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河北省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

河北省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

發布時間:2022-04-19 16:27:54

⑴ 《土地管理法》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問題

(一)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條規定:「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准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都專項用於耕地開發。」
(二)法規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三十條規定「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國家在新増建設用地中應取得的平均土地純收益」。

(三)政策依據
1.新增費的概念: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國務院成省級人民政府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時,向取得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的新增建設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純收益。
2.分成比例:土地有償使用費30%上繳中央財政,70%上繳地方財政。縣、市人民政府依法取得新增建設用地後,應依法向用地者供應土地。
3.繳納標准:土地有償使用費繳納標准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全國城市土地分等和城鎮土地級別、基準地價水平、各地區耕地總量和人均耕地狀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情況制定,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聯合發布,並定期調整公布。
4.繳款程序:
第一步: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用地計劃對申報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擬訂的農用土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進行審查,對符合規定的,下達《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繳款通知書》。
第二步:申報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根據《通知書》核定的繳款額和繳款時間,填制「一般繳款書」,將土地有償使用費按規定比例就地繳入中央金庫和省級金庫。
第三步:國務院或省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加蓋銀行收訖章的「一般繳款書」辦理新增建設用地手續。未按規定繳納土地有償使用費的,不予辦理新增建設用地手續。
5.繳納環節:
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屬於同級審批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前繳納;
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屬於不同級審批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徵用土地前繳納:
只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的國有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前繳納;
只需辦理徵用土地審批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徵用前繳

⑵ 河北定州的拆遷補償辦法,或是保定的!~

1987年4月27日省六屆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0年11月10日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關於修改<河北省土地管理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1997年12月22日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河北省土地管理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1999年9月24日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修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土地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條 本省依法實行土地的全民所有制和農民集體所有制,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權流轉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禁止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必須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加強土地資源與資產管理,全面規劃,依法行政,保證本條例的貫徹實施。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管理和監督工作。
設有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市轄區人民政府,對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外的土地管理工作,與縣人民政府享有同等權力。

第二章 土地權利的確認和變更

第六條 本省依法實行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及他項權利的登記發證制度。
未按本條例登記發證的,其土地權利不受法律保護。
土地他項權利是指在已經確定了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土地上設定的其他利用土地的權利,包括抵押權、租賃權、空中權、地下權等。

第七條 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應當向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經審核同意,由市、縣人民政府進行登記,核發《集體土地所有證》、《集體土地使用證》。
國有土地使用者應當向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經審核同意,由市、縣人民政府進行登記,核發《國有土地使用證》。
鐵路、公路中的國道和省道及其他大型線型工程使用的國有土地,可以由省人民政府進行登記發證。
確認農民集體所有的農用地承包經營權、林地和草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水面和灘塗的養殖使用權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法律、法規辦理。

第八條 需要設定土地他項權利的,當事人應當向原登記機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經審核同意由原登記機關進行登記,核發土地他項權利證書

第九條 依法改變土地所有權、使用權、他項權利和土地用途的,應當在規定期限內向原登記機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變更登記申請,經審核同意,由原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條 依法收回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或者終止土地他項權利的,當事人應當持有關文件,向原登記機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注銷登記申請,經審核同意,由原登記機關注銷土地使用權或者他項權利登記。
依法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由原登記機關根據有關批准文件,注銷土地使用權登記;依照合同的約定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由原登記機關根據合同,注銷土地使用權登記。

第十一條 城市市區內未經徵用的集體土地依法轉為國有後,原土地使用權人擁有該土地的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為公共利益或者實施城市規劃需要收回該土地使用權時,應當為原土地使用權人提供新的用地或者按照徵用土地的補償標准給予適當補償。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調整土地所有權的,必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一)因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保護生態環境和改善自然環境惡劣地區農民生活條件等原因,國家組織農民集體遷移的;
(二)因交通、水利等工程項目改變位置的;
(三)因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必須調整土地的;
(四)其他原因確需調整土地的。

第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制度。農民承包經營本集體所有的農用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農民集體所有的農用地,承包期限由合同約定。
土地承包權可以依法轉讓,在承包期內,承包人可以將土地使用權依法轉包、互換、入股、聯營。
土地承包權和土地使用權流轉,應當遵循平等協商、自願有償、經發包方同意和不改變承包合同規定的土地用途、不改變土地所有權等原則。

第十四條 發生土地權屬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應當依法報請人民政府處理。發生權屬爭議的土地跨行政區域的,由其共同的上級人民政府處理。
人民政府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應當下達處理決定書。

