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楊成果石油大學

楊成果石油大學

發布時間:2022-05-09 12:24:13

⑴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科研成果

獲獎成果名稱 完成單位及主要人員 等級 獎 項 獲獎時間 中國大陸科學深鑽的科技集成與創新 第四完成單位:金振民 二等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8 環境與生命協調演化中的生物地質學研究 殷鴻福、謝樹成、楊逢清、童金南、王永標 二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2008 長江中游主要水患區第四紀地質及新構造運動對水患形成的影響 第二完成單位:殷鴻福(2)、李長安(5) 二等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2007 華北克拉通及其鄰區殼幔交換動力學研究 高山、金振民、章軍鋒、劉勇勝、張宏飛 二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2007 地球內在系統中的中國東部大陸岩石圈演化:深部過程與淺部響應 鄭建平、馬昌前、李建威、肖龍、路鳳香 一等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 2007 生物地質學 殷鴻福(1) 謝樹成(2) 王永標(4) 一等 教育部自然科學獎 2007 南堡大油田發現的精細勘探理論和技術 第二完成單位:夏文臣(18)、張寧(30) 特等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技術創新獎 2007 華北克拉通及其鄰區殼幔交換動力學研究 高山、金振民、章軍鋒、劉勇勝、張宏飛 一等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 2006 冀東油田南堡凹陷演化的熱動力學和成藏動力學綜合研究 第二完成單位:王方正(4) 一等 河北省科技進步獎 2005 計算機輔助區域地質調查系統 第三完成單位:張克信(4) 葛孟春(6) 朱雲海(7) 一等 國土部科技獎 2005 陝甘川鄰接區金、銅成礦條件、成礦規律及靶區優選 曾佐勛(3)、王方正(5)、楊逢清(7) 二等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2005 MM01超細高嶺土 第二完成單位:周漢文(5)等 三等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2005 造山帶及鄰區沉積地質與圈層耦合 龔一鳴、杜遠生、張克信等 一等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 2004 金的納米礦物學特徵研究 洪漢烈等 三等 湖北省科學技術獎 2004 滇東黔西陸相二疊紀—三疊紀界線地層研究 第二完成單位:殷鴻福(2) 三等 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4 中國礦物晶體形貌學研究 王文魁、趙珊茸等 三等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 2004 中國古大陸及其邊緣層序地層與地球節律研究 殷鴻福(8)、劉本培(9)等 一等 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獎 2003 中國東部地幔置換作用與中新生代岩石圈減薄及區域資源響應 鄭建平、路鳳香 陳美華 余淳梅 二等 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 2003 成礦作用動力學 於崇文、岑況、鮑征宇、張德會、何文武 二等 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獎 2003 晚古生代和三疊系放射蟲古生物學及造山帶地層學研究 馮慶來、劉本培、葉玫、方念喬、張世濤 三等 湖北省科學技術獎 2003 全球二疊系—三疊系界限層型研究 地大(武漢)、地大(北京)、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等:殷鴻福、楊遵儀、盛金章、張克信、陳楚震、童金南 二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2002 流域環境演化與防災對策 李長安 杜耘 吳宜進 張玉芬 趙艷 二等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 2002 大陸地殼磁性結構與烴運移磁效應研究 高山(2)等 三等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 2002 中國西南特提斯造山帶構造與新生代碰撞變形研究 劉本培(4)等 二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2001 全球二疊系-三疊系界限層型研究 殷鴻福 楊遵儀 吳順寶 童金南 張克信 一等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 2001 大別造山帶構造年代學 楊巍然 王國燦 簡 平 鄧清祿 張旺生 二等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 2001 三峽庫區巴東縣黃土坡前緣斜坡穩定性預測與防治對策 殷鴻福(2)等 三等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2001 中國古生物地理學 殷鴻福 楊家祿 楊逢清 童金南 劉本培 一等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 2000 江漢平原自然環境變化與環境地質問題 李長安 張玉芬 殷鴻福 唐曉明 三等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2000 秦嶺造山帶岩石圈結構與演化 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勘院等:張國偉 張本仁 袁學誠 孫 勇 殷鴻福 張宗清 高 山 劉福田 肖慶輝 二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1999 秦嶺造山帶岩石圈結構、演化及其成礦背景 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張國偉 張本仁 殷鴻福 高 山 游振東 韓吟文 張宏飛 歐陽建平 路鳳香 一等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 1999 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與地質科學-21世紀地學人才智能結構及優化 馬昌前 傅安洲 二等 教育部科學優秀成果獎 1999 岩石典型結構分析 葉德隆 鄔金華 陳能松 趙穎弘 二等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1998 江西三都幅,修水縣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 章澤軍 曾佐勛 張雄華 曹樹釗 蔡雄飛 李長安 印純清 二等 地礦部勘查獎 1998 東秦嶺大別高壓超高壓變質帶 游振東 韓郁菁 楊巍然 張澤明 韋必則 劉 嶸 二等 地礦部科技進步獎 1998 北京周口店新發現的洞穴堆積物及哺乳動物群研究 李長安 二等 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 1998 濕潤氣候區金的表生作用地球化學研究及其在找礦中的應用 朱有光 蔣敬業 胡國俊 李樹新 三等 地礦部科技進步獎 1998 遼河盆地早第三紀遺跡化石與儲層沉積環境關系研究 盧宗勝 陳 斌 解習農 童林芬 黃其勝 三等 地礦部科技進步獎 1998 甘肅南部碧口群分布區區域化探異常篩選、查證方法技術研究 朱有光 李澤九 孫善才 徐家樂 胡以鏗 三等 地礦部科技進步獎 1998 江西港口幅、馬坳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 章澤軍 印純清 曾佐勛 熊興武 曹樹釗 張雄華 蔡雄飛 二等 地礦部勘查獎 1997 熱液成礦作用動力學 於崇文 岑況 鮑征宇 陳躍庭 二等 地礦部科技獎 1997 逆沖推覆構造 朱志澄 張華瑛(編輯) 三等 湖北省科技教材獎 1997 贛西北地震地質背景及地震活動趨勢綜合分析 黃定華 葉俊林 王國恆 三等 地礦部科技獎 1997 大別山前寒武紀變質地體岩石學與構造學 索書田 桑隆康 游振東 鍾增球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6 花崗岩類岩漿動力學-理論方法及鄂東花崗岩類例析 馬昌前 楊坤光 唐仲華 李增田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6 華北地台金伯利岩及古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徵 鄭建平(5)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6 新礦物彭志忠石的發現及綜合研究 陳敬中 彭志忠 楊光明 凌紅 施倪承 潘兆櫓 三等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 1996 拉脊山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及銅、多金屬礦產找礦方向研究 邱家驤 曾廣策 王思源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6 造山帶結構和演化的現代理論和研究方法——東秦嶺造山代剖析 楊巍然等 三等 國家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獎 1995 秦巴岩石圈、構造及成礦規律地球化學研究 張本仁 駱庭川 高山 歐陽建平 陳德興 三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1995 1:5萬礬山鎮福(K-50-135-B)區域地質調查 王人鏡 李長安 單文琅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5 准晶結構、對稱新理論及其礦物學中的意義 陳敬中 劉祥文 趙文霞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5 新疆北部泥盆紀火山沉積岩系的板塊沉積學研究 龔一鳴 劉本培 司遠蘭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5 太行山阜平隆起南部早前寒武紀地質 譚應佳 王方正 趙溫霞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5 長江三峽工程獅子口地區重力滑動構造研究 楊森楠 宋利好 任建業 吳樹仁 姜本鴻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4 下揚子地區火山作用深部過程與盆地形成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福州大學:鄧晉福 葉德隆 趙海玲 湯德平 邰道乾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4 河北省崇禮縣水晶屯金礦區及外圍控礦地質條件和成礦預測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礦產系、冶金部第一地質勘查局518隊:侯光久 吳淦國 魏俊浩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4 贛東北銀山-眾埠街一帶與火山岩有關金礦成礦地質條件及找礦方向的研究 馮志文 張德會 劉丹英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4 大慶榆樹林地區扶楊油層沉積微相的地質劃分和測井線識別 鄔金華 余素玉 周遠田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4 秦巴地區鹼性岩地質特徵及含礦性研究 邱家驤 李昌年 王順金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4 西秦嶺及松潘地區印支期生態地層和金的生物成礦研究 殷鴻福 楊逢清 賴旭龍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4 遼河盆地遺跡化石初步研究 盧宗盛 陳斌 黃其勝 四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4 甬台溫高速公路兩階段初步設計隧道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林秀倫 樊良本 杜時貴 四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4 湖北省優質柑橘林帶地質背景研究 陳德興 胡國俊 柯愛蓉 四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4 1:5萬蔡家河幅(H-49-12-0)區域地質調查[蔡家河幅(H-49-12-0)1:5萬地質圖及說明書] 楊森楠 桑隆康 胡德祥 韓書傑 周漢文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3 三江特提斯火山作用及成礦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測試中心、地礦部礦床地質研究所:莫宣學 路風香 沈上越 朱勤文 侯增謙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3 秦嶺及鄰區三疊系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系、四川地礦局川西北地質大隊:殷鴻福 楊逢清 黃其勝 楊恆書 賴旭龍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3 華南二疊--三疊紀過渡期地質事件 楊遵儀 吳順寶 殷鴻福 張克信 徐桂榮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3 構造變形分析的理論方法和實踐 單文良 宋鴻林 付昭仁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3 河北張家口下雙台--常峪口一帶地質構造特徵及金礦成礦預測 吳淦國 印純清 侯光久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3 崇陽滑坡及盆地與鄰區地質穩定性研究 葉俊林 黃定華 陳 英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3 冀北平原--承德一帶太古廟地質及金礦找礦方向 譚應佳 王國燦 李舜賢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3 現代構造分析方法在中條山銅礦等礦區大比例尺成礦預測的應用 李德威 王顯達 李先福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3 清江下游主期構造應力場研究 郭 穎 劉子忠 馬曹章 四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3 造山帶核部雜岩變質過程與構造解析-以東秦嶺為例 游振東 索書田 韓郁菁 鍾增球 陳能松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2 西藏阿里地質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系、西藏第二地質大隊:郭鐵鷹 梁定益 張宜智 趙崇賀 薛君治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2 鄂爾多斯盆地邊新橋--橫山麒麟溝地區油氣地表地球化學勘探成果總結報告 阮天健 費 琪 陳海軍 董 勇 祁士華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2 中國及其鄰區構造古地理和古生物古地理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王鴻禎 劉本培 李思田 楊森楠 楊式溥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2 西藏阿里古生物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楊遵儀 聶澤同 何心一 殷鴻福 宋志敏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2 閩北建甌--政和一帶與火山岩有關的金礦地質條件及找礦方向研究 馮志文 夏衛華 曾佐勛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2 南華北地區古生界儲集性和成岩作用研究 余素玉 周 傑 管俊芳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2 東南鄂爾多斯盆地早中侏羅紀含煤岩系成因地層分析 夏文臣 雷建喜 張學預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2 新疆北山大地構造屬性及演化特徵 張旺生 方錫廉 朱雲海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2 內蒙古四子庄旗白乃廟金礦區礦物學找礦標志研究報告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系、內蒙古103地質隊:薛君治 張正敏 張 英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2 填壓式土壤熱釋碳酸鹽測定系統 陳靜中 阮天健 陳海軍 四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2 團麻斷裂的南延趨勢及未來中強震震中位置的研究 葉俊林 黃定華 陳英 四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2 華北地區及其北部褶皺帶銅礦找礦遠景(中條山胡篦型銅礦礦田控礦構造) 山西地質局214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傅昭仁 王定域 宋鴻林 重大成果獎 國家七。五科技攻關 1991 成礦帶區域地球化學研究的理論和實踐--陝西柞水--山陽成礦帶區域地球化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陝西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張本仁 李澤九 陳德興 谷曉明 郭五寅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1 化探資料穩健統計方法處理系統 胡以鏗 阮天健 楊英華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1 廣西壯族自治區石炭紀沉積相及某些重要礦產的關系 余素玉 何鏡宇 鄔金華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1 青海省阿尼瑪卿造山帶基礎地質與冰川構造研究 紀克誠 何海之 三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1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三斗坪緩傾角結構面顯微構造與組構的研究 金淑燕 姚家健 馬長玲 四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91 中國南方(湘黔桂浙贛皖南)沉積歷史和構造特徵及有關礦產的成礦背景研究 楊巍然(2)等 二等 地礦部科技成果獎 1987

