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0523成果

0523成果

發布時間:2022-05-03 23:56:17

1. 請問文寫家<巴金>一些個人詳細資料!!!!謝謝

巴金(1904~2005.10.17)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餘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人物,立志做社會活動家的他,卻成為小說家、散文家。1920年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1923年從封建家庭出走,就讀於上海和南京的中學。1927年初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從1929年到1937年中,創作了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夢》、《春天裡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說,出版了《復仇》、《將軍》,《神·鬼·人》等短篇小說集和《海行集記》、《憶》。《短簡》等散文集。以其獨特的風格和豐碩的創作令人矚目,被魯迅稱為"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其間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主編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學叢刊》等從書.

姓名: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
職稱:商人,官員
國家:美國
相關介紹:
美國第41位總統(1989年1月--1993年1月) 姓名: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 綽號:"Poppy" 出生:1924年6樂12日,密爾頓,馬薩諸塞州 父親:普雷斯科特·布希 母親:多蘿西·沃克 夫人:芭芭拉·布希,於1945年1月6日結婚 孩子:喬治·沃克·布希(小布希)(1946-) 羅賓·布希(1949-53) 約翰·布希(1953-) 尼爾·布希(1955-) 馬文·布希(1956-) 道樂茜·布希(1959) 宗教:主教制 教育:畢業於耶魯大學(1948) 職業:商人,官員 政黨:共和黨 其他政府位置:美國眾議院成員,1967-71 聯合國代表,1971-72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1976-77 副總統,1981-89(在里根總統下) 總統年薪:200,000美元/年+50,000美元花費賬戶

錢學森(1911~ )中國科學家,火箭專家,1911年12月1日生於上海,3歲時隨父來到北京,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國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1938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失去自由,歷經5年於1955年才回到祖國,1958年起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國科技協會名譽主席等職。
回答者:安琪0523 - 試用期 一級 11-20 18:48

巴金:漢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無黨派,1921年於成都外語專門學校肄業。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國留學。1929年回國後,從事文學創作。1935年至1950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總編輯。1950年後任平明出版社總編輯,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1953年9月後先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文藝月報》、《收獲》

參考資料:一點通
回答者:hongsuei2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1-20 19:59

漢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無黨派,1921年於成都外語專門學校肄業。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國留學。1929年回國後,從事文學創作。1935年至1950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總編輯。1950年後任平明出版社總編輯,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1953年9月後先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文藝月報》、《收獲》、《上海文學》主編。1962年後任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沖擊。1977年至1983年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1983年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2003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2003年11月,國務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榮譽稱號。

2005年10月17日19時06分在上海逝世。>>

第一屆政協全體會議代表,第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屆、二屆、三屆、四屆、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代表作《家》《春》《秋》
回答者:出事 - 初學弟子 一級 11-21 19:45

巴金,現、當代作家 , 四川成都人。 1920 年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 1923 年從封建家庭出走,就讀於上海和南京的中學。 1927 年初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 1928 年底回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從 1929 年到 1937 年中,創作了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夢》、《春天裡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說,出版了《復仇》、《將軍》,《神 ? 鬼 ? 人》等短篇小說集和《海行集記》、《憶》、《短簡》等散文集。以其獨特的風格和豐碩的創作令人矚目,被魯迅稱為 「 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 。其間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主編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學叢刊》等從書。
抗日戰爭爆發後,巴金在各地致力於抗日救亡文化活動,編輯《吶喊》、《救亡日報》等報刊,創作有《家》的續集《春》和《秋》,長篇小說《抗戰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說集《還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訴》和《龍 ? 虎 ? 狗》等。在抗戰後期和抗戰結束後,巴金創作轉向對國統區黑暗現實的批判,對行將崩潰的舊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訴和抨擊,藝術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說《憩園》、《第四病室》,長篇小說《寒夜》便是這方面的力作。
回答者:463122552 - 試用期 一級 11-21 20:30

巴金,寫過 日出。錢學森,造導彈的。布希歷屆總統中智商最低,低於美國平均水平據說
回答者:麻黃麻黃 - 試用期 一級 11-23 16:48

巴金(1904~2005.10.17)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餘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人物,立志做社會活動家的他,卻成為小說家、散文家。1920年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1923年從封建家庭出走,就讀於上海和南京的中學。1927年初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從1929年到1937年中,創作了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夢》、《春天裡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

姓名: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
職稱:商人,官員
國家:美國
相關介紹:
美國第41位總統(1989年1月--1993年1月) 姓名: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

錢學森(1911~ )中國科學家,火箭專家,1911年12月1日生於上海,3歲時隨父來到北京,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國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1938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失去自由,歷經5年於1955年才回到祖國,1958年起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國科技協會名譽主席等職。

