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推薦 > 美國大片黃碟推薦

美國大片黃碟推薦

發布時間:2024-07-12 09:35:26

1. 文段中提出的文化"過度商業化"有哪些特點

「在中國,霓裳羽衣舞被迪斯科震得七零八落;京劇努力振興,但全部曲目加在一起還沒一部美國大片賣得多;《漁舟唱晚》只能作為背景音樂保留在電視天氣預報里;女子十二樂坊不是回歸古典,而是超級女聲的絲竹版,古典藝術的商品化……」不久前,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院教授趙士林,在寧波舉行的「江海文化論壇」上提出,過度商業化正使我們的文化遭遇滅頂之災。這一言論,引起不少網友注意。
近日,趙士林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直言,現在的中國,一方面是改革開放帶來了勃勃生機,思想解放和市場經濟使文化領域呈現出繁榮景象。但另方面,由於價值失范、信仰崩潰,過度的商業化又將古今中外各種文化的糟粕都匯集到了一起,製造了一個個文化的垃圾箱。
中國青年報:「過度商業化」具體指什麼呢?
趙士林:「過度商業化」自然是相對於「商業化」而言。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化形成了近現代社會的主旋律、大趨勢。西方早在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如火如荼之際,黑格爾就宣布,詩的時代已經結束,世界進入散文時代。詩的時代是古典時代,散文時代就是商業時代。在商業化的沖擊和侵蝕中,歷史從傳統進入現代,傳統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沒有激情了,沒有英雄了,沒有傳奇了,沒有崇高了,有的只是五光十色又平淡無奇的市民生活。隨著商業化的充分發展,市場的力量、資本的力量逐漸侵蝕一切,藝術、審美都被顛覆,都變成了商品,這就開始了「過度商業化」的進程。所謂「過度商業化」,指的是絲毫不考慮文化產品的精神屬性,一味追求文化產品的商業價值,不擇手段,唯利是圖地攫取文化市場的超額利潤。「過度商業化」迎合人性中普遍存在的低層次慾望,必然導致文化產品的惡俗化、低級化。
到了世紀之交,伴隨著現代文化向後現代文化的轉變,「過度商業化」則愈演愈烈。後現代大旗上就寫著四個大字——「怎麼都行」(借用科學哲學家費耶阿本德的話),顛覆一切權威,否定一切傳統,推崇享樂主義,主張玩世不恭,人生無聊,價值虛無,過把癮就死,一切都可以惡搞。平淡無奇又要尋求刺激,於是後現代藝術大量地製造精神毒品不斷地強化和刺激人們逐漸麻木的審美感官。德國著名美學家本雅明曾說:韻味在震驚中四散,這就是「過度商業化」的「惡之花」。
在「過度商業化」的潮流中,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文化中都產生了大量糟粕,但中國的情況尤為嚴重。由於中國是在全球化時代開始了改革開放的歷程,政治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文化上就形成了傳統、現代和後現代共生的奇異景觀,各種價值觀互相碰撞、沖突、糾結。一方面是改革開放帶來了勃勃生機,思想解放和市場經濟使文化領域呈現出繁榮景象。但另方面,由於價值失范、信仰崩潰,在精神的真空中,「過度商業化」又將古今中外各種文化的糟粕都匯集到了一起,製造了一個個文化的垃圾箱。文化領域從底層到高端都貫穿著一條「唯利是圖」的主線。爭腥逐臭,丑態百出,貪得無厭,俗不可耐。
中國青年報:在您看來,哪個領域的文化被過度商業化的後果最嚴重?
