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意義
取得的主要成果
本書是在全面總結山東省多年來區域地質調查、地質科研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作者20餘年來在齊魯大地從事野外地質工作獲得的大量資料,經過深入分析研究編制完成的有關山東省地質構造單元組成、構造環境及其演化的綜合性地質成果。本成果對山東省地質構造的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其中一些是山東省首創性成果,這些進展主要有:
表1 山東省大地構造單元劃分一覽表Table1 The tectonic units of Shandong province
註:1—遷淮微陸塊,2—德州地塊,3—濮陽坳坳,4—濟陽坳陷,5—濟寧中元古代裂陷盆地,6—沂沭前陸盆地,7—沂水陸核,8—棲霞花崗-綠岩帶,9—唐家莊陸核,10—華北板塊(魯東)被動大陸邊緣,11—蓬萊震旦紀後繼盆地,12—威海-日照岩漿活動帶,13—石橋震旦紀上疊盆地,14—魯東折返帶(超高壓帶),15—蘇北折返帶(高壓帶)。
1)首次系統研究了山東省不同時代大地構造環境及其演化,並將山東省的地質構造演化與中國大陸構造演化、全球重大地質事件有機結合起來。按照山東省不同時代大地構造演化的特色將其合理劃分為早前寒武紀不成熟陸殼向成熟陸殼轉化和陸塊碰撞拼合、中新元古代大陸裂解與聚合、古生代海陸變遷、中新生代構造體制轉折和岩石圈減薄等4個演化階段。主要依據每一地質時期岩漿、沉積建造和構造改造的研究,對其進行了大地構造環境的恢復。對岩漿岩進行了系統的主元素地球化學成分投點,結合前人發表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資料,探討了其岩漿來源,恢復了其大地構造背景,根據不同時代岩漿岩地球化學成分的差別,討論了大地構造的演化規律;對沉積岩則通過沉積組合、地層格架、構造古地理分析、盆地演化等研究,分析了其形成時的構造環境及演化過程。
2)首次按照板塊構造理論結合山東省大地構造演化規律對山東省各地質斷代進行了系統的構造單元劃分及全省大地構造單元綜合劃分。將大地構造單元劃分為基底構造單元和上疊構造單元,認為Ⅰ級構造單元屬中朝陸塊和中央造山區;Ⅱ級以下構造單元,基底構造單元劃分了三級,上疊構造單元劃分了四級。提出了不同級別、不同構造層次構造單元之間的對應、包容或疊合關系。新建立了或命名了渤魯微陸塊、傲徠山岩漿活動帶、膠東裂陷盆地、蘇魯裂谷、濟寧中元古代裂陷盆地、沂沭前陸盆地、蓬萊震旦紀後繼盆地、石橋震旦紀上疊盆地、魯東被動大陸邊緣、蒙陰盆地群等構造單元。
3)新測得了一些高精度的同位素年齡數據和地球化學數據。精確確定了龍萊斷裂帶的形成時間,詳細研究了四海山花崗岩、嵐山頭花崗質片麻岩、大店石英正長岩、濟寧岩群和朋河石岩組的地球化學特徵和構造背景。
4)詳細研究了古元古代、新元古代、三疊紀、白堊紀四期鹼質花崗岩的岩石組合、地質特徵、地球化學特點、成因、物質來源和構造環境等。古元古代鹼質花崗岩為A2型花崗岩,形成於TTG質花崗岩系和具S型花崗岩特點的二長花崗岩系之後,是魯西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大規模岩漿作用末期的產物;新元古代出現A1型花崗岩,形成於I型和S型雙花崗岩之後,是蘇魯造山帶新元古代大規模岩漿作用末期的產物;三疊紀鹼質花崗岩為A2型花崗岩,形成於幔源—幔源分異的輝長岩—閃長岩和殼源花崗岩之後,是蘇魯造山帶三疊紀超高壓變質岩折返期的產物;白堊紀鹼質花崗岩為A1型和A2型花崗岩,形成I-A型復合花崗岩體,是魯東中生代濱太平洋大規模岩漿作用末期的產物。四期鹼質花崗岩均形成於強烈的岩漿活動和地殼運動階段後期,指示了伸展拉張構造環境,A1型花崗岩標志著造山作用結束,A2型花崗岩形成於造山後的環境。山東省四期A型花崗岩的釐定,為山東省地殼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極佳的地質標志。
5)統計分析了早前寒武紀同位素年齡數據,建立了地質演化的重大構造熱事件表。主要根據沉積、岩漿建造分析認為:山東中太古代為T1T2組成的不成熟陸殼,經歷了由島弧環境向大陸邊緣環境轉化的碰撞增生演化過程;新太古代形成了T1T2G1組成的半成熟陸殼,經歷了早期的大洋環境到中期的不成熟洋內島弧環境至晚期的大陸邊緣弧的演化過程,提出了泰山岩群下部科馬提岩和枕狀玄武岩組合為與地幔柱相關的大洋高原構造環境的認識,認為魯西兩期TTG岩系顯示了從不成熟洋內島弧向半成熟的大陸化島弧轉化的特點,代表從初始的玄武質地殼依次轉化為半成熟的大陸化地殼的演化過程;魯西地區新太古代末至古元古代初期大量代表成熟陸殼的G1G1型花崗岩類的出現是華北克拉通基底東部陸塊和西部陸塊兩個微大陸尺度的成熟陸殼構造拼合的結果,形成了S型、I型、A型(GMS組合)相互配套的與碰撞造山演化有關的花崗岩,A型花崗岩形成於造山後岩石圈拉張減薄環境,其出現標志著魯西地殼已經演化為類似於現代大陸的成熟的剛性地殼。魯東古元古代的主要特點是發育了一套半穩定-較穩定構造環境下的濱、淺海相沉積建造,形成於裂陷盆地沉積環境,盆地閉合後,出現陸內俯沖作用,古元古代地層發生強烈變形,形成褶皺造山帶。
6)根據同位素年齡統計結果,將中—新元古代地質事件分為三個年齡段:1.84~1.72Ga、1.2~1.05Ga和0.9~0.6Ga。認為中元古代是山東大陸地殼的裂解階段,將其分為兩期強烈的裂解事件,早期以濟寧裂谷形成和魯西第一期基性岩牆群為代表,晚期形成了海陽所基性-超基性岩組合所指示的裂谷和魯西第二期基性岩牆群。沿蘇魯造山帶分布的新元古代榮成片麻岩套和月季山片麻岩套是揚子板塊與華北板塊碰撞過程中大規模岩漿活動的產物,在造山帶北西側形成沂沭前陸盆地;新元古代末期(震旦紀)強烈的造山作用結束,地殼拉張,出現嵐山頭A1型花崗岩,在造山帶北側出現蓬萊後繼盆地,在造山帶內部形成石橋上疊盆地。
通過對剛剛完成的山東省深度最大的固體礦產探礦鑽孔鑽探資料的分析,詳細研究了濟寧岩群岩石組合、地球化學特徵,分析了其形成的構造環境,認為其形成於活動大陸邊緣拉張構造背景。通過對朋河石岩組剖面的詳細研究,分析了地層結構、層序特徵、地球化學特徵,確定了其形成的構造背景,認為該套地層具濁積岩特徵、存在變質倒轉現象、構造疊覆於超高壓變質帶之上。
7)通過對古生代構造-岩相古地理研究,認為古生代山東省進入構造穩定、全域性構造沉降階段。魯西早古生代為陸表海盆地,以形成廣泛的碳酸鹽台地相沉積為特點,有幔源金伯利岩形成;晚古生代由陸表海環境轉化為三角洲環境,最後變為陸相盆地,顯示了海陸交替轉化的特點。構造岩相古地理分析表明,魯東北古生代為深度大於魯西的海相環境,早古生代早期處於被動陸緣盆地環境,晚古生代早中期轉化為活動大陸邊緣盆地,晚古生代晚期可能構成前陸盆地。
