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論文答辯

無形資產論文答辯

發布時間:2022-03-30 03:55:19

① 對無形資產的評估,採用哪種方法更合適,談談理由。

評估方法選擇,實際上包含了不同層面的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過程,即3個層面的選擇:第一個層面是評估的技術思路的層面,即分析3種評估方法所依據的評估技術的思路的適用性;第二個層面是在各種評估思路已經確定的基礎上,選擇實現評估技術的具體技術方法;第三個層面是在確定技術方法的前提下,對運用各種技術評估方法所設計的技術參數的選擇。

資產評估途徑和方法的多樣性,為評估人員選擇適當的評估途徑和方法,有效地完成評估任務提供了現實可能。為高效、簡捷、相對合理地估測資產的價值,在評估途徑和方法的選擇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因素:一是評估方法的選擇要與評估目的,評估時的市場條件被評估對象在評估過程中所處的狀態,以及由此所決定的資產評估價值類型相適應;二是評估方法的選擇受評估對象和類型、理化狀態等因素制約。例如,對於既無市場參照物,又無經營記錄的資產,只能選擇成本途徑及其方法進行評估;對於工藝比較特別且處在經營中的企業,可以優先考慮選擇收益途徑及其方法;三是評估方法的選擇受各種評估方法運用所需的數據資料及主要經濟參數能否搜集的制約。

每種評估途徑和方法的運用都需要有充分的數據資料作依據。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收集某種評估途徑和方法所需的數據資料可能會很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評估人員應考慮採用替代的評估途徑和方法進行評估。

總之,在評估方法的選擇過程中,應注意因地制宜和因事制宜,不可機械地按某種模式或某種順序進行選擇。但是,不論選擇哪種評估途徑和方法進行評估,都應保證評估目的,評估時所依據的各種假設和條件與評估所使用的各種參數數據,及其評估結果在性質和邏輯上的一致。尤其是在運用多種評估途徑和方法評估同一評估對象時,更要保證每種評估途徑和方法運用中所依據的各種假設、前提條件、數據參數的可比性,以便能夠確保運用不同評估途徑方法所得到的評估結果的可比性和相互可驗證性。

② 本科論文題目為「淺議無形資產價值的確認」和「淺談權責發生制對會計信息的影響」

無形資產是指納稅人長期使用但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和商譽等。
(一)無形資產的計價
無形資產的計價,往往涉及到很多復雜情況,其形成有的是經過專門開發,也有的是實踐經驗的總結。特別是企業自有的無形資產,如某些秘密配方、技術訣竅等專業生產技能,很准確定其價值;因此,《細則》規定,納稅人的無形資產計價,應區別以下四種情況處理:
1.投資者作為資本金或者合作條件投入的無形資產,按照評估確認或者合同、協議約定的金額計價。
2.購入的無形資產,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格計價。
3.自行開發並且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照開發過程中的實際支出計價。
4.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按照發票帳單所列金額或者同類無形資產的市場計價。 權責發生制直接影響會計質量特徵
應該說,權責發生制自產生以來就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環境日益復雜,權責發生制在提供會計信息質量方面的缺陷逐漸表現出來。

(一)權責發生制與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相關的會計信息不僅能夠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而且還應能夠用來評估企業業績的優劣。最重要的是會計信息要成為企業外部和內部決策的依據。其中的現金流動信息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財價值。無論企業為加強內部管理改善經營,還是投資人、債權人作出決策都會重視現金流動狀況,而不是以傳統的凈利潤指標來進行判斷。而權責發生制恰恰是不考慮現金實際收付,因而不能提供現金流動的信息。因此,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得到的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大打折扣。

(二)權責發生制與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會計盡可能減少不同計量者對會計計量方法和程序的主觀偏好,從而造成會計信息不實,增強會計信息的客觀性。但在權責發生制的實際應用中,由於「預提費用」和「待攤費用」兩個賬戶的存在,給一些企業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入為地調整費用、利潤提供了可能。具體來說,如果虧損企業想從賬面上「扭虧為盈」,它可以通過少提少攤費用達到虛增利潤的自的;著企業想隱瞞利潤逃避稅收,它可以通過多提多攤費用調減利潤。另一方面,由於在權責發生制條件下,收入確認是以收入實現原則為前提,如果企業有大量的賒銷收入,那麼企業雖沒有實際收到貨款但在財務報表中仍確認收入並據此計算利潤。顯然,這樣的利潤並沒有真正的實現,不能如實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不僅如此,企業還要根據這樣的利潤來計繳稅金,無疑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因此可以說,根據權責發生制提供的會計信息還不能完全滿足可靠性的要求。

(三)權責發生制與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可比性也是會計信息有用性的基本要求,美國FASB在發表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中曾指出:「如果某一企業的信息與其它企業的類同信息對比並能與本企業其它期間或其它時點的類同信息對比,信息的有用性會大大提高」。但在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確認收入費用時不可避免地運用應計、遞延、攤銷、分配等程序和方法,這就使得會計確認帶有一定的主觀隨意性。比如說,不同企業或同一企業的不同期間對費用的待攤和預提,以及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採用不同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都使得相同的會計業務得出不同的結果,從而使得會計信息之間無法可比
(一)會計核算基礎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並存。目前,我國會計核算的基礎有兩種: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由於大多行政事業單位不需要進行成本和盈虧的核算,收入和成本費用的配比事項也不十分明確,所以行政單位全部採用的是收付實現制。在當前的事業單位當中,會計核算基礎是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並存。

(二)事業單位性質是經營性業務和行政服務職能並存。事業單位的性質介乎行政和企業之間,雙重性質和多元的職能決定了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對其核算基礎不應簡單地予以歸並。

(三)事業會計實務中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並存。雖然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准則》的規定,大多數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依據的是收付實現制,但在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中,卻是兩種基礎同時存在的,比如,在臨近年終的時候,由於財政很難將應該年前撥付的款項在決算前及時撥付到位,如果按照收付實現制的要求,事業單位次年一月份收到的資金就應該把收入記到次年的進賬上,但實際情況是,財政以撥列支,要求單位將年底撥出次、年初到位的資金也作為當年的財政撥款予以反映,所以單位只能在得到財政電話通知的時候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做出如下會計處理:借:應收賬款,貸:財政補助收入,待收到財政撥款回單的時候再記借:銀行存款,貸:應收賬款。在填報決算報表時,不僅財政補助收入要使用權責發生制,對事業支出的反映亦然,財政臨近年底前撥付的款項,收款單位不可能在沒有收到資金之前就做出支出,但同時為了不使年底結余轉事業基金的數額過大,單位在決算報表中往往要同時做支出反映,而這部分支出的反映完全是不符合收付實現制要求的。

從以上情況看,引入權責發生制是非常必要的。

5.非專利技術和商譽的計價應當依法評估機構確認,其中商譽在企業合並時可作價入帳。

③ 畢業論文答辯的時候 老師一般會問什麼問題

可不可以請問是什麼畢業,本科?研究生?

