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多元化解成果

多元化解成果

發布時間:2022-06-12 00:05:35

A. 多元化化解的啟示

與會人員圍繞充分認識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的重要意義,在加強訴調聯動、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上形成共識。
建立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強各領域調解組織建設、調解人員配備、工作經費保障,拓寬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渠道。
全面准確把握各方面各領域在化解矛盾糾紛方面的司法需求,
發揮司法在解紛機制中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等多方面內容,與會人員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青海高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青海法院近年來審判工作情況以及在加強訴調聯動、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工作中的具體做法,
認真聽取了與會人員的意見建議,並提出了推進相關工作的具體要求:
一是堅持黨政主導、綜治協調、多元共治,構建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糾紛解決的工作格局,形成信息互通、優勢互補、協作配合的糾紛解決互動機制。
二是堅持訴調聯動、社會協同,形成社會多層次多領域齊抓共管的解紛合力。積極支持各類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組織的建設,支持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組織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等參與糾紛解決。
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自願合法、高效利民,建立便捷的訴訟服務和訴調聯動以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四是堅持立足實際、合理借鑒、改革創新,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

B. 最高法工作報告普遍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的成效怎麼樣

【普遍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化解。
全面應用人民法院調解平台,與全國總工會、公安部、司法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完成「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涵蓋勞動爭議、道交事故、金融保險、證券期貨、知識產權等糾紛領域,3.3萬個調解組織、16.5萬名調解員入駐平台,為群眾提供菜單式、集約式、一站式服務,訴前調解案件424萬件。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積極參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人民法院對接「老馬工作室」等代表委員調解工作站,合力化解糾紛。
全國法院受理案件在先後突破2000萬和3000萬關口後,出現2004年以來的首次下降,特別是民事案件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15年後首次下降,充分體現了在各級黨委領導下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促進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多元化解的顯著成效。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C. 糾紛多元化解平台是私人設立的嗎

糾紛多元化解平台不是私人設立的,是由官方設置的。
2016年4月,中央綜治委賦予浙江省進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體化網路平台」創新項目試點。項目由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陳國猛擔任顧問,由省綜治辦和杭州市西湖區承擔,由西湖區法院具體負責落實。一年多來,試點工作順利推進,並取得了初步成效,平台的搭建基本完成,初步命名為「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台」(以下簡稱多元平台),同時還取得了一定的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多元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堅持「先試先行、邊用邊改」的原則在西湖區先行試點。

D. 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包括哪些內容

我國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可以分為:訴訟和非訴訟。

一、訴訟方式即法院判決;

二、非訴訟方式包括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當事人和解、行政裁決、行政復議、仲裁、信訪等。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是與傳統的「一元化」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相比較而言的。簡單地說,就是由於當前矛盾糾紛主體的多元化、類型的多元化、訴求的多元化,化解矛盾糾紛的思路、方法、措施、途徑等也應多元化。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是指在一個社會中,訴訟和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各以其特定的功能和特點,結成一種互補的、滿足社會主體多樣需求的程序體系和動態的運作調整系統。

(4)多元化解成果擴展閱讀:

調解方式

調解員可以採用其認為有利於當事人達成和解的方式對爭議進行調解。

這種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調解程序開始之後,調解員可以單獨或同時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進行調解;調解員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的,可向他方當事人通報單獨會見的情況,當事人另有要求的除外;調解員可以對爭議進行面對面的調解,也可以進行背對背的調解。

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可以要求當事人,提出書面或口頭的建議或方案;調解員可以根據具體案情,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聘請有關專家就技術性問題提供咨詢建議或鑒定意見;。

調解員可以要求當事人提交補充材料;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可以根據已掌握的情況,依據公平合理的原則,向當事人提出解決爭議的建議。

經過調解,在當事人之間仍無法達成和解的情況下,調解員可以提出最後的建議或方案。調解在調解中心所在地進行。如當事人另有約定,經調解中心同意,或由調解中心建議並經當事人一致同意,亦可在其它地點進行。

