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轉讓地契

轉讓地契

發布時間:2022-04-24 16:13:07

A. 「地契」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只要是真實的地契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真實的符合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的地契,是有效的;不符合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的,是無效的。新中國成立後,土地屬於公有,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不容許私有。因此,個人簽訂的地契,有關土地所有權買賣的,均無效;有關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只要符合法律規定,均有效。
法律分析
地契,就是買賣土地時買賣雙方所立的契約。地契分為白契和紅契兩種。買賣雙方未經官府驗證而訂立的契據叫做草契或白契。立契後,經官府驗證並納稅,由官府為其辦理過戶過稅的手續之後在白契上粘貼由官方排版統一印刷的契尾,鈴蓋縣州府衙的官方大印,規正三寸許,方制,篆體,紅色赫然,便成了官契,或者也叫做紅契。典押、買賣土地時雙方訂立的法律文據。其中載明土地數量、坐落地點、四至邊界、價錢以及典、買條件等,由當事人雙方和見證人簽字蓋章。是轉讓土地所有權的證明文件。地契由賣方書立,內容包括土地面積、坐落、四至,地價,出讓條件,當事人雙方、親屬、四鄰、中人及官牙等簽字蓋章。未向官府納稅前的地契稱為「白契」,經官府驗契並納稅後稱為「紅契」。只有「紅契」具有法律效力。地契由買方保存,作為土地所有權憑證,可以憑它作抵押貸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國家土地徵用條例公布前土地允許買賣,在買賣土地時仍需書寫地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B. 地契有法律效力嗎

符合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的地契具有法律效力。原有的老地契是不能直接產生物權法律效力,但是可以作為證明權屬來源的一個憑證,也是主張物權(房屋所有權或土地使用權)的證據之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C. 農村的土地使用權能不能轉讓,或都說有地契能不能賣

農村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但是不能過戶,也就是說地契可以買賣,但是沒有法律效力。

D. 什麼是房契,什麼是地契,二者有什麼區別。二者都可以轉讓或買賣嗎

地契指土地使用所有權,是開發商在建房前取得的,那樣他才有權利在該地盤上進回行開發工作。
房契答指房屋所有權,就是對在已經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上開發的建築擁有的所有權。
判斷有沒有2者的所有權很簡單,前者看有沒土地證,後者就是房產證。 如果你是所有人的話,而且房屋沒有被抵押,沒有被查封等反正就是沒有糾紛的話,那就可以交易和轉讓,還有土地是隨著房屋走的,因為所有權歸國家,你只有使用權,不可單獨交易。

E. 地契使用權無償轉讓

「地契」是針對土地買賣而訂立的書面證據。然而,我國現在土地所有制,即:國家所有制、與集體所有制兩種土地所有制度,兩級的土地使用人均沒有權力主張出賣土地,經批准,土地使用者只有使用權,使用權只有經批准特定人使用,任何人均不得私自主張出賣,所以所說的地契其實是轉讓土地所有權的證明文件。

F. 去世的人地契怎麼過戶

去世的人地契,房產如果想要過戶,一定要有當地基層組織的證明以及相關親屬及鄰居等等寫證言證明。然後再去當地的土地部門申請過戶。帶相關的證件復印件,所有直系親屬一定要到現場帶身份證。

G. 農村地契轉讓協議書必須蓋章嗎

  1. 是宅基地嗎?如果是,簽訂協議的雙方必須親筆簽字(不是蓋章),另外還必須有村委會蓋章並到鎮國土所辦理過戶才可以。

  2. 如果是承包地轉包或出租、互換、轉讓等方式流轉給他人的,應當簽書面合同並由雙方親筆簽字(不是蓋章),如果是轉讓,除雙方在協議上簽字外,還要經村委會同意才可以。

