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債轉股條件
法律分析:1、市場化債轉股對象企業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a、發展前景較好,具有可行的企業改革計劃和脫困安排;
b、主要生產裝備、產品、能力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技術先進,產品有市場,環保和安全生產達標;
c、信用狀況較好,無故意違約、轉移資產等不良信用記錄。
2、禁止將下列情形的企業作為市場化債轉股對象:
a、有惡意逃廢債行為的企業;
b、債權債務關系復雜且不明晰的企業;
c、有可能助長過剩產能擴張和增加庫存的企業;
d、扭虧無望、已失去生存發展前景的「僵屍企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四條 第一款 公司股東作為出資者按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第二十七條 第一款 以債權出資不再被明令禁止。
⑵ 債轉股要怎麼操作
實踐中有二種方法:一是債務人增資擴股。二是股權轉讓,債務人轉讓在其它公司的股權,債權人全部豁免或者部分豁免的債務。操作時需要注意以下二個問題:
第一、債權投資的賬務處理方法
債務人將債務轉為資本的,債務人應當將債權人放棄的債權而享有的股份的面值總額確認為股本(或實收資本),股份的公允價值總額與股本(或實收資本)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資本公積。重組的債務賬面價值與股份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債權人將債務轉為資本的,債權人應當將享有的股份的公允價值確認為對債務人的投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股份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債權人已對債權計提減值准備金的,應當先將差額沖減減值准備金,減值准備金不足以沖減的,計入當期損益。
第二、債務重組的所得稅問題
在以債務轉換為資本方式進行的債務重組中,債務人(企業)應當將重組債務的帳面價值與債權人因放棄債權而享有的股權的公允價值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所得,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債權人(企業)應當將享有的股權的公允價值確認為該項投資的計稅成本。
債務重組業務中債權人對債務人的讓步,包括以低於債務計稅成本的現金、非現金資產償還債務等,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計稅成本與支付的現金金額或者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包括與轉讓非現金資產相關的稅費)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所得,計入企業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債權人應當將重組債權的計稅成本與收到的現金或者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當期的債務重組損失,沖減應納稅所得。
⑶ 什麼是債轉股
債轉股,是指國家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把原來銀行與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轉變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間的控股(或持股)與被控股的關系,債權轉為股權後,原來的還本付息就轉變為按股分紅。國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實際上成為企業階段性持股的股東,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重大事務決策,但不參與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在企業經濟狀況好轉以後,通過上市、轉讓或企業回購形式回收這筆資金。這是一種現實代價最小的債務重組方案,社會震動小,所以,可以在較大規模上運用,有利於在較短時間內收到解脫國家銀行和國有企業債務症結的成效。當前實施的政策性債轉股,其內涵和整個模式已經從改革和發展兩方面擴展了。從改革意義來說,債轉股的內在含義實際上與十五大所規定的推進現代企業制度、發展多元化產權結構和國有資本實施戰略性重組這些改革目標密切聯系在一起,為這些改革提供了一個好的契因和條件。
從發展方面看,與解決我們當前國有企業面臨的許多重大難題有密切關系。債轉股不意味著國家或有國家背景的金融機構把企業的爛帳認下來,而是淘汰舊的生產能力、調整產權結構、促進技術設備更新,以及在全社會的空間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等。它把銀行不良資產盤活,把銀行不良資產分離出去,轉為企業的股權,這樣,就可大力提高銀行的信用地位,從而搞活銀行的資金。通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參與企業管理,促使企業重組,改變單一的國有資本,增加國有資本的活性。我國,資本市場不發達,國有企業資金嚴重依賴銀行貸款,但銀行的債權人地位使得銀行無法約束企業的行為。當前,存在一個突出現象是,銀行的債權糾紛由於種種原因在法院很難取得勝訴,即使取得勝訴,也無法執行實施。實行債權轉股權後,國家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或股權受讓方取得對企業的監管權,就能增加對債務企業的約束力度,防止企業經營行為短期化,保障銀行權益。
