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特許權使用費常設機構

特許權使用費常設機構

發布時間:2022-03-22 22:44:38

A. 非居民企業源泉扣繳與稅務機關的指定扣繳的適用范圍

1、是否適用源泉扣繳辦法,要根據取得收入的性質確認。

其實適用源泉扣繳辦法的所得,象來源於中國境內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轉讓財產所得等,對應的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一般都不會符合機構場所的條件(注意:「構成機構場所」與「常駐代表機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是由此類所得的特點決定的。

2、技術轉讓收入屬於「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源泉扣繳管理辦法,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為10%(前提:先看協定)。

3、同一合同,有可能既涉及提供勞務又涉及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分別處理。勞務所得實行自行申報或指定扣繳辦法,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實行源泉扣繳,分別按規定辦理備案、報送資料、計算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

4、根據國稅發〔2008〕120號及國稅函〔2009〕50號兩個文件的規定,勞務所得必須要在國稅局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實行源泉扣繳管理辦法的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則要看中方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是由哪個局征管的,就在哪個局申報繳納。

5、另請詳細參閱執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非居民企業所得稅源泉扣繳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3號)及「非居民承包工程作業和提供勞務稅收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9號)兩個重要文件。

(1)特許權使用費常設機構擴展閱讀:

1、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九條第二項規定的轉讓財產所得包含轉讓股權等權益性投資資產(以下稱「股權」)所得。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凈值後的余額為股權轉讓所得應納稅所得額。

2、股權轉讓收入是指股權轉讓人轉讓股權所收取的對價,包括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的各種收入。

3、股權凈值是指取得該股權的計稅基礎。股權的計稅基礎是股權轉讓人投資入股時向中國居民企業實際支付的出資成本,或購買該項股權時向該股權的原轉讓人實際支付的股權受讓成本。

4、股權在持有期間發生減值或者增值,按照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的,股權凈值應進行相應調整。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

5、多次投資或收購的同項股權被部分轉讓的,從該項股權全部成本中按照轉讓比例計算確定被轉讓股權對應的成本。

B. 公司向境外其他公司支付特許權使用費,都要繳納哪些稅

  1. 營業稅

  2. 企業所得稅

  3. 企業應將不含稅所得換算為含稅所得再計算扣繳。


特許權回使用費是一個綜合性的答概念,並非指得「某一個」需要有償付費使用的特許權,而是一類權利,這一類權利絕大部分屬於知識產權類(非專利技術除外),畢竟知識產權是現代社會可以作為有償使用並合法交易的權利主力軍。

C. 企業所得稅困惑——確定常設機構的利潤時,應允許扣除其進行營業發生的各項費用,如何理解

因為您這邊只截取了合同的一部分,我沒有太看懂您和那邊的關系,似乎是您加盟了國外的連鎖酒店?所以以下是基於我看懂的部分來說:

1、扣除其進行營業發生的各項費用:因為企業內部各部門的相互服務同樣會產生利於整個企業的價值,因此這樣也會有利潤產生的可能,而這一部分可以豁免,不計入征稅。

2、為您提供統籌服務的是總公司或總公司境外機構么?如果是的話,這些機構所需繳納的稅金是在境外徵收的,我國稅務機關不徵收企業所得稅。

D. 常設機構取得技術服務費如何納稅

近日,某公司來電咨詢
。某境外機構在向其公司提供專有技術使用權過程中,派員為該項技術的使用提供有關支持、指導等服務並收取服務費,並在境內構成常設機構,這種服務項目屬於勞務還是特許權使用,可否按特許權使用申請營業稅免稅?《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
》(國稅函[2009]507號)第五條規定,在轉讓或許可專有技術使用權過程中如技術許可方派人員為該項技術的使用提供有關支持、指導等服務並收取服務費,無論是單獨收取還是包括在技術價款中,均應視為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的規定。但如上述人員的服務已構成常設機構,則對服務部分的所得應適用稅收協定營業利潤條款的規定。如果納稅人不能准確計算應歸屬常設機構的營業利潤,則稅務機關可根據稅收協定常設機構利潤歸屬原則予以確定。
根據上述規定,如果在境內不構成常設機構的,適用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的規定。在境內構成常設機構的,提供的服務部分應按其營業利潤繳納企業所得稅。通常做法是由稅務機關對其利潤率進行核定,再以該項服務費收入乘以利潤率後再按25%的法定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關於利潤率的確定應依據《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非居民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管理辦法〉的通知
》(國稅發[2010]19號)相關規定進行申報計算繳納所得稅。
上述企業所得稅的規定不適用於營業稅,根據《
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第四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下簡稱境內)提供條例規定的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是指:(一)提供或者接受條例規定勞務的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二)所轉讓的無形資產(不含土地使用權)的接受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三)所轉讓或者出租土地使用權的土地在境內;(四)所銷售或者出租的不動產在境內。根據上述規定,無論是否在境內構成常設機構,均應在境內繳納營業稅。不能按特許權使用申請免繳營業稅。

