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土資源局收取土地年租金有法律依據嗎
的確是有這項收費。
如果真要掰開來說,房屋雖然是建在土地上,但也可以分為兩個單獨的各地,即土地是土地、房屋是房屋,所以才有了《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證》。
房屋是房東私產,你繳納租金無可厚非。
而國家現在對土地實行的有償使用的制度,所以每年必須向國家繳納土地的租金,即土地年租金。
因為你所租的房屋是以劃撥的方式取得的,在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時候並沒有繳納這部分租金的費用,所以要一年一交。
不要奇怪為什麼很多新建的房子沒有這一項收費,因為現在辦理土地手續的時候,國土部門已經不辦理劃撥了,全部都已經改為出讓了。
所謂的出讓,就是在辦證的時候一次性付清多少年的租金費用。
至於你的問題,到底該不該交,反正讓我說,該交。
至於是你交還是房主交,這就要由你們之間協商了。
2. 國有土地土地佔用費如何收取
我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方式有三種:協議、招標、拍賣。在這三種方式中,
招標和拍賣具有公開性、競爭性,一般不存在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現象;協議出讓由
於沒有引入競爭機制,土地由誰使用,特別是土地出讓金的確定,具有主觀因素。非法低價
(包括無償)出讓主要發生在以協議方式出讓土地的行為上,因此規范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
至關重要。
區別是否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現主要依據以下規定:1992年原國家土地管理局
出台的《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區別土地使用權轉讓、
出租、抵押等不同方式,按標定地價的一定比例收取,最低不得低於標定地價的40%」;1995
年又出台了《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最低價確定辦法》規定,協議出讓最低價根據商業、
住宅、工業等不同土地用途和土地級別的基準地價的一定比例確定,具體適用比例由省、自
治區、直轄市確定,確定協議出讓最低價應當綜合考慮征地拆遷費用、土地開發費用、銀行
利息及土地純收益等基本因素。
由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出讓金不得低於協議出讓最低
價,協議出讓最低價是衡量是否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標准。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
於出讓土地類型、目的,取得土地利用狀況等的差異,依靠以上原則確定的協議出讓最低價
標准來衡量是否低價出讓國有土地已遠遠不夠。一方面是可操作性低,出讓土地有可能是新
增建設用地直接協議出讓;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補交土地出讓金;再者,
還有可能是企業改制涉及的土地出讓等。
不同情況地價內涵不一,繳納土地出讓金標准也應該有很大差異。首先,僅按不同用途
基準地價的一定比例確定的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無法滿足不同土地情況出讓地價的需要,
難於操作,致使有些地方公布的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形同虛設。第二,具體出讓地塊地價內
涵往往與協議出讓最低價地價內涵不一致,二者不具有可比性,若以此確定協議出讓土地出
讓金,既有可能導致國有土地資產流失,也往往會出現侵犯原土地使用者權益的情況。第三,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改革土地估價結果確認和土地資產處置審批辦法的通知》,劃撥土地
使用權價格可作為企業權益計入企業資產,劃撥土地需轉為有償使用土地的,按出讓土地使
用權價格與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差額部分核算出讓金,這已不大適用於按上述文件規定確定
的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
②最低價確認方法
協議出讓最低價不能簡單地由基準地價的一定比例確定,應分門別類針對具體出讓土地
類型及地價內涵制定標准。
新增建設用地協議出讓最低價確定。對於新增建設用地採用協議方式出讓的,取得的土
地形式有可能是生地、毛地或熟地。
生地主要是指已完成土地使用批准手續而未進行基礎設施配套開發和土地平整的土地,
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征地過程中發生的稅費等土地取得費用由申請使用土地者支付。
其協議出讓地價的核定應該是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所產生的土地增值費,或稱土地所有權收
益、土地純收益。當然,土地出讓金與新增建設土地有償使用費是不同的,土地出讓金是市、
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按規定的標
准向國家繳納的土地出讓的全部價款。而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國務院或省級人
民政府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時,向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新增建設用地的市、
縣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純收益。雖然繳納主體和性質不同,但由於新增建設用地徵收標
準的制定是由國土資源部按照全國城市土地分等和城鎮土地級別、基準地價水平等情況確定
的,其標準的制定辦法與收取目的及土地出讓金有相似性,因此,新增建設用地協議出讓最
低價的確定可以以此作為依據。根據《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辦法》確
定,各地徵收標準的制定以新增建設用地中依法納入有償供地的比例約為60%,從而確定平
均純收益徵收定額標准,因此協議出讓最低價的確定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協議出讓最低價=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徵收標准÷60%