第三章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同級人民政府組織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共同編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審批許可權報有批準的人民政府批准。
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鄉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逐級報由省人民政府委託的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六條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符合上一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規劃,所依據的土地調查資料、土地統計資料和其他有關資料必須真實可靠。

第十七條 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對土地利用現狀和土地資源潛力進行綜合分析研究,明確規劃期內的土地利用目標和基本方針,確定各類用地的控制指標,調整土地利用的結構和布局,提出實施規劃的政策和措施。

第十八條 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結合當地土地資源實際狀況擬訂方案,與有關部門和上、下級人民政府充分協調,組織有關專家和部門科學論證,並廣泛徵求社會公眾的意見。

第十九條 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確保全省耕地總量不減少,確定的基本農田面積應當佔全省耕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設區的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劃定城市市區的建設用地范圍。
縣(市)、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劃分基本農田保護區、自然保護區、一般農田區、林業用地區、牧業用地區、漁業用地區、城市建設用地區、村莊和集鎮建設用地區、獨立工業礦業用地區、土地開墾區、禁止開墾區等。

第二十條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建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提出,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匯總平衡。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上級下達的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耕地保有量計劃指標和土地開發整理計劃指標逐級分解,擬訂實施方案,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下達。
對沒有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的,不得批准農用地轉用。未實現耕地保有量計劃指標和土地開發整理計劃指標的,核減下一年度的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節約的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逐級報經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核准後,可以結轉下一年度使用。

第二十一條 縣(市)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執行情況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內容,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

第二十二條 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土地等級、土地收益和土地市場交易價格,評定城市基準地價和標定地價,評定結果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建立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統,對土地利用狀況進行動態監測。

第四章 耕地保護

第二十四條 縣級和鄉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
除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確需佔用基本農田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基本農田進行建設。

第二十五條 佔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及未利用地從事養殖業、不建設永久性建築物的,應當按照臨時用地辦理審批手續,建設永久性建築物的,應當按照建設用地辦理審批手續。

第二十六條 為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進行退耕還林、還草的,由省人民政府下達指標,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因退耕還林、還草減少的耕地,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異地開墾與其面積和質量相當的耕地,並且按照規定撥付耕地開墾費。

第二十七條 因自然災害損毀的耕地,由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或者承包經營者負責恢復,人民政府可以給予適當補助;無法恢復的,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委託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開墾與其面積和質量相當的耕地,並且按照規定撥付耕地開墾費。

第二十八條 禁止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

第二十九條 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經最終驗收不合格的,佔用耕地的單位應當按照每平方米十元至十五元的標准,向縣(市)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繳納耕地開墾費,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用於組織開墾與佔用耕地的面積和質量相當的耕地。

第三十條 經依法批准佔用土地進行建設的,應當在批準的動工建設之日起一年內動工建設,不得造成土地閑置。
因閑置依法收回的國有土地所有權性質不變,可以安排其他建設項目使用,也可以安排原集體經濟組織耕種。

第三十一條 開發土地必須經過科學論證,不得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禁止開墾區內從事開發活動,不得造成環境破壞和土地荒漠化、鹽漬化。

第三十二條 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的,應當向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查同意,按照下列審批許可權逐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
(一)一次性開發土地不足三十五公頃的,由縣(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一次性開發土地三十五公頃以上不足七十公頃的,以及在設區的市市區內一次性開發土地不足三十五公頃的,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一次性開發土地七十公頃以上不足六百公頃的,省人民政府批准;
(四)一次性開發土地六百公頃以上的,報國務院批准。

第三十三條 因挖損、塌陷、壓占等造成土地破壞的,必須進行復墾;沒有條件復墾或者復墾的土地經最終驗收不合格的,造成土地破壞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根據破壞土地的面積和破壞程度,按照每平方米五元至二十元的標准,向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繳納土地復墾費,由收取復墾費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復墾。

第三十四條 土地整理後增加的耕地面積,可以用作充抵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佔用耕地的補償指標。

第三十五條 縣(市)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耕地開墾專項資金,和於土地開墾、整理和復墾。
耕地開墾專項資金由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耕地開墾費、土地復墾費、土地閑置費、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新型牆體材料開發費分成以及人民政府撥付的其他資金組成。具體管理使用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規定。

第五章 建設用地

第三十六條 對非農業建設用地,必須依法提供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村莊和集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土地。
進行能源、交通、水利、礦山和軍事設施等項目建設,經依法批准,可以提供前款規定之外的土地。

