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導線點、水準點復測記錄怎樣填寫
准點、導線點復測填寫方法:
1、標段水準點復測及加密點均採用往返測,加密水準點均設置在已知兩個水準點的測量迴路之內,測量內業計算結果均滿足一級公路測量技術標准±20/L(L指水準點間的測段距離)的誤差值允許范圍,圖紙提供水準點GE70—GE81可以使用。
2、標段水準點、導線點復測及加密內業計算結果滿足圖紙設計要求和一級公路測量技術規范道路誤差允許范圍。
3、設計院坐標系統採用1980西安坐標系,中央子午線為東徑118°30′,標段GPS衛星定位系統進行了復測,測量結果顯示圖紙設計控制測量成果表S2—13中GE70—GE81點位坐標准確。
4、加密水準點高程計算步驟
5、往測:GE72—GE73:△測=-8(mm)。△容=20/L=±22(mm),△測<△容,
反測:GE73—GE72:△測=0(mm)。△容=20/L=±22(mm),△測<△容,
GE72-1=(22.363m+22.362m)/2=22.363m
GE72-2=(16.215m+16.214m)/2=16.215m
GE72-3= (10.502m+10.496m)/2=10.499m
6、往測:GE74—GE76:△測=10(mm)。△容=20/L=±26(mm),△測<△容,
反測:GE73—GE72:△測=-4(mm)。△容=20/L=±26(mm),△測<△容,
GE74-1=(13.909m+13.915m)/2=13.912m
GE74-2=(9.55m+9.556m)/2=9.553m
GE74-3=(9.74m+9.746m)/2=9.743m
7、往測:GE76—GE77:△測=6(mm)。△容=20/L=±16(mm),△測<△容,
反測:GE77—GE76:△測=-2(mm)。△容=20/L=±16(mm),△測<△容
GE76-1=(6.695m+6.701m)/2=6.698m
水準點實際是指高程式控制制點,分為相對標高和絕對標高。相對標高一般是指單體建築物的一層地面即圖紙設計中的正負零來講,它是由人為暫定的。
而絕對標高指的是絕對高程,它對於地面上的任一點只有唯一一個數值對應。我國現在使用的是85高程系統,即以青島海平面的絕對標高為72.26m。
定位放線就是以國家相關部門給出的建築物控制點,按照圖紙設計要求將建築物定位在平面上。
⑵ 導線點復測記錄計算
跟tg角度計算,不難,注意象限
⑶ 怎麼寫導線測量成果
我這個是附合導線的。你參考一下!
根據目前施工現場情況,我項目部對管段內三工區寺家塔隧道進行導線加密,導線加密所使用儀器均校檢完畢,人員資質齊全。此次加密導線全長1761.129米,共測7站,所有觀測過程均按照鐵路測量規范TB10101—2009中對導線測量的規定 進行。現場實測數據真實可信。各項數據如下:
網名:中鐵十二局■■■■■■■■■寺家塔隧道導線加密
等級:二級
測量單位:中鐵十二局■■■■■■■■■三工區測量隊
測量時間:2010年11月12日
測量人員:■■、■■■、■■、■■■、■■、■■■
儀器:徠卡TCR802
平差參考系:北京54
中央子午線:110.36
投影高程面:850
平差類型:約束平差
網型:附合導線
總點數:10 已知點數:4
觀測值總數:24 方向數:16 測邊數:8
條件總數:0 方位角條件:0 邊長條件:0
多餘觀測值總數:4
先驗單位權中誤差:3.50
後驗單位權中誤差:4.08
平面控制網平差成果表
附 合 導 線 計 算 成 果 表
計算者:■■ 檢查者:■■ 計算日期:2010年11月13日
點名 X(m) Y(m) 角度(dms) 距離(m)方位角(dms)
LZ-15 201921.777 34711.399 276.1558
LZ-14 201947.561 34476.572 51.0823 236.4668 147.2417
ZD1 201748.3400 34603.9556 199.4121 161.1753 167.0535
SJT-1 201591.2389 34639.9558 250.3645 200.1040 237.4218
SJT-2 201484.3288 34470.8065 274.2220 187.0303 332.0432
ZD2 201649.5854 34383.2203 358.3101 332.1533 150.3530
ZD3 201360.2335 34546.3149 209.1300 406.3620 179.4827
ZD4 200953.8762 34547.6785 337.5427 237.8375 337.4249
LZ-17 201173.950 34457.483 29.1544 186.5830
LZ-19 201053.665 34442.767 189.4316
角度閉合差w 縱坐標差fx 橫坐標差fy 全長閉合差fs 相對閉合差k 導線全長[s]
28.3 -0.015 0.009 0.017 1:103070 1761.129
註:
導線平差數據《呂臨支線鐵路工程式控制制復測、加密成果書》ZNTJ-2
導線平差程序《科傻WIN98—控制測量數據處理系統》
根據設計院使用全站儀布控導線為二級導線精度,其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限差為1/12000。我部所測設呂臨支線ZNTJ-2標寺家塔隧道導線其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為1/103070。其成果精度完全滿足設計要求。
後附導線與線路關系圖示、儀器鑒定證、人員資質。
希望可以幫操你!這是比較簡單的成果報告!
如果需要更加詳細的,請給我郵箱!我發給你!
⑷ 測量實習報告怎麼寫,給我一份實例
第一部分,前言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1,鞏固和深化對《數字測圖原理》課程的理解,具體包括一下三個方面:熟練掌握常用測量儀器的使用;掌握小地區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成圖過程與測繪方法;了解數字測圖的基本程序及相關軟體的應用。
2,培養同學們的基本功,充分鍛煉同學們在測,記,算繪個方面的能力。
3,幫助同學們形成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個人責任感。
4,充分認識到測量工作的科學性,精密性,引導專業素質的養成。
5,培養同學們快速,嚴謹而有創造性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任務:
1,每小組施測一條約1km的四等水準閉合路線。
2,每小組完成一幅1:500比例尺地形圖(測區面積為150m*150m)的白紙測圖。
3,每小組完成老師規定的數字測圖任務。
第二部分,實習內容
一,實習項目:
在老師的分配下,本小組的實習任務由2月13日起,共為時兩周,實習具體內容由兩大部分組成:一,在武漢大學信息學部,對一條長約1km閉合路線進行四等水準測量,並且閉合路線所包含的區域中應有圖書館,運動場,友誼廣場等學校的主要地物;二,在武漢大學信息學部中,以夏堅白雕塑為中心,對周圍150米*150米的區域完成一幅1:500比例尺的白紙測圖。整個實習過程中採用的技術規定主要是《城市測量規范》CJJ8-9和《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GB/T 7929。
二,測區概況:
水準測量與地形圖測繪都在武漢大學信息學部內進行,由於學校整體建築在低矮破碎的丘陵地形上,各點之間相對高程不大,這給水準測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就進行地形圖測繪的局部區域來說,測區內樹木,灌木較多,通視情況一般,且多陡坎,溝渠的復雜地物,給我們並不熟練的地形圖測繪帶來了一定難度。
另外,由於測區位於校園主幹道附近,且周圍有教學樓,圖書館,幼兒園等設施,導致測區內人流量與車流量較大,容易對實習中的人員和儀器造成干擾或者帶來危險。
在實習過程中,武漢市區的天氣狀況以陰天為主,並且時常伴隨著小到中雨,氣溫也一直在10度以下徘徊,這些,也都給測量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三,技術設計:
1, 四等水準測量:
水準測量方法:使用水準儀和水準尺,根據水平視線確定兩點之間的高差,從而由已知點的高程推求未知點的高程。
各類測站的選擇:在所選擇的閉合迴路上選取2個普通水準標石作為固定點,將整個閉合迴路分為2個測段,每個測段中設置偶數個測站,站與站之間距離應適中。
施測方法及使用的儀器:四等水準測量中使用一套S3水準儀,按照國家四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並參照〈城市測量規范〉CJJ8-9進行施測。
各項限差:
視線長度 前後視距差 前後視距累計差 黑紅面讀數差 黑紅面高差之差 高差閉合差 i角誤差
≤80m ≤5.0m ≤10.0m ≤3.0mm ≤5.0mm ≤±√Lmm ≤20〃
2,地形圖測繪:
(1)圖根控制測量:
圖根控制測量方法:採用圖根三維光電測距導線測量,既在控制點間布設閉合導線,利用全站儀進行數據的觀測,將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式控制制測量集成在對全站儀的一次操作中。
各類控制點的布設方案:經過實地勘察後,本小組以在點位穩定,安全性好,通視情況良好,便於觀測為原則在測區內選擇了6個點作為控制點,並用油漆畫⊕作為標記,由這6個控制點構成閉合導線,並且以其中兩點連線方向做為正南正北方向,給其中一控制點賦予坐標值(1000,1000,100)。
施測方法及使用的儀器:施測中使用的儀器有:全站儀設備1套,腳架3個,反射棱鏡2套。
在各個控制點的觀測時,導線的轉折角,導線邊,導線控制點的高程進行觀測,並量取儀器高和棱鏡高,其中對轉折角及導線邊長採用一測回觀測,而三角高程測量時採用對向觀測。在移站的過程中,採用三聯腳架法,以減少操作和提高測量精度。
