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地熱資源采礦權使用費

地熱資源采礦權使用費

發布時間:2022-04-10 06:14:16

1. 地熱資源利用需要什麼審批需要什麼資料

住宅項目的地熱利用是需要辦理采礦權的。超過25攝氏度的水資源就需要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辦理手續,要收取能源開采費。具體的手續需要到當地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去咨詢。

2. 高唐縣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

孫立勇 朱智勇 柴建林

(山東省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德州253015)

作者簡介:孫立勇(1970—),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工環地質工作。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唐縣熱儲層特徵的描述及地熱資源形成條件的分析,進行了地熱資源儲量的評價,提出了開發利用及環境保護措施。

關鍵詞:地熱;資源;開發利用;保護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各種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在各種資源日趨貧乏,能源危機日趨迫近的今天,地熱作為一種可供人們開發利用並有著巨大發展前景的新型能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地熱資源具有分布面廣,易於開發,費用低廉等特點,在供暖、衛生洗浴、理療、游泳及農業養殖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合理利用地熱資源,可以緩解能源緊張狀況,同時可以改善當地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熱儲層水文地質特徵

高唐縣地熱資源類型屬低溫地熱資源(溫熱水),地下熱礦水賦存於新生界碎屑沉積岩中,屬層狀孔隙-裂隙型熱儲。本區熱儲層主要為明化鎮組下段熱儲層、館陶組熱儲層、東營組熱儲層。

1.1 明化鎮組下段熱儲層

明化鎮組下段熱儲層是指明化鎮下部692~870m含水層組,厚度178m,含水層厚度79m,單層厚度大於14m,岩性以中砂岩為主,地下水化學類型為 SO4·HCO3-Na型。

1.2 館陶組熱諸層

本區館陶組不整合於東營組之上,頂板埋深 870.0m,底板埋深 1296.0m,厚度426.0m,儲熱含水層厚度146.5m,佔地層總厚度34%,單層厚度大,(最大單層厚度23m)。其岩性為灰白色細-中砂岩和砂礫岩,垂向上呈上細下粗的正旋迴沉積,底礫岩明顯。儲熱含水層孔隙度大,一般為25%~35%,具有良好的儲水空間。水化學類型為Cl·SO4-Na型,水溫55℃,水量1920m3/d。

1.3 東營組熱儲層

東營組熱儲層岩性主要以砂岩、含礫砂岩及細礫岩為主。東營組地層部厚度為370m,含水層厚度約50m,單層厚度小。地下水化學類型為Cl-Na型。

2 地熱資源形成條件分析

2.1 熱儲蓋層

本區地熱資源屬熱傳導型低溫熱水,可將第四系鬆散層和新近系明化鎮組上段視為熱儲蓋層,總厚度692m,岩性由粘性土、砂性土、砂層及半固結的粘土岩組成,其特點是密度小,導熱性差,熱阻大,是良好的天然保溫蓋層。

2.2 熱源

本區熱源主要來自地殼深部的正常熱流傳導。本區位於臨清坳陷之內,在喜馬拉雅運動時期,發生了眾多的同生斷裂,這些斷裂具有繼承和復活的特點,並伴有岩漿活動,對地殼深部的熱源起了重要的溝通和傳導作用。

3 熱水資源量計算與評價

3.1 可利用資源量

依據DZ40-85《地熱資源評價方法》的規定,採用熱儲法計算。

QR=c·A·h(tr-tj

式中:QR為地熱資源量(J);A 為熱儲面積(m2),取1.45×107m2;h 為熱儲層厚度(m),取146.5m;tr為熱儲層溫度(℃),取 55℃;tj為基準(當地平均氣溫),取12.5℃;c為熱儲層平均比熱容(J/(m3·℃)),計算得2511895.39 J/(m3·℃)。

其中:c=ρc· cc(1-ψ)+ρw·cw·ψ

式中:ρc為熱儲層岩石的密度(kg/m3),取 2103kg/m3;cc為熱儲層岩石的比熱容(J/(kg·℃)),取894J/(kg·℃);ρw為熱儲層水的密度(kg/m3),取988kg/m3;cw為熱儲層水的比熱容(J/(kg·℃)),取4186.8J/(kg·℃);ψ 為熱儲層的孔隙度(無量綱),取0.28。

經計算本區地熱資源總量為2.2687×1017J,摺合標准煤3.15×1017t。按回收率25%計,其可利用資源量摺合標准煤為7.87×106t。

3.2 全區熱水可采資源量計算

根據目前地下熱水水文地質條件,取水設備能力及規范要求,確定地熱開采年限為100年,其可采資源量按下式計算:

Q=ε·F

式中:Q為地下熱水可采資源量(m3/d);ε為允許開采強度(m3/(d·m2)),經計算為0.0003445m3/(d·m2);F為工作區的面積(m2),1.45×107m2

經計算,Q=4995.25m3/d。

高唐縣現存地熱井其單井涌水量1920m3/d,工作區范圍內地下熱水可采資源量可以滿足這一要求。

4 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

4.1 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

4.1.1 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條件

本區地熱為新生界碎屑岩深埋型熱儲系統,地熱資源類型為溫熱水型低溫地熱資源。熱儲層組主要為新近系館陶組,地下熱礦水水溫(井口溫度)為55℃,可溶性總固體為4.6g/L,水化學類型為Cl-SO4—Na型,具有水溫較高、埋藏淺、水量較大的特點(單井涌水量80m3/h)。開采成本低,開發利用條件良好。

4.1.2 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方向

本區館陶組熱儲的地下熱礦水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化學成分。因此,可建立一個集洗浴、療養、游泳於一體的地下熱礦水浴療中心。也可直接用於供暖,還可開發溫室種植和水產養殖等產業。

4.1.3 潛在經濟價值估算

潛在經濟價值是指工作區內可利用的地熱資源完全回收條件下,獲得的熱量的總價值,按下列公式計算:

Vei=Pr×Qi/Qb

式中:Vei為區內館陶組熱儲能的潛在價值(元);Pr為標准煤的價值,以240元/t計;Qi為區內館陶組熱儲可利用的地熱資源量(J);Qb為標准煤的燃燒值,以7.2×109J/t計。