E. 內地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安排的第十二條 特許權使用費

一、發生於一方而支付給另一方居民的特許權使用費,可以在該另一方征稅。
二、然而,這些特許權使用費也可以在其發生的一方,按照該一方的法律征稅。但是,如果收款人是特許權使用費受益所有人,則所征稅款不應超過特許權使用費總額的百分之十。雙方主管當局應協商確定實施該限制稅率的方式。
三、本條「特許權使用費」一語是指使用或有權使用文學、藝術或科學著作,包括電影影片、無線電或電視廣播使用的膠片、磁帶的版權,專利、商標、設計或模型、圖紙、秘密配方或秘密程序所支付的作為報酬的各種款項,或者使用或有權使用工業、商業、科學設備或有關工業、商業、科學經驗的情報所支付的作為報酬的各種款項。
四、如果特許權使用費受益所有人是一方居民,在特許權使用費發生的另一方,通過設在該另一方的常設機構進行營業或者通過設在該另一方的固定基地從事獨立個人勞務,據以支付該特許權使用費的權利或財產與該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有實際聯系的,不適用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應視具體情況適用第七條或第十四條的規定。
五、如果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人是一方政府、地方當局或該一方居民,應認為該特許權使用費發生在該一方。然而,當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人不論是否為一方居民,在一方設有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支付該特許權使用費的義務與該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有聯系,並由其負擔這種特許權使用費,上述特許權使用費應認為發生於該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所在的一方。
六、由於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人與受益所有人之間或他們與其它人之間的特殊關系,就有關使用、權利或情報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數額超出支付人與受益所有人沒有上述關系所能同意的數額時,本條規定應僅適用於後來提及的數額。在這種情況下,對該支付款項的超出部分,仍應按各方的法律征稅,但應對本安排其它規定予以適當注意。

F. 什麼是在國際上通行的常設機構的原則實質是什麼怎樣執行這一原則才能兼顧征稅各國的利益

這個問題,俺知道,但是我沒有電子版的,打字太累。
去圖書找一本國際稅法的書吧。一般厚一點的書投有。有些國際投資法的書里也有。

G. 特許權使用費的使用費范圍

特別需要注意,國家稅務總局以通知的形式(國稅函[2009]507號),明確了下列四類使用費,不屬於特許權使用費:
一、是單純貨物貿易項下作為售後服務的報酬;
二、是產品保證期內賣方為買方提供服務所取得的報酬;
三、是專門從事工程、管理、咨詢等專業服務的機構或個人提供的相關服務所取得的款項;
四、是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類似報酬。
由此可見,特許權使用費在定義上,目前仍然基本局限於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各種許可所得。
(2)特許權適用情況
《協議》Article 8 (c)規定:「作為被估貨物的銷售條件,買方必須直接或間接支付與被估貨物有關的特許權利費,只要此特許權利費未包括在實付或應付價格中」,應計入完稅價格。
特許權使用費計入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的條件:
1、與被估貨物有關:
確定一項特許費是否與被估貨物有關,主要取決於具體的支付對象,這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我們在分析被估貨物(有形貨物)和權利、信息或服務等(無形貨物)的支付關系時,一般應把握一項基本的原則,進口商是否可以無需購買無形貨物就可得到有形貨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無關,此時應盡可能將它們分開計價;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有關。
進口貨物的復制權與被估貨物無關。
2、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3、買方支付且尚未包含在實付應付價格之中
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特許費的支付必須是被估貨物的一項銷售條件,這是判斷該費用是否成為被估貨物完稅價格一部分的重要標准。這里所說的銷售是指輸入進口國的出口銷售,因此有關貨物進口後,進口商在進口國內轉售該貨物時所引起的特許費,即使成為轉售的一項條件,也不能成為完稅價格的一部分。