各項限差:
水平控制測量:(n為測站數)
比例尺 閉合導線長度 平均邊長 導線相對閉合差 測回數J6 方位角閉合差
1:500 ≤900m ≤80m ≤1/4000 1 ≤±40〃√n
三角高程測量:(S為一條導線邊長,[S]為導線全長,以千米為單位)
儀器J6 指標差較差 對象觀測高差較差/m 閉合路線閉合差/mm
對向一測回 ≤25秒 ≤0。4*S ≤±40√[S]
(2)碎部測量:
成圖規格:1:500
測圖方法及使用的儀器:根據〈城市測量規范〉CJJ8-99及〈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的要求,對坐標格網進行繪制和圖根點的展繪。同樣根據兩本規范書的要求,採用全站儀+白紙的方式對測區進行碎部點的測繪,對碎部點的施測同時測取高程與其平面位置,在用極坐標法求得碎部點的平面位置後,利用分度規與三角尺結合的方式將所測碎部點展繪到聚脂塑料薄膜上。
困難地區的技術要求:在對控制點無法通視的碎部點進行觀測時,採用布設支導線的方式,並且支導線線路上的圖根點不得超過兩個。
各項限差:
儀器對中誤差 歸零差 轉折角觀測較差
≤2mm ≤4′ ≤2′
四,作業方法:
1, 四等水準測量:
本小組共有成員6人,在施測水準測量的時候,人員分配情況是:四人為跑尺員(前,後尺各兩人),另外一人為觀測員,一人為記錄員。
具體作業方法如下:在選取了合適的水準路線和固定點之後(水準路線見附圖),開始進行第一測站的觀測,將水準尺立於固定點上做為後視,水準儀放置雜水準路線附近合適位置,然後在施測路徑前進方向上取儀器與後尺大致相等距離放置尺墊,在尺墊上樹立前尺。隨後觀測員對水準儀進行整平,並按「後後前前」的順序對後尺前尺進行讀數。在一測站完畢後,通知後尺移站,此時前一站的前視點變為後一站的後視點,按照與前一站相同的工作程序完成該站的測量,直到完成該測段為止。
2,地形圖測繪:
(1) 圖根控制測量:
在圖根控制測量過程中,對小組成員進行了如下分配:四人負責棱鏡與配套腳架,一人為觀測員,一人為記錄員。
具體的作業方法如下:在組織組員對測區進行了勘察情況下選定了控制點,在確定已知點坐標和正北方向後,按照三聯腳架法對導線進行觀測:將全站儀安置在第I站的基座中,棱鏡分別安置在後視點i-1和前視點i+1的基座中,進行導線測量,分別讀取六種觀測值:水平角β,距離S,豎角α,儀器高i,目標高υ。遷站時,點i和點i+1上的腳架和基座不移動,將全站儀安置在第i+1站的基座上,第i站上則安置棱鏡,再將第i-1站的儀器遷到第i+2站,隨後再如前一站進行觀測,直到閉合導線測量完畢。
在整個過程中都應該遵守〈城市測量規范〉CJJ8-99及〈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的要求。
(2) 碎部測繪:
在碎部測繪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分配如下:兩人負責棱鏡,一人負責繪圖,兩人負責記錄數據,一人進行觀測。
具體的作業方法如下:首先根據控制測量得到的數據,由負責繪圖的同學將坐標格網和控制點坐標展繪在塑料薄膜上。在可以觀測到待測碎部點的控制點上架設全站儀,在碎部點處設置對中桿進行觀測,由觀測員讀取數據水平距HD,垂直距VD,水平角HR,記錄員讀取數據後,進行簡單的高程和距離計算後將數據報給繪圖員,由繪圖員利用分度規和直尺將碎部點標注在圖紙上,如此進行直到所有碎部點測量完畢。
對於觀測困難的碎部點,採用支點線的方法進行測量,由兩左右測回觀測確定支導線線上支點的坐標後,將支點等同於控制點進行如前的觀測與展繪。
五,計算成果及評價
1, 四等水準測量:
本小組對水準路線進行了往返觀測,主要計算及其成果如下:
I角進行了兩次檢驗及一次調試,兩次觀測過程中i角值分別為21秒和0秒,基本符合要求。
在由觀測員讀取各站觀測數據後,立即由記錄員算出視線長度及前後視距差,黑紅面讀數差以及黑紅面高差之差,均滿足限差條件。
內業計算後得出:往測中,前後視距累計差為0cm,高程閉合差為-1mm,返測中,前後視距累計差為+35cm,高程閉合差為+1.5mm。
以上各項數據都滿足實習中對限差的要求。
2,地形圖測繪:
在進行了內業計算後,本小組地形圖測繪的指標數據如下:
閉合導線長度:472.634m≤900m;
平均邊長:78.778m≤80m;
導線相對閉合差:1/94526.79≤1/4000;
方位角閉合差:55〃≤40〃√n=97〃;
高程閉合差:27.1mm;
以上各項數據也都滿足實習中對限差的要求。
其中,所有的數據記錄表均復印並作為附頁。
第三部分,實習總結
在實習過程中,我從技術,團隊合作,專業素質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收獲:
從技術方面來說,這次實習給了一次我將所學知識進行運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在實習過程中,許多原來並不熟練的知識逐漸被清晰的理解,許多原來沒有重視的方面也得到了鞏固,更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到了不少新東西,在課本中所提到的技術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幾個方面我有了比較深的體會:
1,實地測量前需要進行勘測:在進行水準測量和圖根控制測量之前,作為組長,我都組織大家對閉合水準路線和測區進行了勘察,做了預先的准備工作,這樣做的結果是小組成員對將要完成的任務有了直觀的了解和充分的准備,直接提高了作業的精度和效率。特別以水準測量為例,在施測前的下午,全組成員沿著老師所規定的水準路線進行了實地觀測,分析了施測過程中可能出現困難的路段,選取了作為測段終點的固定點,並對每個測段中的測站數進行了估計,此外,由於實習是在校園內進行,人流量大且具有規律性,大家還分析了每個測段可能出現道路上車,人流量的時間,有選擇性的在不同時間對不同測段進行觀測,這樣,全組測量所用的時間大大縮短,僅僅用半天多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一個測回。
2,測量員所應注意的問題:由於實習過程中,我大部分時間是擔任著測量員的工作,因此體會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提到的測量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由於相隔距離較遠,如果測量員不通知,跑尺員很難自行判斷讀數是否完畢,所以讀數完成後,測量員應該立即通知跑尺員,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尺員的勞動強度,避免跑尺員不必要的處於緊張狀態;對中整平的過程中,應盡量使得腳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這樣就可以減少腳螺旋過度的扭動,從而減少了下一站對中整平的時間;在測站放置腳架時,腳架的兩條架應該沿水準路線或閉合路線的前進方向,這樣在讀數過程中就大大降低了因測量員碰觸腳架而產生誤差的可能;根據我們小組讀的數據反映,誤差「較大」的點的值大部分是在讀數較猶豫的時候獲得的,因此,測量員讀數的過程中應該看準數據後立即讀數,如老師所說的,要做到「穩,准,狠」;每當周圍有人或車經過時,應該將手握成空心拳頭來抓儀器的一條腳架,但手並不應該接觸到腳架,這樣隨時作好了保護儀器的准備,也不對儀器的對中整平及讀數早成影響,使用這樣的方法,成功的避免了一名小學生故意踢踹腳架所可能帶來的損失。
3,有關數字的的技巧:在具體操作前,很多時候都覺得外業工作和內業工作中的數據計算都是按照既定的步驟進行,經過老師的指導,大家逐漸掌握了一些有關數字方面的技巧:在水準測量的時候,對於前後視距累計差這一項限差,記錄員在每一站讀數完畢後應該立即計算得出,這樣在下一站的時候就可以有意對其進行調節;在碎部測圖中,記錄員將實測距離換算成1:500上的距離時,可以直接乘以0.002,簡化了計算;在獲得碎部點高程時,可以預先調節覘牌高度,使得碎部點高程直接由一常數加上全站儀上VD讀數即可得到。
4,因充分利用多人檢核這一工具來避免在計算和測量之中的錯誤,從而能減少不必要的返工次數。
在團隊合作方面,我也得到了許多寶貴的知識:
1,團隊中要對人員做合理的安排:例如,在碎部測繪的過程中,全站儀上讀數的速度遠遠快於本組繪圖的速度,在實際操作了一段過程後,由於組內有足夠的人手,組內開始分配出兩名記錄員,在完成在一控制點的測量後,由一記錄員留下,輔助完繪圖員完成本站繪圖後再進行遷站,而另一記錄員則跟測量員一起前往下一測站進行數據的記錄,這樣的做法使得我們小組的作業效率有了相當的提高。
2,團隊精神: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由於困難的出現,不可避免的會影響成員的情緒,從而影響測量工作的進行,在這里,就需要團隊精神發揮作用,大家共同解決問題,作為一個整體來戰勝困難:在碎部測圖的截止期限到來之前,任務依然有一小部分沒有完成,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晚上天氣寒冷,休息不足等困難,一直加班到晚上八點,終於完成了規定的測量任務。
從專業素質的角度來看,我也獲益非淺,使我更加意識到了測繪工作的科學性,精密性和艱苦性:
即使在我們的實習這樣精度要求不太嚴格的測量工作中,許多限差的單位都是以毫米,秒等小單位來進行度量的,這是測繪工作具有高精密性的直觀的反映;在學校這樣相對比較容易的測區進行觀測,我們許多同學都感到了疲勞,更不用談那些在情況更為負責和困難地區進行的野外觀測了。正是通過對測繪工作科學性,精密性和艱苦性的直觀認識,我更加體會到作為一名合格的測繪工作者應該也必須使自己具有相應的專業素質。因此,在實際測量中我們盡量作到仔細,錯了就返工,決不馬虎.認識到了在工程中,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一個小數點的錯誤就可能影響全局,這也培養了我們做事嚴謹的作風,而這也是專業素質的基礎。
