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現金補正無形資產出資

現金補正無形資產出資

發布時間:2021-07-10 07:53:18

A. 注冊資本認繳制下,股東如何有效出資

股東的出資方式有哪些
關於公司的出資方式,1993年《公司法》第24條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此時,股東以非貨幣出資,「限於法律規定」的方式,即法律規定了非貨幣出資的范圍,只有法律規定的非貨幣財產才能作為出資。1999年、2004年《公司法》沿用此規定。而依照2005年《公司法》第25條的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可見,修訂後的公司法允許股東以「不為法律、行政法規所禁止」的方式進行非貨幣財產的出資,即採取開放式的做法,只要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且可以轉讓的財產,均可以作為非貨幣出資。2013年《公司法》第27條沿用了2005年《公司法》的規定。
(一)以貨幣形式出資的
以貨幣資金出資,無需進行任何評估作價,並且公司可運用該貨幣資金購買所需要的財產物資、專利技術,用於投資及支付各項費用、償付債務,具有極大的財務靈活性。同時,貨幣資金出資一般不會出現出資溢價問題,可以簡化財務處理手續。因此,貨幣資金是出資者所採用的最普遍、最直接的出資方式。
根據法律規定,各出資人按各自認繳的出資比例分別投入資本金的,分別提供銀行出具的進帳單原件。各出資人應當按各自認繳出資的出資時間足額繳納資金。此外,出資人應為章程中所規定的投資人。因此,股東在銀行臨時帳戶投入資本金時,最好經由自己賬戶劃出,或者以現金交割;若是他人代為繳納出資的,在銀行單據「用途/款項來源/摘要/備注」一欄中註明「某某股東的出資款」或要求公司出具相關收據。若涉及到以非本位幣(即人民幣)出資的,則需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折算匯率和手續費的承擔可避免出資的損失和糾紛的發生,降低出資不足的風險。若涉及到他人代為出資的,則需要另行簽訂協議對出資款予以說明,以免發生不必要的糾紛。在繳納出資後,應要求公司出具出資證明書。
(二)以非貨幣形式出資的
1.以債權出資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3]1號)》規定,在以下兩種情況下認定債權出資有效:
(1)在一般情況下發起人不得單純以其對第三人的債權出資,即發起人不得以對擬設立公司以外的債權出資。若是債權人與債務人自願達成債權轉股權協議,且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應當確認債權轉股權協議有效。
(2)政策性債權轉股權,按照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規定處理。
根據《企業公司制改建有關國有資本管理與財務處理的暫行規定》(財企[2002]313號)的規定,國有企業實行公司制改建時,經批准或者與債權人協商,可以實施債權轉為股權,並按以下規定處理:
a.經國家批準的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持有的債權,可以實行債權轉股權,原企業相應的債務轉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股權,企業相應增加實收資本或者資本公積。經銀行以外的其他債權人協商同意,可以按照有關協議和公司章程將其債權轉為股權,企業相應增加實收資本或者資本公積。
b.改建企業經過充分協商,債權人同意給予全部豁免或者部分豁免的債務,應當轉作資本公積。
對於債權能否作為公司出資的問題,根據2011年《公司債權轉股權登記管理辦法》(已失效)第2條規定,本辦法所稱債權轉股權,是指債權人以其依法享有的對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債權,轉為公司股權,增加公司注冊資本的行為。以及《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2014)第7條的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其依法享有的對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公司的債權,轉為公司股權。轉為公司股權的債權應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1)債權人已經履行債權所對應的合同義務,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或者公司章程的禁止性規定;(2)經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或者仲裁機構裁決確認;(3)公司破產重整或者和解期間,列入經人民法院批準的重整計劃或者裁定認可的和解協議。用以轉為公司股權的債權有兩個以上債權人的,債權人對債權應當已經作出分割。債權轉為公司股權的,公司應當增加註冊資本。
目前的司法主流觀點依然認為,這里的「可以作為公司出資」僅限於針對目標公司的債權,如果股東以其對第三人享有的債權出資,依然會被認定為出資無效。但是筆者認為,根據《公司法》第27條的相關規定,債權屬於可以評估作價並可依法轉讓的資產,無論其是對目標公司的債權還是對第三人的債權,都可以進行債權轉讓,債權人用所得的債權轉讓款出資,視為使用貨幣出資。
2.以股權出資的
股權出資,是股東依據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用其持有的在其他公司的股權作價出資,設立新公司的行為。新公司設立後,股東將其在其他公司的股東權益轉讓給新公司,使其成為新設公司財產的一部分。近年來,股權出資已經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出資形式,以股權置換完成對新公司的出資是許多投資者優先選擇的出資方式,尤其是在上市公司組建過程中。
可否以股權出資以及什麼樣的股權可以用來出資,依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11條規定,出資人以其他公司股權出資,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出資人已履行出資義務:(1)出資的股權由出資人合法持有並依法可以轉讓;(2)出資的股權無權利瑕疵或者權利負擔;(3)出資人已履行關於股權轉讓的法定手續;(4)出資的股權已依法進行了價值評估。股權出資不符合前款第(1)、(2)、(3)項的規定,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請求認定出資人未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該出資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間內採取補正措施,以符合上述條件;逾期未補正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股權出資不符合本條第1款第(4)項的規定,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請求認定出資人未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本規定第9條的規定處理。以及《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第六條股東或者發起人可以以其持有的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公司股權出資。以股權出資的,該股權應當權屬清楚、權能完整、依法可以轉讓。具有下列情形的股權不得用作出資:(1)已被設立質權;(2)股權所在公司章程約定不得轉讓;(3)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股權所在公司股東轉讓股權應當報經批准而未經批准;(4)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不得轉讓的其他情形。