第三十七條 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制訂農田地分批次轉用方案,其中佔用耕地的應當同時制訂補充耕地方案,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逐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

第三十八條 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土地徵用方案,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逐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

第三十九條 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倍至十倍。
徵用耕地以外的其他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土地所在鄉(鎮)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倍至八倍。
徵用未利用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土地所在鄉(鎮)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倍至五倍。

第四十條 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倍至六倍。
徵用耕地以外的其他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安置補助費,為該土地所在鄉(鎮)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倍至六倍。
徵用未利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第四十一條 依照本條例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後,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再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下列限額:
(一)徵用耕地的,不得超過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二)徵用耕地以外的其他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不得超過該土地所在鄉(鎮)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二十五倍。

第四十二條 徵用土地的青苗補償費按當季作物的產值計算。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標准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四十三條 土地被徵用後應當核減所徵用土地的農業稅、農業特產稅和農產品定購任務。徵用時,未收獲當年作物的,當年核減;已收獲的,下年核減。

第四十四條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外,建設項目使用國有未利用地的,除依法應當報國務院批準的外,其供地方案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五條 有償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應當採取招標、拍賣的方式;沒有條件採取招標、拍賣方式的,可以採取協議方式。
以協議方式有償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以行政劃撥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由建設單位向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擬訂供地方案,逐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六條 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專項用於耕地開發和土地整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各級上繳比例由省人民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作出規定。
原有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全部留給市、縣人民政府,專項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儲備。

@ 第四十七條 為公共利益或者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訂方案,報原批准機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對原土地使用權人應當按照下列標准給予補償:
(一)原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提供新的用地或者按照徵用土地的補償標准給予補償;
(二)原以出讓或者作價入股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按照剩餘年限的土地使用權價格給予補償;
(三)原以租賃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按照評估租金高出實際租金的數額與剩餘年限折算的現值給予補償。
因單位撤銷、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以及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准報廢,應當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訂方案,報原批准機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後,無償收回。
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合同,無償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第四十八條 非農業建設使用國有農牧場農用地,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應當為原土地使用者提供新的用地或者予以安置,也可以按照徵用土地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給予補償。

第四十九條 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在村莊和集鎮建設用地區內的,其供地方案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在村莊和集鎮建設用地區外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十條 鄉鎮企業建設應當堅持合理用地、集約用地的原則,其用地標准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施行。

第五十一條 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處分抵押房地產等原因,需要轉讓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十二條 農村村民建住宅必須嚴格執行村鎮規劃,村內有空閑宅基地的,不得佔用耕地建住宅。鼓勵建設多層住宅。需要使用本村集體所有土地的,由村民提出用地申請,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十三條 農村村民新建住宅,宅基地的用地標準是:
(一)城市郊區,每處宅基地不得超過一百六十七平方米;
(二)平原地區和山區,人均耕地不足一千平方米的縣(市),每處宅基地不得超過二百平方米,人均耕地一千平方米以上的縣(市),每處宅基地不得超過二百三十三平方米;
(三)壩上地區,每處宅基地不得超過四百六十七平方米。
在前款規定的限額內,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具體規定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宅基地標准。

第五十四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宅基地:
(一)農村村民因子女結婚等原因確需分戶,缺少宅基地的;
(二)外來人口落戶本村,沒有宅基地的;
(三)因自然災害或者因實施村莊和集鎮規劃,需要搬遷的。

第五十五條 農村村民申請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標准:
(一)年齡未滿十八周歲的;
(二)原有宅基地能夠解決分戶需要的;
(三)出賣或者出租住房的。

第五十六條 農村村民一戶一處之外的宅基地,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予以收回,統一安排使用。
原有宅基地超過規定標準的,超標部分可以實行有償使用,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多餘宅基地上的房屋損壞不能利用的,必須退出其宅基地。
鼓勵房屋所有者出賣多餘宅基地上的房屋。農村村民由於買賣住房轉移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買方必須符合申請宅基地的條件,並依照本條例第五十二條的規定辦理宅基地審批手續。

第五十七條 臨時使用土地的,應當向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照法定程序和下列審批許可權報經批准:
(一)臨時用地不足二公頃的,由縣(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二)臨時用地二公頃以上不足四公頃,以及在設區的市市區內臨時用地不足二公頌的,由設區的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三)臨時用地四公頃以上的,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臨時使用土地的期限超過二年的,應當重新辦理臨時用地手續。

