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孝文帝改革受到了怎樣的成效
孝文帝所推行的漢化改革措施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為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於曹魏時創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晉時已經變成了從世家大族中選拔官吏的局面,並演化出了士族與庶族兩大社會階層,「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之名言,便出於此。由於鮮卑族自身並未得高深的文化素養,沒有獨立的政治改革思想,導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漢族政權政策,也就繼承了這一已經嚴重影響社會發展的門閥制度。《魏書‧官氏志》記載:「有三世官在給事已上,及州刺史、鎮大將,及品登王公者為姓……而有三世為中散、監已上,外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為族。」使門閥制度由魏晉進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時期,直到隋朝建立科舉制度時方才廢止。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當時胡人大都已能講漢語,且穿漢服,只是還能說胡語、還穿胡服,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習俗改易的過程1、北方社會經濟有了明顯發展:農業生產工具得到改進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產量增多,畜牧業得到發展。手工業生產日益活躍,商業活動也日趨活躍
B.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響 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怎樣
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范圍極其廣泛,內容也極為豐富。總體概括起來有以下三點: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時又頒布了與之相聯系的三長制和租調制。均田制使農民分得了一定數量的土地,將農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成為國家的編戶,保證了地主們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調制則相對減輕了農民的租調負擔,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從另一方面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第二,整頓吏治。吏治的敗壞不僅激化了社會矛盾,同時也使統治階級內部產生了矛盾。在這項改革措施中,以「治績」的好壞為標准。整肅了官僚機構,鞏固了封建統治。第三,遷都洛陽。為了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495 年正式遷都洛陽。第四,實行漢制與移風易俗。主要內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斷北語、改復姓、定族姓、遷都洛陽等,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標准,將國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均田制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設立三長制:這是北魏基層的行政組織,它的職責是檢查戶口,徵收租賦,征發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長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層政權,取代了宗主督護制,保證了國家對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新的租調制: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一定數量的租調。改革了原來賦稅徵收上的混亂現象。使農民的負擔大為減輕。
整頓吏治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俸祿由國家統一籌集,不許官吏自籌。懲治貪污。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轉;推行「均田制」,把國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給農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畝,婦女每人二十畝,讓他們種植穀物,另外還分給桑地。農民必須向官府交租、服役。農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歸還官府。這樣一來,開墾的田地多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比較穩定,北魏政權的收入也增加了。
遷都洛陽
魏孝文帝是一個政治上有作為的人,他認為要鞏固魏朝的統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後的風俗。同時,北魏自定都平城以來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氣候惡劣,生產糧食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處偏僻,是北魏政府很難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區,北方的少數民族柔然也逐漸強大起來,對北魏構成威脅。他決心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遷到洛陽。
他怕大臣們反對遷都的主張,先提出要大規模進攻南齊。有一次上朝,他把這個打算提了出來,大臣紛紛反對,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發火說:「國家是我的國家,你想阻撓我用兵嗎?」拓跋澄反駁說:「國家雖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國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險,哪能不講。」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宮里,再單獨召見拓跋澄,跟他說:「老實告訴你,剛才我向你發火,是為了嚇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覺得平城是個用武的地方,不適宜改革政治。現在我要移風易俗,非得遷都不行。這回我出兵伐齊,實際上是想借這個機會,帶領文武官員遷都中原,你看怎麼樣?」
拓跋澄恍然大悟,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張。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親自率領步兵騎兵20萬南下,從平城出發,到了洛陽。正好碰到秋雨連綿,足足下了一個月,到處道路泥濘,行軍發生困難。但是孝文帝仍舊戴盔披甲騎馬出城,下令繼續進軍。大臣們本來不想出兵伐齊,趁著這場大雨,又出來阻攔。孝文帝嚴肅地說:「這次我們興師動眾,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給後代人笑話。如果不能南進,就把國都遷到這里。諸位認為怎麼樣?」
大家聽了,面面相覷,沒有說話。孝文帝說:「不能猶豫不決了。同意遷都的往左邊站,不同意的站在右邊。」
一個貴族說:「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麼遷都洛陽,我們也願意。」許多文武官員雖然不贊成遷都,但是聽說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擁護遷都了。
孝文帝把洛陽一頭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裡的王公貴族,宣傳遷都的好處。後來,他又親自到平城,召集貴族老臣,討論遷都的事。
平城的貴族中反對的還不少。他們搬出一條條理由,都被孝文帝駁倒了。最後,那些人實在講不出道理來,只好說:
「遷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還是卜個卦吧。」
孝文帝說:「卜卦是為了解決疑難不決的事。遷都的事,已經沒有疑問,還卜什麼。要治理天下的,應該以四海為家,今天走南,明天闖北,哪有固定不變的道理。再說我們上代也遷過幾次都,為什麼我就不能遷呢?」
貴族大臣被駁得啞口無言,遷都洛陽的事,就這樣決定下來了。
孝文帝把國都遷到洛陽以後,決定進一步改革舊的風俗習慣。
遷都洛陽原因:
洛陽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業之所,也是漢文化積淀深厚之地,遷都洛陽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業之一。作為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這一舉措體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為何要遷都洛陽,今天仍值得我們去探究。
第一,與傾慕漢族文化有關。孝文帝拓跋宏受過良好的漢文化教育,對漢民族的文化極其崇拜。他從小由其祖母馮太後撫養,馮太後是漢族人,知書達理,聰明果斷,曾執掌北魏大權二十多年,她參照漢族的文化制度,頒布了許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長為漢文化忠實的推行者。
孝文帝說過:「此間(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魏書·任城王傳》),這段話清晰表明:為了向先進的漢文化學習,改變本民族的落後面貌,就必須遷都到漢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去,而洛陽是中國文化比較集中的地方。遷都以後,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可見孝文帝遷都與其傾慕漢族文化有關。
第二,統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他不願僅僅做「夷狄」君王,還要做中國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國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國都放在中國正統的國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順。孝文帝曾說:「國家興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魏書·任城王傳》)這表明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於對廣大中原地區的統治。他關於「帝宅」、「王里」的說法,說明他要通過遷都洛陽以獲得漢族地主認可的正統地位。另外,孝文帝在遷都洛陽以後,連年對南齊用兵,直到卒於南征的軍事行動中,可見孝文帝還希望通過遷都洛陽達到統一全國的目的。
第三,解決糧食供給問題。平城偏北地寒,糧食產量非常有限。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悲平城,驅馬入方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後來,作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隊伍逐漸龐大,糧食供給問題凸顯出來。當時平城沒有水陸漕運,交通極不發達,從關內運糧到平城,不僅費時費力消耗多,成本也極其昂貴。而洛陽處於北方的中心地帶,平原地區,交通便利,遷都洛陽就解決了最根本的糧食問題。
第四,地理環境的影響。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地處偏北,地形多山,氣候乾旱,氣溫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自然條件制約著北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洛陽地處黃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縱橫,素有「九州暖地」之稱,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場所。曾是東周、東漢、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遷都洛陽真乃明智之舉,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孝文帝遷都洛陽的舉措,不僅展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結果使洛陽在曹魏、西晉之後再度繁華、輝煌。
孝文帝還是一位卓越的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實行漢制與移風易俗
1.易服裝:鮮卑貴族一律改穿漢裝。
2.講漢語:孝文帝宣布以漢語為「正音」, 稱鮮卑語為「北語」,要求朝臣「斷諸北語,一從正音」。(
