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形資產評估中需關注 幾個問題呢
無形資產評估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無形資產投資,二是無形資產轉讓。關於無形資產投資的價值確定,《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第10條規定:「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為入賬價值;但企業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在該項規定中,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主要採用投資各方確認的方式,個別情況下(首次發行股票)是以賬面價值確定。該項規定並沒有要求必須通過評估方式來確定無形資產價值。
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修訂後的《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第1號——驗資》第十條第三款又規定:「以知識產權、非專利技術和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出資的,應當驗證其產權歸屬,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資產評估或各出資者商定的基礎上審驗其價值。」按現行的企業登記注冊的有關規定,組建企業時需要由有資格的驗資機構對投資人的投入資本進行驗證。在上述驗資規定中,明確說明了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有兩種方式:由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或由出資者共同商定並確認。由此可見,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方法,不同的法規,有不同的規定。此是問題之一。
問題之二是,驗資規定中的確定無形資產價值的兩種方式(資產評估或各出資者商定),會造成這樣一種後果,即:作為出資人,通常希望通過自行商定的方式確認無形資產的價值,這樣,既能滿足出資人在無形資產價值確定方面的要求,又能節省評估費用;作為驗資機構,則總是希望有無形資產評估報告書作為驗資的依據,這樣,驗資依據充分,可以降低驗資風險。因而,從驗資機構的角度出發,往往就需要投資人提供資產評估報告書。這樣,就涉及到對無形資產的評估問題。可以想像,由於出資人和驗資機構有各自的想法,因此,在具體的驗資實踐中,會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在驗資的相關規定方面作一些修改或補充性說明。在我國,凡是企業接受投資並涉及到股本變化的,都要委託中介機構先進行驗資,然後履行相應的工商注冊登記或變更登記等程序。因此,只要在驗資這個環節對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方式做出相應的規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只要將《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第一號——驗資》第十條第三款中的「各出資者商定」這幾個字刪掉,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就必須通過評估方式來確定。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通過行政手段來為資產評估包攬市場,其實不是這樣。因為從目前會計准則制定的總的出發點來看,是遵循謹慎性原則,防止通過無形資產投資虛增企業資產的行為發生。如果由各出資者自行商定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那麼,就很難控制這種行為。此外,「各出資者商定」這個規定也不具有可操作性。驗資是一項非常具體的工作。驗資規則也應非常具體和具有可操作性。「各出資者商定」是什麼概念?是指各出資人共同簽訂的協議書呢?還是需要公證機關對該協議書進行公證呢?還是需要具有資產評估資格的中介機構進行審核鑒證呢?在驗資規則中沒有說明。關於這個較為模糊的概念,在實際的驗資工作中,已經使當事人感到疑惑。鑒於此,在驗資規定中刪去「各出資者商定」這幾個字是可行的和有必要的。
2. 請教無形資產評估問題
1.調味品生產許可證或者類似的證照,轉讓給無資格申請者,這樣的轉讓是非法的,國家的法律是不認可的,因此,不會有相關的機構或職能部門為你估算價值。因此,只能根據你自身判斷來確定價值。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價值。
A.目前申請該證照的難度大小。
B.根據貴司申請該許可證負擔的成本來判斷該證照價格。
C.去打聽下目前市場上有否該證轉讓的例子,從而判斷該證照。
D.雙方協商進行。
2.企業品牌是可以進行協商轉讓的,也是合法的。品牌估價有多種方法,但一般是基於以下幾個數字:
A.在市場中的領先程度
B.其穩定性(即壽命)
C.市場的性質(即該品牌所位於的市場是廣大而穩定的市場還是變化較快的潮流市場)
D.該品牌的受面的世界性(就是該商品時是在國內知名還是國內外,當然國內外都知名的品牌更有價值)
E.該品牌的走勢
F.該品牌的市場供應
G.該品牌是否受法律保護,是否注冊商品等。
具體的計算方法由以上各數字加權而成,這是一門課程,課程名為《資產評估》,如果您在這兒能得到具體答案,那資產評估事務所也不用開了,呵呵
找個評估事務所給您評估價格吧,他們出具的東西才具有法律意義。