3.以不動產出資的
在使用不動產出資的情況下,應當確定是可以進行轉讓的不動產,比如對於劃撥土地進行的出資,就會受制於劃撥土地用途及轉讓的限制,而需要在投資之前確定其可行性。同時,在確定出資金額方面,需要以評估作為基礎,並不能故意的高估或者低估不動產的價值,而應當在評估的基礎上協商作價並評估,其作價額可以小於或者等於評估額,為了維持資本充實這一基本原則,不能大於評估額。
根據《公司法》第28條的相關規定,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以不動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在以土地使用權、房屋進行出資的情況下,出資股東應當及時將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變更至所設立的公司名下。在以機械進行出資的情況下,也需要及時的將機械交付於所設立的公司,因此,凡有產權登記證照的應當將出資資產的證照過戶到所設立的公司名下。
依據《城市房地產轉讓管理規定》相關規定,以房地產作價入股,與他人成立企業法人,房地產權屬變更的屬於房地產轉讓,房地產轉讓,一般應當按照下列程序辦理:(1)作價入股協議;(2)作價入股協議簽訂後30日內持房地產權屬證書,當事人的合法證明,轉讓合同等相關文件向房地產所在的房地產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並申報成交價格;(3)房地產管理部門對提供的有關文件進行審查,並在15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申請的書面答復;(3)房地產管理部門核實申報的成交價格,並根據需要對轉讓的房地產進行現場查勘和評估;(4)房地產轉讓當事人按照規定繳納各項稅費;(6)房地產管理部門核發過戶單。
4.以無形資產出資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與《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以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有一定限制。即無形資產必須符合可以用貨幣估價和可以依法轉讓的要求,股東不得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等作價出資。
(2)涉及到以非專利技術出資的,應以法定方式向公司交付該技術以及公司在使用該技術上有無存在障礙。
(3)涉及到以專利權和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出資的,應注意其剩餘保護年限及是否許可第三人使用的情況、對公司經營的影響。
(4)如以專利、商標、設計、技術成果等出資,必須明確其權屬,特別是要說明是否屬於職務成果。
(5)應評估作價。
5.以實物資產出資的發起人以實物資產出資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以實物折價入股的,其出資應當是能用於該公司生產經營的物品,包括交通工具、辦公用房、辦公用品、生產經營設備、原材料及產品等。同時,用於出資的實物資產不得設定擔保。
(2)實物資產必須進行資產評估,並作價折股。
(3)實物資產必須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
(4)以經營性資產出資,應同時將與該業務密切關聯的商標、特許經營權一並投入公司。
(5)以海關監管貨物出資,必須補稅或過監管期之後。
6.以保險資金出資的
保險公司以保險資金出資的,根據2010年保監會出台《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管理辦法》(暫行辦法)的規定,明確了保險資金參與股權投資的兩種投資形式——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直接投資即保險公司直接向投資對象進行投資並以出資人名義直接持有投資對象的股權,此與券商直投業務的概念相似;間接投資形式下,保險公司通過投資股權投資管理機構(以下簡稱「管理機構」)發起設立的股權投資基金等相關金融產品來實現投資目的,保險公司並不直接對投資對象進行投資,而是與具備豐富投資經驗的管理機構開展投資合作,以充當股權投資基金財務投資人的身份獲取投資回報。
在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不同投資形式下,《暫行辦法》對保險公司設置了不同的門檻准入要求。根據《暫行辦法》第9條和2012年,保監會出台《關於保險資金投資股權和不動產有關問題通知》(以下簡稱「《2012年通知》」)的規定,保險公司直接投資股權,應當符合下列條件:(1)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管理制度、決策流程和內控機制;(2)具有清晰的發展戰略和市場定位,開展重大股權投資的,應當具有較強的並購整合能力和跨業管理能力;(3)建立資產託管機制,資產運作規范透明;(4)資產管理部門擁有不少於5名具有3年以上股權投資和相關經驗的專業人員,開展重大股權投資的,應當擁有熟悉企業經營管理的專業人員;(5)上一會計年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20%,開展投資後,償付能力充足率低於120%的,應當及時調整投資策略,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相關風險;(6)上一會計年度凈資產不低於1億元人民幣;(7)最近三年未發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而在間接投資形式下,則不再強制要求符合上述第(1)條和第(6)條,第(四)條投資專業人員要求亦放寬到擁有2名具有3年以上股權投資和相關經驗的專業人員即可。
根據《暫行辦法》第12條的規定,保險資金直接或者間接投資股權,該股權所指向的企業,應當符合下列條件:(1)依法登記設立,具有法人資格;(2)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備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資質條件;(3)股東及高級管理人員誠信記錄和商業信譽良好;(4)產業處於成長期、成熟期或者是戰略新型產業,或者具有明確的上市意向及較高的並購價值;(5)具有市場、技術、資源、競爭優勢和價值提升空間,預期能夠產生良好的現金回報,並有確定的分紅制度;(6)管理團隊的專業知識、行業經驗和管理能力與其履行的職責相適應;(7)未涉及重大法律糾紛,資產產權完整清晰,股權或者所有權不存在法律瑕疵;(8)與保險公司、投資機構和專業機構不存在關聯關系,監管規定允許且事先報告和披露的除外;(9)中國保監會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根據《暫行辦法》,在直接投資形式下,投資范圍僅限於保險類企業、非保險類金融企業和與保險業務相關的養老、醫療、汽車服務等企業的股權,而《2012年通知》則將該范圍擴大至能源企業、資源企業和與保險業務相關的現代農業企業、新型商貿流通企業的股權,且該股權指向的標的企業應當符合國家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具有穩定的現金流和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從《暫行辦法》的立法精神來看,直接投資形式下的可投資范圍顯示出相對保守的態勢,其限於投資與保險業務相關的業務主要是考慮到直接投資下投資風險相對較高,而通過業務聯動來實現風險控制和保險資金反哺相關行業發展的目的。
而在間接投資形式下,如保險資金對投資基金進行投資的,要求投資項目符合以下條件:(1)具有確定的投資目標、投資方案、投資策略、投資標准、投資流程、後續管理、收益分配和基金清算安排;(2)交易結構清晰,風險提示充分,信息披露真實完整;(3)已經實行投資基金託管機制,募集或者認繳資金規模不低於5億元,具有預期可行的退出安排和健全有效的風控措施,且在監管機構規定的市場交易。