H. 論述:國際稅法中「常設機構」及其利潤范圍到確定。

在國際稅收中,跨國企業的跨國營業所得面臨著雙重征稅,對此,居住國和來源國達成了常設機構原則,但各國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的不統一產生了雙重征稅和不征稅問題。為此,OECD於2006年發布《常設機構利潤歸屬報告》,統一採用OECD授權方法來歸屬常設機構的利潤。我國應借鑒該《報告》,規定一個類似OECD授權方法的利潤歸屬方法,加強對內部交易的利潤歸屬管理,明確規定針對常設機構的特別納稅調整。 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國基於居民、來源等標准對跨國企業行使的稅收管轄權不斷發生沖突,導致企業跨國經營所得雙重征稅。為解決這個問題,國際社會達成了常設機構原則,即以常設機構標准來劃分居住國和來源國雙方在跨國經營所得上的征稅許可權。但如何確定常設機構的應稅所得,各國經常使用不同的方法,使得常設機構利潤的雙重征稅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從而妨礙了國際經濟的發展。為此,經合組織(OECD)在2006年11月發布了《常設機構利潤歸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採用OECD授權方法來確定常設機構的利潤歸屬。鑒於我國稅收協定工作文本基本採用OECD稅收協定範本的規定,本文試結合中國實際,借鑒該報告,對我國目前採用的方法提出改進建議。一、國際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的比較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主要有獨立企業核算方法、經驗方法和公式分配方法。 所謂獨立企業核算方法,是指用反映在常設機構會計賬簿上的收入來計算其應稅所得的一種方法。為了了解分支機構的盈利情況,注重經營管理的企業通常都要求分支機構建賬,稅務機關往往以此為基礎來調整常設機構的利潤。①所謂公式分配方法,是指將一定時期(通常是一年)公司集團的收入匯總,然後根據公式按照一定要素比例分攤到相關國家,各國按照本國稅率就分得部分征稅。②所謂經驗方法,是指估算常設機構正常交易利潤的一種方法。當稅收當局有充足的理由認為常設機構賬簿上的所得不足或錯誤從而導致獨立企業核算方法不能用時,稅收當局會參考有關國家類似企業的所得來評估常設機構的合理利潤。其主要特徵是將企業總利潤按一定比例分配給常設機構,如根據企業資本與常設機構資本的比例,企業工資總額與常設機構工資額的比例等。 上述三種方法各有優缺點。獨立企業核算方法最大的優點是體現了獨立企業原則和正常交易原則,能保證稅收利益的公平分配,因此目前很多國家使用該方法來歸屬常設機構利潤。但是,常設機構並非法律上獨立的實體,基於稅收目的把其視為法律上的獨立實體常常需要對其賬簿做出重大調整,③而這不可避免會產生很多問題,如對企業內部交易利潤征稅,就會出現企業整體尚未實現的利潤被征稅;各國對利息支付、總部支出、研發費用扣除的規定不一致,會帶來對常設機構的雙重征稅或不征,要求常設機構提交賬簿也會給常設機構帶來很大的負擔。公式分配方法的優點是納稅人不再承擔提交賬簿的負擔,稅務機關不必逐筆審核每項交易,簡化了稅務征管工作,提高了稅務機關的效率,發展中國家可以根據公式中的要素比例比較公平地分配稅收份額。缺點是公式不容易達成,獲得公式要素所需要的信息比較困難。此外,跨國公司可能會通過操縱要素所在地來減輕稅負,實現利潤轉移。因此,這種方法經常在一國國內跨行政區域的稅收分配中使用,如美國、加拿大對跨州、省經營的公司就使用公式來分配經營所涉各州、省的應稅所得。近幾年來,歐盟也在研究公式分配法在歐盟范圍內的使用。④經驗方法的優點是方便,缺點是精確度較低,往往不關注企業內部的特定交易,而關注更大經營種類的利潤,該方法在保險等行業中使用得比較多。 二、經合組織《報告》所規定的利潤歸屬新方法為了解決正常交易原則下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不統一產生的雙重征稅和不征稅問題,《報告》規定了OECD授權方法來歸屬常設機構的利潤。該方法分為兩步:首先,將常設機構假設為一個在經濟上和法律上獨立於其所隸屬企業總機構和其他部分的獨立分設企業,用職能分析的方法來分析常設機構所承擔的功能,並根據常設機構在承擔風險和創設資產的經濟所有權方面履行的重要的人的職能來分配風險和資產的經濟所有權;對從事傳統銀行業務的銀行常設機構、金融產品全球經營企業的常設機構、保險業常設機構,則根據企業關鍵風險承擔功能來分配風險和資產。在此基礎上,根據常設機構所承擔的風險向其分配自有資本和融資成本。其次,在可比性分析基礎上,通過類比,用轉讓定價方法來計算常設機構與其所隸屬企業總機構或其他部分進行內部交易應歸屬的營業利潤。 (一)OECD授權方法的第一步:確定假設獨立分設企業的活動和條件1.常設機構的功能分析。由於常設機構並非法律上的獨立實體,只是獨立實體的一部分,因此獨立法律實體所能確定的功能、使用的資產、承擔的風險等在常設機構身上都得不到,為了確定常設機構的功能及履行這些功能的內部和外部條件,OECD授權方法首先要對常設機構進行功能分析,以確定企業哪些已經發生的活動和責任與常設機構相關聯,關聯到什麼程度;常設機構以什麼身份履行了這些功能,是為企業其他部分提供的服務還是常設機構本身的功能。 2.常設機構的風險、資產、資本、付息資金的分配。在常設機構所履行的功能中,有兩種重要的功能,即承擔風險的重要的人的功能和確定資產經濟所有權相關的重要的人的功能,OECD授權方法將根據常設機構人員所履行的承擔和管理風險相關的重要功能而分配風險,也將對常設機構人員按所履行的資產經濟所有權相關的重要功能而分配資產的經濟所有權。自有資本的分配是在評估常設機構風險和資產的基礎上確定的。為了把合理的利息費用從常設機構利潤額中扣除,OECD授權方法還對常設機構分配企業支付利息借來的資金。 3.內部交易的承認。公司的內部交易是否能基於稅收目的予以承認,2006年《報告》規定要用功能和事實分析來確定。具體分為兩步,第一步要確定一個內部交易是否發生。確認一個內部交易是否發生,要看是否存在一個真實並可識別的事件,如存貨的轉移、服務的提供、無形資產的使用等。第二步要確定真實並可識別的事件是否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2006年《報告》認為,如果該事件能產生作為內部交易結果的風險、責任和利益的重要經濟意義的轉移,則可以證明該事件是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具備這兩個條件,一個內部交易就可以基於稅收目的予以承認。⑤ (二)OECD授權方法的第二步:在可比性分析基礎上確定常設機構的利潤在OECD授權方法第二步下,首先要作可比性分析。