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審計成果運用供電

審計成果運用供電

發布時間:2022-05-13 14:52:49

㈠ 淺談如何加強審計整改,提升審計成果

審計成果是審計工作的結晶,是審計工作的價值所在。審計成果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審計項目的成敗優劣,直接關繫到審計的價值實現和審計質量的高低。

審計成果的三層含義
首先,什麼是審計成果?筆者認為,審計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是被審計單位就審計查出的問題接受審計機關的處理處罰,採納審計機關提出的意見、建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二是被審計單位變被動接受審計整改為主動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對同類問題舉一反三,通過修訂、完善內控制度來加強和改進管理,在機制和體制上進行自我完善。
三是審計機關上報的審計結果和建議被上級領導批轉或者採納後,做出對行業性、全局性的指導意見、辦法、措施、制度、法規等。一方面有助於規范各種經濟活動,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屢查屢犯、重復審計等問題。
當前審計成果運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審計成果得不到被審計單位的足夠重視。審計實踐中,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往往採取「就問題改問題、避重就輕、敷衍了事」辦法,造成同類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這在無形中加大了被審計單位管理風險。
二是審計成果得不到被審計單位的充分利用。審計實踐中,審計報告、審計決定書及其他審計文書往往只有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財務人員才能看到,真正參與具體工作的人員很少能夠了解情況,導致整改方案在實際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審計成果的功能大大折扣。
三是審計成果得不到審計部門的充分利用。一是認識不到位,審計工作重處理輕分析、重處罰輕披露等,造成有些問題屢查屢犯,審計整改不落實;二是審計成果轉化運用的意識不強,沒有運用有效的方法去轉化應用審計成果,致使審計成果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三是審計成果運用機制不健全,與紀檢、組織、人事、財政、被審計單位等多個部門之間的聯動和協調欠缺,信息不對稱,審計成果利用渠道不暢通,使大量的審計信息和成果被閑置,一直未能建立完整的審計資料庫,審計資源嚴重浪費。
審計成果充分利用的方法和對策
一是採取「四個回頭看」力促審計整改意見落實。組成審計回訪小組,進行實地監督回訪。一看審計決定是否執行。二看審計建議是否被採納。三看審計效果是否明顯。四看被審計單位在執行財務政策及制度的理解上是否有需要審計部門幫助解決的困難。
二是嘗試「三個結合」確保審計成果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將審計的整改落實與審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相結合,堅持邊審計、邊整改、邊規范,及時糾正違規問題,並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其次,將審計整改落實情況與審計結果公開相結合,形成審計監督與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的合力,促使有關部門對審計查出問題進行認真整改;最後,將審計整改情況與部門績效考核相結合,與組織、紀委、監察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將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納入部門績效考核內容,共同推進各項整改措施落到實處。
三是緊抓「兩個基本點」加大對審計成果的宣傳力度。一是緊抓審計保衛經濟社會正常運行的「衛士」作用,宣傳審計監督揭露出的各種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提高審計的威懾力。二是緊抓審計服務於社會發展,促進政府中心工作的「謀士」作用,宣傳審計在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務民生、改革與穩定,服務幹部監督管理和預防腐敗方面的豐富成果,維護社會穩定發展,提高審計的公信力。
四是圍繞「一個核心」提高審計人員成果利用意識。審計成果利用是發揮審計成效最關鍵的環節,也是實現審計免疫功能的最重要途徑,要實現這一途徑,必須緊緊圍繞提升審計人員成果意識這一根本核心。首先打鐵還需自身硬,審計工作者必須嚴格按照「審計干凈、干凈審計」的審計理念,確保審計質量,為創造優秀的審計成果奠定基礎。其次,要激發審計人員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促進審計職能的轉變,努力從宏觀上、機制上研究分析問題,提出建議,實現審計成果由微觀領域向宏觀領域的轉變。最後,要建立健全有關激勵機制,將審計成果利用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單位考核制度中,落實責任,明確各部門單位的任務和目標,規定考核標准和辦法,使其逐步制度化、規范化。

㈡ 淺談如何深化審計成果運用,提升審計價值

審計成果是審計工作的結晶,是審計工作的價值所在。審計成果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審計項目的成敗優劣,直接關繫到審計的價值實現和審計質量的高低。