⑵ 今年「數學界諾獎」最年輕獲獎者多少歲

4年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1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開幕。被稱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獎當天揭曉,4名數學家獲得這一獎項,最年輕的獲獎人年僅30歲。這4名獲獎者分別為德國波恩大學教授彼得·朔爾策、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考切爾·比爾卡爾、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教授阿萊西奧·菲加利以及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阿克薩伊·文卡特什。

現年40歲的考切爾·比爾卡爾是出生在伊朗的庫爾德人,從伊朗德黑蘭大學數學系畢業後遷居英國。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代數幾何,特別是其中的雙有理幾何。他在獲獎後表示「非常高興和興奮」,他將繼續自己熱愛的數學研究。

⑶ 楊寶俊是是誰啊

楊寶俊 ,1943年11月生,遼寧本溪人,博士生導師、吉林省管優秀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968年北京石油學院畢業。1981年獲長春地質學院地物系碩士學位。以後任教長春地質學院(現任教吉林大學)。從事地震勘探教學與科研。近十多年來,主要從事層圈綜合信息、深層油氣資源評價和非線性地震波場性質研究。在我國大剖面調查工作中,應用地震測深資料研究地殼結構和莫霍性質,取得了重要成果。曾獲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獎多項。出版教材和專著10部,培養博士生、碩士生30多名。

⑷ 從中國石油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石油大學作為一個石油類的高等學府,培養出眾多的優秀人才,並且為早期以至現在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和進步奠定了人才基礎,被譽為 「石油人才的搖籃」。

辰東校友就是最好的例子。

感謝邀請,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⑸ 請問西南石油大學的油氣儲運工程研究生導師有哪幾位研究方向都是什麼

西南石油大學儲運有博導教授:李長俊(所長),袁宗明,敬加強,楊祖佩,袁鵬斌。 教授:廖柯熹,黃坤,鄭雲萍。副教授:梁光川(副院長),黃坤,蔣宏,宋曉琴,馬國光,陳麗瓊,賀三,謝英,劉武,蔣宏業。西南石油大學儲運實力還是很強的,尤其在天然氣方面。

⑹ 項目組織與實施

一、項目設置

(一)設置原則

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項目採用分類、分級管理方式。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借鑒第一輪和第二輪油氣資源評價工作的經驗,參考國外政府層面油氣資源評價的成功做法,以石油公司第三輪油氣資源評價工作為基礎,充分利用已取得的資源評價成果,並保證同一盆地資源評價的完整性。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設為總項目;常規油氣資源評價設為一級項目,松遼等主要盆地和地區設為二級項目,大慶等油田和參加資源評價單位承擔的項目設為三級項目。各主要盆地和地區的評價工作,應以占盆地和地區礦權較多、油氣產量較高和擁有主要成果資料的油田和單位負責牽頭,其他油田和單位配合。

資源評價任務分解的原則是:凡石油公司登記的排他性探礦權、采礦權區域,均由石油公司負責開展資源評價工作並提交資源評價成果。凡石油公司登記的排他性探礦權、采礦權地區內的空白盆地區域,原則上由該地區內礦權為主的石油公司或距離最近礦權的石油公司負責,大盆地周邊的小盆地,原則上應由擁有大盆地礦權為主的石油公司或油田負責。

鑒於有關科研院校對某些空白盆地和地區已經擁有和掌握的科研成果,青藏高原各盆地(包括部分已登記盆地)的油氣資源評價任務由成都理工大學和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完成;南海南部各盆地由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負責;青海、甘肅和新疆東南部各未登記盆地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簡稱「地質力學所」)負責。