⑸ 道路工程剛開工前一系列的測量工作
總體開工報告,導線復測成果表。其他的分項開工,針對該分項進行的測量放樣記錄表。
⑹ 隧道的各項監控測量都用到什麼規范
計算拱頂下沉一般都是使用高程。我們這邊也是使用全站儀對隧道進行監控量測的。使用的是三維測量方法。分別是測點坐標、測點間距、測點高程來計算隧道收斂的。
你所說的坐標控制沉降只有一個辦法,將立面坐標進行平面轉化。這種方法現在基本沒有人使用(因為太過於繁瑣,而且資料編寫麻煩)。大部分都是使用三維測量。長沙華南交通工程監理咨詢公司 HEJL漢鄂高速 HEJL-2 第二駐地辦 二 00 九年八月
隧道測量監理實施細則
漢鄂高速第二駐地辦管轄的 5~8 標范圍內有三座短隧道,分別 是五標的葛山連拱隧道,進口樁號 K34+990,出口樁號 K35+146,長 度 156 米;六標的金雞嶺連拱隧道,進口樁號 K37+870,出口樁號 K38+215,長度 345 米;七標的巴家灣單洞隧道,左線進口樁號 K46+032,出口樁號 K46+613,長度 581 米;右線進口樁號 K46+020, 出口樁號 K46+630,長度 610 米。雖然是短隧道,但測量工作不能半 點馬虎,因此,特定此測量監理實施細則。 高速公路應注重立體線形監理,盡量做到線形連續、指標均衡、 視覺良好、景觀協調、安全舒適。 一、平面線形設計的一般原則 1、平面線型應短捷、順直、連續、均衡,並與地形、地物相適 應,與周圍環境協調。 2、各級公路不論轉角大小均應敷設曲線,並盡量選用較大的圓 曲線半徑。 3、兩同向曲線間應設有足夠長度的直線,不得以短直線相連, 否則應調整線形,使之成為一單曲線或復曲線,或運用迴旋 線組成卵型、凸型、復合型等曲線。 4、兩反向曲線間夾有短直線,應調整線形或運用迴旋組合 S 型 曲線。 5、曲線線形應特別注意技術指標的均衡與連續性。應避免連續 急彎的線形,可在曲線間插入足夠長的直線或迴旋線。 隧道洞口連接與隧道線形的配合, 隧道與公路的銜接應符合路線 布設的有關規定。隧道採用曲線線形時宜採用不設超高的圓曲線半 徑,或超高為 2%~3%的圓曲線半徑。隧道洞口內側不小於 3s 設計速
度行程長度與洞口外側不小於 3s 設計速度行程長度范圍內的平、縱 線形應一致。洞口外與之相連接的路段應設置距洞口不小於 3s 設計 速度行程長度,且小於 50m 的過渡段,以保持橫斷面過渡的順適。 二、控制測量檢查 1、承包人應按《公路隧道勘測規程》及《公路勘測規程》對洞 外控制測量的有關規定進行一切必要的測量和計算並制定切實可行 的《隧道測量作業指導書》 ,並將《隧道測量作業指導書》和測量成 果,報監理工程師批准。 2、承包人應根據合同圖紙和有關勘測資料,對交付使用的隧道 軸線樁、平面控制三角網基點樁以及標高控制的水準基樁等,進行詳 細的測量檢查和核對,不得有誤,並將測量成果報送監理工程師。任 何由於測量原因造成的誤差、錯誤而產生的後果,應由承包人負責。 承包人在放線中除公里樁、平曲線基本樁外,應設置必要加樁, 在工程實施中隧道中樁最大間距直線上不得大於 10m,曲線上不得大 於 5m,並明確標出用地界樁、路面和排水溝中心樁、輔助基準點、 以及其他為控制正確放線的水平和垂直標樁。 3、隧道每個洞口應設中線樁點及兩個以上的後視點樁,並設立 兩個水準點,作為進洞的依據。需進行聯測,核對其是否達到精度的 要求。 4、監理工程師應對承包人的測量成果進行檢查,隧道平面控制 測量的精度、洞內導線測角、量距的精度以及洞口水準點間往返測高 差不符值,均應符合交通部現行的《公路勘測規程》 (JTG C10-2007) 《公路隧道勘測規程》 (JTJ063-85)的規定。 三、控制測量(附流程圖見末頁) 控制測量(附流程圖見末頁 (一) 、基準點的復測
1、設計交樁 開工前,業主和設計單位在監理工程師在場的情況下,向承包人 進行現場交樁,並提供基準點(導線點和水準點)的詳細成果資料。 2、基準點的復測 1) 、承包人接到上述基準點資料後七天內,組織合格的測量人員 (具有上崗證) ,用經鑒定合格的測量儀器、設備(經鑒定、在有效 期內的)對基準點進行復測。同時對相鄰標段相鄰點進行聯測。 2) 、復測的導線點、水準點成果與設計成果進行比較,同時根據 各標段的施工方法、隧道的長度進行貫通誤差預計,設計成果是否滿 足貫通要求。 (1) 、貫通誤差的測定: ①、在貫通中線附近選一臨時點,由兩端測其坐標,將坐標閉合 差分別投在貫通面上,即得出橫向、縱向貫通誤差,並觀測點的水平 角求算出方位角貫通誤差; ②、由兩端高程點分別測量貫通面臨時點的高程,其高差即為高 程貫通誤差。 (2) 、貫通誤差的調整 ①、精密導線測量用坐標平差調整中線;高程誤差,由分別引進 的高程平均值作為調整後的高程; ②、高程及貫通誤差,應在未襯砌的 100 米段進行調整。 <1>、隧道內兩相向施工中線在貫通面上的極限誤差應符合下表 的規定。
隧道中線極限貫通誤差
類別 兩相向開挖洞口間長度(m) <3000 橫向 高程 3000~6000 >6000 不限 兩端施工中線在貫通面上的極限 誤差(mm) ±150 ±200 ±300 ±70
<2>、由洞外設置洞口投點樁時,測量誤差和洞內支導線放樣測 量誤差引起的貫通面產生的中誤差不大於下表的規定。 貫通中誤差
兩開挖洞口間長度(m) 測量部位 洞外 洞內 全部隧道 <3000 45 60 75 3000~6000 貫通中誤差(mm) 60 80 100 90 120 150 >6000 (mm) 25 25 25 高程中誤差
本監理段按《公路勘測規程》 (JTG C10-2007)和《公路隧道勘 測規程》JTJ063-85 要求執行。 <3>、公路平面控制網的建立,可採用三角測量、導線測量等方 法,對於隧道洞身開挖採用等級水準。 平面控制測量等級
等級 一等 多跨橋梁總長 L(m) L<1000m 單跨橋梁 LK(m) LK<150m 隧道貫通長度(m) LG<1000m
三角測量的技術要求
等級 平均邊 長(km) 1.0 測角 中誤差 (″) ±2.5 起始邊邊長 相對中誤差 1/100000 最弱邊邊長 相對中誤差 1/40000 三角閉合 差(″) ≤9.0 測回數 DJ1 ≥4 DJ2 ≥6
四等
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
等級 附合導 線長度 (km) ≤12 邊數 每邊測距 中誤差 (mm) ≤±10 測角中 誤差 (″) ≤2.5 導線全 長相對 閉合差 1/35000 方位角 閉合差 (″) ≤±5√n 測回數 DJ1 ≥4 DJ2 ≥6
四等
≤12
註:表中 n 為測站數。 水準測量等級: 高速公路、 一級公路、 1000~2000 特大橋、 2000~ 4000m 長隧道用四等水準測量,附合路線長 30km。 水準測量的精度
每公里高差中數中 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 誤差(㎜) 檢測已測測 段高差之差 偶然中 全中誤差 (㎜) 誤差 M 平原微丘區 山嶺重丘區 Mw Δ ±5 ±10 ≤20√L ≤6√n 或≤25√L ≤30√Li
等級
四等
註:計算往返較差時,L 為水準點間的路線長度(km) ;計算附 合或環線閉合差時,L 為附合或環線的路線長度(km) 為測站數。 ;n Li 為檢測測段長度(km),小於 1km 時,按 1km 計算。 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
等級 器類 水準 尺類 型 雙面 視線長 前後 前後視 視較 累積差 差(m) (m) ≤5 ≤10 視線離地 面最低高 度(m) ≥0.2 基輔面 讀數差 (㎜) ≤3.0 基輔面 高差差 (㎜) ≤5.0
四等
DS3
≤100
③復測後,應將復測的原始記錄、計算成果、精度評定以及參加 復測的人員、單位的資質證明、儀器的標定證書等資料上報總監辦審 批。 (3)監理工程師批復 監理工程師在接到承包人上報的復測報告七天內予以批復。 批復前,應組織測量人員對上述基準點進行復測,以確保准確無 誤。如果資料滿足設計和規范的精度要求,總監辦批准使用。 當有一方測得的成果不符合要求時,雙方再組織復測,直至取得 一致結論,否則,報業主通知設計單位解決。 (4)基準點的使用和保護 ①經監理工程師批准使用的基準點,作為施工放樣的依據。承包 人應對其妥善保護,保證在施工期間不受破壞。當冬融、大雨後、每 隔三個月進行洞內聯測或監理工程師認為基準點不能滿足施工要求 時,監理工程師有權要求承包人對基準點進行重復測量,並以監理工 程師重新批復為准。監理工程師對基準點批准使用的結論,並不免除 承包人在測量工作中出現任何偏差造成的工程不滿足設計、 規范規定 的責任。 ②受施工影響或其它原因破壞的基準點,施工前應當加固或移 設,加固或移設後應按原測精度重測。點位應牢固、通視條件好、便 於使用,並報監理工程師批准。 2、洞內導線和高程式控制制測量 洞內導線應根據洞口投點向洞內作引伸測量, 洞口投點應納入控
制點內,由洞口投點傳遞進洞方向的聯接角測角中誤差,不應超過測 量等級的要求,經監理工程師對其方案進行審查,觀測中進行旁站和 抽檢,對原始記錄進行檢查,對成果進行核算,同時要求測量人員必 須經常對儀器、 工具進行檢校, 記錄整理、 計算必須採用獨立的對算, 對提交的成果進行認真的復核。 (1)洞口投點 ①洞口投點應納入原精密導線網中; ②每個洞口不少於 3 個平面控制點 (包括洞口投點及其相聯系的 導線點)和兩個高程點; ③由洞外向洞內引點宜在傍晚或陰天, 與後視方向的距離應大於 300 米; ④測角、量邊操作程序、精度要求應符合規范要求; ⑤投點樁埋設與施工底版相適應,點位穩固可靠; ⑥點的名稱必須記載正確, 同一點名在各種資料中和現場必須一 致。 (2)洞內導線測量 ①應以洞口投點為起點,導線宜布成多邊形閉合導線環; ②導線邊盡量採用長邊, 支導線應進行兩組獨立測量, 相對校核; ③測角在測回間、儀器、坐標可多次對中,以提高測角精度; ④洞內導線的平差,也可採用近似平差。 (3)洞內高程測量 ①洞內高程必須由洞外高程式控制制點傳算, 100 米設一對高程式控制 每