參考資料:選我
回答者:597715625 - 魔法學徒 一級 11-23 16:54

■人生
母親是「第一個先生」
1 904年11月25日,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順街一個封建官僚家庭。本名李堯棠,字芾甘,取自《詩經》中《召南·甘棠》首句「蔽芾甘棠」。祖父李鏞、父親李道河,均做過滿清官員。巴金排行第四。
母親「愛一切人」的教誨,對巴金有很大影響,後來他稱母親為自己的「第一個先生」。10歲那年,母親病逝,大哥李堯枚和三哥李堯林就成了他生活中兩個最重要的人。大哥成熟聰慧,卻被父親的一紙婚令毀了生活和前程。從小熟讀《紅樓夢》的巴金,發現自己的大家庭就像寶黛所生活的賈府。
憑借《滅亡》步入文壇
1923年5月,19歲的巴金隨哥哥堯林離開四川來到上海,不久到南京東南大學附中讀書。1925年夏畢業後,經常發表論文和譯文。1927年赴法國,原本准備學經濟的巴金因接觸到大量世界文學名著而對文學產生興趣。第二年,他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首次使用「巴金」這一筆名,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從此步入文壇。
1928年冬回國後,巴金居住在上海。數年之間,著作頗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陽》、《新生》等和著名的「愛情三部曲」《霧》、《雨》、《電》。1931年在《時報》上連載著名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之一《家》。
1934年,巴金在北京任《文學季刊》編委,同年秋天東渡日本。次年回國,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出版「文學叢刊」等刊物。抗日戰爭期間輾轉於上海、廣州、桂林、重慶,堅持從事文學創作。1938年和1940年分別出版了長篇小說《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寫作了「抗戰三部曲」《火》。抗戰後期創作了中篇小說《憩園》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長篇小說《寒夜》。抗戰勝利後主要從事翻譯、編輯和出版工作。
文革中曾遭迫害
1949年5月27日,巴金以興奮的心情迎來上海的解放。7月,他應邀北上,出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在這次會議上,巴金當選為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1950年擔任上海市文聯副主席。1960年當選中國文聯副主席和中國作協副主席。「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殘酷的迫害,曾被關入牛棚,直到1977年才正式恢復寫作的權利。
文革後,從1978年起,巴金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散文《隨想錄》。1985年,由他倡議建立了中國現代文學館。巴金的著作被譯為多種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義大利但丁國際榮譽獎、法國榮譽勛章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院士稱號,堪稱中國當代文壇巨匠。2003年11月,巴金被授予「人民作家」榮譽稱號。
■愛情
對蕭珊一往情深
1936年的大上海,年僅32歲的巴金在文學創作和翻譯兩方面已是聲譽卓著。當時追求巴金的人很多,但他卻沒看上任何人。在給他寫信的愛國學生中有一女生寫給他的信最多,她筆跡娟秀,言詞不多,落款總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這個女孩的信給巴金留下了特別的印象,他們通信達大半年之久,卻未見過面。最後,還是女孩在信中寫道:「筆談如此和諧,為什麼就不能面談呢?希望李先生(巴金原名)能答應我的請求……」信中不僅約了時間、地點,還夾著一張她的照片。
按信中的約定,那天上午,巴金懷著好奇的心情來到約定的飯店。一會兒,一位梳著學生頭、身著校服的女生出現了,還沒等巴金回過味兒來,那女孩已像熟人似的歡快地叫起來:「哎呀,李先生,您早來啦?」巴金謙遜地一笑:「唉,你也早啊!」她那忽閃忽閃的大眼睛看著巴金,文雅、快活地笑著說:「李先生,您比我猜想的可年輕多了。」不善言語的巴金一下子少了許多拘束,開心地說道:「你比我想像的還像個娃娃呀!現在可以告訴我你的名字嗎?」於是,18歲的蕭珊開始介紹自己。此後,兩人開始了8年的戀愛。
1944年5月1日,巴金與蕭珊在桂林結婚。第二年,他們生下了女兒李小林。5年後,又添了兒子李小棠。28年的相親相愛,相濡以沫,他們從未吵過一次架,紅過一次臉。在「文革」的歲月中,蕭珊和巴金互相支持、互相關懷。巴金不知向蕭珊隱瞞了多少次自己所遭受的非人待遇,蕭珊也替巴金承受著銅頭皮帶的毒打。1972年8月13日中午,蕭珊與世長辭。她在臨終前一直念著巴金的名字。蕭珊故去後,她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里,巴金的床頭放著蕭珊的譯作,巴金時常對著這些物品出神。巴金對蕭珊一往深情,寫了《懷念蕭珊》、《再憶蕭珊》,還有《一雙美麗的眼睛》等文章。
■友誼
與冰心蕭乾的友情
年的巴金是在冰心的作品中找到溫暖,找到失去的母愛的。他曾和弟弟一邊讀冰心的《繁星》,一邊學著做小詩。這些詩句,他至今不忘。年少時,他跟著冰心愛星星,愛大海。成年後,冰心不僅是他的大姐,更是他的精神支柱。曾經多少次被疾病折磨的巴金想擱筆不寫了,但看到冰心仍在寫,仍在吶喊,便「不敢躺倒,不敢沉默,又拿起筆來了」。1989年5月5日巴金給冰心寫信道:「70年了,我還在跟著您前進。」1994年5月20日,巴金又寫道:「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樂觀。燈亮著,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燈亮著,我不會感到孤獨。」
巴金第一次見到蕭乾是在沈從文家裡。蕭乾曾寫道:「我能活下來……得感謝兩個人,一個是不能再驚動了,另一個我應稱他做『師傅』。」這兩個人,便是沈從文與巴金。
蕭乾解放前的許多作品是巴金編輯出版的。那本「過了海峽」的《人生采訪》,是巴金一篇篇從報上幫他剪下來匯集出版的。可以說,蕭乾是在巴金的敦促和鼓勵下從事文學創作的。文藝的春天來到時,巴金叮囑蕭乾:「我對你的要求是,80歲以前寫出三四本書,小說或散文都行。」蕭乾沒有辜負「師傅」
巴金大事記
★1904年11月25日
出生於四川,本名李堯棠。
★1927年
到法國求學。
★1928年
完成《滅亡》,署名巴金。
★1933年
《家》由開明出版社出版。
★1937年
《吶喊》周刊出版,任發行人。
★1944年
與蕭珊結婚。
★1946年
與茅盾發表《中國文化界反內戰、爭自由宣言》。
★1960年
當選文聯副主席。
★1966年
被關入上海的牛棚。
★1973年
「四人幫」宣布對巴金的處理意見:「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不戴反革命帽子,發給生活費,可以搞點翻譯。」
★1977年
恢復發表作品的權利。
★1979年
《隨想錄》開始部分地發表。
★1982年
獲得「但丁國際獎」。
★1984年
患「帕金森綜合征」。
★1994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26卷本《巴金全集》全部出齊。
★1996年
當選中國作協第五屆委員會主席。
★1999年
住進華東醫院(上海),病情反復,從此未能出院。
★2001年
當選中國作協第六屆委員會主席。
★2003年
百歲華誕。
巴金筆名由來
關於「巴金」這一筆名的由來曾有過許多訛傳,巴金曾在1985年回答香港中文大學校刊編輯時表示:「1928年我在法國沙多———吉里城拉封丹中學寫完了《滅亡》,想取個筆名,剛好當時的中國同學『巴恩波』投水自殺了。為了紀念他,我便取了『巴』字。而我當時正在翻譯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的起源和發展》,我就取了一個『金』字,合成『巴金』的筆名。」