作為會計制度的研究來說,某一個或一類的事項就夠寫論文了,你列了這么多,那是在寫書啊

導師問一般是思路,方法,結論,意義

④ 會計論文選題(選哪個比較好寫,好答辯)

我覺得「淺析我國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這個題目應該不錯,因為現在中國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一直在研討,你有發揮的空間,參考材料也比較多。本科或者大專的論文答辯都比較簡單,過個形式而已,你的論文分數很大一部分是跟你的導師有關系的,所以選個好的導師比你選個好題目重要多了。

⑤ 會計專業論文選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財法字[1994]第3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條例第一條所稱生產、經營所得,是指從事物質生產、交通運輸、商品流通、勞務服務,以及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認的其他營利事業取得的所得。
條例第一條所稱其他所得,是指股息、利息、租金、轉讓各類資產、特許權使用費以及營業外收益等所得。
第三條 條例第二條(一)項至(五)項所稱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是指按國家有關規定注冊、登記的上述各類企業。
條例第二條(六)項所稱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是指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依法注冊、登記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
第四條 條例第二條所稱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或者組織,是指納稅人同時具備在銀行開設結算賬戶、獨立建立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表、獨立計算盈虧等條件的企業或者組織。
第五條 條例第三條所稱應納稅額,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第二章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第六條 條例第三條、第四條所稱應納稅所得額,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第七條 條例第五條(一)項所稱生產、經營收入,是指納稅人從事主營業務活動取得的收入,包括商品(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服務收入,營運收入,工程價款結算收入,工業性作業收入以及其他業務收入。
條例第五條(二)項所稱財產轉讓收入,是指納稅人有償轉讓各類財產取得的收入,包括轉讓固定資產、有價證券、股權以及其他財產而取得的收入。
條例第五條(三)項所稱利息收入,是指納稅人購買各種債券等有價證券的利息、外單位欠款付給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
條例第五條(四)項所稱租賃收入,是指納稅人出租固定資產、包裝物以及其他財產而取得的租金收入。
條例第五條(五)項所稱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納稅人提供或者轉讓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而取得的收入。
條例第五條(六)項所稱股息收入,是指納稅人對外投資入股分得的股利、紅利收入。
條例第五條(七)項所稱其他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項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盈收入,罰款收入,因債權人緣故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物資及現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費附加返還款,包裝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第八條 條例第六條所稱與納稅人取得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和損失,包括:
(一)成本,即生產、經營成本,是指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費用和各項間接費用。
(二)費用,即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經營)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三)稅金,即納稅人按規定繳納的消費稅、營業稅、城鄉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教育費附加,可視同稅金。
(四)損失,即納稅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營業外支出,已發生的經營虧損和投資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納稅人的財務、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依照稅收規定予以調整。按稅收規定允許扣除的金額,准予扣除。
第九條 條例第六條第二款(一)項所稱金融機構,是指各類銀行、保險公司以及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從事金融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第十條 條例第六條第二款(一)項所稱利息支出,是指建造、購進的固定資產竣工決算投產後發生的各項貸款利息支出。
條例第六條第二款(一)項所稱向金融機構借款利息支出,包括向保險企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借款利息支出。
納稅人除建造、購置固定資產,開發、購置無形資產,以及籌辦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以外的利息支出,允許扣除。包括納稅人之間相互拆借的利息支出。其利息支出的扣除標准按照條例第六條第二款(一)項的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條例第六條第二款(二)項所稱計稅工資,是指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允許扣除的工資標准。包括企業以各種形式支付給職工的基本工資、浮動工資,各類補貼、津貼、獎金等。
第十二條 條例第六條第二款(四)項所稱公益、救濟性的捐贈,是指納稅人通過中國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業和遭受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納稅人直接向受贈人的捐贈不允許扣除。
前款所稱的社會團體,包括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減災委員會、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全國老年基金會、老區促進會以及經民政部門批准成立的其他非營利的公益性組織。
第十三條 條例第六條第三款所稱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稅收規定扣除項目,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以及財政部有關稅收的規章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調整的規定中規定的有關稅收扣除項目。
第十四條 納稅人按財政部的規定支出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由納稅人提供確實記錄或單據,經核准准予扣除。
第十五條 納稅人按國家有關規定上交的各類保險基金和統籌基金,包括職工養老基金、待業保險基金等,經稅務機關審核後,在規定的比例內扣除。
第十六條 納稅人參加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用,准予扣除。保險公司給予納稅人的無賠款優待,應計入當年應納稅所得額。
納稅人按國家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險費,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實扣除。
第十七條 納稅人根據生產、經營需要租入固定資產所支付租賃費的扣除,分別按下列規定處理:
(一)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而發生的租賃費,可以據實扣除。
(二)融資租賃發生的租賃費不得直接扣除。承租方支付的手續費,以及安裝交付使用後支付的利息等可在支付時直接扣除。
第十八條 納稅人按財政部的規定提取的壞賬准備金和商品削價准備金,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十九條 不建立壞賬准備金的納稅人,發生的壞賬損失,經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後,按當期實際發生數額扣除。
第二十條 納稅人已作為支出、虧損或壞賬處理的應收款項,在以後年度全部或部分收回時,應計入收回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第二十一條 納稅人購買國債的利息收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第二十二條 納稅人轉讓各類固定資產發生的費用,允許扣除。
第二十三條 納稅人當期發生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凈損失,由其提供清查盤存資料,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准予扣除。
第二十四條 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外國貨幣存、借和以外國貨幣結算的往來款項增減變動時,由於匯率變動而與記賬本位幣摺合發生的匯兌損益,計入當期所得或在當期扣除。
第二十五條 納稅人按規定支付給總機構的與本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管理費,須提供總機構出具的管理費匯集范圍、定額、分配依據和方法等證明文件,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准予扣除。
第二十六條 納稅人固定資產的折舊、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攤銷的扣除,按本細則第三章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 條例第七條(一)項所稱資本性支出,是指納稅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的支出。
條例第七條(二)項所稱的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是指不得直接扣除的納稅人購置或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費用。無形資產開發支出未形成資產的部分准予扣除。
條例第七條(三)項所稱違法經營的罰款、被沒收財物的損失,是指納稅人生產、經營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被有關部門處以的罰款以及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條例第七條(四)項所稱的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是指納稅人違反稅收法規,被處以的滯納金、罰金,以及除前款所稱違法經營罰款之外的各項罰款。
條例第七條(五)項所稱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損失有賠償的部分,是指納稅人參加財產保險後,因遭受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而由保險公司給予的賠償。
條例第七條(六)項所稱超過國家規定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以及非公益、救濟性的捐贈,是指超出條例第六條第二款(四)項及本細則第十二條規定的標准、范圍之外的捐贈。
條例第七條(七)項所稱各種贊助支出,是指各種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
條例第七條(八)項所稱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各項支出,是指除上述各項支出之外的,與本企業取得收入無關的各項支出。
第二十八條 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彌補虧損期限,是指納稅人某一納稅年度發生虧損,准予用以後年度的應納稅所得彌補;一年彌補不足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五年,五年內不論是盈利或虧損,都作為實際彌補年限計算。
第三章 資產的稅務處理
第二十九條 納稅人的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的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不屬於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並且使用期限超過兩年的,也應當作為固定資產。
未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的工具、器具等,作為低值易耗品,可以一次或分期扣除。
無形資產是指納稅人長期使用但是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
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等。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內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運用的資產,包括現金及各種存款、存貨、應收及預付款項等。
