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內蒙古的發展史
內蒙古的發展史
---------------------------------------------------------------
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大約在公元7世紀,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12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13世紀初,蒙古部首領鐵木真征服統一了蒙古地區的諸部後,逐漸融合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1206年鐵木真稱汗,號成吉思,建立了蒙古貴族政權——蒙古國。從此,中國北方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部落而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建立政權後,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活動。1211—1260年先後滅西夏和金,版圖擴展到中亞、南俄。忽必烈繼汗位後,遷都至燕京(今北京市),並於1271年改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了全國,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版圖,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聯系,1368年元朝滅亡。後來明朝在遼東西部、漠南南部、甘肅北部和哈密一帶先後設置了蒙古衛所20多處,各衛所長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領主擔任。15世紀初,漠西蒙古瓦刺部和東部蒙古的韃靼部先後向明朝稱臣納貢,建立了臣屬關系。明未,女真建立後金政權。636年後金改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後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人關統一全國,直到1757年平定準噶爾部落。至此蒙古族完全置於清朝的統治之下。清朝為了加強對蒙古族的統治,在重新調整蒙古原來的大小封建領主的基礎上,參照滿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區建立了盟旗制度。頒布了以盟旗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詔令,強化和發展了蒙古的封建制度。清朝對蒙古族統治的加強,有效地制止了封建割據和戰爭,使蒙古族社會獲得了近200年的穩定,畜牧業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元代以來,蒙古族在祖國許多科學文化領域做出了貢獻。如13世紀中葉寫成的蒙古族重要歷史、文學名著《蒙古秘史》和清代的著名文學作品《一層樓》等。在醫學、歷算、數學等方面蒙古族也有重要貢獻。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蒙古族人民積極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爭。那時駐防在東南沿海蒙古八旗官兵與各族軍民奮起抗敵。1841年10月蒙古族愛國將領裕謙指揮三鎮將士在浙江定海奮戰六晝夜,以身殉國。次年4月英軍進犯乍浦,守軍7000人英勇反擊,其中有蒙古八旗官兵800餘人參戰,蒙古官兵犧牲200餘人。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當英軍入侵渤海灣時,內蒙古東三盟和察哈爾旗蒙古士兵5000人,奉調天津海口防守。蒙古各地捐獻大量馬匹、銀兩支援前線。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北京,僧格林沁親王奉命從內蒙古各盟征調蒙古騎兵參戰。在大沽口的三次保衛戰和八里橋之戰中英勇抗擊侵略者,其中有4000餘名蒙古騎兵參戰的第二次大沽口保衛戰中,打沉敵艦5艘,擊傷6艘,打死打傷英法侵略軍592人,獲得勝利。 在第三次大沽口保衛戰中,蒙古族愛國將領樂善率千餘官兵堅守炮台,拚死抵抗,全部為國捐軀。在保衛北京的八里橋之戰中;從卓素圖盟、昭烏達盟、哲里木盟和察哈爾調集4000蒙古騎兵穿插奮戰,斃傷敵軍1000餘人。蒙古騎兵也有很大犧牲;在兩次鴉片戰爭中,蒙古騎兵以弓箭、馬刀抗擊了敵方的洋槍洋炮,在中國近代史上寫出了愛國愛民的悲壯詩篇。1900年前後與義和團運動相呼應的遍布東西部各盟旗的反教斗爭,從1858年伊克昭盟的「獨貴龍」運動起到辛亥革命前夕規模較大的反封建賦役、反墾、奪地的斗爭共有10多次。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蒙古族的知識分子和上層人士,積極參加了辛亥革命,以謀求蒙古族的自由解放。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蒙古族的革命斗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以烏蘭夫等同志為代表的蒙古族先進分子加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內蒙古的革命,同國民黨反動派、日本帝國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勢力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在解放戰爭中蒙古族騎兵英勇作戰,殲滅敵軍2萬餘人,繳獲戰馬2萬多匹和槍支l萬多件,為民族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47年5月1日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實現了蒙古民族的新的歷史轉折。內蒙古是實行區域自治的省一級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國成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
㈡ 內蒙古經濟發展概況
一)農牧民收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第一產業收入仍占絕對比重。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4631元、4667元、4601元、4265元,均超過當年全區農牧民純收入水平(2989元),也超過當年全國農民純收入水平(3225元),比2001年分別增加2070元、2109元、2343元、1686元,年均增長15.9%、16.2%、19.5%、13.4%,比全國平均增速8.3%高出7.6個百分點、7.9個百分點、11.2個百分點和5.1個百分點。從收入來源情況看,收入結構比較單一,一產業收入占純收入比重分別達到62%、56%、57%和81%。
(二)非農收入貢獻加大,但地區間差異明顯。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農牧民非農收入(包括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分別達到1750元、2042元、1981元、829元,比2001年增加了580元、1125元、1268元、565元,對五年農牧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8%、43.5%、54%、33%,比「九五」時期都有較大增長,但和全國平均水平(65%以上)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另外,從四市非農經濟發展來看,呈現不平衡狀態。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非農收入占純收入比重分別為37.8%、43%、43.7%、19.4%,與2001年相比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包頭市增加了11個百分點、10個百分點和7.9個百分點,呼和浩特市下降7.9個百分點。
(三)工資性收入是非農收入增加的主要來源,農村牧區二三產業發展十分薄弱。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農牧民工資性收入為1047元、1018元、1365元、463元,比2001年增加378元、590元、883元、243元,除巴盟外其他三市農牧民得到的工資性收入均超過全區平均水平,鄂爾多斯市農牧民工資性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工資性收入占非農收入比例都達到了50%以上,鄂爾多斯市達到60%以上,工資性收入是非農收入增加的主要來源。與此同時,二三產業收入占非農收入比例均在15%以下,對農牧民收入增長的貢獻微弱。