由此產生的費用,由當事人承擔。聘請有關行業的專家參與調解工作,所產生的費用,由當事人承擔,經過調解,如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由各方當事人在和解協議上簽字及/或蓋章,應當事人的要求,調解員可根據和解協議的內容,作出調解書,由調解員在調解書上簽字並加蓋調解中心的印章。

除非為執行或履行之目的,和解協議或調解書不得公開。雙方當事人簽訂和解協議時,可以在和解協議中加入仲裁條款。

E. 多元解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徐明成 費光明

當前,矛盾糾紛在多元化解上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一是矛盾化解的合力不足。在行動上,有的單位部門、基層組織不願意發揮其解決矛盾糾紛的職能作用,使一些矛盾糾紛變成訴訟案件。在機制上,各種糾紛解決機制之間互動不足。在技術上,尚未形成矛盾糾紛治理智能化。二是非訴解紛的活力不足。部分非訴調解組織出於人員、經費、責任等方面的考慮,對開展訴調對接工作重視程度不高、積極主動性不足,畏難情緒突出、調處工作不力。有的調解員由於缺乏必要的法律專業知識,影響了矛盾糾紛調處效果及司法確認效果。三是非訴調解的認識不足。由於目前非訴訟調解的權威性不足,雙方當事人自願同意調解的案件比例不高,有些訴訟代理人受到經濟利益的驅使,也不願主動選擇訴前調解。調解機制的宣傳力度不夠,社會大眾對其他方式處理矛盾糾紛不夠了解。

為此,建議如下:一是牢牢堅持黨的領導,推進訴源治理。在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形成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築牢矛盾化解人民調解陣地。強化考核驅動,抓好目標落實,適時將民商事案件萬人訴訟率、矛盾糾紛調處率、解決率、專職調解員配備及工作開展情況、糾紛響應度等納入政法建設考核。二是充分發揮「無訟網路」作用,提升調解成效。探索構建矛盾糾紛化解新平台,推進無訟網格建設,以村居網格員為單位,以預防糾紛發生為抓手,以矛盾調處為重點,打造「無訟網路」。推行審務進村居、法官與網格員結對,建立一鄉鎮一審務站,進一步深化網格員矛盾調處成效,在服務鄉村振興、村民自治前提下,促進矛盾糾紛的就地化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鎮村」的目標。三是因地制宜落實「楓橋經驗」,推進多元化解。暢通與行業協會、行業組織、商會等對接渠道,推進調解前置,實質發揮行業調解、律師調解、商會調解等訴前調解作用。積極推動訴訟服務全方位改革,探索建立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台,線上、線下雙升級,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指尖上」解紛的便捷。充分發揮法庭在鄉村治理中的職能作用,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審判職能作用,不斷推進自治、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加大對多元化解工作的宣傳,讓社會公眾更多了解多元化解、訴前調解的便捷、高效、低成本。

F. 如何挖掘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資源力量

(一)持續保障改善民生。各級黨委、政府應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預防和 化解矛盾糾紛的治本之策,強化源頭防範。要持續關注並切實解決與民眾日常生活直接相關的問 題,要把財政更多地投向民生領域,並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政績考評的重要取向,構建政府、社 會、民眾相結合的考評機制,確保將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實處。各級政法部門應依法查處民生領 域的職務犯罪,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對征地拆遷、環境保護、勞資關系等領域的突出問題, 要積極提出政策建議,推動完善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制度機制,預防減少利益沖突。