參考資料:http://bbs.2100book.com/simple/index.php?t4341.html
回答者:發展立刻 - 初入江湖 二級 11-27 18:16

巴 金 簡 介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興),1904年11月25日生於成都一個舊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進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讀書,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大量閱讀西方文學和社會科學著作,尤其受到社會主義思潮中無政府共產主義理論的影響。1921年與朋友一起參與半月社和均社等社會團體的工作,1922年開始發表詩歌創作。1923年4月離開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並在東南大學附中讀完中學。1925年與朋友組織民眾社,辦《民眾》半月刊,並從事無政府主義的理論探索和社會運動。

1927年巴金赴法國巴黎求學,這期間積極參與營救被美國政府陷害的義大利工人領袖薩坷、凡宰特的國際性活動,並受其影響寫作了中篇小說《滅亡》,歌頌為理想而獻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國後,因無政府主義運動已經失敗,將絕望與憤怒的心情寄託於文學虛構。所創作的小說有兩大主題: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會專制制度的罪惡,代表作有《春天裡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熱烈、真誠,文字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巴金於20世紀30年代起在上海定居,又不斷到南方和北方去旅遊,寫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記。1934年秋去日本,寫作小說《神》、《鬼》、《人》,風格漸趨平和穩健。1935年回國參加朋友創辦的文化生活出版杜,任總編輯。編輯了《文學叢刊》、《譯文叢書》、《文化生活叢書》等大型叢書,在發現文學新人,推薦優秀作品方面,為20世紀30-40年代的新文學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抗戰爆發以後,輾轉於廣州、桂林、上海、重慶等地,將理想融入知識分子的民間出版事業。抗戰後期創作風格轉變,以描寫現實生活中的小人物為主,表現出深厚的人道主義,代表作有中篇小說《憩園》、《第四病室》、《寒夜》等。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後,歷任全國文聯三、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主席,作協上海分會主席、名譽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收獲》和《上海文學》主編,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現任中國作協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多次出國訪問,創作了大量散文游記,以及反映朝鮮戰爭的短篇小說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頌新的時代和歌頌英雄為主調,並與作家靳以創辦合編大型文學刊物《收獲》。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陸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愛妻。1973年起悄悄翻譯俄國民主革命家赫爾岑的回憶錄《往事與隨想》。

1978年"文革"結束後,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識分子在20世紀所走過的道路和教訓,並以個人為解剖對象,寫作了五卷《隨想錄》(包括《隨想錄》、《探索集》、《真話集》、《病中集》、《無題集》),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挖掘知識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和文革博物館,寫得沉重、真誠、深刻,被文化界譽為是"一部說真話的大書"。

巴金1982年獲義大利"但丁國際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軍團勛章",198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85年獲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外國院士稱號,1990年獲前蘇聯"人民友誼勛章",1990年獲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創設特別獎",1993年獲亞洲華文作家文藝基金會的"資深作家敬慰獎",1998年獲第四屆上海文學藝術獎傑出貢獻獎。

巴金晚年出版隨筆集《再思錄》、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譯文全集》(10卷)等。由於在思想上和文學上的突出成就,也由於在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後一直成為學術界研究中國20世紀文學和知識分子道路的重要對象,自1989年起,全國共召開過四屆巴金國際研討會,出版過十幾種研究年譜、傳記和理論專著。
回答者:zhangxinyan30 - 魔法學徒 一級 11-27 19:54

姓名:布希
出生年月:1946年7月6日
綽號:小布希
學歷:哈佛商學院MBA碩士
職業:美國總統
配偶:勞拉

參考資料:http://news.tom.com/renwu/bush/
回答者:劍指皇冠 - 魔法學徒 一級 12-1 21:30

一、生平簡介

錢學森(1911~ )中國科學家,火箭專家,1911年12月1日生於上海,3歲時隨父來到北京,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國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1938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失去自由,歷經5年於1955年才回到祖國,1958年起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國科技協會名譽主席等職。

二、科學成就

錢學森長期擔任中國火箭和航天計劃的技術領導人,對航天技術、系統科學和系統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開拓性的貢獻。

錢學森共發表專著7部,論文300餘篇。主要貢獻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應用力學

錢學森在應用力學的空氣動力學方面和固體力學方面都做過開拓性的工作。

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邊界層的研究,揭示了這一領域的一些溫度變化情況,創立了卡門——錢學森方法。與郭永懷合作最早在跨聲速流動問題中引入上下臨界馬赫數的概念。

2.噴氣推進與航天技術

從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錢學森在火箭與航天領域提出了若乾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並實現了火箭助推起飛裝置(JATO),使飛機跑道距離縮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飛機概念和關於核火箭的設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際飛行理論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際航行概論》中,提出了用一架裝有噴氣發動機的大飛機作為第一級運載工具,用一架裝有火箭發動機的飛機作為第二級運載工具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概念。

3.工程式控制制論

工程式控制制論在其形成過程中,把設計穩定與制導系統這類工程技術實踐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錢學森本人就是這類研究工作的先驅者。