8)綜合研究表明,由古亞洲構造域轉化為濱太平洋構造域和由擠壓環境向拉張環境轉變,及廣泛的伸展構造、中新生代盆地和岩漿作用,是山東中生代地質構造的突出特點。同位素年齡數據統計表明:山東中生代岩漿岩同位素年齡介於250~60Ma之間,形成3個年齡集中段:230~200Ma、160~140Ma和135~90Ma,白堊紀岩漿活動的峰值年齡在120Ma左右,指示膠東岩石圈減薄的達到峰期,160~140Ma年齡段代表膠東構造體制轉變的起始時代。
早中三疊世沿蘇魯造山帶發生強烈碰撞造山作用,形成擠壓構造體系;侏羅紀以來地殼拉張減薄,形成沂沭斷裂及其兩側伴生的羽狀斷裂系統、棋盤格狀斷裂系統和多層次拆離滑脫構造系統,產生大量斷陷盆地,構成盆山耦合格局。魯西地區最醒目的格架性構造是北西向的斷裂構造及其控制的北西向北斷南超中生代盆地,魯東地區最突出的控制性構造則是總體北東走向的斷裂構造及其控制的南斷北超中生代盆地,這些構造圍繞沂沭斷裂帶構成羽狀分布格局。多層次拆離滑脫構造系統為以金為主的金屬礦成礦提供了良好空間。採用膠東地區最新的深部探礦資料,對龍萊斷裂進行了研究,確定了其形成時代,認為膠西北三條控礦斷裂構造構成一條大型伸展構造帶,焦家式、玲瓏式、河西式等金礦類型分別受斷裂的不同構造部位控制,斷裂經歷了131.05~123.53Ma和48.57~41.18Ma兩個主要活動期,斷裂的早期活動年齡與金礦成礦年齡接近。
中生代侵入岩可分為兩大階段,三疊紀侵入岩是超高壓變質岩折返過程中形成的具後造山花崗岩特點的花崗岩類侵入岩,有三種不同成因類型,岩石化學成分屬於高鉀鈣鹼性系列及鹼性系列和鉀玄岩系列,末期的寧津所花崗岩具有A2型花崗岩的特點,來源於富集岩石圈地幔源區。侏羅紀—白堊紀形成與古太平洋板塊俯沖有關的弧後拉張性質活動大陸邊緣特點的火成岩組合,其中魯東地區侵入岩以發育大量高Ba、Sr和高Sr的殼幔混合源和殼源花崗岩類侵入岩為主,而地球化學特徵完全符合埃達克岩標準的只有垛崮山花崗閃長岩,大規模岩漿活動末期出現A1型花崗岩;魯西侵入岩以發育高鎂閃長岩類幔源和幔源分異型侵入岩為主,少量殼源花崗岩。早白堊世火山岩總體為高鉀鹼鈣性岩系,晚白堊世玄武岩屬高鈦鹼性玄武岩系列。岩漿岩的元素-同位素綜合示蹤指示,由侏羅紀—白堊紀晚期地幔具有由EMⅠ型富集地幔向EMⅡ型富集地幔演變和由富集向虧損或由岩石圈向軟流圈演變的趨勢。
中生代盆地的展布方向與主要控盆斷裂方向一致,盆地中沉積了大量河湖相磨拉石建造和火山噴發-沉積建造,盆地可劃分為泛裂陷型、狹窄型裂陷、菱形裂陷三種類型,盆地演化經歷了三疊紀—早中侏羅世擠壓盆地、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斷陷盆地、早白堊世裂谷盆地和晚白堊世坳陷盆地等階段。
以濟陽坳陷和濟寧坳陷為代表的新生代拉張盆地、來源於虧損軟流圈地幔的鈉質鹼性玄武岩類和活斷層等現象構成了新生代地質構造特點。
成果的主要意義
本次研究通過對山東省沉積、岩漿建造和構造改造的研究,建立了山東省地質構造格架和演化過程,取得的成果具有較廣泛的應用前景和社會、經濟價值,其意義主要表現在:
一是大幅度提高了山東省基礎地質研究程度。以往人們對山東基礎地質的研究,多是對局部的地區、孤立的地質事件進行的互不聯系的研究。本研究將山東省的地質構造作為有機聯系的、統一的整體去研究,並將其置於中國大陸板塊和全球構造演化的背景中。這種研究方法很好地解決了山東省構造單元劃分、構造演化、構造體制轉折的動力學過程等一系列重大基礎地質問題,大幅度提高了山東省基礎地質研究程度。
二是將大大推動對山東省資源、環境、地質災害研究的水平。山東省資源分布、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布局具有明顯的時空展布規律,如在空間上,膠東以金礦為特色,魯中分布有較多鐵礦和金剛石礦,魯西北以石油和地熱著名,魯西南主要為煤炭資源;沂沭斷裂帶東西兩側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特點明顯不同。在時間上,煤炭資源主要分布於古生代地層中、金礦主要形成於中生代,石油主要分布於新生代地層中。資源、環境、災害受地質構造控制明顯,重大的地質構造轉折事件往往伴隨著重要的成礦作用和地質環境、災害條件的重大變化,如膠東中生代大規模金礦成礦作用的發生時間與中國東部中生代構造體制重大轉折時間相吻合。因此,本研究對於正確地認識山東省礦產資源形成和地質環境、地質災害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為推動我國古造山帶和大陸動力學研究提供了基礎資料。如:魯西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碰撞造山帶、蘇魯新元古代碰撞造山帶、蘇魯中生代碰撞造山帶等造山帶的釐定,為我國不同時代板塊構造運動的研究提供了依據;山東4期A型花崗岩的研究,及各時代相似的GMS花崗岩組合特點,為開展深入的大陸動力學演化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魯東地區古生代時並非是一直隆升的古陸,而是深度大於大於魯西的海相環境,這一認識為我們重新認識中國東部古生代板塊構造演化提出了啟示。總之,山東省境內有豐富多彩的地質構造現象,有全球知名的超高壓造山帶,是我國古造山帶和大陸動力學研究的理想地區之一。本次對該地區地質構造中關鍵地質問題的深入研究,必將有力的推動我國古造山帶大陸動力學研究。
今後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地質工作者在實踐中已經認識到了山東省地質構造的復雜性和多樣化,很難用一種模式、一種機制闡明其演化作用。由於地質作用的復雜性和地質過程的不可復原性特點,導致人們對山東省許多重大地質問題的看法仍存在爭議,如魯西太古宙綠岩帶的性質問題、廣泛分布的TTG質花崗片麻岩的成因問題、魯西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花崗岩帶的構造背景問題、蘇魯造山帶新元古代花崗岩質片麻岩的成因問題、蘇魯造山帶形成時代問題、沂沭斷裂的性質和演化問題、中生代岩石圈減薄和魯東古高原問題、魯東高Sr花崗岩成因問題等,這些問題均有待於進一步實踐、研究和總結。山東省不同時代岩漿岩分布廣泛,演化序列較完整,對殼、幔相互作用和大地構造環境指相作用明顯,無疑應是今後大地構造環境和演化研究的重點內容,須詳細查明太古宙TTG花崗岩、魯西古元古代花崗岩、中元古代基性岩牆群、蘇魯造山帶新元古代花崗岩及魯東中生代花崗岩等的成因機制、構造背景等。