B. 農信銀通存通兌差錯處理的存款沖銷、補正業務在發起行、農信銀、接收行的會計分錄是怎樣的困擾兩天了..

首先通存業務不管開戶行在那個行,如果業務差錯發生在當事行,那麼業務沖正必須是在當事行。

銀行用的個人儲蓄通存通兌當日發生賬務處理都是用同方向沖正法.也叫紅字沖賬法。

在電腦上有一個專門針對儲蓄沖賬的交易嗎,在該交易碼下輸入當日發生的金額、流水號、傳票套號經過主管授權方可沖賬。注意需要在沖正傳票上註明沖賬原因,有的事後監督也有的要求沖正傳票和被沖正傳票都註明沖正原因。
沖正完後在輸入一筆正確的金額就可以了。

如果是手工賬簿那麼紅字沖賬並不是所有都用紅字,沖賬金額用紅字,在備注欄註明沖賬原因。
從字面上將同方向沖賬法就是記賬所依據的記賬憑證中應借應貸的方向、科目或金額有錯誤,導致賬簿記錄錯誤。因為現在銀行都是電腦機打憑證所以省略了手工填寫幾張憑證一道手工活。傳票既是原始憑證也是會計分錄。
手工帳舉例日下
2013年6月18日,姚某在XX銀行存款500元。當事因櫃員手誤將500元輸成5000元。分錄如下

借 現金5000

貸 儲蓄賬戶5000
同方向沖賬法沖賬當日錯誤
借 現金5000 貸 儲蓄賬戶5000 此處金額紅字
然後按操作流程在做一筆存款輸入正確金額就可以了。

因為當日營業完畢這個職員在盤庫的時候發現自己少了4500元經查證原因知道是多存了,因為當日查到原因的時候主機已經關閉,所以只有第二天沖正。
銀行儲蓄存款賬務隔天沖正相當麻煩,因為各行會計系統不一樣,有的是通過省行來做,有的是通過當事行來做,有的系統是通過調賬過度交易碼來做,有的是通過會計系統來做,每一個步逐不一樣沖正方法也不一樣。但是一樣是都要手工製作會計憑證,機打傳票做手工憑證的附件
分錄如下

借 儲蓄賬戶 5000 貸 現金 5000 用藍字
輸入正確的 借 現金 500 貸 銀行存款 500
但是在銀行有會計規定隔日沖正不能在個人儲蓄會計系統內直接支出所以必須要通過一個轉賬過度科目來進行調賬。
借 儲蓄賬戶 5000 貸 過度科目 5000
借 過度科目 5000 貸 現金5000
然後在按正確的在給該賬戶存入500.。並且一定要電話通知該客戶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隔天那個會計分錄其實在操作中是非常繁瑣的,每一筆都要制一筆會計憑證在摘要處註明原因而且不能輸錯,如果出錯還要沖正一般人會糊塗頭暈的。