第三十條 固定資產的計價,按下列原則處理:
(一)建設單位交來完工的固定資產,根據建設單位交付使用的財產清冊中所確定的價值計價。
(二)自製、自建的固定資產,在竣工使用時按實際發生的成本計價。
(三)購入的固定資產,按購入價加上發生的包裝費、運雜費、安裝費以及繳納的稅金後的價值計價。從國外引進的設備,按設備買價加上進口環節的稅金、國內運雜費、安裝費等費用之後的價值計價。
(四)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照租賃協議或者合同確定的價款加上運輸費、途中保險費、安裝調試費以及投入使用前發生的利息支出和匯兌損益等費用之後的價值計價。
(五)接受贈與的固定資產,按發票所列金額加上由企業負擔的運輸費、保險費、安裝調試費等確定;無所附發票的,按同類設備的市價確定。
(六)盤盈的固定資產,按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計價。
(七)接受投資的固定資產,應當按該資產折舊程度,以合同、協議確定的合理價格或者評估確認的價格確定。
(八)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進行改擴建的,按照固定資產的原價,加上改擴建發生的支出,減去改擴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變價收入後的余額確定。
第三十一條 固定資產的折舊,按下列規定處理:
(一)下列固定資產應當提取折舊:
1.房屋、建築物;
2.在用的機器設備、運輸車輛、器具、工具;
3.季節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機器設備;
4.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5.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6.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二)下列固定資產,不得提取折舊:
1.土地;
2.房屋、建築物以外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資產;
3.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4.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5.按照規定提取維簡費的固定資產;
6.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資產;
7.破產、關停企業的固定資產;
8.財政部規定的其他不得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不得計提折舊。
(三)提取折舊的依據和方法
1.納稅人的固定資產,應當從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提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從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提折舊。
2.固定資產在計算折舊前,應當估計殘值,從固定資產原價中減除,殘值比例在原價的5%以內,由企業自行確定;由於情況特殊,需調整殘值比例的,應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3.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二條 無形資產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應區別確定:
(一)投資者作為資本金或者合作條件投入的無形資產,按照評估確認或者合同、協議約定的金額計價。
(二)購入的無形資產,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計價。
(三)自行開發並且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照開發過程中實際支出計價。
(四)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按照發票賬單所列金額或者同類無形資產的市價計價。
第三十三條 無形資產應當採取直線法攤銷。
受讓或投資的無形資產,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的,按法定有效期限與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的受益年限孰短原則攤銷;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的受益年限攤銷;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攤銷期限不得少於10年。
第三十四條 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於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
前款所說的籌建期,是指從企業被批准籌建之日起至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之日的期間。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成本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支出。
第三十五條 納稅人的商品、材料、產成品、半成品等存貨的計算,應當以實際成本為准。納稅人各項存貨的發生和領用,其實際成本價的計算方法,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等方法中任選一種。計價方法一經選用,不得隨意改變;確實需要改變計價方法的,應當在下一納稅年度開始前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第四章 稅收優惠
第三十六條 條例第八條(一)項所稱民族自治地方,是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
第三十七條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民族自治地方的實際情況,可以對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加以照顧和鼓勵,實行定期減稅或者免稅。
第三十八條 條例第八條(二)項所稱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給予減稅或者免稅的,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的有關規定確定的減稅或者免稅。
第五章 稅額扣除
第三十九條 條例第十二條所稱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款,是指納稅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款。不包括減免稅或納稅後又得到補償以及由他人代為承擔的稅款。但中外雙方已簽定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的,按協定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 條例第十二條所稱境外所得依本條例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是指納稅人的境外所得,依照條例及本細則的有關規定,扣除為取得該項所得攤計的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得出應納稅所得額,據以計算的應納稅額。該應納稅額即為扣除限額,應當分國(地區)不分項計算。其計算公式如下:
境外所得稅稅款扣除限額=境內、境外所得按稅法計算的應納稅總額×(來源於某外國的所得額÷境內、境外境外得總額
第四十一條 納稅人來源於境外所得在境外實際繳納的稅款,低於依照前條規定計算的扣除限額,可以從應納稅額中按實扣除;超過扣除限額的,其超過部分不得在本年度的應納稅額中扣除,也不得列為費用支出,但可用以後年度稅額扣除的余額補扣,補扣期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
第四十二條 納稅人從其他企業分回的已經繳納所得稅的利潤,其已繳納的稅額可以在計算本企業所得稅時予以調整。
第六章 徵收管理
第四十三條 條例第十四條所稱企業所得稅由納稅人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繳納,其所在地是指納稅人的實際經營管理所在地。鐵路運營、民航運輸、郵電通信企業等,由其負責經營管理與控制的機構繳納。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四十四條 條例第十三條所稱清算所得,是指納稅人清算時的全部資產或者財產扣除各項清算費用、損失、負債、企業未分配利潤、公益金和公積金後的余額,超過實繳資本的部分。
第四十五條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具體核定。
第四十六條 納稅人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納稅期限的實際數預繳。按實際數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1/12或1/4,或者經當地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分期預繳所得稅。預繳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
對境外投資所得可在年終匯算清繳。
第四十七條 納稅人不能提供完整、准確的收入及成本、費用憑證,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
第四十八條 納稅人在納稅年度內無論盈利或虧損,應當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所得稅申報表和年度會計報表。
第四十九條 納稅人進行清算時,應當在辦理工商注銷登記之前,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所得稅申報。
第五十條 納稅人在年度中間合並、分立、終止時,應當在停止生產、經營之日起60日內,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當期所得稅匯算清繳。
第五十一條 條例第十條所稱關聯企業其認定條件及稅務機關進行合理調整的順序和方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十二條 條例第四條所稱的納稅年度,是指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的中間開業,或者由於合並、關閉等原因,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12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納稅人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作為一個納稅年度。
第五十三條 納稅人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少繳的所得稅稅額,應在下一年度內繳納;納稅人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多預繳的所得稅稅額,在下一年度內抵繳。
第五十四條 納稅人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
納稅人下列經營業務的收入可以分期確定,並據以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一)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的,可以按合同約定的購買人應付價款的日期確定銷售收入的實現;
(二)建築、安裝、裝配工程和提供勞務,持續時間超過一年的,可以按完工進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確定收入的實現;
(三)為其他企業加工、製造大型機械設備、船舶等,持續時間超過一年的,可以按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確定收入的實現。
第五十五條 納稅人在基本建設、專項工程及職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業的商品、產品的,均應作為收入處理;納稅人對外進行來料加工裝配業務節省的材料,如按合同規定留歸企業所有的,也應作為收入處理。
第五十六條 納稅人不得漏計或重復計算任何影響應納稅所得額的項目。
第五十七條 納稅人繳納的所得稅額,應以人民幣為計算單位。所得為外國貨幣的,分月或者分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月份(季度)最後一日的國家外匯牌價(原則上為中間價,下同)摺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年度終了後匯算清繳時,對已按月份(季度)預繳稅款的外國貨幣所得,不再重新摺合計算,只就全年未納稅的外幣所得部分,按照年度最後一日的國家外匯牌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第五十八條 納稅人取得的收入為非貨幣資產或者權益的,其收入額應當參照當時的市場價格計算或估定。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九條 本細則由財政部解釋,或者由國家稅務總局解釋。
第六十條 本細則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施行之日起施行。財政部於1984年10月18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營企業所得稅條例(草案)實施細則》、1985年7月22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集體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1988年11月17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同時廢止。