經計算,本區館陶組熱能的潛在價值為1.89×109元。

4.2 地熱資源的保護

地熱資源是在特定的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和水文地球化學環境條件下形成的。要保護其資源的長期連續穩定開采,不致形成環境地質問題,必須十分重視其資源的保護工作。為了做到有計劃開發,合理利用地熱資源,嚴禁盲目無秩序地亂采亂開,造成資源的浪費,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應遵循開源、節流和保護並舉的原則。由於地熱資源埋藏深、補給途徑遠、再生能力弱,其資源量是有限的,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防止因過量開采導致資源枯竭進而產生地面沉降等環境地質問題。

(2)要根據不同用途,合理的分層開采、分層管理開發地熱資源。特別是新近系明化鎮組和館陶組熱儲層,要根據經濟發展所需的不同目的、用途,選擇開采不同的熱儲層的地熱資源。

4.3 地熱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環境保護

(1)建立地熱資源環境保護區。依據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地熱資源開發規劃方案。在開發過程中,必須按熱資源的埋藏與分布狀況合理布置開采方案。加強地熱信息監測,及時調整方案。

(2)防止熱污染環境。地熱資源開發過程中,由於開發利用地熱水所排放的廢棄熱水,因溫度較高,水質復雜,礦化度較高,易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及農業生態環境的熱污染。因此,在開發利用中,要加強廢熱水的排放管理,以保護周圍環境。

(3)加強地熱資源開發中的動態監測工作。地熱資源量是有限的,在開采利用過程中,其水位、水量、水質、水溫將會隨開採的過程而發生變化。為了防止因過量開采產生地面沉降、水源枯竭等環境地質災害,應加強開發中的動態監測工作。

(4)加強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為了更合理的利用好、管理好地熱資源,保護地質環境,應建立健全地熱資源的開發管理機構,建立地熱項目和地熱井開採的審批制度,完善探礦權和采礦權授予的有關手續與制度。

3. 地熱采礦權延續,費用交了,國土資源廳說不需要簽合同,理由是部里沒規定,但可以辦證,這樣對嗎

采礦權出讓合同的簽訂是在采礦權出讓完成後,其一般並不是采礦權延續的必備要件。出讓和辦證分別為不同的程序,不能混為一談。

4. 辦地熱探礦權證的費用一般是多少

1、其實費用很簡單,就是你們委託這個地勘部門的勘查設計實施方案的編制費和到省廳審查設計時的評審費和會務費,一般此項目15萬就夠了。
2、辦理探礦權要交納探礦權價款,這個是按評估公司來評出來的價格,按有價值工作區估算,探礦權價款75萬元也夠了,現在業務能力強的公司也有可能評估的更低。
3、辦證期間工本費、旅差費可以不計,從到申請到拿到證100萬元足夠,但這只僅辦證期間費用。不包括由銀行出據的法人(企業)資信證明,一般企業開戶行要有存款100萬元以上(證明足夠勘查項目的實施的能力)
如果證辦下來了,那就要按設計投入工程,但說實話地熱項目投資很少的,大部分都是地勘部門的費用,這些都是可以談的,現在做地熱勘查很多地質隊都能做,申報請可以利用招標方式,降低投入,但辦一個地熱探礦權的證,有100萬元足夠了。

5. 天津市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認真貫徹落實《關於調整住房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國辦發[2006]37號)及《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2006]31號)文件精神,加強土地和房地產市場調控。緊緊抓住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契機,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依法行政,創新管理,優化服務,為穩定房地產市場,促進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按照2006年地籍管理調查統計,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19.17萬公頃(1 787.60萬畝)。農用地70.65萬公頃(1 059.81萬畝),佔59.29%;建設用地34.87萬公頃(523.04萬畝),佔29.26%;未利用地13.65萬公頃(204.75萬畝),佔11.45%。

2006年,全市耕地44.52萬公頃(667.87萬畝),年內減少耕地1 592.54公頃(23 888.1 畝),年內增加耕地1 333.38公頃(20 000.7畝),耕地凈減少259.16公頃(3 887.4 畝)。全市建設用地34.87萬公頃(523.04萬畝),年內新增建設用地2 432.12公頃(36 481.9畝),年內減少建設用地5.97公頃(89.5畝),全部為建設用地復墾整理為耕地。全市未利用地13.65萬公頃(204.75萬畝),年內減少1 952.93公頃(29 293.9畝),年內增加319.61公頃(4 794.1畝),本年凈減少1 633.32公頃(24 499.8畝)(表1)。

表1 天津市2006年度主要地類變化情況統計表 單位:畝

(二)地質勘查投入與勘查成果

1.地質勘查投入,主要投向,勘查資金來源構成

2006年,全年完成勘查資金投入217 299.84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148萬元、地方財政投資2 387.84萬元、企事業投資214 764萬元。地質勘查資金投向主要為油氣勘查、水工環地質勘查、城市地質調查,以及承擔內蒙古、河北省的銀、鉬、銅等金屬礦產勘查。

2.新發現的重要礦產地及資源情況,新查明重要礦產資源儲量

(1)2006年度新發現礦產地1處,為地下水,推斷的資源量5.11萬立方米/日,預測資源量5.11萬立方米/日。

(2)2006年度新查明礦產資源磚瓦用頁岩134.37萬立方米,建築石料用灰岩125.45萬立方米。

(三)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情況

1.頒發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情況

截至2006年底,全市持有有效地質勘查許可證共13個,其中新立1個、延續3個、變更1個、其他8個。

截至2006年底,全市持有有效采礦許可證496個,其中新立38個、延續130個、變更22個、其他306個;其中非能源礦產企業238個,在非能源礦山企業中,國有企業5個、集體企業80個、私營企業150個、股份有限公司3個。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基本情況

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開發利用的礦產14種,其中非金屬礦產開采380.18萬噸,403.773萬立方米,開採石油1 581.78萬噸,開采天然氣10.50億立方米,開采地熱2 400萬立方米,開采礦泉水29.18萬立方米。礦山從業人數15 466人,產值453.27億元,利潤總額272.04億元。與2005年相比,從業人數減少了4 413人,礦業總產值增加了104.97億元,利潤總額增加了103.94億元。

