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世紀世界經濟發展
縱觀世紀,回眸滄桑——20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綜述
20世紀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獲得最大發展的一個世紀。20世紀
在取得世界經濟巨大成就的同時,人類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20世紀相
當長一段時間里,世界經濟的發展曾經歷了兩種社會經濟制度的競爭與較量,
這就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並存和斗爭。在當代世界
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之下,只有市場經濟才是最為適合的一種資源分配方式和
經濟運行機制。在20世紀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世界經濟曾經歷了數次巨大的
變化;一個多極化世界經濟格局已經在本世紀最後十幾年裡逐步形成,並且這
種格局將長期延續;但是,以美國為惟一超級大國的一超多強格局一時還不會
改變。
20世紀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獲得最大發展的一個世紀。科學技術的進步推
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面貌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成就是巨大的,但道路卻不是平坦的。為了取得今日的成就與進步,人類為之
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無論是成功,或者是失敗,都是人類在尋求社會發展過程
中獲得的經驗與教訓,是積累起來的寶貴財富。
20世紀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個世紀。世界經濟取得
成就巨大:二次大戰後的50年裡,世界經濟的年平均增長率接近4.0%。進入
20世紀時,世界的國民生產總值僅約為五六百億美元,而在世紀末,這一數字
已高達300,000億美元之巨。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也
是相當快的。世紀之初,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
只不過在300美元以下;而現在,美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超過3萬美元,還
有一些國家甚至已超過4萬美元。國際貿易作為聯繫世界各國經濟的重要紐帶,
在20世紀的發展非常迅速。世紀之初、國際商品貿易總額約為200億美元左右,
現已高達近60,000億美元。跨國公司的大量涌現成了資本全面國際化的主要
載體。與此相適應,金融全球化正在加速發展。國際直接投資因之迅速增加。
20世紀初,全世界國際直接投資累計總額約為200億美元,現在已達到30,000
億美元以上。1998年,國際直接投資一年的總額就達到了6440億美元之多。國
際直接投資的不斷增加,從生產上把世界各國的經濟越來越緊密地聯結在一起,
大大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並帶動了世界經濟的全面增長。在此基礎上,
國際資本市場則以更快的速度擴大著。現在,世界外匯市場每天的交易額已超
過15,000億美元,一年的交易額更已在5,000,000億美元左右。外匯交易額
已是國際商品貿易額的大約100倍。國際資本市場每年的融資總額已在15,000
億美元以上,各種金融衍生工具更是層出不窮,使貨幣資本運動的規模大大超
過了實際經濟已經達到的水平。金融全球化的迅速發展,把世界上所有的國家
在經濟上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了難以分割的統一的整體。
20世紀世界經濟的巨大發展,使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也使人們的生活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這具體表現在:
1.在進入20世紀之初,世界上只有少數先進的國家完成了產業革命。那時
還是蒸汽機的時代;電力的發展和利用還不是很廣泛、很普遍。雖然有關電力
的知識及其利用在19世紀下半葉就已經獲得了不小的進展,但電力引起真正的
能源和動力革命卻是在進入20世紀之後的事。電力的迅速發展和遠距離傳輸問
題的解決,使生產打破了資源和地域的限制,從而使工業生產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巨大發展。電力的發展和利用還為生產的自動化創造了條件,從而極大地提
高了勞動生產率。由於生產的自動化流水線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各種各樣的機
器人不僅代替了人們繁重或危險的體力勞動,而且還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精密程
度和質量。生產自動化的高度發展,不僅使各種產品的產量能夠迅速地大幅度
提高,從而可以由之獲得規模效益,而且也使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率隨之不斷
地提高。電力的發明和使用還極大地推動了交通和通訊業的發展,從而為國際
貿易和國際金融業的擴大,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和條件,從而加速了經濟全
球化的發展進程。因此,可以說人類社會在20世紀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與電
力的發明和利用分不開的。即使是現在正在進行的信息革命也離不開電力這一
基礎。所以把20世紀看做是電氣化的世紀是一點都不為過的。
2.在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學技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世
界經濟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密不可分,都是知識創新的結果。
知識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中從來都是最主要的因素,而決不只是從今日始。只
不過知識的積累越來越多,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從而才被更
多的人認識罷了。若就知識在社會經濟中的重要作用而言,沒有知識就不可能
有任何社會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在這個意義上,任何經濟形態都是知識經濟的
一種表現,都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當時人類所積累的知識相適應的反映。
從來還沒有過沒有知識的經濟。當然,科學技術對社會經濟的推動作用從來沒
有像現在這樣巨大,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在20世紀前二三十年科學技術在基礎理論方面已經獲得巨大進步的基礎上,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力發展軍事科學技術的推動,戰後的科學技術得到了更
加迅速的發展,不僅大量的軍事科學技術成果木斷地被運用到民用生產領域中
來,而且還有大量的新的科學技術成就不斷地涌現出來,從而使社會生產力的
提高非常迅速。石油成為最主要的能源,石油化工技術的不斷進步,原子能發
電的廣泛利用,各種合成原料的不斷開發,電子技術的空前發展,乃至信息技
術帶來的巨大變革等等,不勝枚舉的各種偉大成就,都是在科學技術不斷創新
的情況下取得的,並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經濟獲得了有史以來最快的增
長。據統計,在發達國家,戰後的經濟增長有70-80%是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
而取得的。科學技術在這些國家確實已經成為真正的第一生產力。現在,一次
以信息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新的科學技術革命正在迅速興起,這必將對世界經濟
產生新的推動,從而為21世紀世界經濟的更快增長創造條件,打下基礎。
3.20世紀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使各類國家的產業結構都發生了不小的
變化。在發達國家,雖然工業生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其在整個國民經
濟中所佔的比重卻大幅度地下降了。現在,作為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物質生
產部門,其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合在一起已經只佔1/3左右,而以金融
業、通訊業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業,即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已有2/3的份
額。產業結構的變化也反映在勞動力結構的變化中。在發達國家中從事農業的
勞動力一般已只佔5—6%,在美國更已佔3%以下。在工業部門進行勞動的人
員比重也比過去大大下降了,多數發達國家都已在30%以下。
4.20世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已使人類的生產與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
自然資源有限性的限制。原子能、太陽能、海洋能的開發和利用,已大大減少
了人類社會對自然礦物能源的依賴,各種化學和合成材料的出現,不僅減少了
人類對各種自然的、不能再生的資源的依賴,而且還為人類提供了許許多
多性能優於自然資源或自然資源中根本沒有的新材料。正是在此基礎上,才有
了電子計算機的微型化。現在的電子計算機體積已比三四十年前縮小了幾萬倍,
而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卻提高了幾十萬倍。正是由於有了各種各樣的新材料,激