4.物理力學

錢學森在1946年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的研究,是先驅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律確定其宏觀力學特性,改變過去只靠實驗測定力學性質的方法,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並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1961年他編著的《物理力學講義》正式出版。現在這門科學的帶頭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錢學森向苟清泉建議,把物理力學擴展到原子分子設計的工程技術上。

5.系統工程

錢學森不僅將我國航天系統工程的實踐提煉成航天系統工程理論,並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國民經濟建設總體設計部的概念,還堅持致力於將航天系統工程概念推廣應用到整個國家和國民經濟建設,並從社會形態和開放復雜巨系統的高度,論述了社會系統。任何一個社會的社會形態都有三個側面:經濟的社會形態,政治的社會形態和意識的社會形態。錢學森從而提出把社會系統劃分為社會經濟系統、社會政治系統和社會意識系統三個組成部分。相應於三種社會形態應有三種文明建設,即物質文明建設(經濟形態)、政治文明建設(政治形態)和精神文明建設(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應是這三種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從實踐角度來看,保證這三種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就是社會系統工程。從改革和開放的現實來看,不僅需要經濟系統工程,更需要社會系統工程。

6.系統科學

錢學森對系統科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發展了系統學和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的方法論。

7.思維科學

人工智慧已成為國際上的一大熱門,但學術思想卻處於混亂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錢學森站在科技發展的前沿,提出創建思維科學(noetic science)這一科學技術部門,把30年代中國哲學界曾議論過,有所爭論,但在當時條件下沒法講清楚的主張,科學地概括成為思維科學。比較突出的貢獻為:

(1) 錢學森在80年代初提出創建思維科學技術部門,認為思維科學是處理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一個大部門。推動思維科學研究的是計算機技術革命的需要。

(2) 錢學森主張發展思維科學要同人工智慧、智能計算機的工作結合起來。他以自己親身參予應用力學發展的深刻體會,指明研究人工智慧、智能計算機應以應用力學為借鑒,走理論聯系實際,實際要理論指導的道路。人工智慧的理論基礎就是思維科學中的基礎科學思維學。研究思維學的途徑是從哲學的成果中去尋找,思維學實際上是從哲學中演化出來的。他還認為形象思維學的建立是當前思維科學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慧、智能計算機的核心問題。

(3) 錢學森把系統科學方法應用到思維科學的研究中,提出思維的系統觀,即首先以邏輯單元思維過程為微觀基礎,逐步構築單一思維類型的一階思維系統,也就是構築抽象思維、形象(直感)思維、社會思維以及特異思維(靈感思維)等;其次是解決二階思維開放大系統的課題;最後是決策咨詢高階思維開放巨系統。

8.人體科學

錢學森是中國人體科學的倡導者。

錢學森提出用「人體功能態」理論來描述人體這一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研究系統的結構、功能和行為。他認為氣功、特異功能是一種功能態,這樣就把氣功、特異功能、中醫系統理論的研究置於先進的科學框架之內,對氣功、特異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在錢學森指導下,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於1984年開始對人體功能態進行研究,他們利用多維數據分析的方法,把對人體所測得的多項生理指標變數,綜合成可以代表人體整個系統的變化點,以及它在各變數組成的多維相空間中的位置,運動到相對穩定,即目標點、目標環的位置。他們發現了人體的醒覺、睡眠、警覺和氣功等功能態的各自的目標點和目標環。這樣,就把系統科學的理論在人體系統上體現出來了,開始使人體科學研究有了客觀指標和科學理論。

9.科學技術體系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錢學森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最高概括,也是現代科學技術(包括科學的社會科學)的最高概括,錢學森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狀況,歸納為十個緊密相聯的科學技術部門。這十大科學技術部門的劃分方法,正是錢學森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系統論對科學分類方法的又一創新。

三、趣聞軼事

1.魂系中華赤子心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的,今天,我終於回來了!」這是我國著名科學家和火箭專家錢學森於1995

2. 吳福祥的科研成果

成果名稱 形式 作者屬性 出版單位 發表時間
1 漢語趨向補語結構的產生與演變 論文 合作者
《歷史語言學》(第一輯),商務印書館 2008/10
2 唐五代時期的被字句 論文 第一作者
《勵耘學刊》(第四輯),學苑出版社 2008/08
3 《歷史句法學的跨語言視角》介紹 論文 第一作者
《當代語言學》 2008/09
4 歷史句法學理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 論文 第一作者
商務印書館 2008/07
5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Locative Term hòu 『BACK』 in Chinese 論文 第一作者
Springer 2008/10
6 南方民族語言處所介詞短語位置的演變和變異 論文 第一作者
民族語文 2008/12
7 南方語言正反復問句的來源 論文 第一作者
民族語文 2008/02
8 語法論叢 論文集 第一作者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12
9 《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三) 論文集 合作者
商務印書館 2007/07
10 《漢語方所詞語「後」的語義演變》 論文 第一作者
《中國語文》 2007/11
11 《關於語言接觸引發的演變》 論文 第一作者
《民族語文》 2007/03
12 漢語語法化研究的當前課題 論文 第一作者
《語言科學》 2005/04
13 漢語語法化研究 論文集 第一作者
商務印書館 2005/11
14 漢語歷史語法研究的目標 論文 第一作者
《古漢語研究》 2005/05
15 漢語體標記「著」「了」為什麼不能強制性使用 論文 第一作者
《當代語言學》 2005/09
16 漢語語法化演變的幾個類型學特徵 論文 第一作者
《中國語文》 2005/11
17 0rigin and evolution of question-words in Archaic Chinese: A cognitive approach 論文 合作者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2005/03
18 語法化理論、歷史句法學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 論文 第一作者
《語言學前沿與漢語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12
19 語法化演變的共相與殊相 論文 第一作者
《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二),商務印書館 2005/11
20 《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二) 論文集 合作者
商務印書館 2005/11
21 粵語「否定詞+V得OC/CO」格式的來源 論文 第一作者
《方言》 2005/12
22 試說「X不比YZ」格式的語用功能 論文 第一作者
中國語文 2004/05
23 近年來語法化研究的進展 論文 第一作者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4/01
24 漢語歷史語法研究的檢討與反思 論文 第一作者
漢語史學報 2004/11
25 朱子語類輯略語法研究 專著 第一作者
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4/04
26 也談持續體標記的來源 論文 第一作者
《漢語史學報》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2
27 再論處置式的來源 論文 第一作者
《語言研究》 2003/09
28 漢語伴隨介詞語法化的類型學研究 論文 第一作者
《中國語文》 2003/01
29 語法化與語語法研究 論文集 第一作者
商務印書館 2003/11
30 敦煌變文12種語法研究 專著 第一作者
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3/11
31 《朱子語類輯略》語法研究 專著 第一作者
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3/11
32 關於語法化的單向性問題 論文 第一作者
《當代語言學》 2003/12
33 南方方言能性述補結構「V得/不C」帶賓語的語序類型 論文 第一作者
《方言》 2003/08
34 南方方言里虛詞「到(倒)」的用法及其來源 論文 第一作者
《中國語文研究》(香港) 2002/9
35 能性述補結構瑣議 論文 第一作者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2/9
36 漢語能性述補結構「V得/不C」的語法化 論文 第一作者
《中國語文》 2002/1
37 南方方言幾個狀態補語標記的來源(二) 論文 第一作者
《方言》 2002/1
38 南方方言幾個狀態補語標記的來源(上) 論文 第一作者
方言 2001/09
39 南方方言幾個狀態補語標記的來源(上、下) 論文 第一作者
方言 2000/11
40 語法論從 論文集 第一作者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12

