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屬於什麼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確認,應當在特許經營權轉讓、收到支付或者取得支付憑證時確專認。
未經許屬可,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為自身利益使用特許經營。只有特許經營權所有人同意轉讓或允許使用特許經營權,並支付一定的特許權使用費,才能使用特許經營權。
因此,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特許權所有者的專有收入,也是單位和個人應納稅收入的組成部分。
(1)經營權使用費擴展閱讀:
1、無形的交易對象
特許經營交易涉及大量無形商品,包括技術、知識產權、數字產品等無形物品。無形貿易對象意味著它們與實物進口是分開的。
2、生的智慧
特許經營源自於智力或才能等成果,而創造力是產品內在價值的來源。無論是商標、專利、專有技術還是版權,都是智慧凝聚和創造力的體現。
3、用於復制或服務
就交易目的而言,特許經營權轉讓的顯著特徵是具有復制產品或服務的明確商業目的。限於個人使用的交易一般不定義為特許權使用費。
4、復雜的交易定價流程
由於技術、知識等大多數產品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市場上沒有類似的產品可供參考,所以產品的定價很難確定。因此,海關對特許的估價比較復雜。
參考資料:網路-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Ⅱ 計程車經營權使用費包括稅收嗎
要看是針對那方來說,對於公司來說,使用費就是向承包都收取的全部收入,公司再回按取得答收入計算增值稅。對個人來說,你交出去的承包費就是一項成本,理論上公司要開具發票給你的,你也可以理解為含稅。不過現在的計程車經營一般都是於聘請名義操作,承包都交回來的費用當成是運輸收入,並計算承包者的工資、社保、個稅等。
Ⅲ 公司讓我簽經營權有償使用費退還申請書是什麼意思
以江蘇無錫市為例,2016年3月,無錫市取消了已開收4年的「無錫市區出租汽車經營權有償使用費」,這對於無錫的哥的姐們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對政府這一減負舉措,錫城計程車司機紛紛拍手稱贊。無錫市民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希望計程車減負能帶動該行業快速提升服務質量。
計程車管理的核心就是「經營權管理」。以前是有償使用的,現在取消了,這是給計程車司機減負。所謂的「經營權」是指:出租汽車經營權是指經政府特許,經營者取得有期限從事出租汽車行業經營活動的權利。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各地的出租汽車經營權就實施有償、有期限使用的管理方式。
2013年4月1日實施的《江蘇省道路運輸條例》第40條明確「嚴格控制出租汽車客運經營權有償出讓,已實行出租汽車客運經營權有償出讓的,應逐步實行無償使用。」2015年10月10日,交通運輸部出台《關於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明確要求,「新增出租汽車經營權全部實行無償使用,已實行經營權有償使用的,城市人民政府要考慮市場公平競爭等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過渡方案,逐步取消有償使用費」。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政府開放了計程車市場,有了網約,有了專車,競爭驟然加劇,計程車生意不行了,政府再收這種錢,不合適了,計程車司機不容易,他們拿的都是辛苦錢。
大家常說的『份子錢』其實就是承包金。其規范名稱應為出租汽車租賃承包費,承包金中不僅包含了經營權有償使用費,同時還有出租汽車與公司之間約定的車輛管理費等其他相關費用,如車輛折舊費、相關稅費、車輛保險費、營運管理費等。因此,取消「經營權有償使用費」,並不是取消「份子錢」。
Ⅳ 經營權轉讓費分錄
經營權轉讓費分錄。
A公司的店鋪經營權轉讓給B公司了,B公司已付款 那我A/B兩家公司如何做分錄
A: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B: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Ⅳ 經營管理權與收費權的區別。
經營權應該包含收益權的,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Ⅵ 如果我購買商場的經營權 以後我來收取租金 購買經營權的錢算什麼費用
對價而且產生了資金的回報,可以算作一種投資成本。當然投資成本存在一定專的風險,經營權也可以說屬是一種可以市值估價的商品,這種投入也可以說說消費,並不是直接投入到正常的生產經營中的費用,基本上還可以說是購買一種無形資產的投入資金
Ⅶ 景區特許經營權 使用費 是怎樣確定的
學者一般將景區經營權理解為「旅遊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對旅遊資源的佔有、使用和享有收益的權利」。
總的來說,景區經營權實質上是指景區旅遊資源開發經營權,具體主要包括為遊客提供增值服務經營權、開發經營旅遊項目權、門票收費權等。
對於風景名勝區的景區經營權,由於門票收入不能夠納入上市主體,而且國家明令禁止以門票經營權、景點開發權打包上市。
因此,此類企業在取得經營權中不易以整體景區的經營權作為經營權的內容;
而對於非風景名勝區的景區經營權,由於國家並未對此進行限制性規定,可以整體景區的開發經營權進行轉讓。
Ⅷ 簡述特許經營費用的構成
特許經營費用一般包括: (1) 加盟費:是特許者將特許經營權授予被特許回者時所收取的一次性答費用,體現了被特許者加入特許系統所得到的各種預期利益的價值。(2)品牌使用費:包括被特許者獲權使用特許者開發出來的商標、專有技術等所支付的費用。(3) 經營管理費:被特許者在使用特許者經營管理資源過程中按一定標准或比例向特許者定期支付的費用。 (4) 保證金:為確保被特許者履行特許經營合同,特許者可要求被特許者交付一定的保證金,合同期滿後,被特許者沒有違約行為,保證金應退還被特許者。 (5)廣告合作費用:為有效利用雙方資源,確保廣告投放效果而按一定比例向加盟者收取費用。 (6)其他費用:特許者根據特許經營合同為被特許者提供相關服務向被特許者收取的費用。如培訓費、開業期推廣費用、物品配送費用等。