光技術和光纖通訊才得以開發和利用,人造衛星才能上天等等,類似的例子可
以說不勝枚舉。
5.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口集中生活在城市之中。這是與
集中的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不斷擴大相適應的。在發達國家,現在生活在城市
中的人口已佔人口總數的80%以上。在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也在不斷地增加,
一般已達到50%左右,並呈現繼續增長的趨勢。過去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已
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集中的、城市化的生活方式。這是20世紀人們生活
方式最顯著的一個變化。
6.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條件和質量有了很
大的改善和提高。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改觀。在衣著方面,不僅各種
天然的服裝原料,如棉、麻、絲、毛、皮等等,其生產和加工的水平都大大地
提高了,而且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各種化學和合成的新的服裝材料,使人們的衣
著更加舒適輕便,豐富華麗。在食物方面,不僅食品的種類增加了,而且質量
也提高了。各種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正越來越多地擺上人們的餐桌。人們利用的
烹調工具和手段也更加多樣和方便。在行的方面,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更早已取
代了以畜力或人力為動力的車和船。密如蛛網的高速公路,急駛如飛的高速火
車,再加上先進的噴氣式客機,已使世界上的大多數地方可以朝發夕至。地球
因之相對地縮小了,以致有人說現在全人類就好像生活在一個地球村裡。在住
的方面,在20世紀所獲得的改善也是有目共睹的。一座座新興城市的崛起,城
市生活環境的不斷改善,都在有力地說明這一點。在發達國家,由於農村和城
市郊區生活條件的改善,城鄉差別比之過去已經有了很大的縮小,這使人們看
到了在未來真正消滅城鄉差別的希望。
20世紀所取得的經濟成就,使人類社會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又邁上了一
個新的更高的發展階段。發達國家已經走過了工業化的歷程,正開始向經濟信
息化的方向發展,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則在加速完成工業化的任務。世界經濟正
越來越結合為一個更加緊密的整體。
20世紀世界經濟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人類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20
世紀世界經濟經歷了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上半葉,世界經濟的發展不僅被兩
次世界大戰所中斷,而且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間還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世界經濟危機。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濟才由於各種條件的變
化而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從而有了今天這樣的局面。
在20世紀之初,發達國家大多已完成了產業革命,特別是長距離輸送電力
問題的解決,使社會生產力有了較快和較大的提高。人類開始進入電氣化的發
展階段。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引起了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壟斷發生了,自由競
爭的資本主義開始為壟斷資本主義所代替;與此同時,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
也使市場的缺陷暴露得越來越明顯,生產與消費的矛盾不斷地加深與激化。為
了滿足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資源和市場不斷擴大的要求,發達國家加強了對外
的侵略擴張,這突出地表現在對殖民地的爭奪上。這種爭奪終於在1914年導致
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世界經濟遭受了巨大的破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
束之後,世界經濟僅僅經歷了10年左右的增長,就陷入一場空前嚴重的世界經
濟危機。在這次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中,經濟遭到巨大的破壞,許多國家的經
濟竟倒退到了20世紀初期的水平上。國際貿易因此縮減了2/3,一些國家的失
業人數已佔勞動力人口的一半左右,工人的工資水平則下降到了只及經濟危機
發生前的1/3。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還導致金本位制的崩潰,使人類社
會從此進入了紙幣流通的時代,從而為以後嚴重的通貨膨脹開辟了道路。嚴重
的經濟危機,再加上發達國家利用殖民體系,形成了一個個排他性極強的經濟
集團,使統一的世界經濟體系遭到了嚴重的割裂,世界經濟的運轉再也無法正
常進行。世界經濟陷入特種蕭條之中。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國家便走上了法西
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道路,妄圖從發動侵略戰爭和對外侵略中尋找出路,從而
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捲入的國家多達50多個,戰
火直接波及了除南北美洲之外的世界各地,受影響的人口達十幾億之多,傷亡
人數幾近7000萬人。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40,000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由於世界大戰的推動,
軍事科學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戰爭結束後,大量的軍事科學技術被運
用於民用生產,從而大大推動了經濟的增長。此後,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加迅速。
在科學技術加速發展的推動下,航空運輸業迅速發展、家用電器業異軍突起、
信息產業後來居上,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宇航工程等等方興未艾。科學技術
的發展引起了產業結構的重大變化,木斷開發出巨大的新市場,給國民經濟的
發展以非常有力的推動,使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迅速而巨大的提高。另一方面,
戰爭與危機也推動了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
適應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緩和了生產關系和社會生產力的矛盾,從而使
各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能夠較為順利地向前發展。戰後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主
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為了避免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發達國家的政府普遍加強了社會經濟
管理職能,使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得到了迅速而巨大的發展。國家利用各種財政
和金融手段調節國民經濟的運行,甚至利用反復推動國有化和非國有化,保證
國民經濟較為正常而平穩的發展。為了緩和社會和階級矛盾,發達國家政府實
行了有利於限制貧富差距擴大的稅收政策,還採取了各種社會福利措施,諸如
失業救濟、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等,這些措施確實緩和了諸多社會矛盾,使
國民經濟得到了較快並較為平穩的發展。
2.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斗爭,在戰後相繼獲得了民族
的解放和國家的獨立。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瓦解了。發展中國家的解放和獨立,
擺脫了宗主國的軍事、政治統治和超經濟剝削,為它們發展民族經濟創造了必
要的條件。廣大發展中國家陸續走上了發展民族經濟和實現工業化的道路,並
不斷擴大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系。有的發展中國家還利用後發性優勢,國民經
濟獲得了比發達國家更快的增長速度,縮小了與發達國家在經濟上的差距。一
批新興的工業化經濟涌現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廣大發展中國家自身的經
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而且也為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3.美國一躍而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利用其霸主地位,制定了有利於
它進行對外擴張的一系列國際經濟制度和秩序。其中最主要的是國際貨幣基金
組織、世界銀行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形成和建立。這些國際經濟關系規則的
制定和國際經濟組織的建立,結束了戰前國際經濟關系受到嚴重割裂和破壞的