2006年,全市地熱總開采量為2 400萬立方米,回灌總量為310萬立方米。地熱資源作為一種能源礦產,主要用於建築供暖和居民生活、農業養殖、工業生產和溫泉洗浴的供熱用水。2006年供熱面積約1 000萬平方米,為約8萬戶居民提供生活用水;溫泉游泳池建設面積達2萬平方米;養殖、種植面積約300畝。

2006年,全市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入庫額6 734萬元,超額完成國土資源部下達任務的67%。建成並開通了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網站,在全國率先完成了地質資料圖文數字化,面向社會開展了公開查詢服務。

三、國土資源市場

(一)土地市場

1.土地市場建設

2006年,是天津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加強土地和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等政策措施的關鍵一年。

(1)天津市土地資產管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2006年度農用地轉用計劃、規劃環外環范圍內土地收購、整理、儲備和供應計劃,制定全市經營性土地集中統一交易、市區土地隱形市場清理、啟用新的基準地價標准等重大措施,明確了下一步土地市場管理工作的重點和目標,為全市進一步強化土地資產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

(2)按照「總量控制、存量盤活、增量適度」的原則,確定了2006年中心城區計劃新增供地458公頃,建設房屋894萬平方米。規劃環外環以外各區縣供應經營性土地 1 900 公頃,建設房屋面積2 000萬平方米,制定了《經營性土地收購整理儲備和供應管理暫行辦法》,對房地產開發用地實施了有效調控。

(3)在全市范圍內統一啟用了新土地出讓合同文本,合同中不僅有規劃和開發建設條件,還明確了開工、竣工期限,以及違約的處理措施。對於不按合同約定期限開工或竣工的,將收取土地閑置費或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增加了合同可執行性。

(4)全市經營性土地統一集中到天津土地交易中心招拍掛出讓,實現了交易場所、信息發布、評標決標標准、合同文本的「四統一」和出讓計劃、宗地信息、招拍掛文件、競價過程、出讓結果的「五公開」。為避免「毛地」出讓帶來的拆遷困難等種種遺留問題,經營性開發建設用地全部收購整理成為「凈地」後再公開出讓,使土地市場競爭更加公平、公開,加快了出讓土地的建設開發進度。2006年每宗土地參與競價的企業由原來平均不足2家增加到5家,政府凈收益提高了44.9%。

2.土地一級市場

2006年,天津市土地市場出讓國有土地1 217宗、土地面積3 867.07公頃,成交價款166.56億元,出讓面積同比下降13.1%。其中,存量建設用地2 871.38公頃,占土地供應總量的74.25%,同比下降24.81%。新增建設用地995.69公頃,占土地供應總量的25.75%,同比上升57.98%。

從供地方式看,協議出讓991宗、2 338.03公頃,占土地出讓總量的60.46%;「招拍掛」方式出讓土地226宗、1 529.05公頃,占土地出讓總量的39.54%。

從供應類型看,工礦倉儲用地供應2 308.7公頃,占土地供應總量的59.7%;住宅用地1 129.73公頃,占土地供應總量的29.22%;商服用地355.26公頃,占土地供應總量的9.19%;公用設施用地1.33公頃,占土地供應總量的0.03%;公共建築用地72.05公頃,占土地供應總量的1.86%。

2006年,全市土地劃撥98宗,土地面積656.04公頃,比2005年同期減少16.79%。

3.土地二級市場

2006年,全市土地轉讓509宗,面積847.09公頃,轉讓金60.97億元。土地抵押共 2 241 宗,面積6 893.01公頃,抵押價款523.79億元,貸款金額227.48億元。

(二)探礦權采礦權市場

1.探礦權采礦權市場建設

按照國務院關於全面開展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的要求,開展了以薊縣為重點礦區,以地熱資源為重點礦種的整頓和規范工作,對各種違法開采礦產資源行為進行了全面排查,對正在實施的礦產資源開發項目進行了全面檢查,嚴厲查處無證開采、濫采濫挖、越界開采、污染嚴重等礦產資源違法違規行為。為進一步規范全市探礦權采礦權市場建設,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范天津市探礦權采礦權出讓管理通知》(津國土房礦[2006]1152號文),為加大全市礦業權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探礦權采礦權一級市場

為維護國家礦產資源的所有權益,保護探礦權人、采礦權人合法權益,科學合理地配置地熱資源,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了《天津市地熱采礦權出讓管理辦法(試行)》,並於2006年5月1日開始實施。目前已成功審批兩宗地熱采礦權,收取采礦權使用費155.72萬元。

3.探礦權采礦權二級市場

2006年度內無償轉讓探礦權2宗。

四、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一)土地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6年,天津市出台了《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違法案件查處督辦制度》、《關於規范衛星遙感監測促進執法監察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開展了違法佔地違法建設專項調查、100天專項治理統一執法活動、土地市場和礦業秩序治理整頓大檢查、第六次衛片執法檢查等全市范圍的執法活動,投入250多萬元配備了兩部衛星遙感巡查車等執法設備,大力加強了違法案件查處力度。

2006年,發現當年新發生土地違法行為186件,涉及土地面積320.2公頃(耕地191.49公頃);第六次衛片執法發現2004年10至2005年10月隱漏553件,涉及土地面積1 063.28公頃(耕地693.76公頃)。共計發現739件,涉及土地面積1 383.48公頃(耕地885.25公頃)。

本年立案違法案件697件,涉及土地面積1 373.21公頃(耕地885.24公頃),分別佔全年發現總數的94.32%,99.26%和99.99%。

其中:歷年隱漏立案553件,1 063.29公頃(耕地693.76公頃)。本年發生立案144件,309.93公頃(耕地191.48公頃),包括:買賣或非法轉讓5件,30.81公頃(耕地7.05公頃);破壞耕地7件,8.22公頃;未經批准佔地110件,121.79公頃(耕地92.33公頃);其他違法行為22件,149.11公頃(耕地83.44公頃)。

