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教學成果獎評審意見

教學成果獎評審意見

發布時間:2022-05-13 13:50:58

A. 如何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回顧兩年來學校的教學 工作,分析當前學校教學工作所面臨的形勢,認真研究今後學校教學工作的思路與推進措施, 按照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學校教 學工作再上新的水平。 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兩年教學工作的回顧 兩年來,學校和各學院圍繞迎接教學評估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 過加強領導和加大投入、深化教學改革、實施質量工程、完善管理制度、建設高素質教師隊 伍、加強校風學風建設,強化了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有力保證了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一)積極實施質量工程,專業和課程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兩年來,我校大力推進質量工程建設,繼工程訓練中心獲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點之 後,大學物理實驗中心又獲此殊榮,成為江西省第二個獲兩個國家級實驗示範中心建設點的 高校。我校金屬材料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3 個專業獲批為國家級特色專業 建設點;材料成型與控制專業也已通過江西省的評審,有望成為我校第4 個國家級特色專業 建設點。環境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飛行器製造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4個專業成為 江西省高校特色專業。 基礎化學實驗中心、網路技術實驗中心、電子綜合實驗中心、力學實驗中心、材料基礎實驗 中心。電工電子實驗中心成功獲得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學校緊密結合航空業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加強了本科專業的特色建設,航機學院在飛行器 製造和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中設置了航空維修專業方向,電子學院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設置 了航電維修方向,材料學院、環化學院、自動化學院也在相關專業中設置了光伏技術與工程 的專業方向,進一步拓展了人才培養的適應面。 按照「加強基礎、擴展素質、提高能力」的總體思路,學校修訂完善了2008 版本科人才培 養方案,新的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在整合課程體系、更新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壓縮了總學時, 設置創新學分,積極鼓勵學生開展科技創新,增設了《大學語文》、《航空航天概論》等必修 課程,更加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設置中進一步加強了自身的 特色。 學校建立了「精品課程開發系統」和「網路課堂」兩個課程教學平台,在《精品課程開發系 統》建有網站的課程136 門;使用《網路課堂(網路教學平台)》的課程達到351 個課程教學平台對推動學校的課程建設工作、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教材建設上,學校3 種教材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劃項目,並已出版; 在2008 年的第三屆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評選中,我校3 本教材獲得江西省優秀教材 一等獎,3 本教材獲得二等獎,正式出版教材13 本,2008 年學校又批准了16 項規劃教材作 為公開出版教材,並落實了資助經費。 (二)教學改革不斷深化 兩年中,我校國防生培養的「昌航模式」在軍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得到了解放軍總政治部 領導的高度評價; 10 多家中央媒體相繼發表報道,盛贊這一培養模式; 40 余所國防生培 養院校和十幾位將軍先後來到學校參觀指導。2007 年,我校應邀出席全軍國防生培養工作 會議,在會上作典型經驗介紹;2008 年學校成功承辦了海軍國防生培養工作現場交流會, 進一步擴大了我校國防生培養工作的影響。 2008 年以來,學校對08 級全體新生推行《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對部分學院08 生進行了《高等數學》分級教學試點,這些改革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了分類培養、因材施教的理念,收到了較好效果。 學校把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作為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專題立項的方式整合更 新實驗項目,在政策和經費上給予支持,調動了廣大實驗教師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積 極性。2008 年學校積極推進實驗教學改革,現有 396 門實驗課程,有綜合性、設計性實驗 的課程為347 門,佔有實驗課程總數的比例達87.6%。綜合性、設計性和開放性實驗對學生 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校各實驗中心及實驗室每學期均向學生開設開放性實驗,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興趣,選 做相關實驗。一大批開放實驗項目開放時間長,開放范圍和覆蓋面廣,深受學生歡迎,據統 計,項目數和參選人數每學期均在增加,學生跨院、跨系、跨專業選修開放性實驗項目人數 逐步遞增。2008 年度全校共開設381 個開放性實驗項目,參加選修的學生達6297 人次。 繼航機學院發動機專業與株洲 608 所合作實行 3+1 培養模式之後,軟體學院去年開始與微 軟江西分公司合作以 2+2 模式培養軟體專業人才。這種產學研的合作教育模式縮小了學校 教育與企業實際工作的距離,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兩年來,廣大教師踴躍申報各類教改課題,積極撰寫高水平教改論文,切實提高了教學研究 水平。2007 年獲省級教改課題35 項,省級教育規劃課題30 項,其中5 位教師的選題被評 為當年度重點課題;2008 年獲省級教改課題53 項,省級教育規劃課題25 項。兩年中,廣 大教師共撰寫教改論文近200 在2008年省級教學成果獎的評選中,我校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 項、二等獎6 江西省首屆雙語教學研討會上,周力、余達祥老師進行了雙語課程演示,彭迎風老師的論文獲一等獎;在江西省多媒體課件及講課比賽中,舒堅老師獲一等獎;在全國普通高校《軍事 理論》教學授課比賽中,曹美龍老師獲二等獎;在全國第三屆基礎力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上, 李海姣獲二等獎;在第7 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中,李建耀、趙晴等老師研製的多媒體課件 獲優秀獎。 (三)教學實踐基地建設不斷加強 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學校多渠道籌集資金,保證了教學投入,積極改善教學條件和環境。 兩年來學校利用中央共建資金建設了電子技術綜合實踐中心、土木工程實驗中心、藝術與設 計實訓中心等實驗室,同時購置了空乘模擬訓練艙、文法學院的非線性編輯機、工訓中心的 數控機床等一批實驗裝備,改善了教學條件,滿足了教學評估的要求。 (四)師資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 兩年來,學校人才引進和培養的質量、數量明顯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支作風過硬、業務精良、 德才雙馨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截至目前,我校共有省級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7 人,省級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53 西省百千萬人才第一、二層次人選22人,省級教學名師13 人,學校各類教學科研骨幹達到 108 人,完成了「111360 人才工程」提出的到2012 年「專任教師中各類教學科研骨幹人才 達到100 名以上」的目標。迄今,我校具有博士學位教師的總量近200 名,博士學位教師比 例居全省高校前列。 學校積極推進中青年教師實踐能力培養工作,兩年來共選派50 名中青年教師到生產科研和 社會實踐一線鍛煉,造就了一批既能從事本專業理論教學,又能較熟練地指導本專業實踐教 學的教師;大大提高了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 兩年中,一批教師獲得各種獎勵和榮譽。魯世強教授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饒國賓教授 被評為「江西省模範教師」,易青教授被評為「江西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魏立安、曾接 位教授榮獲江西省教學名師榮譽稱號。自動化學院被評為「江西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學團隊、無損檢測技術教學團隊、工程訓練 中心教學團隊、應用化學專業教學團隊等4 個教學團隊入選省級教學團隊。 (五)教學管理得到進一步規范 學校修訂完善了80 余項教學規章制度,這些制度可操作性強,涵蓋教學建設,專業與課程, 學籍、學位與考試,教學改革和研究,實踐教學,教學評估與質量監控,教材管理等方面, 進一步規范了教學工作。2008 年學校增設了教學評估中心,專職負責教學評估與質量監控 工作,進一步完善了教學管理機構職能。 兩年來,學校進一步健全了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明確了教學質量監控的主要對象和內容; 建立了以教學評價、督導為主導,以調控為重點,以課堂教學、畢業設計(論文)為關鍵環 節,以長效機制為目標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立了教學質量監控運行系統,加強了教學工 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饋與調控;完善了教學質量的檢查、評價制度;進一步明確 了教學質量監控單位及責任人的職責,為學校實施教學質量的全面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發揮 了積極作用。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在進行教學管理過程中,實行了掛牌檢查、掛牌聽課制度, 在管理教學工作的同時主動接受廣大師生監督。 在2007 年全省考試工作總結會議上,學校從全省76 個高校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點中脫穎 而出,榮獲江西省「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優秀考點」稱號。 (六)學風建設取得切實成效 兩年來,學校通過建章立制、嚴格校紀校規,規范學生行為,培養學生遵守校紀校規的自覺 性,考風考紀優良,學生違紀率較低且逐年下降,學風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是堅持制度建設。修訂和完善了一系列學生管理規章制度,匯編成《學生手冊》和《管理 文件選編》,為創建優良學風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狠抓關鍵環節。高度重視學生考前動員,進行《考試作弊警示錄》和《學生「十不違」》 等警示教育;堅持全體政工幹部逢考必巡制度。學生違紀率逐年下降, 2007—2008 學年學 生考試違紀人數49 人,違紀率0.26%;2008—2009 學年第一學期學生考試違紀人數14 違紀率0.07%。三是開展主題活動。兩年來,先後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學風建設年」、「迎評促建創優良學風」 學風建設月、 「讀經典書籍,創書香校園」等主題活動,實施「十百千」優良學風創建工 程,舉辦18 項精品校園文化活動,開辦了213 項學術報告,營造了良好學習氛圍。 四是建立激勵機制。除了設立優秀學生獎學金、學科獎學金、素質拓展獎學金、企業獎學金 等20 多種獎學助學金外,學校還開展了「十佳大學生」、「感動昌航——魅力大學生」評選、 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國家獎學金評選等活動,極大地鼓舞和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涌現了全國先進班集體030352 班、全國三好學生劉征魯、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劉慧斌、1235 人次獲得國家獎學金,江西省「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49 人,江西省「先進班集體」 (七)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穩步提高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大力推進實踐教學與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畢業生普遍受到社會歡迎和好評,形成了招生、培養、就業的良性 循環。 