3.改漢姓:定門第等級。孝文帝下詔,將鮮卑人原有的姓氏改為漢姓。他還參照漢族門閥制度的做法,來確定鮮卑貴族的門第高下,並按照門第高低來選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通過這種政治聯姻把兩族統治者的利益和命運緊密聯在一起,以鞏固統治。
5.改籍貫:凡已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原籍。目的:進一步學習和採納漢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進鮮卑族貴族積極接受漢族文化。作用:促進了鮮卑人對漢族文化的認同,爭取到漢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動了政權向漢族王朝統治模式轉化。
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鮮卑族的漢化程度無疑是最高的。
改革的歷史作用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經濟發展以及鮮卑族進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結果。但從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進了北魏政治、經濟的發展,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鮮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但卻不得不被漢族較高的文化所征服, 並從中吸收了漢族文化精華,更加促進了自身的發展、鞏固了封建統治。同時漢民族也從中吸收了鮮卑族文化中優秀的部分,使自己的發展更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動作用。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就是各個民族不斷交流、融合所產生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應該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與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間的尊重與友愛。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鮮卑舊貴族的強烈反對,在孝文帝的堅決鎮壓下才保證了漢化政策的推行,鞏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見孝文帝改革的勇氣與決心以及高瞻遠矚的改革眼光。
整合:
1.北方社會經濟有了明顯發展:農業生產工具得到改進,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產量增多,畜牧業得到發展。手工業生產日益活躍,商業活動也日趨活躍。
2.政權封建化加速:遷都洛陽以後,鮮卑統治者接受了漢族先進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對北魏社會政治生活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促進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C.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范圍極其廣泛,內容也極為豐富。總體概括起來有以下四點: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時又頒布了與之相聯系的三長制和租調制。均田制使農民分得了一定數量的土地,將農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成為國家的編戶,保證了地主們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調制則相對減輕了農民的租調負擔,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從另一方面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第二,整頓吏治。吏治的敗壞不僅激化了社會矛盾,同時也使統治階級內部產生了矛盾。在這項改革措施中,以「治績」的好壞為標准。整肅了官僚機構,鞏固了封建統治。第三,遷都洛陽。為了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495 年正式遷都洛陽。第四,實行漢制與移風易俗。主要內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斷北語、改復姓、定族姓、遷都洛陽等,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標准,將國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均田制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設立三長制:這是北魏基層的行政組織,它的職責是檢查戶口,徵收租賦,征發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長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層政權,取代了宗主督護制,保證了國家對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把國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給農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畝,婦女每人二十畝,讓他們種植穀物,另外還分給桑地。農民必須向官府交租、服役。農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歸還官府。這樣一來,開墾的田地多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比較穩定,北魏政權的收入也增加了。
推行新的租調制: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一定數量的租調。改革了原來賦稅徵收上的混亂現象。使農民的負擔大為減輕。
整頓吏治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俸祿由國家統一籌集,不許官吏自籌。懲治貪污。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轉;
遷都洛陽
魏孝文帝是一個政治上有作為的人,他認為要鞏固魏朝的統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後的風俗。同時,北魏自定都平城以來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氣候惡劣,生產糧食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處偏僻,是北魏政府很難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區,北方的少數民族柔然也逐漸強大起來,對北魏構成威脅。他決心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遷到洛陽。
他怕大臣們反對遷都的主張,先提出要大規模進攻南齊。有一次上朝,他把這個打算提了出來,大臣紛紛反對,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發火說:「國家是我的國家,你想阻撓我用兵嗎?」拓跋澄反駁說:「國家雖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國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險,哪能不講。」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宮里,再單獨召見拓跋澄,跟他說:「老實告訴你,剛才我向你發火,是為了嚇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覺得平城是個用武的地方,不適宜改革政治。現在我要移風易俗,非得遷都不行。這回我出兵伐齊,實際上是想借這個機會,帶領文武官員遷都中原,你看怎麼樣?」
拓跋澄恍然大悟,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張。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親自率領步兵騎兵20萬南下,從平城出發,到了洛陽。正好碰到秋雨連綿,足足下了一個月,到處道路泥濘,行軍發生困難。但是孝文帝仍舊戴盔披甲騎馬出城,下令繼續進軍。大臣們本來不想出兵伐齊,趁著這場大雨,又出來阻攔。孝文帝嚴肅地說:「這次我們興師動眾,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給後代人笑話。如果不能南進,就把國都遷到這里。諸位認為怎麼樣?」
大家聽了,面面相覷,沒有說話。孝文帝說:「不能猶豫不決了。同意遷都的往左邊站,不同意的站在右邊。」
一個貴族說:「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麼遷都洛陽,我們也願意。」許多文武官員雖然不贊成遷都,但是聽說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擁護遷都了。
孝文帝把洛陽一頭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裡的王公貴族,宣傳遷都的好處。後來,他又親自到平城,召集貴族老臣,討論遷都的事。
平城的貴族中反對的還不少。他們搬出一條條理由,都被孝文帝駁倒了。最後,那些人實在講不出道理來,只好說:
「遷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還是卜個卦吧。」
孝文帝說:「卜卦是為了解決疑難不決的事。遷都的事,已經沒有疑問,還卜什麼。要治理天下的,應該以四海為家,今天走南,明天闖北,哪有固定不變的道理。再說我們上代也遷過幾次都,為什麼我就不能遷呢?」
貴族大臣被駁得啞口無言,遷都洛陽的事,就這樣決定下來了。
孝文帝把國都遷到洛陽以後,決定進一步改革舊的風俗習慣。
遷都洛陽原因:
洛陽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業之所,也是漢文化積淀深厚之地,遷都洛陽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業之一。作為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這一舉措體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為何要遷都洛陽,今天仍值得我們去探究。
第一,與傾慕漢族文化有關。孝文帝拓跋宏受過良好的漢文化教育,對漢民族的文化極其崇拜。他從小由其祖母馮太後撫養,馮太後是漢族人,知書達理,聰明果斷,曾執掌北魏大權二十多年,她參照漢族的文化制度,頒布了許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長為漢文化忠實的推行者。
孝文帝說過:「此間(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魏書·任城王傳》),這段話清晰表明:為了向先進的漢文化學習,改變本民族的落後面貌,就必須遷都到漢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去,而洛陽是中國文化比較集中的地方。遷都以後,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可見孝文帝遷都與其傾慕漢族文化有關。
第二,統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他不願僅僅做「夷狄」君王,還要做中國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國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國都放在中國正統的國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順。孝文帝曾說:「國家興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魏書·任城王傳》)這表明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於對廣大中原地區的統治。他關於「帝宅」、「王里」的說法,說明他要通過遷都洛陽以獲得漢族地主認可的正統地位。另外,孝文帝在遷都洛陽以後,連年對南齊用兵,直到卒於南征的軍事行動中,可見孝文帝還希望通過遷都洛陽達到統一全國的目的。
第三,解決糧食供給問題。平城偏北地寒,糧食產量非常有限。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悲平城,驅馬入方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後來,作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隊伍逐漸龐大,糧食供給問題凸顯出來。當時平城沒有水陸漕運,交通極不發達,從關內運糧到平城,不僅費時費力消耗多,成本也極其昂貴。而洛陽處於北方的中心地帶,平原地區,交通便利,遷都洛陽就解決了最根本的糧食問題。
