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1、李靈——心靈放歌
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八零後。
2、陳玉蓉——母愛齊天
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飢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捨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3、朱邦月——一家之主
這個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難,也凝聚了人間最真的情感。頭發花白,面帶微笑,這個溫和而堅定的老人,胸中盛滿四十年的艱難。他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這雙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4、沈浩——踐行信念
兩任村支書,六載離家,總是和農民面對面,肩並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裡道路工廠和農田,對不住家中嬌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紅手印,改變鄉村的命運;如今,他們再次伸出手指,鮮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
5、翟墨——雲帆滄海
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六百年後,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雲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
② 浙江中醫大學好不好
浙江中醫葯大學 [英]Zhe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浙江中醫葯大學是一所以中醫葯為主,醫、理、工、管、文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高校。學校 坐落 於歷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江南岸,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六和塔」隔江相望。其前身是創辦於1953年的浙江省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醫學院。1978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87年取得對港、澳、台地區招生權,1998年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並成為開展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工作單位,2000年整體搬遷至現址辦學,同年設置七年制中醫學專業並成為開展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試點工作單位,2001年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03年設立中醫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並被批准為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工作單位。2000年1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發〔2000〕4號文批復,浙江中醫葯大學濱江學院正式創立,並於同年秋季起正式招生。 2004年11月,經教育部確認.2006年2月更名為浙江中醫葯大學。 學校致力於培養口徑寬、基礎厚、能力強、創新型的一流中醫葯人才和具有中醫葯背景的復合型人才。設有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葯學院、護理學院、管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信息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生物工程學院、聽力與言語科學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濱江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15個學院;擁有直屬附屬醫院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7所,教學及實習醫院(基地)54所(個);設有21個本科專業,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博士點、23個碩士點。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149人,其中本科生9531人、碩士生538人、博士生80人。另有成教生1227人、留學生及港澳台學生240人。全校教職工及醫護人員2490人,其中正高職稱人員160人、副高職稱人員39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5人,國家級名老中醫32人,浙江省「新世紀人才工程」入選者17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1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 1人(李大鵬教授,07年當選)。 學校始終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提高科研學術水平。現有省部級重點學科11個,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2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學科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2個,其中科技部中葯現代化產業基地1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三級科研實驗室3個;擁有國家葯品臨床驗證基地12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專科、專病中心6個,省級重點專科、專病中心31個,浙江省中葯制劑工程研究中心1個。學校還設有動物實驗研究中心、分子醫學研究所等研究所(中心)8個,其中動物實驗研究中心已成為浙江省動物實驗研究基地和新葯創制技術服務平台。2000年以來學校承擔了各級各類科研項目96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7項、省部級項目103項,年度科研經費已經超過2000萬元。獲得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勵192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項、省部級獎勵48項。開發了康萊特注射液、參麥注射液等單品種年銷售額超2億元的中葯新葯。康萊特注射液作為中國第一個中葯處方葯被美國FDA批准進入臨床試驗,並通過了Ⅰ期臨床試驗。