趙士林:「過度商業化」的侵蝕是全方位的,首先應該關注的是學術教育這個高端文化領域。這個領域目前有三個突出問題:
其一,學術文化品位低下,學術道德底線崩潰。
真正的學者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不追逐虛名浮利。沒有經年鑽研、皓首窮經很難做出真正站得住腳、經得起檢驗的學術成果。但目下的學者,很多都熱衷於炒作忽悠,追星媚俗,學術產品低水平重復,無創造性,品位低下。更有甚者,剽竊抄襲成風,很多著名高校的著名學者涉嫌剽竊抄襲,還有很多「海歸」偽造學歷。剽竊也好、偽造學歷也好,不外乎是想盡快獲得學術地位,從而盡快兌現成社會地位乃至商業利益。講一點學術公心,講一點職業道德,講一點做人廉恥,都不會這樣踐踏學術的道德底線。
其二,評價體系扭曲。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和高校的學術評價標准有直接的關系。現在的高校評價體系急功近利、重量輕質,浮躁盲目。例如「項目制」的很多量化指標完全違背學術規律,簡直就是逼著學者去造假。教師只有如此這般地申請項目完成項目才有職稱,有了職稱工資才跟得上,工資跟得上了,社會地位提高了,才能轉換為商業利益。做不出來怎麼辦?那就弄虛作假。因此可以說,這個評價體系在逼良為娼、劣幣驅逐良幣。於是中國學術文化界,數十年來沒有學術大師,別說大師,連懷著敬業精神做學問的人都很少了。
其三,文化教育管理衙門化、鋪張化。
文化教育管理行政化、衙門化,官本位嚴重。冠蓋滿校園,處長科長是爺爺,教授講師是孫子,逼得很多學者不務正業,「工夫在詩外」。這樣焉能不晚出人才,慢出人才,不出人才?於是無德的小人儒、無原則的鄉願、高分低能的庸才比比皆是。
與衙門化不無聯系,就是中國高校的鋪張化。目下中國高校,有幾家不在擴招斂財?結果是大樓林立,債台高築,腐敗叢生,斯文掃地。
最高雅的學術教育文化領域,所謂「象牙塔」都被如此侵蝕,後果十分可怕,因為「象牙塔」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化水準,一個民族的精神品位。
高端精英文化有問題,低端大眾文化也有問題。大眾文化領域,更被「過度商業化」侵蝕得百孔千瘡。突出問題有三:
其一,江湖騙子橫行
目下大眾文化領域,包括電視、出版、報刊、新媒體、普及性教育培訓領域,假冒偽劣泛濫,粗製濫造橫行。江湖騙子坑蒙拐騙,似是而非,東抄西拼,淺薄不堪,使文化市場充斥著精神的地溝油、三聚氰胺。張悟本、李一、馬菱悅、翟鴻燊等江湖騙子,從前台表演到後台策劃,從托兒造勢到媒體出版社包裝,詐騙已經一條龍產業化運作。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是江湖騙子橫行無忌,被侵權的相關單位居然裝聾作啞。例如那個曾因傳銷被通緝的翟鴻燊公開偽造北大清華人大兼職教授的頭銜到處行騙,但北大清華人大裝聾作啞,教育部也從不過問。這無疑是在慫恿欺詐、鼓勵欺詐。更可怕的是,我們的社會正在形成一種「世紀末」的寬容:騙子也可以理解,騙子也要活,偽造身份,宣揚假冒偽劣都是謀生,包括「達芬奇」傢具這種不折不扣的商業欺詐行為,都有人替它狡辯,說它也有可以理解的合理性。一個社會、一個民族形成這樣的價值觀,難道不是最大的失敗嗎?
其二,惡俗不堪,以丑為美。
大眾文化領域歷來受市場主導,這有其合理性,大眾文化領域的審美趣味以通俗為主調,這也十分正常。但大眾文化產品的製造也有底線。通俗不等於惡俗。例如「鳳姐」現象,以丑為美,以炫耀丑、炒作丑來當做趣味,這就很惡俗。這是在誤導毒化一個民族的審美趣味和文化精神。再如很多婚介節目找托,弄虛作假,踐踏起碼的倫理底線,蹂躪起碼的情感操守。婚姻愛情現在雖然不講中世紀那樣的忠貞不渝、海誓山盟,但起碼也得講點真誠、講點情感啊!一對青年男女談戀愛一點真誠不講,一點情感不講,赤裸裸地、毫無遮掩地鼓吹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他們的婚戀真的會很幸福嗎?在大眾媒體上公然宣揚「寧肯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不是人性的可怕墮落嗎?這些東西雖然不見得違法,但不是光彩的事,至少媒體不應該提供平台大肆宣傳。它對涉世不深、人生觀正在形成的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其三、信仰崩潰,道德淪喪
出現上述副文化現象,從精神信仰、道德訴求的角度分析,就是由於信仰崩潰,道德淪喪。西方在原始積累時期也出現過信仰崩潰,也有可怕的道德淪喪,尼采一句「上帝死了」造成多麼大的精神震盪?但他們在社會文明的進程中不斷反省調適,弘揚新教倫理精神、倡導自由平等博愛、培育敬業品格、講究社會公德、高揚人性尊嚴,等等,都為西方克服精神危機、獲得文明進步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化動力。但目下中國,應該弘揚的優秀文化喪失殆盡,例如儒家「取之有道」等觀念都被顛覆,講仁愛、講誠信等道德襟懷更是棄之如敝屣。另方面,應該培育的現代文明理念、社會公德意識又由於各種原因尚付闕如。於是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現象——誰要是講究一點道義就很可能成了失敗者,就很可能被淘汰。信仰崩潰,道德淪喪,當然不可避免地走向金錢至上、唯利是圖、享樂主義、玩世不恭;底線倫理喪失,趣味自然要墮落,惡俗自然要泛濫。
中國青年報:但很多人會說,這些惡俗泛濫是因為民眾有需要啊?