毛地和熟地具備建設條件的土地,其協議出讓最低價的確定可以以基準地價和生地出讓
最低價加上相應的土地開發費等綜合考慮。
土地價格是一個有機整體,依據土地構成分離出土地出讓金有其片面性,在使用上也有
局限性,一般只適用於工業用地,用於商業、住宅等用地並不適用。但對於目前制定新增建
設用地(工業用途)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卻不失為行之有效的辦法。
對於新增建設用地中用作商業、住宅用途的,其協議出讓最低價的確定要以基準地價為
准;以生地、毛地出讓的,從基準地價中扣除相應的平均土地取得費、開發費等。
企業改制涉及劃撥土地使用權協議出讓最低價確定。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改革土地估
價結果確認和土地資產處置審批辦法的通知》,企業改制時,劃撥土地需轉為有償使用土地
的,按出讓土地使用權價格與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差額部分核算出讓金。據此核算出的土地
出讓金就有可能低於標定地價的40%,對於企業改制涉及的補繳土地出讓金,不能按「不低
於標定地價的40%」作為衡量低價出讓國有土地的標准。
3. 土地出讓金和土地有償使用費是一樣嗎
土地出讓金和土地有償使用費是不一樣的,土地有償使用費與土地出讓金的區別如下:
一、從本身概念來看:
使用費:
1、應該是一旦使用就需要繳納的費用。使用包括出讓、租賃、出資使用和入股使用等方式,那麼使用費用也就相應地應該包括這些方面的使用而需要支付的費用,土地有償使用則是主要針對使用和獲得土地使用權而需要向土地所有權人,也就是國家繳納的費用,而獲得土地的包括個人和單位。
2、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以劃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入股等方式有償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或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和方法,向國家繳納的土地資源性收益。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費不屬於行政事業性收費,其范圍包括:土地出讓金、土地租金、土地收益金、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場地使用費等。依據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以劃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入股等方式有償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或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和方法,向國家繳納的土地資源性收益。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費不屬於行政事業性收費,其范圍包括:土地出讓金、土地租金、土地收益金、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場地使用費等。依據《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徵收土地時,向取得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的新增建設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純收益。
土地出讓金:
出讓:是一種資產使用權變更轉移的方式,其內涵是指國家作為土地所有者將其一定年限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受讓人,並向受讓人收取的土地使用權價格。其著重點在出讓這種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而需要向國有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價款。這在國家《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七條規定:
1、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2、同時,財政部《關於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管理的暫行辦法》([1992]財綜字第172號)文件第三條第一款規定:土地出讓金,是指各級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按規定向受讓人收取的土地出讓的全部價款(指土地出讓的交易總額)。
3、從這點來看,土地出讓金只是取得有償使用方式中的一種出讓方式而需要支付的一種價款,而土地有償使用費則不僅僅包括出讓方式,而且還包括其他更多的方式。
二、從繳納主客體看:
1、土地有償使用費:根據國家最新政策,是指市縣級別政府在收取使用費了,需要向國家繳納的部分增加。
2、而土地出讓金:則著重強調的是個人或單位受讓國有土地需要向國家、省和市、縣繳納的土地價款。
3、從這點看,新增土地有償使用費增加並不是直接意味著個人或單位因為受讓土地而需要增加更多的土地使用價款,從而引起成本的增加,進而為開發商房價上漲提供理由,而是地方政府與國家之間在土地使用費用方面的佔有比例上發生變化,因而,國家認為,新增土地有償使用費增加並不直接意味著房價的上漲。
三、從本身屬性來看
1、土地有償使用費,是從行政概念出發定義的。是因為使用了屬於國家所有的土地,而需要交納的費用,屬於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開後,獲得權利而應該承擔的義務,是通過政策等規定實現的。
2、而土地出讓金則是一個商品概念,是使用價值的價格表現形式,屬價格範疇,應稱土地使用權價格,他是政府要收取的土地收益(地租),即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的交易價款,是通過交易而實現的。
3、從這點來看,土地出讓金是土地本身使用價值的價格表現,他體現和反映的是土地使用價值,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而土地使用費則是因為所有權與使用權發生分離後,所有權人向使用權人收取的費用,他隨不同的土地權利流轉,不同的政府行業政策,不同的土地利用狀況下,其具體標准和收取金額有所不同。