礦產資源受控於不同的大地構造背景,大地構造單元控製成礦區帶分布,地質構造研究是地質找礦和礦產勘查的基礎和前提。因此,重要礦產資源形成的地質構造背景研究是今後又一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如:雖然前人對膠東金礦進行了大量研究,認為金礦的形成是多階段、多來源、多成因的,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膠東中生代成礦大爆發事件與早白堊世岩石圈的拉張減薄有關,金礦主要沿拆離或層間滑脫構造帶分布,這些發現要求我們從大地構造演化的角度重新審視膠東金礦床形成的構造背景和成因。以往地質工作者對礦床的研究重點是礦床自身的研究,今後應加強其形成背景與環境的研究,以便於科學地總結其成礦規律,為深部找礦提供可靠的依據。
B. 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那些歷史性成果
取得的歷史成果一個是建立了新中國,再就是領導人民過上了安穩的日子,開放富裕
C. 如何認識我們在脫貧攻堅 中取得的決定性成果
嗯,他們中取得了勝利,這些事情不錯的嘛,他們能蠢就是你是在預料之中的。
D. 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了哪些歷史性成就這些成就說明什麼
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了歷史性的巨大成就,說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全面確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全面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這不僅鞏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而且為當代中國爾後的一切發展、進步創造了政治前提、奠定了制度基礎。
2、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從「一五」計劃時期開始,國家以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694個大中型建設項目為中心,進行了大規模投資,逐步建成了一批門類比較齊全的基礎工業項目。
3、「復興號」領跑世界,開啟中國高鐵新時速
說到讓世界驚嘆的中國成就,那肯定少不了中國的「復興號」高鐵。2017年9月「復興號」首次運行後,「350公里每小時」這一世界列車第一時速,就登上了各國媒體的新聞版面。如今,中國高鐵正憑借實力在世界贏得廣泛聲譽。
4、中國超算天河一號成績斐然
首台千萬億次超算「天河一號」,運算1小時相當於13億人同時計算340年以上;有關專家認為,「天河一號」的誕生,是我國戰略高技術和大型基礎科技裝備研製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創新成果,實現了我國自主研製超級計算機能力從百萬億次到千萬億次的跨越。
5、港珠澳大橋落成通車,成為一項革命性創舉
中國一項革命性創舉就是港珠澳大橋落成,這項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工程項目把香港、澳門和珠海緊密聯系在一起,大大縮短了往返三地的路程時間。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從設計到建設完工歷時14年,它集橋、島、隧於一體,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E. 前海在金融領域都取得了哪些創新性成果
前海的金融創新成果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一是「金融機制創新區」建設初見成效。以互聯網金融為特色,前海創新型金融業態加速聚集。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去年年底,全國第一家民營銀行前海微眾銀行的開業。此外,深圳銀監局還積極推動具備資格的銀行在前海開辦離岸業務,並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結算等業務新模式。
截至2015年3月末,前海跨境貸備案金額達到911億元,提款228億元。工、農、中、建等多家銀行都深度參與了前海8家要素交易平台的搭建工作。深圳銀監局「前海創新型銀行業金融機構建設工程」還獲得2014年度深圳市金融創新特別獎。
第二,前海「金融發展集聚區」局面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前海已有31家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開業,其中總行1家,分行10家,支行16家,信用卡中心1家,財務公司2家,消費金融公司1家。前海銀行業金融機構集聚效應初步顯現,輻射作用日益增強。
第三,前海「金融合作先導區」試點探索取得突破。2015年3月3日,香港永隆銀行和中國聯通在前海聯合設立的招聯消費金融公司獲批開業,成為CEPA框架下落戶內地的第一家消費金融公司。此外,玉山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也已獲批在前海籌建,這將是華南地區的第一家台資銀行子行。目前,前海入駐的外資銀行機構已達到10家。
F. 中國防疫取得階段性成果,成為「世所罕見」源自哪些因素
中國防疫取得階段性成果,成為世所罕見,源自於哪些因素?首先呢是中國的社會制度大回,社會答大政府,他統一了防疫的步伐,20有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領導,全國人民進行體育集體抗議,30廣大人民群眾服從領導,聽從指揮,極其地參加到抗疫斗爭中來,眾志成城,取得了偉大的成果
G. 軟體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怎麼寫