近年來,學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位於江西省高校前列。繼2006 年在江西省普通高等院校 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單位後,2007 年我校再獲此殊榮。學校總的招生計劃逐 年遞增,第一志願錄取率逐年提高,2007 在年江西省首次實現二本的第一志願錄取率100%; 2008 年在省內理科和文科錄取分數線分別比二本線高出20 分和12 個專業實現了省內一本招生,二本投檔線在部分省(市)超過當地一本線。 2008 年暑期,學校分赴13 個省份走訪航空國防企事業單位和地方用人單位,進行第6 業生質量跟蹤調查,調查反饋顯示,我校畢業生思想素質高,專業功底扎實,動手能力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團結協作精神,能夠獨立開展工作,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在第六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中,我校學子從全國9736 名選手中勝出,獲得二等獎 (全國總排名第九位),創下江西省大學生在此項比賽歷史上的最好成績;第十屆「挑戰杯」 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我校兩名同學榮獲二等獎; 2007 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上,我校學子攬得十三枚金牌中的四枚;2008年國際性大賽美國 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我校3 位同學榮獲二等獎;第三屆「創新杯」全國未來飛行器大賽 中,我校學生榮獲專業組二等獎和業余組二等獎;江西省第二屆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 我校學生作品「下水道清理機器人」和「自動清毒出筷機」獲得二等獎,在江西省首屆模具 設計製作大賽中獲得團體和個人第一名,「CCTV」杯英語演講比賽江西省決賽中,我校兩 位同學榮獲三等獎; (八)圓滿完成了教育部對我校的本科教學評估 2008 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對學校本科教學工作進行了實地考察評估,這是對我校半個多世紀辦學成果的全面檢閱,在學校黨委、行政的領導 下,我們勝利完成了迎評促建的任務。 專家組對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在19 項評估二級指標中有18 項獲得A級, 項B級;在全部44個觀測點中有39 項獲得A級,4 專家組一致認為我校在56年的辦學歷程中,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以航空 國防教育為載體,營造了獨特的育人文化環境,不斷地推動著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創新和發展, 為造就大批服務基層、敬業奉獻的高素質人才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認為我校始終堅持知 行合一、注重實踐的理念,精心打造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了工程教學與工程訓練相結合的教 學模式,整合實踐教學資源,構築了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為核心的實踐教學平台,強 化了大學生的綜合工程能力訓練,為航空國防事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大批『上手 快、能力強』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形成了南昌航空大學人才培養的鮮明特色」。 專家組充分肯定的這些成績和特色是學校今後推進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的寶貴資源和財富,我 們應當繼續堅持和發揚。 迎評促建過程中,全校上下表現出了強烈的主人翁精神,高效率地完成了大量繁重而卓有成 效的工作,以優良的校風、學風,優美的環境迎接教育部專家的到來;專家進校後,廣大師 生員工充滿激情、奮發向上,把對學校的熱愛化作點點滴滴的細節,以前所未有的精神狀態 開展各項工作,給專家留下了良好印象。可以說,學校評建工作能夠取得優秀成績,是學校 黨委、行政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全校廣大師生積極參與、無私奉獻、共同努力的結果。迎 評工作的圓滿完成充分體現了我校師生團結拼搏的精神風貌,體現了高度的凝聚力和責任 感,這是我們今後做好各項工作、保持學校不斷發展的強大基石。 二、教學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兩年來,學校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應看到,制約教育教學質量的問題仍然存 在,教學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 一是教學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在大眾化高等教育的背景下,在向教學研究型大學目標邁進 的過程中,我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管理模式還存在不適應人才個性發展的問題;以學生 為本的教學理念還需進一步加強;專業的特色和品牌還需進一步打造;部分課程的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還不能適應學生的需求;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還需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的實效 還有待提高。 二是基礎理論教學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基礎課教學還存在不適應學生多樣化需要;部分基 礎課對學生要求降低,教學水平不高;部分專業基礎課開設不規范等等問題,影響了學生對 基礎理論的掌握。 三是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我校的人文科學素質教育課程還存在開 出數量少,課程質量不高的問題,課外人文講座的開設不夠廣泛;大學生科技人文類社團活 動開展還不夠普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式和途徑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四是學風建設有等進一步加強。學校整體學習氛圍不夠濃厚,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缺乏,目 標不明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學風學紀教育有待進一步加強。補考率、重修率較高;留 級學生的管理成為學風建設中的一大難題。 三、對做好今後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 (一)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大眾化教育階段的教育觀和質量觀 1999 年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發展,2007 年我國大學的毛入學率達到26%, 早已步入國際公認的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因此,我們的教育觀念也必須隨之轉變。 高等教育大眾化滿足了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 資源,也提升整個民族的素質。同時,大眾化帶來的入學水平參差不齊也給大學教育提出了 新的挑戰。因此我們在教育方式上應該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充分體現靈活性和多樣性,為 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選擇機會和自由發展空間,為學生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寬松的環 大眾化教育觀的核心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因此我樣在教學和管理中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和差異,逐步建立多樣化的教育教學體系,既要有利於具有天賦的精英人才脫穎而出, 同時也要兼顧那些基礎較差,學生有困難的同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地得到發展。 (二)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一要積極推進基礎課程的分級教學。大學英語、高等數學課程要在總結08 級分級教學經驗 的基礎上,繼續在09 級全面開展分級教學。要建設好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機房,為學生自主 學習提供良好條件。線性代數、計算機文化基礎等課程也要進行分級教學的試點。各專業學 院要積極為部分優秀學生開設選擇性的提高類課程,加強對優秀學生的培養。 二是要穩妥推進教師掛牌上課,不斷完善學分制。要繼續穩妥地擴大教師掛牌上課的范圍, 除在部分公共基礎課進行試點外,要選擇部分專業基礎課程進行教師掛牌上課的試點,要不 斷完善選課制度,使選課制度更適應學分制的要求。 三是要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要在堅持傳統教學方法優勢的基礎上,更多地採用啟發式、 討論式、研究式等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 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不斷提高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質量,積極開展網上答疑, 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現教中心要切實做好教師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多媒體教學和網路教學 的質量和水平。 四是抓好課程考核工作的持續改進。鼓勵採用口試、答辯、撰寫論文和大型作業的方式進行 課程考核。對公共基礎和專業基礎課程要堅持實行教考分離制度,嚴格考場管理。 五要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把知識傳授與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 積極推進與企事業單位的產學研合作,不斷探索3+1,2+2 等合作辦學模式。要加強在企事 業單位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的工作,努力開辟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新渠道。要積極開展與國外高 校的合作,探索本科人才國際合作培養的新模式。高職學院要加強與航空國防企事業單位的 合作,探索訂單式培養的新模式。 六要加強教學改革研究工作,倡導和支持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積極撰寫高水 平教改論文,切實提高教學研究水平。要進一步抓好現有的重點教改項目,特別是省級重點 教改課題,使之帶動人才培養改革的實踐,提高改革的實效和受益面。要積極組織申報各類 教學改革成果,力爭在國家級獎勵上有所突破。 (三)加強基礎課程的教學,提高基礎課程教學水平 一是要加強基礎課程的教學建設,根據分類分級教學的要求,精選教學內容,使基礎課程的 深度和廣度既符合本科教學要求,又能有所提高,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要求。要不斷研究基礎 課的教法,積極開展教學法研究活動,堅持集體備課、作業批改和答疑等教學制度,做好題 庫建設,在有條件的基礎課實行期中考試制度。 二是要規范基礎課程的管理。針對部分專業基礎課分散開設的現象,有必要加強這類課程的 管理。要堅持課程歸口管理,落實責任院系。責任院系要切實加強課程建設,選派教學水平 高,責任心強的教師作為課程負責人,統一大綱,統一教材,統一要求,以確保專業基礎課 程的質量。 三是要加強基礎課的師資隊伍建設。要研究制定打造基礎課教學團隊的政策措施,鼓勵教師 全身心投入基礎課教學和改革。要在職稱晉升、崗位聘任等方面對基礎課教師予以政策傾斜。 (四)扎實推進「質量工程」 一是要在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立項的基礎上,切實抓好三個國家級特色專業 和兩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建設,使之成為教學的典範,充分發揮示範作用。同時積極做好 同家精品課程、國家級名師、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方面的申報工作,爭取有所 突破。 二是要緊緊圍繞航空國防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打造專業特色與品牌,要牢固樹立專 業的品牌意識,按照「人無我有、有人我優、人優我精」的要求做好專業的頂層設計,積極 引進高水平師資,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切實增強人才的競 開展課外講座活動,邀請各界名 善教學指導和評價體系 一是要堅持各級領導聽 抓學風,全過程抓學風和全方位抓學風的思想認識,形成全校上下共抓學風 的合力;要通過抓好上課、聽課、自習、作 檢修杜絕「跑 冒滴漏」現象、增加環保設施等一系列措施來提升員工的安全、環保 意識和勞動防護水平,把安全和環保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B. 2012 年海南省高等院校教師高級職稱評審條件

