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招遠有什麼景點
1中國黃金現實博覽園
中國黃金現實博覽園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羅山黃金文化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由山東中國礦業集團投資4.8億元建造,於2009年向遊客開放。該園佔地160畝,由黃金博物館、礦山體驗區、實景展示區和餐飲酒店服務區組成。是國內最大的黃金主題旅遊景區,運用聲、光、電、動畫、幻影全息成像等高科技手段,集互動、參與、體驗於一體而打造。被譽為「中國第一黃金游」。
展區內原羅山金礦一條完整的黃金選礦、氰化、冶煉生產線被作為文物保存下來。這些古老的工廠和設備真實地反映了20世紀後期的黃金生產技術水平。
2陶金鎮
元淘金鎮景區由山東中礦集團投資3億元打造。與中國黃金現實博覽園第一橋相連,佔地100畝。身處淘金小鎮,我頗有穿越回宋朝的感覺。在這里,你不僅可以體驗淘金河「吹盡狂沙得金」的收獲和樂趣,還可以欣賞財神金色大廳的黃金和粉絲非物質文化遺產秀,領略督衙門、鏢局、金店銀庫、酒樓劇場等宋代殿堂、亭台樓閣的典雅溫婉,領略琳琅滿目的市井風情。
「金塊案智審」、「金鎮第一鏢」等主題表演,實現你360°場景互動體驗的夢想,給你留下神奇而美好的記憶!
怎麼玩?
1個黃金博覽園
走進金博園,一定要免費捧著價值千萬的大金磚,坐小火車探索180礦,做礦工尋找黃金寶藏。如果你有幸趕上羅山金大媽的開業時間,那我就恭喜你了。你今年一定會有好運!快來看《人間財富守護神》!
一、世界財富的守護神——羅山金谷
螺螄谷位於世博園深圳館的中心。深圳由12500片金箔製成,表面裝飾著用金沙鋪成的世界地圖。深圳每天都會定時開通。60公斤黃金打造的羅山金大媽出現在煙霧中。它是招遠財富的守護神,金銀使者的化身,代表財富和幸運。所有有緣遇到羅山金阿姨的朋友,都會真心祝福,幸福快樂。
b,價值千萬的免費金磚。
挑戰免費搶奪25公斤金磚。如果按照規定在25秒內搶奪成功,就可以把25公斤重的金磚帶回家!沒錯,帶回家就是了!你還在等什麼?一夜暴富,快來挑戰!
c、進入180礦,尋找黃金寶藏。
礦山體驗區由羅山金礦原180號礦改造而成,全長1000米,8個硐室,涵蓋了從古至今的采礦方法、設備和工具,充分展示了鑽孔、爆破、通風、支護、裝載、運輸、提升等黃金開采全過程。人們可以看到億萬年前火山地質活動的金礦脈,參觀宋代採金洞穴,感受掛鑼神話傳說,撿拾金礦石,真實體驗礦工生活。
2陶金鎮
面對這么多讓人眼花繚亂的景點,怎麼才能好好逛一逛呢?五招,淘金、祭拜、穿越、品鑒、感悟。
淘金。去鎮西北的淘金河,可以體驗淘金的樂趣。在河堤上的煉金工坊,可以欣賞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宋代以來的煉金技藝,體驗神秘的黃金製作過程。你期待嗎?
b參觀。鎮上共有五座財神廟,其中金財廟最大,供奉主財神趙公明,另外四座財神廟分別供奉趙公明東、西、南、北路的小財神。所以不管你是找寶、找寶、找財、找利,都可以在鎮上遇到相應的財神,完成一次神奇的祈福之旅。
c,穿越。回到宋代,看看鎮上的酒館、茶館,勾欄瓦舍、乾井、棗樹、沈倩,千百年來都聚集在鎮上。你是宋代驛站的驢友,留下了館陶金鎮特別的記憶。
d、品鑒。在鎮上吃美食,在尤魯茶園喝一杯香茶,在古老的玲瓏餐廳喝一杯濃郁芬芳的玲瓏酒,在范廣場享受膠東獨特的飲食文化。一邊吃喝玩樂,一邊享受整個游覽過程。
e,感覺。淘金城是宋代社會的典型縮影。參觀過後,會回味無窮。所以,在游覽的時候,請把小鎮當做一首美妙的詩來細細品讀。
不能錯過的3個景點。
商業街
淘金城的商業街是人們聚集的主要場所。古宋的建築風格是南北向排列,房屋邊緣用毛石砌成的立面建築對空間進行了新的劃分,集中展現了宋代商業的繁榮。這里匯聚了招遠的「四大名吃」和「山東買不到的100種商品」,一位綉娘向世人展示了她精湛的刺綉技藝。時空的完美結合,譜寫了古鎮第一街的浪漫傳奇。
杜金福
北宋初年(約986-987年),朝廷為解決國家財政困窘,派開國大臣潘美到招遠玲瓏礦監督採金。盤福設在盤美淘金鎮一帶,集市得到推廣。實行「政府設置市場監管」和「人民購買」的採金政策。用火葯開采,鼓勵個人納稅開采黃金,繁榮了當地經濟,為朝廷輸送了大量黃金。金融監管處是潘美在招遠辦案的地方,遊客可以在這里參與觀看古裝情景劇《潘美執斷金塊》。
金塊,掌管淘金熱的小鎮
宋朝時,宋真宗派大臣潘美到招遠監管玲瓏金礦。宋朝也是最早允許百姓開采黃金的朝代,帝國政府由此而來。讓我們一起穿越千年,在鎮督里,看看潘大人是如何「慧眼識金塊」,一次扮演宋頭領,一次沉迷戲劇。
小鎮淘金鏢局廣場-歌劇黃金鏢局
鏢局是收錢的機構,以武功保護人的財產或人身安全。伴遊公司承擔的工作范圍很廣。他們不僅承擔一般私人財產的押運,而且地方官員支付的費用也由押運機構運送。金鎮的押運機構主要負責押運黃金回朝廷,相當於現在的物流公司。飛鏢箱,榆木疙瘩做的,70-80斤防盜暗鎖。那時候只有大掌櫃和二掌櫃各有一把鑰匙。只有把兩把鑰匙結合起來,才能打開箱子,防止腐敗。以前做鏢局得有三個硬本事,政府得有硬靠山,綠林得有硬關系,得有硬本事。鎮上的鏢局廣場、衙門都有精彩的表演,等著大家來。
淘沙淘金
淘金河富含砂金,是大自然送給遊客的禮物。朋友們可以拿起金簸箕,在陶金河體驗「千淘難見金」的收獲和樂趣。網上淘寶不如小鎮淘金。你找到的任何東西都可以免費拿走。
店銀庫(金仙樓)
金樓是當年招遠的富商。它是仿照東京最著名、最豪華的餐廳建造的,畫著橫梁,雕刻著建築。堪稱宋代建築的代表作。遊客可以品嘗招遠特有的金箔酒,在欄桿邊欣賞舞台上的魯劇段子,做一個悠閑的「金仙」。
財神金色大廳
小鎮財神的金殿是亞洲第一座金殿。財神趙公明由99.99公斤純金打造,僅黃金價值就高達4000萬。當財神金像揭幕時,蒙蒙細雨的天空突然驅散了烏雲,一縷陽光射到了財神金殿,人們驚嘆不已。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至於金礦石的冶煉,招遠擁有傳統的石爐煉金溜槽工藝,起源於宋代。2008年6月被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承人是王金永、江家、九曲、招遠。這項技術主要由破碎、研磨、拉拔和熔煉四個過程組成。
古戲樓台
登上陶金鎮的古戲台,唱一首婀娜多姿的歌,彈一曲山澗,跟著自己內心的節奏,在古樸的環境中盡情展現自己。在毛公山腳下,微風吹過的地方,你正在燒烤,看著夏日晚會的精彩節目。你興奮嗎?小鎮淘金舞台——拋綉球招老公
在小鎮的舞台上開始「拋綉球招老公」的旅程。據說陶金鎮鎮長的女兒要拋綉球結婚,只要符合鎮長的「規矩」,就可以參加拋綉球的活動。搶綉球是市長的女婿,以「美」拜天地,她卻另有一番滋味。
影視拍攝基地
國產劇《戰爭的黃金礦脈》有將近一半的場景是在陶金鎮景區拍攝的。從貼出的圖片可以感受到拍攝時的場景。如果覺得不過癮,可以在網上搜索觀看,了解金脈、生命線、血脈的傳說。