就說明你的軟體在開抄發過襲程中每一步所完成的階段性成就,例如需求分析過程中你們所掌握的用戶需求,在體系結構設計當中你們所設計的體系結構是什麼樣子的,在詳細設計當中,你們的UI設計,資料庫設計等相應的完成情況,截個圖出來給人展示一下,完成了哪些具體的功能模塊也展示出來,總的來說就是展現你們目前完成的項目任務情況。
H.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有什麼
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經濟運行總體平穩。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億元,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16%,穩居世界第二位。2016—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6.7%,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2019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0276美元,穩居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社會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高。2016—2019年糧食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2020年預計也將超過6.5億噸,製造業增加值連續10年居世界首位,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2019年,全員勞動生產率比2015年提高29.1%。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高。2016—2019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近30%,繼續擔當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顯現。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0.8萬億元,比2015年增長42.4%。2016—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61.9%,高於資本形成總額23.1個百分點。重點領域投資持續較快增長。2016—2019年,高技術產業投資、農業投資、社會領域投資年均分別增長16%、15.2%和15.4%。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19年,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32.5%和14.4%,比2015年提高0.7和2.6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平台經濟蓬勃興起,第三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2019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53.9%,比2015年提高3.1個百分點。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格局。東中西和東北「四大板塊」聯動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落實。新型城鎮化穩步推進。到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0.6%,比2015年提高4.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到2019年末,鐵路營業總里程達14萬公里,比2015年增長15.7%,其中高速鐵路達3.5萬公里,增長78.4%,佔世界高鐵總量60%以上。高速公路里程達15萬公里,增長21.1%。2019年,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44928萬戶,比2015年增長73.2%。發電裝機容量20.1億千瓦,增長31.8%。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超過10億畝,「十三五」規劃確定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大部分已開工。
科技創新作用凸顯。研發投入持續擴大。2019年,我國研發(R&D)經費支出22144億元,比2015年增長56.3%;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2.23%,比2015年提高0.17個百分點,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科技創新碩果累累。在一些基礎和前沿領域取得一大批標志性成果,若干領域實現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躍升;知識產權產出居世界前列,2019年受理境內外專利申請438萬件,比2015年增長56.5%。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茁壯成長。2016—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4%。2019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39億元,比2015年增長1.6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0.7%。2019年,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十四位,保持上升勢頭。教育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5年的10.23年提高至2019年的10.72年,基礎教育鞏固發展,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