海南省教育廳文件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瓊教師〔2014〕46號

海南省教育廳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做好2014年度全省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教育(教科)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事勞動保障)局,洋浦經濟開發區社會發展局,各高等學校,各省屬中等職業學校,廳直屬各單位(學校),有關單位:

根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做好2014年度全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通知》(瓊人社發〔2014〕420號)文件要求,現就做好2014年度全省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有關評審適用政策

(一)繼續推進海口市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制度改革,海口市各單位要在核定的崗位結構比例內進行申報,不得在崗位結構比例之外進行與崗位聘用相脫離的資格評審,正高級教師評審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下達指標後另行通知。未實行試點改革的按原有做法進行評審。

(二)高校教師系列申報評審執行《關於印發海南省高等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試行)的通知》(瓊人勞保專〔2006〕36號),其中高校輔導員申報評審條件執行《關於海南省高等學校輔導員申報專業技術資格有關問題的通知》(瓊人社發〔2011〕113號),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系列申報評審執行《關於印發海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試行)的通知》(瓊人勞保專〔2007〕15號),海口市中小學教師系列申報、評審執行《海口市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其他市縣中小學教師系列申報、評審執行《關於印發海南省中學教師、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試行)的通知》(瓊人勞保專〔2007〕14號)。

(三)職稱外語執行《關於完善職稱外語等級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瓊人勞保專〔2007〕24號),職稱計算機執行《關於完善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有關規定的通知》(瓊人社發〔2012〕147號)。

(四)實行學術論文論著上網檢索驗證。各高校要通過有權威性的「中國知網」、「中國新聞出版信息網」、「南京大學CSSCI期刊目錄檢索」、「SCI,EI,ISTP/ISSHP」等網站,對申報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資格提供的學術刊物和學術著作實行網上檢索驗證,並在申報材料中提供學術刊物、著作與檢索頁。各高校必須在檢索頁上做出核查意見並加蓋審核部門印章,未經檢索驗證證明學術論著真實性的不予受理。學術刊物、論著以正式出版物為准。

(五)專業技術資格轉評是指專業技術人員崗位發生變更,且變更前後的崗位屬不同職稱系列,申報評審同級別專業技術資格。工作崗位變更且轉崗一年後可申請轉評同級專業技術資格,同級轉評一年後可按規定申報晉升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轉評前後的任職年限可以合並計算。申報轉評要提供轉崗證明材料,工作崗位未變更的,不得轉評。申報轉評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評審,嚴格按照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條件的有關規定執行。

(六)申報人員的任職資歷、職稱外語免試年齡的截止時間為2014年12月31日,中專、中小學其他申報材料的截止時間為2014年6月30日,高校其他申報材料截止時間為2014年8月31日。

(七)獎項說明

1.教學成果獎。國家教學成果獎是指由教育部負責評審、批准和授予的獎項;省級教學成果獎是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評定的獎項。

2.科研獎項、課題(項目)。省級科研獎項、課題(項目)是指由省科技廳、省社科聯、省科協等部門以省政府名義組織評定、立項的獎項、課題(項目),廳級科研獎項、課題(項目)是指由省級行政部門組織評定、立項的獎項、課題(項目)。所有科研課題(項目)必須出具由科研獎項、課題(項目)立項的審批部門出具課題(項目)的結題報告。

3.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本人或輔導學生參加全省技能競賽一等獎、二等獎參照全國職業技能競賽二等獎、三等獎執行。

4.中小學教師教學業務和論文評比,國家級獎項是指中國教育學會全國各教學專業委員會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研究中心所評獎項;省級獎項是指省教育廳和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所評獎項;市縣級獎項是指各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和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訓院所評獎項。

二、申報材料的受理審核

(一)參加評審的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學校提交申報材料,學校要以適當的形式進行公示,接收群眾監督,公示時間一般不少於7個工作日。

(二)申報人員應當提供能夠反映本人專業技術水平、工作業績和職業道德方面的有效材料。

(三)申報材料的受理、審核由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省屬學校負責,並按照各系列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和其他相關政策對申報人員的材料進行審核,主要是對是否符合申報條件以及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進行審核,並做出審核意見。對申報材料不全,不合格的,要及時通知申報人在規定時間內補齊,經審核同意的材料送交省教育廳。