可以看出,目前內蒙古西部非農經濟發展,主要是以輸出人力資源獲取勞務收入為主,真正經營性非農收入很少,非農經濟發展仍處於較低水平狀態。
二、影響內蒙古非農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
(一)產業結構嚴重農牧化。內蒙古人均耕地8.3畝,是全國的人均耕地的3倍;人均草牧場122畝,位居全國首位。農牧業資源具有比較優勢,一產業具有較高的比較效益。調研所及的四個市第一產業收入都占絕對優勢,非農牧收入只佔19%到43%。巴彥淖爾市第一產業的收入比重雖然逐年下降,但2005年仍高達81%,收入的主要來源仍然是第一產業尤其是種植業。即使工業化較快的鄂爾多斯市目前農牧民仍有近六成收入來自第一產業,非農收入比重較全國平均水平還低16個百分點。呼市近年由於奶牛養殖業的迅猛發展,一產業占農牧民收入的比重還有較大幅度上升。嚴重農化的產業結構,說明了內蒙古農村非農行業的發展遠遠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
(二)思想觀念相對滯後。農牧業資源豐富帶來另一個問題是農牧民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推進非農業產業經營過程中,部分基層領導就農業抓農業,對於二、三產業的發展在思想上認識不夠,一些地區農牧民外出打工的積極性不高。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白銀腦包鎮新興村農民劉金牛認為現在生活「豬肉不誤吃,燒酒不誤喝,日子過得順溜」, 「兒子出去不省心、女兒出去不放心」,不如留在身邊。
(三)農村二三產業發展融資困難。內蒙古縣域經濟發展較慢,對農村二三產業發展帶動作用十分有限。包頭固陽縣域內缺乏馬鈴薯加工企業,商品薯全部以鮮薯外運,該縣金山鎮紅崖灣村農民僅鮮薯運費一項就比在當地銷售多支出90多萬元。同時,農村牧區二三產業發展受融資難等問題的困擾,不僅發展壯大困難,有的生存也成了問題。鄂爾多斯東勝區的移民村和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白銀腦包鎮有創業計劃的農牧民都反映貸不到款,貸款沒有渠道;國家設立的創業貸款只給城市下崗職工,而農牧民就地興辦二三產業或進城創業都不能享受該項貸款。此外,對合法經營的農村牧區流動性小商小販,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免於工商登記和收取有關稅費等優惠政策沒有完全落實,有的地方仍在收取管理費。
(四)農村勞動力轉移基礎工作落後,外出打工組織化程度低,進城務工環境仍有待改善。農牧民務工的組織領導系統、信息系統、維權系統未完全建立,農牧民打工70%靠自發,政府組織職能不到位。農牧民工子女上學,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仍未納入打工城市統籌范圍。呼市賽罕區的雙樹村村民說,劃歸市區後,所交養老保險費與原城市居民一樣多,但領取養老保險金少200多元,原城市居民是每月650元,他們只能領到418元。賽罕區大台什烏盟籍打工村民子女上學不能享受到教育「兩免一補」。為城市蓋樓房的烏盟人,打工十幾年也買不到當地一套住房,只能租南房居住。在北京等外地城市打工的農牧民再到其他城市或返鄉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公積金帳戶不能跟著轉移,社保基金管理有待進一步改善。
(五)農村牧區職業技術教育培訓滯後。全區職業技術學校很多已並入普通學校,現有的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缺乏與專業相適應的教師、實驗室、實訓場地、教學儀器設備,辦學成本較高,難以滿足教學要求。鄂爾多斯市旗縣區前些年教育改革把職業技校都並入普通高中,致使各旗縣區沒有一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而工業化步伐的加快使鄂爾多斯技工用工缺口大大增加,其他三市也不同程度存在類似情況。四市農村牧區相當一部分中、高考落榜生重新回到農村牧區務農,增加了農牧民的數量,需要社會高度關注,加強就業培訓,但目前除鄂爾多斯市外,對這部分新增農牧民的職業技術教育培訓還沒有做出有效安排。
目前國家對農牧民轉移培訓的補貼量小、標准低,難以滿足對農牧民進行有效培訓的需要。由於農牧民自籌能力弱,而大多數旗縣區又沒有安排轉移培訓的配套資金,每人300元的補助資金只是杯水車薪,只能開展一些引導性和簡單工種培訓,難以根據市場需求組織開展訂單、技能性要求高的培訓,導致培訓質量不高,效益不明顯。據呼市教育局測算,2006年市教育局直屬的6所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中住校的農村學生每年每人支付的學費、生活費約3900元,而2006年國家和自治區資助中等職業學校貧困家庭學生助學金最高每生1000元。「陽光工程」只有國家補貼300元,時間是15天到3個月,根本滿足不了掌握就業本領的需要。四市都有召不到生源的現象,有的十五天的培訓,時間過半、人走一半,培訓質量大打折扣。
另外培訓資源分散,有關農牧民的培訓工程分散在科技、教育、勞動就業、扶貧、農牧業等多個部門,四市呼籲整合農牧民培訓資源。
三、有效增加非農收入的對策建議
繼續堅持自治區七屆、八屆黨代會以來形成的戰略思路,解決農牧業問題在非農牧產業上下功夫、解決農村牧區問題在加快推進城鎮化上下功夫、解決農牧民問題在減少農牧業人口和轉移農牧民上下功夫。充分運用第二次農業普查的成果,在此基礎上制定發展規劃,做出科學決策。徹底摸清內蒙古農村牧區勞動力就業結構、產業結構和農牧民收入結構、投資意向等家底。從調查情況看,有效增加內蒙古農牧民非農牧收入。
(一)繼續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三化」互動戰略,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
一是加快推進農村牧區工業化進程。把推進農村牧區工業化作為今後五年的重點工作,努力提高二三產業中農村牧區勞動力就業的比重、提高二三產業在農村牧區經濟中的比重、提高二三產業收入在農牧民收入中的比重,加快推進農村牧區工業化進程。重點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制定綜合配套政策措施,使農村牧區二三產業發展有規劃、有目標、有重點、有措施、有檢查、有考核,並列入各級政府農村牧區工作的考核指標。
二是以發展縣域經濟為重點,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把帶動農牧民收入增長最直接最就近的縣域經濟作為最重要的載體和平檯布局謀劃農村牧區經濟。將非農牧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點。著眼於農村牧區勞動力的轉移和增收,圍繞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加強農牧民轉移培訓,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為農村牧區人口的轉移創造條件。合理區劃農牧業資源,實施禁止開發區內的農村牧區人口轉移工作。
三是大力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巴彥淖爾市和呼和浩特市的農牧業產業化發展實踐證明,龍頭企業帶動下的一產業有旺盛的生命力。巴彥淖爾市2005年一產業給農牧民帶來的收入就超過了全國農民平均收入的水平,達到3400元左右;呼和浩特市一產業給農牧民帶來的收入也達到近3000元,功在產業化。要通過發展農村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帶動關聯產業群的發展,將產業優勢和產品優勢化為農民的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