當鋪
典當行是中國古代高利貸的一種形式,宋代又稱長壽銀行。普通勞動人民用生活用品作抵押,富裕家庭也用奴婢、牛馬等活物作抵押。礦工也可以在這里用食物換錢,當時也叫「古店」。
今天來到淘金小鎮,就要和當鋪先生拼了。傳聞當鋪先生很刻薄,但偶爾也會執迷不悟。能不能打敗當鋪先生出高價?
說實話,招遠真的沒有什麼著名的景點,真的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自然風光滿山遍野。這只是一座普通的山。我覺得任何一個縣級地區都應該有這樣一座山。祖國有很多大好河山,真的沒必要看這個。
淘金小鎮,一座完全現代化的人工建築。看這個,還不如看橫店影視城。不如去北京的故宮、頤和園,或者山西、江南的任何一個古鎮看看。
其他地方唯一少見的可能就是黃金博物館了,裡面陳列著很多黃金製品,還有一些古老的黃金開采和製作技術。但是說實話,看完之後,並沒有什麼太深刻的印象。
還有一個皮革城,可以吸引遠方的人。本市及周邊幾個縣市的居民春節都來買皮衣。同樣,還有黃金珠寶城。
龍王湖,招遠人夏天傍晚去散步,看音樂噴泉。
岐山游樂園,即使是小孩子,去多了也會覺得索然無味。
沒錯,招遠沿海面積很小!但是,如果你想看海,即使不去北海、三亞、北戴河,至少可以去青島吧?蓬萊也行。
歸根結底,招遠根本不是一個旅遊城市。你問招遠的景點怎麼了?
我的家鄉是招遠市。爺爺奶奶家是陳老家北馮家村,爺爺奶奶家是古寨村。小時候,每年春節前夕,我都會從淄博市張店501廠五公里站坐車回老家。因為那時候交通很不方便,所以記憶中的旅程又長又累。晚上從張店火車站搖搖晃晃第二天凌晨到濰坊,再轉乘長途汽車到道頭站。這段時間暈車的媽媽累死了,老家的兩個舅舅推著獨輪車趕了十幾里路。我到家時已經是深夜了。現在交通方便,回老家三個多小時就能吃到熱湯面和荷包蛋。念念不忘,過年的時候,村裡在大院子里搭起戲台唱大戲,也念念不忘那香噴噴的棗包子和炸醬面魚;我忘不了爺爺的胡蘿卜燈,忘不了從地床上撿起儲存的紅薯和大白菜。夏天,我和表哥在水庫邊釣蝦和網魚...又停花生刨紅薯。最快樂的時刻是摘蘋果的收獲季節。永遠不要忘記我可愛的家鄉的山和水;我童年和那個炊煙裊裊的村莊的快樂記憶。
國內大部分省市自治區我都去過,但我覺得招遠的兩個地方不錯,值得一去。第一,丘處機的寺院羅山,風景優美,有些童話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家莊子,保存了一批清末民國時期的古建築。
B. 湖南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一、開采歷史
湖南省礦業開發歷史非常悠久。近代歷史上,通過對錫礦山銻礦、水口山鉛鋅礦、瑤崗仙鎢礦、湘潭錳礦、湘西金礦、石門雄磺礦等一大批新中國成立前遺留下來的老礦山進行深入勘查,使它們成為了新中國幾十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礦山、功勛礦山;新中國成立後,地質工作者又勘查發現了柿竹園鎢錫多金屬礦、黃沙坪鉛鋅礦、湘南鈾礦、民樂錳礦、貢溪重晶石礦、衡南螢石礦、瀏陽海泡石礦等一大批享譽中外的礦床。目前,湖南省已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鋼鐵、水泥、煤炭、錳、鉛鋅、鎢、銻、黃金和鹽化工工業體系,尤其是錳加工業和有色金屬冶煉加工業在國內具有明顯的產業優勢,10種有色金屬的產量多年來高居全國第一。
(一)古代礦業開發
商代晚期至西周,湖南已開始利用銅、錫、金、瓷土等礦產;春秋中期出現鐵器;隋唐時期湖南境內主要礦產有金、銀、銅、鐵、錫、鉛、汞、雲母、岩鹽9種,產地遍及今湘南、湘西、湘中10餘個州、縣,湘南地區的有色金屬有較大規模的開采,黃沙坪的鉛、寶山和銅山嶺的銅礦已開始採掘;至北宋時期設置有監、務、場、坑、冶等礦業機構,省境內有1監2務2場,常寧水口山的銀和硫黃礦、瀏陽七寶山的銅礦均已開采;兩宋時期礦產採掘技術已有很大進步,辰州硃砂的焚燒采礦法數百年來一直為民間采礦者所沿用;元代,沅水流域及益陽一帶的砂金礦的開采估算年產金達1300餘兩;明末清初,湖南礦業頗為隆盛,黃沙坪鉛鋅礦、綠紫坳銅礦、萬發窿銅礦、大有窿錫鉛礦大加採掘,出產旺盛;及至咸豐、同治年間,郴州、桂陽一帶鉛、銅各礦地表露頭礦大多采空,後來瑤崗仙發現硫、砷礦,資興、宜章一帶礦業興起。
(二)近代礦產調查及開發
民國2~6年(1913~1917),日本人小山一郎、瑞典人丁格蘭、德國人史利斯等先後到常寧水口山、冷水江錫礦山、平江黃金洞、沅陵柳林汊等10餘處礦山調查,其中丁格蘭按6%的品位推算錫礦山銻金屬儲量145萬t,並繪制了礦區地質圖。
民國16年(1927),湘政府成立湖南地質調查所後,開展了廣泛的地質調查工作,對鐵、錳、鎢、銻、汞、金、煤等礦產的調查成果尤為豐碩,分別編撰《湖南礦業紀要》和鐵、錳、錫、銻礦產志等專著。
截至1949年,全省調查的礦種35種、礦產地593處,其中除少數礦區作淺部鑽探外,絕大多數僅限於地表或礦坑采場的觀察測量,所得礦產儲量均為估算。
(三)現代礦產資源開發及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礦產資源管理體制主要實行以中央主管部門為主、地方為輔的雙重領導機制。1983年8月,國務院規定省地質礦產局在地質礦產部和省、市、區人民政府領導下,對礦產資源和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進行監督。1984年5月湖南省地質礦產局、冶金工業廳、石油化學工業廳、建築材料工業局、輕工業廳、工商行政管理局下發《關於發展鄉鎮企業的聯合通知》規定:凡開辦小礦,應由辦礦單位提出,由縣(市)政府有關礦業歸口部門審核,報省礦業主管廳局會同省地質礦產局審批,由湖南省地質礦產局登記發給采礦許可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給營業執照方可開礦。
198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頒布,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本行政區內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管理,依法維護礦業秩序,保護礦產資源,促進礦業發展。為了加強對礦山企業的監督管理,國家統計局於1987年8月批准同意,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列入國家的正式統計年報,至年底全國礦山普查數據已匯總完畢。湖南省地質礦產局於1986年對全省1000多個礦山開展摸底調查,完成礦山定點劃界和采礦登記試點工作,1987年底完成了全省礦山數據普查和綜合分析工作,並提交了專題分析報告。