趙士林:人性總有這一面,越低俗、越刺激、越挑逗低級的生理性、動物性,接受的人就越多,「過度商業化」一味迎合這種惡俗的欲求,惡俗的泛濫往往能獲得商業的成功。但如我以前所說,商業成功並不能「一俊遮百丑」。如果將商業成功視為取捨文化藝術產品的的唯一圭臬,那麼最得意者便只會是一號痞子、末等文人;如果讓文化藝術活動一味迎合低級趣味,那麼弄潮而不滅頂的大概就只有黃碟毛片春宮圖。人性有許多需求或慾望真的需要檢點,甚至杜絕。你想殺人放火姦淫擄掠抽大煙,這慾望還是趁早憋回去好。那位很有名氣的經濟學家薩伊不是說嗎,供給也能創造需求。多聽聽肖邦,肯定少幾分粗俗;多看看冰心,肯定少一些無賴。文化市場難為文化人,也鍛煉文化人,你能創造出既有市場又能提高品位的貨色,那才叫能耐。我不是讓大家都去聽肖邦,看冰心。但你可以去看金庸啊,也不錯,還有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姜文的作品,都很好。
總要有一個基本的文化訴求,那就是人生境界真善美。就是在後現代的發源地歐美,就是代表了「震驚」的美國大片,也都不能不講真善美。例如《泰坦尼克號》,片子結尾男主角把心愛的姑娘托上水面,自己獻身了,這就是回歸溫情和摯愛,回歸真善美。《拯救大兵瑞恩》也講英雄主義和生命尊嚴。《哈利·波特》、《阿凡達》都是真善美和假惡丑的沖突,光明和黑暗的沖突,天使和魔鬼的沖突,最後真善美的一面、光明的一面、天使的一面總是要贏的。紅塵滾滾的中國,還有《千手觀音》以明凈的慈愛、美麗的溫暖撫慰了億萬顆躁動的心,《孔雀之靈》則以自然的寧靜、單純與真趣凈化著我們的靈魂。
真假、善惡、美醜的考量和取捨永遠不會過時,人類文明永遠要有一個底線。不能什麼都惡搞,不能對丑惡現象無動於衷。惡搞搞到專門拿人類普遍認可和尊重的崇高價值開涮,惡搞搞到專門剽竊別人的成果以欺世盜名,惡搞搞到放肆地宣揚法西斯主義、恐怖主義、狹隘民族主義、宗教極端主義,甚至反人類,那就真的需要考慮採取「非文化」的措施了。「怎麼都行」最後就可能「怎麼都不行」。夢闌時,酒醒後,後現代也需要一種生命的安頓、文化的皈依。
總之,文化藝術總要有一個底線,人類的基本價值要堅守,任何時代都不能歌頌西門慶,
中國青年報:有學者曾提出「暴發戶式的審美」的說法:社會審美像沒頭蒼蠅亂撞,或是呆頭呆腦地仿三下,或是跟著洋人亦步亦趨地作「現代秀」……感覺現在和「美好生活」掛鉤的東西都是「洋標簽」。您有同感嗎?