⑷ 債轉股企業有哪些方式
1.債轉股操作時一定要遵循市場經濟原則,慎重選擇債轉的適用對象,防止國有企業一哄而起,逃避銀行債務和國有資產流失現象的發生。
2.債轉股的對象應選擇那些涉及國家經濟命脈,在國家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具有股份制改造前途的,貸款占資產量50%以上,其中逾期貸款超過貸款總額30%以上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這些國有企業還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五個條件:一是產品適銷對路,質量符合要求,有市場競爭能力。二是工藝裝備為國內、國際先進水平,生產符合要求。三是企業管理水平較高,債權債務清楚,財務行為規范。四是企業領導班子強,董事長、總經理善於管理。五是轉換經營機制的方案符合現代企業制度。
3.債轉股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直接方式是指銀行直接將不良債權轉化為對國有企業的股權。但因為受銀行資產流動性強和金融企業管理(銀行業務經營必須與投資、證券業務分離,資產市場與貨幣市場分離)的政策的制約,直接方式在我國行不通。我國採用了國際上較為流行的間接方式,即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為投資主體,將有關商業銀行的原不良信貸資產管理轉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企業的股權,實現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國有企業的階段性持股,最終通過有效退出機制,收回資金。成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中的一項重要金融創新,它的成功設立和順利運作,對於化解不良債權債務將起到積極的作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通過折價轉讓、估價轉讓或整體劃撥等接收方式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然後通過一系列的資產運作和技術處理,包括資產證券化、資產的置換、債權轉股權等,使不良資產的潛在價值得以實現,甚至實現不良資產的增值,通過債轉股這種方式,將銀行的現實短期信貸行為轉化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潛在的長期投資行為,將銀行現實的短期信貸風險轉化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潛在的長期投資風險,這種轉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銀行的風險但加大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風險,實際上風險是被轉移而未被化解,如果國有企業債轉股後仍走不出困境,債務不外是左邊的口袋換到右邊的口袋。
⑸ 債轉股是什麼意思,債轉股有哪些好處
1、什麼是債轉股
所謂債轉股,是指國家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把原來銀行與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轉變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間的控股(或持股)與被控股的關系,債權轉為股權後,原來的還本付息就轉變為按股分紅。國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實際上成為企業階段性持股的股東,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重大事務決策,但不參與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在企業經濟狀況好轉以後,通過上市、轉讓或企業回購形式回收這筆資金。 也就是說,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作為投資的主體,將商業銀行原有的不良信貸資產――也就是國有企業的債務轉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企業的股權。它不是將企業債務轉為國家資本金,也不是將企業債務一筆勾銷,而是由原來的債權債務關系轉變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間的持股與被持股、控股與被控股的關系,由原來的還本付息轉變為按股分紅。
從國際關系來看,債轉股指債務國在面臨經濟困難或是信貸評級下滑時,以本國貨幣按市場狀況以一定的折扣贖回外債。債權人隨後以債務國貨幣投資於該國的公司,將原來的債權轉換成股權。這種情形被稱為債務國將債務證券化了。
2、債轉股的意義和作用