總之,特許人可收取的費用及相應金額應根據自身項目的優勢情況,兼顧加盟商的可盈利情況確定,以有利於招商及整個特許經營體系的長期發展為根本目的。
Ⅸ 特許權使用費與租金的關系
一般情況下應在實際支付時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但是以下兩種情況除外:
(1)雖未支付,但已計入企業當期成本、費用,並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中作稅前扣除的,應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時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
(2)雖未支付,並且不是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而是計入相應資產原價或企業籌辦費,在該類資產投入使用或開始生產經營後分期攤入成本、費用,分年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 應在企業計入相關資產的年度納稅申報時就上述所得全額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國政府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文本並請做好執行准備的通知》(國稅函〔2007〕790號)第十二條規定:本條「特許權使用費」一語是指使用或有權使用文學、藝術或科學著作,包括電影影片、無線電或電視廣播使用的膠片、磁帶的版權,任何計算機軟體,專利、商標、設計或模型、圖紙、秘密配方或秘密程序所支付的作為報酬的各種款項;也包括使用或有權使用工業、商業、科學設備或有關工業、商業、科學經驗的情報所支付的作為報酬的各種款項。由於國家稅務總局以國稅發〔2010〕75號文件發布的中新協定及議定書條文解釋中規定:中新協定條文解釋與此前下發的有關稅收協定解釋與執行文件不同的,以中新協定條文解釋為准。因此上述特許權使用費定義應當具備權威性,但在上述定義中明顯不包括土地使用權的轉讓費用(即土地出租)。
Ⅹ 企業特權使用費稅率多少
1、營業稅:
如果對外支付的是勞務費,則按照《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其細則相關規定,接受勞務的企業在境內,應由支付企業代扣代繳其應繳營業稅。
如果涉及到技術轉讓業務,則應按下列規定處理: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9]273號)規定,對單位和個人(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設立的研究開發中心、外國企業和外籍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
《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境內機構及個人對外支付技術轉讓費不再提交營業稅稅務憑證的通知》(國稅發[2005]28號)規定,自2004年5月19日起,我國境內機構及個人在外匯指定銀行購匯、或者從其外匯賬戶中對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項下技術轉讓費時,可免予提供由主管地方稅務局出具的營業稅稅務證明,但仍應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非貿易及部分資本項目下售付匯提交稅務憑證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1999]372號)的規定,提交由主管稅務機關提供的所得稅(包括企業所得稅及個人所得稅)稅務證明。
2、企業所得稅:
境內企業如果對外支付的是特許權使用費,則應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按收入全額繳納10%的企業所得稅。
境內企業如果對外支付的是勞務費等,則需要視該境外企業所提供的勞務是在境內還是境外,如果勞務完全發生在境外,則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不需在我國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該境外企業需要到境內進行服務,則需要視提供服務的國家是否為與我國簽訂了稅收協定的國家。
如果是與我國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則還要判斷其是否在境內構成了機構、場所,如果未構成常設機構則按照協定不需要在境內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確實構成了常設機構,則應於境內按勞務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而對於與我國沒有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派遣雇員到中國境內提供勞務,通常構成上述意義上的機構、場所,應對歸屬於該機構、場所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適用25%的稅率,而不再區分是否構成常設機構。
通常情況下,技術服務費與特許權使用費的區分,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07號)相關規定進行判定。
3、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非居民企業所得稅源泉扣繳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3號)第十條規定,扣繳義務人與非居民企業簽訂與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所得有關的業務合同時,凡合同中約定由扣繳義務人負擔應納稅款的,應將非居民企業取得的不含稅所得換算為含稅所得後計算征稅。
因此,如果合同中約定由境內企業負擔稅款的,企業應將不含稅所得換算為含稅所得再計算扣繳。
4、對於扣繳的營業稅與企業所得稅境外企業是否可回本國抵扣,需要視其所在國的具體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