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運用Excel製作固定資產幾種折舊函數對比表
准備一張表格(如圖): (1)選中單元格C8 (2)輸入公式:=SLN($C$4,$C$6,$C$5) 注意:SLN函數表明固定資產按直線法計提折舊 其語法為: SLN(原始成本,殘值,使用年限) (3)【Enter】 (1)選中單元格D8 (2)輸入公式:=VDB($C$4,$C$6,$...
會計要求無形資產按照受益年限來灘的,稅務要求的攤銷年限為不少於10年。
如果會計分攤年限短於稅務規定的攤銷年限(也就是每年會計攤銷額大於稅務規定的攤銷額)就要進行納稅調整。
3. 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對比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四種,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年數總和法。
平均年限法,大多企業用,稅法認可的。
工作量法,比如按汽車里程算折舊。
加速折舊有兩種,一般是特殊行業採用。
雙倍余額,折舊率不變,每年折舊額改變,最後兩年考慮殖值平均年限。
年限總和法,一開始就考慮殖值,折舊率每年改變。比如5年,第一年5/15,依次……
4. 資產的攤銷
攤銷、折舊是根據資產的收益期間確定的。
比如固定資產——機器設備按照10年折舊。表明該設備原則上能使用10年。
1、10年內該固定資產,是隨著企業的生產經營逐漸磨損;
2、使用該固定資產能給企業帶來實質性的利益;
3、小的工具,雖然使用年限可能超過一年,但是因為價格低廉,對企業所得額影響不是很大。所以如果財務除以上一次性進成本或費用,稅法上予以認可。
5. 求關於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比較和分析論文 謝謝
折舊計算的方法 從上講,在選擇折舊方法時應考慮以上因素,但實際操作中,在多數情況下,僅是一個或少數因素起決定作用,作用小的其他因素則可以略而不計。通常在普遍使用的幾種折舊方法中假若某種方法一般來看是合理的,或是符合所得稅法要求的,就可選用這種方法。折舊的方法是經國家確認的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所應遵循的規則,通常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分為兩類,一類是直線法,一類是加速折舊法。財政部結合我國企業現狀和實際要求,改革了單一的折舊方法,增加了加速折舊法,允許企業多種折舊方法並存。企業可採用的折舊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行駛里程法、加速折舊法等。加速折舊法包括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率遞減法、年金法和償債基金法等。考慮我國實際情況,財政部規定企業可選擇的折舊方法一般有4種,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根據企業的現狀及國家的財政承受能力,我國對實行加速折舊方法的范圍也作了限定,對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技術進步快的生產企業、船舶企業、生產「母機」的機械企業、飛機和汽車製造企業、化工和醫葯生產企業以及其他經財政部批準的行業企業,其機器設備可以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加速計提折舊。
2.2 對幾種常見折舊法的探討 雖然折舊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國允許企業選用的折舊方法只有以下4種: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要變更需在財務報表的附註中加以說明〔4〕。近年來,人們對加速折舊法表示強烈的興趣,筆者也認為此方法相對其他方法更加切合實際,覆蓋問題更全面,下面對4種方法進行敘述和比較。
2.2.1 直線法 直線法即平均年限法,它假定折舊是由於時間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關系,認為服務潛力降低的決定因素是隨時間推移所造成的陳舊和破壞,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損。因而假定資產的服務潛力在各個會計期間所使用的服務總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實際使用程度如何。
由於直線法模式簡單,只有在以下各項條件之下才是正確的:(1)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計,或投資成本假定為零;(2)修理和維修費用在整個資產使用年限內是固定不變的;(3)最後一年資產的效率與最初一年是相同的;(4)使用資產所取得的收入(或現金流量)在整個使用年限內是固定不變的;(5)各種必要的估計(包括預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當確定的預計的。
由於以上各項因素的不確定性,要使任何折舊方法對所有各種因素都考慮到是有困難的。如果有些因素可以適當抵消,通常都認為直線法最為適宜。例如:操作效率的降低及修理和維修費用的增加,恰好為收入的增加及保險費和財產稅的減少所抵消。此外,由於直線法通俗易懂,核算簡便,同時根據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固定資產有效使用期內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舊額相等,使企業產品成本穩定並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但同時直線法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它忽略了折現因素,按直線法計算的凈利,會給人們以投入資本總額的收入率在不斷提高的假象。