(二)項目分解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負責評價的盆地共有46個,包括松遼、渤海灣盆地(中油部分)、鄂爾多斯、四川、准噶爾、塔里木、吐哈和柴達木等已有油氣田並規模開發的8個重點盆地;已有油氣田的依蘭—伊通、海拉爾、二連、酒泉、三塘湖等5個盆地;有少量油氣產量或探明儲量的彰武—黑山、赤峰、三水、延吉等4個盆地;有油氣遠景的銀—額、河套、三江、汾渭、洞庭湖、巴彥浩特、漠河、鄱陽、大楊樹、六盤山、虎林、民和、精河、勃利、民樂、和什托洛蓋、麻陽、張北、黑鷹山、庫米什、扎格高腦、中口黑帳房、花海、金衢、建昌喀左、太原、阜新、清江、北票等29個底勘探盆地。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簡稱「中石化」)負責31個盆地的評價任務,包括塔里木、渤海灣、東海陸架等3個已有油氣田並規模開發的盆地;已有油氣田的蘇北、江漢、南襄、焉耆等4個盆地;有少量油氣產量或探明儲量的百色、陸良、保山、景谷、句容—常州、倫坡拉、柴窩堡等7個盆地;有油氣遠景的南華北、蘭坪—思茅、楚雄、望江、茂名、銀川、伊寧、汶泗、洛陽、雅布賴、塔城、昭蘇、大尤爾都斯、巴里坤、吐雲、塔什庫爾干、膠萊等17個盆地。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負責近海的渤海灣(海域)、珠江口、瓊東南、鶯歌海、北部灣、南黃海、台西和台西南等7個盆地的評價任務。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簡稱「油氣中心」)中心負責組織各石油公司和大學進行渤海灣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整合評價;開展可采資源量計算的關鍵參數—可采系數的研究;開展體現政府部門評價特點的油氣資源發現趨勢預測研究;負責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項目辦公室(簡稱「項目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承擔北黃海、沖繩海槽盆地的評價任務。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承擔南海南部海域的中建南、萬安、曾母、北康、南薇西、禮樂、汶萊—沙巴、西北巴拉望、南薇東、南沙海槽、安渡北、九章、永暑、筆架南等14個盆地的評價任務。

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承擔羌塘、倫坡拉、措勤、比如、崗巴—定日、昌都、可可西里、戈木錯、沱沱河、日喀則—昂仁、雙湖、帕度錯、倫北、羊卓雍錯、拉薩、扎達、明鏡湖、江孜、坡林、多瑪等20個盆地的評價任務。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承擔青海、甘肅和新疆東南部的蘇干湖、庫木庫里、西寧、隴西、索爾庫里、青海湖、哈拉湖、天水、馬連泉、塔什庫勒、興海等11個盆地評價任務。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分別承擔塔里木盆地和渤海灣盆地的整合評價工作。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承擔油氣資源評價系統建設工作,協助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開展可采系數研究和油氣資源發現趨勢預測研究工作。

(三)任務說明

各石油公司最新取得的含油氣盆地油氣資源評價成果,根據具體情況,以不同方式充分利用。具體含油氣盆地的油氣資源評價結果在石油公司之間和石油公司內部無異議的,且評價方法和參數符合本實施方案要求的,其資源評價成果直接採納;評價結果在石油公司之間或在石油公司內部有較大不同意見的,或評價方法、關鍵參數取值與本方案相差較大的,則進行重新評價。

針對渤海灣盆地三大石油公司油氣礦業權的分布情況,考慮目前的協調難度,項目辦公室決定由油氣中心集中組織開展評價工作,各油田按統一標准,以地質單元為基礎進行相應地區的評價。油氣中心在項目辦公室的領導下,在各油田協助下,組織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匯總並完成渤海灣盆地評價任務。

考慮塔里木盆地,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礦權交叉的特點,項目辦公室決定由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負責組織雙方按實施方案要求,完成全盆地的評價工作,最終評價結果由項目辦公室組織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進行整合,並經專家審定後,提出塔里木盆地資源評價的最終成果。

各主要盆地和地區的評價工作,凡是兩個以上石油公司或單位參加評價的盆地和地區,由排在第一位的石油公司或單位負責匯總盆地和地區的評價報告,其他石油公司或參加單位應按要求和標准,按時向負責單位提交本單位承擔的評價報告,並協助做好盆地和地區的報告編寫工作。

二、工作組織與實施

(一)組織機構

為了保證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項目辦公室設立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小組和綜合協調小組,具體協調組織常規油氣資源評價的日常工作,並組織渤海灣盆地的資源評價工作,承擔塔里木盆地資源評價成果的整合,完成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工作的各項成果匯總和報告編寫工作。

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小組在項目辦公室的領導下,制定實施方案,組織渤海灣盆地、塔里木盆地資源評價工作,負責組織實施油氣資源可采系數研究、油氣資源發現趨勢預測研究,負責審查接收各石油公司及油田和其他資源評價參加單位提交的資料、報告和圖件,參與各石油公司及油田和其他資源評價參加單位提交的資料、報告和圖件和驗收工作,負責資料、報告、圖件和成果的匯總和整理,負責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工作的各種圖件編制和報告的編寫。

綜合協調小組按照項目辦公室的統一部署和要求,負責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實施方案的執行和落實。組織實施方案的培訓,參與項目設置和分解,參與項目資金分配,指導實施方案進度的落實,監督檢查實施方案的落實情況,協調各盆地資源評價資料的提交和匯總工作。

(二)進度計劃

項目的實施劃分為調研階段、編寫實施方案和項目設計階段、設計評審和培訓階段、評價階段、成果驗收階段、成果匯總分析階段、報告編寫階段、評審驗收階段、成果發布階段。

三、項目實施過程

(一)項目啟動

2003年11月24日,召開了「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決定啟動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

2003年11月29日,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同志對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能源礦產和戰略性資源,關系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關系國家安全。國土資源部和發改委組織開展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很及時,也很重要。希望你們本著科學負責的態度,認真做好這次評價工作,摸清我國的『家底』,為國家制定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十一五』規劃提供堅實基礎。」

2003年11月30日~12月2日,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北京聯合召開了「新一輪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會議」。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聯煤」)等單位的主要領導和技術專家組首席專家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有關部門、有關領導、技術人員約210人參加了會議,國內20餘家新聞媒體對本次會議給予了大量報道。會議認真學習了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領導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深入討論細化《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方案》的意見,就今後工作的開展和總體設計的編寫進行了深入研討,會議指出,組織開展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意義重大,組織開展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有基礎、有條件、勢在必行。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始終明確和堅持這次評價工作的總體思路。會議號召,各參加單位要抓緊組織開展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這次會議的勝利召開,標志著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正式啟動。

按《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項目總體設計》要求,常規油氣資源評價所評價的盆地為129個,評價面積530×104km2,約占我國670×104km2沉積岩面積的80%。

常規油氣資源評價設10個評價項目,4個研究項目,共計14個項目。承擔評價任務的單位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油礦管理局(簡稱「延長油礦」)、中國地質科學院力學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

2003年12月19日,「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實施方案設計」通過專家評審,開始實施方案的編寫工作,同時,各項目承擔單位按項目分工,開始編寫項目設計。項目辦公室負責組織油氣中心、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單位編寫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經多次徵求各方意見,多次修改後,於2004年4月1日經過專家評審,並於4月12日通過項目工作組全體會議審議,5月17日通過領導小組會議審議,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啟動階段工作圓滿完成。

(二)項目設計評審與技術及規范培訓

2004年6月開始進行各承擔單位項目設計的評審工作,6月29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9個承擔單位的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工作設計通過專家評審;8月29日,成都理工大學和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承擔的青藏地區油氣資源評價工作設計、油氣中心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承擔的常規油氣資源可采系數研究工作設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分別承擔的塔里木盆地工作設計及渤海灣盆地工作設計通過評審。11月16日,中國含油氣區構造單元劃分項目設計通過專家評審。

2004年7月30日~8月2日,「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培訓班」在北京昌平舉辦。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延長油礦管理局等15個單位124人參加了培訓。主要內容包括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總體設計、實施方案;油氣資源評價系統應用培訓;油氣資源評價方法及相關管理辦法3項內容。

通過培訓,學員們明確了概念、強化了理論,明晰了思路、解決了疑點,增加了交流、開闊了視野,這是一次規模大、效果好、針對性強的會議,有效地促進了資源評價工作高質高效地順利完成。