審計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是被審計單位就審計查出的問題接受審計機關的處理處罰,採納審計機關提出的意見、建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二是被審計單位變被動接受審計整改為主動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對同類問題舉一反三,通過修訂、完善內控制度來加強和改進管理,在機制和體制上進行自我完善。
三是審計機關上報的審計結果和建議被上級領導批轉或者採納後,做出對行業性、全局性的指導意見、辦法、措施、制度、法規等。一方面有助於規范各種經濟活動,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屢查屢犯、重復審計等問題。
審計成果充分利用的方法和對策
一是採取「四個回頭看」力促審計整改意見落實。組成審計回訪小組,進行實地監督回訪。一看審計決定是否執行。二看審計建議是否被採納。三看審計效果是否明顯。四看被審計單位在執行財務政策及制度的理解上是否有需要審計部門幫助解決的困難。
二是嘗試「三個結合」確保審計成果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將審計的整改落實與審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相結合,堅持邊審計、邊整改、邊規范,及時糾正違規問題,並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其次,將審計整改落實情況與審計結果公開相結合,形成審計監督與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的合力,促使有關部門對審計查出問題進行認真整改;最後,將審計整改情況與部門績效考核相結合,與組織、紀委、監察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將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納入部門績效考核內容,共同推進各項整改措施落到實處。
三是緊抓「兩個基本點」加大對審計成果的宣傳力度。一是緊抓審計保衛經濟社會正常運行的「衛士」作用,宣傳審計監督揭露出的各種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提高審計的威懾力。二是緊抓審計服務於社會發展,促進政府中心工作的「謀士」作用,宣傳審計在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務民生、改革與穩定,服務幹部監督管理和預防腐敗方面的豐富成果,維護社會穩定發展,提高審計的公信力。
四是圍繞「一個核心」提高審計人員成果利用意識。審計成果利用是發揮審計成效最關鍵的環節,也是實現審計免疫功能的最重要途徑,要實現這一途徑,必須緊緊圍繞提升審計人員成果意識這一根本核心。首先打鐵還需自身硬,審計工作者必須嚴格按照「審計干凈、干凈審計」的審計理念,確保審計質量,為創造優秀的審計成果奠定基礎。其次,要激發審計人員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促進審計職能的轉變,努力從宏觀上、機制上研究分析問題,提出建議,實現審計成果由微觀領域向宏觀領域的轉變。最後,要建立健全有關激勵機制,將審計成果利用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單位考核制度中,落實責任,明確各部門單位的任務和目標,規定考核標准和辦法,使其逐步制度化、規范化。

㈢ 審計與紀檢如何更好合作

審計結果公開問責可以有效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加強對權力監督,促進內控制度建設,推進陽光管理,使經濟責任審計與紀檢監察監督優勢互補。但從實踐來看,目前還存在著對該制度認識不統一、操作性不強、問責體制和機制不健全、治本功能不突出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從宣傳教育、信息公開,整合問責主體、擴展問責內容、建立責任承諾制度等方面繼續努力,以期更好的發揮其雙刃劍作用。

0 引言

審計結果公開問責,是指對經濟責任審計後,通過召開問責評議專題會議,公開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由被審計的責任人現場接受組織和幹部職工代表的質詢和評議,以對其履行經濟職責情況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長期以來,很多單位都將領導的屆中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作為實施外部監督的一種必備手段,但從目前的審計實踐來看,審計監督不力也是導致出現一些國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屢審屢犯」
怪狀的原因之一。因此,筆者認為,針對審計部門只能「審」而不能「問」的情況,適時介入審計結果公開問責進行「事後監督」,將更有利於發揮審計監督與紀檢監督的「雙刃劍」作用。

1 審計結果公開問責的監督強化作用

審計結果公開問責與紀檢監察監督,並不是兩個不相關的概念,二者在實施主體與內容上具有相關性,在對象上具有同一性,在手段上具有互補性。審計結果公開問責制的實施,使經濟責任審計與紀檢監察監督優勢互補,既合理運用了審計成果,又豐富了紀檢監察的監督手段,強化了紀檢監察的監督力度,其主要作用體現在以下方面:

1.1
有效從源頭上預防腐敗。通過審計結果公開問責可以進一步發掘審計過程中被忽視的一些苗頭性問題,及時發現管理體制、機制、政策等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從而採取針對性的政策,把一些腐敗現象解決在萌芽狀態,有效地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1.2
有效加強對權力監督。由於紀檢監察部門只有出現信訪、投訴才能進行查辦程序,因而監督范圍受到了限制,而審計結果問責則不管有沒有發生問題都可以進行,這就使有可能發生違規、產生腐敗問題的地方都暴露在監督視野中,因而加強了對權力的監督力。