均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3. 為什麼說識別和評估無形資產有難度跪求專業人士解答 原題是 difficulties in rec
評估是有風險的,由於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評估結果嚴重偏離資產真實價值或客觀價值,乃至誤導交易方而引發糾紛的可能性。
無形資產評估風險主要可分為評估對象風險、評估方法風險、評估機構和人員的執業風險、評估結果使用風險和評估管理風險等五類。
你看下這個的:http://www.dongao.com/cjks/fdzl/201307/107685_2.shtml
4. 無形資產評估中需關注的幾個問題
,無形資產評估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無形資產投資,二是無形資產轉讓。關於無形資產投資的價值確定,《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第10條規定:「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為入賬價值;但企業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在該項規定中,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主要採用投資各方確認的方式,個別情況下(首次發行股票)是以賬面價值確定。該項規定並沒有要求必須通過評估方式來確定無形資產價值。
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修訂後的《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第1號——驗資》第十條第三款又規定:「以知識產權、非專利技術和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出資的,應當驗證其產權歸屬,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資產評估或各出資者商定的基礎上審驗其價值。」按現行的企業登記注冊的有關規定,組建企業時需要由有資格的驗資機構對投資人的投入資本進行驗證。在上述驗資規定中,明確說明了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有兩種方式:由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或由出資者共同商定並確認。由此可見,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方法,不同的法規,有不同的規定。此是問題之一。
問題之二是,驗資規定中的確定無形資產價值的兩種方式(資產評估或各出資者商定),會造成這樣一種後果,即:作為出資人,通常希望通過自行商定的方式確認無形資產的價值,這樣,既能滿足出資人在無形資產價值確定方面的要求,又能節省評估費用;作為驗資機構,則總是希望有無形資產評估報告書作為驗資的依據,這樣,驗資依據充分,可以降低驗資風險。因而,從驗資機構的角度出發,往往就需要投資人提供資產評估報告書。這樣,就涉及到對無形資產的評估問題。可以想像,由於出資人和驗資機構有各自的想法,因此,在具體的驗資實踐中,會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要害是在驗資的相關規定方面作一些修改或補充性說明。在我國,凡是企業接受投資並涉及到股本變化的,都要委託中介機構先進行驗資,然後履行相應的工商注冊登記或變更登記等程序。因此,只要在驗資這個環節對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方式做出相應的規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只要將《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第一號——驗資》第十條第三款中的「各出資者商定」這幾個字刪掉,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就必須通過評估方式來確定。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通過行政手段來為資產評估包攬市場,其實不是這樣。因為從目前會計准則制定的總的出發點來看,是遵循謹慎性原則,防止通過無形資產投資虛增企業資產的行為發生。假如由各出資者自行商定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那麼,就很難控制這種行為。此外,「各出資者商定」這個規定也不具有可操作性。驗資是一項非常具體的工作。驗資規則也應非常具體和具有可操作性。「各出資者商定」是什麼概念?是指各出資人共同簽訂的協議書呢?還是需要公證機關對該協議書進行公證呢?還是需要具有資產評估資格的中介機構進行審核鑒證呢?在驗資規則中沒有說明。關於這個較為模糊的概念,在實際的驗資工作中,已經使當事人感到迷惑。鑒於此,在驗資規定中刪去「各出資者商定」這幾個字是可行的和有必要的。
三、關於「不得求證客戶授意的評估價值」
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是資產評估行業立足的靈魂,獨立自主地評估資產的價值,不受他人的干擾和 影響 ,是資產評估人員十分重要的職業道德。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比實物資產的價值評估的難度更大的原因在於無形資產價值評估中主觀判定 分析 的因素更多,這就是為什麼在無形資產的評估准則中非凡提出了「不得求證」這樣一個概念。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評估人員是否會在無形資產的評估中有意或無意地去進行「求證」呢?