第四,地理環境的影響。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地處偏北,地形多山,氣候乾旱,氣溫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自然條件制約著北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洛陽地處黃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縱橫,素有「九州暖地」之稱,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場所。曾是東周、東漢、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遷都洛陽真乃明智之舉,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孝文帝遷都洛陽的舉措,不僅展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結果使洛陽在曹魏、西晉之後再度繁華、輝煌。
孝文帝還是一位卓越的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實行漢制與移風易俗
1.易服裝:鮮卑貴族一律改穿漢裝。
2.講漢語:孝文帝宣布以漢語為「正音」, 稱鮮卑語為「北語」,要求朝臣「斷諸北語,一從正音」。(
3.改漢姓:定門第等級。孝文帝下詔,將鮮卑人原有的姓氏改為漢姓。他還參照漢族門閥制度的做法,來確定鮮卑貴族的門第高下,並按照門第高低來選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通過這種政治聯姻把兩族統治者的利益和命運緊密聯在一起,以鞏固統治。
5.改籍貫:凡已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原籍。目的:進一步學習和採納漢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進鮮卑族貴族積極接受漢族文化。作用:促進了鮮卑人對漢族文化的認同,爭取到漢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動了政權向漢族王朝統治模式轉化。
史實
有一次,他跟大臣們一起議論朝政。他說:「你們看是移風易俗好,還是因循守舊好?」
咸陽王拓跋禧說:「當然是移風易俗好。」
孝文帝說:「那麼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違背。」
接著,孝文帝就宣布幾條法令:改說漢語,三十歲以上的人改口比較困難,可以暫緩,三十歲以下、現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說漢語,違反這一條就降職或者撤職;規定官民改穿漢人的服裝;鼓勵鮮卑人跟漢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漢人的姓。北魏皇室本來姓拓跋,從那 時候開始改姓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漢人的姓。
魏孝文帝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鮮卑族和漢族的融合。
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決心開始進行改革。他的漢化改革之所以能夠推行,首先得力於他知人善任。他不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漢化的鮮卑貴族,還重用了許多有才乾的漢族人。他深知籠絡漢族地主對於鞏固北魏統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見,重用漢人。對南朝投降過來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懷疑,待之以禮。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選用人才,為自己的改革組織了一個智囊團,在這些智囊的支持和幫助下,孝文帝從改革鮮卑舊俗,學習漢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著手,開始了自己的改革。
他首先下令,禁止鮮卑貴族穿著胡服,一律改穿漢族衣服。後來又禁止鮮卑貴族講鮮卑語,一律改說漢語。公元496年,孝文帝又下令改變鮮卑貴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稱為元宏。還把其他的100多個鮮卑姓氏改為漢姓。同時下令改變鮮卑人的籍貫。規定凡是遷到洛陽的鮮卑人就算是洛陽人,死後不許歸葬塞北。孝文帝這些強制性的政策,都是為了減少民族差異、民族隔閡。許多貴族雖然心懷不滿,卻也只能執行。
為了拉攏漢族地主,擴大統治基礎,孝文帝還主張同漢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漢族大姓盧、崔、鄭、王4家的女兒為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族大姓,還為自己的5個弟弟都娶了漢族地主的女兒為妻。這種姻親關系,把漢族地主和鮮卑貴族的利益聯系在一起,壯大了北魏的統治力量。而且,血統的交融,加速了鮮卑的漢化。孝文帝還廢除了鮮卑族原來的政治制度,讓王肅仿照南朝齊,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禮儀,修訂法律,改革官職名稱等。
孝文帝還延用了漢族的門閥制度。他把鮮卑貴族和漢族地主按門第分成4等,並按照門第等級,來確定官職的高低。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從而形成了關隴氏族和代北氏族兩大門閥集團。直到唐朝,武則天修《姓氏錄》,才徹底否定了門閥制度。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北方少數民族在語言、服飾、風俗習慣上與漢族逐漸趨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少數民族的食物、服飾、藝術、生活用具等,逐漸融入漢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孝文帝還頒布「均田令」,實行租調制,為北方經濟的恢復發展作出了貢獻,也使少數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孝文帝對漢族的文化藝術也有很大興趣。他從小就接受漢族文化的教育,不僅「五經之義」能拿過來就講,史書傳記、諸子百家涉獵頗多;對漢族的詩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僅改革鮮卑貴族的生活習俗,還教育他們學習漢族文化,從更深的文化層次改造他們。孝文帝對自己民族的落後有清醒的認識,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虛心學習。他積極創辦學校,傳播文化知識,還搜集整理天下書籍,使因戰亂而衰落的北方文化開始復興。在他的帶動下,鮮卑人進步很快。
孝文帝對北魏宗教藝術的發展也有很大貢獻。孝文帝的父親獻文帝就是個極其虔誠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統治期間,佛教迅速發展起來。佛教的發展推動了佛教藝術的發展。當時最重要的佛教藝術形式,就是石窟藝術。我國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陽龍門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遷都洛陽那一年開始開鑿的。
通過孝文帝的改革,鮮卑族的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比起同期進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鮮卑族的漢化程度無疑是最高的。 [編輯本段]改革的歷史作用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經濟發展以及鮮卑族進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結果。但從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進了北魏政治、經濟的發展,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鮮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但卻不得不被漢族較高的文化所征服, 並從中吸收了漢族文化精華,更加促進了自身的發展、鞏固了封建統治。同時漢民族也從中吸收了鮮卑族文化中優秀的部分,使自己的發展更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動作用。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就是各個民族不斷交流、融合所產生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應該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與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間的尊重與友愛。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鮮卑舊貴族的強烈反對,在孝文帝的堅決鎮壓下才保證了漢化政策的推行,鞏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見孝文帝改革的勇氣與決心以及高瞻遠矚的改革眼光。
整合:
1.北方社會經濟有了明顯發展:農業生產工具得到改進,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產量增多,畜牧業得到發展。手工業生產日益活躍,商業活動也日趨活躍。
2.政權封建化加速:遷都洛陽以後,鮮卑統治者接受了漢族先進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對北魏社會政治生活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促進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編輯本段]民族大融合的方式①民族遷徙:魏晉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內遷,他們在北方各地和漢族人民雜居相處。
②聯合斗爭:西晉末年統治者對各族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十六國時期的連年戰亂,北方經濟破壞嚴重,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聯合起來,共同斗爭,從而使民族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交往:魏晉以來,我國北方出現過幾次統一局面,在和平的環境中,各族人民交往頻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即使在戰亂期間這種交往也始終沒有間斷)
④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漢化政策,促進民族大融合。
*特點:時間長 民族多 范圍廣
改革的背景
公元439年,北魏孝文帝統一黃河流域後,各族人民和睦相處,互相影響,民族融合的趨勢增強。
改革的內容
實行官吏俸祿制,嚴懲貪污
頒布均田令
遷都洛陽
革除鮮卑舊俗 接受漢族先進文化
改革的目的
為了革除鮮卑舊俗 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 鞏固北魏的統治
改革的作用
有利於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促進了各族社會的進步
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進程
D. 孝文帝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什麼
改革背景
鮮卑族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古老的民族,拓拔部是鮮卑族活動在大興安嶺北端東麓一帶的一個分支。拓跋部不斷南遷,在西晉時,部落首腦拓跋猗盧因為幫助當時統治者抗擊劉淵、石勒有功,被封為代王,建立了代國。但不久,代國被興起的前秦所滅,拓跋部的歷史也暫時的中斷了。淝水之戰後,前秦統治遭到了瓦解,拓跋部的拓跋跬趁機復國,召開部落大會,即位代王,並改國號為魏,稱皇帝,史稱北魏。此後幾代北魏統治者都致力於統一、兼並戰爭,先後滅掉了北方僅存的大夏、北燕和北涼,於439年統一了北方。
在民族征服的過程中,北魏統治者對各族人民實行了民族歧視和殘酷的民族壓迫政策,在征服戰爭中也常常出現瘋狂的民族殺戮,民族矛盾不斷激化(改革的必要性)。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雖已日趨緩和,但由於統治階級過度的剝削和壓迫,階級矛盾也日益尖銳起來,農民起義年年爆發,特別是公元445年在陝西杏城的盧水胡人蓋吳領導的起義,發動了十餘萬群眾參加起義,北魏政府派出6萬騎兵前來鎮壓,統治者拓跋燾親臨指揮,最終蓋吳被叛徒殺害,蓋吳起義失敗了,卻使北魏統治者受到了極大的震動。473 年,拓跋宏即位,是為孝文帝。此後, 農民起義依舊有增無減,而朝廷殘酷的鎮壓非但沒有平息人民的起義,反而激發了更多矛盾和斗爭。為了緩和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馮太後孝文帝先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統稱為孝文帝改革。