C. 關於企業擬入新三板需注意哪些財務規范方面的問題

會計基礎問題
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准備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主營業務、治理結構、持續盈利等關鍵問題,還得重視財務問題。擬上新三板的企業需要提前關注並解決哪些財務問題,才能成功掛牌?
一、會計環境和會計核算基礎
1、財務獨立
常見問題:
(1)企業未設立獨立的會計部門;
(2)財務人員從事與崗位相沖突的職務;
(3)企業會計主體不清,財務核算范圍不清,比如控制人旗下多家公司之間未嚴格區分會計主體,資產混用,成本費用歸集對象與實際受益對象不符,幾套賬相串,股東個人或家庭費用直接計入公司支出等。
規范的思路與方法:
企業應當設有獨立財務部門(代理記帳:不負責對銀行存款等進行核實)進行獨立的財務會計核算,建立健全與公司財務管理實際情況相適應內部控制制度,釐清會計核算的主體范圍。對於歷史上存在會計主體不清情形的,應重新審核實際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調整。
2、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
常見問題:
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未有效執行,歷史財務會計資料不完整,導致會計信息失真。例如:業務交易執行、授權、記錄未有效分離,大量隨意地更改原始或記賬憑證,原始憑證不完整,業務記錄不完整、不系統、混亂或無記錄,業務記錄與會計記錄無勾稽關系,賬表不符等。
規范的思路與方法:
(1)內部控制薄弱,影響了財務報表的真實性,企業應在中介機構的輔助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梳理並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並對歷史財務信息規范之後,應當切實執行內部控制制度,做到有監督、有記錄、有反饋。
(2)對於歷史上存在財務核算基礎薄弱,證、賬、表不符情形的,應考慮重新審核原始憑證進行賬務調整,或重新進行會計核算。
二、會計准則的適用
常見問題:
企業未按照《企業會計准則》進行會計核算,如有的小微企業執行《小企業會計准則》。
規范的思路與方法:
掛牌企業應按照《企業會計准則》進行核算,編制並披露財務報表。執行《小企業會計准則》的應轉為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在轉為執行《企業會計准則》時,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和《小企業會計准則》所附的《小企業會計准則與企業會計准則會計科目轉換對照表》進行會計處理。申報期內存在會計准則轉換的,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編制可比較會計報表。
三、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選用
常見問題:
(1)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選用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的要求。比如本化政策不適當,研發費用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進行資本核算;
(2)選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不當,導致會計信息不能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比如:折舊年限過長,折舊計提不足,折舊或攤銷方法、年限、殘值率不當或經常變更;應收款項壞賬准備計提比例過低;
(3)報告期內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不能保持連貫。比如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隨意變更,濫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進行利潤調節等等。
規范的思路與方法:
(1) 中介機構應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逐項分析企業選用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是否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的要求。對於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要求,不符合企業實際經營情況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應當根據謹慎原則,在參考同行業可比較公司的情況進行調整,重新選用,並對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
(2)對於報告期內存在濫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應當進行追溯調整;
(3)對於在報告期內重大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中介機構應予合理關注,論證其合理性並充分披露。
四、基準日資產、負債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考慮
常見問題:
企業在股份制改造基準日賬簿記錄和報表列報的資產、負債不真實、不完整,主要表現為:
(1)貨幣資金與賬面數不一致,存在公款私存,公司資金往來使用個人賬戶的情形;
(2)存貨實際盤點數與賬面數不一致;
(3)固定資產盤點數與賬面數不一致;
(4)應收款項函證數與賬面數不一致;
(5)負債函證數與賬面數不一致等。
規范的思路與方法:
(1)企業應在基準日扎賬後,配合中介機構對資產和負債進行清點、函證,清產核資,確定資產和負債真實性、完整性。
(2)對於存在公款私存,資金往來使用個人賬戶情形的,應當停止使用個人賬戶,將存在個人賬戶的公司款項即時歸還至公司賬戶,核對分析該個人賬戶中屬於公司業務往來的資金流水的真實性。
(3)對於其他資產、負債項目存在不一致的,應當進行盤盈盤虧會計處理。
公司出資問題
一、非貨幣出資的權屬不清
常見問題:
出資人以無法證明其所有權的非貨幣資產進行出資。比如
(1)以屬於公司的實物、固定資產進行出資;
(2)以登記在出資人名下的職務成果進行出資等。
規范的思路與方法:
(1)非貨幣資產出資應當核實出資資產的權屬,屬於以公司的實物、固定資產作為股東財產進行驗資出資的,應當對該部分出資進行減資處理,並追溯調整;
(2)以登記在出資人名下的無形資產,如確屬於職務成果,應當對該部分出資進行減資,並進行追溯調整,同時將該無形資產的權屬變更到公司名下。(不減資可用現金替換)
案例:奧特美克(430245)
北京奧特美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13年7月23日在全國股權系統掛牌公開轉讓。根據補充法律意見書、審計報告及公開轉讓說明書,2006年4月,有限公 司股東吳玉曉和路小梅以非專利技術「水資源遠程實時監控網路管理系統技術」出資640萬元,二人各自佔比均為50%。由於該項非專利技術與公司的生產經營相關,不排除利用了公司的場地和辦公設備甚至公司的相關技術成果,無法排除出資人職務成果的嫌疑,以此項技術出資存在瑕疵,公司決定以現金對該部分出資予 以補正。
2012年8月29日,有限公司召開股東會,決議由股東路小梅和吳玉曉分別以現金320萬元對公司2006年4月的非專利技術出資640萬元進行補正,並計入資本 公積。2012年8月31日,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2012】京會興核字第01012239號審核報告,對上述補正出資的資金進行了審驗,確認截至 2012年8月31日止,公司已收到上述股東的補足出資,並已進行了合理的會計處理。補正該出資後,公司的注冊資本,實收資本不變。
方案分析
根據北京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文號為:[2013]京會興審字第01010036號審計報告,2012年1月1日,公司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為 8,405,000.00元,2012年8月29日,股東以現金補正非專利技術出資,計入資本公積6,400,000.00元,截止2012年8月31日 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資本公積科目余額為14,805,000.00元。
公司以2012年8月31日凈資產折股,根據審計報告,凈資產折股中,資本公積折股金額為14,649,878.36元。即股東以現金補正出資而計入資本公積的640萬元,通過整體變更折股增加股份,而該股份由全體股東共享,且包含該以該專利技術出資的原股東。2012年12月31日,吳玉曉和路小梅合計持有公司51%股權,也就是說,盡管吳玉曉和路小梅以640萬元增加資本公積,但是實際上他們兩人僅僅將313.60萬元分享給其他股東,他們兩者還佔有 640萬元的316.40萬元的份額。即,該現金補正非專利技術出資的方案並未徹底解決出資問題。
能徹底解決該類問題的方案是吳玉曉和路小梅以非專利技術減資,然後增資640萬元,再將該專利技術無償轉讓給掛牌公司。掛牌公司金日創(430247)和部分IPO公司有大量類似出資置換案例。
二.非貨幣出資的估價不實
常見問題:
(1)出資人以未經評估以非貨幣出資,或評估值明顯虛高;
(2)對公司自有資產重新評估後以評估增值部分進行增資;
(3)出資人以與公司經營不相關或不產生經營收益非貨幣資產出資。
規范的思路與方法:
(1)對於非貨幣出資未經評估的情形,應當由中介機構充分論證是否存在出資不實的情形;
(2)對於評估值明顯虛高、未經評估但出資作價虛高的,以與公司經營不相關或不產生經營收益的非貨幣資產出資的,可以採用現金補足或減資的方法進行規范,其中與公司經營不相關或不產生經營收益的非貨幣資產應當視該出資無價值。採取現金補足規范方法的,不應變更注冊資本或資本公積金,而應當將該非貨幣資產原入賬價值中虛高的部分減除,並以現金補足,對該非貨幣出資進行了攤銷的,應當進行追溯調整;採用減資規范方法的,應將估值虛高部分減資,對該非貨幣出資進行了攤銷的,應當進行追溯調整。
(3)對於公司以自有資產重新評估,以評估增值進行增資的情況,屬於出資不實,應當減資,會計上進行追溯調整,對該評估增值的資產還原為歷史成本計價。