(三)展開評價工作

2004年8月31日~9月2日,項目辦公室召開了「三大石油公司油氣資源評價階段成果專家評議會議」,專家聽取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階段成果匯報後認為,各石油公司提交的階段成果科學合理,參數選擇有據,總體上符合《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項目總體設計》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三大石油公司較好地通過了評議,這標志著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正在順利展開。

評價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油礦管理局、廣州海洋地質局、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等11個單位、1700餘名科技工作者加班加點,投入了緊張的評價工作中。

項目辦公室根據具體情況,狠抓了渤海灣、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評價,通過積極主動協調,推動了塔里木、渤海灣盆地資源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專家組嚴格把關,常規油氣資源可采系數研究與應用項目組在2004年10月22日專家組的具體意見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不斷完善,11月11日通過專家組初審。加強階段成果預審,11月17日至29日,項目辦公室組織專家組先後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油礦、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學和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等單位承擔的評價項目進行了預審,對油氣資源可采系數研究與應用研究項目進行了預審。

(四)階段成果評審和匯總

2004年12月1~9日,新一輪全國常規油氣資源評價階段成果評審會在北京舉行,孫樞、翟光明兩位首席專家主持了評審會議,28位專家參加了10個子項目的評審。技術專家認真負責,在給出審查驗收意見的同時,明確提出了限期完成的修改意見,確保了評價成果的可靠性。通過評審,中石油、延長油礦管理局階段成果獲得優秀,中石化、中海油、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得較優秀,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獲得良好。

2004年12月17~27日,項目辦公室按照技術專家給出的審查驗收意見以及限期完成的修改意見,與各項目承擔單位及時對有關成果進行了修改完善。在此基礎上,組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單位的業務骨幹,項目辦公室顧問以及油氣中心、油氣資源評價系統等有關工作人員,對10個常規油氣資源評價階段成果進行了匯總。形成了常規油氣資源評價階段成果報告初稿、評價數據表、相關圖件以及匯報多媒體。

2004年12月底~2005年7月,項目辦公室以匯報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將匯總成果多次向專家組和有關領導進行匯報,聽取具體修改意見,並多次集中修改完善。由於油氣資源發現趨勢預測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項目辦公室在聽取專家意見後決定設立專項進行研究,並於2005年7月11日通過工作方案評審。

同時,項目辦公室繼續積極與各承擔單位共同努力,繼續推進各子項目研究,並從2005年4月下旬~7月開始對10個子項目進行初審,8月初開始預審。

(五)匯總成果和子項目成果評審

2005年7月22日,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匯總成果專家評審會在國土資源部召開,與會專家審閱了常規油氣資源評價成果數據表、附圖冊和附表冊,認真聽取了匯報之後一致認為,全國常規油氣資源評價是一項系統工程,規模大、難度大,採取有效的管理模式,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了評價任務。該成果基礎資料扎實,研究深入,方法得當,參數合理,論證有據,特色鮮明,評價結果客觀、可信。這是一份全面、科學、高水平的油氣資源評價成果報告,是所有參評專家、單位和科研人員集體智慧的結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評審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評審驗收。並建議對成果報告作進一步修改完善後,報項目領導小組審定,盡早上報國務院,以便為制定國民經濟「十一五」規劃、編制油氣中長期發展規劃和能源發展戰略提供依據。

2005年8月18~20日,常規油氣資源評價10個子項目最終成果通過專家組評審。

⑺ 張永平的工程師

基本信息
姓名:張永平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640124
技術職稱:高級工程師
職務:副主任
畢業學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最高學位:工學碩士
所學專業:油氣田開發工程
從事專業:油田化學
工作單位:採油工程研究院油田化學研究室
通訊地址:大慶市讓胡路區西賓路九號
郵政編碼:163453 1、1986-7-1 大慶油田採油工藝研究所二室 實習員
2、1987-6-1 大慶油田採油工藝研究所二室 科研
3、1998-7-1 大慶採油工程研究院油田化學研究室 副主任
擅長專業及領域:油氣田開發專業 1、1989年,朝陽溝油田壓裂裂縫形態及方位的研究,市(局)級 科技成果一等獎,第五名
2、1991年,泡沫流變性及施工優化設計研究,市(局)級 科技成果二等獎,第四名
3、1991年,壓裂裂縫形態模擬與監測技術研究,市(局)級 科技成果三等獎,第三名
4、1994年,大慶榆樹林油田壓裂改造配套工藝,省(部)級 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名
5、1995年,朝陽溝油田區塊壓裂參數對產能影響試驗,市(局)級 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名
6、1995年,氣井大型壓裂改造現場試驗研究,市(局)級 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名
7、1996年,水平井壓裂優化設計計算機程序研究 ,市(局)級 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名
8、1998年,深層緻密氣藏壓裂優化設計研究,市(局)級 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名
9、2001年,侏羅系(4000m以內)特殊儲氣層壓裂工藝技術,局技術創新三等獎,第二名
10、2001年,葡西地區低孔滲透儲層改造及評價技術研究,局技術創新二等獎,第五名
11、2002年,徐家圍子斷陷興城大型氣藏發現的地質綜合研究,市(局)級 技術創新特等獎,第八名
12、2004年,大慶探區深層特殊岩性、特低滲透砂岩儲層增產技術,市(局)級 技術創新特等獎,第一名
13、2005年,徐家圍子深氣層增產改造工藝技術研究,省(部)級 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三名
14、2005年,徐深氣田發現及勘探技術,市(局)級 技術創新特等獎,第二十八名
15、2005年,海拉爾盆地勘探突破及配套技術,市(局)級 技術創新特等獎,第三十四名 1、1995年,緻密氣層改造工藝技術研究與試驗,大慶油氣勘探論文集,發表論文,第三名
2、1996年,大慶低滲透油田水平井增產及開采技術,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工程學會,獲獎論文優秀獎,四人合作,第三名
3、1997年,中國不同類型油藏水平井開采技術,石油工業出版社,著作,編者之一
4、1998年,水基壓裂液低傷害性能研究,黑龍江省石油學會油藏工程學會,獲獎論文一等獎,二人合作,第二名
5、2000年,非均質多層砂岩油田分層開采技術,石油工業出版社,著作,編者之一
6、2001年,測試壓裂技術在深層緻密儲層中的研究,黑龍江省石油學會年會,獲獎論文二等獎,五人合作,第四名
7、2002年,多裂縫測試壓裂解釋技術在復雜岩性中的應用 ,黑龍江省石油工程年會,獲獎論文三等獎,四人合作,第一名
8、2003年,大慶深氣層壓裂優化設計研究,黑龍江省石油工程學會,獲獎論文一等獎,四人合作,第二名
9、2004年,松遼盆地北部火山岩儲氣層壓裂增產技術研究 ,松遼盆地深層天然氣勘探研討會,發表論文,四人合作,第一名
10、2005年,臨江「超欠壓」扶楊油層壓裂技術, 石油工業出版社,著作,編者之一
11、2005年,大慶火山岩儲氣層壓裂診斷方法與控制技術,《05國際油氣藏增產改造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二人合作,第一名
12、2005年,井眼周圍平面應力場分析,《05國際油氣藏增產改造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三人合作,三人合作,第一名
13、2005年,大慶深部火山岩儲集層壓裂改造技術難點,《05國際油氣藏增產改造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六人合作,第四名
14、2005年,多裂縫測試壓裂在火山岩儲氣層大型壓裂,《05國際油氣藏增產改造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二人合作,第二名
15、2007年,大慶火山岩儲氣層壓裂診斷方法與控制技術, 2007年壓裂酸化技術論文集,發表論文,二人合作,第一名
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會員 1957年7月生,重慶人,重慶市武隆縣長壩中學高級歷史教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會員,《發現雜志》副主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黨政管理專業畢業。在教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學生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方面有系統、深入的研究。主研方向是歷史教學藝術和未來。撰寫的《淺談清王朝閉關政策的歷史教訓》發表於《德育報》。《系統記憶歷史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淺談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三點式四課型教學模式的實踐》、《試論太平天國運動的經驗教訓》、《淺談「三分教七分學」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教學談》、《農村初級中學對發展不平衡學生的轉化》、《淺談領導幹部密切聯系群眾的主要途徑》、《議走馬選「人才」》、《戊戌變法的進步性和局限性》等100篇論文和通訊報道發表在《教改探索》、《中小學教育與管理》、《學習方法報》、《中學生學習報》、《涪陵日報》等國家、市、地級報刊上,有兩篇獲得國家級優秀論文一等獎,有5篇獲得市級以上優秀論文二等獎,有3篇獲得市級以上優秀論文三等獎。1990年獲得地市級團隊工作先進個人稱號,1993、1994年分別獲得全縣通訊工作三等獎,1995、1996年度獲縣教委先進宣傳個人獎,1994、1995年獲縣優秀幹部的榮譽稱號,1997、1999年度獲縣研究先進個人獎。獲20世紀專業領域貢獻大獎,獲世界華人風雲人物大獎,中外名師等榮譽稱號。個人成就被載入《中外名師錄》、《中華優秀人物大典》(1999年)、《當代中國學者風采錄》、《二十一世紀人才庫》等5部書中。