2.2.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期內固定資產的預計完成的工作量來計提折舊的一種。實質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補充和延伸。根據規定,專業車隊的客、貨運汽車、大型設備以及大型建築施工機械可採用工作量法計提折舊。由於各種專業設備具有不同的工作量指標,因而,工作量法又有行駛里程折舊法和工作小時折舊法之分。工作量法假定折舊是一項變動的,而不是固定的費用,即假定資產價值的降低不是由於時間的推移,而是由於使用的緣故。
對於許多種資產來講,工作量法這一假定是合理的,特別是在有形磨損比折舊更為重要。
因而,如果某項資產在年度內沒有使用,就不應計列折舊費用,因為資產的服務價值並沒有降低。即使折舊是確定資產預期使用年限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其折舊是可以預見的,並且,資產的大概使用狀況是可以估計的,就可以使用以經營活動為依據的折舊方法,使用這種折舊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按每個服務單位分配投入價值,對服務價值降低的計量則是次要的。
盡管在資產的服務價值隨使用而降低的情況下,工作量法看來還是十分理想,但在使用中它往往存在一些嚴重缺點:(1)即使每年的折舊費用是變動的,工作量法仍然類似於直線法。因為它假定每一服務單位分配等量的折舊費,但是,假定每一服務單位的成本相等是沒有根據的。而且,由於在後期有些服務單位尚有待於日後使用,整個服務價值的降低事實上並不是均勻的,除非假定利率為零;(2)工作量法未能考慮到修理和維修費用的遞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遞減等因素。
2.2.3 加速折舊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都是加速折舊法的一種。主張採用加速折舊法的各項條件是:(1)在不考慮資本的利息或成本的情況下遞減每年的服務貢獻;(2)操作效率的降低會導致其他業務費用的增加;(3)資產價值早期降低很多,後期降低較少;(4)即使早期和後期耗用的服務價值相同,其折現價值也不同,因而早期服務價值成本要比後期大;(5)修理和維修費用的遞增;(6)現金收入逐年降低;(7)由於存在著折舊的可能性所造成的以後年度收入的不確定性。
主張採用加速折舊法的一個主要論據是資產凈收入貢獻的遞減與操作效率是相互關聯的,並對各期應負擔的折舊費具有同樣的。資產凈收入的減少可能是由於資產在後期需要更多的修理時間和修理費用,或過度使用易於發生事故,因而減少使用,也可能是由於操作效率降低而產量減少。操作效率降低還會造成燃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升高,或者在原料使用方面造成較大的浪費。所有這些均說明資產的凈收入在後期要少於早期,因而,即使不計利息成本,資產凈收入的減少也證明使用加速折舊法是合理的。
預期現金收入的遞減也是採用加速折舊法的一個理由,可以認為,資產的原始成本在早期獲取收入過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後期大,因此早期折舊費應大於後期。
修理和維修費是逐年遞增的,為了補償遞增的修理和維修費,應採用加速折舊法。修理和維修費用與折舊是相關的,應該包括在服務的總成本或凈收入的計算中。
折舊費分配中最難處理的一個因素是不確定性。預期使用年限、預期凈收入和未來的修理和維修費用,均具有不確定性。在大多數情況下,不確定性可根據風險選擇所調整的期望值,將不確定數值轉化為單一的確定數值。收入的不確定性為加速折舊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因為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更有把握,在開始指定投資決策時,對晚期收入所打的折扣應當更大些,所以,應將大部分資產成本分配於早期。雖然這些不確定因素不足以證明加速折舊法就是合理的,但相對其他方法而言,加速折舊是最趨於現金收支的一種方法。
http://wenku..com/view/1ffcd3fc700abb68a982fbfa.html
http://wenku..com/view/80210dc72cc58bd63186bd4f.html
6.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比較及分析的論文
折舊計算的方法 從上講,在選擇折舊方法時應考慮以上因素,但實際操作中,在多數情況下,僅是一個或少數因素起決定作用,作用小的其他因素則可以略而不計。通常在普遍使用的幾種折舊方法中假若某種方法一般來看是合理的,或是符合所得稅法要求的,就可選用這種方法。折舊的方法是經國家確認的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所應遵循的規則,通常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分為兩類,一類是直線法,一類是加速折舊法。財政部結合我國企業現狀和實際要求,改革了單一的折舊方法,增加了加速折舊法,允許企業多種折舊方法並存。企業可採用的折舊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行駛里程法、加速折舊法等。加速折舊法包括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率遞減法、年金法和償債基金法等。考慮我國實際情況,財政部規定企業可選擇的折舊方法一般有4種,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根據企業的現狀及國家的財政承受能力,我國對實行加速折舊方法的范圍也作了限定,對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技術進步快的生產企業、船舶企業、生產「母機」的機械企業、飛機和汽車製造企業、化工和醫葯生產企業以及其他經財政部批準的行業企業,其機器設備可以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加速計提折舊。