D. 經濟法案例,請求解決

太復雜了啊,大致簡單一點啊

E. 國家正規的貸款有幾種...要詳細點的..跪求

三種。

1、螞蟻借唄:螞蟻借唄是螞蟻金服旗下的借款產品,最高可借額度為30萬元,按日計收利息,每日利率不超過萬分之五。

2、京東金條:京東金條是京東金融旗下的產品,最高額度可以達到10萬元,可以滿足用戶各類場景下的現金需求。

3、陸金所:陸金所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成員之一,陸金所面向學生、白領和有房人士分別推出了信用貸款和房屋抵押貸款,最高可貸15萬元,每套房最高可貸500萬元。

(5)現金補正無形資產出資擴展閱讀:

個人貸款注意事項:

1、貸款金額的大小取決於根據個人的資金需求。在此前提下,需要考慮本人的經濟償還能力,避免每期還款金額過高,壓力過大。

2、貸款期限:貸款期限越長,其利率就會越高,借款人的利息負擔就會更大。

3、借款人可以將資金進行簡單投資理財,以投資收益抵消貸款利息支出。萬一有資金需求,不提前還貸可以應急。

4、有些銀行會給信用好的個人客戶授予幾十萬的信用額度,在這個范圍內需要用款的時候,只需簡單手續就可辦理。當個人經濟出現困難時,借款人最好要主動與銀行協商,申請延長還款期限即展期或者變更還款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借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京東金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

F. 把申請到的專利權記為無形資產需要什麼資料

專利通知書有很多,幾十上百種,主要是應對各種的專利申請發生的問題做出的專利相關程序的通知書。在這些通知書中,一種是有期限要求的,需要申請人在期限內作出相應的反饋,另一種是沒有期限要求的,主要是告知申請人某一流程信息。

在專利申請過程中,比較重要的通知書有如下幾種:

受理通知書:專利申請遞交後,國知局收到專利申請文件,文件符合要求的,下發專利受理通知書。

費用減緩審批通知書或繳費通知書:這兩個通知書可能和專利受理通知書同時下發,如在遞交專利時,申請了費用減緩,費用減緩通過,則下發費用減緩審批通知書;否則,下發繳費通知書,這兩個通知書是告知申請人,需要在規定時間內繳納專利申請費等,只有在繳納了專利申請費之後,專利才能進入審查流程。當然,在專利申請之後,在需要繳納相關費用或申請費用減緩時,也有可能會收到這兩個通知書。

授予專利權通知書和辦理登記手續通知書:專利審批通過,國知局會下發授權專利權通知書,並同時下發辦理登記手續通知書。辦理登記手續通知書上會有辦理登記手續所需繳納費用及期限,申請人需要在通知書規定期限內繳納辦登費用,才可以獲得專利證書。