目前實施的政策性債轉股,其內涵和整個模式已經從改革和發展兩方面擴展了。從改革意義來說,債轉股的內在含義實際上與十五大所規定的推進現代企業制度、發展多元化產權結構和國有資本實施戰略性重組這些改革目標密切聯系在一起,為這些改革提供了一個好的契因和條件。從發展方面看,與解決我們目前國有企業面臨的許多重大難題有密切關系。債轉股不意味著國家或有國家背景的金融機構把企業的爛帳認下來,而是淘汰舊的生產能力、調整產權結構、促進技術設備更新,以及在全社會的空間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等。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它把銀行不良資產盤活,把銀行不良資產分離出去,轉為企業的股權,這樣,就可大力提高銀行的信用地位,從而搞活銀行的資金。通過銀行來使企業重組,改變單一的國有資本,增加國有資本的活性。
(二)、強化對企業的經營監督。在我國,資本市場不發達,國有企業資金嚴重依賴銀行貸款,但銀行的債權人地位使得銀行無法約束企業的行為。當前,存在一個突出現象是,銀行的債權糾紛由於種種原因在法院很難取得勝訴,即使取得勝訴,也無法執行實施。實行債權轉股權後,銀行取得對企業的監管權,就能增加對債務企業的約束力度,防止企業經營行為短期化,保障銀行權益。
(三)、減輕國有企業負擔,有利於實現國有企業脫困目標。企業「債轉股」有如下重點:
1、集中解決在經濟發展中起舉足輕重作用的大型、特大型國家重點企業;
2、支持近十餘年來承擔國家重點項目的企業減輕債務包袱,促使其盡早達產達效,產業升級;
3、圍繞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三年改革與脫困兩大目標,促使虧損企業中符合條件的企業扭虧和轉制。國有企業脫困的目標艱巨,債務問題是其主要梗阻之一。債轉股後,企業不用還本付息,負擔隨之減輕;同時資產負債表也趨於健康,便於企業獲得新的融資。而且,債轉股觸及企業的產權制度,推動企業盡早建立新的經營機制
(四)、社會震動小,容易得到各方支持。債轉股兼顧了財政、銀行、企業三方面的利益。國家銀行債權變股權,沒有簡單勾銷債務,而是改變了償債方式,從借貸關系改變成不需還本的投資合作,既沒有增加財政支出,又減輕了企業還債負擔,銀行也獲得了管理權。這是一種現實代價最小的債務重組方案,社會震動小,所以,可以在較大規模上運用,有利於在較短時間內收到解脫國家銀行和國有企業債務症結的成效。
綜上所述,債轉股對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然而目前我國並未有債轉股的法律出台,對此還需要政府出台相應的理發才是。
⑹ 債轉股的步驟有哪些
債轉股因方式不同而程序各異,但一般包括以下步驟:達成債轉股意向;獲取政府部門批准;資產、債務評估。對債務的確定,美國RTC在處理儲蓄與貸款協會不良債權問題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不良資產以市值轉讓,這種做法在操作上會很復雜和費時,但 能正確反映債權的真實價值;一種是將銀行債權以面值轉讓,這種做法的好處 在於可以不必對企業債務進行准確的評估,可以盡快把不良資產從銀行剝離出來,且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會受到影響,但這樣的期票需要有政府擔保。資產的價值確定也有兩種方式:賬面價值法和公允價值法,在債轉股時確定企業資產應以公允價值為准,公允價值的確定主要取決於具體價值標準的選擇。
所謂債轉股,是指國家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把原來銀行與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轉變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間的控股(或持股)與被控股的關系,債權轉為股權後,原來的還本付息就轉變為按股分紅。國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實際上成為企業階段性持股的股東,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重大事務決策,但不參與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在企業經濟狀況好轉以後,通過上市、轉讓或企業回購形式回收這筆資金。當前實施的政策性債轉股,其內涵和整個模式已經從改革和發展兩方面擴展了。從改革意義來說,債轉股的內在含義實際上與十五大所規定的推進現代企業制度、發展多元化產權結構和國有資本實施戰略性重組這些改革目標密切聯系在一起,為這些改革提供了一個好的契因和條件。從發展方面看,與解決我們當前國有企業面臨的許多重大難題有密切關系。債轉股不意味著國家或有國家背景的金融機構把企業的爛帳認下來,而是淘汰舊的生產能力、調整產權結構、促進技術設備更新,以及在全社會的空間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等。
⑺ 債轉股的意義和必要性是什麼