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在貫徹中央關於「放開、搞活、管好」加快開發地下資源的總方針下,湖南省內形成了國家、集體、個體一起上,大、中、小並舉的開發礦業的格局,鄉鎮集體、個體采礦業發展迅速。據1987年統計資料,湖南省有礦山總數6164處,其中國營礦山企業271個,鄉鎮集體礦山企業1619個,個體礦山4274個;常年從事礦業的人員55.22萬人,其中鄉鎮集體和個體礦山從業人員達26萬餘人;生產礦石6280萬t(不包括砂、卵、碎、片石在內)、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0.6億t)的104.67%。但是,隨著鄉鎮集體、個體采礦業的發展,采礦活動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一些地方鄉鎮集體、個體采礦未經批准,擅自到全民所有制礦山企業礦區范圍內亂采濫挖,破壞浪費資源,爭搶礦點,妨礙了礦山的正常生產,影響了礦業的發展。
2000年8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國土資源廳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中明確,湖南省國土資源廳依法管理礦產資源探礦權、采礦權的審核登記發證和轉讓審核登記等職能。省國土資源廳建立後,開展了全省勘查、采礦許可證換證工作,對原有探礦權、采礦權重新確權,規范開採行為,調處礦業糾紛,關閉一批開采方式落後、資源浪費嚴重、生產規模偏小的礦山。到2001年底,全省持證礦山由1999年的11008家減少到8878家,共減少2130家。
2003年9月,省政府發出《關於加快推進礦業權市場建設的通知》後,全省礦業權有償取得制度全面推行。2004年,暫停新建煤礦采礦權出讓。2006年省國土資源廳下發《關於規范采礦許可證審批發證許可權有關問題的通知》,對原委託市(州)的部分發證許可權全部上收,並明確省、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采礦許可證發證許可權。2007年以來,湖南省全面推行資源整合工作,從采礦權主體資格、資金、技術、規模和地質環境保護等方面全面提高了礦山准入門檻。2010年全面完成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對全省6849個礦山進行了野外實地核查。
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半個多世紀以來,湖南省礦業得到蓬勃發展,形成支撐省內國民經濟發展、有地區特色和優勢的完整礦業經濟體系,對其他產業和經濟建設發揮了推動作用。
截至2012年底,全省已開發利用礦產91種,礦山從業人數30.42萬人,年產礦量2.69億t,礦山企業工業總產值335.98億元,礦產資源開發利潤總額40.3億元。
全省礦業系統形成了地質、礦山、選、冶、設計、科研、教育等基本配套的完整工業體系。長株潭三角地帶已形成冶金、化工、建材的中心,湘南成為我國主要的有色金屬生產基地,郴州、婁底、邵陽是省內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他部門的礦業也得以迅速發展,形成了區域上的合理配置。
能源礦產:主要為煤炭和石煤,建立了以漣邵、資興、白沙3個礦務局和煤炭壩、辰溪、譚家山、群力、新生等大中型煤礦為主體的煤炭工業基地。
黑色金屬礦產:建立了以華菱鋼鐵集團為主體的鋼鐵工業體系,以花垣銀海錳業、強樺礦業、湘潭電化、湘潭金石錳礦、永州鑫城錳業、安化縣聖德錳業和零陵東湘錳業為主體的錳工業體系。
有色金屬礦產:形成了以中國五礦集團和湖南有色集團為主體的有色工業體系,其中鉛鋅工業以黃沙坪、水口山、寶山等鉛鋅礦和株洲冶煉廠為主體;銻工業以錫礦山礦務局、桃江板溪銻礦和益陽冶煉廠為主體;鎢工業以瑤崗仙、汝城、川口、湘東等鎢礦和株洲硬質合金廠為主體。
貴金屬礦產:形成了以湖南黃金集團為龍頭的黃金工業體系。
非金屬礦產:建立了以湘衡鹽礦、湘澧鹽礦為主體的鹽業生產和加工基地,以韶峰集團、雪峰集團等為骨乾的水泥生產基地,以及以岳陽磷肥廠、湖南磷化工總廠等為主體的化工生產基地。主要利用的礦種有岩鹽、鈣芒硝、磷、水泥灰岩、石墨、石膏等,其他非金屬礦產綜合開發利用水平低。
稀有、稀土分散元素:僅永州市江華縣輕稀土氧化物廠在進行開采,尚未形成完整工業體系。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礦山企業規模和結構不協調
湖南省大中型礦山僅占總數的13.44%,小型礦山卻占礦山企業總數的86.56%以上,大、中型礦山比例嚴重不協調,大、中型礦山偏少,集約化程度低,技術落後,設備簡陋,普遍存在采富棄貧、采厚棄薄、采大棄小、采易棄難的現象,嚴重製約了資源的集約化利用,造成資源浪費。
(二)難選冶貧礦多、富礦少,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低
湖南省各類礦床以低品位、難選冶礦石居多。如鐵礦儲量的73%為難選冶的赤鐵礦,且多為貧礦,富礦不足1%,可利用的鐵礦儲量極少;磷礦則以膠磷礦為主,品位低、選礦難度大;錳、釩、金、銀及部分鉛、鋅礦都存在富礦少、貧礦多的問題。此外,單一礦產的礦床少,有共、伴生組分的礦床多,給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增加了難度。
全省主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三率」水平總體較低,有色金屬礦床中共伴生難選冶礦綜合利用的礦山僅為有色金屬礦山的25%;伴生的稀有元素、分散元素大多未綜合利用,已綜合利用的礦種僅佔40%;伴生的硫鐵礦、螢石礦選礦回收率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礦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深加工比例總體較低,產業鏈較短
礦業結構呈現「兩頭小中間大」(即采選能力和深加工能力小,冶煉能力大)的格局。礦產深加工產品率低,具有優勢的有色金屬礦產深加工產品產值僅佔10%左右,其中銻的深加工產品產值只佔銻產品總產值的5%左右,非金屬礦基本上是以原礦或礦粉內銷和出口。這種以初級產品為主的「資源型礦業」,降低了省內礦產資源的利用效益,同時由於省內一些優勢礦產競相出口導致國際市場嚴重供過於求,價格連年下降,資源優勢未能轉化為經濟優勢。
(四)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仍然嚴重