財政部、國家工商行政治理總局共同頒布的《關於進一步規范 企業 驗資工作的通知》中第九條規定:「企業向企業登記主管機關提交驗資報告時,可不再提交銀行出具的出資證實、實物轉讓清單、專利證書和專利登記簿副本、商標注冊證、土地使用權證實、資產評估報告及評估結果確認書或者股東、發起人認可證實等其他非貨幣出資的證實文件。但登記主管機關認為必要時,企業應當提交。」上述 內容 中,規定了企業在登記注冊時需要履行的驗資手續中,原來登記主管機關要求企業必須提交的有關資料,現在不再要求必須提供了。這使企業向登記主管機關遞交的資料大為減少。由於涉及工商登記注冊和驗資的資產都是與投資行為有關的,而從上述規定來看,當事人又沒有被要求必須提交資產評估報告等資料。因此,在以無形資產進行投資時,當事人似乎沒有必要委託評估機構對無形資產價值進行評估,但規定中又有「登記機關認為必要時,企業應當提交」這句話,這又留下了一個疑問。什麼叫有「必要」?沒有一個標准。這里就涉及到假如以無形資產進行投資,出資人到底需不需要對無形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的 問題 。由於無形資產的價值的不可確定性遠遠大於實物資產,因此,為防止注冊資本的虛化,企業登記主管機關完全有可能要求企業提交無形資產的評估報告。企業為防止這個「必要」的發生,往往也需要事先委託評估機構出具一個評估報告以備急需。同時,驗資的中介機構出於自身規避風險的考慮,往往也要求出資人提供無形資產評估報告書作為驗資的依據。以此看來,對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似乎又成為必要。但是,按照上述《企業 會計 准則——無形資產》的有關規定,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可以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為入賬依據」或「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入賬依據」(首次發行股票的公司),因此,關於無形資產的評估就會出現以下兩種可能。
一是評估機構評估的無形資產價值與投資各方確認的無形資產價值相差不大,那麼,無論是以評估機構的評估方式或以出資人共同確認的方式來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都是可行的,因為投資人對這兩個價值都不會有多大意見。這時,出資人委託評估機構出具一個評估報告書,即可滿足其企業登記和會計核算的要求。二是評估機構評估的無形資產價值與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相差較大,而出資人與評估人員又不能通過協調達成共識,這時,出資人可能會放棄委託評估,而直接採用自行協商的方式來確定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這樣,出資人向驗資中介機構和企業登記主管機關遞交的無形資產的價值依據是出資人各方認可的無形資產價值協議書,而不是評估報告書。
根據上述驗資的有關規定,驗資中介機構是可以根據出資人的價值協議書進行驗資的。但問題是出資人一旦通過驗資,而到企業登記主管機關登記注冊時,企業登記主管機關又要求出資人出具資產評估報告書時,這時,出資人會不得不委託評估機構對各出資人已經達成協議的無形資產進行評估。這時,評估人員「求證」的心理便會出現了。因為從上述會計准則、評估准則和驗資規定等來看,無論是出資人自行協商的價值,還是評估機構評估的價值,驗資機構和企業登記主管機關都是認可的。在這種情況下,從出資人的角度來看,他們是既希望委託評估機構對擬投入的無形資產進行評估,同時又要盡力說服評估人員使被評估無形資產的價值基本接近自己的理想價值,或已達成協議的價值,而不要再增添更多麻煩。從評估機構來看,既然政府行政治理機關的有關規定對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的價值可以以投資各方確認的方式來加以確定,那麼, 參考 投資各方的意見,並以此為基礎,選擇一種最適合達到投資者意見的評估 方法 ,進而評估出一個既令投資者滿足,又從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書中看不出什麼破綻的評估價值,這似乎是一個最佳選擇和皆大歡喜的結果。這樣,「求證」就在所難免了。評估人員的這種「求證」行為,雖然違規,但因為無形資產的投資價值本身就可以由投資各方自行確認,只不過出於驗資的要求或為了滿足企業登記主管機關可能的要求,當事人需要預備一份形式上的評估報告罷了。這樣看來,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求證」行為似乎很難避免了,而評估機構的評估報告實際上有可能成為一種形式上的東西。
