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電影
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字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起來,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廣義的電影題材是指電影文學劇本所描寫的社會、歷史生活的領域,如工業題材、農村題材、軍事題材、知識分子題材,或現代題材、革命歷史題材、歷史題材等等。狹義指經過作者概括、集中、提煉、加工後、組織進作品中的那些生活現象,即表達一定主題的生活素材。
從1888年普林斯所拍攝的僅有兩秒的電影《朗德海花園場景》,到現在用兩小時左右時間去給我們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從黑白默劇到色彩斑斕的電影世界,伴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影所能呈現的內容也被不斷豐富,導演們用更為專業的手法在各種拍攝儀器下為我們展現出另一個光影交織的世界。
電影里展現的99%都是生活的精華部分,那些生活不精彩的部分影片中都會省略掉,要麼完全不拍,要麼就是一個蒙太奇轉場,要麼就一排黑底白字:多年以後…
而生活和電影相反,99%的時間都是處在「多年以後…」的那個部分,「精彩時刻」卻只在偶爾時才會出現。
通常情況特別是在日常許多事務中的當下我並不能很准確分清楚哪些時刻是「精華」哪些是「多年以後…」。
不過我發現在事情結束一段時間以後,回想起來的話就比較容易分辨了。進而我又想如果在臨終前回憶自己一生時,那會兒肯定更加清晰,應該那回憶就像是一部導演精剪版的電影。
正如導演李滄東所說的那樣:「電影讓我們回望生活、反思現實,並對此間的意義進行提問。」在《寄生蟲》中,基宇一家無時無刻不想擺脫窮人的標志,走出那個昏暗無光的地下室,夢想有朝一日可以過上朴社長家一樣的上流生活,朴社長對基宇一家身上若有若無的窮人氣息的厭惡,富與貧所代表的兩個家庭始終存在著不可逾越的橫溝,窮富階級矛盾激化至最後的行凶。
站在窮人角度,窮人為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擇手段的想去融入富人家中,追求幸福這沒錯;站在富人角度,對窮人身上的「窮味道」的厭惡這也無可厚非。但一直到故事的結束,兇手就只有基宇父親一人嗎?導演讓我們在電影中實實在在的看到了貧富差距,矛盾沖突,跌宕起伏故事情節引發的是我們對於現實社會中貧富階層固有矛盾的深入思考。
又像是導演娜丁·拉巴基鏡頭下的《何以為家》,十二歲男孩將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觀者無不對贊恩的經歷表示同情,同情過後是對於非法移民、虐待孩子、移民工人、國界的概念以及其荒謬的地方的深入思考,以及對這個預先建立好的社會體系卻帶來的種種矛盾的質疑。
在《我不是葯神》中,窮人對於高價救命葯的無可奈何,真正有葯效的葯廠卻比不上掛羊頭賣狗肉的所謂的大葯廠,以及小人物拼盡全力想改變這一現狀時的無可奈何,將天價葯劣質葯等問題擺在明面上,讓觀眾了解這一可能本是一小部分人所知道的事實。
《少年的你》中更是以一個例子讓人們對校園暴力問題更加關注。導演們用他們獨特的視角為我們揭示了一些不被我們所熟知的,又或是視若無睹的一個又一個現象,在鏡頭的捕捉下為我們呈現出不同角色眼中的世界,而後留給我們的正是對於社會現實的反思。
綜上所述,電影就如娛樂教育一樣,改變著人們,也改變著社會。電影對於每個人,有時像一面鏡子,有句話:以史為鏡,可以證興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證得失。人們在看電影時,還能反省生活,反省自身。電影就如清水一樣,很容易的滲透進人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