本年立案查處的697件土地違法案件已結案148件,224.74公頃(耕地118.48公頃),分別占立案總數21.23%,16.37%和13.38%。已結案件中包括:處理上年未結案件20件,8.66公頃(耕地8.64公頃);處理隱漏案件30件,21.79公頃(耕地9.56公頃);處理本年發生案件98件,194.29公頃(耕地100.27公頃)。共收回土地16.02公頃(耕地14.51公頃),收繳罰沒款296.78萬元。對1名涉嫌非法轉讓、1名倒賣土地使用權的局級幹部和2名涉嫌非法佔用耕地罪的村委會幹部進行了刑事移送。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依法用地、依法管地的意識還顯薄弱;二是基層執法力量薄弱,日常巡查不到位;三是土地違法案件調查難、制止難、執行難、移送難的問題依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二)地礦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6年全市共查處礦產資源違法案件3件,均屬於無證開采,其中企事業單位2件,個人1件。截至12月底,3件違法案件全部結案,共收繳罰沒款15.9萬元。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2006年受理國土資源行政復議申請並審結11件,主要涉及對破壞耕地、非法佔地進行非農建設行為的行政處罰不服,當事人提起行政復議申請,要求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處罰決定。經審理,因被申請人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程序合法,適用依據正確,內容適當,均做出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決定。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情況

2006年末,天津市各級國土資源管理機構有17個(3個省級,14個地市級)。

截至2006年底,國土資源管理從業人員618人(全部為行政編制),其中,研究生學歷以上34人,大本與大專學歷531人,高中及中專學歷53人。

全年行政管理經費總額15 060.13萬元,其中地方財政13 226.51萬元;其他收入 1 833.62 萬元。

2006年負責國土資源管理的公務員參加學期在兩周以上的培訓班84人次,完成學歷教育74人。

七、問題與建議

由於天津市耕地後備資源不足,特別是在連續十年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後,可供開發的土地已經很少;另一方面,通過土地整理如退宅還田等增加耕地又存在周期長、難度大、資金投入高等問題,在目前的條件下難以實現,落實耕地佔補平衡日趨困難。針對全市可開墾荒地不足的現狀,建議國土資源部允許天津市進行異地開墾。

6. 土地法對銀礦有什麼規定

無特殊規定,參考如下

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礦產資源開採的管理,保護采礦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礦產資源開采秩序,促進礦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的其他海域開采礦產資源,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開採下列礦產資源,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
(一)國家規劃礦區和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內的礦產資源;
(二)領海及中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的礦產資源;
(三)外商投資開採的礦產資源;
(四)本辦法附錄所列的礦產資源。
開採石油、天然氣礦產的,經國務院指定的機關審查同意後,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
開採下列礦產資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
(一)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以外的礦產儲量規模中型以上的礦產資源;
(二)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登記的礦產資源。開采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礦
產資源,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管理辦法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
礦區范圍跨縣級以上行政區域的,由所涉及行政區域的共同上一級登記管理機關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在審批發證後,應當逐級向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備案。

第四條采礦權申請人在提出采礦權申請前,應當根據經批準的地質勘查儲量報告,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劃定礦區范圍。
需要申請立項,設立礦山企業的,應當根據劃定的礦區范圍,按照國家規定辦理有關手續。

第五條采礦權申請人申請辦理采礦許可證時,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資料:
(一)申請登記書和礦區范圍圖;
(二)采礦權申請人資質條件的證明;
(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
(四)依法設立礦山企業的批准文件;
(五)開采礦產資源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六)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資料。
申請開采國家規劃礦區或者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內的礦產資源和國家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的,還應當提交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
申請開採石油、天然氣的,還應當提交國務院批准設立石油公司或者同意進行石油、天然氣開採的批准文件以及采礦企業法人資格證明。

第六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4 0日內,作出准予登記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並通知采礦權申請人。
需要采礦權申請人修改或者補充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資料的,登記管理機關應當通知采礦權申請人限期修改或者補充。
准予登記的,采礦權申請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 0 日內,依照本辦法第九條的規定繳納采礦權使用費,並依照本辦法第十條的規定繳納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價款,辦理登記手續,領取采礦許可證,成為采礦權人。
不予登記的,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向采礦權申請人說明理由。

第七條采礦許可證有效期,按照礦山建設規模確定:大型以上的,采礦許可證有效期最長為3 0
年;中型的,采礦許可證有效期最長為2 0 年;小型的,采礦許可證有效期最長為1 0
年。采礦許可證有效期滿,需要繼續采礦的,采礦權人應當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的3 0 日前,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延續登記手續。
采礦權人逾期不辦理延續登記手續的,采礦許可證自行廢止。

第八條登記管理機關在頒發采礦許可證後,應當通知礦區范圍所在地的有關縣級人民政府。有關縣級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9 0 日內,對礦區范圍予以公告,並可以根據采礦權人的申請,組織埋設界樁或者設置地面標志。

第九條國家實行采礦權有償取得的制度。采礦權使用費,按照礦區范圍的面積逐年繳納,標准為每平方公里每年1 0 0 0 元。

第十條申請國家出資勘查並已經探明礦產地的采礦權的,采礦權申請人除依照本辦法第九條的規定繳納采礦權使用費外,還應當繳納經評估確認的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價款;采礦權價款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一次繳納,也可以分期繳納。
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價款,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認定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確認。

第十一條采礦權使用費和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價款由登記管理機關收取,全部納入國家預算管理。具體管理、使用辦法,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計劃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采礦權人提出申請,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管理機關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的采礦權使用費和采礦權價款的減免辦法審查批准,可以減繳、免繳采礦權使用費和采礦權價款:
(一)開采邊遠貧困地區的礦產資源的;
(二)開采國家緊缺的礦種的;
(三)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礦山企業嚴重虧損或者停產的;
(四)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條采礦權可以通過招標投標的方式有償取得。
登記管理機關依照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許可權確定招標的礦區范圍,發布招標公告,提出投標要求和截止日期;但是,對境外招標的礦區范圍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確定。
登記管理機關組織評標,採取擇優原則確定中標人。中標人繳納本辦法第九條、第十條規定的費用後,辦理登記手續,領取采礦許可證,成為采礦權人,並履行標書中承諾的義務。