經俄羅斯臨床試驗後,俄衛生部已批准康萊特在俄上市應用,為中葯制劑進入國際市場作出了突出貢獻。2003年《Science》雜志還對「康萊特注射液」進行了專稿介紹。同時研究人員將世界尖端 的超臨界萃取技術成功應用於「康萊特注射液」原料葯的提取,標志著我國中葯高效提取分離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基礎設施完備。建有面向整個高教園區開放的浙江省高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能中心、信息技術中心、浙江省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濱江高教園區網路圖書館等一系列條件完備、功能齊全的教學科研設施,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530萬元。圖書館藏書119.78萬冊,中外文期刊2741種。圖書館實現文獻採集、借閱及檢索自動化、網路化。具有申報省部級醫葯衛生科研項目和成果查新檢索權。以我校為中心的濱江高教園區網路圖書館,可查閱園區內6所院校160萬冊紙質文獻和近60萬種(冊)電子全文文獻。 學校以推進中醫葯走向世界為己任,積極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2000年以來,學校先後與17個國家與地區的28個教育、科研、醫療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招收了29個國家與地區的境外學生1042人,有30多個國家與地區399批1761人次來校交流訪問,選派了124批189人次赴20多個國家與地區參加學術會議、合作研究、醫療援外等。學校具有聘請外國文教專家資格,先後聘請了21位具有較大影響的外國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曾成功舉辦中醫中葯針灸診治疑難雜病國際學術會議。學校主辦《浙江中醫葯大學學報》、《浙江臨床醫學》兩種學術期刊,其中《浙江中醫葯大學學報》是全國對外發行最早的中醫學術刊物之一,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並且由國際檢索系統咨詢部推薦給 CAS(美國化學文摘服務社),被美國《化學文摘》收錄,美國化學文摘社(CAS)已經免費提供CODEN:ZZDXAQ。 浙江中醫葯大學經過半個世紀的寒暑洗禮和幾代人的薪火相傳,尤其是經過近年來的積極探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被教育部評估專家譽為「開創了我國中醫高等教育的新模式」。如今,學校正以創建高水平中醫葯大學為奮斗目標,全面推進學校由教學型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變,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醫葯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編輯本段]現任領導 學校黨委 黨委書記:張乃大 黨委副書記:范永升、孫秋華、黃文秀 紀委書記:孫秋華 黨委委員:張乃大、范永升、孫秋華、黃文秀、夏魯杭、李俊偉 學校行政 校長:范永升 副校長:連建偉、夏魯杭 、李俊偉 [編輯本段]校訓及釋義 求本遠志 求本,源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治病必求於本」。原意為治病應透過表面現象,抓住並針對疾病內在的本質進行治療。遠志,原為中葯名,意為志當存高遠,寓銳意創新之義。 求本遠志校訓具體體現為求實、求真、求是的學風;不畏難、不退縮、不浮躁的作風;艱苦奮斗、奮發圖強、銳意創新的精神。 [編輯本段]校標及釋義 標志由ChineseMedical的開頭字母CM組成圖案,代表中國醫葯,為形成圖案設計的完整性,再採用水形倒影構思,即意 在形成整個圖案為一個「中」字造型,又表示我校坐落在世界聞名的杭州錢塘江邊,上下部都形成CM所組成的圖案,寓意中醫葯的陰陽平衡,「中」字圖案上方以中國獨特的書法浙江中醫葯大學全稱,下方為英文的學校全稱,含意是中國獨特的中
求採納
③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獲獎名單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歷年獲獎項目(公開部分) (當時為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
1、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數函數論完成人:華羅庚(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2、示性類及示嵌類的研究完成人:吳文俊(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3、工程式控制制論完成人:錢學森(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1、人工全合成牛胰島素研究
完成人:鈕經義、龔岳亭、鄒承魯、杜雨蒼(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季愛雪、邢其毅(北京大學),汪猷、徐傑誠(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
完成人:李四光、黃汲清、謝家榮、韓景行、朱大綬、呂華、王懋基、朱夏、關士聰等(地質部),張文昭、楊繼良、鍾其權、翁文波、余伯良、邱中健、田在藝、胡韓元、趙聲振、李德生等(石油部),張文佑、侯德封、顧功敘、顧知微(中國科學院)
3、配位場理論研究
完成人:唐敖慶(吉林大學)及其研究集體:孫家鍾(吉林大學)、鄧從豪(山東大學)、張乾二(廈門大學)、江元生(吉林大學)、鄢國森(四川大學)、戴樹珊(雲南大學)、劉若庄(北京師范大學)、趙景愚(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古正(四川大學)、李伯符(吉林大學)
4、反西格馬負超子的發現
完成人:王淦昌、丁大釗、王祝翔(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
5、中國地質圖類及亞洲地質圖
完成人:王曉青、楚旭春、黃汲清、郭文魁、程裕淇、王曰倫(地質部地質研究所),王紹偉(地質部情報研究所)、李廷棟、耿樹方、李春昱(地質部地質研究所),王鴻禎(武漢地質研究所),張宗祜(地質部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研究所)
6、哥德巴赫猜想研究
完成人:陳景潤、王元(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潘承洞(山東大學)
7、《中國科學技術史》
完成人:李約瑟等(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 1、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綜合研究
完成人:劉東生、施雅風、孫鴻烈、鄭度、常承法、吳征鎰、尹集祥、文世宣、李吉均、張經煒、李文華、佟偉、高以信、程鴻、楊逸疇、黃復生、溫景春、馮祚建、周雲生、黃文秀、高登義、陳傳友、韓裕豐、李炳元、章銘陶、武素功、王金亭、倪祖彬、關志華、張祖榮、滕吉文、鄭喜玉、路季梅、鄧萬明、張誼光、謝自楚、寧學寒、王連城、邵啟全(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北京大學等)
2、微分動力系統穩定性研究
完成人:廖山濤(北京大學)
3、東亞大氣環流