1.3
促進內控制度建設。審計結果公開問責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揭露問題,暴露矛盾,更主要是通過對問題的揭露,找出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產生問題的根源,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整改措施,促使各項內控制度不斷健全完善。

1.4
推進陽光管理。審計結果公開問責涉及到公司內部的財務收支、專項資金使用、重要人員任免等職工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通過在一定公開場合的問責和評議,有利於增加公司管理的透明度和領導政績的可信度,提升職工參與陽光管理的積極性。

2 當前審計結果公開問責制度建立與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行政問責制度正在全國逐步推行,電力系統各單位也正在積極推動紀檢監督的創新工作,但根據具體實施情況來看,審計結果公開問責這一舉措還只是處在嘗試階段,具體操作還存在著一些需要完善之處。

2.1 對審計結果公開問責制度的認識還不統一
無論是從被問責的對象來說,還是代表廣大職工群眾的問責主體,都存在認識不統一的問題。從問責主體看,目前是由紀檢監察部門來實施問責,有些部門(單位)由於監督意識不強,對責與非責的界限把握不準,甚至還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特別是怕得罪重要部門和重要領導,不願進行問責。從問責對象來看,有的認為建立和執行問責制,是組織和群眾對他的不信任,甚至是向他所謂的權威挑戰,從內心抵制問責;有的是個別主要負責人大局意識不強或者本身就不清白,怕對下級進行問責會導致「城門失火,殃及自己」,害怕執行問責;有的是一些職能部門和領導幹部已經習慣了用權力來開展工作,習慣於「高高在上,唯我獨尊」,容不下組織和群眾對他們的監督,這些錯誤思想影響了問責制的建立和執行。

2.2 問責制度操作性不強
審計結果公開問責制度應該是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的連接制度。由於一些必要的操作程序上的規范還沒有出台,缺乏操作性。制度和方法過於原則和籠統,就事論事,缺乏系統性。問責僅指向行政「一把手」幹部,執行權力的其他部門和領導幹部不在其中。這樣的制度由於不便操作,必然會給問責的執行帶來障礙,還會造成操作中的隨意性。

2.3 問責體制和機制不健全
首先,在問責的執行主體上,理論上來講,問責的真正主體應該是職工群眾。但由分散的群眾來直接啟動法規性、程序性很強的問責機制肯定不現實,但也不是任意哪個部門或哪位領導就可以執行,否則就會造成啟動的隨意性和結果的偏差。因此,建立起由某個部門牽頭,多部門參與,專門機構執行的問責運行體系十分重要。其次,問責執行部門本身被監督或問責的問題沒有解決。比如說紀檢監察機關,他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雙重身份,那麼在體系建設中就要解決如何監督和問責「裁判員」的問題。再者,現有的問責案例時常是以一種倒運行的模式運作。一件失職失責事件,往往是事發之後,有關部門才不得不啟動問責程序,給群眾一個交待。這樣的問責往往失去主動性,變成被動應付,還容易產生不好的結果。

2.4 問責制度的治本功能不突出
建立和執行審計結果公開問責制的最終目標就是建設責任管理,防範責任事件,問責制度不是單純地對幹部進行責任追究,更在於事前的監督提醒。所以明確責任劃分,強化責任意識,構建以預防責任事件發生為主,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問責制度才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3 實施審計結果公開問責機制的努力方向

實施審計結果公開問責,需要採取公開問責的程序,公開問責、公開申辯、公開處理,並從法律文件和制度規范的角度對問責制的公開程序進行「固化」,筆者認為還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3.1 強化宣傳教育,樹立責任意識,夯實問責制度的思想基礎
通過宣傳教育,強化責任意識、使命意識,使各級領導幹部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經常思考自己的職責所在,使自己在被問責的時候不至於不知所雲,並且從內心深處真正接受職工群眾的這種監督方式。廣大職工要增強參與問責的主動性,從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來推動問責制的執行。