⑻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12月,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61項,共計合同經費5.85億元;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68篇;申請專利231項;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頒發的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2014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3項、產學研合作促進獎1項,2011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2013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濱海新區技術發明獎1項。 代表性科研項目序號 項目中文名稱 負責人 項目來源 1 工業酶分子改造與綠色生物工藝 郭瑞庭 863計劃項目 2 單糖轉化技術與稀少糖的研製 塗 然 863計劃課題 3 啤酒酵母與果酒廢渣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 楊 萍 863計劃課題 4 生物質液體燃料的高溫生物煉制 陳樹林 863計劃課題 5 工業微生物基因組測序與功能基因組分析 陳祖耕 863計劃課題 6 生物合成的手性識別機理解析 朱敦明 973計劃課題 7 化學品生物合成代謝網路的計算模擬與途徑設計 孫際賓 973計劃課題 8 利用ΔSRP抑制子挖掘蛋白轉運新途徑的基
礎研究 張大偉 NSFC面上 9 大腸桿菌異丁醇合成途徑中還原力調控的
機制研究 張學禮 NSFC面上 10 稀少糖醇多酶偶聯細胞模型構建及其全細
胞轉化研究 孫媛霞 NSFC面上 11 「纖維素乙醇的高溫發酵和生物煉制」專題
「纖維素乙醇高溫發酵集成技術和新工藝研究」 馬延和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 12 工業酶分子改造和新型蛋白質表達系統構建 田朝光 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13 生物塑料及單體製造的關鍵技術 張學禮 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14 工業微生物基因組和生物催化劑資料庫的建設 馬延和 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15 天門冬氨酸生產的綠色新工藝 李正華 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16 異戊醇的生物製造系統構建與優化 王欽宏 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17 琥珀酸生產的系統生物技術 孫際賓 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18 新型酶催化劑的開發及其在有機合成中的應
用研究 朱敦明 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19 建立一個高效的蛋白質平台進行酶制劑、酶結
構與功能的開發研究 鄒培建 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20 新一代測序技術應用於工業生物技術發展 陳祖耕 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21 中國科學院工業微生物研究中心(北方)的建設 馬延和 中國科學院先進工業生物技術創新基地
「應用微生物研究網路」項目 22 生物煉制細胞工廠的基礎和應用 馬延和 創新團隊國際合作夥伴計劃 23 以含碳氣體為原料的化學品生物製造 黃志勇 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 24 綠色生物工藝研發與應用 王欽宏 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 25 生物技術轉化創新體系建設 崔綉娟 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 26 基於液滴微流晶元的工業微生物高通量篩選系
統的研製 王欽宏 中科院科研裝備研製項目 27 工業酶關鍵技術研究 馬延和 天津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 28 天津市工業微生物基因組解析 孫際賓 天津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 29 大腸桿菌基因組理性設計 鄭 平 天津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 30 棉織物染前生物處理工藝研發集成應用 田朝光 天津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 31 微生物發酵與工業酶催化合成天然復合調味料
的關鍵技術 孫媛霞 天津濱海新區重大科技項目 32 丁二酸生物製造的研發及產業化 張學禮 天津濱海新區重大科技項目

⑼ 有誰知道燃料化學學報的投稿格式

《燃料化學學報》投稿須知

《燃料化學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主辦,主要刊載國內外燃料化學基礎研究及其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進展。內容涵蓋煤炭、石油、油頁岩、天然氣、生物質以及與此相關的環境保護和應用催化等方面。本刊自2007年起與Elsevier(愛思唯爾)出版集團合作,從每期出版的論文中選出4~8篇較好論文,出版到本刊英文電子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8725813)上。英文電子版期刊與印刷版期刊同步出版,英文電子版的版權歸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所有,由愛思唯爾負責其全球出版發行,通過愛思唯爾的ScienceDirect在線全文出版平台,向全世界相關的科研院所、大學、圖書館、公司及個人用戶提供瀏覽和訂閱。

1 投稿
1.1 本刊熱忱歡迎國內外學者投稿,中、英文稿均可。內容主要涵蓋以下研究領域:
能源轉化和加工利用過程中的化學基礎研究
煤炭、石油、天然氣、生物質
新能源和替代燃料合成的應用催化基礎研究
氫能、燃料電池、合成燃料、C1化學
能源轉化、利用中的污染控制和環境保護化學基礎研究
廢棄物處理、大氣污染、水污染
學報欄目設置:
研究論文報道學術價值顯著、實驗數據完整、具有原始性和創造性的研究成果;
研究快報迅速報道學術價值顯著的重要研究工作最新進展;
研究簡報主要報道研究工作中的部分或階段性的研究成果。
綜合評述一般為預約稿。系統介紹作者所從事的某一研究領域的工作及取得的學術成就,進行規律性概述,並能提出新的觀點。
1.2 來稿請郵寄單位推薦信原件,請註明文稿無泄密、無一稿多投和署名爭議等內容,並加蓋公章。參考格式可從學報網站下載(http://rlhxxb.sxicc.ac.cn)。第一作者(或投稿作者)為研究生的,請在推薦信上加註導師(通訊聯系人)簽名。投稿論文內容為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時的主要工作,目前第一作者已到新的工作單位,且論文署名第一單位為新的工作單位的稿件,除需要第一單位的推薦信外,請附帶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時單位的署名認可信,並加註導師的簽名。
本刊將以收到推薦信原件的日期作為正式的投稿日期,並開始進行稿件的初審。若在收到作者電子稿後兩周內編輯部仍未收到該篇稿件的單位推薦信,本刊將認為是作者自動撤稿。
1.3 單位推薦信郵寄地址:山西 太原 桃園南路27號
太原市 165信箱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燃料化學學報》編輯部
郵編:030001

2 稿件及出版
2.1 從收到推薦信之日起開始審理,一般在2~3個月內會有結果。對不宜採用的稿件我們將盡快通知作者。不刊用的稿件恕不退還。對於超過3個月未收到消息的稿件,可向編輯部查詢。
2.2 接收稿件的出版日期,將根據文章的質量和修改稿返回日期,由編輯部決定。任何其他希望提前出版的理由本刊恕不考慮。
2.3 即將刊出的稿件,編輯部會提前1個月左右通過E-mail給作者發校對稿和版權轉讓協議(由於頁碼所限,每期會有3~4篇版面調整機動稿,被調整下的稿件將順延至下期發表)。請作者在收到校對稿後7日內將校對意見通過E-mail返回編輯部,逾期未收到作者校對意見將視為對默認校對稿。經全體作者同意並簽署版權轉讓協議後,請在7日內將原件掃描後E-mail、或傳真發送至編輯部,未簽署版權轉讓協議的稿件本刊將不予發表。
2.4 作者投稿時不需要交任何費用。校對稿發出後將通知作者交論文發表費,論文發表費包括版面費(100元/頁)和審稿費(150 元/篇)。論文發表費將給作者出具正式稅務發票,發票單位為通訊聯系人所在單位,所以務必請作者投稿時提供准確的通訊聯系人及其單位。由於需要統一去我所財務處開發票,作者收到發票可能要耽擱1個月左右,請作者諒解。
2.5 經審查推薦錄用為在印刷版和英文電子版同時發表的文章,編輯部將E-mail通知作者進行中文文章的翻譯(英文文章亦通知作者),接到通知後,作者如在規定時間(3周)內完成文章的翻譯並返回編輯部,將免收相應的印刷版文章的版面費和審稿費(稿酬亦無。英文電子版無版面費、審稿費和稿酬),並酌致與稿酬相當的翻譯費。
2.6 期刊印出後,酌致稿酬,並贈當期期刊2本和分裝本10份。稿酬和贈送期刊將郵寄給通訊聯系人(導師、付論文發表費單位)。對於其他額外刊物、分裝本、正式稿件電子文本等要求,編輯部恕不回復。