所謂債轉股是指債權轉變股權,即將銀行貸給企業的款項按一定的比例折為銀行對企業的股權,使銀行由債權人變為企業的股東。國家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把原來銀行與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轉變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間的控股(或持股)與被控股的關系,債權轉為股權後,原來的還本付息就轉變為按股分紅。為了實施債轉股,國家先後成立了信達、長城、東方、華融4家資產管理公司。這些公司作為投資主體,成為實施債轉股企業的股東,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重大事務的決策。因此,債轉股並不是「債務豁免」,而是由原來的債權債務關系,轉變為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之間的持股與被持股或控股與被控股的關系。債轉股是國際上新興的一種債務重組模式。它將大大降低企業負債率,盤活銀行不良資產,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並有利於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但是債轉股並不能代替企業改善生產經營和加強管理,更不能代替企業轉換機制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債轉股如果運作得好,這種方式既可盤活銀行不良貸款,化解金融風險,又可支持國企解困,推進其改革步伐,不失為一種現實的「雙贏」選擇。但是,債轉股不能解決企業和銀行的所有問題。一是資產管理公司只能著力解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其他銀行和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及其風險依然存在。二是銀行1995年以後形成的不良貸款依然留在其內部,等待解決。三是債轉股只是解決一部分企業的銀行貸款問題,而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不只是負債問題,債轉股不能代替企業改善生產經營和管理,也不能代替銀行盤活自身不良資產的工作。債轉股對證券市場產生相當的影響債轉股的實施,一些上市公司有可能直接獲益,使資產質量得到提高。此為近喜,也有遠憂。實施債轉股的企業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一是產品品種適銷對路,質量符合要求,有市場競爭力;二是工藝裝備為國內、國際領先水,生產符合環保要求;三是企業管理水平較高,債權債務清楚,財政行為規范;四是企業領 導班子強,董事長、總經理善於經營管理;五是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的方案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各項改革措施有力,減員增效、下崗分流的任務得到落實。 債轉股的目的 債轉股是指國家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把原來銀行與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轉變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間的控股(或持股)與被控股的關系,債權轉為股權後,原來的還本付息就轉變為按股分紅。國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實際上成為企業階段性持股的股東,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重大事務決策,但不參與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在企業經濟狀況好轉以後,通過上市、轉讓或企業回購形式回收這筆資金。 實施債轉股的程序: 從已實施債轉股企業的實施方案看,債轉股其程序大體如下;1.在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通過雙向選擇,由國家經貿委提出初步名單,組織有關部門和商業銀行到企業調查了解生產經營、資產負債、市場銷售、企業管理等情況,向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提出符合條件的債轉股建議名單;2.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建議名單內的企業經過獨立評審,確認實施債轉股名單;3.國家經貿委、財政部、人民銀行等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確認的企業債轉股的條件方案進行聯合審核,並報國務院批准實施。
⑻ 債轉股如何操作
一般包括以下流程:
1、明確適用企業和債權范圍
市場化債轉股對象企業由各相關市場主體依據國家政策導向自主協商確定。(具體條件可見第一條)
2、通過實施機構開展市場化債轉股
除國家另有規定外,銀行不得直接將債權轉為股權。應通過向實施機構轉讓債權、由實施機構將債權轉為對象企業股權的方式實現。
3、自主協商確定市場化債轉股價格和條件
銀行、企業和實施機構自主協商確定債權轉讓、轉股價格和條件。(允許通過協商並經法定程序把債權轉換為優先股)
4、市場化籌集債轉股資金
債轉股所需資金由實施機構充分利用各種市場化方式和渠道籌集,鼓勵實施機構依法依規面向社會投資者募集資金。
5、規范履行股權變更等相關程序
債轉股企業應依法進行公司設立或股東變更、董事會重組等,完成工商注冊登記或變更登記手續。
6、實現股權退出
債轉股企業為上市公司的,債轉股股權可以依法轉讓退出債轉股企業為非上市公司的,鼓勵利用並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區域性股權市場交易、證券交易所上市等渠道實現轉讓退出。
(8)技術使用費債轉股擴展閱讀:
債轉股條件:
1、市場化債轉股對象企業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a、發展前景較好,具有可行的企業改革計劃和脫困安排;
b、主要生產裝備、產品、能力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技術先進,產品有市場,環保和安全生產達標;
c、信用狀況較好,無故意違約、轉移資產等不良信用記錄。
2、禁止將下列情形的企業作為市場化債轉股對象:
a、有惡意逃廢債行為的企業;
b、債權債務關系復雜且不明晰的企業;
c、有可能助長過剩產能擴張和增加庫存的企業;
d、扭虧無望、已失去生存發展前景的「僵屍企業」。
3、債轉股的具體形式:
實施機構開展市場化債轉股。除國家另有規定外,銀行不得直接將債權轉為股權。銀行將債權轉為股權,應通過向實施機構轉讓債權、由實施機構將債權轉為對象企業股權的方式實現。
⑼ 什麼是債轉股,其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債轉股,是指國家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把原來銀行與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轉變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間的控股(或持股)與被控股的關系,債權轉為股權後,原來的還本付息就轉變為按股分紅。國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實際上成為企業階段性持股的股東,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重大事務決策,但不參與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在企業經濟狀況好轉以後,通過上市、轉讓或企業回購形式回收這筆資金。
意義:
當前實施的政策性債轉股,其內涵和整個模式已經從改革和發展兩方面擴展了。
從改革意義來說,債轉股的內在含義實際上與十五大所規定的推進現代企業制度、發展多元化產權結構和國有資本實施戰略性重組這些改革目標密切聯系在一起,為這些改革提供了一個好的契因和條件。
從發展方面看,與解決我們當前國有企業面臨的許多重大難題有密切關系。債轉股不意味著國家或有國家背景的金融機構把企業的爛帳認下來,而是淘汰舊的生產能力、調整產權結構、促進技術設備更新,以及在全社會的空間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等。
必要性:
1、集中解決在經濟發展中起舉足輕重作用的大型、特大型國家重點企業;
2、支持近十餘年來承擔國家重點項目的企業減輕債務包袱,促使其盡早達產達效,產業升級;
3、圍繞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三年改革與脫困兩大目標,促使虧損企業中符合條件的企業扭虧和轉制。國有企業脫困的目標艱巨,債務問題是其主要梗阻之一。債轉股後,企業不用還本付息,負擔隨之減輕;同時資產負債表也趨於健康,便於企業獲得新的融資。而且,債轉股觸及企業的產權制度,推動企業盡早建立新的經營機制
4、社會震動小,容易得到各方支持。債轉股兼顧了財政、銀行、企業三方面的利益。國家銀行債權變股權,沒有簡單勾銷債務,而是改變了償債方式,從借貸關系改變成不需還本的投資合作,既沒有增加財政支出,又減輕了企業還債負擔,銀行也獲得了管理權。這是一種現實代價最小的債務重組方案,社會震動小,所以,可以在較大規模上運用,有利於在較短時間內收到解脫國家銀行和國有企業債務症結的成效。
⑽ 什麼是債轉股
「債轉股」最初是為化解國有商業銀行不良債權所設定的一種政策性制度。國務院以及國家有關部委發布了相關行政法規和規章對之加以規范,例如,國家經貿委、中國人民銀行於1999年7月30日發布的《關於實施債權轉股權若干問題的意見》,國家經貿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於1999年11月23日發布的《企業債轉股方案審核規定》、國家經貿委於2000年11月6日發布的《關於債轉股企業規范操作和強化管理的通知》以及國務院於2000年11月10日發布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等。這些法規、規章對金融機構債轉股作了明確規定,並將實施債轉股視作黨中央、國務院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和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此類債轉股常被稱為「政策性債轉股」。而在實踐中,債轉股已不限於「政策性債轉股」的范圍,而出現在企業的一般性增資擴股活動之中,特別是在企業改制重組、上市的過程中屢見不鮮。比如,已經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科達機電」、「星馬汽車」、「航天動力」等公司在改制重組中都存在債權轉股權的情形。由於有明文規定的主要限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為數不多的大型國有企業之間所發生的債權轉股權,且我國《公司法》中並未明確債權可以用作出資,理論界對於債轉股問題頗存爭議。本文試就債轉股的若干法律問題作一探討,並求教於同仁。
一、債權、股權的可轉性。