局面,客觀上為各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較為有利的國際環境和條件。相對統一
的國際經濟規則、制度和秩序的形成以及眾多國際經濟組織的建立,適應了生
產和資本國際化的要求,為世界經濟較快並較為穩定的發展創造了比較有利的
客觀條件。例如,根據布雷頓森林協定建立的國際貨幣制度,實行以美元為中
心的固定匯率制,曾使國際貨幣領域保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相對穩定;在關
稅與貿易總協定組織之下進行的8次多邊貿易談判,為大幅度降低工業品關稅、
限制各種非關稅壁壘做出了貢獻,從而大大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使迅速發
展的國際貿易成了戰後世界經濟空前增長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當然,
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戰後建立的國際經濟制度和秩序,經過幾十年的運作,
現在已越來越不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需要進行改進和變革。世界經濟領域規
則與制度的改革滯後於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這正是當前世界經濟陷入困境的
一個重要原因。
從50年代開始出現的地區性經濟集團,現已成為世界經濟中一個重要發展
趨勢。這也是國際經濟關系的一種調整和變革。最早建立的歐洲共同市場,現
已變為歐洲聯盟,不僅成員國由原來的6個國家發展到今天的15國,並擁有大
量的聯系國,而且還由最初的關稅聯盟變成了一個統一大市場,實現了商品、
勞動力、資本和勞務的自由流動。不僅如此,歐洲聯盟開始推行歐洲統一貨幣
計劃。歐元正式發行,歐盟國家統一的中央銀行也已建立。這使歐洲聯盟成了
世界上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地區性經濟集團。現在世界上的地區性經濟
集團已達四五十個之多。它們對推動成員國的經濟發展和加強相互之間的經濟
關系起了大小不等的積極作用。
此外,各種形式的國際經濟協調,如各種雙邊或多邊的國際會議、每年舉
行一次的發達國家七國首腦會議等等,也對解決國際經濟矛盾、促進世界經濟
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當然,戰後世界經濟的發展也不是直線式的上升,同樣經歷了困難和曲折,
呈現一定的階段性。這可以從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的變化中看得非常清楚。在五
六十年代,世界經濟經歷了約20年的高速增長。當時世界經濟的平均年增長率
約為5.5%。進入70年代後,由於發展中國家的產油國展開了石油鬥爭,使作
為世界主要能源的石油價格成十倍地增長,引起了國際市場的價格革命;再加
上發達國家在戰後長期推行凱恩斯主義的膨脹性財政與金融政策,導致了嚴重
的通貨膨脹,許多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雙位數,國民經濟陷入滯脹。在這
種情況下,世界經濟的平均年增長率下降到了3.5%。80年代,由於許多發展
中國家發生嚴重的債務危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進行劇烈的軍備競賽,發達國
家經濟政策的重點從促進經濟的增長轉向了抑制通貨膨脹,世界經濟的平均年
增長率進一步下降到了大約3.0%。進入90年代後,由於世界政治和經濟格局
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戰後長期存在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世界霸權的兩極格
局結束了。許多國家由於經濟體制發生變化造成了經濟的嚴重滑坡。在科學技
術加速發展的推動下,世界經濟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已成為主要的發展趨勢,而
卻沒有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即必要的國際經濟規則、制度和秩序的變革與之相
適應。世界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世界經濟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要求各
個國家對產業結構和經濟政策進行較大的調整,而許多國家的這種調整卻大大
地滯後了。這正是東亞和東南亞國家所以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背
景和原因所在。日本在90年代經歷了10年的經濟困難,也是由於同樣的原因。
日本和東亞、東南亞地區在過去都是世界經濟中增長最快的國家和地區,它們
的經濟陷入嚴重的困境,不能不對整個世界經濟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在這種
種因素的作用下,90年代世界經濟的平均年增長率又進一步有所下降,僅略高
於2.0%,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最慢的十年。
⑵ 我國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是什麼
1\經濟持續平穩快速增長,總量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躍居第四位,人均國民總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經濟實現了連續四年1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3年-2006年年均增長10.4%,不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長4.9%高出5.5個百分點,而且比改革開放以來年均增長9.7%高出0.7個百分點.經濟增速不僅快,年度之間波幅也比較小.人均國民總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2、經濟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地區、城鄉和產業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經濟結構調整出現了明顯的積極變化,中西部地區經濟快速增長,城市化步伐明顯加快,第三產業比重繼續提高.城鄉經濟在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中趨向協調發展.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鄉村人口由農村向城鎮的轉移,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
⑶ 求世界經濟發展史
一、工場手工業時期
⒈14世紀前後,地中海區域城市工商業和工場手工業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萌芽。
⒉15-16世紀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開始繁榮起來,封建經濟開始衰落,資本主義發展。
⒊17-18世紀下半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到封建制度和殖民統治阻礙,因此英法美諸國先後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和獨立戰爭,建立資產階級政權。新社會制度的確立,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工場手工業是這一時期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
二、蒸汽時代
⒈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但資本主義工業生產卻以工場手工業為主要形式,難以滿足廣大市場的需要。資本主義制度已經確立,又擁有廣大殖民地市場的英國率先開始了一場以大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工場的變革———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從機器的發明和使用開始,以大機器生產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結束。大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資本主義經濟飛速發展,為資本主義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⒉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歐美日開始了新一輪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資本主義經濟戰勝封建經濟,資本主義發展成為主流。
三、電氣時代
前期: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
19世紀最後30年到20世紀初,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生產的高漲,被稱為近代歷史上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在這一時期里,一些發達國家的工業總產值,超過農業總產值;工業重心由輕紡工業轉為重工業,出現了電氣、化學、石油等新興工業。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特徵,人類進入電氣時代,資本主義出現飛躍式發展。
在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美德後來居上,英法相對落後發展緩慢,日本開始崛起,俄國有所發展。
後期:兩次世界大戰期間。
一戰期間,英國受戰爭破壞,經濟衰退,開始失去世界經濟霸權,世界經濟中心從此轉移到紐約;美國大發戰爭橫財,實力大增。國際經濟力量對比發生變化。
戰後尤其是1924到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相對穩定,出現一時繁榮。