第十四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采礦權人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保護環境及其他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等情況依法進行監督檢查。采礦權人應當如實報告有關情況,並提交年度報告。

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礦權人應當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一)變更礦區范圍的;
(二)變更主要開采礦種的;
(三)變更開采方式的;
(四)變更礦山企業名稱的;
(五)經依法批准轉讓采礦權的。

第十六條采礦權人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內或者有效期屆滿,停辦、關閉礦山的,應當自決定停辦或者關閉礦山之日起3 0 日內,向原發證機關申請辦理采礦許可證注銷登記手續。

第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領取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和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的,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八條不依照本辦法規定提交年度報告、拒絕接受監督檢查或者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許可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予以警告,可以並處5 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第十九條破壞或者擅自移動礦區范圍界樁或者地面標志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許可權,責令限期恢復;情節嚴重的,處3 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條擅自印製或者偽造、冒用采礦許可證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許可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1 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違反本辦法規定,不按期繳納本辦法規定應當繳納的費用的,由登記管理機關責令限期繳納,並從滯納之日起每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第二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不辦理采礦許可證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手續的,由登記管理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第二十三條違反本辦法規定開採石油、天然氣礦產的,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按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四條采礦權人被吊銷采礦許可證的,自采礦許可證被吊銷之日起2 年內不得再申請采礦權。

第二十五條登記管理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六條采礦許可證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統一印製。申請登記書、變更申請登記書和注銷申請登記書的格式,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統一制定。

第二十七條辦理采礦登記手續,應當按照規定繳納登記費。收費標准和管理、使用辦法,由國務院物價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財政部門規定。

第二十八條外商投資開采礦產資源,依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九條中外合作開采礦產資源的,中方合作者應當在簽訂合同前,將合作的礦區范圍、開采礦種、開發利用方案等資料報原發證機關復核並簽署意見;在簽訂合同後,向原發證機關備案。

第三十條本辦法施行前已經取得采礦許可證的,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統一組織換領新采礦許可證。本辦法施行前已經開辦的礦山企業,應當自本辦法施行之日起開始繳納采礦權使用費,並可以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申請減繳、免繳。

第三十一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對頒發的采礦許可證和吊銷的采礦許可證予以公告。

第三十二條本辦法所稱礦區范圍,是指經登記管理機關依法劃定的可供開采礦產資源的范圍、井巷工程設施分布范圍或者露天剝離范圍的立體空間區域。本辦法所稱開采方式,是指地下開采或者露天開采。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附錄的修改,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

第三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 9 8 7年4 月2 9 日國務院發布的《全民所有制礦山企業采礦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和1 9 9 0 年1 1 月2 2 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全民所有制礦山企業采礦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同時廢止。
【附錄】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發證礦種目錄
1 煤;2 石油;3 油頁岩;4 烴類天然氣; 5 二氧化碳氣;6煤成(層)氣; 7地熱; 8 放射性礦產; 9 金;1 0 銀; 11
鉑;1 2 錳; 1 3 鉻;1 4 鈷; 1 5鐵;1 6銅;1 7 鉛; 1 8 鋅; 1 9 鋁;2 0 鎳;2 1 鎢; 2 2 錫;2
3 銻;2 4鉬;2 5 稀土; 2 6 磷;2 7 鉀; 28硫 ;2 9 鍶;3 0 金剛石; 3 1鈮; 3 2 鉭; 3 3 石棉;
3 4 礦泉水。

7. 地熱、淺層地熱能資源

通過地熱地質勘查和衛星圖片遙感解譯發現,區內有多處地熱異常區,但已開發的地熱資源不多。

5.2.1 地熱資源形成機制

地熱田的形成取決於儲、蓋、通、源4項基本條件。只有在同時具備上述4項基本條件的前提下,地下熱水才能運移至地表淺部而形成地熱異常。

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分析,環膠州灣地區地處華北板塊東南緣的膠南文威造山帶與膠萊坳陷的相接部位上,經歷了多期不同方式的構造運動,存在延伸遠、規模大的斷裂,具有較寬大的破碎帶,以先張後壓為特點。擠壓活動薄弱部位為地熱的形成開辟了良好的空間和通道,是形成地熱的良好場所。

區域中生代岩漿活動劇烈,由於斷裂較發育,且多組斷裂復合交匯,岩漿從上地幔沿著斷裂帶侵入到地殼上部或噴出地表,形成花崗岩類和火山岩類。中生代以後,區域長期隆起、遭受剝蝕,使隱狀的侵入體暴露於地表,同時岩體上移,使深部保存的岩漿余熱也隨之上移,從而形成了溫泉的地熱來源。在岩體和圍岩接觸帶,由於蝕變和動力破碎,局部裂隙發育地段則形成地熱。

區域水文地質條件比較復雜,地下水的補給、徑流與排泄主要受大氣降水直接影響。基岩地下水的溝通主要受斷裂構造控制,它為地下水深循環提供了通道和空間。

因此,環膠州灣地區具備形成地熱的條件,具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前景。

5.2.2 地熱資源勘查開發

在環膠州灣地區進行了地表熱異常遙感解譯,並布置聯合剖面測量,取得了部分調查和勘查成果,發現了幾處地熱異常區。通過地球化學分析,指出了環膠州灣地熱遠景區,提出了相關的勘查開發建議。

5.2.2.1 地熱資源調查與勘查

(1)遙感解譯成果

根據環膠州灣地區的遙感解譯成果,發現兩處地熱異常區:一處位於膠州市東北部;另一處在城陽區城陽鎮東。

膠州市東北部地熱異常區位於戈庄鎮以東、李哥庄鎮以西的中間區域,異常區有3條斷裂或隱伏斷裂穿過。

城陽區地熱異常區位於城陽鎮東3km處。異常范圍北起西戈庄,向南西經欒家溝岔至小董村,轉向東南至小北曲、大北曲,再轉向北經白埠庄至西戈庄封閉,呈不規則的方形,面積約5km2。該異常區有NE向和NW向兩組斷裂通過,控制了異常的展布形態。

