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所得稅及個人所得稅
一、企業所得稅計算項目
1.本期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事項(這里的納稅調整事項主要包括暫時性差異和永久性差異);
2.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
3.本期所得稅費用=本期應交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
關於所得稅會計的核算,關鍵應理解以下關系:"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的期末余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期末金額 未來轉回時的所得稅稅率;"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期末金額 未來轉回時的所得稅稅率。
二、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註:新個稅法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企業所得稅(以下簡稱″企稅')和個人所得稅(以下簡稱″個稅')征稅對象都是對其收益或利潤的所得所繳納的稅,都是調節在所得領域國家與企業或個人之間的分配關系。
但是它們之間在征稅對象、稅目、稅率、優惠政策、稅前扣除、征繳方式等方面有很大區別。
1.具體的征稅對象與范圍不同
企稅征稅對象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收益或利潤所得。個稅對象則是居民和非居民的個人所得。企稅應稅收入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其他收入等9個稅目。個稅應稅收入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偶然所得等11個稅目。
2.稅率不同
企稅適用25%的比例稅率,20%(小型微利企業)和15%(高新技術企業)優惠稅率。個稅有超額累進稅率(從5%到45%),比例稅率(20%)。
3.減免的優惠政策不同
企稅收入總額中有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從事農、林、牧、漁等5種情況免徵或減征,以及加計扣除、減計收入、加速折舊、稅額抵免、專項優惠等多種形式的優惠。
個稅免稅項目有省級政府、國務院部委、解放軍軍級以上單位頒發的科教文衛等方面的獎金、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以及國家統一發放安家費、退職費、退休費等10項所得。減征項目有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所得等減免。
4.稅前列支扣除和所得額的計算不同
企稅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按照年度利潤總額在12%以內部分准予扣除等方法予以扣除。個稅扣除包括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捐贈部分以及附加減除費用等扣除。
5.在征繳方式上不同。
企稅採取查帳徵收或核定徵收方式徵收。個稅在徵收形式上有代扣代繳、個人申報,其他各種形式的監控與徵收。
6.具體的征稅對象與范圍不同
企稅征稅對象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收益或利潤所得。個稅對象則是居民和非居民的個人所得。企稅應稅收入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其他收入等9個稅目。個稅應稅收入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偶然所得等11個稅目。
7.稅率不同
企稅適用25%的比例稅率,20%(小型微利企業)和15%(高新技術企業)優惠稅率。個稅有超額累進稅率(從5%到45%),比例稅率(20%)。3.減免的優惠政策不同。企稅收入總額中有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從事農、林、牧、漁等5種情況免徵或減征,以及加計扣除、減計收入、加速折舊、稅額抵免、專項優惠等多種形式的優惠。
個稅免稅項目有省級政府、國務院部委、解放軍軍級以上單位頒發的科教文衛等方面的獎金、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以及國家統一發放安家費、退職費、退休費等10項所得。減征項目有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所得等減免。
8.稅前列支扣除和所得額的計算不同
企稅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按照年度利潤總額在12%以內部分准予扣除等方法予以扣除。個稅扣除包括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捐贈部分以及附加減除費用等扣除。
9.在征繳方式上不同
企稅採取查帳徵收或核定徵收方式徵收。個稅在徵收形式上有代扣代繳、個人申報,其他各種形式的監控與徵收。
參考資料來源:稅收政策-國家稅務局
❷ 甲國居民有來源於乙國的經營所得100萬元,特許權使用費所得50萬元,
❸ 個人什麼條件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所得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1、工資、薪金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2、勞務報酬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濟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3、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紙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這里所說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圖片、樂譜等能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的作品;「個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譯的作品等。個人取得遺作稿酬,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稅。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將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稅。
征稅對象
1、法定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
2、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3、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❹ 中國和盧森堡 利息預提所得稅為什麼不一樣
,境外企業將其技術專利的所有權轉讓給中國境內,不屬於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原則上不繳納預提企業所得稅。但如果上述購買行為是境外企業技術的使用權,則應在中國境內繳納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所稱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原則確定:(五)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或者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個人的住所地確定;第二十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七)項所稱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根據上述規定,境外企業將其技術專利的所有權轉讓給中國境內,不屬於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原則上不繳納預提企業所得稅。但如果上述購買行為是境外企業技術的使用權,則應在中國境內繳納所得稅。
❺ 分項限額抵免法怎麼計算所得稅甲國居民有來源於乙國經營收入100萬元,特許權使用費所得50萬元。甲乙兩國經
在乙國的經抄營所得稅收是100*40%=40
在甲襲國的經營所得稅收是100*50%=50
所以甲國根據稅收抵免可征50-40=10
在甲國的特許權使用費稅收為50*10%=5
在乙國的特許權使用費稅收為50*20%=10
因為在甲國的稅收小於在乙國的稅收,所以甲國不再征稅
終上所述可得甲國應對上述的所得額徵收10萬
❻ 關於所得來源確定的問題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
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按照分配內所得的企業所在地確容定。
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或者個人住所地)確定。
比如說「租金」「 特許權使用費」可以簽合同由第三方支付呢?個人見解!
❼ 個人所得稅的種類有哪些
工資薪金來、個體工商戶生產源經營、對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利息股息紅利、財產租賃、財產轉讓、偶然所得、其他
❽ 非居民企業源泉扣繳與稅務機關的指定扣繳的適用范圍
1、是否適用源泉扣繳辦法,要根據取得收入的性質確認。
其實適用源泉扣繳辦法的所得,象來源於中國境內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轉讓財產所得等,對應的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一般都不會符合機構場所的條件(注意:「構成機構場所」與「常駐代表機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是由此類所得的特點決定的。
2、技術轉讓收入屬於「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源泉扣繳管理辦法,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為10%(前提:先看協定)。
3、同一合同,有可能既涉及提供勞務又涉及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分別處理。勞務所得實行自行申報或指定扣繳辦法,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實行源泉扣繳,分別按規定辦理備案、報送資料、計算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
4、根據國稅發〔2008〕120號及國稅函〔2009〕50號兩個文件的規定,勞務所得必須要在國稅局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實行源泉扣繳管理辦法的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則要看中方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是由哪個局征管的,就在哪個局申報繳納。
5、另請詳細參閱執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非居民企業所得稅源泉扣繳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3號)及「非居民承包工程作業和提供勞務稅收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9號)兩個重要文件。
(8)特許權使用費來源擴展閱讀:
1、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九條第二項規定的轉讓財產所得包含轉讓股權等權益性投資資產(以下稱「股權」)所得。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凈值後的余額為股權轉讓所得應納稅所得額。
2、股權轉讓收入是指股權轉讓人轉讓股權所收取的對價,包括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的各種收入。
3、股權凈值是指取得該股權的計稅基礎。股權的計稅基礎是股權轉讓人投資入股時向中國居民企業實際支付的出資成本,或購買該項股權時向該股權的原轉讓人實際支付的股權受讓成本。
4、股權在持有期間發生減值或者增值,按照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的,股權凈值應進行相應調整。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
5、多次投資或收購的同項股權被部分轉讓的,從該項股權全部成本中按照轉讓比例計算確定被轉讓股權對應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