趙士林:這個非常自然。分析深層次原因,我們得承認,人家的文化,包括商業文化,比我們發達。對很多人來說,「洋標簽」就是「可靠」的標志。現在還有一些樓盤喜歡用「洋名」,有崇洋媚外之嫌,但為什麼崇洋媚外?因為「洋」有可「崇」的東西。
我不是肯定崇洋媚外的心態,盲目的崇洋媚外是庸俗的。但是你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什麼都不用講,非常簡單,老老實實把自己的質量搞上去。二戰之後日本也曾面臨經濟崩潰,但後來一些日本品牌超過美國,就是因為人家的東西質量好。但現在咱們的很多企業總想著「不按套路出牌」,哪管什麼誠信。要知道,規范的、成熟的市場經濟,是講誠信的,而我們現在恰好最缺失誠信。中國人為誠信付出的成本太高了,這恰是最嚴重的精神危機、文化危機。
中國青年報:對於「洋標簽」泛濫,有人說,這與我們不重視本民族文化,沒有著力推廣民族文化有關,比如現在聽交響樂、看美國愛樂樂團演出的人比聽民樂的人多。您認為呢?
趙士林:這個看法失之簡單化。我們身處全球化時代,不能拘泥於民族文化傳統。我們應該在世界視野中審視傳統、發展傳統。拿服裝來說,讓大家都去穿漢服、唐裝,穿清朝大褂,說這就是弘揚傳統,我覺得這是食古不化,誤入歧途。我們大可在時裝潮流里融進中國元素。比如立領的中山裝我就很喜歡,那是中西融合的產物。像旗袍演變過來的半身裝,不是純粹傳統的樣子,有現代的樣式感,裝點一些中國元素,我也覺得非常好。
有個基本的價值取向我很贊同,叫東西整合。我十分喜歡馮友蘭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東聖西聖,心同理同。」政治價值、文化價值各個層面都應該這樣,不能說「就得中國的」或者「就得西方的」,一味崇洋媚外,有庸俗盲目的一面,一味中國傳統,也要陷入陳舊僵化。在全球化時代,即便想弘揚傳統,也必須在世界視野中弘揚。
東西整合之外,還有個古今整合。現在有人哀嘆民族文化衰落,我覺得沒有必要。原汁原味的傳統藝術當然要有,但那是博物館藝術,比如京劇、崑曲要有保留,但不能讓大家一哄而上都去看,博物館藝術就是博物館藝術,不可能流行了。不要盲目地空喊振興,有些藝術樣式不需要振興,也振興不了。例如振興京劇,振興了這么多年,全部劇目加一起也賣不過一部美國大片。什麼東西一振興,就往往不妙。因為它違背藝術發展的規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流審美樣式,它就是這個時代的流行藝術。不喊振興它也不會衰落。例如你不喊振興趙本山、振興章子怡,他照樣火得很。
古典藝術、博物館藝術也可以煥發出現代價值。如古典詩詞,非常美,但現在很多人不喜歡古典詩詞,都寫梨花體了。但你能說這些詩詞沒有價值嗎?它一方面作為博物館藝術滋潤著我們,另方面,我們還可以在現代生活中去整合、融化它,將它化成現代的審美價值。
今人很少再去寫什麼五律七絕,但是它們的意境可以融化在今天的詩,例如流行歌曲的歌詞里。比如方文山的《青花瓷》,「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既現代,又有古風;陳小奇的《濤聲依舊》也非常好,「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把現代表現和古典元素融合在一起。再如鳳凰傳奇的《荷塘月色》,《月亮之上》中那麼奔放、那麼粗獷、那麼放浪、那麼後現代的一位女性,唱起《荷塘月色》來也那麼溫婉柔和,真的是「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我像只魚兒在你的荷塘,只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過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這句非常好啊,「宛在水中央」來自《詩經》:「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三千年前的詩,不也那麼成功地融化進現在的歌詞里了嗎?