改革的歷史作用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經濟發展以及鮮卑族進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結果。但從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進了北魏政治、經濟的發展,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鮮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但卻不得不被漢族較高的文化所征服, 並從中吸收了漢族文化精華,更加促進了自身的發展、鞏固了封建統治。同時漢民族也從中吸收了鮮卑族文化中優秀的部分,使自己的發展更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動作用。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就是各個民族不斷交流、融合所產生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應該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與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間的尊重與友愛。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鮮卑舊貴族的強烈反對,在孝文帝的堅決鎮壓下才保證了漢化政策的推行,鞏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見孝文帝改革的勇氣與決心以及高瞻遠矚的改革眼光。
整合:
1.北方社會經濟有了明顯發展:農業生產工具得到改進,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產量增多,畜牧業得到發展。手工業生產日益活躍,商業活動也日趨活躍。
2.政權封建化加速:遷都洛陽以後,鮮卑統治者接受了漢族先進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對北魏社會政治生活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促進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編輯本段]改革內容
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范圍極其廣泛,內容也極為豐富。總體概括起來有以下三點: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時又頒布了與之相聯系的三長制和租調制。均田制使農民分得了一定數量的土地,將農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成為國家的編戶,保證了地主們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調制則相對減輕了農民的租調負擔,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從另一方面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第二,整頓吏治。吏治的敗壞不僅激化了社會矛盾,同時也使統治階級內部產生了矛盾。在這項改革措施中,以「治績」的好壞為標准。整肅了官僚機構,鞏固了封建統治。第三,遷都洛陽。為了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495 年正式遷都洛陽。第四,實行漢制與移風易俗。主要內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斷北語、改復姓、定族姓、遷都洛陽等,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E. 評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公元494年,北魏正式遷都洛陽。
公元499年,病逝於南征路上。
孝文帝( 公元467年— 499年),本姓「拓跋」,名宏。是拓跋弘的長子,471年—499年在位, 為北魏第六位皇帝,謚號孝文皇帝。484年孝文帝下令實行俸祿制,使吏治貪污腐敗現象有所好轉,485年馮太後、孝文帝頒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遷都洛陽,命鮮卑貴族漢化,採用了漢族統治階級的政治制度。這些改革,加速了當時北方各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生活速寫
拓跋宏的父親獻文帝信仰佛教,對政治極其厭惡,總是想超脫俗世,去修身養性。所以,公元471年,拓跋宏才5歲的時候,獻文帝就把皇位讓給了他。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漢武帝的老辦法,「立其子殺其母」,就是在立兒子做太子的同時,殺掉太子的母親,以此來防止呂後那樣的悲劇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這樣被殺死的。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北魏的第6位國君。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撫養。所以在471年至490年的20年間,政權一直由太皇太後馮氏把持。
馮太後對拓跋宏一直存有戒心,拓跋宏聰慧早熟,馮太後擔心他長大後會對自己不利,所以並不喜歡他。有一次,她聽信讒言,杖罰了幼小的拓跋宏。又有一次,馮太後在大冷天里,把穿著單衣的小皇帝關在一間空屋子之中,3天不給飯吃,還打算廢掉他。後來因為大臣穆泰的勸阻,拓跋宏才保住了皇位。拓跋宏3歲時生母就被賜死,所以一直都不知自己的親生母親是誰。他生性孝順,因為從小就跟著馮太後,就一直把馮太後當親生母親一樣。所以,雖然馮太後對他並不很疼愛,但是拓跋宏卻真可以算是馮太後的孝孫,即使被責罰也毫無怨言。
傳世佳句
白日光天無不曜,江左一隅獨未照。——北魏孝文帝
評價
判斷歷史的功績,不是根據歷史活動家有沒有提供現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提供了哪些新的東西。魏孝文帝作為一個落後民族的統治者,為了政權的鞏固,拋棄狹隘的民族偏見,比他的前輩提供了新東西。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推行均田制,並頒布與之相聯系的三長制和租調制。均田制使農民分得一定數量的土地,抑制了土地兼並,有利於國家徵收賦稅和征發搖役。三長制使許多農戶成為國家直接掌握的編戶,有利於中央集權的鞏固。租調制則相對減輕了農民的租調負擔,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第二,整頓吏治。吏治的敗壞不僅激化了社會矛盾,也使統治階級內部產生了矛盾。通過整頓吏治,整肅了官僚機構,鞏固了封建統治。第三,促進民族融合。主要內容有改官制、禁胡服、穿漢服、斷北語、改漢姓、定族姓、遷都洛陽等,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改革的目的
為了革除鮮卑舊俗 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 鞏固北魏的統治 順應歷史的潮流
改革的作用
有利於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促進了各族社會的進步
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進程
鞏固了北魏的統治
編輯本段改革措施
第一階段:創建新制度(主要由馮太後主持)
政治方面採取俸祿制和三長制(設鄰長、里長和黨長),經濟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調制 。 地方上設立三長制。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朝廷採用了大臣李沖的建議,規定: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設一黨長。 推行新的租調制,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一定數量的租調,使農民負擔大大減輕,國家收入增加。
第二階段:漢化
1.遷都洛陽(494年)
2.改變風俗習慣:易漢服、講漢話、改漢姓、通漢婚、定門第、改籍貫
3.學習漢族典章制度:尊儒崇經,興辦學校。
恢復漢族禮樂制度。
採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
政治及經濟方面
班祿制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奪制」,官員俸祿乃從戰爭中掠奪他人財物,後來國家漸漸安定,官員間貧富差距漸大,貪污成風。故此孝文帝仿效漢人的班祿制,官員每季定時發薪。
三長制北魏初年,戶籍制度沿用「宗主督護制」,平民百姓大多因為生計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為宗主的私產,中央政府不但難以收稅,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孝文帝制定「三長制」,以五家一鄰,五鄰一里,五里一黨,各設一長,即「鄰長」、「里長」和「黨長」。有助重新整理戶口,方便收稅。
均田制均田制」配合「三長制」而行,計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使平民百姓安居樂業。同時,推行「均田制」,亦可視為北魏政權由游牧業躍進為農業的過程。
習慣與文化
以下這些措施,是為了改變胡人習慣以作的:
改服裝首先改變衣著,命令人民改穿漢服,不得再穿胡服。《魏書‧高祖紀下》雲:「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
改籍貫遷居洛陽的鮮卑人,籍貫不得再稱「代人」,須改稱「河南洛陽人」,且死葬洛陽,不得回到北方落地歸根,又「太和十九年……詔遷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於是代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這樣一來便可絕代人故土之戀;反之,若不如此,鮮卑終無法成為中原士族。
禁胡語孝文帝實施漢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將語言改變,規定不再說鮮卑復合語,而須改說單音節的漢語,《魏書‧咸陽王禧傳》記載孝文帝言:「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
改漢姓孝文帝下令把鮮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復姓),改為單姓。以下是一些例子:
拓拔(皇族)→元姓 、獨孤→劉姓尊孔子孝文帝遷都洛邑後,立即下令加緊修建孔廟祭孔。又給予孔子後裔土地與銀錢,讓他們可以繼續祭祀這位偉大的祖先。
編輯本段改革內容
遷都以前:進行政治經濟的改革
遷都洛陽:為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加強對中原地去的控制
遷都以後:改用漢語;穿戴漢服 改漢族姓氏(如:拓跋—元) 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聯姻 採用漢族的官制律令 學習漢族的禮法 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
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范圍極其廣泛,內容也極為豐富。總體概括起來有以下四點: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時又頒布了與之相聯系的三長制和租調制。均田制使農民分得了一定數量的土地,將農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成為國家的編戶,保證了地主們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調制則相對減輕了農民的租調負擔,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從另一方面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第二,實行官吏俸祿制,嚴懲貪污。吏治的敗壞不僅激化了社會矛盾,同時也使統治階級內部產生了矛盾。在這項改革措施中,以「治績」的好壞為標准。整肅了官僚機構,鞏固了封建統治。第三,遷都洛陽。為了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495 年正式遷都洛陽。第四,革除鮮卑舊俗,接受漢族先進文化。主要內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斷北語、改復姓、定族姓、遷都洛陽等,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標准,將國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均田制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設立三長制:這是北魏基層的行政組織,它的職責是檢查戶口,徵收租賦,征發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長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層政權,取代了宗主督護制,保證了國家對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把國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給農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畝,婦女每人二十畝,讓他們種植穀物,另外還分給桑地。農民必須向官府交租、服役。農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歸還官府。這樣一來,開墾的田地多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比較穩定,北魏政權的收入也增加了。