1929到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空前經濟危機,為擺脫危機資本主義國家採取了不同的方式。具有民主傳統的英法美等國採取國家干預的方式擺脫危機,以美國的羅斯福新政最為典型。具有專制主義特點的日本、德國則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法西斯道路,義大利則加強了法西斯專政。
四、電子信息時代
時間:二戰以後到20世紀90年代
美國:二戰後成為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利用高新技術成果,經濟持續發展。
日本和西歐:在美國扶持下憑借較好的科技實力,利用最新科技革命成果,經濟迅速恢復發展,其崛起沖擊了美國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日本和聯邦德國發展尤為突出,20世紀60年代,歐洲國家為加強經濟合作建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
總之,在此階段,資本主義各國經濟高速發展,但由於1974-1975年的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的打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速度一度減緩。
五、新經濟時代
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現了一系列新現象,即世界經濟的網路化、數字化以及以此為推動力的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其主要特徵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⑷ 歸納我國政府在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 吸引大量外資,為我國工業化進程注入了巨大動力。70年代末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在世界范圍產生了強大的沖擊,中國的發展對世界來說是最大的商機,20多年來我國不僅成為第三世界國家中最大的外資直接投資國,在全世界也僅次於美國。從1979年至1999年的20年間,我國實際利用外資已經達到3076 .31億美元,批准建立的外資達到34萬家,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經超過了20%。外資的大量進入彌補了我國現代化建設資金短缺,改善了我國投資結構。在引進外資的同時還引進了國外一些先進的管理經驗,對我國現代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 對外開放,擴大了我國的對外貿易。經過近20年的改革實踐,對外經濟貿易已經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增長點。2000年我國進出口總額達到4743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45%。對外經濟貿易迅速發展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我國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增長速度大約為7至8%,其中靠對外貿易拉動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百分比大約是兩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我國每年1/4左右的經濟增長是靠對外貿易來實現的。
—— 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由於外國直接投資和對外貿易的迅速增長和發展,加速了我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歷史進程。我國是一個經濟落後的人口多國,在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過程中,巨大的農村人口和剩餘勞動力始終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一個巨大的難題。在改革開放前的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我國在如何克服這一難題上沒有找到好的解決辦法。巨大的非工業與非城市人口是阻礙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絆腳石。隨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資本的國際循環,外資、外貿的大發展給我國轉移農村勞動力提供了歷史契機,使我國在這一領域出現了實質性的進展。到目前為止,在我國的外資企業直接吸收勞動力近2000萬人,而遍及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巨大的對外貿易加工帶,更是吸納了近兩億農村勞動力。這一巨大的變化意味著我國工業化、現代化進程出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⑸ 一帶一路為全球經濟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超過60%的人口、全球GDP和貿易的1/3以上。通過推動經濟、發展貿易、創造就業、提高收入、增加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為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帶來巨大契機,包括消除飢餓與貧困、能源、水與衛生、工業化、基礎設施、可持續城市、和平與安全、全球夥伴關系等各個方面。
⑹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主要有哪些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主要的影響:
1、西方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能夠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佔有更多的優勢,獲得更多的利益。
2、有利於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實現管理的創新。
3、有利於加速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能更快地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充分利用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將其技術相對先進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生產環節轉移過來,加速工業化進程。根據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及出口商品結構,強化經濟競爭力。
(6)全球經濟發展成果擴展閱讀:
其他影響
1、全球范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2、國際貿易的增長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
3、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上升;
4、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5、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6、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7、貧富差距確實擴大;
8、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9、各種文化的融合及創新;
10、通過諸如互聯網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11、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⑺ 世界經濟發展的現狀與未來趨勢是什麼
21世紀初世界經濟貿易發展趨勢
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連續性的特徵.20世紀後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以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將深刻地影響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區域經濟合作的加深和知識經濟的推進對新世紀的影響最大.國際貿易、投資與生產的變化,是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晴雨表.反過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又在質與量兩方面影響著國際貿易、投資與生產.
21世紀前5年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
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基本特徵並不是一夜之間突然形成的,它同20世紀的國際政治、經濟現實緊密相關.20世紀國際政治、經濟的發展變化,建立在兩次世界大戰和持續近半個世紀的美、蘇兩極世界之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反映在經濟上,實質是兩種經濟體制的競爭.90年代初,冷戰格局隨著蘇聯和東歐劇變而宣告結束.90年代前期,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從衰退到緩慢回升的階段.發生在90年代後半期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經濟陷入低谷,也說明現在的世界經濟體系並不完全適應變化中的國際經濟的需要.