解決問題的思路:這個問題出在資產評估的「估」字上。既然是「估」,必然有人為的因素。同樣的資產,由不同的評估人員來進行評估,評估結果會不相同。無形資產更是如此。因此,《資產評估准則——無形資產》做出「不得求證「的規定,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如何檢驗評估人員是否有「求證」的行為,這卻是一件比較困難的工作。鑒於此,筆者認為,可以在今後完善《資產評估准則——無形資產》或制定具體的執業規范指南時,明確規定評估機構在出具評估報告時,應當附上評估技術報告,以利 社會 對評估人員進行監督。當然,評估技術報告也可以被視為是評估機構的一項無形資產,評估的思路、資料搜集的種類及方式、參數的 應用 等,都是評估人員經驗的結晶,有必要保密。但是,假如不能獲取評估技術報告,那麼,即使評估人員有「求證」的行為,他人也無法知道。這無形中就為某些評估人員大膽「求證」提供了方便。因此,為了公正評估行為,要求評估人員出具無形資產評估技術報告,是一種不得已的行為。它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遏制評估人員「求證」的心理和行為,也是實施社會監督的一個辦法,同時也是對通過無形資產投資方式來虛增企業資產行為的一種限制。
5. 在評估無形資產時要考慮些什麼因素
就目前我國企業所處的環境而言,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有以下三個層面的意義:
(一)資產管理的需要
1、摸清家底,完善企業資產管理。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無形資產評估成為企業資產管理的重要環節。對有形資產的評估、管理與應用,多年來企業自身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科學有效的制度,其資產量在相關財務報告中已得到了充分的揭示。但是一個企業到底有哪些無形資產,其價值量如何,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並不清楚,形成了資產管理的盲點。只有充分揭示這部分資產的真實價值,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進而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使之規范化,以保證企業資產的完整性。
2、為經營者提供管理信息、決策依據。無形資產價值其本質是無形資產的培育、發展情況,企業的創新能力和贏利能力,企業資源的利用狀況和利用效率、效果,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等等。評估的過程是資產清查的過程,重點在於發現企業在資產管理、經營過程、資本結構、企業效率和盈利能力等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努力解決或為企業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有利於經營者對無形資產投資做出明智的決策,合理分配資源,減少投資的浪費。
(二)品牌建設的需要
3、激勵和教育員工,增強企業凝聚力。在品牌營銷時代,企業不但要向公司外的人傳達品牌的健康狀態和發展趨勢,更重要的是向公司內所有階層的員工傳達品牌信息,培養員工對本企業的忠誠度,以達到凝聚人心的目的。
4、無形資產價值傳播是擴大、提高企業影響,展示企業發展實力的有效手段。隨著企業形象問題逐漸受到企業界的重視,名牌商標的宣傳,已經成為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重要途徑。所以對商標、品牌等資產的評估及宣傳是強化企業形象、展示發展實力的重要手段。
5、無形資產價值評估有利於銷售渠道的拓展和特許經營體系的擴張。在發展加盟商的過程中,了解無形資產價值可以使盟主企業在介紹自己的品牌時有據可依,從而使潛在加盟商對本企業有比較准確的判斷依據,還可以讓潛在加盟商看到本企業的發展潛力,增強加盟信心,所以進行無形資產評估對於特許經營盟主企業顯得尤為重要。
6. 無形資產評估的幾個問題
首先,必須搞清楚企業中哪一些是無形資產。有的無形資產較容易識別,例如專利、商標、計算機軟體等;有的就較難識別,例如企業自身開發的一些專有技術,由於多項技術可同時在多個產品中使用,一些企業往往難以搞清哪一些是無形資產,有人甚至將企業的產品也當成是無形資產來委託評估。一些關系類無形資產就更難識別。當然,既然是資產就必須能在未來為企業產生收益,如果不能為企業產生收益也就不是資產。
其次,必須明確無形資產的權屬關系。由於無形資產沒有實物形態,且一項資產可以同時由多個主體使用,所以其產權關系比有形資產要復雜。以專利為例,就有所有權和使用權之分,使用權又有獨家使用權、排他使用權、普通使用權等,而不同的權利其評估價值是不同的。因此必須搞清楚委託評估的無形資產的范圍和權屬關系,並且提供相應的法律文件。
第三,必須有明確的無形資產評估目的。是將無形資產轉讓、投資入股、質押或是企業轉制、聯合等需要。每個資產評估報告只能有一個評估目的。
第四,做好無形資產未來收益期內的收益預測。未來收益預測的客觀和真實性對無形資產價值評估的正確性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為了做好未來收益的預測,首先要確定好收益期,可以根據無形資產的法律保護期限(例如專利、商標)、簽協期限或預期的經濟受益期限來確定。在受益期內各年收益的預測,可以根據企業以前年份的收益情況,類似無形資產在本企業或其他企業的收益情況。
第五,其他。例如:在為企業保密的前提下,盡可能提供無形資產的詳細情況和資料;提供企業的情況介紹;提供委託無形資產評估需要的相關法律文件,如:委託評估的委託函、委託方的承諾函、無形資產轉讓投資入股等經濟行為的合同、協議或意向書等。
7. 在評估無形資產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僅供參考:
評估專利技術價值應考慮的因素