制點; ②採用水準測量方法,必須進行往返觀測; ③洞內高程點必須進行定期檢測。 四、施工測量與放樣(附流程圖見本頁末) 監理工程師審查施測方案,檢查放樣資料,觀測時進行旁站或抽 檢,檢查原始記錄並進行復算。在檢測開挖斷面時,同時檢查高程和 中線偏位,每 20~50 米檢查一個斷面: 1、中線點測量: (1)由導線點測設中線:宜採用極坐標法測設,一次測設不少 於 3 個點; (2)獨立中線法測設:在直線點可採用正倒鏡法延伸,測得差 值≯5mm; (3)供延伸用的臨時中點,可用串線法標定,在直線上長度< 30 米,兩垂線間隔 5 米; (4)襯砌用的臨時中線點,先檢查永久中線點或臨時中線點, 橫向差≯5mm,採用儀器,正倒鏡標定,每 10 米加密一個點,立模仍 需復核; (5)中線點間距測量:全站儀測距,亦可用鋼尺,兩次讀數, 但鋼尺應串動 1 米以上,兩次差 5mm 內取平均值。 2、施工高程測量: (1)用洞中已設的高程式控制制點加密; (2) 水準測量必須測兩次或利用加密點做轉點閉合到已知點上;
(3)水準儀 I 角經常檢校; (4)施工高程點應在使用中經常進行復核。 3、測量放樣 (1) 根據設計路面高程和中線, 利用已計算好的支距 (五寸台) , 畫出開挖斷面輪廓,即畫弧; (2)開挖斷面可用斷面儀、五寸台法(五寸台法即超欠值要考 慮向心方向) ,同時也對中線、標高進行檢查; (3)襯砌立模前應復測高程。立模後,必須進行檢查校正; (4)斷面開挖距貫通點 100 米時,要採取措施,保證貫通後銜 接。 (四)竣工測量 1、曲線隧道每 20 米,測繪以路中心為準的實際凈空斷面圖,標 出拱頂高程、起拱線的寬度、路面水平寬度及路面高程,監理應檢查 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隧道永久中線點,應在竣工後用混凝土包埋金屬標志。曲線 上應在緩和曲線的起始點各設一個;曲線中部,可根據通視條件適當 增加。永久中線點設立後,應在邊牆上繪畫標志; 3、洞內每 1 公里埋設一個水準點。不足 1 公里的洞內各埋設一 個水準點。 (五)成果整理及技術總結 隧道竣工前, 監理就應幫助和指導承包人進行成果整理及編寫技 術總結,為隧道竣工驗收提出竣工文件。
1、成果整理 (1)一般要求 ①觀測和計算、成果真實、明確、清楚、統一並裝訂成冊; ②原始記錄與記事清楚、項目齊全、不得塗改,並編列頁碼; ③所有計算資料取位規范; ④點名記載正確,同一點名資料中和現場一致。 (2)竣工凈斷面圖 (3)永久中線點、高程點的成果及示意圖 (4)使用新技術、新儀器、新方法的技術總結 四、監控量測 監控量測是保證隧道工程質量的重要措施, 也是判斷圍岩和襯砌 是否穩定,保證施工安全,指導施工順序,進行施工管理,提供設計 信息的主要手段。 因此採用復合式襯砌的隧道必須將現場監控量測項 目列入施工組織設計。監理應督促量測單位認真實施。施工單位應根 據量測反饋信息, 及時調整施工步序及施工工法, 確保隧道施工安全。
隧道現場監控量測項目及量測方法
序 項目名稱 號 方法及工具 布 置 1~15d 每 10~50m 一個斷面, 1~2 次/ 各種類型收斂計 每斷面 2~ 天 3 對測點 水平儀、水準尺、 每 10~50m 1 次/2 天 一個斷面 鋼尺或測桿 每 5~50m 一個斷面, 每斷面至 少 7 個測 水平儀、水準尺 點,每隧道 至少 2 個斷 面。中線每 5~20m 一 個測點 每 5~100m 洞內鑽孔中安設 一個斷面, 單點、 多點桿式或 每斷面 2~ 鋼絲式位移計 11 個測點 量測間隔時間 16d~ 1 個月 1 次/2 天 1 次/2 天 開挖 面距 量測 斷面 前後 <5B 時,1 次/2 天> 1 次/2 天 1~3 個月 1~2 次/周 1~2 次/周 開挖 面距 量測 斷面 前後 <5B 時,1 次/2 天> 1~2 次/周 1~3 次/月 大於 3 個月 1~3 次/月 1~3 次/月
1
周邊位移
2
拱頂下沉
3
地表下沉
開挖面距 量測斷面 前後<2B 時,1~2 次/天>
4
圍岩體內 位移(洞 內設點)
1~2 次/ 天
平面控制點、 平面控制點、高程式控制制點交接監理工作流程
在合同規定時間內或在承包人施工定線以前 的合理時間內, 設計方在現場交平面控制點和 高程式控制制點樁,並書面提供有關資料
交
樁
承包商同監理進行全線控 制點校測
1、控制點發生損壞、丟失、移動、必須補定永久 樁志 2、根據工程需要,進行加密控制點 3、校測過程中,測量監理工程師監督,對疑題提 出意見
重 測量結果報測量監理工程師 測
不合格
測量監理工 程師審批
合
格
交給承包商用 於工程放樣
交給監理
施工放樣測量監理工作流程
平面控制點、高程式控制制點資料、交 給承包商
承包商保護 所有樁志不 受損壞
各項工程開工以前,承包商進行施工放樣測 量,自檢合格後,將測量資料及成果報驗 測量監理工程師復測
重 測
不認可
測量監理工 程師審批
認可
工程施工
⑺ 求測量實習報告
1 概述 1
1.1 測區概況 1
1.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2 已有資料情況 3
2.1 控製成果 3
2.2 地形圖資料 3
3 技術依據 3
4 成果主要技術指標和規格 4
4.1 坐標系統 4
4.2 圖幅規格 4
4.3 成圖精度 4
4.4 成圖方法 5
5 控制測量 5
5.1 平面控制測量 5
5.1.1 D級GPS控制點的布設 5
5.1.2 D級平面控制網觀測 7
最大點位中誤差滿足精度要求。 12
5.1.3 圖根導線點的平面測量 12
5.2 高程式控制制測量 12
以上數據均滿足規范要求。 13
6 地形圖測繪 13
6.1 1:1000地形圖測繪 14
6.2 1:5000地形圖測繪 15
6.3 數字化作業要求 16
7 質量保證措施 17
8 上交資料 17
1 概述
1.1 測區概況
所在的測區位於寮國甘蒙省農波縣東北部,在寮國政府批準的勘察區編號為第38號,該區塊為長方形,WGS-84坐標范圍為左下角N=1902000,E=18481000,右下角N=1902000,E=18486000,右上角N=1909000,E=18486000,左上角N=1909000,18481000,面積為35 km2。
區內交通方便,有寮國著名的13號公路,全長1600公里,縱貫南北,連結柬埔寨和越南南方,是重要的交通干線。該公路南北向穿過礦區,向北380公里可達寮國首都萬象,再向北經琅勃拉邦可達我國雲南省勐臘;向南經巴色可抵柬埔寨和越南南部重鎮西貢。從他曲市有12號公路直達越南的斑社火車站,或再向北可達越南的榮市港,全程約280公里。礦區距甘蒙省省會他曲市約20公里,目前正在修建柏油馬路。湄公河是東南亞的主要河流,沿河北上可達寮國首都萬象和寮國的大部分省(市),亦可達柬埔寨和越南,但目前尚未很好開發,除見小船在江面上行駛外,未見大型船舶通行,但它是泰國和寮國之間運送旅客和物資的唯一水路通道。目前寮國沒有鐵路,主要運輸靠汽車,在通訊方面,可使用行動電話。
本區地勢平緩,植被茂盛,海拔一般在125m-150m左右,相對高差較小。主要有兩種地貌組成:一種是林地,另一種是耕地,兩者相間出現,林地中主要由密集的灌木組成,其中夾雜著高20m左右闊葉樹,另有一些勾藤和匍匐植物穿插其中,致使穿行非常困難;耕地主要為稻田,但該處的稻田一般都在雨季耕種,旱季則成平地,汽車可在其上行駛,很少有草本植物生長。
本區河流主要有湄公河。湄公河從礦區西側流過,系東南亞的主要河流。該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的雜多縣的扎曲,流經雲南省後稱瀾淪江,進入寮國始稱湄公河,向南經柬埔寨,最後從越南茶柴省注入南海。
本次測量范圍內主要為叢林和稻田並有少量的居民地分布,樹林比較茂密,給測量外業工作帶來一定難度。測區交通比較發達,農田內多有機耕路,地勢比較平緩,測區西邊有居民區分布,給外業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有利條件。
1.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 布設、施測量D級GPS控制點75個,繪制點之記75份;
(2) 測量、編繪1:1000比例尺地形圖3平方公里,共20幅;
(3) 測量、編繪1:5000比例尺地形圖35平方公里,共12幅;
(4) 施測已鑽孔位27個,放樣待鑽孔位2個。
2 已有資料情況
2.1 控製成果
測區內有2007年施測的四等以上GPS控制點5個,平面坐標系為WGS-84世界大地坐標系,高程系為WGS-84高程基準。成果保存在寮國嘉西鉀鹽開發有限公司,經實地檢測後,只有LB03與LB05點位保存完好。GPS聯測檢查LB03與LB05附和精度要求。
具體成果見表2.1-1
已有GPS控制點成果
表2.1-1
點名 北坐標 東坐標 高程 備注
LB3 1909818.516 483114.465 158.900 埋石點
LB5 1901995.679 480692.388 146.535 埋石點
2.2 地形圖資料
測區有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編制的1:10萬地形圖作為工作參考用圖。
3 技術依據
(1) 《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01);
(2) 《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GB/T7929—1995),以下簡稱「圖式」;
(3) 《1:500、1:1000、1:2000地形圖數字化規范》(GB/T17160-1997);
(4) 《城市測量規范》(CJJ 8-99),以下簡稱「城市規范」;
(5) 《1:5000、1:10000地形圖航空攝影測量外業規范》(GB/T 13977 -92);
(6) 《1:5000、1:10000地形圖圖式》(GB/T 5791-93),簡稱「圖式」;
(7) 《測繪產品質量評定標准》(CH1003—95);
(8) 《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CH1002—95);