(四)教育行政部門和單位(學校)要對出具申報人的班主任經歷、支教等各類證明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如為申報人提供虛假證明的,要追究相關人員和單位負責人的責任。對偽造學歷、資歷、論文著作、教學科研成果、獲獎證書、工作業績及工作量等弄虛作假、違反學術道德行為的申報者,實行「一票否決」制,一律取消其參評資格,已取得專業技術資格的予以撤消。自查實之日起,3年內不得參加評審,並視情節輕重予以紀律處分。

三、時間安排

中小學(幼兒園)、中專學校材料受理時間為2014年7月10日至7月31日。其中:7月10日至7月15日受理省教育廳直屬學校、省屬企事業單位材料;7月16日至31日受理各市縣材料。8月1日至10日對中小學(幼兒園)、中專學校申報材料進行整理。高校材料受理時間為2014年9月20日至25日。申報人員提交的評審材料由單位統一報送,不受理個人報送的申報材料。請各單位按時報送評審材料(材料報送地址另行通知),逾期不報或逾期補送材料的,一律不予以受理。

四、收費標准

評審收費按省財政廳、省發展與改革廳(瓊財非稅〔2008〕26號)標准: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費為210元/人,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費為320元/人。評審費為申報個人支付,各市縣、學校按標准集中代收,並在報送申報材料時交納,由省教育廳開取正式發票(以市縣或學校為單位),上交省財政廳國庫帳戶。

各市縣、單位必須將本文件精神傳達到每一位教師,督促符合條件的申報者按照規定時間、規定要求上報材料。

聯系人:李霞,聯系電話:0898-65236870。

海南省教育廳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4年6月17日
文章來源於易賢網http://www.ynpxrz.com/n657882c1821.aspx

C. 什麼叫教學成果獎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每4年評審一次,獲獎項目需在教育教學理論及實踐中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

(3)教學成果獎評審意見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1993年國家教委第二次獎勵了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成果。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在高等學校中,形成了由國家法規所確定的,與科技「三項獎」所並行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制度。

1987年開始,國家教委每四年進行一次高等學校國家級教材獎勵。原定於1996年進行的第三次國家級教材獎與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並軌」。1997年國家教委成果獎中有438項教材參加了評審,117項教材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13項教材獲得了一等獎。

第四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獎勵額度,對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給予8萬元、5萬元和2萬元的獎勵。學校在國家獎勵的基礎上將給予一定程度的配套獎勵。

D. 江西醫學院的辦學成果

1984年9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醫學院的醫學專業被確定為省屬高校重點專業。1989年3月,經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獎評審委員會評審,學院有5項教學成果獲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獎,其中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蔣琳的「《基礎化學》的教學及其教研室建設」,程本芳、迮明廉、余啟勝的「普通高等醫學教育多科系同非同步教學計劃的整體優化和調控」,鄒志森的「培養實習醫師的有效措施——『四項任務』和『七項制度』」獲得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990年,學院有3項教學成果獲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獎,其中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人體解剖學教研室的「人體解剖學教學法和教材的改革」獲得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3年,學校有2項教學成果獲得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
1998年,徐斯凡主持的「功能實驗教學改革及微機化」項目獲得省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2000年,盧忠萍等的「『五段式教學法』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戴閩等的「外科學總論教學改革實踐研究」獲省高校教學成果一等獎;劉志剛等的「地方醫學院校研究室建設與探索」獲省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另外學院還獲得省高校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2003年,周憲民等的「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電子教材獲省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年,段菊如主持的「《斷層解剖學》課程建設探索」和歐陽群玲等的「醫學網路教學的研究與應用」獲省高校教學成果一等獎;肖新蘭等的「CT、MRI多媒體教學軟體」、蘇海等的「『實踐培能』心電圖教學新模式」、龔洪翰等的「醫學影像診斷學教學模式改革」和孔江聯等的「構建江西成人高等醫學教育新模式」獲省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歐陽群玲等的「醫學網路教學研究與應用」獲得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這是江西醫學院首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 恢復本科辦學之初,學校僅設醫學專業。為改變醫學本科教育專業單一的狀況,在恢復本科辦學的同時,學院便開始著手進行專業調整工作。針對江西省口腔醫學人才嚴重缺乏的問題,學院加快了口腔醫學系的籌建步伐。1979年9月,學院恢復研究生招生工作。1997年10月18日,學院向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申報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98年11月1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知江西省學位委員會,批准江西醫學院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
丁健: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新葯篩選中心主任、新葯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組長 。(2014年)
趙白鴿:曾任國家人口和計生委副主任、黨組成員,國家人口計生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兼任國務院婦兒工委委員,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外交學會常務理事 。(2014年)
管軼: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是研究禽流感病毒的國際權威之一 。(2010年)
饒毅: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曾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 1952年學校改院後,科研工作主要圍繞地方病、流行病、工礦衛生和中醫中葯科學研究工作展開,特別是把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血吸蟲病作為科研的重點。1954年,經衛生部批準的「釘螺殺滅法的實驗」和「血吸蟲病治療之改進」等11個研究課題都與流行病有關,1956年,114位教師提出了大小90個研究題目,副教授以上的教學人員有81%參加了研究工作,同時在學生中成立了20個科研小組,在教研組領導下進行科研工作。2篇論文分別發表於《中華醫學雜志》及其外文版。1957年,各教研組提出了當年科研課題86個,其中與血吸蟲病的防治有關者13個,與「除四害」有關者(蚊子方面)2個,與中醫中葯有關者28個,86個題目中經中央衛生部批准列入國家計劃的有7個。1958年,列入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醫葯組編制的科研計劃研究題共15個,列入「血研」計劃的15個,列入江西省計劃的有24個,其餘為院題(包括各教學醫院)85個,共計139個 。
合並前的1958年初制訂的全院科研計劃中,國家題有15題(國家題全省共18個),經江西省血吸蟲病研究委員會審定的15題,經江西省醫學科學研究委員會批准列入江西省計劃的有24題,其餘一般題(院題)87個,總計141個。1958年全院共完成了學術論文142篇,其中公開發表了50篇,完成了各類技術革新19500餘項。同年,二附院張以延與龔勝連合作研製的「心房顫動除顫器」獲衛生部金質獎,開創了本院教師獲部級科技獎的先河。1959年,成立科學研究委員會,科研經費27080元。全年共完成學術論文477篇,舉行學術活動360次。1960年,蔡錫麟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1962年12月,學院黨委根據教育部《關於為老教師配備科學助手的意見》精神,決定為二級教授孟憲藎(外科)、程崇圮(內科)、孫明(婦產科),三級教授劉懋淳(皮膚科)配備科學助手。
1964年,科研計劃共列題98個,其中國家題13項(計30題),省題35個,院題33個,絕大多數國家題都得到落實。全年共完成論文和小結共343篇。當年,江西省湖口縣突發「湖口病」,全年發病1026例,病死94例;1965年又發生96例,復發165例,病死4例。在省衛生廳領導下,學院派出十餘位老師參加了防治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並獲衛生部嘉獎。
1965年,列科研題61項,其中國家題24項,省題22項,院題15項。由於政治運動的頻繁進行,不少課題沒有完成。完成的課題中有水平較高的項目,如生化教研組彭偉堂「關於鳥氨酸氨基移換酶活力的測定方法」,是當時國際上的一種最快速的簡便方法,易於推廣和下農村。二附院張以延研製的「心室纖維性顫動消除器」,對於拯救手術中發生心室纖維性顫動的病人免於死亡具有重要價值,該產品榮獲首屆全國無線電工程製作二等獎。學院生物化學專業作為全省唯一的碩士學位授予點開始招生,導師為趙天睿。1966年,科研計劃共列題13項,其中國家題1項,省血吸蟲病研究委員會題1項,省衛生廳題5項,院題6項,但由於「文化大革命」的沖擊,多數科研項目被迫中止 。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全國醫葯衛生科學大會、全省科學大會相繼召開,江西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合作完成的「爭光黴素」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科學技術獎,江西醫學院符式珪等人專著《女性尿瘺的手術治療》的理論與實踐獲得全國醫葯衛生科學大會先進個人獎,另外,江西醫學院還獲得全國醫葯衛生科學大會科學技術獎2項,全省科學大會科學技術獎13項 。
20世紀80年代中,學院獲得一大批省部級科技成果獎。曹勇等的「高頻噴射呼吸機」於1984年獲省優秀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1985年又獲國家發明三等獎,這是學院歷史上首次獲得的國家三等獎。王尚福等的「微晶陶瓷人工關節生物材料的研究及臨床應用」於1987年同獲國家發明四等獎和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戴育成等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淋巴細胞集落的形成」於1985年獲得了省優秀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1988年,又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曾司魯等的「國人腦血管的系列研究」於1988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戴育成等的「人類B淋巴祖細胞(BL—CFG)體外無血清半固體培養的研究」於1990年獲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俞俊甫等的「恆壓式導納圖儀研製及其應用」於1984年獲省優秀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 。
1993年到1997年,共獲准各級各類科研課題432項,總經費640.59萬元,其中國家基金課題28項。秦達意的「油膜隔離法化學箝技術與分子依從性離子性通道的研究」於1992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3年又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填補了江西省在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方面的空白。1995年,黃紹烈等的「運用中醫中指中節同身寸確定食道心房調搏導管深度的最佳位置」獲國家發明三等獎。李國輝等的「輻照氟銀豬皮的研究和臨床應用」獲得了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陳薔娟等的「新型可轉動義眼座連體的研製與臨床應用」、劉志剛等人的「蟬抗原誘導的宿主—寄生蟲免疫相互作用的研究」和蘭緒達等的「人工晶體狀眼內植入的臨床研究」獲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郭光華等的「高頻噴射通氣和機理研究」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郭光華等人的「高頻噴射通氣過程形成渦流與CO2排除的關系」獲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1998至2005年,學院共獲准省級及以上科研課題1341項,科研經費總計2565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43項,「863」合作項目2項,「973」合作項目2項。
1998年,丁文龍主持的「異種神經移植修復周圍神經缺損的實驗研究」和彭軾平等的「絲蟲性乳糜尿臨床及發病機理研究」均獲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0年,吳開雲等的「下丘腦弓狀核對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影響及調控研究」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成果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1年,劉志剛主持的「中華硬蜱抗原誘導宿主抗蜱免疫作用機理的研究」獲得江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李國輝主持的「吸入性損傷的研究」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成果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2年,關晏星主持的「泌乳素受體與乳腺癌預後關系的研究」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成果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三等獎;2項成果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3年,王崇文主持的「清熱消炎對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的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成果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三等獎;2項成果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4年,彭衛東主持的「中國大陸蛔蟲同域種群分子遺傳學研究」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高國蘭主持的「閉孔動脈跨區供血的長型股薄肌肌皮瓣在切除外陰、陰道癌組織缺損後一期重建」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三等獎;4項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同年,二附院的留美學者洪葵發現世界首例引起心臟猝死新基因。2005年,洪濤主持的「縫隙連接參與腦血管痙攣的機理研究」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程曉曙主持的「一個細胞因子誘導的心功能不全新模型及其機制」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程曉曙主持的「射頻消融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和龔洪翰主持的「CT增強延時掃描在泌尿系病變的應用研究」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三等獎;3項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E. 小學副高職稱評審條件有哪些