中國青年報:有數據顯示,我國2009年版權的進出口比為3.4:1,演藝產品的進出口收入比為10:1。可見,和對外貿易的「出超」相比,我們在文化貿易這個門類則處於嚴重的「入超」狀態,非常弱勢。在您看來,我們應該如何增強民族文化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趙士林:咱們拿美國做例子。現在美國的形象很多是靠文化樹起來的。美國雖然沒有文化部,但它的文化了不得。現在美國電影的產出量盡管只佔世界的7%,但放映量卻佔世界的50%。最有意思的現象——伊朗人最反美,最反美的伊朗人卻大喝可口可樂。從經濟角度解讀,文化產業在美國已經成為支柱產業了。再比如新媒體,包括電影和出版物,給美國帶去的產值,僅次於他們的軍工,成了第二大支柱產業。
從政治角度解讀,我們都知道,美國早就率先提出「軟實力」的競爭。不僅僅是美國,如今很多國家都強調要「文化立國、文化興國」。日本和韓國,在上世紀下半葉就提出了這樣的概念。英國前首相布萊爾,還親自擔任英國創意工作領導小組的組長。
與之相比,中國的文化領域現在遠遠落後了。我在一次會議上曾說,中國應該提出「文化立國」,將「文化立國」或「文化興國」作為國家發展戰略。
談到「文化立國」,又有很多問題需要正視。
例如我們講「文化走出去」,可怎麼走出去?你想走出去,外國人得喜歡、要接受,你才能走出去。《功夫熊貓》等大片為什麼中國人這么喜歡?很重要的一點是,人家的大片「講人性」。什麼意思?就是他們講述全人類普遍共鳴、普遍接受的故事和理念。所以,民族文化怎樣才能振興?你得符合世界潮流,你得講人性化,要去意識形態化。可笑的是,《功夫熊貓2》在中國放映,居然有北大的教授攻擊人家是「文化侵略」,號召抵制。這種狹隘民族主義的沒有出息的言行,好像是愛國,實際上是誤國。它使我想起在巴黎搗毀麥當勞餐廳的法國農民。全球化時代,這樣做完全是對抗世界潮流。麥當勞旁邊就是馬蘭拉麵,愛吃什麼完全靠消費者自由選擇。有出息的做法是你的電影也能走出去創造高票房,而不是抵制人家。你抵制人家,人家也抵制你,那不就倒退到三百年前了嗎?
再如我們講文化要跨越式發展,如何實現?目前的文化管理體制就是一個大障礙。就如同十四個部門管食品安全,結果管得中國人一肚子地溝油,文化管理也是政出多門,互相扯皮,機構臃腫,效率低下。去年甚至發生了兩個主管文化的部委為了一個網路游戲的管轄權公開發生沖突的現象。
總之,從行政管理到價值取向到審美趣味,我們真的要本著改革開放的精神解放再解放,更新再更新,才能跟得上時代,才能真正實現「文化立國」。文化領域現在的突出問題是,打著宗教旗號搞迷信,打著國學旗號搞復古,打著紅色旗號搞極左,打著愛國旗號搞封閉,總之,打著文化旗號搞倒退。如我在別處所說:從改革往後退,公然叫囂回到文革;從五四往後退,公然反科學、反民主;甚至從孔子往後退,公然鼓噪蒙昧主義。如此倒退,何談「文化立國」?

2. 找一篇美文!!