2.2 對幾種常見折舊法的探討 雖然折舊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國允許企業選用的折舊方法只有以下4種: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要變更需在財務報表的附註中加以說明〔4〕。近年來,人們對加速折舊法表示強烈的興趣,筆者也認為此方法相對其他方法更加切合實際,覆蓋問題更全面,下面對4種方法進行敘述和比較。
2.2.1 直線法 直線法即平均年限法,它假定折舊是由於時間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關系,認為服務潛力降低的決定因素是隨時間推移所造成的陳舊和破壞,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損。因而假定資產的服務潛力在各個會計期間所使用的服務總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實際使用程度如何。
由於直線法模式簡單,只有在以下各項條件之下才是正確的:(1)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計,或投資成本假定為零;(2)修理和維修費用在整個資產使用年限內是固定不變的;(3)最後一年資產的效率與最初一年是相同的;(4)使用資產所取得的收入(或現金流量)在整個使用年限內是固定不變的;(5)各種必要的估計(包括預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當確定的預計的。
由於以上各項因素的不確定性,要使任何折舊方法對所有各種因素都考慮到是有困難的。如果有些因素可以適當抵消,通常都認為直線法最為適宜。例如:操作效率的降低及修理和維修費用的增加,恰好為收入的增加及保險費和財產稅的減少所抵消。此外,由於直線法通俗易懂,核算簡便,同時根據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固定資產有效使用期內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舊額相等,使企業產品成本穩定並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但同時直線法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它忽略了折現因素,按直線法計算的凈利,會給人們以投入資本總額的收入率在不斷提高的假象。
2.2.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期內固定資產的預計完成的工作量來計提折舊的一種。實質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補充和延伸。根據規定,專業車隊的客、貨運汽車、大型設備以及大型建築施工機械可採用工作量法計提折舊。由於各種專業設備具有不同的工作量指標,因而,工作量法又有行駛里程折舊法和工作小時折舊法之分。工作量法假定折舊是一項變動的,而不是固定的費用,即假定資產價值的降低不是由於時間的推移,而是由於使用的緣故。
對於許多種資產來講,工作量法這一假定是合理的,特別是在有形磨損比折舊更為重要。
因而,如果某項資產在年度內沒有使用,就不應計列折舊費用,因為資產的服務價值並沒有降低。即使折舊是確定資產預期使用年限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其折舊是可以預見的,並且,資產的大概使用狀況是可以估計的,就可以使用以經營活動為依據的折舊方法,使用這種折舊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按每個服務單位分配投入價值,對服務價值降低的計量則是次要的。
盡管在資產的服務價值隨使用而降低的情況下,工作量法看來還是十分理想,但在使用中它往往存在一些嚴重缺點:(1)即使每年的折舊費用是變動的,工作量法仍然類似於直線法。因為它假定每一服務單位分配等量的折舊費,但是,假定每一服務單位的成本相等是沒有根據的。而且,由於在後期有些服務單位尚有待於日後使用,整個服務價值的降低事實上並不是均勻的,除非假定利率為零;(2)工作量法未能考慮到修理和維修費用的遞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遞減等因素。
2.2.3 加速折舊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都是加速折舊法的一種。主張採用加速折舊法的各項條件是:(1)在不考慮資本的利息或成本的情況下遞減每年的服務貢獻;(2)操作效率的降低會導致其他業務費用的增加;(3)資產價值早期降低很多,後期降低較少;(4)即使早期和後期耗用的服務價值相同,其折現價值也不同,因而早期服務價值成本要比後期大;(5)修理和維修費用的遞增;(6)現金收入逐年降低;(7)由於存在著折舊的可能性所造成的以後年度收入的不確定性。
主張採用加速折舊法的一個主要論據是資產凈收入貢獻的遞減與操作效率是相互關聯的,並對各期應負擔的折舊費具有同樣的。資產凈收入的減少可能是由於資產在後期需要更多的修理時間和修理費用,或過度使用易於發生事故,因而減少使用,也可能是由於操作效率降低而產量減少。操作效率降低還會造成燃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升高,或者在原料使用方面造成較大的浪費。所有這些均說明資產的凈收入在後期要少於早期,因而,即使不計利息成本,資產凈收入的減少也證明使用加速折舊法是合理的。
預期現金收入的遞減也是採用加速折舊法的一個理由,可以認為,資產的原始成本在早期獲取收入過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後期大,因此早期折舊費應大於後期。