3.2 實行信息公開,建立公眾互動機制
審計結果公開問責的前提就是信息公開,因為問責制度是一系列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的整合體系,它需要各個方面的配合。所以,必須滿足職工的知情權和參與權,要建立多渠道、高效率的信息公開機制,使民情民意能盡快進入監督部門的視聽。通過公眾的普遍參加以及積極回應,形成互動的動態問責,保證問責制度的全方位執行。

3.3 整合問責主體,力求形成問責合力
要通過一定的形式,明確相關部門執行問責制的主導地位。從廣義上看,問責制度是含括法律、黨紀、行政等各方面的責任監督追究;從狹義上講,也是連接黨紀政紀處分與組織調整之間的有效措施。因此建議由紀檢監察部門擔負此項任務,綜合運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手段,從而實現績效的最大化。在以紀檢監察部門實施主導問責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力資源、財務、審計等部門的綜合力量,推動問責制的科學、規范、高效運行。

3.4 擴展問責內容,拓寬問責領域
不僅要對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實施問責,還應加強對公司發展戰略的制定、重大建設項目的決策、幹部人事行為等的問責。既要對公司負責人問責,也要對一些重要權力部門,甚至供電所進行問責,對他們在重大經濟活動中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和玩忽職守等失職瀆職行為進行問責。

3.5 實行關口前置,建立責任承諾制度
開展崗位責任承諾,進一步深化問責意識,為下一步的問責行為做好基礎性工作。承諾在先,問責在後,問責對象在思想上就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責任事故、事件發生後,才能主動地認識錯誤和承擔責任。

審計結果公開問責是一項嘗試性的工作,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進行探索和完善,以真正發揮其審計和紀檢監督制約的「雙刃劍」作用。

㈣ 審計成果的轉化建議

加強審計成果的轉化和利用,需要在各個環節圍繞這一中心開展工作,切實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立項上明確目標、過程上進行流程式控制制、審計結論的落實上有強力保障。
1.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
舊的思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審計工作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審計立項和實施過於程序化、格式化,缺乏創新意識,既耗費大量審計成本,又造成年年工作千篇一律,客觀上也造成了被審計單位「屢查屢犯」的現象;其次,反映問題過於強調面面俱到,糾纏於細枝末節,重點不突出,層次不分明;再次,分析問題缺乏系統性和辯證思維,從而使審計視野狹窄,不能從宏觀方面把握大局。
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加強審計理論與技能及相關知識的學習,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學會站在全局高度,多角度、多層面、多關聯地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從中發現規律。
2.要有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
審計的對象是紛繁復雜的財政財務收支等活動,很多問題都深深隱藏在表面現象背後,審計工作的目的就是透過現象洞察本質,這就特別強調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要求審計人員必須伏下身子,善於發現蛛絲馬跡。
首先,在制訂審計項目計劃時,要明確審計成果轉化和利用的目標,確保審計實施有的放矢;其次,在實施審計項目時,要查證審計成果轉化和利用目標的合理性和前瞻性,並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和完善目標;再次,在匯總審計項目資料時,應及時總結所發現的問題及成因,要把審計視角放到地域發展的全局上來。
3.要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審計成果的轉化和利用
抓住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
要做好審計成果的轉化和利用,就要抓好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發揮審計工作最大、最優的效益。要將審計重點落實到領導關注、群眾關心的問題和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做好項目審計和審計調查;要組織開展關系群眾利益的重要項目和重點資金審計,推動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要突出對傾向性和普遍性問題的分析研究,反復出現的問題從規律上找原因,普遍出現的問題從體制上找對策。
提高質量,增強審計成果的公信力。
要保證審計結果客觀、公正,經得起社會各界的推敲,讓審計結果變成服務政府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促進政府以及有關部門修改完善有關政策法規,規范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要通過審計結果促理清財政資金使用的脈絡走向。
建立健全審計結果落實的聯動機制。
要嚴肅審計執法,對審計中發現的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問題、違反廉政規定和涉嫌犯罪的行為,除按照法律法規下達審計決定書外,還要及時移送有關部門或同時制發審計建議書。對重要的審計項目要爭取政府支持,督促落實審計決定。
在審計過程中,特別是延伸審計或延伸審計調查過程中,要藉助主管部門的力量,確立相互配合和相互通報制度,盡可能減少審計阻力,確保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
暢通審計信息傳播渠道。
要加大對國家審計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形成了解審計、支持審計、關注審計的氛圍;要積極探索地方審計機關審計結果公開制度,做到及時、准確地傳播審計信息;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力量,通過媒體宣傳,做到審計信息及時上傳下達;要實現審計成果的通俗化,擴大審計結果信息的受眾面,使審計結果能為普通民眾所理解和使用;要建立健全審計結果內部運用制度,通過相互借鑒,成果共享,保證審計成果的連續性和有效性。及時總結審計經驗,探求審計規律,提升審計成果層次,同時加強監督、檢查,達到審計成果落實、轉化和利用的效果。