4、土地出讓金,是國有土地使用權獲得後所付的金額,一般由土地使用權獲得方(受讓人)支付。
5、土地出讓金,是指各級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按規定向受讓人收取的土地出讓的全部價款。
6、土地出讓金准確地說,是土地使用權的交易價格;也可簡單地理解為地價。
備註: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辦法〉第六條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與國有土地使用權受讓人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時,應當明確約定該國有土地使用權受讓人應當繳納的土地出讓收入具體數額、繳交地方國庫的具體時限以及違約責任等內容。
4. 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和土地使用費是一樣的么請盡量那個詳細闡述並提供文件依據。
財政部 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
財建〔2012〕15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土資源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國土資源局:
為促進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的科學、合理、有效使用,加強和規范資金使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對2008年制定的《中央分成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現將修訂後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財政部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二日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資金使用管理辦法
編輯本段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以下簡稱新增費)使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中央分成和地方留用新增費的使用管理。
第三條 新增費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或挪用。
第四條 鼓勵以土地整治項目為平台,統籌安排新增費、用於農業土地開發的土地出讓收入、耕地開墾費、土地復墾費和其他涉農資金,充分發揮資金整體效益。
編輯本段第二章 使用范圍
第五條 新增費專項用於土地整治支出及其他相關支出。土地整治支出包括基本農田建設支出、土地整理支出、耕地開發支出。其他相關支出包括基本農田保護支出、土地整治管理支出和財政部商國土資源部確定的其他支出。
第六條 基本農田建設支出,是指為促進基本農田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建設適應現代農業發展條件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高標准基本農田,對基本農田進行綜合整治發生的支出。
第七條 土地整理支出,是指為了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對基本農田保護區以外的農村土地進行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發生的支出;對生產建設活動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採取整治措施,使其達到可供利用狀態所發生的支出;為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而進行的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支出;項目區內為改善農村生產條件而進行的道路、電力、水源、輸排水(含排洪、排鹼)等基礎設施、農田防護措施和為開展土地整治工作而進行的拆遷補償等支出。
第八條 耕地開發支出,是指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以增加耕地面積為主要目的,對灘塗、鹽鹼地、荒草地、裸地、空閑地等宜農未利用土地進行適度開發,使之達到可利用狀態所發生的支出。
第九條 土地整治按照項目進行管理,具體要求按國家有關土地整治項目管理的規定執行。土地整治內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等。
有條件的地方,依據土地整治規劃,可通過「以補促建」的形式,穩步推進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為主體開展的土地整治。具體管理辦法由省級國土資源管理、財政部門制定。
第十條 土地整治項目支出包括:工程施工費、設備費、其他費用和不可預見費。其他費用包括前期工作費、工程監理費、竣工驗收費、業主管理費和拆遷補償費。
支出標准按照《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准》(財綜[2011]128號)的規定執行,預算定額標准中沒有規定的,可參照當地相關工程建設的預算定額標准執行。《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准》未涉及的其他項目建設內容,省級財政、國土資源部門可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制定省級補充定額標准,報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備案。
第十一條 基本農田保護支出,是指確保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高、用途不改變所發生的支出。具體包括基本農田利用現狀、權屬調查及成果維護支出;基本農田劃定和調整、動態監管支出;基本農田保護標識、標志的設立支出等。
第十二條 土地整治管理支出,是指為開展土地整治管理工作所發生的支出。具體包括耕地後備資源調查、土地整治規劃編制、耕地質量等級評價與監測、信息化建設、前期選址、立項報批和審核論證支出;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績效考評支出;項目竣工後的新增耕地核查、後續管護、提高耕地質量等級支出等。
第十三條 新增費不得用於下列支出:
(一)項目區外不直接與項目相配套的道路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電力工程和村莊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支出。
(二)與項目實施無關的車輛、機械等設備購置;以及農業生產用具、設備等不屬於項目規劃設計需要的設備購置支出。
(三)辦公場所改擴建、發放獎金津貼、補充工作經費、平衡公共預算。
(四)對外投資;贊助和捐贈支出;支付的滯納金、罰款、違約金、賠償金以及與項目實施無關的其他支出。
第十四條 為土地整治項目配套的灌溉與排水工程按規定需有關部門批準的,應按規定程序報經批准後實施。
編輯本段第三章 預算管理
第十五條 新增費預算草案編制遵循以收定支、專款專用、收支平衡、結余結轉下年使用的原則。
第十六條 中央分成新增費支出預算分為中央本級支出預算和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兩部分。
中央本級支出預算草案由國土資源部按照規定編制,報財政部審核。中央本級支出預算中對由國土資源部直屬單位承擔的新增費支出,列入部門預算;對已確定支出項目但尚未明確承擔單位的,可暫列部門本級支出;對因特殊情況暫時無法細化到具體支出項目和承擔單位的,可暫列代編預算,不列入部門預算。
對由地方承擔的新增費支出項目,列入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
第十七條 地方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按照規定編制年度地方留成的新增費收支預算草案,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
第十八條 新增費的資金支付按照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執行,並按規定填列《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相關科目。
第十九條 新增費資金使用單位要嚴格按照批准下達的預算,合理安排使用資金,不得擴大支出范圍,提高開支標准;不得用於本辦法規定的新增費支出范圍以外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條 新增費資金使用單位要按照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做好新增費資金核算工作,及時辦理年度結算和財務決算。
第二十一條 新增費結轉和結余資金的管理按照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編輯本段第四章中央對地方新增費轉移支付預算管理
第二十二條 中央對地方新增費轉移支付支出採取因素法、項目法或因素法與項目法相結合的方式分配。具體分配方式由財政部商國土資源部確定。
第二十三條 因素法分配新增費,由財政部會同國土資源部綜合考慮各省(含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兵團,下同)基本農田面積、灌溉水田面積和實際補充耕地面積等因素確定資金分配方案,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和糧食主產區、產糧大縣。
分配因素的調整,由財政部商國土資源部確定。
第二十四條 項目法分配新增費,支持范圍主要包括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示範建設項目、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一般土地整治項目。
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示範建設項目是指以農田整治整村連片推進為重點,以有效統籌各類涉農資金共同投入為手段的土地整治項目。項目預算由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與示範省份通過簽訂示範協議確定。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是指以落實土地整治規劃確定的重點區域內大規模耕地整理、大面積節水增地、大幅度提高高產穩產基本農田比重為目的的土地整治項目。項目預算由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組織專家通過實地考察、論證後確定。
一般土地整治項目是指與國務院批准實施的各類區域發展規劃相配套的土地整治項目、災毀地復墾項目以及其他與土地開發利用有關的項目。項目預算由財政部商國土資源部確定。
第二十五條 中央按因素法分配的新增費和地方留成新增費要結合國家級或省級重點工程項目統籌使用,發揮新增費的規模效益。
編輯本段第五章 監督檢查
第二十六條 各級財政、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對新增費項目實施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新增費專款專用,切實提高新增費使用管理效率。
第二十七條 各級財政、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建立健全新增費使用管理的績效評價制度,逐步完善績效考評工作,並將新增費資金的分配與績效考評結果相掛鉤。
第二十八條 新增費使用單位要自覺接受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監督檢查,及時提供相關資料。
第二十九條 對違反本辦法規定使用新增費的行為,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及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理。
編輯本段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條 省級財政、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可根據本辦法的規定,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新增費使用管理的具體實施辦法。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此前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規定為准。原《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中央分成新增建設用地新增費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財建〔2008〕157號)同時廢
你看可以嗎?