不知道你是哪個省份的。每個省份有所不同。
以下是安徽省最新的副高職稱評審條件。

第十三條 高級教師
(一)學歷資歷條件
1.具備博士學位,並受聘一級教師崗位滿2年。
2.具備碩士學位、學士學位、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並受聘一級教師崗位滿5年。
3.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學歷,並在小學、初中受聘一級教師崗位滿5年(40周歲以下須具備本科畢業學歷)。
4.具備中師或其他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學歷,連續從事教師職業30年以上,年滿50周歲且現仍在小學任教的,受聘一級教師崗位滿5年。
5.城鎮教師須具有在鄉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支教)1年以上的經歷。
(二)能力條件
1.能根據學科特點,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思想實際,有效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育人成績比較突出。
2.對所教學科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教育教學經驗豐富,業績顯著,形成一定特色。能准確地對所帶班級每個學生進行述評。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等先進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撰寫1篇較高水平的反映本學科教育教學前沿的行動研究報告。
3.完成規定的教育教學任務,工作量達到本校專任教師平均課時量,或完成教育主管部門同意的支教、掛職(借用)等工作。校長、專職督學授課時數不少於本校專任教師平均課時量的三分之一,副校長以及兼任學校中層管理幹部和兼職督學的專任教師,授課時數不少於本校專任教師平均課時量的二分之一。
4.從教以來,擔任班主任、學生社團指導教師、少先隊輔導員、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學校中層以上管理幹部、督學等工作5年以上(其中任現職以來2年以上),並勝任該項工作。
5.在指導青年教師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積極參加學科培訓、教研活動。基本任期內,每學期聽課指導、主持或參加研討,開設校內公開課、校際以上公開課節(次)符合各市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任現職以來,指導青年教師在教育部門舉辦的優質課技能大賽(含校外活動中心和基地的活動案例展示)等活動(含教育部門推薦參加的專業學術團體舉辦的國家級比賽)中獲縣級一等獎、市級二等獎、省級三等獎以上或國家獎(鄉村教師為縣級三等獎以上),或指導教師在上述全省性活動中進行現場教學展示1次以上。
6.申報當年,參加縣級教育部門組織的考評課(必須是一節完整的課堂教學)中達到優秀等次。
(三)業績條件
任現職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中的兩條:
1.獲得市廳級以上有關教育教學類表彰。
2.享受市級以上政府特殊津貼。
3.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或市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鄉村教師為市級三等獎)以上。
4. 作為班主任,被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評為優秀班主任或作為班主任所帶的班集體獲得市級(鄉村教師為縣級)以上教育部門表彰。
5.參加教育部門組織的優質課、技能大賽(含校外活動中心和基地的活動案例展示)等活動(含教育部門推薦參加的專業學術團體舉辦的國家級比賽),獲省級二等獎或市級一等獎(鄉村教師為省級三等獎、市級二等獎)以上,或受邀在上述全省性活動中進行現場教學展示。從事藝術和體育教學工作的教師,本人在教育、文化、體育部門主辦的市級以上匯演匯展或比賽中獲獎2次以上,其中二等獎以上至少1次;鄉村教師獲獎1次。
6.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和創新能力方面做出成績,在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准或認定的本學科競賽(活動)中,作為指導教師指導的學生獲得省級三等獎以上(鄉村教師為市級二等獎以上)。
7.在年度考核中至少2次優秀。
8.主持或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制定市級以上有關教育教學改革的文件、標准、方案、指導意見等並正式頒布。或主持制定教師培訓方案、中小學教育教學指導文件或有關教育教學改革方案並被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採納。
9.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並取得突出成績,其經驗經教育主管部門推薦在市級以上推廣。
(四)教研科研條件
任現職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一條:
1.高中教師在省級以上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學科教育教學論文1篇以上,或獲教育部門組織的教科研論文評選省級三等獎2篇以上;初中和小學教師在省級以上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學科教育教學論文1篇以上,或在市級以上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學科教育教學論文2篇以上,或獲教育部門組織的教科研論文評選市級二等獎2篇以上。鄉村教師不作獲獎和公開發表論文要求,須提交在教育教學方面經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有一定深度的教學方法介紹或學生管理經驗總結1篇以上。
2.公開出版教育教學專著(合著中本人撰寫的不少於4萬字)1部以上。
3.參加經省級以上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並列入中小學用書目錄的國家課程教材、省級地方教材編寫1次以上;或參加市級以上教育部門組織的課程資源開發、新課程實驗等活動,成果在市級以上范圍內推廣使用或公開出版(鄉村教師縣級以上)。
4.主持並完成市級以上教育科學(含規劃課題)、電化教育研究、課程改革實驗、教師培訓研究等課題1項(鄉村教師縣級以上)。
5.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命題工作1次以上。