推行新的租調制: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一定數量的租調。改革了原來賦稅徵收上的混亂現象。使農民的負擔大為減輕。
實行官吏俸祿制,嚴懲貪污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俸祿由國家統一籌集,不許官吏自籌。懲治貪污。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轉;
遷都洛陽
魏孝文帝是一個政治上有作為的人,他認為要鞏固魏朝的統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後的風俗。同時,北魏自定都平城以來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氣候惡劣,生產糧食逐漸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處偏僻,使北魏政府很難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區,北方的少數民族柔然也逐漸強大起來,對北魏構成威脅。
為了學習中原先進的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鞏固北魏政權。他決心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遷到洛陽。
他怕大臣們反對遷都的主張,先提出要大規模進攻南齊。有一次上朝,他把這個打算提了出來,大臣紛紛反對,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發火說:「國家是我的國家,你想阻撓我用兵嗎?」拓跋澄反駁說:「國家雖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國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險,哪能不講。」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宮里,再單獨召見拓跋澄,跟他說:「老實告訴你,剛才我向你發火,是為了嚇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覺得平城是個用武的地方,不適宜改革政治。現在我要移風易俗,非得遷都不行。這回我出兵伐齊,實際上是想借這個機會,帶領文武官員遷都中原,你看怎麼樣?」
拓跋澄恍然大悟,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張。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親自率領步兵騎兵30多萬南下,從平城出發,到了洛陽。正好碰到秋雨連綿,足足下了一個月,到處道路泥濘,行軍發生困難。但是孝文帝仍舊戴盔披甲騎馬出城,下令繼續進軍。大臣們本來不想出兵伐齊,趁著這場大雨,又出來阻攔。孝文帝嚴肅地說:「這次我們興師動眾,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給後代人笑話。如果不能南進,就把國都遷到這里。諸位認為怎麼樣?」
大家聽了,面面相覷,沒有說話。孝文帝說:「不能猶豫不決了。同意遷都的往左邊站,不同意的站在右邊。」
一個貴族說:「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麼遷都洛陽,我們也願意。」許多文武官員雖然不贊成遷都,但是聽說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擁護遷都了。
孝文帝把洛陽一頭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裡的王公貴族,宣傳遷都的好處。後來,他又親自到平城,召集貴族老臣,討論遷都的事。
平城的貴族中反對的還不少。他們搬出一條條理由,都被孝文帝駁倒了。最後,那些人實在講不出道理來,只好說:
「遷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還是卜個卦吧。」
孝文帝說:「卜卦是為了解決疑難不決的事。遷都的事,已經沒有疑問,還卜什麼。要治理天下的,應該以四海為家,今天走南,明天闖北,哪有固定不變的道理。再說我們上代也遷過幾次都,為什麼我就不能遷呢?」
貴族大臣被駁得啞口無言,遷都洛陽的事,就這樣決定下來了。
孝文帝把國都遷到洛陽以後,決定進一步改革舊的風俗習慣。
革除鮮卑舊俗,接受漢族先進文化
主要內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斷北語、改復姓、定族姓、遷都洛陽等,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遷都洛陽原因:
洛陽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業之所,也是漢文化積淀深厚之地,遷都洛陽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業之一。作為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這一舉措體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為何要遷都洛陽,今天仍值得我們去探究。
第一,與傾慕漢族文化有關。孝文帝拓跋宏受過良好的漢文化教育,對漢民族的文化極其崇拜。他從小由其祖母馮太後撫養,馮太後是漢族人,知書達理,聰明果斷,曾執掌北魏大權二十多年,她參照漢族的文化制度,頒布了許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長為漢文化忠實的推行者。
孝文帝說過:「此間(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魏書·任城王傳》),這段話清晰表明:為了向先進的漢文化學習,改變本民族的落後面貌,就必須遷都到漢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去,而洛陽是中國文化比較集中的地方。遷都以後,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可見孝文帝遷都與其傾慕漢族文化有關。
第二,統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他不願僅僅做「夷狄」君王,還要做中國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國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國都放在中國正統的國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順。孝文帝曾說:「國家興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魏書·任城王傳》)這表明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於對廣大中原地區的統治。他關於「帝宅」、「王里」的說法,說明他要通過遷都洛陽以獲得漢族地主認可的正統地位。另外,孝文帝在遷都洛陽以後,連年對南齊用兵,直到卒於南征的軍事行動中,可見孝文帝還希望通過遷都洛陽達到統一全國的目的。
第三,解決糧食供給問題。平城偏北地寒,糧食產量非常有限。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悲平城,驅馬入方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後來,作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隊伍逐漸龐大,糧食供給問題凸顯出來。當時平城沒有水陸漕運,交通極不發達,從關內運糧到平城,不僅費時費力消耗多,成本也極其昂貴。而洛陽處於北方的中心地帶,平原地區,交通便利,遷都洛陽就解決了最根本的糧食問題。
第四,地理環境的影響。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地處偏北,地形多山,氣候乾旱,氣溫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自然條件制約著北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洛陽地處黃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縱橫,素有「九州暖地」之稱,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場所。曾是東周、東漢、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遷都洛陽真乃明智之舉,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第五,減小改革阻力。平城有強大的保守勢力,是改革的巨大阻礙。遷都洛陽有利於減小改革阻力,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
孝文帝遷都洛陽的舉措,不僅展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結果使洛陽在曹魏、西晉之後再度繁華、輝煌。
孝文帝還是一位卓越的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實行漢制與移風易俗
1.易服裝:鮮卑貴族一律改穿漢裝。
2.講漢語:孝文帝宣布以漢語為「正音」, 稱鮮卑語為「北語」,要求朝臣「斷諸北語,一從正音」。
3.改漢姓:定門第等級。孝文帝下詔,將鮮卑人原有的姓氏改為漢姓。他還參照漢族門閥制度的做法,來確定鮮卑貴族的門第高下,並按照門第高低來選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通過這種政治聯姻把兩族統治者的利益和命運緊密聯在一起,以鞏固統治。
5.改籍貫:凡已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原籍。目的:進一步學習和採納漢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進鮮卑族貴族積極接受漢族文化。作用:促進了鮮卑人對漢族文化的認同,爭取到漢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動了政權向漢族王朝統治模式轉化。
史實
有一次,他跟大臣們一起議論朝政。他說:「你們看是移風易俗好,還是因循守舊好?」
咸陽王拓跋禧說:「當然是移風易俗好。」
孝文帝說:「那麼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違背。」
接著,孝文帝就宣布幾條法令:改說漢語,三十歲以上的人改口比較困難,可以暫緩,三十歲以下、現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說漢語,違反這一條就降職或者撤職;規定官民改穿漢人的服裝;鼓勵鮮卑人跟漢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漢人的姓。北魏皇室本來姓拓跋,從那時候開始改姓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漢人的姓。
魏孝文帝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鮮卑族和漢族的融合。
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決心開始進行改革。他的漢化改革之所以能夠推行,首先得力於他知人善任。他不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漢化的鮮卑貴族,還重用了許多有才乾的漢族人。他深知籠絡漢族地主對於鞏固北魏統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見,重用漢人。對南朝投降過來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懷疑,待之以禮。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選用人才,為自己的改革組織了一個智囊團,在這些智囊的支持和幫助下,孝文帝從改革鮮卑舊俗,學習漢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著手,開始了自己的改革。
他首先下令,禁止鮮卑貴族穿著胡服,一律改穿漢族衣服。後來又禁止鮮卑貴族講鮮卑語,一律改說漢語。公元496年,孝文帝又下令改變鮮卑貴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稱為元宏。還把其他的100多個鮮卑姓氏改為漢姓。同時下令改變鮮卑人的籍貫。規定凡是遷到洛陽的鮮卑人就算是洛陽人,死後不許歸葬塞北。孝文帝這些強制性的政策,都是為了減少民族差異、民族隔閡。許多貴族雖然心懷不滿,卻也只能執行。
為了拉攏漢族地主,擴大統治基礎,孝文帝還主張同漢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漢族大姓盧、崔、鄭、王4家的女兒為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族大姓,還為自己的6個弟弟都娶了漢族地主的女兒為妻。這種姻親關系,把漢族地主和鮮卑貴族的利益聯系在一起,壯大了北魏的統治力量。而且,血統的交融,加速了鮮卑的漢化。孝文帝還廢除了鮮卑族原來的政治制度,讓王肅仿照南朝齊,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禮儀,修訂法律,改革官職名稱等。