(一)世界經濟仍處於調整期,呈現低速穩定增長態勢
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激烈動盪的階段,出現了兩次經濟增長速度大幅下降的局面,最終導致90年代的全球平均經濟增長率低於80年代與70年代.由此世界經濟進入調整期,一方面,在世界不同區域,經濟狀況的差異比較大;另一方面,這個調整在對世紀的前5年還將繼續.
(1)東亞地區的經濟調整將基本完成
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最近20年,東亞經濟年平均增長8%,遠遠高於全部發展中國家年平均4.3%、發達國家年平均3%的經濟增長率.東亞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同時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與投資市場之一.1997年的金融危機不僅打斷了東亞經濟的高速增長,而且不同程度蔓延到了其他地區,對90年代末世界經濟的影響很大.
因此,我們的一個基本觀點是,21世紀的前5年中,東亞經濟將進入一個低速、穩定增長的階段.東亞區域各國將進一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以求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的增長點.東亞區域經濟復甦,對我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貿易與投資方面.我國同東亞其他國家的競爭將會加劇.
(2)以歐洲聯盟為代表的歐洲經濟將逐步走出低谷
歐洲經濟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歐洲的不同區域其影響力又有較大的差別.歐洲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塊,俄羅斯、獨聯體和歐洲其他國家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為一塊,這一塊除俄羅斯外,其餘國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甚顯著.第二塊是前東歐國家(現在一般稱為中東歐國家),包括10個國家.它們在政治、經濟方面都積極向歐洲聯盟靠攏,但自身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較小.中東歐國家同我國的經貿合作規模較小,對我國的影響也不大.第三塊是以歐洲聯盟為代表的西歐國家.這一塊是歐洲經濟的主要部分,對整個世界經濟的影響極大,同我國的聯系也很密切.
進入21世紀時,歐盟在經濟調整方面將可能加快步伐,其經濟增長速度仍將維持低速穩定增長的態勢.21世紀前5年,歐盟對世界經濟將會產生影響的事件有:歐元完成過渡階段正式進入流通領域和歐盟的東擴(第五次擴大).
歐元能否順利完成過渡正式進入流通,對世界經濟將產生很大的影響.1999年1月1日歐元在領定同區內各成員貨幣匯率的同時,正式亮相.原本各國寄予厚望,預測歐元將是一種強勢貨幣,但歐元一登台很快就開始持續走低.歐元走低是有利於歐盟經濟發展與調整的,它可以推動歐盟出口增加,但歐元走低卻不利於歐盟形象,也不利於歐元區下一步的擴大.如何提高人們對歐元的信心,是 歐盟進入新世紀時的一項重要任務.歐元的發展必定會對國際貨幣體系產生重大影響.
歐盟已經開始了東擴的行動,准備將中東歐10個轉軌國家和1個地中海國家分批吸納到歐盟.東擴如果成功,歐盟將由現在的15國擴大到26國,從長遠來說將使歐盟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更為有利的地位.
盡管歐盟在一體化進程方面進展較大,但它在經濟調整方面也存在一些難題.例如,目前的失業率仍處於較高水平(1998年為10.6 %).降低失業率成為歐盟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還有如歐元區成員同其它歐盟成員之間的經濟協調問題.經濟一體化的任何措施、行動,都必須首先確保整個歐盟一體化不受到損害.
(3)美國仍將保持世界經濟領頭羊的地位
美國在21世紀的前5年中,將進一步調整其以全球為目標的政治、安全和經濟戰略.依據在經濟、科技領域的絕對優勢,以加強其在全球的主導地位,繼續發揮對整個世界繹經濟的領導作用.1996年7月,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發表的題為《利國的技術》報告,得出的 一項結論是,「到20世紀結束時,信息將成為世界經濟系統中的最重要商品.美國創造知識 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識的能力,將決定下一世紀美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
在信息產業發展的強有力帶動下,美國經濟已連續增長約107個月.從美國經濟目前調整的情況看,只要沒有重大偶然因素,未來5年中美國經濟將保持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由於受到90年代後半期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因此進入到了一個調整階段.這一調整在下一世紀初的5年裡可望完成.整個世界經濟將呈現低速、穩定增長態勢.發達國家以及受90年代末金融危機影響較小的國家,調整速度可能會快一些,調整的效益更容易體現.
從經濟調整的內容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將處於工業化產業結構調整的水平.有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僅僅處於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過渡的時期,但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已經或正在進入「先進經濟體」的行列.在21世紀的前5年裡,這部分國家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走向將趨於明確,它們努力在科技、信息、服務和管理等領域推進和提升自己的產業結構.發達國家將真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它們的經濟調整是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知識與智力資源,藉助所擁有的強大經濟基礎,在世界范圍內獲取高額利潤.
這次世界經濟調整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持續時間長,可能到2005年方能結束;二是涉及范圍廣,大多數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將被捲入這一調整的潮流;三是調整內容發生質的改變,不僅要解決產業結構失衡問題,而且要通過科技和信息來推動這一調整進程
(二)貿易的增長速度將繼續超過生產的增長速度
進入90年代以來,世界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世界貿易增長與生產發展的相關程度不斷提高.據一份研究報告稱,1960年一1969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世界貿易量增加1.42%;1970年—1979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世界貿易量增加1.25%;1990年—1994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貿易量增長2%.貿易增長與生產發展的相關度達到空前的水平,並且還在不斷提高.