礦山廢石尾砂堆放數量大,大量個體和鄉鎮小礦的廢石堆更是漫山遍野,這些廢石尾砂堆放既擠佔大量土地、破壞植被,又易引發泥石流,成為地質災害的隱患;礦山過量採掘和抽排地下水引發的塌陷、地面開裂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毀壞農田、民房,危及鐵路、公路,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由此產生的糾紛不斷,造成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有色金屬礦山和鈾礦開發利用引起的鉛、鎘、汞、砷等重金屬污染及放射性污染嚴重。
C. 求。穿越。重生。歷史軍事類年代不限。但希望有清末民國,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
(中國歷史時期)
編輯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並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志。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中文名
春秋戰國
外文名
the Spring and Autumn;warring state period
相關朝代
東周
起止時間
前770年-前221年
開國之君
周平王
亡國之君
周赧王
主要國家
齊,楚,燕,韓,趙,魏,秦等
主要名人
老子、孔子、商鞅、嬴政等
主要事件
百家爭鳴、變法、秦滅六國等
官方語言
上古漢語
主要民族
漢族
主要文化
華夏文化
政治體制
君主制
目錄
1 名稱
2 歷史
▪ 春秋紛爭
▪ 戰國形勢
▪ 秦並六國
3 政治
▪ 權力關系
▪ 刑法
▪ 改革與變革
▪ 地方行政
▪ 諸侯國
4 軍事
5 經濟
▪ 農業
▪ 工商業
▪ 手工業
6 人口
7 文化
▪ 文字
▪ 文學
▪ 思想
▪ 藝術
▪ 書法
▪ 建築
▪ 醫學
▪ 教育
8 社會
名稱
編輯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後史學家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為止(也有學者認為應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滅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晉(前403年)),稱為「春秋時期」。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期。
戰國(前476年,一說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這一時期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
東周在戰國後期(前256年)即已被秦國滅亡,所以戰國時代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五國相王後各大諸侯紛紛僭越稱王(吳、越、楚三國春秋時代已稱王),周王權威進一步受損。
戰國時代及之前的春秋時代,都是後世史家對東周這段歷史時期的再次劃分,「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種觀點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補充。在前403年之前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和前403年三家分晉。目前,《史記》的觀點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歷史事件而得到多數採納。而在戰國時期的結束是在秦統一中國(前221年)。
歷史
編輯
春秋紛爭
魯國孔子的編年史《春秋》一書而聞名天下。《春秋》從公元前722年開始,至公元前481年結束。歷史上通常將周平王東遷至公元前476年之間的歷史時期稱之為「春秋」時代,這段時間基本上和《春秋》一書記事所跨時間相同。(參見詞條「春秋」)
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以後,西土為秦國所有。它吞並了周圍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國家,成了西方強國。在今山西的晉國,山東的齊、魯,湖北的楚國,北京與河北北部的燕國,以及稍後於長江下游崛起的吳、越等國,都在吞並了周圍一些小國之後,強大起來,成了大國。於是,在歷史上展開了一幕幕大國爭霸的激烈場面。
首先建立霸業的是齊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內政,使國力強盛。又用管仲的謀略,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聯合燕國打敗了北戎;聯合其它國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擾,「存邢救衛」;公元前656年,齊國與魯、宋、鄭、陳、衛、許、曹諸國聯軍侵蔡伐楚,觀兵召陵,責問楚為何不向周王納貢。楚的國力也很強盛,連年攻鄭。但見齊桓公來勢兇猛,為保存實力,許和而罷。以後,齊桓公又多次大會諸侯,周王也派人參加會盟,加以犒勞。齊桓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
齊國稱霸中原時,楚國向東擴充勢力。齊桓公死後,齊國內部發生爭權斗爭,國力稍衰。楚又向北發展。宋襄公想繼承齊桓公霸業,與楚較量,結果把性命都丟了。齊國稱霸時的盟國魯、宋、鄭、陳、蔡、許、曹、衛等國家,這時都轉而成了楚的盟國。
正當楚國想稱霸中原之時,晉國勃興起來。晉文公回國後整頓內政,增強軍隊,也想爭當霸主。這時周襄王被王子帶勾結狄人趕跑,流落在外。晉文公以為是「取威定霸」的好機會,便約會諸侯,打垮王子帶,把襄公送回王都,抓到了「尊王」的旗幟。公元前632年晉楚兩軍在城濮大戰,晉軍打敗了楚軍。戰後,晉文公在踐土會盟諸侯,周王也來參加,冊命晉文公為「侯伯」(霸主)。
晉楚爭霸期間,齊秦兩國雄踞東西。春秋中葉以後,楚聯秦,晉聯齊,仍是旗鼓相當。但爭霸戰爭加劇了各國內部的矛盾,於是出現了結束爭霸的「弭兵」。公元前579年,宋國約合晉楚訂了盟約: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來,互相救難,共同討伐不聽命的第三國。「弭兵」反映了兩個霸主之間的勾結與爭奪,也反映了一些小國想擺脫大國控制的願望。公元前575年晉楚於鄢陵大戰,楚大敗;公元前557年晉楚於湛阪大戰,楚又敗。這一期間,晉秦、晉齊之間也發生過大戰,晉獲勝。公元前546年,宋國再次約合晉楚(弭兵),參加的還有其它十多個國家。會上商定:中小國家此後要對晉楚同樣納貢。晉楚兩國平分了霸權。