    附:《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

H. 請問下50年土改時候的地契,現在還能有法律效應嗎

50年土改時候的地契,現在還沒有法律效應。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五二年以前的老土地證沒有法律效力,因為那是土地私有制時期的產物,與現行的土地公有制是不符的,經過土改後國家把土地都收歸國有,以前的土地所有權證書就都不具有法律效力了。
土改時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化。在當時是有效的;六十年代人民公社施行土地公有化(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全國取消土地私有化。從那時起,該地契就已經失去效力,但可以作為文物證明那個特定歷史階段的特定事件,具有一定的保存價值。
【法律依據】
《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70年;
(二)工業用地50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五)綜合或其它用地50年。第十一條 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基準地價,由市土地管理局會同市物價局、市國有資產管理局、市房地產管理局等部門綜合平衡後報市人民政府審定,作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價格的基礎。
基準地價,由出讓金、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費用及土地開發的其它費用等因素構成,並結合地塊位置、規劃設計條件和出讓年限確定。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包括地上建築物、附著物)協議出讓或轉讓,出讓或轉讓雙方應先委託經市土地管理局資質認定的地價評估機構進行價格評估後,再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轉讓合同。
遠郊區、縣在規定許可權內出讓土地使用權,出讓價格應報市土地管理局備案。第十三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除下列用途可以協議方式外,應採取招標、拍賣方式:
(一)普通住宅建設用地;
(二)工業建設用地;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
(四)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其它用地。
土地使用權協議、招標、拍賣出讓的程序,市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I. 地契是否有法律效力

地契具有法律效力。地契分為紅契和白契,紅契具有法律效力。

典押、買賣土地時雙方訂立的法律文據。其中載明土地數量、坐落地點、四至邊界、價錢以及典、買條件等,由當事人雙方和見證人簽字蓋章。是轉讓土地所有權的證明文件。

地契由賣方書立,內容包括土地面積、坐落、四至,地價,出讓條件,當事人雙方、親屬、四鄰、中人及官牙等簽字蓋章。

未向官府納稅前的地契稱為「白契」,經官府驗契並納稅後稱為「紅契」。只有「紅契」具有法律效力。地契由買方保存,作為土地所有權憑證,可以憑它作抵押貸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國家土地徵用條例公布前(1953年11月前)土地允許買賣,在買賣土地時仍需書寫地契。

(9)轉讓地契擴展閱讀:

地契來源:

早在東晉時期,政府就對田宅、牛馬等買賣徵收契稅,只要買賣成交,就要交納4%的稅錢。自宋以後,交易者成交後,要按照規定交契約稅。

官府在契約上加蓋官印,稱為「官契」或「稅契」。由於印章是紅色的,所以稱為「赤契」、「紅契」或「朱契」。與此相反,未納稅的契約因未蓋官印而稱為白契。

一經查出,按契價一半入官。清代對契約的管理更加嚴格,官府的稅契格紙上都印有訂立契約的規定,如有違犯,則「法不容寬」。契約一經形成,即對當事人有約束力,並且有法律上的效力。

古代買賣行為一般要訂立契券。《周禮·天官·小宰》載,小宰的職掌,有「聽稱責(債)以傅別」,「聽取予以書契」,「聽賣買以質劑」。

所謂「傅別」、「書契」、「質劑」,都是契券。傅指「傅著約束於文書」,別指一別為兩,雙方當事人各執其一。

關於買賣的契券質劑,據鄭玄解釋,質是一種長券,用於人口、牛馬一類大買賣;劑是一種短券,用於兵器、珍寶一類小買賣,兩者都是由官府設置的質人替買賣雙方制發。

秦、漢時不用質劑名稱,一般稱券、券書或書契。東晉時買賣奴婢、馬牛、田宅須立文券。唐以後稱券、書、契約、契券或文契。

J. 地契轉讓協議怎麼寫

帝騎轉讓協議可以寫明具體轉讓的時間,然後金額雙方在簽字,這樣協議就生效了。

閱讀全文

與轉讓地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