世界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將使世界各國(地區)的比較利益更加明顯,促使各國進行進出口結構調整.如果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得以更好地推進,將使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獲得一定改善.國家間的貿易活動將更加頻繁,貿易仍將是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在21世紀的前5年裡,國際貿易結構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是,原材料等初級產品貿易數量將大幅增加,但價格則相對較低且變化無常.同它相對應的是,製成品貿易將大幅增長,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將佔世界貿易總額的較大比重.出現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人口增加的壓力將推動初級產品貿易的發展.
第二,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那些最不發達國家只能依靠初級產品出口量的增加,緩慢推動經濟增長.
第三,世界出口商品結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展示知識化經濟時代的特徵.以微電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光導纖維、航天工程海洋工程、計算機軟體和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工業日新月異,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從而推動出口商品結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深加工、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將成為製成品貿易的主要內容.
(三)國際貿易格局分布不平衡加大經濟差距
21世紀初的前5年,國際貿易格局分布的不平衡將進一步拉開不同類型國家間的經濟差距.下述幾個方面的狀況可能在未來5年裡繼續存在.
(1)發達國家仍將占據國際貿易的主導地位.
(2)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佔比重呈下降趨勢,發展中國家所佔比重呈上升趨勢.這一現象一方面說明,有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參加到國際貿易中來,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在增加;另一方面,發達國家所佔份額下降,並不意味著發達國家主導地位的喪失.
(3)發展中國家內部將進一步拉開差距.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重要的貿易國,在經濟發展上更接近於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水平.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基本上仍處於原料提供國和製成品銷售市場的地位.
這些國家由於處在國際生產與分工體系的最底層,受到種種國際、國內因素的限制,因此,從國際貿易的發展中獲得的利益將是有限的,經濟可能繼續處於低水平狀態.
(四)跨國公司、區域經濟合作對國際貿易的推動
國際貿易發展中,服務貿易將會有很大發展,在整個貿易中的比重將顯著加強,可望由90年代中期的約1/5強,上升到21世紀初的1/3以上.服務貿易、技術貿易與商品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跨國公司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力,在下世紀初的國際貿易中,必定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區域經濟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對貿易的推動也將是十分明顯的.無論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還是亞歐經濟合作,或者是跨大西洋的歐盟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合作,其目標都是推動區內相互貿易的自由化.北美、西歐、日本、東亞和拉丁美洲部分國家將保持世界主要市場或重要市場的地位.這是同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聯系在一起的.
(五)國際資本流動的發展變化
(1)國際資本流動的基本形式有三種,即銀行貸款、證券投資和直接投資.21世紀初國際資本流動的一個重要變化,是證券投資將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方式,這是信息革命推動下,金融全球化發展的結果.另外,國際直接投資在下世紀初,仍將是國際資本流動的重要形式,但投資的方式將有很大變化,對各國經濟的影響十分顯著.
(2)未來幾年國際資本的流向仍然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也是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輸出國.一部分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國際投資的重要吸收國.原因是這部分國家在下世紀初,將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自由化和私營化將進一步發展.
(3)伴隨國際直接投資在21世紀的擴張,投資部門結構也將發生變化,即從初級產業、資源加工型產業轉而投向服務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將進一步趨向於採用兼並與收購.
(4)跨國共購繼續成為外國直接投資(下文簡稱FDI)的重要方式.東道國吸引投資的目的是刺激本國經濟的發展,而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目的則是為了在國際間增強競爭力,兩者之間必須進行協調.從國際間的情況來看,能否更多更好地吸引FDI,關鍵在於能否採取適應跨國公司的政策.據聯合國貿發會議《1999年世界投資報告》,1998年全世界有60個國家對145項涉及外國直接投資的法規進行了修改,其中136項(占總數的94%)的修改是為了給FDI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
21世紀前15年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
(-)世界經濟的調整完成,進入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期
在經濟全球化的強有力推動下,世界經濟調整的完成,將使各國按照比較利益原則參與國際分工,在更大范圍內追求要素的最佳組合.整個世界經濟將進入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時期.
(1)始於20世紀90年代的全球性經濟調整將推動各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向高級化方向發展,特別是作為世界經濟增長主要推動者的發達國家以及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因利用了這次經濟調整的契機,不同程度地將高科技、信息和知識作為下一個世紀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所以其發展將是很迅速的.因此,下一個世紀前15年內,世界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源於高科技,信息和知識在投資、貿易和生產等領域的高度應用.
(2)下一輪世界經濟的高速增長必然會繼續加劇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對於「邊緣化」國家來說,同世界其他國家的差距將會進一步擴大.聯合國發展計劃委員會1971年制訂了最初的最不發達國家標准,到1994年進行了5次修訂.伴隨著每一次修訂,最不發達國家的數量也在增加.按照1994年的標准,到1994年底全世界共有48個最不發達國家(1971年時有25個),分布在非洲(33國)、亞洲(9國)、美洲(1國)和大洋洲(5國).
上述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是未來15年裡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不穩定因素.消除貧困,緩和不平衡是國際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貿易自由化成為基本潮流,但仍有變數存在
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的區域經濟合作,在未來15年裡將形成機制化.不僅區域經濟合作圈內部,貿易壁壘將極大地降低甚至基本消除,而且區域經濟合作圈相互之間的貿易自由化也將得到極大發展.貿易自由化成為不可逆轉的基本潮流.
在貿易自由化潮流下,發達國家是主要獲利者.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貿易自由化不啻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有助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本國市場與本國工業將受到發達國家資本強有力的沖擊.
從總體趨勢上說,貿易自由化不可逆轉,各國間的貿易因此將得到迅速發展.但應當指出,一些國家為了本國的國家利益,將會製造出一些新的貿易壁壘,從而對貿易自由化形成障礙.當發展中國家和一些努力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還未來得及處理如何將其國內經濟政策適應世貿組織的多邊貿易體制規則這類嚴肅問題的時候,發達國家已把更多的新議題,列入世貿組織新的議事日程中去了,使這些國家面臨嚴峻的國際環境.例如,貿易與環境保護,貿易與勞工標准以及貿易與競爭政策等等類似的「新貿易問題」,都已列入了世貿組織的談判議程.這些問題以抵制「生態傾銷」、「社會傾銷」及「不公平競爭」為借口,必然會給21世紀的國際貿易帶來新的障礙,對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的改善帶來阻力,從而也給未來的多邊貿易體制帶來幾多變數.