4 成果主要技術指標和規格
4.1 坐標系統
平面坐標系統採用由甲方提供的WGS-84坐標系,投影方式為高斯-克呂格投影,測區中央子午線為105°00′00〃。
高程基準採用甲方提供的LB03與LB05基準點,地形圖基本等高距為0.5米。
4.2 圖幅規格
圖幅規格採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圖幅編號採用以公里為單位的圖廓西南角坐標。分幅圖的文件名採用圖幅編號,例如圖幅編號為4424-456,該圖幅文件名稱為:4424-456.dwg。
圖廓按「圖式」要求整飾。
4.3 成圖精度
1:1000地形圖測繪:
加密的等級導線點相對於起算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超過±0.05m;地物點相對於鄰近圖根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超過圖上±0.5mm;鄰近地物點間距中誤差不得超過圖上±0.4mm。
測站點相對於圖根起算點的高程中誤差不得大於測圖基本等高距的1/10(±0.05m);高程注記點相對於鄰近圖根點的高程中誤差不大於1/3等高距(±0.15m)。
1:5000地形圖:
圖上地物點對鄰近控制點的平面位置中誤差不超過±0.5mm;
高程注記點對鄰近控制點的高程中誤差不得大於±0.1m;
等高線對附近控制點的高程中誤差不得大於±0.25m;
特殊困難地區地物點的平面位置中誤差和高程中誤差可放寬0.5倍。
4.4 成圖方法
本測區採用RTK技術配合全站儀野外實測成圖,對於野外難以直接測量的地物通過鋼尺丈量該點與其它點的相關距離,室內計算機處理上圖。內業編輯軟體採用南方CASS6.1,並按照國家標准進行分幅後整飾。
5 控制測量
5.1 平面控制測量
5.1.1 D級GPS控制點的布設
以測區2007年布設的四等以上GPS平面控制點為起算數據,布設D級GPS控制網作為測區基本控制網,共布設D級GPS點73點,連測已知點兩點。
D級GPS控制點布設至少有一個以上的通視點,以便於其它常規測量進行加密使用,各點之間的平均邊長不大於800米,相鄰邊長比不小於1:3。所有GPS點均選在交通便利、視野開闊、不影響耕種、便於長期保存及方便施工放樣的位置,點位周圍一般無高度角大於15°的成片障礙物(如樹木、建築物等);選點困難的地方,允許存在高度角大於15°、但水平角總和小於20°的建築障礙物或水平角總和小於30°的樹木障礙物(水平角以15° 以上部分為准);允許有高度角大於15°的柱狀障礙物(如電桿等)存在,但各柱狀障礙物的水平角之和不超過20°。點位遠離大功率無線電發射源400米以上,離開電壓高於100千伏的高壓線150米以上,離開35千伏~100千伏高壓線100米以上,離開10~35千伏高壓線50米以上。
GPS控制點的編號方法採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D級GPS點前面冠以「G」,起始號由G001開始。布設的D級平面GPS控制點設置永久固定導線點標志。圖根導線點的編號,採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前面冠以「N」,圖根導線點用方木樁或鋼釘做為臨時性標志。
所有D級GPS均繪制了點之記,各點間的栓距一般有三個方向,栓距角在30°~120°之間,距離在50m以內的量取至0.01m;大於50m時,量至0.1m;無固定地物時,只繪略圖,不量栓距,在實地標注栓距和點號,書寫正規。
GPS控制點與地形圖疊加圖:
5.1.2 D級平面控制網觀測
D級平面控制測量採用靜態模式觀測,
(1) 採用GPS靜態模式的技術要求
D級平面控制點採用GPS觀測,接收機選用廣州中海達測繪儀器公司生產的 V8 GNSS RTK進行測量(編號分別為V8-0758830、V8-0758209、V8-0758334、V8-0758938),該儀器的標稱精度見下表
1、接收機精度
* 靜態後處理精度:平面:±2.5mm+1ppm
高程:±5.0mm+1ppm
* RTK定位精度:平面:±1cm+1ppm
高程:±2cm+1ppm
* 碼差分定位精度:0.45m(CEP)
* 單機定位精度:1.5m(CEP)
2、物理特性
* 核心控制晶元ARM9,內置64M Flash存儲器
* 體積 φ19cm×10cm
* 重量 1.1kg
* 抗2米自然跌落
* 內置雙槽雙鋰離子電池供電,不間斷更換電池
* 單塊電池容量1400mAh,電壓:7.6V,雙電池連續工作時間達10小時
* 可外接直流電,寬輸入范圍7~36V,內外電源自動切換
* 主機功耗:2W 3、環境
* 防水、防塵、防震 等級:IP67
* 工作溫度:-30℃~60℃
* 存儲溫度:-30℃~60℃
2008年1月初按《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 18314-2001)》的要求,對四台GPS分別進行了靜態試驗、RTK動態和天線相位中心一致性試驗。基線解算及平差計算分別採用了隨機軟體HDS2003。
GPS作業的基本技術要求見表
GPS作業的基本技術要求
項目 等級
觀測方法 D級
衛星高度角(°) 靜態 ≥15
有效觀測衛星數 靜態 ≥4
平均重復設站數 靜態 ≥1.6
時段長度(min) 靜態 ≥45
數據采樣間隔(s) 靜態 10
PDOP值 靜態 <6
本次GPS外業測量共觀測44個時段,其中有效時段為42個,重復設站數遠大於規范要求,測量外業觀測均填寫了觀測手簿;觀測按照《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第10.5條有關規定執行。
(2) 基線解算的質量檢驗
三邊同步環坐標分量的限差符合下列規定:
對於四站以上的同步化觀測時段,在處理完各邊觀測值後,檢查一切可能的三邊環閉合差。
解算基線應在整個GPS網中選取一組完全獨立基線構成獨立環,各獨立環的坐標分量閉合差和全長閉合差符合下式的規定:
式中: ——環閉合差,
n——閉合環邊數;
σ——標准差。
(3) D級平面控制網平差計算
無約束平差中,基線向量的改正數絕對值滿足下式要求:
當超限時,認為該基線或其附近存在粗差基線,剔除粗差基線,直至符合上式要求。
約束平差中,以高等級平面控制點作為起算數據,基線向量的改正數與剔除粗差後的無約束平差結果的同名基線相應改正數的較差符合下式的要求:
當超限時,剔除某些誤差較大的約束值,直至符合上式要求。觀測數據共剔除7條基線,小於10%的要求。由於沒有最新衛星星歷文件,所以有兩個時段的觀測數據較差,重新補測了兩個時段。
二維約束平差結果提供各控制點的二維坐標,基線向量改正數,基線邊長、方位,坐標、基線邊長、方位的精度信息。平差採用高斯-克呂格投影,中央子午線為105°00′00〃,D級網聯測兩個已知點,分別為LB03、LB05。
經過基線解算計算,GPS網中相對誤差最大值為下表所示:
環型 基線 Ratio 中誤差 (m) X 增量 Y 增量 Z 增量 距離
同步環 LB03→G046.0425 6.2 0.0106 -630.3844 120.9620 -910.8724 1114.3180
G045→LB03.0425 99.9 0.0085 39.8971 -203.1490 670.6656 701.8929
G045→G046.0425 75.3 0.0061 -590.4894 -82.1735 -240.2018 642.7496
相對誤差= 5.93ppm Ws= 0.0146 ∑X=-0.0021 ∑Y= 0.0136 ∑Z= 0.0050 2458.9606
環型 基線 Ratio 中誤差 (m) X 增量 Y 增量 Z 增量 距離
非同步環 G059→G052.0462 58.0 0.0066 316.2461 -10.0028 297.1463 434.0594
G059→G058.0463 30.8 0.0086 -393.4045 -4.8800 -316.4633 504.9158
G051→G058.0463 48.5 0.0082 27.2661 255.8972 -776.5541 818.0850
G051→G052.0462 99.9 0.0056 736.9253 250.7384 -162.9538 795.2877
相對誤差= 14.95ppm Ws= 0.0381 ∑X= 0.0085 ∑Y=-0.0360 ∑Z=-0.0092 2552.3480
絕對誤差最大值:
環型 基線 Ratio 中誤差 (m) X 增量 Y 增量 Z 增量 距離
同步環 LB03→G046.0425 6.2 0.0106 -630.3844 120.9620 -910.8724 1114.3180
G045→LB03.0425 99.9 0.0085 39.8971 -203.1490 670.6656 701.8929
G045→G046.0425 75.3 0.0061 -590.4894 -82.1735 -240.2018 642.7496
相對誤差= 5.93ppm Ws= 0.0146 ∑X=-0.0021 ∑Y= 0.0136 ∑Z= 0.0050 2458.9606
環型 基線 Ratio 中誤差 (m) X 增量 Y 增量 Z 增量 距離
非同步環 G056→G058.0464 39.2 0.0073 -1278.4197 -378.7060 99.0640 1337.0074
G056→G050.0461 38.0 0.0095 -1042.3402 -715.1825 1351.9050 1850.8393
G059→G050.0462 50.2 0.0082 -157.3328 -341.3046 936.3857 1008.9899
G059→G058.0463 30.8 0.0086 -393.4045 -4.8800 -316.4633 504.9158
相對誤差= 7..30ppm Ws= 0.0281 ∑X= 0.0077 ∑Y=-0.0219 ∑Z=-0.0080 4701.7524
在WGS-84三維約束平差中,邊長相對中誤差最大的邊為:
G037→G038.0422 271.2246 -73.2015 450.9035 531.2581 0.0051
-0.0013 -0.0224 0.0016 0.0037 1: 104121
0.0006 0.0085 0.0005
G039→G036.0422 -148.2248 134.4643 -538.9441 574.9017 0.0057
-0.0091 0.0320 0.0050 0.0051 1: 100085
0.0013 0.0140 0.0007
滿足規范要求的相應等級的邊長相對誤差1/40000的規定。
最弱點平面中誤差
點名 x Y 正高(m) 平面中誤差
中誤差 (m) 中誤差 (m) 中誤差 (m)
G057 1905994.7928 485933.8403 145.1399 0.0038
0.0028 0.0026 0.0082
最大點位中誤差滿足精度要求。
5.1.3 圖根導線點的平面測量
GPS控制網不能滿足測圖需要的情況下,加密布設圖根導線。圖根導線點採用RTK直接測定,所選點位滿足圖根導線精度,點位中誤差不超過±10cm,觀測歷元為10個,采樣間隔為1秒。觀測時,採用兩個不同的基準站進行兩次觀測,取兩次觀測的平均值作為圖根點的坐標值,且流動站距基準站的距離不大於4km,圖根點的高程採用GPS擬合方法測量獲得。
5.2 高程式控制制測量
考慮到礦山測量的特殊性,所以在測量時對區內控制點高程要求只要達到圖根導線的精度即可。規范對於附和路線或環線閉合差為≤±40 。
測區內全部控制點高程以GPS擬合高程伴隨平面控制測量進行聯測。GPS觀測全部採用邊連接和已知點之間連接;同步觀測儀器的觀測時段與平面控制測量相同。每時段觀測前後均量取天線高,且兩次量測的天線高互差都不大於3mm。
在高程擬和時,首先求得各點在WGS-84坐標系統下的大地高,然後以WGS-84坐標為基礎,用已知點LB03進行計算,求得LB05的高程與已知高程做比較,較差為6mm,符合規定要求,然後用兩已知點進行計算,求得所測各點的正常高。
精度要求:檢測 已有的控制點高差之差≤±50 ,取其2倍中誤差為限差。
經擬合計算,該網中最弱點的點位中誤差為9.6mm,分別為GO42和GO71。考慮到GPS網與高程真值存在差值,經實地三角高程檢測,各點位之間的高差符合規范要求。具體檢測的高差較差表如下:
序號 測站名 前視點名 往測高差 返測高差 平均高差 GPS測量高差 較差
1 G068 G067 0.650 -0.628 0.639 0.603 0.036
2 G036 G037 -1.220 1.278 -1.249 -1.209 -0.04
3 G046 G047 1.978 -1.992 1.985 1.965 0.02
4 G021 G024 0.228 -0.259 0.2435 0.29 -0.0465
5 G022 G023 1.312 -1.284 1.298 1.264 0.034
6 G050 G051 2.298 -2.269 2.2835 2.242 0.0415
7 G059 G058 1.798 -1.826 1.812 1.859 -0.047
9 G054 G055 2.128 -2.096 2.112 2.071 0.041
10 G014 G015 -0.088 0.059 -0.0735 -0.04 -0.0335
11 G004 G006 -2.152 2.122 -2.137 -2.106 -0.031
12 G069 G070 3.462 -3.426 3.444 3.412 0.032
13 G045 G046 2.695 -2.673 2.684 2.656 0.028
14 G040 G041 -0.892 0.885 -0.8885 -0.841 -0.0475
15 G039 G040 -1.392 1.371 -1.3815 -1.335 -0.0465
16 G031 G032 -1.913 1.926 -1.9195 -1.965 0.0455
17 G032 G033 -3.725 3.742 -3.7335 -3.78 0.0465
18 G042 G043 -3.529 3.534 -3.5315 -3.571 0.0395
19 G063 G064 0.602 -0.578 0.59 0.560 0.03
20 G064 G065 4.399 -4.384 4.3915 4.367 0.0245
以上數據均滿足規范要求。
6 地形圖測繪
碎部點數據利用廣州中海達測繪儀器公司的V8GPS-RTK進行採集,高程採用GPS擬合高程。由於測區內大面積闊葉林較多,直接影響了GPS –RTK的信號,對於RTK不能直接測定的點,採用全站儀測定。地形變化明顯的地方加測高程點,尤其對沖溝、溝渠按實地形狀詳細測繪。
碎步點都選擇在能反映地物和地貌特徵的點上即地物的輪廓線和邊界線的轉折或交叉點,如各種建築物、農田等面狀地物的稜角點和轉角點;道路、河流、圍牆等線性地物交叉點;電線桿、獨立樹、井蓋等點狀地物的幾何中心等。由於實測中有些地物形狀極不規則,主要地物凸凹部分在圖上大於0.4mm(在實地應為0.4Mmm,M為比例尺分母)時均表示出來;在圖上小於0.4mm則用直線連接。
6.1 1:1000地形圖測繪
測繪內容及取捨:
地形圖表示居民地、獨立地物、管線及垣柵、道路、水系、植被等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各類控制點、地理名稱注記等。
地物、地貌的各項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捨原則,除執行「規范」、「圖式」外,根據本測區的具體情況補充如下:
(1) 對於RTK不能直接測定的點,採用全站儀測碎步點時,碎步點之間的距離不大於30米,測距最大長度不超過100米。
(2) 本次測區內房屋均為木質架空房屋,四點房屋一般打三個角點,多點房屋按南方測繪CASS6.1繪圖的規則打點。地物和地面相交時幾何圖形作為該建築物的范圍線,即實測時以建築物牆基礎外角為准,圖面採用虛線架空房屋加註「棚」表示。
(3) 測區內除13B公路外全部為機耕路,其他道路類型沒有涉及。13B公路在實地測其兩邊坐標,機耕路只測定中線點位坐標,寬度實地丈量,在拐點處、高程變換處或寬度有較大變化的位置采點。並加註高程注記。
(4) 測區內固定的灌溉水渠、干溝均在實地測量並在圖上表示,有名稱的加註名稱,並適當的測注高程。居民地外的各種水井均表示,供灌溉用的機井,加註「機」字。
(5) 測區內固定的植被、菜地、經濟作物地按相應符號表示。
(6) 不測繪境界。
6.2 1:5000地形圖測繪
(1) 對於RTK不能直接測定的點,採用全站儀測碎步點時,碎步點之間的距離不大於100米,測距最大長度不超過350米。
(2) 居民地重點測繪,在圖上准確繪出外輪廓的平面位置,正確顯示出各種類型居民地的特點。
(3) 測區內的道路准確測繪,等級分明、取捨得當、注記正確,並與其它地形要素的關系明確。
(4) 測區內的河流、溝渠寬度大於3米的用雙線依比例尺表示,小於3米的用單線表示。池塘邊線以塘坎邊線繪出,圖上面積小於4平方毫米的不表示。居民地外的各種水井適當取捨 ,供灌溉用的機井,加註「機」字。
(5) 通訊線未表示,電力線只表示10kv以上且固定的高壓電線,10kv的高壓電線只准確測繪轉折處,其餘位置配置符號。當電壓在35kv以上時,應加註電壓數(以kv為單位),且分出桿上和塔上的電力線,桿、塔位置逐個繪出。沿公路、鐵路兩側的電力線,在圖上距道路符號中心線5mm以內時可不表示,但在分岔、轉折出圖廓時在圖內繪一段符號以示走向。
(6) 測區內植被、固定的菜地、經濟作物地均按相應符號表示。
(7) 野外田坎大於0.5m的表示,並測注高程或注記比高。測區內有些地區因采土破壞了原有地形,對此以亂掘地表示,實測其范圍及適當測量代表地面的高程。
(8) 測區內已有鑽孔29個(實地已有27個,放樣待鑽鑽孔兩個),以及設計鑽孔若干個,已有鑽孔按實地位置測其坐標並用實心圓表示在圖上加註高程和孔號,尚未打孔但地質人員已經設計號坐標的鑽孔,按嘉西公司提供的坐標展繪在圖上用空心圓表示並加註孔號,即ZK###。
6.3 數字化作業要求
(1) 保持每個地物尤其是線狀地物的完整性,線形要連續;面狀地物應保證邊線的完整封閉;繪地物注意使用好捕捉工具,保證拓撲關系正確,不遺留懸掛點。
(2) 所有建築物的面域均需獨立閉合,遇有兩建築物共有線時需重疊表示,1:5000比例尺地形圖范圍內,所有獨立房屋均以依比例尺房屋表示,中間加註暈線。
(3) 線形地物一般採用「線型繪制」的方法採集。符號線的配置一律配在前進方向的左邊(即寬度值恆為正)。注意編輯和保留骨架線、框架線、軸線等重要的信息線,只有在繪圖輸出時才關閉相應的圖層。
分幅時,骨架線、框架線要斷在圖幅接邊處。
(4) 注記方法:注記字體規定見相應規范要求,字體設置統一為「RS+HZTXT」。
(5) 道路的表示:13號公路按四級公路表示,寬度為0.4mm。
(6) 大面積的植被按右側菜單植被中的相應代碼繪制,植被符號軟體自動填充,植被邊界保持封閉。
(7) 提交的圖形成果保證圖面視覺效果及圖面負載的合理性。
7 質量保證措施
(1) 對測區的第一幅圖及時進行了檢查,針對測區情況統一認識,及時處理和發現的問題。檢查人員認真負責,填寫齊全各項表格和數據。
(2) 檢查內容分為:內業檢查圖面;外業巡視檢查圖幅的相對精度(丈量地物間距);外業檢查地物的絕對精度(實測碎部點的坐標和高程);數據檢查。
(3) 實行兩級檢查一級驗收制,作業組和項目部對產品進行了100%的內外業檢查,過程檢查要貫穿生產過程,由作業組長和檢查員負責,確認無誤,可上交成果。隊總工辦按國家相應標准進行隊級檢查。
經隊級檢查合格的產品提交甲方,由甲方組織測繪專家進行驗收並出具驗收報告。
8 上交資料
(1) 1:1000地形圖四份;
(2) 1:5000地形圖四份;
(3) GPS控制點成果表、GPS控制網圖、平差計算表兩份
(4) 原始觀測記錄表、點之記兩份;
(5) 技術設計書兩份;
(6) 技術總結兩份;
(7) 圖幅接圖表兩份;
(8) 以上資料的電子文檔資料兩份。
附件:儀器鑒定資料
⑻ 急求一篇測量實訓報告,最少1500字,謝謝啊!!!!