美文,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概念。
1、作為獨立文體的美文。周作人最早從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於1921年發表《美文》,提倡「記述的」、「藝術的」敘事抒情散文,「給新文學開辟出一塊新土地」。王統照、傅斯年、胡適等曾撰文起而應和,冰心、朱自清、郁達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徹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話的迷信。美文作為一種獨立文體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學史上確立。
作為獨立文體的美文,實質是散文的一種。
2、廣義的美文。是指不帶實用目的專供直覺欣賞的作品,帶有實用目的之寫作,例如新聞、公文、論述等可統稱為雜文。美文重感性,長於抒情;雜文重知性,長於達意。不過兩者並非截然可分,因為雜文寫好了,可以當美文來欣賞,而美文也往往為實用目的而寫作。
3、網路時代的美文。隨著網路文化的發展,美文的概念已經不限定於某種文體,或某類內容。網路文化是一種開放、自由的文化,給美文的概念也賦予了更多的開放自由的元素,好散文是美文,好詩歌是美文,好小說是美文,好論文是美文,一條寫得好的手機簡訊,或一段能讓人會心而笑的笑話也是美文,用通俗的講法,寫的好的文章,就是美文。
[編輯本段]關於雜志《美文》
散文寫作在中國源遠流長。在漢語寫作的長河中,散文寫作呈現出語言表達能力的宏遠與精微。要了解中國文化,不能不讀散文;要了解當代散文現狀,建議讀《美文》雜志。
《美文》雜志由作家賈平凹主編,1992年創刊。近十年來,它基本展示著當代散文寫作的最新狀態,發表了海內外作家一系列精心之作。優秀的作者隊伍和挑剔的讀者閱讀,一直是《美文》雜志的立足之本。
《美文》雜志為半月刊,每月分上半月和下半月各出一期。
上半月刊以成人閱讀為主,強調散文寫作的平民意識和創新精神,為散文寫作提供朴實、自由、寬松的發表園地,展示作者的最佳新作。
下半月刊以文學少年閱讀為主,全面刊發中小學生創作的優秀散文作品,展現新一代少年的文學風采,不拘一格,力推少年寫作好手,以多樣化和包容性培植文學少年新星。
上半月刊和下半月刊可根據不同年齡和閱讀興趣分別訂閱。
[編輯本段]美文推薦:
人生不是一次綵排
我們很容易浪費自己的生命,揮霍自己的每一個日子、每一小時、每一分鍾。我們很容易忽視孩子眼睛的顏色,淡漠悅耳的交響樂旋律的跌宕起伏……
營造一種生活,真正的生活,而不要狂躁地追求一次又一次地晉升、更高的薪水和更大的房子。
營造一種不孤單的生活,尋求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並謹記:愛不是閑暇,而是工作。打個電話,發封郵件,寫封信,營造一種慷慨的生活。
要知道最美好的東西是生命,你不能視之為理所當然。
我們很容易浪費自己的生命,揮霍自己的每一個日子、每一小時、每一分鍾。我們很容易忽視孩子眼睛的顏色,淡漠悅耳的交響於旋律的跌宕起伏。
我們很容易活著而不是生活著。
多年前,我學會了生活。我遭遇到一個巨大的不幸,令我的生活為之改變。如果當時,我還有選擇,這些改變根本不會發生。我從中得到了一個至今最難忘的教訓。
我學會了熱愛旅途,而不是終點。我明白了人生不是一次綵排,今天是你惟一能把握的。
我學會了去注視世間的一切美好,並試著給予回報,因為我虔誠地篤信美好。我這樣做,有部分原因是想告訴別人我的感悟,告訴他們:想想田間的百合,看看嬰兒耳朵上的絨毛,在後院讀讀書,讓陽光灑滿你的臉頰。學著去快樂。
假設你的生命處於癌症晚期,而因為你這樣做,便會讓生活充滿喜悅和激情,這才是生命的本色。
血跡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年近六旬的張老漢靠賣草葯養家糊口,兒子正在上大學,一年幾千元的學費對張老漢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張老漢不得不起早貪黑的挖草葯,盡管如此,葯販子依然將葯價一壓再壓。就在前一天,張老漢挖草葯時不小心劃破了手指,鮮血順著指縫流向小臂,洇染了葯販子遞來的一張紙幣。
這是一張十元紙幣,張老漢小心地將它用絹布包起來裝進了貼身口袋,張老漢剛回到家,兒子的手機響了,兒子的同學邀兒子去上網,張老漢早已習慣了這種方式,大概兒子也已習慣了。
張老漢一張張地將錢遞給兒子,當遞到那張洇染了血跡的紙幣時,張老漢分明看到兒子眼睛裡折射出的厭惡。但兒子還 是接了,誰會和錢過不去呢?盡管它很臟。