3. (0523)+8323+9866是牌樓派出所號碼

波濤與波濤之間的碰撞,會產生美麗的浪花。那麼人與人之間的爭論呢?

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家人之間的爭論,同學之間的爭論常常發生,有些爭論有助於問題的解決,而有些卻有很大的負面效應。因此我要說:我們要爭論,更要正確、合理地爭論。

爭論的「爭」字體現了一種勇氣,一種敢於向權威挑戰的勇氣。我們平時不是遇到很多疑難、困惑嗎?這時候,我們要敢於爭論,打破迷信的束縛和權威的壓抑,努力發表個人的見解。當歐洲正處於牛頓的「微粒說」一統天下的時候,一位普通的物理教師玻爾卻敢於對此提出疑問,堅持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這就是後來聞名全球的光的「波動說」。試想,沒有勇氣的人又怎能向權威挑戰,為尋求真理而不顧一切呢?我們不應該怯懦,而要高舉起勇氣的火把,照亮前進的道路。因為我們是為尋求真理而爭,真理越爭越明。

當然,我們在爭論時還要注意方法的正確與合理,要以事實為依據,要以理服人——有理不在聲高嘛。事實上,光憑一時的沖動是不會到達勝利的彼岸的。勇氣只是火箭的動力,要把火箭發射到宇宙還需要正確的操作與合理的方法。所以,我們在爭論的時候要因人而異,注重方法,講究風度。假使只顧向前沖,不懂爭論的策略,那麼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把事情辦糟,甚至會撞得頭破血流。

爭論的前提是爭論的問題有可「爭」之處。假如去爭一些諸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或為了一點小小的意見不合而爭得你死我活,那就失去爭論的真正意義了。

我們的時代為青年人創造了暢所欲言的環境,提供了充分展現自我風採的舞台。特別是對一些原則問題,我們要敢於爭論。沒有「爭論」的時代是可悲的,沒有爭論的民族是可憐的。「爭」出成果,「爭」出進步,將爭論引進我們的學校、社會,我們的國家將步步強盛,日日繁榮。

爭論吧,帶著你的一顆無畏的心!

爭論吧,緊緊伴隨著時代前進的方向!

爭論吧,讓我們在爭論中成長、成熟!

4. 請問 有關生物科學家的小故事有哪些啊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優秀的教育家,生前曾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動物研究所所長。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的一個小村裡,家庭生活十分貧困,沒有錢進學校讀書,只能在家裡邊做些農活,邊跟父親學點文化。直到17歲,才在二哥的幫助下,進了寧波師范予科。可是第一學期考試成績總平均分沒有及格,學校讓他退學或降級,經童第周再三請求,學校勉強答應試讀半年。童第周發誓,一定要把成績趕上去。童第周堅持頑強的學習。終於取得了好成績。在進入上海復旦大學以後,他更加勤奮學習,臨近畢業時,他已經成為生物系的高材生了。童第周認識到,世界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要攀登生物學的高峰,需要付出更艱苦的勞動。

1930年童第周在親友們的資助下,遠度重洋,來到北歐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寒爾。在歐洲著名生物學者勃朗歇爾教授的指導下,研究胚胎學。當時,他發現有的外國留學生對中國人抱著一種藐視的態度,說「中國人是弱國的國民」。和他同住的一個洋人學生,公開說:「中國人太笨。」聽到這些,童第周再也壓抑不住滿腔的怒火,對那個洋人說:「這樣吧,我們來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國家,我代表我的國家來和你比,看誰先取得博士學位。」

童第周憋著一股氣,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誓言:「中國人不是笨人,應該拿出東西來,為我們的民族爭光!」

研究胚胎學,經常要做卵細胞膜的剝除手術,有一次做實驗,教授要求學生們設法把青蛙卵膜剝下來,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手術,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緊緊地包著三層象蛋白一樣的軟膜,因為卵小膜薄,手術只能在顯微鏡下進行。許多人都失敗了,他們一剝開卵膜,就把青蛙卵也給撕破了。只有童第周一人不聲不響地完成了這項實驗任務。