F. 如何認定國家級 省級 科研成果 政府

科研成果獎的級別,應當看該獎項是由哪裡頒發的。

(一)國家級獎: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獎項。如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級四大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二)部級獎:指以中央(國務院)各部委名義頒發的社科或科技優秀成果獎。如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的社科優秀成果獎;國家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部級自然科學獎;部級技術發明獎;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

全國性的各類基金獎,經認定後可視為相當於部級獎。已經認定過的獎項如:霍英東基金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孫冶方研究基金會、吳玉章研究基金會、陶行知研究基金會、錢端升基金會頒發的社科優秀成果獎。

(三)省(市)級獎:指以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名義頒發的社科或科技優秀成果獎。如省(市)級自然科學獎;省(市)級技術發明獎;省(市)級科學技術進步獎;省(市)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以上獎項的頒獎文件和獲獎證書有國徽章的,都是由省(部)級以上政府或政府機關頒發的獎項。

(6)教學成果獎評審意見擴展閱讀:

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科研項目(課題)認定范圍

1、國家級科研成果獎:

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自然科學獎。

2、省部級科研成果獎:

各省、直轄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科學技術獎勵,教育部科學技術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公安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安全部、軍隊頒發的科學技術獎勵,全國性的行業協會(學會)且具有國家獎推薦資格的科學技術獎等。

3、人文社科省部級獎項: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與宣傳優秀成果獎、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優秀成果獎以及其他中央各部委頒發的人文社科類研究成果獎等。

鑒定組織

鑒定由國家科委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科技成果管理機構(以下簡稱組織鑒定單位)負責組織。必要時可以授權省級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組織鑒定,或者委託有關單位(以下簡稱主持鑒定單位)主持鑒定。

G. 小學教師評審副高職稱需哪些條件

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等級和名稱為:員級、助理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職務)名稱依次為三級教師、二級教師、一級教師、高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副高僅次於正高級,我國小學教師評副高必須取得一級教師任職資格後,年度考核合格以上,以下為小學教師副高職稱評定條件,分別從學歷條件、計算機能力、工作能力、業績成果、專著論文、破格條件進行論述。

學歷資歷條件:

(一)獲博士學位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以上;

高中和職業高中教師獲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

初中、職業初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獲大學專科畢業以上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

城鎮中小學教師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後,一般要有1年以上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經歷。

(二)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

計算機條件

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參加全國或全省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符合規定要求。

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條件

取得一級教師任職資格後,具備下列條件:

1.熟悉小學、幼兒園各階段的教學內容及相關要求,能勝任各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420學時以上(農村小學教師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360學時以上);校(園)長年均教學工作量(授課、聽課、評課)不少於同學科專任教師標准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2.治學態度嚴謹,教育教學效果顯著。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經驗豐富,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工作,有突出專長;

3.主持完成1項校本研修任務,並有完整的總結報告;

4.勝任教育教學帶頭人工作,培養、指導至少2名二級、三級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並取得一定成績。

業績成果條件

取得一級教師任職資格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教學研究機構人員組織開展的教學研究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等成績突出,成為當地骨幹,在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方面成績顯著(附相關證明材料),並主持完成1項市級以上教育教學科研課題(以鑒定證書為准);

2.小學、幼兒園教師,獲市級以上專業獎勵或榮譽稱號,並獲縣級以上優質課(示範課或觀摩課)1次以上。

縣以下(不含縣、區)農村鄉(鎮)小學、幼兒園教師,獲得縣級以上專業獎勵或榮譽稱號,並獲縣級以上優質課(示範課或觀摩課)1次以上。

在村小學和教學點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的教師,取得一級教師任職資格後,獲中心校(學區)獎勵,並承擔中心校(學區)示範課或觀摩課1次以上。

論文、論著條件

取得一級教師任職資格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中小學(職業中學、幼兒園)教師,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公開出版本專業著作1部以上,並提交本人教學案例1篇,或在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本專業論文1篇以上並提交本人教學案例1篇,或提交縣級以上優質課(示範課、觀摩課)教案1篇以上(附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書面證明),並提交本人教學案例1篇。

在村小學和教學點工作的教師,在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上發表本專業論文1篇以上並提交本人教學案例1篇,或提交中心校(學區)優質課(示範課、觀摩課)教案1篇以上(附相應書面證明),並提交本人教學案例1篇;

(二)教學研究機構人員,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上發表本專業論文3篇以上。

破格條件

對不具備規定學歷,符合現任職資格規定年限要求,或具備規定學歷,符合現任職資格2年以上,確有突出貢獻者,獲省級以上專業獎勵或榮譽稱號,可破格申報。

附則

(一)校外教育機構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申報評審條件參照教學研究機構人員條件執行。

(二)本條件所稱「以上」均含本級(本數量級)。

(三)聽課、評課須附聽課、評課記錄和相關材料。優質課、示範課、觀摩課須附本人教案、主辦單位證明和專家評價意見。

(四)班主任、大隊輔導員、年級主任工作須附考核材料和獎勵證書等。

(五)培養指導青年教師,須附青年教師獲獎證書及經學校驗證的輔導青年教師的過程性材料。

(六)省部級以上專業獎勵包括: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省教學成果獎、省科學技術獎、省社會科學成果獎、省社科基金成果獎。同一項目多次獲獎,取其中一項最高獎。同一內容的業績不重復使用;省級榮譽稱號是指由省政府或省教育、人社行政部門聯合代表省政府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代表省政府頒發的與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和教師相關的政府榮譽稱號。如:省模範教師、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省優秀教師、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省特級教師等。市、縣級專業獎勵、榮譽稱號按照上下對口的原則,確定獎項名稱、級別和等次,凡和省開展的業務獎勵、榮譽稱號不對應的,可視當地具體情況自行確定,但不得超過省開展的業務獎勵、榮譽稱號數量,具體以各設區市在省職改辦備案目錄為准。

(七)教育教學科研課題指教育行政部門或委託直屬相關事業單位組織開展的教育規劃、教育教學研究、教學方法和手段研究、教育技術研究、多種教學媒體綜合運用研究、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研究、現代教學技藝運用研究等課題。省、市級級教育教學科研課題以省、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公布為准。提交課題時需同時提供申報書、結題報告與結題證書。

(八)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的學術期刊,具有統一的ISSN刊號和CN刊號。論文發表的刊物不含內刊、增刊、特刊、專刊、論文集,綜述、通訊報道等不作為評審論文對待。教師撰寫的論文要有新意,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對教育教學工作有較強的指導意義。教研員撰寫的論文要有創新,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對教育教學工作有積極的指導作用。著作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出版的本專業學術專著。應具有特定的研究對象,概念准確,反映研究對象規律,並構成一定體系,屬作者創造性思維的學術著作。凡文章匯編、資料手冊、一般編譯著作、作品集、習題集、普通工具書等不視為學術專著。