孝文帝還延用了漢族的門閥制度。他把鮮卑貴族和漢族地主按門第分成4等,並按照門第等級,來確定官職的高低。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從而形成了關隴氏族和代北氏族兩大門閥集團。直到唐朝,武則天修《姓氏錄》,才徹底否定了門閥制度。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北方少數民族在語言、服飾、風俗習慣上與漢族逐漸趨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少數民族的食物、服飾、藝術、生活用具等,逐漸融入漢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孝文帝還頒布「均田令」,實行租調制,為北方經濟的恢復發展作出了貢獻,也使少數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孝文帝對漢族的文化藝術也有很大興趣。他從小就接受漢族文化的教育,不僅「五經之義」能拿過來就講,史書傳記、諸子百家涉獵頗多;對漢族的詩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僅改革鮮卑貴族的生活習俗,還教育他們學習漢族文化,從更深的文化層次改造他們。孝文帝對自己民族的落後有清醒的認識,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虛心學習。他積極創辦學校,傳播文化知識,還搜集整理天下書籍,使因戰亂而衰落的北方文化開始復興。在他的帶動下,鮮卑人進步很快。
孝文帝對北魏宗教藝術的發展也有很大貢獻。孝文帝的父親獻文帝就是個極其虔誠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統治期間,佛教迅速發展起來。佛教的發展推動了佛教藝術的發展。當時最重要的佛教藝術形式,就是石窟藝術。我國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陽龍門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遷都洛陽那一年開始開鑿的。
通過孝文帝的改革,鮮卑族的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比起同期進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鮮卑族的漢化程度無疑是最高的。
編輯本段改革的歷史作用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經濟發展以及鮮卑族進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結果。但從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進了北魏政治、經濟的發展,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鮮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但卻不得不被漢族較高的文化所征服, 並從中吸收了漢族文化精華,更加促進了自身的發展、鞏固了封建統治。同時漢民族也從中吸收了鮮卑族文化中優秀的部分,使自己的發展更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動作用。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就是各個民族不斷交流、融合所產生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應該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與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間的尊重與友愛。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鮮卑舊貴族的強烈反對,在孝文帝的堅決鎮壓下才保證了漢化政策的推行,鞏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見孝文帝改革的勇氣與決心以及高瞻遠矚的改革眼光。
但是,在歷史上,一度因改革而強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後僅30餘年便迅速地分崩離析,走向滅亡了,這事實本身就很自然會引起歷史學者對孝文帝改革(尤其是他的漢化措施)的作用與意義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並形成不同的看法。因此,對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態度者也不乏其人(盡管僅佔少數)。早在古代,批評孝文帝漢化政策的言論就多見於有關典籍,馬端臨、葉適、王夫之、趙翼等人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斥責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是「好名慕古而不實見國家大計」(《習學記言序目》卷三十四),強調「國勢之衰,實始於此。一傳而宣武,再傳而孝明,而鼎祚移矣」(《廿二史剳記》卷十四)。指出孝文帝是典型的虛偽之徒,「拓跋宏之偽也,儒者之恥也。夫宏之偽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讀通鑒論》卷九)。
近些年來,對孝文帝漢化改革持否定意見的論著明顯增多。陳漢玉《也談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中國史研究》1982年第4期)、郝松枝《全盤漢化與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經驗與教訓》(《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趙向群等《孝文帝的漢化政策與拓跋民族精神的喪失》(《許昌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等論著,就是其中的代表者。其主要觀點是:一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內容是恢復禮樂,是「迂腐的儒化」,「消極的漢化」,學來的主要是漢文化的糟粕,漢人的繁縟腐朽。二是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沒有振興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國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認為孝文帝漢化改革,丟掉的是拓跋的長處──勇武質朴,削弱了北魏的軍事力量,這是孝文帝終不能強大魏國的重要原因。三是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揚棄的全盤漢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門閥士族制度,這使得尚無文化積淀的鮮卑拓跋貴族迅速腐化,這嚴重消蝕了北魏統治者的銳氣與活力,激化了社會矛盾與沖突,致使北魏統治迅速由盛轉衰,歸於滅亡。總之,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不適合北魏國家的國情和族情,是北魏政治危機的開端,北方的革命性完全被南方的虛腐性所取代,其教訓是極其深刻的。
整合:
1.北方社會經濟有了明顯發展:農業生產工具得到改進,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產量增多,畜牧業得到發展。手工業生產日益活躍,商業活動也日趨活躍。
2.政權封建化加速:遷都洛陽以後,鮮卑統治者接受了漢族先進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對北魏社會政治生活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促進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編輯本段歷史意義
有利於我國的民族大融合,有利於我國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有利於我國少數民族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有利於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促進了鮮卑族的發展,是鮮卑族最終匯入我國中華民族的大家庭,有利於我國民族的團結。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的全面改革,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它促進了北魏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北方出現了魏晉以來空前的繁榮景象。它緩和了階級矛盾,鞏固了北魏政權,加快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進程,為中國多民族共同發展做出了貢獻,為國家結束分裂、走向統一、促進社會繁榮奠定了基礎。
編輯本段民族大融合的方式①民族遷徙:
魏晉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內遷,他們在北方各地和漢族人民雜居相處。
②聯合斗爭:
西晉末年統治者對各族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十六國時期的連年戰亂,北方經濟破壞嚴重,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聯合起來,共同斗爭,從而使民族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交往:
魏晉以來,我國北方出現過幾次統一局面,在和平的環境中,各族人民交往頻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即使在戰亂期間這種交往也始終沒有間斷)
④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
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漢化政策,促進民族大融合。
*特點:時間長 民族多 范圍廣
F. 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作用是什麼
孝文帝改革 ,俗稱 孝文漢化 。是指在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時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是一種漢化運動,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戶調制,變革官制和律令,遷都洛陽,改易漢俗等。 背景 五胡亂華以後,終由鮮卑族的拓跋氏統一北方,建立北魏,其時北魏歷代君主都已重視漢文化之學習。到北魏孝文帝一代,已有馮太後與朝臣李沖的改革,建立均田制,重新建立一個以農業為主體的大帝國。由於孝文帝由屬漢族的馮太後撫養,受漢文化影響較深,即位後才有日後的漢化政策。 內容 孝文帝改革,主要為以下內容: 遷都 漢化的第一步就是遷都洛城,《魏書�6�4任城王雲傳》記載洛陽「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是個好地方,且在經濟及戰略上來講,又可以通鑿運河,《魏書�6�4李沖傳》中孝文帝言:「朕欲從此通渠於洛,南伐之日,何容不從此入洛,從洛入河,從河入汴,從汴入清,以至於淮?下船而戰,猶開戶而斗,此乃軍國之大計。」 習慣與文化 首先改變衣著與遷居洛陽的鮮卑人籍貫,不得再稱「代人」,須改稱「河南洛陽人」,且死葬洛陽,《魏書�6�4高祖紀下》雲:「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又「太和十九年……詔遷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於是代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這樣一來便可絕代人故土之戀;反之,若不如此,鮮卑終無法成為中原士族。 接下來,孝文帝實施漢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將語言改變,規定不再說鮮卑復合語,而須改說單音節的漢語,《魏書�6�4咸陽王禧傳》記載孝文帝言:「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隨著語言改變,姓氏也隨之改變。 政治方面 「班祿制」: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奪制」,官員俸祿乃從戰爭中掠奪他人財物,後來國家漸漸安定,官員間貧富差距漸大,貪污成風。故此孝文帝仿效漢人的班祿制,官員每季定時發薪。 「三長制」:北魏初年,戶籍制度沿用「宗主督護制」,平民百姓大多因為生計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為宗主的私人財產,中央政府不但難以收稅,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孝文帝制定「三長制」,以五家一鄰,五鄰一里,五里一黨,重新整理戶口,方便稅收。 「均田制」:「均田制」配合「三長制」而行,計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使平民百姓安居樂業。同時,推行「均田制」,亦可視為北魏政權由游牧業躍進為農業的過程。 影響 孝文帝所推行的漢化改革措施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為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孝文帝只講氏族,不講倫理,因為鮮卑族自古以游牧、戰斗為主概,並不講究文化,要提高文化水平須等到懂得儒學、道家等哲學,而氏族則只需以官爵的高下為標准,如《魏書�6�4官氏志》記載:「有三世官在給事已上,及州刺史、鎮大將,及品登王公者為姓……而有三世為中散、監已上,外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為族。」如此可知,北魏後期只論門第高低,正是鮮卑貴族尚無高深文化而發展而成的,其目的在於使鮮卑貴族的政治與社會地位能與華北漢人清河崔氏、范陽盧氏等世家一致。 以上摘自維基網路之孝文帝改革一篇。