目前知識產權評估大多採用收益法,收益法計算的預測是建立在眾多因素影響下的知識產權實施效果基礎上的。就專利而言,主要涉及到的影響因素有法律因素,技術因素,產業因素,特殊因素等。
1.法律因素
主要包括:(1)權屬的完整性,即該專利人或委託人所擁有的專利權權屬的完備程度。權屬越完整,則其體現的價值就越大。(2)法律的保護程度,包括兩個方面,專利所處的狀態以及權利要求的完整性。專利所處的狀態指技術在專利申請中所處的狀態,是處於初審階段還是實質性審查階段或是獲得專利證書階段,越是在後面的階段其價值越大。專利的類型不同,保護程度也不一樣,發明專利由於通過實質性審查,因此剽竊他人專利或者在獲得專利證書後被宣告撤銷的可能性較小。相對於其他兩類專利而言,其技術含量較高,申請的周期較長,權利人承擔的風險也較大,因此價值相對較高。權利要求的完整性是指專利申請權利要求書所提出的需要保護的專利的范圍,也體現了權利要求書的質量問題,有的權利要求完整,較好的保護專利權人的權利。有的權利要求不完整,僅僅保護專利權人的一部分的權利。(3)剩餘使用年限,一般要採取專利技術的經濟壽命與法定使用年限孰短的辦法來確定剩餘使用年限,使用年限越長其價值越大。
2.技術因素
技術因素主要包括專利的創新程度也即是技術的先進程度;技術的發展階段;技術競爭優勢,即技術實施過程中存在關鍵的技術訣竅,技術復雜程度高,而該技術訣竅不易被分析、試驗、模擬。因為技術超額收益主要體現在其壟斷的收益上,技術越具有競爭優勢,其壟斷程度也越高,技術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也會相應較高,技術產品較難替代。
3.產業因素
主要包括(1)產業化程度,即該技術可進行產業化的難易程度,實施的條件要求是否苛刻,進行產業化越容易,實施專利技術越容易進行,專利的實施的可能性就越大。(2)國家政策適應性,也即是該技術實施所在的產業與國家產業政策一致性。只有專利與國家產業政策一致起來,才會得到國家及地方的支持,該項專利才會迅速形成產業,越是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技術實施的價值越能夠較快的發揮出來。(3)產業應用范圍,主要是指專利技術的現在和未來可能應用領域的大小,應用的范圍越廣,其價值發揮的程度越大。(4)技術產品被市場所接受的程度,市場越需要的產品,其中的技術所體現的價值就越大。
4、特殊因素
部分行業的特殊因素如醫葯行業的葯證,臨床試驗,網路安全技術的有關批准證書,對專利權價值的影響也較為重大,因為這些特殊因素是專利技術產業化實施的必備要件。
以上這些因素是進行知識產權評估時所要注重考慮的,也是知識產權的未來價值體現的關鍵。
影響商標評估價值的主要因素
1.商標產品歷史收益狀況;
2.商標產品未來收益能力;
3.商標狀況:商標狀況必須詳細了解它的影響力、所處市場的狀況、競爭狀況、過去的表現、未來計劃及風險程度等。具體講,分析以下七個影響因素:
(1) 領導力。即影響行業市場的能力。如某一商標為其所處市場的龍頭產品的商標,其價值就比其他普通價值要高。
(2) 生存力。即商標的穩定性。那些歷史悠久、消費者信任度高的商標的價值要高。
(3) 市場力。指商標的市場經濟狀況。食品、飲料的商標比高科技產業的商標取值要高。
(4) 輻射力。指商標超過地理文化邊界的能力。符合國際慣例和口味的商標比某一區域和地區性商標的價值要大。
(5) 趨勢力。指商標對行業發展方向的導向及影響力。商標的長期發展趨勢能夠很好地反映其與消費者的聯系和同步性。
(6) 支持力。指能夠獲得投資及重點支持的商標其價值要大一些。
(7) 保護力。指商標擁有者的合法權利,即為注冊商標的保護能力。商標受法律保護的深度及廣度在評估商標時很重要。
評估商標中,要對企業定性、定量資料充分加以整理、分析、測算,對企業進行綜合考察。
8. 無形資產評估存在哪些難點
、市場價值來法。該法根據市場交自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大多數無形資產並不具有市場價格,有些無形資產是獨一無二的,難以確定交易價格,其次,無形資產一般都是與其他資產一起交易,很難單獨分離其價值。
9. 影響無形資產評估價值的因素。
影響無形資產評估價值的主要因素
1.無形資產的收益能力。無形資產的價值是由未來收益期限內無形資產可實現的收益額忻現而成的,包括有效壽命期間無形資產使用權的轉讓值、無形資產年收益評估值等。一項無形資產,在環境、制度允許的條件下,獲利能力越強,其評估值越高;獲利能力越弱,評估值越低。有的無形資產,盡管其創造成本7民高,但不為市場所需求,或收益能力低微,其評估值就很低。
2.無形資產的使用期限。從價值本身而言,無形資產價值與該無形資產產生收益的年份密切相關,無形資產使用期限的長短,直接影響無形資產的評估值。所以無形資產的使用期限是影響無形資產評估值的一個重要因素。每一項無形資產,一般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使用期限的長短,一方面取決於該無形資產先進程度;另一方面取決於其無形損耗的大小。無形資產越先進,其領先水平越高,使用期限越長。同樣的,其無形損耗程度越低,其具有實際超額收益的期限(或收益期限)越長。確定使用期限的原則和依據是:①受法律保護而不受有效時間影響的無形資產,以法律保護年限為無形資產的使用期限;⑨既受法律保護,也受經濟年限限制的無形資產,以「孰短」的原則確定其使用年限;②不受法律保護的無形資產,由技術測定的有效經濟收益年限為其使用年限;④有轉讓合同的無形資產,以合同規定期限為其使用年限。