之所以如此,是為了確定常設機構向企業其他部門提供商品、服務、資產等所構成的內部交易是否與相互獨立企業間提供商品、服務、資產等所構成的獨立交易可比。2006年《報告》認為,一個內部交易和一個獨立交易是否可比,要考慮財產或勞務的特徵、職能因素、合同條款、經濟環境和經營戰略這五個要素。如果通過五要素的分析認為這兩個交易可比,則常設機構應該獲得獨立企業在正常交易原則下進行同樣可比提供應該獲得的回報。《報告》認為可以使用OECD授權方法來確定回報,該方法就使用經合組織1995年《轉讓定價指南》中所規定的轉移定價方法來確定常設機構的利潤。轉移定價方法既包括可比非受控價格法、再銷售價格法和成本加成法三種交易方法,也包括可比利潤法和利潤分割法等利潤法。 由於目前尚沒有一個全球性的國際稅收組織,經合組織在某種程度上引領著全球性稅收規則的制訂,其先行一步制訂的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必將對各國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產生重大的影響,從而對全球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的統一產生積極的作用。而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的統一,必將大大減少各國對常設機構利潤的雙重征稅或不征稅,促進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的發展。 三、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新方法對中國的啟示(一)我國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存在的問題 在雙邊稅收協定對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缺乏具體規定的情況下,一國往往需要藉助國內法來確定常設機構的利潤,我國也是如此。但分析我國有關常設機構利潤歸屬的國內法,可以發現其存在如下問題: 1.用來歸屬常設機構利潤的方法比較單一。為了確定常設機構的利潤量,我國對外國企業代表機構採用據實申報法、經費支出換算收入法等方法,對其他構成常設機構的機構、場所採用據實申報法等方法。據實申報法要求常設機構建立賬簿、提供准確的成本費用憑證,如果常設機構不能提供,稅務機關會採用經費支出換算收入法等來確定應稅所得。因此,我國用來歸屬常設機構利潤的方法基本上以據實申報法為主,方法單一。 2.利潤歸屬方法在稅收實踐中存在很多缺點。據實申報法屬於獨立企業核算方法,只能在常設機構建賬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如果常設機構沒有建賬,則該方法不能使用。此外,該方法建立在常設機構賬簿的基礎上,不但會加大納稅人舉證的成本,也會加大稅務機關審核的成本。而經費支出換算收入法是根據經費額、傭金率、業務收入額等推算出常設機構的應納稅所得額。這種方法很明顯屬於經驗方法,雖然易於操作,但簡單地按照這幾個標准來確定應稅所得明顯有失公允,缺乏科學性。 3.利潤歸屬方法對特定內部交易不適用。我國一直注重常設機構與外部獨立企業交易的利潤歸屬,不重視常設機構與企業總部或其他部門間進行的內部交易的利潤歸屬。《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49條規定,「……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租金是企業提供固定資產、包裝物或者其他資產的使用權所取得的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是提供無形資產所取得的所得,利息是提供資金所取得的費所得,我國稅法不承認這樣的交易,就意味著我國既不允許常設機構計算從這些交易中產生的利潤,也不允許常設機構扣減從這些交易中產生的成本。 4.沒有明確規定適用於常設機構的特別納稅調整方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特別納稅調整條款基礎上,國家稅務總局又於2009年1月8日發布了《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試行)》,對適用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的事項、關聯申報、資料提供、採用的方法等做了具體規定。但該法沒有明確提及總機構利用常設機構所進行利潤轉移無疑是個遺憾。實踐中,總機構利用常設機構進行利潤轉移已成為常見的逃稅、避稅手段,如偽造證明文件、加大常設機構費用扣除比例、控制常設分支機構提供勞務時間使其不構成常設機構等。 (二)完善我國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的建議 針對我國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存在的問題,我國應由國家稅務總局以稅收規章的形式規定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並提供具體的指導。採用稅收規章的形式制定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既有法律的依據,也得到實踐的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20規定:「本章規定的收入、扣除的具體范圍、標准和資產的稅務處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這里的收入當然包括常設機構的收入。因此,根據該條制定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是有法律依據的。此外,我國許多稅收方法是由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如《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試行)》。⑥因此,用稅收行政規章的形式制定常設機構利潤歸屬方法是可行的。 對於常設機構利潤歸屬的方法,我國可以借鑒經合組織2006年《報告》的規定,明確規定常設機構利潤歸屬可以使用OECD授權方法,並對該方法提供指導。新方法不僅適用於常設機構所進行的外部交易,對於內部交易也應該進行利潤歸屬。最後,應針對常設機構的避稅情況,明確規定針對常設機構的特別納稅調整,使用的方法應為轉移定價方法。