(三)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在各國進出口貿易中將占很大比重
未來世界經濟的增長主要是建立在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之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高科技產業日益成為產業結構的中堅,高新技術產品將不斷涌現並成為未來15年內重要的貿易內容.世界銀行《1998/99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幾乎所有的經合組織成員,高科技產業在製造業總增加值中的比重增加,在出口中的增加相當顯著.
近年來美國的經濟增長中有2/3來源於美國發展最快的信息技術產業.美國信息技術產品的出口額已佔出口的總額的40%,下一世紀這個比例還將有更大的增加.這種變化在其他國家亦是如此.以中國為例,高新技術產業今後幾年內也將保持高速增長,據估計全社會電子信息產品市場規模在2000年將達到1萬億人民幣,2010年可能達到6萬億人民幣.中國將成為世界電子信息業的強國和全球最大的電子市場之一.
高新技術產品生產和出口的增加,不僅提高了人類生活質量,而且,其產品生產的擴大會在規模效應的作用下,急劇地降低生產成本,並帶動相關產品的出口.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形成嚴峻挑戰,同時也是一個發展機遇.
(四)國際貿易的變化趨勢
(1)綠色貿易成為主流.將在未來獲得長足發展的知識經濟,可以說是一種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這與傳統工業不同,傳統工業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因而不考慮或很少考慮環境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
未來15年裡,生產、貿易和消費的觀念將發生很大變化.高技術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將遵循一種新的指導思想,即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富裕自然資源,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資源.因此知識經濟下的生產更注重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配合.在此基礎上,綠色消費將成為潮流,綠色貿易將順應環境保護的客觀要求而得到極大發展.
(2)發展中國家將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推動力量.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十年的奮斗,一些發展中國家(地區)在邁向工業化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其經濟結構正在迅速與發達國家趨同,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中國、韓國和東南亞國家將發揮重要作用.1995年7月的第28屆東盟外長會議表示,與會各國將全力支持在2003年建成東盟自由貿易區,屆時將出現一個約4.7億人口的大市場.盡管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東盟受到沉重打擊,但從目前情況看,東盟已從打擊中復甦,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時也必定是貿易大國爭奪的重要市場.
雖然上述發展中國家(地區)不可能與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於同等地位,但新的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將大大促進其國民經濟的發展.隨著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逐步發展,一部分較先進的發展中國家必定會成為未來國際貿易重要的推動力量.
(五)資本將在全球各地加速流動,成為各國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經過對90年代兩次重大金融危機(墨西哥危機與亞洲危機)的反思,各國的金融改革將逐步完成,從而有利於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促進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以高科技、信息、知識為內容的國際分工,也將促進資本在國際間的快速流動.資本在全球各地的快速流動,對各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可能遠遠超出20世紀.未來15年裡,歐元可望確立其國際貨幣的地位,並同美元、日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⑻ 全球發展最迅速的國家,40年內經濟增長243倍,如今怎麼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大國都傷亡慘重,而在戰爭陰霾之下的世界經濟體系也瀕臨崩潰,更談不上有什麼發展。面對著國內滿目蒼夷、百廢待興的局面,為盡快走出這一困境,各國政府根據本國國情相繼制定了一系列經濟政策。
北京國貿
這第三則是人和。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意味著我國不僅有著廉價的勞動力,還擁有著全球最大的市場,而在隨後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國迅速獲得大量資本,從而進一步開設工廠、興辦企業、投入科研,步入發展的良性循環。總而言之,中國經濟的騰飛離不開中國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而中國所創造的經濟神話也難以被他國所「復制」。
⑼ 什麼是一帶一路,它為全球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那些貢獻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即它為全球的經濟發展能做的貢獻):
「一帶一路」戰略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是包括歐亞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國,構建一個互惠互利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是中國與絲路沿途國家分享優質產能,共商項目投資、共建基礎設施、共享合作成果,內容包括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政策溝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負著三大使命:
探尋經濟增長之道:「一帶一路」是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火車頭的中國,將自身的產能優勢、技術與資金優勢、經驗與模式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合作優勢,實行全方位開放的一大創新。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共同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紅利、中國發展的經驗和教訓。中國將著力推動沿線國家間實現合作與對話,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系,夯實世界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
實現全球化再平衡:「一帶一路」鼓勵向西開放,帶動西部開發以及中亞、蒙古等內陸國家和地區的開發,在國際社會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發展理念;同時,「一帶一路」是中國主動向西推廣中國優質產能和比較優勢產業,將使沿途、沿岸國家首先獲益,也改變了歷史上中亞等絲綢之路沿途地帶只是作為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的過道而成為發展「窪地」的面貌。這就超越了歐洲人所開創的全球化造成的貧富差距、地區發展不平衡,推動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開創地區新型合作:中國改革開放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創新,「一帶一路」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正在以經濟走廊理論、經濟帶理論、21世紀的國際合作理論等創新經濟發展理論、區域合作理論、全球化理論。「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超越了馬歇爾計劃、對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戰略,給21世紀的國際合作帶來新的理念。
⑽ 試分析世界經濟格局三個主要演變階段形成的原因和每個階段的特
第一階段,戰後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的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的階段
2.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進入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轉折。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有:第一,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兩次宣布貶值,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第二,發展中國家石油鬥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打亂了國際貿易舊有的價格體系。第三,美國逐漸陷入了經濟增長緩慢和通貨膨脹、失業嚴重的困境,日本、西歐的經濟發展比美國快,美、日、歐各國的經濟實力消長明顯。
3.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當前,世界經濟正朝著北美自由貿易區、歐洲統一市場、亞太經濟貿易區這三大地區集團化方向發展。
三、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1. 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這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趨勢。
2.以科技為先導、以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不斷加劇
3.新科技革命的影響加深,經濟信息化加速發展
4.各國經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5.人口、糧食、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一些全球性經濟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6. 國家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
7.世界各國不斷調整經濟結構
8.跨國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2011-06-23
2
其他回答 1條回答
匿名用戶
第一個時期.戰後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表現在:
(1)、領導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2)、按照美國的意志建立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使之成為戰後初期美國經濟擴張的工具;
(3)、實施「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和援助日本,並以此控制日本和西歐;
(4)、實施「第四點計劃」企圖通過技術援助和投資向亞、非、拉滲透,控制受援助國;
(5)、實施兩個「安全網」(經濟安全網、軍事安全網),保證美國的世界經濟霸權;
(6)、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技術和經濟封鎖。
第二個時期.20世紀 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表現為:
(1)、美國喪失了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2)、20世紀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三大經濟中心形成(美國、西歐、日本);
(3)、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出現。
第三個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來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1)、歐洲共同體發展到歐洲聯盟;
(2)、北美自由貿易區;
(3)、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以多樣化為前提,不推行一種模式,而是多形式、多結構並行的辦法,在促進地區經濟貿易合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查看全文
2011-06-23
0
二戰後國際經濟格局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時期,請指出具體時期及其特徵,並說明各個格局的形成對世界產生的
你來啦,是不是有事正困擾著你?無法做決定的事來請神明開示吧!今天算你運氣好,人稱無所不知的觀音靈簽,正好在這可以為你解簽詩,在線求簽.....