當晉楚兩國爭霸中原時,長江下游崛起了吳、越這兩個國家。晉為了對付楚國,就聯合吳國。吳、楚之間多次發生戰爭。公元前506年,吳國大舉伐楚,節節勝利,一直打到楚都。從此,楚的國力大大削弱。在晉國聯吳制楚時,楚國則聯越制吳,吳、越之間戰爭不斷。吳王闔閭在戰爭中戰死,其子夫差立志報仇,大敗越王勾踐,並率大軍北上,會諸侯於黃池,與晉爭做盟主。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積蓄力量,乘吳王夫差北上爭霸之機,發兵攻入吳都。夫差急忙回歸,向越求和。不久,越滅吳,勾踐也北上會諸侯於徐州,一時成了霸主。
所以,春秋實際上有七霸,與戰國的七雄總量相當。
春秋時期各國的兼並與斗爭,促進各國、各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屬間的接觸與融合。經過這一時期的大變動,幾百個小國逐漸並為七個大國和它們周圍的十幾個小國。
戰國形勢
戰國時代的形勢是:楚在南,趙在北,燕在東北,齊在東,秦在西,韓、魏在中間。在這七個大國中,沿黃河流域從西到東的三個大國──秦、魏、齊、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勢的力量。
春秋列國圖
從魏文侯開始至公元前四世紀中葉,是魏國獨霸中原的時期。魏的強大,引起韓、趙、秦的憂慮,它們之間摩擦不斷。公元前354年,趙國攻衛,魏視衛為自己的屬國,於是出兵攻打趙都邯鄲。趙向齊求援,齊派田忌救趙,用孫臏之計,襲擊魏都大梁。時魏軍雖已攻下邯鄲,不得不撤軍回救本國,在桂陵被齊軍打敗。次年,魏、韓聯合,又打敗齊軍。公元前342年魏攻韓,韓向齊求救,齊仍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設計將魏軍誘入馬陵埋伏圈,齊軍萬箭齊發,魏國大將龐涓自殺,魏太子申被俘。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由此造成了齊、魏在東方的均勢。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逐漸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於是向東擴展勢力。先是打敗了三晉,割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後又向西、南、北擴充疆土,到公元前四世紀末,其疆土之大與楚國接近。
在秦與三晉爭斗之時,齊國在東方發展勢力。公元前315年,齊國利用燕王噲將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而引起的內亂,一度攻下燕國。後因燕人強烈反對,齊軍才從燕國撤出。當時能與秦國抗爭的唯有齊國,斗爭的焦點則集中在爭取楚國。
楚國的改革不徹底,國力不強,但它幅員廣大,人口眾多。楚結齊抗秦,使秦國的發展大受影響。於是秦派張儀入楚,勸楚絕齊從秦,許以商於之地六百里為代價。楚懷王貪圖便宜,遂與齊國破裂。當楚國派人去要地時,秦相張儀卻狡辯稱「只有六里」。楚懷王興兵伐秦,大敗而回。楚國勢孤力弱,秦便東向進圖中原。先是與韓、魏爭斗,後與齊國爭斗。公元前286年,齊滅宋,使各國感到不安。秦國便約韓、趙、魏、燕國攻齊,大敗齊軍。燕國以樂毅為將,趁勢攻下齊都臨淄,攻佔七十餘城。齊王逃至國外,為楚所殺。齊國的強國地位從此一去不復返。由此,秦國開始了東向大發展。
秦並六國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後來的秦始皇帝)即位。
秦始皇
他任用尉繚、李斯等人,加緊統一的步伐,用金錢收買六國權臣,打亂六國的部署,連年發兵東征。經過多年的爭戰,從公元前230年秦國滅韓至公元前221年滅齊,東方六國先後為秦統一。中國實現了華夏民族的統一、建立起了一個中央集權國家。
秦的統一是春秋以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比起西周,東周時期的生產力又有新的發展,采礦、冶煉、鑄造業中出現了許多新工藝,如豎井中採用垛盤支護,使採掘深處的銅礦成為可能;硫化礦冶練技術的出現,拓寬了銅礦資源的利用;焊接、嵌錯、鎏金和失蠟法鑄造工藝等,使中國的青銅時代進入又一個繁榮期。鐵器的出現,特別是戰國中葉以後鐵工具在農業和手工行業中逐漸普及,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分工更細,各行各業的興盛,促進了商品的生產和流通,使商業活動空前活躍。新興地主階級及相應生產關系的出現,對舊有生產方式是個沉重打擊。這是生產力的一次解放。可是分封制導致割據與混戰,給社會經濟帶來很大的損失,造成人員的大量傷亡。各國之間設關立禁,也不利於社會生產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因此,只有實現統一,才能促使社會更快地發展和進步。廣大農民、工商業者和新興地主都盼望統一。雖然統一是靠長時間戰爭實現的,人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它畢竟換來了歷史的進步,使一種新的制度得以確立。
政治
編輯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破壞了奴隸制的舊秩序,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但戰爭的結果加快了統一進程,促進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變革的步伐。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壯大,他們在各諸侯國先後開展了變法運動,新的制度終於建立起來。變法最徹底的秦國,成為各諸侯國中實力最強者,後來發展成統一的核心力量。[1]
權力關系
不應假設,那些在晚周行使政治權力或為自己購地的人一定是
西周等級示意圖
在周初曾經統治諸侯國或擁有地產的貴族的後裔。相反,變化的動力在最高的政治階層導致了越來越厲害的社會變動。許多舊的貴族門第衰敗或消失,而被一些出身微賤的人所代替,這些人血統上與最高層的家族沒有直接關系。
這些青雲直上的人大部分可能來自稱為士的低層邊緣的貴族;這些人有良好的出身,但沒有貴族的爵位,他們充當武士、官吏、國家政府和貴族家庭的監管者,或者靠土地為生,有時他們自己也種地。許綽雲根據對春秋時期在政治上活動的516人及戰國時期在政治上活動的713人所作的統計研究,發現後一個時期出身微賤的人的百分比兩倍於前一個時期:春秋時期為26%,戰國時期為55%。