3.無形資產的科學價值和發展前景。一般科技成果都有一個發展—成熟—衰退的過程。成果技術水平越高,壟斷性越強,使用期限越長,成果所獲得的超額收益能力越強,其評估值越高;同時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如何,直接影響到評估值高低,其開發程度越高,技術越成熟,運用該技術成果的風險性越小,評估值就會越高。另外,無形資產的損耗和貶值也會影響其評估價值。無形資產的更新換代越快,無形損耗越大,其評估值就越低。無形資產價值的損耗和貶值,不取決於自身的使用損耗,而取決於本身以外的更新換代情況。
4.無形資產的成本。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一樣,也具有成本。只是相對有形資產而言,其成本確定不是十分明晰和易於計量。對企業無形資產來說,外購無形資產較易確定成本,自創成本計量更困難些。因為無形資產產生的一次性特點,使其在創造過程中所耗費的勞動不具有橫向比較性。同時,無形資產的創造,與其投入、失敗等密切相關,但這部分成本確定是很困難的。一般來說,這些成本項目包括創造發明成本、法律保護成本、發行推廣成本等。
5.成果使用方式。從轉讓內容看,無形資產轉讓有所有權轉讓和使用權轉讓。無形資產轉讓權利的大小直接關繫到買賣雙方的經濟利益,通常是買受方獲得的權利越大,無形資產的評估值越高。就所有權轉讓和使用權轉讓來說,所有權轉讓的無形資產評估值高於使用權轉讓的評估值。比如專利權的轉讓價格就比專利許可證的轉讓價格高得多。因為一項專利可以向多個廠家讓受許可證,每個廠家只獲得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壟斷性有限,轉讓價格就低,而是隨著轉讓次數的增加其評估值呈降低的趨勢。另外,在技術貿易中,同是使用權轉讓,由於其許可程度不同,也影響評估值的高低。
6.市場供需狀況。無形資產的市場供需狀況,一般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無形資產市場需求情況;二是無形資產的適用程度。對於可出售、轉讓的無形資產,其評估值隨市場需求的變動而變動,市場需求越大,則評估值就越高;市場需求越小,且有同類無形資產替代時,則其評估值就越低。同樣的,無形資產的適用范圍越廣,適用程度越高,需求者越多,需求量越大,評估值就越高。
7.費用支付方式。技術轉讓費用支付常常貫穿轉讓的全過程,各種不同的支付方式對評估價值的確定有直接影響。無形資產轉讓時,如果價格的轉讓方式是一次性支付,則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和投資後的經濟風險,一般是由買方承擔的,此時的評估值就應該定的低一些;如果價格的支付方式是採用多次支付,由於支付期限較長,評估值就應該高一些;採用技術入門費加上收益提成的支付方式,其評估值居中;而完全是依據收益進行提成的,其評估值最高。
無形資產評估的方法
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直接關繫到評估結果,我國無形資產評估實踐中,往往由於不能運用科學的方法,造成較大的誤差,要深入研究各類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綜合我國評估工作的具體實踐加以創新。現行的無形資產計算方法主要有市價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種。
1、市場價值法。該法根據市場交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大多數無形資產並不具有市場價格,有些無形資產是獨一無二的,難以確定交易價格,其次,無形資產一般都是與其他資產一起交易,很難單獨分離其價值。
2、收益法。此法是根據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無形資產價值。諸如商譽、特許代理等。此法關鍵是如何確定適當的折現率或資本化率。這種方法同樣存在難以分離某種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問題。此外,當某種技術尚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時,其無形資產可能不存在經濟收益,因此不能應用此法進行計算。
3、成本法。該法是計算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於那些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但由於受某種無形資產能否獲得替代技術或開發替代技術的能力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很難確定,使得此法在應用上受到限制。
10. 無形資產評估中需關注哪幾個問題
一、關於無形資產評估方法中成本法的運用
《資產評估准則——無形資產》第13條規定:「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的有關情況進行選擇。」按照已有的無形資產評估的理論與實踐,運用成本法的前提條件之一是應當具備可以利用的相關歷史資料,尤其是會計核算資料。因此,這就涉及到與無形資產有關的會計核算問題。