(二)大力改善進城務工農牧民就業環境,維護農牧民工合法權益,拓寬勞動就業渠道,發展勞務經濟,有效增加農牧民務工收入。要制定農村牧區人口轉移的具體優惠政策,使轉移後的農村牧區人口降低進城後的生存成本,在生活、就業、住房、社會保障、子女入學入托等所有方面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綜合出台加強部門協調的意見,責成農牧民工辦出台政策,並牽頭監督現行農牧民工工作政策執行情況:由自治區勞動保障廳執行的《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5號)等18個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由自治區發改委執行的《關於進一步清理和取消針對農民跨地區就業和進城務工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收費的通知》(發改價格[2004]1405號)等2個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區教育廳執行的《關於教育系統貫徹<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教職成[2006]6號)等2個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區科技廳執行的《關於落實<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中有關科技培訓和產業發展工作要求的通知》(國科辦農社字[2006]26號)等3個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區司法廳執行的《關於為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的通知》(司發通[2004]159號)等2個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由財政廳執行的《關於將農民工管理等有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支出范圍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預[2003]561號)等5個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區農牧業廳執行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項目管理辦法》(農科教[2004]4號)等3個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執行的《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資廳發法規[2006]28號)等2個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執行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改進和加強對農民工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銀發 [2006]287號)等2個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區工商局執行的《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工商個字[2006]75號)等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局執行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令第三號)等4個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區團委執行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4]8號)等等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對實施狀況進行評估、完善配套銜接、營造農牧民工務工的整體良好氛圍。
教育廳和財政廳要研究解決教育「兩免一補」覆蓋到進城農牧民與在村農牧民同享的政策辦法及加大教育資源投資力度,讓農牧民工子女能上得起學的問題。社保局和財政廳要研究解決穩定就業的農牧民工納入所在城鎮的社保范圍,同時允許保留和參加戶籍所在地農村牧區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的政策措施。建設廳和發改委、財政廳要研究解決為農牧民建設適用住房問題。農牧民工辦和農牧業廳要依法保障進城務工農牧民工土地承包經營權。積極發展勞務經濟,有效增加農牧民務工收入。
(三)加強農牧民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培養新型農牧民。
要抓好農村牧區職業教育,變以追求升學為主要目標為追求就業為主要目標。擴大職業教育規模,設置實用的專業課程,使學生能系統地掌握實用技術,畢業後能盡快就業。
增加農牧民職業技術教育投入,提高職業教育補助標准。建議將戶籍在農村牧區、參加中高考的初高中落榜生全部送到職業技術學校上學,使其將來具備進入城鎮從事二三產業的技能,其學費由政府買單。據自治區扶貧辦多次調研結果,培訓一名市場認可、能夠就業的技術工人,最起碼需要1000―1500元的投入。鄂爾多斯在國家補貼300元的基礎上,將陽光工程的補貼由市、旗縣兩級擴大補貼600元,達到每人900元。建議自治區再增加補貼300元,使有條件的地方,轉移培訓的補貼達到每人1200元。
整合教育資源,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將民營學校納入國民教育;將現有分散在各部門的針對農牧民培訓的資源整合使用,產生合力,要建立農牧民工培訓的聯席會議制度,使農牧民工培訓有組織、有機構、有經費、有場所、有保障。
(四)深化農村牧區經營體制改革,發展現代農牧業,充分挖掘農牧產業內部增收潛力。內蒙古農牧民人均佔有耕地草牧場等農牧業資源有較大的相對優勢,即使實現超過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平均水平,在國家惠農政策的支持下,第一產業仍然是今後相當長時間內蒙古農牧民增收的主渠道和最現實的選擇。要在穩定完善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基礎上,依法推進土地草牧場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農牧業規模經營;大力發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牧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積極推進農牧業科技進步,提高科技貢獻率,努力提高農牧業機械化水平,提高農牧業生產效率。充分挖掘內蒙古農牧業資源優勢和農牧產業內部增收潛力,發展現代農牧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
(五)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財政支農支牧力度;切實解決農牧民興辦二三產業融資難的問題;加快轉變縣鄉政府職能改革,為提高農牧民非農牧收入創造良好環境。要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徵用土地對農牧民的補償政策,加大退耕還林補貼、糧食補貼、購買農機具補貼和良種補貼,控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幅度,規范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嚴防農牧民的負擔反彈,使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不留死角,增加農牧民政策性和財產性收入。
自治區財政要拿出一定數量資金對農牧民興辦二三產業,農村牧區農畜產品加工、流通中小企業進行貼息貸款,促其發展壯大,為農牧民增加非農收入拓展渠道。
縣鄉財政改革後,核心任務就是轉變政府職能,鄉政府不再承擔稅收任務,而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為農牧民增收致富提供服務上,為提高農牧民非農牧收入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㈢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效典型材料
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地質環境管理工作不斷加強,特別是「十一五」期間,地質環境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十一五」期間是自治區地質環境投入最大、成效顯著的五年,全區地質環境工作緊密結合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認真貫徹落實國土資源部關於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的工作部署,積極探索地質環境事業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民生工程取得了重要進展,地質災害防治水平不斷提高,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穩步推進,地下水勘查和找水工作成效顯著,極大地改善了缺水地區人畜及工農業用水緊張的狀況,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
一、地下水環境監測繼續鞏固
扎實開展了1070個地下水動態監測點的常規監測工作,總控制面積4034.0平方千米,定期發布水情預報信息。在進行城市地下水環境監測的基礎上,在城市地下水環境及水資源探查、監測和開發利用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注重地下水監測資料的二次開發,加強對城市地下水資源、地下水開發利用及地下水污染機理的研究,為城市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及城市規劃提供了科學依據。