⑥ 我會計二學歷要交畢業論文答辯的題目,不知道什麼好寫啊

畢業論文代筆寫包答辯通過,1、×××市企業創新財務效果分析與評價
2、企業社會責任強化與財務報告信息列報實證研究
3、行政事單位集中核算現狀調查與效果分析
4、×××企業(或公司)稅收籌劃探討
5、投資活動中的稅收籌劃相關問題研究
6、稅務籌劃在企業會計處理中的應用探討
7、×××公司(企業)存貨管理問題及對策探討
8、×××機械製造業作業成本法應用問題研究
9、×××企業財務現狀分析及解決對策探討
10、論成本領先戰略在企業中的實施
11、會計實踐教育創新模式探討
12、×××企業(或公司)財務管理制度存在問題研究
13、xxx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的研究
14、xxx企業銷售成本控制的研究
15、xxx公司治理結構問題研究
16、xxx公司財務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17、xxx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18、xxx公司財務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19、xxx公司應收賬款管理
20、xxx公司其他應收款管理
21、xxx公司內部制度披露信息的效益與成本研究
22、xxx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動因研究
23、xxx公司內部控制環境研究
24、xxx公司基於價值鏈管理的內部控制及目標定位
25、我國民營科技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26、企業資產重組研究
27、企業財務預警系統研究
28、強化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研究
29現代企業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研究
30、作業成本管理模式及其應用研究
31、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32、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會計安全控制研究
33、中小企業破產兼並的財務問題研究
34、企業財務風險的監測與預警
35、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問題研究
36、論中小企業采購成本控制
37、論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優化
38、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39、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之異同
40、財務的分層管理探討
41、對我國財務會計基礎理論內容及構成的設想
42、建立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資源配置制度
43、財務主管委派制與企業內部會計監督
44、分離財務與會計工作 加強財務管理
45、淺析往來帳項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
46、論杠桿原理在財務管理中運用
47、「零存貨」模式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48、貨幣時間價值在財務管理實踐中的應用
49、買方市場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思
50、市場競爭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研究
51、市場經濟與財務管理運行機制
52、論核心競爭力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53、財務管理環境變化對現代財務管理的影響
54、稅費改革後農村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55、所得稅制下的財務管理分析
56、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探析
57、論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
58、淺談企業財務管理的原則
59、財務預算管理與企業管理創新
60、現代企業財務管理面臨兩大問題
61、民營企業家族制的財務管理問題探討
62、試論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與防範
63、論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64、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65、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企業管理運行機制研究
66、論企業財務風險管理
67、企業/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研究
68、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創新
69、財務管理目標與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問題研究
70、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初探
71、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
72、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73、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74、淺談企業財務管理與稅收管理
75、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研究
76、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
77、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戰略
78、公司治理結構與財務管理目標
79、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關系研究
80、公司治理與財務治理關系研究
81、論財務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 論中小企業發展的財務對策
2. 淺議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及防範對策
3. 試論如何改進企業的現金流管理質量
4. 企業財務風險防範措施研究
5.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6. 企業采購的風險控制探討
7. 論網路時代的財務管理
8.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淺析
9. 當前企業財務管理的弊端與對策
10. 芻議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內外因素
11. 全面預算管理在玉柴股份的實踐
12. 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分析陷阱
13. 提高財務報告質量:認真履行社會責任
14. 如何加強企業資金管理
15. 應收賬款管理若干問題的探討
16. 淺談應收賬款運作與管理
17. 強化企業財務管理 提升企業競爭力
18. 淺探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的比較與選擇
19. 企業項目研發經費的核算與財務管理的探討
20. 淺談現金流量表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意義
21. 公允價值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影響分析
22. 淺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優化
23. 論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別
24. 財務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25. 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及成因分析
26. 淺論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目標
27. 國企財務監管理念需與時俱進
28. 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29.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策略
30. 淺談企業成本控制
31. 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形成機制的探討
32. 淺析在建工程的財務管理
33. 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4. 論我國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及管理措施
35. 企業常見利潤操縱方法的分析與對策
36. 我國高校負債風險的成因及化解策略
37. 經營者股權激勵的本質及其啟示
38. 財務報表分析局限性研究
39. 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探討
40. 從財務角度看沃爾瑪的經營戰略
41. 納稅籌劃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42. 企業資本結構與競爭戰略關系的分析
43. 淺談如何有效控制企業財務風險
44. 企業資金管理的現狀和發展途徑
45. 財務管理在中小企業中的作用
46. 當前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7. ERP系統在企業財務管理和業務流程管理中的應用
48. 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49. 現行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及策略
50. ERP系統及對財務管理創新模式的影響
51.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52. 通貨膨脹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及對策
53. 淺析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缺陷及解決對策
54. 試論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應堅持的理念
55. 發揮財務管理在提升企業價值中的作用
56.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從利潤到價值的飛躍
57. 論企業管理的人性化制度
58. 網路會計——財務革命的新起點
59. 淺議e時代集團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財務管理
60. 網路財務—E時代財務管理新方式
61. 現行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及策略
62. 淺談應收賬款的管控策略
63. 試論企業成本控制
64. 新經濟環境下存貨計劃成本核算方法的優越性
65. 淺談應收賬款風險的成因及其控制
66. 成本控制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
67. 如何對公司的應收款項進行分析
68. 如何改進成本管理
69. 如何加強小企業財務管理
70. 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
71. 財務管理創造企業價值的三個途徑
72. 淺談企業財務的風險管理
73. 財務管理在國有企業中的弊病及對策
74. 企業應收賬款問題的形成與解決對策
75. 淺議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防範
76. 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幾個問題的思考與探索
77. 新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趨勢
78. 企業控制存貨成本的財務管理技術
79. 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探析
80.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特點分析
81. 對網路時代我國企業財務報告系統局限性的探討
82. 企業財務戰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83. 論企業財務風險與防範
84. 現行企業財務報告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