一.實習時間:
。。。。。。。。。。
二.實習地點:
。。。。。。。。。
三.小組成員:
組長:。。。。;組員:。。。。。。。。
四.指導教師:
。。。。。。。。。。
五.實習目的:
實習是工程測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除驗證課堂理論外,還是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的環節,更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訓練嚴格的科學態度和作風的手段。通過控制網的建立、地形點的測繪、手繪成圖等,可以增強測繪地面點的概念,提高解決工程中實際測量問題的能力,為今後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實習設備:
DS3型微傾式水準儀,DJ6型光學經緯儀,塔尺,三腳架,盤尺,半圓儀,測釺,直尺,50*50圖紙等。
七.實習內容
1. 水準測量:根據已知水準點的高程,測量其他水準點的高程;
2. 導線測量:通過測角和量距,求出各導線點的坐標;
3. 碎步測量:根據控制點,測定碎步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 繪圖。
八.實習步驟:
1. 水準測量:
(1)水準測量原理:
水準測量是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藉助於帶有分劃的水準尺,直接測定地面上兩點間的高差,然後根據已知點高程和測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點高程。
設水準測量的進行方向為從A至B,A稱為後視點,a為後視讀數;B稱為前視點,b稱為前視讀數。如果已知A點的高程HA,則B點的高程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點的高程也可以通過水準儀的視線高程Hi來計算,即
Hi=HA+a
HB=Hi-b
(2)水準測量的外業施測:
1)水準點:用水準測量方法測定高程的點。
2)當預測高程的水準點與已知水準點相距較遠或高差太大時,兩點之間安置一次儀器九無法測出其高差。這時需要連續多次設站,進行復合水準測量。每測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預測水準點到已知水準點的高差,從而可得其高程。
3)水準測量的檢核
計算檢核:閉合導線的高差和等於個轉點之間高差之和,又等於後視讀數之和減去前視讀數之和,因此利用該式可進行計算正確性的檢核。
測站檢核:對每一測站上的每一讀數,進行檢核,用變更儀器法進行檢核。變更儀器法要求變更的高度應該大於10cm,兩次高差之差不應超過規定的容許值,即6mm。
閉合水準路線的成果檢測:理論上各測段高差之和應等於零,實際上上不會,存在高差閉合差,其不應該大於你容許值,即 ,若高差閉合差超出此范圍,表明成果中有錯誤存在,則要重返工作。
4)水準測量的內業計算:
檢查水準測量手簿;填寫已知和觀測數據;計算高差閉合差及其限差;最終結果見附表。
2.導線測量:
(1)導線測量概述:
導線從一組已知控制點出發,經過幾個點,又回到起始點上,形成一閉合多邊形,成為閉合導線。由於測量了多邊形的各內角及邊長,閉合導線也具有檢核作用。
角度檢核條件:
多邊形各內角的觀測值之和與其理論值之差,
應滿足限差要求,其中n為多邊形角個數。
坐標增量檢核條件:
上述理論值應為零,可實際上一般不等於零,但也應該滿足限差要求。
(2)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包括:踏勘選點及建立標志,測角,量邊等。
1)踏勘選點及建立標志:
在選點前,應先收集測區已有地形圖和已有高級控制點的成果資料,將控制點展繪在原有地形圖上,然後在地形圖上擬定導線布設方案,最後到野外踏勘,核對、修改、落實導線點的位置,並建立標志。
選點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①相鄰點間應相互通視良好,地勢平坦,便於測角和量距。
②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便於安置儀器和保存標志的地方。
③導線點應選在視野開闊的地方,便於碎部測量
④導線邊長應大致相等,其平均邊長應符合表6-3所示。
⑤導線點應有足夠的密度,分布均勻,便於控制整個測區。
2)測角:
導線轉折角的測量採用測回法觀測用DJ6經緯儀測兩測回,當盤左、盤右兩半測回角值的較差不超過±40″時,取其平均值。
3)量邊:點間距離已經給出,無需測量。
(3)導線測量內業計算:
導線測量內業計算的目的就是計算各導線點的平面坐標x、y。
計算之前,應先全面檢查導線測量外業記錄、數據是否齊全,有無記錯
算錯,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數據是否准確。
1)准備工作
將校核過的外業觀測數據及起算數據填入「閉合導線坐標計算表」中,見表6-6,起算數據用單線標明。
2)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
①計算角度閉合差 n邊形閉合導線內角和的理論值為:
式中 n——導線邊數或轉折角數。
由於觀測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誤差,致使實測的內角之和 不等於理論值 ,兩者之差,稱為角度閉合差,用fβ表示,即
②計算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 角度閉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觀測的質量。各級導線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fβp其中圖根導線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fβp的計算公式為:
如果 > ,說明所測水平角不符合要求,應對水平角重新檢查或重測。
如果 ≤ ,說明所測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對所測水平角進行調整。
③計算水平角改正數 如角度閉合差不超過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則將角度閉合差反符號平均分配到各觀測水平角中,也就是每個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數vβ,vβ的計算公式為:
計算檢核:水平角改正數之和應與角度閉合差大小相等符號相反,即
④計算改正後的水平角 改正後的水平角βi改等於所測水平角加上
計算檢核:改正後的閉合導線內角之和應為(n-2)×180˚。
3)推算各邊的坐標方位角
根據起始邊的已知坐標方位角及改正後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導線邊的坐標方位角。
本例觀測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導線各邊的坐標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欄內。
計算檢核:最後推算出起始邊坐標方位角,它應與原有的起始邊已知坐標方位角相等,否則應重新檢查計算。
4)坐標增量的計算及其閉合差的調整
①計算坐標增量 根據已推算出的導線各邊的坐標方位角和相應邊的邊長,計算各邊的坐標增量。
②計算坐標增量閉合差 實際上由於導線邊長測量誤差和角度閉合差調整後的殘余誤差,使得實際計算所得的 、 不等於零,從而產生縱坐標增量閉合差Wx和橫坐標增量閉合差Wy,即
③計算導線全長閉合差WD和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WK
WD=
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WK
圖根導線的WKP為1/2 000。
如果WK>WKP,說明成果不合格,此時應對導線的內業計算和外業工作進行檢查,必要時須重測。
如果WK≤WKP,說明測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進行調整。
④調整坐標標增量閉合差 調整的原則是將Wx 、Wy反號,並按與邊長成正比的原則,分配到各邊對應的縱、橫坐標增量中去。以vxi、vyi分別表示第i邊的縱、橫坐標增量改正數,即
⑤計算改正後的坐標增量 各邊坐標增量計算值加上相應的改正數,即得各邊的改正後的坐標增量,即
3.碎步測量:
(1)碎步點的選擇
碎步點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徵,對於地物,碎步點應選在地物輪廓線的方向變化處,連接這些特徵點,便得到與實地相似的地物形狀。對於地貌來說,碎步點應選在最能反應地貌特徵的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上。
(2)經緯儀測繪法
觀測時先將經緯儀安置在測站上,繪圖板安置於測站旁,用經緯儀測定碎步點的方向與已知方向間的夾角,測站點至碎步點的距離和碎步點的高程,然後根據這些數據和比例尺八碎步點的位置展繪在圖紙上,並在點的右側註明其高程,再對照實地描繪地形。
操作步驟如下:
1)安置儀器。安置儀器於測站點,測定豎盤指標差,量取儀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點,作為零方向,設置水平度盤讀數為零。
3)立尺。立尺員依次將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徵點上。
4)觀測。轉動照準部,瞄準點1點的標尺,讀取水平度盤讀數;又讀上絲和下絲讀數,計算式間距;再讀中絲讀數,豎盤讀數。
5)記錄。將所測讀數依次填入手簿。
6)計算。按視距測量公式方法用計算器計算出碎步點的水平距離,高差和高程。
7)展繪碎步點。
4.繪圖,如附圖所示。
九.實習中引起的誤差原因及解決方法:
1. 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
(1).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
(2)觀測誤差(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
(3)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
⑼ 用求一篇3000字左右的測量學實習報告 請大家多多幫忙謝謝急急急急
實 習 報 告
題目:公路GPS勘測測量公路野外勘測
班級:
姓名:
學號:
日期:2010年4月17日