多年來,監測數據及匯總分析報告先後為自治區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建設單位的建設項目提供了大量的地下水環境監測資料。提供使用的部門主要有各級發改委、水利局、自來水公司、環境保護局、城建局等單位。
二、地質災害防治水平不斷提高
2001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分8個批次安排部署了山地丘陵區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區劃項目。截至2009年,全區共完成54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項目,調查面積共計489804平方千米,調查鄉鎮540個,調查行政村8220個,查明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2346處。
自2004年5月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與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密切合作,每年汛期聯合開展全區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8年來,共發布三級以上地質災害預警預報80餘次,成功預報地質災害12次,避免人員傷亡200多人,減少經濟損失500萬元。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在我區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顯著提升了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已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防災減災效果,避免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治理力度逐步加大
在全區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工作的基礎上,編制完成了全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開展了礦山地面塌陷調查、尾礦庫地質環境調查和全區廢棄礦井調查。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非常重視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逐年加大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力度。國土資源部從2001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試點工作。自治區從2004年開始,也逐年加大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資金安排。截至2010年底,全區共安排中央、自治區財政兩權價款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專項資金146278萬元,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220項,治理面積236.17平方千米。其中,中央財政資金43430萬元,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57項,占項目總數的25.91%,治理面積67.86平方千米;自治區財政資金102848萬元,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163項,占項目總數的74.09%,治理面積168.31平方千米。恢復林地面積3714公頃,草地4780公頃,耕地445公頃,建設用地583公頃。
典型實例:
1.金盆砂金礦區
金盆砂金礦區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及卓資縣,曾是全國兩大砂金礦之一。從1969年開采以來,曾有數十個小型礦山露天開采砂金,1991年閉坑。區內地質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廢棄采礦坑及固體廢棄物無序堆放佔用並破壞了大量土地資源、采礦活動破壞了原有防洪設施等(圖1)。
圖1 治理前的固體廢棄物堆積區
圖2 固體廢棄物堆積區被治理成林地
金盆礦區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引起了中央、自治區及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於2006年至2010年先後下撥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專項資金4850萬元,對該礦區實施了六期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治理總面積8.661平方千米。主要治理措施為:用固體廢棄物填埋廢棄采礦坑,平整場地,恢復耕地,將積水采礦坑修建成灌溉用大口井,修建排洪渠,恢復自然排水系統,保障行洪暢通。通過項目的實施,恢復了礦區原有地貌景觀和河道排水系統,保證了行洪安全,消除了當地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隱患,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積0.704平方千米,改善了治理區環境,防止了水土流失和區域性土地沙化,提高了土壤肥力,礦區地質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圖1和圖2)。
2.寶日希勒閉坑礦區
寶日希勒閉坑礦區位於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寶日希勒鎮。礦區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已有30餘年的開采歷史。由於煤炭礦山生產的特殊性及歷史上煤炭行業生產管理上的原因,90年代後期區內小煤窯數量急劇膨脹,粗放經營和落後的生產技術不僅浪費了大量資源,而且產生了大面積的采空地面塌陷。
針對寶日希勒閉坑礦區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礦山於2004年至2010年陸續申請中央及自治區財政兩權價款專項治理資金6320萬元,分五期對礦區內的塌(沉)陷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治理總面積12.06平方千米。主要治理措施為:填埋地面塌陷坑、表層覆土、場地平整、恢復植被。通過治理項目的實施,消除了地面塌陷、地裂縫存在的安全隱患,減少了意外事故的發生,使治理區土地利用率明顯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恢復,露天矸石的淋濾污染、草場沙化現象得到抑制,改善了礦區的地貌景觀,對寶日希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圖3和圖4)。
圖3 治理前的地面塌陷區
圖4 治理後的地面塌陷區
3.鄂托克旗白雲烏素礦區
白雲烏素礦區礦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盤井鎮西北,礦山已有40餘年的開采歷史,由於開采歷史較長,礦山造成的環境地質問題亦較多,其中以采空區地面塌陷和礦山固體廢棄物污染最為嚴重。2005年中央財政下撥800萬元專項資金,鄂托克旗國土資源局自籌資金226.06萬元,用近兩年(2006~2007)的時間,選擇棋盤井至烏海公路東側4片治理區進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治理工作區總面積1111435平方米(合1667.15畝),邊界長度7526.5米。主要工作任務有采空區治理、塌陷區治理和恢復植被。
四、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開展了兩輪地質遺跡調查工作,編制了《內蒙古自治區地質遺跡保護規劃》,基本摸清了全區地質遺跡資源的分布與特徵。安排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項目72個,總投資2.592億元。全區批准建立的地質公園10處,其中世界地質公園2處,國家地質公園1處,自治區地質公園7處;地質遺跡保護區17處,國家礦山公園2處;極大地提升了自治區地質遺跡科研、地質遺跡保護及地質公園建設的水平,推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使地方經濟不斷跨上新的台階。