5. 關於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政策等問題的通知的調整地方新增建設用地土地
有償使用費分成管理方式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徵收標准提高後,仍實行中央與地方30:70分成體制。同時,為加強對土地利用的調控,從2007年1月1日起,調整地方分成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管理方式。地方分成的70%部分,一律全額繳入省級(含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下同)國庫。
四、加強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徵收管理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由國土資源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辦理用地審批手續時負責徵收,由財政部門負責徵收管理,由財政部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財政部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及省級財政部門共同負責監督解繳。
國土資源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辦理用地審批手續時,應當開具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繳款通知書,通知申請辦理新增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的市、縣人民政府在規定的時間內依法足額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同時將繳款通知書抄送財政部、財政部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及省級財政部門備查。繳款通知書應明確新增建設用地的地類、面積、適用的徵收等別、徵收標准以及應繳納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具體數額。
市、縣人民政府在收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開具的繳款通知書後,應當及時通知市、縣財政部門填寫一份「一般繳款書」,將應當繳納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全額就地繳入國庫。市、縣財政部門在繳款時,「一般繳款書」中收款單位欄填寫「財政部門」,預算級次填寫「中央和省級共享收入」,收款國庫欄填寫當地實際收納款項的國庫名稱;填寫預算科目時,30%填列政府收支分類科目103013301目「中央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入」科目,70%填列政府收支分類科目103013302目「地方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入」科目。國庫部門辦理繳庫手續後,將加蓋國庫印章的「一般繳款書」第 四、五聯退市、縣財政部門。市、縣財政部門將收到的「一般繳款書」第四、五聯分別報送省級財政部門和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備查。已經實施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的地方,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的繳庫方式,按照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的有關規定執行。市、縣財政部門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可以從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等財政性資金中列支,並填列政府收支分類科目2120899項「其他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支出」等相應科目。
國土資源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在收到市、縣人民政府已足額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的有效憑證後,再依法辦理用地批准文件,並抄送財政部、財政部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及省級財政部門。財政部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及省級財政部門,要按照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開具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繳款通知書、繳款憑證、用地批准文件等,抽查核實市、縣人民政府是否及時足額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並按月做好與國庫以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對賬工作,確保有關數據准確無誤。
嚴禁市、縣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將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轉嫁由用地單位繳納。嚴禁在審批新增建設用地時採取「以租代征」等方式,逃避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市、縣人民政府凡不按國家規定的等別和徵收標准及時足額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的,國土資源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一律不得辦理用地審批手續和批准文件。任何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減免、緩繳、擠占、截留和挪用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
6. 不按國家規定的標准足額繳交土地有償使用費的應如何處理
不按國家規定的標准足額繳交土地有償使用費的,一律不得下發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批准文件。否則,以違法批地進行處理。任何部門、單位或個人,均不得減免、侵佔和挪用土地有償使用費。
凡未按規定足額繳交土地有償使用費的,由上級政府責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間,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得受理該地區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報批。
7. 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收農民土地有償使用費是否合理
農民使用土地是不用交國土使用費的,但你是在內蒙古,內蒙古自治區是內蒙古人自治的,國家的法律有些他們是可以不遵守的,並且們他們有獨立立法的權力,其原則是要在憲法允許的范圍內,所以他們可能有權力徵收些項費用吧.具體情況你應該找一個律師詢問一下.