張老漢一夜未眠,第二天像是做出了一件重大決定似的,披了一件平常極少穿的衣服,戴了一頂草帽,喝了一碗酒吃了兩碗紅薯後,蹣跚著向縣城裡去了。
兒子在縣城的網吧玩了一個通宵,第二天准備和同學一起去跳舞,當兒子和同學經過縣城最繁華的地段時,兒子看到一個似曾相識的人跪在地上,兒子不願多想,隨手將那張洇染了血跡的紙幣扔向了跪在地上的人。
「有錢人出手就是闊綽!」
「人家老爸做草葯生意,有的是錢幣!」
「我有你那樣的老爸也不枉此生了!」
聽著同學的贊賞和吹捧,兒子的心醉了。
但跪在地上的人,心卻碎了。
傍晚兒子回到家,他卻在桌上看到了一小堆錢:零錢和硬幣居多,但有一張洇著血跡的紙幣十分搶眼,是十元的。
兒子稍愣片刻,「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魚是水的靈魂
他倆的愛情,差一點點就夭折。這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她母親不幸婚姻的影響。
她母親是個出身卑微的女子。,父親是高乾子弟,地位的懸殊沒能阻擋愛情的腳步。但是結婚後的母親受盡公婆的凌辱。父親也在外面養起了情人。母親在絕望中喝毒葯自殺了、臨終前告誡她,找老公一定不要找比自己強的,女人需要愛情,更需要尊重。
大學畢業那年,她的父親因貪污罪被判刑。她只得自謀生路,去一家公司應聘,在那遇見了他。
他是公司的老總,不但錄用了她,還讓她擔任一個部門的負責人。她很受他的賞識,不斷地得到提拔。兩個人不由自主的走近了。
一天,她去市場買了個魚缸送他,魚缸里還有一條金魚,游得很暢快。
她明白自己已經愛上他,她明白他對她動了感情。可是,她想起了母親的悲劇以及母親對她的忠告。他是老闆,她是雇員,地位懸殊不亞於父母當年,如果他與她產生愛情,可能會踏上父母的老路。
一個黃昏,他和他在金魚缸前喂金魚,他突然抓住他的手,她試探的問他:「你怎麼看待我,還有你自己。」
他看了看她,又看看金魚缸,說:「你和我就像這魚缸里的水和魚。」
她進一步問:「哪么,誰是水,誰是魚?」
他不假思索:「我是水,你是魚。」
她的眉頭輕皺起來:「為什麼我是魚?」
「那還用問么,當然我是水,你是這水裡游來游去的魚。」
那一刻,她的心沉沉的。他是水,她是魚,因為魚兒離不開水。他的自負,比她當年的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三天,市報上登出一條奇怪的完尋人啟事:「一缸水在苦苦尋找一條魚的愛情,我的魚兒你在那裡?」她看了,嗤嗤 冷笑,這多像一隻籠子在尋找金絲雀啊。
她不理睬他,而是在另一個城市的一家公司某到了職位。
三個月後,在一次商貿會上,她以外地遇到他。
他拉住她的手,一臉的喜悅。他問她:「你過的好嗎?」
她笑笑,很矜持:「我這條魚離開你這缸水,還是很鮮活。」
他卻大喊起來,全然不顧場合和周圍的人群:「你是鮮活的,我卻快要死掉了。」
她語含譏諷:「只聽說魚離開水活不了的,到沒聽說水離開魚會『死掉』的。」
他雙眼定定地看著她,說:「魚離開一缸水,還可以到大海里生活,但一缸水離開了一條魚,心裡就是空空的,心空了和死掉可有什麼區別?」
她楞住了。
他急得結結巴巴:「我本來是一缸死水,是你這條魚的進入,讓我有了活力。魚是活在水的心裡的,你,就是在我心裡游來游去的一條魚。你走了,就是將我的心挖走了。你見過沒有魚的魚缸嗎?魚缸的活力是與給的。因為魚是水的心臟,是水的靈魂。」
她的眼睛濕潤了。
輕輕地抱住母親
母親已經70多歲了。70多歲的母親在膽囊切除手術中受盡了磨難,本已衰老的母親更加虛弱了。母親在病閑上躺著,想動一下都非常艱難。那天晚上,母親下床小解後怎麼也
上不了床,當時,我就那麼輕輕地這一抱,就把母親抱到床上。也就是這么輕輕地一抱,竟使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動。
上了床的母親不願躺下,就那麼實實在在地靠在了我的懷里。那時我感到了我胸脯的寬厚,也感到了母親的瘦小。我摟著母親,並且輕輕地晃著母親,母親那一頭蒼白的頭發
就散亂在我的眼前。我低頭給母親理那頭發時,母親的雙眼閉著,眼角卻溢出了幾滴淚水。我給母親擦淚時母親說:「你小時候,我就是這樣抱著你,你不老實,老是亂蹦亂跳。」我說:「媽,你想我抱著吧?」母親說:「想,抱住我,我心裡就踏實。」我眼裡濕潤了......母親說著就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手。於是,我就那麼輕輕地抱著母親,感
到有一股愛的暖流在沖撞著我的心扉,我感到我強壯的身子就是母親的靠山,就是母親的膽量,就是母親的渴望......我的淚,竟忍不住掉在了母親的脖子上。
把一個人抱在懷里是因為心中有愛,那是一種深沉的愛,一種無法描述的愛,一種比所有語言的表述都要博大凝重的愛。小時候母親經常抱我,抱著我下地,抱著我拾柴......