(2)地球化學分析的地熱遠景區

通過K/Mg溫標、SiO2溫標在平面上的分布情況分析,我們用相對比較法發現有幾處溫標異常顯示,結合遙感解譯、淺層測溫、地層、構造、重力、航磁等技術手段和資料分析,確定地熱遠景區。

流亭附近有一「U」形溫標異常區,與水系沉積物異常相吻合。異常區核心部位K/Mg溫標及SiO2溫標均有異常,推測深部熱儲溫度平均為41℃。「U」形走向位置與NE向斷裂及NW向斷裂位置相吻合。異常區核心部位的外圍為SiO2溫標異常,推測深部熱儲溫度平均為33℃。

滄口、李村及市區存在K/Mg溫標異常,局部有SiO2溫標異常,與水系沉積物異常相吻合,推測深部熱儲溫度平均為38.6℃。

5.2.2.2 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建議

雖然區內有多處地熱異常區,但開發利用程度較低。「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實施後,經濟發展對地熱資源的需求將會提高,對地熱資源的勘查和開發力度將逐漸加大,特提出如下幾項建議:

(1)加強勘查評價力度

目前,地熱資源勘查評價程度低,重點、有價值的地熱開發點需要深入調查、論證,尤其要加強地熱成礦地質條件、地熱鑽探、地熱資源量計算、地熱資源綜合評價、地熱綜合管理和地熱開發利用方面的研究,提高地熱資源儲量級別,為地熱開發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

(2)勘查與開發規定

承擔地熱勘查設計和施工的單位,必須持有關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到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辦理登記備案手續。地熱井施工時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程、規范,開發單位和施工單位必須在地熱井驗收合格後3個月內向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交有關材料。

開采地熱資源,必須在相關部門核定的計劃指標內開采,並按規定要求安裝計量表;禁止超計劃指標破壞性開采。開發單位必須按規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送月開采量。

開發單位應加強對地熱井及其附屬設施的維護和管理,建立技術檔案,接受環境保護、衛生防疫等部門的指導和監督。未經國土資源部門批准,不得擅自轉讓、租賃、承包地熱資源探礦權、采礦權。

(3)引導投資開發

建立、健全宏觀調控與市場投資相結合的投、融資機制,拓寬地熱勘查資金的投入渠道,採取地方財政安排一定資金和鼓勵民間資本投入等多渠道投入模式,制定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的優惠政策和措施,積極改善和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4)鼓勵綜合開發利用

鼓勵綜合開發利用地熱資源,特別是梯級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地熱企業的准入條件,限制單一用於供暖的地熱井的開采;對已有的單一供暖地熱項目加以改造,按照溫度的差異實施梯級利用,並建立地熱綜合開發應用示範區。

(5)規劃地熱開發利用方向

重點發展地熱供暖、醫療保健、洗浴、游泳、娛樂、養殖和種植等項目,實行綜合開發、綜合利用。同時,鼓勵研發新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模式,開展淺層地溫能利用技術研究等多種高效利用地熱資源的新模式,提高經濟利用率,進一步延長地熱經濟產業鏈,提高資源經濟效益。

5.2.3 地熱資源保護建議

地熱資源是在特定的地質、水文地質和水文地球化學環境條件下形成的,要保持其長期連續、穩定開采,不致形成地質環境問題,必須十分重視地熱資源的保護工作,特提出以下資源保護措施、建議:

(1)分區保護

重點保護的勘查開采區實現資源的綜合、高效利用。採用回灌開發模式,地熱尾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0%以上,且最終排放的尾水溫度不應高於25℃。科學布井、合理開發,並加強地熱資源開發中的動態監測,避免超強度開采導致較大的熱儲壓力降低、引發地面沉降問題。

已發現地下熱水出露地表的區域,應加快開展資源勘查和評價工作。地熱勘探井施工前,依法辦理打井審批手續,勘探工作按照國家有關規范實施;勘探井成井後,根據資源實際情況確定方案與工藝,使之符合綜合、高效、節能的要求。單井系統在建成投入使用後,限期建設回灌設施,提高資源利用率和資源保護程度。

(2)依法行政

堅持依法行政,強化執法力度。嚴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山東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青島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等有關礦產資源開發保護和地質環境保護的法規和制度。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制定具體的配套實施制度和辦法,在健全、完善現有法律、法規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執法監督的力度,嚴厲查處各類違法勘查和采礦行為。

(3)強化管理

政府部門要按照有關要求,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對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工作的組織領導,充分發揮有關部門的職能作用。要加大執法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查處各類違法勘查開采和破壞、浪費資源的行為。嚴格執行開采井審批制度,建立開采井設計審查、施工管理、鑽探監理、開采監測和水量控制等一系列監督管理工作制度,嚴格開采層位及開采量管理,促進地熱資源的科學開發、合理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水平。

8. 山東地熱礦泉水要不要繳納礦權使用費

摘要 企事業單位開采礦泉水、地熱水的采礦權使用費和礦產資源補償費,由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和《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徵收,並及時全額上繳財政。

9. 國土資源局主要職責任務

縣級國土資源局的主要任務職責:
(一)組織實施國家有關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依照規定負責有關行政復議。

(二)組織編制和實施全縣國土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規劃等綜合規劃和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遺跡保護規劃等其他專項規劃;負責編制和實施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導、審核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縣礦產資源規劃等專項規劃,進行建設用地預審;參與各類建設項目用地方案、選址的論證工作;組織全縣礦產資源的調查、監測和評價。

(三)依法保護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保護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益和探礦權人、采礦權人的合法權益;監督檢查鄉(鎮)國土資源部門行政執法和土地、礦產資源規劃執行情況;承辦並組織調處土地、礦產資源的權屬糾紛;依法查處國土資源違法案件和測繪違法案件。

(四)嚴格保護耕地,組織實施國家、省、市耕地保護政策和土地開發整理政策,實施土地用途管制,組織基本農田保護,主管全縣未利用土地開發、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和耕地開發工作,確保耕地總量占補平衡。

(五)負責全縣農用地轉用、徵收、徵用集體土地,拆遷集體土地上房屋及其附著物工作;對全縣征地拆遷事務性工作進行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審核、匯總上報的征地報批材料;承辦由上級審批的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工作。