85. 旅遊飯店財務風險及管理對策探析
86. 改進管理 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
87. 淺論企業現金流量的財務分析
88. 淺談ERP在財務會計管理中的應用
89. 我國財務軟體發展趨勢的探討
90.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失效的影響因素初探
91. 關於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的探討
92. 我國現行財務報告的局限分析
93. 芻議企業銷售財務管理
94. 試述加強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
95. 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與對策分析
96. 加強應收賬款管理之我見
97. 票據業務風險的成因及防範對策
98. 現金流量表及其相關信息的利用
99. 加強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思考
100. 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101. 企業未來財務信息質量的影響因素研究
102. 資金控制管理模式的選擇與應用
103. 強化財務管理與控制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104. 建立連鎖店財務的思考
105.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探討
106. 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107. 我國民間資本財務管理及制度建設
108. 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盤活銀行不良資產
109. 論稅收籌劃與財務管理
110. 論現金流量管理及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
111. 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新思考
112. 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正確理財觀
113. 論企業應收帳款管理中的風險控制
114. 試論財務杠桿及企業籌資效益
115. 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研究
116. 從利率風險談我國商業銀行內部資金管理
117. 如何運用現金流量表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
118. 應收賬款管理的新視角——企業財務與法律的有效融合
119. 財務管理如何運用謹慎性原則
120. 著力化解壞賬風險
121. 如何正確的評價投資回報
122. 籌資風險成因分析及防範
123. 企業管理要以財務管理為中心
124. 淺談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目標
125. 捕捉財務危機的早期信號
126. 怎樣利用現金流量表分析企業財務狀況
127. 美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體制的特點及啟示
128. 淺談公司內部財務監督體系的構建
129. 會計計量、公允價值與現值
130. 全面預算管理在我國酒店中的應用研究
131. 淺議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132. 淺析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防範與控制
133. 淺談財務成本的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34. 淺析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及防範
135. 淺談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及其控制
136. 淺談預算管理中的難點與對策
137. 南方香江全面預算管理應用案例
138. 全面預算管理與ERP的有機結合
139. 基於預算管理為中心的高校資產管理新思路
140. 上海大眾滾動預算的編制
141. 加強煤炭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幾點建議
142. 推行成本費用「兩精」管理 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水平
143. 企業多元化投資風險分析與風險防範
144. 淺議施工企業風險及防範措施
145. 樓市:人生最安全的投資
146. 固定收益產品的投資理財
147. 合同管理流程及其主要風險分析與控制研究
148. 中聯重科並購危情
149. 教育培訓業投資攻略 最具投資價值細分領域解析
150. 研究房地產泡沫識別方法
151. 簡析民營企業的融資管理
152. 淺析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之對策
153. 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54.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探討
155.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
156.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設想
157. 論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158. 論現代企業股權融資的若干思考
159.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及對策
160. 浙江中小企業融資模式機制和對策研究
161. 完善運營機制 疏通中小企業融資渠
162.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思考
163. 企業應如何加強現金管理
164. 如何解決企業流動資金緊張
165. 負債結構的優化之道
166. 加強企業信用銷售風險管理
167. 金蝶軟體科技公司的融資之路
168. 提高會計信息真實性對策的分析
169. 試論穩健性原則在財務分析中的應用
170.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範與控制策略分析
171. 公允價值計量實際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72.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73. 淺議現金流量表的財務數據分析
174. 小議民營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範
175. 淺析上市公司虛假財務報告的危害
176. 我國物流類上市公司財務分析
177. 杜邦財務分析法及應用實例
178. 美國西南航如何成功實施低成本戰略
179. 企業績效評價的利器-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
180. 負債融資、償債能力與籌資風險分析
181. 現金流量表與企業財務狀況分析
182. 企業資金管理重點與控制分析
183. 淺議無形資產投資決策分析
184. 試論穩健性原則在財務分析中的運用
185. 公司經理的價值取向:賬面盈利還是現金流量
186. 怎樣利用現金流量表分析企業財務狀況
187. 多元化經營的陷阱——巨人集團失敗的財務分析
188. 凈利潤與現金流量差異原因分析
189. 迪斯尼公司投融資行為分析
190. 淺議會計報表附註對於財務分析的影響
191. 現代電信企業的財務管理
192. 試論我國企業並購中的財務問題研究
193. 淺析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與防範
194. 淺談我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95. 關於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196. 中國企業如何應對海外上市風險
197. 強化信息對稱才能構建和諧股市
198. 攀鋼:另類上市大戲
199. 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問題的原因及對策]
200. 關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問題及對策
201. 利用現金流指標透晰上市公司收益質量
202.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現狀分析
20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誠信機制的建立與完善
204. 淺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問題及防範
205. 對上市公司財務指標操縱的思考
206. 上市公司年報真偽辨
207. 淺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8. 淺議出納工作是財務管理的關鍵環節
209. 談銷售結算的財務管理
210. 小議財會人員如何適應信息技術環境
211. 財會人員結構現狀及存在問題研究
212. 旅遊飯店實行簽單消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3. 淺析信息技術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214. 談校園一卡通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
215. 淺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與對策
216. 關於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探討
217. 淺議企業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
218. 財務報表舞弊手段簡析
219. 實物類流動資產評估的關鍵點
220. 應收賬款風險管理探析
221.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對策研究
222.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研究
223. 淺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常見的問題與對策
224. 談資產管理電算化
225. 中小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分析及防範
226. 如何控制和防範企業財務風險
227. 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優化
228. 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及防範措施
229. 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的特點與防範
230. 淺談ERP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231. 加強成本管理 提高企業效益
232. 企業不良資產現狀成因及對策
233. 加強營運資金管理 提高資金的運用效益
234. 淺議民間資本的監管
235. 投資者如何分析現金流量表
236. 中小企業財務激勵約束機制的構建
237. 淺析「一卡通」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
238. 淺談謹慎性原則在資產核算中的應用
239. 國美經營價值鏈的財務解析
240. 連鎖企業的成本管理
241. 飯店財產管理制度
242. 淺議網路時代的財務管理
243. 企業負債經營財務問題探討
244. 關於防範企業財務風險的思考
245. 如何加強中小企業資金管理
246. 企業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247.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248. 西部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及管理模式探討
249. 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對策
250. 管理陷阱:企業賒銷是把雙刃劍
251. 華潤集團的財務管理探索
252. 納稅籌劃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253. 出資人如何監控企業財務
254. 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改革與探索
255.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56. 論電子商務時代的財務管理
257. 電子商務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258. 加強連鎖超市的財務管理
259. 試論負債經營風險控制策略
評論(2)|贊同34