㈤ 如何把好內審成果的利用與轉化關求答案

一、內審成果及其作用人民銀行內審成果,可簡言為「實績」與「實效」,是審計事項與審計管理的總結與歸納,是未來審計工作的一種預測,可通過各類方式予以陳述,並對人民銀行業務活動和內部控制活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份內審工作總結一般不會少這樣幾個字眼:「審計查出問題X個,查出違規金額Y元,整改得到落實Z個……」。這就是一個工作階段內審人員所創下的工作成績,通常,也是將此作為衡量內審成績與查處力度的一個尺碼,但內部審計成果不單指查出問題的多少。人民銀行內部審計從全面審計、專項審計、後續審計和領導幹部離任審計拓展到內控評審、履職審計並朝著績效審計方向漸進的過程,可視為內審成果的「成長史」,蘊涵了審計方式從賬務的全面核對與試算到抽樣審計方式的廣泛應用;內審目標從查錯糾弊到風險全程式控制制的提出;審計手段從手工審計到以 計算 機審計為主的提出;內審職能從監督評價到監督與服務並重的提出;內審內容從財務的合規性、合法性向效益性方向轉變等幾方面的成長,這些都是審計成果借鑒、利用與轉化的結晶。內審成果推動著人民銀行審計技能與質量的不斷提高——審前調查引起高度重視,重要性水平評估、憑借風險點適時開展審計的檢查方式正在踐行,審計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內審成果推動著人民銀行內審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發展與豐富——風險導向審計的逐步應用,使人民銀行內審內容、方式、方法、思維及工作制度與管理辦法作了相應的調整與充實,出台了《 中國 人民銀行領導幹部履行職責審計辦法(試行)》和《中國人民銀行領導幹部履行職責審計指南》等。內審成果促進著人民銀行內部管理方式的優化——以人為本的內部管理理念不斷深入,
環境建設得到加強,人人參與內控管理意識得到增強,建立了信息溝通與交流平台,有效地控制和防範來自組織內、外部的風險,出台了各類行之有效地激勵與約束管理制度與辦法。
審計成果不是零散的,它需要加工、提煉,它可以是一個細小審計技能的突破,審計方式的更新,也可以是一項制度與規范,更可以是新的內審理論與實踐的誕生,毋庸置疑,內審科研成果與專利屬於內審成果范疇。
二、內審成果利用、轉化與梗阻通常,視審計結論與決定(內審意見)為內審成果利用與轉化的唯一通道。實際上,內審工作的各個環節都在為內審成果利用與轉化作各類鋪墊,如:基於職能部門的業務操作流程與規范而擬定的審計方案是審計成果雛形與有機組成部分;充分利用現有審計經驗、技術條件,圓滿完成內審任務,實現審計目標,達到預期效果是審計成果的奠基石;內審報告、專題案例分析、內審綜合分析和內審工作總結是凝煉審計成果的渠道;內審經驗交流又是新一輪審計成果的捷徑。
為查而查,為整改而整改,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的工作態度只能成為內審成果的梗阻。當前基層人民銀行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是「屢查屢犯」得不到徹底根治便是這種工作態度所致,其中,不排除內審建議過於籠統,針對性不強,內審整改跟蹤舉措不力;不排除內審幹部對問題定性不準,證據不足;不排除因內審人員的「慎獨」而導致的審計風險所致。
各類材料僅停留在表層文字功夫上或敷衍了事,疏於開展切合實際的比照、分析和總結,只能是內審成果的梗阻。當前基層人民銀行內審部門仍不同程度存在「浮誇」的不良習氣,只看到成績,看不到缺點與差距,片面地誇大業績,拿不出真材實料,不注重工作經驗與審計技能的總結、積累與交流,只浮於人員思想動態的表層分析上,人雲亦雲,談不上「探索」、「預見」與「求新」。
內審自身管理制度不健全、執行制度流於形式勢必成為內審成果的梗阻。內審的「矛」一向是指向被審對象,監督被審對象的職責、崗位、流程與制度,查找各類可疑風險點,而自身內部管理制度簡陋、職責不清、工作透明度不高。現場審計除了必要的內審通知必須出具,內審報告必須遞交,內審處理決定必須下達外,一切能「靈活」的盡可能「靈活」,現場該收集的證據未收集,該整的工作底稿未整,該列的事實未列,事後補正、補救的現象在基層人民銀行內審部門時有發生。
領導不重視,工作無激情,成員不配合也是內審成果的梗阻。有了成績得不到領導層的欣賞,有求新慾望得不到領導的支持,內審成果很可能被扼殺在萌芽狀態。工作無激情,為了「績效」而製作「績效」,只能是耗費,達不到實際奏效。缺乏和諧的工作氛圍,缺乏良好分工,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團隊作用,這一切都會形成一些人為的,不必要的梗阻。