(二)著力打造法治政府。政府應遵照法治精神,運用法治方式,在法治化軌道上行使公權力, 以法律的公信力保障政府的公信力,以法律的執行力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要堅持科學決策、民 主決策,對涉及全局的重大決策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必須嚴格執行專家論證、風險 評估、合法性審查等程序,確保不因重大決策、重大事項的出台引發影響安定穩定的問題。要加 強對各級領導幹部的法治理念教育,嚴格依法辦事,明確責任主體和權力運行流程,提升各級領 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依法預防化解矛盾。法治是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最權威、最長效的手段。各級黨委、政府 在處理矛盾糾紛和解決信訪問題時,應當堅持法律思維、堅守法律底線,對於群眾的合理訴求, 依法依政策解決到位,但對於寄希望於「大鬧大解決」的錯誤思想要堅決糾正,絕不能為保一時 平安,亂承諾、亂開口子或突破政策、法律底線,確保矛盾糾紛在法治軌道上解決。對於進入法 定渠道的矛盾,司法、執法部門應嚴格依據事實、法律,不偏不倚、公開公正處理,通過依法化 解矛盾的實際效果,讓群眾信服法律,自覺通過法定程序表達訴求、依靠法律手段解決紛爭。要 加強對群眾的法制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自覺把法律作為規范自身活動的基本准則,依法、理性地 反映自身訴求。政法部門對於為實現個人目的,甚至合法訴求解決以後,仍然無理取鬧甚至聚眾 滋事,構成違法犯罪的,要依法追究責任,樹立法治權威。

(四)依法構建體制機制。要著力構建對群眾利益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體系,暢通群眾利益協調、 權益保障法律渠道,進一步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 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保障合理合法訴求依照法律規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以吸 引更多人通過法定渠道解決利益矛盾。在此基礎上,發揮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組織、基 層群眾自治組織在暢通和拓寬群眾訴求表達渠道方面的作用,並依法按政策妥善處理群眾合理訴 求。要不斷完善大調解工作格局,形成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的綜合機制,及時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 基層、在萌芽。