搜不知道 |四級採納率29%
擅長:生活常識手機使用電影
按默認排序|按時間排序
其他2條回答

檢舉|2011-03-20 20:25253482101|四級
會計
一、綜合選題
1. 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創新問題的探討
2. 關於綠色會計理論的探討
3. 關於會計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探析
4. 關於會計政策的選擇問題探討
5. 關於合並報表若干理論問題的探討
6. 關於中西方會計准則制定模式的比較
7. 股票期權會計處理問題的探討
8. 關於企業會計政策若干問題的研究
9. 外幣報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10. 現金流量表分析與運用的研究
11. 合並會計報表合並理論的比較研究
12. 綠色會計若干問題的原因及探討
13. 關於或有事項若干問題的研究
14. 財務會計報告體系問題的研究
15. 社會責任成本問題研究
16. 企業社會成本問題研究
17. 關於企業合並會計問題研究
18. 新制度經濟學對現代會計的影響分析
19. 中國會計中介商業賄賂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20. 研究與開發費用的會計問題研究
21. 企業年金會計問題研究
22. 關於財務呈報若干問題的研究
23. 對商譽會計的探討
24. 中國會計國際化問題的研究
25. 無形資產會計計量研究
26. 合並理論與方法探討
27. 信息時代會計電算化系統安全管理研究
28. 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問題研究
29. 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動機)(方法)研究
30. 企業改制過程中的財務問題研究
31. 現代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與企業業績評價
32. 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控制機制
33. 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的研究
34. 債轉股問題研究
35. 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研究
36. 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研究
37. 企業綜合效績評價指標的研究
38.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籌資渠道和籌資方式的研究
39. 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
40. 論責任會計的激勵職能及其實現
41. 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42. 財務風險與財務預警系統
43. MBO對財務的影響與信息披露
44. 財務預測管理與創新
45. 獨立董事的獨立性研究
46. 並購融資方式及其風險防範
47. 公司治理評價問題探析
48. 公司治理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49. 上市公司董事會業績評價問題
50. 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評價
51. 基於投資者視角的經營業績評價
52. 基於債權人視角的經營業績評價
53. 內部管理業績評價若干問題
54. 基於戰略的預算管理體系
55. 企業集團戰略與預算管理
56.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特殊性研究
57. 資金集中控制模式探討
58.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組織構建探討
59. 如何規避財務活動中的風險
60. 企業籌資方式的比較與選擇
61. 發揮財務杠桿作用、優化企業資本結構
62. 投資決策方法的比較及運用
63. 財務比率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64. 企業股利政策探討
65. 政府財務風險管理研究
66. 企業並購的財務效應分析
67. 財務控制體系探析
68. 跨國關聯企業產權定價問題研究
專業選題:
1、我國會計理論體系的探討
2、中外會計報告比較及啟示
3、關於我國會計准則體系的研究
4、關於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思考
5、關於人力資源會計若干問題的探討
6、企業會計政策及其選擇問題的探討
7、中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的比較分析
8、試論會計信息失真及對策
9、關於會計職業道德的探討
10、中西方會計准則的比較分析
11、合並會計報表基本理論與方法研究
12、試論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的構建
13、關於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探討
14、試論我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構建
15、關於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的研究
16、關於中國會計法規建設問題的探討
17.高等會計教育改革問題探討
18、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會計監督
19、關於破產清算會計若干問題的思考
20、關於強化會計監督的思考
21、試論會計學科體系的構建
22、債務重組會計研究
23、稅務會計問題研究
24、經濟環境與會計計量模式
25、論現代會計的發展趨勢
26、應收賬款風險的衡量與防範
27、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研究
28、所得稅會計問題研究
29、存貨計價方法比較研究
30、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31、關於金融資產會計的研究
32、新會計准則與國際趨同問題的研究
33、新准則研究和開發費用會計處理的國際趨同以及影響分析
34、商譽及其會計處理的研究
35、會計環境及其對會計理論與實務影響的研究
36、我國會計國際化和科學化的研究
37、會計國際化問題的研究
38、對當前會計目標研究的思考
39、會計要素理論的發展及其對會計確認的影響
40、權責發生制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
41、企業現金流量指標與利潤指標的效用比較分析