㈥ 如何加強村級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成果運用

(一)村級組織主要負責人任期經濟責任目標完成情況。主要內容包括:一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整治完成情況;二是村級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和債權債務清理情況;三是財務管理、資產管理和民主理財等管理制度建立情況等。 (二)村級組織主要負責人任期內

㈦ 如何加強審計成果運用

加強審計成果的轉化和利用,需要在各個環節圍繞這一中心開展工作,切實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立項上明確目標、過程上進行流程式控制制、審計結論的落實上有強力保障。

1.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

舊的思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審計工作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審計立項和實施過於程序化、格式化,缺乏創新意識,既耗費大量審計成本,又造成年年工作千篇一律,客觀上也造成了被審計單位「屢查屢犯」的現象;其次,反映問題過於強調面面俱到,糾纏於細枝末節,重點不突出,層次不分明;再次,分析問題缺乏系統性和辯證思維,從而使審計視野狹窄,不能從宏觀方面把握大局。

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加強審計理論與技能及相關知識的學習,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學會站在全局高度,多角度、多層面、多關聯地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從中發現規律。

2.要有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

審計的對象是紛繁復雜的財政財務收支等活動,很多問題都深深隱藏在表面現象背後,審計工作的目的就是透過現象洞察本質,這就特別強調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要求審計人員必須伏下身子,善於發現蛛絲馬跡。

首先,在制訂審計項目計劃時,要明確審計成果轉化和利用的目標,確保審計實施有的放矢;其次,在實施審計項目時,要查證審計成果轉化和利用目標的合理性和前瞻性,並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和完善目標;再次,在匯總審計項目資料時,應及時總結所發現的問題及成因,要把審計視角放到地域發展的全局上來。

3.要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審計成果的轉化和利用

抓住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

要做好審計成果的轉化和利用,就要抓好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發揮審計工作最大、最優的效益。要將審計重點落實到領導關注、群眾關心的問題和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做好項目審計和審計調查;要組織開展關系群眾利益的重要項目和重點資金審計,推動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要突出對傾向性和普遍性問題的分析研究,反復出現的問題從規律上找原因,普遍出現的問題從體制上找對策。

提高質量,增強審計成果的公信力。

要保證審計結果客觀、公正,經得起社會各界的推敲,讓審計結果變成服務政府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促進政府以及有關部門修改完善有關政策法規,規范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要通過審計結果促理清財政資金使用的脈絡走向。

建立健全審計結果落實的聯動機制。

要嚴肅審計執法,對審計中發現的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問題、違反廉政規定和涉嫌犯罪的行為,除按照法律法規下達審計決定書外,還要及時移送有關部門或同時制發審計建議書。對重要的審計項目要爭取政府支持,督促落實審計決定。

在審計過程中,特別是延伸審計或延伸審計調查過程中,要藉助主管部門的力量,確立相互配合和相互通報制度,盡可能減少審計阻力,確保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

暢通審計信息傳播渠道。

要加大對國家審計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形成了解審計、支持審計、關注審計的氛圍;要積極探索地方審計機關審計結果公開制度,做到及時、准確地傳播審計信息;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力量,通過媒體宣傳,做到審計信息及時上傳下達;要實現審計成果的通俗化,擴大審計結果信息的受眾面,使審計結果能為普通民眾所理解和使用;要建立健全審計結果內部運用制度,通過相互借鑒,成果共享,保證審計成果的連續性和有效性。及時總結審計經驗,探求審計規律,提升審計成果層次,同時加強監督、檢查,達到審計成果落實、轉化和利用的效果。