修理和維修費是逐年遞增的,為了補償遞增的修理和維修費,應採用加速折舊法。修理和維修費用與折舊是相關的,應該包括在服務的總成本或凈收入的計算中。
折舊費分配中最難處理的一個因素是不確定性。預期使用年限、預期凈收入和未來的修理和維修費用,均具有不確定性。在大多數情況下,不確定性可根據風險選擇所調整的期望值,將不確定數值轉化為單一的確定數值。收入的不確定性為加速折舊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因為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更有把握,在開始指定投資決策時,對晚期收入所打的折扣應當更大些,所以,應將大部分資產成本分配於早期。雖然這些不確定因素不足以證明加速折舊法就是合理的,但相對其他方法而言,加速折舊是最趨於現金收支的一種方法。
7.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比較
折舊計算的方法 從上講,在選擇折舊方法時應考慮以上因素,但實際操作中,在多數情況下,僅是一個或少數因素起決定作用,作用小的其他因素則可以略而不計。通常在普遍使用的幾種折舊方法中假若某種方法一般來看是合理的,或是符合所得稅法要求的,就可選用這種方法。折舊的方法是經國家確認的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所應遵循的規則,通常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分為兩類,一類是直線法,一類是加速折舊法。財政部結合我國企業現狀和實際要求,改革了單一的折舊方法,增加了加速折舊法,允許企業多種折舊方法並存。企業可採用的折舊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行駛里程法、加速折舊法等。加速折舊法包括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率遞減法、年金法和償債基金法等。考慮我國實際情況,財政部規定企業可選擇的折舊方法一般有4種,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根據企業的現狀及國家的財政承受能力,我國對實行加速折舊方法的范圍也作了限定,對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技術進步快的生產企業、船舶企業、生產「母機」的機械企業、飛機和汽車製造企業、化工和醫葯生產企業以及其他經財政部批準的行業企業,其機器設備可以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加速計提折舊。
2.2 對幾種常見折舊法的探討 雖然折舊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國允許企業選用的折舊方法只有以下4種: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要變更需在財務報表的附註中加以說明〔4〕。近年來,人們對加速折舊法表示強烈的興趣,筆者也認為此方法相對其他方法更加切合實際,覆蓋問題更全面,下面對4種方法進行敘述和比較。
2.2.1 直線法 直線法即平均年限法,它假定折舊是由於時間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關系,認為服務潛力降低的決定因素是隨時間推移所造成的陳舊和破壞,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損。因而假定資產的服務潛力在各個會計期間所使用的服務總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實際使用程度如何。
由於直線法模式簡單,只有在以下各項條件之下才是正確的:(1)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計,或投資成本假定為零;(2)修理和維修費用在整個資產使用年限內是固定不變的;(3)最後一年資產的效率與最初一年是相同的;(4)使用資產所取得的收入(或現金流量)在整個使用年限內是固定不變的;(5)各種必要的估計(包括預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當確定的預計的。
由於以上各項因素的不確定性,要使任何折舊方法對所有各種因素都考慮到是有困難的。如果有些因素可以適當抵消,通常都認為直線法最為適宜。例如:操作效率的降低及修理和維修費用的增加,恰好為收入的增加及保險費和財產稅的減少所抵消。此外,由於直線法通俗易懂,核算簡便,同時根據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固定資產有效使用期內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舊額相等,使企業產品成本穩定並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但同時直線法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它忽略了折現因素,按直線法計算的凈利,會給人們以投入資本總額的收入率在不斷提高的假象。
2.2.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期內固定資產的預計完成的工作量來計提折舊的一種。實質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補充和延伸。根據規定,專業車隊的客、貨運汽車、大型設備以及大型建築施工機械可採用工作量法計提折舊。由於各種專業設備具有不同的工作量指標,因而,工作量法又有行駛里程折舊法和工作小時折舊法之分。工作量法假定折舊是一項變動的,而不是固定的費用,即假定資產價值的降低不是由於時間的推移,而是由於使用的緣故。
對於許多種資產來講,工作量法這一假定是合理的,特別是在有形磨損比折舊更為重要。