其他題目:
1、 企業剩餘產生的各生產要素貢獻和分配
2、 國有企業經營者收入問題研究
3、 關於國有企業崗位工資的思考
4、 人力資本參與企業收益分配的會計學思考
5、 人力資本參與企業收益分配的可行性研究
6、 我國國有企業收入分配現狀及對策
7、 我國民營企業收入分配現狀及對策
8、 企業人力資源的確認、計量與收入分配設計
9、 人力資本參與企業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10、 企業薪酬制度改革設計
11、 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製度的創新研究
12、 基於EVA的經營者年薪制
13、 風險型企業收益分配問題研究
14、 期權激勵理論與我國的實踐
15、 企業員工持股會計處理探析
16、 基於按要素分配的科技型企業薪酬制度探討
17、 基於財務視角的企業收益內部分配管理
18、 國有企業內部工資分配製度的選擇與創新
19、 我國股票期權問題研究
20、 企業收益分配製度對企業的效率影響研究
21、 經營者薪酬與企業績效
22、 薪酬激勵與管理者會計行為的選擇
權威機構 中國學術職稱網為您推薦

⑦ 哪位大哥能幫我翻譯一下論文的摘要,就要答辯了,本人英語水平一般,感激不盡啊!不要機器翻譯。。。

論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well-known trademarks

【摘要】
【 abstract 】

馳名商標是指在長期的市場使用過程中樹立了較高的社會信譽,並為相關公眾所熟知的商標。
Well-known trademark is to point to in the market for a long time in use process set up higher social reputation, and the relevant public known as trademark.

在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馳名商標這種無形資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它不僅能為商標所有人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更能大大增強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
In the economic competition of the increasingly intense modern society, a well-known trademark the role of the intangible assets is more and more big, it not only for trademark all bring huge economic benefits, the more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a country's economy.

在巨大的經濟利益的誘惑下,許多不法分子利用馳名商標獲取巨額利潤。
In the huge economic interests, tempted by criminals use many well-known trademark high profits.

因此,馳名商標需要比普通商標更充分、更有效、更嚴格的保護。
Therefore, a well-known trademark than ordinary trademark need more fully, more effective and more strict protection.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把對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寫進了法律,以更好地發揮馳名商標的巨大作用。
In the world, many countries take the special protection of well-known trademarks written into the law to better play to the great effect of well-known trademark.

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保護馳名商標的法律體系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In this respect our country started late, protection of well-known trademark law system there are many needs to perfect place.

本文擬從馳名商標的概述、馳名商標的認定以及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等方面進行淺顯的探討,並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This paper from a well-known trademark, the well-known trademark that summary and famous trademark law protection and so on the discussion of plain,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馳名商標 馳名商標的認定 馳名商標保護理論 特殊法律保護
well-known trademark of the well-known trademark that well-known trademark protection special legal protection theory

⑧ 無形資產管理現狀分析論文答辯會提什麼問題

以我曾經指導論文的習慣,我會問簡單的問題,例如,典型的無形資產有哪些?無形資產的折舊通常是幾年?

⑨ 會計論文,大家看看哪個好答辯啊 拜託了

申請免考需要准備的材料(各地不同僅供參考) 要求免考部分課程的考生,應在規定的報名時間內向所在的市、縣(區)自學考試辦公室(以下簡稱考辦)提出申請,填寫《課程免考申請表》一份,並提供下列材料。 1、原畢業學校或自學考試畢業證原件及復印件一份。2、當年普通高校的應屆本科或專科畢業生(最後一學年)可提供學校教務處證明(原件一份)。3、原畢業學校的學籍卡復印件一份,並加蓋學校教務處公章(紅印);或者將本人人事檔案中的學籍卡復印一份,並加蓋本人人事關系主管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的公章(紅印)。4、學籍卡應含有每學期所學的課程、學分、學時、考試類型、考試成績等內容。學籍卡上如有更改記錄,應由原畢業學校教務處在復印件上更正之處加蓋公章(紅印),並由經辦人簽名。5、自學考試畢業生只需提供本人《畢業生登記表》中成績欄部分的復印件一份即可。 ffqbknipceI