3 稿件格式及要求
3.1 文章題目應明確簡潔地反映研究成果的實質和特點,長短適宜,不使用不規范的縮略語、符號和代號,不常見的外文名語和化合物應寫全稱。
3.2 作者的工作單位應寫標准全稱;外國作者的姓名請寫全稱,名字部分不要縮寫,單位請用中文寫出單位名稱、城市、國家和郵政編號。
3.3 請在文章首頁下角註明以下信息:
(1) 基金資助項目的基金名稱和項目批准號;
(2) 通訊聯系人及其電話、傳真和電子信箱;
(3) 第一作者簡介,包括性別、出生年、籍貫、職稱、學位及研究方向。
3.4 中文摘要包括文章主要結論,要具體到數據,中文摘要不多於350個漢字。
3.5 英文摘要應比較具體
(1) 英文摘要的句型力求簡單,通常應有10個左右意義完整、語句順暢的句子;
(2) 英文摘要不應有引言中出現的內容,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
3.6 關鍵詞應在摘要後面給出,為適應計算機自動檢索的需要,一般選取3~6個能反映文章特徵內容,通用性比較強的中英文詞。
3.7 前言應簡要說明下列問題
(1) 在前言中簡要介紹國內外相關研究的歷史和現狀,引出有代表性的參考文獻,特別是近2年的最新進展;說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擬解決的問題及採用的方法和手段;
(2) 介紹背景時不應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請引用本領域國內核心期刊上的優秀文獻;
(3) 對於作者本人的系列工作,應引出前面已發表過的文獻,以便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4) 前言的篇幅不宜過長或過短,不應描述實驗結果;
(5) 文章中提到文獻的作者時,只須寫出第一作者的姓氏,多於一位作者時後加「等」或「et al」,文獻編號緊接其後,如「Munroe等[3]」。
3.8 正文可以包括:實驗和觀測方法、儀器設備、材料原料、實驗的觀測結果、數據資料、經過加工整理的圖表、形成的論點和導出的結論等。
「實驗部分」和「結果與討論」部分應分清層次,並加上適當的小標題。
「實驗部分」應較詳細地描述實驗方法和實驗條件,以使他人能夠進行重復實驗為准。試劑和儀器用中文標明生產廠家、規格、型號及名稱。催化劑應給出具體的組分及含量,如涉及保密,請先申請專利,待專利批准後再發表文章。
3.9 物理量、計量單位及其符號應按照國家標准執行,例如:
(1) 物理量(斜體):濃度用小寫c,壓力用小寫p,攝氏溫度用小寫t,熱力學溫度用大寫T,產率w,選擇性s,轉化率x,化學位移δ,質量比m/m,摩爾比n/n,質量分數w,體積分數 Ф;
(2) 單位(正體):秒s(不用sec),分鍾min,小時h,天d,濃度mol/L,壓力Pa,長度nm,轉速r/min,化學位移的單位是1(可不寫,用ppm者應去掉ppm)。以ppm,ppb等表示某物質的含量是不確切的,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改為質量分數w,體積分數Ф,摩爾分數x或質量濃度(g/mL)等;
(3)特別注意「ppm」不能使用。
3.10 圖表要避免重復,數目盡量精簡,同一來源的數據只需用圖或用表表達一次,能合並的圖盡量合並,能用文字敘述時(如只有3~5個數據時)盡量不使用圖表。
圖表應具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僅從圖表及其標題和注釋等內容就可獲知有關實驗對象、方法、條件及結果等信息。注意事項如下:
(1) 圖表中的圖題和表題需中英文對照,其它文字均採用英文;
(2)圖表的標題應詳細完整;
(3)在圖注和表注中給出主要的實驗條件;
(4)圖表中若有縮寫詞或代號,就在第一次出現時在圖注或表注中給出全稱或解釋;

(5)圖片與圖中說明文字盡量分開。曲線分別用「a、b、c等」英文小寫字母表示,曲線說明和符號說明等列於中英文圖題下方。
(6)文中各插圖均為黑白圖,盡可能採用origin繪圖軟體生成的文件。

具體參數如下:字體(Time New Roman)、字型大小(21);
Format →Page →Graph1(Width: 20 cm; Height: 13.5 cm) →Layer1(Left: 2.8 cm; Top: 0.5 cm; Width: 16.7 cm; Height: 11 cm)→Line(Width: 1; Color: Black) →Symbol(Size: 6)
(7)如有照片,請提供層次分明的黑白照片(最好提供單獨的JPEG圖形文件);
(8) 對於那些沒有數據而且雖經作者處理但圖的質量仍較差的譜圖(即由譜學儀器繪制的圖),請作者提供其原始譜圖或質量好的復印件。

參考文獻的著錄請參照下列格式:
1) 總體規范
參考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可參見表1按下面格式著錄:
[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

例:

[J]—紙張期刊
[J/OL]—網上期刊
[M]—紙張圖書

[M/CD]—光碟圖書
[DB/OL]—聯機網上資料庫
[DB/MT]—磁帶資料庫

[CP/DK]—磁碟軟體
[EB/OL]—網上電子公告

表 1 參考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

參考文獻類型

期刊
文章

專著

論文


學位
論文

報告

標准

專利

報紙
文章

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

J

M

C

D

R

S

P

N

Z

電子參考文獻類型

載體類型

資料庫

計算機程序

電子公告

磁帶

磁碟

光碟

聯機網路

紙張

資料庫

DB

CP

EB

MT

DK

CD

OL

不註明

DB

參考文獻按國家標准GB/T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著錄。
各類參考文獻格式如下:
(1) 期刊文章
[序號]作者 (列出全部作者). 章題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頁碼.
例: 郭小汾, 楊雪蓮, 陳勇, 謝克昌. 垃圾中可燃物的燃燒動力學研究[J]. 燃料化學學報, 1999, 27(1): 62-67.
(GUO Xiao-fen, YANG Xue-lian, CHEN Yong, XIE Ke-chang. Combustion kinetics of combustibles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J].J Fuel Chem Technol, 1999, 27(1): 62-67.)
(2) 專著(書籍)、論文集
[序號]作者. 書或文集名[M或C]. 版本(第1版不注).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例: 劉振海. 分析化學手冊(第八分冊)熱分析[M]. 2版.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1.
(LIU Zheng-hai. Handbook of analytical chemistry-thermal analysis (Vol.8) [M]. 2nd ed. Beijing: Chemical Instry Press, 2001.)
(3) 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作者. 論文或報告題名[D或R]. 保存地點: 保存單位, 年份.
例: 李春義. 同位素瞬變實驗方法的建立及Ni/Al2O3催化劑上CH4部分氧化制合成氣反應機理的研究[D]. 北京: 石油大學, 1999.
(LI Chun-yi. Mechanistic study on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gas over Ni/Al2O3 catalys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1999.)
(4) 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作者. 析出文獻題名[C]// 主編. 專著或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例: 趙增立, 唐蘭, 馬曉茜. 生物質的氮氣等離子體熱解研究[C]//第十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會議暨全國青年等離子體討論會論文集. 長沙: 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1: 156-159.
(ZHAO Zeng-li, TANG Lan, MA Xiao-qian. Biomass pyrolysis in an argon/hydrogen plasma reactor[C]//Processings of 10th China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conference and youth forum on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National Defence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6-159.)
(5) 專利
[序號]發明人. 專利題名: 專利國別,專利號[P]. 出版日期(年-月-日).
例: 劉冠華, 左麗華, 舒興田. β沸石/硅膠復合催化材料的制備: 中國,1084101A[P]. 1994-01-01.
(LIU Guan-hua, ZUO Li-hua, XHU Xing-tian. The preparation of multiplex catalytic material containing zeolite beta and silicon gel: CN, 1084101A[P]. 1994-01-01.)
(6) 國際、國家標准
[序號]標准編號, 標准名稱[S].
例: GB/T528, 硫化橡膠和熱塑性橡膠拉伸性能的測定[S].
(GB/T528, Vulcanized rubber an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determination of elongation[S].)
(7) 電子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 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 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例: 萬錦堃. 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 (1983~1993). 英文版[DB/CD]. 北京: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1996.
王明亮. 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准化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 http://www.cajcd.e.cn/pub/wml.txt/980810-2. html, 1998-08-16/1998-10-04.
(8) 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Z].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⑽ 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詳細資料

