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原子彈之父是誰
中國原子彈之父是錢三強。
一、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錢秉穹 ,核物理學家。原籍浙江湖州,生於浙江紹興,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
二、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預科。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9年錢三強完成了博士論文——《α粒子與質子的碰撞》。1946年底,榮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
1948年,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1980年7月24日,錢三強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學技術發展的簡況》為題講課。
三、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
(1)星克萊爾《法國夫人》下載擴展閱讀:
有關「中國原子彈之父」的五種說法
1、第一種觀點認為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這種觀點影響最大,流傳最廣,在社會上的認可度也最高。「文革」之後,「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說法廣為傳播,主要有三條路徑。
一條路徑是通過報告文學這一特殊載體而傳播。在1970年代末的報告文學熱中,錢三強成為重點宣傳對象。1978年9月26日,《文匯報》發表《熱風吹雨灑江天——訪核物理學家錢三強》一文,公開提到「中國原子彈之父」。
1979年,北京出版社和中國科學院黨委合作出版《科學的春天》,這是中國科學院部分著名科學家的報告文學集,書中收錄了作家張炯采寫的《向光明的中國前進——記錢三強》。
1987年10月27日,《科學報》發表文章《播春者之歌——記著名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的奉獻》。1990年1月,王春江著寫的《裂變之光——記錢三強》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隨後,《文匯報》、《北京晚報》進行連載,影響甚大。
從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錢三強算得上是中國報告文學界的「寵兒」,「曝光」率非常高。「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說法也伴隨著這種高密度的正面宣傳,變得廣為人知。
第二條路徑是官方媒介的認可和宣傳,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官方媒體旗幟鮮明地提出和論證了「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1999年8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錢三強:「中國原子彈之父」》一文,這是中國最權威的官方媒體首次正面回應有關「中國原子彈之父」的問題。《人民日報》的這一觀點得到了中共中央宣傳部的認可。
1999年9月,由中宣部宣傳教育局編寫的《人民不會忘記——共和國的建設者》一書出版,該書為國慶五十周年而作,記錄了建國以來各條戰線上的模範人物數十位,其中就有《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一文,而對鄧稼先的定位則是「兩彈元勛」。此後,《人民日報(海外版)》於2007年和2009年兩次沿用了「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說法。
第三條路徑則是大眾化的、民間的研究和傳播。包括學術界、科普界在內的社會各界出版的書籍、報刊之中,涉及「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的內容非常多,這也是當前的主流觀點。
2、第二種觀點認為鄧稼先是「中國原子彈之父」。此說亦影響甚大。作為傑出的核物理學家,鄧稼先為中國「兩彈」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貢獻,張愛萍生前就稱其為「兩彈」元勛。
1986年,在鄧稼先生命的最後歲月,他的事跡經過官方媒體的披露和宣傳開始為人所知;6月,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親自簽署命令,任命鄧稼先為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7月,國務院授予鄧稼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和獎章;月底,也就是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病逝。
由於國內媒體大量的宣傳報道,特別是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鄧稼先的充分肯定,有關鄧稼先是「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說法於1980年代末開始傳播,至今不時見於書籍與報章之中。
3、第三種觀點認為聶榮臻是中國的「原子彈之父」。這種觀點最早見於1989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和他的分歧者》一書,該書作者是英國人克萊爾•霍林沃思,不過書中並未對此觀點進行深入說明和闡述。
1999年王君編著的《我們的共和國叢書•九天攬月•建設卷》,從聶榮臻統攬全局,領導整個國防科技事業的角度,認為聶榮臻「不愧為我國的『原子彈之父』」。
此說雖有新意,但卻與人們心目中的「中國原子彈之父」差異很大,因而影響有限。其實,作為新中國科技事業的傑出領導人,對聶榮臻的評價應當是超越「之父」說的。
4、第四種觀點認為「中國原子彈之父」是一個群體。此說於1980年代中期產生,影響也比較大。1987年,軍旅作家董濱的報告文學《中國原子彈之父》一書出版,該書用7個故事概述了中國原子彈製造過程中,從戰士到將軍,從技術員到科學家,不同行業人們的貢獻。
該書認為:「他們是那樣浩大的一個陣容,即使是七十個故事也難盡述!但是,如果把他們的英名鐫刻在共和國核工業發展的史冊上,那隻需要七個字便可概括——中國原子彈之父。」該書內容較為單薄,還存在不少勘誤之處,客觀地講質量並不高,但由於成書於1980年代中期,首印50000冊,主題鮮明,引人注目,還是有一定的影響。這一說法也被張開善先生發揚光大。
2006年,張開善在《中共黨史資料》上發表《究竟誰是中國原子彈之父——記參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功勛科學家》一文,細數王淦昌、鄧稼先、錢三強、郭永懷、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程開甲、彭桓武等科學家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中的貢獻,認為「中國原子彈之父,不是某一位科學家,而是一個卓越科學家群體」。
此文一經發表,其觀點旋即被多家刊物和媒體轉載,引起較大反響。
5、第五種觀點認為不存在「中國原子彈之父」。2011年,陶純、陳懷國著《國家命運——中國「兩彈一星」的秘密歷程》一書出版,由此書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也於2012年下半年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影響甚大。
該書著者認為,「當代科學的發展早已不是愛迪生時代,原子彈、氫彈的研製是一項十分宏大的系統工程,中國沒有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中國的核事業是集體的事業,它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凝聚著萬千人的奮斗和創造,輝煌和光榮不屬於哪一個人,卻屬於每一個人,屬於每一個在這條戰線上埋頭苦乾的無名英雄。」
其實,這一觀點與第四種觀點一樣,都強調中國的原子彈工程是集體力量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