰性場景,給學生留下探究性懸念,可以有效的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懸念的設置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能與學社已有的經驗產生沖突,或是學生之間產生爭議,學生有了好奇心就可以更好的參與,積極的思考,同時教師還可以視情況提出挑戰性問題,適當提出一些超越薛神醫有經驗水平的問題,讓學生的發展性思維得到鍛煉和提高,要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 如:我在教《馬鈴薯在水中的沉與浮》這課時,我一走進教室,就擺出了早就准備好的演示儀器和材料。然後對同學們講:今天,我給大家表演個小魔術,好嗎?你們想看嗎?同學們的求知興趣,一下子被激起來啦!齊聲答道:想看。接著,我邊操作便發問,你們看看,兩個水槽得水是不是一樣的?生答:是一樣的。(因為甲水槽底部的鹽是平鋪的,而且,學生看水槽時,略微仰視,所以看不出兩樣 )看看這兩個馬鈴薯一樣嗎?生答:也是一樣的。現在,我要用這根魔棒把躺在甲水槽底部睡大覺的馬鈴薯請起來,讓他浮上水面,你們信嗎?有的答:信。有的答:不信。我用玻璃棒攪動甲水槽中得水,直到馬鈴薯浮到水面。同學們一下子被這一現象驚呆了。誰能把乙水槽里睡覺的馬鈴薯也請起來呢?上來一個同學,他用玻璃棒攪動水槽里的水,左攪右攪,馬鈴薯總是不浮到水面上來,攪得同學泄氣了,看的同學也愣住了。突然一個同學舉起手來,大聲問道:老師,是不是您在水中做了甚麼手腳?這真是一語打破沉靜,一場探索馬鈴薯在水中沉浮實驗,就這樣開始了,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得出了結論。 二、創設情境 ,激發學習興趣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因此,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設置誘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學習時如身臨其境,從而激起學生積極思維,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 又如在《導體和絕緣體》一課教學中,教師先出示一電路板,緊接著設問有什麼方法使小燈泡亮,蜂鳴器變響 ?學生答:合上開關。進一步追問假如把電路開關斷開,有沒有辦法在不合開關的情況下,也能使燈泡變亮?學生即答:用一金屬接在開關兩端,就能使小燈泡變亮。這時教師請他們試試,並讓他們說說,是什麼物體使小燈泡變亮起來的,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巧設懸念,創設新情境,使學生把原有的知識、經驗遷移到新情境中讓學生在這種新情境中運用已有知識、經驗,動手操作,通過觀察小燈泡亮與不亮來證明該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 三、利用游戲,激發學習興趣 游戲符合兒童的特點,特別是低中年級的學生更喜愛游戲活動。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說過:游戲是兒童最正常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游戲活動可以幫助兒童發展體力、智力、交際能力和感情等,在科學教學中適當應用游戲形式進行教學,學生是十分歡迎的。在游戲活動中,他們不會感到有沉重的負擔,始終沉浸在歡樂愉快的情趣之中。而在不知不覺之中獲得了知識和技能。 例如在教學《日食和月食》這節課時,考慮到學生雖然能聽懂但卻難以真正掌握,為了使教學更加形象具體,我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游戲表演:將開著的燈光當太陽,讓一個學生舉著小球當月亮,另一個學生站著不動以頭當地球。然後讓舉著小球的學生在燈泡與另一個學生之間轉,當燈光、小球、與另一個學生的臉在同一直線上時,另一個學生說他看不見太陽。其它學生也從陰影中看到了這一點。通過游戲。學生能真正掌握月食知識,感到學習是一種輕松,充滿樂趣的事。從而對科學這門課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再如在教《怎樣認出它們》一課時,在學習了用摸的方法認識東西之後,設計一個摸袋子游戲,給每個小組准備一個牛皮紙袋,裡面裝有鉛筆、橡皮、糖、小刀、硬幣、花生等東西,要求學生不準看,只能用手伸進去摸,比一比誰摸出的東西最多,最後把東西倒出來看,究竟摸對多少,摸對了的學生開心得不得了。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游戲是由愉快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教材內容,設計各種游戲、創設教學情境,以滿足學生愛動好玩的心理,產生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這種氛圍不但能增長學生的知識,還能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他們的觀察、記憶、注意和獨立思考能力,不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加深了對科學的理解,在學中玩,玩中學,學得有勁,玩得開心,增強了學習科學的興趣。 四、動手實驗,激發學習興趣。 在科學課中,許多重要的規律都是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同時,小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階段,好動是他們的特點,他們看到新奇的東西,有時不滿足於看到它的外表,希望拆看來探索它的內部構造。在科學教學中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可以提高他們的興趣,同時體會到知識的實踐意義。俗話說:眼過百遍,不如動手一做。。科學實驗形象生動,本身帶有很強的趣味性,因此,學生對動手實驗往往比聽教師講課感興趣得多,所以幾乎所有學生在上課時總是盼望做實驗。在教學中如果能精心設計實驗,,增強其趣味性、新穎性,能有效地刺激學生感官,增強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學《磁鐵的磁性》一課時,教師對學生說:這堂課我們來『玩』磁鐵,在『玩』的過程中要開動腦筋,發現磁鐵的奧秘,看哪一位同學發現得最多。然後分組實驗,可以相互討論。課堂的氣氛立即活躍起來,他們會拿著各種各樣的磁鐵,這里摸摸,那裡碰碰,甚至可以拿著磁鐵離座位去碰碰門、窗、黑板等。最後,教師引導學生做小結:你們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並讓學生演示給同學們看。讓沒有發現磁鐵這種性質的學生模仿剛才同學的演示方法自己做一做。這個『玩』的過程就是學生的實驗的過程,既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又使每個學生都達到本課的認知目標要求。這種教學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教師只起了架橋鋪路和引導啟發的作用,學生自己參與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又如在教學《水》一課時,學生通過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知道了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液體。這時教師拿出課前准備好的牛奶、白酒、白糖水、鹽水、醬油、醋等幾種液體,讓他們自己設計出鑒別水的實驗方案,學生人人動手、動腦、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大家研究討論的結果,認為先看、再聞、最後嘗味道,才是最合適的程序。這樣,學生不但對水是什麼樣的液體認識得很清楚,並且掌握了鑒別水的方法。事物本身不包含興趣,興趣產生與我們自身。有些事物看起來沒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我們去接觸它,深入下去,情況就不同了,特別是有些事物經過實踐,興趣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 總之,靈活的課堂教學手段和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創設輕松歡快的學習氛圍,它還能有效地把學生帶入所學的環境中,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會了學習,學會了探索,從而獲得出乎意料的最佳的教學效果。