約在最後一個世紀,社會出身不明的人的隊伍由於平民出身的人(如商人)——他們的財富能使他們取得土地和權力——的加入而進一步擴大。一個新的地主和官吏階級以這種種方式,到戰國後期已經形成,它是整個中華帝國史中一直作為統治精英的學者——紳士階級的鼻祖。
作為對公元前221年之前的先秦史有意義的認識理解,從廣義上對周代(傳統時期為公元前1122—前256年)出現的政治和社會形勢進行了解。在那個時代最後兩三個世紀的動盪對漢民族許多形形色色的變化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
當周王室推翻商朝時(約在公元前1046年,而不是傳統的公元前1122年),新統治者將征服的土地分封給王室成員、緊密盟友和原商朝統治者的後裔,以及一些獲準保持原來土地的地方豪強。這樣,中華世界就被分成大批政治實體;據認為,在周代的春秋時期(公元前722—前481年)已有約170個政治實體。當然,其中絕大部分是非常小的,它們在內部分成采邑,又被分給每個統治家族的親戚或官員。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戰爭連綿不斷,許多諸侯國被消滅,或者其面積大為縮小,所以當周代的下一個分期戰國(公元前403—前221年)來臨時,只剩下了七個大國。七國中包括遠處華夏大家庭極西端的秦,但不包括周王室本身。當公元前770年一次夷狄的進攻迫使周王室放棄今西安(在陝西)附近的西都,而在今洛陽(河南)附近建立新都,也就是東部的都城重立王室(其疆域及重要性均遠不如前)時,它已經喪失了一度行使的大部分政治權力。這些諸侯國到了戰國初期已經變成了完全獨立的國家。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魯國朝王三次,聘周四次。[2]
刑法
另一個重要的制度革新是採用成文的法典化法律。這種法律日益代替了傳統和主要是不成文的、但被默認的那些稱之為「禮」(此字有不同的解釋,如「傳統習俗」、「禮貌行為的通例」、「禮儀儀式」等)的習慣行為的准則。最早的一個確鑿無疑的例子是公元前536年鄭國把刑書刻在一套青銅鼎上。在公元前513、501年及以後的年代,有的國家採取了類似的步驟;在秦國,法典化的主要工作是在公元前4世紀中葉秦孝公及其顧問商鞅時期進行的。
從「刑書」一詞的字面看,這些法律主要是刑事性質的。並非所有國家都頒布過這些法律,這些法律也不是同樣地施行於各階層的人民。但是,它們的出現,與其他行政變化一起,在創建一個官僚帝國的逐漸加快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主張朝這個方向變革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後世稱之為法家,而秦全心全意地採納這些思想和方法的行動無疑是它能夠從諸侯國向帝國發展的主要原因。
改革與變革
改革與爭霸戰爭並存,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顯著社會狀況。可以說,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現都是改革的結果,戰國七雄之所以能並踞中華大地,也是不斷革新的結果。原因是,稱霸戰爭需要以政治經濟作為後盾,進行改革是迅速提升諸侯國實力的必要手段。從春秋到戰國,是改革接著改革,戰爭連著戰爭,在改革中國家強盛,在戰爭中國力受創。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就是在這種狀況下發展進步的。
趙武靈王在位時,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趙國因而得以強盛。伴隨著私田制和鐵器的廣泛運用,社會新興階層的崛起,戰國時期的中國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上迎來變革的高峰。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並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展開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涌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塑造了帝制中國的雛形。
地方行政
在周朝創立時的貴族成了世襲的統治家族的創始人,它們隨著時間的消逝,日益脫離了周統治者的羈絆。特別在公元前770年周被迫從西往東遷移後,它的統治者們終於被它以前的屬國所漠視,甚至實際上被遺忘了。因此,公元前256年秦最後滅周已不再有很大的政治意義。在那個時候以前,原來受周朝領導的諸侯國早已發展成為不同程度地具有共同語言和文化的獨立國家了,但它們之間互設軍事和關卡的壁壘,隨時准備搞縱橫捭闔,時而進行戰爭,時而議和。同時,在各個國家內部,有幾國政權日益集中,損害了臣屬於它們的世襲的土地擁有者和官員的利益。其主要方法是把國土組合成名為郡、縣的新行政單位。這類單位通常由該國中央政府任命和支付俸祿的郡守和縣令分別管理,郡守和縣令對中央政府負責;他們的職位一般也不是世襲的。開始時這個制度可能是為管理新殖民的或從別國新奪取的土地而設置。但是逐漸地,它可能終於用於國內封地擁有者的土地,他們的權力和財富因而受到了限制。
縣是這兩種單位中較早的一種,它最早出現於公元前688年的秦國。但是有理由對這個時間提出疑問和認為這種行政實體實際上可能發端於南方的楚國,在那裡縣肯定在公元前598年被提到,可以想像,它可能早已存在了。郡遠比縣晚,最早的材料提到它出現於公元前400年前後的魏國。郡有軍事淵源,這與縣相比要明顯得多,它使新獲得的邊境土地置於國家的中央控制之下;而在很多情況下,縣似乎由世襲的地方行政長官控制。在一開始,郡被認為不如縣重要,因為它地處邊陲;但果真如此的話,情況很快逆轉。縣終於形成了從屬於郡的一級行政單位。到周的最後一個世紀,一個郡可以劃分為一個到二十幾個縣。郡縣制對秦帝國和後世歷史的重要意義將在下面討論。
諸侯國
(見於《史記》者)
齊、晉、秦、陳、吳、楚、越、韓、趙、魏、宋、魯、衛、鄭、曹、鉅、邾、杞、楊、蔡、剡、任、滕、費、倪、曾、繒、邳、巢、隨、鍾吾、劉、六、召、周、道、房、沈、申、蘇、溫、廖、舒、舒鳩、舒庸、舒廖、燕、南燕、許、徐、虞、虢、黎、無終、中山、安陵、鄧、賈、邢、甘、榮、巴、蜀、單、州、胡、唐、賴、權、萊、逼陽、紀、遂、譚、代、黃、項、耿、霍、息、梁、芮、滑、薛、邿、章、頓、陸渾、肥、鼓、赤狄潞國、江、根牟、應、羅、樊、毛、程、宿、詹、焦、祝、呂、聶一百零五國。
另有義渠、大荔、孤竹、山戎。共計一百零九國。
主要諸侯國資料表
國名
起訖年代