《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第13條規定:「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賬價值應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確定。依法申請取得前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於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這項規定,使企業自創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在會計核算中僅包括注冊費和律師費這兩項費用。這兩項費用與無形資產本身的研製與開發費用相比,所佔比例很小。這項准則的實施,必然導致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大大降低,使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與無形資產的實際價值不具有相關性。如果要對已經計入各期費用的被評估無形資產的研究與開發費用等資料進行搜集,這不僅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也是十分困難或極不準確的。這樣,在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時,採用成本法就比較困難了。
解決問題的思路:目前我國有關部門正在加緊制定資產評估准則體系。根據其他國家或我國其他相關行業(如注冊會計師行業)制定的准則體系來看,資產評估准則體系至少應包括三個層次:即基本准則、具體准則、執業規范指南。基本准則是資產評估准則的總綱,是對注冊資產評估師專業勝任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執業行為的基本規范,是制定資產評估具體准則和執業規范指南的基本依據;具體准則是依據基本准則制定的,是注冊資產評估師執行資產評估業務和出具資產評估報告的具體規范;執業規范指南是依據基本准則、具體准則制定的,為注冊資產評估師執行具體准則提供可操作的指導意見。目前已頒布的《資產評估准則——無形資產》屬於具體准則,因此,在適當時候,還需要出台與之配套的執業規范指南。
二、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無形資產評估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無形資產投資,二是無形資產轉讓。關於無形資產投資的價值確定,《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第10條規定:投資者投入
二、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無形資產評估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無形資產投資,二是無形資產轉讓。關於無形資產投資的價值確定,《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第10條規定:「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為入賬價值;但企業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在該項規定中,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主要採用投資各方確認的方式,個別情況下(首次發行股票)是以賬面價值確定。該項規定並沒有要求必須通過評估方式來確定無形資產價值。
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修訂後的《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第1號——驗資》第十條第三款又規定:「以知識產權、非專利技術和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出資的,應當驗證其產權歸屬,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資產評估或各出資者商定的基礎上審驗其價值。」按現行的企業登記注冊的有關規定,組建企業時需要由有資格的驗資機構對投資人的投入資本進行驗證。在上述驗資規定中,明確說明了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有兩種方式:由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或由出資者共同商定並確認。由此可見,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方法,不同的法規,有不同的規定。此是問題之一。