補正通知書和審查意見通過書:這兩個通知書都是需要申請人進行答復的。一般情況下,具有容易克服的形式缺陷,會下發補正通知書;具有實質性缺陷,需要申請人陳述理由的,下發審查意見通知書。

另外,還有專利權終止通知書、視為撤回通知書、視為放棄取得專利權通知書、駁回決定、手續合格通知書等。

G. 以發明專利技術入股可以佔多少股份

比例最高抄可達到70%。

我國原有的《公襲司法》規定無形資產的出資金額不能超過注冊資本的20%,但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對無形資產的比例可提高到35%。

所以過去以無形資產出資的不可能成為公司的大股東,至少不會成為絕對的控股股東,因此在公司治理中只能處於附屬地位。

但新《公司法》規定「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30%」,也就是說知識產權的出資比例最高可達到70%,可成為絕對的控股股東。

(7)現金補正無形資產出資擴展閱讀

根據投資者出資入股方式的不同,公司可以分為技術入股型公司與非技術入股型公司兩類。

根據技術成果產業化的實踐,技術入股型公司有著豐富的內涵,具體表現為三層含義:

一是該公司組織形式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

二是該公司設立時,必須有技術(包括發明與實用新型等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計算機軟體、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作價的入股方式;三是該公司的經營活動,著重於使用作價入股的技術進行生產。