布朗歇爾教授知道後,特地安排了一次觀察實驗,把學生們都找來看。實驗開始了,童第周不慌不忙地走到顯微鏡前,熟練地操作著。人們看到,他象鍾表工人那樣細心,象綉花姑娘那樣靈巧,象高明的外科醫生那樣一絲不苟。在顯微鏡下,他先用一根鋼針在卵上刺了一個小洞,於是脹得圓滾滾的青蛙卵馬上就松馳下來,變成扁圓形的,再用鋼鑷往兩邊輕輕一挑,青蛙卵的卵膜就從卵上順利地脫落下來了。他幹得又快又利落。

「成功了!成功了!」同學湧上去祝賀,勃朗歇爾教授更是激動萬分,這是他搞了幾年也沒有搞成的項目啊!他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連聲稱贊:「童第周真行!中國人真行!」童第周剝除青蛙卵膜手術的成功,一下子震動了歐洲的生物界。4年之後,通過答辯,比利時的學術委員會決定授予童第周博士學位。在榮獲學位的大會上,童第周激動地說:「我是中國人,有人說中國人笨,我獲得了貴國的博士學位,至少可以說明中國人決不比別人笨。」在場的教授紛紛點頭,有的還伸出大姆指。而那位洋人學生卻一篇論文也沒有,更談不上當博士了。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童第周謝絕了專家和同學們的挽留,毅然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他來到四川宜賓一個村鎮教書。在緊張的教學中始終沒有忘記搞科學研究。可是,這里沒有科學儀器,連一架顯微鏡也沒有,沒辦法繼續開展胚胎學的研究工作。一次意外的發現給他帶來了希望:在小鎮的舊貨攤上他們看到了一架舊顯微鏡,但要價太貴,當時他們夫妻倆掏盡了口袋還湊不足一半,又向別人借了一些還不夠,最後只好把他們的衣服拿去典當,好不容易才買回這架舊顯微鏡。

有了顯微鏡,但沒有所需要的燈光照明,還是不能進行操作。他們只好把顯微鏡搬到室外,冬天利用雪地微弱的反光,他忘記了寒冷在聚精會神地工作著。夏天烈日當頭,汗流浹背即使汗水滴在視鏡上模糊了視線,或是風把一粒小沙子吹進了載物器,甚至占據了整個視野……童第周仍然堅持攻關。一般說來,每一個試驗數據都要重復一、二次,而他往往要重復五、六次。然而,就在這簡陋的顯微鏡下,在這低矮的小土屋裡,童第周卻撰寫了一篇篇具有學術價值的論文,震驚了國內外生物界的學者。

1973年,在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下,童第周和他的夥伴們開始了細胞遺傳學的研究工作。他在解剖顯微鏡下,用比綉花針還細的玻璃注射針,把從鯽魚的卵細胞中取出來的遺傳因子,注射到金魚的受精卵中。金魚的卵還沒有小米粒大,做這樣的實驗該有多難啊!可是童第周成功了,結果孵化出的幼魚中,有一條魚披著金色的鱗片,長著鯽魚那樣的單尾巴,說明鯽魚的遺傳基因,已經在金魚卵中發生了作用。這種魚因為是童第周創造出起的,因此,人們叫它「童魚」。童第周的實驗成果,給生物學作出了巨大貢獻。