(1)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2002年旅遊人數達60萬人次,收入1.26億元,到2006年,旅遊人數達到129.6萬人次,收入3.800億元。2008年截至10月,旅遊人數實現165萬人次,收入4.88億元,同比增長22.2%和16.2%。
(2)2009年,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阿拉善世界地質公園及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旅遊人數達660萬人次,旅遊收入24.9億,同比增長了94%和76%。
(3)2010年,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阿拉善世界地質公園兩家接待人數為439.12萬人次,旅遊收入26億元。
(4)2011年,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阿拉善世界地質公園兩家接待人數項目為522.44萬人次,旅遊收入33.63億元,有力地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
五、地下水資源勘查與找水工作成效顯著
自治區先後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大調查項目和地質勘查基金項目,完成了1:5萬水文地質測繪6581平方千米,1:10萬水文地質調查61861平方千米,水文地質鑽探近15萬米;提交了4個大型、2個中型、1個小型等不同級別的地下水水源地,日開采量37.66萬立方米,為能源基地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地下水資源保證。
先後在鄂爾多斯棋盤井、庫倫旗、准格爾旗、伊金霍洛旗新廟鄉、阿巴嘎旗等10多個嚴重缺水地區開展了人畜飲用水地下水勘查示範工程項目,累計成井46口,總涌水量達55372米3/日,滿足了40萬人、50萬頭牲畜的飲水和55萬畝農田草牧場的灌溉,為一大批工農業項目,特別是一些大型工業項目的上馬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如嚴重缺水的鄂爾多斯棋盤井地區,通過勘查工作,找到兩處水源地,單孔涌水量分別為3100米3/日和3400米3/日,可開采量達12000米3/日。因有了水源地,建成了自治區級工業園區,上百家企業上馬,包括投資100餘億元以上的大型項目。這些水源地的發現,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2003~2005年,西遼河平原地下水資源及環境地質問題調查評價項目,系統地查明了區域地下水補徑排條件及與地下水有關的地質環境問題,計算與評價了該區地下水資源,分析了地下水資源潛力,提出了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建議,為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資料,2009年5月,《西遼河平原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專著由地質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0~2005年,鄂爾多斯盆地白堊系地下水勘查(內蒙古部分),圈定可供進一步勘查的富水地段30餘處,為能源基地的地下水資源勘查與開發提供了可靠依據。
2006~2008年,在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勘查並評價大型水源地一座,為蘇里格氣田的開發提供了地下水資源保證。
2007~2009年,開展了鄂爾多斯盆地內蒙古能源基地水源地勘查工作,分別在杭錦旗伊克烏素地區、鄂托克旗達拉圖魯地區、鄂托克旗庫計地區勘查評價了四個大型水源地,在達拉特旗三晌梁地區、鄂托克前旗上海廟地區勘查評價了兩個中型水源地,為能源基地建設提供了水資源保證。
其中鄂爾多斯盆地白堊系地下水資源評價和鄂托克旗等10個旗縣嚴重缺水地區人畜飲用水地下水勘查示範工程兩個項目均獲得了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一等獎。
內蒙古自治區商都縣屯墾隊馬鈴薯基地找水勘查項目,在前人認為無水的缺水地區布設找水勘探農灌井,通過鑽探抽水試驗工作,單井涌水量均在260~1300米3/日(其中有6口為自流井),為當地缺水地區尋找出了水量豐富的地下水。為地方移交農業灌溉供水井28口,共涉及三個鄉鎮、24個自然村,解決灌溉面積近萬畝,啟發當地村民新施工機井23口,預計新增水澆地面積約萬畝,預測可增產馬鈴薯約3萬噸,解決了當地缺水地區農業灌溉問題(圖5和圖6)。
圖5 旱地變為噴灌水澆地
圖6 旱地變為滴灌水澆地
六、地熱資源勘查取得新進展
完成了內蒙古地熱資源調查與規劃研究項目,在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首次發現可供大規模開發利用的地熱資源,水溫33℃,涌水量3000米3/日,該井位於上海廟新區,開發利用前景十分廣闊;在哈素海地區成功實施一口地熱井,水溫53℃,涌水量1500米3/日,為呼包及河套地區勘查開發地熱資源指明了方向;在臨河區打出水溫56℃,涌水量3000米3/日的熱水井,將河套盆地地熱資源勘查與開發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㈣ 內蒙古自治區有哪些特色發展成果在哪兒
內蒙古自治區的特色是大紅棗,葡萄乾之類的。
㈤ 我國五個自治區建設發展成就
最有成就的是內蒙古自治區
最荒涼的是寧夏回族自治區
最動盪的是西藏自治區
最亂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最平靜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
㈥ 近年來,少數民族地區取得的重大成就
近年以來,我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在我國與周邊國家經濟合作中的作用突顯。內蒙古、新疆、西藏、廣西、延邊、海南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保持快速發展態勢,經濟增長方式進一步調整優化。 內蒙古工業在建國後發展較快,以采礦、冶金和稀土工業為骨幹,毛紡、森工、機械、食品、建材、化工全面發展。本區為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牧區草場肥美,三河馬、三河牛和內蒙古細毛羊均為著名畜種。農區集中於河套平原與東南部丘陵谷地,出產小麥、蒞麥、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和胡麻、甜菜等經濟作物。 經濟發展狀況 內蒙古經濟增速蟬聯我國第一。GDP在全國各省區市的位次由第24位增長到第16位;人均生產總值居全國第8位,連續六年保持西部第1位。 新疆現有農用土地9.46億畝,人均佔有耕地2.95畝,為全國平均的2.1倍。後備耕地也在全國之首。二是礦產資源豐富。目前發現的礦產資源有138種,佔全國已發現礦種的80%,探明儲量有96種,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6種,石油預測資源量佔全國陸上石油預測資源量的30%。天然氣的預測資源量佔全國陸上天然氣預測資源量的34%。煤炭預測資源量佔全國預測資源量的40%。三是自然與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新疆的自然景觀神奇獨特,冰峰與火州相望、沙漠與綠洲為鄰,民族風情濃郁,名勝古跡眾多。據統計,文物點有4000多處,已建的景區有500多處,國家級A級景區有168個。2008年,全區生產總值是4203億元,新疆農民人均純收入是3500多元,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11432元。棉花年產量是301萬噸,佔全國棉花總產量的40%,連續15年居全國首位。新疆的瓜果面積也有將近1500萬畝,工業增加值2008年是1790億元,其中原油產量居全國第三位,天然氣產量居全國第一位。新疆煤炭開發步伐加快,煤電、煤化工產業已經成為新疆加快發展的重要亮點。除此以外,新疆還有17個一類口岸、12個二類口岸,還有從16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和科技等合作關系。2008年的對外貿易總額達到222億美元,這是1955年的4300多倍。另外,喀什經濟特區,來自新疆地區代表在2010年兩會正式提交的設立提案,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設立經濟特區。喀什是中 國的西大門,與五國接壤,有6個國家一類口岸對外開放,區位優勢明顯。喀什經濟特區的設立,為實現喀什地區乃至新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央一直十分關心和大力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著力改善西藏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國家就對西藏的經濟發展給予了特殊支持,撥給大量財政補貼、專項補貼和重點項目建設資金,並調集大批物資進藏。