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每年的攤銷額就=應收利息-利息收入
這個是新會計准則下的對於攤銷額的計算工式.
面值*票面利率是企業的應計版利息
攤余成本就是說說的權面值和未攤銷之和或是未攤銷之差.乘以實際利率是本期你應該確認的利息收入.
他們二個的差就是攤銷額.
你要問這個為什麼這么理解是這樣的.
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是實實在在的收入.
面值*票面利率是你應收應計的利息.
二者的差你不為想是怎麼理解.這個准則在有規定說是倒減出來的.你不用理解.理解多了煩.
② 求大神告訴,利息調整的攤銷,最後攤銷至哪個科目
1、發行債券支付的承銷費及擔保費金額較大應計入"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2、原因是:內應按發容行價(即實際收到的價款)借記「銀行存款」,按面值貸記「應付債券--面值」,二者如有差額,則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利息調整」。所以,支付的承銷費及擔保費金額應先記入「應付債券--利息調整」,再按實際利率法在持有期間內攤銷。攤銷計入的科目有可能是「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等(要看債券的具體用途而定,而且可能資本化也可能費用化)
③ 利息調整什麼意思啊 借方攤銷還是貸方攤銷啊通俗解釋 謝謝
利息調整是指利息上漲或者下降的意思,應該在借方攤銷。
因為財務費用在會計分錄中應該做在借方。
④ 攤銷利息
一般不可以。根據會計准則的規定,持未到期的商業匯票向銀行貼現,應按實際收到的專金額(即減去貼屬現息後的凈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貼現息部分,借記「財務費用」等科目,按商業匯票的票面金額,貸記本科目或「短期借款」科目。
如果一定要攤銷,建議你做成「短期借款」,按照貼現貸款期進行攤銷。到期後,銀行沒有遭到拒付再轉銷應收票據、短期貸款余額。
⑤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為什麼要分期攤銷
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久,但是我現在想清楚了,我用最通俗的話來解釋,希望能幫助正在學習且對此處不明白的人。(數據來源是結合一個例題,重在思路理解,勿要深究計算過程)
情況一、實際利率>票面利率 折價購買
支付價款1000元購買:債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率4.72%,實際利率10%,5年期,按年付息,到期一次還本。假定其他因素不考慮。
問題1:如何理解少花的250元
答:因為票面利率4.72%<實際利率10%,也就是說,你把錢用來買債券將來得到的利息還不敢把錢存入銀行得到的利息多,所以,你少花的250元,實際就是現在給你的補償。
問題2:如何理解少花的250元攤銷問題
答:你買的債券面值1250得5年以後拿到手吧,所以你少花的250塊錢,並不是你現在一次性的收益,你得分攤到5年,至於每年攤多少,就是具體計算問題了。
情況二、實際利率<票面利率 溢價購買
簡單的說,你花1250元,購買了面值1000元的債券,你為什麼多花250元呢,因為票面利率高哇,你以後得到的利息高於你把錢存在銀行,所以你才買債券作為投資。那你現在多花的250元,你得分攤到5年裡,每年應該為此多花的250元承擔多少。
那利息調整和多花少花的錢有什麼關系呢、因為多花少花的錢記在利息調整的科目里,關於計算不詳述了。
⑥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攤銷怎麼計算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採用實際利率法攤銷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對於投資者而言,債券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即期初攤余成本;對於債券發行方而言,期初攤余成本意味著自己實際承擔著多少債務。對於雙方來說,實際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時,表面上的現金流入或流出,即根據票面利率計算的應收利息或應付利息,本身並不是雙方實際得到的收益或承擔的費用,而實際利率法攤銷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實際利率法下根據期初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得出的金額即為債務人應該確認的財務費用,同樣,它也是投資者應該確認的投資收益。在債券市場上,這個投資收益是要形成債券的公允價值的,也就是債券必需要反應投資者應得的報酬率,因此實際利率計算的投資收益增加了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票面利率計算的應收利息形成了現金流入,那麼對於債券來說就是公允價值的下降,這個下降同時也反應了投資者的風險要求,現金流入等量的降低了持有至到期投資公允價值。另外如果債券發生了減值損失,說明債券的攤余成本大於其公允價值,此時要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減至公允價值的水平。綜上,因此期末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現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
實際利率法攤銷就是上面的思路,當實際利率大於票面利率時,人們寧願把資金存入銀行或進行其他投資,而不願購買債券,從而債券的發行受阻,發行方只能折價發行,折價的金額作為發行方將來少付利息的代價和投資方少收到的利息部分的補償;同理,當實際利率小於票面利率時,人們爭相購買該債券,債券供不應求,發行方適當提高發行價(即溢價發行)也仍然有人購買,此時溢價的金額作為發行方將來要多付出利息的補償和投資方將來多收到的利息部分的代價。實際利率法就是目的就是將溢價和折價金額在持有期間逐期確認調整投資方的收益和發行方的費用。
實際利率法的運用在後面章節中還會出現,主要體現在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的攤銷,以及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購買或者出售產品涉及到的未確認融資費用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攤銷,它們在原理上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的攤銷的原理是一致的,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個角度來理解:
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攤銷可以將攤余成本理解為本金,而每期的現金流入或現金流出可以理解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因此,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其中「現金流入-實際利息」可以理解為本期收回的本金;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其中「支付利息-實際利息」可以理解為清償的本金。
而未實現融資收益和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攤銷原理是類似的,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這很好理解,長期應付款和長期應收款的余額理解為本利和,而未確認融資費用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理解為利息,所以用「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或「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就是本金的期初余額,然後用本金×實際利率,就是當期應該攤銷的利息。因此,從本質上說,實際利率法的攤銷原理是相通的,掌握了持有至到期投資實際利率法的攤銷處理,之後的貸款、應付債券、融資租賃、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購買或銷售商品涉及到的實際利率法的攤銷處理就迎刃而解了。
⑦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銷是什麼意思啊,為什麼溢價購買的利息收入要比應收利息少啊
持有至到期投資以攤余成本計量,以實際利率進行攤銷,即取得的利息收益是以版攤余成本和實際利權率計算的,不同於票面利息。溢價購入時因為實際支付金額大於票面金額,所以取得的收益會低於票面利息(可以理解為為了獲得大於實際利率的收益率,購買者支付了更高的價格)。在債券到期時,除了取得的利息剩餘部分就是債券的本金,如果最後攤余成本不等於面值,那麼最後償還的本金數額會不等於面值,當然會出現問題。
⑧ 借款利息的攤銷
借:待攤費用 200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00
每個月攤銷時:
借:財務費用 333333.33
貸:待攤費用 333333.33
⑨ 實際利率法攤銷到底是什麼思想方法,能給我解釋一下具體的意義嗎每...
其實實際利率法攤銷就是由你實際支付的款項攤銷到面值的過程。比如,你買3年的債券,你花960元買了面值為1000元的1年期債券,那麼你用實際攤銷法的過程就是需要從960元攤銷成1000元。
⑩ 貸款利息如何攤銷
貸款利息一般是預提在先、支付在後的情況比較多。像你所說的先支付利息後使回用借款的情況不多答。
如果真是先支付利息後使用借款的情況,可以通過調整借款金額與利息利率的方法進行處理;也可以不調整借款金額與利息利率,而通過待攤費用的科目進行處理。
例:|
借:待攤費用 200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00
每個月攤銷時:
借:財務費用 333333.33
貸:待攤費用 333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