G. 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匯報

高基瑤族鄉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工作報告2021年以來,

為全面貫徹落實好縣政府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要點及政法綜治工作會議精神,我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以服務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圍繞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廣泛開展了各類矛盾糾紛排查,全力化解各類不穩定因素,在全鄉共同努力下,瑤鄉的社會和諧穩定,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現將近一年以來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為進一步加強對社會矛盾問題排查化解工作的領導,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維護社會穩定大局。我鄉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從綜治辦、禁毒辦、司法所、派出所等,抽調人員組成社會矛盾問題排查化解工作小組。根據全鄉8個村成立了工作小組,深入各行政村開展工作,在人、財、物上給予調解工作組進行優先保障。同時,負責部門、責任人員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及部門職能,在全鄉形成了上下貫通、層層落實的工作組織網路,保證了我鄉社會矛盾糾紛隱患排查化解工作正常開展。二、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制在各村建立健全了預警機制,形成村網格信息員、村民小組長、村調委會、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等四級預警網路。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指導村幹部每月進行一次進村入戶矛盾糾紛排查,重大節日和敏感期及時排查,並將排查結果報鄉化解中心。預警信息員、調解員發現重大糾紛和集訪苗頭,隨時上報,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調處,並及時通過信息渠道向上級報告,切實防止民轉刑案件和集訪、越級上訪事件發生。是落實矛盾糾紛化解責任制。各村對本轄區的矛盾糾紛,都切實負起責任,及時化解,不得把矛盾糾紛推向上級、推向社會,做到一般糾紛不出村、大糾紛不出鄉、重大糾紛不出縣。對群眾上門要求調處的矛盾糾紛,各部門熱情接待、主動受理,然後轉交責任部門調處,切實防止矛盾激化。鄉定期安排領導接待群眾來訪,村每月排出處理糾紛值班表,黨政領導按照職責分工,對重要信訪來訪、重大糾紛和上訪案件,特別是久拖未決的問題,實行包案處理,負責包案的領導要一包到底,親自處理,直至息訴停訪。     四、突出工作重點,高質量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今年以來,我鄉工作重點放在認真排查和調處各類敏感人員和敏感群體案件。各類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到100%。對重點人員重點場所進行監控,化解相關矛盾,重點排查了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待業大學生、軍隊退伍人員等困難群體中的矛盾糾紛問題,全鄉共調各類矛盾糾紛20餘起,涉及人數34餘人,做到掌握苗頭、控制及時、處置得當。 例如:2-3月疫情防控期間,我鄉值班領導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工作人員,成功化解村民與防控人員發生矛盾糾紛56起;4月10日,我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工作人員,到青煙村成功調處一起因公路建設房屋拆遷,村民與村幹部之間的糾紛;5月29日,我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信訪辦及相靈農村社區幹部,到相靈農村社區四社,調解一起叔侄因宅基地和承包土地糾紛。截至目前,成功調解一般矛盾糾紛104起,調處復雜疑難糾紛3起,調處率達100%,調處成功率100%,履行率100%,未發生一起因調處不及時導致的民轉刑和上訪事件,五、落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隊伍學習培訓機制。把培訓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制定和落實培訓計劃。分期分批開展了培訓工作,重點培養骨幹力量,保證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至今年1月份以來,全鄉開展集中培訓12次,不斷提高基層幹部的調解能力和業務素質、工作水平、調解能力六、強化信息共享,確保信訪信息暢通。鄉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負責一個人,每周輪流帶班,辦公室人員做到24小時值班,確保上下聯絡通暢。對於各種來訪及時接待,認真詢問記錄,及時向領導匯報情況。對於有發生的越級上訪事件跡象,嚴格有關規定迅速行動,立即將上訪群眾接回並穩控在當地,防止事態蔓延擴大,做到接得回,穩得住,不返流,不倒流。鄉村幹部做好相關法規、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導向,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充分考慮群眾實際利益,正確處理各種關系,防止因矛盾激化而導致的信訪事件發生。2021年以來,群眾來訪呈逐步減少的趨勢,群眾大多採取個訪的方式,集訪、來信減少。許多不穩定因素被化解於萌芽,制止於初動狀態。這一趨勢是我鄉努力暢通信訪渠道,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的結果。七、下一步工作計劃(一)繼續健全動態管控機制,嚴格實行黨政領導和分管領導包案責任制,層層分解任務和細化責任,切實落實「專人專班、一盯一、多盯一」的化解管控措施,為重大節日活動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二)加大部門協調配合力度,注重和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積極推動信息聯通、工作聯動和矛盾糾紛的聯排、聯防,積極整合各方面調解資源,搞好「訴調對接」、「訪調對接」,實現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和行政調解的有機結合,提升化解矛盾糾紛的整體合力。(二)多加學習教育,與其他鄉鎮單位探討化解調處好方法,學以致用。(三)加大培訓力度,充實調處工作隊伍,定期組織調處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學習,提高調處工作人員水平,把責任心強,整治覺悟高,熟悉調處業務的人員充實到調處隊伍中來。(四)要想為群眾之所想,急為群眾之所急,及時處理群眾的來信來訪或矛盾糾紛,加大力度對現有案件進行及時辦結,杜絕各類問題的發生。 (作者 吳化臻)                 

H. 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多元排查化解社會矛盾

一、以區、鎮大調解接待窗口為平台,進一步拓展民意表達平台。一是堅持黨政領導定期接待制度,每周定期受理協調群眾反映的問題,對重大矛盾糾紛實行領導包案。二是著力加強區大調解機構建設。區大調解中心確定為司法局內設事業機構,實行實體化運作。強化對鎮、村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指導。三是完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制度,對重大矛盾糾紛採取聽證制。四是加強矛盾糾紛信息化建設。建設和完善區、鎮矛盾糾紛信息化預警,進一步提高糾紛接待、受理化解的工作效率。