問題之二是,驗資規定中的確定無形資產價值的兩種方式(資產評估或各出資者商定),會造成這樣一種後果,即:作為出資人,通常希望通過自行商定的方式確認無形資產的價值,這樣,既能滿足出資人在無形資產價值確定方面的要求,又能節省評估費用;作為驗資機構,則總是希望有無形資產評估報告書作為驗資的依據,這樣,驗資依據充分,可以降低驗資風險。因而,從驗資機構的角度出發,往往就需要投資人提供資產評估報告書。這樣,就涉及到對無形資產的評估問題。可以想像,由於出資人和驗資機構有各自的想法,因此,在具體的驗資實踐中,會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在驗資的相關規定方面作一些修改或補充性說明。在我國,凡是企業接受投資並涉及到股本變化的,都要委託中介機構先進行驗資,然後履行相應的工商注冊登記或變更登記等程序。因此,只要在驗資這個環節對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方式做出相應的規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只要將《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第一號——驗資》第十條第三款中的「各出資者商定」這幾個字刪掉,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就必須通過評估方式來確定。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通過行政手段來為資產評估包攬市場,其實不是這樣。因為從目前會計准則制定的總的出發點來看,是遵循謹慎性原則,防止通過無形資產投資虛增企業資產的行為發生。如果由各出資者自行商定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那麼,就很難控制這種行為。此外,「各出資者商定」這個規定也不具有可操作性。驗資是一項非常具體的工作。驗資規則也應非常具體和具有可操作性。「各出資者商定」是什麼概念?是指各出資人共同簽訂的協議書呢?還是需要公證機關對該協議書進行公證呢?還是需要具有資產評估資格的中介機構進行審核鑒證呢?在驗資規則中沒有說明。關於這個較為模糊的概念,在實際的驗資工作中,已經使當事人感到疑惑。鑒於此,在驗資規定中刪去「各出資者商定」這幾個字是可行的和有必要的。
三、關於不得求證客戶授意的評估價值 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是資產評估行業立足的靈魂,獨立自主地評估資產的價值,不受他人的干擾和影響,是資產評估人員十分重要的職業道德。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比實物資產的價值
三、關於「不得求證客戶授意的評估價值」
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是資產評估行業立足的靈魂,獨立自主地評估資產的價值,不受他人的干擾和影響,是資產評估人員十分重要的職業道德。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比實物資產的價值評估的難度更大的原因在於無形資產價值評估中主觀判斷分析的因素更多,這就是為什麼在無形資產的評估准則中特別提出了「不得求證」這樣一個概念。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評估人員是否會在無形資產的評估中有意或無意地去進行「求證」呢?
財政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共同頒布的《關於進一步規范企業驗資工作的通知》中第九條規定:「企業向企業登記主管機關提交驗資報告時,可不再提交銀行出具的出資證明、實物轉讓清單、專利證書和專利登記簿副本、商標注冊證、土地使用權證明、資產評估報告及評估結果確認書或者股東、發起人認可證明等其他非貨幣出資的證明文件。但登記主管機關認為必要時,企業應當提交。」上述內容中,規定了企業在登記注冊時需要履行的驗資手續中,原來登記主管機關要求企業必須提交的有關資料,現在不再要求必須提供了。這使企業向登記主管機關遞交的資料大為減少。由於涉及工商登記注冊和驗資的資產都是與投資行為有關的,而從上述規定來看,當事人又沒有被要求必須提交資產評估報告等資料。因此,在以無形資產進行投資時,當事人似乎沒有必要委託評估機構對無形資產價值進行評估,但規定中又有「登記機關認為必要時,企業應當提交」這句話,這又留下了一個疑問。什麼叫有「必要」?沒有一個標准。這里就涉及到如果以無形資產進行投資,出資人到底需不需要對無形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的問題。由於無形資產的價值的不可確定性遠遠大於實物資產,因此,為防止注冊資本的虛化,企業登記主管機關完全有可能要求企業提交無形資產的評估報告。企業為防止這個「必要」的發生,往往也需要事先委託評估機構出具一個評估報告以備急需。同時,驗資的中介機構出於自身規避風險的考慮,往往也要求出資人提供無形資產評估報告書作為驗資的依據。以此看來,對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似乎又成為必要。但是,按照上述《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的有關規定,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可以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為入賬依據」或「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入賬依據」(首次發行股票的公司),因此,關於無形資產的評估就會出現以下兩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