G.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成果
124正確,3不對
H. 漢武帝改革有些什麼內容
漢武帝
漢武帝簡明檔案
姓名:劉徹(本名劉彘)
生年:景帝前元年(前156)。
卒年:武帝後元二年(前87),享年70歲。
在位:63年
年號: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
廟號:世宗
謚號:孝武皇帝
陵寢:茂陵
父親:劉啟(景帝)
母親:王太後
繼位人:劉弗陵(昭帝)
主要政績:南平閩越,北征匈奴,交通西域,獨尊儒術。
從來「秦皇」、「漢武」並稱,這兩位皇帝確實有相當多的共同點。他們都不是王朝第一任君主,但憑藉父祖留下來的大好局面,開疆拓土,混一四海;他們都對前代的政治結構進行過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們都希望不僅政令上大一統,精神上也要大一統,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他們兩人性格上也有很多相近之處,都一樣獨斷、殘暴,罔顧民生,只把老百姓當實現野心的工具看待,而且好大喜功,原本很好的事情不知收斂,非要搞到砸鍋不可。秦始皇北築長城,南開靈渠,費盡民力;漢武帝遠征匈奴、大宛,掏空了「文景之治」留下來的充盈國庫。兩人老來也都篤信神仙方士之說,希望長生不老,給後人留下無盡的笑柄。
然而漢武帝比秦始皇要幸運得多,他得享高齡,沒死得那麼倉促,死前有機會下《罪己詔》,希望得到後世的諒解,死後也沒有引起朝局太大的動盪。最重要的是,秦始皇死後有趙高亂政,漢武帝的託孤重臣霍光卻彷彿周公一般賢明,西漢這才得以再一次走出低谷,迎來「昭宣中興」的真正興旺局面。
金屋藏嬌
劉徹本名劉彘,是漢景帝的兒子,但他既非長子,母親也不是皇後,太子之位落到他頭上,完全是宮廷斗爭的結果。他的母親王氏,是槐里人(今陝西興平東南),原嫁丈夫名叫金王孫,生有一女。後來王氏的母親和金王孫鬧矛盾,想把女兒要回來改嫁他人,金王孫遂報復性地把老婆獻給了太子劉啟。沒想到劉啟很喜歡這個二婚婦人,繼位以後就封她做美人,生下三女一男,即平陽公主、南宮公主、隆慮公主和劉徹。
景帝的第一任皇後薄氏沒有子嗣,並且很早就過世了,景帝一直沒有封新的皇後,也沒有立太子,這就使得宮廷內部,甚至朝堂之上,鉤心斗角,為了這個問題紛擾不休。景帝前四年(前153)四月,他聽從母親竇太後的建議,立栗姬所生長子劉榮為太子,同時封劉徹為膠東王。
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生有一女,姓陳,小名阿嬌。既然劉榮已被立為太子,館陶公主就去和栗姬商量,想親上加親,把阿嬌許配給太子為妃。然而栗姬自以為兒子當了太子,皇後寶座也遲早是自己的,非常傲慢,再加上素來和館陶公主不合,竟然一口回絕了。館陶公主又羞又怒,王美人趁機就湊了過來。
於是兩個女人結為一黨,王美人答應讓兒子劉徹將來娶阿嬌為妻,館陶公主則力爭廢劉榮而立劉徹為皇太子。某次,館陶公主帶著阿嬌進宮覲見景帝,正好王美人和劉徹也在,館陶公主就問劉徹:「兒願娶婦否?」劉徹笑笑不回答。館陶公主故意指著一名宮女問:「此等人為汝做婦,可合意否?」劉徹搖頭不悅。再問:「阿嬌好否?」劉徹回答說:「若得阿嬌為婦,當以金屋貯之。」這就是「金屋藏嬌」典故的由來。
景帝答應了劉徹和陳阿嬌的婚事,館陶公主遂開始起勁地在景帝和竇太後面前誹謗栗姬。她說栗姬崇信邪術,並且與後宮的妃嬪們全都合不來,一心專寵,甚至不惜詛咒他人,如果栗姬做了皇後,恐怕又要重演呂後謀害戚夫人的悲劇了。景帝聽了這些話,大為驚怒,於是某次試探栗姬說:「我百年後,後宮諸姬,皆已生子,你應善待她們。」然後注意觀察栗姬的表情。誰料栗姬神色瞬間改變,半天不發一語。景帝大為傷心失望,遂決定廢黜栗姬和太子劉榮。
景帝七年(前150)正月,廢劉榮為臨江王。當年四月,封王美人為皇後,膠東王劉徹為太子。隔了不到兩年,劉榮在臨江封國內因為侵佔文帝廟址造宮殿,被告發後捕入長安,他受不了被酷吏折辱,自殺身亡了。
年僅7歲的劉徹就這樣當上了皇太子。景帝後三年(前141)正月,孝景帝劉啟病逝,太子劉徹繼位,就是世宗孝武皇帝。武帝首創年號制度,第二年就是建元元年——不過實際上直到元鼎三年(前114)才建年號,此前的年號都是追定的。
武帝年輕氣盛,很想做一番大事業,他才登基,就詔令各郡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到長安來以備皇帝考察和垂詢。其中,廣川(今河北棗強)人董仲舒三次上書,獻《天人三策》,請求黜刑名,尊儒術,明教化,興太學,令郡國盡心於求賢。武帝很贊賞董仲舒的學識與見解,封他做江都相。
皇帝既然喜歡儒學,儒士出身的丞相衛綰就趁機建議,廢黜所舉賢良中學習申不害、韓非、蘇秦、張儀之法的人,也得到了武帝的同意。然而這些舉動卻觸犯了喜歡黃老之學的太皇太後竇氏,在竇氏的干涉下,衛綰被罷免,改任竇嬰為丞相。第二年,武帝寵信的另兩個儒者——御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也被罷免下獄,雙雙在獄中自殺。
在以竇氏為首的黃老派的抵制下,武帝崇儒的決心只好暫且放下,但他依然通過舉賢良方正,召集了許多才智之士,聚攏在自己身邊,包括庄助、朱買臣、吾丘壽王、司馬相如、枚皋、終軍等。這些人逐漸形成了皇帝的親信秘書班底,為武帝削弱相權,把權力中心從「外朝」移入「內朝」,奠定了基礎。
主政的道路坎坷重重,太皇太後竇氏才剛去世,皇太後王氏又站了出來,身在宮中,卻想操控政局。以竇嬰為首的竇氏才剛退出權力中心,王太後的同母異父兄弟田蚡又得以身任丞相。田蚡喜歡安插自己親信的人到朝廷各部門中去,某次上奏請求調動官員,武帝實在忍不住了,冷笑說:「舅舅安插夠了吧,留幾個位置讓我來封,行不行?」
在這種情況下,朝政只能沿著文、景以來的既定方向前進,即便黃老之學,以及各種朝政規劃、典章制度都已經不再符合實際需要了。武帝滿腔熱情,在朝政上卻無從施展,於是被迫把目光轉向了國外,准備改變和親政策,和匈奴真正兵戎相見。
馬邑設伏
匈奴是生活在北方蒙古草原上的古老游牧民族,戰國後期開始發展起來,不斷征服周邊其它游牧部落。秦始皇曾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卻沒能取得預期的成果。秦二世元年(前209),冒頓襲殺其父頭曼,繼任單於之位,其後東平東胡,北並丁零、薪犁等部,使匈奴的疆域空前廣大,東到遼東半島,西達蔥嶺,南收被秦朝時奪去的河套地區,實力極為強盛。
楚漢戰爭和西漢建立之初,北方許多割據政權如韓王信、陳豨等都勾結匈奴,引導游牧騎兵攻擊長城以南地區。漢高祖劉邦北伐匈奴,結果被圍於平城(今山西大同西北)白登,整整七天七夜才得脫險。劉邦意識到中原殘破,還無法與匈奴正面較量,於是採納婁敬的建言,用和親之策換取暫時的邊境和平。所謂和親,即漢朝公主遠嫁匈奴,做單於的閼氏(王後),作為公主的陪嫁,還有大量珍寶錦緞,源源不斷送去匈奴王庭。雖說皇帝並捨不得真把親生女兒送那麼老遠,一般都是從宮中或宗室里認個干閨女假冒公主之名,最高檔次也不過翁主(王、侯之女)而已,但這種單方面的和親政策,本身就具有極大的屈辱性。
即便如此,和親政策也並不能維持長久和平。匈奴以游牧為生,靠天吃飯的程度比農耕民族更為嚴重,一旦天氣寒冷而牧草大面積死亡,或者牛羊感染大規模瘟疫,匈奴貴族把漢朝公主的陪嫁也吃完用完了,就會揮兵南下搶掠,才不管和漢朝是否兒女親家呢。從高祖、惠帝、高後,到文、景兩朝,屢次和親,最多也就能維持三年和平局面,超過三年,匈奴騎兵就會大掠北境,然後西漢朝廷就又必須再次考慮和親的問題。
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任何有志向,不苟且的皇帝都是不能容忍的。文、景時代,大力鞏固北方邊防,選任良將,整飭軍備,隨時做好和匈奴正面較量的准備,但因國力問題,最多也就是將匈奴騎兵逐出塞外,既不敢遠追,殺傷也很少。到了武帝登基,四海晏平,國庫充實,他開始考慮轉守為攻,要徹底解決邊患問題了。
戰爭的序幕是從馬邑伏擊戰開始的。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匈奴又來請求和親,武帝召集大臣們商議,比較熟悉匈奴情況的大行王恢說:「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歲即背約,不如勿許,舉兵擊之。」但御史大夫韓安國堅決反對,說:「就算得了匈奴的土地,也無法耕種,吞並了它的部眾,也無法駕馭。況且我們出兵千里,士卒必然疲憊,匈奴趁我疲憊來攻,軍隊必然覆滅。臣以為最善策莫過於和親。」
韓安國是善戰的名將,連他都反對出兵,大臣們遂紛紛附和。武帝沒有辦法,只好再次選送「公主」出塞。可是主戰的王恢不肯罷休,第二年他胸有成竹地向武帝建議說,可以誘使匈奴單於南下,打一場伏擊戰,殲滅其主力,這樣不用千里用兵,也能得利。原因是馬邑(今山西朔縣)土豪聶壹願意詐降匈奴,引誘匈奴大軍犯邊。
年輕的武帝認為這是個大好機會,不可放過,於是在元光二年(前133)六月,以韓安國為護軍將軍,李廣為驍騎將軍,公孫賀為輕車將軍,王恢為將屯將軍,李息為材官將軍,率三十萬大軍齊集馬邑周邊設伏。然後讓聶壹去對匈奴軍臣單於說:「我願意刺殺馬邑的漢官,舉城投降,那您就可以不費力氣得到全部財物。」
馬邑設伏其實是軍事史上的一個大笑話,三十萬大軍的行動怎麼可能保密?無法保密的伏擊戰,怎麼可能成功?軍臣單於一開始倒是相信了聶壹的詐降,親率十萬騎南下,但等他到了距離馬邑百餘里的地方,突然發現滿山遍野都是牲畜,卻沒有一個牧人,終於起了疑心。於是派兵奪取附近的漢朝哨所,捉了名小軍官來詢問。這一下軍事秘密徹底泄露,單於大驚,匆忙退走,漢軍追趕不及,勞而無功。事後,王恢畏罪自殺。
馬邑設伏是失敗了,不但失敗,從此漢、匈兩家等於斷絕正常的外交關系,進入戰爭狀態,漢朝的北部邊境更是危如累卵。不過兩國間持續數百年,直接決定雙方國運的大戰,也正是從這個大笑話開始的。
元光六年(前129)冬,漢、匈之間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戰役,是為關市反擊戰。關市即指漢、匈邊境上的通商貿易點,當時武帝面對匈奴對上谷郡的大規模搶掠,派車騎將軍衛青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出代郡,輕車將軍公孫賀出雲中,驍騎將軍李廣出雁門,每路萬騎,指示說:「擊胡關市下。」
此刻匈奴主力正在陰山以南活動,兵數比漢軍要多,靈活性比漢軍要強,戰爭的結果,只有衛青殺敵七百,取得小勝,其餘各路,公孫敖戰敗損失七千騎,公孫賀毫無斬獲,李廣竟然被匈奴擒獲,後來在押送途中奪得馬匹,單騎逃回。
關市之戰後,武帝和大臣、將領們總結教訓,秣兵厲馬,准備再次北伐。此後,從元朔二年(前127)年起,到元狩四年(前119)止,8年間大規模發兵五次,終於轉敗為勝,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巨大成果。
北征匈奴
武帝前期,所以能在對匈作戰中取得大勝,和他善於選拔將才,以及鼓勵養馬,都是分不開的。匈奴號稱有「控弦之士三十萬」,騎兵力極為強盛,漢軍用來制約匈奴騎兵的,只有強弓硬弩,但漢弩雖然冠絕天下,卻無法主攻,只能用來防守。為了打破這種不利局面,文帝在位時就鼓勵民間養馬,規定百姓有馬一匹,可以免除家中三個人的兵役。景帝開始大規模國家養馬以備軍用,到武帝繼位時已有軍馬四十五萬匹。
武帝為了增加京城的騎兵數量,特別在南軍中設立了期門軍千人和羽林軍左騎八百、右騎九百,選精於騎射的「六郡良家子」為郎官,擔任皇帝的侍衛。他經常帶著期門、羽林去打獵,藉此培養人才,選拔將領。名將衛青、霍去病就出身於此。
衛青原本是武帝長姐平陽公主的馬奴,因為武帝看上了他的姐姐衛子夫,帶入宮中為嬪妃,所以提拔衛青為羽林郎。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也因為裙帶關系得到重用。但這兩個人和許多其他外戚不同,不但有能力,更有雄心,終於成為武帝北擊匈奴的左膀右臂。
河套以南地區氣候溫和,適於馴養駿馬,秦末為匈奴奪取後,匈奴騎兵經此南下,一日即可馳至長安。所以漢武帝的第一個進攻方向,是指向河南地,奪取了河南地,既能解除長安北方的威脅,更能作為進攻的前線基地,給匈奴以重大打擊。
元朔二年(前127)春季,匈奴入侵上谷、漁陽等郡,殺掠吏民千餘人。漢武帝趁著胡騎東進之機,避實就虛,派車騎將軍衛青、將軍李息等部由雲中出發,沿黃河河套進行深遠迂迴,直指隴西。此戰出敵不意,從匈奴右賢王和白羊王、樓煩王領地中間穿插而過,最終包圍白羊、樓煩兩王,給予沉重打擊。漢軍大獲全勝,斬首2300級,俘獲3000餘人,牛羊百餘萬頭,而自身的損失非常之小。戰後,武帝在在河南地置朔方郡,築朔方城(今內蒙古烏特拉前旗東南),並且重修已經毀棄的秦代長城。
就在漢朝從守勢轉變為攻勢的時候,匈奴內部卻發生了分裂。元朔三年(前126)冬,匈奴軍臣單於去世,其弟右谷蠡王伊稚斜自立為單於,軍臣單於子於單降漢。伊稚斜登上單於寶座後,為了轉移內部矛盾,南下侵擾更為頻繁。武帝遂開始醞釀更有力的反擊。
匈奴群王,單於以下,以左、右賢王最為尊貴。前此漢軍攻取河南地,在右賢王的眼皮底下機動迂迴,視其若無物,朔方郡建立後,惱羞成怒的右賢王遂屢屢南下,發起瘋狂反撲。此次進攻的目標,就是右賢王部,只要重創匈奴右賢王,就可將整個匈奴帝國東西攔腰切斷,一分為二。
元朔五年(前124),漢軍使用聲東擊西之策,武帝派將軍李息、張次公率數萬人從右北平出擊,牽制東方的匈奴軍隊,同時以車騎將軍衛青率三萬精騎從高闕(今內蒙古潮格旗東南)出發,游擊將軍蘇建、強弩將軍李沮、騎將軍公孫敖、輕車將軍李蔡從朔方出發,總兵力超過十萬,遠程奔襲右賢王庭。