㈧ 如何構建審計成果運用的長效機制和具體措施

為切實維護《審計法》、《監督法》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嚴肅性,有效發揮審計的監督職能和建設性作用,現就進一步加強審計整改、有效運用審計成果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切實加強審計工作領導,優化內部審計工作環境

內部審計是在單位主要負責人領導下開展工作,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審計成果運用最終由領導決定。領導要積極支持審計人員履行職責,定期聽取審計部門的工作匯報,創造「尊重審計、支持審計、自覺接受審計」的良好工作環境。要切實保障審計工作必需的工作條件,按需足額安排審計經費,並列入年度預算。同時,強化審計宣傳工作,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反映和宣傳內部審計工作,認真做好內部審計信息化管理工作,使之成為宣傳審計工作的「窗口」。同時,加強與政府審計部門、內部審計協會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得聯系,不斷優化內部審計工作的外部環境。

(二)規范內部審計行為,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

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是規避審計風險的重要因素,是各級領導對審計工作信賴和支持的根基,是審計人員工作的價值所在。內部審計人員應嚴格遵循內部審計准則,規范審計程序,進一步提高審計質量。可以採取以下舉措切實提高內部審計質量。一是以國家審計機關抓內部審計質量評估認證為契機,內外結合,以此形成「倒逼機制」,增強各內部審計機構控制審計質量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是以內部開展優秀審計項目評選活動為抓手,落實「主審負責制」、「二級復核制」,建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從計劃管理、審計方案、審計底稿、審計復核、責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加強審計質量控制,力爭做到審計計劃科學合理、審計方案目標明確、審計實施重點突出、審計底稿記錄規范、審計復核扎實細致、審計報告客觀公正、審計檔案管理規范;三是加強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計算機輔助審計的開展,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並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逐步建立內部審計「資料庫」,努力實現審計微機化管理;四是積極組織審計人員開展業務觀摩、經驗交流,強化審計人員的審計程序意識、質量意識、風險意識;五是鼓勵審計人員撰寫審計理論與實務研究的相關論文,並對獲獎作品予以獎勵,激發審計人員自學主動性,增強其審計業務功底。

(三)加大審計整改和處理處罰力度,提高審計工作成效
建立健全審計整改與處理處罰相關規章制度,加大審計整改工作和處理處罰力度,加大對審計結果的運用。特別是對查出的有關違紀違規問題應採取必要的處理處罰措施,發揮內部審計的懲戒職能作用。探索和推行內部審計結果公告制度,並將審計結果適度公開。全面落實審計整改責任制,從被審計單位報告審計查出問題限期整改情況、審計回訪和審計部門年度審計整改情況報告等環節,落實跟蹤問效,將查出問題轉變為完善單位經濟管理的具體措施,杜絕「屢審屢犯」的問題發生,切實提高審計工作成效。

(四)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提高審計隊伍綜合素質

審計隊伍是影響審計工作質量重要因素。一是優化內部審計人員結構,造就一支政治素質強、業務技術精、工作作風硬的內部審計隊伍。配齊配強審計人員,充實審計力量,建立審計崗位和相關崗位的定期輪崗交流機制,調整審計人員的專業結構,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二是採取「請進來」、「走出去」、「以審代訓」等方式加強業務學習和審計業務培訓,提高審計人員專業水平,提升審計人員履職能力。通過聘請知名專家講課,組織內部理論研討和內部審計人員參加會計學院或內部審計師協會的培訓,開拓視野,更新知識。組織內部審計人員參與全局性審計項目,以審代訓,提高審計員實際操作能力,並以此帶動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提高單位審計隊伍的整體素質。

(五)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規章制度,依法按章開展內部審計

依法審計是提高政府部門內部審計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證。為此,政府部門內部審計機構必須依據國家的審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的財經法規建立內部審計規章制度,按照內部審計規范所規定的程序、方法、內容等開展各項審計工作,從而實現內部審計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為達到這個目標,首先,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應加強學習和培訓,熟練地掌握有關法律法規和內部審計規范;其次,應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的控制制度和激勵機制以及責任制度,規范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行為,克服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切實維護內部審計工作的嚴肅性。

閱讀全文

與審計成果運用供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