因而,如果某項資產在年度內沒有使用,就不應計列折舊費用,因為資產的服務價值並沒有降低。即使折舊是確定資產預期使用年限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其折舊是可以預見的,並且,資產的大概使用狀況是可以估計的,就可以使用以經營活動為依據的折舊方法,使用這種折舊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按每個服務單位分配投入價值,對服務價值降低的計量則是次要的。
盡管在資產的服務價值隨使用而降低的情況下,工作量法看來還是十分理想,但在使用中它往往存在一些嚴重缺點:(1)即使每年的折舊費用是變動的,工作量法仍然類似於直線法。因為它假定每一服務單位分配等量的折舊費,但是,假定每一服務單位的成本相等是沒有根據的。而且,由於在後期有些服務單位尚有待於日後使用,整個服務價值的降低事實上並不是均勻的,除非假定利率為零;(2)工作量法未能考慮到修理和維修費用的遞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遞減等因素。
2.2.3 加速折舊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都是加速折舊法的一種。主張採用加速折舊法的各項條件是:(1)在不考慮資本的利息或成本的情況下遞減每年的服務貢獻;(2)操作效率的降低會導致其他業務費用的增加;(3)資產價值早期降低很多,後期降低較少;(4)即使早期和後期耗用的服務價值相同,其折現價值也不同,因而早期服務價值成本要比後期大;(5)修理和維修費用的遞增;(6)現金收入逐年降低;(7)由於存在著折舊的可能性所造成的以後年度收入的不確定性。
主張採用加速折舊法的一個主要論據是資產凈收入貢獻的遞減與操作效率是相互關聯的,並對各期應負擔的折舊費具有同樣的。資產凈收入的減少可能是由於資產在後期需要更多的修理時間和修理費用,或過度使用易於發生事故,因而減少使用,也可能是由於操作效率降低而產量減少。操作效率降低還會造成燃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升高,或者在原料使用方面造成較大的浪費。所有這些均說明資產的凈收入在後期要少於早期,因而,即使不計利息成本,資產凈收入的減少也證明使用加速折舊法是合理的。
預期現金收入的遞減也是採用加速折舊法的一個理由,可以認為,資產的原始成本在早期獲取收入過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後期大,因此早期折舊費應大於後期。
修理和維修費是逐年遞增的,為了補償遞增的修理和維修費,應採用加速折舊法。修理和維修費用與折舊是相關的,應該包括在服務的總成本或凈收入的計算中。
折舊費分配中最難處理的一個因素是不確定性。預期使用年限、預期凈收入和未來的修理和維修費用,均具有不確定性。在大多數情況下,不確定性可根據風險選擇所調整的期望值,將不確定數值轉化為單一的確定數值。收入的不確定性為加速折舊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因為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更有把握,在開始指定投資決策時,對晚期收入所打的折扣應當更大些,所以,應將大部分資產成本分配於早期。雖然這些不確定因素不足以證明加速折舊法就是合理的,但相對其他方法而言,加速折舊是最趨於現金收支的一種方法。
8. 新舊會計准則中無形資產的對比
二、關於無形資產的計量
(一)初始計量新會計准則體系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種計量屬性並存,明確指出會計計量可採用五種計量屬性: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這在無形資產的計量中也充分體現出來。首先,新准則明確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並且列舉出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所包括的具體項目。在此基礎上,如無形資產實質上以融資租賃獲得時,其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此外,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政府補助和企業合並取得的無形資產的成本,分別按照相對應的准則來確定,而在這些准則中,實際上都規定了通過以上這些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按照公允價值確定其成本額。由此可見,在今後的會計實務中,公允價值在無形資產的計量中將得到廣泛的應用。所謂公允價值計量,按照基本會計准則,指的是「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在無形資產的計量中引入公允價值這一計量屬性,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一方面,允許企業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無形資產,使得無形資產的價值更吻合其實際的市場價值,更好地反映經濟事實,提高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另一方面,從公允價值的概念我們就不難發現其本身存在著不確定性,第三方很難判斷企業所採用的公允價值實質上是否真正「公允」。同時,多種計量屬性並存也使得企業計價靈活,選擇空間增大,從而可能導致其進行更多的盈餘管理。因此,公允價值的引入對無形資產的計量實務提出了新的挑戰。