亡於何國
姓氏
秦國
前10世紀—前206年
漢朝
嬴姓趙氏
楚國
前1042年—前223年
秦國
羋姓熊氏
田齊
前386年—前221年
秦國
媯姓田氏
燕國
前11世紀—前222年
秦國
姬姓
韓國
前403年—前230年
秦國
姬姓韓氏
趙國
前403年—前226年
秦國
嬴姓趙氏
魏國
前403年—前225年
秦國
姬姓魏氏
衛國
前1046年—前209年
秦朝
姬姓衛氏
宋國
前1046年—前286年
田齊
子姓宋氏
中山國
?—前296年
趙國
姬姓
魯國
前1041年—前256年
楚國
姬姓
越國
前20世紀—前306年
楚國
姒姓
巴國
?—前316年
秦國
姬姓
蜀國
?—前316年
秦國
蠶叢姓
軍事
編輯
戰國時期的史料給人的最突出的印象是,戰爭日益加劇。所以許綽雲編寫的統計材料乍一看顯得令人吃驚:根據這項材料,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沒有戰爭,而在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沒有戰爭的年份不少於89年。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主觀的印象比用統計學來衡量更有意義,因為後一種方法掩蓋了一個事實,即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相比,戰爭雖然更加頻繁,同時有更多的國家捲入,但規模要小得多,時間較短,也不那麼激烈。
戰國時期的軍事形勢
春秋時期的戰事是由駕戰車的貴族所支配,他們根據騎兵的規則交戰,對他們來說,威信和「面子」更重於實際所得。戰國時期的戰事由職業的將領所支配,他們為僱傭他們的任何國家拚死作戰,爭奪領土和資源。戰車的作用(在不規則的地形中戰車總是難以駕駛的)大為降低,而群體步兵的作用則相應地提高了。在公元前4世紀末,中國人(特別是公元前307年的趙國)從亞洲腹地騎馬的游牧民族那裡學會了作為步兵的一個重要補充手段的騎射術。很可能約在同一時期,中國人發明了弩,在中國歷史的大部分時期中,它一直是一種主要的兵器。軍事技術的其他進展包括與攻防有城牆的城池有關的那些戰術改進。
從計量的方面說,出現了關於戰國時期後期軍隊規模報道的可信性的問題。所產生的一個類似的問題與大戰的傷亡數有關。在附錄3中,對這兩個問題都要作更詳細的討論。
經濟
編輯
春秋戰國時期,做為中國最後一個青銅器時代,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青銅器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同時也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中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北方成就更為突出。生產力的飛躍引起了生產關系的革命。春秋戰國時期,井田制(公田)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並最終通過各國變法確立了下來。[1]
一個重大的發展是種種計量方法的採用,諸如保持人口和稅賦的簿冊、莊稼收成的統計,等等。
春秋戰國時期,舊制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壯大。隱藏在這一過程中並構成這一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徵的生產力的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導致思想文化的繁榮。
望採納
D. 民國歷史軍事小說
一、《1911新中華》 主角回到另一個平行世界的1911年的中華,這個世界和原來的世界略有出入,他陰差陽錯的參加了一個有些不同的辛亥革命。
轉動歷史的車輪,朝著心中的目標前進。這是一個英雄的時代!這是一部英雄的傳奇! 二、《民國投機者》 《民國投機者》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歷史穿越類民國題材小說,作者是有時糊塗。
該小說講述了在中國出生、美國長大的穿越故事。 三、《1908遠東狂人》 《1908遠東狂人》是丹丘寫的完結歷史軍事小說。
說中描寫他回到了清朝末年,以一己之力扭轉歷史的乾坤,寫下一段「遠東狂人」的傳奇。 四、《亂清》 那一年,懿貴妃風華絕代,肅中堂權勢炎炎,洪秀全安然打坐,圓明園赤焰遮天。
那一年,胡林翼嘔心瀝血,曾國藩百戰艱難,左宗棠英雄欺人,李鴻章羽翼漸滿。 那一年,一名小博物館的 *** 講解員,經歷了史上最悲催的穿越,死而後生,絕地求存,誓要憑一己之力,禍亂宮廷,顛覆王朝,開創一個全新的世代—— 吾今欲將大筆,重寫春秋。
五、《中華無敵前傳》 評選TA為影響自己最深的作品 一個汽車銷售經理也是個軍迷,在一次事故中,莫名其妙地來到了一個與現代時空平行的時空,當他得知正處於民國初年時,他決定做個小商人,平平安安過一生。但歷史的潮流將他推向了革命之路,並使他成為革命領袖。
憑借現代社會中對軍事的痴迷以及各種學科的了解,他帶領他的政黨完成了中國的工業化革命,並借著軍事思想及裝備思想的領先,也促使中國成為一個強悍的軍事強國;他成功地使中國避免了抗日戰爭的這場浩劫,卻無法改變二戰的發生。 他通過出口,掀起了全球戰列艦建造狂熱,但他卻極力反對中國海軍裝備戰列艦。
《民國之鋼鐵狂潮》魯東道夫著,寫的是一個太空時代的垃圾佬因為飛船失事通過時空隧道來到民國的故事,《大逆轉1906》茶頭著,寫的是一個采礦工帶著采礦基地來到民國的故事。
1、《1911新中華》是屬於給男子漢看的書,陽剛之氣甚足,男女情愛的描寫不多,也非重點,即使有也是為了側面反襯主角雨辰以國家大事為主的性格,這種性格貫穿全文,無一處不是為了國家復興而奮斗,也無一處不是為了民族解放而血戰; 2、《異時空-中華再起》、《終極科技帝國》還有一本忘記名字了,寫的主角穿越成前清一落魄公子,流落到拉斯維加斯,以那的金礦起家,建立自己的帝太平洋帝國; 3、《鐵血帝國》,為了夢想中的 *** ,以劉雲為首的他們 *** 在一起,不擇手段,拋棄一切,他們創造著歷史,歷史改變著他們的命運; 4、《重生之民國歲月》, 但鬼使神差,沈修文的靈魂卻穿越到民國富家子弟的身上,相隔近八十年,兩段記憶集於一身的沈修文來到三十年代的上海,面對即將爆發的「一二八事變」。
1,《光緒中華》,作者:妖熊。
主角穿越回清末,成為光緒皇帝,擺脫歷史悲劇,智斗慈禧、袁世凱,成功維新變法,打敗列強,稱雄世界的故事。
2,《1911新中華》,作者:天使奧斯卡。
主角回到另一個平行世界的1911年的中華,這個世界和原來的世界略有出入,他陰差陽錯的參加了一個有些不同的辛亥革命。大時代的浪潮撲面而來,他是成為一個軍閥呢,還是走上振興中華的道路?