H. 企業產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一、企業產權轉讓合同的主體范圍問題
企業產權轉讓合同是指企業資產管理人或出資人作為出讓方,就企業產權全部或部分轉讓,與受讓方簽訂的明確各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企業產權轉讓合同的主體包括出讓方(賣方)和受讓方(買方)。出讓方的主體范圍,從國有企業的角度來看,國有企業財產的所有權屬於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並由國務院統一行使,企業只擁有企業財產經營權,企業本身不能出讓屬於所有者的產權,因此,國有企業產權的出讓方必須是國家的授權部門或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以及對該企業直接擁有出資權的國有企事業單位,被出讓企業本身不得成為產權轉讓的主體。按照《公司法》的規定,授權投資機構是指國家投資公司、國家控股公司、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等;在國家授權部門尚未明確的情況下,一般都是由政府的企業主管部門、行業總公司等代行資產所有者的職責。從集體企業的角度看,集體企業財產的所有權屬於集體所有,按級劃分由其主管部門或授權部門統一行使所有權或由出資人行使所有權並由此成為出讓方。企業產權轉讓合同的受讓方必須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法人、自然人或其它組織,既可以是國內的,也可以是國外的。企業產權轉讓可分為全部轉讓,即把企業資產整體出讓給受讓方,形成企業的整體出售;部分轉讓,即原企業的出資者仍然在企業中保留一定的股份,同時由其他企業、公民個人等投資人參股到企業中來。部分轉讓只是發生出資人或股東的部分變更。
二、企業產權轉讓合同的效力認定問題
企業產權出讓人與受讓人在協商訂立企業產權轉讓合同時,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法規或國家政策的有關規定,確定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否則企業產權轉讓合同無效或不發生效力。司法實踐中,認定企業產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雙方當事人簽訂企業產權轉讓合同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否則,應當確認合同無效。例如:依照公司法規定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必須有二個人以上,在轉讓過程中,就不能在把公司產權轉讓給一個人所有時,還仍然保留原有限責任公司的名稱,這就違反了法律的規定。
2、雙方當事人不得借企業產權轉讓,懸空或逃廢銀行或債權人的債權。按有關規定,無論採用何種形式改制(包括產權轉讓形式),改制前的銀行及債權人的債權應由改制後的企業承擔。然而有些企業在轉讓產權時,懸空或逃避銀行及債權人債權的現象屢見不鮮:一是整體轉讓產權即出售企業時,把企業產權分割轉讓給兩個不同的受讓人,其中一個受讓人在接受企業部分有效資產的同時承擔了大部或全部債務,甚至在接受無效資產的同時承擔全部或大部分債務,實際上是出讓方在利用這種改制轉移有效資產,讓一個空殼企業承擔全部或大部分債務,以期達到逃廢債務的目的;二是部分轉讓企業產權時,把企業的有效資產轉讓給受讓人,把債務仍然留在原企業,故意隱瞞或遺留債務;三是出讓方與受讓方惡意串通,不把企業轉讓情況告知銀行且仍由原企業在償付或部分償付銀行利息,造成假象,故意逃避債務。司法實踐中,對於未經債權人同意的逃避債務的各類「轉讓」方式和轉讓合同,人民法院均可認定無效。
3、雙方當事人不得惡意串通,故意損害國家利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現實中,企業產權轉讓合同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時有發生。一是不評估或評估不實造成流失。在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關鍵要對改制企業國有資產進行評估。但有些國有企業在轉讓過程中,對國有資產不評估、評估不規范或評估不實導致國有資產不同程度地流失,如對有形資產高值低估,對無形資產諸如商標權、商業信譽權等不予評估或故意低估,忽視對商業秘密價值的計算等;二是無償或低價轉讓國有企業的土地使用權;三是持同股不同利;四是趁國有企業轉讓之機,非法處置國有資產,或對應收或可收的款項債權怠於行使權利,對銷售收入管理不嚴,肆意揮霍等。在司法實踐中,對於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的,應當認定轉讓合同無效,並應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4、企業產權轉讓尤其是整體轉讓應當採用規范的操作方式,如公開拍賣、招標轉讓、協議轉讓。如果採用協議轉讓方式出售企業的應當經過有關部門審查批准。公開拍賣,招標轉讓是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基礎上進行,應當承認其合同效力。而採用協議轉讓的,由於具有不公開或不能公開的情況,如涉及企業重大商業秘密、涉及國家利益等則宜採用協議轉讓的方式,而不宜採用前兩種方式,同時,在程序上應當有所限制。
5、關於「零價格」出售小型企業的效力問題,在小型企業轉讓過程中,將債務等於或大於資產的企業出售時,產生了所謂「零價格」出售問題。對此問題,只要當事人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企業改制政策的強制性規定,對出售企業資產的評估是規范的、客觀公正的,出售操作程序是規范合法的並且出售行為經過了有權機關的批准,就應當認定其效力。
企業產權整體轉讓出售合同被確認無效後,依照《民法通則》第六十條和《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責令當事人恢復企業原狀,買方因此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賣方,不能返還或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予以適當補償。在具體處理時應當依據過錯責任原則。對於經營性虧損的,應當由造成合同無效的一方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則應當根據雙方的過錯大小確認各自應負的責任;對非經營性虧損的應當由買受方承擔責任;對於經營性盈利的,如果賣方追索且在致合同無效上沒有過錯的,應當予以支持;對於資產的自然增值部分,不考慮過錯責任,應當予以返還。另外,企業整體出售或產權部分變更而致出資人或股東變更的,當事人應當辦理工商變更或注銷登記。但如果沒有辦理也並不能因此而否定改制行為的有效性,法院可以責令當事人限期補辦工商變更或注銷登記手續,當事人一方據此而推翻協議的,不予支持。
另外,按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數額比例,違約行為發生後,應嚴格按照合同的約定予以處理;約定違約金低於因違約造成經濟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相反的,可以相應減少。
三、企業產權轉讓合同的履行問題
企業產權轉讓合同依法簽訂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條的規定,雙方當事人應當按照全面履行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履行各自的義務,亦即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標的及其履行期限全面完成合同約定義務,並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在履行企業產權轉讓合同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按規定辦理有關產權轉讓的審批手續。根據我國目前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出讓國有資產產權必須嚴格履行有關報批手續:屬於中央級國有企業產權出讓的審批,應當按照中小型、中型、大型國有企業的不同劃分,分別報經國家經貿委、財政部或國務院批准;屬地方國有企業產權出讓的審批應分為:成批出讓國有企業以及大型、特大型國有企業產權的,必須由省級政府授權的部門報國務院審批,出讓屬於地方管理但有中央投資的國有企業,應當先徵得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同意;有權代表政府直接行使國有企業產權的部門或機構出讓單個企業、事業單位國有產權的,按其隸屬關系由同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後,向產權轉讓機構申請轉讓。出讓集體資產產權的,應當到相關政府部門辦理有關審批手續,屬於工業企業的應到經委辦理審批手續,屬於其它企事業單位應到體改委辦理有關手續。