我國《民法通則》第84條規定:「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履行義務。」因此,債權即是指債權人依法享有的請求他人(債務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我國《公司法》第4條規定:「公司股東作為出資者按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權利。」故,股權是股東因其向公司投資而產生的一種包括財產權和非財產權在內的綜合權利。股權包括自益權和共益權這兩種基本權利。自益權就是投資者或股東自己可以自行行使的權利,主要包括股利分配請求權、公司解散後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等有關股東個人對公司所擁有的權利,此外,還有出讓股權的權利、對其他股東所出讓股權的優先受讓權、優先認購新股的權利等。共益權是與其他股東共同行使的權利,主要包括重大經營決策表決權、董事等人事任免權、對董事、經理的質詢權等涉及對公司進行管理經營決策和監督的權利,還有知情權,如查閱公司會計記錄、報告等。股東共益權主要通過參加股東會來行使。
債權和股權雖然屬於不同的法律概念,其所蘊涵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存有區別,但債權與股權之間亦存在著相當的聯系。
(一)債權和股權所存有的共性使債轉股成為可能。
1、債權和股權的權利主體條件基本相同。一般的自然人、法人均可成為債權人或股東。
2、債權和股權的權利內容均包涵了財產權,而且股權中諸如股利分配權、剩餘財產分配權、股票交付權、公司解散權等權利內容與債權人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的權利一樣,同屬請求權范疇。
3、債權、股權的可約定性。債權、股權均源於當事人之間的一種契約關系。債權和股權都可由契約的原因而發生或消滅。根據民事契約自由原則,當事人可以以約定的方式改變業已存在的民事法律關系。
(二)從法律效果來看,債權轉化為股權有利於交易安全。
衡量債轉股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標准,應該是這種行為是否會損害其他債權人的利益,是否有利於交易安全。
1、債轉股只涉及到債權人法律角色的轉換以及債權人與公司(債務人)之間利益關系的變化,而並不改變公司與其他債權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2、對於公司其他債權人來講,債轉股的發生更有利於其債權的實現,有利於市場的交易安全。這主要體現在:第一,債轉股直接導致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和負債的減少,從而提高了公司的償債能力;第二,債權人同股東相比,具有優先受償的權利。在公司解散的場合,股東的剩餘財產分配權只能在公司清償完畢債務之後才可實現。債權人自債轉股完成之後,即轉變成公司的股東,從而喪失了作為債權人的優先於股東受償的權利,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更有利於其他債權人優先受償權的實現。當然,這里債轉股的額度應該是有所限制的,否則會「損及公司設立目的之實現」①。
二、債轉股的合法性。
(一)除本文前面所提及的專門針對「政策性債轉股」的法律依據之外,其他一般性企業債轉股的法律依據散見於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之中。
1、以債權作為出資的做法並未被《公司法》所禁止。
我國《公司法》第24條第1款、第80條第1款明確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發起人)「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此條款是授權性規定,非限制性或禁止性規定,並沒有排斥以債權作為出資的做法。
2、我國《公司法》中不乏對債轉股的做法予以確認的條款。
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已經為《公司法》及有關法規、行政規章等規范性文件所確認。《公司法》第99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依法經批准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摺合的股份總額應當相等於公司凈資產額」,而「公司凈資產額」即包含了貨幣、實物、工業產權、土地使用權和債權、債務等。
《公司法》第137條對「公司以當年利潤分派新股」作了規定。可分配利潤實際上仍然是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一種債權(財產分配請求權),股東將其對公司享有的利潤分配權轉為對公司持有的股份,實際上就是一種債轉股行為。
3、經國務院批准,1997年3月25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了《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直接規定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重點國有企業可以在境內發行可以轉換成股份的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與本文所稱的「債轉股」在本質上並無區別。這一規定是對公司法進行補漏的一種立法體現。
4、根據財政部於1998年6月12日頒布的財會字[1998]24號《企業會計准則—債務重組》第3條、第4條第(2)款及其他有關規定,在債權人與債務人自願就已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可以用債務轉為資本。《企業會計准則—債務重組指南》第二條第3點:「債務轉為資本,是指債務人將債務轉為資本,同時債權人將債權轉為股權。」