⑩ 求論文一篇

1.決策失誤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決策失誤導致國有資產流失較為普遍,其成因:一是「區域利益」作祟,盲目引進,重復建設。據有關資料顯示,全國目前有上千億元的投資因決策失誤而造成損失。我國幾乎每個省都有彩電生產線,然而,彩電生產線的利用率只有45% ;各地區為振興地方經濟,不注重實效,盲目引進冰箱、洗衣機生產線,但由於市場及產品本身質量等因素,只好紛紛停產,目前其生產線的利用率只有40%.
由於市場的暫時過熱,加上「區域利益」的驅動,從而鼓舞了地方政府、部門領導及企業經營者的獲利信心,最終導致決策失誤。二是決策不民主,一言堂。為使企業能在更寬松的環境中發展,80年代後期,改革提出了新思路:政企分開。政企分開後,企業擺脫了眾多婆婆的干預,得以快速發展。但同時暴露出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法人代表一人說了算,即:一個腦袋、一個思想、一隻筆、一張嘴「。某電視機廠,是我國最早的電視機生產廠家之一,1988年到1990年間,廠長一個決策,投資6000萬元與日本一家公司合資興建空調器廠,利潤分成與外方實行倒四六;而後又投資3000萬元引進國外平繞行輸出變壓器生產線,由於選擇不當,無法使用,成了一堆費鐵;後又投資1 億元從美國引進紙箱生產線,因產品無市場,到目前為止設備仍無法啟動。
2.在破產中國有資產流失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機制的逐步完善,價值規律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市場機制運行的形式是機遇與風險並存,其結果當然符合「優勝劣汰」這一自然規律。在這種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作用下,企業破產成為不可避免的現象,也正是由於商品經濟客觀發展趨勢的沖擊,破產才應運而生。據初步統計,從1988年試行《破產法》以來,全國共審結破產案件2000多件,已破產的企業當中,絕大部分企業佔用大量國有資產,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破產的主要動機是逃避債務,企業破產了,銀行貸款理所當然地予以核銷。「破產有利」、「先分後破」的現象相當嚴重,破產企業中的資產流失,已成為國有資產流失的主渠道之一。
3.在企業改制中,國有資產流失
黨的十五大以後,股份制在國有企業改革中普遍推廣。這種新體制的實施,為我國國有企業走出困境、重振雄風、注入活力提供了政治保證。但由於一些企業在操作中的不規范,造成了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其現象為:
一是將國有資產低估或不進行評估就低價入股。一些股份制企業在組建過程中,對國有資產高值低估。最常見的手法是對其中有形資產部分按原值等價摺合入股,如對土地、房產等大宗不動產按原購入價評估,不計其市場升值部分。相當一部分企業甚至把原來國家撥給的土地,不計價摺合成國家股份劃作自己企業的法人股,對國有資產中的專利、商標、商譽、品牌等極具價值和增值潛力的無形資產,則不予評估或按極低的價格評估,有意無意吞噬國有資產。
二是將公有資產按比例送給個人。一部分人認為:職工是企業的主人,是財富的創造者,在改制中為保護一己私利,將公有財產無償量化給個人,致使國有資產流失。
三是在紅利分配時,國家股、集體股、個人股同股不同利。不合理的利益分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據國家體改委與財政部估計,僅1997年國家應得的收益流失約3 億元以上。四是改制企業發生的虧損由改制前單位負擔。
4.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中國有資產流失
據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提供的資料表明,僅1992年全國與外商合資合作的8550家國有企業中,有5000多家的675 億元帳面資產沒有經過評估,按45.2% 的升值率(有關部門計算的)計算,一年中就流失掉305 億元。
5.經營管理不善造成企業國有資產流失
企業經營管理的優劣,直接影響國有資產的運營,一些企業經營管理混亂,沒有章法,不按照嚴格的組織程序辦事,對項目的開發不作充分的調查和科學的論證,拍腦袋定盤子,致使決策失誤;粗放式的生產技術管理,造成生產技術效率低下,從而導致企業整體效益下降,甚至虧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如某冷凍廠投資2000萬元建立兩個萬噸冷庫,其利用率僅有13% ,每年折舊及貸款利息共400 萬元,企業每年虧損200 萬元。此外,企業資產流失與管理不善有直接聯系,財務管理混亂,存在大量的帳外國有資產。據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推算:全國預算內國有企業帳外固定資產凈值約147.6 億元。
6.財政性蠶食,形成國有資產流失
財政性蠶食形成的國有資產流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財政赤字向銀行透支。這部分早在歷年財政預算中支出的資金,財政不可能、也無法歸還金融部門,實際上是財政侵食了金融資產;
二是銀行墊付款項認購國債。自1981年到1998年全國發行國庫券累計511.3 億元,銀行認購167.4 億元佔32.7% ;
三是財政應補企業虧損未補款項。這部分資金實際上是讓銀行信貸資金墊付了。這三項合計,財政蠶食金融性國有資產達1100億元(《資本經營論》114 頁)。
7.無形資產、土地不入帳
會計改革之前,無形資產在我國得不到國家和社會的承認,時至今日,很多企業的無形資產尚未估計入帳,企業的權益無從體現,商標、專利權、專利等無形資產流失於帳外。自然資源未納入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土地未被列入固定資產,頻頻被蠶食侵佔,招商引資不作價,流失嚴重。
8. 激勵制度設計問題導致管理層收購(IPO)過程中大量國有資產流失
一方面,由於法制不健全等等原因,管理層在收購時可以大量壓低收購價格,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另一方面,由於我國規定一般是經營不善的企業才IPO,而IPO往往有利可圖,這使得管理者有激勵故意使經營狀況變差,比如能收回的賬款不收,等等。
國有資產流失的防治措施
1.公正、公開、透明 一是公正評估國有資產,通過完善資產評估法規,規范資產評估程序和制度,嚴格執法,加強對資產評估的監管,做到資產評估的公正科學化,保證國有資產評估價值合理准確,在資產評估過程中不發生國有資產流失。 二是公開轉讓國有資產,通過建立國有資產公開拍賣的制度,使國有資產出售信息公開透明,避免國有資產轉讓中的「暗箱操作」,形成國有資產轉讓中買者和賣者之間的公開公平競爭局面,在買者和賣者的競爭中發現國有資產的市場價格。在公開競爭拍賣過程中,會減少乃至消除國有資產低於正常價格出售和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的現象。 三是企業改制操作要透明。企業改制方案應當充分聽取職代會和廣大職工群眾的意見,避免企業主管部門與原企業經營者或個別人一對一的暗箱操作;通過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工會組織等多種渠道提高企業改制工作的透明度,將企業改制工作置於群眾的參與監督之下。企業資產清理、資產評估,以及重要改制方案的實施等情況,要及時地反饋給全體職工群眾。
2.強化資產管理部門的監督、審核、查處機制
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企業負有指導、督查責任。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要監督改制企業的清產核資,加強對資產評估機構的管理,嚴格審查評估機構資格,核查評估結果,保證評估質量。對改制企業中發生的國有資產流失案件,要協同有關部門進行查處,堅決杜絕企業改制中人為因素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
3.完善法律法規,標本兼治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財政部日前發布了《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對企業國有產權轉讓行為的決策、批準的操作程序等進行了規范,並明確了相關各方的法律責任。辦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此辦法的出台,對於規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行為,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的監督管理,促進企業國有資產的合理流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防止企業國有資產流失具有重要的法律和制度意義。下一步還應在繼續健全完善的基礎上,著手制訂出台《國有資產法》。
4.加強審計監督
卓有成效的審計無疑是國有資產強有力的看護者。近年來,我國審計與查處力度正斷加大。數字顯示,去年全國共審計13萬多個單位,審計處理後上繳財政148.2億元,減少財政撥款和補貼10.1億元,歸還原渠道資金90.7億元。今後還應繼續加大審計力度,擴大審計范圍,讓百姓清晰地看到政府捍衛國有資產安全、懲治腐敗的決心和公正透明的勇氣。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論文答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