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貧困群眾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15—2019年,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653元增加到11567元,2016—2019年年均增長8.5%,比同期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9個百分點。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衛生室和村醫,10.8萬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改善,農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村通寬頻比例達到98%。到2019年末,已累計支持733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農村危房改造。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地方特色產業不斷壯大,退耕還林還草建設顯著加強,貧困地區經濟活力和發展後勁明顯增強,基本公共服務日益完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天然氣、水電、風電、核電等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23.4%,比2015年提高5.6個百分點;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3.2%。污染防治力度加大。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2%,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平均濃度4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3.1%,地表水達到或好於三類水體比例為74.9%,比2015年提高8.9個百分點。生態保護修復全面加強。到2019年末,全國共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74個。2016—2019年,累計完成造林面積295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2.96%,比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09—2013年)提高1.33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若干領域實現了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產權保護法治體系加快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持續深化,市場化價格機制基本建立;國資國企改革體系基本形成,民營企業等多種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財稅會計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顯著,2016—2020年新增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2017年的第七十八位提升至2019年的第三十一位。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到2020年8月底,我國已與138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00份;外商投資法出台實施,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面實行,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全國目錄從2017年版的100條大幅減少為2020年版的33條;全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已建立21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穩步推進;我國商品關稅平均水平已降至6.5%。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0733元,比2015年實際增長28.6%,2016—2019年年均增長6.5%,快於同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居民生活質量顯著提升。2019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8.2%,比2015年下降2.4個百分點;吃穿用有餘,家電全面普及,汽車快速進入尋常百姓家。居民消費較快增長。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9886元,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45.9%,比2015年提高4.8個百分點。旅遊消費持續升溫。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60.1億人次,比2015年增長50.2%。健康中國建設扎實推進。到2019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0.8萬個,比2015年增長2.4%;衛生技術人員1015.4萬人,增長26.8%;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由2015年的76.34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已經建成。