3,《國士無雙》,作者:驍騎校。
沒有政治立場,而是站在歷史的高度去看國家和民族的一段經歷,不管是哪個黨哪個政權,都幼稚過、成熟過、偉大過,腐朽過,沒想給誰歌功頌德,也不給誰抹黑,尺度一直很注意。
4,《我是軍閥》和《我是軍閥2》,作者:caler。
一個穿越者,試圖改變自己和整個時代的命運,但是歷史的軌跡並不是這么好扭轉的,沒有冶金博士,也不是金融奇才,也不是特種兵的普通人,只能在這狂亂的時代中苦苦求生。
《我是軍閥》曾被起點網封殺,轉至縱橫中文網續寫《我是軍閥2》。
5,《篡清》,作者:天使奧斯卡。
一個國家公務員,無意中闖入了慈禧當權、北洋握鼎的破落東方大帝國。徐一凡,替代了袁世凱,避免了袁下的錯誤,論述了袁篡清的正確方式方法。
一、《1911新中華》
主角回到另一個平行世界的1911年的中華,這個世界和原來的世界略有出入,他陰差陽錯的參加了一個有些不同的辛亥革命。轉動歷史的車輪,朝著心中的目標前進。這是一個英雄的時代!這是一部英雄的傳奇!
二、《民國投機者》
《民國投機者》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歷史穿越類民國題材小說,作者是有時糊塗。該小說講述了在中國出生、美國長大的穿越故事。
三、《1908遠東狂人》
《1908遠東狂人》是丹丘寫的完結歷史軍事小說。說中描寫他回到了清朝末年,以一己之力扭轉歷史的乾坤,寫下一段「遠東狂人」的傳奇。
四、《亂清》
那一年,懿貴妃風華絕代,肅中堂權勢炎炎,洪秀全安然打坐,圓明園赤焰遮天。 那一年,胡林翼嘔心瀝血,曾國藩百戰艱難,左宗棠英雄欺人,李鴻章羽翼漸滿。
那一年,一名小博物館的 *** 講解員,經歷了史上最悲催的穿越,死而後生,絕地求存,誓要憑一己之力,禍亂宮廷,顛覆王朝,開創一個全新的世代—— 吾今欲將大筆,重寫春秋。
五、《中華無敵前傳》
評選TA為影響自己最深的作品 一個汽車銷售經理也是個軍迷,在一次事故中,莫名其妙地來到了一個與現代時空平行的時空,當他得知正處於民國初年時,他決定做個小商人,平平安安過一生。但歷史的潮流將他推向了革命之路,並使他成為革命領袖。
憑借現代社會中對軍事的痴迷以及各種學科的了解,他帶領他的政黨完成了中國的工業化革命,並借著軍事思想及裝備思想的領先,也促使中國成為一個強悍的軍事強國;他成功地使中國避免了抗日戰爭的這場浩劫,卻無法改變二戰的發生。
他通過出口,掀起了全球戰列艦建造狂熱,但他卻極力反對中國海軍裝備戰列艦。
1. 重生之紅星傳奇
簡介:
這段時間,偽中華民國臨時 *** 的建設基本走上了軌道。王克敏這老色鬼、老煙鬼確實有一手,不說別的地方,最起碼把平津地區的經濟搞得多少有點起色。不管是搶也好、詐也好、訛也好,王克敏還確實籌到了一部分錢,真的從日本買了一部分設備、原料,讓天津的幾個工廠開工了。當然,寺內壽一也知道,要想讓天津恢復原來的工業水平,怕是十年八年都辦不到了。因為劉一民的掃帚把天津打掃得太干凈了,光是技術人員一項,就不是幾年時間能……
2. 民國投機者
簡介:
在中國出生,在美國長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這樣的老套故事。
3. 山窩窩的科技強國
簡介:
外星人的一次意外旅行,將主角帶回過去,作為報償,補償給主角一個作弊器。低調作人,低調發展,挖坑、種田、開礦、煉鋼、造槍、鑄炮、飛機導彈加潛艇魚雷,用21世紀的武器打二戰。殺人就殺個過癮,滅日就滅個干凈,不過之前先夾著尾巴低調做人。
4. 鐵血之抗日遠征軍
簡介:
滿塵封的記憶中,在歷史遺忘的角落裡還回響著66年前的槍聲,為了爭奪中華民族的生存之路,在茫茫叢林之中,在緬甸的崇山峻嶺中曾經躺下了中國遠征軍官兵十餘萬具骸骨。
這是自鴉片戰爭後,中國軍隊第一次踏出國門迎戰強敵,英勇無畏的中國軍人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重新打開了國際生命線,粉碎了日軍雙面合擊 *** 的戰略意圖,打開了通往東京的勝利道路。
戰爭不可能沒有遺憾,為了這段被遺忘的歷史,全力將所有遺憾全部彌補!重造遠征軍在戰緬甸…
5. 異時空,中華再起
簡介:
主人公楊滬生,史秉譽因為車禍穿越到了太平天國時期的浙江一帶,並且被迫加入太平軍,擁有了自己的武裝,後來占據溫州一帶在名義上歸順太平天國,實際上卻是施行一條重商業重工業的共和國道路,他們將自己的軍隊模仿 *** 的模式進行改革,奉行"軍民魚水一家親""官兵同等"等原則,並且依靠貿易進口先進火器,在先期作戰中屢敗清軍,並為太平天國多次解圍。
後英法兩國與清 *** 締結協議,對溫州進行封鎖,溫州藉助華爾(洋槍隊隊長,美國人)派代表到美國尋求幫助,正值南北戰爭的林肯答應了溫州的要求,後來溫州藉助美國人斯潘塞的機槍以及飛艇等超時空理念的武器陸續擊敗了湘軍,清軍,英軍,法軍,後來聯合四川的石達開,降將左宗棠推翻了清朝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