㈦ 小學科學課外活動計劃及總結

課外活動工作計劃
在學校,課外活動是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豐富多採的課外活動,有助於提高學生組織能力,通過相互合作,培養集體主義精神。為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現制定本學期的課外活動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現在學生的體質正在不斷下降,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質,開展適當的課外活動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學生們很喜歡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在以前的活動中,可以看出學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在思想上顯得更加團結,在體質上更加強健,這是良好的反映。但也看出班幹部在組織上還有點無序,學生在活動中還不能守好規則,自律意識不強。
二、活動目標:
1、使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動手意識,培養探索科學的信心,發展學生創造生活美的能力。
2、豐富學生的課內外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可能。
3、加強活動的計劃性,嚴密組織,提高活動效果。
三、活動措施:
1、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和文藝活動,如:跳繩、踢毽子、新年文藝演出等,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
2、利用班級圖書角,組織開展讀書活動。
3、在重大節日,開展適應節日特點的活動。
4、保證活動時間,在每天的課外活動中,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活動,切實達到活動目的。
5、做好活動的記錄,在每次活動後都對活動的情況進行記錄、總結。發現問題及時改正,為後面的活動打好基礎。
6、抓好個別輔導,讓個別差的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7、發揚集體精神,使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8、發揮年級組的合力,組織適合學生活動的班級集體項目,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㈧ 小學生課堂總結 500字

我語文基礎不太好,我不喜歡上語文課,但我很會寫作文,老師也這么說。所以我最不喜歡上語文課,語文是一門很重積累的學科,知識點、考點都非常細碎。老師說:一場考試的成績說明不了你語文的能力,只能說出題者要求你掌握的部分東西你沒記下來罷了。很多平時語文很好的人高考語文失常,也有很多人超常,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今天總結出一個道理;要學好語文,就不要在乎每次考試的分數,而是認真的積累。每一個注音、每一個錯別字、每一個成語、每一句優美的話……用心記錄一點一滴。這就是語文!這就是最好的語文學習方法!
(可以自己再改改哦⊙0⊙,希望對你有用`(*∩_∩*)′)

㈨ 急尋《科學》教學總結

通過對《科學》新課標的學習,我們認識到《科學》課中有許多方面內容需要一線的科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探索研究。例如對新教材教法的創新使用、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提高、對過程性評價體系的建立健全等等。雖然要做到面面俱到比較困難,但我們仍要盡量在更多的方面開展研究,廣泛的積累經驗。