求簽2020年財路在哪?感情運如何?會升職加薪嗎?
問卜鼠年怎麼轉運?怎麼消災?怎麼保平安?
廣告
八字精批_看八字斷2020財運事業婚姻感情運勢
廣告
八字算命,精準分析您的八字生辰。八字精批,斷您十年大運,算您一生婚姻、財運、事業工作等,讓您逢凶化吉,好運一整年!測算2020年整體運勢......
婚姻測算
八字精批
財運測算
十年大運
相關搜索
世界經濟格局演變過程新型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戰後世界經濟的演變過程二戰前的世界經濟格局世界經濟格局演變的流程圖近代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世界經濟中心的演變
觀音靈簽准嗎?觀音靈簽一天只能抽一次嗎?請高人指點......
剛抽了次觀音靈簽,一直相信,還蠻準的,跟我實際情況說的是一樣啊,佩服!
贊25廣告
二戰後國際經濟格局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時期,請指出具體時期及其特徵,並說明各個格局的形成對世界產生的主...
贊0答2
洪峰過境雲南 如何響應並採取措施
贊24
戴威稱ofo不會倒 戴威稱ofo不會倒的理由是什麼
贊155
87%的人還搜了
基辛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標識標牌
小學生被燈灼傷 48名小學生被紫外線照射幾小時
贊82
普吉沉船有望打撈 何時可以將沉船打撈出水
贊35
小學教材錯漏百出 教育局如何回應小學教材錯漏百出
贊253
吳迪懟黑粉 吳迪懟黑粉說了什麼
贊212
俄羅斯6.5級地震 哪個機構表示的地震後果
贊30
現實版長發公主 現實版長發公主頭發有多長
贊172
杭州深夜紙箱食堂 網友如何評價杭州深夜紙箱食堂
贊135
中小學推足球舞 網友如何評價這個事
贊73
男子公交車猥褻女童 猥褻女童的男子被刑拘了嗎
贊301
特朗普懟馬克龍 特朗普為什麼懟馬克龍
贊140
學生發明智能插座 學生發明智能插座獲得什麼專利
贊298
中通性侵被公訴 中通性侵被公訴的對象是誰
贊199
江西電子離婚證 電子離婚證的作用是什麼
贊160
法國市長辭職潮 法國市長辭職潮是怎麼回事
贊110
董明珠借錢不還 董明珠借了誰的錢
贊305
大連氣罐車爆炸 大連氣罐車爆炸是什麼問題導致的
贊94
英特爾發布二代 英特爾對AI專注於哪些方面
贊21
vava拒絕金曲獎杯 vava為什麼拒絕金曲獎杯
贊99
錘子科技發聲明 錘子科技發聲明是為了回應什麼
贊30
惡意差評敲詐被抓 惡意差評敲詐團伙被抓了多少人
贊68
90後偷遍優衣庫 90後採用什麼手段偷優衣庫的
贊200
於歡母親獲刑3年 於歡母親為何獲刑3年
贊213
上班第一天碰瓷 上班第一天碰瓷是怎麼回事
贊66
美原油暴跌 美原油暴跌的原因是什麼
贊74
雲南煤礦違法獲利 雲南違法煤礦以什麼名義獲利
贊70
言承旭光棍節發文 言承旭和林志玲有可能復合嗎
贊79
Steam國服開微博 Steam中國合作項目內容是什麼
贊21
中通回應暴力分揀快遞 中通暴力分揀快遞是真的嗎
贊84
記者起訴特朗普 記者進白宮采訪被拒的原因是什麼
贊25
西安開禁煙令首張罰單 火鍋店違反了什麼條例
贊61
防彈少年團道歉 防彈少年團道歉的起因是什麼
贊29
男孩夏令營後猝死 男孩夏令營後為什麼會猝死
贊61
人人網被賣了 人人網的身價從多少跌至多少
贊62
娜扎視頻男主曝光 娜扎視頻男主和娜扎是什麼關系
贊167
中國首創35毫米水下榴彈 這種彈葯用來作什麼
贊63
何炅粉色內褲 何炅露粉色內褲是快樂大本營哪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