H. 教學成果獎需要准備視頻嗎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起源於1988年,國家教委《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見》首次提出設立國家「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用來獎勵在高等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取得顯著成果的集體和個人。1989年,開展第一屆評選。

02、1994年發布條例

三大特性

1994年國務院令第151號發布《教學成果獎勵條例》,「教學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學規律,具有獨創性、新穎性、實用性,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產生明顯效果的教育教學方案。

03、國家級和省級

每4年評審1次

教學成果獎分為國家級和省(部)級,每4年評審1次,2018年已評選了8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教育部學科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獲獎的一等獎和二等獎項目由教育部批准,特等獎由國務院批准。

04、3個等級

3大類

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3個等級。自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3個大類」。

05、2018年獲獎項目

2018年全國共評選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355項,其中特等獎6項、一等獎150項、二等獎1199項。其中,

高等教育類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共452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50項、二等獎400項;

基礎教育類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共計452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50項、二等獎400項;

職業教育類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共計451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50項、二等獎399項。

從統計結果來看,獲得特等獎和一等獎的項目大多數來自「雙一流」高校。四川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的兩個項目獲得特等獎。

(二)教學成果獎的特點

1、教學成果有科研的成分但不是科研。教學成果也需要立項,收集素材,研究比較,制定方案,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結果,對實際做法、經驗進行理論升華,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是一種科研過程。但前提是教學,是源於教學、服務教學的一種帶有科研性質的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

2、需要理論、論文但不是論文。教學成果的研究與實踐需要教育理論指導,結合實踐過程進行理論思考,並予以概括總結,形成論文。但不是純學術性的論文,必須結合教學活動的實踐,體現方向性、思想性、科學性、實用性、新穎性和獨創性。

3、獎勵的對象是個人或集體但不是評選先進。教學成果獎的評選落腳點是成果,注重取得成果的質量和水平,必須體現正確的教育思想,符合教育發展的方向,對實現培養目標、提高教育質量產生顯著效果,在一定范圍內有啟發、示範的作用。人、果雖不分家,對人但更對「果」。

4、需要付諸實踐、過程體驗但不是直接經驗。有實踐實驗、有數據分析。沒有理論的指導,科學的總結,理性的思考,規律性的概括,僅僅是工作體會、做法或經驗,也不能稱之為成果。

5、有「校本的課程資源包」,跨省市、跨區域的學校應用案例,以證明項目成果的可復制性和可推廣性。

(三)教學成果獎的申請

1.申請辦法

申請省級教學成果獎

①個人申請或教研室(組)、系(科)推薦,學校審核後,擇優向省教育廳推薦,其中推薦一等獎的成果不超過推薦總數的20%。申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②由成果的持有單位或者個人,按照其行政隸屬關系,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教育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教育行政部門或者教育管理機構向國家教育委員會推薦。

③國務院有關部門所屬單位或者個人也可以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教育行政部門向國家教育委員會推薦。

2.申報條件

① 申報的教學成果,原則上應以校級及以上的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或質量工程項目為基礎,其他教改水平顯著、效果突出的成果也可申報。

② 成果應經過2年以上教育教學實踐檢驗,申報特等獎和一等獎的成果一般應經過不少於4年的教育教學實踐檢驗。實踐檢驗的起始時間,應從正式實施(包括試行)教育教學方案的時間開始計算,不含研討、論證及制定方案的時間。

③ 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應直接參加成果的方案設計、論證、研究和實施全過程,並做出主要貢獻。離退休人員、調離學校人員、借調外聘人員不能擔任第一完成人。

教學成果由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共同完成的,由共同完成單位或個人聯合申請。鼓勵整合全校優質資源、校際聯合、校政企研合作共同開展研究的教學成果申報。每項成果不限主要完成人人數和主要完成單位數;每人參與申報的成果(含主持)不得多於2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不得多於1項。

④ 已獲得過教學成果獎的成果,在內容基本相同或沒有特別創新的情況下不得重復申報。

3.材料要求

進行申報的教學成果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大家針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理論理念、方法路徑等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教育教學改革等方案(方案設計),按照方案進行了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對解決這個問題形成了具有創新性、穩定性、示範性的成果,那麼就可以對這個探索過程進行回溯、梳理,對成果進行總結與凝練,形成申報材料。

首先,文件是材料准備的依據,要認真研究相關文件,如《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和《〈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實施辦法》等。特別要注意的是:

①實踐檢驗的起始時間,應從正式實施(包括正式試行)教育教學方案的時間開始計算,不含研討、論證及制定方案的時間。成果為教材(包括電子教材)、著作等出版物的,從正式出版的時間開始計算。

②成果評審的指標是: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示範性或推廣性。

③申報材料必須要對照評審要求,突出重點:

Ⅰ 瞄準您的教育發展方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體現前瞻性;

Ⅱ 反映現代教育理念,體現時代性;

Ⅲ 解決存在的問題和難點,體現現實性。

I. 山東省濟南市2011年中學教師職稱評審的具體賦分標准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呀

(一)定性評價量化賦分內容
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工作業績、貢獻等。
(二)定量評價量化賦分內容
教育教學年限,現資格年限或任現職年限,教學工作量、教案、教學業績,班主任工作年限,綜合榮譽、專業獎勵、論文著作,學歷,年度考核結果等。
四、量化賦分推薦的辦法
(一) 定性評價辦法
1、教師職業道德評議:主要由教師(單位教師較多的,可由本學科教師和其他部門業務相關人員)進行投票評議,原則上同意票數超過三分之二以上方可推薦。同時,還要適當聽取學生及家長的意見。
2、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工作業績、貢獻評議:主要由專家評議小組對申報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工作業績和貢獻,進行客觀公正的民主評議,主要根據平時教學效果、工作量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量化賦分。論文著作的量化評價要區別對待,對高校教師,要作為必要條件,制定量化考核標准,適度提高其質量要求;對中小學教師不作硬性要求,可作參考。
(二)量化賦分及權重(滿分130分)
1、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業績、貢獻評價賦分(50分):
由專家評議小組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常規工作檢查情況,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業績、貢獻等內容進行綜合評價。教師職業道德10分;近兩年來課堂教學、教案、作業批改、學生管理、教學成績、學生評教、教育教學工作量和年度考核等30分;教育教學兼職10分。
2、年限、學歷賦分(38分):
教學年限20分、聘任年限10分、學歷8分。
3、任現職以來獎勵賦分 (37分):
綜合獎勵10分、教學獎勵8分、班主任獎勵6分、教學成果獎勵13分。
4、其他賦分(5分)。
五、量化賦分推薦的程序
(一)成立推薦工作領導小組、專家評議小組、民主監督小組。
(二)召開專業技術人員(或教職工)大會,公開空缺崗位、申報數額。
(三)制定量化賦分推薦辦法。
(四)個人申報,組織審核。
(五)個人述職,民主推薦,專家評議,量化賦分,名次公示;
(六)根據綜合量化賦分名次,領導小組確定推薦人選。
(七)填報材料,單位將個人申報材料中的《山東省中小學、中專教師申報評審職稱情況一覽表》(A3紙型),在本單位明顯位置張貼公示,公示期為7天,公示無異議後方可推薦上報。
(八)報送材料。
六、其他有關事項
(一)關於幹部兼課問題
申報教師職稱的中層以上幹部,要有一定量的教學課時。
(二)關於小學超高教師的量化賦分推薦問題
小學超高教師的量化賦分推薦工作,由各縣(市)區教育局參照本指導意見制定具體的量化賦分推薦辦法,本著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以區為單位組織實施。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推薦:
1、教師職業道德考核不合格的人員;
2、近三年年度考核有一次基本稱職或不稱職的人員;
3、未取得相應教師資格證的人員;
4、近兩年未承擔教學工作的人員;
5、近兩年病事假累計超過半年以上的人員(正常產假除外);
6、從事有償補習或向學生推銷教輔材料謀利益的人員;
7、不符合省市文件規定的申報條件的人員。
(四)量化賦分推薦辦法的制定
各單位要結合本單位的教師特點和教學實際,參照本指導意見,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通過民主集中制,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評審高、中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量化賦分的推薦辦法。
本指導意見由市教育局負責解釋。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七日