二、整合工作資源,進一步提高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一是充分發揮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第一道防線」作用。做到一般糾紛不出村、較大矛盾不出鎮、重大矛盾不出區。二是深化對接工作。在訴調對接、公調對接、檢調對接的基礎上,主動與信訪、勞動、法制等部門對接,實行多部門聯動化解工作機制,制定出台了《高淳區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各部門工作要求和職責、流程。三是充分發揮部門的職能作用。做到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切實做到誰主管、誰負責,誰承擔相應的穩定責任,最大限度地從法律、政策源頭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糾紛的發生。四是充分發揮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協調作用。進一步矛盾糾紛排查工作機制,堅持糾紛排查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堅持區每月、鎮每半月、村每周排查,重大節日、重要時期不定期排查,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發生。五是著力發揮各專項調解小組作用,堅持定期研判形勢,主動對接矛盾,及時推進矛盾化解。六是強化邊界聯防聯調工作機制的作用,切實做到矛盾糾紛化解無邊界。


三、進一步完善群體性事件處置工作預案。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糾紛信息匯集和預警分析機制,充分發揮專家、專業人員在糾紛化解中的智囊作用,對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矛盾糾紛的形成、發展趨勢及時做出准確的分析判斷。二是完善應對群體性事件的應急預案。堅持「預防為主」方針,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責任,強化督促檢查,及時消除隱患,防止局部性問題轉化為全局性問題,對已經發生的群體性事件及時、果斷處置,防止非對抗性矛盾轉化為對抗性矛盾。三是完善現場處置的程序。調解人員在第一時間了解案情,並迅速通知相關的鎮和部門,組織得力人手趕赴現場進行教育疏導,耐心細致地做好說服教育工作。


四、以區、鎮大調解中心為龍頭,強化對矛盾糾紛的分析調研。一是健全社會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建立健全社會矛盾糾紛網格化預警系統,加強對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帶有全局性、普遍性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和研判,及時提出有價值的、有針對性的和可操作的決策建議,促進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二是完善糾紛信息的反饋機制。及時將系統內重要信息反饋給黨委、政府或者相關職能部門,以便更好地調整和完善政策。三是做到依法調解,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I. 多元調解有法律效應嗎

多元化調解有法律效力。法院多元調解不是立案。案件只有進入立案狀態之後才能確定一般要進行庭審還是先行調解。先行調解和多元調解並不是一個概念。多元調解是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之一,一般在法院在給當事人開具立案通知書之前發放多元調解書,接受調解的,由法院的調解員進行調解,調解成功的,不再走訴訟手段。多元化調解,是指相關民商事案件在立案庭立案後轉入合議庭審理之前,先由法院聘請的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以爭取調解或撤訴結案的訴訟外工作環節。2008年1月,在全國范圍內,上海市一中院在中級法院層面率先引入了多元化調解機制。應該說,這項工作的開展,是在構建和諧社會大背景下,在司法為民的大局觀下,對真正實現案結事了、化解糾紛的積極探索,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
【(9)多元化解成果擴展閱讀】多元化調解的多重效果:一是有效化解矛盾。調解員的工作方式、方法以及對工作的熱愛、奉獻,對有效化解矛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是緩解審判壓力。多元化調解,不僅能分流部分簡單民商事二審案件,緩解審判壓力,使法官從海量的案件中脫出身來,集中力量辦好疑難案件;而且還發揮著「案結事了」的帶動效應。三是降低訴訟成本。當前,民眾對司法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公正的司法,更需要便捷的司法;不僅需要能夠接近司法,更需要以多種形式接近司法。四是擴大司法民主。司法民主能夠體現司法的人民性,展現司法的親民性,去除司法的神秘性,使得司法與民眾之間相互了解與溝通的渠道更加暢通。利用人民調解員開展多元化調解工作,讓非法官群體直接參與司法,很好地體現了司法民主。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可以進行調解,或者根據物質損失情況作出判決、裁定。

閱讀全文

與多元化解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
pml證書 瀏覽:748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