8. 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文件
河南省國土資源廳
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
使用管理的暫行意見
豫國土資發【2009】52號
各省轄市國土資源局、廳屬各單位、廳機關各處室:
嚴格管理和高效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是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解決用地制度的重要內容,是緩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用地需求的有效途徑,對於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務院關於促進集約用地的通知》(國發[2008]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國發[2007]71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嚴格保護耕地保障科學發展實現土地高效利用的若干意見》(豫政[2008]44號)精神,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及本農田,基本保障工業化、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建設用地需求,努力實現土地高效利用,現就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提出如下暫行意見。
一、加強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規劃管理
(一)加緊完善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結合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抓緊編制完善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統籌安排城鄉建設用地的要求和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約用地、保護耕地的原則,在進一步摸清農村土地現狀的基礎上,從嚴控制集體建設用地總量,合理確定小城鎮和農村村民點的數量、布局、范圍和用地規模,對村莊土地利用總體布局作出統籌安排,著力安排好新農村建設用地。各市、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要積極配合建設、規劃等有關部門,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村鎮建設用地范圍內,做好鎮規劃、鄉規劃、村莊規劃(以下簡稱鄉(鎮)、村規劃),加強相關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
(二)嚴格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用途管制和規劃管理。利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進行非農業建設,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鄉(鎮)、村規劃,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並依法徵收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土地使用者應當按照市、縣人民政府建設用地批准文件規定的用途和條件使用土地,確需改變土地原批准用途的,應當經土地所有者和國土資源、規劃部門同意,報原批准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批准。禁止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禁止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集體農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禁止以各種名義擅自擴大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規模。
(三)優化集體建設用地的結構和布局。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鄉(鎮)、村規劃的前提下,有序推進工業向產業集聚區集中、服務業向中心城鎮集中、人口向小城鎮和中心村鎮集中。城市規劃區內的農村,應當集中安排興建村民住宅小區,加快城鎮化進程,防止因城市擴張形成新的「城中村」,避免在城鎮建設中重復拆遷。城鎮規劃區外的農村,應依照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地范圍,按照「撤並自然村、建設中心村」的思路,合理安排建設農民新村。對規劃確定撤並的村莊,除危房改造外,禁止重建、擴建住宅。
(四)推進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工作。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和鄉(鎮)、村規劃,制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專項規劃、城市和鄉(鎮)、村規劃,制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專項規劃,合理確定建新拆舊項目區,並按照國家下達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周轉指標,嚴格控制項目區內建新地塊的面積規模,依程序審批後實施。要嚴格按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專項規劃,堅持「總量控制、封閉運行、定期考核、到期歸還」原則,有序推進建新拆舊和土地復墾,在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和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的前提下,引導建設用地結構和布局調整,實現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二、明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規范
(五)規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范圍。下列建設項目可以使用集體建設用地:興辦鄉鎮企業;建設鄉鎮企業;建設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農村村民住宅;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外,經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佔用農村集體土地建設非公益性項目,允許農民依法通過多種方式參與開發經營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對集體建設用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的,農民集體土地所有者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者應當服從。
(六)嚴禁違法違規使用集體土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自行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個人簽訂協議將農用地、未利用地轉為建設用地。農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給農村村民,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租用、佔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搞房地產開發,不得建設高爾夫球場。對不按規劃使用土地、非法將集體建設用地用於房地產開發、非法出賣宅基地、擅自佔用耕地或改變耕地性質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應當依法予以嚴肅查處。
三、規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審批管理