到2019年末,參加基本醫療、基本養老、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分別比2015年末增加68826萬人、10921萬人、3217萬人、4046萬人、3646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住房供給保障體系逐步健全。2019年,全國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316萬套,基本建成254萬套,全國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63.8萬戶。居民居住條件顯著改善。2019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分別為39.8平方米和48.9平方米,分別比2015年增加4平方米和5平方米。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加快普及。2019年,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數量分別達3196個、5132個,分別比2015年增加57個、1280個;全國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9.4%,比2015年提高0.6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快速發展。2018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1171億元,比2015年名義增長51.2%;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4.48%,比2015年提高0.53個百分點。體育事業持續進步。2019年有近4億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2016—2019年我國運動員共獲得459個世界冠軍。文化軟實力日益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中華文化影響力持續擴大。
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不斷完善。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明顯提高。截至2019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達到9191.4萬名,基層黨組織數468.1萬個。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不斷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優越性充分發揮,愛國統一戰線更加鞏固,社會治理方式不斷創新。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86.6萬個,比2015年增加20.4萬個。依法治國實踐得到深化。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加快,權力清單制度、政務公開制度逐步完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民法典。國防和軍隊建設水平大幅提升,軍隊組織形態實現重大變革。國家安全全面加強,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I. 論述新時代我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及看法
新時代我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及看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綜合國力邁上新台階。創新和改善宏觀調控,經濟實力持續躍升,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2013—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1%,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城鎮新增就業660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保持在年均上漲1.9%的較低水平。
轉型升級新成效
主動引導和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型升級成效明顯。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8%,服務業現價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
2013—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7%,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12.7%。5年來,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5.9個百分點。新的區域增長極、增長帶逐步形成,對全國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日益突出。
J. 過去五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有哪些
這個不好回答,下一個五年計劃還在繼續。
從國內三個產業的比重,是否側重農業、第三產業高新技術比重、跨境電商比例,因此國情還是在拉動國內需求的,所以供給結構性改革穩步調整。
成果:1、農業電商、農業互聯網、農業投資支持;
2、生產企業機械化與智能化、產品質量投向海外與質量產品並重,人才取向技術;
3、國內海外貿易試點增加:從沿海到內陸試點,部分信息可以網路搜索國內貿易試點區;
4、關鍵人才收入層次、人才結構、人才分配、葯物管理持續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