5、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2002年制定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公司改制重組指導意見》(公開徵求意見後第19稿)第20條規定:「發起人或股東以股權出資或以債權轉股權的,應辦妥股權和債權的劃轉手續。」
6、現有司法解釋對債轉股的確認。
對於債權轉股權,最高人民法院在其頒布的《關於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從2003年2月1日起施行)中作了專節規定:
「五、企業債權轉股權
第十四條 債權人與債務人自願達成債權轉股權協議,且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人民法院在審理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中,應當確認債權轉股權協議有效。政策性債權轉股權,按照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規定處理。
第十五條 債務人以隱瞞企業資產或者虛列企業資產為手段,騙取債權人與其簽訂債權轉股權協議,債權人在法定期間內行使撤銷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債權轉股權協議被撤銷後,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清償債務。」
(二)尚需完善有關「債轉股」方面的法律制度。
1、雖然債轉股在實踐中已經廣泛出現以及被認可,而且也有一定的法律依據,但股東出資作為一項最基本的商事行為,應該首先源於《公司法》這一基本法律的直接規定。因此,我國《公司法》應該完善關於發起人或股東出資方式的規定,明確債權可以作為出資。當然,應該制定出相關細則,對虛假債權出資行為進行界定,並明確債權出資人以及相關中介機構的責任。
2、制定相關配套法律規定,建立「債權交易市場」制度,形成解決企業債務危機的債轉股機制。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債轉股的最大功效應該在於解決企業債務危機,而不應停留在解決一般性企業債轉股的操作層面。因此,應該深化對債轉股制度的改革,形成一種解決企業債務危機的良性機制。
對於陷於債務危機的企業,我國法律雖然規定債權人有權在債務人不能償還到期債務時向法院申請債務人破產,但在債務人主管部門申請整頓且經債務人與債權人會議達成了和解協議時,破產程序應予中止。此外,即使債務人進入破產程序,也可能因為相關的過程持續很長,費時費力,結果還可能難以保證債權人的債權能如數收回。
而如制定相關法律制度,與破產法相配套,形成債權的市場定價流通機制,通過這種方式來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將戰略投資者的可能范圍擴大到原債權人之外的所有投資者,使債轉股更為可能和便利。這種機制將可以吸引各投資主體將債轉股作為一項投資活動來進行,並使優秀的戰略投資者或者有特殊資源的人脫穎而出,通過購買債權並轉為股權而取得企業經營權,從而達到既解決企業債務危機,救活企業,又使債權人的債權得以實現的多贏效果。
三、債轉股的模式。
(一)「參與轉制式」。即債務人為非公司制企業法人時,利用其轉制為公司的機會,債權人作為出資人,將債權作為對擬設公司的投資,待公司成立後取得相應股權。
(二)「股東增資式」。即債務人自身屬於依照《公司法》設立的公司,債務人的股東對債務人享有債權,股東將債權轉化為股權作為其增加的投資,從而相應債務人公司的注冊資本。
(三)「吸收新股式」。即債務人自身屬於依照《公司法》設立的公司,債務人股東以外的債權人將其債權轉化為對債務人公司的投資,從而成為債務人公司的一名新股東,並相應增加債務人公司的注冊資本。
四、律師對債轉股的盡職調查。
公司改制重組中常常要求律師對「債轉股」行為的合法性、有效性進行審查並出具法律意見。對此,律師在盡職調查中要關注以下問題:
第一,在審查債轉股的合法性時,須注意法律對於股份制企業轉股條件的限制。例如,按照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發行新股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因此,公司只有在滿足規定條件的情況下,才能採用將債務轉為資本的方式進行債務重組。
第二,要調查債權的形成過程。如果該債權是雙方在經濟交往中產生,則應對交易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予以關注和核查。
第三,應核查增資擴股的有關協議、合同、決議等文件是否完整、真實,公司各股東是否同意本次債權轉為股權,該次增資擴股是否已經會計師事務所進行驗資並出具驗資報告,是否已取得公司登記機關的核准等。
第四,律師不應僅憑中介機構的驗資報告就作出判斷。律師還應當關注公司財務報表的延續性,查驗各年度財務報表是否均能真實反映有該對外債務的存在。
第五,應審查轉股價格的合法性。對於公司注冊資本,我國採取的是實收資本制,《公司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實繳的出資額」,因此,只要債權的實際金額不小於轉股的股權所對應的公司凈資產,就符合《公司法》的規定。
第六,律師在盡職調查過程中,應取得當事人就其債權的真實性、合法性等問題所出具的承諾和聲明,以強化出資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