中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諾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七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發現宇稱原理的破壞」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6年丁肇中因「發現一類新的基本粒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李遠哲因「發明了交*分子束方法使詳細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成為可能,為研究化學新領域—反應動力學作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7年朱棣文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崔琦與德國的霍斯特·斯托爾默和美國的羅伯特·勞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

法籍華人 高行健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

一、生平簡介
李政道(Tsung-Dal Lee 1926~)理論物理學家。1926年11月25日生於上海。1943~1944年在浙江大學(當時一年級在貴州永興)物理學系學習;得到老師束星北的啟迪,而開始了他的學術生涯。1944年因翻車受傷停學。1945年轉學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學系。1946年受他的老師吳大猷的推薦,得國家獎學金,去美國深造,入芝加哥大學研究院,1948年春天,李政道通過了研究生資格考試,開始在費米的指導下作博士論文研究。

1949年底,在費米的指導下,李政道完成了關於白矮星的博士論文,獲得博士學位。以後在該校天文學系半年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物理系一年任講師並從事研究工作。

1950年,李政道和來自上海的大學生秦惠君結婚。他們有兩個孩子,長子李中清,現任加州理工學院歷史教授;次子李中漢,現任密歇根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1951年到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60~1963年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教授兼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963年任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講座教授,1964年任該大學費米物理學講座教授,1983年任該大學全校講座教授。他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楊振寧:把高質量的學生變成高質量人才

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安徽。1957年與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回顧20世紀科學的發展,楊振寧認為主要成就體現在3個方面:學會了控制電子的行動;發現了研究極小結構的方法;離開了地球引力實現了登月夢想。

展望21世紀,楊振寧認為中國將於21世紀中葉成為世界科技大國。「我這樣說原因有四:一、中國有數不清的絕頂聰明及可塑造性強的年輕一代,這是科技發展之首要前提。二、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在重人倫和勤儉的同時,也重視教育,勢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為。三、中國在過去一百年的發展中已經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對近代科學的熱忱。四、中國內地、香港、台灣近年來經濟的迅速發展為科技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後盾。」

楊振寧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幾年就成功研製出原子彈,從那時就培育和積累了一大批基礎人才。「中國人是有很高素質的。比如清華大學的生源就不比美國哈佛大學的差,但我們要考慮的是,怎樣把高質量的生源變成高質量的人才。」楊表示有信心隨著經濟的發展、科研條件的改善,繼本世紀的華裔科學家之後,中國本土的科學家必將於下個世紀在重要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本土出生、成長,並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學家要獲得諾貝爾獎,從現在算起,20年足夠」。
丁肇中

1976年12月10日,40歲的丁肇中赴瑞典皇家
學院領取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獎自1901年開始頒
發,從那時候起至1976年的75年中,丁肇中是第三位
金榜提名,獲得此項殊榮的中國血統科學家。在隆重的頒獎
儀式上,他先用漢語然後用英語發表了著名的演講。他說「
得到諾貝爾獎是一個科學家最大的榮譽,我是在舊中國長大
的,因此想借這個機會向發展中國家的青年們強調實驗工作
的重要性。中國人有句古語:『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這種落後的思想,對於發展中國家的青年們有很大害處
。由於這種思想,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們都傾向於理論研
究而避免實驗工作。事實上,自然科學理論不能離開實驗的
基礎。特別是物理學,它是從實驗產生的。我希望由於我這
次得獎,能夠喚起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們的興趣,使他們注意
實驗工作的重要性。」

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

丁肇中祖籍山東省日照縣。1936年1月出生在美國
密執安州的安阿伯,當時他的父母正在美國進行訪問。後來
,丁肇中曾這樣說起過自己的身世。他說:「我在第二次世
界大戰初期出生在一個由教授和革命志士組成的家庭里。我
的父母都希望我出生在中國,但在他們訪問美國時,我提早
出世。由於這個意外,我成為美國公民。這個突來的小插曲
,卻也影響了我的一生。」他出生3個月後,隨父母回到中
國。丁觀海教授一家人回國後不久便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七
·七事變」,孩提時代的丁肇中,伴隨著兵慌馬亂的歲月。
他回憶這段時日時曾說:「我在出生3個月的時候回到了中
國。由於當時中國的境況,我一直是個難民,不斷地從一個
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其父丁觀海先在山東大學執教,
1938年到重慶大學任工程學教授。母親丁雋英任四川教
育學院心理學教授。丁肇中的童年是在中國大陸度過的。起
初就讀於重慶磁器口小學,直至抗戰勝利後,隨父母遷到天
津,勉強念完小學。1948年冬,丁觀海到台灣省台南工
學院教書,並舉家遷至台灣。1956年9月他隻身赴美,
進入密執安大學工學院研讀。起初學的是機械工程,後來他
發覺自己的興趣主要在物理方面。第二學期,他選了些物理
學和數學的課程。大學第二學年,他轉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物
理系。

1959年他畢業於該校研究院,取得了數學和物理方
面的兩個工學學士學位。翌年又獲得理學碩士學位。他還以
優異成績獲得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特別獎金。不久又獲得美國
科學基金會獎。1962年,丁肇中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直到1974年夏末秋初,丁肇中的實驗進入到關鍵的
時刻,高能加速器中質子相撞,每時每刻都在牽動著他與同
事們的心。當他們將粒子質量的方位降到30—40億電子
伏這個范圍的時候,突然間一個新的粒子出現了,它以極長
的壽命分解出正負電子。丁肇中此時興奮極了。不過,嚴謹
、慎重的這位華人學者並沒有立即宣布這一發現。從8月至
10月,他們又進行了多次這樣的實驗,待取得無懈可擊的
數據時,丁肇中才於1974年11月12日向全世界公布
了這一驚人的成果。科學實驗有很多趣聞。丁肇中的實驗是
在東海岸進行的,正當他已經捕捉到瞬息萬變的J粒子的時
候,在西海岸,美國物理學家希特帶領他的斯坦福研究小組
也發現了這種新的粒子。的來,東海岸和西海岸發表的實驗
報告幾乎一樣。不同的是,對這種新粒子,丁肇中稱之為「
J」,希特呼之為「Ψ」。那麼到底是誰首先發現這種新粒
子的呢?這是一樁難分難解的懸案。因此,丁肇中和希特同
時獲得1976年的諾貝爾物理將,他們所發現的新粒子被
稱之為J/Ψ粒子。

[李遠哲] 1936年出生於台灣新竹縣,1965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博土學位後,先後在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和哈佛大學任博士後。1968—1974年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升為教授,1974年又回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化學教授。曾在哈佛大學和李遠哲合作從事分子束研究的赫希巴哈教授稱贊他為「驚人的實驗天才」。後來李遠哲發展了赫希巴哈用交*分子束研究分子反應動力學的思想,創造了新的一代交*分子束裝置。用此裝置來研究分子反應動力學所得到的信息和反應過程的細節遠遠走在反應軌跡的理論計算前面。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分子束裝置。李遠哲被譽為「分子束化學真正的實現者」。到1986年為止據不完全統計李遠哲發表的各種論文有180多篇。李遠哲還在反應動態學、光化學、光譜學、分子間與分子內能量傳遞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1986年李遠哲教授榮獲諾貝爾化學獎、1986年美國化學會德拜物理化學獎、美國國家科學獎。他是獲獎中最年輕也是近十年來研究成果最多的化學家之一,也是獲諾貝爾化學獎的第一位華裔化學家。李遠哲是中國人,他在祖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中也做了一定的貢獻,他幫助台灣省搞原子分子研究所,1986年指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建成分子光束激光裂解產物譜儀。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復旦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等單位的分子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工作也給予了很多指導。
在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二天,朱棣文說,他騎著自行車,朝著目標往山路上攀爬,達到了目的地。這種攀登高峰的踏實感受,也只有在努力過之後,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掌聲響起。在瑞典皇室、全球頂尖學者以及貴賓一千四百人的目光下,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華裔朱棣文正站在學術最高殿堂之上。此時此刻,盡管歐洲正飄飛著聖誕季節的白雪,朱棣文心裡卻是無比的熾熱。從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十六世手中,他接下了榮耀,腦子里閃過的是許許多多在實驗事里度過的日子——看著實驗結果成功失敗,起起落落……而今,他終於精精確確地以「光束蜜糖(雷射製冷捕捉技術,Laser Cooling Trapping)」抓住了原子,從而擁有了學士界最閃亮的光環,永遠在世界物理學的史冊上留名。