(六)管理土地市場,組織制定和實施土地供應年度計劃,負責全縣土地的劃撥、出讓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土地市場管理的規章制度,規范土地市場;對土地市場地價進行監測,提出土地市場調控措施;指導和負責農村集體非農土地使用權的流轉管理。組織全縣基準地價的評估,協助上級國土資源部門開展土地估價行業管理,備案土地使用權評估價格。

(七)負責全縣地籍管理工作,負責組織編制全縣地籍管理確權、登記、發證的審核工作;組織全縣土地資源調查、地籍調查、土地統計工作,建立健全與更新土地統計台帳及薄冊;負責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抵押的權屬管理。

(八)負責全縣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負責全縣地籍測繪規劃、基礎測繪規劃和年度計劃的編制與實施;組織管理全縣基礎測繪成果和地籍測繪工作,監督測繪成果質量;依法監督管理測繪市場,監督全縣地圖的編制、出版、展示、登載;負責組織縣城區內永久性測量標志的檢查維護。

(九)依法管理礦產資源探礦權、采礦權及礦業權市場,主管全市采礦權出讓及登記發證工作;負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組織礦產資源補償費、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的徵收使用;負責礦產資源儲量管理。

(十)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管理,依法組織開展地質災害調查、預報預警和地質災害防治,負責礦山地質環境監督管理和恢復治理;負責地質遺跡保護、礦產資源管理;依法管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和評價工作;指導地下水動態監制、評價和預報工作。

(十一)管理、監督國家和地方財政撥給國土資源部門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耕地開墾費、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使用費、采礦權使用費等專項經費和其他資金;對國土資源系統行政事業性收費進行財務監督管理。

(十二)負責局機關和二級單位的人事教育等工作,主管國土資源管理法規政策宣傳教育、國土資源信息系統建設和利用工作,組織全縣國土資源幹部培訓。

(十三)指導各鄉(鎮)國土資源管理所的業務工作。

(十四)承辦上級交辦的其它事項。

10. 資源稅改革建議

資源稅是礦業資源開采過程中的重要稅種。1984年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條例(草案)》,啟動了我國的第一代資源稅費制度,是我國資源有償利用制度的開始。1994年,我國對原有的資源稅制度進行改革,確定了「普遍徵收,級差調節」的原則,並將資源稅定位為調節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的級差收益。

但我國現行資源稅制度在體現礦產資源有償使用意義的同時,隨著經濟社會情況的變化,其所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我國礦產資源稅費關系混亂,徵收不規范,造成現行資源稅調控能力和效果有限,不適應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要求,越來越不利於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資源稅制度存在的問題

1.資源稅功能定位不準確,與可持續發展理念不符

我國現行資源稅被定性為既體現資源有償使用,又調節資源級差的稅收,在功能作用要發揮稅收與收益分配兩種不同的功能,其定性與功能定位均存在著問題。首先,在資源資產收益已經由礦產資源補償費承擔的情況下,仍然賦予資源稅收益分配的功能,不僅與稅收的基本原理相悖,而且混淆了稅收與資源資產收益的界限,容易造成資源稅費制度的混亂與重復,影響了稅費各自功能的發揮。其次,定位於級差收益調節的資源稅使得納稅人稅負情況主要取決於資源開采條件,而與資源開采所造成的環境影響無關。這樣現行資源稅並沒有正確反映資源的價值,不但不能體現資源本身的內在價值,而且不能將資源開採的社會成本內在化,無助於企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更不有利於資源開採的可持續進行。

2.資源稅費關系混亂,徵收不規范

我國現行資源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性質作用趨同且關系混亂。資源稅最初被定位於調節級差收入,後來又將徵收范圍擴大到所有應稅資源的所有礦區,實行普遍徵收的原則,行使了國有資產收益的職能。同時礦產資源補償費也開始徵收,但是其定位於補償開採行為所造成礦產資源消耗,維護國有資源收益,而實際上卻是主要用於礦產資源勘探和礦業部門行政費用。由於地方政府難以從資源稅徵收中獲得足夠的收入,對於礦產資源開採行為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其治理資金的籌集只能依靠地方政府自行開征的各項收費制度,難以得到有效的監督。在資源稅費並存的局面下,稅和費分別由不同的部門徵收,不同地區管理不一致,缺乏規范性,導致各地區資源企業的稅費負擔不同,難以形成平等競爭的環境。

3.資源稅徵收范圍過窄,抑制了其調控作用的發揮

資源稅是以各種自然資源為課稅對象的一種稅種。從理論上說,資源稅的徵收范圍應當包括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資源。我國可以利用的自然資源十分廣泛,在徵收客體上,應當將所有可以利用的自然資源納入其徵收范疇。但目前資源稅的徵收范圍僅包括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和鹽等7種,從總的來看,資源稅仍只囿於礦產資源,對大部分非礦產資源都沒有徵收資源稅,如水資源、森林資源、土地資源等。征稅范圍過窄的資源稅使納稅資源的價格相對而言比不納稅資源的價格高,造成資源後續產品價格的不合理:納稅資源的後續產品的價格高,而不納稅資源的後續產品的價格就相對較低。這種不合理的比價直接導致企業對不納稅資源及其後續產品的爭搶,在需求的促動下,非應稅資源必然遭到大肆掠奪和毀壞。

4.資源稅計稅依據不合理,稅額偏低

現行的資源稅全部採用從量計征,以應稅資源產品銷售數量和自用數量為計稅依據的計征方式,這種計稅方式具有簡便易行、征管費用相對較低等優點,但也存在著重大缺陷。按照應稅資源產品銷售數量和自用數量從量定額計征一方面使得對企業已經開采而未銷售或使用的不征稅、資源稅應稅額的徵收與礦產資源銷售價格脫鉤、徵收稅額多少與礦產品市場價格變化及礦山企業的盈利也沒有關系,直接造成鼓勵企業和個人對資源的無序開采、采富棄貧,造成大量資源的積壓和浪費,不利於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率的提高;而另一方面割斷了資源稅與應稅產品價格的聯系,導致資源稅收入增長緩慢,使國家失去了對企業因價格變化而產生的利潤調節手段,不利於真正維護國家對資源性資產的合法收益,限制了政府相應財政能力的提升。同時我國資源稅單位稅額總體偏低,1994年規定的最高稅額為每噸60元,最低稅額為每噸0.3元,並且多年來很少調整。據統計,1994年到2006年期間,我國資源稅的收入由45.5億元增加到207.3億元,平均年收入為82.86億元,平均年增長率為13.47%,大大低於全部工商稅收18.18%的增長幅度。