進入20世紀80年代,這種特殊支持的力度逐年增大,中央政府每年撥給西藏自治區財政補貼10億元人民幣,並積極組織實行對口援藏。新農村建設讓整個農牧區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住房、看病、上學、出行、飲水、通訊等農牧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都得到了顯著改善。從2006年起,中央財政率先支持西藏建立農牧民社會救助制度,將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的特困農牧民的收入補助至800元,目前受益人口已達81.9萬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年,是全區各族人民勤勞勇敢、艱苦奮斗、甘於奉獻的50年,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廣西生根開花結果的50年,是廣西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50年,是廣西文化建設碩果累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50年,是廣西各族人民共同當家做主、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扎實推進的50年。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長。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之初,全區生產總值只有25億元,工業幾乎一片空白,基礎設施十分落後。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2008年廣西全區生產總值達7171.58億元,比1958年24.52億元、1978年75.85億元分別增長291倍和94倍,年均增長分別12.03%和9.52%;人均生產總值14966元,比1958年113元、1978年225元分別增長115倍和66倍,年均分別增長10.27%和15.02%。壯族地區、漢族地區和12個自治縣經濟都有較快的發展。2008年,壯族聚居區5市(南寧、來賓、河池、百色和崇左,以下簡稱「壯區」)國內生產總值2636億元,比1958年11.75億元、1978年36.73億元分別增長223倍、71倍,年均分別增長11.43%和15.3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3962元,比1958年的122元和1978年243元分別增長113倍和56倍。 2009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復了國家發改委牽頭編制的《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發開放先導區》。《綱要》以提升沿邊開放和促進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繁榮穩定為背景,以拓展國際合作、推進圖們江區域加快發展為目標,突出以長吉圖為主體的我國圖們江區域在參與東北亞國際合作中的先行先試地位和前沿平台作用,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加快圖們江區域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定位、重點區域、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綱要》提出了四大戰略定位,即我國沿邊開放開發的重要區域,我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門戶,東北亞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平台,東北地區新的重要增長極。《綱要》提出了分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即到2012年,琿春市經濟總量翻兩番,人口達30萬人;長吉圖區域經濟總量在現有基礎上力爭翻一番,森林覆蓋率保持在60%以上,進出口貿易總額大幅度提高,成為我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新的亮點。到2020年,中國圖們江區域對外開放水平實現重大突破,特色產業體系形成明顯競爭優勢,科技創新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長吉圖區域實現經濟總量翻兩番以上,基本建成我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國際旅遊島,2008年,海南省政府在海口舉行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新聞發布會,省旅遊局局長張琦在會上宣讀了《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行動計劃》。2010年1月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至此,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正式步入正軌。根據行動計劃,海南旅遊業將全面與國際接軌。參照國際慣例,爭取把國家確定的旅遊對外開放和制度創新方面的重大舉措,放在海南先行先試,推進海南新一輪更寬領域、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 今天,我們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新的宏觀調控體系框架初步形成,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各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從取消農業稅、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到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這些改革讓人民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折射出我國改革開放的新進展。
㈦ 內蒙古自治區的輝煌成就說明了什麼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可以提高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人民的生產積極性,更好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㈧ 用勞動地域分工理論解釋內蒙古地區近些年取得的成就
首先讓我們搞清楚什麼是勞動地域分工理論,以下是它的具體闡述
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古典經濟學一開始就注意到地域分工的經濟效益,並將其應用到國際貿易方面,隨後,區域經濟又將其發展和推廣,作為引導地域分工,促進區域專業化的理論基礎;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原則;+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俄林的價格差異說。這三個是權威學說,但昂惕夫發展俄林模式並不成立,叫昂惕夫之迷。巴朗司機將地理分工分為兩種:一是自然條件根本不能生產,二是成本高;隨著技術進步,運費減少,勞動地域分工的廣度加大,而關稅是超經濟因素。其他學說:list主張用貿易政策扶持弱小的德國工業,「扶持幼小產業說」日本學者認為暫時的劣勢可以變成優勢,不應該放棄,應該扶持,「動態的比較生產費用學說」
然後讓我們分析內蒙古地區近些年取得的成就,內蒙古地區最豐富的資源莫過於廣垠的草原以及成群的綿羊以及豐富的煤鐵資源了,而且也涌現出了類似蒙牛,伊力和鄂爾多斯以及包鋼這些大型國有企業,讓我們一一分析這些企業的成長優勢以及區域優勢
第一,內蒙古北部地區煤鐵資源豐富以及寬闊的草原,這些天然優勢才有助於太鋼以及伊力這些大型企業的崛起,再加上內蒙古當地的廉價勞動力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帶動了內蒙古北部經濟的騰飛
第二,光光依靠資源密集型以及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對於內蒙古經濟發展不是長遠之際,因此要轉變經營模式就必須由資源勞動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無疑內蒙古北部經濟的發展可以帶動起譬如旅遊產業,生態產業這些所謂的「夕陽產業」的開發,對於內蒙古經濟發展可以說是互補的效益。