一、 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

三年級每班每周只有兩節《科學》課,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既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又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沒有高效優化的課堂教學設計是根本辦不到的。因此從新學期開始我們就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如何優化教學設計,提高課堂四十分鍾效率的研究上。首先,在備課方面,我們既深入鑽研教材和教參,但又不拘泥於教材教參。大膽的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和教法,我們通常先依據各種目標設計出每節課的活動過程及實現目標多項方案方法,再通過同類班開展教學實驗,從各種方案方法設計中選擇最佳的情景設置、最佳的教學策略、方法、最佳的評價時機和語言等等,通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最終形成一套最優化的教案設計,並結合評價設計、學生反應和課後反思等內容製成獨特的表格式教案。其次,為了及時的記錄下每節課稍縱即逝的教學靈感及學生們的優秀表現,我們還特地准備了「科學教學日誌」本,用來及時記錄每節課的收獲、反思。在上面記錄著教學的實施過程、記錄著班級的學習風貌、記錄著學生的優秀表現,還記錄著教師的發現、感動和遺憾。可以說它同時具備了「教學反思記錄」與「學生優秀表現記錄」的雙重作用,是教師改進教學設計、客觀評價學生課堂表現的有利工具。 此外,由於教師任教班級多、課時少,學生管理存在較大困難,所以專門設立了「三年級學生檔案冊」,上面有每位學生的照片、姓名、生日、住址、電話、興趣愛好等信息。使用它,教師能更快捷方便的了解每個學生,為開展針對性的個別教育提供了便利。

二、 用多樣化的評價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為了更好的開展過程性評價,本學期我教研組選擇了以檔案袋作為記錄評價學生學習過程的載體,為階段性評價總結提供最客觀的資料依據。每個學生檔案袋上都記載著學生的基本信息,學生們把學習過程中的優秀作品、作業、獎狀、喜報之類,只要學生認為是自己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材料隨時存入檔案袋中。通過不懈的努力,學生們的檔案袋一天天豐富起來,這些豐富的內容見證了學生努力的過程,使學生更有成就感,並且增強了他們自信心。為了使學生能及時整理資料,方便學生們的隨取隨放,我們還給每個班設立了「科學檔案箱」,專門用來盛放學生的檔案袋。

2、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於平時的作業作品的評價,我們採用的是學生喜聞樂見的等級符號評價法。印章上平靜的臉、微笑的臉和大拇指圖案分別代表一般、好、很棒三個評價等級,學生每獲得一種符號就會得到相應的加分,平靜的臉加一分,微笑的臉加二分,大拇指加三分,每積滿五分,就可以得到一張印有「作業小模範」的科學獎狀。每個單元測試之後成績優秀或進步明顯的學生還可得到「學習小模範」的科學獎狀。採用這種等級評價方法和評價積分的好處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學習的動力:學困生會比較主動的去完成任務,獲得至少一分的獎勵;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更出色的完成任務獲得2至3分,

這樣每個學生最終都會獲得獎狀,實際上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體驗成功機會。此外再適時的結合口頭和評語評價,評價方法就更有針對性與靈活性,學生們易於接受,評價的目的也就更容易達到了。

3、針對課前學習准備總是不充分的情況,我們採取了各種預防措施:首先鼓勵每個學生准備一個便箋本,專門用來記錄准備任務。其次,設立了「課前准備情況自評表」,該表也採用等級符號進行評價:圓圈代表准備很充分,三角形代表准備的一般,叉號表示沒有準備。所有評價都由學生自評自添,目的是通過輿論監督的力量,加強學生自製自律意識,慢慢養成嚴謹認真的做事態度。

三、以學習促發展,以交流促提高。

「理論是行動的准則」,科學課標就是每位科學教師的教學指南,為加強對新課標精神的領會貫通,我們組利用每周星期三的「教研日」進行課標學習,並把學習後的記錄整理成「科學隨筆」,作為日後進行教學設計時的重要的參考資料使用。為了更好的開展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性評價研究」這一長期課題,我們要求在每節課備課設計中必須要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內容,並在備課表格中專門設了「課研設計」一欄進行記錄總結。利用「教研日」活動之機,教師們進行廣泛的交流討論,各取所長補己之短。此外,為了提高教師們的動手能力,我們還組織了一次標本採集、製作活動。教師們親手採集、製作標本,在活動中真切的體會到了實踐活動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同時增強了教師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視程度。

以上是我們的一些尚不成熟的做法,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檔案袋的定期性總結由於時間原因遲遲沒有開展;現有評價手段還不能有效轉變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的情況;科研開展不夠深入細致,沒有形成體系等。但我們相信,只要在教學實踐不斷尋找科學的方法,所有難題將不會永遠是難題。

閱讀全文

與小學科學學本課堂成果展示會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
pml證書 瀏覽:748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