完成人:葉篤正、陶詩言、朱抱真、陳隆勛(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4、分子軌道圖形理論方法及其應用
完成人:唐敖慶、江元生(吉林大學)
5、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
完成人:王德寶、汪恩璧、汪猷、鄭可沁、朱瑩書、陳海寶、陳慎、裘慕綏、梁鎮和、申慶祥、楊再定、胡美浩、王貴海、吳仁龍、余允華、陸蘊華、陳常慶(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
6、蛋白質功能基團的修飾及其生物活性之間的定量關系
完成人:鄒承魯、許根俊、孫玉琨、杜雨蒼、趙康源、周海夢(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
7、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及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
完成人:王文采、湯彥承及其研究集體(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8、中國古代建築理論及文物建築保護的研究
完成人: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徐伯安、樓慶西、郭黛婭(清華大學)
9、五次對稱性及Ti-Ni准晶相的發現與研究
完成人:郭可信、葉恆強、李斗星、張澤、王大能(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10、中國層控礦床地球化學
完成人:塗光熾、王秀璋、陳先沛、張寶貴、楊蔚華、程家平、樊文苓、趙振華、喻茨玫(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11、關於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
完成人:陸家羲(內蒙古包頭市第九中學) 1、液氮溫區氧化物超導體的發現
完成人:趙忠賢、楊國楨、陳立泉、楊乾聲、黃玉珍及其研究集體(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2、基於時序邏輯的軟體工程環境的理論與設計
完成人:唐稚松(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中國蕨類植物科屬的系統排列和歷史來源
完成人:秦仁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哈密爾頓系統的辛幾何演算法
完成人:馮康等(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有機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學的研究
完成人:蔣錫夔、計國楨等(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002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蔣錫夔以其在物理有機化學領域取得的國際領先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澄江動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
完成人:陳均遠(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雲南大學),舒德干(西北大學) 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制備、性能和應用
完成人:閔乃本、朱永元、祝世寧、陸亞林、陸延青(南京大學)
註:這是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第一個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項目。
獲獎人之一閔乃本
1935年生,日本東北大學理學博士,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任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973計劃顧問專家組材料領域召集人,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量子調控專家組組長,全國政協常委,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科學研究。
據悉,南京大學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是自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第一個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項目。
據介紹,這一獲獎成果從提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理論、證實基本效應到最終研製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歷經19年,是一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成果。 「《中國植物志》的編研
十位主要完成人:植物所:錢崇澍、王文采、陳藝林、陳心啟、崔鴻賓;華南植物園:陳煥鏞、胡啟明;昆明植物所:吳征鎰院士、李錫文;、中山大學:張宏達
《中國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種類最豐富的一部巨著,全書80卷126冊,5000多萬字,9000多幅圖。記載了我國301科3408屬31142種植物的科學名稱、形態特徵、生態環境、地理分布、經濟用途和物候期等。該書由全國60餘家科研教學單位的312位作者(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0位)和164位繪圖人員經80年的工作積累,45年艱辛編撰才得以最終完成。這一協作的規模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率領的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團隊研究出的透明計算技術榮獲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不過目前就該項目獲獎仍存在非常大的爭議!