第五十八條 取土應當首先安排使用非耕地,確需使用耕地的,應當限定取土深度,保留耕作層的土壤,並依法進行復墾。
在非耕地取土的,應當向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確需使用耕地取土的,取土者應當向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逐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取土者應當根據土地權屬,與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取土補償合同。
農村村民因生產和建設需要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取土的,應當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依法指定的非耕地上取土;確需在耕地上取土的,應當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同意,向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⑶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如何征繳和使用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是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在批准將農用地、未利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時,向取得新增建設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收取的收入,由市(縣)人民政府從土地出讓收入中按規定標准向中央和省級繳納。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由市、縣人民政府按照國土資源部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核定的當地實際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相應等別和徵收標准繳納,由省級及省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辦理用地審批手續時負責徵收,財政部門負責徵收管理,由財政部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及省級財政部門共同負責監督解繳。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實行中央與地方3:7分成體制。

根據《財政部 國土資源部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政策等問題的通知》(財綜〔2006〕48號),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的徵收范圍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含建制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新增建設用地(含村莊和集鎮新增建設用地);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含建制鎮)、村莊和集鎮建設用地范圍外單獨選址、依法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的新增建設用地;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移民遷建用地佔用城市(含建制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經批准超出原建設用地面積的新增建設用地。因違法批地、佔用而實際發生的新增建設用地,按照國土資源部認定的實際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相應等別和徵收標准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

從2007年1月1日起,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分15個等別徵收,徵收標准為10~140元/平方米。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專項用於耕地開發、土地整理、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支出。其中,中央分成部分由財政部和國土資源部主要參照各地上年年底基本農田面積和國家確定的土地開發整理重點任務分配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和糧食主產區傾斜,專項用於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土地整理、耕地開發等開支;地方分成部分加上中央財政專項分配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統一由省級財政部門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主要參照各地上年年底基本農田面積、國家和省級確定的土地開發整理重點任務分配給市、縣,專項用於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土地整理、耕地開發等開支。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徵收標准

⑷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徵收的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從2007年1月1日起,新批准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徵收標准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倍,提高後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徵收標准詳見下表。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徵收標准

⑸ 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是什麼,和土地出讓金

1、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是政府在 批次報地(把農民手裡的地報給上級批准收為國內有土地) 的時候容給上一級政府或省級政府交的土地款項,交了後這些土地才能當地政府使用。2、土地出讓金是當地政府把已經得到省政府批準的土地 出讓(即拍賣)給 開發商或工廠時,受讓人(開發商或工廠)交給當地政府的土地使用費。 這兩個相當於你買東西,先把東西低價買回來,再把東西高價賣出去,自己得利一樣。。。 你問對人了,我就是國土局的!

⑹ 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收取范圍

其實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是土地使用著所在政府向省,國家交納的.不過一般在操作中當地政府在申報審批新增建設用地的時,在獲得省或國家批準的時候先交了。

1、回頭把土地給使用者的時候有的是收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有的地方是把這個費用包含在土地出讓價格裡面了.劃撥土地好象也要交.

2、國務院和財政部好象專門針對這個下了一個文件的,裡面有很多減免事項,可以去看看.

3、關於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政策等問題的通知。

(6)河北省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擴展閱讀: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辦法》

第六條 土地有償使用費在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新增建設用地手續前繳納,具體繳納環節為:

一、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屬於同級審批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前繳納;

二、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屬於不同級審批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徵用土地前繳納;

三、只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的國有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前繳納;

四、只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的農民集體的土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徵用土地前繳納;

五、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國有未利用土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轉用前繳納。

⑺ 求河北省132號文件詳細內容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行征地區片價的通知》(冀政[2008]132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各縣 (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為做好土地徵收工作,保障建設用地需要,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確保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遵循同地同價的原則,制定了全省征地區片價標准(附後),現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執行。

依法徵收集體土地,要按被征土地的區片價乘以被征土地的面積計算土地補償費。山區未利用地和壩上未利用地按征地區片價的60%執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土地補償費標准。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的補償費標准和移民安置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在國務院有關規定出台前,土地補償費為被征土地所在鄉(鎮)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6倍,土地補償費不能使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需要提高標準的,由項目法人或者項目主管部門報項目審批或者核准部門批准。

土地補償費20%歸集體經濟組織,80%歸被征地的土地使用權人或者按照家庭承包方式承包土地的農戶;被征土地沒有土地使用權人和集體經濟組織未發包以及實行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土地補償費全部歸集體經濟組織,由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分配或者使用。土地補償費要及時足額到位,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截留、挪用。