2、對資產進行評估並對債務進行處置。資產評估是企業改制實施步驟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資產評估是指對具有時效性的資產進行價格判斷,也就是說,當企業需要改制轉讓時,必須委託有資格的資產評估機構,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根據改制的特定目的、特定時間和特定環境,按照資產評估原則,運用科學方法,以統一的貨幣作為計量單位進行評定估價。一是評估應體現「真實、科學、公正、合理」的原則。看對現有資產評估是否認真審核國有企業現有的帳面資產和實物資產,又考慮到企業如果出賣,按市場價格現在可能達到的實際價值,是否確定了國家所有者的真正權益。看對無形資產是否加以了合理評估。無形資產主要是指企業事業單位擁有的對生產經營和後續發展產生持續影響的非實物形態的經濟資源,如專利權、商標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計算機軟體、服務標識、商業信譽等。無形資產在現代企業中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衡量現代企業與傳統企業的重要標志,因此在資產評估中,必須加以重點審查。看對債務處理是否符合實際,是否落實債隨資走的原則,如在國企改制中涉及其與銀行的債權債務問題時,既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國務院《關於在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過程中加強金融債權管理》的規定,要尊重金融機構保全金融債權的意見,依法落實金融債務,不能逃廢;又要本著尊重歷史、正視現實的原則,在堅持債隨資走的前提下,逐步妥善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同樣對於其它債權人亦應如此,為國企改革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二是評估應當委託資質等級高、信譽好、能力強的中介機構進行,應當進行規范操作。對國有資產嚴格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評估的規定,讓具有法定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對集體資產的評估應盡可能委託會計事務所、審計事務所等有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進行;對小型的鄉鎮企業的評估,可以委託鄉鎮財政所或鄉鎮評估小組進行評估,然後再由社會中介機構進行審核,切實把好評估關。三是對於由資質不符的評估機構為改制企業所做的資產評估,原則上應由資質相符的評估機構進行重新評估。但如當事人雙方沒有異議,且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法院可以承認其效力;對於資產評估報告中確有錯誤的,或評估機構因過失提供的報告有重大遺漏的,當事人可以申請並由法院委託原評估機構予以補正;對於評估機構進行的不正當評估或故意提供虛假評估報告的,法院可依據當事人申請或職權委託其它評估機構進行評估,並依法追究評估機構相關責任,如果因此而給當事人或第三人造成損失的,評估機構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3、按約定交付標的物並嚴格履行合同的附隨義務。因此,當事人一方在合同履行期限屆滿,拒絕履行合同,而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另一方當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並向對方提出經濟賠償。如果買方在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仍未完全履行付款義務(包括全部未履行或部分未履行),賣方要求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應當首先認真調查買方的財產狀況和支付能力,如買方具有支付能力或有可供執行的足額擔保的,應當限期繼續履行付款義務;如買方不具有支付能力,且不能提供足額擔保,或者買方雖有支付能力,但限期後仍不履行付款義務,賣方要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如果在合同履行期限屆滿,賣方仍未完全履行交付(資產)義務,買方可以要求賣方繼續履行合同並賠償經濟損失。對於雙方當事人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個合理的期限,並據此確定雙方當事人所應承擔的相關責任。應當注意的是,在處理此類合同糾紛,對違約行為實施救濟時,依照《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應當首先考慮合同的繼續履行問題,不要輕易以解除合同或賠償損失的辦法解決。這是因為:合同本質上是當事人之間的一種承諾,是承諾就要信守,信守合同不僅是道德上的要求,更是法律上的要求。另外,雙方當事人應當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例如,賣方未履行企業重大事項告知義務,買方因此受到經濟損失,就有權向賣方提出賠償;賣方在履行合同後對原企業所擁有的知識產權、商業秘密等按合同約定或有關規定仍負有不得侵權或保密的義務,否則就得負侵權賠償責任。
四、企業產權轉讓後原企業遺留或遺漏債務的處理問題
原企業遺留(漏)債務的情況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評估時遺留債務,主要是對原企業在進行經濟活動中應承擔債務的遺留。其主要發生在核產核資時,只注重帳面審核,而沒有進行調查核實,核定企業債務不細不嚴,如遺留應支付的貨款、借款利息等;二是被轉讓企業注冊資金不到位或開辦單位抽逃注冊資金所遺漏的債務;三是原企業對外提供擔保的債務,有些企業由於管理不規范,對外擔保很難從原企業帳面上反映出來而形成債務遺留;四是掛靠單位的債務,企業轉讓後,在掛靠企業無力承擔時,被掛靠企業應承擔連帶責任;五是一些特別的企業侵權之債。人民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應當堅持以下三條原則:
(一)法制原則。凡是符合企業分立、合並、變更或者債權債務轉移法律規定的,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確定承擔債務的主體。例如,企業兼並、聯合的,其遺留或遺漏的債務由兼並聯合後的企業承擔;企業分立的,堅持債隨物(資)走的原則,按照資產的合理分流分配債務,並訂立明確的債務轉移協議;
(二)法人制度原則。企業的股東或出資人,應當以其在該企業的股份或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
(三)債務隨企業資產轉移的原則。對於法律沒有規定,當事人又沒有約定的,應當按照債務隨企業資產轉移的原則,確定承擔債務的主體。
在這三條原則的前提下,處理企業改制中的債務問題,具體為:對於企業產權轉讓僅為企業出資人或者股東變更,原企業並不消滅的,企業產權轉讓前遺留或遺漏的債務,應由轉讓後的企業法人自行承擔。企業產權全部轉讓的,應根據不同情況處理:原企業法人不消滅,僅是出資人變更,則企業出售前的遺留債務,仍由該企業法人自行承擔;受讓方將所受讓的企業整體入股與他人重新組建新的公司,原企業予以注銷,企業轉讓前遺留(漏)的債務,應當由受讓方以其在新建公司中的股權為限承擔民事責任;受讓方以所購企業為基礎重新注冊新的企業法人,企業轉讓前的遺留(漏)的債務,原企業予以注銷的,應當由新注冊的企業法人承擔,原企業應當辦理注銷登記而沒有辦理的,法院應將新企業法人與老企業法人均列為被告。訴訟中法院應當責令未辦理注銷登記的企業辦理注銷手續,判令新的企業承擔民事責任。
另外,對於企業轉讓前的債務,雙方當事人有明確約定並經債權認可的,法院應當承認其效力,雙方當事人沒有約定或雖有約定但沒有徵得債權人同意,則轉讓前的遺留債務根據「債隨資走」的原則,由受讓方承擔。如果企業轉讓時,轉讓方故意隱瞞或遺留(漏)原企業債務的,對所隱瞞或遺漏的債務應當由轉讓方承擔。對於因注冊資金不到位或主管部門、開辦單位抽逃注冊資金而形成遺留債務的,根據法律規定應當由原企業主管部門或開辦單位在其不到位資金或抽逃資金的范圍內承擔;對於擔保債務的遺留問題,應當由轉讓方從轉讓所得中承擔擔保責任。如果是轉讓所得是政府部門接受的則由其從接受所得范圍內承擔擔保責任,或者按照債隨資走的原則,由受讓方從接受資產的范圍內承擔擔保責任。對於一些特別侵權損害之債亦應按照「債隨資走」的原則,由受讓方在接受資產的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閱讀全文

與現金補正無形資產出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