因此當前內蒙古經濟的發展模式應該是在保持傳統經濟產業例如鋼鐵,乳業產業增長的同時要保持對新興產業譬如旅遊,生態,環保產業的扶持力度,形成內蒙古東部和西部遙想互動支持的良好局面,這樣對於內蒙古經濟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㈨ 內蒙古在全國經濟排名第幾
內蒙古GDP數量在全國位居第23位。(截止2010年六普)
截至2010年內蒙古GDP數量為24706291人,即常住GDP2470.63萬人,有1283.82萬位男士和1186.8萬位女士,全國排名第23名。 城鄉發展:2011年內蒙古城鎮GDP1405萬(56.62%)鄉村GDP1077萬(43.38%)。出生率8.94‰,死亡率5.43‰,自然增長率3.51‰。 預期壽命:2010年內蒙古GDP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4.44歲,其中男士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2.04歲,而女士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7.27歲。 失業情況:內蒙古各地區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數據顯示2010年有20.81萬人失業、失業率為3.9%,2011年有21.83萬人失業、失業率為3.8%。 GDP網站:內蒙古GDP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首頁(www.nmgpop.gov.cn),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人的整體素質。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積居全中國第一,稀土金屬儲量居世界首位,是中國最大的草原牧區。
內蒙古處歐亞大陸內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地處中國北部。地勢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全區基本屬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著名景點有成吉思汗陵、鄂爾多斯草原等。
清代將較早內附的漠南蒙古各部稱為「內札薩克蒙古」,將後來陸續歸附的喀爾喀、厄魯特等部稱為「外札薩克蒙古」,不設札薩克的察哈爾、唐努烏梁海等部稱為內屬蒙古。 「內札薩克蒙古」後來演變出「內蒙古」一詞。在蒙古語中,內蒙古的名稱原來和漢語一致(鮑培轉寫:dotuγamongγol;西里爾寫法:дотоодмонгол)。1947年內蒙古自治政府將蒙古語名稱更改為(鮑培轉寫:_b_rmongγol;西里爾寫法:_в_рмонгол)。其中(鮑培轉寫:_b_r;西里爾寫法:_в_р)蒙古文意思是「山的陽面」即「陰山的南面」。漢語一般仍稱為「內蒙古」,也有少數人稱這一地區為來源於漠南蒙古的一詞,直譯「南蒙古」。
「gdp(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一般是指「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國內生產總值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數據,有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等表現形態。
2021年10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2021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231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比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
㈩ 朋友們,有誰能告訴我內蒙古烏海市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謝謝
烏海市位於黃河上游,內蒙古自冶區西部,是內蒙古自冶區管轄的地級市,東鄰鄂爾多斯高原,西接阿拉善草原,南連寧夏平原,北望河套灌區。面積1754方公里,人口44萬,有漢、回、蒙、滿等26個民族。全市轄海勃灣、烏達和海南三個區。其中,海勃灣區是市政府所在地。
烏海市是一座新興的資源型工業城市。1958年,隨著包蘭鐵路的開通,這里的煤炭資源開始大規模開發。1976年建市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烏海經濟和社會發展迅速,逐步形成了能源、煤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產業。「十五」計劃其間,工業增速連續5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目前,這里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也是國內電石、硅鐵等高載能產品的重要產地。
烏海市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金屬和非金屬礦藏有37種,其中,煤炭儲量30多億噸,以優質焦煤為主,占自冶區焦煤儲量的60%左右;鐵礦石儲量600多萬噸;高嶺上億噸以上,此外,石灰石、石英砂等礦藏也儲量巨大。豐富的礦產資源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烏海平均海拔1150米,屬北溫帶乾燥型大陸氣候,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境內群山環繞、戈壁、荒漠和沙漠草原分布其間。穿市而過的黃河彎延105公里,形成狹長的河灘濕地和農業綠洲。由於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給蔬菜、瓜果等農作物種植帶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里生產的葡萄含糖量高、爽口甘甜,是聞名遐邇的特色果品。當地的萬畝葡萄園成為這里農業的一大特色。
烏海是連接我國西北和華北的重要樞紐,也是「寧陝蒙」沿黃經濟帶的中心,同時還是呼市——包頭——鄂爾多斯金三角經濟區的延伸地帶。烏海交通發達,京蘭鐵路、109、110國道和北京至拉薩高速公路模貫其間;民航機場已開通烏海——呼市——北京航線。
改革開放以來,烏海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速度加快,特別是「十五」期間,烏海高載能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了新的資源轉化格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一個經濟上發展迅猛,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的局面,正吸引著八方來客。
烏海的成立始於煤炭資源的開發,而煤炭資源又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當時烏海地區只有幾家舊中國時西北軍閥馬鴻逵留小的地方小煤窯。1958年,隨著包蘭鐵路的開通,特別是包鋼創立後對煤炭、煤焦的需求,這里開始了大規模的煤炭資源開發。
這年10月,為保證包頭鋼鐵公司生產對煤炭的需要,內蒙古黨委和政府要求巴彥淖爾盟和伊克昭盟集中力量大搞煤炭生產。其時,正值全民總動員「超英」、「趕美」的大躍進年代,四面八方的建設者開始源源不斷地匯集到這里,黃河西岸,桌子山下出現了亘古未有的建設場面。當時,由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抽調巴盟和包頭礦務局的一大批幹部和技術骨幹來到烏達組成了烏達礦務局,先後動工新建了黃白茨煤礦,蘇海圖煤礦、五虎山煤礦、改造擴建梁家溝煤礦、教子溝煤礦,1963年至1970年陸續建成投產或局部投產,設計能力年產366萬噸,1975年實產原煤301萬噸。
與此同時,由國家煤炭部協調,從黑龍江省雞西煤礦等地調配整編的建井處、綜采隊以及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來到了隸屬於伊盟的海勃灣,成立了海勃灣礦務局的前身———卓子山礦務局。1959至1970年陸續新建或改擴建平溝煤礦、舊洞溝煤礦、老石旦煤礦、公務素煤礦、公務素露天煤礦、設計能力277萬噸,1975年實產原煤125萬噸。此外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均為縣級市)還新建或改建紅旗煤礦和摩爾溝煤礦。