1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及其團隊以「網路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項目」獲得空缺多年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月2日,有網友發帖稱獲得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張堯學及其科研團隊的獲獎項目實為「遠程桌面項目」,且涉嫌抄襲國外IT工程師上傳的開源代碼。2月3日,張堯學回應,被質疑抄襲項目不是獲獎項目,透明桌面項目使用部分開源代碼是「合法」、「合理」使用 。事態進展有待進一步考證。 按慣例,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擬於2016年1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頒獎典禮。從科技部官網公布的初評結果可預判,若本次自然科學一等獎終有得主,該榮譽將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潘建偉院士的「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獲得,因為該項目是本年度唯一一個入選該等級獎項的初評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組系統地發展了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並將之創新性地應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多個研究方向,取得了廣域量子通信和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等領域的系統性關鍵突破;在此基礎上,將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帶入現實應用。
2016年1月8日上午,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的「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這是繼2013年鐵基高溫超導研究成果之後,中科大再次獲此殊榮。
潘建偉院士與同事彭承志、陳宇翱、陸朝陽、陳增兵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長期開展量子力學基本問題實驗研究,系統地發展了多光子糾纏和干涉技術並應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多個研究方向,引領和推動了多光子糾纏及干涉量度學的發展,取得了廣域量子通信和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的系統性關鍵突破。
④ 覺醒年代的續集是什麼
青年是時代發展的弄潮兒,用奮斗姿態演繹「今天」的續集。最樸素的成功學就是奮斗。李大釗攜筆從戎鼓勵廣大青年「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堅信中國的未來源於青年的奮斗。青年是每個時代發展責任的擔當者,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壯志,到黃文秀返鄉扶貧奉獻青春,杜富國在邊境掃雷行動中臨危不懼、英勇負傷,以及默默無聞抗疫逆行的普通青年。青年人孜孜矻矻實現個人價值,是青年個體與社會在實踐發展中雙向塑造的動態過程。青年是時代發展的源頭活水、是時代發展的弄潮兒,新時代的青年同樣懷揣堅定不移跟黨走的信念和決心,用奮斗之姿演繹屬於自己「續集」。
青年是民族發展的主力軍,當立志修身演出「今天」的續集。「無論我們當什麼,我們都要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劇中台詞擲地有聲,戲外青年也要堂堂正正講好自己的人生故事。許多初出茅廬青年人,或許案頭的工作很普通,但舞台上沒有小角色,只有差演員。再神聖的工作,也需從點滴做起,事業再大不過一國一家,事情再小也擔負著一份責任,偉大出自平凡,轟轟烈烈的事業從來都是寓於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立於百舸爭流的時代風口,青年一代是促發展、謀振興的主力軍,當志不求易,設學習計劃、有工作目標;當事不避難,把青年人充滿朝氣的小夢想匯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浪潮中。
青年是歷史發展的晴雨表,應學用黨史演好「今天」的續集。劇中陳獨秀送兩個兒子去國外勤工儉學,鏡頭平行剪切兩兄弟慷慨赴死的片段,鏡頭對歷史情境的再現令人震撼、淚目。每一個或感人或熱血,觀眾共情的歷史細節無不是愛國情懷的具體表現。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新時代的「五四」青年,更應從黨史中感受信仰之力,中國共產黨百年崢嶸歷史就是一部理想信念的史詩;更應從黨史中體會堅韌初心,「半條被子」「一口紅軍鍋」的故事,「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裝」的歌謠,黨史就是中華民族的艱辛奮斗史。把黨史傳承好、發揚好,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力量,肩負時代重任時知行合一,在新時代的「五四」覺醒中演好屬於自己的「續集」。
⑤ 幸福源自奮鬥成功在於奉獻平凡造就偉大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從浴血革命到揮汗建設再到竭慮改革,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非凡歷程中,一代又一代奮斗者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出無數感天動地的英雄模範。他們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鮮血和生命,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各個歷史時期的英雄模範都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本次表彰決定對張富清等278名個人、西安交通大學「西遷人」愛國奮斗先進群體等22個集體授予「最美奮斗者」稱號。
非奮斗不足以成其事,無奮斗不足以發其新。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變化,離不開各行各業奮斗者的辛勤勞動,既有新時代張富清、王繼才、杜富國、黃文秀等新標桿的楷模;
又有歷史上王進喜、雷鋒、焦裕祿、錢學森等老一輩的英模,他們雖然出生在不同的年代、從事的行業也許也不一樣,但他們都擁有默默無聞、艱苦奮斗、迎難而上的奮斗者精神。他們向世界展現出新中國「最美奮斗者」的崇高境界。
每位「最美奮斗者」背後,都有一段精彩鮮活、富有說服力的故事,以小見大地詮釋了愛國奮斗奉獻的偉大精神,揭示了新中國篳路藍縷、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歷史使命,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奮斗者。我們學習前輩的光輝事跡,感受他們的大美,汲取營養鍛造自身,培育屬於新時代的最美奮斗者!
(5)黃文秀成果擴展閱讀:
幸福源自奮斗、成功在於奉獻、平凡造就偉大。中央宣傳部等各部門聯合組織開展「最美奮斗者」學習宣傳活動圓滿結束,超過1.15億群眾參與投票,評選心中的英雄。
中央主要新聞網站、移動客戶端「最美奮斗者」相關新聞報道閱讀量超過3億次,新浪微博話題參與量超過2.9億次,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
⑥ 青山有幸埋忠骨,去世一年的黃文秀為何再次感動中國
因為為了他人,她犧牲了自己,放棄了自己的生命,用她的能力去幫助別人去幫助貧困的人,為貧困的山區帶去了希望和新的生機。用自己最美的年華,去到了大山深處,作為一個女孩子勇敢無畏,敢於戰勝困難,雖然走的時候非常的匆忙,但是卻為我們留下了最美的笑容,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大愛之人,一個有著高尚靈魂的人。在感動中國的組委會上給她的頒獎詞是,有些人從山裡走了就不再回來,你從城裡回來卻再也沒有離開,他用自己的行動在踐行著脫貧攻堅帶領著貧困的山區人民走向幸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