被征土地上有附著物和青苗的,對地上物和青苗的所有權人要另行補償。地上物補償費標准由各設區市政府制訂,青苗補償費按征地時當季作物的產值計算。

徵收農用地報批前,各市、縣(市)政府要按照不低於征地區片價10%的標准,確定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劃入本市、縣(市、區)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專用賬戶,專款用於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社會保障費到達專用賬戶後,省、市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要及時出具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措施認定文件。社會保障費計入征地成本,以出讓方式供地的在土地出讓金中列支,以劃撥方式供地的在供地時向土地使用者收繳。當所提取的社會保障費達不到參保人繳費需求時,差額部分由當地政府予以解決。

各市、縣(市)政府及其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廣泛宣傳征地區片價政策,認真研究解決實行征地區片價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確保征地區片價政策順利實施。省政府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對征地區片價進行修訂。

⑻ 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

法律分析: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以下簡稱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時,向取得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的新增建設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純收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五十五條 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准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具體使用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報國務院批准。

⑼ 高分求解《冀國土資發〔2009〕9號》即《關於農村新民居示範工程建設用地的指導意見》

河北省國土資源廳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

關於農村新民居示範工程建設用地的指導意見(試行)

冀國土資發(2009)9號

各設區市國土資源局、農工委(部),各擴權縣(市)國土資源局、農工委(部):

為認真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大力推進新民居建設示範工程,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推進農村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切實解決新民居示範工程建設用地問題,制定如下意見。

一、新民居示範工程建設要遵循節約集約用地原則

總的要求是:認真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嚴格按原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縣城村鎮空間布局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推動農村新民居建設。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充分利用原有建設用地、空閑地和廢棄地,盡量不佔或少佔耕地。在確保耕地和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的前提下,切實解決農村新民居建設的用地問題。

堅持集約用地原則。農村新民居建設要遵循有利於建房集中、用地集約、保護耕地的原則,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好農村居民點、基礎設施、公益事業、產業發展、農田保護、生態涵養等用地,徹底改變農村居民點分散和土地粗放利用現狀,確保示範村村莊規劃與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

堅持節約用地原則。新村規劃面積原則上控制在原村址面積的三分之二以內,農村居民點人均佔地面積原則上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內。新民居示範建設,提倡和鼓勵建多層住宅,嚴格控制平房。規劃設計為獨門獨院的,每戶佔地面積要控制在《河北省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限定標准內。新民居示範村,應當成為我省節約集約用地的典範。

堅持嚴格管理原則。堅持一戶一宅。凡農戶新建住宅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村莊規劃和新民居設計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農戶一律不批准宅基地。

二、採取周轉用地方式解決新民居示範工程建設用地

對建新拆舊的新民居建設示範性工程,需要新占農用地的,可採取先佔後補的方法周轉使用。即:按新民居示範村村莊規劃先行佔用農用地進行建設,待村民搬入新居後,將舊村址復墾利用,復墾的耕地首先要補充新占的農用地。補充耕地的面積應當是周轉用地面積的1.2倍。周轉用地不屬於新增建設用地,不需繳納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使用周轉用地最多不超過50畝(整體搬遷的除外),使用年限為3至4年。

(一)申報程序。新民居示範工程建設使用周轉用地數量由省國土資源廳核定。申請使用周轉用地以縣(市)為單位,可分期申請。使用周轉用地首先要徵得被佔地村民的同意,由需要使用周轉用地的示範村村民委員會向縣級國土資源局提出申請,縣級國土資源局依據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的示範村村莊規劃、新民居建設改造方案等,測算各示範村周轉用地規模並匯總(周轉用地規模原則上按首期工程開工佔地面積核定),擬定周轉用地使用、歸還和村莊規劃與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銜接方案(以下簡稱規劃銜接方案),連同其他申請材料一並逐級報設區市人民政府同意後向省國土資源廳提出申請,擴權縣(市)可直接向省國土資源廳提出申請。

(二)申報內容。周轉用地使用、歸還和「規劃銜接方案」需包括以下內容:

①各示範村基本情況。村莊總人口數,土地總面積,耕地面積,原村址佔地面積;

②建新拆舊計劃。新村規劃佔地面積,建築物平面和空間布局(層高、戶型設計等),申請使用周轉用地面積、地類,節余出土地面積及利用計劃(復墾面積、調劑為其它建設用地面積、擬置換到城鎮的建設用地位置和面積),村莊發展預留地面積,新民居建設工程進度安排表;