1978年,童第周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雖已76歲高齡,卻以年輕人的朝氣投入了工作。他親手制定了科研項目規劃,繪制了美好的蘭圖。1979年3月,在浙江省科技大學的講台上,他突然眩暈,從此一病不起。他為祖國科學事業的振興,實踐了他的誓言:「願效老牛,為國捐軀!」
現代遺傳學之父,是這一門重要生物學科的奠基人。1865年發現遺傳定率。
1822年7月22日,孟德爾出生在奧地利的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里,父親和母親都是園藝家。孟德爾受到父母的熏陶,從小很喜愛植物。
當時,在歐洲,學校都是教會辦的。學校需要教師,當地的教會看到孟德爾勤奮好學,就派他到首都維也納大學去念書。
大學畢業以後,孟德爾就在當地教會辦的一所中學教書,教的是自然科學。他能專心備課,認真教課,所以很受學生的歡迎。1843年,年方21歲的孟德爾進了修道院以後,曾在附近的高級中學任自然課教師,後來又到維也納大學深造,受到相當系統和嚴格的科學教育和訓練,為後來的科學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孟德爾經過長期思索認識到,理解那些使遺傳性狀代代恆定的機制更為重要。
從維也納大學回到布魯恩不久,孟德爾就開始了長達8年的豌豆實驗。孟德爾首先從許多種子商那裡,弄來了34個品種的豌豆,從中挑選出22個品種用於實驗。它們都具有某種可以相互區分的穩定性狀,例如高莖或矮莖、圓料或皺科、灰色種皮或白色種皮等。
孟德爾通過人工培植這些豌豆,對不同代的豌豆的性狀和數目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計數和分析。運用這樣的實驗方法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嚴謹的態度。他酷愛自己的研究工作,經常向前來參觀的客人指著豌豆十分自豪地說:「這些都是我的兒女!」
8個寒暑的辛勤勞作,孟德爾發現了生物遺傳的基本規律,並得到了相應的數學關系式。人們分別稱他的發現為「孟德爾第一定律」和「孟德爾第二定率」,它們揭示了生物遺傳奧秘的基本規律。
孟德爾開始進行豌豆實驗時,達爾文進化論剛剛問世。他仔細研讀了達爾文的著作,從中吸收豐富的營養。保存至今的孟德爾遺物之中,就有好幾本達爾文的著作,上面還留著孟德爾的手批,足見他對達爾文及其著作的關注。
起初,孟德爾豌豆實驗並不是有意為探索遺傳規律而進行的。他的初衷是希望獲得優良品種,只是在試驗的過程中,逐步把重點轉向了探索遺傳規律。除了豌豆以外,孟德爾還對其他植物作了大量的類似研究,其中包括玉米、紫羅蘭和紫茉莉等,以期證明他發現的遺傳規律對人多數植物都是適用的。
從生物的整體形式和行為中很難觀察並發現遺傳規律,而從個別性狀中卻容易觀察,這也是科學界長期困惑的原因。孟德爾不僅考察生物的整體,更著眼於生物的個別性狀,這是他與前輩生物學家的重要區別之一。孟德爾選擇的實驗材料也是非常科學的。因為豌豆屬於具有穩定品種的自花授粉植物,容易栽種,容易逐一分離計數,這對於他發現遺傳規律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孟德爾清楚自己的發現所具有的劃時代意義,但他還是慎重地重復實驗了多年,以期更加臻於完善、1865年,孟德爾在布魯恩科學協會的會議廳,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分兩次宣讀。第一次,與會者禮貌而興致勃勃地聽完報告,孟德爾只簡單地介紹了試驗的目的、方法和過程,為時一小時的報告就使聽眾如墜入雲霧中。
第二次,孟德爾著重根據實驗數據進行了深入的理論證明。可是,偉大的孟德爾思維和實驗太超前了。盡管與會者絕大多數是布魯恩自然科學協會的會員,中既有化學家、地質學家和牛物學家,也有生物學專業的植物學家、藻類學家。然而,聽眾對連篇累續的數字和繁復枯燥的淪證毫無興趣。他們實在跟不孟德爾的思維。孟德爾用心血澆灌的豌豆所告訴他的秘密,時人不能與之共識,一直被埋沒了35年之久!
孟德爾晚年曾經充滿信心地對他的好友,布魯恩高等技術學院大地測量學教授尼耶塞爾說:「看吧,我的時代來到了。」這句話成為偉大的預言。直到孟德爾逝世16年後,豌豆實驗論文正式出版後34年,他從事豌豆試驗後43年,預言才變成現實。
隨著20世紀雄雞的第一聲啼鳴,來自三個國家的三位學者同時獨立地「重新發現」孟德爾遺傳定律。1900年,成為遺傳學史乃至生物科學史上劃時代的一年。從此,遺傳學進人了孟德爾時代。
今天,通過摩爾根、艾弗里、赫爾希和沃森等數代科學家的研究,已經使生物遺傳機制——這個使孟德爾魂牽夢繞的問題建立在遺傳物質DNA的基礎之上。
隨著科學家破譯了遺傳密碼,人們對遺傳機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現在,人們已經開始向控制遺傳機制、防治遺傳疾病、合成生命等更大的造福於人類的工作方向前進。然而,所有這一切都與聖托馬斯修道院那個獻身於科學的修道士的名字相連。
1794年5月8日,一位51歲的學者被指控"在士兵的煙草中摻水",而被押上斷頭台。臨刑前,這位學者要求:"情願被剝奪一切,只要讓我做一名普通的葯劑師,做一點化學試驗,就心滿意足了。"然而,他的要求根本就得不到批准。隨著行刑官一聲令下,學者的腦袋被砍了下來。
這位學者就是被人們譽為"近代化學之父"的法國科學家拉瓦錫。他的死是科學上的一大損失,以至於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痛惜感嘆道:"他們割下拉瓦錫的頭,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但是不知在100年之內,世界上還能不能再長出一顆那樣的頭顱。"
拉瓦錫於1743年8月26日出生於法國巴黎。他的父親是一位律師,家境富裕。不過,他並沒有秉承父親的旨意從事法律,而是愛上了自然科學。
博學多才的拉瓦錫研究過炸葯,涉獵過農業栽培技術,改良過養牛法,制定過開山築路的計劃。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他在化學和物理方面的貢獻,尤其是他通過長期的嚴格實驗,發現了一種能助燃、助呼吸的氣體,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氧氣。
氧氣的發現是對拉瓦錫勤於思考、勇於探索的鑽研精神的饋贈。其實,在此之前,已經有兩位科學家觸到了真理的鼻尖,令人遺憾的是,囿於傳統理論的束縛,他們都半途而廢,從而將撩開真理面紗的殊榮讓給了拉瓦錫。
早在17世紀,歐洲人通過燃燒和呼吸的研究,發現了空氣中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氣體。但是,當時流行的"燃素學說"統治了他們的思想,禁錮了他們對空氣的進一步研究。
瑞典化學家舍勒在1773年以前,就通過實驗製取了純凈的氧氣。但是,作為"燃素學說"的忠實信徒,他錯誤地把這種氣體叫"火氣",並且認為燃燒是火氣與燃燒物中的燃素結合的過程,火和熱是火氣與燃素化合的產物,從而未能正確地解釋燃燒現象。
幾乎與此同時,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列也通過實驗製取了這種氣體。他把蠟燭放在這種氣體中,發現火焰比在空氣中更加熾熱明亮。他還把老鼠放進去,發現它比在等體積的尋常空氣中活的時間約長了4倍。他親自嘗試了一下,一吸進去,便"覺得這種空氣使呼吸輕快了許多,使人感到格外舒暢"。但他沒有繼續研究,而是開始了在歐洲大陸的度假旅行。
當科學的珍珠出現在舍勒和普利斯特列眼前的時候,他們沒有鑒別出來,而是把它看成了魚目,從而與機遇女神失之交臂。
於是機遇女神青睞的目光投向了拉瓦錫。他發現"燃素學說"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破綻。比如,既然金屬在煅燒中逸出燃素,那為什麼重量反倒增加呢?而蠟燭呢,燃燒之後,竟一無所剩,似乎全部消失了。
為了弄清事實的真相,拉瓦錫開始了嚴格的實驗。他首先仔細地稱量了裝有空氣和固態物質的密閉容器,然後用放大透鏡將陽光聚集在物質上,或者用火加熱。當物質燃燒完後,再重新稱量裝有反應物的容器。他用各種不同的物質反復進行實驗,結果都表明,密封容器的重量在燃燒前後都不變。
這是什麼原因呢?拉瓦錫的大腦開始了緊張的思索。後來他終於得出結論:原來在沒有密封的燃燒當中,空氣中有一種新的物質元素參與了反應,使得物質燃燒前後重量不一。為此,他把這種氣體命名為酸素,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氧氣。
這樣,金屬生銹、重量增加的秘密也被揭開了。
最後,拉瓦錫推翻了流傳多年的"燃素學說",指出:"由於人工的或天然的操作不能無中生有地創造任何東西,所以每一次操作中,操作前後存在的物質總量相等,且其要素的質與量保持不變,只是發生更換和變形,這可以看成是公理。"這番話體現了"物質不滅定律"的基本精神。拉瓦錫的思想超越了他的同時代人,因為他不僅注意到了物質在化學反應中性質的變化,而且注意到了數量上的變化,從而使得化學科學割斷了與古代煉金術的最後一根紐帶,以一種嶄新的面目蓬勃發展起來。