附件:推薦高、中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量化賦分細則

附件: 推薦高、中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
量化賦分細則
一、學歷賦分
1、碩士8分、本科6分,專科4分、中專2分。
(1)正規全日制院校畢業,其學歷賦分在相應學歷分值上再增加1分;
(2)後學歷不滿3年不賦分;
(3)黨校、干函大學歷,結業證、課程班畢業證不賦分。
二、年限賦分
教學年限:教學工作年限,每年1分,累計不超過20分。
任現職年限:聘任現專業技術職務年限,每年1分,累計不超過10分。取得職稱資格未聘年限,每年0.5分(學校自行掌握)。
兼職年限:任現職以來的班主任、兼課的年級組長及中層以上幹部每年1分,累計不超過10分;學科組長、備課組長每年0.5分,累計不超過5分。以上各種兼職,同年度不累計賦分。
支教年限:任現職以來,市區教師在邊遠地區或薄弱學校任教年限,每年1分,累計不超過2分;由城鎮學校調到農村學校5分,由省市規范化學校調到普通學校3分,援疆、援藏、援邊一年以上教師3分。不累計賦分。
年度考核:任現職以來,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每年賦1分,累計不超過5分。
三、綜合表彰獎勵賦分
(一)綜合獎勵名稱
優秀教師、十佳教師、百佳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拔尖人才,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記三等功,先進工作者等。
(二)按表彰獎勵等級賦分
1、省政府表彰或省人事廳與省教育廳聯合表彰10 分;
2、省教育廳、市政府表彰或市人事局與市教育局聯合表彰8 分;
3、市拔尖人才、市級五一勞動獎章賦6分,記二等功賦6分、三等功賦4分;
4、市教育局、縣區政府賦4分;
5、縣區教育局賦2分;
6、鎮政府、辦事處賦1分;
7、教育辦、學校賦0.5分,累計不超過1分。
綜合表彰獎勵賦分,限最高一項,不累計賦分。
四、教學獎勵賦分
(一)獎勵名稱
教學能手、優質課(精品課)、說課、課件等。
(二)按獎勵等級賦分
1、教學能手:
省級8分、地市級6分、縣區級4分、鄉鎮2分、直屬學校1分。
2、優質課:
省教研室一等5分、二等4分、三等3分;
市教研室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
縣區教研室一等1分、二等0.5分;
鄉鎮、直屬學校一等0.5分。
註:(1)在全國、省、市級公開課分別按2分、1分、1分賦分,相應等級的課題組課題研究中的優質課,分別按1分、0.5分、0.5分賦分。
(2)高校精品課負責人賦4分,參與者賦2分;
(3)高校教學團隊成員:國家級3分、省級2分、校級1分。
3、說課、課件、錄像課、優秀教案:
國家級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
省級一等1分、二等0.5分、;
市級一等1分、二等0.5分;
縣區級一等0.5分;
各級電教優質課、課件按同級教研室標准折半賦分。
教學獎勵賦分,限最高一項,不累計賦分。
五、班主任獎勵賦分
(一)獎勵名稱
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大隊、中隊),先進班集體,走青春路、做育花人。
(二)按獎勵等級賦分
1、優秀班主任:
(1)省級賦6分、市級賦4分;
(2)市教育局賦3分、縣區教育局賦1分;
(3)鄉鎮、直屬學校賦0.5分,累計不超過1分;
2、優秀輔導員(大隊、中隊):按優秀班主任標准折半賦分。
3、走青春路、做育花人:
市 級: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
縣區級:一等2分、二等1分、三等0.5分。
4、先進班集體:
省級賦4分、市級賦2分、縣區級賦1 分。
班主任獎勵賦分,限最高一項,不累計賦分。
六、教學成果賦分
(一)獎勵名稱
教師素質大賽、優秀輔導(指導)獎、課題研究、論著。
(二)按獎勵等級賦分
1、教師素質大賽:
國家級一等獎5分、二等獎4分、三等獎3分;
省級一等獎4分、二等獎3分、三等獎2分;
市級一等獎3分、二等獎2分、三等獎1分;
區級一等獎2分、二等獎1分、三等獎0.5分;
鎮教育辦、縣區直屬學校一等獎1分、二等獎0.5分。
2、優秀輔導(指導)教師獎:
國家級一、二等2分;省級一、二等1分;市級一、二等0.5分。
註:(1)僅限數、理、化、生、信息等奧賽及英語、技能、創新設計大賽輔導獎,累計不超過2分。
(2)其他市級以上輔導獎賦0.5分,不累計賦分。
(3)職業學校技能大賽輔導教師獎,國家級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省級一等2分、二等1分、三等0.5分。
3、課題研究、論文、著作、教科研成果:
(1)課題研究先進個人、優質課論文獲獎0.5分,累計不超過1分。
(2)參加課題研究,經專家鑒定(由規劃辦或社科辦組織鑒定的)揭題有結果的,主持人及其他人:
國家級課題4分、2分;省級課題3分、1分;市級課題2分、1分;縣區級及其它市級以上各級教育行政業務部門鑒定揭題有結果的課題1分。
(3)公開發表論文(同時具有ISSN和CN刊號,主要刊物名稱: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山東教育、現代教育導報(省級)、濟南教育,大學學報,中小學各科有關教學雜志等,限第一位)
國家級賦4分、省級賦3分、市級2分;
《濟南教育》賦1分;《現代教育》按市級賦分。
註:發表在增刊、特刊、專刊、專輯、論文匯集上的不賦分。
(4)獲獎論文(限第一位)
中國教育學會學科委員會:
一等獎3分、二等獎2分、三等獎1分;
省教研室、國家教科所:
一等獎2分、二等獎1分、三等獎0.5分;
市教研室(市教科所、省教科所、省教育社):
一等獎1分、二等獎0.5分;
縣區教研室:一等獎0.5分;
省市級教育學會:按省市級教研室論文折半賦分。
(5)著作
與學科教學有關的著作:主編5分、副主編4分、編委2分。
參編教材:
部級統一審定教材,主編5分、副主編4分、編委參編者2分;
省級統一審定教材,主編4分、副主編2分、編委參編者1分;
市級、校內公開出版教材,主編3分、副主編2分、編委或參編者1分;
正在使用的未公開出版的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主編、副主編1分、編委或參編者0.5分。
教輔用書:
省、市教研室組織參編者每本1分,總分不超過2分。
(6)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
省級:一等4分,二等3分,三等2分(省教育廳頒發的);
市級: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市教育局頒發的);
區級:一等1分,二等0.5分;
教科研部門、其他教育業務主管部門頒發的折半賦分,累計不超過1分。
注: 教學成果賦分,其中教師素質大賽獎、優秀輔導獎各限1項;課題研究、論文、著作、教科研成果,中小學(中專)教師限1項,高校教師限3項。
七、其他賦分
1.學科帶頭人:市級賦3分、縣區級賦2分。
2.學科中心組成員:市級賦2分、縣區級賦0.5分。
3.濟南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賦2分。

閱讀全文

與教學成果獎評審意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