(二)資源稅改革的幾點建議

為了促進我國礦業經濟發展,特別是在資源短缺形勢日益嚴峻的形勢下,應該及時對資源稅進行調整,使之實行新的經濟形勢發展需要。資源稅的調整方向應當是理順我國礦產資源開採行業稅費關系,使資源稅能夠在礦產資源合理、節約開發利用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並平衡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通過資源稅的調節杠桿作用,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所造成的環境、資源消耗等外部成本內在化,利用計稅依據、稅率等調節工具影響資源價格、成本變化,促進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更好地完成節能減排目標。

1.改革資源稅的定性和功能定位

根據發達國家環境保護的經驗,開征資源稅有利於國家對開發、利用、破壞、污染環境資源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管理,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具體講,資源稅是國家為了保護環境與資源而憑借其政治權力對一切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壞環境的程度徵收的稅種,開征資源稅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合理利用資源,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筆者主張把資源稅作用定位為:補償礦業活動所帶來的社會成本,用於國家礦業管理支出和治理礦業活動所產生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使企業生產帶來的負外部性內部成本化,促進企業合理節約使用資源並改進環保措施,從而達到社會公平和可持續發展。至於調節資源的絕對、級差收益的任務,應該由具有「權利金」性質的資源補償費去完成。

2.理順稅費關系,規范徵收行為

將資源稅定位於補償礦業活動的社會成本,將資源開發利用企業負外部性內部成本化,治理生態環境問題之後,在稅費並存的條件下,應理順稅費關系,發揮其不同的調節作用。一是資源稅定位於社會成本補償,一方面承擔著組織財政收入用於治理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所產生的生態和環境問題,維護礦業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還要建立起激勵懲罰機制,促進資源節約。二是礦產資源補償費要發揮「權利金」的作用,調節維護國家的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同時通過徵收機制設計促進資源的合理開發,遏制亂挖濫采,使礦產資源產品的成本和價格能夠反映其稀缺性。三是探礦權使用費和采礦權使用費作為行政性收費,促進礦業主管部分的管理和監督,加強對礦業企業勘查、開發的科學指導。在理順上述幾項資源稅費關系,明確其各自承擔的職能,地方政府以不同名義擅自開征的各種收費應予以廢止,規范徵收行為。

3.擴大資源稅徵收范圍

原則上資源稅徵收范圍應包括所有不可再生資源部分和存量已處於臨界水平再進一步消耗會嚴重影響其存量或其再生能力已經受到明顯損害的資源,具體應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草場資源、海洋資源、土地資源、地熱資源、動植物資源等,其中以礦產資源、土地資源和森林資源為主。無論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還是與我國資源保護的要求相比,現行資源稅徵收范圍都顯得過窄,新的資源稅的徵收范圍應盡可能包括所有應該給予保護的自然資源,具體稅目可以根據資源分類去制定。因此資源稅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擴大征稅范圍,從我國現實角度來講。可對土地資源、水資源、草場資源、森林資源、濕地資源徵收資源稅,將與土地資源相關的稅種如耕地佔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並入資源稅,對一些地方徵收的水資源費等進行相應的費改稅,一並徵收資源稅。

4.改革資源稅的計征方式,提高資源稅的稅率和稅負

西方工業化國家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證明:資源稅高稅率有助於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節省資源消耗,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它們對資源的開發利用已步入成熟階段,表現為許多國家普遍徵收較高稅率的資源稅。如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都對能源產品徵收重稅。據測算,德國的燃油稅稅率(燃油稅收入占稅前價格的比率)在200%左右,英、法等國與德國持平;另外,美國石油資源稅每噸超過130美元,相當於我國石油資源稅的34倍。對能源實施高稅率政策使日本和歐洲國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四國的GDP總量大約佔全球GDP的35%,而其消耗的能源僅佔全球能源消耗的14%。

基於此,我們認為將資源稅的徵收由從量徵收改為從價徵收與從量徵收相結合,並與資源儲量消耗和資源利用的回採率掛鉤,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開發與節約利用,促進資源利用效益與水平的提高。同時相應提高資源稅負在礦產資源產品銷售收入中的比重,並根據不同資源品種和不同礦區的開采周期採用不同的稅率水平。一般而言,不同類型資源稅率的制定應遵循一下幾項原則:不可再生資源高於可再生資源;稀有資源高於普通資源;再培育周期長的資源高於再培育周期短的資源;對環境危害大的資源高於對環境危害小的資源;礦業資源開發高峰期礦區高於衰退期礦區。將資源稅的徵收由從量徵收改為從價徵收與從量徵收相結合,並與資源儲量消耗掛鉤,有利促進礦山企業珍惜礦產資源,合理開發礦產資源,節約利用礦產資源。

關於資源稅改革時機的選擇,我們認為當前正逢其時,政府政策應該更側重於消除不必要的壟斷因素,逐步的推進資源產品價格調整,以及推進資源稅賦關系的調整。前些年資源稅改革正逢物價走高,那時候執行無異於對物價上漲火上澆油,現在時機已經來臨,應該上調資源稅稅賦。資源稅稅賦改革確實可能一定程度上傳導到消費品上,比如導致最後水價、電價和一些最終消費品的價格有上揚壓力,政府應該直接補助最低社會保障層,使得其對整個社會正面效應最大化,消化負面效應,中層社會階層以上人士則可以通過調整應對所謂物價上升的壓力。當然,一定程度上的價格上揚壓力可能會使得人們再次回歸簡約生活方式,這正是我們的政策導向。

閱讀全文

與地熱資源采礦權使用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