朱棣文,這位史丹福大學第一位華裔教授,學生喊他Steven。平日里習慣穿著淡色長袖襯衫,袖子整齊地卷得高過手肘,顯得很是清爽自然。自從1997年10月14日凌晨那個劃破寧靜夜空的、來自斯得哥爾摩的電話傳來喜訊,他和他的家人便開始不得清靜。從那時起,他就被媒體包圍著。但是,即使是這樣,他仍是一身簡單的休閑服裝,在電視、報紙、雜志上出現。他還是一樣的他。
朱棣文祖籍是中國江蘇太倉。1948年2月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士市,1970年畢業於羅徹斯特大學數學及物理雙學士,1976年獲柏克萊加大學物理學博士,並在學校從事兩年博士後研究。1978年,他到美國貝爾實驗室擔任電磁現象研究員,五年後,升為電子學研究部主任,並在1987年赴史丹福大學任教授至今,曾於1990年擔任系主任。
1993年,他與另一名研究學者共得國際大獎沙烏地阿拉伯「國際科學獎」,兩人合得獎金約十萬美金。
同年又被選為美國科學院第130屆院士。1996年,榮獲古根漢研究獎,並獲美國物理學會學術獎。這次諾貝爾物理獎,朱棣文是與馬里蘭州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科學家菲利普斯以及法國科學家柯恩但諾吉一同分享這分殊榮。三人同時共分諾貝爾獎金約100萬美金。
朱棱文是繼1957年的楊振寧、李政道,1976年的丁肇中和11年前的李遠哲之後,第五位獲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在他之後,還有一位華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崔琦又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六位華裔獲獎人中,除李遠哲為諾貝爾化學獎外,其餘皆是物理獎。
朱棣文的獲獎研究,得追溯到十四年前。當時他還是貝爾實驗室的一員。在低溫物理的研究領域中,「光束密糖(Molasses)」這個物理學名詞它讓朱棣文「甜在心中,愛不擇手」。原來「光束蜜糖」指的是利用雷射光達到冷卻氣體的效果。朱棣文他們所進行的「雷射致冷捕捉」,就是利用雷射冷卻原子後,能夠進行精確測量的研究。原子在室溫中非常活潑,以百公里的速度活蹦亂跳,若利用雷射光達到冷卻,氣體冷卻至幾近絕對零度,原子一旦陷入,也在此時活動得非常緩慢,再利用光與原子交互作用的時間拉長了,便可用來精確測量物理量。
這個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應用。事實上,朱棣文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重力測量」,這樣的解析早已令學術界和科技業界感到驚喜樂觀。利用原子在超低溫狀態時,科學家可進行重力分布研究,最佳的運用方式就是在油田勘探方面。這項應用將使得石油開采成本降低很多,己有不少石油公司對這項研究非常有興趣。相同的應用還可能發現環宙間更多的秘密得以找到答案。另一重大應用則在生物物理,也是利用雷射致冷捕捉技術,可以解讀DNA。
朱棣文的父親朱汝瑾也是當代科學家,1949年自大陸來美,現在已有八十高齡。朱汝瑾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博士,他的妻子是當年曾在同一大學念經濟系的朱李靜貞。朱汝瑾和朱棣文同屬台灣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父子檔」。朱父於1964年當選第五屆院士,朱棣文則在父親以及另四名院士崔琦、卓以和、顧毓秀以及田炳耕共同推薦下,於1994年以高票獲選為院士。朱汝瑾曾在美國聖路易、維吉尼亞、紐澤西等多個大學任教授,還擔任過美歐地區化工、石油、太空等六十多個企業公司的顧問。 朱棣文是家中的老二。他的哥哥朱築文為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博士,哈佛醫學院畢業,現在是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弟弟朱欽文是哈佛法學博士,現為洛杉礬執業律師。這個家庭,真的稱得上是一個「博士之家」。
作為一名成熟的科學家,朱棣文有著自己的人生皙學。他常說:「我們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們知道自己的目標和計劃;我們會時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熱情。」 雖然朱父和三個傑出的兒子都是頂尖科學人才,其實,當年朱父不太贊同朱棣文念物理,因為「這一行要出頭太難了」。從小就愛畫畫的朱棣文,父親覺得或許建築對於他是個不錯的出路。然而,身上滿是物理細胞的朱棣文把繪畫的天分用在繪制物理結構圖上了。好在父親後來並沒有太刻意地阻攔他;而他,也終於以自己的努力,沖破了這條被視為崎嶇的路。
在學生及友人眼中,朱棣文有著濃厚的科學家氣質,而且饒富幽默口才。他常常能即興地發表學術演說,深度中還能穿插趣味。無論是在研究上、工作上,甚至是教學上,他都有一套「以退為進」的哲學。他對自己、對學生並不會定下過高的要求,他覺得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才會激起更旺盛的動力,使自己更有信心。他酷愛運動,每周五固定騎自行車到校園,並趁著實驗空檔「溜車」。在他,運動帶來的爆發力正如同物理實驗中擊出的美麗火光一般,是物理之「力」與人生之「美」的結合。
朱棣文在研究中兢兢業業,悠遊於物理的世界中。在他,獲得全球的認同,是否是自己最大的心願?朱棣文卻答:視自己為一名科學家,最大的希望是無論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後,自己在斗大的實驗室中的成果,能夠對人類產生貢獻,與人類的生活真正的結合在一起。

瑞典皇家科學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霍斯特·斯托爾默、美籍華人科學家崔琦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勞克林,以表彰他們為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
崔琦和斯托爾默在一九八二年對在強磁場和超低溫實驗條件下的電子進行了研究。他們將兩種半導體晶片砷化鎵和砷氯化鎵壓在一起,這樣大量電子就在這兩種晶片交界處聚集。他們將這種晶片結合體放置在僅比絕對零度高十分之一攝氏度(約攝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溫環境中,然後加以相當於地球磁場強度一百萬倍的超強磁場。他們發現,在這種條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電子可以形成一種新的量子流體,這種量子流體具有一些特異性質。一年之後,勞克林教授對他們的實驗結果做出了解釋。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科學家又陸續作出一些重大發現。這三位科學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學領域內的重大突破,它為現代物理學許多分支中新的理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崔琦因此獲得美國著名的弗蘭克林獎。崔琦在互聯網自己開設的網址上稱,他的主要學術興趣是研究金屬和半導體中電子的性質。他的這些研究將可應用於研製功能更強大的電腦和更先進的通信設備。
崔琦,一九三九年生於中國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學畢業,隨後到美國繼 續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後到貝爾實驗室工作,在美國,貝爾實驗室被稱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搖籃」,崔琦正是在這里和施默特發現了分數量子霍爾效應(1982年),兩人因此在1998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目前他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挪威裔美國人,他們有兩個女兒,長女愛琳曾在武漢留學。
在美國,據新華社引述崔琦教授來自中國的學生李濟群等人介紹,崔琦為人隨和,但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他思維敏銳,在師生中威望很高。十三日清晨崔琦像往常一樣來到學校,當大家向他表示祝賀時,他像平常那樣微微一笑,只說了句「謝謝」就躲了起來。據介紹,崔琦非常關心祖國,經常與中國學生談論祖國的發展情況。
參考資料:http://www.lczxx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0&ID=830

閱讀全文

與楊成果石油大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