③建設用地復墾方案、周轉用地歸還承諾時限等;

④標有示範村新、舊村址和周轉用地位置的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及設區市或擴權縣人民政府出具的規劃銜接說明。

(三)申報材料。申請使用周轉用地需要報送以下材料:

①縣級國土資源局申請;

②設區市、縣級人民政府意見;

③被佔地農民的意見;

④示範村委會意見;

⑤周轉用地勘測定界報告和圖件;

⑥周轉用地使用、歸還和「規劃銜接方案」;

⑦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的示範村村莊規劃圖。

(四)基本要求。一是經批准核定的周轉用地要到期歸還。到期不歸還的,按使用周轉用地的2倍扣減示範村所在市、縣下一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指標。二是縣級國土資源局要按照省國土資源廳批準的建設用地周轉使用、歸還和「規劃銜接方案」,試行「合賬管理、封閉運行、到期歸還」,做好新民居建設供地服務和建設用地復墾工作,保證復墾耕地質量。自批准周轉用地之日起,每年向省國土資源廳書面報告使用情況。

舊村址復墾驗收工作由省國土資源廳或省國土資源廳委託設區市國土資源局負責。省國土資源廳對各地周轉用地使用管理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對運作不規范的要進行糾正。

三、劃出一定比例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支持新民居示範工程建設

國土資源部門從省級留用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及返還和分配市、縣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中分別劃出不低於15%的資金,支持新民居示範工程建設,主要用於示範村的道路建設和舊村址復墾等。使用資金由新民居建設示範村向縣級國土資源部門提出申請。使用省級資金由縣級國土資源部門將相關材料直接報省國土資源廳審核。各級國土資源部門依據申請和相關材料將支持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通過各級財政下達、支付,專款專用。

四、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新民居示範工程土地利用開發

新民居建設中,要充分利用好國家「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的政策,對通過村莊建設用地和宅基地整理節余的土地,首先要復墾為耕地,歸還周轉用地後新增的耕地,可作為土地置換指標,置換城鎮建設用地。置換指標可以有償使用。對於節余的土地符合城鎮規劃的,經批准可徵收為國有建設用地,其土地收益主要用於新民居建設。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新民居示範工程土地開發利用;一是可採取城鄉建設項目捆綁運作方式,將農村新民居建設項目與城鎮國有建設用地出讓地塊進行項目捆綁,企業通過招標、拍賣或掛牌方式取得新民居建設開發權和城鎮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企業先期投入資金按規劃要求建設新民居及配套設施,以成本價或低於成本價供農民入住,形成企業先下鄉支農然後進程獲利的土地運行模式。二是通過新民居建設節余出的建設用地,示範村集體可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實行以地入股就地招商引資,發展新的產業項目,壯大集體經濟。

五、做好新民居建設中土地的確權登記工作

縣級國土資源部門要本著明晰產權、減少糾紛、為民服務、規范管理的原則,扎實做好新民居建設中涉及的集體土地所有權、國有土地使用權、集體土地使用權特別是宅基地使用權的確權登記發證工作,依法保護農民、村集體和其他土地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新民居建設,涉及佔用國有土地的向產權人頒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涉及佔用集體土地的向產權人頒發集體使用權證或宅基地使用權證。對騰退、調整節余出的土地,在協商處理好利益關系的基礎上,依法確定土地權屬。

六、加強對新民居建設用地的協調與服務

(一)加強組織協調。為加強對新民居建設用地支持,各級農工委(部)要與國土資源等有關部門積極溝通,密切配合,協調解決好新民居建設用地中的相關問題。省國土資源廳成立支持新民居建設用地工作協調小組,由廳長任組長,主管副廳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廳政策法規處、規劃處、財務處、耕保處、地籍處、土地利用處、地質環境處主要負責人組成,土地利用處負責具體協調工作。市、縣國土資源局也要成立相應的協調和服務組織,明確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及時協調處理新民居建設中的用地問題。

(二)強化服務職責。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責全方位服務農村新民居建設。在積極做好用地、資金方面服務和支持的同時,還要在地質災害防治、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農村地質環境治理等方面提供技術服務。要切實簡化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限,建立快速審批通道。

(三)嚴格責任追究。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農村新民居建設用地相關問題的監督檢查和督導落實,防止違法違規操作。對不按程序報批、不按規劃建設,特別是私占、亂佔耕地建設住房的,要進行嚴肅處理,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二00九年六月十七日

閱讀全文

與河北省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