衛青行動非常神速,等他殺到右賢王庭的時候,匈奴右賢王還以為漢軍遠在數百里外,放心地飲酒醉卧。衛青發起總攻,活捉右賢王麾下裨小王十餘人,虜獲男女15000餘人,輜重物資無數。右賢王僅帶愛妾一人,狼狽突圍而走。
得到勝利消息後,武帝大喜,立刻派使節持大將軍印,到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授命他統帥諸軍。
襲擊右賢王部,斬斷了匈奴單於的一條臂膀,但單於主力卻依舊未損,為了報復,更為了扭轉戰局,伊稚斜更加頻繁地南下侵擾。於是元朔六年(前123)二月,第三次大規模戰役開始了。
武帝命大將軍衛青率中將軍公孫敖、左將軍公孫賀、前將軍趙信、右將軍蘇建、後將軍李廣、強弩將軍李沮等部,共十餘萬人,由定襄出發,北伐匈奴,希望趁單於本部右翼暴露之機,一舉殲滅之。衛青出塞後不久,就遭逢單於主力,打了一次擊潰戰,殺敵數千人,隨即返回定襄、雲中、雁門休養。四月,衛青再次出塞遠征,因為進攻路線沒有改變,所以被單於預先命令左賢王部向西靠攏,得以從側翼夾擊漢軍。戰斗結果,勝負參半:蘇建部傷亡殆盡;趙信原是匈奴小王來降,兵敗後又投降匈奴;只有衛青再遇匈奴主力,殲滅萬餘人。
此次戰役,可謂打了個平手,但一員年輕將領卻從中脫穎而出,給匈奴以極大震撼——那就是衛青的外甥霍去病。霍去病跟隨衛青北征,率八百騎前出大軍數里,殺敵2028人,斬了單於的祖父輦藉若侯產,俘獲單於的叔父羅姑比及相國、當戶等貴族。武帝因他的功績,加封為冠軍侯——此時霍去病年僅18歲。
在此前不久,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歸來,向武帝稟報說:「西域諸國也都苦於匈奴的侵擾,如果我們與其聯合,就可以給匈奴以沉重打擊。」武帝遂決定打通河西走廊,遠通西域。元狩二年(前121)春季,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率一萬精騎突襲駐扎在河西的匈奴軍。此時匈奴主力已經遠遁漠北,霍去病遂長驅直入,從隴西出發向西北挺進,大破匈奴渾邪王、休屠王所部,殺折蘭王、盧侯王,俘虜渾邪王的兒子、相國、都尉等,搶走休屠王的祭天金人,總計斬、俘8960餘人。河西走廊被一舉打通。
同年夏季,漢軍再次分東、西兩路北征,霍去病走西線,又獲大勝,東線卻損兵折將,李廣遭遇匈奴左賢王主力,幾乎全軍覆沒。戰後,渾邪王和休屠王因害怕遭到單於懲罰,率眾降漢。
匈奴單於從上次戰敗後,就用降將趙信計,逃遁漠北,以為漢軍無法遠出,可以暫時隱忍,積聚實力,以圖卷土重來。元狩四年(前119)春,武帝決定將計就計,以強大兵團深入漠北,求與匈奴主力決戰,遂派大將軍衛青率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以騎兵五萬為主力,出代郡進攻匈奴左賢王,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騎兵五萬為主力,出定襄,直驅漠北進攻匈奴單於。此次戰役規模巨大,除兩路軍十萬人外,還有編制外的「私負從馬」四萬匹跟隨前進,後面有步兵數十萬掩護輜重。
武帝一心想把最難啃的骨頭留給霍去病,出兵前得到假情報說,單於主力在東,遂命令前線兩軍調換出發地和目標。但等大軍出塞後,才發現單於仍然在西,衛青遂直取匈奴主力,在漠北展開決戰,廝殺整日,傷亡相當。最後單於不支,趁夜逃走,衛青追擊到寘顏山趙信城(今蒙古杭愛山南端),虜獲大批輜重物資,余糧全部燒掉。計前後共殲滅匈奴兵19000餘人。
相對的,霍去病出塞後即遭遇匈奴左賢王部,奮戰取勝,追擊到狼居胥山、姑衍(均在今蒙古烏蘭巴托以東),祭天立碑而還。總計俘虜屯頭王、韓王等3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其餘70443人。匈奴左賢王部逃走的還不到十分之二。
經過此次戰役,匈奴實力遭到重創,此後再不敢在漠南設置王庭。困擾漢初近百年的北部邊患,算是基本得到解決了。
由盛轉衰
經過數次對匈奴用兵均獲得勝利,武帝的威望提升了,在朝廷上也獲得了更大的發言權,他遂放開手腳,開始實施自己的改革措施。漢武帝的改革,主要目的是削弱地方,收權中央,以鞏固皇權,加強封建集權統治。要完成他的目的,第一步就是削弱相權,把統治中心從「外朝」改為「內朝」。
西漢初年繼承秦制,宰相具有很大權力,國家的大政方針,不經過宰相同意,是無法順利實施的。惠、少、文、景時代,雖曾一度瓜分相權,分置左右丞相,卻並不能真正意義上提升皇帝本人的統治權。到了武帝時代,原本跟隨高祖起兵的開國功臣們大都已經去世,竇嬰、田蚡等人去職後,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干預朝政的勢力也消失無蹤,這就給皇帝抑制相權創造了有利條件。
元光五年(前130)八月,武帝再次要求地方薦舉賢良方正之士以備察考和咨詢,並且特別聲明要「徵吏民明世務,通儒術者」。菑川(今山東壽光東南)人公孫弘因此受到重用,被任命為博士,後來更升任他為丞相——這是西漢時代第一位出身平民的宰相。
武帝選拔儒生為宰相,這些儒生威望較淺,也沒有強大的宗族勢力做靠山,武帝遂將政務中心轉入內廷,大事都和自己的親信秘書班底商討,並且由這些秘書擬定和頒發詔書,外廷的丞相只主管一些日常行政事務而已。這樣相權就逐漸由丞相府、御史府移至皇帝身邊的尚書台——尚書台原本不過是皇帝私府中收發文書的小機關,武帝以後地位日益重要,到了隋唐時代,正式確定三省六部制,尚書省成為真正的宰相機構。
這是對中央政府的改革,而對地方,武帝繼續壓制國王、列侯們的勢力。元朔二年(前127)正月,他接受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允許各諸侯王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也可向朝廷申報,割出一塊領地來封其餘的兒子為王或侯。這樣一來,原本較大的王國被逐漸分割為許多小王國,諸侯王再不能「連州跨郡」,形成足以威脅中央政權的勢力了。
元鼎五年(前112)九月,武帝借口列侯們獻給朝廷以供祭祀之用的黃金成色太差,進行大規模搜捕、調查,總計削奪列侯爵位106人。文、景時代數次勒令回去封地,卻總滯留長安,不肯成行,勾結官員,橫行不法的列侯勢力,至此幾乎被掃盪一空。
元封五年(前106),武帝初置刺史。他將全國分成十三個監察區,稱為「部」,每部任命一名刺史(京城及附近地區的刺史稱為司隸校尉),對地方上的官吏和豪強進行監督。刺史的監督原則主要是「六條問事」:一,是否有豪強占田超過了限制數量,並且恃強凌弱;二,是否有郡守不遵詔書、法令,欺壓百姓,橫行地方,貪污瀆職;三,是否有郡守審判案件不公,草菅人命,被百姓所嫉恨;四,是否有選拔任命官吏不公平,排斥賢能,任用小人的情況存在;五,是否有郡守的子弟仗勢欺人,而其下屬不敢糾辦的情況存在;六,是否有郡守和地方豪強勾結,欺矇皇帝的情況存在。十三刺史部,也就是後來常說的十三州。
不但在行政制度上中央集權,就連學術思想層面,武帝也要求獲得全國的統一,是謂「大一統」。董仲舒曾在上書中說:「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於是武帝改變高祖以來黃老立國的傳統,利用董仲舒的學說,將君權神化,同時宣揚忠孝節義等儒家思想,甚至定儒學為官學,以達到全社會思想統一的目的。這就是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在經濟上,漢武帝繼續鼓勵生產,重農抑商,還任命桑弘羊等人主管財政,確定了鹽鐵官賣制度。他的許多政策,對後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這深刻影響是好是壞且不必說,對當時普通百姓所產生的影響,卻在相當程度上是災難性的。
武帝為人外寬內忌,剛愎殘忍,彷彿其父劉啟,野心勃勃,好大喜功,彷彿其先祖劉邦,但從劉邦到劉啟,歷代漢帝的節儉風氣,在他身上卻盪然無存。連年征戰、窮兵黷武,營建宮室、封禪求仙,這些舉動所造成的結果就是文、景以來充盈的國庫短短十數年間就被浪費一空。國家已經沒錢了,可是皇帝還想打仗,還想建造樓台宮闕,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刻剝商人,加重賦稅以斂財;對商人和農民的征斂自然會造成民心浮動,朝廷的解決辦法也不外乎任酷吏,興大獄。武帝統治前期,是西漢朝光輝的頂點,但到他統治中後期,國家卻由盛轉衰,江河日下,甚至日暮途窮!
首先說窮兵黷武。武帝時代,不但北伐匈奴,還南平閩、越,西通西南夷,把漢朝的疆域擴展到今天兩廣、雲貴地區。這對於政府和百姓來說,本來就已經是很沉重的負擔了,第五次對匈奴發動的大規模戰役雖然取勝,但損失上萬人,歸來的官、私馬匹也不足三萬。但在這種情況下,武帝依然不肯罷休,從元鼎五年(前112)到征和三年(前90)間,又六次發兵,北伐匈奴,結果僅一次小有斬獲,兩次無功而返,三次全軍覆沒,勝少敗多,已不復昔日的榮光了。
考究武帝中後期對匈奴戰爭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則衛青失寵,霍去病已死,缺乏優良的軍事統帥;二則國庫空虛,戰馬稀少,很難組織起大集群的遠征;三則匈奴雖已衰弱,戰略卻因此從主力決戰轉為游擊騷擾,行動更為靈活隱秘。本來最後一次遠征,是很有希望再取得大捷的,但統帥偏偏是無能的李廣利,而朝廷內部的權力斗爭,更使得連這般庸將也無法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戰斗中去,結果主力兩萬大軍盡數覆沒,李廣利投降匈奴。
武帝一貫重用外戚為將,但前期的衛青、霍去病是天才良將,後期的李廣利卻又是另外一類人物了。
巫蠱之禍
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後,當然就是館陶公主的女兒、「今屋藏嬌」的陳阿嬌了。但據說阿嬌嫉妒心很重,更倚仗娘家的勢力為所欲為,加上她並沒有生下兒子,武帝的興趣就逐漸從她身上轉移開了。
衛子夫進宮以後,很受寵愛,阿嬌嫉妒得不得了,聽信一個名叫楚服的女巫的話,設壇齋醮,祈禱自己得子,並且重拾武帝的歡心。巫術本是漢宮中的大忌,消息泄露後,武帝大怒,不但殺了楚服,還把皇後宮中宮女、太監300餘人悉數斬首。元光五年(前130),廢陳皇後,幽禁在長門宮中。
後來陳皇後阿嬌以千金贈武帝近侍、大文學家司馬相如,請他寫《長門賦》,以抒發自己的悲怨之情。武帝讀了《長門賦》,頗為感傷,可是此時他正寵愛著衛子夫,又必須倚靠衛青、霍去病等外戚良將作戰,雖然慨嘆,卻終於不肯赦免陳皇後。
元朔元年(前128),衛子夫生下一個兒子,起名為劉據。武帝遂封衛子夫為皇後,不久又立劉據為太子。為了拉近和衛氏的關系,他還把自己寡居的姐姐平陽公主下嫁給衛青為妻。衛、霍之門,煊赫一時。
然而隨著衛子夫年齡漸大,容顏衰老,武帝又開始把目光轉向了其他的嬪妃。他先是寵愛一位姓王的夫人,繼而某次聽樂師李延年唱歌道:「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慨嘆:「世上真有這樣的美人嗎?」李延年說:「歌中所唱,就是我的妹妹。」於是把其妹獻給武帝,就是著名的李夫人。
李夫人的兄長李廣利因此得到漢武帝的重用。太初元年(前104),武帝封李廣利為貳師將軍,要他率領「屬國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數萬人」前往貳師城取良馬。貳師是西域大宛國的轄地。張騫當年出使西域,原本是為了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後來聽說大月氏已經西遷,他就搜集了西域各國的情報還告武帝。武帝派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與西域諸國取得了聯系,雙方開展貿易,協防匈奴,關系相當不錯。然而張騫帶來回來的一個小消息,卻使大宛國遭遇到滅頂之災。
據說大宛國中有天馬,國人捕捉野馬以與天馬交合,生下的小馬能日行千里,而且汗出如血,稱為「汗血馬」。武帝好神仙方士之說,想到若得天馬,定可乘之上天,就算得不到天馬,得到天馬之子,或許也有類似效果,於是派人去大宛求取汗血馬。大宛拒絕了漢使的要求,說:「汗血馬是我們的國寶,況且離了大宛就很難生存,因此不能給。」武帝大怒,就派李廣利遠征大宛貳師城,去搶奪汗血馬。
西域各國聽說漢軍來攻,都關
I. 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什麼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實行漢化,禁胡服、胡語,改變度量衡,推廣教育,改變姓氏並禁止歸葬,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是西北地區各民族陸續進入中原後民族融合的一次總匯,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經濟發展以及鮮卑族進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結果。但從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進了北魏政治、經濟的發展,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
鮮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但卻不得不被漢族較高的文化所征服, 並從中吸收了漢族文化精華,更加促進了自身的發展、鞏固了封建統治。同時漢民族也從中吸收了鮮卑族文化中優秀的部分,使自己的發展更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動作用。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就是各個民族不斷交流、融合所產生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應該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與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間的尊重與友愛。
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鮮卑舊貴族的強烈反對,在孝文帝的堅決鎮壓下才保證了漢化政策的推行,鞏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見孝文帝改革的勇氣與決心以及高瞻遠矚的改革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