我要是乖巧,母親還會親我的臉蛋兒,我這時就會摟住母親的脖子,那是一種渴望,一種依賴,一種讓我終生難忘的幸福。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就不願讓母親再抱了,
最多會讓母親扳著臉看看我胖了還是瘦了。當我長到渴望和異性親熱的時候,我會激情地抱住女友,或是讓她緊緊地抱住我,甚至熱烈地親吻,卻不再願意接受母親的雙臂和懷抱了。這時的母親,就只能用慈祥的目光或是我喜歡的食物來表達她深深的母愛了,而我也再沒有摟住母親脖子的渴望了。但就在那個晚上,我抱著母親時忽然感到,那個摟著我的脖子撒嬌的女兒就是當年的自己,而我就像重新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里一樣,那麼甜蜜,那麼幸福。那晚母親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到夜裡10點鍾時母親說:「我想睡了。」我說:「媽,我把你抱到床上吧。」
母親說:「中。」於是,母親就摟住了我的脖子,母親比過去明顯胖了。我抱著漸漸康復的母親向床邊走去的時候,母親是滿臉的笑容,我知道母親在我的輕輕一抱中感到了甜
蜜和滿足,我感到我幼小時的形象和母親疊在了一起,那是人生漫長的旅程,也是母子愛的結晶和升華。我把母親放到床上時,母親竟然出乎我預料地說了句:「好幸福啊!」繼而就是響亮的笑聲了。
我在這笑聲里充滿慚愧。我們會激情滿懷地抱住親愛的妻子去傾吐熾熱的戀情,我們會喜不自禁地抱住女兒去傾吐脈脈的愛意。可是,我們是否想過去抱一抱看邁的母親,
去傾訴那份人間的熱愛的親情呢?......
不要讓悲傷占據了美好的開始
桌面上的日歷翻了一頁又一頁,我和姐姐認識快兩年多了,那些曾經親密快樂的時光彷彿還在昨天。08年,輾轉奔跑於學歷於證書之間。喘息之間才發現,光陰悄無聲息的從之間淌過。日漸褪去嬰兒肥的臉龐,眼角的輪廓愈加明顯。長長的睫毛,直白而單純的眼神。
我是想給自己一座城堡。所以,那麼努力的去爭取。
看過姐姐的日誌才明白,有時候無力承受的生活真的是件痛苦的事情,我開始慌。我不知道怎樣才可以幫那個用心疼愛我的她走出那片沼澤地。
經過一段時間的清理,QQ終於安靜了,那個留給老頭的位置,兩年前就被拔除。有些感情,忍住了,就是對自己的特赦。然後安安靜靜彼此面帶微笑的走下去。那些堅持的力量和信念一直都在,心才不會流浪,多美。
不是在說我有多麼的困難艱苦,我沒有。上班,寫字,下個月就開學。努力的尋找新的客戶,努力的融入這個行業,努力的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充實而滿足的生活。忙碌和辛苦並不是劃等號的。只要付出是值得的。永遠都懷揣著夢想上路,激情一路。
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個被動感性的人,對很多事情都有怠倦心理。
一年多來,和姐姐聊天真的很少。我在的時候她不在,她在的時候我忙。今天下午,看到姐夫在線上,突然就想,如果將來的某一天我出現在他們的婚禮上,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我只是感動於一個男子的深情。
不管發生過什麼事,不管現在有多苦。我唯一知道的是不可以委曲求全的去做一個決定。不是年輕就可以任性的去犯錯。

閱讀全文

與美國大片黃碟推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