(七)嚴格集體建設用地審批條件。興辦鄉鎮企業、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申請使用集體建設用地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鄉(鎮)、村規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國家、省建設項目控制指標有關規定;符合其他有關法律法規或政策規定。
農村村民興建住宅申請宅基地的,按照《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若干意見》(豫國土資發[2005]167號)規定的條件執行。
(八)規范集體建設用地審批程序。興辦鄉鎮企業、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以及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集體建設用地的,必須依法辦理規劃建設許可和建設項目用地審批手續。涉及農用地的,應當依法辦理用地轉用手續。
鄉鎮企業、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使用本集體所有建設用地,應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向市、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提出申請,經其審核後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農村村民興建住宅申請宅基地的,按照《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若干意見》(豫國土資發[2005]167號)規定的程序執行。
(九)加強集體建設用地權屬管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所有權歸農民集體,鄉鎮企業、農村村民以及其他土地利用者只擁有使用權。依法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宅基地使用權經批准可以在符合宅基地申請的條件村民戶之間進行調整並辦理變更手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宅基地使用權。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建立和完善集體建設用地地籍檔案,充分發揮土地登記資料在集體建設用地使用管理中的作用,建設「以證管理、憑證用地」新機制。
四、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序流轉
(十)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條件。可以流轉的集體建設用地,是指用於非公益性項目或經營性項目的集體建設用地。既可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應當符合下列條件: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含縣城)建設用地范圍外,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鄉(鎮)、村規劃;符合產業政策和區域經濟發展要求;經依法批准或者依法取得;權屬明晰,界址清楚,持有合法的土地權屬證書。
屬於集體建設用地再次流轉的,應按照原流轉合同的約定,完成投資總額的25%以上。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擅自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合法權益。
(十一)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形式和期限。對於符合條件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允許按照自願、公開、公平、有償、有限期、有流動和用途管制的原則,以出讓、轉讓、租賃、作價出資(入股)等形式進行流轉。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流轉的使用年限由土地所有者與土地使用者約定,但不得超過同類用途國有土地利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再次流轉的使用年限,為首次流轉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後的剩餘年限。
(十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程序。各市、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管理、監督和服務。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流轉的,土地所有者應持土地所有權證、建設用地批准文件、規劃許可證明材料、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證明材料、土地流轉合同(草簽)、流轉申請書以及確認交易價格的證據等有關材料,經市、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審查、並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土地所有者與土地使用者簽訂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合同,按合同約定付清款項並繳納有關費用後辦理土地登記,領取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再次流轉的,應經土地所有者同意後,由土地使用者雙方簽訂新的流轉合同,原流轉合同載明的權利和義務隨之轉移。新的流轉合同簽訂後,應於30日內到土地所在地市、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申請辦理土地變更登記。
(十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收益的分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流轉時的土地收益歸土地所有者,主要用於集體經濟的發展、公益事業的投入、農民生活的安置補償和社會保障,具體收益以及使用情況應當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布接受監督。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再次流轉時發生增值的,土地增值收益中10%歸當地人民政府;其餘90%歸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具體分配比例由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
(十四)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各地應積極創造條件,探索構建集體建設用地有序流轉的市場機制,充分依託已有的國有土地有形市場,逐步建立統一的城鄉建設用地市場。對依法取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必須以公開規范的方式實現使用權的流轉,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與國有土地享有平等權益。集體建設用地用於工業、商業、旅遊、娛樂等經營性質用途以及由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應當逐步採用招標、拍賣或掛牌方式,通過市場公開確定用地者和地價、租金。各市、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應當盡快制定本行政區域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基準地價,並報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
五、加強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節約集約利用