與煤炭資源大開發同時進行的其它企業建設項目也在進行之中。1958年10月,由國家投資建設的西卓子山水泥廠動工興建,1971年10月1日,一、二號窯開始試生產;1958年9月,包剛石灰石基地從山西塑縣洪濤山轉到卓子山礦區卡布其,並於第二年開始建設,年設計生產能力150噸石灰石;1958年伊盟開始對甘德爾鉛礦進行開發。經過「邊找礦、邊生產」「土 法上馬、土洋並舉」的2000 人100多天苦戰,硬是用鎬頭、鐵鍬生產出2780噸鉛砂和70噸鉛礦,並用小土爐煉出粗鉛45噸。1975年生產鉛純金屬383.5噸,鋅純金屬628.09噸;1969年5月,由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在海勃灣投資300萬元興建一座小型平板玻璃廠。這就是原來的海晶玻璃集團的前身。這就是後來的海晶玻璃集團和藍星玻璃集團的前身。
從1958年開始,烏海地區相繼興建起了海勃灣民用陶瓷廠、海勃灣市磚瓦廠、灰砂磚廠、烏達磚瓦廠、烏達耐火材料廠、海勃灣建陶廠、烏達市水泥廠等一批建材企業。
在煤炭資源深開發和建材企業興建的過程中,1964年,根據中央關於開發三線建設備戰的指示,自治區決定在海勃灣地區卓子山區建立能生產輕型武器的軍工企業。1965年4月,內蒙古第一、第二、第三軍用機械廠以及配套的工具製造廠、機床大修廠、木件生產廠、鑄鍛廠等企業開始動工興建,7 個軍工企業到1984年,累計投資4335.5萬元,擁有工程技術人員297人。
當年,伴隨著煤炭資源開發興建的這些企業,成為烏海建市前的工業雛形。也正是因為這些企業的出現,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和管理上的協調,1976年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烏達和海勃灣合並建立烏海市。烏海市的成立對烏海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當年人口不過20萬的烏達和海勃灣地區,經過建市的以後近30 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座初具規模、工業基礎完備的新興城市。這座40多萬人口的城市,已經形成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型產業。推行市場經濟以後,盡管這里當年創辦的一批中小型企業先後破產轉型,被甚至兼並或重組改造,但卻煥發出了新的活力;一批以資源轉換為重點的載能企業迅速崛起,成為烏海新的經濟增長點。去年烏海的工業產值實現130多億元,財政收入突破10 億大關,是建市初期的10 多倍。
在大力推進市場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烏海正以自己獨特的經濟優勢,優惠的配套政策,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著國內外的企業家前來這里投資興業。目前,烏達工業園區、海勃灣千里山工業園區和海南西來峰工業園區,入住的上百家企業中,有60%以上是外地投資者。這些企業藉助烏海煤電資源充足的能源優勢,生產煤炭深加工產品,為延伸資源產業鏈大膽實踐著。烏海正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實現著工業強市的宏偉藍圖。
烏海的文化是伴隨著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城市的建立而發展興盛起來的。因此,與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相比,烏海的文化具有濃厚的企業文化、移民文化和新興的城市文化相結合的色彩。
從大文化的范疇審視烏海,這里最具特點的文化是企業文化。經濟中占絕對比重的工業,遍布全市的大中小型企業以及從業者一半以上的企業職工,使得當地的文化構成上,企業文化佔有重要的地位。圍繞著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企業承包、轉制、兼並、破產、重組形成的企業文化,內容豐富,影響廣泛,特色鮮明,並且逐漸形成不同類型的企業共有的一種企業精神:創業、爭先、奉獻。
烏海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四面八方的建設者源源不斷來到這里創業安居,給這里帶來了原居住地的文化和習俗,也帶來了新的觀念。因此,烏海盡管沒有自己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積淀,也沒有自己普遍使用的方言,甚至沒有固有的地域性傳統習俗,但文化融合能力卻非常強大,不保守,不排外,不墨守成規;任何新生事物都可以在這里生根開花,任何新觀念都可以在這里被接受。由此帶來文化上的兼容並蓄,形成了自己沒有地域局限,不受傳統束縛的文化特徵——勇於創新,善於吸收,多元並存。
伴隨著烏海市的成立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新興城市的各種文化開始孕育、發展,商業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結合了烏海的地方特點在去求新求變的過程中得以發展。而這幾年興起的社區文化、老年文化、群眾性的演唱文化又漸成時尚,並且打著鮮明的烏海烙印。企業文化、移民文化、城市文化相互交融,衍生出的是具有當地特色的本地文化。比如烏海獨樹一幟的書法文化,就是這一特徵的最好體現。
發端於煤礦企業,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書法文化,經過20多年的普及和發展,已經成為烏海聞名區內外,最具影響力的一種文化現象,甚至外地人一提起烏海,首先想到的是這里的書法文化。從未到過烏海的著名作家張賢亮,對烏海的書法藝術有著很高的評價。目前,烏海擁有10多位中國書法協會會員,100多位內蒙古書協會員,近4000名書法愛好者,這在全國地級城市中也是少見的。
書法這一古老的文化藝術,能在烏海這樣一個建市不過30年的城市裡得到普及和提高,決非偶然。她與煤炭企業職工豪放的性格,移民人口文化上的多元融合和創新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除了書法之外,在文學藝術的其它方面,如文學、繪畫、攝影等方面,烏海也自己城市的特點。
始於60年代煤炭資源開發,興盛於改革開放以來的烏海文學事業,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一代又一代的創業者,在他們勤奮工作的同時,也在文學的土地上辛勤的耕耘。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煤礦工人作家、教師作家、領導幹部作家。他們以詩歌、散文、小說、隨筆等文學形式,嘔歌生活;刻畫人生。他們是建設者,同時也是文學的愛好者;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也創造了精神財富。喬樹澍的小說、尹君的詩歌、張志升的兒童文學、孫甲的雜文、鄭達的文藝評論風格獨特,噲炙人口,在當地乃至自治區都較有影響,是烏海老一代作家的代表。而近些年涌現出的文學新人更是成果斐然。其中,青年女作家包麗英創作的功史長篇小說《縱馬天下——我的祖先成吉思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為烏海的文學創作樹立了新的高度。
與文學創作同樣繁榮的是烏海的繪畫和攝影藝術。這兩個藝術門類愛好者眾多,其中不乏造詣深厚的本地名家,國畫家靳文藝、王章一、李福祥、白占榮,油畫家黨祥、張德育等自成風格,不斷有新作問世。其中,王章一去年夏天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畫展,成為烏海第一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的唯一一位烏海籍畫家。他的作品,風格雋永,富予創新,題材均取自烏海和西北地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被稱為最耗費財力的貴族藝術的攝影藝術,近些年在烏海迅速普及。目前,全市有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3人,內蒙攝協15人,烏海攝協40餘人。愛好者估計有1000多人。其中邱志遠、明鋼、金解放、康小林、楊慧遠等人的攝影藝術功力深厚,風格各有所長,攝影協會每年都要舉辦多次展覽。
此外,烏海的傳媒文化近年也有較快的發展。目前,全市有日報、晚報、電視報、海勃灣礦工報等四家平面媒體;有無線電視和有線電視台各一家,廣播電台和調頻立體聲廣播各一家。這些傳媒逐漸引入競爭機制,努力在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上作文章,成為引領全市輿論導向的重要陣地。
行政區劃
2005年,烏海市轄3個市轄區。
烏海市 面積1754平方千米,人口43萬(2004年)。
海勃灣區 面積 529平方千米,人口20萬。郵政編碼016000。
海南區 面積1005平方千米,人口10萬。郵政編碼016030。
烏達區 面積 220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016040。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止2004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