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交給境外的特許權使用費,可以在稅前列支么
可以在稅前列支。
② 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及稅費的賬務處理
交納的稅金
借:其他應收款-代扣代交稅款
貸:銀行存款
支付的技術使用費(需扣下代交的稅款)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收到技術使用費發票後
借:管理費用
貸:預付賬款
貸:其他應收款-代扣代交稅款
企業應設置「預付賬款」會計科目,核算企業按照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
(1)企業因購貨而預付的款項,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2)收到所購物資時,根據發票賬單等列明應計入購入物資成本的金額,借記「物資采購」或「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應付金額,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3)補付的款項,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4)退回多付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2)境外特許權使用費中華會計擴展閱讀:
企業撥出用於投資、購買物資的各種款項,不得在「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企業發生其他各種應收款項時,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收回各種款項時,借記有關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
實行定額備用金制度的企業,對於領用的備用金應當定期向財務會計部門報銷。財務會計部門根據報銷數用現金補足備用金定額時,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現金」或「銀行存款」科目,報銷數和撥補數都不再通過「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
企業其他應收款與其他單位的資產交換,或者以其他資產換入其他單位的其他應收款等,比照「應收賬款」科目的相關核算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其他應收款進行檢查,預計其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並計提壞賬准備。企業對於不能收回的其他應收款應當查明原因,追究責任。
對確實無法收回的,按照企業的管理許可權,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准作為壞賬損失,沖銷提取的壞賬准備。
經批准作為壞賬的其他應收款,借記「壞賬准備」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已確認並轉銷的壞賬損失,如果以後又收回,按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壞賬准備」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
其他應收款科目應按其他應收款的項目分類,並按不同的債務人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其他應收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
③ 支付境外費用代扣增值稅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提供服務形成的成果屬於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定義范圍,並且服務提供方仍保有該項成果的所有權,服務接受方對此成果僅有使用權,則此類服務產生的所得,適用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的規定。
第六條規定,下列款項或報酬不應是特許權使用費,應為勞務活動所得:
(一)單純貨物貿易項下作為售後服務的報酬;
(二)產品保證期內賣方為買方提供服務所取得的報酬;
(三)專門從事工程、管理、咨詢等專業服務的機構或個人提供的相關服務所取得的款項; (四)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類似報酬。
上述勞務所得通常適用稅收協定營業利潤條款的規定,但個別稅收協定對此另有特殊規定的除外(如中英稅收協定專門列有技術費條款)。
參考《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稅收協定有關條款執行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46號)規定,轉讓專有技術使用權涉及的技術服務活動應視為轉讓技術的一部分,由此產生的所得屬於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范圍。
根據上述規定,如果企業支付的技術使用費,屬於非專利技或特許權,則應在「無形資產」會計科目核算,如果是如國稅函〔2009〕507號和國稅函〔2010〕46號所述的不應是特許權的服務費,則應在「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類會計科目核算。
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或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3〕106號)第二十二條規定,下列進項稅額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四)接受境外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的應稅服務,從稅務機關或者境內代理人取得的解繳稅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繳款憑證上註明的增值稅額。
第二十三條規定,納稅人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規定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增值稅扣稅憑證,是指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
農產品收購發票、農產品銷售發票和稅收繳款憑證。
納稅人憑稅收繳款憑證抵扣進項稅額的,應當具備書面合同、付款證明和境外單位的對賬單或者發票。資料不全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第二十四條規定,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用於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者應稅服務。其中涉及的固定資產、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商譽、商標、著作權、有形動產租賃,僅指專用於上述項目的固定資產、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商譽、商標、著作權、有形動產租賃。
(二)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及相關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者交通運輸業服務。
(三)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者交通運輸業服務。
(四)接受的旅客運輸服務。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支付的國外技術使用費,如果不屬於財稅〔2013〕106號文件規定的不得抵扣的項目,扣稅憑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規定的,可憑取得的解繳稅款的稅收繳款憑證上取得的增值稅額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④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會計分錄
1. 征稅范圍
(1)一般規定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
【提示】提供著作權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出版、發表)
轉讓上述相關權利行為,也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但是此稅目不包括土地使用權轉讓。
(2)特殊規定
①對於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屬於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②個人取得特許權的經濟賠償收入,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賠償的單位或個人代扣代繳。
③編劇從電視劇的製作單位取得的劇本使用費,不再區分劇本的使用方是否為其任職單位,統一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2. 計征方法:按次計征
(1)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2)如果該次轉讓取得的收入是分筆支付的,則應將各筆收入相加為一次的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3. 稅率
稅率:基本稅率為20%
4. 應納稅額的計算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
⑤ 用境外關聯方無形資產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可否稅前扣除
根據《國家稅務總來局關於企源業向境外關聯方支付費用有關企業所得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16號)第五條規定,企業使用境外關聯方提供的無形資產需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應當考慮關聯各方對該無形資產價值創造的貢獻程度,確定各自應當享有的經濟利益。企業向僅擁有無形資產法律所有權而未對其價值創造做出貢獻的關聯方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⑥ 請問向境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代扣代繳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增值稅附加應該如果記分錄
按形式發票金額拆分為價稅額正常記賬:
1、收到形式發票時
借:成本費用類科內目
貸:應容付賬款
2、代扣繳增值稅及附加稅費時
借:應付賬款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交稅金-代扣增值稅(銷項稅)
應交稅金-代扣稅費
3、代扣所得稅時
借:應付賬款
貸:應交稅金-代扣所得稅
⑦ 稅法題:支付給境外某公司特許權使用費,扣繳相應稅款並取得稅收繳款憑證,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費的金額
第一,1000000是含增值稅的
第二,特許權是無形資產,稅率是6%
⑧ 境內向境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可以免增值稅么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在境內銷售服務、無形 資產或者不動產,是指:(一) 服務(租賃不動產除外)或者無形資產(自然資源使用權除外)的銷售方 或者購買方在境內;(二) 所銷售或者租賃的不動產在境內;(三) 所銷售自然資源使用權的自然資源在境內;(四)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三條規定:「下列情形不屬於在境內銷售服務或者無形資產:(一) 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向境內單位或者個人銷售完全在境外發生的服務。(二) 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向境內單位或者個人銷售完全在境外使用的無形資產。(三)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向境內單位或者個人出租完全在境外使用的有形動產。(四)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根據上述規定,如果無形資產完全在境外使用則不征增值稅,無形資產在境內使 用或境內外使用則需扣繳增值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條規定的收人來源地的判定 原則,只要特許權使用費的支付方在境內,無論是否完全在境外使用,均需依法扣繳 預提所得稅。
⑨ 向境外企業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是如何計算的
10%已經是按的簡易辦法,直接按應付費用乘以10%,支付的時候扣除代付的稅款
⑩ 支付境外特許權使用費是否預提企業所得稅
境內企業如果對外支付的是特許權使用費,則應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回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按收答入全額繳納10%的企業所得稅。
境內企業如果對外支付的是勞務費等,則需要視該境外企業所提供的勞務是在境內還是境外,如果勞務完全發生在境外,則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不需在我國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該境外企業需要到境內進行服務,則需要視提供服務的國家是否為與我國簽訂了稅收協定的國家。
如果是與我國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則還要判斷其是否在境內構成了機構、場所,如果未構成常設機構則按照協定不需要在境內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確實構成了常設機構,則應於境內按勞務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而對於與我國沒有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派遣雇員到中國境內提供勞務,通常構成上述意義上的機構、場所,應對歸屬於該機構、場所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適用25%的稅率,而不再區分是否構成常設機構。
通常情況下,技術服務費與特許權使用費的區分,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07號)相關規定進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