(十五)嚴格執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標准。使用集體建設用地興辦企業,其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築系數等指標參照《河南省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標准》制定。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的用地規模,參照國家、省建設項目控制指標有關規定執行。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嚴格控制超用地標准建房,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河南省實施〈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的標准。逐步清理歷史遺留的「一戶多宅」問題,堅決防止產生超面積佔用宅基地和新的「一戶多宅」現象。對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十六)提高集體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農民住宅建設要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鄉(鎮)、村規劃,遵循節約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原則。新增住宅建設用地先行安排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凡村內有空閑地、老宅基地以及荒坡地、廢棄地未利用的,不得批准佔用耕地。農村村民新建、改建、擴建住宅,提倡建設二層或二層以上多層住宅。鼓勵對現有村莊進行填實插建,提高土地利用率。
鄉鎮企業發展要以園區經濟為模式,以產業集聚為方向,以集約用地為基本要求,促進企業集群和產業集聚區的形成。鼓勵鄉(鎮)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自建、聯建等方式,使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多層標准廠房,提供給企業使用。建設標准應符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建設廳關於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推進標准廠房區建設意見的通知》規定。
(十七)加大盤活存量集體建設用地力度。結合第二次土地調查,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切實查清空閑地、閑置地、荒坡地、廢棄地以及低效利用土地的底數,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空閑住宅、「一戶多宅」的調查清理工作。制定和完善消化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的規劃、計劃和政策措施,加大清理盤活的力度。對歷史遺留問題的「一戶多宅」的調查清理工作。制定和完善消化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的規劃、計劃和政策措施,加大清理盤活的力度。對歷史遺留的「一戶多宅」和空置住宅,各市、縣(市、區)要制定具體的激勵措施,鼓勵農民騰退多餘宅基地。凡新建住宅後應退出舊宅基地的,要採取簽訂合同等措施,確保按期拆除舊房,交出舊宅基地。
(十八)積極推進「空心村」、磚瓦窯和工礦廢棄地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整理。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結合實施小城鎮發展戰略新農村建設,科學制定和實施村莊改造、歸並村莊整治計劃,積極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整理,繼續加大「空心村」、磚瓦窯工礦廢棄地整治力度,提高城鎮化水平和城鎮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努力節約使用集體建設用地。農村建設用地整理要按照「規劃先行、政策引導、村民自願、多元投入」的原則,在不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前提下,按規劃、有計劃、循序漸
進、積極穩妥地推進。
農村宅基地和村莊整理所節約的土地,優先考慮復墾為耕地,納入農戶用地承包經營范圍,新增耕地面積可以折抵用於建設佔用耕地的補償;調劑為建設用地的,必須符合土地利用規劃、納入年度建設用地計劃,並優先滿足集體建設用地。
六、建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規范管理的長效機制
(十九)廣泛開展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利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土地管理方面的法規政策,增強農村廣大幹部群眾遵守土地法律法規和珍惜土地的意見,提高依法管理用地、節約集約用地的自覺性,做到既始終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又善於總結經驗、用於探索創新,及時研究解決集體建設用地使用中出現的新問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二十)加強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的監督管理。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高度重視集體建設用地使用管理,切實加強日常監管工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動態巡查機制,及時發現和制止各類土地違法行為。積極探索防範土地違法行為的有效措施,充分發揮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對嚴重違法違規的用地行為,要公開曝光,依法嚴肅查處,不得以罰代法。觸犯刑法的,要依法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堅決維護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權威,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用地環境。
9. 內蒙古莫旗額爾和鄉政府收有償使用費合理嗎
莫吉克爾和鄉鎮生有藏試用費合理嗎?合理的
10. 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收取范圍
其實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是土地使用著所在政府向省,國家交納的.不過一般在操作中當地政府在申報審批新增建設用地的時,在獲得省或國家批準的時候先交了。
1、回頭把土地給使用者的時候有的是收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有的地方是把這個費用包含在土地出讓價格裡面了.劃撥土地好象也要交.
2、國務院和財政部好象專門針對這個下了一個文件的,裡面有很多減免事項,可以去看看.
3、關於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政策等問題的通知。
(10)莫旗收取國土使用費文件擴展閱讀: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辦法》
第六條 土地有償使用費在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新增建設用地手續前繳納,具體繳納環節為:
一、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屬於同級審批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前繳納;
二、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屬於不同級審批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徵用土地前繳納;
三、只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的國有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前繳納;
四、只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的農民集體的土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徵用土地前繳納;
五、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國有未利用土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轉用前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