5. 關於女性長黃褐斑

黃褐斑是後天斑,一般可以用過內服調理加外用來治好的,不要用化學祛斑和物理祛斑,最好選擇純植物祛斑組合。
黃褐斑一般是由於體內積存的毒素太多和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可以內服蘆薈祛斑膠囊和外用蘆薈膠來聯合治療,蘆薈祛斑膠囊排除體毒和系統調理體,蘆薈膠外用可以保濕祛斑祛痘、修復皮膚細胞功能、延緩皮膚衰老、放曬等,中輕度長斑者一般2-3各月可以基本去除斑點,重度者長斑者三個月以上可以有效祛斑。

好體面牌蘆薈祛斑膠囊是專治黃褐斑、曬斑的,對雀斑也有一定效果,它是純植物祛斑,可口服的化妝品,無激素、不含重金屬、無副作用。

另外蘆薈膠排毒、修復和鎮定肌膚效果很不錯,皮膚過敏者可以用蘆薈膠修復一下。建議用純度最高的萬綠蘆薈膠

6. 科研成果

你好

MP3 小巧玲瓏,方便攜帶 播放音樂
MP4 小巧玲瓏,方便攜帶 播放電影等文件
電腦 擁有快速的運算能力 計算、瀏覽網頁
克隆 無性繁殖 生產轉基因動物
空間站 具有經濟性 作為人類造訪行星的跳板

同是天涯淪落人啊~ 這可是我絞盡腦汁想出來的

7. 泰州畜牧獸醫學院

好象沒有,當然不是什麼蘇州農業學院的分校!

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江蘇省畜牧獸醫學校」,成立於1958年9月,原名「泰縣農業中等技術學校」,1959年1月份與「泰州農專」合並,更名為「泰州市農業專科學校」。2001年6月升格為「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
目前,學院共設有畜牧系、飼料科技系、獸醫系、寵物科技系、食品科技系、動物葯學系、經濟貿易系和基礎部即"七系一部"等教學業務部門,圍繞畜牧產業鏈開設了15個專業37個專業方向。
學院佔地面積1823畝(不含新校區內生活區395畝),建築面積15.1萬平方米。學院建有各級各類實驗室90多個,建有4個省級研究機構:江蘇省動物葯品工程研究開發中心、江蘇省動物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江蘇省水禽種質資源基因庫、江蘇省藏獒繁育中心以及營養與飼料、水禽、動物葯品、動物疫病、中獸葯、生物技術、食品等七個院級研究所。建有科技示範園、豐達種鴨場、牧場、動物醫院、倍康葯業有限公司、畜產品實訓中心、鑫光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等院內實訓基地7個。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000餘萬元,簽有產學研合作協議的校外實習基地70多個。
學院現有各類教職工369人,其中專任教師219名、「雙肩挑」教師9人。專任教師中教授等正高10名,副教授等副高61名(另「雙肩挑」教師中副教授等副高8人);專任教師中青年教師15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含在讀)5人,碩士研究生(含在讀)71人;在專業與專業基礎課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佔77.2%。教師來自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2002年來以來,我院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教研、科研論文437篇;出版專著、教材、科普書籍134本;承擔部、省、市級科研課題74項;有30餘項教研、科研成果獲獎,其中:《新型農民創業培植理論與實踐研究》獲省級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農業部「948」項目「法國番鴨的引進與開發利用」通過省級鑒定,並獲泰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圖書館現有館舍面積7594平方米(另有2.5萬平米的新館在建),閱覽室座位1400個。目前館藏文獻資源的主要形式:紙質文獻資源、數字資源。截至到2005年底,館藏書刊為35.8萬冊;年訂購中外文報刊801種。擁有各類電子光碟共1699張,摺合10.09萬冊圖書;擁有大型中文期刊資料庫2個(清華同方「中國學術期刊網」和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摺合電子期刊25萬冊;擁有中文圖書資料庫(超星數字圖書館)1個,該資料庫共收錄圖書40萬種。

學校網址: http://www.jsahvc.e.cn
學校地址: 江蘇省泰州市迎賓路3號
學校電話: 0523-86667666

8. 在天文學中,最小恆星有多小最大的有多大

目前人類觀測到的最小質量恆星,是太陽質量的7.21%;最大質量恆星,是太陽質量的265倍。

恆星理論質量

在恆星演化理論中,天體質量幾乎決定了天體的性質,比如:

所以在我們宇宙中,小質量恆星是遠遠多於大質量恆星的。

閱讀全文

與0523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