I. 涉外所得稅常設機構如何判定

1、常設機構的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第五條常設機構規定,締約國一方企業通過雇員或其他人員在締約國另一方提供的咨詢勞務,除適用第七款規定的獨立代理人以外,這些活動(為同一個項目或兩個及兩個以上相關聯的項目)在任何12 個月中連續或累計超過六個月的,應認為在該締約國另一方設有常設機構。

2、常設機構的繳納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第七條營業利潤第一款規定,締約國一方企業的利潤應僅在該締約國征稅,但該企業通過設在締約國另一方常設機構在該締約國另一方進行營業的除外。如果該企業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在該締約國另一方進行營業,其利潤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但應僅以屬於該常設機構的利潤為限。

第三款規定,確定常設機構的利潤時,應當允許扣除其進行營業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行政和一般管理費用,不論其發生於該常設機構所在國或者其他任何地方。如果總部在境內構成常設機構,則應按照如下規定進行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七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所稱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原則確定:

(二)提供勞務所得,按照勞務發生地確定;

第十九條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

(一)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轉讓財產所得,以收入全額減除財產凈值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其他所得,參照前兩項規定的方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因此,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如何納稅取決於是否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如果依協定的規定在中國境內構成常設機構的,即屬於設立了機構場所,應由該境外企業依《非居民承包工程作業和提供勞務稅收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2009年第19號)的規定辦理稅務登記,接受稅務管理並自行就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依25%的稅率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滿足一定條件的由稅務機關指定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如果未構成常設機構的,但屬於《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九條所規定的范圍的,應依第三條第三款的規定繳納10%(或依協定的稅率)的預提所得稅。

對勞務所得,應依勞務發生地原則確定是否為在境內提供所得,進而判斷是否應在中國境內繳納企業所得稅,若勞務發生地在境外,則不納企業所得稅。

J. 支付境外特許權使用費是否預提企業所得稅

境內企業如果對外支付的是特許權使用費,則應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回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按收答入全額繳納10%的企業所得稅。

境內企業如果對外支付的是勞務費等,則需要視該境外企業所提供的勞務是在境內還是境外,如果勞務完全發生在境外,則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不需在我國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該境外企業需要到境內進行服務,則需要視提供服務的國家是否為與我國簽訂了稅收協定的國家。

如果是與我國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則還要判斷其是否在境內構成了機構、場所,如果未構成常設機構則按照協定不需要在境內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確實構成了常設機構,則應於境內按勞務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而對於與我國沒有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派遣雇員到中國境內提供勞務,通常構成上述意義上的機構、場所,應對歸屬於該機構、場所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適用25%的稅率,而不再區分是否構成常設機構。

通常情況下,技術服務費與特許權使用費的區分,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07號)相關規定進行判定。

閱讀全文

與特許權使用費常設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