(二)後續計量(攤銷)新准則在無形資產的後續計量方面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無形資產攤銷的有關規定上: 1、從攤銷的基數看,在舊准則中規定的是無形資產的成本,不考慮殘值。而在新准則中則規定為無形資產的成本扣除預計殘值後的金額。同時規定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殘值應當視為零。但排除兩種特殊情況:(1)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2)可以根據活躍市場得到預計殘值信息,並且該市場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很可能存在。可見,新准則在這方面的規定更切實、更具體,也與國際會計准則趨同。 2、從攤銷的年限看,舊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應在預計使用年限、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內進行攤銷,並且,如果未規定年限的,攤銷期不應超過10年。而新准則規定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在其使用壽命內攤銷,而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攤銷。 3、從攤銷的方法看,原來是單一的直線法,在攤銷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新准則允許企業選用不同的攤銷方法,並將方法選擇的依據建立在與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上。而對於無法可靠確定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的,則仍採用直線法攤銷。多種攤銷方法的可選性,一方面反映了會計准則的國際趨同和更全面性,另一方面也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和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新准則中並沒有象國際會計准則那樣(IAS38規定無形資產攤銷可採用直線法、余額遞減法和生產總量法等)明確企業可選用的攤銷方法具體是哪些。 4、從攤銷費用的會計處理看,沒發生什麼變化,都是計入當期損益,在實務中都計入了管理費用。在此,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即無形資產攤銷是否應全部計入「管理費用」?根據准則規定,我國無形資產攤銷是全部費用化的。這一規定不符合費用分配的受益原則。IAS No.38第90段的有關規定是:「攤銷通常應確認為費用。但是,有時體現在無形資產中的經濟利益,不會導致費用,而是由企業吸收在其他資產的生產中。在這些情況下,攤銷費用形成其他資產成本的一部分,並包括在其賬面金額中。例如,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無形資產的攤銷應包括在存貨的賬面金額中。」相比之下,國際會計准則的這一規定更全面、更合理。我國對此可加以借鑒,把直接影響當期損益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化,計入「管理費用」。而對於用於產品生產的無形資產攤銷則應計入資產價值中,具體處理時,對於可直接確認用於某種產品生產的,直接計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產品」賬戶,如果無形資產帶來的經濟利益同時體現在幾種產品的生產中,則先計入「製造費用」賬戶,再按照一定的標准分配計入各受益產品的成本中。這樣分別處理,更符合成本費用分配的「誰受益,誰承擔」的基本原則。 5、無形資產攤銷的另一個重大變化是新准則規定企業在每年年度終了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進行復核,當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與以前估計不同時,應當改變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這使得無形資產的攤銷更靈活,同時也給企業的盈餘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間。
三、關於無形資產的披露
在舊准則中,對無形資產規定的披露內容不夠全面。相比之下,新准則在無形資產的披露方面更明確地規定應按照無形資產的類別在附註中披露有關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累計攤銷額、減值准備累計金額、使用壽命、攤銷方法等各項信息,更能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的真實情況,更好地滿足會計報表使用者對無形資產信息的需求。
四、結論與建議
無形資產會計准則的上述種種變化,說明新准則總體上在各項規定的全面性、完善性上取得很大進步,反映出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但也對今後的會計實踐提出了新的挑戰。根據以上分析,我們也看到新准則中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進。對此,筆者建議如下: 1、在明確規定無形資產的確認標準的同時,應列舉無形資產的具體類別和內容,以便於實務操作。 2、准則中應具體規定企業可選用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並說明各種方法的適用情形。 3、准則把企業自創的商譽以及品牌、報刊名等排除在無形資產的范圍之外,但這些「資產」卻在現代企業價值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可考慮專門制定相關准則,具體規范其信息的陳報。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准則》2006.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2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2001,1
3.國際會計准則第38號—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