水利與土木工程技術系
一、前言
在2009至2010學年第二學期末,自2009年11月23日起,我系畢業班學生頂崗實習或就業。回想這一段時間的實習,在磨礪自己的同時,我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使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充分地結合起來。我深切意識到,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學生不要以單純的想法去理解和認識社會,只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而是要步入社會,進行深入地探索。在學校學會更多得書面知識,在實踐中好好利用知識進行運作。接觸、了解社會,從實踐中檢驗自我。
二、實習目的
1.通過實習鞏固和熟練專業知識,將大學階段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2.初測目的:根據測量資料進行紙上定線和相關的內業工作,初步確定採用的路線方案,為編制初步設計提供所需的基礎資料。
3.定測目的:通過現場測量進行優化,再實地放線定樁確定人工構造物的位置,為施工圖設計提供詳細可靠的資料。
三、實習內容:
公路GPS勘測測量公路野外勘測的總體目的是把研究的路線走向方案通過適當的勘測放在實地,並取得相關的設計資料,根據《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辦法》的規定,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一般採用兩階段設計,即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初測和定測)。
四、工作安排
工作計劃安排我隊計劃於2010年3月9日進入工地,2010年4月9日完成任務,外業勘測歷時30天左右,計劃完成以下工作量:①、選點埋石約170個。②、施測GPS點約51個③、施測一級導線約 100 公里。④、聯測四等三角高程路線約90公里。
五、坐標系統及精度要求
(一)、投影及坐標系統:①、平面坐標系為公路獨立坐標系,採用高斯正形投影3度帶,中央子午線為108° 30¢,平均緯度32° 28¢。測區長度歸化到參考橢球體面上363米(未考慮高程異常值)的抵償高程面上,然後再按統一的3度帶投影到高斯面上。②、高程系統採用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③、GPS點採用WGS-84地心直角坐標系,再轉換成公路獨立坐標系。(二)、GPS點的成果精度要求:GPS點的平面坐標由WGS—84系轉換成54系後,其最弱點的相對點位誤差不得大於±5厘米,最弱邊的邊長相對中誤差不得低於1/4.5萬。(三)、一級導線測量測區呈帶狀分布,首級控制為三級GPS網,導線布設在兩對GPS點之間。每個導線點均埋設混凝土標石。標石尺寸為頂部10 ´10厘米,底部為20 ´20厘米,高45厘米.導線最大邊長為852.289米,最小邊長為203.086米,平均邊長為465.924米。測角和測距採用TCR702全站式電子速測儀。測角方法為測回法,每站三測回,測站進行溫度、氣壓、加乘常數及投影改正。內業計算採用清華山維公司研製網平差軟體NASEW 97進行計算,導線精度指標應遵循下表。 一級導線測量主要技術指標表 表 1-2 等 級 導 線 長 度 (km) 平均邊長 (米) 閉 合 差 限 差 (²) 觀測值 中誤差(mm) 相對閉合差 備 注 一級 10 500 ≤17 £1/15000 規范要求 (四)、高程式控制制測量測區首級高程式控制制網為四等水準,水準網沿導線敷設,水準點高程採用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施測方法為中絲測高法,對向觀測,豎角觀測三測回,測距一測回。
六、GPS控制測量
(一)、作業方法
1 選點:
(1)、沿路線中心線由北向南約每5公里左右布設一對GPS點,且對點間通視,分布在中心線兩側,對點距離在500米~800米之間,其連線與中心線交成銳角。
(2)、周圍應便於安置接收設備和操作,視野開闊,視場內障礙物的高度角應小於15°;
(3)、遠離大功率無線電發射源(如電視台、微波站等),其距離不小於400米,遠離高壓輸電線200米以上;
(4)、為避免多路徑效應,點位附近不應有強烈干擾衛星信號接收的物體,並盡量避開大面積水域;
(5)、交通方便,有利於其它測量手段擴展和聯測;基礎穩固,便於點的保存。
2 埋石與點之記:
(1)、標石規格:上表面20cm×20cm,底面25cm×25cm,高60cm,埋石時標石上表面高出地面5cm,並在標石底部現澆混凝土約15 cm,長寬約40cm×40cm做底盤。
(2)、參照《GPS測量規范》中有關規定,在實地繪制點之記,在點之記中做2~3個護樁,其與GPS點位的距離精確到0.1米。3 使用儀器;外業觀測使用儀器為美國ASHTECH公司生產的,標稱精度優於5mm+1ppm的ASHTECH Z-Xtreme雙頻接收機六台,所有接收機均具有十二個獨立通道,自動跟蹤並鎖定可接收到的全部衛星。所有機型都於2010年3月在通過儀器檢測中心鑒定,儀器性能可靠,精度滿足設計要求。
4 GPS網的布設:本次實際採用牛山、長槍嶺和籮筐岩這三個已知點,進行GPS聯測.共布設GPS點51個,構成50個同步圖形。
(二)、外業觀測
1、天線的架設
(1)、天線距地面1米以上,嚴格整平,基座測前經過檢驗;
(2)、嚴格對中,其對中誤差小於等於1毫米。
2、天線高量取
(1)、量取天線高應從標石中心量至天線外邊沿標志處;
(2)、互成120°各量取一次,較差小於3毫米。3 觀測的基本技術要求表5-2 觀測模式 靜態 數據採集間隔 20秒 衛星截止高度角 ≥15° 天線安置的對中誤差 1mm 有效觀測衛星數 ≥ 4 兩次丈量天線高之差 3mm 觀測時段長度 ≥60分 衛星的幾何圖形強度因子PDOP ≤8 觀測時段數 ≥ 1 任一衛星的有效觀測時間 ≥15分 4外業記簿觀測過程中記錄員記錄以下內容:測站名、測站編號、觀測年月、觀測員、記錄員、時段號、接收機和天線號、天線高、開關機時間、衛星信噪比及天氣情況等信息。
(三)、數據處理
1、基線解算軟體:ASHTECH公司的SOLUTION軟體。
2、網平差軟體:天測公司的GPS-NET網平差軟體。
七、一級導線測量測區呈帶狀分布,首級控制為三級GPS網,導線布設在兩對GPS點之間。每個導線點均埋設混凝土標石。標石尺寸為頂部12 ´12厘米,底部為20 ´20厘米,高45厘米。平均邊長為400~500米。測角和測距採用TC1610全站式電子速測儀。測角方法為測回法,每站二測回,測站進行溫度、氣壓、加乘常數及投影改正。內業計算採用清華山維公司研製網平差軟體NASEW 97進行計算。
八、提交成果
1、勘測報告2份。
2、紅外觀測記錄本26本。
九、 實習總結
GPS測量的優點相對於常規測量來說,隨著GPS技術的飛速發展,其特點也越來越明顯:
1.測站之間無需通視,這樣就使得選點更加靈活方便,但測站上空要求開闊,以使衛星信號不受干擾。
2.不受天氣因素的影響,這就使得全天候作業成為可能。
3.定位精度高,一般來說,雙頻GPS接受機靜態基線解算精度為±(5mm+10—6 D),而紅外測距儀標稱精度為±(5mm+5×10 —6 D),GPS測量精度與紅外測距儀相當,但隨著距離的增長,GPS測量的優越性愈加突出。大量實驗證明,在小於50km的基線上,使用動態測量,其相對定位精度可達12×10ˉ 100~500km的基線上可達
4.觀測時間短。在小於20km的短基線上,快速相對定位一般只需5min觀測時間即可。
5. 提供3維坐標,GPS測量在精確測定觀測平面位置的同時,可以精確測定觀測站的大地高程。
6.由於GPS自動化程度很高,所以其操作簡便。在觀測中測量員的主要任務是安裝並開關儀器,量取儀器高和監視儀器的工作狀態,而其它觀測工作如衛星的捕獲,跟蹤觀測等均由儀器自動完成。GPS在公路測量中的應用利用GPS測量能克服常規控制測量中所存在的缺陷,並提高作業的效率,減輕勞動強度,保證高等級公路測設質量。
十、學習心得
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煉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3)通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溫度改正、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制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我們在這次的實習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進行測量,首先必須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實干精神,每個組員都必須親自實踐,而且要分工明確,工作也可以交換來做,還需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實習測量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沒有錯誤,我們應該不氣餒,繼續一次又一次的重測,重計算,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得提高測量水平,我們不斷在經驗中獲得教訓而且也多虧了老師的指導,我們實習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多虧的老師的耐心講解,才使我們解決了不少測量中的難題
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難,在我們實現之初,我還有點擔心自己不會測,測不好,擔心只有兩個星期的測量時間,自己不能按時的完成任務,但是,經過我們小組的反復測量,我們的團結、默契,克服了測量中的種種問題,終於按時完成了任務在測量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
(2)在用水準儀和經緯儀測量的過程當中,有的過程出現了大的誤差,經過我們的重新測量計算,誤差范圍也減小到了可以允許的范圍里
(3)還有就是計算問題,計算必須由兩個人完成,一個初步的計算,一個檢驗,不過,在此過程當中,也還是出現了計算錯誤的問題,我們在不斷的重復檢驗之中算出了正確的數值,盡量讓誤差減少到了最少
通過實際的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制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同時,我相信這次實習會給我以後的發展打下堅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